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评课稿

2020-03-02 09:31: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画风》评课稿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

最近,学校举办了“赛课”活动,杜丽辉老师代表我们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参加学校比赛。杜老师讲的是《画风》一课。杜老师在这次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课堂上从容不迫,适时发挥,教学语言和蔼可亲,这些给我们二年级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画风》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赵小艺、陈丹、宋涛一起画画时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谁能画风”。赵小艺首先动脑筋想出了办法,最后三人用不同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了风的样子。本课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听了杜老师上的《画风》一课,综合教研组教师的观点,下面谈一些对这节课的感受: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张老师用风的谜语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猜猜它是什么?”简单的谜语一下激发学生的学生学习兴趣。由于是第二课时,所以接着,她出示小诗歌来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这首小诗也涵盖了文章大意,在巩固字词的同时了解了课文内容。

二、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教学,问题设计有效。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杜老师注重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例如在教学生学课文4—8自然段时,设计问题“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教师出示重点句“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多么会发现、会联想啊!这是她的心情是怎样呢?教师借机指导朗读,如我能“我也会画风了”“还有我还能画!”等句子,带着兴奋的心情用自信肯定的语气读。每一次画风,都引导孩子抓住重点的字来感悟。

杜老师的教学结构清晰,重点放在赵小艺和宋涛的画风上。她在这两个环节中提出的问题:“你在思考问题时会有什么动作?”“想想你就是宋涛,你打算怎么样介绍你的画?”让学生动脑筋理解了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了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

在这一环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抓住重点句教学,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三、课堂上重视常规训练

在杜老师的中个教学过程中,她很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说完整的话,以及教学生字环节中,提醒学生书写注意“三个一”,正确的坐姿等等。体现出在低年段重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四、注重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

激励性的恰当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上,杜老师不时的把恰到好处的激励性语言送给同学们,为学生自主读书学习注入了催化剂,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的自豪感。

五、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在课堂结束时,杜老师提出“我也会画风”,让学生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方法画风?随机让孩子们写到书上,做到了读写说相结合。最后拓展部分,出示一首叶圣陶的诗歌《谁也不知道》,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白要注意观察生活,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掌握的知识。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会有些不完美,这节课也不例外。

1、指导书写的时候,最好在学生练写完后让学生评一评,议一议,使他们的书写更美观。

2、教学内容局限知识面窄。例如设计作业时可补充“声音、气味也看不见、摸不着,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的笔绘画出来。

3、学生的活动面不够广,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还需要今后老师在问题设计引导时多下功夫。

画风评课稿

《画风》评课稿

画风教学反思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画风评课稿.doc》
画风评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