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2020-03-02 04:52: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分层教学

模 式 初 探

姓名:刘雪宏

电话:13895947962 固定电话:0467—2329375 电子邮箱:lxhlxh8888@163.com 单位: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课堂教学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班级“齐步走”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注重个性发展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教学发展的趋势,更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 分层教学 模式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针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来说,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地域、生源的差异,学习计算机的起点不同,接触电脑的机会多与少,以及学生个体水平的参层不齐,造成了一个班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悬殊,这些差异使学生的发展处在不同的起点上;使得教师在以班级授课为主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以“齐步走”的方式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分层次教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人根据任务驱动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初步了解分层对象,对学生暗中实施分层

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刚刚入学的现状是有的学生是“电脑迷”“小专家”,有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的学生则是一无所知,连Windows基础操作都不会,一切从零开始。基于此种现状,我特地为他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的表格,目的是对班内的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表格内容包括:你有哪方面特长?你喜欢计算机吗?为什么?你学过计算机吗?你在计算机哪一方面有特长?参加过计算机兴趣班或校外辅导班吗?家里有电脑吗?会在电脑上进行上网并进行一些基本的网上操作吗?„„然后归类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分层的依据之一。第一节课我并没有急于讲授课本内容,而让每位学生连用两节课的时间,利用计算机软件自由完成一个作品。作品形式不限,可以用Windows画笔画一幅画、可以用Word制作的一篇文档或用Excel制作一份表格等等。再经过两周的新课讲授,对上传的作业情况作以分析,分析结果作为分层的依据之一。然后教师根据这两个分层依据在心目中将学生分为基础好的、一般的和基础差的,最后根据计算机室微机分组情况,将分好层的学生分别对应在A组、B组、C组,这样教师一进教室看见学生便能清楚地了解学生计算机的基础层次。

二、教学的分层

教学目标设计上的分层。要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个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教学目标。

(一)授课上的分层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示,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每堂课制定出三个层次的目标:C层学生努力完成基础目标;B层学生完成提 3

高目标;A层学生完成拓展目标。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稳扎稳打,促使他们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操作,多给他们训练的机会,耐心辅导,使他们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 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说,不应该满足基础知识的掌握,这部分的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幅动性的,最有可开发性,教师应该重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应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开发他们的自觉学习的能力;对A层的学生来说,在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应当巧妙设计,在完成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涉及课程目标体系外的知识点,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并让他们这部分人去带动B层学生的学生,这样就会一举两得,既开发了A层学生也提升了B层学生。例如,在讲解Photoshop图形设计课程时,我是这样安排的:在利用“Photoshop合成图像”单元教学时,面向学习困难的C层学生提出“模仿教材例子制作一个简单图片效果”的基础目标,面向B层学生提出“能够利用Photoshop自由创意制作出一个简单的图片效果”的提高目标,而面向学习较有余力的A层次的学生,则提出让他们“制作出一幅有针对性的产品广告的宣传图片”的拓展目标。

(二)备课上的分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从而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在依据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我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差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 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设计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如在“文字编

辑与排版”教学单元中,先进行任务驱动,再让A层的学生去自学,自主探究,第B、C层的学生在教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再进行练习。然后,要重点指导第C层的学生如何在文章的设置中,设计出美观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插入漂亮的图片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下去的兴趣。而对第A、B层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以上方法的基础上,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创意的文字排版的作品来。

(三)操作练习上的分层

计算机教学大纲规定,一堂课学生的操作时间要占整堂课的大部分比重。可见,操作练习在我们计算机课堂上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老师在课前设计得好,学生的操作能力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例如在学生刚刚入校,对电脑基础知识还掌握不深的情况下,我在讲解Windows基础知识操作时,在讲解完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双击、拖动、右击)后,我把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分为两层,基础层和提高层,并结合学生最感兴趣的电脑自带小游戏来让学生进行练习。如基础层让学生练习“纸牌”游戏;在完成基础层的要求后再让学生玩“空当接龙”游戏,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双击、拖动、右击)的不同层面。在翻牌的过程中,学生熟练了单击操作,在移动位置时,又巩固了双击和拖动操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玩得高只,而且学得又快又好,更可以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

(四)学习小组分层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更应该开展大量的小组合作学习。我校的机房虽然不像其他的一些学校是几人圆桌电脑,可机子还是按组分排摆放的,每六个人一排,每一排或者两排安排同一个层次的学生。比如,我在讲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时,按照课前已分好的层次小组,在进行项目实践操作中,先让A、B、C三层的小组各自的成员合作讨论项目如何完成,然后小组成员再根据讨论结果进行上机的实施,最后把完成的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上展示给全班的同学,每一小组成员再选派一名代表讲解作品的创作过程与构思,全班同学进行点评。

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比较协调,能够在相似的水平层面上进一步提高,对一些基础操作的内容,可适当抽高层次的学生当“小老师”,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取长补短。

三、教学评价的分层

依据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特别重视反馈——矫正策略,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便十分重要。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抓住一切时机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善于运用表扬式评价肯定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才能使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应当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作为评价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标准。在评价方法上,对于A层学生回答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完成要求较高的操作,教师应给予鼓励,并向学生提出更高的案例拓展要求;对于B层学生要看到他们的成绩,如回答的不完整、不准确,操作完成得不够完善,还是应及时激励、鼓励,如他们一旦完成较难的问题或操作,要加倍鼓励,给他们以学习上的信心,也是为了激发他们更加努力的信心;

对于学习较困难的C层学生在评价上,我并不挖苦、也不讽刺,而是热情鼓励,耐心帮助,发现他们积极的因素,给予肯定,从而更加促进他们树立自信心。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课堂教学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班级“齐步走”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注重个性发展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教学发展的趋势,更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

课题:中职学校分层教学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总结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总结

中职教师课堂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中职学校)

浅谈中职学校建筑力学分层教学

如何实现中职计算机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

浅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初探.doc》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