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研究

2020-03-02 19:45: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研究

摘 要:随着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数学作业的布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业合理的布置与批改可以有效地巩固延伸知识,培养发展能力,反馈教学信息,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的布置既要关注“质”,更要控制好量;作业的批改既要关注实质,还要注重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作业质量;有效学习;布置;批改;多样化

1 传统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弊端及分析

1.1传统作业布置的弊端表现

第一,作业来源单向。作业大多来源于课本,由老师布置给学生,学生必须被动接受,这种“齐步走”、“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第二,问题答案绝对化。传统作业过于强调答案,不注重过程,作业本上只有“√”和“×”。这种作业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三,作业形式单调划一。形式多为书面答题,内容统一,答案一致。第四,作业内容机械重复。传统的初中数学作业就是将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中的计算题或证明题全部写在作业本上。这样乏味、单调、重复的作业不利于学生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成为学生心理的一种“只有压力,没有动力”的负担。第五,作业过程封闭郁闷。现代教育强调合作,而传统的初中数学作业则片面强调独立思考。这种封闭的作业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1.2传统作业批改的弊端表现

第一,作业批改主体单一。传统的作业批改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由老师一手包办,把学生排除在作业批改活动之外,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被裁决的地位,不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结果是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质量既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也缺乏必须具备的自我鉴定、自我评价的能力。第二,传统作业批改效率低。传统的作业批改程序是学生做作业,由老师去划“√”、“×”,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中抄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必将导致教师获得的信息是错误的虚假信息,从而影响了教师对教学进度的调整和改进。第三,教师的工作量过大。第四,重结果而轻过程。第五,评价片面刻板,缺乏人文关怀。

2 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的新途径

由于数学作业的布置及批改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把握好作业布置及批改的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次作业练习,布置一定量的、内容精炼且形式多样的作业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还要认真进行作业批改,促使师生间通过作业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和反馈。只有通过师生的这种配合,才能让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达到真正的目的和效果。因此,本人对学生作业布置及批改做了如下尝试:

2.1作业内容要精炼

初中数学教学中在给学生布置作业以及做作业批改时首先应当做到作业内容精炼,批改内容简洁。许多教师喜欢给学生们布置大篇幅的计算题、几何题,这些题目都非常枯燥,除了给学生很重的心理负担外未必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训练效果。针对计算或者巩固相关知识点的作业题并不是不能出现,而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有意识地进行平衡。在部分保留传统类型的作业题时也应当布置一些精炼的、能够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这样的题目不仅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能够让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得到锻炼与提升。运算和分析需要的是学生的思考,思考函数移动后相关符号应当如何变化,这样的作业题对于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他们对于函数图象的认知非常有帮助。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尽量做到简练,简单直观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且适当给予他们点拨,让他们对于没有弄明白的问题进行二次思考。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

2.2作业形式要多样

让作业的形式多样是教师很值得尝试的一种作业布置方法。传统的数学作业经常让学生们觉得枯燥乏味,许多作业都是单一的数学运算、解方程或者证明几何问题。这些作业确实能够一定程度锻炼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但是,却不容易构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转变作业布置的方式,让作业以更为多元的形式呈现。这样的作业既能够达到相关的训练目的,又能够调动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笔者经常会给学生布置拓展型和创造型作业,这样的作业通常都较为新颖开放,也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3作业层次要细化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布置偏重于教师意志的体现,而学生只是出于被动接受地位。作业统一要求、同一内容、统一完成,对学生特点的研究较少,在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雷同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特点,给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足够的关注,充分考虑到学生数学基础、数学思维能力的差异,尽量避免一刀切,在布置作业时合理设置梯度,以让每名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来提升自我为目标。

2.4批改内容,广角多元

在作业的批改过程中,教师用充分关注学生,针对每名学生的作业特点,分析学生的潜能。从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探究能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热情的肯定。这正好也满足了新课程标准的三维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教师完全可以从这些角度给予学生鼓励和评价。

2.5批改策略,多样融合

传统上,数学作业的统一修改虽然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把握,但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批阅,学生个性得不到满足。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探讨多种批改方式的联用,比如教师批改结合学生自主批改、统一批改结合单独批改、激励性批改结合纠正性修改等等,多花点心思,多运用几种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期待评价的到来。

2.6批改主体,双向互动

教学是一种有机互动过程,作业批改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力。试着转化一下思维,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思维的延伸可能超出教师的思考,因此,为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增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可以尝试单一主体的作业批改形式。在部分作业的批改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批改、交互批改、小组间批改,等等。通过这一批改过程,使学生取长补短,优、中、相对较差的学生相互帮扶。

3总结

学高效的作业布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布置作业及作业批改时应当尽量做到精炼,作业的形式应当更为多样化。同时,布置作业时也要照顾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收获。

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之我见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及批改要求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优化研究实施方案

作业布置批改 心得

作业批改布置建议

小学作业布置及批改要求

语文作业布置与批改研究总结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批改检查方案

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阶段小结

《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研究.doc》
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及批改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