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班主任对家长教育子女的几点建议

2020-03-04 02:22: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名班主任对家长教育子女的几点建议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爱,而一直以来,教育的问题一直以教师、学校为责任主体,社会尤其是媒体发现一些问题更是以教师、学校为突破口找问题、查原因,而忽视了家庭、家长对孩子成长产生的重要影响。教育形势喜人,但也陷入一些困顿之中。 困顿一:提高效率与学生睡眠不足的矛盾

天津市妇联与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日前对天津市九个区县1054位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缺乏睡眠。天津市家教研究会副会长关颖分析指出,三大因素致使孩子睡眠“欠债”。一是学业负担过重,这是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根本原因。除了孩子在学校时间过长、作业过多之外,一些家长也在给孩子“增负”。本次调查显示49.3%的孩子上课余学习班,23.1%的家长给孩子布置课余作业,16.8%的家长给孩子请家教。 二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对睡眠影响很大,不少中小学生因为边学边玩、写作业太慢等耽误了很多时间。 三是由择校导致的上学路远。调查显示,就近入学学生平均睡眠时间是8.65小时,择校学生是8.12小时,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建议父母要摆正学习与健康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减轻孩子学习负担,确保孩子睡眠充足。为孩子“择校”时,不仅要注重学校教学质量,还要考虑孩子上学途中所消耗的时间、精力和安全问题。我还想补充一点,一些农村学校寄宿生晚间管理不力,也是学生休息不足的一大原因。

素质教育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不少教师抱怨学生上课做小动作或者分神,昏昏沉沉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殊不知睡眠不足是罪恶元凶。如何解决问题,成为一大新的课题。

困顿二:社会不良现象诱惑与教师正确引导的矛盾

十多年前,有人提出“6﹢1﹤0”的命题,即六天的学校教育抵不上一天社会的负面影响。我们现在姑且不讨论这一命题,但社会上网吧、游戏厅对学生的诱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冲击,学好上业难就的现实,物质条件优越,一些家长对孩子升学缺乏正确引导的副作用等都制约着教师的工作的正常开展。孩子撒谎现象越来越普遍,少数孩子已学会在教师与家长之间制造障碍,甚至留给老师的家庭电话都是假的,让教师、家长无法正常沟通。 困顿三:孩子心理问题与教育程度轻重把握的矛盾

有些中小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如下问题:1.学校恐惧;2.学习动机缺乏;3.学习的困难;4.学习疲劳;5.厌学心理;6.知识遗忘,考试焦虑。这些问题在农村中学的初三年级表现比较明显。以上六个问题,老师们或许已经找到或正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学生早恋、网瘾、抑郁症甚至自杀现象已经成为教育的热点话题,媒体上披露已不鲜见。教育过程中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教育时如何把握程度是敏感话题。

本人是一名从事26年班主任工作的一线教师,归纳一些矛盾并非否定现代教育的成就,也非给社会抹黑,亦非说家长不配合学校教育,更非替老师、学校推卸教育的责任。只是想说,我们的家长在以上三组矛盾中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而教不当,亦有过。

其实很多父母也对教育孩子倾注了心力,但只是觉得孩子不听自己的而已,更有少数人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下列一些家长的成功做法或专家建议可供借鉴: 1.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结构基本上是三代人。孩子是长辈的掌上明珠,长辈对孩子的宠爱超越了极限。这样,促使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不良倾向。孩子成为家庭中的主子,他们的话,长辈必须依从,否则,他们就要翻天,对孩子来说,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例如,他们不把长辈、他人放在眼里,心里想要的东西就随意去拿;只要自己方便就可以随手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等。这些就会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品行。这样的孩子长大就很难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正直的人。现在,青少年的犯罪率居高不下,为人父母的是不是应该好好深思、反思呢?因此,做长辈的喜欢孩子,只能喜欢在心里,对孩子绝对不能放任自流,他们的不良行为,不能听之任之,要加以遏止。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不说虚话。做错事情要承认错误,必要时应该给予适度的惩罚。小孩子的良好言行从小就应该养成。

2.培养孩子的爱心和感恩心理。

现在文化市场上充斥着许多描写凶残、无情、冷酷人物形象的作品,加上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个人英雄主义性格,塑造了孩子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扭曲心理。更有家长教育孩子打输了别回家。因此我们注意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节省零花钱献爱心。多讲解我们党的民生政策,与我国近代史上的民生状况作比较,使孩子尽早了解历史,关心时事,能知丑、善、美,感恩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政府的培养;感恩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 3.让孩子快乐地生活。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没有玩具,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可我们不觉得那有什么遗憾,为什么?因为我们有许多的小伙伴,我们有田野、有泥巴、有自由玩耍的时间。因此,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他一点也不感兴趣的事情,而是尽量让孩子感觉出学习中的乐趣。 4.对孩子许诺要慎重,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

家长对孩子的许诺必须慎重、实在,让孩子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只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家长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许诺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应付性,甚至欺骗性,这往往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作为家长在对孩子许诺前应先慎重考虑,该不该对孩子许诺,能不能兑现,这种许诺对孩子来说到底好不好等等,要不然就失去了许诺的真正意义。许诺后不履行诺言,会给孩子的自尊心会带来极大的伤害,也会导致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下降。还会使孩子错误地认为,对谁都可以随便说话和承诺,反正说了又无须负责。

适当的许诺也是十分必要的,许诺应与有意义的活动挂钩。如答应与孩子一起上公园、出外旅游等。应注重精神享受,而尽量避开物质、金钱刺激。经济上的许诺会让孩子从小就看重金钱和物质的享乐,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个性和铺张浪费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5.身教重于言教,高喊一千遍口号,不如以身作则的一个具体的行动。

曾经当选南京“十佳家长”的艾莉的身教让人叹服。有一次,她带孩子去游泳,游完后,发现自己的皮凉鞋不见了。孩子天真地说:妈妈,别人把你的凉鞋穿走了,你就穿别人的鞋子吧。艾莉觉得这是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她硬是光着脚,带孩子走回家。走了二里路,脚也磨破了。艾莉说。我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一个道理:不能损人利己。做家长的一定要给孩子树好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 6.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

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应该关心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做到这一点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更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孩子也像大人一样,除了学习还有许多内心需求:如游戏、交友、看课外书、看喜欢的电视节目等。如果孩子需要一点零用钱买电脑游戏点卡,或游戏小卡片,小玩具等都是正常的心里需求。家长要鼓励引导孩子自信地正确表达,不能因为担心影响正常学习而一味阻止,导致孩子不诚实编理由骗钱甚至拿钱。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容易感到孤独,因为这导致许多孩子过分依赖电脑、电视。这要求父母主动调整改变自己,从而尽量安排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特别是假日里,可以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玩游戏、一起打打球、看看电视节目、支持孩子带朋友来家里做客、鼓励孩子帮着一起适当做点家务、或带孩子出去旅游等等,从而丰富孩子的心灵,扩大孩子的视野,努力创造孩子自信表达自己的机会。孩子在家庭温馨的氛围里也会更愿意主动展示自己,更努力地去完成父母精心帮助计划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孩子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自信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核心元素。一旦孩子有了自信心,不管在什么场合就都能坦然大方地表达自己。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了自信心的孩子,他的笑容会更加灿烂;有了自信心的孩子,他的思维会更加敏捷;有了自信心的孩子父母将会感到更加轻松欣慰,从而幸福感受孩子健康成长带来的愉悦和欢欣。

7.要学会和孩子保持沟通

我们时常从媒体获知,孩子旷课、私拿家中钱物、网瘾、早恋甚至出走、违法犯罪,我们家长往往很惊讶,包括现在孩子抑郁症、自杀倾向都源于缺乏沟通,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孩子早恋源于缺乏父(母)爱。我们一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小或者自己忙于工作(留守孩子可以电话、书信沟通)而忽略与孩子的交流。

专家认为,与孩子的沟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要认识到成功的沟通没有秘诀。2.要学会倾听。3.要创造机会交谈。4.讨论相互间的差异。5.避免过度反应。6.讨论对孩子们来说重要的事情(如学校、业余爱好和个人兴趣、情绪、家庭、敏感话题、父母的生活、希望和梦想、未来、文化和时事等等)。7.沟通时持亲切、尊重的态度。

我们家长对上述观点可能也觉得无甚新意,但大多难以长期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这同样需要家长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一样持之以恒。教育需要激情,更需要耐心。只要学校、家长、社会同心协力,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更加蒸蒸日上,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更为出色,我们的祖国也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本文发表于09年1月2日《现代家教》报

班主任对家长的一些建议

家长教育子女经验交流

家长教育子女心得体会

家长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

对家长的建议

家长对学校建议

家长对子女《知法、懂法、守法教育讲座》读后感

暑期对子女的家长评语

一名教师给家长的建议

保险公司发言稿(家长如何教育子女)

《一名班主任对家长教育子女的几点建议.doc》
一名班主任对家长教育子女的几点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