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教案设计

2020-03-02 20:42: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综合课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为刚刚学完语音阶段的外国留学生。请按45-50分钟课时设计教案) 我在这儿买光盘

王小云:大为,你在这儿买什么? 马大为:我买音乐光盘。 王小云:你常常来这儿吗? 马大为:我不常来这儿。星期天我常常跟林娜去小商场。这个商场很大。 王小云:你喜欢什么音乐? 马大为:我喜欢中国音乐。这张光盘怎么样? 王小云:这张光盘很好,是《梁祝》,很有名。 马大为:好,我买这张。这儿有没有书和报? 王小云:这儿没有书,也没有报。 马大为:本子呢? 王小云:有,在那儿买。跟我来,我也买本子。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和掌握汉语疑问句的几种表达方式。

2) 学习和掌握形容词谓语句。谓语形容词前需加“很”等程度副词。 3) 学习和掌握副词“常”、“常常”的用法(注意否定形式) 4) 学习和掌握介词结构作状语(在„„、跟„„)的用法。 2.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带出新课。 2学习新课: 1) 学习生词 2) 课文讲练

3) 讲练语法点

4) 问答等课堂技能训练 3.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4.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 教学对象 : 初级班 ; 课时 :90 分钟。 )

( 情景 : 田中和金成泰是同屋。 )

金成泰 : 田中 , 起床啦 , 起床啦 ! 田中 : 今天星期六 , 干吗起得这么早 ?

金成泰 : 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

田中 : 我网球打得不好。去游泳怎么样 ?

金成泰 : 我游泳游得不好 , 去唱卡拉 OK 吧。

田中 : 好啊 , 我特别喜欢唱中国歌儿。

金成泰 : 是吗 , 我怎么不知道 ?

田中 : 山口唱得也不错。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金成泰 : 那你给山口打个电话 , 问问她去不去。

田中:行, 我现在就打。 36.参考答案要点 :

A.教学目的和要求

a.通过本课教学 , 使学生基本掌握程度补语 ( 状态补语 ) 的用法 , 连动句的用法 , 以及 " 起床 "" 唱歌 "" 游泳 " 等离 合词的用法。 (4 分 ) b.掌握功能项目 : 邀请、商量、打算、评价等。 ( 指出一到两个即可。 )(1 分 )

B.教学环节和步骤 z

I.复习旧课 (1 分 )

E .学习新课

a.生词学习(1 分 )

b.课文讲练 (2 分 )

c.重点词语讲练。分 ): 这么 (“这么早” ), 怎么 (“ 我怎么不知道”) , 干吗 , 就 (" 我现在就打 ") 等。

d.重点语法讲练 (6 分 , 答出两个即可 )

i.离合词 ( 如 :" 唱歌 "" 起床 "" 游泳 ")

ii.程度补语 ( 状态补语 ): 意义、格式、否定和疑问形式。 ( 如 " 干吗起得这么早 "" 我网球打得不好 "" 我游泳游得不 好 ")

iii.连动句

( 如 " 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 "" 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

e.活用练习。(1分 )

皿 .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1 分

IV.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20 分 )

参考 : 复习旧课 :5 分钟、生词学习:10 分钟、课文讲练 : 25 分钟、重点词语讲练 :10 分钟、重点语法讲练 z20 分 钟、活用练习:15 分钟、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5 分钟。 V .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1分 ) 综合课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为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情景:外国留学生艾中华在商店买衣服,和营业员对话) 营业员:你看,这件衣服比较长。你试一试,合适不合适? 艾中华:长短比较合适。可是这件衣服比刚才那件大,太肥了。

营业员:你再看这一件,正好是你要的中号。但是这件衣服价格比那件贵一点。 艾中华:长短、大小正合适。这件衣服比那件贵多少? 营业员:比那件贵80元。

艾中华:比那件贵多了。有没有比这件便宜一点的衣服? 营业员:有。但是颜色没有这件好看。你看,就是那一件! 艾中华:那件比这件便宜多少钱?

营业员:比这件便宜20元。我拿给你看看,好吗?

艾中华:不用了,那件颜色没有这件深。我不喜欢。我就买这件! 要求:根据上面的课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和训练重点。 1.教学目的

通过新课学习,让学生掌握用“比”和“有”、“没有”的比较句,并能在购物中运用。

2.教学环节○1复习旧课○2学习新课 生词学习课文讲练,重点词语和语法的讲练 活用练习○3布置作业和下一课生词预习3.课文讲练重点 ○1重点词语

比、(有)、没有、比较、长短、肥、正好、颜色、深(浅)、价格、贵、便宜。 ○2用“比”的比较句

用“比”的比较句的基本形式(肯定式、否定式) 肯定形式

A 比 B 形容词性成分 这件衣服 比 那件 贵 否定形式

A 不比 B 形容词性成分

这件衣服 不比 那件 贵 比出具体差别的用“比”的比较句 肯定形式:A 比 B 形容词 具体差别 这件衣服 比 那件 便宜 20元 提问形式:A 比 B 形容词 多少? 这件衣服 比 那件 便宜 多少? ○3用“有”或“没有”的比较句

A “有”或“没有” B 形容词性成分 那件颜色 “有”或“没有” 这件 深

○4用副词“比较”句子(是用副词“比较”造句吧?)这种衣服比较长 长短比较合适

(说明:如果把讲练重点放在诸如“试一试,看看;长短,大小;正好,就买这件;拿给你看看”等语言点上,也可以考虑给一些分)

说明:本题是教案设计题。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教案。(综合课教案。 教学对象:初级班;课时:90分钟) (情景:田中和金成泰是同屋)

金成泰: 田中,起床啦,起床啦。 田 中: 今天星期六,干吗起得这么早? 金成泰: 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

田 中: 我网球打得不好。去游泳怎么样? 金成泰: 我游泳游得不好,去唱卡拉OK 吧。田中: 好啊,我特别喜欢唱中国歌儿。

金成泰: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田中: 山口唱得也不错。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金成泰: 那你给山口打个电话,问问她去不去。 田中:我现在就打。

参考答案: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程度补语(状态补语)的用法,连动句的用法,以及“起床”“唱歌”“游泳”等离合词的用法。(4分) 2)掌握功能项目:邀请、商量、打算、评价等。(指出一到两个) (1分)

2.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1分)

2)学习新课 a.生词学习(1分)b.课文讲练(2分) c.重点词语讲练(1分):这么(‘这么早“),怎么(我怎么不知道”)干吗,就(“我现在就打”)等。d.重点语法讲练(6分,答出两个即可) (a)离合词: 如:唱歌、起床、游泳。 (b) 程度补语(状态补语):意义、格式、否定和疑问形式如:干吗起得这么早、我网球打得不好、我游泳游得不好。 (c) 连动句: 如: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e. 活用练习(1分)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3)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1分)

4)合理分配教学时间(1分)

参考: 复习旧课:5分钟; 生词学习:10分钟;课文讲练:25分钟; 重点词语讲练:10分钟; 重点语法讲练:20分钟; 活用练习:15分钟; 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

5) 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1分

2、说明: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教案。 (在大内的宿舍)

贝拉:大内,你想家吗? 大内:想。

贝拉:你家有几口人? 大内:四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和我。 贝拉:你爸爸做什么工作?大内:他是大学教师。 贝拉:你妈妈呢? 大内:她是大夫。

贝拉:你哥哥也是学生吗?大内:是,他是研究生。 贝拉:你哥哥常给你发邮件吗?大内:最近不常发。

贝拉:他学习一定很忙。大内:是的。还有„„他最近交了一个女朋友。 参考答案:

一.教学目标:了解“是”字句和是非疑问句,掌握询问交际对象家庭的句式。

二.教学重点:语法:“是”字句,是非疑问句

词汇:谁、几、口、发、交 三.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点名,问候。

(二)复习旧课(5分钟):快速问答前一课的内容,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说出知道的称呼词,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三)学习新课(共85分钟):

1、导入新课(3分钟):谈论一个与工作有关的话题。

例:你喜欢什么工作? 2.学习生词(10分钟)

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生词------学生齐读和个别读生词------纠正发音------。 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15分钟)例:谁——是谁/谁是——贝拉是谁?/谁是贝拉?几——几本——你有几本书? 口——A:你家有几口人?——B:我就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发——发邮件——我给爸爸发邮件 交——交女朋友——哥哥交了一个女朋友 职业身份的词汇汇总及适当的扩充:

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大夫(医生)、研究生、家庭主妇、公司职员、院长、经理、主任、老师、律师、工人

4.讲练重点语法(20分钟)。 (1)板书“是”字句、是非疑问句的语法形式,并进行讲解与操练: * “是”字句:A是学生

“是”字句的否定形式:A不是学生

* A是老师吗?——A是老师。/A不是老师

B也是老师吗?——B也是老师。/B不是老师。 (2)设计话题,或在真实交际场景中进行操练。形式为:回答问题、句型转换。

将身份及职业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搭配,进行对话练习。 * 你

哥哥

弟弟

爸爸

妈妈

姐姐

妹妹 * 大夫

工人

学生

研究生

校长

工人

公司职员

5.学习课文(30分钟)

(1)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正发音-------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质疑——老师或者学生解答。 (2)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 家庭人口:四口,爸爸、妈妈、哥哥和我身份:

爸爸是大学教师, 妈妈是大夫,哥哥

研究生

(3)学生看板书的提示,进行成段叙述性表达------分角色表演。

(四)本课小结(4分钟)

职业身份、“是”字句,是非疑问句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写一篇短文,介绍家庭人口及职业

、说明: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请阅读和分析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要求如下: 1.根据所给的课文设计教学对象和课时; 2.教案的步骤要清晰有序,教案设计应突出其重点和难点并设计相应的习题。 我家在浦东 对话 中村:张平,你家在市区还是在郊区? 张平:我家在郊区,在浦东。现在那儿是开发区。 中村:那儿热闹吗? 张平:以前不热闹,现在很热闹。现在我家左面是银行,右面是商店,对面是新的住宅,中村,你家在市区吗? 中村:我家不在市区,我家在郊区。我家东边是小河,西边是小山,南边都是田野。 张平:以前,我家北边有一条小河,南边也会都是田野。 中村:你说,家在市区好还是郊区好? 张平:我说,家在郊区好。 中村:对,郊区空气新鲜,环境也优美。 短文

上海由一条江,它的名字叫黄浦江。黄浦江东边是浦东,黄浦江西边是浦西。以前,浦西是上海的市区, 浦东是上海的郊区;现在,浦东是上海的新区,也叫浦东开发区。那里有许多漂亮的住宅,许多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还有许多三资企业。以前,浦西很热闹,浦东不热闹;现在,浦西、浦东都非常热闹。

教案设计(本教案设计参考答案仅为简略的基本样式,考试时要视具体要求进行较为详细具体设计。)

教学对象:基础班班学生,共10人。均为日本和韩国学生,汉语水平相当于零起点学生在中国长期班学习两个月左右。 教学课时: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掌握处所、方位的表示方法; 掌握“在”字句、“有”字句和“是”字句; 能够描述所在位置的周边环境。

教学重点:方位词 教学步骤:

(一) 组织教学:通过寒暄和点名

(二) 复习旧课:通过提问和对话

(三) 导入新课:提问:老师的书在哪儿? 张平家在哪儿?那儿怎么样? 中村家在哪儿?那儿怎么样?

(四) 学习新课

1、学习新词

2、朗读课文:老师领读——学生分角色读

3、讲解重点语法:

(1)方位词:常见的方位词有: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里、外 这些方位词后边可以用“边”、“面”。用“边”和“面”相同 (2)动词“在”、“是”、“有”表示存在 “在”作动词谓语的句子,主语是存在的人或事物,宾语是表示人或事物存在的处所。 汽车在外面。 小刚在家。 (3)“是” “有” 动词“是”、“有”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主语表示人或事物存在的方位、处所、宾语是存在的人或事物。 前面是树,后面是房子。 教室里有许多人。 老师示范 用“在”、“是”和“有”说出有方位词的句子,借助教室的摆设鼓励学生用方位词说出句子。

4 设计问题:老师的书在哪儿? 小明的前面是谁? 窗台上有什么?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周围的情况。(用下面的词语:市区、郊区、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在、有、是) (4).叫同学复述课文。 (用下面词语:上海有„„,它的名字„„,黄浦江东边„„,西边„„。以前„„,浦西„„,浦东„„。现在„„,浦东是„„,也叫„„。那里有„„,„„,还有„„。以前„„,浦西„„,浦东„„;现在,浦西、浦东都„„。

(五)布置作业:写一篇作文:介绍我的家。

参考答案:(本教案设计参考答案仅为简略的基本样式,考试时要视具体要求进行较为详细具体设计。尤其要突出教师的怎么教的具 体方式方法上。)

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和运用可能补语的语法;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地成段表达。

二、教学重点:可能补语(1.结构形式 2.语义表达)

三、教学方法:运用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对比的方法,归纳说明可能补语的意义和结构形式;结合日常生活、学习情况,设计真实情 景进行操练。

四、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大约2分钟): 方法:点名,问候,谈论一个轻松的话题,以稳定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 2.复习旧课(大约12分钟):方法:快速问答,完成对话、听写句子;根据提示词语复述课文;以检查学生对前一课语言知识(如“结 果补语”)、言语技能掌握的情况,并进一步巩固。 3.学习新课(大约45分钟): (1)导入新课:谈论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题,如“你看过京剧吗?”;京剧脸谱。 (2)学习生词(20分钟) 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或个别读------纠正发音------ (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如“猜”:利用演示,或一小段对话来揭示其用法。) (4)讲练重点词语、语言点(大约25分钟)。 ①板书:“可能补语”的语法形式、意义(表示可能、能力),进行讲解与比较: * 动词+得/不+动词:听懂(结果)---听得懂(能力) * 动词+得/不+形容词:看清楚---看得清楚。 * 动词+得/不+趋向词:坐下---坐得下(可能) 比较: * 这个教室坐得下20个人吗?(可能)---这个教室坐下了20个人(结果) * 你病了,不能出去。(不应该、不允许)------雨太大,没有伞出不去。 ②设计话题或设计真实交际场景进行训练:回答问题、句型转换、模仿造句、判断正误、选择填空。 (5)学习课文(25分钟) 形式(按自然段把课文分成四部分进行,各部分步骤相同):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正发音------- 2)学生质疑,老师或学生解答------提问内容------ 3)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 4)学生看板书成段表达:复述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 4.本课小结(大约4分钟):重点生词、语法、交际功能项目。 5.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例如:造句、作文、复述、预习。

综合课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设计

德育综合实践课教案设计

民族团结教育综合实践课教案设计

德育综合实践课教案设计[1]

见面课教案设计

爱我绿色家园综合实践课活动教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设计

《综合课教案设计.doc》
综合课教案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