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困难家庭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020-03-02 13:52: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为困难家庭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和人”是“和谐”最高境界

记者彭森周海涛实习生童锋波通讯员温天庆方海波

罗湖区政协委员深入社区为困难家庭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和人”是“和谐”最高境界

本报记者彭森周海涛实习生童锋波通讯员温天庆方海波/文本报记者周海涛/图

“听说区政协领导要来我家看望我们母女,我一个晚上都没睡好觉。”在日前举行的罗湖区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座谈会上,翠竹街道居民欧光平发言时激动得泣不成声,是罗湖区政协开展的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为她和与她相依为命的女儿带来了生活的光明。

罗湖区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于去年5月正式启动,主要包括为群众做好事、与困难家庭建立帮扶关系、为社区建设做好事实事三项内容。活动开展不到一年,获得了群众的如潮好评。区委书记刘学强称赞说,该活动是一项创举,而且实效显著,尤其是赢得民心!他指出,这是一条构建和谐社区的新路,应当充分予以肯定和彰显。特区的一张“亲情名片”

在去年11月召开的罗湖区政协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刘学强深刻阐述了“和谐”的四个内涵:一个是“和智”,就是集中智慧;一个是“和事”,集中力量干事;第三是“和力”;最后是“和人”,即“人和”,这是和谐的最高境界。罗湖区政协所开展的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就是充分发挥政协“和人”的优势,为罗湖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凝聚力量。

以“和人”思想为统领,罗湖区政协将全体区政协委员分为10个小组,在全区10个街道办事处分别选择一个社区,作为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的联系点,在每个街道

办事处辖区与2户困难家庭建立帮扶关系,为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区群众做3件好事(简称“罗湖政协123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为政协工作进入社区搭建一个平台,以点代面,发挥政协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因此,被誉为特区的一张“亲情名片”。

在实际活动中,罗湖区政协力戒形式主义,每个社区每次活动只派帮扶结对的相关政协委员去。这种讲究实效的工作作风也受到了刘学强的良好评价。他援引市政协主席李德成的话说,到基层去如果搞迎来送往,那不是帮扶社区,而是扰民。他说,要通过这项活动,让老百姓感觉到政协委员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计出力,也为民生民计鼓与呼。

老百姓反映问题多了一条渠道

“有困难、找代表”一度成为群众赞扬人大代表的响亮口号。在深圳,人大代表设社区工作站专门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政协委员直接深入到社区,与基层群众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却不多见。

依据《政协章程》的规定,地方政协组织只设到县(区)一级为止,城区政协已经是最基层的政协组织了。由于街道、社区没有政协组织,所以街道领导、社区群众对政协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也很少。

在罗湖区,不少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反映说,因为以前对政协工作了解不够、认识不足,总认为政协工作是上级层面的东西,不太清楚它和基层工作有什么关系,所以在工作安排上也较少考虑政协工作,也没有专人负责这一块的工作,遇到政协通知开会或组织活动,就临时指派一些同志参加,这样往往造成对政协工作支持或配合不到位的情况。大半年的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的开展,使他们对政协对基层工作的帮助作用有了深切体会。

不仅街道干部如此,通过活动,辖区群众也对政协委员倍感亲切。一位受助居民在给罗湖区政协领导的感谢信中说:“以前总认为政协委员都是名人、名家、大人物,高不可攀,遇到问题往往只想到向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和人大代表反映,很少想到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进社区,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协委员是在为群众利益奔走、呼吁,使

老百姓反映意见、问题又多了一条渠道。”

罗湖区政协主席吴培基表示,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今后将继续开展,并且不断创新和完善。对于已经建立帮扶关系的困难家庭,继续做好跟踪扶助工作,力争让他们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同时,将适当扩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覆盖面,以扩大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在基层的影响。

受助群众感言

欧光平:

关爱让我觉得幸福

欧光平,已故五星级义工张建忠的妻子。5年前,丈夫患癌症不幸去世,留下了她和8岁的女儿。

欧光平满含热泪回顾了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对她一家的帮助。10年前,他们从老家来到深圳。尽管是打工,但她和丈夫从一开始就没有忘记自己对特区的一份责任。丈夫张建忠一边勤恳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抽出时间做义工。当他被诊断患上癌症时,他做义工的累计时间已经达到了五星级义工的标准。尽管来自义工联内部和社会各方给了他们经济、精神上的大力支持,却最终没能留住张建忠的生命。

张建忠去世后,欧光平带着女儿靠做保洁维持家庭生活。去年年中的一天,居委会负责人告诉她,区政协知道了她的家庭状况,政协领导将到她家看望她们母女。这个消息让欧光平很感动。这个晚上,她一夜不能入睡。她在琢磨买点什么来招待政协领导。因为家徒四壁,最终,她只准备了几瓶矿泉水。她还为自己没来得及到小区大门外迎接政协领导而内疚。

政协领导为她送来了5000元慰问金,勉励她和女儿坚强地面对生活。欧光平感动地说,政协委员能到贫困家庭来,为像她这样生活困难的群众着想,是她没有想到的。

她说,因为社会的关爱,她们一家的生活目前虽然清贫但很幸福。女儿今年13岁,非常健康阳光,去年升入中学读书。她将教育女儿今后一心向善,回报社会。王爱萍:

自力更生是最好报答

“人民政协爱人民,国泰民安功不泯”,在一封感谢信中,王爱萍如此表达自己对罗湖区政协最真挚的情感。

王爱萍是罗湖区莲塘街道社区港莲二村居民,因早年患脑瘤导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丈夫单位效益一直不好,且因工作常年不在家,自己和儿子的日常开销仅靠丈夫的微薄收入,生活难以为继。

2006年春节前夕,罗湖区莲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辖区走访时,看到王爱萍家简陋的居室、破旧的门窗和脏乱的厨卫环境后,居委会领导、员工马上拿起扫把帮她打扫房间、清理厨具,并在第二天给王爱萍家里送去了米、面、油,并张贴了春联。区政协在得知王爱萍家的特殊情况后,几名领导先后来到王爱萍家中慰问并赠送慰问金。

此后,居委会人员就定期为王爱萍打扫房间,拆洗被褥,通过各种渠道为她提供医疗、食疗方案及合理计划。2006年7月,罗湖区政协的领导、部分委员又专程来到王爱萍家进行慰问和救济。

王爱萍说,自己和家庭在区政协的帮助和爱护下,渡过了不少难关。希望在2007年可以申请到一个报刊杂志零售亭,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自力更生,为居委会减少工作量,为国家减轻负担。这也是对政协关怀的最好报答。

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情况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总结

县委党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工作总结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践活动方案(教学)

市人民医院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活动总结(版)

人事局政风行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情况汇报

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办实事办好事工作总结

为民办实事 为民办好事

办好事办实事总结

《为困难家庭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doc》
为困难家庭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