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知识

2020-03-02 04:42: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广州婚礼习俗】

旧时婚俗

旧时,广州的婚配嫁娶按时间先后可分为3个阶段。

①婚前礼

婚前礼又可分为六个步骤:

一曰纳采。由男家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

二曰问名。提亲后,交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男女“八字”宜婚,婚事方能进入正题。 三曰纳吉。实际上是订婚仪式,是日要请酒祝贺。

四曰纳征。俗称“行聘”或“过大礼”,这次送的礼比纳采时的礼厚,仪式也较隆重。

五曰请期。下聘礼后,男家选择婚期,征求女家意见,双方商定嫁娶日期。

六曰迎亲。婚礼前最后的重要程序。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亲;女家收取男家送来的部分礼物(不能全收),并回礼致谢。

②正婚礼

新娘到男家后当天的礼仪。新娘和新郎双双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以及对拜。之后,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向男家父母和年长者以及贺喜的亲友献“心抱”(即媳妇)茶。被敬茶者喝完茶后,要给新人封“利市”(即红包)。男家随后设宴款待亲友。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敬酒,散席前要敬茶。在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对饮莲子糖水,取其“连生贵子”的好意头;要对饮“百合茶”,取其“百年好合”、“白发齐眉”之意;要吃和顺榄,取其和气、顺利、甜蜜的意思。

③婚后礼

新婚夫妇于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称“三朝回门”。这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回门时,夫家备上礼品,包括烧猪、鸡和礼饼等。新婚夫妇必须于当天日落前返回夫家;且往返都要顺着迎亲时的原路走,不能“三天走两条道”。

新式婚俗

从20世纪80年代起,广州兴起新式婚礼,并将整个婚礼过程录像留念。

婚礼前,先要到婚纱影楼照婚纱相。通常,新郎、新娘会提前请自己的未婚朋友做伴郎、伴娘及兄弟、姐妹。婚礼当天,新娘由伴娘或“姐妹”陪同到预先约定的美容中心做发型、化妆;而新郎的“兄弟”则装扮花车:在轿车上挂上或贴上鲜花、丝带、彩球,车的正前方则矗立一男一女2个洋布娃娃(现时兴用一对小动物)。吉时一到,新郎领着众“兄弟”到新娘家接新娘。这时候,新娘的“姐妹”会严守层层大门,不让新郎轻易接到新娘,而且与新郎及其“兄弟”唇枪舌战,索取“开门利市及姐妹利是”,拿到一封“利市”开一道门,有的还会藏起新娘的鞋,直到新郎“求饶”、“认输”才放新娘出门。这时,众兄弟、姐妹才热热闹闹地簇拥着新郎、新娘去男家。有的时候,尽管新娘家离新郎家近在咫尺,花车也要特意绕个大圈子经过吉祥路、长寿路、万福路、百子路等,以取好“意头”。随后,新娘由新郎陪同返回娘家,俗称“回门”。在婚宴中,新郎、新娘每席必敬酒;宴毕必敬茶,宾客则以“利市”相赠。整个婚礼过程,有的新娘会换2~3套衣服,迎宾时穿西式白色婚纱;宴中着传统红色裙褂;宴毕送客时则换艳丽旗袍。婚宴的菜谱也很有讲究,如是初婚,必有“烧乳猪”这道菜;还有红枣莲子汤,取“早生贵子”之意,有甜汤甜糕,取新婚甜蜜之意。婚宴后,主家还会向来宾回赠“利市”。

【过大礼用清单】

男家过大礼清单: 礼金 龙凤扼一对

海味:必备发菜,其余可自由配搭鲍鱼、蚝豉、元贝、海参、鱼翅、冬菇、虾米等。

三牲:当中包括生鸡两对及猪肉三至五斤。

大鱼或鲮鱼两对

椰子两对

烧酒四支

槟榔两对

茶叶两罐

生果适量

帖合(即礼金合) 新娘嫁妆清单:

剪刀、尺、银包、皮带、鞋、盆、筷子、碗、胶桶、花篮、片糖、床单、枕头一对、衣服、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

女家回礼用品清单:

茶叶生果各一半

槟榔椰子各一对

莲藕、芋头、石榴各一对、扁柏适量、柚叶适量、所有海味各一半、龙凤礼饼一对。

新娘回门用品清单

金猪一只、烧酒两支、鸡一对、生果两篮、生菜若干、猪肉两斤、伊面两合、竹蔗两支、西饼两合。

【汕尾婚嫁习俗】

相比起来,旧时海陆丰婚俗的程序很多很繁杂,随着两个文明的发展,地区移风易俗,现在婚礼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婚礼习俗语已经中西合壁了。在时海陆丰婚礼习俗大相庭径:

订婚: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婚时机已成熟。彼此互相通知双方父母“相睇”,订下这门亲事。一般地相亲必须挑个好日子,双方家长看后彼此没有什么意见,就可以以协商结婚事宜了,之前还要排排男女双方的“八字”,“八”字吻合,可以婚娶,那这门亲事算是定下来了。接下米就请一个先生排个婚礼的好日子,值得一提的是,迎娶新娘举行婚礼的良辰吉时都在晚上或凌晨进行,海陆丰有一句这样的俗语:半夜新娘进门来。

穿衣打扮:新娘出嫁之前,要请一个长命婆(村里儿孙满堂年岁很高的老妇人)为其梳妆打扮,咬胭脂,抹水粉,绞脸毛,长命婆给新娘子梳头还要念念有词,俗称做四句“一梳直梳到底,二梳白头如意,三梳三男二女„„”。穿嫁衣必须坐在娘家的“湖感” (圆形状竹状编制品)中央,一般穿五件衣服,第二件必须反面穿上,第三件为白衫,俗有死人打扮之说。

哭嫁:上轿之前,新娘必须对着父母嚎淘大哭。即表达出嫁对父母亲人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也反映出为人媳妇的焦虑与悲伤,有民谣:鸡安仔,尾弯弯,做人媳妇真艰难,晚晚睡,早早起,到厨房,碗筷洗,出客厅,清桌椅„„

镖青:青为榕树树枝做成,由陪轿的“好命婆”把新娘家一路带来的“青”,镖上新郎家的房顶,预示好兆头。

入屋:新娘到新郎家门口,如果这时入门的良辰吉时还未到,对不起,夫家人搬张凳子,新娘只得在外头坐等吉时,等到良辰吉时方可入屋,一般人家在门口放置火盆,新娘要跨过“火盆”,以五行之火“去煞”,新娘万万不能踏上门槛石,若踩上,便会给这场婚姻笼罩上预后不祥的阴云。

圆房:一般地,头天晚上,新娘子不能入洞房,也不能坐在新床上,更不能与新郎圆房,旧时海陆丰重男轻女思想使之有不成文的习俗,新娘入门后,夫家人将请一些健康男丁,如果新娘到新床上嬉戏,跳踏,预示头胞会生健康男丁,如果新娘坐上会生女孩的,因此,新郎新娘头天晚上要忍为上策,不能圆房(讲到此可引用现在人早就圆房的同居现象)。

现在,婚礼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西方文化,港台文化及西方婚礼习俗的冲突下,以及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指导移风易俗,旧时从订婚到圆房这一系列过程,省略了很多迷信和荒谬的程序。婚礼的程序也中西合壁了,但是晚上迎娶新娘的习俗仍然保留到现在。

此外,汕尾渔民家的儿女结婚,婚礼上要对唱渔歌,婚礼一般在两只船上举行,两船相隔十几米,中间以一尺半横木板相连。对完渔歌,新娘过木板把新娘背回自己家的船上,万一背新娘时一脚踏空,两人双双坠入大海,也会给这桩亲事带来不祥之兆。

【客家人传统婚嫁习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

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

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

七、八点或

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满族婚俗】

抱着麻秸上花轿 迎亲时,新郎骑马,领花轿至女家,新娘上轿,新郎骑马绕院子一周,新娘乘轿缓缓随行,名曰“引轿”;绕行一周后,新郎下马,进到屋中行跪拜礼。然后,骑马领轿返回,新娘身着红衣,头蒙红布,怀抱用红纸条捆成的二根麻秸杆端坐轿中。到男家后,先到天地爷香案前,与新郎一起“拜天地”,然后新郎亲自掀去蒙头红布,两人重新梳妆,入席欢宴。散席后,晚上在洞房设宴,新郎新娘合吃长寿面和子孙饽饽,以示长寿和多儿多女。婚后三日,两人再一起回娘家,行回门礼。 满族婚约程序

满族的婚俗可归纳为认亲、换盅、择吉、裁衣、过大礼、演轿、拜天地、吃长寿面等程序。昔日,满族男女结亲,一般不论财产多寡,都必遵媒妁之言。议成后,男方家人要带领男方谒见女方的父母,名为“认亲”;认亲时,要馈赠礼物给女家。订完亲事,男方要与媒人及亲友到女方家送酒,称为“换盅”;换盅后,男方就开始选择吉庆的日子准备结婚,叫做“择吉”。临近婚期前一个月,男方还要备酒、蓝布和金银钗环交给媒人送到女方家,谓之“裁衣”;至婚日前三日,男方再送酒,叫做“过大礼”;迎亲前一日,举行“演轿”,新郎着冠带领彩轿,击鼓奏乐沿街走过,到女方家行谢收礼。第二天,女家到男家送梳妆镜;经过这些程序后,新郎就可以迎娶了。

婚庆礼仪知识

婚庆策划知识

婚庆主持人大赛知识问答题

婚庆

婚庆

婚庆主持词

婚庆主持词

婚庆公司

婚庆,工作计划

婚庆致词

《婚庆知识.doc》
婚庆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