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品回顾及展望

2020-03-03 20:43: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艺术品市场回顾与展望:中国接近第一大交易市

2012-2-5 6:52:00 沙尚琪 上海证券报

游资疯买两会热门股!

G20重磅利好呼之欲出,提前潜伏5股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 订阅 RSS 分享 打印 [网友评论0条]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为4000美元,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并没有达到鼎盛或者成熟阶段,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仍有巨大的生长空间与发展潜力。2011年的成交业绩,说明中国与世界上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距离已经不远了。

2011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事频出、跌宕起伏的一年。据统计,艺术品的投资回报率在过去的6年里达到了26%。而在2011年股市与房地产投资低迷的情况下,艺术品市场的增长态势极其迅猛,市场规模突破了2000亿人民币。两大拍卖行嘉德和保利,也分别创下112.3亿和121亿的佳绩,同比增长分别为49%和20%。而且,去年拍卖场上最高的成交价格并不发生在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而是出现在北京,那就是5月份北京保利拍出的齐白石的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成交价为4.255亿人民币。2011年,也是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下称“文交所”)从遍地开花到集中清理整顿的一年。文交所带来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是中国艺术市场的首创,被很多人称为“艺术品股票”,在股市楼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吸纳了大批资金,在很多人眼里如同“摇钱树”一般魅力无限。国务院在11月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地区各类交易场所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整顿,并在12月底前把清理整顿工作方案报国务院备案。一时间等待上马的文交所纷纷叫停,已经成立的一些文交所也随之停牌整顿。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市场规模、从业人群到社会与国际影响力,都在大幅度提升。在中央政府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的形势下,加强艺术品市场的管理、完善艺术品市场的体制,不仅是长期以来艺术品市场的呼唤与要求,更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体制之外的市场体系影响,这些体制外的因素与民间的力量,一方面推动了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问题的滞留,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了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是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的公共平台。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艺术品市场体系,

需要政府在政策法规、市场标准、管理体制、行业组织与管理、金融和资本服务平台、配套服务行业等多个层面入手,建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个文化蓬勃发展的社会,其文化艺术市场也必然欣欣向荣;而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反过来也会促进文化的生长。据相关统计分析,当某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在1000至2000美元时,就会产生投资艺术品的需求;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该国的艺术市场就会进入快速膨胀期。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为4000美元,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并没有达到鼎盛或者成熟阶段,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仍有巨大的生长空间与发展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财富的增长将促使新兴的投资者继续涌入艺术品市场。尽管目前的市场存在过热与亟待调整的情况,但是2011年的成交业绩,说明中国与世界上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距离已经不远了,而这只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早期阶段的情况而已。

2012年伊始,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通知,将艺术品进口关税税率下调至6%。第一步已经迈出了,期待日后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迅速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新格局转变,市场管理体制、市场体系、经营管理观念等都处于变革与构建的过程中,艺术品市场热点、焦点的增多,矛盾与问题的沉积,使立法问题逐步浮出水面。

立法基点

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的意义很多,基本点主要有三个:

其一,艺术品作为资产的特性决定了艺术品市场的特殊性。艺术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这是艺术品资产最为核心的要素,对其考察应该是多向度与多时点的。立法对规范生产创造、价值发掘、评估定价、权属确定、市场销售、拍卖、流转、展览、授权和收藏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要求必须要有专门的立法来规范并推动其发展。

其二,艺术金融是一种特种金融业,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中,有两大基本的制度缺陷我们不得不关注:一是不能从制度上保障艺术品交易信息的真实与充分;二是未能保障投资人的投资活动的安全、快捷、便利。这就决定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的一种重要取向,即要着眼于规模化、社会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向。

其三,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管理与发展必须走向法治之路。我们常讲,一个国家的治理是更多地依靠政策还是更多地依靠法律,可以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当前,我们认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上,更重要的是要不断自觉地实现“依靠政策,更加依靠法律”这样一个重要的转变。

市场基础

法律是被国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规范,而规范的形成与落实需要基础与土壤。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的基础与土壤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础。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发展的政策、法规等环境问题。政策是限制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瓶颈:国家一直没有出台有关艺术品机构运营的法规,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任意发展、自生自灭的状态。不少有识之士也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混乱、无序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可以说,政策、法规等问题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难题。

其次,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主体发育与体系建设问题。中国艺术品市场形成了初步的主体市场体系,但市场体系的发育一直进展缓慢。我们知道,艺术品市场体系除了市场主体体系之外,还包括信誉体系、评估鉴定体系、价格体系以及监管体系等。中国艺术品市场是靠市场主体——艺术品商业经营者来联系艺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通过经济方式的交换,使艺术品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完成艺术商品相互让渡、转手的过程,并发挥艺术品的审美、认识、教育、娱乐功能。中国艺术品市场主体机构的形式从理论上可被分为以画廊占主导地位的一级市场和以拍卖行及艺术博览会为主的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相互配合,协调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发展。但是,在我国艺术品市场中,这两级市场关系错位,甚至相互挤压,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发展的人才、资金等支撑问题也很重要。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专业鉴定人才缺乏,而面对某些艺术家的背信弃义,画廊不敢也不愿意包装艺术家,久而久之,画廊代理方面的人才也逐步匮乏。随着股市与房市的变化,投资资金大量进入拍卖业,出现了二级市场热、一级市场冷的倒挂局面。画廊等市场主体的发展困难很大。

此外,还有发展的研究、拓展能力问题。当前市场向纵深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在缺乏研究的盲目状态下所发生的。老的思想、方法、理念等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可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的缺乏使整个产业缺乏正确的导向力量。

我们还要关注发展的行业管理与运作问题。从行业管理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监管法规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体制、制度以及管理方法也不尽完善,使政府管理部门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监管在艺术交易领域中失灵。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发展的服务标准及规范也很重要。无论是拍卖行还是画廊,其服务的对象是艺术家、收藏家和投资者,应秉承保真无假、诚信经营的服务理念与标准。但是,现在,赝品充斥市场,艺术品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服务标准及规范问题还无从谈起。

其他问题

完善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体系不仅是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需要,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与要求,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法制管理的规律与内在要求。当前急需要有一部既能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概念、立法目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责任承担、责任范围、承担方式和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等问题做出全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又能涵盖和指导中国艺术品市场活动全部内容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艺术品市场法》。我们认为,我国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应重点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1.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确权问题。

2.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适用范围问题。

3.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艺术品品质问题。

4.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禁止行为。

5.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交易秩序与规范问题。

6.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中介机构的规范问题。

7.中国艺术品市场立法中的法律责任问题。

另外,我们还要特别重视艺术品市场政策措施的法律转化问题,不能用政策过度代替法律法规。

工作回顾及工作展望

养猪回顾及展望

黄金市场回顾及展望

经济形势回顾及展望

中国广播广告回顾及展望

铁矿石市场回顾及展望

房地产宏观政策回顾及展望

股市走势回顾及股市展望

票据市场回顾及展望

国内钢材市场回顾及展望

《文化艺术品回顾及展望.doc》
文化艺术品回顾及展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