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读后感

2020-03-02 00:22: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利用假期的时间读了特里尔的《毛泽东传》,在品读伟人成长经历的同时也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了一些正确的想法。

在大二下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自己的状态不是很满意,在选择和坚持方面有了很大的困惑,于是,正好借暑期的时间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来给自己以指引。

在经过了筛选以后,发现传记类的作品应该会对自己有最直接的帮助,经同学的推荐,我选择了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作为自己假期的选读书目之一。由于时间关系,我还读了其他作品,因此这本书我只读到了建国初期的部分。因此主要读到的是建党和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部分,受益良多。

首先对我最直接的触动是那个时代的氛围。有很多的仁人志士为了救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对真理和国家独立的不屑追求深深的打动了我,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毛主席。无论是湖南第一师范的二十八画生,还是北大图书馆的勤杂工,他总是以一贯的自信,理想化感染着我,使我逐渐相信,只要一个人不放弃的追寻真理,不管时间长短,总会找到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其次,是关于选择与坚持。有人说,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也不是机遇,而是选择,清华大学的校长也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有很多人无法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也有很多人甚至连最简单的一件事也难以善始善终的做完。但是无论是青年毛泽东还是中年的毛泽东,都由里到外透着一种选择的智慧和坚持的勇气。当第一次国共合作濒临破裂的时候,毛主席一直坚持在国民党的农民不工作,而不顾共产党内部的压力,因为他始终相信,只有走农民道路,中国才会有希望,中国的革命才会成功。最后回到当内终于受到了排挤,但是当时没有什么实权的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农民路线和农民革命,他始终相信,中国最后会走农民革命的道路,历史也终究会把他推向时代的最前列,那是的他没有消沉,没有失望,相反的,他以退为进,更多的到农民中间去做各种调查和访问,这让他对中国的国情有最深刻的理解,对人民大众有最深厚的感情,最坚实的信赖。正是这种智慧与坚持,让他成了千万受欺凌中国人的救星。中国有句话说的好,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毛主席的行动深刻的诠释了这句话。

还有就是学习的态度,这是毛主席很值得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好习惯。他一生酷爱学习,无论是长征途中的艰辛,还是晚年重病缠身的痛苦,都没有让他的读书热情减少一分,他不管到哪里,都带着重重的书箱,尤其是他对历史和小说的了解造诣,已经不亚于一个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同时,他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至今有着无数铁杆粉丝的书法家。记得有个小插曲,当少年的毛泽东去长沙求学的时候,有半年他没有去学校,而是选择了去当地的一个图书馆,一学习就是六个月,每天从早到晚,没有一天懈怠,我相信,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人可以有这样的毅力,整日在充满电脑,手机,电影,娱乐的环境中消磨,我们确实错失了很多学习的好机会。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东西。

最后就是他强健的体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何等的自信。他一生酷爱游泳,到七十岁的高龄还可以畅游长江,写下“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佳句。现代人用各种交通工具代替了双腿,用各种工作压力代替了锻炼,造成了很多甚至是年轻人身体的早衰。有些道理很简单,只是人们缺乏思考,更加缺少行动,所以就有了很多悲剧,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人除家人朋友以外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一定要努力锻炼自己强健的体魄。

读书要读最一流的书对人才会是真正的滋养,相反的,如果读一些三流的书,不仅起不到学习知识的作用,很可能还会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错误的影响,因此,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一定会让一个人一生受益无穷,毛主席的事迹让我倍受启发。我也一定会用更多的时间来读更多好的书籍。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doc》
《毛泽东传》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