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2020-03-02 16:37: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机务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神朔铁路公司2010年安全工作部署,推进本安体系建设和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特制定神朔铁路机务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本安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一、机务段本安体系工作小组:

组 长:王飞宽、李国彪

副组长:杨景山、李 峰、杨永林

组 员:石 韫、刘华伟、刘生武、张武斌、姚成平、杨秀良、高胜利、邱子荣、温翔宇、张 斌、王永军、于增山、杜俊义

编 审:周大鸣

编 辑:郭钰泽、韩海龙、郝利江、谢彦飞

二、工作小组人员职责:

组 长:制定本安体系建设方针、目标,审核本安体系文件。监督、检查、指导本安体系建设、实施和评价工作,保障本安体系建设所需资源、设备、资金、办公场地等;持久深入地推动本安体系建设工作。

副组长:负责对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审查,提出改进提高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标准、措施及管理制度,持续提高管理水平;负责组织对各车间科室进行考核、评估。

组 员:负责基于本安体系的作业标准、设备操作规程以及“本质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制度”、“本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等相关管理方面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管理工作,监督检查现场执行情况。

审 核:负责本安体系建设整体协调工作及编辑人员的管理。负责组织、指导、检查各车间部门本安体系建设宣传发动工作;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对编辑的本安体系文件进行初审及后期完善落实工作负责。

编 辑: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本安体系建设初期文字资料的录入、整理、初审工作,印刷相关手册、文件。负责本安体系文件的编辑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修改。

三、本安体系指导思想:

依据集团公司及神朔铁路公司本安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充分借鉴煤矿企业、大准铁路本安体系建设经验及集团公司本安体系内部教材和相关法规,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全力构建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pdca闭环式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四、本安体系编辑理念:

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方针目标,为保证安全生产、降低危险隐患,对于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存在各种各样的自身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环境存在的问题。工作小组把提高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综合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有效结合起来,运用本安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工作,使之最终成为各工作岗位的行为准则。

五、本安体系编辑宗旨:

1.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性。 2.改进设备质量及管理,降低风险隐患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使之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外界因素。

4.使各级领导职工明确其岗位规范的风险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从管理上堵住漏洞,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六、本安体系建设目标:

1.2010年内建立本安体系框架,在全段范围内运行本安体系,确保年底实现本安三级达标,力争实现本安二级达标;2011年实现本安一级达标。 2.通过本安体系建设和持续改进提高,逐步实现人员无失

误、设备无故障、环境无危害、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目标,全面提升我段安全管理水平。

七、本安体系推进计划:

第一阶段:2010年10月底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成本安体系初期宣传、培训、资料整理,并编辑《风险管理标准及岗位规范》、《员工不安全行为识别》、《设备风险管理标准及措施》的初稿。

第二阶段:2010年年底前完成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编制本安体系文件并在全段各部门施行;确保年底实现本安三级达标,力争实现本安二级达标。

第三阶段:在2011年一季度底组织本安体系实施情况评价,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完善并落实,实现年底本安一级达标。

八、本安体系文件构成:

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本质安全管理评价和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体系文件

1.本质安全管理制度:

⑴本质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制度汇编)

⑵本质安全生产责任制(咨询刘生武) ⑶本质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⑷安全管理激励与约束制度(制度汇编)

⑸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制度汇编)

⑹本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⑺基于本质安全的设备管理制度

⑻基于本质安全的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⑼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保障制度

⑽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应急处置预案)

⑾认为需要的其他安全管理制度 2.管理体系手册:

(1)《本质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手册》(有:内部教材) (2)《本质安全管理风险管理手册》(进行中) (3)《本质安全管理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手册》(进行中) (4)《本质安全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手册》(进行中) (5)《本质安全管理保障措施手册》 (6)《本质安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手册》

(7)《本质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及标准手册》篇2:机务段教育规划 xx机务段xx年职工教育工作安排

各车间、科室:

按照路局职教工作安排,经段研究制定的《xx机务段xxxx年职工教育工作安排》,段已讨论通过,现予以下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xx机务段xx年职工教育工作安排 2.xx机务段xx年脱产培训办班计划表 xx年x月x日

附件1:

xx机务段xxxx年职工教育工作安排 xx年是我段规范管理、强基达标、深入推进三年三项工程建设十分关键的一年,特别是新线开通、新技术、新设备大量投入使用对职工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职工教育工作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为艰巨。为此,xx年我段职教工作要落实“三个紧贴”(紧贴生产、紧贴现场、紧贴安全),坚持抓基础、求实效,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一、指导思想

xx年职教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管理规范、素质达标为目标,以作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职工思想和业务水平为核心,紧密结合“十五三”对规活动规范培训管理机制,丰富培训方式,强化日常培训,不断推进职工队伍素质上台阶,为安全运输提供智力支持。

二、培训思路及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努力,我段职工教育基础管理制度体系化、规范化,培训机制健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稳步推进,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学历及技能状况符合部局标准,建成技能过硬、纪律严明、结构合理、适应“创一流管理、创最佳模式”目标要求的职工队伍。

(二)工作思路:抓建设分层推进,建机制规范管理,强基础方法创新。

抓建设分层推进:即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结合技师、高级技师年度考核落实帮教培带措施,推进人才培育计划;结合自控型班组建设实施工班长月度学习考评办法,推进提素工- 2345 -篇3:神华露天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学习手册-神华(20140118_13_45_48) 神华集团xx露天矿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学习手册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1 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 1.1目前的安全形势

通过深刻剖析神华集团发生过的事故原因,突显出我们的安全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 危险源辨识不全面

? 管控重点不突出,防治措施不得力 ? 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 隐患排查不彻底 ? 培训不扎实

? 严不起来、执行不下去 1.2 构建体系的基本要求 ? 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 ? 实现人的安全可靠性

? 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程度 ? 做到制度规范、管理科学

? 最终减少和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

体系建设是扭转安全被动局面,推动安全状况稳定好转的当务之急。 2体系管理的基本内容

2.1基本概念 2.1.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1.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2.1.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2.1.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2.1.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2.1.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2.1.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2.1.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 2.1.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2.1.10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2.1.1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2.1.12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2.1.13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 2.1.14 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2.2 体系管理的基本内涵及目标

通过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最终实现: ? “人”的本质安全化; ? “机”的本质安全化; ? “环”的本质安全化; ? “管”的本质安全化。 2.2.1理论基础

本安体系以冰山理论为理论基础

每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都对应有相当多的未遂事故或大量的不安全行为。

事故将导致损失,有形的损失是通过财产来衡量的。

海因里希的事故试验结论

将不安全行为和未遂控制在一定程度后,可消除严重意外、重伤和轻伤事故。 2.2.2体系构建的思路 ? 风险预控为核心;

? 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

? 以危险源辨识和制定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 ? 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为重点;

? 符合国情、具有煤矿特色、可持续改进长效机制的系统安全管

理体系。

2.2.3体系管理的基本原则 ? 领导重视; ? 全员参与; ? 责任明确。

2.3本安管理体系的构成

由五部分构成: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辅助管理。 2.4风险预控管理 2.4.1 危险源辨识 (1)危险源的概念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例如:违章操作的人、“带病”运行的设备、气温超过40度的工作区域、未进行危险源辨识的班前会、未按时传达文件等等。

(2)危险源辨识的概念:

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题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知识复习题(少量)

浅谈洗煤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复习题(题)

本质安全建设论文

开展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体会[推荐]

机务段工会工作计划

机务段工会工作计划

机务段女职工工作计划

《机务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计划.doc》
机务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