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作文

2020-03-03 22:40: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规则,我想告诉你

虽然孟老夫子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可你这规矩也得是规矩啊。这不,老祖宗又有话了:“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像材料中所订的运动会规则,两个人必须下去一个人,为什么必须如此呢?为什么不可以像那两位同学那样抱住转身,顺利过桥,获得双赢呢?规则是为了工作的便利,生活的美好。当规则发挥不了其积极作用的时候,这样的规则当休矣。

《易经》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而言之,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如此,整个世界莫不如此。唐朝如果不摒弃隋末的陈规陋习,怎会有大唐新风?如果不是兼收并蓄,完善规则,又怎能开大唐盛世?犹太人作为世界上优秀的族群,他们是坚持本民族信仰的,但他们到世界各地后,语言、风俗逐渐和当地居民同化。犹太人重视教育,他们的孩子四岁时就可以开始独立思考、行为。他们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不要拘泥于一个想法,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思考方法。犹太人的智慧由此也可见一斑。大清王朝自以为是天朝上国,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停滞,可谓墨守成规了,最后落得个主权严重丧失,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看来,我们要遵守的应是合理的规则,对于陈规陋习,大可以割除为是。

我们为什么遵守规则?因为规则是社会形成的基础,没有规则便没有人类社会。然而,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适时、适地、适人、适度,它要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说德国是制造大国,看一看这些小事吧。德国的门把手,一律一横,没有像很多地方那样在门把手上做文章,非要设计得五花八门,菱形的、球形的......因为扭力比“一横”柄大,结果故障率高。而“一横”柄往下按,轻轻推,用力小,损耗低,最符合工程经济学。德国的窗,都是往里开,而且从上部开,这样上宽下窄,兜住所有轻轻扬起的室内浊气、尘埃,落于窗外,又不让落叶、雨水漏入室内。倘若侧开窗,雨就会从侧面斜入。风,不管从哪个侧面飘,侧开窗的上面豁开的角度肯定会渗入。不依从于常见的规则,合理的规则才是更好的规则。

哲人说:“这个伟大的世界永远旋转,不断地改变陈规。”人是会思考的苇草。思考要求我们不要苟同,不断创新,去追求最有利社会进步的规则。墨守成规只会止步不前,留下失败的沮丧。让我们撕去强加于规则外面的不合理的外衣吧,让我们打破常规吧,让我们行走在打破常规的道路上吧。那条道路不仅通往智慧之宫,更是通往充满人性美的殿堂。那是成功之路。

坚持平凡,铸就不凡

泰戈尔曾说:“生命开始于圆满,却终止于无穷。”生命在无尽的探索和追求中趋于圆满。平凡是琐碎与细微,不凡是荣光与宏伟。然而,正是对平凡的不懈重复与坚持,才成就了不凡。

“将平凡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天才。”这句话在北大保安张国强的身上得到了印证。因为家境贫寒,他早早辍学来到北京打拼,成为北大的一名普通保安,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开放宽容的人文精神打动了他,他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去课堂蹭课,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复一日,醉心于书本。在每个日落与黄昏,他总是不懈地向知识的高峰攀登。终于,他参加成人高考,以高出分数线60多分的好成绩,成了北大中文系的一名学生,他也被人冠以“中国最励志保安”的美名。将平凡进行到底,将这一径的长途播撒下辛勤的汗水,点缀得花香弥漫,让简单又细微的重复,成就辉煌。

平凡的事情认真做,是成功者的另一秘诀。古人云“万事开头难”,实则不然。万事开头皆宜。然而,越到最后,面临的困难越多,放弃的可能性就越大。始终如一,认真地将平凡之事做好,这是成功者的奥秘。王羲之的书法入木三分,灵动俊逸。然而,你可曾知他少年苦练时的认真,每一次临摹,每一次演练,他都一丝不苟。直至门前水塘被墨汁染成了“黑塘”。王羲之的不凡在于他的平凡,以认真的态度重复平凡的事,这便是《兰亭集序》享誉千载的精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大。在平凡中认真、踏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奇迹便会以让人惊羡的姿态不期而至。

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是平凡的涅槃。至于极限,不凡的境界全出。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以其波点风格风靡全球,将普通的圆圈排列、组合、重叠,拼凑出的居然是完整的灵魂。圆圈代表的,不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而是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草间弥生的成就就在于它将平凡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波点的极致是辉煌的万众瞩目。在平凡的姿态里发现独到的魅力,犹如在黑黝黝的石头里寻得质地优良的璞玉,拨云散雾,云开月明。平凡的极限便成其不凡。

平凡的意义在于,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平凡,铸就自己独特的不凡,而这过程,需要痛苦的磨砺,挫折的洗礼,一路上少不了嘲笑与质疑,然而,平凡的人将用他们的坚持与毅力成就不凡。

千百年前,姜太公垂钓渭水河边,自信“愿者上钩”,最终辅佐武王成就霸业。时光又过去了几百年,普通的草民庄周,同样是河边的一位垂钓者,却只愿“曳尾于涂中”。活出了他自己的风流神韵,一生逍遥。姜太公的人生固然精彩,而庄周的人生则告诉我们:坚持平凡,成就不凡。

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doc》
高考优秀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