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

2020-03-03 07:41: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教育观念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法也应随之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小学作文批改是否能真正摆脱“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背靠背式的传统批改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成为主宰作文批改的主人。这需要我们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同行们进行大胆的探究、尝试与改革,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要改革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给方法,学会自改。

叶老先生提醒我们:“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在学生完成作文训练后,无论是大作或是小作,都要训练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改呢?这里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教师先做示范,学生学会自改方法。学习自改文章,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学生要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按一定的步骤,学会掌握常见的批改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掉进一个“不知道改些什么,应怎样改”的摸不着头脑的迷阵中。

指导学生自改作文的基本步骤:

1、明确内容上的批改,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健康;表现中心的材料是否切实、可靠、充分等。

2、明确结构上的批改,文章的开头、结尾写得怎样;过渡与照应安排如何;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意思是否连贯;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等等。

3、明确语言文字上的批改,包括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行款格式,书写等方面的批改。对那些错别字,不规范的繁体字,简体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不准确或文理不清的地方;增补漏掉的字词;删去多余的字、词、句;调换一些字词的顺序;改换不恰当的词句等等。

明确基本要求后,教师可收集学生的习作,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通过投影或刻印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读一读。教师根据习作的实际情况作针对性的评点与修改。让学生明白要批改些什么,怎样批改,为什么要这样批改。引导两三次之后,放手让学生依照基本方法,独立批改自己的习作,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是能掌握其中的要领的。自改作文的训练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进行。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有许多习作是在课内完成的,就可以在课内安排相应的时间练习自改;有的习作是在课外完成的,那就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自觉修改。

二、生生互改,取长补短。 学会互改作文,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之一。学习互改作文前,必须构建相应的学生批改作文小组。可以按座位划分小组或同桌结对等,4人左右为一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

实施互改时,参照前面的作文批改步骤,作针对性的批改,要求学生努力在批改的文章中找“金子”,找出写得好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好,怎样评点这些好地方,同时也要找出存在问题的地方,共同讨论怎样修改才算最好。最后还可以在小组内予以相应的评价。互改结束后,由每组的组长汇报组里批改的情况(重点汇报其中一篇文章的批改情况),汇报后可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教师作点评,通过安排多次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互改作文的方法。同时在互改中互学共勉,共同提高。

无论是进行自改训练还是互改练习,教师都要作必要的学情了解及指导。看一看学生如何在作文本上点、勾、划的;看他们怎样查资料;看他们如何眉批和总评;听他们讨论和提问;了解他们遇到哪些困难等等。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才能及时发现新情况,指导他们解决新问题。

三、教师批改,突出重点,引导为主。

传统的作文批改,主要由教师来完成“重任”。学生只能是一个旁观者,插不上手也插不上嘴。等老师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把作文批改好,发下来,学生才能看到文章里被改了什么地方,被打上什么符号,得到了哪些赞许或受到哪些批评,得了什么分数。认真的同学会看两眼批改情况;作文能力较差的同学看着那些不明所以的成人化、高标准的修改以及那些“大有进步”“尚须努力”之类的点评只能是摇头罢了。许多同学都是把作文本往书包里一放了事。到头来还是“老师批改累得要命,学生仍然似懂非懂,花的功夫多,收效非常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老是提高不快。”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参与作文批改的角色不同了,要站立在主导的位置上。这并不等于不用给学生批改作文了。如何发挥教师批改作文的主导作用呢?我认为,教师的批改必须在学生的自改及互改的基础上进行,这是作文批改的提高阶段。教师通过评改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了解学生具体的自改及互改的相关信息,为下一阶段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所发现,激发浓厚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层次。

在实施批改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不求面面俱到。做到短时高效,事半功倍。

1、批改时,关注学生在自改或互改中漏掉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自改或互改中定会顾及不上一些较重要的内容或在匆忙之中看不出问题来。这时,教师可以帮上一把,加以修改,使文章趋向完善。

2、批改时,多运用启发式点评。 说教批评式的点评,是学生最不愿意看到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得体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例如:有学生在文中这样写“秋天的小山村又是另一番景色,你看东边的李子刚收完,西边的柿子又成熟了。”点评时,如果在旁边写上“新鲜!村里什么时候引进了秋季成熟的李子品种?”比写上“笨蛋!哪有秋季成熟的李子?”好。启发得当,学生心情畅快,自然而然会想办法把文章中有问题的地方改正过来。

3、批改时,善于运用激励语言点评。

教师在批改中,寻“宝”要作为一个重点,发现文章里的亮点要予以肯定,哪怕是一点点的优点。一句赞美的语言足以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推动力。“真不错,这样巧妙的开头你能想出来!”一句带着温馨又带期望的话语,能唤起暂时落后同学的学习信心。“不要怕,这次出了小毛病。努力一点,你是行的!”在点评中,多给一点鼓励,少些批评指责,就等于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多一分希望。

4、灵活多样地进行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作文评价要采用宽松的手段,方式是灵活多样的,要求我们不要把评价卡得太死。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十全十美,非要一分半分地抠,形成许多小朋友对写作文没有信心。因为老师极少在他们的作文本上打上90分,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写作文的料,再卖力也没用。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尊心及写作兴趣。因此,在实施评价过程中,除了用合理的分数评价外,也可以运用书面的、等第式的、评语式的或者用学生喜欢的符号奖励式的进行评价,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改革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除了要迅速扭转旧观念,排除一切阻力外,我们还要争取多方的理解和支持,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适合学生实情的实施方案,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与改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改工作才能得到顺利进行,我们的教改之路才能越迈越宽广。

作文批改方法

作文批改方法

小学生作文教学及批改方法初探

作文批改的方法

批改作文的方法

作文批改方法交流

批改作文的方法

作文批改方法谈

作文批改的方法

小学生作文批改语

《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doc》
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