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研究

2020-03-01 17:40: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数学阅读教学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片面的认为阅读与文科有关,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学习数学时,仅仅注意算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我们经常遇到家长跟老师说,孩子做计算题还行,可是一碰到应用题就是不会分析,但只要我将题目重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半截时,孩子就会叫道“哦,原来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出在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上。因此,把阅读引进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数学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首先要让学生重视数学阅读,而不是简单的认为,数学学习就是听老师讲解,就是做题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阅读的主体,怎样才能让学生重视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变学生“要我读”为“我要读”,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乐趣。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便是教科书,这虽然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但学生一般不感兴趣。课外读物就不同了,学生都比较感兴趣,这对于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不可缺少的。数学课外读物,除了一些必要的参考书外,也可是数学史、数学科普、趣味数学、数学期刊等等,像《小学生数学报》、《马小跳学数学》、《365趣味数学》、《数学学习童话》都是一些比较理想的课外读物。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学生的回家作业分为练习与阅读两部分,练习的选择力求精简、富有代表性;关于阅读,由于是起步阶段,我只要求每日读一个数学小故事,并在第二天课前进行交流。阅读开始,当我问:你昨天读的数学故事是什么,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只有少数学生能说出故事的大概,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故事的题目。于是我缩减范围,问道:能说说昨天你又读了什么故事,故事的哪个部分让你印象特别深刻?这一次,交流的学生明显多了,虽然讲的大多不深刻,可学生们却很开心。当我追问:在你读的故事里,有不理解或读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更是兴致高昂,有时,还能为故事里的数学问题争的不可开交。

此外,为了能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自我,还开展了“数学阅读之星”的评比活动。通过次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巧设悬念,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

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先设难:出示两个长方体(不能通过观察辨别大

小)让学生设法比较大小,充分交流后,学生得出将长方体切成一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在进行比较的方法。教师再顺水推舟:是呀要比较它们的大小要切成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那么,怎样表示这个小正方体的大小呢?引出课题: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体积单位。并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学习体积单位的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多用手比划比划,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来解决问题,而非直接告诉其答案。当学生真正认识、体验到学生阅读的作用,他们才会重视数学阅读,自觉的进行数学阅读。

二、变“学会”为“会学”。

关于学习数学,不少人认为只要多做、多练就行,而不去认真阅读教材。其实,要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因此,在教学中(尤其例题教学、习题解答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读懂题意、认真审题显得尤其重要。

如《分数乘法》中例6的教学: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

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三班做了多少朵?不妨采用以下方法:

1、读出粗知,弄清问题。

学生自己读题,同时思考:已知条件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这些条件是否充足?或者是否多余?如果需要,画一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加以分析。

2、读明细节,找出联系。

对上述问题进行交流、达成共识后,学生再读题,并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这里的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问题求什么?学生再读问题,想:要求三班做的朵数,必需知道二班做的朵数。二班朵数知道吗?不知道。怎么办?再读: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二班做的多数,最后根据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求出三班做的朵数,也就是问题所求。

3、读求突破,解决回顾。

根据前面的分析,第一步求什么?怎么解决?然后求什么?又怎么解决?同时检验每一个步骤,是否清楚的看出该步骤正确于否?你能否检验你的结果是否正确,怎么检验?

针对怎样解题的步骤而言,波利亚指出:“最槽糕的情况是:学生并没有理解问题就进行演算或作图。一般来说,在尚未看到主要联系或者尚未作出某种计划的情况下,去处理细节是毫无用处的。”由此可见,在解决问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仔细读题。认真读题、真正理解题目的意思,把握问题的本质,洞察问题的要害,揭示题目的奥秘;抓住关键词之间的数量关系,从大脑中准确检索出所需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语言准确的翻译成数学语言,并运用适当的符号语言,找到理想的解答途径。

2、引导学生认真读题解。要引导学生题目的特定条件,联系新旧知识,从多方向,去探究解题的思路,掌握解题的技巧。另外,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探究中学会生疑、学会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对阅读的信息进行反馈。数学阅读的核心在于理解,此举有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变“机会找我”为“我找机会”。

阅读需要时间,而学生的时间主要有课堂和课外两大部分。遗憾的是:现在,学生的阅读时间很少。课堂上学生的时间大多被老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所占据;课堂外,大部分时间又花在各课的练习上。所以,课堂上教师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阅读。

课外,教师可少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数学阅读。如:每周一的早读课,我定为数学阅读时间,并且做到专时专用。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整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机会阅读,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一旦学生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就犹如数学知识的大门为他敞开了,学生就会主动寻找机会,自觉阅读。

总之,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阅读时机,设置阅读问题,把握阅读重点,提高阅读能力,重视复读,及时反馈,提高学生阅读材料的自觉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

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

《阅读教学研究.doc》
阅读教学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