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1107

2020-03-01 16:20: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广宁县其鉴纪念中学

近年来,我校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通过抓好组织建设、“四有”工作常态化、校园文化建设、知行合一活动等,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着力提高思想认识。学校积极适应德育工作新常态,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美德等化为师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优化学风、教风,促进和谐,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

(二)着力抓好组织机制。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课程实施、文化营造、活动实施的具体责任和负责人。

(三)着力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广播站每天安排一个传统文化知识宣传专栏。二是播出一序列传统文化歌曲。三是学校建设了一条传统文化主题长廊。四是校园张贴了一系列传统文化宣传标语、挂画。五是学校兴建了全县第一个“孔子学堂”,建设了道德讲堂。六是每班每季度开展一次主题板报评比。通过“六个一”,全方位、立体式营造浓厚氛围。

(四)着力抓好师资保障。一是设立传统文化教育学科教研组,落实了28位“国学”专(兼)职科任教师。让国

1

学科组与其他科组一样由教导处实行常态化、规范化统一管理,确保国学课有课程计划、有专人上、有教案、有内容、有作业,一周有一教研活动。大大提升了师生对“国学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二是抓好校本培训。邀请到原市教育局副局长、原肇庆中学校长吴穗章同志来校作培训讲座。聘请省文联会员、县文联主席、《话说广宁》主持人刘东荣先生为传统文化教育校外辅导员。并派出骨干教师到肇庆学院附中、肇庆市奥维斯实验小学等10多所名校观摩教学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级培训。三是积极参加教学竞赛。选送了陈素兰老师参加县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在科组集体备课中,也让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

(五)着力拓宽活动载体。一是落实“一周一课程”课堂教学。以《弟子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等经典文著读本为学习内容体系。七年级学习《孟子》上册,八年级学习《孟子》下册,九年级学习《道德经》。且做到让学生熟读背诵国学经典。二是落实一月一“孔子学堂”或道德讲堂主题教育。我校全县首个孔子学堂在开展活动时遵照古代“开学礼”仪式,注重“三个统一”,即上课前先统一洗手、统一穿着汉服,下课时再统一折叠安防汉服,并做到师生相互敬礼。通过“三个统一”达到学知识、知规矩、懂礼仪也就是“知书识礼”的效果。三是适时举办一次主题活动。我们邀请刘东荣先生来校举办了传统文化讲座1期;校级领导带头举办了全校性传统文化讲座3期;举办了传统文化节目汇演1期;主题艺术节1届;主题征文比赛3期;《礼运大

2

同》班际手语操比赛1期;借助开学典礼举行了拜师仪式1期。让师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认知和感受。四是形成一套常规体验参与模式。即:学生每天参与一次《礼运大同》手语操课间活动;每周升旗仪式参与一次的拜师仪式(即师生相互敬礼),并要求全体教职工穿唐装参加;学生每周分年级背诵一次国学经典;学校建立了醒狮社和书法社等各类兴趣社团,并落实辅导老师,落实专门活动场室,每周利用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参与兴趣社团40分钟的活动体验。多种的形式,实在的内容,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六)着力落实经费保障。一是投入10多万元兴建了全县首个孔子学堂。二是争取到县政协、县纪委等部门大力支持,投入了15万多元,建设了道德讲堂和传统文化主题围墙和孝廉文化教育基地。三是投入3万多元,开展了校园传统文化建设。四是投入5000多元,添置了学生汉服80多套。五是争取到“阳光”志愿者协会等爱心团体捐赠《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课本2000多套。六是争取到社会爱心资金1万多元,为全体教职工征订了唐装校服。

通过“六个着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校园传统文化氛围较浓。二是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场室、书籍等硬件资源比较充实。三是国学专职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陈素兰老师参加县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竞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国学科组教师获县“百花杯”中小学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一等奖。杨杰之设计的教案《品读精髓》入围市优秀

3

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教案。四是学生能熟背国学经典,懂得一定传统礼仪,如进出校门能做到向老师鞠躬敬礼,掌握了舞狮子、剪纸、书法等一定的传统文化技能。对核心价值观内容也熟知,校风不断优化,师生中涌现出了如罗宗智老师拾金不昧被评为肇庆市身边好人等的先进典型。五是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百佳示范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师生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校园和谐平安。2016年获全县初中教育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被定为全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点。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电教化设备设施仍不够充裕。二是科任教师业务水平仍不够高。三是教育活动品牌化仍不够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投入,增添补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软硬件,提升教育成效;二是加强培训,加大教研科组培训力度,提升科任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三是精炼载体,提升教育和活动特色品牌化水平。

2017年11月6日

4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教育主持词

传统文化教育讲稿

《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1107.doc》
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110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