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规章制度

2020-03-02 16:20: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节

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

一、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二、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不要用烧杯当茶具使用。

三、稀释硫酸时,必须在硬质耐热烧杯或锥形瓶中进行,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温度过高时,应等冷却或降温后再继续进行,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四、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之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五、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明火。

六、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

七、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打开,严禁锤砸,敲打,以防破裂。

八、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溶液溅出伤人。

九、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管时均应垫有棉布,且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十、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气口对人。

十一、禁止用火焰在煤气管道上寻找漏气的地方,应该用肥皂水来检查漏气。

二、配制药品或试验中能放出HCN,NO2,H2S,SO3,Br2,NH3及其它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十三、用电应遵守安全用电规程。

十四、化验室中应备有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

十五、每次试验完毕后应检查水、电、煤气、窗、门等,确保安全。

第二节

化验室的安全守则

化验室经常使用水、电、煤气,并接触各种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的化学药品,室内设有电热、高温设备及精密仪器和贵重器皿。为了做到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个人的安全,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守则和规章制度。

一、经常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整洁。

二、严格遵守测定项目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并做好各项记录。

三、配制各种试剂都应注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方法、日期及配制人员;标准溶液还应注明标定时间;所有试剂用后不准倒回。

四、配制发热量大的试剂,如苛性碱、H2SO4等,均需在耐热器皿中进行,配制H2SO4要特别注意将H2SO4往水里注入,不准反过来操作。

五、一切发生有害气体的操作,如产生HCN、NO

2、H2S、磷化氢(PH3)、砷化氢(AsH3)、Br2以及有腐蚀性酸雾、硫酸烟、高氯酸烟、氯化氢等,都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六、酸、强碱和有毒试剂,不得用口在移液管上吸取,操作易发生崩溅性的试剂或启开易挥发性的试剂时,不准对着人身进行。

七、强碱性溶液,不得用玻璃磨口塞,强碱、强酸不得直接倒入下水道内。

八、试验过程中对于易挥发及易燃性有机溶剂进行加热时,应在水浴锅、油浴锅或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地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

九、在蒸馏可燃性物质时,首先应将水充入冷凝管内,并确信水流已正常时,再加热(不能用明火直接加热)。接收器最好置于沙土浴中。在蒸馏过程中要时刻注视仪器和冷凝管的正常工作,甚至在短时间内也不能置于不顾。如需往蒸馏器内补充液体,应先停止加热,并待冷却后再进行。

十、点燃煤气时,应先将调风门关上,然后调风量,熄灭时也需先闭调风门,以防火焰侵入造成内焰,发生火灾或爆炸。

十一、用电前,必须检查各开关,更换保险丝不得随意加大,仪器设备漏电或发热时应切断电源,经检修后方可继续使用。

十二、离开实验室时,应认真检查水、电是否关好,仪器药品放回原位。

第三节

化学药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一、酸类

1、硫酸、硝酸和盐酸 【硫酸】 化学式H2SO4,式量98.08,纯品是无色油状的液体,有杂质则呈黄棕色,密度1.841克/厘米,凝固点10.36℃,沸点338℃(98.3%硫酸),它的水合物有H2SO4.•H2O(熔点8.62℃)、H2SO4.•2H2O(熔点-38.9℃)和H2SO4.•4H2O(熔点-27℃)等。硫酸是一个强酸。有水合作用,溶于水时,会有大量热放出,故在稀释时,应切记:必须在搅拌下将浓硫酸慢慢地倾入水中,绝不能把水倾入到浓硫酸中。对于动植物组织有破坏作用,并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是强的氧化剂,尤其是在较高温度时,能与许多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硫酸盐。硫酸是化学工业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硝酸】 化学式HNO3,式量63.01,五价氮的含氧酸,为强酸之一,纯硝酸为无色透明油状液

3体,易挥发,具刺激性气味,密度为1.5027克/厘米,熔点-42℃,沸点83℃,易溶于水。浓硝酸为棕黄色,易分解出二氧化氮,应存放于阴暗处。除Au和Pt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作用生成硝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使碳氧化为二氧化碳,使硫氧化为硫酸,使磷氧化为磷酸,能将铁和铝钝化,以防继续被腐蚀。当皮肤和硝酸有接触,即会发生疼痛,并有黄色斑点出现。硝酸是重要的工业三酸之一,是用来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和许多其他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盐酸】 化学式HCl,式量36.45,氯化氢的水溶液,三大强酸之一.纯净的盐酸为无色的液体,有腐蚀性,工业品的浓盐酸因含杂质而呈黄色。含HCl20.24%,其密度为1.097克/厘米3,沸点为110℃。在空气中发烟,有刺激臭味。将稀盐酸或浓盐酸溶液蒸馏,可得一沸点为106.58℃(一大气压)的恒沸点混合物,其中含HCl20.222%,可用做标准溶液。对许多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工业等方面。

2、高氯酸和氢氟酸

【高氯酸】 化学式HClO4,式量100.45,无色吸湿性发烟液体,受热不稳定,有炸危险,溶于水、乙醇。浓度为70%的高氯酸沸腾(沸点203℃)时没有任何爆炸危险,但遇有机物或易氧化的无机物时可发生爆炸。应先用浓硝酸破坏有机物后再加入高氯酸。在使3用高氯酸工作时不应使用橡皮手套。热、浓的高氯酸所致的烫伤,很痛苦,好得也慢。使用时要小心谨慎。

【氢氟酸】 化学式HF,式量20.01,无色液体,在空气中发烟,腐蚀性较强,毒性很大。它可通过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侵入人体,主要是损害骨骼、造血、神经系统、牙齿及皮肤粘膜。当皮肤接触到氢氟酸时,则局部有烧灼感和蚁走感,并迅速坏死而向内部深入形成溃疡。此种损害不甚疼痛,故起初不易察觉,甚至能深及骨及软骨。虽用各种方法治疗,愈合也很缓慢。因此使用氢氟酸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氢氟酸可被用来刻蚀玻璃,洗铜、黄铜、不锈钢等,也用于金属电抛光和控制发酵等。氢氟酸应存放于铅制、蜡制或塑料制的容器中。

二、碱类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亦称“苛性钠”、“烧碱”,化学式NaOH,式量40.00,呈白色固体,密度2.130克/厘米3,熔点318.4℃,沸点1390℃,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能与许多物质起反应。是强碱,对皮肤、织物、纸张均有强腐蚀性,易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逐渐变成碳酸钠,故应存放于密闭的铁罐或玻璃瓶中。用途广,是基本化学工业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氢氧化钾】 亦称“苛性钾”,化学式KOH,式量56.11,白色固体,显强碱性,腐蚀性强。密度2.044克/厘米3,熔点360.4±0.7℃,沸点1320-1324℃。于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生成碳酸钾。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用来制肥皂、钾盐、草酸,也用于电镀、雕刻、石印等方面。

2、氨水

【氨水】 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化学式NH3·H2O,式量35,呈碱性,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最浓的氨水含氨35.28%,密度0.88克/厘米3,化验室常用的浓氨水的浓度为28%。它是一种重要的试剂,用于化学实验,也主要用来作液体肥料。氨水刺激皮肤粘膜、呼吸道,眼、鼻等。氨气刺激眼睛使人不断流泪,长期接触氨水可使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

三、盐类

1、氯化钠、碳酸钠和硫代硫酸钠

【氯化钠】 化学式NaCl,式量58.44,食盐的主要成分,常见的有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结晶粉末,密度2.165克/厘米,熔点801℃,沸点1413℃。味咸,溶于水,显中性。

【碳酸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化学式Na2CO3,式量105.99,呈白色晶体,通常含结晶水,化学式有一水物Na2CO3·H2O,七水物Na2CO3·7H2O和十水物Na2CO3·10H2O,纯品密度2.532克/厘米3,熔点851℃。易溶于水,呈碱性;吸湿性强,故易结成硬块。能从湿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氢钠。

【硫代硫酸钠】 俗称苏打或海波。化学式Na2S2O3·5H2O,式量248.18,无色透明,呈单斜晶体;密度1.729克/厘米3,在温度高达33℃以上的干燥空气中风化,在48℃即分解,经灼烧会被分解成硫化钠和硫酸钠。可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同强酸相遇则分解,放出二氧化硫和析出硫,有还原作用。

2、氯化钾、碘化钾、铬酸钾、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氯化钾】 化学式KCl,式量74.56,无色立方晶体,常为长柱状,密度1.984克/厘米3,熔点770℃,于1500℃升华,溶于水。

【碘化钾】 化学式KI,式量166.01,无色或白色立方晶体或粉末,密度3.13克/厘米3,熔点681℃,沸点1330℃。溶于水、乙醇、丙酮和甘油,水溶液遇光变黄,并析出游

3离碘。

【铬酸钾】 化学式K2CrO4,式量194.20,呈黄色,为斜方晶体,密度 2.732克/厘米,熔点968.3℃。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具有氧化作用。

【重铬酸钾】 俗称“红矾钾”。化学式K2Cr2O7,式量294.19,为红色单斜或三斜晶体,密度2.676克/厘米3,熔点398℃,于500℃分解,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冷溶液中可以氧化H2S、H2SO

3、Fe和HI,加热时可以氧化HBr、HCl。

【高锰酸钾】 俗名灰锰氧。化学式KMnO4,式量158.04,呈紫色晶体,有金属光泽,味甜而涩。密度2.703克/厘米,高于240℃分解。溶于水,遇乙醇即分解。在有机和无机化学中都是一种强氧化剂。

3、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和硫酸亚铁铵

3

32+

3【氯化铵】 化学式NH4Cl,式量53.49。其天然产物称“硇砂”,无色晶体,密度1.527克/厘米,于340℃升华,沸点520℃。易溶于水,加热易离解为氨和氯化氢,高温下能和金属表面上的氧化物反应,以起到清洁金属的作用。 【硝酸铵】 化学式NH4NO3,式量80.04,为无色正交晶体,密度1.725克/厘米3,熔点169.6℃,沸点210℃并分解为水和一氧化二氮。切记,不能加热过猛,以免有爆炸发生。易溶于水,溶于甲醇、丙酮。溶于水时,可吸收大量的热。

【硫酸铵】 简称“硫铵”。化学式(NH4)2SO4,式量132.14,呈无色斜方晶体,密度1.769克/厘米3,在封闭管中,熔点235℃(分解),易溶于水。工业品一般为白色或微带黄色的小晶粒。 【硫酸亚铁铵】 俗名莫尔盐。化学式(NH4)2Fe(SO4)2·6H2O,式量392.14,是硫酸亚铁和硫酸铵的水合复盐,呈淡绿色晶体,密度1.864克/厘米3。约在100℃便失去结晶水,溶于水,在空气中比较稳定。

4、氯化镁、氯化钡、氢化锌、硝酸银、硝酸汞、硫酸铜和碳酸钙

【氯化镁】 化学式MgCl2,式量95.22,呈无色六角晶体,密度2.316~2.33克/厘米3,熔点714℃,沸点1412℃。通常含有六个分子结晶水,即MgCl2•6H2O,易潮解,为单斜晶体,有苦咸味,其密度1.569克/厘米3,熔点116~118℃,同时分解,溶于水,加热时失水和氯化氢而成氧化镁。

【氯化钡】 化学式BaCl2,式量203.25,有无色单斜和无色立方晶体两种,前者密度3.85633克/厘米,沸点1560℃;后者密度3.917克/厘米,熔点963℃,沸点1560℃。溶于水。

【氯化锌】 化学式ZnCl2,式量136.28,呈白色固体,密度2.91克/厘米3,熔283℃,沸点732℃。易潮解,溶于水,有毒。高温时能溶解金属氧化物。

【硝酸银】 化学式AgNO3,式量169.87,呈无色结晶,密度4.352克/厘米3,熔点212℃,沸点444℃并分解,易溶于水;见光或遇有机物变灰黑色(分解出银)。

【硝酸汞】 化学式Hg(NO3)2·1/2H2O,式量333.61,呈淡黄色晶体或粉末,有毒。密度4.39克/厘米3,熔点79℃,有潮解性、易溶于水,也溶于硝酸和丙酮,不溶于乙醇。

【硫酸铜】 化学式CuSO4,式量159.60,呈白色粉末,密度3.603克/厘米3,熔点约200℃,略有分解,在650℃可分解成氧化铜和三氧化硫。一般含有五个分子水,为蓝色晶体,俗名“胆矾”(CuSO4•5H2O)或“蓝矾”。易溶于水,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分化。

【碳酸钙】 化学式CaCO3,式量100.09。呈白色晶体或粉末。密度2.930克/厘米3,熔点520℃,于825℃分解。不溶于水,溶解于以二氧化碳饱和的水中,生成碳酸氢钙;溶于酸而放出二氧化碳。在一大气下加热到900℃左右时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四、氧化物

包括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铜、二氧化锰、二氧化硅

【氧化锌】 化学式ZnO,式量81.37。俗名为锌氧粉或锌白,为白色六角晶体或粉末。密度5.606克/厘米,熔点1975℃。难溶于水,溶于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铵溶液,是一种两性氧化物。于高温时呈黄色,冷却后即变白色。1800℃升华。

【氧化铝】 俗名矾土。化学式Al2O3,式量101.96,白色粉末,密度3.965克/厘米3,熔点2072℃,沸点2980℃。具有不同晶型。不溶于水,是一种极难溶的物质。若经高温灼烧,也不溶于酸。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氧化铁】 通常指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式量159.69。呈棕红色粉末,俗称铁红。密度5.24克/厘米3,熔点1565℃。不溶于水,也不跟起反应,同酸发生反应,可生成铁盐。

【氧化铜】 化学式CuO,式量79.54,呈黑色,密度6.3~6.49克/厘

米3,熔点1326℃。溶于稀酸,生成物不溶于水,在氨液中溶解较慢。

【二氧化锰】 化学式MnO2,式量86.94,呈灰黑色粉末状固体,密度5.026克/厘米,于535℃失氧。不溶于水和弱酸、弱碱,但能与浓硫酸反应,并与还原酸(如浓盐酸)在室温或稍高的温度下发生反应,在空气或其他氧化剂存在下,可与熔融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锰酸钾。

【二氧化硅】 化学式SiO2,式量60.08,也叫硅石,是一种坚硬难溶的固体。密度2.32(或2.19)克/厘米3,熔点1723±5℃,沸点2230℃。有极高的稳定性,是一种很稳定的化合物。不溶于水和酸(除氢氟酸),仅能同少数试剂发生反应。除单质氟外,其他卤素都不能同它直接作用;气态氟化氢能与二氧硅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热的碱溶液或熔化的碱可以将二氧化硅转化成可溶的硅酸盐。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熔点高,硬度大,是它的突出特点,纯净的二氧化硅为无色透明晶体,称“石英”。

五、有机物

1、甲醇、甲醛、甲苯

【甲醇】 化学式CH3OH,无色透明液体,有酒精气味,沸点64.96℃,易燃,燃烧时呈蓝色火焰。能与水和大多数的有机溶剂混溶;有强烈毒性,饮用10毫升能使眼睛失明,服用多量可致死,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甲醛】 化学式HCHO,俗名蚁醛,常温下是气体,沸点-21℃,具有特殊臭味,对眼粘膜、皮肤有刺激作用。能溶于水,一般是以水溶液保存,37~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用作消毒剂。甲醛与其他醛不同,它的羰基碳原子和两个原子相连,性质比其他醛活泼。甲醛可发生聚合反应。

【甲苯】 化学式C6H5CH3,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芳香气味。熔点-95℃,沸点110.6℃。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与苯相似,但易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苯甲酸;也易和硝酸等起取代反应。

2、乙醇、乙二胺、丙酮、丙三醇、氯仿、四氯化碳

【乙醇】 化学式C2H5OH,俗称洒精。它是无色、透明而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比水轻,20℃时的密度为0.7893克/厘米3,沸点78.5℃,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乙醇与水形成恒沸混合物,沸点78.15℃,其中含乙醇95.6%,水4.4%。故用蒸馏法不能将酒精中的水完全除去。常用的工业酒精和化学纯酒精即这种含乙醇95.6%的恒沸物。通常实验室制备无水乙醇是在95.6%乙醇中加入生石灰回流。

【乙二胺】 无色粘稠的液体,有氨的气味,沸点116.5℃,熔点85℃。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和苯。乙二胺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 【丙酮】 无色易挥发、易燃的液体,熔点-95.35℃。它能与水、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丙酮与碘化钠生成固体结晶络合物。络合物受热分解放出丙酮,常用此法提纯丙酮。

【丙三醇】 俗名甘油,有甜味的粘稠的高沸点液体。沸点290℃(分解),熔点20℃。与水

33混溶,并有吸湿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氯仿】 化学式CHCl3,又称三氯甲烷。系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稍有甜味。熔点-63.5℃,沸点61.7℃。不易燃烧,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3【四氯化碳】 又称四氯甲烷。化学式CCl4,式量153.81,无色气体,密度1.595克/厘米,熔点-22.8℃,沸点76.8℃。具有一种使人愉快的气味,但有毒。微溶于水,能以任何比例同乙醇、乙醚相混合,不能燃烧。

3、苯酚、葡萄糖

【苯酚】 俗称石炭酸。纯苯酚为无色结晶固体,一般见到的苯酚为粉红色,是被空气氧化所致。纯苯酚熔点40.8℃,沸点181。75℃。微溶于水,在20℃时一份苯酚要溶解于15份水中;在68℃以上则与水完全混溶。苯酚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中。

【葡萄糖】 化学式为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单糖,它存在于葡萄汁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里,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它可被还原剂还原,如葡萄糖加氢,还原为六元醇;又因分子中含醇羟基,也能跟酸起酯化反应。

第四节

废液处理的方法

一、酚

高浓度的酚可用乙酸丁酯萃取、重蒸馏回收。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二、氰

氰化物的稀溶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以3%计)使CN-氧化分解。如CN-含量高,可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先以碱调至PH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分解。

NaCN+NaClO→NaCNO+NaCl

2NaCNO+3NaClO+H2O→2CO2↑+N2↑+NaOH+3NaCl

三、汞

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失在实验室里(如打碎压力计、温度计及光谱分析操作不慎等),必须立即用滴管、毛笔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的薄铜片收集起来用水覆盖,散落过汞的地面应撒上硫磺粉或喷上20%三氯化铁的水溶液,干后再清扫干净。如果室内的汞蒸汽浓度超过0.01毫克/米,可用碘净化,即将碘加热或自然升华,碘蒸汽与空气中的汞及吸附在墙上、地面上及器物上的汞作用生成不易挥发的碘化汞,然后彻底清扫干净。

含汞盐的废液可先调节PH至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硫化铁将水中悬浮的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沉淀。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盐。

四、铬

铬酸洗液如失效变绿,可浓缩冷却后加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芯漏斗滤去二氧化锰沉淀后再用。失效的废液可用废铁屑还原残留的Cr(Ⅵ)到Cr(Ⅲ),再用废碱液或石灰中和使其生成低毒的Cr(OH)3沉淀。

五、砷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氧化钙,调节并控制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有Fe3+存在可起共沉淀作用。也可将含砷废液PH调至10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物常常。

六、铅、镉

3用消石灰将废液PH调至8~10,使废液中的Pb、Cd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七、综合废水处理

试验室的混合废液可用铁粉法处理,此法操作简单,没有相互干扰,效果良好。

调节废水的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半小时,用碱把PH调至9左右,继续搅拌10分钟,加入高分子混凝剂,进行混凝后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物以废渣处理。

2+2+

第五节

高压钢瓶使用规则

一、氧气瓶及其专用工具严禁与油类接触,操作人员也不能穿戴沾有各种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以免引起燃烧。

二、氧气瓶、可燃气体瓶要分类保管,钢瓶应避免日晒,不准放在热源附近,距离明火至少5米,距离暖气片至少1米。钢瓶要直立放置,最好用架子、套环固定。

三、搬运钢瓶时应套好防护帽和防震胶圈,不得摔倒和撞击,因为如果撞断阀门可能会引起爆炸。

四、钢瓶上选用的减压器要专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

五、开启钢瓶阀门时要小心,应先检查减压阀螺杆是否松开,操作者必须站在气体出口的侧面,即站在钢瓶接口处成垂直方向的位置上,以免气流射伤人体。严禁敲打阀门,关气时应先关闭钢瓶阀门,放尽减压阀中气体,再松开减压阀螺杆。

六、钢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应留有不少于几个公斤/厘米2的剩余残压,以免充气和再使用时发生危险。

第六节

化学试验意外事故防止及处理办法

一、试验人员应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试验时,精力必须高度集中。

二、接触有毒物品时,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三、稀释溶液时必须将比重大的溶液倒入比重小的溶液中,并注意搅拌。

四、打开有挥发性气体的试剂瓶或进行产生挥发性气体的化学试验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

五、酸、碱废液必须分别存放,经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对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质,不得随意倒入废液桶中,须单独存放,解毒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

六、若因酒精、苯或乙醚等引起着火,应立即用湿布或砂土(化验室应备有灭火砂箱)等扑灭。若遇电气设备着火,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七、遇有烫伤事故,可用高锰酸钾或苦酸溶液揩洗灼伤处,再搽上凡士林或烫伤油膏。

八、若在眼睛或皮肤上溅着强酸或强碱,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相应地用碳酸氢钠溶液或硼酸溶液冲洗(若溅在皮肤上最后还可涂些凡士林)。

九、若吸入氯、氯化氢气体,可即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蒸气以解毒;若吸入硫化氢气体而感到不适或头晕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十、被玻璃割伤时,伤口内若有玻璃碎片,须先挑出,然后抹上红药水并包扎。

一、遇有触电事故,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二、如不慎发生中毒、烧伤,立即送医院治疗。

三、如不慎失火,按防火制度中规定处理。

第七节

化学药品及易燃、易爆、有毒类

重要物品的管理制度

一、化学药品及易燃、易爆、有毒类重要物品储存分类:

1、易爆物品:梯恩梯、硝酸、硝铵、迭氮化物等;

2、氧化剂:碱金属和氯酸盐、硝酸盐、过氧化物、高锰酸钾等;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液氮、液氨、氯化甲烷、氧气、氖、氩、氦、氢气等;

4、易燃物品:黄磷、硝化物等,凡闪电小于45℃的物品;

5、有毒物品:氰化钾、氰化钠、亚硫酸、有机磷、有机物、氟硫酸钠、四氯化碳、三氯二稀、水银等;

6、腐蚀性物品:硝酸、发烟硫酸、三氯化磷、蚁酸、乙酰氯、乙酰溴、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甲醛、焦油酸等;

7、放射性物品:铯1

37、镅241/铍、钴60、独居石、硝酸钍等;

二、以上多种药品和物品应按有关规定分类存放于药品室中,由室主任指定专人保管。保管人员应了解其性质及保管方法。

三、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严格按消防条例规定执行,存放药品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房间应阴凉、通风、干燥,并配备必要的防火器材。

四、贵重、剧毒物品应由专人用保险柜加锁保管,并有使用记录。

五、剧毒物品使用后,不得随意排放,应放入废液桶中,按要求集中进行解毒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六、贵重物品使用后的残渣尽量回收。

七、不同性质的废液,不能放入同一废液缸(桶)中。

八、上述分类药品、物品的购进、取用必须登记,定期清理。

第八节

试剂、溶液管理制度

一、基准试剂应妥善保存,放在干燥器中,避免受酸、碱作用。

二、配制的溶液应根据试剂的性质分别存放于磨口瓶、橡胶塞瓶或棕色瓶中。

三、标准溶液必须专人配制,定期检定,并详细记录。

四、试剂瓶上的标签必须填写清楚,过期或变质的试剂,一律不准使用。

化验室规章制度

化验室规章制度

化验室规章制度

化验室规章制度

化验室规章制度

化验室规章制度

化验室规章制度

化验室规章制度

化验室规章制度

化验室规章制度.2.28

《化验室规章制度.doc》
化验室规章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