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2020-03-02 03:26: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滨湖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2010年7月8日)

滨湖区位于无锡市的西南部,紧邻太湖,辖区总面积608.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6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万人,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8亿元、财政总收入76.2亿元,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江苏省各县(市)区前列。坐拥东方第一巨佛灵山大佛之普照、江南重点学府江南大学之福佑、无锡行政中心太湖新城建设之良机,近几年来,滨湖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IC设计及工业设计、网络经济和通信技术等七大新兴产业。

自去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发表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讲话以来,我区作为全市物联网产业总体布局的核心板块,按照温总理指示精神,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既定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落实,强力推进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建设。今年1-6月份,全区物联网企业纳税销售达到22.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45.8%,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突破。

一、我区物联网产业基础和优势

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上,我区基础坚实,具备研发机构强、

1 高新企业多、公共平台优、各类人才全的四大优势:

1、研发机构强。表现在驻区科研院所众多,大多数属于国内部属科研权威机构,在传感技术研发、设计、集成等方面优势明显,主要包括北大软微学院、总参56所、中国电科第58所、中航工业集团607所和614所、公安部交研所等。

2、高新企业多。表现在区内从事传感技术研发、传感器设计与制造、传感信息的系统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企业众多,拥有华润微电子、格林通、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盛邦电子、威泰迅电力、泛联物联网等传感网相关领域的100多家企业。

3、公共平台优。体现在支撑传感网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区内目前已具备四大平台:分别是即将升级为百万亿次的无锡超级计算技术服务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云计算技术的IBM一中国云计算中心,具备完整的传感器配套电路的设计、测试、封装等能力的物联网产品检测中心,以及英特尔并行计算中心、SUN开源技术中心等。

4、各类人才全。表现在滨湖区的科研和教育资源丰富。就高校资源来说,滨湖区辖内的院校占全市数量的80%左右,而且综合实力在前两位的江南大学、北京大学软微学院都在滨湖区。

二、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些做法

我们主要围绕搭班子、拟政策、订规划、扩影响、招项目、建载体、优平台、做示范这八个方面来大力推进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的建设:

1、突出领导班子搭建,完善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区传感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并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全区产业发展的指导、组织和协调。同时,为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专门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中科院院士等相关专家学者担任咨询委员,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以及项目审核、技术论证等方面提供咨询、指导。

2、突出政策意见制定,引领产业方向

为切实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抓紧抓实、贯彻到位,相关职能部门展开了大量的调研走访工作,不断吸收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逐步丰富和完善我区的物联网产业扶持政策,切实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3、突出产业规划布局,把握发展节奏

始终把产业规划放在重要位置,并依托北京赛迪公司,完成了《无锡市滨湖区传感网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起草工作,为产业发展把握好范围和节奏。

4、突出重大活动组织,扩大区外影响

3 我们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通过组织各类富有影响力的活动,积极对外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和扩大我区传感网产业的影响力。举办了包括‚首届‘感知中国’论坛‛、‚2009中国无锡‘石中剑’信息安全高峰论坛‛、‚2010中国(无锡)国际物联网峰会暨嵌入式技术创新应用大会‛等近十个重大活动,并分别和中科院、中国电科、复旦大学、东软集团等国家相关领域知名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极大地提高了我区的知名度。

5、突出招商引企对接,加速产业集聚

为加快推进传感网产业的发展,我们围绕3年投资30亿、实现产值200亿的阶段性目标,以引进和培育龙头型、旗舰型企业为抓手,以‚530‛计划为依托,不断拓展引资引企的领域和范畴。到目前为止,包括‚530‛在内的共计60余家物联网相关企业分别落户太湖城、山水城、蠡园开发区等区域。

6、突出科研载体建设,旨在引凤进巢

加快物联网产业载体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步伐,对重点工程重点关注,明确时间节点。在2009年建设1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计划在2010年再竣工50万平方米物联网产业发展载体。目前,包括无锡(滨湖)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启动区、传感网信息大厦(华发大厦)、山水城软件园、工业设计园创意园三期等在内的共100多万平方米载体已

4 开工建设,以供物联网研发机构及企业使用。

7、突出公共平台构建,完善产业配套

我们以构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为先导,为加快物联网产业培育和发展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目前主要在建设完善三大平台:一是在加快推进‚超级云‛项目,在推进超算中心扩容、云计算中心升级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两个中心资源;二是在江苏省物联网产品检测检验中心的基础上,升级打造国家物联网产品及应用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三是构建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中心物联网安全分中心和国家并行计算技术中心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分中心。

8、突出示范工程筹划,树立引领典范

为强化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建设的示范引导作用,大力开展示范工程建设,在积极参与市十大领域示范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针对我区基础和特点,突出在感知医疗、感知安保、感知环保、感知校园、感知山林、感知交通六个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在国家、省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成效,但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国家层面在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上还未有扶持措施,在扶持企业发展上还未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物联网产业商机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徐州高新区关于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物联网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

江苏出台计划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相关应用分析

《滨湖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doc》
滨湖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