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的小学生作文评价

2020-03-02 09:53: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有效的的小学生作文评价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水平往往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

作文教学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评价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恰当的评价是学生写作兴趣之火的助燃剂”,也就是说合理的作文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反之,不合理的作文评价体系也会阻碍作文教学的发展。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在评价环节中存在着很不尽人意的地方,常表现为评价主体的单一化、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以及评价的标准化。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中的权威,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存在着标准化的倾向,往往采用单一的写评语的方式,从语句通畅到内容具体再到书写工整等统一标准,而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不同个性的行为,类型化的评价不仅否定了个性的存在,还往往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交流。一方面,学生作文的读者只有老师;另一方面,老师的评价又难以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文章曾被用心批阅过。面对许多作文水平还不高的学生作品,教师往往一个“已阅”就完成了作文的评价,而这些学生往往是最需要在评价中得到心理认可的学生。于是很多学生的“写”也只是为了应付而缺少灵性,写作的态度往往是敬而畏之。当然,也有的的教师让学生自主、相互评价作文。教师片面采用学生分组式自我评改,盲目强调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动性,没有经教师精当的批改导引,就放手由学生自主评改,课堂上学生讨论激烈,没有规范化的要求,学生的评改处于盲目的无序状态,有的造成了学生凭个人的好恶来给习作者下评判结论。态度不严肃,对出现的问题挖掘不够,只停留在文章语言层面的推敲改动,没有从文章的选材、剪裁、结构中心、思想深度、表现技巧等方面做更深入的探讨。教师往往表现为心中无数,无法操作突然出现的问题,陷入不可整体把握的状况。几次训练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受到了打击,这种互改自改的作文模式中途夭折。

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作文评价,通过作文评改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作文水平呢?下面就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巧写评语 用心劝导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一部分,作文评语即是一种言语劝导方式,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的有效途径。作文批语是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在篇间、篇旁、篇末所写的评注,它是师生就作文而进行的书面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有效的作文评语应饱含激情,增强学生的作文热情,保护其作文的积极性,并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作文走向成熟。平时在给学生作文下评语时,遵循了以下几条原则:

多鼓励少批责:老师批改作文时,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语句不通顺,错字多,有的作文甚至在内容上不符合要求。这时,可以将学生找来,当面批改,指出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更重要的是要给予鼓励,讲清道理。也可以用委婉,富有感情的评语去感染他、激发他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多商量少强加:对于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如用词不当,句子不通等,在评语中要以商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学生参考。如学生在写作文时,如果出现了用词不当或材料不恰切的现象,可以参考这样的评语“你看看如果换成这个词你觉得怎么样”“这个材料细细品味一下应该用在什么样的主题文章更好一些呢”„„商量式的评语能达到一种和谐的民主气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在以后作文遣词造句时注意推敲,做到用词准确。

多交流少空话: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兼容的工具学科,一个成功的语文教

师要充分利用作文对学生进行交流,继而走进学生心灵。有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在作文中往往表现出一种闷闷不乐的抑郁情绪,面对这样的作文,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发学生正确对待生活,对待挫折。

二、多种模式灵活评改

传统的教学评改模式单一,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不堪重负地精批细改,结果却收效甚微,没有起到真正的指导和激励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突出教学评价实现多元化,即由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评价向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外互相评价、以及师生面批面改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转换,由单纯的作文分数评价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合作效果的评价等方面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转换。这种评价方式更加具有科学性、灵活性、民主性、广泛性、导向性和鼓励性。

师评生改:

“教师评”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自评自改: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培养自已的修改能力。依据教师指导的分标准及常用评改符号及方法,深入品评自己的作文。要做到眼看、口念、心思、手练。通过整篇默读,习作中的错别字、漏字,就会被发现并纠正过来,然后再轻声读,看习作用词是否贴切,句子是否通顺,上下句连贯是否合理,标点是否正确等。再从文章结构入手审视诵读,如层次是否颠倒,条理是否清楚,前后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首尾是否呼应。重点复读思想内容。如审题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围绕中心,事例是否典型,内容详略是否得当,细节是否真实等。点评习作不当之处,力求文通字顺。如在自主评改中,自己无能力达到更深层的评改,或处于欲言而无法准确表达之时,要主动找教师指导。实际上学生的自主评改已变成了一种更加主动的师生同批同改活动。学生自主评改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做好反馈复检的再评改活动,及时指出上次评改存在的优缺点,逐步使评改走向自主规范的新台阶

互评互改:

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相互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是书面、口头、评语等形式进行,一起交流写作的体会和经验,共同探讨写作的技巧和方式,共同享受写作的乐趣。评改中首先要求小组成员习作进行认真品读,并作简要的背景介绍或思想内容介绍,然后组内成员合作讨论,畅所欲言,对其习作发表看法,提出意见,评改组组长记下评议结果。这样使同学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对习作者有益,对其他评改者也有好处。

面批面改:

面批是作文教学中的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文相对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教师当面说明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他重写;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就让他们边说边改,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文句通顺,结构合理,但不够具体生动的,引导他们丰富内容,再提高一步。在面批面改之后,让学生动脑动手,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步骤,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地“删、补、调、换”

修改。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的修改、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精心准备作文评讲

上好一节讲评课,对于指导学生习作也至关重要。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往往很多教师,在上作文讲评课时,没有充分认识到讲评课的重要性,只是精选3—5篇作品,在班上范读,念完后作蜻蜓点水似的点评,虽然学生在听,但整个评改进程还是教师“一言堂”,是“主管”在眉飞色舞的评讲。师生没有在平等的交流中达成共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最终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老师每节作文评改课上,要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定评改标准,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对不同层次小组采用不同层次的标准作好精心的准备。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以是:同是评改记叙文,对有的小组要求是侧重评改错别字、语言不通顺、思路不清等,对有的小组则侧重评改文章的结构安排、思想深度。同是对语言的评改,有的侧重语言通顺、流畅,有的侧重语言的严密、生动。这样学生在掌握了评改知识、清楚了评改要求的情况下,作文评改就就能切中要害,从而大大提高评改质量。作文讲评课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或者是推敲有疑义的词句,教师都不能简单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作文有效教学研究

小学生作文有效积累

如何评价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评价标准

小学生作文多元化评价

小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评价有效方式

小学生作文评价的改革

小学生作文评价策略研究

科学要求评价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作文评价策略研究

《有效的的小学生作文评价.doc》
有效的的小学生作文评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