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案

2020-03-02 21:57: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题解

《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 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开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兄弟地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朱熹死后,朝廷便将他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因而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从此《四书》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也因此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大学有两个意思,一是大人之学,“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二是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二、作者简介

曾子名参,与父亲曾皙同为孔子的学生。曾子16岁跟随孔子,他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而且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曾子在日常做人和学习上很善于反省和自我检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的自我修养,成为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孔子死后,他义无反顾的传播儒家思想,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尤其是曾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孝”的思想,著有《孝经》。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孝是实现仁的前提,在曾子的儒家思想中,道德核心是“孝”,孝取代仁成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而且对孝的解释也更加系统和缜密。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儒;其次能养。所谓尊亲,通过提高自身的道德人格和社会业绩,以此来提高父母的声望,使他们赢得社会的尊重(《三字经》: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所谓弗辱,首先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它是孝敬父母的资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弟子规》:身有伤,贻亲忧);其次在言行上要自重,应谨言慎行以免玷辱自我,累及父母(德有伤,贻亲羞);所谓能养,他认为做子女的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供养父母,还要在行为和生理上做到“不违”和“不怨”。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的人生哲学是以“仁”为核心,强调国家政治的核心就是处理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各种伦理关系,承认“孝”是这些伦理关系的道德基础。有子(名若,字子有,论语中只有他和曾子称为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曾子认为不孝有五: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其亲,敢不敬乎?由此看出,孝不能违背社会道德、政治道德及各种职业道德,从而把家庭的责任感和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有效地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即使孔门十哲(文学:子游、子夏; 德行: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中也不包括曾子。但是在儒学史上极力推崇曾子并肯定曾子是孔子正传的是孟子。孟子自认为是孔子的嫡传,但他自知与孔子在时间上相隔太远,遂援引曾子、子思为中介。自孟子推崇曾子以来,他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而曾参也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三、课文解析

经过朱熹的把编排整理后,《大学》分“一经”“十传”。其基本经义,就在第一部分,也就是“一经”,只有寥寥205字。话语虽少,道理却很深刻。后面的“十传”是对“一经”的解释,引述了不少典章典故,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学有“三纲八目”的追求。它既是《大学》的纲领,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三纲,就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做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

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得众: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慎得、生财、举贤《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四、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又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上述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2、本文论证特色是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本文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 【课堂小结】:

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当今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大学》全篇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大学教案

大学班会教案

大学班会教案

大学军训教案

大学世界史教案

《《大学》教案.doc》
《大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