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

2020-03-03 08:12: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投资管理部

2017年8月1日

目录

一、建筑垃圾的概念 ..................................................................................................1

二、建筑垃圾的来源 ..................................................................................................1 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 ...........................................................................................1

三、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情况 .......................................................................................1

四、政策情况.............................................................................................................2

五、商业模式.............................................................................................................3 一 开展试点示范 推广先进经验 .............................................................................4 二 “互联网+”应用于建筑垃圾管理 ..........................................................................4 三 引入社会资本 实行特许经营 .............................................................................4 各项指标:.............................................................................................................4

1、所属行业: ....................................................................................................4

2、主营业务: ....................................................................................................4

3、产品或服务: ................................................................................................4

4、客户类型: ....................................................................................................4

5、关键资源: ....................................................................................................5

6、销售渠道: ....................................................................................................5

7、收入来源: ....................................................................................................5

六、处理技术与方向 ..................................................................................................5

七、标杆企业.............................................................................................................6

八、行业痛点与不足 ..................................................................................................6 一 土地资源缺,选址要求高 ..................................................................................6 二 市场“卖不好”,企业“吃不饱” .............................................................................6 三 政策技术不成熟,灰色利益难斩断 ....................................................................6

九、未来的趋势与机遇 ..............................................................................................7 一 我国建筑垃圾存量 .............................................................................................7 二 政府产业支持 ....................................................................................................7 三 “一带一路” ........................................................................................................7 1.需求和供给并存...................................................................................................7 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能为“一带一路”更好实施保驾护航 ........................................8 3.应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 .................................8

十、我们的建议与想法 ..............................................................................................9 一 要完善法规 .......................................................................................................9 二 修订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规范 .........................................................9 三 明确建筑垃圾再生品使用标准及管理评价规范 ..................................................9 四 制定完善的建筑垃圾排放监测监管制度 .............................................................9 五 需要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 ....................10 六 政策扶持 .........................................................................................................10

一、建筑垃圾的概念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二、建筑垃圾的来源

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

(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上和深层上,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 (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碎块和沥青混凝土碎块;

(3)旧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铁金属等几类;

(4)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三、建筑垃圾处理行业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日益加快,建筑垃圾随之增加。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是第一大城市垃圾源。预计2020年,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建筑垃圾至少达500亿吨。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非常巨大,但行业开发率是极低的,即使是北京,总的处理情况也只有30%,换句话说,也只有30%“财富”被挖掘。

当前,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尽管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我国长期把垃圾处理作为公共事业,政府的扶植配合政策起着关键性作用,多是参与“PPP”融资方式中,今后政府发挥的余地仍然巨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已不是主要瓶颈问题,主要症结就在于相关的法制政策保障的引导与落实。因此,在推进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好体制机制方面的重要保障。

据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资料显示,国外建筑废弃物处置和利用都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行业规范,这对建筑废弃物处置利用行业起到指导监督作用。如美欧日均高度重视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标准及各种强制性的使用规范。而我国目前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缺少强制性的严格相关规范,使得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5%远远低于英国的48%、新加坡的63%、香港的80%、日本的95%。若要保证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质量和效果,我国必须制订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才能使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每一个技术环节所提供技术依据,得以找到质量的控制点,使之产品有合格、验收的依据。

1

四、政策情况

2017年5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 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与控制。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及消纳设施建设。积极拓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市场利用渠道。鼓励建筑垃圾回用于道路及海绵设施建设。开展建筑垃圾存量排查及安全隐患整治。建立建筑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要求,新建、改扩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应符合规范条件,项目建设要满足工程勘探、咨询、设计、施工和监理的要求。

2016年11月4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布“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的公告”。批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以及砖块的生产和质量监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项目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701号),确定了44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项目。

2016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布。提出“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布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完善建筑垃圾回收网络,加强分类回收和分选。探索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继续推进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粗细骨料和再生填料,规模化运用于路基填充、路面底基层等建设。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将建筑垃圾生产的建材产品纳入新型墙材推广目录。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列入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评价体系。”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从十方面入手,就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出具体部署和要求。“土十条”中特别强调了要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同时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发挥建筑垃圾资源化在减少生活污染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筑垃圾任意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更会污染土壤。“土十条”的印发将规范未来建筑垃圾处置,大力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

2015年9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今后将要“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产品质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全面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列为2015年工作要点,要编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进技术与装备目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5年6月,亚洲开发银行批准了“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政策研究”国别技援项目(PATA 8906),项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执行,金额为40万美元。该项目旨在为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提供政策建议,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对中国建筑垃圾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和全面评估;

2、了解国外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技

2 术;

3、提出规范中国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筑垃圾分类利用和处理的技术指南、推广使用资源化产品的支持政策等。

2015年4月14日,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文件要求,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研究起草《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方案》;开展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建设工作;鼓励各地探索多种形式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投融资模式。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将“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列为2014年工作要点,要研究制定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启动试点示范,推动相关技术、产品、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2015年3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选项范围: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治理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中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其中,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示范项目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内容和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成为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之一。补助标准:原则上按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不超过8%、10%、12%,且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上限为1000万元。

2014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要求“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17年,在共伴生矿产资源、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建筑废物等领域研发60-7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推广50-60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研发建(构)筑物的拆除技术、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建筑废物资源化再生关键装备、新型再生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工艺。推广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制备关键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针对建筑废弃物研发回收利用成套设备,推广应用建筑垃圾、道路沥青处理及利用设备。

2014年2月19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部署,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将“建筑垃圾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设备”列为“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重点任务。

五、商业模式

现在许多城市都单独出具了相关文件政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仍然是一项社会福利化 任务。大多数省级、地方政府会选择“PPP“模式和社会企业开展合作,主要分三步开展工作:

3 一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先进经验

省住建厅确定若干市(县)作为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市(县),以若干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一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并联合省财政厅对这些试点市(县)、企业和项目进行补贴。当地县市也可通过招标的方式,依据政府指导,建议相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开展试点工作,从少量、初级处理到大量、高端处理的探究转变过程。

与此同时,省住建厅将积极推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试点市(县)的先进经验,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大力推动再生产品的应用,发挥示范效应。

二“互联网+”应用于建筑垃圾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建立建筑垃圾物联网管理平台十分必要。建筑垃圾目前来看还是属于重量高、附加值低的一种材料来源,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科学的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合理的运输路径选择、完善的分类收集制度落实,将对降低处置成本、规范各环节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建立物联网管理平台作为规范化管理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政府要求各市(县)政府建立由城管、住房建设、公安、交通、环保等职能部门和资源化企业联动的建筑垃圾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对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四个环节进行监控。同时要求各市(县)政府开始定期公布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减量化处置和资源化处置计划。

三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特许经营

各地政府统筹需要规划、合理布局,引入社会资本,鼓励采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投融资模式,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此外,还需要实行特许经营,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市(县)政府授权,依据建筑垃圾产生量、消纳或资源化利用的需要,采用招投标方式授予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消纳或资源化利用企业特许经营权。

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试点省份—河南省为例,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市要全部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省辖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省直管县(市)和其他县(市)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河南省将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集团化企业,产业化发展达到一定规模,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成果在全省得到全面推广。

各项指标:

1、所属行业:所处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一直专注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主营业务:专业从事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研发及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涵盖了从 建筑垃圾收集到再利用环节的全产业链。

3、产品或服务: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研发成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套设备、工艺和技术。

4、客户类型:主要客户类型一般为二大类。第一类是建筑垃圾产生客户,需要公司为其提供 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服务,收集运输费用由其与公司协商确定,主要客户来源为

4 政府建设部门、土地收储 部门、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等;第二类是再生产品使用客户,需要公司根据其工程需要提供不同品种不 同规格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主要客户来源为城市道路、游园、广场的建设单位、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等, 双方供需方式一般为政府采购,市场定价。

5、关键资源:公司的关键资源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建筑垃圾的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三个方面。公司一般会积极与相关研发中心,知名高校实验室开展合作,并聘用专家作为公司专业指导,结合当前国内外先进管理和生产经验,重点在设备、工艺、产品配方、再生骨料性能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研究,特别是完成的再生骨料基础性能的研究、基本配方的研究、基本外加剂的研究,为公司快速开发适合不同区域市场的差异化产品奠定了基础。

6、销售渠道: (1)收集运输业务:建筑垃圾行业作为市政公用行业,政府对其实行特许经营模式,公司通过政府授权对授权范围内的建筑垃圾进行收集运输,既为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原材料保证,又同时保证了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 (2)再生产品业务:渠道之一为政府采购,即再生产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广泛应用于政府投融资项目,使公司在获得稳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如: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保护生态、节能减排等);渠道之二为市场销售,即通过市场自由化竞争取得销售收入,公司通过积极跟进项目当地建设信息、加强和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沟通等使设计和施工单位充分了解公司的产品性能和生产能力,扩大了公司再生产品的应用范围。

7、收入来源:主要为建筑垃圾清运回收利用收入、建筑砂石骨料及再生砖、混凝土销售收入、砂浆 收入、建筑垃圾填埋收入。

六、处理技术与方向

发展方向是针对废混凝土、建筑渣土等建筑垃圾,重点突破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资源化利用,以及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关键技术,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建筑资源化技术体系和 产业化平台。

技术重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技术,重点研究建筑废弃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关键装备、再生产品高品质化技术,形成建筑废弃物再生成套工艺与设备,建立完善先进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二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关键技术、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新型再生建筑应用技术,形成有关的产品标准、设计以及施工规范;三是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和利用,重点研究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制备技术、应用技术;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控制技术、长期性能等。实现全产业链覆盖整合。

建筑垃圾处理依托于生产线,随着技术不断革新,相应的手段更加环保节能,分类更彻底,利用率更高,破碎后成品骨料的杂质含量更少,品质更优。生产线主要由预分拣区,颚式破碎机,重型筛分模块,正压轻质物分离器,水平筛+负压轻质物分离器,卧轴反击式破碎机,人工捡拾台,输送系统,抑尘降噪系统,控制系统,参观通道组成,通过建筑混合垃圾再生处理流程对建筑混合垃圾中的轻质物,金属,其他杂物(铝合金,电缆,木材等)等进行分拣剔除,对混凝土,废砖头,石头等进行破碎筛分处理加工,从而实现资源再利用。

5

七、标杆企业

详情请见附件

八、行业痛点与不足

一土地资源缺,选址要求高

建筑垃圾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不光需要把垃圾分拣处理,还需要将其分解重塑,最后制成环保材料。期间需要多个环节,多个厂房作为支撑。这也就造就了建筑垃圾处理企业需要大量土地建造厂房,只有土地越大,建造的厂房越大,企业每天能处理的建筑垃圾更多。以北上广这种特大城市举例,要建多少企业,给多少土地才能将北上广建筑垃圾消化完?这在北上广这种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是很严重的问题。也暴露了目前在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的现象。同时,环保企业选址不仅仅需要考虑不能距离城市过远,增加建筑垃圾运输的成本,同时也不能离城市过近,占用城市规划区域。即使符合要求,周边居民也往往不支持,引起市民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土地资源本来就紧缺,还要考虑土地规划和市政规划的配合。各方未形成合力,难免进展缓慢,这是本行业的痛点之一。

二市场“卖不好”,企业“吃不饱”

许多人思想观念有误,对于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往往接受程度低或有抵触情绪,总觉得垃圾制作出来的东西还是垃圾,而拒绝使用。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时,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费用需要企业自己承担,使得环保再生材料的价格相比同类产品没有优势,这是“卖不好”的表现。另外一个问题是企业“吃不饱”。虽然从一开始,企业是按照某种年处理量生产建设,但实际上年处理量远远低于预期,大多数时候它们只能“等米下锅”。究其原因还是建筑垃圾的终端处置场所太少,各施工单位、运输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纷纷自寻出路,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建筑垃圾的“重灾区”,一边是建筑垃圾的随意扔弃,破坏环境;一边是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本行业的痛点之二。

三政策技术不成熟,灰色利益难斩断

现行与建筑垃圾处理相关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规主要关注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市容带来的影响,几乎未涉及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问题;政策法规缺乏整体性,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无法为深入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政策法规支持和保障;缺乏统一规划、没有专管机构,住建、市政、城管部门及街道居委会的职能都有所涉及。尽管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不管改进提升,但相比国外的先进技术,还有很大差距,这就使得我们的回收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依然较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背后暗藏着许多灰色利益链,严重阻扰和制约着建筑垃圾向资源化处置方向发展的进程。

6 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置企业是以受纳场为主,还有一小部分企业挑选建筑垃圾中尚有利用价值的废弃混凝土、砖、瓦等,进行简单剥离,经过破碎制成再生的砖、瓦等产品,而剩余的建筑垃圾,依然会被随意丢弃或填埋,这其中包含很多有害物质,如废电池、有毒的废铜和铝等,产生二次污染。这些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在管理、资金、政府资源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和利益链,逐步发展成为藩篱围成的“固定圈子”。目前建设工程总承包对工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往往会以子工程出标书单独招标,以最低的价格招标,对招标后如何运输往往不闻不问。承运方中标后,由于中标价格低,为赚取最大利益,运输者为躲避检查,经常会在深夜偷运,随意偷倒。这是本行业的痛点之三。

九、未来的趋势与机遇

一我国建筑垃圾存量

就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存量来说,供应量充裕,效益巨大。建筑垃圾的产生速度与城市的改进速度是成正比的,据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垃圾现存量已超20亿吨,预计到2020年将达50亿吨左右。曾有行业人士做出这样的计算:按照每年回收建筑垃圾150万吨计算,可替代约120万吨天然石材,价值约6000万人民币。如果能把我国50亿吨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创造上万亿元的价值。可见,建筑垃圾不是垃圾,而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二政府产业支持

就当前政府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支持来说,建筑垃圾资源化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政府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进行支持,现在更有政企合作的PPP模式供企业选择。其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经济上给予补助,在资金、税收、市场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

三“一带一路”

另外在国家重大战略层面上,“一带一路”战略也蕴藏了巨大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无论从人口总量还是经济总量上来说,都孕育着巨大商机。 1.需求和供给并存

首先,“一带一路”将极大拉动建材行业需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为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通运输是优先发展领域。“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多数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无论是从国内需求或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分析,这些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均极其旺盛,按照规划,未来10年间基础设施投资将会达到50亿人民币,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着眼点。以中国交建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的工程

7 量为例,其在“一带一路”沿线修建了10320公里公路、152座桥梁、95个深水泊位、10座机场,都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作支撑。其次,在拆建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成为很多国家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我国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中心测算,每拆除1平方米的旧建筑,将产生0.8立方米的建筑垃圾,中国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等设施建筑相对滞后,很多原有建筑需要翻新重建,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且难以处置。一方面,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建筑材料,另一方面,拆除旧建筑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果不加以解决,这一矛盾只会会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而越来越大。而建筑垃圾资源化既可以消化掉建筑垃圾,又可以将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处置,为建设提供大量的建筑材料,这就为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2.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能为“一带一路”更好实施保驾护航

建筑垃圾资源化指的是通过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措施,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各类可利用资源,既解决建筑垃圾处置、消纳问题,又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过程。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工程项目方面,我国已经开始实践,并且有能力为“一带一路”更好实施保驾护航。在技术方面,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已经相对成熟,达到世界优秀水平,绝大多数建筑垃圾都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建筑垃圾经过筛分、资源化,可以制成再生混凝土、再生无机料、再生砂浆和再生预制构件等再生产品,继续投入到建筑的制造之中。在项目实践方面,国内已经有大规模把建筑垃圾用于实体工程的经验,在陕西,已经建成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把建筑垃圾广泛应用在路基填筑、特殊地基处理、路面、小型预制构件和临建设施中,共消化建筑垃圾570万吨。在北京,第一个正式规划建设、手续齐全的建筑垃圾处置厂日前已经完工并开始试运行,80%的建筑垃圾能够被制成再生产品。在山西大同,今年7月底,全国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化CCER碳交易示范项目——大同市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项目一期工程有望竣工,8月投入使用,项目建成之后,可处理城市建筑垃圾150万吨到200万吨,生产再生骨料、再生活性微粉、公路用无机料、干混砂浆、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制品、陶粒、园林土等。因此从各方面来说,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企业有实力保证“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建设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其保驾护航。

3.应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建材行业中的企业已经率先行动了起来,例如中国建材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采用先进技术建设一批高效产能。但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的“一带一路”之旅却尚未启程。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出口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更要传达先进的理念。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家珑曾表示,希望明确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的定位,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作为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列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是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理念,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一理念并未在国内得以实施。但是“一带一路”作为一个能够促进沿线各国发展,并且能够得到各方支持的重大举措,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先行纳入“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十分有必要,具有可行性。

“一带一路“设想应当遵循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将建筑垃圾推向市场,鼓励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到中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当中。

8 总而言之,在未来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依旧精彩。

十、我们的建议与想法

一要完善法规

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建立规范科学的建筑垃圾减排指标、考核、监测体系,从制度上落实“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

二修订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规范

以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为目的,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规范或标准,建立指导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技术标准和指标参数,进一步完善建工行业《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制定建筑垃圾再生品的国家标准,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施工,优先采用先进的处置利用技术、设备、材料和工艺。完善修订《混凝土砌块(砖)用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砌体灰缝配筋、用钢丝网片和保温夹芯墙用钢质连接件》和《生态型多孔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三项建材行业标准,促进混凝土砌块(砖)行业向低碳、利废建材方向发展,满足建筑节能的需求,同时支持企业研发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裁料中的应用技术,鼓励制定新的技术标准和使用规范;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管理行为的评价标准,按照评价标准设定“正面清单”或“负面清单”,从而形成较为完备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技术法规。

三明确建筑垃圾再生品使用标准及管理评价规范

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建筑垃圾再生品的使用规范和环境标志,进一步健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示管理办法》(试行)部门规范,建立对使用资源化产品建筑物的绿色度评价和认证制度,重点推进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使用,并设计建筑垃圾再生品应用使用指南,完善如关于建筑垃圾复合载体桩的JGJ135《载体桩设计规程》、JTGF4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砂浆)用再生细骨料》、建工行业标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等政策法规措施。

四制定完善的建筑垃圾排放监测监管制度

要健全建筑垃圾排放监测方法和制度,制定和收集建筑垃圾管理及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的定量指标和数据,健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企业的监管制度,逐步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信息化监督机制,使监管机构科学化实施评价监管职能,建立定期对社会发布监测报告制度,根据监测结果规范建筑垃圾的操作和监管流程,促进建筑垃圾处置利用标准化,且能向社会公开发布建筑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状况。

9 五需要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

完善建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制定对产生污染物的责任主体实行合理的收费制度,对处置治理污染的第三方要提供价格补偿,从而使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显性化,计入产生污染责任主体的成本之中。同时,要实行废弃物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可行性研究,严格监督废弃物处理处置,严格足额征收排污费。严格规定不得擅自随意倾卸处置,对随意处置的要给予重罚。这样,既可以激发建筑商减少排污量的积极性,又能将增加收取的费用补贴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上来。

六政策扶持

这里的“扶持”不仅仅是“帮一把”,更是需要政府“深入推动,做利益相关者”。今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要取得显著效果,还要有赖于企业示范工程引导、政府推广再生产品和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实施等诸多措施。一方面,可以建设一批全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树立一批市级循环经济典型优秀企业、园区、县(市)区,以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示范区域为载体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使典型企业或园区对建筑废弃物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引导推广建筑废弃物生产的绿色建材制品大规模应用。通常讲,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建筑材料目前的销售价格较原生材料没有竞争优势,这使得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很难有销路。为此,政府应建立再生建材的绿色采购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推广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技术、产品,鼓励国家大型公共工程对废弃物处理提出了明确的再生利用要求,从而起到引导和表率作用,带动全国建筑工程项目使用一定比率的再生资源如再生水泥、再生砖等,甚至在公共设施建设等部分范围内强制使用,并加大对低碳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技术的推广力度。如政府可完善包含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建筑招投标制度,将环境保护与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纳入招投标体系中,使承包单位树立环保意识和废料管理意识。同时,还应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确保示范项目的推进力度。以再生建材生产中消纳使用建筑垃圾的比例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以多个地区资源化的水平相互对比,形成对其主管领导的考核体系。

10

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建筑装饰行业分析

LED行业现状分析

考勤机行业现状分析

变压器行业现状分析

纺织品行业现状分析

女装行业现状分析

护肤品行业现状分析

家居行业现状分析

网游行业现状分析

《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doc》
建筑垃圾行业现状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