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家风故事(干一行 爱一行——父亲的故事)

2020-03-04 00:17: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干一行,爱一行

------父亲的故事

我的祖父在年轻时候为了养家糊口,劳累过度,四十多岁就落下残疾,不能再参加重体力劳动,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父亲作为长子,不得不放弃了农机专业的学习,19岁回村务农,每天到社里挣工分养家。

当时村里小学师资匮乏,校长来请文化水平比较高的父亲当代课教师,工资每月仅仅26元。虽然村里流传着“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父亲还是答应了校长的要求。爷爷十分支持父亲的选择,并且告诉父亲“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行行都出状元郎。”

当时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非常差,尤其是耕读小学的办公用品多数都是靠教师自己筹集。耕读点儿只有父亲和另外一位年轻教师,他们俩经常利用深秋假期时间,带上一个简易的铁钩,步行到村外的河沟里去钩泥鳅。泥鳅并不多,一上午才能钩到两三斤。有时父亲背着那只装着泥鳅的鱼篓走进院子时,父亲的妹妹就是我的姑姑们就会围上去,姑姑们常提起父亲钩泥鳅事,我无法想象到她们当时闻到混杂着浓浓的河沟气味的鱼腥味时,心中会产生怎样强烈的食欲„„但是姑姑们说我父亲从来不想这些,只是一进屋就咕嘟咕嘟喝一阵水,也顾不上吃一口午饭,就背着泥鳅走街串巷去换钱,再用换回来的钱去购买办公用品,有时还得给家庭困难的学生买作业本和铅笔。

父亲勤工俭学,工作成绩突出,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由“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全家人为他高兴了好些天,但是父亲没有因为拿到了“铁饭碗”而懈怠,工作更加勤恳,后来被调到另一所学校接手了个谁都不愿意接的乱班差班。因为这个班的学生特别的顽劣,根本不听老师的话,即使是上课时间,学生们也是爬树的爬树,上房的上房,打架的打架„„之前换了好几位老师,都被气走了。而且每换一位新老师来,学生们更是变本加厉。父亲的第一节课也是如此不堪,但是他不生气,和学生们聊天,那些树上坐着的,房梁上趴着的,爱打架的都对父亲这位不生气的新老师产生了好奇心,也和父亲聊起天来,聊的差不多了,父亲才讲课。父亲的课讲得精彩,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之后父亲又通过家访进一步做家长和学生们的思想工作,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一个乱班治理成全校最文明守纪的班级。这个班毕业之后,最淘气的那几个学生还经常来看望父亲。他们说父亲是他们遇到的老师中最优秀的一位。

“干一行,爱一行”,父亲牢记着祖父的话,在教育战线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两袖清风,三十余年如一日,换来了硕果累累、满园芬芳。父亲也常常对我们说起当年祖父和他说过的话,希望我们也能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经历岁月更迭、漫度沧海桑田,“干一行,爱一行”已悄然成为我家的家训家规,家中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条家规,并且会用一生来坚守,这不仅是我们给父亲的承诺,也是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

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干一行爱一行演讲稿

辩论赛爱一行干一行

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

教师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

干一行,爱一行(张瑞)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的事例

《清廉家风故事(干一行 爱一行——父亲的故事).doc》
清廉家风故事(干一行 爱一行——父亲的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