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儿童乐园说课稿(优秀)

2020-03-03 20:47: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儿童乐园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儿童乐园》。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儿童乐园》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实际上就是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节课在上一节“数一数”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显示情况不仅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部分的名称。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渐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以。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1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在教法上,我想主要采取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沟通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方式;自由地,放开的探讨,发现,之后学习新的知识。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2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提出问题并解决

师:同学们,我们数学的王国里有一个特别好玩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 生:有乘飞机的,划船的,还有坐火车的。

生:我发现了每架飞机上都坐着2人,每节车厢的都是4人,„„。 师: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我们从上往下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有:

①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2+2+2+2=8(人)

②划船的有几人?

3+3+3=9(人)

③小火车上坐有多少人?

4+4+4+4+4+4=24(人)

④休息的有几人? 1+2+3=6(人)

【设计意图:结合“儿童乐园”的情境,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的加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2+2+2+2=8的加数都是2。

师:你的发现很重要,那其它几道呢?谁来补充?

3

生2:我还发现了4+4+4+4+4+4=24的加数都是4,3+3+3=3的加数都是3。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发现了这几道加法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其他人还有补充吗?

生3:我发现只有1+2+3=6这道算式不一样,它不是相同的数相加。 师: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根据加数的特点将这些加法算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像上边这些算式,每一道算式的加数都相同。(点课件:加数相同),另一类是像下边1+2+3=6这类加法算式,它的加数是不同的。(点课件:加数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师板书课题“儿童乐园”)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善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也为后续的学习作以铺垫,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由加法引起乘法

师:请看大屏幕,(点课件)仔细观察2+2+2+2=8这道连加算式,在这道算式中这些加数都是几? 生:加数都是2。

师:2我们可以叫它相同加数。数一数,有几个2相加? 生:有4个2相加。

师:那4就是相同加数2的个数。(点课件)这个算式表示有4个2相加。其余的两道算式谁能用这种表示方法来说一说? 师:你想说哪道加法算式?

生4:我说的是3+3+3=9它的相同加数是3,有3个3相加。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点课件)

生5:4+4+4+4+4+4=24这道算式的相同加数是4,有6个4相加。 师:说得怎样?同意他的意见的同学拍拍手。

4

„„

【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对“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形成初步认识,并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初步认识乘法。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把几个相同数加起来的例子。用连加方法书写起来算式比较长,解决起来也很麻烦。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乘法来解决。板书课题:乘法。

师:(指着板书)那4+4+4+4+4+4=24这道连加算式怎样写成乘法算式呢? 首先来找一找它的相同加数,它的相同加数是几? 生:相同加数是4。(师板书4) 师:再来数一数有几个4相加呢? 生:有6个4相加。(师板书6)

师:6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4×6(师在4和6 中间连上乘号) 师:这个像小叉的符号叫乘号(板书:乘号)跟老师学写,左斜,右斜。 乘号在乘法算式里读作“乘”。4×6读作 4乘6(板书读作:4×6读作 4乘6) 同桌互相读一读。

【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知识上的而一个飞跃,这里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先前的经验积累。】

师:联系加法算式看一看,这里的4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生:4就是加法中的相同的加数,6就是有6个4。

师:对,在这道乘法算式中,乘号一边4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乘号另一边的6就是相同加数4的个数。我们把相同加数4和相同加数的个数6用乘号连起来,就表示有6个4相加。那6个4相加得多少呢?板书=24

5

师:在这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名称。乘号两边的数都叫乘数,乘得的结果叫积。(板书乘数 乘数 积)

师:6个4相加的乘法算式除了可以写成4×6=24以外,还可以把两个乘数的位置调换一下写成6×4=24。(板书:6×4=24)一起来读一读这道算式。(板书:6×4读作6乘4) 生齐读算式。

【这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对于有困难学生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和引导,并让学生初步的感知加法算式中有几个几,乘法算式中就是几乘几。】

(三)应用新知,练习提升 1.加法改乘法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大屏幕,你能从屏幕上选一道你喜欢的加法算式写下来,并改写成乘法算式。拿出练习卡,动笔试一试。 生尝试练习

师:谁有勇气第一个上来,说一说你改写的是哪一道?怎样改写的? 生:我改写的是2+2+2+2=8, 写成乘法算式是 2×4=8。 生:我还有补充,还可以写成4×2=8。 (根据学生说的点出算式)

师:说得真好,那这道算式中的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呢? 生:因为有4个2相加,所以把2和4相乘。 师:和他写一样的同学点点头。 „„

生:我喜欢3+3+3=9,它写成乘法算式是3×3=9或3×3=9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6

生:有3个3相加,所以3乘3。

生:我改写的是4+4+4+4+4+4=24,有6个4相加。可写成乘法算式是4×6=24 或6×4=24 2.不能改乘法的加法

师:表达真完整。刚才同学们都是将右边几道算式改写成了乘法算式?而这道加法算式(指1+2+3=6)为什么没有同学改呢? 生: 1+2+3=6这道算式的加数不相同。

师:综合

1、2题你能想想什么情况下加法能改写为乘法吗?

生(小结):只有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当加数不相同时,我们一般不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

【通过

1、2练习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为乘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乘法和加法联系与区别

师:谁来说一说你用乘法表示几个相同数相加你觉得怎么样? 生:用乘法算式表示几个相同数相加写起来简便多了。 师:将长长的算式变得很简短了,看来用乘法可真简便。 生:写加法要写很长,而乘法算式只要把两个数用乘号连起来。 师:你能说说是把哪两个数用乘号连起来吗?

生:乘号一边是相同的加数,另一边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说得真不错!为他鼓掌。

师:(请看大屏幕),下面这些问题,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生:(点课件)

师:以后解决这类相同数连加的问题你会选择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7

生:我会用乘法来计算。

生:用加法算很麻烦时,我会选择用乘法来算。

师: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你们可以选择你们认为简便的方法来解决。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上得可真开心,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乘法。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知道了用乘法表示几个相同数相加真简便。 生2:我知道只有相同加数连加才能改成乘法算式

生3:我认识了乘号,还知道了乘号边的叫乘数,结果叫积。 生4:我觉得他的表现太好了。

七、自我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数数、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属于乘法的初步认识,目的是帮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这种运算出现的过程,理解乘法的意义,切身体会乘法运算的优越性。

本节课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知识水平设计了前面儿童乐园的生活情境,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学习乘法的意义。

知识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对“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来表示,并写成乘法算式”有深刻的体会。在重点知识处学生能根据老师做的铺垫,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学生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说明对知识形成了初步理解,对知识的建构是主动的,积极的。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二年级数学《儿童乐园》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近义词[优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趣味运动会》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儿童乐园说课稿(优秀).doc》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儿童乐园说课稿(优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