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重修岱庙记碑

2020-03-02 16:54: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乾隆重修岱庙记碑

泰岱位长群岳,称宗最古,表望最尊,而有其秩之举,莫敢废,所系于政经亦最钜。逖稽诗书,首纪有虞。成周之世,弥文懿铄隆茂,大要非巡狩述职,穆穆皇皇,未闻轻议展彩错事,数典特为严重。陵夷汔乎霸国,觊觎三五,妄希受命告功,其臣犹知设辞以靳之。然自七十二家之说兴,而昭姓考瑞,大号显名,铺陈极乎迁之书,相如之文,世世封土作石感,琢玉成牒,甚者以上山恐伤木石,以遇风雨为德未至,以举火辄应为得行秘祠。盖由柴望一变为封禅,由封禅再变为神仙,而汰侈益无等矣。我朝鉴于成宪,祗慎明禋。洪惟皇祖圣祖仁皇帝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廷臣有援“黄帝上元封峦勒成”之说为请者,圣谕特下九卿等议驳,甚盛典也,甚盛心也。朕寅承永怀,彝训时式,每逢时巡盛仪,即躬祀岳庙,洁蠲将事。而于登封台纪事诸什,时复长言申谕,所谓“便是尧舜至今存,迄无可告成功日”者,其义庶几质诸古皇而不易耳。戾经者不可以不斥,则准经者不可以不修。方曲咫闻之士,猥然易坛禅而庙庭,而像设,疑乎踵事非制。故吴澄以五岳之麓各立一庙,谓始自唐时,及考郦道元引《从征记》称“岱庙有三,今屹峙南麓者,实即肯之下庙”。又称“庙有汉柏,庙库藏汉时神车乐器”。则祀岳于此自汉亦然,从来甚远。且巡狩述职,特祀也;国有令典,遣官赍祝来告,常祀也。是皆于庙有专飨,而又何泥古之云。乃者,岁庚寅为朕六十庆辰,至辛卯,恭逢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于时九宇胪欢,百灵介祉。维岱大生,秉苍精化醇之气,用克推演鸿厘,绥祚我皇极。而重闬周闉,岁渝弗饬,灵承曷副焉。爰诹将作扩而新之,其岁月详

岳顶记中。以是庙为太常宿县之所,因为迎神送神歌,俾主者肄而落之。其辞云:

遥参亭兮置顿,帝乘青阳兮出震。

会东侯兮前驱,标天齐兮作镇。

焫萧兮馧馞,传芭兮遝晋。

矞云童童兮起肤寸,睇肃然其神兮肸蚃献。

右迎神

何九皇兮六十四民,升中颂德兮欲云云。

罗封坎兮葅席,藉禺车兮蒲轮。

江茅鄗黍兮纷效,珍神安格兮顾歆。

曰:予正祀兮荐诉訚,扶桑晁采兮告庆臻。

泰符在握兮与物为春,啿啿乎根一而衍万兮翊我昌辰。

乾隆三十五年岁在庚寅孟冬月之吉。御笔。

【说明】

此碑立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碑高520厘米,宽l50厘米,厚50厘米。碑阳文36行,前18行为汉文,满行119字,凡738字,字径2厘米,正书。后18行为满文,内容与前同。碑立于岱庙天贶殿院偏东,原有亭,民国十八年被孙良诚部拆毁。

此碑形制雄伟,制作精细,铭文至今无一字残缺。铭文所记古帝王封禅的由来和演变甚详,是研究泰山封禅活动的重要资料。

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拓本局部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 大典的地方。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恰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的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南北长405.7 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岱庙城堞高筑,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 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岱庙,又是一座赏心悦目的 古典园林。虬龙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银杏,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岱庙东御座,是古帝王祭祀泰山时居住的地方,因座落在东华门内,故称“东御座”。其建筑为元至正七 年(公元1347年)所建,明代称迎宾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改称驻跸亭。东御座由长城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厢房组成,院内建筑精美,绿树掩映,清静幽雅,给人以超世绝尘之感。五间正殿高筑台 基之上,殿内按清宫设置作复原陈列,有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纹饰和金丝 锈古器型的挂屏

以及文房四宝。著名的“温凉玉雕花圭”、“沉香狮子”和“黄地兰花瓷葫芦”是乾隆二 十七年、三十六年朝拜泰山时的供品,并称泰山“镇山三宝”。

重修中武当记

重修孝思堂记

重修三霄娘娘庙记

吴氏重修祠堂记

岱庙导游词(优秀)

山东岱庙导游词

山东岱庙导游词

叫魂一场乾隆主演的“捉妖记”

乾隆对联

重修华容徐氏宗祠记

《乾隆重修岱庙记碑.doc》
乾隆重修岱庙记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