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

2020-03-02 18:33: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李文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效果和不足,创新性构建我校的校企合作的模式。这将为我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并将最终促使我校的教育内涵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创出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倡导,已经取得诸多成绩和经验。但是从实践来看,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校企合作中的症结,才能对症提出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次以企业为主体,针对校企合作当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我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1、被调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状况

目前,我校拥有40多家合作企业,其中,中型企业3家,小型企业30多家;合作关系密切的有10家;与工科类专业合作的有20多家,与文科类专业合作的有10多家。

对问题“贵企业是否了解‘校企合作’的有关文件(2002年《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意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回答“很清楚”的有33%,57%是“听说过”,还有10%回答不清楚。

有65%的企业曾经安排学校的学生顶岗实习;84%的企业曾安排学校学生其他形式的实习(见习、跟岗等);50%的企业曾为教师

提供到企业的实践机会;合作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主要集中在机电、汽修、建筑、旅游、酒店管理、陶瓷等相关专业上,占实习岗位总数的89%。学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493人。

2、企业参与合作的方式和程度

综观校企合作的方式,大约为以下几种:其一,“2+1”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其二,“订单”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类培养目前以“冠名班”形式最常见。如“东风班”、“将军班”、“浦建班”等。其三,“工学交替”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3、好的经验和做法

案例1:可推广的双赢模式——红玉红瓷、东风大酒店

2009年、2010年我校相继与东风大酒店、红玉红瓷合作办学,企业把需求传递给学院,并且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派遣兼职教师;企业还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定期接受学校顶岗实习、提供教师企业实践机会。

案例2:校企共组经济体模式——醴陵广信机电服务中心、卓艺广告公司

2011年,学校机电工程科和信息工程科以校企双方股份制形式分别成立广信机电服务中心、拓艺广告公司。企业向学校提供一部分的租金及水电费,自主经营,并承担学生的实习。

案例3:工学交替模式——醴陵市公交公司、时代金属

企业与学校合作,接受实习生工学交替式的顶岗实习。学生每年有大半年在学校上课,两至三个月在企业实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实习生完全可以顶岗,并且企业给予实习生一定的工资待遇。这些学生毕业时优先被企业录用。

二、校企合作的效果

(一)加强了实训实施和骨干专业建设

近几年,我校在拥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学校陶瓷烟花实训大楼。2011年,投资100万元建立汽修专业实训基地。我校有2场0多个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或实训室。经过创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精品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被确定为株洲市精品专业。

(二)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我校通过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开办企业“冠名”班,使学生就业目标明确,职业针对性和岗位适应能力增强。每年12月份我校均开展校园技能月活动,各个专业设定技能竞赛项目,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在经过初赛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决赛评奖。几年来,学

生技能竞赛成绩突出。每年学校组队参加株洲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均独占鳌头。2010年,参加湖南省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学生张林、贺科楷获得省级二等奖,并获全国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叁等奖;2011年我校12名学生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职学校春季技能竞赛,有11人获奖。

(三)提升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校企合作促进了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聘请企业有实践技能和特长的技工师傅到校任教,另一方面定期对教师实施轮训,分批派遣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1个月以上,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校企一体化办学,使教改获得不竭源泉。近3年,我校教师为教学编写了多本校本教材,如赖志炎编写的《UG教程》、幸文胜参编的《电工基础》等,分别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作为全国中职学校专业教材推广使用。几年来,教师在国家、省、市专业报刊发表、评奖教研论文100多篇。

(四)打造了学校特色办学名片

校企一体化办学,使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学校过硬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就业形式提升了办学品牌,2011年1月,学校创建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湖南省中职示范学校。我校靠科学管理树学校形象,靠专业技能树学校品牌,靠校企合作疏通就业渠道,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快速、健康、科学发展之路。我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受到企业界、职教界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广泛关注,我校办学已成为株洲市乃至湖南省职教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三、存在问题

尽管有以上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校企合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合作企业数量不足,专业发展不平衡

学校现有12个专业,合作企业仅有40多家,且多是中小企业,每年接收的实习学生数量只有几百人,提供的实习岗位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合作企业中,工科类专业明显好于文科类专业。

2、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企业没有积极性

7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目前的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没有硬约束力,处于自由化状态。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影响校企合作的最大因素。中小企业很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后备人力资源,但是又没有能力参与深度的特别是全面深度的合作,而有能力的大企业往往不愿参与合作。

3、有些实习生知识、技能水平的职业道德都不满足企业要求 被调查企业的50%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理论不行、技能不会、还不肯学”。一些学生缺乏职业道德,对工作没有正确认识,不肯吃苦。实习生有的不遵守企业制度,不打招呼就离岗,给企业带来的很大的压力。

4、实习安全缺乏保障措施,实习管理有漏洞

多个企业提出目前对实习生的安全问题没有一定的措施,越是实习生越容易出事故,这是企业非常担心的事,也是影响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生的主要障碍之一。18%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学校对实习生疏于管

理。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没有归属感,如果校企双方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学生在生活、工作和心理反面都很容易出问题。

5、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不完备

目前学校和企业合作都是点对点联系,很困难,45%的被调查企业希望能有一个服务平台可以实现点对面的合作。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在当前情况下,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是最适合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培训与使用的教育模式。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建立有赖于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

2、中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改革创新对推动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实施起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建议

1、开展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应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由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家代表、学校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并通过法律加以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新体系。

2、应该科学构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课程结构,建立优化的课程体系,如何评估这一课程结构和体系在学生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仍是一项亟待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

3、实施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教师素质是关键。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4、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理论不足、技能欠佳的形象,让实习生实现由“跟岗”到“顶岗”,给企业帮忙,而不是“帮乱”。应加强对学生责任心、职业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学校在送学生实习前,应当开设指导课,介绍企业文化、规章,如何在企业做人、做事等,家长应当知情并同意实习方案。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学校应当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和鉴定应当纳入学生学籍管理。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发言稿

《校企合作.doc》
校企合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