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

2020-03-02 02:15: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

一、本节课地位

本节课在整体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一课感悟什么是自尊和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基础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本节课由“请你说一说什么是自信”、“我能行”、“超越自负,告别自卑”、“如何培养自信心”和“做一做”五部分组成,分别介绍了自信的含义和表现,以及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以帮助学生走出自信的误区,以自信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总要求和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可分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

A、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课本20页,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B、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课本21页,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2、能力目标:

A、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B、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课本

21、22页)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课本27页,唱响自信之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自信的含义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七年级学生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于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加强探讨和引导。

四、教学理念 考虑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采用以学生活动为教学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同时,本课教学内容的主题是自信,教师自身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本人应以自信的姿态从事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拥有自信的渴望,并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控制和自我调适心态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流程

1、导入:欣赏音乐郑智化的《水手》,导入今天所要讲的课程——扬起自信的风帆。以音乐的形式导入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老师讲解本节课第一部分,也是本节课重点——自信的含义。自信, 就是人对自我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最求的目标。

3、结合本课第一框“我能行”,进行学生活动——“夸夸自己”。让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身边有关自信的例子,以及列举一些自己的优点,增加对自己的自信,直切主题。

4、欣赏视频——中国梦想秀冯辉,让同学们看完讨论一下自己的感受。视频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5、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名人小故事。

故事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以后,有人曾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网罗了一批所谓名流对这一理论进行声势浩大的挞伐。可是爱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论必然胜利,对挞伐不屑一顾,他说:“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发驳就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他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坚持研究,终于使“相对论”成为20世纪的伟大理论,为世人瞩目。

故事二:古希腊的雄辩家德摩斯梯尼,小的时候声音微弱,口吃严重。每当看到人家滔滔不绝地演讲时,就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雄辩家。他自信能够成功。为使声音变得洪亮有力,他站在海边,大声喊叫;为增大肺活量,他跑步登山;为了使舌头灵活,他口含小石子练习朗读;在镜子前,他反复练习演讲时的动作和姿势……终于,在一次辩论大会上,他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雄辩家之一。

让同学们谈一下从这些小故事中,发现了什么道理。然后教师进行讲解本节课第二部分——为什么要自信,让学生明白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有助于成功的道理。

6、通过子舆、小章鱼和青蛙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白自信、自卑和自负的区别。 故事一:《庄子》中有个叫子舆的人, 上天赋予他很多缺陷:驼背、隆 肩、脖筋朝天。朋友问他:“你 讨厌自己的样子吗?”他回答说: “不!我为什么要讨厌自己呢! 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变成一只公 鸡,我就用它在清晨报晓;假如 上天使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 用它打斑鸠烤了吃;假如上天使 我的尾椎骨变成车轮,精神变成马,我便乘着它周游世界„„

故事二:自卑的小章鱼:有一条小章鱼,它时常因为自己丑陋的身躯而感到自卑和伤心。因此,它总是把自己的身体掩藏在海底礁石的缝隙里,不肯跟随妈妈一起去远游。

它羡慕蟹子和扇贝,因为它们有坚硬的盔甲保护自己;它更羡慕鲨鱼和金枪鱼,因为它们有健壮的骨骼和锐利的武器来战胜对手,所以它们是那么的威猛。因而,它常常独自躲在礁石的缝隙里哭泣。 终于有一天,在妈妈地再三鼓励之下,它才答应跟随妈妈一起去远游。它怯怯地游在妈妈的身边,第一次游这么远,它仿佛感觉身边有好多嘲讽的眼神在注视着自己。

当它们游到一浅滩处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张巨大的渔网将它和众多鱼类网在里面。任凭它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小章鱼听到了妈妈痛苦的呼喊。 随着起网机“隆隆”的声响,它和其他落网的鱼,被抛洒在船甲板上,跌得晕头转向。

当它清醒过来时,发现身边那些徒劳挣扎的鱼儿们,被渔人装进鱼筐,送入冷冻舱。它趁渔人不注意,悄悄地爬到船舷的那一条落水眼处。之后,它的身体竟然神奇般地从那条窄窄的缝隙钻了过去。当它跃入大海,安全回到妈妈身边的时候,它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出色。

故事三:青蛙的故事: 一群动物举行比“大”竞赛。老牛走上擂台,台下一片呼声:“大!”大象登台表演,台下又一片欢呼:“大!”青蛙看在眼里,很不服气,跳上一块巨石,鼓起肚皮,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 青蛙继续鼓肚皮,嘭的一声,肚皮破了。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让同学们互相谈论一下,自己是怎样看待子舆、小章鱼和青蛙的故事的。 老师讲解分析本节课第三部分——自信、自卑与自负的区别。 自卑者:夸大缺点

自卑的人首先对自己不满:不满意自己的长相,不满意自己的状态,不满意自己的成绩等等。因此往往表现为情绪消极、缺乏进取心、性格孤僻、悲观有时还会以暴怒、忌妒、自暴自弃等形式表现出来。 自负者:夸大优点

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 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而且,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

自信者: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从而教师讲解自信的含义。

7、学生活动:进行小测试,让同学了解一下自己的自信来源于哪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找准方向,树立自信。

8、老师讲解本节课第四部分——培养自信心的方法,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确立自信心。A、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B、给自己一个微笑C、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D、学会自我激励E、感受别人的欣赏F、成功的体验G、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素质

9、老师讲解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应该如何确立自信。A、从自己擅长或容易提高的科目入手B、以自己为起点,订立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C、将学习目标分为具体几个小目标来执行D、付出真正的奴隶,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10、本节课第五部分,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布置作业“做一做”,并结束本堂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

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案

扬起自信的风帆

扬起自信的风帆

扬起自信的风帆

扬起自信的风帆

扬起自信的风帆

扬起自信的风帆

扬起自信的风帆

扬起自信的风帆

《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doc》
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