瑞雪图教学设计

2020-03-02 12:16: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瑞雪图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雪景图片。

漫天的飞雪、如画的雪景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都为雪的美丽而惊叹!今天让我们走进“雪”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瑞雪图》,齐读课题。

2、孩子们,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瑞雪图》这篇课文会写什么内容呢?“瑞雪”什么意思?

1、不知道:我们来看看课文。

2、是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验证!)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了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

三、合作学习:

1、课前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有关下雪的哪几个情景?【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哪几段写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

2、如果说《瑞雪图》是一组由三幅图组成的图画,那么我们来给这三幅图分别起个名字吧!请看: 学习指导:

(4分钟)

1、默读课文,请你给这三幅图分别起个合适的名字,并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交流,然后把你们组起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注意:别人写过的不能再写。

3、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写在黑板上。

(老师刚才了解了一下,有些小组也经过认真考虑,他们起的名字可能和别人的一样。)

四、交流释疑。

(一)、第三幅图

1、再看题目,你觉得最能突出“瑞”的是哪幅图?(第三幅图下雪后)

2、学生汇报第三幅图:

(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

(1)我们第

组起的名字是

,我们的理由是

(2)我补充:我读了这个句子 :

然后起的名字。 (3)我们第

组名字和他们一样,我们的理由是 (4)我想读这句话: (5)……

3、写作方法:

(1)孩子们,再看这两段话,都是描写银条儿和雪球儿的,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2)这句是静态描写,这句是动态描写,这是一种写作方法,叫动静结合。习作中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能把文章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3)男、女读。

4、小结:孩子们,我们仿佛站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置身于美景之中,你什么心情?作者什么心情?【板书:喜悦】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接读这段话。

5、老师点拨5段:(人快乐)

在这白雪皑皑的世界中,你最想干什么?(课件) 男孩子,赶快行动起来吧!男生读 女孩子,我们一起来共度快乐时光!齐读。

6、小结:孩子们,课文

4、5段写了下雪后美丽的景色和快乐的孩子们,你们能抓住关键词句给这幅图起了美丽的名字,真了不起!

(二)、我们接着欣赏第一幅图:

1、学生汇报:

预设:

(1)我们第

组起的名字是

,我们的理由是

(2)我补充:我读了这个句子 :

然后起的名字。

2、小结:下雪前的这幅图就是天气骤冷、彤云密布……

(三)、第二幅图:

1、学生汇报:

预设:

(1)我们第

组起的名字是

,我们的理由是

(2)我补充:我读了这个句子 :

然后起的名字。

2、小结:纷纷扬扬、簌簌落落的鹅毛大雪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四)、补充资料:

1、孩子们,每一幅图画都是那么赏心悦目,作者更是无比喜悦,无比激动!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资料) 生读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正是我国经济严重困难时期,气候干旱,蝗虫肆虐,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农民们颗粒无收,饿死人的现象屡见不鲜。那时候,人们是多么盼望一场雨,一场雪,多么希望能有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啊!

过渡:就在那年冬天,人们期盼已久的雪终于来了。人们怎样?

当时作者就在胶东半岛的农村,他为即将丰收的人们而激动,他为即将过上幸福生活的人们而喜悦!因此,作者在最后一段发出由衷地赞叹:(齐读)啊„„

这一场雪,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他们欣喜地赞叹道:啊„„ 这一场雪,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憧憬,他们激动地赞叹道:啊„„

(五)、再看课题,“瑞雪”怎么理解?(吉祥的雪,给人带来希望的雪,预示着丰收的雪。

作者峻青满怀美好的期望,喜悦地赞美这场雪,在作者心中,这场雪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五、积累与运用。

1、自主积累:请你把自己想积累的词语画出来。

2、欣赏视频,练习说话。

孩子们,我们灵宝也进入冬天了,可是,只在前几天下了两场小雪, 你们一定向往作者笔下粉妆玉砌的世界吧?现在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以用一句话、两句话来说,用上课文中学过的词语或句子。)

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 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doc》
瑞雪图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