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自评报告

2020-03-01 21:46: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1

一、历史沿革 .......................................................................................................................................1

二、基本现状 .......................................................................................................................................2 第二部分 评建工作成效 ................................................................................................................3

一、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更加明确 ..............................................................................................3

二、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4

三、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4

四、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取得突破 ..............................................................................................5

五、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科学、规范 ..........................................................................................5

六、教学研究取得新成果 ................................................................................................................5

七、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 .....................................................6

八、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6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自我评价 ..............................................................................................7

一、学院领导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 .................................................7

二、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9

三、以增强职业技能为重点,不断推进课程建设 .................................................................10

四、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12

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切实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15

六、以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16

七、以学生就业为宗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8 第四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19

一、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20

二、遵循职教理念对外语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22

三、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省教育厅: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和《*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要求,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方针,上下一致,同心同德,扎实开展评建工作。在对照评估指标进行严格自评的基础上,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有关信息,形成本报告,请省教育厅领导及专家组各位专家审阅指导。

***** 二〇 年 月 日

*****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

*****地处*省**市,是一所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学院。

一、历史沿革

年 月,经省教育厅批准,由**市**高等教育服务中心与

—1—

****合作注册“*****”,开始学院的筹建工作。2005年8月10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当年开始招生。此后由于****退出合作,学院事实上是一所由****直接管理的没有投资主体的民办院校,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创业道路。2008年6月,****与****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决定由“**”作为学院的主要投资方组建董事会,确定了“政府指导,企业投资,专家治校”的管理体制,年 月,学院新一届董事会成立,步入了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规范民办高职院校的运转轨道。

二、基本现状

学院现占地面积886亩,建筑总面积14.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4.1万平方米、学生公寓4.59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资料41.2万册,生均114.8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40万元,生均4292.08元;教学用计算机1754台,百名学生配备教学计算机48.89台;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数字语音实验室座位总数3976个,百名学生配备座位110.8个;建有14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含1个国家级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示范实训中心),77个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个**市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带宽200M的校园网覆盖校园。

截至2009年11月,学院全日制高职在校生3588人,教职工260人,专任教师145人,校内兼课教师45人,校外兼职教师52人,折合教师数241人,生师比14.9:1。

—2—

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开设应用英语、应用韩语、应用日语、商务日语、应用俄语、应用德语、应用西班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报关与国际货运、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国际商务、酒店管理、涉外旅游、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软件技术、软件外包服务、包装技术与设计、艺术设计、音乐表演、文秘等26个专业。

第二部分

评建工作成效

学院高度重视评建工作,把迎评促建视为推进学院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2008年10月,学院成立了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学院的评建工作。一年多来,全院师生员工根据“全面动员,思想落实;标准明确,任务落实;精心组织,责任落实;从严检查,奖惩落实”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迎评促建工作。遵循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更加明确

在评建过程中,学院通过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评估文件,邀请校外专家指导,外出学习取经等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德育为先、产学结合为主要内容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确定了培养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

—3—

定位,理顺了学院的发展思路、教学改革思路和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有效地提升了学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二、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学院以评估为契机,加快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使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一年多来,由“**”先后投入近2亿元,建成1.38万平方米的教学用房、2.4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和标准体育场,2.34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即将落成。新增14个现代化语音室,计748座;新增各类实训室28个,新增教学仪器设备1061.6万元。增购图书10.6万册。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为学院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年多来,学院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新增专任教师81名,其中教授、副教授计23名,硕士研究生29名,外教增加了20名。加快了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建设的步伐,显著改善了专任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结构。此外,学院先后引进9名有一线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为专任教师,又从行业、企业聘请了25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为兼职教师。同时,学院加强了对现有教师的培养,选派23名教师到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培训,38名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

—4—

四、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取得突破

一年多来,以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突破口,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结合学院情况,实施了“专业群基础、专业技能、顶岗实习”三阶段的专业教学组织模式,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凸显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职教特点。通过在评建过程中多层次、多渠道的“专业剖析”和“说课”活动,提高了教师根据职教特点进行教学的能力,带动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立项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1个院级特色专业,“应用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8个院级重点专业,《大学英语听说》、《ERP沙盘应用》等5门院级精品课程。

五、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科学、规范

一年多来,学院围绕“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对教学管理、学生教育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使其逐步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教学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教务处教学质量科荣获年度“*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六、教学研究取得新成果

一年多来,学院广大教学管理干部、教师努力学习职教理论,结合本院实际,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5—

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和探索,承担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院级教学研究课题25项,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七、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新进展 一年多来,学院加强了同对口行业、企业的联系,先后与38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校内网络学院1个, 培训基地1个,金蝶ERP培训基地1个,**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级职业资格鉴定基地3个。

同时,学院加强了同国内外高校的校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理工大学、*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临沂师范学院、*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协和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学院聘请高层次教学、管理人员和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提供了条件。

八、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稳步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我院06级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为82.36%。05级和06级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89.29%和90.66%。一大批毕业生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已经在企业崭露头角。同时,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社科院省情综合研究中心等单位于2009年9月至11月,对全省民办高校进行了“*民办高校公众满意度评价调查”,学院的“满意度”在22所民办高校中名列第8位。2009年11月10日,《中国教育报》以“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全国先进的外

—6—

语类高职院校”为题,对学院进行了专题报道,对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自我评价

一、学院领导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 1.发扬优势,凝聚特色,科学制定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遵循*省和**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强化优势,凝聚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以强化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制定了《*****20 年事业发展规划》及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三个子规划。

2.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

学院在总结四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省和**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确定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

办学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原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理念;坚持强化优势,凝聚特色,错位发展的办学方略。

办学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把学院建设成*省三个重要基地——应用

—7—

型、外向型、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劳务输出人员外语培训基地;港口城市国际资讯研究基地。学院整体办学水平跻身于全国外语类高职院校的先进行列。

办学定位:

类型定位:民办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规模定位:普通高职在校生2013年达到8000人,2016年达到10000人。

专业结构定位:以应用外语类专业为主干、以经济管理类和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为两翼、以人文艺术类和涉外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结构。

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高职专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外语培训教育、留学生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面向*、辐射西部地区,拓展国际市场。

3.突出教学中心地位,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去抓,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投入优先教学,政策强化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良好工作氛围。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出具有学院特色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项贯穿始终的德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三项通用技能教育(外语听说、计算机应用和汽车驾驶)

—8—

和一项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教育。制定了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教学督导与评价制度、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期末巡考制度等一系列教学工作制度,各级领导坚持听课调研,每人联系一个系和一个学生班级制度。

为凸显学院外向型特色,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发展留学生教育,已接收韩国留学生23人,并做好接收多国留学生的各种准备。

学院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注重教师进修培训,重视与产业的合作育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

8、2009年,教学经费投入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和34%。共选派78名教师到有关高校进修和到社会实践锻炼;与77个行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近两年,学院颁发的奖学金计38.7万元。

4.切实维护校园稳定,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学院制定了《*****关于建设平安校园的实施意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建立畅通的学生信息渠道,防患于未然,把排查问题、化解矛盾作为维护校园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建院以来,学院没有发生不稳定事件和违规办学事件。

二、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放在突出的战略

—9—

位臵来抓。按照“政策倾斜,重建结构,立足培养,加强引进,规范管理”的原则,制定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外语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建设的办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施办法》、《*****外聘兼职(课)教师管理办法》、《*****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经过不断努力,基本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145人,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63人,占43.45%;具有高级职称的32人,占22.07%;专业课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67人。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校外兼职教师5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

为凸显学院的外语特色,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双语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非外语专业的教师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外语专业教师要掌握一种专业技能。

三、以增强职业技能为重点,不断推进课程建设 学院制定了《*****关于开展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管理办法》等文件,提出了“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主讲教师水平为支撑,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课程建设方针,推进课程建设。

—10—

1.构建“三阶段”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按专业群招生,学生任选专业方向模块,设计了“专业群基础、专业技能、顶岗实习”三阶段人才培养方案,即先构建专业群的公共基础平台,在公共基础平台之上,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组建一系列专业模块,每个模块以相应职业技能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为主线,设臵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加强职业针对性,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原则。

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积极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行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以本院校园网络建设为案例,应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网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

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学院建立了12个多媒体教室,多数课程采取多媒体教学,建立了5个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实训中心,部分课程能在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授课。

积极探索校内课程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如“会计电算化”专业把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视为该专业成绩合格的必备条件;“音乐表演”专业邀请阳光琴行的资深专家参与对学生实践成绩考核;《计

—11—

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成绩为考核标准;艺术设计专业实行“以赛促学、以展促训”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专业比赛和展览的长效机制。

3.专兼职教师结合,优化主讲教师队伍

学院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做到了基础性课程以具有专业背景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校内专任教师主讲为主,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全部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4.选用优秀教材,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学资料

为保证优秀教材进课堂,鼓励教师编写实用教材,学院制定了《*****教材选用管理办法》、《*****自编教材(讲义)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规定》等文件,要求在教材选用上优先选用优秀高职规划教材和新版教材,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目前教学中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为79.36%,其中高职高专教材占42.42%,形成了以授课教材、有关软件、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为一体的教学资料体系。在自编和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学资料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如张守权副教授作为副主编出版了《中文Dreamweaver网页制作实例教程》,于瑞萍等老师参与了锐捷网络公司《计算机网络高级配臵》实训资料的编写等。

四、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1.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健全,覆盖率高,经费与时间有保证

—12—

学院将顶岗实习纳入了“专业群基础、专业技能、顶岗实习”三阶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在校生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建立了院系两级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工作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各专业制定了顶岗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学院制定了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奖酬金发放办法。顶岗实习覆盖所有专业。

2.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臵之中,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均达到50%以上,某些专业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达到60%。

按照不同专业特点,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构建了“3+3”式实践教学体系,即从内容上构建了通用技能培训(外语听说、计算机应用和汽车驾驶)、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职业能力培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三大系统,从形式上构建了校内技能培训、校外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三大培训系统。

3.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学院制定了《*****校内实训管理制度》、《*****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等文件,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安排有专职指导教师和专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毕业班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期间,要求辅导员以一个实习点为主,并巡回检查其他实习点学生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的困难

—13—

和问题。

4.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重视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建设水平。已建立了西语训练中心、东语训练中心、OA实训中心、网络实训中心、动漫研创中心、国际贸易实训中心、企业模拟实训中心、ERP实训中心、文秘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实训中心、酒店实训中心等14个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540万元。其中ERP实训中心,2009年经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估,认定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示范实训中心”。

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已与**市商务旅行社、**丰国电子有限公司、济南高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琴行、**天成大酒店、**海纳建国君豪大酒店、锐捷网络公司、****有限公司、**兴隆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聚丰食品有限公司、蓝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77个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基地。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条件基本能满足教学计划的安排,实践教学经费有保证,2009年实习专项经费达82.3万元。

5.实行“双证书”制度,造就技能型人才

学院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列为学院发展的质量目标之一,将核心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职业技能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制定了《*****学生考取核心职业资格证书费用补助办法》,不

—14—

断规范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2006级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比例为82.36%。

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切实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1.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专业布局

学院主动适应*省和**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设臵与外向型经济关系密切的应用外语类、涉外管理类及其相关联的电子信息类、人文艺术类和外事服务类专业,逐步形成了以应用外语类专业为主干、以经济管理类和计算机信息类专业为两翼、以人文艺术和涉外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造条件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及时停招就业困难的专业。

2.遵循“

3、

3、4”原则,全面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又提出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即要明确三个前提(培养目标面向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技能、相对应的核心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三个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试考核体系)、完善四个条件(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合理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有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专业按此原则,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使新方案更加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3.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示范带动其它专业建设

—15—

学院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和《*****重点建设专业实施方案》,确定8个专业为院级立项建设重点专业,学院拨付每个重点专业建设经费2万元,并制定了检查、验收制度,促使这些专业取得建设成效,示范带动其它专业建设。专业的突出特色是在校企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

六、以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1.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学院教学管理体系健全,教学工作由院长总负责,教学副院长协助院长主持日常教学工作,教务处负责对全院的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指挥,各主任全权负责各系的教学管理。制定了《*****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建立了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科学界定院系两级管理职能,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学院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研究和决定教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同时,还成立了“*****顾问委员会”,由*省知名教育专家组成,负责对学院发展战略和教学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

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编印了《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做到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人手一册;开通了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学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

现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24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在教学

—16—

管理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的占50%。教学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确保了教学运行平稳有序。他们积极进行教学管理研究,目前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有14项。

2.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制度健全,校纪、校风严明 学院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核心、服务为基础、管理为手段”的学生工作思路,建立了由院长负责,分管副院长负责日常工作,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学系和辅导员分工负责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学生管理队伍。现有专职学生管理人员41人,在学生管理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的占31.7%。辅导员实行带班补贴并制定了对优秀辅导员的激励政策,去年有2名优秀辅导员被确定为科级辅导员。

学生管理制度健全,编印出《*****新生入学教育学习材料》、《*****学生手册》并发至每个学生,深入贯彻落实“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学生管理要求,结合新形势、新特点,加强对学生工作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校园文化大平台建设中以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为根本,以环境文化(含网络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导向。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教育。确定每年五月份为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月、每年十月份为学术交流与人文素质讲座活动月,另外,还不定期地开展安全系列教育活动、宿舍文明评比活动等主题教育,形成了较浓郁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7—

3.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建立了由决策系统、执行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信息收集和信息反馈处理系统组成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专职教学督导队伍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全部由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他们不仅检查监督各教学环节的工作状态,而且对青年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实行“传、帮、带”。学院基本形成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学生评价为主,系领导的工作以教师评价为主,各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质量以各系评价为主,院领导的工作以全院师生员工评价为主,学院综合教育教学质量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质量评价机制。

七、以学生就业为宗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保证生源质量,努力提高“两率”

学院本着“坚持政策、统一组织、广泛宣传、齐抓共管、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学院知名度,以良好的“**”形象,努力提高第一志愿上线率和报到率。生源以*为主,面向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200

8、2009年录取新生第一志愿上线率分别为79.9%和97%,报到率分别为94.3%和77.7%。

2.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一方面面向就业市场,不断调整专业方向,推进教学改革,使学生的职业方向

—18—

和职业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力量沟通用人单位,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同时,在对学生的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中,把就业教育列为重要内容,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就业期待,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从而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008年,毕业生439人,就业率为89.29%;2009年,毕业生1060人,截至2009年9月就业率为90.66%。

3.利用学院人力资源优势,广泛服务社会

学院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尤其是外语人力资源优势对社会进行技能培训和广泛服务社会。近一年来,对社会技术培训504人次.学院建立了秘书、广告设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3个**市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基地,与金蝶软件公司合作举办的ERP培训基地,承接了*省ERP的培训任务。

第四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虽然学院于2005年8月正式成立,但由于是在毫无办学基础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加上前三年作为民办院校一直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学院疲于应付筹款建校,对高等教育规律、特别对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缺乏必要的研究,学院的定位、特色、发展规划等都无暇顾及,因而制约了学院的健康发展。直到2008年8月,学院才正式步入了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民办高

—19—

职院校的运转轨道。一年多来,在迎评促建工作的推动下,学院正按职业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但由于学院教学工作转轨时间只有一年多,许多工作尚待进一步深化和规范,一些工作的效果尚有待时日。目前,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目前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居多,绝大部分是近几年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缺乏教学经验,更缺乏高职教育的经验;二是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数量分布不平衡,中级职称教师偏少,专任教师的年龄和职称结构不够合理;三是专业课专任教师中,有在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偏少,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有待加强;四是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的比例偏低。整改措施:

1.建立人才的嫁接机制,实行借力发展

根据新办院校的具体情况,建立人才的嫁接机制,实行借力发展。每个专业至少有一个对口紧密合作的行业企业,每个教学系都要有一所紧密合作的高等院校,实现师资的借力发展;建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和建立较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加大外教,特别是专业外教的引进力度。

2.立足培养,实施“五项基本工程”

“硕士化”工程。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与支持青年教师在

—20—

职攻读硕士学位,改善师资队伍学历、学缘结构;

“双师化”工程。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提高职业技能,尽快成长为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积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两年内使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到80%以上;加大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力度,逐步加大校外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授课的机制。

“专业带头人”工程。学院制定了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主要通过引进,一年内达到每个专业至少有2名副高以上职称、学术水平较高并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专业带头人。

“人才梯队”工程。通过引进和培养,一年内每门专业核心课程要达到至少有2名中级以上职称、有双师素质的教学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双语化”工程。为凸显学院的外语特色,抓好“双语型”教师的培养,两年内基本实现专业教师外语化和外语教师专业化。专业课实现双语教学的课程达到一半以上。

3.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

积极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职务)岗位聘用制度,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绩效考核和校内绩效工资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积极性。

—21—

二、遵循职教理念对外语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学院是以应用外语类专业为主干的职业院校,虽已建立起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群基础、专业技能、顶岗实习”三阶段人才培养方案,但各专业落实不平衡。计算机等工科类专业落实较好,外语类等文科专业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以岗位任职要求为导向,吸引相关行业企业参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刚刚起步,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实际的课程和教材较少;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方面,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改革力度不够,双证融合引导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改革力度不够,顶岗实习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外语类等文科专业如何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研究不够深入。对这类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任职资格以及对应的核心职业资格证书等问题的研究刚刚破题,关于如何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选择最佳顶岗实习单位和形式等问题,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索,但深入研究不够。整改措施:

1.进一步组织有关教师和干部,认真学习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学习有关职教理论,到有关行业企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其他外语类高职院校进行调研,结合外语类等文科专业特点,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为依据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

—22—

段和考核方式,走出一条符合职教特点的外语类职业院校的改革创新之路。

2.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外语类专业学生根据就业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道路,采取辅修其它专业或双专业等培养模式,创造条件帮助外语类专业学生在取得本专业等级证书的基础上,再考取有利于就业的其它职业资格证书,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不但能表现出较强的应用外语能力,还能具备就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从而处于优势地位。

三、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学院办学历史较短,学院的品牌正在建设过程之中,学院的宣传力度尚比较薄弱,学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急待提高。在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学院2009年新生报到率只有77.7%,直接影响到学院的规模和学院的声誉。整改措施:

1.坚持强化优势,凝聚特色,错位发展的办学方略 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打造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品牌,以其鲜明的外语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质量优势,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提高学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扩大第一志愿上线率和新生报到率。

2.扩大学院优势的宣传力度,吸引省内外优质生源 一是专业优势。外语类职业院校*只有两家(另一家是*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全国也为数不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应用外语类人才需求量

—23—

将不断扩大,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地理优势。学院所在地**市是一个新兴的港口城市,外向型企业星罗棋布,为学院实行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市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生态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是体制优势。学院实行“政府指导,企业投资,专家治校”的管理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规范的民办体制运转,可以充分发挥机制灵活、运转效率高的优势。政府指导可以解决许多民办院校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与区域经济结合的保障;董事长是位开明企业家,以社会效益为目的,真正投资办学,为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同时作为企业家可更好地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院长是位具有多年高教管理经验,在学术上又有较高造诣的教育专家,为学院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领导保障。

3.坚持普通高职教育与外语培训教育、留学生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协调发展,增强学院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尽快改变办学类型单一,缺乏多渠道、多形式办学的局面,努力开拓国际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高社会声誉。

—24—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职业中专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汇总)

学院自评报告

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工作自评报告

物电学院工作自评报告

外国语学院团总支工作自评报告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自评报告.doc》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自评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