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2020-03-01 19:45: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一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本课程选取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作为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学习与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积极探讨,获得足够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一般都在

12、13岁左右,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半成熟状态。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得到良好的适应,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做良好的铺垫。.

【心理特点】

六年级学生处于青少年期,即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又被称为“青春期”。这种过渡不仅是以身体或生理的成熟为基础,重要的是以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的逐渐成熟为先决条件。在此期间有如下的特点:

社会生活方面,青少年要完成一系列比较关键的社会化发展课题,与成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童年期的完全依赖成人变得逐渐能够独立、摆脱成人。

心理方面,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既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继续又是成年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但与这两个时期的心理活动又有本质的区别。

1) 思维上,青少年期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并逐渐占据主导,思维的独立性和批

判性增强,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对自己心理的认识和评价、调控能力大大提高。

2) 情感上,青少年情感丰富热烈,情感两极化明显,摇摆易变;情感的社会化水

平迅速提高。

3) 社会交往上,与成人关系闭锁,与同伴关系开放。

4) 社会认知和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求新、求异、偏激。

5) 对行为的控制力方面,冲动,行为易越轨,坚持性不强,承受能力较低,受暗

示性强。

【思维特点】

在六年级阶段仍应该以直观性,形象思维为主。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分为3个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走进新的学习生活》、《相逢是首歌》。以《孟杰和他的伙伴们》的故事为线索,设置 “故事引导”、“共同探讨”、“走进生活”、“我在成长”四个模块,选取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感人事

迹为主要素材,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思考人生、积极进行实践,使思想品德回归生活实际,较好的实现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完成每单元的目标。

【教学措施】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一切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2) 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3) 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4) 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教学。

5) 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生,并学会向学生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对学生充满信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真诚的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学生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初开学

第二周:第一课项目二个(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第三周:第二课项目二个(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迈好青春第一步)

第四周:活动课单元达标

第五周:第三课项目二个(新生活,新起点、新集体,新面貌)

第六周:第三课第四课共二个项目(新自我,新认识、学习---成才的阶梯)

第七周:第四课

二、三项目(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周:活动课单元达标

第九—十周: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评卷、第五课第一项目(播种友情)

第十二课:第五课第二项目第六课第一项目(让友谊之树常青、我爱我师)

第十三周:第六课第二项目(我与老师交朋友)

第十四周:单元达标

第十五周:复习第一单元

第十六周:复习第二单元

第十七周:复习第三单元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复习期末考试

初一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初一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初一思想品德试题

初一思想品德复习题

初一教学计划

初一教学计划)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初一思想品德教学计划.doc》
初一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