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朗读进行到底_30315

2020-03-03 13:46: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将朗读进行到底

—— 读《朗读手册》心得体会

龙岗区南湾街道沙湾小学 吴小兰

今年我拜读了《朗读手册》,真是受益匪浅,使我以往在教育孩子阅读时所遭遇的困惑豁然开朗,当初我是被这本书的封面深深吸引了,只见封面上画着:青草地上,智慧树下,一位妈妈(或是老师),双手捧着书,一群孩子或靠在妈妈的怀里,或趴着,或站着,或坐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围着妈妈,聆听着妈妈的朗读,妈妈身旁腾起两股云雾,云雾里展现着各种故事形象,孩子们脸上或微笑,或陶醉,或专注„„好一幅温馨的共读图。我被画中的情景深深吸引了。我捧起书本,仔细端详起来,封面上一首小诗扣动了我的心弦: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在认真阅读这本书后,觉得这的确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儿童阅读指导的好书。生动的事例引人入胜,确切的数据佐证事实,书中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和学术功底,处处折射出深思熟虑后的简洁与深刻,读起来轻松易懂,常有欣喜。以下是我的几个观点:

一、老师一定要先做读书人

“也许你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群听我读书的孩子, 以及一群读书给我听的朋友。”《朗读手册》中的话一直鼓舞着我每天的阅读行为。“如果你不先患感冒,又如何把感冒传染给别人。” 吉姆·崔利斯再三这样说的意思是:教师和父母,要想让孩子成为终身读者,自己一定要先做读书人——无疑,这是一个很糟糕的比喻。但却清晰地告诉我们:生命是一条河,要流动,就要蓄积水的容量和力量。读书,就是给自己生命的河流蓄积知识的容量和精神的力量。生命的河要流淌,就要让自己变化,就是让日子不能“在已经逝去的生活里往复循环”——成为一潭死水。

作为教师,教学的原点不在上课的老师形象怎样的迷人、课件怎样的精彩,甚至也不完全靠教案的设计多么精彩、教学布局怎样的巧妙,以上这些都可以靠外在的人力、物力辅助加以弥补。然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依我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首要的就是读书,也只有读书!作为一名老师,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水平,可以反映在他的文本解读、课堂应变等诸多方面。围绕这一课的教学,相信上课的老师一定就本课阅读了大量背景资料。但老师的阅读视野是否可以不仅仅停留在教材、教参的一亩三分地上,而通过广泛的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丰富阅读,在打开自己阅读视野的同时,也打开学生的言语智慧的视野。

二、提倡“大声读、大智慧”的方法 “你或许拥有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是 《朗读手册》中的一段经典的话。它隐含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孩子的语言学习是从听觉开始的,从孩子会听的那时起,就是他阅读能力形成的时期。大声读,就是声情并茂地给孩子读书。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操作形式,却饱含着教育的大智慧。

大声读是最吸引孩子的阅读形式,它给予孩子畅快的阅读享受,是引领他们亲近书籍,培养阅读兴趣的最好方式。一本书、一张嘴、一颗心是读书的三要素。一颗心,是爱书的心,爱孩子的心。有了这颗真诚的心,老师就会在诵读中将自己的情感和文本融于一体,直接传达给孩子,给孩子情感熏陶。当老师和孩子共同沉浸在文字营造的那份美好情感中,那种美妙不是我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所能代替的,因为它引起了他们的感情共鸣,直接走进了孩子的心灵。

大声读是最令人回味的阅读形式,给予孩子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加深孩子对语言的记忆,并且令孩子回味无穷。很多孩子在老师读过之后,不由自主地就会自己读起来,说起来。他们模仿人物说话,或者反复回味或诵读其中的片段,在这种回味中逐步积累了自己的语言。同时提升了心智,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

大声读是培养孩子注意力有效方法。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障碍之一。而大声读却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孩子的注意,声情并茂的朗读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孩子的心,在日复一日的读书声中,孩子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越来越持久。

三、做孩子“渴望阅读”的引路人

在阅读《朗读手册》的过程中,我除了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鲜感外,作者没有囿于重复诸如“这样朗读,朗读的技巧有哪些?”这些问题。书中,作者倡议家长或老师要“大声为孩子读书”,并介绍了这样做的神奇效果:艾林出生第一天起,她妈妈就开始给她读书。15个月时,艾林阅读量达到30本书左右,21个月时,艾林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林已经知道1000个词.罗伯特 艾伦6岁时就成为孤儿。7岁时,他的姑婆开始读书给他听。后来,他读一切他能获得的书。他从未上过一天学。直到32岁进入一所小型学院就读。3年后,他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接着,他获得了凡德比大学的英文硕士与博士学位,如今在田那西马丁大学任教。

看,给孩子读书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今天的孩子为什么迷恋电视,迷恋电脑,却很少迷恋阅读呢?因为他们缺少一个引路人,一个指点他们攀登书山的引路人;因为他们缺少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知识殿堂大门的钥匙;因为他们缺少一叶扁舟,能带他们驶向书海彼岸的扁舟。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人与书的对话,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图书管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如何激发刚入学孩子的阅读兴趣,将他们带入书中奇妙的世界?尤其是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相关阅读能力低下,他们喜欢图画生动、故事有趣的书。所以一开始,要先给孩子们朗读形象生动的绘本,如:《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等。等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基础,再从绘本向有趣的文字书迈进,如:《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木偶奇遇记》等。柏拉图给家长的建议也提到:“孩子早期的教育应绝对避免强迫性学习,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成为充满乐趣的娱乐活动。让孩子从游戏中学习,从故事中学习。”

“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读得越多,知道的就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这样的公式好像非常简单,但却又往往被人们忽略。如何创造和改变孩子的人生,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当我们了解到阅读的重要性以后,作为父母,作为教师,自然地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生怕由于自己的无知而耽误了孩子。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培养孩子阅读,指导孩子阅读的问题。《朗读手册》正好解答了我心中的许多疑问,使我豁然开朗。

书中一个个生动的引人入胜的真实例子,让人不得不相信,阅读确实能创造奇迹。既然大量阅读可以使智障儿童发展智力,可以让从未接受小学、中学教育的孩子进入大学学习,可以让孩子享受更丰富的人生,可以„„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一定能从阅读中收获丰硕的果实。更重要的是,读了这本书,才让我明白了:作为老师、家长,重要的不是用一篇篇的阅读文章与习题,指导孩子提高阅读技巧,阅读分数,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孩子对读书的渴望,使他们热爱读书,乐于读书,迷恋读书。这样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在本书的作者看来,其实是你、我、我们大家都能够办到的。关键就看我们是否重视,是否能为孩子创造必要的条件,是否能够身体力行地坚持下去。那就是朗读,读书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交流讨论自己的读书心得。

将朗读进行到底

高三语文课堂,将朗读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反腐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信心进行到底

将调解进行到底

将优质服务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朗读进行到底_30315.doc》
将朗读进行到底_30315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