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自我反思

2020-03-01 15:59: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育教学自我反思

凤凰四中韩景春

一“水”“碗水”关系应重新审视。

“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是传统的教育格言,相信它使我们长期以来对脑袋里虽然装满东西却例不出来的老师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和原谅。面对未来教育,我们已没有什么理由再对之听之任之;应当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因为,

(1)我们首先应当面对知识的快速更新。据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预测,今天出生的小孩,到大学毕业时,世界上的知识总量将增加4倍;当这个小孩50岁时,知识总量将是他出生时的32倍,而且97%的知识都是在他出生以后才研究出来的。像这样,教师再想灌满自己这一桶水再去教学生,很可能你灌的就已经是污水。

(2)有人估计,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中,每三到五年就有50%的技能过时,在20年的期限里,可能有50%的职业发生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第

一、

二、三产业依所占比重排序:20世纪四十年代为

一、

二、三,今天已是

二、

一、三,到21世纪中期将向

三、

二、一格局演进。这种背景下,将生活截然分成学习、工作和退休三个阶段,并想让学生在第一阶段就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将成为昨日黄花。

(3)开放社会必然带来学习开放,未来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将不会是只此一家。课堂上,老师面对的将是真正的社会人,如果这时老师依旧在课堂上抱残守缺,总觉得自己一定比学生懂得多,许多时候会劳而无功。

基于此,老师与其在课堂上老考虑用这一桶水灌满学生那一豌水,还不如给他们找水工具,直至教会他们找水的方法。

二、记亿的效能到底多大?

某市有位中考状元曾向在市教委当主任的亲戚透露过考试秘诀:把包括实验步骤和结果在内的内容全背下来。这是关于记忆功能的最好注脚。课堂上,老师通常都给这类学生以特殊关照,然而对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衡量一个人怎么样,不是看他记住什么,而是看他把所有所学都忘掉后还剩下什么;据说,他在美国演讲时,曾有人问他光的速度,他说“我不知道”,因为这可以从物理学辞典中查到。为这件事作注的是“一个人能顶一个师”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从美国回来时,何曾带回半纸资料?若说记忆无用,未免偏激,但我们骨

子里是否该多思考此问题:到底课上让学生学些什么?学习过程中,学生到底该留住些什么?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究会,埃及人维达德•莫尔科斯在发言中对一直基于“记亿”基础上的教育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这种教育方式是殖民者培训“死心踏地”公务员的产物,并说“人们实际上不能把全部科学遗产都记忆下来。”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这样。

三、老师想讲未必重要,课堂实际才真正重要。

听过多少节好课才发现中国教师的讲课水平之高,这并非虚辞、谀辞,原因是他们在备课时下了许多功夫:备教材、备学生、甚至备这节课的每一个组织环节、过程,遇到讲公开课,观摩课更是如此,有时把提问的学生也备了进去,严谨周到无与伦比。然而,最大的漏备也是最根本的漏备是对课堂教学实际的漠视。老师做”完美”的套儿:同一教材内容,不论讲多少班级,讲几年都是一个模式,优劣只看老师讲课过程中有无漏洞;什么电化手段,什么多媒体运用,一切都只为迎合某些管理者的喜好或某些时髦提法。实际上,不同班、不同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情况是不同的,老师也深知其理。“应当面对大多数学生”,“怕完不成教学计划”,“时间不够用”等等,千万条理由都是想让学生围着老师转,至死也不愿承认自己的教育观念落后,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美国的课堂上经常有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有时老师干脆中断正常内容与学生讨论很长时间,这在我国讲坛上绝对难看到。我曾抽查过某地重点初中的学习情况,其中不少是尖子生,不讨厌念书的尚不足10%;有学生说,想读书就是不愿意上课。学生为什么这样,且日趋严重?根本原因是,课堂上老师根本没想尊重学生的需要,不把学生当做主人;尽管这样,老师仍不愿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却喜欢埋怨学生今不如昔。

四、结论该由学生下,教师千万别帮忙太过。

与许多老师探讨过“一节课应达到什么效果”的问题,普遍认为是下课后学生的课后作业能做。这并不错,遗憾的是,达到目的的方法大多欠妥。理科如数学课,随着例题中式子的一步步列出,老师总爱问:“是吗?”“对不对?”怎么可能不对、不是?我们讲“教师为主导”,老师就想把学生‘导”进自己的思维中去,学生能不跟你走?我曾听过一节课,老师有步式子推导错误,学生直嚷,她说“请注意听!”末了一看,结果不对,才发现错了。这种状况文科课程更加突出。比如有节语文课,老师讲课基本上无懈可击,下课了,一看所留作业,才

发现投影片上显示的正是课后练习题,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抄下来就完成了。再如分析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过程三段式,每一步都掰碎嚼烂喂到学生嘴里,老师从不嫌累。这就难怪了,许多媒体报道,把我们国内学生同国外的放在一起,我国学生很少个性和探索、冒险精神,常表现得唯唯喏喏。可见,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早已超出课堂范围,还直接影响到学生做人做事。长此下去,他们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我们怎么同人家竞争!

五、想改变别人,应该首先改变自己。

学生靠我们哺育,科学、文明靠我们传承,我们有时候并不比学生优越,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这点越发明显。同学生一起成长才能更了解他们,进而才能教好他们。

六、投入感情也是教育。

这是针对许多老师在讲课中不作感情投资而言,这种老师讲课时,好橡游离于内容之外,在他们身上看不见对知识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兴趣,对科学文明的向往;知识上无交流,感情上也不同学生交流。在西方“情商教育”已弥漫开来,这种课堂情形对学生人格形成关系甚大。可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尚没有予以注意,应马上改变,不然,其危害远远超过内容差错。

21世纪是高速变化的世纪,这种变化不允许我们用昨天的眼光看今天的世界,用昨天的知识去武装明天的人。教育工作者应当比别人更清楚教育的使命。伴随着知识社会更加开放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设施,教育教学理念也应有一个飞跃。总之,怎么让学生具备更为良好的素养?如何通过我们把下一代培养成未来生活的主人,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2009.08.03

自我教学反思报告

《自我新形象》教学反思

《自我新形象》教学反思

教学上自我反思

教育教学自我检查

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自我反思.doc》
教育教学自我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