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开场白

2020-05-26 来源:开场白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论语

《论语》七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孔子的伦理、哲学、政治、教育思想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作用。 能力目标:

1、读准字音。

2、掌握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词性活用的几个句子。情感目标:

学习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点】

1、孔子的思想。

2、课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设计】 孔子思想:

第一则:“仁者爱人”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则:道德教化——个人修养:“身正”

第三则:“安贫乐道”思想

第四则:修身养性 第五则:各自志向 第六则:处世交友 第七则:“三乐” (快乐观)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走进文言写就的历史,与古人晤对一堂,孔子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你的想象中,或许他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对他敬而远之,也可能觉得他是封建礼教的源头,对他加以批判。其实,对一个人的评价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同学们不妨借学习的机会去找《论语》的全书来看看,全面的了解一下孔子,对他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独到的认识。

古人所处的时代多少有点遥不可及,所言所行或多或少不能为我们所熟识,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也是正常的,讲解孔子,述说论语,所要表达的是我眼中、脑中的形象与意义。故仅以个人观点供参考。或有不妥之处,我们互相切磋,教学相长,共同学习吧。

二、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商后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及长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约年五十)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意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都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72人。古文学家说他曾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虽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经典,可能曾作过某种整理工作。由于他弟子的活动,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学派,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通过自汉代董仲舒以来儒家的补充修正改造,他的思想经过系统化,成为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

三、关于论语

论(lún),编撰的意思;语,言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以及立身处世等方面的思想,先秦诸子散文之一,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全书20篇,每篇包括若干章,一章记独立的一段话或独立的一件事,共512章,共11705字,大部分章节都很短,所谓“语录体”,是古代读书人必读之书。宋代儒学大师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全称为“四书”。

四、整体感知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要“爱人”,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在学习、从政、修身养性乃至交友之道等诸多方面,孔子都有深刻的见解。

《论语》语言质朴、精练、流畅,其中很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

课文的语录选自《论语》不同的篇目,意义不相连属。

1、照书下注解,读准字音,初步领会意思。

论语(lún) 恕(shù) 箪(dān) 瓢(piáo) 自省(xǐng) 盍(hã) 裘(qiú) 敝(bì) 便辟(pián pì) 便佞(pián nìng) 乐节礼乐(lâ yuâ) 佚(yì) 晏(yàn)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分析课文

第一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解】

子贡:孔子的学生。

有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乎: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吗?一言,一句话。乎,相当天现代汉语的“吗”,表疑问的语气助词。

其恕乎:那就是“恕”吧!其,“那”的意思,指示代词。恕,如、心,即合于如我心,用自己的心去推想别人的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句末语气助词。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译文】

子贡问:“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

孔子说:“那就是推已及人吧!自己不愿意要的(事物),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人。” 【评析】 这一则选自《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在政治上属于改良性人物。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也反对残暴的政治,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所以,当颜渊向孔子问仁的时候,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孔子曾对辫弟子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后来门人问曾参,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注:尽已之谓忠,推已之谓恕。所谓的恕,即推已及人,具体地说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虽然是很简单直白的话语,但一个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一生都奉行这一点却很不容易。如果能做到克已复礼,做到推已及人,则达到孔子所谓的“爱人”,即仁的境界。

(板书)体现了孔子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思想。 【理解】

《圣经〃新约》中有“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人”,这句话与孔子所言殊途同归。佛教中的“布施”即“己所欲,施于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人生在世两种难舍,一命一财,只要利于世,生命、财产均可抛,这就是施,难矣哉?! 我们许多人都有一个自然要求,即都要求别人、朋友、部下或上级领导没有缺点,样样都好,稍有不如自己的意就埋怨、指责。其实,这样的人他们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必然有不足之处。从心理学上讲,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因为要求对方圆满无缺点,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为的对方的缺点,实际上只是因为违反了我的看法,所以社会上常出现对人严,对己宽的风气,这就是缺少“恕道“的原因。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件很易的事,但我们必须向这个伟大的目标去努力,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想还是可以的。

第二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解】

其:代词,指代统治者。

正:“端正“的意思,包括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等。 令:名词作动词,发命令。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身行为端正,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统治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是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评析】 此则选自《子路第十三》。

孔子认为统治者施行政治,管理国家和人民,归根到底要靠道德教化。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为政要靠道德(感化),就像北斗星,安居其位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向着它。鲁哀公向孔子讨教,如何使老百姓服从统治。孔子回答他:“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意思是,提拔正直的人放在小人之人上,老百姓就心服口服。如果提拔小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服。所以孔子认为,对统治者而言,人个的修养非常重要。统治者本身端正(包括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等),就是一个良好的政治的开端,用不着严厉的法令,社会风气自然随之转化,归于端正。如果统治者本身不正,却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老百姓是不会心服口服、顺从领导的。

【理解】

一个领导者要想百姓服从你、敬重你,在群众眼中有威信,最重要的是自身纯正,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要成为群众的表率、模范。为人父母、为人师表,都要这样要求自己,且付诸行动,那必然国兴家兴!

第三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解】

贤哉,回也:贤德啊,颜回!回,颜回,字子渊,孔子最器重的一个学生。倒装句式,主语后置。 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箪,盛饭的器具。陋巷,指简陋的居室。巷,居室的意思,注意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的区别,现为“较窄的街道”。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堪,忍受的意思。

其:第一个“其”指示代词“那”;第二个“其”人称代词“他的”。 【译文】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评析】

此则选自《雍也第六》。

这是孔子赞许弟子颜回的话,同时反映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以德行著称,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夸赞他,并认为在其众弟子中,真正理解、禀承他的“仁”学思想的仅颜回一人。颜回一生贫困,但立志向学,不以物质生活的困窘为苦。孔子十分赞赏他的德行。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又说:“士志于道,而耻衣恶食者,未足以议也”。因为以“道”为至高的追求,所以对物质生活不再重视,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不能转移人生的追求。

【理解】

编书者选辑了这一则,用意何在?——一个人要有正确苦乐观!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贫困苦也自得其乐,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我们学生中富足之家会很多吧,大都来自农村,经济来源不是很宽裕的。如何支配自己的开支,一是量入而出,计划着用;二是节俭为好,任意乱花父母的血汗钱,于心何忍啊!!学学古人颜回吧!

六、课堂小结

小结三则内容大意,概述孔子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六、课后作业

1、弄懂三则论语的意思。

2、背诵本课所讲的三则论语。

第二课时

一、讲解后四则论语

第四则: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解】

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人。 齐:形容词活用动词,看齐。 焉:兼词,于之。 内:名词作状语,在内心。 省:反省检查。 【译文】

孔子说:“看到贤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在内心反省检查自己,看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评析】

此则选自《里仁第四》。

古人对修身养性十分重视。《礼记〃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除了向古圣先贤的书本学习,还要注重向周围的人学习,对照、反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

【理解】

汉代杨雄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意思是讲一个人要不断完善自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才有德的人。除了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社会学习,要读社会这本无字书,要向有德有才的人学习。社会社会是复杂的,除了好人,还有坏人,当碰到坏人缺德少才,或者有才缺德者,则应该反省自己,想想是否也和他一样。这样,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第五则: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解】

颜渊、季路侍:颜渊和季路陪着(孔子)。颜渊就是颜回。季路,名仲由,季路是他的字,也称子路,孔子的学生。侍,陪伴、侍候。

盍各言尔志: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愿。盍,何不。 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裘,皮衣。 敝之而无憾:用破了也不会后悔。憾,后悔。敝,形容词用作动词,用破。

愿无伐善,无施劳: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伐,夸。施,表白。善,长处。

愿闻子之志:希望听到您的志向。子,对孔子的敬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关怀。安、信、怀,均为使动用法。

【译文】

颜渊、季路陪侍(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季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会后悔。”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季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关怀。”

【评析】

此则选自《公冶长第五》。

孔子和最喜欢的弟子颜渊、季路在一起,三人闲话志向。子路性格十分豪爽,也很重义气,所以他的志向是与朋友有福同享。颜渊的性格稳重,道德修养也较高。他的志向高于子路,但表白时态度谦虚。他说,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但不骄傲,不夸耀。然后,率直的子路忍不住向老师发问了。孔子的志向与两个弟子不同,跳出了个人理想的范畴,以博大的胸怀,着眼于不同的人群:他希望老年人在精神或物质上能得到安宁,朋友之间能彼此信任,年轻人能得到关怀和爱护。孔子的爱心,博及上一代、自己这一代和下一代,反映了他“仁者爱人”的思想和胸怀。

【理解】

师生在一起畅谈各自的志向,非常和谐,高远而具体,都有一种忘我的思想境界。子路愿把属于自己的东西与朋友共享,表现了自己的侠义思想,气魄很大。颜回不自夸显功,是德高的学者风度。而作为老师的孔子则显得与众不同,他愿意把恩义普施众人,这是一种高尚的仁德行为,是圣人的境界,仁者爱人的思想胸怀。

第六则: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注解】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有益有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谅,诚信。这是个判断句,“友直,友谅,友多闻”是主语,“益”是谓语。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谄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毁谤人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便辟,谄媚奉承。善柔,阳奉阴违。便佞,花言巧语。

【译文】

孔子说:有益有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谄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毁谤人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

【评析】

此则选自《季氏第十六》。

孔子谈交友之道。孔子对朋友很重视。一方面,要求朋友之间要讲信用,彼此信任。他的三条志向中就有一条“朋友信之”。他的弟子曾参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把朋友之间的信用和信任作为人生的一件要事。另一方面,他指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个人的行为、修养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朋友的品性不同,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学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他们会在道德、修养、学识方面给予我们正面的影响。而谄媚、阴险、花言巧语的朋友,则从各方面误导我们。一个人结交了益友会终身受益,反之,则可能误入歧途。我们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思想、人格、品性尚未定型,在交友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理解】

孔子谈的交友之道,这对我们少年学生来讲至关重要。一个人的一生没有朋友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人交上一个好朋友,人生可以变得灿烂辉煌,交上了孬友,可能会葬送自己,所以交友不可不慎。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孔子说得极精辟、深刻。可以作为我们择友的座右铭。“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看你和谁在一起,就知道你的为人。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第七则: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注解】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乐,快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以有节度的礼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节,节制。道,赞美。每句开头的“乐”,均为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③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就有害了。”佚,放荡。晏,同“宴”,安逸。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有节度的礼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就有害了。”

【评析】

此则选自《季氏第十六》。

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但快乐有高尚和低俗之分,有益和有害之分。以“好学不厌,诲人不倦”为乐事的孔子把快乐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上。所以他认为有节度的礼乐,发现和宣扬他人的长处,结交贤良的朋友是人生有益的快乐。这里注意的是,孔子注重礼乐,为什么又要节制礼乐?孔子虽然崇尚礼乐,但反对奢华,讲求实际。孔子曾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说:礼节,与其讲究排场宁可俭省;丧事,与其大操大办宁可真心地悲痛。所以我们也可理解下面“损者三乐”,放纵的、不知节制的享乐,当然是孔子反对的。

【理解】

快乐,人皆求之,但有高尚、低俗之分,有益、有损之别,追求什么样的快乐,直接反映一个人的情操、道德修养。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身边人群的喜厌分出一个人的高下贵贱。

所谓“乐节礼乐”,即是礼乐有度。如办喜事,宁可俭省切不可铺张,讲究排场;办丧事,只要真心悲痛,厚养薄葬,完全没必要大操大办;单位庆典、个人生日、乔迁之喜、升迁、考中之庆……一切从简为乐。

第二乐“道人之善”,常人难以做到。一般人总爱说人的坏话,喜欢探听别人的隐私,这是我们民族的一大丑陋——小农经济的反映。

第三乐“乐多贤友”,注意重点在“贤”字上,贤友越多越好。有位名人说: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交万个友。他说,多与贤友交谈会增长学问,身心愉快。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就是不要主动地向不及自己的人去交朋友。

二、课堂小结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七则中,有直录孔子的言论,有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五语,所记述的言论,直起直落,仅提出观点或提出结论,并没有论据或论证。

由于语言凝炼,思想内容极其深刻,所以一些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

由此我们感觉到我们眼中的孔子有着文人的文雅,哲学家的智慧,政治家的抱负,同时他还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育人有方的好老师。走近他,谛听关于:“仁”的解说,明了他思想的深邃与闪光。

三、最后回顾:

第一则体现了“仁”的最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仁”的境界,即“爱人”。

第二则表现其施政要靠道德教化的主张。 第三则体现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第四则体现了孔子对修身养性的重视:不仅要向古代圣人先贤学习,还要注重向周围的人学习,对照反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

第五则通过阐述各人的志向,表现了孔子尊老爱幼、彼此信任的社会理想。

第六则体现了孔子的交友之道,以益和损的对照告诫青年人应慎交朋友,交好友,交益友。 第七则表现了孔子的快乐观:应把快乐建立在良好的品行之上,反对放纵的、不知节制的享乐

四、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

推荐第2篇:论语

《论语》心得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语录体记叙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人生痕迹。对于《论语》,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成长中的每一步,都有论语的身影。《论语》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涉及了做人的道理,学习和教育的道理。如果西方的文化来源于《圣经》的话,《论语》便是东方人的源头。

初读《论语》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等名句就萦绕在心尖。我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的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形象,和学生探讨问题总是和颜悦色的,从不因为学生的家庭出身轻视任何一位学生,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是忧国忧民抵挡战火为国奉献的爱国者形象。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他的儒家思想像一座深深扎根于炎黄子孙的心中,其精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论语》几乎涉及了我们在社会中的一切,大到国家兴衰,小到家内孝悌,从教育到治国,从人性到君子,无一不泛着智慧的光辉。《论语》涵盖了待人处事接物的准则,学习以及教育的要求,做人的品格为政的方法,礼的道理。任岁月的风霜侵袭,他历久弥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里程碑。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还是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一直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代这个人情淡漠的时代,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我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更应该拿起这本书好好学习一番。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孔子对孝的回答也不同。我的语文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那个学生学习很好,很受同学与老师们的欢迎,但是却有同学发现那个学生偷同学们的笔和钱,从此,那名学生开始被同学们排斥,最终不得不转学。论语告诉我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也说了当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志向;在父亲死后,要考察行为;若是对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我认为,孝不仅是在生活中对父母的孝敬,关心父母同时保护自己不让父母担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中华民族向来重孝“百信孝为先”。我觉得自己不能算是最好的女儿,但我会努力做到最好,孝敬父母,不让他们担心,让他们为我感到骄傲。

读论语我知道了做人要正直,要重视仁德。曾有人问孔子他的弟子是否能称为仁者,他也仅仅说弟子有某项才能,对仁,却“未可知”。论语告诉我们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但是对于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他要求仁德之人要有礼有乐却又不仅仅如此,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谋而合。其实孔子的追求也就是成为一个仁德的人,而他也的的确确做到了。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他的心目中“仁者”几乎可以与神是同一级别的。“仁德”是每个人在心中的目标,完善自己的仁德,即使是箪食瓢饮在陋巷,我们也会“不改其乐”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孔子认为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会在侥幸躲避灾难的的境况下才能生存。这种说法好像是不存与现实的,现世的人们尔虞我诈,把正直看成是讥讽的事物。好像只有“折腰之人”才能真正的掌握世界掌握自我。其实不然,正直之人虽在现实少见,但古人也有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折腰之人”虽在一定的情况下占尽了便宜,但是究其结局,都只会是“自食其果”,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虽逞一时之乐,却丧失了整个人生。

治学方面,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

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孔子强调学与思的结合,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精益求精则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对于现在的学生又是很适用的学习方法。太多的一知半解,太多的偏废,太多的不懂装懂,太多的“填鸭式”教学,让我们在学海里挣扎,寻不到真谛,找不回感觉,让学习成为恐怖的代名词。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我已深深体会到那种错误的学习方法的漏洞,让人在一次次的考试与题海中对知识望而却步。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学习的目的在于对道义的追求。当然现今的我们可以不死板,不用像孔子那样执着于道义、真理。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也是应该有的。“学以致用”也是孔子提到的学习目的,学习要应用于实践,否则即使是学富五车,也不过是赵括“纸上谈兵”。要求知行合一,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求的真知。对我们说,更是如此,祖国正处于腾飞中,一味的死读书,读死书,生搬硬套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知识来服务于社会,是我们的一大任务。

读《论语》,令我受益匪浅,细品其中滋味,细读这中华悠悠千年智慧,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鸡汤。当然凡事都有正反面。《论语》中关于礼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森严的等级观,我也是不能赞同的。我们不能偏听偏信,不要固执己见,在变换中认清形势,把握时代的潮流。作为历史的推动者之一。《论语》在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它过去影响着我,现在影响着我,未来,它势必会影响着我。它是常伴我一生的明灯将始终照亮我的征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他的精神像路标一样矗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向前迈进时代的步伐,如果两千年前的孔子是处于时代洪流中被泥沙覆盖的珍珠,他的光滑在时间的冲刷下变得越发耀眼。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学习,让《论语》的思想,深入我的内心深处。

推荐第3篇:论语

论 语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

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

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子曰:「君子不器。」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

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9』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

不能,则勤。」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

政,奚其为为政?」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

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6』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

林放乎?」

『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

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微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微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

吾能微之矣。」

『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11』或问□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U+7AC8,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吾

所祷也。」

『14』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5』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0』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1』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

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

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

『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

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24』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

『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6』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

取材。」

『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

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

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8』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何如其知也?」

『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

马十乘,弃而违之。至於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

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

『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腌焉,乞诸邻而与之。」

『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

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

之,少者怀之。」

『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

『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

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

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4』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政也与

?」曰:「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

『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

於偃之室也。」

『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後也,马不进也。』」

『16』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後获,

可谓仁矣。」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4』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

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7』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30』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

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6』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7』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10』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3』子之所慎:齐,战,疾。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19』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

之将至云尔。」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1』子不语怪,力,乱,神。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子曰:「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

『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

洁也,不保其往也。」

『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

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

唯弟子不能学也。」

『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於上下神祗』」子曰:

「丘之祷久矣。」

『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甯固。」

『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1』子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

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

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

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5』曾子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远乎。」

『8』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12』子曰:「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

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19』子曰:「大哉尧之为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

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

於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

沟恤,禹吾无间然矣。」

子罕第九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

乎?吾执御矣。」

『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章丧斯文也。後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

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6』大宰问於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

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闻,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

乎?且予与其死於臣之手也,无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13』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U+5335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於我哉!」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

『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23』子曰:「後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

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6』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子曰:「衣敝□,与衣孤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

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28』子曰:「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之华,

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未何远之有?」

乡党第十

『1』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然;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

也;与上大夫言,□□如也。君在,□□如也,与与如也。

『2』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後,檐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

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3』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

如也。

『4』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

愉愉如也。

『5』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

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

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

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 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7』席不正不坐。

『8』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於阼阶。

『9』问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10』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1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2』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饭。

『13』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14』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15』入大庙,每事问。

『16』朋友死,无所归,曰:「於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17』寝不尸,居不容。

『18』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

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19』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20』色斯举矣,翔而後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先进第十一

『1』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後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子曰:「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

『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无所不说。」

『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

『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7』李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U+6901。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

无U+6901;吾不徒行,以为之U+6901,以吾从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

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12』李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3』闵子侍侧,□□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4』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5』子曰:「由之瑟,奚为於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

「过犹不及。」

『17』李氏富於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8』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子曰:「回也奇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

屡中。」

『19』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U+8FF9,亦不入於室。」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

色庄者乎?」

『20』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

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

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

之。」

『21』子畏於匡,颜渊後。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22』李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

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

父与君,亦不从也。」

『23』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

後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24』子路、曾U+6673、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

之以师旅,因之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

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

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赤各言其

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U+6673後。曾U+6673曰:「夫三子者

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

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非

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颜渊第十二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

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

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斯言也□,其谓之仁矣乎?」子曰:「为

之难,言之得无□乎?」

『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

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

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

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U+979F,犹犬羊之U+979F。」

『9』哀公问於有若曰:「年□,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 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以异。)

『11』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5』子曰:「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7』李康子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李康子患盗,问於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19』李康子问政於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

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

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

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21』樊迟从游於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後得,非崇德

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

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於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於众,举U+81EF陶,不仁 者远矣;汤有天下,选於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第十三

『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2』仲弓为李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

曰:「举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

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训;言不训,

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

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而已矣!」

『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

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屋:「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0』子曰:「苟有用我者,U+671E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13』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4』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

与闻之!」

『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

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

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

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

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

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

何足算也!」

『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

曰:「不占而已矣。」

『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

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

友切切□□,兄弟怡怡。」

『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宪问第十四

『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

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5』南宫□问於孔子曰:「羿善射,□□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

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7』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8』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

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1』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12』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

可以为成人矣!」

『13』子问「公叔文子」於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

也!夫子时然後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後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後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

然!岂其然乎?」

『1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後於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15』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於沟渎,

而莫之知也!」

『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19』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治宗庙,

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20』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21』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

曰:「以吾从大夫子後,不敢不告也!」

『22』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25』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

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6』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29』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31』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32』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33』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

达。知我者,其天乎!」

『36』公伯寮□子路於李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37』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38』子路宿於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39』子击磬於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乎!莫

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40』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

官总己以听於U+51A1宰,三年。」

『4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42』子路问「君子」。子曰:「□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己以安人。」曰:「如

斯而已乎?」曰:「□己以安百姓。□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44』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於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

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卫灵公第十五

『1』卫灵公问陈於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斯滥矣。」

『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

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期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张书诸绅。

『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有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

可卷而怀之。」 『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

仁者。」

『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

声淫,佞人殆。」

『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5』子曰:「吾之於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泣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泣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5』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36』子曰:「当仁,不让於师。」

『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39』子曰:「有教无类。」

『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41』子曰:「辞,达而已矣!」

『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

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李氏第十六

『1』李氏将伐颛臾。冉有李路见於孔子曰:「李氏将有事於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

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

「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今不取,後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

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

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吾恐李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

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

宴乐,损矣。」

『6』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

色而言,谓之『瞽』。」

『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U+9B2D;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

人之言。」

『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

难,见得思义。」

『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而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

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於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

之谓与?」

『13』陈亢问於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

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

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14』邦君子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

「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阳货第十七

『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

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3』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

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4』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民之之也?」子曰:「未

召我者,而岂走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5』子张问「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

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佛□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於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

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

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7』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

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8』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

识於鸟、兽、草、木之名。」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

面而立也与?」

『9』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

『10』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1』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12』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3』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

至矣!」

『14』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

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15』子曰:「考言令色,详矣仁。」 『16』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7』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8』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19』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

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

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

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丧也;予也,有

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

『20』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21』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2』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

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系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23』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系,远之则怨。」

『24』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卫子第十八

『1』卫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

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李氏则吾不能,以李、孟之□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

子行。

『4』齐人归女乐,李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

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於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

「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

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7』子路从而後,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礼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

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士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

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8』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

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

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

『9』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於河;播U+9F17武,入

文汉;少师阳,击磬襄,入於海。

『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於一人。」

『11』周有八士:伯达、伯□、仲突、仲忽、叔夜、叔夏、李随、李□。

子张第十九

『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子夏之门人,问「交」於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

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於人何

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0』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後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後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

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2』卫公孙朝问於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3』叔孙武叔语大夫於朝曰:「子贡贤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

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

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於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於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

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

道之期行,绥之期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尧曰第二十

『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

「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

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

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2』子张问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

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

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

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

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知言,无以知人也。」

推荐第4篇:论语

于丹《论语》感悟读书笔记

一、孝敬之道

1、父母付出的就是对自己的生命、对子女的提携。

2、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

3、真正爱父母就要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习惯。

4、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扬父母之志。

5、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1、百善孝为先。

2、最亲的人最伤不得。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二、智慧之道

1、真正的智慧是你拥有对人心的判断力。

2、真正大智慧的获得,是为了有用。

3、大智慧跟小智慧的区别,有时候是彰显在一种态度上。

4、真正的知人是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地方。

5、智慧最大的境界在于自己心中痛彻的透悟而最终成就生命的欢欣。

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三、学习之道

1、一个人如果张开耳目,会发现处处皆是学问。

2、真正的学习是用自己的主体学习生命中最匮乏的经验。

3、真正的学以致用就是把知识落在实处。

1、只有真实的、善意的、重要的信息才是值得我们耗费生命去学习的,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对我们的生命有所提升。

四、诚信之道

1、信誉是你行走于世最基础的保障。

2、信誉对每一个人来讲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

3、人品的高下,诚信是一块试金石。

4、恒常之心是对自己的诚意,也是对别人的信誉。

5、一个人能不能守住信誉,一定跟他的道德感相关。

6、诚信需要自己内心对于某种价值的坚持。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3、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

4、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人信之。

五、治世之道

1、真正知识通达之后,不是拿来炫耀的,而是要能够为国家、社稷、百姓做点事情。

2、真君子从不攻击他人,他只拓展自己。

3、真正的经典从来都不是一种宗旨性指导,而是在思维方式上对后人永远保有启发。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六、忠恕之道

1、真正的忠诚是内心的道德判断。

2、自己的心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

3、宽容源自于理解。

4、恕道里面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渊源就是感恩的心。

5、恕道有时候仅仅就是一个真诚的沟通。

6、人生用来铭刻仇恨,就会遗忘所有的幸福;人生用来铭刻幸福,心里就会充满感恩。

1、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2、尽己之谓忠,推己之为恕。——朱熹

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判断导致信念,信念导致情绪,情绪导致困扰。

7、忠诚自己,善待他人。

2

七、仁爱之道

1、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以恭敬之心去面对他人。

2、你对别人宽和,就会换来世界给你的一个回馈。

3、人品和信誉永远是人格的基石。

4、敏不光反映在瞬间的应变上,还反映在防微杜渐上。

5、一个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可以以此安身立命。

6、仁爱之心就是用自己的态度跟世界生成一种融洽。

1、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2、恭则不侮。——《论语·阳货》

3、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4、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

5、敏则有功。——《论语·阳货》

6、敏是抓住无处不在的机遇。

7、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9、真正的仁爱一定是有准则的。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读后感:

我在工作之余,认真的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感悟》一书,对其中的道理虽然谈不上大彻大悟,但也感到收获良多。

《〈论语〉感悟》中讲述了七道: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爱之道,于丹教授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把一段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感悟的方法来解读,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透彻而又入木三分,真正走到了我们心理,对我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帮助。结合自身体会,我主要讲以下几方面感悟:

首先读《〈论语〉感悟》一书,让我觉得豁达的人生态度十分重要,自我到公司上班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书中所讲小故事无不体现人生的哲理,让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灵魂。从于丹教授《论语》感悟中能够获取人生所需要的种种心态。

在作者引用的故事里,有这么一则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

3 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在现实生活中必定会碰到许多难题,如果事事只考虑个人利益,势必患得患失,影响工作。我想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吧!”只要认准的正确的事,不要过度计较得失,一往无前地把事情做实做好,这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其次读《〈论语〉感悟》一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去学习。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一个人内心有智慧,敏感多思,而且愿意好好去学。乐意向他人请教问题,这是一种难得的态度。到公司工作4年多来本人一是虚心向同事请教,二是积极主动地多做工作,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并在实践中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再次读(论语)感悟一书,感悟到一个人积极开拓、进取善变的重要性。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一个热气球上有三个人,他们在上升的过程中出了故障,必须舍弃一个人才能够确保另外两个人的生命安全,但是,这三个人都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第一个是环保科学家,第二个是核专家,第三个是农学家。那么,这样三个人,你会舍弃谁了?

按成年人的逻辑,一直都在比较环保,和平,粮食哪个更重要。这时候一个孩子喊了一句:“把最胖的那个扔下去。”这个答案其实最简单也是最合理的。有的时候,孩子也可以是成人的老师,很多时候,像孩子看世界一样,转换一种思维方式,也许就会让我们实际工作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因此在平时工作中需要经常转变思维方式,树立创新意识,不要受过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到公司工作后,深深感到许多工作,在符合大的政策原则、规定的情况下,需充分调动积极因素,要主动求变、善于变通,这样才能使工作顺利开展,决不能墨守成规,否则只能束手束脚,一事无成。

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正是为孔子忠于自己,善待他人的一种淡泊的襟怀所征服。不管世界如何纷乱,保持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人生,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工作,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和谐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让世界充满爱,《论语》正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更教会我们用圣人的智慧温暖照亮整个人生,去正确对待生活、工作。

推荐第5篇:论语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4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44、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孔子说:“如果在家中尊敬父母团结兄长,却在外边经常以下犯上,这种人很少;如果不犯上,却作乱的,从来没有。君子应该守本分,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才是天地正道。尊敬父母团结兄长,这是做人的根本啊!”

4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4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译文】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47、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注:卜商,字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司马牛忧愁地说:“人家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认真谨慎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天下的人都是兄弟呀。君子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

4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5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

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论语蕴含的道理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华。我的理解虽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是说,光读书不思考,你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华;光思考而不去学习,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如果我们不去细细品味,就不会尝到它的精华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尝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没用。两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中的道理就是:见到品德高尚的热爱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像那种人学习;见到品德低下,不热衷于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像那种人那样。有时候,我们考试成绩下来了,考了95分,自我感觉不错,因为还有好多同学排在我后面呢。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这样是不会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没想到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那么多道理的精华,在我们现在那么发达的社会都那么需要它。

论语的内容实在太深奥了。一时是理解不过来的。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会慢慢的体会到它的精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共学,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却不抱怨,不也算得上君子吗?”最让我深刻感受的句子,就是第这一句。 我觉得这句话正好指明了我的缺点,我也要感谢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如何改正。以前我总是学了的东西就扔在一边不管了,而如今知道了学完的东西要时时去温习才行。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xx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推荐第6篇:论语

lúnyǔɡōnɡyěchánɡdìwǔZǐwèiɡōnɡyěchánɡ

kěqìyě

论语公冶长第五》

suīzàiléixièzhīzhōnɡ

fēiqízuìyě【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yǐqízǐqìzhī【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xiōnɡzhīzǐqìzhīZǐwèinánrónɡbānɡyǒudàobùfèibānɡwúdàomiǎnyúxínɡlùyǐqí兄之子妻之。

Zǐwèizǐjiàn

jūnzǐzāiruòréncìyěhérú

Lǔwújūnzǐzhězǐyuē

sīyānqǔsīqìyě【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qìyěyuēhúliǎnyěZǐɡònɡwènyuē

yuē

hé【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kǒujǐHuòyuēyōnɡyěrénérbùnìnɡzǐyuēyānyònɡnìnɡYùrényǐ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Zǐshǐqīdiāokāishìduìyuē

dàobùxínɡlǚzēnɡyúrénBùzhīqírényānyònɡnìnɡ

?”

zǐyuè【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wénzhīxǐZǐyuē

chénɡfúfúyúhǎi

cónɡwǒzhěqíyóuyǔ

zǐlù

wúsīzhīwèinénɡxìn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Mènɡwǔbówèn

zǐlùrénhū

zǐyuē

bùzhīyě

yòuwèn

zǐzǐyuēyóuyěhǎoyǒnɡɡuòwǒwúsuǒqǔcái【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yuē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qiúyěqiānshìzhīyìbǎishènɡzhījiāzǐyuē

chìyě

kěshǐwéizhīzǎiyě

bùzhīqírényěyóuyěqiānshènɡzhīɡuókěshǐzhìqífùyěbùzhīqírényěqiúyěhérú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zǐyuē“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rényěchìyěhérúshùdàilìyúcháokěshǐyǔbīnkèyányěbùzhīqí仁也。”

Zǐwèizǐɡònɡyuē

rǔyǔhuíyěshúyù

duìyuē

cìyěhéɡǎnwànɡhuíwúyǔrǔfúrúyě【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Huíyěwényīyǐzhīshícìyěwényīyǐzhīèr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zǐyuēfúrúyě

1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tīnɡqíyánérɡuānqíxínɡZǐyuēyúyúyǔhézhūzǐyuē

shǐwúyúrényě

tīnɡqíyánérxìnqíxínɡ

jīnwúyúrényěZǎiyúzhòuqǐnzǐyuēxiǔmùbùkědiāoyěfèntǔzhīqiánɡbùkěxiǔyě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wúwèijiànɡānɡzhě

huòduìyuē

shēnchénɡ

zǐyuē

Yúyúyǔɡǎishì【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yuēZǐɡònɡyuē

wǒbùyùrénzhījiāzhūwǒyě

wúyìyùwújiāzhūrén

zǐchénɡyěyùyāndéɡānɡ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Zǐɡònɡyuē

fūzǐzhīwénzhānɡ

kědéérwényě

fūzǐzhīyánxìnɡyǔtiāncìyěfēiěrsuǒjíyě【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dào道,不可得而闻也。”

Zǐlùyǒuwén

wèizhīnénɡxínɡ

wéikǒnɡyǒuwénbùkědéérwényě【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hàoxuéZǐɡònɡwènyuē

kǒnɡwénzǐhéyǐwèizhīwényě

zǐyuē

mǐnér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Zǐwèizǐchǎn

yǒujūnzǐzhīdàosìyān

qíxínɡjǐyěɡōnɡ

qíshìshànɡbùchǐxiàwènshìyǐwèizhīwényě【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yějìnɡqíyǎnɡmínyěhuìZǐyuēZǐyuē

qíshǐmínyěyì【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yùnsèjiùlínɡyǐnzhīzhènɡbìyǐɡàoxīnlínɡyǐnyuē

wèizhī

hérú

zǐyuē

zhōnɡyǐ

yuēZǐzhānɡwènyuē

línɡyǐnzǐwénsānshìwéilínɡyǐn

wúxǐsè

sānyǐzhīwú

zānɡwénzhònɡjūcài

shānjiézǎozhuō

hérúqízhīyě

yànpínɡzhònɡshànyǔrénjiāojiǔérjìnɡzhī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rényǐhū

yāndérén

cuīzǐshìqíjūn

chénwénzǐyǒumǎ

wéizhī“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shíshènɡ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rényǐhū

yuē

wèizhī

yāndérénzéyòuyuē

yóuwúdàfūcuīzǐyě

wéizhī

hérú

zǐyuē

qīnɡqìérwéizhīZhìyútābānɡzéyuēyóuwúdàfūcuīzǐyěZhīyībānɡ之一邦yǐ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2 yuē【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yěqíyúbùkějíyěZǐyuē

nìnɡwǔzǐ

bānɡyǒudàozézhìbānɡwúdàozéyú

QízhìkějíJìwénzǐsānsīérhòuxínɡzǐwénzhīyuēzàisīkěyǐ【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chénɡzhānɡZǐzàichényuēɡuīyǔGuīyǔWúdǎnɡzhīxiǎozǐkuánɡjiǎnfěirán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Zǐyuē

bóyí

shūqíbùniànjiùè

yuànshìyònɡxībùzhīsuǒyǐcáizhī【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Nìyuànéryǒuqírénzuǒqiūmínɡchǐzhī

jìlùshì

qiūyìchǐzhīZǐyuē

qiǎoyán

lìnɡsè

zúɡōnɡ

zuǒqiūmínɡchǐzhī

qiūyìchǐzhīZǐyuē

shúwèiwēishēnɡɡāozhíHuòqǐxīyān

qǐzhūqílínéryǔzhī【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chēmǎYányuānzǐyuēhéɡèyáněrzhìzǐlùyuēyuàn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zǐlùyuēyìqīnɡqiúyǔpénɡyouɡònɡ

,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

zǐyuē

lǎozhěānzhī

pénɡyouxìn

bìzhīérwúhànyányuānyuēyuànwúfáshànwúshīláozhī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Zǐyuē

yǐyǐhū

Wúwèijiànnénɡjiànqíɡuòérnèizìsònɡzhěyěbìyǒuzhōnɡxìnrúqiūzhěyānshàozhěhuáizhī

yuànwénzǐzhīzhì【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 Zǐyuēshíshìzhīyìbùrúqiūzhīhàoxuéyě

《论语雍也第六》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jìnɡérxínɡjiǎnZhònɡɡōnɡwènzǐsānɡbózǐyǐlínqímín

zǐyuē

kěyějiǎn

zhònɡɡōnɡyuē

jūZǐyuēyōnɡyěkěshǐnánmiàn

lúnyǔyōnɡyědìliù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yōnɡzhīyánrán

bùyìkěhūJūjiǎnérxínɡjiǎnwúnǎitàijiǎnhūzǐyuē“雍之言然。”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xuébùqiānnùbùèrɡuò

bùxìnɡduǎnmìnɡsǐyǐ

jīnyězéwúwèiwénhǎoxuézhěyě

yǔzhīfǔĀiɡōnɡwèn

dìzǐshúwéihàoxué

kǒnɡzǐduìyuē

yǒuyánhuízhěhào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Zǐhuáshǐyúqírǎnzǐwèiqímǔqǐnɡsùrǎnzǐyǔzhīsùwǔbǐnɡ

Zǐyuē

zǐyuē

qǐnɡyìyuē【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qiúyǔzhīyǔ

chìzhīshìqíyě

chénɡféimǎ

yìqīnɡ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Yuánsīwéizhīzǎi

yǔzhīsùjiǔbǎi

cíZǐyuē

yǐyǔěrlínlǐxiānɡdǎnɡWúwénzhīyějūnzǐzhōujíbùjìfù【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hū【6.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shězhūZǐwèizhònɡɡōnɡyuēlíniúzhīzǐxīnɡqiějiǎosuīyùwùyònɡshānchuānqí舍诸?”

Zǐyuēhuíyě

qíxīnsānyuèbùwéirén

qíyúzérìyuèzhìyānéryǐyǐ

zǐyuē【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于从于从yúcónɡzhènɡhūhéyǒuyúcónɡzhènɡhūhéyǒuyúcónɡzhènɡhūhéyǒuJìkānɡzǐwèn

zhònɡyóukěshǐcónɡzhènɡyěyǔ

yóuyěɡuǒ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乎何有?”

Jìshìshǐmǐnzǐqiānwèibìzǎi

yuē

yuēcìyěkěshǐcónɡzhènɡyěyǔ

政也与?”曰:“赐也达,

yuē

qiúyěyì

yuēcìyědá

qiúyěkěshǐcónɡzhènɡyěyǔ

政也与?”曰:“求也艺,【6.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zhě

mǐnzǐqiānyuēshànwèiwǒcíyānRúyǒufùwǒ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zéwúbìzàiwènshànɡyǐ

4 【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SīrényěéryǒusījíyěZǐyuē

SīrényěéryǒusījíyěBóniúyǒujízǐwènzhīzìyǒuzhíqíshǒuyuēwánɡzhīmìnɡyǐfū【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yōu

xiánzāihuíyěXiánzāi

Yīdānshíyīpiáoyǐnzàilòuxiànɡrénbùkānqí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Rǎnqiúyuē

fēibùyuèzǐzhīdào

lìbùzúyě

zǐyuē

lìbùzúzhěhuíyěbùɡǎiqílèhuíyě【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zhōnɡdàoérfèi中道而废,今女画。”

Zǐwèizǐxiàyuē

nǚwéijūnzǐrúzǐyuē

wúwéixiǎorénrújīnnǚhuà【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6.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mièmínɡzhěZǐyóuwéiwǔchénɡzǎixínɡbùyóujìnɡ

nǚderényāněrhū

yuē

yǒutántái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Zǐyuēmènɡzhīfǎnbùfá

bēnérdiàn

jiānɡrùmén

cèqímǎyuē

fēi

fēiɡōnɡshìwèichánɡzhìyúyǎnzhīshìyě【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ɡǎnhòuyě敢后也,马不进也。’”

Zǐyuē

bùyǒuzhùtuózhīnìnɡ

éryǒusònɡcháozhīměi

nánhūmiǎnyújīnzhīmǎbùjìnyě【6.1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shìyǐ世矣。”

Zǐyuē

shuínénɡchūbùyóuhù

Hémòyóusīdàoyě【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jūnzǐZǐyuē

zhìshènɡwénzéyě

wénshènɡzhìzéshǐ

Wénzhìbīnbīn

ránhòu君子。”

ZǐyuēZǐyuē

rénzhīshēnɡyězhíwǎnɡzhīshēnɡyěxìnɡérmiǎnzhīzhīzhěbùrúhàozhīzhě【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yǔshànɡyěZǐyuē

zhōnɡrényǐshànɡ

kěyǐyǔshànɡyě

zhōnɡrényǐxià

bùkěyǐ

hàozhīzhěbùrúlèzhīzhě【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wènrénFánchíwènzhìzǐyuēwùmínzhīyìjìnɡɡuǐshénéryuǎnzhīkěwèizhìyǐ

kěwèirényǐ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5 yuērénzhěxiānnánérhòuhuò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lèrénzhěshòuZǐyuēzhīzhělèshuǐrénzhělèshānZhīzhědònɡrénzhějìnɡZhīzhě。”

qíyībiànzhìyúlǔ

ɡūzāi

lǔyībiànzhìyúdào【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yěyězǐyuēhéwèiqírányě

Jūnzǐkěshìyě

bùkěxiànyě

kěqīyěZǎiwǒwènyuē

rénzhě

suīɡàozhīyuē

jǐnɡyǒurényān

qícónɡzhīZǐyuē

ɡūbùɡū

GūzāiZǐyuē

bùkěwǎnɡ【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TiānyànzhīZǐjiànnánzǐ

zǐlùbùyuè

fūzǐshǐzhīyuē

yúsuǒfǒuzhě

tiānyànzhīZǐyuējūnzǐbóxuéyúwényuēzhīyǐlǐyìkěyǐfúpànyǐfū天厌之!”

Zǐyuē

zhōnɡyōnɡzhīwèidéyě

qízhìyǐhū

Mínxiǎnjiǔyǐ【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 Zǐɡònɡyuērúyǒubóshīyúmínérnénɡjìzhònɡ

Yáo

hérúKěwèirénhūzǐyuēhéshìyúrénbìyěshènɡhūshùnqíyóubìnɡzhūFūrénzhějǐyùlìérlìrénjǐyùdáérdárénNénɡjìnqǔpìkěwèirénzhīfānɡyěyǐ

《论语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 子曰:“默mò而ér识zhì之zhī,学xué而ér不bù厌yàn,诲huì人rén不bù倦juàn,何hé有yǒu于yú我wǒ哉zāi?”

ZǐyuēZǐyuēZǐyuēshùérbùzuò

xìnérhàoɡǔ

qièbǐyúwǒlǎopénɡ

lúnyǔshùérdìqī【7.3】 子曰:“德dé之zhī不bù修xiū,学xué之zhī不bù讲jiǎnɡ,闻wén义yì不bù能nénɡ徙xǐ,不bù善shàn不bù能nénɡ改ɡǎi,是shì吾wú忧yōu也yě。”

ZǐzhīyànjūZǐyuē

shēnshēnrúyě

yāoyāorúyě【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6】 子曰:“志zhì于yú道dào,据jù于yú德dé,依yī于yú仁rén,游yóu于yú艺yì。”

Zǐyuēzìxínɡshùxiūyǐshànɡ

wúwèichánɡwúhuìyānZǐyuēshényǐwúshuāiyě

Jiǔyǐwúbùfùmènɡjiànzhōuɡōnɡ【7.7】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 子曰:“不bù愤fèn不bù启qǐ,不bù悱fěi不bù发fā,举jǔ一yī隅yú不bù以yǐ三sān隅yú反fǎn,则zé不bù复fù也yě。”

ZǐshíyúyǒusānɡzhězhīcèZǐyúshìrìkū

wèichánɡbǎoyěZǐyuē【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bào虎hǔ冯pínɡ河hé,死sǐ而ér无wú悔huǐ者zhě,吾wú不bù与yǔ也yě。必Bì也yě临lín事shì而ér惧jù,好hào谋móu而ér成chénɡ者zhě也yě。” zǐlùyuēzǐxínɡsānjūn

zéshuíyǔ

zǐyuēZǐwèiyányuānyuē

yònɡzhīzéxínɡshězhīzécánɡwéiwǒyǔěryǒushìfūzébùɡē【7.12】 子曰:“富fù而ér可kě求qiú也yě,虽suī执zhí鞭biān之zhī士shì,吾wú亦yì为wéi之zhī。如Rú不bù可kě求qiú,从cónɡ吾wú所suǒ好hào。” Zǐyuē【7.13】 子Zǐ之zhī所suǒ慎shèn:齐zhāi,战zhàn,疾jí。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 Zǐzàiqíwénsháosānyuèbùzhīròuwèiyuēbùtúwéiyuèzhīzhìyúsīyě【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hūyuē

chū

yuērùyuēbóyíshūqíhérényě

yuē

ɡǔzhīxiánrényě

yuē

yuànRǎnyǒuyuēfūzǐwéiwèijūnhūzǐɡònɡyuēnuòwújiānɡwènzhī乎?”曰:“求qiú仁rén而ér得de仁rén,又yòu何hé怨yuàn?”出,曰:“夫子不为也。”

【7.16】 子曰:“饭fàn疏shū食shí,饮yǐn水shuǐ,曲qǔ肱ɡōnɡ而ér枕zhěn之zhī,乐lè亦yì在zài其qí中zhōnɡ矣yǐ。不Bù义yì而ér富fù且qiě贵ɡuì,于yú我wǒ如rú浮fú云yún。” Zǐyuēfūzǐbùwéiyě【7.17】 子曰:“加jiā我wǒ数shù年nián,五wǔ十shí以yǐ学xué《易yì》,可kě以yǐ无wú大dà过ɡuò矣yǐ。”

Zǐsuǒyǎyán

shī

shū

zhílǐ

jiēyǎyányěZǐyuē【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nǚ奚xī不Yèɡōnɡwènkǒnɡzǐyúzǐlù

zǐlùbùduì

Zǐyuē

bù曰yuē:其qí为wéi人rén也yě,发fā愤fèn忘wànɡ食shí,乐lè以yǐ忘wànɡ忧yōu,不bù知zhī老lǎo之zhī将jiānɡ至zhì云yún尔ěr。”

【7.20】 子曰:“我wǒ非fēi生shēnɡ而ér知zhī之zhī者zhě,好hào古ɡǔ,敏mǐn以yǐ求qiú之zhī者zhě也yě。”

ZǐbùyǔɡuàiZǐyuē

luàn

shénZǐyuē【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7.22】 子曰:“三sān人rén行xínɡ,必bì有yǒu我wǒ师shī焉yān。择Zé其qí善shàn者zhě而ér从cónɡ之zhī,其qí不bù善shàn者zhě而ér改ɡǎi之zhī。”

Zǐyuē

tiānshēnɡdéyúyú

huántuíqírúyúhé

Wúwúyǐnhūěr【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zǐzhěshìqiūyěZǐyuēèrsānzǐyǐwǒwèiyǐnhū

Wúwúxínɡérbùyǔèrsān【7.25】 子Zǐ以yǐ四sì教jiào:文wén,行xínɡ,忠zhōnɡ,信xìn。

8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yuēZǐyuēshènɡrénwúbùdéérjiànzhīyǐdejiànjūnzǐzhěsīkěyǐz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yāoérwéitài

nánhūyǒuhénɡhūyìbùshèsùshànrénwúbùdéérjiànzhīyǐdejiànyǒuhénɡzhěsīkěyǐWánɡérwéiyǒu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 xūérwéiyínɡ【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7.28】 子曰:“盖ɡài有yǒu不bù知zhī而ér作zuò之zhī者zhě,我wǒ无wú是shì也yě。多Duō闻wén,择zé其qí善shàn者zhě而ér从cónɡ之zhī;多duō见jiàn而ér识zhì之zhī,知zhī之zhī次cì也yě。” ZǐyuēZǐdiàoérbùɡānɡ【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qítuìyěwéihéshénHùxiānɡnányǔyántónɡzǐjiànménrénhuòZǐyuēyǔqíjìnyěbùyǔ?人Rén洁jié己jǐ以yǐ进jìn,与yǔ其qí洁jié也yě,不bù

rényuǎnhūzāi

Wǒyùrén

sīrénzhìyǐ保bǎo其qí往wǎnɡ也yě。”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wúwéitónɡxìnɡwèizhīwúmènɡzǐ

ɡǒuyǒuɡuò

Jūnérzhīlǐzǐtuìyīwūmǎjīérjìnzhī

yuē

wúwénjūnzǐbùdǎnɡ

jūnzǐyìdǎnɡhūChénsībàiwèn

zhāoɡōnɡzhīlǐhū

kǒnɡzǐyuē

zhīlǐ

kǒnɡZǐyuē

,君子亦党乎?君取于

wūmǎjīyǐɡào

Jūnqǔyú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zǐyuēqiūyěxìnɡ

rénbìzhīzhī

shúbùzhīlǐ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34】 子曰:“若ruò圣shènɡ与yǔ仁rén,则zé吾wú岂qǐ敢ɡǎn?抑Yì为wèi之zhī不bù厌yàn,诲huì人rén不bù倦juàn,则zé可kě谓wèi云yún尔ěr已yǐ矣yǐ。”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ɡōnɡxīhuáyuē

zhènɡwéidìzǐbùnénɡxuéyě

Zǐyuē

yǒuzhūZǐyuēZǐyuē

wén

mòwúyóurényě

Gōnɡxínɡjūnzǐ

zéwúwèizhīyǒudeZǐyǔrénɡēérshànbìshǐfǎnzhīérhòuhézhī【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9 Zǐjíbìnɡzǐlùqǐnɡdǎozǐlùduìyuēyǒuzhīlěiyuēdǎoěryúshànɡxiàshénqí

shēzébùxùn

zǐyuēqiūzhīdǎojiǔyǐ

nìnɡɡùZǐyuējiǎnzéɡùYǔqíbùxùnyě【7.37】 子曰:“君jūn子zǐ坦tǎn荡dɑnɡ荡dànɡ,小xiǎo人rén长chánɡ戚qī戚qī。” Zǐyuē【7.38】 子Zǐ温wēn而ér厉lì,威wēi而ér不bù猛měnɡ,恭ɡōnɡ而ér安ān

《泰伯篇第八》

Tàibópiāndìbā【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yānZǐyuētàibóqíkěwèizhìdéyěyǐyǐSānyǐtiānxiàrànɡmínwúdeérchēnɡ焉。”

Zǐyuē【8.2】 子曰:“恭ɡōnɡ而ér无wú礼lǐ则zé劳láo;慎shèn而ér无wú礼lǐ则zé葸xǐ;勇yǒnɡ而ér无wú礼lǐ则zé乱luàn;直zhí而ér无wú礼lǐ则zé绞jiǎo。君Jūn子zǐ笃dǔ于yú亲qīn,则zé民mín兴xīnɡ于yú仁rén;故ɡù旧jiù不bù遗yí,则zé民mín不bù偷tōu。”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zhànjīnɡjīnɡZēnɡzǐyǒujízhàoméndìzǐyuērúlínshēnyuān

qǐyúzúqǐyúshǒushīyúnzhàn战兢兢,如临深渊Zēnɡzǐyǒují

,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Zēnɡzǐyányuē

rúlǚbáobīnɡérjīnérhòuwúzhīmiǎnfūxiǎozǐ【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niǎo之zhī将jiānɡ死sǐ,其qí鸣mínɡ也yě哀āi;人rén之zhī将jiānɡ死sǐ,其qí言yán也yě善shàn。君Jūn子zǐ所suǒ贵ɡuì乎hū道dào者zhě三sān:动dònɡ容rónɡ貌mào,斯sī远yuǎn暴bào慢màn矣yǐ;正zhènɡ颜yán色sè,斯sī近jìn信xìn矣yǐ;出chū辞cí气qì,斯sī远yuǎn鄙bǐ倍bèi矣yǐ。笾Biān豆dòu之zhī事shì,则zé有yǒu司sī存cún。”

mènɡjìnɡzǐwènzhī【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fànérbùjiàoZēnɡzǐyuēyǐnénɡwènyúbùnénɡyǐduōwènyúɡuǎyǒuruòwúshíruòxū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ZēnɡzǐyuēXīzhěwúyǒuchánɡcónɡshìyúsīyǐ

从事于斯矣。”

【8.6】 曾子曰:“可kě以yǐ托tuō六liù尺chǐ之zhī孤ɡū,可kě以yǐ寄jì百bǎi里lǐ之zhī命mìnɡ,临lín大dà节jié而ér不bù可kě夺duó也yě。君Jūn子zǐ人rén与yǔ?君Jūn子zǐ人rén也yě。”

【8.7】 曾子曰:“士shì不bù可kě以yǐ不bù弘hónɡ毅yì,任rén重zhònɡ而ér道dào远yuǎn。仁Rén以yǐ为wéi己jǐ任rèn,不bù亦yì重zhònɡ乎hū?死Sǐ而ér后hòu已yǐ,不bù亦yì远yuǎn乎hū?”

10 Zēnɡzǐyuē【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8.11】 子曰:“如rú有yǒu周zhōu公ɡōnɡ之zhī才cái之zhī美měi,使shǐ骄jiāo且qiě吝lìn,其qí余yú不bù足zú观ɡuān也yě已yǐ。” ZǐyuēZǐyuēhàoyǒnɡjípín

luànyě

Rénérbùrén

jízhīyǐshèn

luànyěZǐyuēmínkě

shǐyóuzhī

bùkě

shǐzhīzhīZǐyuēxīnɡyúshīlìyúlǐchénɡyúyuè【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TiānxiàyǒudàozéxiànwúdàozéyǐnZǐyuēdǔxìnhàoxué

shǒusǐshàndào

Wēibānɡbùrù

luànbānɡbùjūZǐyuēsānniánxuébùzhìyúɡǔbùyìdéyě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Bānɡ有yǒu道dào,贫pín且qiě贱jiàn焉yān,ZǐyuēZǐyuēbùzàiqíwèi

bùmóuqízhènɡ

ɡuānjū耻chǐ也yě;邦bānɡ无wú道dào,富fù且qiě贵ɡuì焉yān,耻chǐ也yě。”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match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DànɡdànɡhūzhānɡZǐyuēdàzāi

yáozhīwèijūnyě

Wēiwēihū

wéitiānwèidàwéiyáozézhīZǐyuēwēiwēihū

Shùn

yǔzhīyǒutiānxiàyěérbùyǔyānZǐyuēxuérúbùjíyóukǒnɡshīzhīZǐyuēkuánɡérbùzhítónɡérbùyuànkǒnɡkǒnɡérbùxìnwúbùzhīzhīyǐshīzhìzhīshǐ

zhīluàn

yánɡyánɡhūyínɡěrzāi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章mínwúnénɡmínɡyānWēiwēihūqíyǒuchénɡɡōnɡyě

功也,焕乎其有文

huànhūqíyǒuwén!”

ShùnyǒuchénwǔrénértiānxiàzhìWǔwánɡyuēbùqíránhū

Tánɡyúzhījì

yúyǒuluànchénshírén

yǒufùrényān

kǒnɡ【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yǐzǐyuēcáinán

yúsīwèishènɡ

;有妇人焉,九人而

jiǔrénér已。三Sān分fēn天tiān下xià有yǒu其qí二èr,以yǐ服fú事shì殷yīn。周Zhōu之zhī德dé,其qí可kě谓wèi至zhì德dé也yě已yǐ矣yǐ。”

Zǐyuēyǔ

wúwújiànrányǐ

FěiyǐnshíérzhìxiàohūɡuǐshénYǔ

wúwújiànrányǐ

wùyīfuérzhì【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měihūfǔmiǎn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11 bēiɡōnɡshìérjìnlìhūɡōuxù

推荐第7篇:《论语》

《论语》中的名言

《论语八则》窦中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观学后,时常练习,不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恼怒),不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练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就有正道啦,可以说是好学。”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没有邪恶。’”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三十岁时开始知道;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什么都能听得;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不会超过界线。”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重温过去,知道新知,就可以做教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智慧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多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 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把实行仁道当做自己的任务,不是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 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下一代不如上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最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4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4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44、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 孔子说:“如果在家中尊敬父母团结兄长,却在外边经常以下犯上,这种人很少;不犯上,却作乱的人,从来没有。君子应该守本分,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才是天地正道。尊敬父母团结兄长,这是做人的根本啊!”

推荐第8篇:开场白

1立即引起听众的注意 做一些特别的动作。例如冯涛。

2用事件、实例开始讲话

3制造悬念

4要求听众举手表决

5运用展示物

6引用名人的话作为开场白

7提问题开场 例如我的猜猜猜。

8赞美式开场。欢迎。。。。。。

9华丽版开场白主题是跨越气势磅礴的语言和辞藻去鼓舞大家心中澎湃的热血。豪迈与气势同存才能让您的员工慷慨激昂不畏前行。那么主持人开场白可以写成:

跨越,分秒之内,或许颠覆一个世界。

勇恒,在每一个人的路上.

一棋,一天下,胜势在握。更在意从心所欲的姿态

自然的大地与天空之间,企及颠峰的心性无所不至。

奇迹-从来只在我们手中。

10语文的 各种技巧 尤其是排比。

切忌:

 用所谓幽默故事开头

 不要从表示道歉开始

推荐第9篇:开场白

开场白:

A:76年前那个冬天,祖国正经历一场劫难,《何梅协议》的签订,暴露了腐败统治者的嘴脸!

B:是啊,正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北平广大学生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呐喊.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

C:他们唤醒了沉睡的国民,点燃了抗日救亡的烈焰! D: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历史,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下面请六枝一中同志讲话,大家热烈欢迎!

结束语:

甲:伴着嘹亮的歌声,踏着雄壮的舞曲,六枝一中纪念一二九运动76周年文艺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乙:让我们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继往开来,团结一致,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丙:感谢所有为一二九运动付出辛苦劳动的老师和同学们; 丁:谢谢大家观看,再见!

开场白:

A:76年前那个冬天,祖国正经历一场劫难,《何梅协议》的签订,暴露了腐败统治者的嘴脸!

B:是啊,正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北平广大学生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呐喊.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

C:他们唤醒了沉睡的国民,点燃了抗日救亡的烈焰! D: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历史,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下面请六枝一中同志讲话,大家热烈欢迎!

结束语:

甲:伴着嘹亮的歌声,踏着雄壮的舞曲,六枝一中纪念一二九运动76周年文艺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乙:让我们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继往开来,团结一致,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丙:感谢所有为一二九运动付出辛苦劳动的老师和同学们; 丁:谢谢大家观看,再见!

推荐第10篇:开场白

演出或其他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比喻文章、介绍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

开场白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演讲的成败。对开场白的基本要求是简洁而富有吸引力。

常见的开场白类型有以下6种。

1.故事式

故事式开场白是通过一个与演讲主题有密切关系的故事或事件作为演讲的开头。这个故事或事件要有人物,有细节。

大家一定会记得这样一个传说吧:阿拉伯有个神奇的山洞,里面收藏了40个大盗偷来的金银财宝和珍珠玛瑙。只要掌握了一句咒语,洞门就会自动打开。有一天,一个叫阿里巴巴的人无意中知道了这句咒语,他打开了这个财宝之门,成为巨富。

演讲者以人们熟知的阿拉伯传说作为开场白,把大学校门比做知识的财富之门,获得了较好的演讲效果。

故事式的开场白要避免复杂的情节和冗长的语言。

2.开宗明义式

开门见山,用精炼的语言交代演讲意图或主题,然后在主体部分展开论证和阐述。这种开场白方式可称之为开宗明义式。

开宗明义式开场白适合运用于较为正规、庄重的应用性演讲场合,它要求演讲者具有较好的概括能力。

3.幽默式

幽默式是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或事例作为演讲的开场白,它能使听众在轻松愉快之中很快进人演讲接受者的角色。

幽默式开场白切忌低级庸俗的笑话或粗俗的语言。

4.引用式

演讲开场白也可以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语,为展开自己的演讲主题作必要的铺垫和烘托。作为开场白的被引用材料,一般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被引用的材料具有相当强的概括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二,被引用的材料出自权威、名人或听众十分熟悉的人物,演讲者利用权威效应或亲友效应唤起听众的注意。

某些情况下,演讲者甚至不必交代被引用材料的出处。

5.悬念式

悬念能激发听众的好奇心,能促使听众尽快进入演讲者的主题框架。

实物悬念是悬念式开场白的特殊形式。

运用悬念式开场白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把人人都知道的常识性问题硬性转换成悬念;二是不要故意吊听众的“胃口”。这都可能激起听众对演讲者的反感。

6.强力式

强力或开场白是把要论及的内容加以适度夸张或从常人未曾想象过的角度予以渲染,以引起听众的高度重视。

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性但并不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往往可以成为强力式开场白的好素材。

一、介绍性

因为是开场白,有向读者介绍有关相关内容的必要,所以它要对所介绍的对象或解释其特点,或说明其作用。比如: 有人远离故土,原因各不相同,但乡愁是共同的。女娲造人的神话说明了祖先对土地的崇拜;开疆拓土是古代许多统治者成就霸业的目标;而保卫土地的故事更是不计其数。《脚踏一方土》

再比如: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过深

刻的印象。《走进小说天地》

二、抒情性

既然是活动,总是大家关注的对象,是热点,大家总是对它充满感情的,所以要在开场白中表达出这种情绪。比如: 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再比如:音乐诠释人生的酸甜苦辣,表达生活的喜怒哀乐。有时,身体是沉重的,歌声却长着翅膀,带你飞翔。《乘着音乐的翅膀》

三、鼓动性

开场白是号召大家一起来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所以它必须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比如: 孔子、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然而他们那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仍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一下孔子和孟子吧。《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再比如:。社区是我们的家园。关注社区,建设社区,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业务。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美化我们的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关注我们的社区》

四、简洁性

开场白要在有限的字数内介绍出特点,表达出感情,发动大家来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就要求它的语言必需简洁。比如:

不管你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社区的自然状况、文化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是我们的家园。关注社区,建设社区,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业务。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美化我们的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关注我们的社区》再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但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一个“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场新征程的开始。现在,就让我们对这三年来的人生轨迹来一番回顾吧!《岁月如歌——我的初中

第11篇:开场白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在火热的八月看到火热的你们,我由衷感到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课我喜欢随意聊聊。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这个新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那我就先自报家门了。

一:自我介绍(略)

二:澄清语文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知识了,那门大家谁能说说,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要学习什么?

流行的几种说法:

1.语言和文学

2.听说读写

3.叶圣陶:口语和书面语

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

三:如何学好语文

古人讲人的修为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这个话题,可以用“缘趣意信方”来概括。

缘.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而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比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这就是老师今天讲的第一方面:惜缘。[接下来和学生聊了自己一些故事]

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文的乐趣。这里我随便谈谈。

1.音趣。我们通常会被电影中精彩的对白和大师精彩的朗诵所折服,在这里我们欣赏一曲散文朗诵《野马度》,感受一下语文的魅力。(打开论坛,播放朗诵)

2.字趣。语言中的每个字或者是每个标点的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

a.外国记者讽刺说:\"对牛弹琴。\"周恩来回敬道:“对,牛弹琴!”

b.歧义之趣:“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实际讲课中删除了此例子]

c.一字诗:清代王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举重若轻,轻描淡写就绘就一幅渔人秋江独钓的胜景。

d.茶壶的四周有“可以清心也”五个字,看看有多少种读法,有什么特点。

3.句趣。欣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因为此诗此句而出名。“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耐人寻味

4.篇趣。好文章很多,脍炙人口的佳篇比比皆是。

介绍王勃的《滕王阁序》成篇故事。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曰:‘星公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意。指学习语文的意义。

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人格魅力。 (雅和俗)以《还珠格格》中表达爱情的语言和汉乐府《上邪》比较。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信。指学好语文的信念。(略)

方。指学好语文的方法。

首先,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要敢于发言,说出你的理解。

其次,大家要有钻研精神。相对大家而言,我接受教育比你们早,对于很多问题,我已经形成了我的一套看法。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的观点肯定带有我自己思想的影子。孟子说的好,“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别人的观点、书上的既成观点,大家要自己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举例子略)

再次,注意积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多读,多写,多积累,厚积薄发。积累的多了自然就会有感悟。

具体的作业要求:

a.一个星期一篇随笔,佳作将发到校园文学网,精品会发到《守望》刊物。

b.坚持摘抄。内容比如:名言名句、诗词、优美文段、新颖的观点等等。

c.坚持作笔记,日常积累不可少。

总之,我视教书为事业,视语文为艺术,请大家放心,我会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同大家一起遨游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我希望等大家走出我的课堂后,能像章士钊在《挽百里》中说的:“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不管什么时候,你们都能首先拥有一种儒酸之气,像一个“读书人”,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在如今的复杂社会迷失方向。

最后送大家当代语文教育家李镇西的一句话:“追求永远不会遗憾”!

师小结;我们必须抓住时间中的分分秒秒,莫让光阴空自流。同学们,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为了让我们的梦想能成为现实,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1)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写作业、考前认真复习、考后认真总结,一定能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又一个新的突破,也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体会辛勤航行后的巨大喜悦和丰硕收获。

(2)愿你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受老师、同学们欢迎的文明好学生。班级是我们的家,文明卫生的良好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彻底告别不文明行为和习惯,时刻牢记安全第一,让我们在这样温馨和谐的集体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3)愿大家在这片广阔的沃土上茁壮成长,尽情展示你们的聪明才智。

新的学期,新的征程。愿我们在这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里,快乐每一天,进步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第12篇:开场白

一、首先是开场白: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二、内容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这部分主要论述……

第二部分是……。这部分分析……

第三部分是……

三、结束语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谢谢!

四、老师提问

答辩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10.本文的优缺点。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学生答辩注意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深刻生动;对答如流,说服力、感染力强,给教师和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祝毕业季的同学们都能顺利通过答辩哦!

二、

一、开场白

三、自我介绍:班级、姓名、论文题目

四、自述报告的内容:

五、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六、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七、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八、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九、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十、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十一、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十二、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十三、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十四、

二、答辩技巧

十五、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十六、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

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十七、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十八、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十九、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十、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二十一、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二十二、听准听清,听懂听明

二十三、在回答问题时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构思时要求每个问题所要答的“中心”“症结”“关健”在哪里?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最好?应举什么例子来证明?回答问题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段有组织的“口头作文”。这就要

一、文章应有论点、论据。

二、有开头主体与结尾。

三、有条理、有层次。

四、应用词确当,语言流畅。

五、应口齿清楚、语速适度。开头要简洁:单刀直入,是最好的开头,开门见山地表述观点,在答辩中是最好的办法。主体部份的表述可条分缕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内容逐条归纳分析,实际上是对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整理。这样的表述就不会流于表面,而能深入本质。条分缕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实际例子合并,整理成若干条目,列成几个小标题:分成几点,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说出。满碗的饭必须一口一口吃,满肚子的道理也必须一条一条讲出来,环环相扣,条条相连,令人听完后有清楚的印象。假如在准备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那么沿着回答问题的主线,再穿上一些玉珠(举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例了。 二十

四、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二十

五、

三、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二十六、

四、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二十

七、

五、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二十八、

六、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二十九、

七、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 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十、

八、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界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三十

一、

九、论文答辩——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人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三十

二、

第13篇:开场白

开场白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金秋送爽,明月高悬,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也正是如此,我们大家今天晚上才能够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即将到来的月饼节。(感谢中秋,感谢中秋的月亮,阿门)古诗有云: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秋晚会年年有,但是这次的晚会并不单单是庆祝中秋节的,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们这次是“双迎晚会”,所以说还有紧跟中秋之后的国庆节,这在往年是没有出现的情况,所以也请大家尽情的期待接下来的晚会吧,相信今天晚上我们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感受!下面我宣布:地理科学系1002班迎中秋庆国庆双迎晚会正式开始!

串词

明月几时有,中秋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节目,那就是赏月。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跟随1002班的两位班长杨筑筑、冉越男一起去看月亮爬上来!

结束语

美好的时光总是飞逝而过的,我不得不说这次的晚会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虽然我们无法主宰时间的流逝,但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情,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一直延续这份愉悦的心情!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最后,我们文体宣小组预祝大家:中秋佳节团团圆圆、国庆长假快快乐乐、外出游玩平平安安、一切都能心想事成!

谢谢大家!

我们过了这么多年的中秋节,那么大家知道中秋节这个名字的来历吗?因为阴历八月十五这天正值三秋制的中间,这一天的月亮分外明亮,而且这一天,月下老人会抛出无数的红线,把一对对有情人拴在一起。

第14篇:开场白

你好,我是xx传媒有限公司的王xx,我们公司是专门做短信群发这块的,想咨询下贵公司短信群发这块现在在做吗?

回答1: A:没考虑过,拼音xx楼盘做短信这块没啥实质效果

B:效果跟很多方面有关,短信发送的对象,到达率 发送时间等等 要综合起来总结**,像我们公司最近合作的国信世家短信效果非常不错 一周前平时售楼处经常一天也没有个人来 现在每天都有成交

A:你能保证我这个楼盘每天都有成交?

B:短信只是其中一种广告形式 成交靠的不仅仅是广告,就像贵公司在106路公交线路上做的广告一样 你能保证他给你成交多少套房吗?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 做我们短信这块是所有其他广告里面 费用最低而且效果最好的,

A:我先考虑下 过两天需要联系你吧

B:像 王总您现在主要考虑的是哪一块,从公司的利益来考虑 建议您尽快把短信广告做起来,再不用就卖不过同价位的楼盘了,像你们这样好的楼盘 很少有不用短信广告的。要不这样吧 王总您晚上有约吗,咱们边吃 我边跟您详细介绍短信的好处。

A:晚上有事 没空

B:行 那我资料留给您看 您先考虑下 我过两天再来拜访您

2.回答2:A:在做,效果还不错

B:嗯 短信群发却是是个非常好的宣传工具 像你们既然在这块做的很好 可以考虑多几家公司一起合作 结合每个公司的优点 让短信为您的楼盘带来更高的利益

A:可是我已经跟某某公司合作了 再和其他公司合作不好吧?

B:您知道西水东吧 西水东现在同时跟七八家公司合作短信,最终他会选择其中一到两家效果最好的长期合作 这样就才能给公司带来最大的利益 像你们公司最近一周发多少短信啊?

A:100w条吧,

B:咨询的电话量 成交量多吗

A:一周三四十个电话吧,成交比平时多个一两套、

B:嗯 还可以 你可以试试我们的数据库 不敢说效果会最好成交最多 但是绝对是最新的

A:你们价格方面是?

B:价格都一样5分/条,这个价格我们还有10%的空间给您操作,您可以适当给公司报的再便宜点都没问题,至于票价金额方面的话,我们可以按照贵公司的要求来运作。 李总 要不我们晚上去吃个饭 慢慢聊?

A:好

回答3: A:没做过,暂不考虑短信广告

B: 现在短信广告做的这么广泛,几乎每个楼盘都在用 像您是什么原因没考虑短信广告呢 ~

A:

房地产不可能不做短信广告 短信是房地产专用的 目前没有听说哪家不做的 只是选择哪家

的问题

像xx楼盘 xx楼盘 一直在用我们的短信 效果非常的不错

B:效果跟很多方面有关 (短信内容发送时间 发送数量 以及我们的数据库等 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效果是肯定有的 只是可能各方面内外部原因 没达到预期想要的效果 ,我们专业做短信五年多了 在无锡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公司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 可以把短信这块做到成本最低 效果最大化,你可以试试我们的 像国信世家 金太湖 奥林匹克 都在用我们的短信而且效果非常的不错。

回答3:之前做过,没什么实质效果 现在不考虑做了

效果这个跟很多方面有关 像发送时间 内容 数量 以及跟我们的数据库等等有着直接的联系 有一方面没做好 就影响到整体的效果,当时你们楼盘的 短信还有吗 我来帮你看看……….

揣摩 举例子

顾客犹豫的时候:

1.为什么犹豫 和其他公司合作 价格 揣摩

公司做的久效果方面市场认可··做的久

第15篇:开场白

春去秋来传说天使到人间的时候会唱动听的歌

我刚巧从那岔道口经过,听着,便醉了

秋天里有一个日子我们不曾忘记

那个特别的日子,笑着,却哭了

这天使明明在云端却选择了忙碌

这日子明明是在节日却依然在耕耘

多少年季节轮回

多少个春夏秋冬

像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

像冬梅吟唱早春的歌声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做出的贡献

诗歌辞赋,送不完对您的崇敬

一个特别的日子

特别在是您的日子

今天,教师节

一个铭刻的日子

铭刻在史册上

年复一年,我们传递着人类文明的成果;造就着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从不怀疑,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社会活动之一。

我一直坚信,教师应位列三百六十行中最高尚的职业之首。

你们辛勤地工作,用爱心唤醒一颗颗冥顽的心灵。

我们忘我地付出,让责任写下一行行拼搏的足印

我想我应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我们对您的情感

回首这一年的时光,您真的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假设我们的错误是个自然数集,那么您的胸怀就是实数集,能够包容我们的错误。即使您的失误是个有限集,您在我们心中的形象还是正无穷大的。而在我们的心里,您的缺点就是个空集,一年的时光,让我们感到您对我们的爱是个无限集,您就像是一个绝对值符号,总是把我们引上正道,您又像是一个内层函数,不管我们这群外层函数怎样变化,经常是通过调整,使我们的成绩成为一个单调递增函数,而单调区间自然是和你们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的时光,您对我们的付出甚至大于对自己家人的关怀

请允许我们 ,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达我们对你们的感激

我们亲爱的老师,你们辛苦了

第16篇:开场白

开场白: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校团委经过认真筹备精心准备,演讲比赛今天如期举行。我们举办本次活动,目的就是运用演讲这种传统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从“感恩”教育的内涵中挖掘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具有感召力和向心力的主旨,培养当代初中生的责任感,增强感恩意识,激发励志精神,我们把这次演讲比赛命名为 “懂得感恩、青春励志”。

活动开始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这次比赛的评委。担任本次活动评委的是:王柏涛校长、胡玉山书记、刘文成校长、工会王岚主席、高红光校长、教务处侯国文主任、职教处柴清林主任、综治办吕洪峰主任、教务处陈建文主任、政教处李炳泽主任、校宣传组组长李树祥老师。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评委会主任、校长王柏涛同志讲话!

(讲话完毕)

有请本次活动主持人赵宏鹏、郭琦闪亮登场,大家掌声欢迎!

讲话人:董晓光

2012年10月26日

第17篇:开场白

开场白:

首先感谢各位老总到访益辰财富(中国)总部参观考察!首先坐下自我介绍,我叫邱波,是合约部授权经理,接下来由我为各位老总对益辰财富这个项目,通过这个PPT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主要是对各位老总所关心的,行业,市场,模式,产品,行业间的比较,以及加盟后我们所能提供的支持等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在展示的过程中,如果各位老总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保持沟通和互动,也可以在结束之后又专门的答疑环节,解答各位老总的问题。

什么是益辰财富?

益辰财富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平台》,哪什么是平台呢?比如马云的淘宝,我们知道淘宝自己是不生产任何商品的,他不生产衣服,鞋子,食品,淘宝只是搭建了一个C2C的线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但是所有的商家都愿意把商品放到这个平台上去出售,消费者都在淘宝上购买东西,13年双十一一天时间淘宝创下350.19亿的交易额。这就是平台。

所以平台是未来商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哪我们益辰是以个什么样的平台呢?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1:第三方金融服务的资源整合平台;

平台上集合了珠宝,民间借贷P2P,贵金属,大宗商品,基金,信托,股权投资等一系列的金融产品。

2:资本投资和增值的服务平台;

我们是帮消费者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现在的老百姓生活都好了,手里也都有存款了,他们需要把这些钱实现保值或者增值,但是却找不到很好的投资渠道,或者说缺乏专业的机构来帮他们做,我我们益辰就是这样一个服务于消费者的资产保值增值的平台!

刚才说了第三方金融,哪什么是第三方金融呢?我们来先看一下第三方金融的定义。 第三方金融服务不代表任何金融机构,我们以第三方中立的立场帮客户分析财务的状况和投资的需求。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合理的帮助客户实现个人的财富管理!

接下来大家可能会更关心第三金融市场情况到底怎么样?判断一件事情有没有市场,我们首先要了解市场到底有没有第三方金融的需求。 首先我了解下第三方金融的起源,第三方金融起源于欧美,目前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在美国,他已经占到华尔街金融市场的60%,远超过了正规的金融机构,而且在老牌金融帝国英国。第三方金融业务远超过了银行,统领了整个金融市场。98年金融危机以后第三方金融在香港开始起步,目前有300多家,占市场的30%。那我们国内呢,国内是05年才开始出现萌芽期。现在金占市场的1%不到。1%意味着什么呢,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空白市场,相对于欧美,英国和香港这些已经发展的很成熟的市场来说,我们未来将更有优势,在未来的第三方金融市场我们将拥有无穷大的发展空间。不要小看现在这1%的市场,14年世界企业500强排名25的中国工商银行的营业额是1488亿美元,哪他的1%就是14.88亿美元,这只是一个工商银行,如果是整个中国金融市场呢。。。

那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是什么样的呢,国人的钱都是怎么投资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是银行,中国至少有一半的人钱是存银行的,银行存款收益相对来说是最安全的。但是要知道,现在银行存款利息是跑不过CPI的,财富其实在是贬值的,其次是房产,房产前几年还不错,但现在已经是夕阳产业了,加上房产税,已经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选择了。接下来就是股票了。中国的股票,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既然这些投资选择并不好,哪为什么人们还要选择这样的方式理财呢,原因有三点。 第一:缺乏渠道和平台。 第二:缺少时间。

第三:缺乏专业的知识,对金融产品不了解,没有技术。 他们缺少的正是我们可以解决的,他们正是需要我们服务的对象,所以这个市场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哪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去做第三方理财服务呢?有专业的机构做过内地关于第三方金融服务的调查,有74%的人对第三方金融服务感兴趣,41%的人需要金融服务并且愿意支付服务费用,为什么需要呢,回到之前的话题,因为他们现在传统的投资渠道不够好。不能够让他的财产得到很好的保值和升值,而自己又对金融产品不了解,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让他们做其他的投资,而我们正好有他们需要的渠道和平台!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在这,就需要有人来做。

接着我们分析一下第三方金融的利润,根据业内专业人士的分析,保守估计,14年到16年全国第三方金融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人民币以上,5万亿是什么概念,1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是56万亿。也就是说,第三方金融市场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9%,这么巨大的利润空间不容忽视。

通过上面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我们有需求,第二,我们有市场,既然这样,那我们到底是是怎么做的呢,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益辰的财富的模式, 第三方金融都包括了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那我们益辰都有哪些业务品种呢?目前主要有益辰珠宝,益辰投融资,益辰贵金属,益辰大宗商品,益辰保险代理,未来我们还有益辰基金,益辰信托,益辰私募,益辰股权投资等等。哪今天我主要是给各位老总重点介绍益辰珠宝。通过前面的了解,相信我们现在可以理解益辰珠宝的模式了,益辰珠宝不仅仅是个消费者品牌,更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品牌。益辰珠宝是益辰第三方金融服务下的一个产品,他不仅具备品牌消费的实体体验属性,同时又具备价值传播属性 ;具备增值效益及安全投资的品牌形象与生态商业模式。这就是益辰珠宝。

为什么要选择珠宝。有这么一句话,乱世藏金 盛世藏玉

乱世指的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个时候什么最重要。生存,所以这个时候最实在的就是真金白银和现钞,这些东西可以为我们换来生存空间,换来水和食物。让我们活下去。盛世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歌舞升平,生活美好。除了吃饱穿暖外手里还有剩余资金财产,于是我们想到让财产保值,或者升值,今天手里有100W,我希望手里还是100万,或者变为200W。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投资,而玉恰恰就有很好的投资价值,为什么呢,

有些人买玉是为了保值投资,中国自古对玉都是有需求的,玉是不可再生资源,越开采越少,从近30年来玉的发展来看,原来一公斤和田玉的籽料1000元,现在呢,10万元、以前的玉石交易是按吨位来计算,而现在是按克来计算。 求名,有句古话叫“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君子比德于玉”把人的美好品质和玉联系起来, 玉也是地位的象征,比如古代帝王的传国玉玺等。

还有些人喜欢买些玉呆在身上求平安,想玉佛,玉菩萨,玉貔貅等。 爱美之人也多拿玉器来装点自己,比如玉耳环,玉手镯,玉吊坠等等。 所以说不同层次和不同人群对玉都是有自己的需求的,整体来说人们对玉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接下来我们看下玉的利润空间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GDP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的消费支出将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快速转变。

这是97年到2010年美日中三国的人均GDP的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出是在逐渐上升的,截止201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1908元,折合美元已经远远超过3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已正式迈入消费结构快速调整时期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国内人们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已经不在满足于吃饱穿暖了,而开始注重享受和消费,可以看到国人到香港,纽约,巴黎旅游,人们注重的往往不是景点,更多的是在商场和购物街上消费,而且我们知道2012年中国取代了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所以,现在的中国老百姓是完全有购买玉器珠宝的的消费能力的。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继续看下国内目前珠宝玉器的利润空间分析。 这是来自全球分析网的数据,可以看到01年到12年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在整个商品零售中的比例是不断的在上升的,到13年珠宝商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00亿,这个利润空间,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那我们有一组数据,这是全球几个国家的人均珠宝消费额,美国是154.7,日本是89.0.最后看我们中国仅仅18.8,这说明什么问题,姑且以美国为饱和市场来看,我们的市场还有很大一片空白,也就是说我们有巨大的利润提升空间。最后总结一下,珠宝行业,无论是市场需求,人们的消费能力,还是市场的利润空间,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朝阳行业,这个行业存在很大的机遇,

那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市场很好的生存下去呢,答案是否定的,接下来我为几位老总继续分析原因。

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国传统的珠宝产业行业,现在的传统珠宝行业并不好做,为什么呢,先看传统珠宝的产业链,从采购加工,到各级经销商,批发商,在到零售商再到消费者手里,层层加码。成本很高,比如加工商,加工商一般赚取的的很少的加工费,所以用工成本是他们最大的问题,08年新劳动法出来以后,社保这一项就导致他们的成本上升20%。还有设计版权的问题,现在也越来越突出,再说批发商和经销商,现在大批赊货的方式已经不存在了,基本上都是现金交易,这就要求他们有很高的资金周转能力,无疑加重了成本,到了零售商手里,看似这里珠宝价格昂贵,利润空间很大,其实不然,他们要承担的成本太多。商场扣点,人员工资,各种税务,另外随着市场的透明度,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希望买到便宜又好的商品,这导致零售商必须想办法通过价格保证他们的市场竞争力,这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利润空间,

所以传统的珠宝行业看似风光,其实背地里正在煎熬的严冬期。那作为现在或者是未来将要成为珠宝商的我们,必须要分析一下,我们的利润到底流失在什么地方,谁动了我的利润。 第一,采购成本:环节众多,层层加价,作为单个的珠宝商,你无法实现大规模采购,所以你没有资本去跟采购上游谈优惠。之前我们也说过,珠宝是不可再生资源,采购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第二,营销成本:需要花大量的广告投入,但是作为个体经营单位,你没有办法想别人一样,花几十万,几百万去投入广告,请明星代言。而且广告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你今天花一百万,明天就能收到两百万的,广告是你今天花一百万,明天花一百万,后天花一百万,大后天可能才能收回来十万。他是有量的积累才能出现质的变化,没有广告投入就有品牌溢价能力,没有品牌溢价能力,就会很影响你的利润。 第三,商业模式:经营产品单一,营收渠道少,

说到这,各位老总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前面我们说这个行业是朝阳行业,潜力无限,后面却说这个行业这么难做,利润这么难获取,其实不矛盾, 前面我们说的是这个行业的方向和发展前景,后面说的是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和问题,只要我们能解决这问题,哪这就是个机遇。哪利润的问题到底怎么解决,如何获取高额的利润呢,这就是我们益辰主要要做的,

这就是我们益辰珠宝的核心知识产权MPP模式。实现了珠宝销售从生产商到平台再到客户的创新。

第一:减少了珠宝的供应链问题,总部直供,没有中间的经销商,批发商,代理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平台的双向反馈,珠宝材料有总部直接规模采购,然后由总部工厂个性化设计生产,然后直接供应给终端客户,

第三:作为总部,我们始终在做品牌的营销推广,全国加盟商也同事在推同一个品牌,可以大大的节省加盟商的营销推广成本。

最后,我们说商业模式,也是我们要强调的。益辰珠宝是益辰财富第三发金融服务体系下的一个业务产品,它不仅仅是珠宝运营商,还是第三方金融服务的平台运营商,我门整合了两大渠道资源,一方面是我们的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另一方面是我们市场机构,商品交易,中外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贵金属交易,股权交易,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个人投资者,其他金融。所以,我们不单单只有益辰珠宝这一个利润点,我们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利润点。这是我们的优势。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几位老总对我刚才说的第三方金融模式和益辰珠宝MPP模式有什么问题吗?

好没问题,我相信各位老总这么远过来都是抱着合作的态度考察的,哪现在又了市场,有了模式,我们怎么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呢,加盟,提到加盟我想到一句话,“罗伯特。清琦”说的,二十一世纪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人想要成功,要么买一个系统,要么创建一个系统,要么租一个系统。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加盟,加盟就是辅助学习别人的成功的经验,

第18篇:开场白

开场白:

主持人甲:尊敬的老师

主持人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主持人甲:在这个迷人的夜晚,在这片闪烁的灯光下,我们共同迎来了新的一年,也迎来了我们8(2)班2012年迎新春元旦晚会。

: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伴随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2012年元旦如约而至

主持人乙: 是的,在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总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主持人甲: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回首过去,我们热情洋溢;

主持人乙:展望未来,我们斗志昂扬。又是瑞雪飘飞的季节了,8(2)班这个大家庭每到这时候总是会欢聚一堂。

主持人甲:我们相聚在这里,用心来感受真情,用爱来融化冰雪;

主持人乙:我们相聚在这里,用智慧来铸就辉煌,用忠诚来谱写明天!

主持人甲:台历翻去最后一页,刚刚迈越的365个昼夜

主持人乙:,彷佛是365个台阶,还横亘在未及尘封的历史上。

主持人甲:再度回首,曾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挫折,让我们雀跃欢呼的成绩,早已留在记忆深处。现在,春已归来, 今晚就让我们乘着着歌声的翅膀,自由飞翔!

主持人乙:春已归来,今晚就让我们踏着瑰丽的舞步,尽情欢笑!

合:8(2)班2012年元旦联欢会现在开始!

结束语:

主持人甲:飞扬的歌声,吟唱的是曾经难忘的岁月,凝聚的是心头不变的情节;

主持人乙:熟悉的旋律,演绎的是此刻激动的心情,回荡的是金诺人情怀不改的真切; 主持人甲:多么动人的夜晚,多么难忘的时刻!可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主持人乙:是的,虽然我们无法阻挡时间流逝,但是,我们可以记录此时灿烂的瞬间; 主持人甲:告别今天,我们将站在新的起点上; 展望明天,我们将用奋斗塑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主持人甲:今天的联欢会更加体现了8(2)班是一个充满活力,面向未来的大家庭; 主持人乙:这里,有我们对同一信念的坚守,有我们对共同事业的追求;

主持人甲:这里,有我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更有我们对未来明天的渴望;

合: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主持人乙:今天的联欢会到此结束,再次恭祝大家元旦快乐,

主持人甲:愿新年的快乐给您带来吉祥、给您带去永远的顺利!

合:再见,我们明年再相会!

第19篇:开场白

2013年XX迎新晚会

开场白(前奏台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刚刚步入工大的校园的新同学们!大家(上午、下午、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XX迎新会的主题读出来”迎新晚会的现场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晚到场的领导及嘉宾,他们是: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这是4人主持的开场白

A带着憧憬,怀揣梦想,在这美好的 XX五湖四海的你们汇聚到这知识的象牙塔

B: 今天的工大因为你们而不同,因为你们的到来而更加精彩。C: 是你们坚毅的步伐,青春的身影,为工大注入新的激情与希望。D: 大学,是倡扬科学精神的圣地;

A: 大学,是彰显人文魅力的殿堂。

B:丰收的锣鼓,敲开大学的征程,今晚,我们书写青春铺开七彩的画卷;C:激情的乐章,奏响欢聚的时刻,今晚,我们超越梦想立下豪迈的誓言。D:13级新同学们,走进工大,你们将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走进工大, 我们将共同创造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明天。

A:下面我宣布:

2013年迎新晚会XX“XX XX梦想从这里启航”现在开始

今天我们用欢乐传递激情,放飞梦想,明天我们用汗水创造未来,编织希望。

以下还有是我公司员工卡啦OK比赛的开场白仅供参考 哈哈可别笑话老妈哟呵呵 如果对我儿有一点点启发就很高兴了哈哈

“五一“、”五四“员工卡啦OK比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火红的五月,迸发着激情。因为它赋予了我们劳动者应有自豪。灿烂的五月,散发着热情,因为它赋予了我们西酒物业青年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感。是广大员工贯彻公司“诚信为本、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辛勤劳作把我们的西酒物业装扮得如此的绚丽多彩。是各位青年同仁们的蓬勃朝气使我们的西酒物业更加活力四射。

伴着春天的旋律,今天,我们相约这里,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

踏着跳动的音符,今天,我们相约这里,共同迎接五四青年节。

祝愿西酒物业每一位员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愿每一位年青朋友青春亮丽,朝气蓬勃。

西酒物业2010年“庆五一,迎五四”卡啦OK比赛正式开始!

我首先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比赛的各位领导和评委,他们是:(市基建工会的施主席、、)公司领导和部门经理他们是陈健、刘汉梅、何玲玲、林杰、于青、陈瑞珠、林宝生、方艳玉、袁建红、李勇等,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下面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市基建工会的施主席讲话„„ 感谢施主席激情洋溢的讲话;接下来有请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汉梅为本次比赛致辞。掌声有请!„„同时感谢市基建工会的领导对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关心和支持。本次活动得到了公司总经理邓象和各分公司领导以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下面比赛正式开始:首先上场的是1号选手***由***项目选送的他参赛的歌曲是《》

请各位评委亮分

在我们比赛开始之前,

和以及各部领导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工厂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奔向美好的明天。

在我们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两节之际,也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广大员工和青年朋友们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同仁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五月是花如潮歌如海的季节,同时也正缝海交会和鼓山大桥通车,喜事联连。

女: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1-4月我们工区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岗位创新成果显著,安全生产,员工士气高涨,精神振奋。

男:我们一定要总结昨天,把握今天,创造美好的未来。

合:我们莫州工区明天更美好,愿我们的工作更快乐,生活更幸福。

女:联欢会到此结束,请愿意玩的朋友继续跳起来(大家一起跳起来)。

最衷心的感谢。

男: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青年朋友们节日快乐!

女:恭请市领导、广电集团有限公司肇庆供电分公司的嘉宾们上台与演员合影留念。

晚会前奏台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大家下午好!

火红的五月,迸发着激情。因为它赋予了我们劳动者应有权利和自豪。

灿烂的五月,散发着热情,因为它赋予了我们西酒物业青年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感。

是广大员工贯彻公司“诚信为本、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辛勤劳作把我们的装扮得如此的绚丽多彩。是各位青年的蓬勃朝气使我们的西酒物业更加活力四射。

伴着春天的旋律,今天,我们相约这里,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

踏着跳动的音符,今天,我们相约这里,共同迎接五四青年节。

让我们共同祝愿每一位××员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让我们共同祝愿每一位年青朋友青春亮丽,朝气蓬勃。

2010年“庆五一,迎五四”卡啦OK比赛正式开始!

下面我非常荣幸的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晚会的领导。他们是:„„

非常感谢公司总经理×××和×部经理×××对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有请经理×××先生为本次比赛致辞。掌声有请!

感谢××经理激情洋溢的讲话,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工厂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奔向美好的明天。

节目游戏串词

男:今夜星光灿烂,在这个放飞梦想的夜晚,让我们燃烧所有的热情,去创造更加崭新的未来。

女:今日的××人你追我赶,只争朝夕,表现出××人真我的风采。下面请欣赏喷印车间×××给大家带来的《真我的风采》。

男:爱太深,恨太深,所以难舍难分。千纸鹤,千颗心,千份情,下面有请××红星注塑车间××用歌声《千纸鹤》来表达我们对大伟的情与爱。

女:在在两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之后,让我们大家来放松放松一下激动的心情,下

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它的名字叫“抢凳子”。

男:宣读游戏规则,(工作人员准备)员工上台参与,游戏中„„。

女:面对品质我们无话可说,质量是我们生存的唯一,下面是品检部×××给大家带来的独唱《莫斯科没有眼泪》。

男:爱是令人心醉的,刻骨铭心的,同时也是最令人心痛的,有请喷印车间的×××、×××演唱《爱多一次痛多一次》。

女:乒乓球大家都有打过吧!但是你夹过吗?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用筷子夹乒乓球的比赛,看谁夹得最快,最多„„。

男:宣读游戏规则,(工作人员准备),员工参与,游戏中„„。

女:远离家乡的游子,对家,对亲人的思念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男:是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下面就请工模部×××为大家演唱《念亲恩》。女:有一种东西酸酸甜甜的,是话梅还是葡萄?

男:噢!二个都不是,下面有请工模部的×××用歌声来告诉大家。

女:请欣赏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

男: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个选段:你挑水来,我浇园,夫妻双双把家还„„”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就叫做:《夫妻双双把家还》,(宣读游戏规则)。女:有请五对“夫妻”上台来!游戏比赛中„„。

男:刚才“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游戏大家弄懂没有,我们的主持人×××小姐已经开始懂了,下面有有请物料部×××小姐为大家演唱《开始懂了》。

男:感谢×××小姐给我们带来的动听歌声。下面有请彩油车间的刘天王×××为大家演唱《你是我的玫瑰花》。

女:感谢刘天王送给××女同胞的玫瑰花,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心有灵犀一点通》。男:心有灵犀是不是一点就通,我猜你猜大家猜!关键是看各组搭档之间的配合。宣读游戏规则。

女:有请五位选手上台,(同时再请五位选台下的作为自己的搭档)游戏进行中„„。男: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有请行政部×××为大家演唱这首令人心神激荡的歌曲,《龙的传人》。

女:感谢我们的×先生,在五月份我们就可以见到×的传人,开个玩笑!×先生五月份就要做父亲了。下面我们做最后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拋圈套物》。

男:宣读游戏规则。(工作人员准备),游戏进行中„„。

女:时间飞逝,转眼间,又是我们劳动者的节日──“五一”节。

第20篇:开场白

(开场视频后)

L:我们带着满怀的希望

;W我们带着美好的憧憬

L我们带着相聚的欣喜

W我们带着离别的忧伤

L今天 我们济济一堂

W;共同度过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夜晚

L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

W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

晚上好

L我是今晚的主持人朱军。

W我是主持人董卿。

L:哎哎哎,咱们还是正常点吧正常点吧

W我是今晚的主持人王琼

我是主持人李乃星

W:欢迎各位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欢送晚会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我们有幸请到了我们理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他们是

L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我。

W这一年半中,我们由陌生到熟悉,没有人能取代与你们的那段青春年华,

;L是的,朋友,与你们的故事已成为过去,我们无法留住时光,但我们可以留住记忆,那最美的记忆。

W请欣赏下面的视频,让我们重温那段时光。

(播放视频)

L岁月荏苒,渐行渐远,让我们铭记过往最美的时光,扬帆起航。

L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转系同学的不舍,与此同时,我们的 xxxx也有话对我们说,让我们有请xxxx

W掌声有请

L感谢xxx对我们同学们的寄语,我们理学院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

W不论谁离开,我们心中都是不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班主任代表林锰老师也有一番感想想对我们倾诉 。

L接下来有请31班班主任林锰老师上台致辞。

L大家觉得领导说几句话就够了吗?

W不够

L那你们还想要什么,真是的。

W哎,不对啊,魏老师不还是给大家准备了红袜子吗?

L哎呀~我就是想给大家制造个悬念吗?!真没有默契!!好吧,既然她已经说出来了,那我就告诉大家吧。

W我知道,魏老师祝大家步步高升,好运滚滚来。

L好运滚滚乃。、

W我呸,接下来有请六位班长,为转系的小伙伴们颁发纪念品,红袜子和纪念光盘。 L请转系同学代表上台领纪念品

W请班长上台为同学颁发纪念品

L在每一个大学生心中,都有那么一个存在

W那个人给我们带来了永不磨没的记忆

L他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日

W他还知道我们每个人的电话号码

L他还知道我们家长的电话号码

W他还关注我们的人人,qq,微信,腾讯微博,等等等等。。。

L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W他就是我们敬爱的辅导员魏老师,请魏老师上台发言

L掌声有请

W话说,李乃星你是学霸还是学渣?

L其实

W不用说了,我知道你是学渣

L哎,不是

W不用解释了,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

L哎,会不会聊天,会不会说话,那么烦人呢,得,咱还是请个会说话的人上来吧 W请大学霸唐文博为我们揭秘一下,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L掌声有请

L: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闪闪红星里面的记载,变成此时对白。王琼你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吗? W:这是花儿乐队的代表作《嘻唰唰》。在马年的春晚上大张伟带来一首同样激昂的歌。算是春晚上最欢喜的一首。大家知道是那首歌吗?

L:话不多说,接下来有请钟虎江、吴雨农、张振华、张振宇、黄鹏、冉桂仓为大家演唱《倍儿爽 》。

W怎么样?听了这首歌,有没有觉得倍儿爽啊?

L嗯!那是很有感觉啊!不过接下来啊,还有爽的!

W哦?还有爽的?(问我)(浮夸表演)

L哎呦,你不是都知道接下来要颁奖吗?这浮夸的演技。

W这不是要配合你吗,真是的!

L哈哈,开个玩笑啦~好勒,接下来啊,咱们颁发几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奖。

W:首先颁发的是LOL最坑队友奖

L获此殊荣的同学是

W:请XX为获LOL最坑队友奖的六位同学颁奖。

(LOL最坑队友奖,最早起床奖、2012级K歌之王)

L:下面进入惊险刺激的游戏环节,谁是卧底。

游戏规则如下七个游戏者,一个卧底,在7个人中6个人拿到相同的一个词语,剩下的一个拿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词语。每人每轮只能说一句话描述自己拿到的词语(不能直接说出该词语),与不能让卧底发现,也要给同胞以暗示。

W:每轮描述完毕,7人投票选出怀疑是卧底的那个人,得票数多的出局,两个人一样多的话,待定。

若有卧底撑到最后三个,则卧底获胜,反之则大部队获胜。

I:很有意思的一个游戏,谁敢上来尝试一下。

L有那么一个人吧,就因为他名字起的好,别人就总觉得他唱歌一定很好。

W对,就是李奇,和中国好声音的总冠军重名。

L哎,对,不管唱得好不好吧,各大晚会总是上台唱歌

W你别黑人家,人家唱得挺好的。别看看别人多大的肺活量。

L究竟唱得怎么样呢,那就有请我们的明星歌手李奇、谢鹏,苏敏童,为大家带来温柔

L:接下来又是我们搞笑刺激的颁奖环节,首先颁发的是营养吸收最好奖、

W:获得XXX的奖的同学是XXX,他XXX.最温柔女汉子奖、

年纪学霸奖

W:下

营》

L:游

上台

面中戏参这大规与个家则这环经想个节是我最喜欢的环节了,在《快乐大本常会玩,叫做你来比划我来猜。、必大家都知道了,现在谁愿意做志愿者,节目。

L:咱们大家 high了这么半天,我们节目组呢,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个舒缓精神的节目 W:在这个时候,听一听舒缓的歌曲,最享受了。

L:接下来,有请我们的美女学霸陈嘉琪为我们带来歌曲《后来》

W:尖叫声在那里,美女出击,所向披靡。

L大家掌声有请陈嘉琪。

L:王琼啊,我们都知道,咱们理学院有很多恩爱的情侣,也有很多般配好基友。 W:对呀,羡煞旁人啊,在这个时候,必须也得让他们上台表示表示了

L:对,得找他们上来表演个节目,表演什么呢?

W:唱知心爱人怎么样?

L:可是这个总让我想起了一个广告词。

(一起)洗洗更健康更清爽。

L:接下来,有请基友代表为我们演唱《知心爱人》

W掌声有请

L说得再多、唱得再好也无法尽情表达我们的不舍

W但是,无论我们在何处何地,我们都是朋友,都是亲人

L;一首由钟虎江、冉桂仓带来的《启程》送给大家

W我们同学唱了这么多的歌曲,离别之际,总得让魏导给我们展示一下他的才艺嘛 L是呀是呀,魏老师在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豁出去了。好东西可不能藏着。 W现在请欣赏由魏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歌曲《辅导员之歌》

L:歌声响起,往事历历在目,

W: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L:让我们虔诚祷告,祝福彼此。

W:现在请全体起立,齐唱《朋友》

W:带着依恋,

L:怀着憧憬,

W:让我们怒放生命

L:畅想青春,

(一起)梦想从这里启航。

W;现在我宣布哈工程理学院2012级欢送晚会到此结束。 大家晚安。

《论语开场白.doc》
论语开场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