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自我批评》德育活动课教案

2020-03-02 09:29: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友情的忠告也很甜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案例

活动背景

2014年的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主题队日入队仪式,观看少先队员们开展活动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应该同成年人不一样,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接受帮助,就是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是在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少年儿童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帮助。不要嫌父母说得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首先要想想说得管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有些事没有做好,这不要紧,只要自己意识到、愿意改就是进步。自己没有意识到,父母、老师、同学指出来了,使自己意识到、愿意改也是进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要养成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批评帮助的习惯。只要从小就沿着正确道路走,学到一点,就实践一点,努力做最好的我、在自己最好的方面,人生就会迎来一路阳光。

学生以前有毛病或犯了错误总是老师或家长对其教育,学生虽有改错现象,但往往不能持之以恒,仍然小毛病不断,因为在他们看来,老师或家长是长辈,受到他们的批评很正常,不会丢什么面子,以至往往屡教不改,甚是头疼。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如果在同学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是对所有同学起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的作用。其次是能够

使所有同学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关键是对屡教不改的同学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同学之间很看重面子,如果被同学所批,必然能触之心扉,从而使之彻底改正缺点或不良行为。因此很有必要在学生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活动目的

针对班上个别学生自觉性差,违纪现象较多,不求上进等现象,根据同龄人相互看重这一心理现象,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小品、做贺卡„„激发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进行心灵的沟通,帮助学生勇敢面对并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增进友谊,使学生深刻体会批评与自我批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歌曲《爱的奉献》、《团结就是力量》。

3、贺卡、小品道具、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格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缺点毛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以至小病拖成大病,甚至病入药荒,无可救药。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都知道,

只有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善意地,实事求是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善举。虚心地,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展示的是自己宽广的胸怀和知错就改的勇气,得到的也将是自己的进步和同学们的信任。 七·7德育活动课“批评与自我批评”现在开始。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

1、班长率先发言,抛砖引玉。反思自己,点评别人。

2、被批评同学坦诚认错,完善自我。

3、欣赏小品,揭发暴露不良现象。

4、针对小品所讽刺现象,分组讨论,畅所欲言。

三、升华感悟,

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都知道,只有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善意地,实事求是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善举。虚心地,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展示的是自己宽广的胸怀和知错就改的勇气,得到的也将是自己的进步和同学们的信任。

2、交流沟通,坦诚相见,送朋友铮铮谏言

四、班主任作总结性发言,画龙点睛。

1、同学们的发言情真意切,令人感动,作为班主任,我强调两点:一是我么这次活动是为了反思我们的缺点

和不足之处,不是造矛盾,而是为了更团结,特别是被受到批评的同学,更应该认真反思,应该感谢批评的同学,正是他们让你知道了缺点,并监督你改正错误,让你防患于未然。其次,我希望每一个同学切实改正缺点和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不是纸上谈兵,只有用行动代替心动,才能真正完善自己。我们七·7班才能成为一个更团结,更和谐的班集体。

2、唱《团结就是力量》,在歌声中结束德育活动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设计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活动。通过班级内真实事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同学有了矛盾应该互相理解、宽容。欲责人,先责己。对自己常反思。对朋友坦诚相见。小品的演绎,通过学生参与,调动了班级活动的气氛。让学生讨论应该怎么解决,融入了生活中,使学生对真,善,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课的最后环节是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对好朋友说说真心话。或用卡片表达对朋友的真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都参与了制作,并且送到了好朋友们的手中,增进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整个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投入进去,教师作为整个过程的总导演,应注意到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真正目的。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的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讲文明

友善德育活动课教案

德育活动课教案(全文)

《《批评与自我批评》德育活动课教案.doc》
《批评与自我批评》德育活动课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