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文化目标和规划

2020-03-03 21:37: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东阿职教中心青少年道德培养基本情况

我校一直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创新德育工作内容、方法和途径,并且以德育序列化为主线,突出主题教育。建立了一支以学校领导为主,中层干部为成员,班主任为骨干的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常年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构建了学校、班级、校外教育基地为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围绕让学生做“一个知书达理、品行高尚的人”,我们着重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制订并实施了《与传统美德牵手,与现代文明同行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按学期确立文明礼仪普及教育工作主题,主要包括加强自我修养、校园内的文明、校园外的文明、文明上岗等四大模块,每学期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安排六个内容,将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纳入了序列化、规范化轨道。为强化文明礼仪教育,自编了《文明礼仪规范》校本教材,编写了《文明礼仪“三字经”》,编排了文明礼仪展示操,成立了学生社团——礼仪队,2010年学校被聊城市委宣传部评为聊城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被东阿县委宣传部、县关工委评为东阿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十分重视感恩教育,组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我们确定了“十个一”教育内容,即组织一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设立一个孝心日(时间为每月大休日)、算一笔感恩账、写一封感恩信、通一次感恩电话、说一句感恩话、办一期感恩黑板报、写一篇感恩征文、当一周家、唱一首感恩歌。

围绕让学生“做一个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人”,我们突出开展了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三大步模式”励志教育活动,该活动共需读有十封信,每封信读三周,书信的内容来自清华北大300名优秀学生成才经验,由德育处处统一印发。自该活动开展以来,同学们每天早、中晚预备铃后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昂扬向上的词句与理念,接受积极地心理暗示,使学生逐渐构建“我是最优秀的”自我映像,并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把这种积极的自我映像得到强化,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激励自己在各方面不断进步。该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该活动起到了强化自信,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积极作用。为了让学生“做一个文专兼备、德艺双馨的人”,我们又突出开展了学生才艺展示活动,每年五月组织学生专业技能比武,每年十月组织学生flash动画制作、发明创造和特长展示活动如唱歌、美术、书法等比赛活动,同时我们每年还组织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组织创业教育讲座,依此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教育。

努力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努力把校园建成德育大课堂,形成了“听有声、看有景”的育人教育文化氛围新格局。几年来,我校努力追求并培育一种蓬勃进取、意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学校特色的高度来积极构建。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培育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每学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结合形势,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发挥校园广播站和黑板报的作用,加强好人好事、先进事迹等宣传,宏场了正气,树立了典型。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设了音乐、书法、日语、韩语、动画设计、服装设计、武术、篮球技术、乒乓球技术、体育舞蹈、影视赏析、美术鉴赏等课程,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堂的补充延伸,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还以师德为核心,提升教师队伍素养,以活动为载体,规范学生品行养成教育,塑造了优秀的学校形象,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了我校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德育还处利用学校电视网络定期为学生播放《天下父母》栏目,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进一步完善德育长廊、校园之声广播站、手抄报、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发挥舆论阵地的教育激励和正面引导作用。

针对职校生的思想实际,学校建立了全员育人导师制 ,开展了待优生帮扶活动,即每一名教师帮扶几名学生。帮扶内容为:在学业上辅导;在思想上引导;在生活上指导;在心理上疏导。帮扶要求为:每周与学生交流不少于一次;每双周与学生班主任沟通了解一次情况;每月与待优生家长沟通交流一次;及时参加学生所在班级组织的班会及其他德育活动;对帮扶的一切活动要认真填写《学生帮扶记录》、并且认真修改学生成长记录。学期学校都召开一次帮扶教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部分学生经过帮扶教育后,自觉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由后进变为先进,部分同学经过帮扶还考入了高等院校或成为了创业立业典型。我校的学生帮扶制度工作受到学生家长的高度评价。

东阿职教中心青少年道德培养工作规划

(一)培养目标 以培养学生“爱国、知礼、诚信、责任”道德素质为目标,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为抓手,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以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为载体,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德育品牌。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工作思路

根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我们确立“点、线、面”的德育工作创新思路,即: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为主线,全面推进养成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待优生帮扶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遵循“整体规划,功能细化,分工实施,逐步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创建“文明校园、特色校园、和谐校园”。

(三)工作措施

1、抓机制,形成合力,构建全员育人局面。

⑴学校要健全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建立起校长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领导体系,完善工作部门职能,细化部门分工,强化部门职责,协调部门合作,提高德育工作执行力,使学校德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⑵进一步完善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制度。修订东阿职教中心《学生千分制管理实施方案》,提高德育主体功能为重点的学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自律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修订东阿县职教中心《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对班主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完善班主任考评机制,修改《东阿职教中心班主任工作评比办法》,促进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⑶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从机制建设、激励拉动等层面加快全体教职工结对帮扶活动的步伐。

2、抓特色,创树品牌,拓展德育教育内涵。

⑴进一步深化“与传统美德牵手,与现代文明同行”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的优势,组织学生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等方面入手,逐步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每学年举行文明礼仪表演2次。大力开展“四德”教育,重点是孝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实践教育活动,建立校外德育基地3个,开展实践活动2000人次。广泛开展道德宣誓教育,继续抓好国旗下宣誓、会操道德宣誓、每天课前“励志教育宣誓”。

⑵积极开展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方式,突出创新主题,作好结合文章。一是将竞赛引入课堂,实现四个结合:即将“论文”类中的三个项目与作文课和团课相结合;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项目与职业生涯导航课相结合;将“FLASH动漫”类的两个项目与微机专业的动漫技能实训课相结合;将“职业礼仪表演”项目与礼仪课相结合。二是将竞赛内容分布到全年的德育工作中,与学校德育序列化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结合。继续保持山东省领先,力争每届更多的作品获全国文明风采竞赛奖项。

⑶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建设,打响活动品牌 。加强对国旗班、礼仪队、校园之声广播站、文学社、摄影协会等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活跃社团文化,活跃第二课堂以此辅助补充第一课堂。

3、抓渗透,整合资源,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⑴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将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开展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每学年举办全校性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会、在乐中成长。

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①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通过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服、文化活动周征集提炼设计培育等,体现办学思想,彰显办学特色。切实作好校史、大事记编撰,作好纪念物的收藏、教师录和校友录的编制以及优秀毕业生、先进人物事迹和校园鲜活故事的收集与编纂工作,以校史文化独特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教育和激励师生。

②搞好校园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学校校园建设规划以“绿色校园”为理念,科学构思,精心设计,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校园传媒等文化资源,增加校园人文景观和有个性的校园宣传标语,打造和谐的道路文化、操场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走廊文化,使校园洋溢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推动了我校的整体发展。

⑷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各类讲座,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加强学校教室环境建设,使之成为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建设文化长廊,展示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增强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心。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班组建设规划和目标

农民文化技术培训目标规划

阅读目标和规划

非线性规划和目标规划

自我发展目标和规划

长期目标和规划

校园环境建设文化规划

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目标

建设总结及目标规划

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目标

《道德建设文化目标和规划.doc》
道德建设文化目标和规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