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实训文化建设方案

2020-03-03 05:55: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荣昌职教中心示范校建设项目模具专业组

荣昌职教中心示范校建设项目 模具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中职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实训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推行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当前职业学校、专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而本质上其实际也是文化的竞争。

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训基地进行有效管理、高效运行的根本要求,是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上水平、上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学习、生产效率。先进的特色文化是专业的灵魂,是师生凝聚力的源泉高专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品牌专业立足的根基。

针对重形式轻内涵、重物质轻企业师资引入、重实训轻生产、雷同化明显无特色、校企文化脱节等文化建设不足或误区,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生的企业意识与职业能力,切实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特拟定此方案。

二、建设理念与思路

围绕我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评价模式改革实施要求,结合“履真勤业 精技强能”的校训,均衡考虑涵盖模具专业师生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文化传统、专业特色等多种因素,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和环境氛围,建立“企业管理虚拟仿真”管理模式,提升校内实训基地企业文化的氛围,强化职业素养和现代企业文化精神培育功能,真正实现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即“校企文化”)的融合。

完善并建成以“精技”为核心,塑造职业特色鲜明的“精益求精、品质为先”的模具专业文化理念,构建“精准 精细 精心”的“三精”实训文化体系,以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性格、提升学生就业竞争的“软实力”。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加强校企深度联系,完善物质文化建设

1 荣昌职教中心示范校建设项目模具专业组

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是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共赢深度合作,在现有实训设备条件基础上,充分调研和论证,进一步合理规划和配备专业实训设备设施,以达到满足学生实训、企业生产需要的物质要求。

(二)以“精技”为核心,着力打造职业特色鲜明的“精益求精、品质为先”的模具专业文化理念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是机械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品质要求。技术类职业的特质与胜任特征是强调规范的把握,其专业文化的核心是追求标准和精细。所以在模具专业建设中,始终将专业文化建设摆在首位,以“精技”是核心,从抓专业制度建设、专业教学环境布置、教学组织与实施和专业活动开展等方面入手,打造“精益求精、品质为先”的专业文化理念。

一是把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专业制度文化建设中,制订一整套有关专业文化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等制度,并在制度执行中,注重管理的精细与效能,保障专业文化建设的有序开展。

二是按照企业的标准布置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环境工厂化,实训车间布置横幅、标语、工作岗位职责、产品展示柜等,设立读书角和公告栏,营造企业环境,让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

三是按劳动组织方式组织教学,采取生产性项目教学模式,引入企业6S管理,学生上课穿工作服,课前课后开班组会,例行安全与质量教育,教学过程生产化。

四是定期开展专业社团活动、讲座,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与素质拓展训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专业技能竞赛,定期开展校内技能竞赛,学生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考核常态化,每周、每月评选技能之星,提升学生追求精细、追求品质的意识。

(三)以职业岗位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专业文化的内涵建设

专业理念是专业文化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专业文化的内涵;专业理念在职业精神的引领下形成,与职业精神紧密相连,两者共同的基础是特定的职业岗位。在组织运行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彰显专业文化特色

2 荣昌职教中心示范校建设项目模具专业组

在生产车间、实训室精细、科学、合理地设置和粘贴专业前景、行业准则、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能力考核标准、评价方式与标准等资料和图示,努力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和鲜明的职业学习环境。将“精益求精、品质为先”的专业文化贯穿实训教学始终。使学生一走进实训基地(实训室和实训车间),就能受到浓郁的职业环境的熏陶,彰显专业特色文化。

(五)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引入先进企业文化与引入优秀企业师资并举

在引入企业文化的活动中不但要着眼在物质化的东西,如标语、口号、制度等,还要积极引入那些言行举止都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优秀技术员工、兼职教师等企业师资。

一是学生由他们亲手培养,他们非常了解学生是否符合本单位的需要,比仅靠一次面试来的全面、放心;

二是他们在教学中主动把自己企业培训员工的办法毫无保留地在课堂上直接运用,让学生们在校内实训基地就接受良好的企业文化的训练,避免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企业必须再培训的无奈,并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经济成本和精力,使学生变得更受欢迎。

企业师资要占到引入企业文化的校内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的50%以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职场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六)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渗透专业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保证难以深化专业建设。在完善专业硬件环境文化建设的同时狠抓专业制度文化建设,正确处理好建章立制和以人为本的关系。

一是设立教育教学意见信箱,定期召开座谈会,开通民主管理渠道,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二是完善并出台师生参与专业建设活动的激励与评价机制、技能竞赛和过关考核明确奖励制度,形成一种鼓励先进、积极向上的制度文化。

三是与企业现场要求接轨,进一步完善如安全生产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班前讲话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提供保障。

3 荣昌职教中心示范校建设项目模具专业组

四是进一步营造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良好环境的文化氛围,引入职业标准、现代企业 “6s”管理:实训基地应当拥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营权,与学校之间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校企分开。通过引入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解决实训经费的需要,让学生可以得到“真刀真枪”的锻炼。 强化教学、生产现场管理,严格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本行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而且在从业过程中应养成严格按生产工艺加工产品、工量具摆放有序、设备及时维护保养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要求学生要按照企业一线技术人员那样准时上下班,进入实训场所必须着工装、佩戴胸卡;每天的实训要像企业一样,有班前会布置任务,结束检查公布,班后会激励。教师的行为就像是师傅带徒弟一样,又像是车间主任管理员工一样,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素质像企业员工。

(七)搭建舞台,在技能训练中渗透专业行动文化

一是聘请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校授课。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掌握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之中就按企业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了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缩短了毕业生进入企业的磨合期。

二是开展一系列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特色专业活动。以专业活动为载体,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专业文化建设,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将学生课外活动与企业职工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举行团队协作训练、职业生涯规划演讲等。

三是举行专业技能竞赛与展示活动,有效融入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

(五)校企文化有机融合,实现校企平稳对接。

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和引入,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有机融合,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要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从而让学生在就业时赢得主动。一方面实现校园环境的企业化,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一方面把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作为职业人(而不是学生)去参与企业生产。本着环境育人的基本理念, 4 荣昌职教中心示范校建设项目模具专业组

导入企业文化元素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感受企业文化的熏染,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如校内实训室按企业生产车间布置,学生实训按企业生产要求进行,遵循生产规范;教室按企业培训中心的要求布置,特别是订单培养班的教学环境,要按订单企业文化进行布置,等等。让学生在校园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体验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角色,走到工作岗位后,能迅速转入岗位角色,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附:

1.实训室相关标语:

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品质为先,追求卓越。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去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立足社会。 技达四海,能行天下。 学一技之长,创一番事业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精通技能,激情创业。

态度决定一切,细心决定成功。

事故出于麻痹,安全来自警惕。

做人求真,学技求精。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严谨思考,严密操作;严格检查,严肃验证。

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人人有改善的能力,事事有改善的余地 ;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2.物质文化规划

(1)充分利用室内外墙壁、走廊、门厅灯场所布置恰当的名人名言与肖像 专业历史图片、校友风采、凝聚历史文化积淀。

(2)实训室的名称与标牌、实训项目介绍、规章制度的公示、师生的工作成就、实训项目介绍、先进事迹的介绍、师生创作作品的陈列,展现基地的成就 在 5 荣昌职教中心示范校建设项目模具专业组

室内,布置操作规程、安全警示、励志用语和安全设施等 。

(3)合理装饰与协调布置,美化室内环境、营造生产场景、教学环境、职业文化氛围,体现人才培养主旋律、刻划人才培养新理念、利于开展实训教学。

3.管理文化

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集中反映了实训基地的管理特色、能力和水平。建立“实训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校企合作”四位一体的模具专业实训文化体系,树立为人才培养、师生学习和企业服务的思想和精神文化,通过室风、学风、教风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来体现师生共享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观、文化观和认同意识,凝聚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

示范校建设项目模具特色项目组

2014年9月28日

模具制造专业实训工作总结

模具数控专业实训感想

模具实训总结

模具实训心得

模具装配实训报告

模具制造实训小结

模具拆装实训报告

模具钳工实训总结

模具实训报告(推荐)

模具综合实训总结

《模具专业实训文化建设方案.doc》
模具专业实训文化建设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