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感情写文章

2020-03-04 00:20: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带着感情写文章

占先雨

秋风瑟瑟,秋雨煞人,每至秋天总令人伤感,而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却写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美秋天的诗句。

小花猫践踏了辛辛苦苦栽植出来的花草树木,现代作家老舍不但不责怪它们,反而说它们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夏日炎炎,知了顽地在树上嘶叫着,让人感到心烦意乱,我们的小朋友却说:“知了声音一声长过一声,一声高过一声,正在进行着一场唱歌比赛呢”!

凡事种种,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对秋天有感情,对小猫有感情,对知了有感情,所以笔下的文章都写得那么优美,那么动人,那么别具风味。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小学课本《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启发教育我们的学生,要写好文章,一是要对所定事物非常熟悉;二是要对所写事物很有感情。

我们的学生写作文往往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所写内容缺乏感情,当然也就写不好。比如写《我的妈妈》,如果你喜欢你的妈妈,爱你的妈妈,那么你就会觉得妈妈的每一个地方都 是美的,每一种做法都是对的,哪怕是那与她年龄很不相称的白头发和黑得发亮的皮肤,你都会把它们看成勤劳的象征和健康美的表现。

相反,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妈妈,那么你的妈妈再长得美丽,再多么勤劳能干,你都会觉得妈妈这个不是,那个不好,甚至看不起自己的妈妈,不是吗?

写动物也是如此,你喜欢的动物,你会觉得它什么都好,即使是弄坏了你心爱的东西或在你的身是小便,你都舍不得打它们,反而觉得它有趣、可爱、天真不懂事。

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如此。作家写景物总是包含着激情,他们总觉得山是那样的秀,水是那样的清,花是那样的美,总让人看不够,让人陶醉。而我们的学生,对身边的景物熟视无睹,他们觉得有什么好看的,还是原来的山,还是原来的水,原来的草,原来的花,年复一年,单调乏味。

我们都知道,夸张的写法是对所写事物加以扩大或缩小,说些言过其实的话。虽然不真实,但它并没有让读者感到是在说谎,反而乐于被人接受。为什么?因为它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万条垂下绿丝绦”“飞流直下三千尺”“万水千山只等闲”。

喜怒哀乐,人皆有之;感情不同,所见景物也各民,文章写起来也不一样。春花秋月,正是良辰美景,可在南唐诗人李煜的眼里是那样的伤感:“春花秋月何时了?”同样写雨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截然不同。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物,借物抒情”,这些都是我们推崇的写作方法,特别是写人、叙事、写景这类文章更离不开感情。“带着感情写文章”,才能写出优美动人的文章来。

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

带着感情走基层

肩负责任扶贫 带着感情扶贫

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推荐]

安全生产征文:带着感情抓安全

带着感情去工作(警察演讲)

警察演讲稿:带着感情去工作

带着感情去工作(警察演讲)

学习心得体会—带着感情抓落实

写文章

《带着感情写文章.doc》
带着感情写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