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返乡感言

2020-04-18 来源:感言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在知青返乡座谈会主持词

在返乡知青座谈会主持词

XX乡党委书记 XXX

各位知青、各位朋友、同志们: 上午好!在纪念XXXX知青插队XX 45周年之际,57位曾经在我们乡插队XXXX知青回到了XX。按照活动议程安排,先在这里召开座谈会,待会,他们就要回到原来插队的地方走访了。在此,我先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各位知青及家属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对XX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出席今天座谈会的有:57位曾经在XX插队的XXXX知青及家属、乡领导班子成员、部分干部职工以及知青插队所在村的干部。

今天座谈会主要议程有:

一、乡党委XXX书记致欢迎词;

二、知青代表发言;

三、知青代表向我乡赠送书法作品及书籍。

下面,请乡党委XXX书记致欢迎词,大家欢迎……

下面,请知青代表发言……

下面,请知青代表向我们乡赠送书法作品和书籍…… 刚才,XXX书记代表乡党委、政府作了重要讲话,知青

代表也结合他们的经历作了感人的发言,还向我们乡赠送了书法作品及书籍,我们会把这些宝贵的资料珍藏在乡里面,让更多的人铭记知青上山下乡这段历史,传承知青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座谈会结束后,各位知青前辈及家属就要到原来插队的村走访了,请相关村的挂村领导和村干部做好陪同和接待工作,午餐就在村里或村民家里吃,晚上6:00乡里安排了一个简单的工作餐,也请陪同走访的同志在下午5:40之前把知青前辈和家属送回到乡政府。预祝大家走访顺利! 座谈会到此结束,散会。

推荐第2篇:在知青返乡节开幕式上的主持词

在知青返乡节开幕式上的主持词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

上午好!

在这骄阳似火的盛夏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一届北大荒xx知青返乡节开幕式暨国际贸易公司和杭州知青办事联络处揭牌仪式。参加今天开幕式暨揭牌仪式的有:省和鸡西市的领导,牡丹江农管局和友邻县(市)的领导,杭州知青朋友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首先,我代表xx市委、市政府和xx市31万人民,对光临今天开幕式暨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给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关心和支持的各位领导与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宣布第一届北大荒xx知青返乡节开幕式现在开始!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省领导

同志做重要讲话。

下面,请xx市领导

同志作重要讲话。

下面,请知青代表

同志讲话。

下面,请xx市市长孙永成同志为本届北大荒xx知青返乡节开幕式暨国际贸易公司和杭州知青办事联络处揭牌仪式致辞。

开幕式到此结束。三十五年前,广大知青朋友为了支援边疆建设,告别家乡,远离父母亲人,来到边陲xx,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

推荐第3篇:知青素材

知青素材

年代划分 早期知青

1)自一九五五年报载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的一批中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到一九六零年,知识青年下乡处于试验阶段,规模很小。那时候的知青 基本是指原为农村户口毕业后又回到农村,称之为“早期知青”。或者称“返乡知识青年”。“早期知青”也有城市批量有组织的支边知青。 前老三届

2)一九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以后。中央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在此之前,已经有六一,六三年两届人数比较集中的毕业生奔赴农场农村,连同后来的六五届下乡知青,被称之为“前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 其他

3)“老三届”(66-68),“新五届”(69-73),以及“后五届”(74-78)知青。

推荐第4篇:《知青》读后感

数日前,逛当当偶尔翻到了梁晓声先生的新作,买回来读得有些如饥似渴。好久没有读那么两大厚本的上下册,我喜欢未被删节的原汁版东西,不管是创作还是做人,还是原汁原味更具有本真和人性。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了好几天。当看完最后一页进入梦乡以后,居然是无边无际的麦海,是北大荒那广袤的土地。

作为一名21世纪中科院的研究生,与当年下乡的知青相比,我的生活简直是天堂。楼房有空调暖气,办公室有电脑可以互联各种数据库,一顿三餐有园区食堂,出门有大商场大超市,有双休日,可以看日落西山,可以滑雪溜冰逛公园,更奢侈的是每天可以给家里打电话。这与梁晓声那里的“北大荒”经常挨饿,不敢“大声语”的年代已经完全是天壤之别。但我喜欢梁晓声笔下那个原始的北大荒, 《知青》几次让我泪如泉涌。周萍和赵天亮的爱情,孙敬文临死前的嘱咐,沈力那样一个天才的画家,还有赵曙光与冯晓兰那种奉献。虽然有文化大革命当年对人性的摧残,但是整个小说是让人感动的。

封皮上那种“史诗巨作”的评价不知道是不是过火,但通过那些灵动的人物让人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更像一种历史的纪实。父辈们的事与我们些八零后似乎很遥远,但那一切都影响着我们八零后的一生…… 人不但无法选择家庭出身,更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但无论这两点对人多么不利,人仍有选择自己人性坐标的可能,哪怕选择余地很小。于是,后人会从史性文化中发现,即使在寒冬般的时代,竟也有人性的温暖存在,而那,正是社会终究要进步的希望。《知青》这部小说,让人感动的正是寒冬般时代的人性本真之温暖,是余地很小很小的理智的思想。

那个年代缺吃少穿,食不果腹,这些物质的奇缺人是可以忍受的,可以通过劳动创造,只要勤劳付出土地就会满足。那个年代对人性和人本能思想的自己之剥夺可谓是史无前例的。一句话,一封信,一首诗,都会成为现行反革命,政治的可怕贯彻得淋漓尽致。但既使这样,仍然有周萍这种“仙人掌”一样的姑娘,不管经历多少委屈和痛苦,最后仍然善良温暖让人感动。一如赵曙光那封写给赵天亮封在枕头里“中国病了”那封让人做了多少恶梦的“信”,这些可贵可贵的东西,不知道在这个时代是否还有多少。 那个年代,哥们是真哥们,命换的情谊。那个年代爱情真是爱情,会一辈子忠贞不渝。那个年代无法选择,却可以选择坚守人性的温暖。

同学说我不要总是看这些“怀旧”的书,容易变老。在读的时候就想,我们身边还是有的,只是我们能看到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这种“怀旧”真的能让人变老,我情愿这样怀旧的人多一些。因为那样,我们钢筋水泥森林里行走的人会多一些温暖…… 这一年又过了七个多月。而读的书并不多,这部《知青》便是近期的精神食粮。它让我在自己N种困顿的生活里,重新思想饱满一些,重新觉得幸福一些。这部书还给我留下了一个怪怪的问题,为什么我那么喜欢《知青》里的人,或许是因为现实生活里那样真诚的人太少了,这是答案吗?

推荐第5篇:知青史铁生

知青史铁生:以生病为职业 业余时间写点东西

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种职业,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人干。即使干再苦再累的工作,恐怕也没有人想从事生病这个职业的。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就有一个这样的人。有人问他从事什么工作,他自嘲道,生病,业余时间写点东西。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名作家史铁生。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是以生病为生的一个人,却写出了许多名扬中外的文学作品,他用文字,照亮了世人的心灵,给人以一种绵绵不绝的温暖和力量。他的作品被称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中国当代文坛的珠穆朗玛峰\"。

他的文学作品还是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被称为\"飞毛腿\"的刘易斯最喜爱阅读的作品,史铁生成为他最崇拜的作家。他说,作为一名田径运动员,自己是靠双腿跑出人生,但是,他却从阅读中国作家史铁生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一种蕴藏在内心里的信心和力量。可以说,是史铁生的文字,使他跑的更快更强更完美。2001年3月20日,刘易斯到中国进行体育交流,他一到北京,就急切地向人打听史铁生在哪?我要见一见我心中的偶像,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愿。

当史铁生坐着轮椅赶到宾馆去见刘易斯。刘易斯听说史铁生来了,急忙从房间里迎了出来。他弯下腰,紧紧地握着坐在轮椅里史铁生的手,激动地说道,你才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啊。那一刻,叱咤世界田径体坛的\"飞毛腿\"刘易斯,竟满脸地虔诚和谦恭。在他面前,史铁生就是一个跑的最快的人,他只能紧紧地跟在史铁生的身后拚命追赶,却永远无法超越。当史铁生用文字给他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别人是无法感知的。

这就是史铁生,正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个铁打的生命。史铁生将自己的职业比喻为生病,充满着一种神圣的敬畏,没有一丝悲悯和伤感,令人肃然起敬,感动莫名。

1951年,史铁生出生在北京。那一年,才17岁的史铁生作为知青下放插队在陕北延安。一次山洪暴发,他遭遇到暴雨和冰雹的侵袭。没想到,就是这一次不经意地浸泡,他竟落下了个双腿瘫痪的病根。从此,与轮椅为伴。当命运将他束缚轮椅上后,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了阅读和写作上。1979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的发表,给了他巨大的信心和力量,他找到了继续生活下去的一个生命的窗口。

然而,上天似乎总是要和他过不去。1998年的一天晚上,史铁生正伏案写作,突然昏厥过去。他被家人送到医院,经查,被确诊患上了尿毒症。从此,他不得不靠每星期三次的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在长达11年的血液透析中,他的左手动脉和静脉点成粗大的扭曲的蚯蚓状。当他坐着轮椅去医院透析,那薄凉的背影,让人涌动起无比悲状的心情。每一次透

析,就有可能是生命的绝唱。所以,每一次,就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而这一晃,竟走过了11年。折射出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就在这种整天几乎是在生病中渡过的史铁生,却忙里偷闲,在\"业余\"时间里,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许多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的《病隙随笔》,字字珠玑,充满着人性的光芒和智慧,感动了无数读者的,使人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感悟。著名作家莫言深情地说道,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时事难料,波诡云谲。人生不可捉摸,当上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以生病为职业的人,也没有什么悲天悯人的。如果注定要以生病为友,那么,就让生病绽放出另一种生命的美丽吧。以一种感激和敬畏的态度,去对待生病、善待生病、安妥生病。正如史铁生说的那样,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正是有了这痛彻肺腑的心灵感悟,才使得到史铁生绽放出人生的别样的美丽和坚强。

推荐第6篇:知青问题

至中央,天津各主管部门的一封信

目前天津知青面临的困境需中央及有关部门予以酌情解决,特汇报申述如下:

当时下乡的大背景。6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从当时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考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随后,毛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为执行中央指令,天津市委下令,全市老三届学生在69年春节前必须到陕北、山西、内蒙山区插队和到东北、云南等建设兵团去。知识青年坚定不移的执行了党中央、天津市委的指令,毅然决然的到农村、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展开,知识青年也为国家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由于知识青年在兵团、农村存在诸多问题,兵团等地掀起了知青大返城。下乡插队的知青基本上就地安置在了工厂和其他部门,有的上了大学和当了兵。由于他们插队所在地域分散,消息蔽塞,插队返京知青都是自己找渠道,找关系陆续返回。我父亲就是当时参加上山下乡的知青。1976选调参加了工作。可是1992年的时候单位利用手段让我父亲和他们的同事都签署了一份单位员工内部退休协议,说到了退休的年龄给办理正式退休,可是到了1996年的时候单位却给办理了退职手续,这些事我们当时都不知情,是事后才发现的。现在我父亲的工资要比别人少比人少很多。最近找到过武清商业局、劳动局、信访办和相关部门反映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办法解决,商业局说知道当初办错了。但是现在国家没有文件没有办法纠正。现在像我父亲这种问题的人有几百人。这些人为了祖国的建设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党和国家,为什么到老还不能有一个好的安置呢。退休,退休金拿不到。子女没有被安置。难道咱们的党把这些人都给忘记了吗?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家权益之计,知青返城后应享受本城市待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妥否,盼复!!

天津武清所有老知青

推荐第7篇:知青祝酒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大家的光临。

今天是个好日子,它见证了缘分,它凝结着欢聚。50年前的今天,17岁的我背上行囊,离开家人,插队农村,投身到广阔的革命天地。年轻的我们聚在一起,由陌生到相识,有相识到相知。夏天的烈日,冬日的北雪,一日三餐的萝卜干,没有油滴咸菜汤,是我们共同度过的青春,是我们不可磨灭的回忆。艰苦的岁月,造就了一份特别的情谊。繁重的劳动,更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磨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在懵懂中成长为顶天立地的一代人。

在农村,我还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我结识了我的爱人,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我的那个她,来自农村,纯朴善良,勤劳忠厚。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她选择了我,并一直默默地照顾我支持我。我们的婚礼,没有鲜花,没有钻戒,没有仪式,甚至连新房都是借来的。 凭着勤劳的双手和一股想要改变命运改变生活的勇气,我和许多人一样,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从农村到城市,从单位到出来自己干,我的每一天都在努力和奋斗中度过。插队时养成的好习惯——勤劳和节俭伴随着我,也成就了今天的我。通过个人的拼搏和努力,过去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我,今年搬进了个人的第五套新房。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的孩子没有再像我们一样,承受生活的困苦,他们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过上了富足而幸福的生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赞今朝日新月异生活好。今天是个好日子,它意味着收获,凝结着苦尽甘来。让我们每一位兄弟姐妹,举起酒杯,共祝我们的大家——祖国繁荣昌盛,共祝我们的小家和谐幸福,共祝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推荐第8篇:知青感想

这一刻,不要叫醒我

一直以来,说不出为什么,有一种怀旧感,特别沉迷一个年代,爱看那个年代的电影,文学作品,图片,各种轶事,也寻思那个年代的乡土中国。这个年代-----*,对经历过它的人来说,是一种悲剧,一种无法逃离与诉理的命运,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时间倒流五六十年,我的心境与思想爱以另一种天马行空的方式在内心深处与年老的自己对话。

看了好几部关于知青下乡的电影,《青红》以一种朴素平淡的方式展现那个年代的严父对爱女回城的期望,所有少女时期萌发的朦胧情意与自由娱乐时间都会被圈出父辈为大局着想的计划之外。青红一放学就被父亲的脚步一前一后跟上,仅仅是怕女儿被校外的农村年轻人纠缠,失去与同龄人交流接触的机会,我的心能体会她回家的路有多崎岖。一回家就被父母叮嘱好好复习考上大学,争取早日回上海,晚上坐在桌前复习的青红,黑暗中微微亮的小橘灯就是她全部心境的完美衬托吧,再多的语言描述都是一种赘余,此处无声胜有声,我也是个经历过高考的人。

《美人草》,六十年代的中国西南没有太多过度开发的痕迹,亚热带植物四处泛滥,湿热的气候下,人们仍然在橡胶园农场干得热火朝天,那时候的人们生活异常艰苦,但经历过战争的人们对年轻的新中国充满希望。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人在他乡尽情地挥洒汗水,躬身劳作,砌墙垒砖。扎根边疆,建设伟大祖国,不仅是那个年代人们思想的真实写照,在我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还是经常出现这样铁骨铮铮的语句。小学生时代的思想很纯粹,所有的精神食粮全部源于老师课堂上传授的和教学参考书中的中心思想概括,那时候在低矮的瓦房教室里眼前经常联想到扎根边疆不畏干旱的白杨树,中朝人民血浓于水的革命情谊,朝鲜大娘泪送抗美援朝解放军叔叔回国,为了掩护战友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常常,窗外的菜园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的春雨。每每看到电影中闪现穿着朴素的知青在一起劳作,谈话,开会的场景,我总会想到小学课本上那些很朴实的图片和文字,那时候的自己对于这些东西的接收是没有参杂任何杂烩的,现在回想应该是那时候起认同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人们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地淳朴深厚,没有后来市场经济下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

直到现在我都不否认自己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与单纯,很多人的生命记忆中那段特殊时期发生了多少荒唐悲惨的事故,多少错误损失无法挽回,大到国家的发展进程,小到紫藤萝花与个人的命运戚戚相关。看《陈忠实文集1978-1982》你会发现平平淡淡的乡村生活的描写有时候会出现一个结,搅合着着村民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一头牵着前十年,一头牵着后十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前段时间在王小妮的回忆录《一直向北》中看到一段非常惊悚的文字“1984年的春天,我到南宁出差。看见一些干瘪瘦小的农民,来城里上访。黑蓝的一团,聚在马路边上儿,沉默着,脸上一条表情也没有。在‘*’中,他们的家人因为出身不好,被县里的男女造反派活活吃了心肝。被吃的,甚至有几个月的孩子。”我不知道怎样形容看到这段文字的心情。你慕着它,却又不肯相信它真实的存在。突然想起白岩松在谈自己的新闻生涯时说过“你可以爱着一个年代,但不能迷恋”,在这里好像又通了。

当然,影片结尾的那一幕特别感人感慨。叶星雨在接到初恋刘思蒙的电话后精心打扮准备赴这个迟到了几十年的约会,出了计程车的叶星雨被车溅起的泥巴弄脏了裙子,恍然间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决定不再会面,直接坐车原路返回,躺到那个为她在家照看幼女青梅竹马的丈夫身边,告诉他:“定国,我回来了。”这是一个对他们过去的青春最好的告别方式。

看《天浴》,你也会明白为什么这被外媒称为中国*“第一禁片”,这是一部给我感触很深的片子,它包含了我对那个年代很多的看法。虽然这部是前段时间看的,但我已无力再去回想,等将来,时间长河拐了很多弯,我再去河床看看还有多少重量沉淀下来。

幸好,那时候的三毛赖在撒哈拉不走。

写这些东西很无聊,怕有一天自己变得面目全非,破碎不堪,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回味一下那些花几块钱网购个会员挤在混乱的寒暑假看乱七八糟影片里的时光。

我的寒假结束了,睁开眼,现实就来了。

推荐第9篇:知青感慨

知 青 感 言

李琳

难忘的知青岁月是我们人生的第一阶梯,苦难的日子让我们这代人饱尝了酸、甜、苦、辣,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最难忘的回忆。如今我们这一代人正在逐渐步入人生的晚年,回头望去,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挥之不去的情景,就象岁月酿造的酒,需要与人分享,与人品尝。让我们相聚在这里,回忆过去,联络感情,畅谈人生,美化生活。

姓名:李琳

原农场:景洪农场十二分场

现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联系电话:15887055978

2011.6.12

知青感慨

难忘的知青岁月是我们人生的第一阶梯,苦难的日子让我们这代人饱尝了酸、甜、苦、辣,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最难忘的回忆。无奈也吧,遗憾也吧,这样的生活毕竟造就了我们,那些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受形成的心灵默契就是凝聚我们这代人的知青情结。

如今我们这一代人正在逐渐步入人生的晚年,是的,我们已经回不去了,回头望去,尽管仍是那当年的山,那年的路,那样的月和那同一颜色的橡胶树,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挥之不去的情景,就象岁月酿造的酒,需要与人分享,与人品尝,那些在我们心中,魂牵梦萦对曾经承载我们生命历程第二故乡的情愫,总想对人诉说,对人倾诉。

来吧朋友,让我们相聚在这里,回忆过去,联络感情,畅谈人生,美化生活。让我们站在各自的层面去思、去想、去写,去回忆并诠释吧。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李琳

2011.6.12

推荐第10篇:忆知青

忆知青

往事如昨。四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们村里来了四位“插队”的知青。这些从鲜花和掌声中一路走来的城里孩子,除了满满都是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豪情壮志,亦不乏举止文雅, 穿着入时的靓丽„„这与我们一群头发都乱成了鸡窝的“弼马温”式顽皮相比,仿佛四朵鲜花插在了一片荒丘上。

出人意料的是,尽管“差距”很大,没多久,我们还是成了要好的朋友。

夏秋时节,我们一起到村口的小河里去洗澡、摸魚、抓老鳖、用好奇与耐心去探寻波光粼粼下的美味; 农业学大寨,我们一同撸起裤子去踩打谷机、挑牛粪„„尽管割禾、扯秧,许多农活他们都不会做, 或者做起来四不象。但他们却尽心尽责„„

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尤其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更多了一重想家的忧伤。每当夜深人静,男知青小杨便会从墙角里取下那把略带伤感的蛇皮二胡,然后坐在自己的床前,眛缝着小眼紧拉慢拉, 那琴声随着飘忽不定的山风时而音调高亢,势如奔马﹔时而缓慢深沉,犹如病蚕食叶„„余韵悠然间, 让劳累了一天的山民们听得心猿意马。 而女知青小刘则是个喜欢用歌声来打发时光的人。无论田边﹑地头,一旦歌声响起,便忘了饥饿和疲劳,忘了人还有六淫七情的困扰。那时准唱的只有《红灯记》、《沙家浜》之类的革命样板戏唱段,或是 “下定决心, 不怕牺牲”之类的语录歌。尽管天天老调重弹,但社员们还是爱听,想听。

让这些 “听众” 们始料未及的是,正在他们尽情地享受这种少有的心灵鸡汤时,人家却一个个先后拿到了招工进城的 “通行证” 。

记得这是他们插队后的第三个年头。那天,山风拂面,山雨欲来。正在地里忙乎的社员们,不知从哪得到了知青回城的消息。一时间,大家都感到十分的突然和意外,而对于知青们来说,那是石破天惊的好事。

离队的那天,村民们扶老携幼,早早就来到知青点为他们送行,有人还帮他(她) 们挑着铺盖卷儿,像唐僧取经似的,一路紧走慢走,直送到几里外的古港汽车站,尔后挥手而别。

相处了几年的“朋友”,就这样瞬间走了。然而,憨厚的村民却不会忘记这些在生活中相遇又音讯杳然的匆匆过客,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讲得是“一次的相识,便是一辈子的交情” 。

是啊,一别就是这么多年,他们还好吗? 或许,为家﹑国添彩,战事正酣? 或许,青春不再。

垂垂老矣的身影已经代替了他们昔日的风华正茂?

周康忠

第11篇:知青赞歌

知青赞歌

为纪念薜家沟知青三十八周年聚会而作

朋友们: 三十八年前, 我们;

风华正茂, 豪情壮志, 胸怀理想。 手捧红宝书, 肩扛老镢头, 离开了闹市, 离开了父母。 奔赴广阔天地。

面对黄土高坡, 我们;

没有犹豫, 没有退缩。 勇敢!勇敢地! 肩负起; 时代的使命。 承受着; 岁月的洗礼。 我们;

同吃同住,谈笑风生。 粗茶淡饭,欢声笑语。 推磨拉碾,同甘共苦。 再苦再累,无怨无语。 青春峥嵘岁月,

把我们拉扯在一起。 挚爱的缘分, 时代赋予。

奋飞理想的赞歌, 我们一同唱响!

朋友们: 三月的春风, 像醉人的恋曲。 青春的激情, 像燃烧的火焰。 我们走到了一起。

走到了我们永生难忘的知青岁月; 那里留下我们的足迹, 那里飘落着我们的身影; 今夜我们遥望星空, 今夜我们聚会相望, 今夜我们万般思绪, 仿佛在星空中穿梭。 无数个星座发光的音符, 会聚成了一首知青的赞歌!

朋友们:

三十八年人生坎坷, 三十八年岁月如梭, 激起了,

我们知青情同手足的追忆。 唤起了,

我们风雨同舟的兄弟姐妹。 历史象一条长长的河, 人生如一座陡陡的坡, 激情像一团燃烧的火, 回忆是一曲唱不完的歌! 磋跎的岁月,

我们把如金似火的青春, 留在了广阔天地。

一个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镌刻在岁月的长河! 火红的年代, 锻炼成长了我们。 多少个第一回, 多少个第一次, 多少回梦中萦绕, 多少次心中涌动。

凝结成了我们知青往惜的情歌!

朋友们: 曾记得!

我们一起开荒种地; 我们一起打场,扬谷, 我们一起吟听醉人的酸曲, 谆唱着古老的信天游。 春暖花开; 吆喝着牲灵, 耕作着田野。 烈日炎炎; 收割着麦穗, 流淌着汗水。 秋高气爽; 收获着硕果, 欣喜着甘甜。 数九寒天; 冻裂着手脚, 修造着梯田。

哪酸曲、信天游、吆喝声, 编织成一首唱不够的原野歌!

朋友们:

我们一起流过汗,流过泪! 酸甜苦辣我们共同品尝过! 乡村的田野! 记载了;

我们青春的年华。 广阔的天地! 锻炼了;

我们成长的意志。 黄土地熏陶! 磨砺了;

我们坚忍的魂魄。 时代赋予了; 我们一生的财富。 知青凝结了; 我们一生的情谊。 党旗下, 我们宣誓过;

我们永远是党的好儿女。 吟听着共和国最美的赞歌!

朋友们:

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 似水的光阴永记心间! 夕阳就在脚下。 留住的时光; 我们珍惜。 陪陪父母, 教教儿女, 抚养子孙。

回望过去; 无怨无悔, 满怀喜悦。 展望末来;

愿我们人人舒心,健康! 愿我们的父母享乐,长寿! 愿我们的儿女工作顺利! 愿我们的子孙快乐成长! 愿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 愿知青的赞歌永留史册! 唱响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赞歌!

二零一五年末书于家中

第12篇:知青素材

人一到退休了,就有时间回忆了。看到电视剧《北风那个吹》,自己经历过的那段三年多的知青片段就像演电影镜头一样在我的眼前闪过。

1968年10月8日,作为千千万万知识青年中的一员,我也毫不例外地在这股强劲洪流的席卷之下,与同校的13名中学同学一起插队落户到当时的梨树县东河公社胜利大队第五小队(俗称黄家街),正式开始了我人生之旅终生难忘的知青生涯。刚落户农村时,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我们集体户一共14人,开始都被生产队长分散安排到几户农民家里。我和徐英杰、李会两名男同学被安排到农民陈殿革家。陈家共有三小间泥草小平房,陈大哥陈大嫂带两个孩子住在中间,我们三个知青住陈家平时放口粮及杂物的小里间。我们所住的最里间的小土坯炕可能从搭上那天起就没有烧过火,大冬天就是想烧火一点烟都不进。没有办法老队长只好从生产队里抱来几捆谷草垫在炕席下面,也许真是因为年轻火力旺的原因,在没有一丝热乎气的冰凉小土坯炕上,我们三个人生生地熬过了1968年那个滴水成冰寒冷无比的冬天。也是因为冬天的原因,下乡后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菜吃。刚开始时,老队长挨家挨户给我们筹集上来点冻白菜、冻萝卜,没用多长时间就吃光了。后面的几个月,几乎天天顿顿都是高粱米饭泡酱油。大队小卖部进的酱油大多数都被我们集体户给包了,每买一次酱油都用水桶挑回一挑子。

鸡叫起来干活,日落收工吃饭,这是我国东北农村千百年来自然传承下来的劳动和生活规律。对一个在父母身边生活无忧,尽情享受惯了的我们这些所谓的中学生来讲,要想适应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规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得到的。一年四季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农村好像有永远干不完的活。尽管如此,农民们一年到头日子依然过得很穷、很苦、很累。我们落户的生产小队辛辛苦苦劳动一年,能把口粮全额领到家的人家就算是上等人家了。记得当时生产队有一片谷地,从地头看不见地尾,足有一里多地长。收割的时候由于我们体力差和劳动经验不足,常常被当地农民拉下足有半截地那么远,女同学累得直掉眼泪。割地还不算最累的活,农村最脏、最累、最苦的活是每年五月份的拔麦子。所有参加拔麦子的都是男劳动力,人人都光着膀子,脖子上挂条毛巾,裤角用麻绳或草绳勒紧,脚穿水靴或高腰胶鞋,双手用力将麦子连根拔起,并用力往鞋帮子上摔打,把麦根上的泥土摔打干净之后再捆起来,人们在摔打麦子的时候,整个麦子地泥土飞扬,为了不让别人摔打的泥土落在自己的身上,个个都卯着劲往前抢。拔完一垅麦子之后,所有干活的人身上脸上都被汗水和泥土糊住了,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张着嘴喘着粗气。

两年多的知青生活,我干遍了农村所有的农活。人们最不愿意干的活是一年一度的放秋垅。放秋垅虽然没有割地、铲地、拔麦子那样脏那样累,但也是最不好干的活。所谓的放秋垅就是在玉米灌浆即将成熟之际,把长在玉米根部周围的大草除掉。俗话说:“秋阳似火”。玉米成熟之后,玉米地几乎密不透风,干活的人钻到里面就像进了蒸箱一样,喘不过气来。别说干活,就是不干活也会汗流浃背的。成熟后的玉米叶子十分锋利,稍不留神,胳膊上脸上就被拉出一道道的血口子。如果玉米叶子上粘满腻虫更烦人,腻虫粘到身体裸露的皮肤上会咬人,而且很难把它弄下去。特别是在喷洒过农药的玉米地里放秋垅,农药中毒的现象很多。一年四季稍微让人们感到开心快乐一点的活就是入冬之后的打场。男女劳力全部集中在堆满粮食的场院里干活。掐高粱穗、碾谷子、压黄豆、扒玉米,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可谓是其乐融融,好像被穷困劳累压抑一年了的郁闷情绪都在这个时候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公社电影队来放电影,为了看《列宁在1918》,我和同户的几名男同学连续跟着电影放映队转悠了好几个屯子。就是到现在,电影里许多经典台词我依然记忆犹新。

一晃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就像是一场梦幻,所有的老知青们都已过了花甲之年,知青同学大部分已多年失去联系,我内心常常涌动一股股莫名的伤感。如今想来,那三年时光最大的意义是让自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现实的残酷和做人应该坚强。那三年的经历足以让自己在后来四十年的人生旅途笑对任何坎坷。

第13篇:知青方案

活动主题:

回忆

寻找您身边的老知青

常回家看看

体验

追寻爷爷知青年代生活 体验贫下中农再教育

引申

那些年的知青老照片

活动引言:…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毛主席的手一挥/挥到哪里我们到哪里/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现在想想我们还爱你——《呼儿嘿哟》

每当听起这首歌,总会让人不自觉的回忆起匆匆的知青岁月,时光悠悠,往事如烟。常听老人们念叨起知青生活,有被分配的城里知识青年,有提供容身之所的好心农民。他们对过往岁月里的回忆可谓是悲喜参半,其中滋味常人未必能够体会。

在美丽的前进村,我们寻得这样一位老人,曾是分配到这里的知识青年,却在这里结识了他的人生伴侣,从此他乡是故乡,他为我讲述了知青下乡的真实故事。当我们问及老人现在最大的愿望,老人便翻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颤抖的双手指着照片跟我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再和曾经一起下乡插队的同志聚一次、见一见。时隔太久,想念犹存。

朱永华 杨喜华

在尘封的记忆库里搜寻几十年前的那些早已淡漠的生活往事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何况他们已不年轻,只是有这样一段往事,它拉直了我们的视线。回想起了知青生活,一起劳动、一起欢乐、一起吃知青生活餐、一起住知青宿舍大火炕……,让我们不得不为此而做些什么,所以,我们发起这样一个活动——寻找你身边的老知青。

如果您的家人,或者您是一位老知青,可以来电。我们为您重温当年知青岁月; 活动内容: 参观: 1.老宅 2.*大院 3.民俗村

4.千余件*时期物品展 5.老式家具展 6.青年点微缩再现 7.牛棚反省再现室 8.大批判泥塑再现展 9.样板戏回放再现展 10.忆苦思甜和忠字舞再现展 11.电影放映室 12.磨坊 13.豆腐坊 14.职工厨房

体验: 吃大锅饭 品大碗茶 阅读毛主席语录 跳忠字舞 看老电影

才艺展示(书法,乐器,朗读,戏曲,跳集体舞…) 住知青宿舍大火炕 活动场地:

老家颐园、*年代大院等; 现场布置:

现场打横幅:欢迎老知青回家;

每个房间有对应门牌,开放参观的房间有明显标志; 集体宿舍外墙,室内要有标语或墙画,营造氛围; 游客进入时。入口有跳忠字舞; 现场有当时年代的背景音乐,感染气氛; 工作人员着年代服装;

导游介绍,引导参观。游客也可自行参观; 电瓶车随时调配接送老知青; 现场有医疗人员陪同;

后院广场或周边有年代物品,视频陈设。不然如后院无氛围; 现场全程录制视频、拍照上传网上。并给每个人留作纪念 签到留念。收集用户信息;

送印有我们logo的纪念品。增加口碑宣传效果; 活动推广:

微信,门户网站,大连晚报,半岛晨报,新商报软文; 欢乐水王国入口拉横幅:欢迎老知青回家!

知青农家院

第14篇:返乡座谈会

2013年文苑返乡座谈会

2013年9月4日星期三下午4点,文学院开学返乡座谈会按照惯例在7号楼三层文学院大会议室照常召开,赵强书记和孙尚勇副院长都参与了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文学院大

二、大

三、大四等三个年级三个专业20多个同学参与其中,由每个同学谈谈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对文学院建设的建议。会议由张东老师主持,先由大三的同学发言,然后按照顺序每个同学都发言了。同学们所谈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考研、保研、选修等话题上,例如文学院的保研制度是怎样、选修课的选择问题、考研的专业辅导等等。对此,赵强书记和孙尚勇副院长都做了回应,对同学们一一解答,对那些仍抱有疑惑的同学也做了最大程度的解惑,并承诺院方会尽力满足同学们的学习要求。

就在这样热烈的讨论氛围下,返乡座谈会顺利结束,同学们对文学院发展的好的建议和意见也成功的传达到院方领导那里,希望文院发展会越来越好。

写稿:龚子琪

第15篇:返乡报告

返乡报告

时光飞逝,我已走过了大学四分之三的旅程,三年的大学生活让我成熟了很多,看的宽了、想得深了„„

自从我接受了党的教育,系统地了解了党的历史、性质、奋斗目标、建党宗旨、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等基本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对党的认识水平有了更深一层的提高,更进一步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的真正含义。使我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更加坚信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终将实现。 作为一个跨入大四的我来说也算有些收获,有时候感觉自己的成绩在别人看来好像很easy,可是我却得付出百般辛苦,我一直以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必须不断地付出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财富。有的时候我们经常告诫自己:在党的领导下,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付出,想想这个念头是否有些浮夸,还是在实际中磨砺自己吧,看到别人取得各种各样的辉煌,打心里羡慕别人,努力争取想追赶别人。感觉自己的人生经历真是有点曲折,“过去只是一种经历,而不是负担”,我常常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挫折的感情经历!

家乡的变化让我这个整日在外求学的人每每都吃一惊。

先不说马路拓宽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说高楼多了,车也往来不绝,就单说街上大家说的hello就让人感到大家有了与世界接轨的概念。不仅如此,人们也更注重素质的培养以及精神的丰富—早晨常可以看到许多早锻炼的人,有沿沿海大通道长跑的人,有在文化中心广场练太极拳的人,有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打篮球或者打乒乓球的人,有在游泳池里聚集游泳的人„„傍晚,还可以经常看到有些老人聚集下棋,切磋棋艺或者谈天论地„„晚上,还举行露天的演唱会,大家有才的,想表现的都可以踊跃现场报名,直接上场表演„„不得不说,大家已经慢慢懂得享受生活,不再虚度光阴。

家乡—这个地处福建省晋江市东南沿海突出部,台湾海峡西岸 ;三面临海,一面依山,地理位置独特;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素有“峙海金狮”之美称,镇域面积33.46平方公里的深沪镇走上了经济飞速发展路。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忘更新自己的知识,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为有了科学的管理和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多的本地内衣名厂积极拓展出口业务,驰名内外;家乡的渔业也在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日益蓬勃发展—深沪渔港的拓展建设,船员必备业务知识的培训及更新等。还有本地的各种小吃店的科学管理、技术创新以及有效的宣传手段,让本地小吃也渐渐拓展了市场,打响其知名度,甚至还有为寻美食而远道而来的朋友。

真得说,改革开放后,在党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的家乡,在这些年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的问题,比如,家乡还是有乱盖房的现象,街道脏、乱,晚上的夜市没有好好整顿等等。因此,如果真的要发展为一个和谐的乡镇,还是任重而道远。

在此,作为一个在外求学的大学生,并且是预备党员,我们更有责任将发展整顿家乡的责任担在身上,努力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和自身素质,等到毕业后有能力了,可以回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第16篇:返乡思想汇报

返乡思想汇报

结束一学期的大一生活,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故乡的巨大变化,让我差点认不出这就是自己的家乡!这都得益于党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力支持,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支农惠民的重大政策,有效的改变了“三农”落后面貌。

在农村经济社会活动和农民生产生活中,公路交通是农村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繁荣、农业进步和农民发展最基本的重要纽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正是由于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要致富,先修路”已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如今,家乡的公路覆盖已大半,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主干道也是直达县城,方便了老百姓们进城购置生产生活所需用品。主干道两旁也是全按上了路灯,方便了老百姓和司机夜间的出行,农村也因此添了些许的生机。夜间走在路上,觉得特安全,特漂亮!

在建设乡村公路的过程中家乡的不仅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历史文脉和健康的民风民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一些庙宇还得到了很好的修缮。老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加和谐,更加积极向上!这充分体现了在建设公路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也是农村的交通建设走上一条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当然家乡的变化不仅这些,比如房屋、电气、素质教育等都有很大的改变。 我想信,在以后日子里,就在这祖祖辈辈流血流汗的土地上,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壮丽的图画:笔直的道路通向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别墅;低低的围栏围着一洼洼的花园;昔日的田间劳作的农民象在别墅度假,他们有自己的图书室,他们将有自己的休闲场所„„那是一幅多么让人激动的图景啊!

新农村的腾飞将指日可待,和谐社会的目标将不远矣!

叶伟聪2011/2/15

第17篇:返乡证明

农民工返乡创业证明

兹有是腾越镇村(社区)组村民, 性别,身份证号码为,于年月日到省市(县)公司(厂)打工,于年月日返乡,现从事创业。

特此证明

腾越镇劳动保障所

年月日

第18篇:返乡调查报告

暑假返乡调查报告

农村青年打工现象及原因调查

农村青年打工现象及原因调查

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现象非常普遍,大量农村青年由于各种经济、工作等原因涌入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在推动城市建设和带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今,农村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已经给社会带来许多困扰,从根源上分析农村青年打工现象和原因对解决此类问题尤为重要。

2014年7月到8月,我回到老家,趁暑假空闲期间走访了本社区多户居民,以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50户居民进行访问调查。在调查中,我主要就居民家中是否有人外出打工及打工原因进行了询问和记录,从他们的回答中,我收集并整理了数据,对本社区外出打工青年的现象及原因做出了比较深刻的分析思考。就此作出调查报告,希望能给农村相关政策制定起到参考作用。

在本社区中,有95%的居民家中曾经有人外出打工,现有70%的居民家中有人常年在外打工,占总人口的46%,其中16岁至25岁的占到65%,26岁至35岁的占到25%,35岁以上的占10%。在访问中,我问及了打工原因,65%是由于经济压力所致,20%是找不到工作,15%是出于见识世面,不想留在本地等其他原因。在外出打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50%,45%为高中学历,10%为本科学历。

对于以上调查数据显示,本社区外出打工人数众多,而且多为未结婚的年轻人,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为未完成高中学业的辍学学生。少部分为家庭困难,常年在外打工,为家庭子女挣钱的父母。在诸多原因中,总的来看是本地经济发展较落后,导致许多低学历和无技能的青年难以赚到足够的钱生活或养家。此外少部分本科学历的大学生100%外出工作,本地几乎没有需要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大学生的工作。许多大龄打工者,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没有知识文化和技能,因此常年在外打工,而他们大多有孩子,正是造成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主要原因。 对此,我从城乡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对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现象原因做出分析。农村地区青年外出打工是农村推力俱增、城市拉力加大、各种阻力减小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农村推力俱增

1.解决农村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矛盾的需要

人多地少,是当前许多农村的普遍现象。近些年来,尽管国家对农村计划生育管得较严格,但是在农村尤其是偏远贫困农村,多生、超生的现象依然严重。该村独生子女数量依然是少数,很多家庭想尽一切办法争取多生,加上本来人口基数就很大,这样,使得农村人口问题更加严重。人口增多,耕地、资源却在减少。为解决这一矛盾,发展劳务输出就是较好的办法。

2.解决农村贫困、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需要

农村地区要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除去农业生产之外,由于资源数量的稀少和农民素质技能的缺失,增收途径相对较少。许多农民外出打工不但解决了自身的温饱和就业问题,还回家建了新房,购买了现代化的家用设备,家庭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3.农业现代化的推动

农民外出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外面的技术,回乡后为当地农村发展做贡献。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业机械化的采用,排水和施肥技术的实施,加上合理的组织和劳动分工,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大为减少,促使其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

(二)城市拉力加大

1.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化是指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市化与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农村进城市就业,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修建各种建筑,为城市人口提供各种服务。

2.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工业化直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而且工业化与农村人口的转移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重视发展工业,把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发展工业作为发展经济和提升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工业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此外,工业的发展,为其它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加了就业岗位。

3.城市高收入的吸引

农民进城务工,最直接的目的往往就是挣钱养家糊口,如果城市的收入不比在家务农要高,大多数农民是不会外出的。通过对该村外出劳动力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大多数人认为,外出打工的收入比以前在家务农要明显增加了。在城市就业,大多数企业因其规模经济效应和各种便利条件,收益较高,因而付给劳动力的工资也相对较高。

4.城市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的吸引

与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相比,城市生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不仅仅是较高的收入,而且还包括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资讯信息,较好的精神生活。城市生活方式也是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原因之一,城市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吸引着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这既是大多数农民外出的原因,也是其追求的生活目标之一。

(三)制约因素减少,阻力减小

1.户籍制度改革破解了农村劳务输出的最大难题

户籍制度作为我国二元社会结构最为明显的标志,曾经成为限制农村劳动力外出和人口流动与迁移的最大门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户籍制度已成为一个极大的束缚,国家随之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允许人们走出农村,离开本县本省,去其它相对发达地区谋生和发展。在2001年,公安部出台了相关法规,逐步放开了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了对人口流动的诸多限制。此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外地。

2.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逐步一体化为农村劳务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

建立一个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务输出的必要前提。近些年来,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重要性,多次提到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健全劳动力市场的有关机构,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城乡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所等,并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和法规,建立了劳务信息发布平台,形成了劳动力供求预测机制。这些,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这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建立一个城乡统一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综上所述,为我多方查找资料,及对比收集的数据所分析的原因虽然我所调查的打工现象的村子比较小,但很有代表性,希望对解决农村青年外出打工所带来的问题起到参考作用。

第19篇:农民工返乡

着力化解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难题

近期省人大工作研究会组成调研组分别到六安市霍山县、金寨县、霍邱县和叶集试验区,宣城市广德县、郎溪县,芜湖市南陵县、繁昌县就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从三市调研情况看,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积极应对,措施有力,工作细致,有效化解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难题,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失业而返乡。各级党委、政府把就业当作民生之本、发展之源、稳定之基来对待,加强领导,纷纷建立相关组织,积极应对。六安市霍山县、霍邱县、金寨县都建立了以分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建立预警机制。霍邱县开展“春风行动”还派出几个工作组赴苏、浙、沪一带帮助离岗的霍邱籍农民工找工作换岗位,尽一切努力减少回流近万人,有效地减轻了本县就业压力。霍山县派出三个工作组进驻本地企业帮助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战胜困难,做到企业不裁员,稳定职工队伍。广德县农业企业家协会向全县发出 《农业产业化企业不核减一个农民工并积极创造条件吸纳更多农民工就业倡议》,积极自发地维护和稳定农民工就业。该县农业龙头企业和威集团带头响应,不仅不减一员,还大量招收返乡农民工进企业。芜湖市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把农民工返乡就业纳入全民创业范围,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放宽投资领域和经营场所限制,放宽注册资金和出资比例的限制,放宽企业冠名限制,降低农民工创业门槛。

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摸清底数。为了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的动向,摸清底数,各地都采取措施,加强信息工作。宣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劳动力管理系统建设,该系统将全市14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特长、就业意向、培训需求、薪酬要求等30余项信息纳入系统管理,并对全市返乡农民工的动向做到心中有数。南陵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就业服务网络,在8个镇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建立了动态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政府、企业、劳动者互动的人力资源网站。郎溪县开展“两个调查”活动,一方面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另一方面对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全县劳动力资源数字库,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和企业用工对接做好基础性工作。霍邱县以县政协牵头,劳动保障局和部分乡镇参加组成了两个小组分赴长三角和京津地区对农民工在当地务工情况和这些地区的用工需求,进行调研,对外出农民工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变无序流动为有序流动。由于信息网络的建立,各级领导对返乡农民工能做到情况明、决策准、效果好。

三、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素质。三个市针对没有再外出的农民工大多文化水平低、没有专业技能的情况,加大了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他们依托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镇级劳动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培训。芜湖市免费发放培训券,帮助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自去年10月以来共培训返乡农民工24800多人。宣城市除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技能提升计划”外,还开展订单培训、送培训进农户等专项活动,提高农民工的实用技能和就业能力。春节期间全市48家定点培训机构对6200多名返乡农民工进行十多个工种的技能培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南陵县实行定点定向培训,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设计培训专业,培训后直接输送到用人单位。芜湖市政协还帮助该县1800多名返乡农民工实行了订单式培训,受到广大农民工的好评。霍山县开展以市场为导向,举办了各种专业培训近百场,培训农民工4000多人,从而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成功率和就业层次。

四、加强招工力度,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就业平台。三个市一方面采取帮扶本地困难企业,尽量减少下岗人员,一方面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用工的需求,利用春节期间加大招工力度,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就业平台。芜湖市开发区举行春节大型用工招聘会,参加招聘的农民工2.2万人,一次就达成用工意向7100多人。繁昌县针对返乡农民工情况制定了《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认真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通知》,一方面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另一方面引导县内企业扩大规模,增加就业,吸纳返乡农民工。春节期间县里召开大型招聘会,有125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达成意向1.2万人次。该县还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小型招聘会,不断地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霍邱县除召开招聘会外,还举行送岗下乡和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8200多个岗位,使1100多名农民工重新找到了就业机会。

五、加强创业园区建设,鼓励返乡农民工以创业促就业。三个市针对去年下半年沿海发达地区农民工返乡增多的优势,及时研究对策,制定方案,提出要将农民工返乡潮转化为返乡创业潮。霍邱县投资1500万元建设一个11000平方米的农民创业园,帮助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在园内办厂兴业。南陵县研究了促进农民工创业的有关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对各类创业实体自进园之日起三年内免收各种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行政事业费用;免缴场管费、卫生费等管理性费用,享受缴纳地方税收的奖励政策;水电、房租按生产和办公区面积逐月给予适当补贴;对自筹资金不足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可提供担保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贴息等等。芜湖市还加大对创业农民工的SYB免费培训,进行创业基础辅导、创业计划制定、创业计划实施、政策扶持等四个阶段的系统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创业成功率在60%以上,激发了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宣城市认真落实该市非公经济发展的“二十条”,在市场准入用地、信息、登记、小额贷款、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门槛,打造创业软环境,全市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的有1300人,吸纳就业5000余人。叶集试验区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投资2.2亿元,帮助返乡创业人员在该区建立思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使它成为一个集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加工、配送、交易于一身的现代化大型市场。霍邱县不但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创业者,而且从精神上鼓励和激励创业者,评选“双向创业”十佳人物,为创业有成代表披红挂彩,让所有外出创业和回乡创业者感到创业光荣,感到家乡的温暖与亲情,更加坚定创业信心。

六、加强政策引导,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服务。芜湖市和宣城市为了强化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除通过税费减免、贷款担保、财政支持、信息发布、公开招聘、技能培训等帮助引导农民工就业外,还就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返乡农民工后顾之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德县对已在外地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返乡后被录用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可随之转移,没有录用的,可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将养老保险转至该县接续参保。对在外地务工期间未参加当地养老保险的农民工,返乡后被录用的,由用人单位为其办理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手续;没有录用的,可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最大限度地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繁昌县积极调整教育规划和布局,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清理和取消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一切歧视性规定,实行就地入学,保障返乡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通过调查,我们建议:要加大全省统筹力度,建立全省信息平台;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资金支持;各地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搞开发性农业;各级政府在关注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同时,还要关注城镇下岗工人再就业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好地利用好劳动和人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20篇:返乡见闻

返乡见闻

盼啊!盼啊,看这寒假的到来,我不由得笑了起来——终于可以回家了。登上返乡的飞机,在家乡这片天空上,我自由翱翔,期待着春节的到来。

在着2010年的末尾,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齐聚在一起吃饭,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而当春节到了的那一天,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等待着新年钟声“当、当、当”的响起。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

12点准时一到,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又是一个快乐的日子。这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在这个早上,人们都习惯睡懒觉,因为昨晚大家都是一起迎着新年的到来的,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并且这也是人们忙了一年,开始休息的时候了。而中午以后则是大家走亲访友拜的时间,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大人们变得慈祥宽容了,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玩耍了,一切都是人间天堂的表现。

以后的几天之中,我一直在拜年中度过。虽然去了很多地方,让我感觉有点累人,但是那浓浓的新年氛围吧紧紧地裹在了正中央,使我处于精神兴奋状态。 时间不等人,眨眼间,8天入流水般逝去了,大人开始工作了,我也开始了辛苦的学习之旅。虽说我已经是大一的学生了,功课也没有高中时那般紧张,但是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和需要我掌握的知识。又一个8天过去了,今天是元宵节,也是我在家的最后一天,明天一大早我又要飞往我的未来之路。

家乡似乎永远都是这么温馨,这么的安全,让人永远的长不大,所以我来到了北京,这个远离家的地方,促使我长大,丰富我的人生。新的一学期,等着我来挑战你。

《知青返乡感言.doc》
知青返乡感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