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

2020-03-03 23:58: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8年上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资料

一、古诗词三首

1、《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通过对 (

)的描写,抒发了诗人(

) 的感情。

2、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心情的诗句是

。 3(

)两句诗表达了 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突出了诗人对(

) 的喜爱。

4、《独坐敬亭山》前两句诗应用(

) 的修辞手法。 诗句的意思是

尽:

闲:

5、《独坐敬亭山》后两句诗应用(

) 的修辞手法。诗句的意思是

厌:

敬亭山:

6、《望洞庭》作者是(

)代(

)。

7、诗中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呢?

8、诗中的“白银盘”指(

)。“一青螺”指(

)。这两句诗应用了 (

)的修辞手法。 (

)比作(

) 。 (

)比作(

) 。

9.《望洞庭》一诗中描写洞庭湖的秋色(

),总写洞庭湖的湖光月色 。

10、《望洞庭》前两句诗句的意思是:

和:

潭面: 《望洞庭》后诗句的意思是:

翠:

青螺:

11、《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

) 图,表达 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 (

)之情。

12、《忆江南》是(

) ,作者是 (

)诗人 (

)。这首词通过对(

)的回忆,表达作者对(

) 的赞美与怀念。

13、(

),写尽了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也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照应了后文的“ (

) ”字。能不忆江南?作者运用(

) 的修辞,强烈表达了作者 (

)感情。

14、《忆江南》中描写千古绝唱的名句诗句是

(

) 诗句的意思是:

二、《桂林山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其中描绘了水(

)、(

)、(

)和山(

)、(

)、(

)的特点。抒发了对桂林山水景色的(

)之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

)。

15、桂林山水是什么样子的,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甲天下”的意思(

)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6文中的排比句用——画出来。

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17、漓江水的有那三个特点: (

)、(

)、(

)。

18、“真”改为“好”或者“很”有什么不同,

19、这样的水是你产生了什么想法,用“我真想(

)”进一步写漓江水的特点。

20、请你赞美漓江水的其它特点:

21、短文中写泰山和香山有什么作用?

22、请你赞美桂林的“山”。

23、桂林的山有 (

)、(

)、(

)特点。

24、找出短文的夸张句(

)。

25作者为什么说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26、结尾引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的作用(

)

27、“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诗句的意思是:(

)

三、《记金华的双龙洞》

28.本文按(

)的先后顺序记述了作者去双龙洞图中所见的(

),及双龙洞的(

),表达了对(

)。 作者的游览过程是(

) —(

)— (

) —(

)— (

) 内洞的景象是: (

)。 阅读文中1—3段,回答问题。

29、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施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

30.作者出了京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

),给作者的感受(

)。

31、找出短文中的两组反义词: (

) —(

)

(

) —(

)

32、用:“时而„„时而„„时而„„”造句。

33、“时而„„时而„„时而„„”在短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4、“迎” 在短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文中4—

35.找出短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

36,这一段作用(

)的说明方法”,这样的句子作用是(

)

37、“感觉……„又感觉……„”写出了(

)感受。“稍微”、“ 一点儿” 告诉我们 ,说明了(

)。“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

) 的感受。

38、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句话应用(

) 的修辞手法,(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39、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这句话在

是(

)。 40、短文中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空隙的?

阅读

41、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这个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2、为什么叫双龙洞?

43、“即使„„也„„”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44、最后一句话的意是 (

),原因是 (

)

44、“大概十来进房子那么大”,在这里的作用: (

)。

45、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在这里的作用: (

)。

五、《中彩那天》

46.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记叙父亲在中彩之后又主动放弃奖品的经过。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

),他让我们懂得(

)的道理。

47、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你是怎样理解的?

48、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在文中的作用是 (

)。

49、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精湛: 梦寐以求:

50.找出“我”的心理 变化的词语。

51、父亲的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是为什么?

52、为什么说“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53、“道德难题”是指 (

),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

)

54、“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吗? 这句话是(

)句,改陈述句:

55、在对待是否归还汽车这个问题上,“我”和爸爸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56、为什么彩票用橡皮擦过?

57、我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为什么,请你写出爸爸此时的心里话。

58、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你是怎样理解的?

59、为什么父亲选择了还车,

60、为什么开走车后,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五《自然之道》

61.把短文中的“探”改为“伸”好不好,为什么,

62、“似乎”一词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63.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

64、在短文中找出描写我和同伴神态的词: (

) (

),描写向导神态的词: (

(

),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65、找出文中的拟人句用“——”画下来。

66、去掉“愚不可及”一词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67、“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的是(

)

68、从画线的句子我明白了(

) 6

9、“无

),是

(

)

“成百上千”

在文中的作用是(

)。

70、“向导”和“我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71、“

指(

)

72、“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从段文哪儿可以看出“我们”的心情,?

73、读了这段,“我们”的内心会想什么, 7

4、向导由“若无其事”到“极不情愿”,现在心情是(

) 把“悲叹”换个词(

),“悲”指(

),“叹”指(

)

75、“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在文中的作用(

)。

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

)道理。

六.蝙蝠和雷达

读2至8自然段,完成练习。 76.第二自然段采用了(

)形式引出蝙蝠,直接说明了(

),提出将要说明的问题。“启示”是(

)意思。

77.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介绍了(

)。“极细”一词说明(

);“灵巧”说明(

),这些词都说明(

)。三次试验分别告诉我们

);

(

)。

78.第七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终于“说明(

)。 这句话既交代了(

),也揭示了一个道理:(

)。 最后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的特点。

79.第八自然段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类要认识大自然,(

),(

),这样才能(

)。最后一句话解释了雷达工作的(

)和(

)。印证了“(

)”,

:(

总结了全文,深化主题。 七.夜莺的歌声 读文,完成填空。

80.第二自然段中“停了一会儿”“新的劲头”说明(

)。 第三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通过对“夜莺”的(

)和(

)的描写,突出了孩子的(

)、(

)。特别强调“小夜莺”“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这样写的用意是:( )。

81.(第九自然段中“阴沉”“冷笑”刻画出敌人( )嘴脸,从侧面表现了孩子的( )(

,(第十自然段是夜莺对敌人的答复,这样写的作用是:( )。

82.自然段中“野兽”实际指的是(

),这里是(

),借他人之口痛

了(

)。

83.第

段的第二句话描写孩子的顽皮,其实孩子这样做是为了( ),同时(

)。“学夜莺叫”“学杜鹃叫”,是以便后来用不同的鸣叫声同游击队联络时(

)。

84.,.,,自然段属于(

)描写,表明孩子(

),为下文战斗的打响作铺垫。

85.,.,,段第二句话生动传神地写出来孩子的(

),传达出作者对小夜莺的(

)之情。

,86..第

自然段照应了文章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同时还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

)。 87.“小夜莺”(

)就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则是他和敌人进行斗争的(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读课文,完成练习。

88.“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这句话是( )对(

)的高度评价,说明爸爸是一位(

)的人 ,表现了爸爸(

) 。

89.“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从爸爸的这句话中体现了爸爸对(

),同时也表达了他对(

)。

90.第3自然段第三句话通过血染的征衣及浸满鲜血的手表这两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 ),也表达了“我”痛失爸爸后(

)的心情。

91.“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战争夺走了爸爸的生命,他呼唤的一定是( ).,表达了我(

)。 92.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1).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2).让那已经能够听得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7.触摸春天

读2至7自然段,做题。

93.第二自然段后两句话写出安静对(

)的熟悉,表现出她的(

),为下文作铺垫。

94.第4自然段中,“悄然”是指(

),“竟然”表示(

),“奇迹”是形容(

)。安静是(

),但她却捉住了一只蝴蝶,这是因为(

).95.“我深深地感动着”是因为(

)。

96.“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张望”的意思是(

)。

97.第七自然段中的“权利”是指(

) 作者从安静身上所有感而发的是:(

) 98.句子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九.生命 生命 读文,完成练习。

99,作者分别列举了

三个事例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100.第一个事例中“挣扎”一词说明 ,然让我感到(

) 101.第二个事例中“冲破”一词说明种子生命的

(

)

, “仅仅”说明时间(

) 。尽管时间短,但这颗瓜苗的种子都

(

) 。

102.在“静听心跳”这一事例中,“我”体验到了(

) 并有感而发:一个人的生命属于(

),我们必须(

),好好(

),让生命更有意义。

103.说说你对“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句话的理解。 十.乡下人家 读课文,完成练习。

104.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采用了( )手法,写出来乡下人家独特的房前装饰,突出了

的特殊意境。 农家小院

105.第二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尤其是一个“探”字充分展示了

106.第三自然段中对“鸡”的描写,向我们再现了一幅 (

) 的农村生活画面。

描写乡下人的晚餐特点的相关句子在第(

)自然段,这样写突出了农村生活的(

)。

107.第六自然段中用(

)的修辞手法,渲染了乡下人家睡梦的(

) 108.课文的中心句是:(

) 起到了(

)作用 ,同时,集中地概括了(

),也是作者 (

)的集中体现。

十一、古诗词三首

10

9、《乡村四月》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110、《四时田园杂兴》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美。

1

11、《渔歌子》前两句勾画出一幅水乡风光图,后两句(

)描绘出一幅雨中垂钓图,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中“ ____”和“____”两个平实的用词‘充分的说明了农民劳动的(

)。

(2) “

”句,描绘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的样子,其中_____字最能表现孩子的天真可爱。

十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1

12、“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这句话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迷信权威,尤其信奉亚里士多德。这也为下文伽利略大胆质疑做下铺垫,表现了他善于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更表现出了他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 1

13、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是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是对的。”

1

14、“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是 (

) 句,这句话的意思(

)。

115.文段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对待科学不能盲目信奉,而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鱼游到了纸上

1

16、从哪些句子中看出这是一个聋哑青年: 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具体从哪可以看出来,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117可是,他写“先游到了我心里”。鱼游到他的心里去了吗?你们能联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

1

18、说说“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 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或是受到了什么启发?

十四、寓言两则

1

19、飞卫两次分别是怎么对纪昌说的?

120、纪昌是怎么做的呢?“注视”是怎么样地看?

1

21、如果是你看着这来回穿梭的梭子,有什么感觉?

1

22、透过这“注视”一词,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纪昌?

1

23、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苦练两年,夏天,烈日炎炎,蚊虫叮咬,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课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北风呼呼,寒气逼人,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

24、谈谈你读出一个怎样的纪昌?

十五、普罗米修斯基

1

25、说说你了解关于哪些神话故事,简要写一个故事?

1

26、课文主要讲什么?

1

27、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古人没有火,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1

28、你能想象到人们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的种种困苦吗,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1

29、练习用“没有……,只好……”说话,体会当时人类生活的困苦。

130、普罗米修斯把火带到人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1

31、假如你是普罗米修斯,你是怎样把火盗到了人间,为什么要这样小心翼翼,把火拿到人间后,你还会做些什么?

1

32、假定你就是那第一次见到火的人群中的一员,终于告别了暗无天日的生活,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133.了解了火的用途后,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1

34、普罗米修斯一直经受着这样的折磨,经受着这样的痛苦,他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

1

35、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复习要点

四年级语文上课内阅读

四年级课内阅读复习课教案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课内阅读

四年级语文期末课内阅读复习题

课内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

课内阅读复习(用)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复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doc》
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