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社会实践简报

2020-03-03 10:55: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缅怀先烈为祖国祈福送法下乡促和谐发展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为促进社会和谐,引导法学院学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法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2009年7月7日,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一行14人在院团委王虎林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是校团委按照项目化运作组建的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队之一。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队员们开始了期待已久的竹沟之行。

烈日当空舞斗志征程路上展英姿

7月7日下午,虽然天气炎热,但队员们的热情丝毫没有被热浪击退,大家精神饱满地向确山县出发了。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目的地——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镇。竹沟镇位于确山县西30公里处,全镇辖15个行政村,2.8万人口,总面积185平方公里,是一座新兴的小城镇,也是革命老区,素有革命圣地——“小延安”之美誉。稍事休整之后,王老师就立刻给队员们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再一次强调了此行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动员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细心服务、热情帮助、深入调查、了解社会、提高认识。队员们也纷纷表示要珍惜机会、认真实践、努力学习,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意志、磨砺品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陶冶思想情操,提升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培养爱国情怀,激励报国之志,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祖国和人民打下坚实的基础。会后,队员们讨论了活动的设置及安排,进行了小组分工,各小组就自身的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队员们明确了团队意识,坚定了圆满完成此次社会实践的信心。在此后的一周时间里,队员们围绕“缅怀先烈,祝福祖国,送法下乡,服务老区”这一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重温历史祈福祖国

7月8日上午,按照计划王老师首先带领大家来到小延安街,参观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通过参观来初步了解将要开展实践活动的这个镇的大致情况。该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题写馆名,是全国建立较早的革命纪念馆

之一。馆内有革命旧址31处,文物、文献、图片等近千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竹沟是中原地区革命的摇篮,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方毅、朱理治、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队员们仔细的观看了记录革命历史的图片和锈迹斑斑的刀枪,在重温历史的的过程中感受着老一辈革命家们为了革命胜利殚精竭虑、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随后,队员们参观了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各支队的机关以及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革命领导人的办公室旧址,看到先烈们那简陋的工作生活条件,回想革命时期战火纷飞的情景,队员们无不觉得震撼和感动。参观过后,队员们都表达了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尊敬以及对一代代中国人共同建设的伟大祖国的珍惜和祈福。

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农村新貌

7月8日下午,服务队按照事先分好的三个小组,深入竹沟镇农村进行走访调研。队员们根据各自的课题:农业税取消对竹沟镇农民生活的影响、当地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和建国六十周年以来当地农民的实得实惠,兵分三路,带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进行走访。走访过程中,队员们耐心地向田间农民询问农业税取消后他们所获得的实际利益,细心地与农家妇女交流妇联的存在对她们权益的切实保护,仔细地同路边老汉谈论建国六十周年以来他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回去的路上,大家迫不及待地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调研走访的成果,大家为政府资金不足而不能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觉得无奈,为因贫困而上不了学的适龄儿童感到可惜,为基础设施的破旧给农民带来的不便而深感痛心。在积极调研的过程中,农民法制意识的淡薄和农村法治建设的落后让大家感觉到了加强农村基础法律宣传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同时,在此过程中,大家也收获了很多新的知识,开阔了看问题的视角。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感到只有亲身深入到基层生活中,才能充分全面地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才能有助于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整个社会。

开设法律咨询服务农民群众

7月9日,服务队在竹沟镇进行了法律宣传并为当地农民提供法律咨询。队员们来到竹沟镇中心,在人流最多的集市摆好桌椅和事先准备好的印有法律知识的通讯录、笔记本、纸牌和台历等物品,重点向农民们介绍《土地法》方面的知

识,希望农民们能更好地知道和了解并学会和运用法律知识,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活动过程中,农民群众时时驻足,或认真研究宣传册上的法律知识,或仔细询问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法律的一些问题,或细心聆听队员们的专业讲解;队员们则是运用自己的所学并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对农民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而对于自己不能很好地解决的问题,队员们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待回校向老师询问后再给农民答复。通过本次法律咨询活动,队员们切身体会到了农村法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感受到了农民淡薄的法律意识在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同时,活动过程中大家知识储备量的不足也让队员们感觉到了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以更好地帮助农民解决法律问题,为农村的法治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队员们的亲切、真挚和耐心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一致好评。

义务支教重责任播撒希望暖人心

周总理曾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是竹沟的未来和希望。为开拓老区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7月10日,服务队来到来到竹沟镇完全中学开展义务支教活动。队员们与同学们展开了亲切的交谈,就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理想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激发了同学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促使他们早日立志成才。

完全中学是竹沟镇唯一一所中学,教学条件较为艰苦。从孩子们的眼睛中队员读懂了这些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也正是从他们的眼睛中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此行的责任。为提高活动效果,支教队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授课和交流,队员们用亲切的态度,幽默的语言打破了与同学们之间的隔阂,每个小队都很快的融为一个整体。在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还将带来的文具发放到同学们手中,希望他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交流之余,大家还开展了游戏活动,以进一步拉近同学们与队员们的距离,树立了他们展示自我的信心。在支教队离开的时候,完中的老师和同学都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他们希望服务队能经常到完中组织这样的活动,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和交流。

为了使热爱学习的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法学院团委一直以来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老区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其中,正在读高三的王莹莹已连续受资助5年了。因为学业繁重,我们没能见到她,但我们了解到她在校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参加课外活动也十分积极;去年刚接受资助的葛红云今年初三毕业,当

获知她被驻马店市重点高中确山县一高提前录取时,王老师和队员们都非常兴奋。下午,在王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对即将受资助的一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程格进行了家访,为另一个有梦想的女孩插上飞翔的翅膀。

为期一天的支教活动,时间虽短,但意义深远,为老区的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不仅使他们开阔了视野,而且还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向往。不论是支教还是资助,不论是交流还是游戏,都是一种思想的传播,爱心的传递。希望革命老区的孩子不再因生活贫困而失学,不再因知识贫乏而落后。

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厚重历史

7月11日下午,服务队一行在王虎林老师的带领下徒步前往竹沟镇烈士陵园。1958年,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兴建竹沟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共收集文物、资料和图片上千件,办有两个主题陈列厅。是全国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和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先映入队员们眼帘的是一座仿古牌楼式建筑,“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六个大字在周围苍翠的松柏的烘托下显得庄严肃穆。随后,在导游的引导下,大家先后参观了“竹沟惨案”和“中原烽火”两个展示当年革命前辈斗争场面和丰功伟绩的陈列厅,并配合河南电视台录制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宣传片。出展览厅,大家便看到高大庄严的陵台上,耸立着宏伟挺拔的“竹沟革命纪念碑”,周围4座纪念亭呈翼型环峙,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碑名苍劲有力,整座建筑气势迫人,大家在碑前深深的三鞠躬,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碑后是高大的革命烈士公墓和悼念英烈的碑林,苍翠松柏环绕四周。置身于这宁静而肃穆的陵园中,队员们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加坚定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信念。

确山之行成果多实践归来收获丰

7月12日,法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在院办会议室召开“实践归来话收获”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时间虽短,却给队员们带来许多思考与感悟。小延安街上革命旧址的参观,烈日下热闹集市的法律咨询;走入农户与农民的亲切交谈,坐进教室与孩子们的亲密交流……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一幅幅剪影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队员的脑海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家以实践活动来亲身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活动中汲取营养、丰富知识。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队员们来说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它不仅让队员们了解了很多有关当年民族英雄们的光辉事迹,更使大家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辛酸,也认识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性。相信回到学校之后,队员们会因明白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而更加努力学习,为社会的明天献出自己一份力,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奉献自己的青春。

暑期社会实践法学院报告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法学院毕业生社会实践报告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社会实践简报

社会实践简报

社会实践简报

社会实践简报

山西大学法学院迎新活动简报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法学院社会实践简报.doc》
法学院社会实践简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