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设计美丽的漩涡

2020-03-02 05:21: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美丽的漩涡(小班)

设计:申红梅

李爱萍

田欣

徐朝阳(安阳钢厂幼儿园)(小班) 设计思路

漩涡是幼儿在玩水中发现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漩涡的特点,感知漩涡的奇妙。通过幼儿动手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

(一)你知道漩涡吗?(感知漩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初步感知漩涡的存在。

2.了解漩涡产生的原因,并能通过手工或绘画来表现漩涡。

二、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游戏:转圈跳。 2.哪些东西会跳舞?

3.幼儿讨论回答;树叶、雪花、小鸟、小动物等。 4.水会转圈跳舞么?

5.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6.水会不会跳舞,让我们试一试。

(二)试一试,幼儿探索发现,感知漩涡现象

1.给幼儿提供水槽、水、搅拌器具、让幼儿操作实验发现漩涡现象。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不用搅拌器具只用手进行操作。

2.组织幼儿讨论,有漩涡吗?怎样才有漩涡?

(用东西搅水,水就有小涡,用力越大,搅得越快,漩涡就越大,转得就越快)。 3.教师总结孩子的经验,“用手或勺子等物品使劲搅动水槽里的水,水就转圈,有小涡,这个小涡就叫漩涡。”

4.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不搅动水有漩涡吗?”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请幼儿观察水池注满水后放水的现明,发现漩涡。

教师提出问题,“刚才看到的漩涡是怎样产生的?那里有漩涡?” 5.教师请幼儿带着问题回家请教父母或亲戚朋友

三、延伸活动

教师召开家长会,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水的转圈、跳舞现象——漩涡,并请家长为幼儿拍摄录像带或照片作为资料。

造漩涡(小班)

活动

(二)制造漩涡

一、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了解漩涡的特性,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大小、高低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三、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你在哪儿见过漩涡?它是什么样的?幼儿可拿照片或资料介绍自己看到的“漩涡”并讲述相关知识。 1.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 2.水池放水的时候。 3.漩涡中间有个洞。

4.因为水下有洞,所以才有漩涡。

5.我爱的“十万个为什么”cd盘上说漩涡是水底有暗洞。

(二)做一做:操作表现,进一步观察漩涡。 1.你观察到漩涡是什么样的? (1)漩涡象蜗牛的壳。 (2)漩涡象龙卷风。 (3)漩涡象漏斗。 2.操作一:手工做漩涡

组织幼儿用各种材料直观的表现出自己看到的漩涡,幼儿有的画出了螺旋线,有的用毛线摆出了螺旋线,还有的用手工纸剪出了螺旋线。

其它:(1)把橡皮泥搓成长条,然后把长橡皮泥条摆成螺旋线。

(2)在手工纸上画出一个密密麻麻的螺旋线,然后拿剪刀顺着螺旋线剪,剪出一个漂亮的漩涡。

3.操作二:水中做漩涡

1)教师提问:你会在水中制造漩涡么? 2)请幼儿讨论自己将采用什么方法。 用手搅、用嘴吹一吹、用筷子搅水等。

3)教师提供材料,请幼儿尝试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4)幼儿进行操作,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小结:长而细的搅拌器皿在大又深的容器中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三)设计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学过的“漩涡”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1.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

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样把它们捞出来?

用手、用勺子,都不容易,幼儿无意中会发现,当把水搅出漩涡时,沙子会向盆中间聚,水不转的时候,沙子就聚成了小山头。 2.小鱼集合吃食

有了上次搅沙子的经验,孩子们很快就知道怎么做了,他们有的用筷子搅,有的用勺子搅,有的用手搅,都搅出了好看的漩涡,小鱼也随着水转到了水底。

四、建议: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把透明的容器抬高,让幼儿从底部看漩涡形成的洞。

幼儿小班教学设计美丽的国旗

幼儿教学设计

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美丽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幼儿安全教学设计

幼儿大班教学设计

幼儿识字教学设计

幼儿水墨画教学设计

幼儿教学设计案例

幼儿诗教学设计

《幼儿教学设计美丽的漩涡.doc》
幼儿教学设计美丽的漩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