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读书报告

2020-03-04 00:50: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红楼梦》读书报告

读罢《红楼梦》,竟仿佛做了一场极绚丽又极虚幻的梦一般,让人有怅然若失之感。既惊叹于贾府这般钟鼎之家的处处热闹与富丽,又感慨于其家道败落后的种种寂寞与凄凉。真如作者所言:满纸尽荒唐,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虽然也想细品红楼一番,奈何对其背景以及书中典故皆一概不知,只是看得一知半解。然而看完这近百万字的巨著后,我也确实生出不少对于封建时代人与事的小小的感悟。如今便将这些微末见解一一道出。

一.等级森严,尊卑有序

与现代社会不同,封建社会更加注重身份等级。贾府身为世家中的世家,身为封建制度的拥护者,自然也是如此。而作者也正是在一字一句之中极力渲染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距和制约来。小至月钱份例,大至宴会座次,谁尊谁卑,一目了然。

贾府众人,姑且不谈贾政、贾赫等男性角色,只论女眷,当属贾母最为尊贵,刑、王夫人次之,钗、黛、三春、熙凤等最末。无形之中仿佛有一座金字塔,各人都有其固定的位置,绝不能有丝毫逾越。贾母身在金字塔的顶端,纵使手上已经不握实权,谈笑间仍有定人生死的绝对权力。与之相比,贾府真正掌权人——王熙凤表面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虚弱无比,一身荣辱全系贾母。“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的“权”不过是百般讨好奉承而来的。因此,贾母爱她,她便得势,什么手段算计使不出来;贾母去世,她便失势,最后只能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

凤辣子尚且身不由己,更别提贾府中一干奴才丫鬟。晴雯百般风流灵巧,心比天高,但王夫人说撵走就被撵走,竟芳魂早逝;芳官、藕官等本承恩放出,但因王夫人见不惯她们的“轻狂”便要被随意发配了,最后选择永伴青灯古佛。追根究底,不过是因为身份低贱,所以只能任由主子们作践,生死不由己,然而甚至连说一句怨言也错。

而宝黛爱情的悲剧,其外因又何尝能与这等级森严的封建环境脱得了干系?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都与这等级制度格格不入,因此相惜相敬,却也因此有缘无份。

二.礼教吃人,男尊女卑

贾府不是脱离尘世,不染尘埃的仙宫楼阁,以礼教迫人、害人的事情其实并不少。上有金钏投井自杀,下有鲍二之妻上吊自缢,足见这些封建教条的严苛残酷。所谓礼教,不过是天下最最可恶之人为着自己的私心而设下的最最可恶的牢笼。这私心,或是为了巩固等级差距而谋求自己的权势,或是为了借此骗取弱小之人的愚忠兼平息其不忿之心。

想秦可卿去世之时,曾有一婢女为此自杀,贾府众人不感伤一条人命白白逝去,反而大赞其忠心,似乎显得极为有脸面一般。想想便觉得寒心:不知古今多少可怜人,竟被这礼教骗去做了亡魂!而反观贾府中的老爷少爷们,早有焦大酒后大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后有柳湘莲道贾府上下只一对石狮子干净而弃尤三姐。可见这伤风败俗,藏污纳垢之事却也不少。再论宝玉,既会偷吃丫鬟嘴上的胭脂,又经常说些“胡话”,哪项不有悖于封建礼教?但其一他身份尊贵,其二贾母宠爱,倒无人敢管,连贾政也无可奈何了。

这礼教真真是长了一副小人媚上欺下的嘴脸:专吃弱小之人,别的老爷阔少,想必它是无力管的。

《红楼梦》出彩的人物多是女性,然而这些钟灵敏秀的人物却注定因时代的局限而只能困于闺房之中,满腹才华不见于世。宝钗再聪慧明悟,事事看透,也不能代没出息的薛呆霸王经营家族生意,只得多劝兄长趁早学好,多劝宝玉考取功名;黛玉心有八窍,才华横溢,奈何父母双亡,又没有兄弟可以依靠,只能寄居人下,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可见女儿身份总是比不得男儿。世人待她们未免太过严苛!

从凤姐生日宴饮那回也可以看出这种“严苛”。明明是妻子的太好日子,贾琏不帮着张罗,反而动起色心,趁凤姐不在暗中与鲍二之妻私会,还说些要谋害凤姐的荒唐话来。王熙凤抓了奸以后只敢哭闹并不敢对贾琏怎么样,可是贾琏却借酒装疯拿着剑要杀王熙凤,吓得王熙凤跑到贾府地位最高的贾母那里才算保了平安。但是最后解决方法怎么样呢——贾琏作个揖就算完了。

而且原文中:贾琏道:“你还不足?你细想想,昨儿谁的不是多?今儿当着人,又赔不是,你也争足了光了。这会子还唠叨,难道你还叫我替你跪下才罢?太要足了强也不是好事!”说的凤姐儿无言可对。

再说鲍二之妻迫于礼教上吊自缢,也不见动了谁的心。贾琏只急着把事情遮掩,鲍二也乐得讨要金银与美妻。且看后几回新的鲍二媳妇浓妆艳抹而登场,前事结束得了无痕迹,真是令人唏嘘。

三.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 善人必令其终, 而恶人必罹其罚; 此亦吾国戏曲、小说之特质也。”

果报观念在我国源远流长,并与传入的佛教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理。曹雪芹写《红楼梦》,便以“因果报应”观作为小说的线索,构架小说。就如他既替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安排了雨露浇灌之恩、下凡还泪之偿的因缘,又替剧中的众多人物安排了一场难以琢磨的命运之旅,仿佛一切之中,冥冥自有安排。

赵姨娘用厌胜之术谋害宝玉、凤姐,最后也疯魔致死,不可谓不讽刺;刘姥姥二进贾府受到恩惠,最后在贾府没落之时勇救巧姐,体现小人物的真善美;夏金桂心狠手辣嚣张跋扈,毒害香菱不成反而毒死自己。作者用冷静的笔触描绘出种种龌龊的算计和阴谋,也不吝惜笔墨写出种种真诚的善意和帮助,最后为每人安排妥帖的结局。与其说是嫉恶如仇、惩恶扬善,不如说是因果在幕后操纵一切。 四.

《红楼梦》如何?脂砚斋批曰:“千古之未有其文!”从内容上,曹雪芹却不只是仅以宝黛爱情悲剧00

红楼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红楼梦》

红楼梦读书报告

红楼梦读书报告

红楼梦读书报告

《红楼梦》读书报告

红楼梦读书报告

《红楼梦》读书报告

《红楼梦》读书报告

红楼梦读书报告

《红楼梦 读书报告.doc》
红楼梦 读书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