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2020-03-02 08:38: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了总结、交流语文课程改革经验,收获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成果,研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语文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开展出谋划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于4月6日至8日在上海召开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共有40余名专家、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

巢宗祺等三位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成员首先在会上介绍了教育部近期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长巢宗祺说:这次的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是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实施两年多以来,各实验区在实施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修订的。修订是在去年教育部委托各地教研中心对42个国家级实验区实施课标实验稿情况调查和华东师大数据中心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工作从今年2月开始,现已基本结束。这次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系统修改,约有二百多处作了改动和调整。实验稿中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念没有变,主要是在内容和思想的表述上更为科学、明确和不易产生理解上的歧义了。

代表们就课程标准本身及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讨,主要有:1.语文教育教学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3.母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实践;4.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关系;5.语文教学中要不要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如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问题;6.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课才能算得上是一节好课?

在研讨的基础上,与会代表取得了以下共识:

·语文课程改革不是在原有语文教学基础上的推倒重来,而是要改掉那些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东西。要在继承优秀的语文教学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整体,两种特性是有机地统一在语文学科中的,而不是简单的拼盘或叠加。

·语文学科是母语教学,学习天地非常广阔,实践性较强,语文学科要利用和发挥好母语教学的优势,加强语文学习实践。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但并不等于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有接受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如何有效的问题。

在新课改理念下,一堂好课主要从以下方面去衡量:(1)教学目标是否清楚、明确、恰当?(2)教学目标中是否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阶段性特点?(3)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4)学生是否学得主动、积极?(5)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作用是否得到积极、自然的体现和发挥?(6)教学效果是否好?(7)语文学习中的训练是否合适,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掌握了多少?(8)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

与会代表还一致认为,教师自身素质和文化底蕴也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因素,呼吁各地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研讨会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讨会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月教学研讨会总结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全县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研讨会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doc》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