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技巧六种方法

2022-04-13 来源:演讲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演讲中的六种照应技巧

初学演讲者很容易犯这样一种毛病,那就是在演讲时内容漫无边际、结构松散凌乱、语言拖沓累赘。然而,如果演讲者能根据演讲的目的、主题、题材等因素,恰当地运用照应技巧。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下面结合实例谈谈照应技巧在演讲中的运用。

一、扣题照应 画龙点睛

演讲的标题是其内容的高度概括,演讲中应在适当的时候照应标题,这在演讲中往往能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扣题照应可以使演讲的内容向标题聚拢,指向更加明确集中,也可以使演讲的主题思想得以突出和升华。例如,19XX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纽约勃克莱博物馆公共教育协会的演讲《我也是义和团》,标题设置悬念,引起听众的好奇心理。演讲中,马克·吐温猛烈抨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对中国人民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如果他们都能回到老家去,中国这个国家将是中国人多么美好的地方啊!……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义和团主张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在这里,演讲者照应标题,画龙点睛,使听众解开疑窦,在顿悟后的释然中理解了演讲者的深意。

二、首尾照应 大开大合

在演讲中,开头埋下伏笔,结尾再来照应,可以使演讲的结构曲折跌宕、大开大合,而且能使布局巧妙、眉目清楚、重点突出、主题深化,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开头讲了一个故事: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讲到这里,演讲者荡开一笔,讲自己过去对这个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甚少,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季羡林、冰心等世纪老人的动人事迹,感受到老前辈人格的高尚,最后再照应开头的故事: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由于演讲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技巧,前呼后应,大开大合,使整个演讲内容高度集中,结构严谨缜密,浑然一体,使听众对演讲主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引起了听众心中强烈的共鸣。

三、层层照应 一线贯穿

在演讲中,也可以先提出中心问题,然后紧扣中心问题层层进行照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演讲的主旨逐层深化,演讲的结构一线贯穿,演讲的气势在层层排比中逐步推向高潮,还可以使听众在反复照应、多次强调中加深印象,对演讲主题认识更明确、更深入,从而使演讲更具有鼓动性和艺术感染力。例如,在王海滨的演讲《中国人来养活中国》中,为了驳斥外国人的“21世纪中国将丧失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的观点和回答“谁来养活中国”这一问题,演讲者推出以下排比段:“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升起的太阳,我想站在长城上高声呼唤:中国自己能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想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山巅,面对黄河长江传出我心中的呼唤:中国农民能养活中国……

“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想在大水法的残骸前跪倒,抓把泥土,写下我们共同的宣言——我们就能养活中国……由于以上排比段的层层照应,演讲才得以主题更突出、内容更集中、脉络更清晰、气势更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四、随机照应 前后勾连

在演讲过程中还可以随机照应,即前面谈到的问题,后面随时给以照应,使前后勾连,结构缜密,这有利于唤起听众的回味和联想,使演讲显得更自然随意,更容易贴近听众,打动人心。例如,许晓蕾的演讲《最后一片叶子》开头讲道: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接下来,演讲者谈到人类破坏“绿色”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声疾呼要紧急行动起来,保护“绿色”,并以“那时,我们都会明白,最后一片落叶将带走人类的命运,也决不是危言耸听”“你可能问我,这一切还保不住你那最后一片叶子吗”“聪明的作家欧·亨利……那最后一片不凋的叶子,带来的是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随机照应“最后一片叶子”发表议论,这就使演讲前后勾连,浑然一体,也使演讲所揭示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更尖锐突出。那寓意深刻的箴言,如警钟长鸣,时时敲击着听众的心灵。于是,整个演讲就因有了一股内在的灵动血脉,而显得新鲜活泼。

五、细节照应 以小见大

细节往往可以以小见大反映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在演讲中也可以抓住某些典型性的生活细节,在演讲中反复照应,多处强调,从而揭示生活的真谛,给听众以有益的启迪。例如,黄显达的演讲《难忘的深圳快餐》,开头讲自己初到深圳打工,吃的是廉价的盒饭。后来,条件好了,仍吃盒饭。他讲道:打工者们吃得最多的是盒饭,深圳因此又是一个高效率的快餐城。一批又一批……路漫漫其修远兮,今后的日子我还愿长期地吃盒饭,因为我自己的经历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成材的路上需要这种吃快餐的劲头和精神!朋友们,让我们在成材的路上共同拥有这种勤俭节约、分秒必争的劲头和精神。

在这里,演讲者抓住了日常生活中“吃盒饭”的细节,在演讲中反复照应,最后提炼为“盒饭精神”,以小见大,以平见奇,于细微处见精神,从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突出地表现了演讲的主题思想。

六、对比照应 比中见旨

在演讲中还有一种对比照应的手法,即列出两类既有关联又有本质区别的人或事物,在演讲过程中用对比的方式不断进行前后照应,使各自的特点在对比照应中更加鲜明,也使演讲的主题更突出,演讲者得出的结论也更让人信服。例如,阳光的演讲《丰碑与粪土》讲道:95年神州大地,有两个名字传播最广,一个是孔繁森,一个是王宝森。他俩同为领导干部,却以不同的胸怀震撼着千千万万个心灵:孔繁森为了党的事业两度进藏历时十载,他淡泊名利,求真务实,踏险履艰,恪尽职守。他爱民胜父,心系藏胞,扶危济困,情暖高原。孔繁森以他的党性修养和人格力量在人们心目中构筑起一座丰碑。而王宝森呢?他身为京官,却为私利和享乐滥用职权,大肆侵吞、挥霍、挪用巨额公款。他道德败坏,不知廉耻,声色犬马,生活糜烂。他那腐朽的思想,堕落的行为,只能被人们视如粪土,并添上一口绿痰。整个演讲中演讲者对二者的思想、行为、影响进行了对比照应,使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最后揭示演讲的主旨,水到渠成地得出“我们即使竖不起一座丰碑,但也决不能成为一堆粪土”的结论。

总之,运用照应技巧,能体现出演讲的结构布局之妙,使演讲灵活,全篇浑然,大开大合,时起时伏,前呼后应,形散神聚,能极大地增强演讲的艺术表现力。 

推荐第2篇:演讲中的六种照应技巧

初学演讲者很容易犯这样一种毛病,那就是在演讲时内容漫无边际、结构松散凌乱、语言拖沓累赘。然而,如果演讲者能根据演讲的目的、主题、题材等因素,恰当地运用照应技巧。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下面结合实例谈谈照应技巧在演讲中的运用。

一、扣题照应 画龙点睛演讲的标题是其内容的高度概括,演讲中应在适当的时候照应标题,这在演讲中往往能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扣题照应可以使演讲的内容向标题聚拢,指向更加明确集中,也可以使演讲的主题思想得以突出和升华。例如,19xx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纽约勃克莱博物馆公共教育协会的演讲《我也是义和团》,标题设置悬念,引起听众的好奇心理。演讲中,马克·吐温猛烈抨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对中国人民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如果他们都能回到老家去,中国这个国家将是中国人多么美好的地方啊!……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义和团主张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在这里,演讲者照应标题,画龙点睛,使听众解开疑窦,在顿悟后的释然中理解了演讲者的深意。

二、首尾照应 大开大合在演讲中,开头埋下伏笔,结尾再来照应,可以使演讲的结构曲折跌宕、大开大合,而且能使布局巧妙、眉目清楚、重点突出、主题深化,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开头讲了一个故事: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讲到这里,演讲者荡开一笔,讲自己过去对这个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甚少,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季羡林、冰心等世纪老人的动人事迹,感受到老前辈人格的高尚,最后再照应开头的故事: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由于演讲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技巧,前呼后应,大开大合,使整个演讲内容高度集中,结构严谨缜密,浑然一体,使听众对演讲主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引起了听众心中强烈的共鸣。

三、层层照应 一线贯穿在演讲中,也可以先提出中心问题,然后紧扣中心问题层层进行照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演讲的主旨逐层深化,演讲的结构一线贯穿,演讲的气势在层层排比中逐步推向高潮,还可以使听众在反复照应、多次强调中加深印象,对演讲主题认识更明确、更深入,从而使演讲更具有鼓动性和艺术感染力。例如,在王海滨的演讲《中国人来养活中国》中,为了驳斥外国人的“21世纪中国将丧失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的观点和回答“谁来养活中国”这一问题,演讲者推出以下排比段:“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升起的太阳,我想站在长城上高声呼唤:中国自己能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想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山巅,面对黄河长江传出我心中的呼唤:中国农民能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想在大水法的残骸前跪倒,抓把泥土,写下我们共同的宣言——我们就能养活中国……由于以上排比段的层层照应,演讲才得以主题更突出、内容更集中、脉络更清晰、气势更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四、随机照应 前后勾连在演讲过程中还可以随机照应,即前面谈到的问题,后面随时给以照应,使前后勾连,结构缜密,这有利于唤起听众的回味和联想,使演讲显得更自然随意,更容易贴近听众,打动人心。例如,许晓蕾的演讲《最后一片叶子》开头讲道: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接下来,演讲者谈到人类破坏“绿色”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声疾呼要紧急行动起来,保护“绿色”,并以“那时,我们都会明白,最后一片落叶将带走人类的命运,也决不是危言耸听”“你可能问我,这一切还保不住你那最后一片叶子吗”“聪明的作家欧·亨利……那最后一片不凋的叶子,带来的是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随机照应“最后一片叶子”发表议论,这就使演讲前后勾连,浑然一体,也使演讲所揭示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更尖锐突出。那寓意深刻的箴言,如警钟长鸣,时时敲击着听众的心灵。于是,整个演讲就因有了一股内在的灵动血脉,而显得新鲜活泼。

五、细节照应 以小见大细节往往可以以小见大反映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在演讲中也可以抓住某些典型性的生活细节,在演讲中反复照应,多处强调,从而揭示生活的真谛,给听众以有益的启迪。例如,黄显达的演讲《难忘的深圳快餐》,开头讲自己初到深圳打工,吃的是廉价的盒饭。后来,条件好了,仍吃盒饭。他讲道:打工者们吃得最多的是盒饭,深圳因此又是一个高效率的快餐城。一批又一批……路漫漫其修远兮,今后的日子我还愿长期地吃盒饭,因为我自己的经历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成材的路上需要这种吃快餐的劲头和精神!朋友们,让我们在成材的路上共同拥有这种勤俭节约、分秒必争的劲头和精神。

共2页,当前第1页12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推荐第3篇:应聘演讲技巧方法

应聘演讲技巧与方法

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演讲学习的第十九天。现在要开始学习的是演讲的实践运用,在这个模块,我主要要和您分享竞聘演讲技巧、演讲比赛技巧、获奖感言技巧、销售式演讲技巧、激励团队演讲技巧、吸引人才演讲技巧六种实践运用的演讲技巧。

今天先分享竞职、竞聘、竞选演讲技巧,同样,这个模块我依然以万能公式的形式为您分享。无论是竞职工作,还是竞聘职位,还是任何组织的竞选,都可以套用这套万能公式。

一、竞聘演讲公式

1、开场白:(1)问好;(2)感谢;(3)名字

2、内容:

(1)为什么——为什么参加这次竞选;

(2)经历——过去有过哪些相关的工作经历;

(3)经验——通过过去的经历获得了什么样的经验;

(4)作用——这些经验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作用;

(5)承诺——如果竞聘上,如何对待这份工作;

如果没有竞选上,如何对待这份工作。

3、结尾:

(1)希望——希望××××给予机会;

(2)感谢——最后感谢单位给予这次参加竞选的机会和支持。

二、举例: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问好)

当我平静地站在这挑战与机遇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的讲台上时,内心不仅充满了舍我其谁的信心,同时也做好了勇于拼搏,敢挑重担的准备。

这次能参与支行营业部营业经理岗位的竞聘,首先应感谢支行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次公平竞争的机会!(感谢)

我叫×××,现年35岁,大专文化程度,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职称。(介绍姓名)此次竞聘是为了响应人事制度改革的召唤,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适逢这次难得的机会,我本着锻炼、提高的目的走上讲台,展示自我,接受评判。(为什么竞选)

我1990年9月进××县×行,先后在支行会计科、房地产信贷部、信贷科、××分理处、××分理处工作,分别担任会计、信贷员、分理处副主任兼主办会计。(过去经历)

在经过十几年银行工作的锻炼和1999年至2001年在××学院财会班的进修学习,以及从2003年8月至今,在××分理处和××分理处任副主任兼主办会计的一年多时间里,使自己在业务、柜面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使自己比其他的竞聘者更具优势,自己对能胜任营业部营业经理这一岗位充满了自信,同时十几年的银行工作也使我深深地感到机遇和挑战并存,成功与辛酸同在。(获得的经验)

我过去十几年的银行工作经历和经验,使我具备了胜任营业厅经理的能力。我有信心和能力去管理好支行营业部的柜面业务操作和服务质量,为今后营业部的达标、升级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相信: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疾风知劲草”,我会在以后的摸索中,面对困难,更加朝气蓬勃,更加主动地搞好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经受考验。(过去经历和经验的作用)

如果我竞聘成功,我的工作思路是:

第一,以“勤恳务实、勇于创新”为信条,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明辨大是大非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强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更新,在工作实践中辩证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团结协作,不断充实完善,使自己更加胜任本职工作。第二,以扎实的工作,锐意进取的精神,当好会计科长和营业机构负责人的参谋和助手。在工作中既要发扬以往好的作风、好的传统,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又注重在工作实践中摸索经验、探索路子,多请示汇报,多交心通气,当好沟通员工与主管领导之间关系的桥梁。第三,以吃苦耐劳,求实创新的态度,找准工作切入点。老实地讲,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保持我行各项业务的

稳步发展,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把坚持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作为其重要手段,在创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同时,要求业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尽量方便客户,让客户能主动上门寻求服务。

如果我竞聘成功,我的处事原则和风格是:

一个好的管理者除了对下属严格要求,严密制度,严守纪律的大胆管理,还应讲究领导的艺术。我认为,要把客户当“上帝”,首先要把员工当“上帝”。因为,客户对建行的满意度是从员工的满意度开始的,并与员工的满意度成正比例发展的。为此,我会把提高员工的素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放在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多层面、多角度地善待员工,努力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团结,办事讲效率。对同事多理解,少埋怨;多尊重,少指责;多情义,少冷漠。管人不整人,用人不疑人。以共同的目标团结员工,以有效的奖惩激励员工,以自身的行动带动员工。我将用真情和爱心去善待我的每一位同事,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尊重,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发展和创造空间。从而在与员工交往中凝聚合力,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在工作中形成动力,使我所属的部门成为一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集体。

如果我竞聘成功,我的工作目标是:

以支行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已任,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建设银行各项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正确组织会计核算,准确、及时、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严格岗位分工,规范柜面操作,防范柜面风险;配合受派营业机构合法依章开展经营工作,定期提供会计管理信息;对受派营业机构日常财会工作和重大会计事项按照规定进行管理;落实上级行制定的各项柜面服务规范化标准,提高所在机构的服务质量;督促落实整改上级检查及外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并将整改结果反馈有关部门;做好受派营业机构会计人员岗位变动时重要物品、单证的检校工作;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调阅、移交和销毁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受派营业机构会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对受派营业机构所属会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配合受派营业机构负责人协调好与上级行及当地与财会活动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根据上级行有关规定,定期向支行会计科汇报工作情况。通过这次竞聘,我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励精图治,立足本职,专研业务,勤奋工作。在求真务实中认识自己,在积极进取中不断追求,在拼搏奉献中实现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完善自己。

胜固可喜,败亦无悔!希望各位领导能给我这次机会。(希望)

谢谢大家!(最后感谢致意)

推荐第4篇:演讲技巧与方法

演讲中语言技巧

演讲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演讲语言运用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演讲的社会效果。所以要想提高演讲的质量,就必须研究和掌握演讲的语言特点。那么,演讲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一、准确性。演讲使用的语言一定要确切、清晰地表现出所要讲述的事实和思想,揭示出它们的本质和联系。只有准确的语言才具有科学性,才能逼真地反映出现实面貌和思想实际,才能为听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影响听众的目的。要想使演讲的语言做到准确,应当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思想要明确。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已的思想尚处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词汇。为了准确地概括事物,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里,筛选出最能反映这一事物、概念的词事语来。

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不同,如可用“牺牲”、“去死”、“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情色彩却是截然不同的。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在这方面,毛译东同志堪称代表。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比如在《反对党和八股》、《学习和时局》这两次演讲中,就用了“再思”、“行成于思”、“心之官则思”等文言词语。

二、筒洁性。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要做到语言的简洁,必须对于自已要讲的思想内容经过认真地思考,弄清道理,抓住要点,明确中心。如果事前把这些搞清楚了,在演讲时至少不至于拖泥带水,紊乱芜杂。还要注意文字的锤炼和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三、通俗性。如果演讲的语言不通俗,听中听不懂,就要影响演讲的效果。为了使演讲的语言通俗平易,我们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要一动笔就往书面语言上靠。写完后自已照稿念一念,看看是否上口,然后把那些不适合演讲的书面语改为口语化的语言。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口语表达的词语和句式。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语比单音节的词语容易上口,而且也好听。如“我要写演讲稿时”就不如“当我要写演讲稿的时候”好听。

2、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它告诉我们,不管“说”也好,“写”也好,都要用自已的语言,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或现成的语言。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3、要说自已的话。有些演讲者,爱使用一些“时髦”词,或是套话,或是从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生硬的拼在一起的话。这样的语言听起来挺“新鲜”,究其实却内容干瘪,缺乏生活的真实。用自已的话讲,可能看起来很朴素、很普通,但却更真实自如,更富有演讲技巧与方法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体态语言,使讲话“艺术化”,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能写出好的演讲稿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重要。如果演讲者语无伦次、拖泥带水,那么即使有超凡脱俗的智慧,也无济于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讲家,一方面要注重平日里的锻炼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下面咱们从六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一、演讲的姿势

1、演将的姿势是成败的关键。要让身体放松,不能过度紧张。太紧张不但影响发挥,而且对语言的表达也会背道而驰。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决窍之二是想办法扩散并环节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二、演讲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能漠视听众的眼光。尤其当你站在大庭广众面前的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紧张。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和善的人群,对巩固信心来说帮助很大。

三、演讲时的面部表情

1、演讲时的面部表情如何会给听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喜悦、焦虑等情绪会毫无保留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由本人的意愿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缺乏自信,演讲就失去了应有的风采。

2、演讲不能低头,人一旦“低头”就会显得没有自信,倘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采取“缓慢讲话”的方式会使情绪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全身上下也能泰然自若起来。

四、演讲时的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灰色或蓝色服饰,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的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为主。其次,发型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整体形象对演讲的本身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

五、演讲的声音和腔调

1、演讲的语言必须做到发音准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流畅、传神,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2、演讲对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动听。所以,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揣摩,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有以下四个特点: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晰,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起伏而变化; (4)有感染力,即声音有磁性,能吸引听众,引起共鸣。

3、语言流利、准确、易懂

恰到好处的表达,恰如其分的表述,给人一种听觉盛宴的享受,演讲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4、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思想感情,语气急速,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弱、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演讲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六、演讲的速度和发音

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讲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就出现底气不足,感觉口干舌燥、声音走调。这些都影响演讲效果的发挥。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以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是:双目平视、全身放松,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姿,胸部稍向前倾,腹部自然内收。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感到腰带渐紧,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后腰有撑开感。横隔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用鼻吸气,做到快、缓、稳。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巧妙协调。

锲而不舍金可镂,水滴石穿贵有恒!只要坚持不懈,人人都能把握演讲的要领,只要持之以恒,个个都能成为出色的演讲小明星。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推荐第5篇:演讲技巧:说服别人的六种妙法

演讲技巧:说服别人的六种妙法

在生活中需要说服的对象有很多,他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上司、你的顾客、你的朋友、你应聘的主考官……有时候,某些人欲在你身上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你更应该临危不惧,巧妙地使用说服技巧,使他放下“屠刀”,避免造成严重的恶果。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要说服别人的情况,如果不掌握技巧,说服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为此本文总结了以下六种说服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调节气氛,以退为进

在说服时,你首先应该想方设法调节谈话的气氛。如果你和颜悦色地用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并给人以维护自尊和荣誉的机会,气氛就是友好而和谐的,说服也就容易成功;反之,在说服时不尊重他人,拿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那么说服多半是要失败的。毕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就连三岁孩童也有他们的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不费力地说服而受其支配。

有一位中学老师接管了一个差班班主任工作,正好赶上学校安排各班级学生参加平整操场的劳动。这个班的学生躲在阴凉处谁也不肯干活,老师怎么说都不起作用。后来这个老师想到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他问学生们:“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怕干活,而是都很怕热吧?”学生们谁也不愿说自己懒惰,便七嘴八舌说,确实是因为天气太热了。老师说:“既然是这样,我们就等太阳下山再干活,现在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学生一听就高兴了。老师为了使气氛更热烈一些,还买了几十个雪糕让大家解暑。在说说笑笑的玩乐中,学生接受了老师的说服,不等太阳落山就开始愉快地劳动了。

二、争取同情,以弱克强

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如果你想说服比较强大的对手时,不妨采用这种争取同情的技巧,从而以弱克强,达到目的。

有一个15岁的山区小姑娘,不幸被拐到上海卖淫。当天晚上,天下着小雨,小姑娘的房门打开了,一个中年上海“阿拉”走了进来。小姑娘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儿。不过,她还是很快地镇静下来,机智地叫了声:“伯伯!”中年“阿拉”一愣,人像是被魔法定住了似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说:“我一看伯伯就是好人,看你的年龄,与我爸差不多,可我爸就比你苦多了,他在乡下种田,去年栽秧时,他热得中暑……”说着说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下来。“阿拉”的脸涨得通红,短暂的沉默后,低低地说了一句:“谢谢你,小姑娘。”然后开门走了。面对强壮的“阿拉”,何不让自己显得更弱小,来激发他的同情心呢?聪明的小姑娘正是这样做的。一句“伯伯”,一下子拉开了两人年龄距离,让“阿拉”不由得想起自己那同样处于花季的儿女。同情的种子开始在他心头萌发了。接着小姑娘又不失时机地给他戴上一顶“好人”的帽子,诱导他的心理向“好人”标准看齐。用“我爸”和“阿拉”对比,进一步强化了“阿拉”的同情心理。

三、善意威胁,以刚制刚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而且还不时地加以运用。这是用善意的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说服目的的技巧。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当大家风尘仆仆地赶到事先预定的旅馆时,却被告知当晚因工作失误,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中竟没有热水。为了此事,领队约见了旅馆经理。

领队:对不起,这么晚还把您从家里请来。但大家满身是汗,不洗洗澡怎么行呢?何况我们预定时说好供应热水的呀!这事只有请您来解决了。经理:这事我也没有办法。锅炉工回家去了,他忘了放水,我已叫他们开了集体浴室,你们可以去洗。领队:是的,我们大家可以到集体浴室去洗澡,不过话要讲清,套房一人50元一晚是有单独浴室的。现在到集体浴室洗澡,那就等于降低到统铺水平,我们只能照统铺标准,一人降到15元付费了。

经理:那不行,那不行的!

领队:那只有供应套房浴室热水。

经理:我没有办法。

领队:您有办法!

经理:你说有什么办法?

领队:您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失职的锅炉工召回来;二是您可以给每个房间拎两桶热水。当然我会配合您劝大家耐心等待。这次交涉的结果是经理派人找回了锅炉工,40分钟后每间套房的浴室都有了热水。威胁能够增强说服力,但是,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态度要友善。第二,讲清后果,说明道理。第三,威胁程度不能过分,否则反会弄巧成拙。

四、消除防范,以情感化

一般来说,在你和要说服的对象较量时,彼此都会产生一种防范心理,尤其是在危急关头。这时候,要想使说服成功,你就要注意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如何消除防范心理呢?从潜意识来说,防范心理的产生是一种自卫,也就是当人们把对方当作假想敌时产生的一种自卫心理,那么消除防范心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反复给予暗示,表示自己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这种暗示可以

推荐第6篇:即兴演讲:谈感想的六种方法

在群众性的集会、活动中,最后一般都有请嘉宾或领导即席讲话这个环节。这种即兴演讲,有别于首长指示,不同于专家点评,一般是谈感想、说看法、讲希望,要求短小精悍、画龙点睛,切忌啰嗦冗长、套话连篇。本文仅就个人此类即兴演讲的体会,介绍六种常用的方法。

一、提纲挈领法

XX年11月,我系邀请桂林市知名播音员、主持人山谷先生做了一次朗诵技巧讲座。最后我作了如下的即席演讲:

我跟同学们一样洗耳恭听了山谷先生的讲座,在听的过程中有四个词语不断地涌现在我的脑海中,它们是“自豪”、“感谢”、“羡慕”和“希望”。

先说“自豪”,没想到山谷先生竟是我们中文系的系友,同学们的师兄,而且竟是我的老乡,我为我们中文系有山谷先生这么优秀的系友而自豪,我为有山谷先生这么出色的老乡而自豪!

接着说“感谢”,感谢山谷先生在百忙中抽空来为我们讲学,带给我们这么多鲜活的信息和实用的朗诵技巧;感谢同学们,尤其是那些一直站在走廊里的同学们,自始至终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环节。

再说“羡慕”,我听过许多讲座,但没有听到过这样精彩的朗诵指导,我羡慕同学们好福气。

最后说“希望”,希望如山谷先生自己所说,今天的讲座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我抓住了“自豪、感谢、羡慕、希望”这四个关键词语,带动整个讲话,把对演讲者的高度评价、对广大听众听讲热情的肯定、对今后举行学术讲座的希望都讲到了。我觉得这种讲法可以突出重点、纲举目张,便于演讲者操作,也容易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数字串连法

我们系每年都举行一次大学生辩论赛,去年的辩论赛结束时,我作了这样的即兴演讲:

我们系一年一度的大学生辩论赛圆满结束了。对这次辩论赛,我的评价概括起来是两句话:两个新突破,一种好形式。第一个突破是,突破了往届各讲各的、交锋不激烈的老一套,开始了真正的短兵相接、唇枪舌剑,辩出了水平、辩出了智慧……第二个突破是,突破了往届只注意引经据典、脱离实际的老一套,开始贴近我们大学生的生活,辩出了思想、辩出了风格……

我认为,辩论赛是一种好形式,大学生自我教育、展示风采、锻炼口才的好形式……

用数字和中心词把感想的内容概括起来、串连起来,如“三好”“四个突出”“一个惊喜,两点反思,三个坚持”之类。这种讲法提纲撮要,好记好说,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畅抒情怀法

我观看了我们系XX年元旦文艺晚会后,这样谈感想:

今晚的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欢乐,每一张笑脸都洋溢着激情,每一次掌声都传达着共鸣,每一声喝彩都饱含着深情,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演员的汗水,每一个创意都编织着新年的梦想。在这美妙的夜晚,大家欢聚一堂,尽情舞蹈,放声歌唱。再过一个多小时,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让我们共同祝福,祝福我们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福我们学校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祝福我们老师生活幸福美满,祝福我们同学前程阳光灿烂!

用文采飞扬的语言畅抒胸中激情,宛如一首煽情的散文诗。这种演讲适用于喜庆活动和文娱活动,可以鼓起大家的热情,营造同喜共乐的氛围。

四、朴实直陈法

我观赏了中文系“风采之星大赛”后,谈了自己的感想:

感谢大家给我这次发言机会。看到同学们开展的课外活动这么丰富多彩,我感到“出乎意料,合乎情理”。同学们的才艺之精彩,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细细思量,想到我们新世纪的青年一代,应该是如此朝气勃勃、多才多艺的,又觉得尽在情理之中了!

今天天气寒冷,气温降到摄氏1度,但同学们热情高涨,有的选手甚至身着薄如蝉翼的服装投入地表演,精神可嘉,令人感动,但愿他们不会感冒(笑声)。

选手们多才多艺,表演的书法、舞蹈、唱歌、朗诵、时装等节目都比较精彩,展现了新世纪大学生的风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我提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

把当时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感受用大白话如实地表述出来。此法虽然显得有些“俗”,但仍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被突然袭击要求讲话的时候。

五、互动交流法

广西师大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于小江应邀给我校学生作报告,听了报告后,我是这样谈感想的:

“同学们,听于老师的报告爽不爽?”

学生齐答:“爽!”

“还想不想再听?”

“想!”

“于老师的报告让我们如坐春风,当然很爽,当然想听。能听到于老师这场魅力十足的报告,是我们的荣幸。而我比大家更荣幸,因为我不仅听了她的报告,还在15年前听过她的课。15年前她的课就很有名了,如今她的课肯定更好了。同学们想不想看她上课?”

学生大声回答:“想!”

“于老师您听,呼声很高啊,同学们不仅想听您的报告,还想看您的课,但愿您今后还能给我们作报告,并且把您的课例带来,好不好?我们热切地期待着!谢谢!”

采用给听众提问、与听众呼应的方式谈感受,可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在演讲者、听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讲话更有亲和力,很自然地把活动推向高潮,画上一个振奋人心的感叹号。

六、联想拓展法

我系邀请历届毕业生代表给应届毕业生作就业指导,最后我是这样谈感想的:

今天这三位师兄来给同学们传经送宝,真可谓雪中送炭,情义无价。

周华平师兄在校时是个腼腆的男孩,走上社会后变化很大,变得自信了、老练了,但青春的容颜没变,他的发言句句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朴实在理,令人信赖。

陶新发师兄在校时是我系团总支书记,是个像老黄牛一样的好学生,他的顺利就业证明了当学生干部的付出是值得的,证明了有能力肯吃苦的人在社会上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李建明师兄原来也是学生干部,开始求职时经历过许多坎坷,如今风雨过去见彩虹,当上了单位的中层领导。他的事迹让我想起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名句。

最后祝愿所有同学经过努力后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到时,也请你们常回“家”看看,也请你们将来能给师弟师妹们作就业指导,好吗?(齐答“好”,并热烈鼓掌)

现场即兴演讲,不能把话题仅仅局限于眼前,还可通过联想,把话题延伸到活动前后或与活动有关的人和事上去,给听众更多的信息、更大的启迪。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用三五句不枝不蔓、高度浓缩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感想,或者由两个人上台一唱一和地谈感想,或者通过朗诵自己专门为活动所写的诗歌、对联、题词来表达看法,等等。而且,谈感想的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往往是综合使用几种方法进行,要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才能达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

推荐第7篇:六种激励方法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管理激励的原理;

● 明白激励的作用及其发生的途径; ● 正确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 学会如何有效利用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

管理激励的六大原理

一、管理人性假设

在管理学理论中,激励离不开基本的人性假设。在实践中,管理者之所以更多地采用关怀和严格控制的方式,与最基本的人性假设有紧密关系。

1.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

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雪恩(Edgar·H·Schein)把人划分为四种类型: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复杂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的X理论和Y理论,如图1所示。中国在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也对人性作了早期假设。

图1 人性假设的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

该理论的人性假设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一般人均对工作具有天性的厌恶,只要可能,便会规避工作。 第二,由于人类具有不喜欢工作的本性,故大多数人必须予以强制、控制、监督,给以惩罚的威胁,促使向着达成组织目标的方向努力。

第三,一般人都宁愿受人监督,喜规避责任,志向不大,但求生活安全。

麦格雷戈认为所提出的人性假定,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相当的保留态度,是一种平凡大众的基本假定。

Y理论

该理论的人性假定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每个人都愿意勤奋向上,因此在工作中消耗体力与智力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第二,外力的控制及惩罚的威胁并非是促使人朝向组织目标努力的唯一方法,人为了达成其本身已经承诺的目标,会自觉进行“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

第三,人对于目标的承诺,只是针对于达成目标后产生一定的报酬。 第四,只要情况适当,一般人不但能学会承担责任,而且能争取责任。

第五,以高度的想象力、智力和创造力解决组织上各项问题的能力,是大多数人均拥有的能力,而非少数人所独具的能力。

第六,在现代产业生活中,常人的智慧潜能仅有一部分可以得到利用。 X理论和Y理论的假定都是动态的,指出了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可能。

中国传统理论

人之初,性本善。在孔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在很早就有了对人性的界定: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于人性的假定是性本善的,之所以有圣人和庸人之分,就在于社会的教化,教育和社会的熏陶,使得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有所不同。儒家学派非常强调教育,认为教育方式的不同使人最终获得的成就有很大差异。

人之初,性本恶。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要经过严格的控制制度进行管理,压制人性恶的一面,将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韩非子也认为应当讲究严格的法制,通过制度和军队控制人的恶性。

人之初,善恶两端有。西汉的杨雄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善恶两端都有。随着人的不断成长,善恶两端会同时发展。因此,人在不同的情境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本性,此时应当像顺水推舟一样,抑恶扬善,让人的善性表现出来。

2.管理方式的选择

无论是性善论、性恶论,还是善恶各执一端,不管是X理论还是Y理论,都没有形成人性假设的定论,但是并不影响对管理方法的运用。

“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

无论是治国还是管理企业,最常用的都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简单方法。根据Y理论,人性本善,用胡萝卜加以引导即可;X理论又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采取“大棒”的方式加强管理。之所以不同领导者的管理方式达到的效果相去甚远,根本区别就在于在把握使用管理方式的时机有差别,管理者应该选择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对适合的对象采取合适的方法。 人性的假设

在选择管理方式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会影响最终的管理措施。

【案例】

Y理论风格的研发主管

一家大型IT企业招聘研发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调研发现,在研发团队里,领导更多的是起到沟通协调作用,团队更多时候需要一种宽松和随和的工作环境,需要创意和创新,严格流程制度和惩罚措施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也很难产生好的管理绩效。因此,在研发团队的管理中,应当更多考虑选择符合Y理论管理风格的管理者。

二、强化理论

在日常员工管理实践中,经常采用的奖励和惩罚方式都是基于强化理论的。奖励的目的是期望员工做得更好,可以有进一步发挥;实行惩罚的目的,以杜绝类似错误的出现。

要点提示

使用强化理论应注意: ① 适时强化; ② 适度强化; ③ 合理间隔; ④ 避免偏差。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强化理论应当注意如下问题:

1.适时强化

强化的时间要选择恰当。进行正强化(奖励)的时间不能太早,会让员工觉得奖励来得太容易,起不到强化作用;选择的时间太晚,会让员工觉得奖励和自己的工作业绩没有联系,无法建立一种行为和激励的心理关系,同样起不到强化的作用。 2.适度强化

强化的程度要选择适当。在强化过程中,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心理底线,强化的量不能太少,如果奖励的量没有达到员工的心理底线,就起不了质的作用,很难达到激励或者惩罚的效果;强化是一个连续过程,如果强化的量太大,会给后续的强化造成负面影响。

3.合理间隔

强化时间间隔要合适。最好的时间间隔是在两次强化之间的波浪能够形成连续性,起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员工的前次奖励效能发挥完全前就进行第二次奖励,能使员工一直处于被激励状态中。

4.避免偏差

强化时尽量避免偏差出现。在管理的实践中,设想和实际往往都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很难保证每次强化都有适当的效果。

【案例】

“想”与“说”都要做

一位妈妈带着三岁的儿子在草地上玩,草地就在一条马路的旁边,马路上不时有自行车和汽车通过。妈妈和熟人聊天,儿子放在草坪上玩皮球。不一会儿,小孩把皮球踢到马路上了,他赶快跑去捡。妈妈一看,吓了一跳,赶紧冲过去,把小孩抱起来就照屁股打了几下,然后捡起球,把小孩抱回草坪上,告诉他不要再去马路上,就又和熟人聊天去了。不一会儿,小孩儿又把皮球踢到了马路上,又跑到马路上去捡球。妈妈一看出了一身冷汗,赶紧跑过去,啪啪就是几下,又把小孩儿抱回草坪上,放在那玩儿,然后继续聊天了。不一会儿,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小孩儿又将皮球踢到了马路上。这时,小孩没有再直接冲到马路上,而是先看看妈妈是不是在看他。

不难想象,这位妈妈第一次打小孩的本意是让孩子知道马路上很危险,但是小孩学会的却是如何避免妈妈的惩罚。事实上,这位家长在给孩子惩罚后,还应该告诉孩子惩罚是让他懂得不应该到马路上去捡球,而不是为了打他,从而避免产生强化的误差。

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给下属的惩罚或者扣除奖金的措施并没有带来什么效果,反而让下属学会如何避免惩罚。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明确要强化的目的,并且让下属清楚采取强化措施的原因。

三、双因素理论

1.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tzberg)提出的,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理论的简称。该理论认为,激发人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保健因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又称为维持因素,没有激励人的作用,但却带有预防性,可以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就像给果树喷洒农药,不能帮助果树和水果的成长,只能起到保健的作用;也像保健品,只能强身健体,不能治病。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福利和安全等,皆属于此类因素。

在企业管理中,保健因素可以防止员工产生不满的状态,但是不会提供动力去激励员工。

【案例】

“保健”的奖金

某家企业,员工的工资单上有奖金一项,每个人都是45元。这本来是一项激励措施,但是由于给每个人的都是一样,没有任何级别和职位差别,就起不到激励作用,只能起到让员工满意的作用。如果这个奖金取消,员工就会心理不痛快,将这种不满意表达出来。此时的奖金就只起到保健因素的作用。

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其本质为注重工作本身的内容,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人们的进取心,激发人们做出最好的表现。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都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是其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

2.防止激励因素的反面作用

【案例】

为企业减负

在中国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很重要的过程就是减轻企业包袱,由于以前的国企多是企业办社会,都有自己的子弟学校和幼儿园等机构,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要将这部分包袱从企业剥离,由政府管理。在这些企业里,“幼儿园”也就是保健因素。 在国外,日本的松下和索尼也为职工提供了幼儿园,但是却是激励因素,因为日本人对企业的定位就是赚钱,企业没有为职工提供幼儿园的义务。

同样是幼儿园,在不同的情景下就会由激励因素变为保健因素,失去激励的作用,这是应当引起管理者深思的问题。

3.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在维持保健因素的基础上,应当尽可能促进其转化为激励因素。

【案例】

老总巧计渡危机

一家1999年新创业的公司选择了一个很不错的行业进入,由于进入时机和发展策略恰当,连续数年发展很好,从1999年50人发展到了2003年的200人,1999年员工年底领到了3000元奖金,到了2002年,180人的企业每人发了6000元奖金。

2003年,公司遇到了发展的问题陷入经营困境,眼看到了年底,财务科的账上还没有准备好给员工发奖金的钱。后来,凑的钱也只够每人发3000元奖金,公司领导觉得这样不仅不会起到激励作用,可能还会招致一片骂声,该怎么办呢?老总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距离年关放假还有10天,老总找了一个人到他的办公室谈心,副总进来时,老总就交待这人先坐一会儿,等一下再聊。老总跟副总进里间,虚掩上门,这人就在外面听到副总说银行答应的流动贷款不给了,本来要拿这笔钱发奖金的,这下就困难了,没钱发年终奖了,提议不发年终奖了,而老总也没有给出答复,只说再商量商量。到中午的时候,全公司就传遍了不发年终奖了,大家都在发牢骚和抱怨,但是都不敢找老总确认,因为毕竟还是传闻。

又过了五天,公司里的士气已经很低落了,大家都不愿工作了。这时老总又找了另一位爱打听小道消息的人,如法炮制,将准备裁员1/3渡过难关的消息刻意透露给他。本来死气沉沉的公司又变得闹哄哄,虽然说不发年终奖很不痛快,但是谁都不愿在年前被裁掉,于是又都互相打听看谁最有可能被裁员。

等到放假前一天,公司召开了全体职工会议,由副总亲自发言,澄清了谣言,向大家介绍了公司目前的困境,告诉大家公司不会裁员。又要求部门副经理以上人员留下。大家一听不裁员了,终于心安了。最后经理、副经理们兴冲冲地向大家宣布到财务处领奖金,每人3000元。可想而知,大家有多高兴。

3000元充分发挥了年终奖的作用,老总的妙计将本来只是保健因素的3000元奖金成功地转变为激励因素。

先不论本案例的真实性,从激励因素转换的角度考虑,可以看出,保健因素转变为激励因素,在企业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四、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一种过程型的激励理论,由佛隆(V·H·Vroom)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固定要求决定了他的行为、行为方式。

1.期望理论公式

期望理论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激励的效果=∑效价×期望值

效价是指个人对其所从事的工作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估价。期望值也叫期望概率,在日常生活中,人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一定行为能够导致某种结果或者满足某种需要的可能性。对某个目标,如果估计完全可能实现,概率为最大(值为1);反之,如果估计完全不可能实现时,概率为最小(值为0)。

2.激励效果评定

激励的效果的大小取决于受激励者心目中的效价,就是其对目标价值的评估值和其认为实现目标的概率值的乘积。

【案例】

激励也要脚踏实地

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出台了一个措施,就是在2004年如果有人的销售额超过了500万元,就奖励一辆吉利豪情,价值4万元。在一年多的实践中,公司发现这个激励措施并没有什么效果。究其原因,一是从2000年以来就没有哪个员工的销售额突破过400万元,达到目标的概率太小,二是有的员工基本都开的是尼桑档次的小车,与此相比,一辆吉利豪情的效价太低了。目标实现的概率太小,效价也不大,激励的效果自然很低。

针对此种情况,公司高层调整了奖励措施:任意员工的销售额突破400万元,年终就奖励一辆宝马车;销售额在350万元到400万元之间的奖励帕萨特一部;销售额在300万元到350万元之间的奖励桑塔纳3000一部;如果达到200万元,就可以得到吉利豪情一部。这一新政策立马引起员工的兴趣,2010年的前10名都觉得自己有机会一搏,因为他们去年的销售额基本都在350万元到380万元之间,都是有机会达到400万元的,目标可行。另外宝马的诱惑力还是蛮大的,也就是效价很大。这样的激励措施明显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况且这种分层激励的方式使得获益面更宽,形成了全员参与的盛况。

很明显,新的激励措施之所以得到欢迎,就是因为真正做到了和员工的需求挂钩。 在激励的过程中,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管理者都要清楚该激励措施在员工心目中的效价,期望值有多高,只有这样,才能使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

五、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的管理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提出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

1.比较的类型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人们都喜欢和别人比较。比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纵向比较,自己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看看现在的状况是否比之前有进步;二是横向比较,与自己条件相当的人比较,看看投入和收益是否均衡,不均衡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和内疚。

2.不公平是一种常态

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更多的是进行横向比较,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会按照自己的思路考虑问题,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一旦发现自己的投入和收益与对方相比有差距,就会立刻产生不公平感。

【案例】

不能比“我”强

一公司招聘大学本科毕业生,基本待遇是月薪6000元,外带一居室的房子。进入公司的毕业生们都很高兴,因为与其他同学相比,这样的待遇是打着灯笼都难找,所以在工作中也是兢兢业业,不敢出任何差错。

到了第二年,公司又招人了,这次开的底薪更高,达到7000元,还能分到两居室的房子。这个消息一传开,之前进公司的大学生立马炸开了锅,心里极度不平衡,这些新来的人凭什么多得这么多利益,房子大、钱还多,并且学校名气还不太大,于是就去找老总诉苦。如果加薪顺利,可能还可以平稳情绪,如果没能加薪,工作热情就会大受影响,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辛勤和认真。

在企业里面,经常会涉及类似于案例中提到的不公平问题,这种现象是没有办法消除的。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处在公平的状态,但是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不公平才是一种常态,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

对于管理者而言,可以通过公正的态度和处事方式,做到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最大限度降低不公平的因素的影响。

六、目标和情景激励

在管理的过程中,目标和情景是非常重要的。

要点提示

在对人的管理中,管理者应做到: ① 为下属设定目标;

② 细化目标,设定情景状态。

1.目标是动力

人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像无头苍蝇,无法辨明方向,没有动力。当然,只有目标是不够的,管理者在对下属进行激励的过程中,还应当为其设定一定的情景,让其知道如何去实现目标,给下属激励。管理者应当首先为其设定目标,其次将目标细化,一步一步实现。如果下属清楚地了解了目标所处的情景,就会处在一种主动状态,更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2.情景是前提

很多司机开车的时候不会晕车,坐车却会晕车,究其原因,在开车的过程中,司机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能够随时把握路面的情况;而坐车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同样道理,坐在车前排的人很少晕车,主要原因就是能够看到路面的情况,在心里都有一个准备的提前量;而坐在后排的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是随着车子的颠簸因而更容易晕车。这些情况都表明,不了解情景,就会造成被动的局面,从而影响到工作、生活的质量。

3.目标情景相结合

当管理者既给下属制定目标,又设定情景状态的时候,激励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加,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明显增强。管理者要善于把目标进行细化,最好是过程化和给出相应结果,要避免只看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结果性的内容变成过程化步骤,也会大大增加激励效果。例如,实行工资卡后,一般情况下领取薪水很少能拿到现钱,如果偶尔用现金发工资,让员工从数钱的过程中体会喜悦和高兴,将会大大增强发工资的作用。

推荐第8篇:六种识字方法

介绍中国大陆几种成功的识字教学方法

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 崔峦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掌握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也是学习其他课程和日后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汉字,便有了识字教育。识字教育和中华文明史同步地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识字教育。早在纪元前,西汉的史游就编撰了《急就篇》,这大概是成书较早、流传最久的识字教材。之后,主要用“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识字教材,对蒙童进行识字教育。古代蒙学识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集中识字为主要形式,文以载道为一贯传统,背诵识记为基本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其间,识字教育在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民族素质的需要。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识字教育研究的问题也不断深入。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识字教学研究的一个活跃期。那时思考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小学低年级单纯识字,且识字速度慢(每课书只学三至五个字,当时称之为“三五”观点),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这样识字既枯燥,又中断了语言的发展。1958年出现的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七八十年代,是识字教学研究的又一个活跃期。1982年出现的注音识字,也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识字教学思考的问题不仅是识得快,还有如何把识字和普及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如何借助多种媒体识字的问题,于是,计算机辅助识字等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教学方法有二三十种。其中,侧重从字形入手的有集中识字、部件识字等,侧重从字义入手的有分散识字等,侧重从字音入手的有注音识字、汉字标音识字等,从形义结合入手的有字理识字等,从音义结合入手的有听读识字、炳人识字等,从形音义联系入手的有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等,此外,还有计算机辅助识字。下面就几种有代表性的、效果较好、影响较大的识字教学方法,逐一进行简单介绍。

一、集中识字

1958年由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首创,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加入,*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投入研究。形成“两山”一所的集中识字教学流派。集中识字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育的经验,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基本做法是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每册都分作几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再读若干篇课文,“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在归类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如,由基本字“青”,带出“清、蜻、情、晴、请、睛”;由基本字“方”带出“房、访、放”。这里的基本字,是指在字形相近的一组字中共同含有的能够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而带出的字,多为形声字。由于在一组字中形、音、义有一定联系,易学易记易掌握。此外,基本字带字还采用部首带字的形式。如“氵”带出“河、滴、洗、游”;“穴”带出“空、窗、穿”。基本字组字,如“禾──火──秋”“门──口──问”,会意字、反义词归类等也常采用。总之,集中识字主要依据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形声字的规律,以字形为中心组织识字。由于带出的形声字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大多成串地学习,因此便于掌握。由于字串中有一个共同部件(基本字),所以有利于识字过程的迁移。由于带出生字的基本字大多是熟字,在识字时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已经掌握的基本字为支点,因此能够化难为易。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大多都能在两年内识字2000个以上。为了使基本字带字顺利进行,在识字起始阶段先学一批构字率高的基本字,打好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识字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二、分散识字

1958年由江苏南京的斯霞老师实验成功的一种注重音、义联系,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识字教学方法。它与集中识字以字形为核心不同,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后来被称之为“分散识字”“随课文识字”。分散识字先教学汉语拼音,采取看图识字等方式教学一些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而后采取“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随课文识字,两年学习课文近180篇,识字2000多个。在识字教学时,具体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依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读文边识字;2.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学,其他的随课文讲读时再学;3.先学字词后读文;4.在理解课文以后再学生字词。这种识字方法从改革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入手,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此外,注重激发识字兴趣,强调打好识字基础,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也是分散识字的主张和实施要点。

三、注音识字

1982年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一些专家的指导下,黑龙江首创的识字教学方法。这种识字方法一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力求加快识字的做法,旨在从发展语言入手,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使初入学儿童不至于因为完成繁重的识字任务,而中断了语言的发展。相反使语言和思维得到及时的训练,与此同时学习汉字。具体地说,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帮助阅读的功能为前提,以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之中为原则,在儿童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汉语拼音,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相互促进,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同步识字的目的。儿童入学,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借助拼音阅读纯拼音课文继而阅读注音课文。儿童在读注音课文的过程中一目双行,既看上一行汉语拼音,又看下一行汉字,很自然地对汉字边读边识,渐碰渐熟。这所谓是“无师自通”的不定量识字。同时,设写字课,有计划地识字写字,这所谓是“有师指导”的定量识字。实验表明,儿童读书多,识字多。到三年级末,人均认字3000个,会写其中的2400字。儿童说普通话的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四、识字

由四川省井研县鄢文俊等1960年开始探索、1980年成型并开始实验的一种识字方法。它在传统识字经验和集中识字等经验的启发下,认为在汉字中有一定数量具有派生能力的“母体字”,“母体字”可以衍生出几乎所有的常用字,称为“子体字”。经过筛选,精选出2500个常用字。把用母体字带出的一批批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组成一个个“字类”“家族”,称作“字族”。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确定母体字220个,字族389个。而后,以一个字族中的字为主,编写出课文,称作“字族文”。利用编就的一篇篇字族文来识字,是字族文识字的主要方式。例如,围绕母体字“青”以及衍生的子体字(合体字)“请、清、情、晴、睛”,编写了课文《小青蛙》:

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哨兵。

字族文识字法包含四个逻辑层次:母体字是识字的逻辑起点,字族是识字的单元和方法的载体,字族文是读文识字的载体,字族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载体。字族文识字吸收了集中识字重视汉字构字规律的经验,分散识字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经验,注音识字重视在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中识字的经验,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体现了“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的特点,小学生在两年中识字可以达到2200个以上。实验者对字族文识字作了如下概括:组字为族,因族设文,族为文统,族文相生;学文识字,披文见族,族字类推,环环扩展;以读促识,以识促读,文熟字悉,一矢两的。

五、字理识字

是九十年代初由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贾国均提出的。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方法,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是核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是基本和有效的方法。字理识字的大体程序是:读准字音,解析字理,识记字形,指导书写。采用的基本方法有:图示法,如,教“隹”,字出示鸟的图画,教“采”字,出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图画。点拨法,如,教“牧”字,点出“牜”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而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义。联想法,如,教“沙”字,启发学生想象河水少会看到什么──水少而沙现。演示法,如教“灭”字,可进行火上加盖东西以灭火的演示。歌诀法,如,教“互”字,可引导学生用歌诀“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学习”来帮助记忆。猜谜法,如,教“画”字,老师可说出谜面“空山中间一方田”,让学生猜。字理识字教学法适用于任何一种语文教材。它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的产生和减少错别字,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六、双脑识字

1991年上海市实验学校引进“智能双拼”编码后创造的一种新型的识字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以往先学汉语拼音再识汉字的传统做法,将学习双拼码、识汉字与打电脑结合起来,学生在认读字、词、句的过程中巩固双拼字母的拼读,在进行文字输入的过程中复习认读的生字词,实现了电脑、双拼、识字的同步学习。这一识字法把学习语文和普及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电脑学习语文,利用电脑开发人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该识字法为基础编写的教材,循着学习双拼码,边学习文字输入边识常用汉字,在识了一定量的汉字之后开始阅读文质兼美的短文、儿歌的顺序进行编排,把识汉字、学汉语、发展语言结合起来,达到“大量识字,提前阅读”的目的。初入学儿童两个半月认字1000个,能阅读浅近的儿童读物,能用电脑“写”出自己编的故事。1997年还编制了与教材紧密配合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语文电子学本》,包括“学习性内容”“练习性内容”“创作性内容”“信息性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人机互动”阶段,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中国大陆的识字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识字教学的改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入发展。特别可喜的是,不少识字教学流派开始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下走向开放,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局限。就整个汉语文学习来说,一方面要看到识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还因为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另一方面要看到识字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尽早突破识字关,才能更早、更顺利地进行阅读,以便能够自由地吸纳有用的信息。识字教学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既追求一定的量,比如,前两年认字2000,使儿童尽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又追求一定的质,即靠合理的“序”和科学的“法”,使儿童获得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所谓合理的序,譬如,先识哪些,再识哪些要讲究。特别是初期识的300字、500字、1000字,一定是出现频率高的、和儿童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所谓科学的法,譬如,要取各家之长,充分发挥汉字形、音、义特有的综合优势;要鼓励儿童在生活中自主识字;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不同的年级段侧重采用不同的识字方法。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中国大陆的识字教学一方面会继续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种识字教学方法会日臻完善;一方面会涌现出更能体现汉字规律和识字教学规律,综合体现汉字、汉语优势的新的识字教学方法。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本文是作者在全美中文教师学会2000年年会上的书面发言

推荐第9篇:演讲站姿方法——演讲技巧

看过哑剧表演的人都知道人类无声的动作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德国表演大师吉布·佩森有一次谈演出体会时说:“我就靠我的动作、姿态向人们昭示我的内心世界,昭示我的所思所想,昭示我的喜怒哀乐。”

应聘者都会遇到演讲这一关。演讲时首先要注意自己的站姿,争取给人留下一种精神饱满、胸有成竹的好印象。

著名演讲家曲啸曾在介绍演讲经验时说:“演讲者的体态、风貌、举止、表情都应给听众以协调的平衡的至美的感受,要想从语言、气质、神态、感情、意志、气魄等方面充分地表现出演讲者的特点,也只有在站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演讲者站姿规范如下:

(1)脊椎、后背挺直,胸略向前上方挺起。

(2)两肩放松,重心主要支撑脚掌脚弓上。

(3)挺胸,收腹,精神饱满,气息下沉。

(4)脚应绷直,稳定重心位置。

演讲站姿有以下几种:

(1)前进式:这种姿势是演讲者用得最多,使用最灵活的一种站姿。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前脚脚尖指向正前方或稍向外侧斜,两脚延长线的夹角成45度左右,脚跟距离在15厘米左右。这种姿势重心没有固定,可以随着上身前倾与后移的变化而分别定在前脚跟与后脚上,不会因时间长而身体无变化不美观。另外,前进式能使手势动作灵活多变,由于上身可前可后,可左可右,还可转动,这样能保证手做出不同的姿势,表达出不同的感情。

(2)稍息式:一脚自然站立,另一只脚向前迈出半步,两脚跟之间相距约12厘米左右,两脚之间形成75度夹角。运用这种姿势,形象比较单一,重心总是落在后脚上。一般适应于长时间站着演讲中的短期更换姿势,使身体在短时间里松弛,得到休息,一般不长时间单独使用,因为它给人一种不严肃之感。

(3)自然式:两脚自然分开,平行相距与肩同宽,约20厘米为宜,太平会影响呼吸声音的表达,太迂则显得拘束。

此外还有立正式、丁字式等。

推荐第10篇:演讲技巧与方法(材料)

演讲技巧与方法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体态语言,使讲话“艺术化”,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能写出好的演讲稿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重要。如果演讲者语无伦次、拖泥带水,那么即使有超凡脱俗的智慧,也无济于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讲家,一方面要注重平日里的锻炼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下面咱们从六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一、演讲的姿势

1、演将的姿势是成败的关键。要让身体放松,不能过度紧张。太紧张不但影响发挥,而且对语言的表达也会背道而驰。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决窍之二是想办法扩散并环节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二、演讲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能漠视听众的眼光。尤其当你站在大庭广众面前的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紧张。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和善的人群,对巩固信心来说帮助很大。

三、演讲时的面部表情

1、演讲时的面部表情如何会给听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喜悦、焦虑等情绪会毫无保留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由本人的意愿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缺乏自信,演讲就失去了应有的风采。

2、演讲不能低头,人一旦“低头”就会显得没有自信,倘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采取“缓慢讲话”的方式会使情绪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全身上下也能泰然自若起来。

四、演讲时的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灰色或蓝色服饰,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的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为主。其次,发型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整体形象对演讲的本身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

五、演讲的声音和腔调

1、演讲的语言必须做到发音准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流畅、传神,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2、演讲对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动听。所以,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揣摩,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有以下四个特点: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晰,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起伏而变化; (4)有感染力,即声音有磁性,能吸引听众,引起共鸣。

3、语言流利、准确、易懂

恰到好处的表达,恰如其分的表述,给人一种听觉盛宴的享受,演讲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4、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思想感情,语气急速,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弱、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演讲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六、演讲的速度和发音

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讲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就出现底气不足,感觉口干舌燥、声音走调。这些都影响演讲效果的发挥。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以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是:双目平视、全身放松,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姿,胸部稍向前倾,腹部自然内收。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感到腰带渐紧,后腰有撑开感。横隔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用鼻吸气,做到快、缓、稳。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巧妙协调。

锲而不舍金可镂,水滴石穿贵有恒!只要坚持不懈,人人都能把握演讲的要领,只要持之以恒,个个都能成为出色的演讲小明星。

第11篇:演讲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节

演讲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演讲词的基本特点,掌握演讲的目的和基本类型,从而掌握演讲的技巧。

2、能运用技巧,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3、培养对本专业及未来职业的热爱。教学重点:

1、演讲中对听众进行的多方面分析。

2、通过训练,完成知识向能力迁移,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技巧,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教学方法:

示范法、讨论法、举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主要内容:

一、演讲的过程

演讲:指演讲者在特定的背景下,运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表达手段,对听众发表意见和观点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是典型的双向沟通过程。

演讲已经成为经理管理角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项重要项目合同的签订或者销售某种产品对潜在的顾客进行说服,在商业宴会上或工作成绩总结会上发表讲话等。

一般人认为演讲就是演讲者在台上讲,听众在台下听的单向过程,但实际上是双向过程。

二、演讲的目的和类型

(一)演讲的目的

1、交流信息:

2、传授知识

即演讲者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听众。

3、施加影响

(二)演讲的类型

1、劝导型:是为说服一些持反对意见或者冷漠态度的听众赞同或者支持某种观点主张。例如推销员对顾客的推销演讲

2、告知型:这种演讲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而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观点辩护。例如作报告

3、交流型:目的是为了交流信息

4、比较型:当需要解释并讨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概念、政策或活动时,

5、分析型:例如期中考试后的班会

6、激励性:目的在于鼓励人们采取行动,更加积极地去实施相关措施。

三、听众的分析

(一)了解听众的心理特点

1、听众对信息的接受具有选择性

(1)选择性注意:他们一般只注意那些他们熟悉、有兴趣、与他们有关或他们渴望了解的部分。

(2)选择性记忆:听众在记忆信息时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倾向性。他们愿意记住自己愿意记住的信息。

(3)选择性接受:每个听众都有强烈的自尊感,总是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意见一致的观点。

2、独立意识与从众心理的矛盾统一

3、“名片”效应与“自己人”效应

4、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与近因效应

(二)分析听众的构成

1、人数:对出席人数作尽可能准确的估计,有利于演讲者采用什么样的辅助手段和风格。例如如果是几百人参加的演讲,则应以演讲者讲授为主,若只是十几人参加则除了讲述之外还应以互动为主。

2、年龄:

3、教育程度:对听众的教育水平和层次要适当了解,定位不在适当的水平都会导致导致演讲失败。例如在演讲前应了解听众对你所演讲内容的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

4、职业:了解大多数听众的职业,可以预测他们所关注的问题。

5、性别:

(三)把握听众的意愿要求

1、慕名而来:例如听某知名教授的演讲

2、求知而来:听众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演讲能够获得一定的知识。

3、存疑而来:听众希望听众演讲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疑问。

4、欣赏而来:听众可能是基于对演讲者的欣赏,前来听取演讲。

5、不得不来:听众可能是迫于各种压力,被迫前来。

四、演讲的环境:对于演讲成功与否影响很大

1、分析固定因素:例如房间的大小、形状等

2、分析可变因素:例如桌椅、视听设备等。

五、如何准备一次成功的管理演讲

(一)制定战略:包括宏观战略和微观战略

(二)了解听众:包括了解听众的心理特点、听众构成及需要等

(三)明确目的:明确演讲的目的,即演讲是为了什么?

(四)理解场合:要分析演讲的场合,例如在婚礼上,是喜庆的气氛,应当用轻 松欢快的语气,与在丧礼上演讲则完全不同。

(五)理解需要:理解听众的需要,听众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需要什么形式等。

(六)理解提问:演讲者是否能正确理解听众的提问很重要,演讲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双向的过程,不但演讲者要讲,而且听众要提问。

(七)分析障碍

1、自身障碍:紧张、焦虑

2、听众障碍:部分人对演讲不敢兴趣

3、环境障碍:噪音

(八)论据支持:演讲前要搜集相关证据支持自己演讲的主题,支持自己的观点。

(九)组织思路

(十)吸引听众:例如用怎么样的开场白,结束语来吸引听众

(十一)选择方式:

1、拿稿纸念的方式:例如党代会、政协会议等;适用于正式重要场合。

2、背副稿的方式:条理性、逻辑性强但是一旦紧张会出现忘词、冷场的情况,这是演讲中最不愿看到的;适用于演讲大赛。

3、按提纲来讲的方式:事先列好提纲,对每一个提纲即兴发挥,很大的灵活性。例如教师上课时采用的PPT形式

4、即兴演讲:很大的灵活性,对演讲者的要求很高,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适用于非正式场合

(十二)辅助手段:例如多媒体等

(十三)演讲彩排:在演讲前进行彩排,可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十四)确立信心:在演讲前首先自己要树立信心,

(十五)传递信息:演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小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演讲的过程,演讲的目的和类型,听众的分析,演讲的环境,如何准备一次成功的管理演讲。其中对听众的分析和如何准备一次成功的管理演讲是本节课重点,例外演讲的环境,对于演讲成功与否影响很大,在具体状态下还需要具体分析,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对演讲的基本概念有一定掌握及了解,在演讲中能够增强他们的语言感染力。

作业:

1.试述演讲准备的过程和内容。

2.在演讲过程中怎样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3.根据你的理解和认识,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演讲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第12篇:六种错误驾驶方法

六种错误驾驶方法

第一错:低转进挡

现象:这是95%以上教练都在犯的错误:“车一动就换二挡,尽量进挡”。所以记者在与很多学车者沟通时,他们几乎都是这样的驾驶方式,因为学车时教练都是这样教的。驾龄越长的老司机和教练,越固执地认为应该这样驾驶,他们往往在发动机转速1600-1800rpm时换挡。本报一位车友驾车非常小心,很少超过2000rpm,因为他的教练谆谆教诲“低转可以省油,对发动机也好”,但他的帕萨特只行驶了5000多公里就发生发动机抖动、气门积碳。

形成原因:过去中国的发动机和整车,从材质、设计,到工艺水平和调试水平都无法接受高转速和高速度的考验,所以只能低转速低速度。同时,从物理摩擦理论上,高转速的发动机磨损要比低转大;而且,低转进挡在某些短时测试中是相对省油的驾驶方式。

错在哪里:

1、目前的发动机本是按照在较高转速下工作设计的,各种部件的动平衡和转动惯量等参数也都是以高转速下为参考值设计,发动机材质和精度已经不需要“低转保护”。如果发动机长时间在非正常的低转工作状态下工作,内部机件的负荷和磨损自然增加,抖动和叫杆儿现象经常发生。

2、发动机长期低转会造成燃烧不充分,有些部位会有积碳,有些部位会被粘粘乎乎的没有完全燃烧的油渍糊住,进一步造成燃烧的不充分,恶性循环之下油耗会上升。而发动机的自洁能力又需在较高转速时才有效。但基于省油,转速也不能太高,最好在2000-3000rpm。

评论

低转进挡和发动机长期低转根本是两个概念。

1.自动波通常会在2200(如凌志)左右换档,不同的车设计上有所差别,但通过加油技巧,也可在其他转速强迫换档。如果是由新手控制的手波车,油门、离合、档位、车速无法做到准确配合的情况下,在发动机转速1600-1800rpm时换挡相对比较安全。对于老手,多是根据车速和预见(如将进行大扭力超车或需要快速跳减档)确定档位,再在油门和离合上作适当协调。

2.发动机转速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通常应避免低档位高转速和高档位低转速,但是车的排量、用途不同会有很大差别。转速与省不省油也无必然联系,不信你试一下挂二档2500转在广州兜几圈,耗油量估计和坦克有得比。

第二错:点刹

现象:一些有经验的教练会教一些绝活,如“点刹”———以尽量快的频率踩刹车并松刹车再踩刹车,如此往复。他们会声明在雨天可以避免急刹车时车辆旋转或翻车。

形成原因:原来的汽车基本没有配置ABS(防抱死系统),一刹车车轮抱死,车辆会基于惯性前冲,而由于制动盘或制动鼓已将车轮“抱死”,不能转动方向盘,车辆通常会往前滑行,将轮胎着地一面迅速磨损,而迅速降低的附着力使制动距离较长。一些重心较高的前驱车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车辆后部的惯性而翻车。“点刹”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车辆在某一点承受的同向力,并可在点刹过程中小幅改变行驶方向,避开障碍物。

错在哪里:

现在ABS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车的标准配置,在紧急制动时,电子控制每秒钟“点刹”10-18次。在有了电子辅助之后,人为“点刹”已属多余。而由于人为“点刹”不断松刹车延长了制动时间,自然大大延长了制动距离,在紧急情况下将非常危险。

评论

大哥,想象您刚好开了一辆没有ABS的车(ABS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车的标准配置了吗?满大街跑的出租车呢?),下着雨,前面紧急情况,急刹车......您是感谢教练教了你这首绝活呢,还是抱怨教练总是假设你开的是一辆奔驰600?

还有,前面红灯,人家

四、五十公里时速的车,急减速稳稳当当停了下来,您开着带ABS的BMW,到了跟前来个急刹,点头哈腰(好在ABS没有启动,六个气囊也没动静)---- “对不起,教练没教我点刹”。

第三错:过弯带刹车

现象:由于制动的提前量预留不够或者根本就是意识缺位,很多教练习惯在弯道前略减速,而将主要的减速时间留在弯道中。

形成原因:这是人一种本能的习惯,由于弯道带来人对速度的谨慎,从教练到学生一般都会习惯在弯道中踩着刹车,以使内心更为踏实。

错在哪里:

入弯带刹车会导致左右轮的刹车皮磨损有明显差异,长期入弯制动会影响车辆的制动平衡性。车辆在入弯时,摩擦力已经具有减速功能,但各轮所受的力是不一样的,制动将加大各轮之间的力量差别,影响车的左右平衡,加大了侧倾幅度。

教练应告诉学员,保持尽量充裕的直线刹车提前量,以使入弯的速度在自己较有把握的状态;在入弯后出弯前,已经需要做好加速的准备了。

评论

这部分害人不浅。

1.弯道操纵与弯道特性车的刹车特性、轮胎、入弯速度、方向感(手型),甚至心理素质都有关系。弯道技术经验至关重要,对新手而言,最安全的办法是控制入弯速度,以便于控制方向角度(手型),做到及而不过。对一个熟练驾驶员,考虑的是控制和效率,不可戴上“意识缺位”的帽子。

2.入弯必须带刹车。原因是进入弯道的过程一直在带刹车减速,应尽量保持减速的均匀性,绝不可以突然松开。对前驱车来说,一旦前轮过弯,即可松刹车加速。

3.关于刹车皮磨损,纯属无稽之谈。你总不会开着车只拐左弯或者只拐右弯吧。退一万步来说,刹车皮不平衡磨损并不会引起明显的制动不平衡,因为制动力是通过刹车总泵、刹车管、刹车分泵液压分配下去的。

第四错:踩完离合踩刹车

现象:为了避免新手或学员在驾车过程中“死火”,教练通常会将“半联动”方式扩大化,让学员多踩离合,碰到情况急刹车时,先把离合踩到底,再踩刹车。一些人在下山的长坡时,不自觉地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以预防碰到紧急情况时制动“死火”。

形成原因:新学车者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因来不及踩离合而“死火”,教练也因心疼自己的车要经常“重启”,经常强调学员要“注意踩离合”,导致学员一碰到情况就踩离合,甚至有些学员左脚一直不敢完全离开离合踏板。

错在哪里:

左脚在正常行驶时不完全离开离合踏板,车略有颠簸,就会影响离合片的接触,既缩短离合片寿命又损耗动力;先踩离合再踩刹车,就是放弃了发动机制动,等于“空挡滑行制动”,将刹车任务完全交给了制动系统,这在下坡时尤其危险。在下长坡时,由于车辆势能向动能转化,通常会“越来越快”,此时挂1挡或2挡,通过较大的传动比使较低的发动机转速与车轮关联,达到“发动机制动”。而踩离合等于切断了这种关联,就是“空挡”。完全*制动系统制动,刹车皮会越来越热,如果坡度较长较陡,刹车皮热衰减可能导致制动失效,酿成悲剧。

评论

纠错很清楚。但是很少见到这么笨的教练。

第五错:听音升挡

现象:教练总是习惯教学员,“听到发动机声音到了这种嗡嗡的程度,就要升挡了”。

形成原因:原来大部分车没有转速表,而且发动机承受的转速也较低,转速略高就能听

到明显的发动机轰鸣声。在车型和发动机特征比较单一的情况下,这种判断方式是“经验之谈”。

错在哪里:

不同发动机的运行情况不能简单根据声音来判断。教练所说的发动机声音的“这种程度”,在不同车型上的发动机转速相去甚远,较好的发动机在4000rpm以上的声音也不让人觉得难听,达不到“这种嗡嗡的程度”。“嗡嗡”只是一种表象,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发动机转速特征及参考转速表来确定升挡时机。但大部分驾校教练都不会在教车过程中提到转速问题。

评论

教练并没有错。

新手易犯的错误就是老要低头看转速表以确认档位,这可能是致命的。跟据机头声音估计发动机转速换档是开手波车最基本的技术。不管再好的车,发动机2000转和4000转的声音一定是不一样的。再说比较也一定是同一台车的比较,总不能拿架夏利和皇冠比较。

第六错:反手打方向盘

现象:为了转急弯的方便,不少教练在转向时,从方向盘的内沿往外反抓盘圈,以相对略短的手臂半径拉转方向盘。

形成原因:这是一种图方便的方式,很多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驾驶者都会这样。

错在哪里:

普通路况下不会带来多大的损伤,但形成“图便利”的习惯后,驾驶时碰上不平路面,极容易形成驾驶者腕部受伤。尤其是在越野的过程中,车轮受到的撞击传递到方向盘,反手抓方向盘严重时会导致腕部折断。

评论

实际上大部分老司机在过大弯时都会采用反手抓方向盘的方法,好处在于不需换手(还是效率问题)。新手最好不要尝试,因为角度感差,反手很容易出错。

越野的说法是对的。反手提供不了足够的力量。

第13篇:课程导入六种方法

课程导入六种方法

课程导入六种方法: 1.温故知新法

通过复习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温故要做到关联性、启发性,问题可从易到难。 例子:【初中语文】——春

思路:先请学生联系所学习的古诗,再联系实际春天的景象; 示范:同学们上课,请坐。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哪些是描写春的呢?哦,我听到这位同学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听到那位同学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的古诗积累非常丰富。但大家说的都是绝句,容量有限。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文《春》,描写的场景可多了,有山、有水、有树等,我们一起探究作者是怎样描绘春的?大家记忆中的春天又有哪些景象呢?好,让我们一起进入春的世界。

2 .故事、寓言导入法

例子:【初中历史】——商鞅变法

思路:通过商鞅赏金立威的故事引入主人公; 示范:同学们,在古代我国有一位改革家,在推行变法前,担心人民不信任。就在集市的南门伫立一个三丈高的立杆,下令说:谁能这杆搬到北门,赏钱十斤。人们感到很奇怪,只是观望,没人去搬。这位改革家就下令增加赏金,这时就有一个人把杆搬到了北门,获得了赏金。大家想一想这位改革家是谁呢?好,我听到同学说:是商鞅。正确,看来历史知识很丰富。那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同学说:是为了让人们信任他。那为什么要让人们信任他呢?其实从长远来看是为树立威望,给变法做准备。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那段历史,进一步认识商鞅及其变法。

3 .名言俗语导入法

例子:【幼儿音乐】——动物猜谜歌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思路:从日常用品出发,语调语音听起来活泼; 示范: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猜谜语好不好呀?看谁猜的又快又准,好不好呀?听好哦,远看像座山,近看不是山,上边水直流,下边有人走。谁知道这是什么呀?这位同学说:不知道,没见过。那给大家提示下,是生活用品,下雨时可用到,是什么呢?有同学回答出来了:说是伞。非常好,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到了!看样子大家都喜欢猜谜语,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谜语的歌曲吧,边听边学。

4.时政类导入法

注意:要注意时效性、选材新颖。

例子:【小学信息技术】——如何优化计算机 思路:从家用电脑发生蓝屏现象引入; 示范:同学们,老师昨天在家用计算机时,发现电脑蓝屏了,大家说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同学说:是屏幕坏了。但屏幕坏了一般不是蓝屏,那是什么问题呢?有同学说:是软件坏了。那软件坏了是一个系统问题,而修电脑时往往重装系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大家会按照系统吗?看到大家摇头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重装系统?如何优化计算机? 5 .游戏竞赛活动导入

适用情况:适用于低学段,要简洁有效。 例子:【小学体育】——下压式传接棒 思路:采用接力棒比赛形式; 示范: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同学们分成五个小组,来场接力跑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跑得最快?好不好呀?好的,现在划分小组,开始比赛。比赛结束了,有的小组很快,有的小组很慢。大家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速度呢?这位同学说:“缩短时间”那如何缩短时间呢?同学说:“传棒更快,时间更短”。对,这位同学说到传棒时间更短,这是一个重要方法。那怎样才能减少传棒时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下压式传接棒。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6 .实验导入

适用情况:理科常用,注意安全有效,演示规范。 例子:【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

思路:做实验烧不化的手绢,在中间穿插注意安全; 示范:同学们上课,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手绢被火点着会什么样?有同学说:会被烧坏,还有说:会烧黑。老师今天有一条神奇的手绢,不会被烧坏,大家信不信呢?不信,就好好看下老师做的实验。这有一个酒精灯,我现在点燃它,然后用镊子夹起手绢,放在上面烧。如果自己动手就要注意:第一,有家长陪伴,第二,要注意安全;开始燃烧了,请注意观察,手绢烧着了吗?烧着了。那烧坏了吗?请前面的同学看下。没有,好像里面不会被烧坏。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不想弄清原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知道缘由了。

以上为课程导入六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第14篇:即兴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即兴演讲的技巧和方法

即兴演讲的特点是:毫无准备,演讲者必须快速展开思维,并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恰当的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思维。这就需要演讲者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和敏锐的语言感应能力。即兴演讲是锻炼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演讲形式。

即兴演讲的特色如下:

1、篇幅短小精悍。即兴演讲是临时起兴,毫无准备,不容易长篇大论,而要求在最小的篇幅里能够阐明一个道理。另外,即兴演讲的场合多是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或答辩、或聚会,演讲者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和看法或者情感,因此不需要很长的篇幅。

2、时境感强。即兴演讲现实性非常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因此即兴演讲一定要切合现场的气氛,或严肃、或诙谐、或喜庆、或伤感,等等,时境感相当强烈。

3、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即兴演讲必须从眼前的事、时、物、人中找出触发点,引出话头,然后再将心中的所思所想说出来,因此即兴演讲都是演讲都真实思想的流露,言为心声。

4、形式自然灵活多变。即兴演讲形式灵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就事论事,或引发一个故事分享、或发表一段感言、或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或来一段即兴点评等等,形式不限,只要有感而发能表达自己的某一种感受或是观点就行。即兴演讲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这些技巧非常实用:

学会快速组合。即兴演讲因为现场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准备,因此必须尽快地选定主题,然后将平时积累的相关材料围绕主题,进行快速组合,甚至边讲边思考。

2、学会抓触点。所谓触点,就是可以由此生发开去的事或物。即兴演讲需要因事起兴,找到了触点就找到了起兴的由头,就可以有话可说。先从由头慢慢的边思考边说下去,就容易打开思路。

3、做到言简意赅。关键在于能够紧紧抓住主题,围绕主题选材,组织结构,争取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无穷。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即兴演讲的训练方法:散点连缀法训练。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散点连缀法即将几个表面上看似没有关联的、甚至毫不相干的景物、词语,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巧妙的连缀起来,组合成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校友、咖啡、遭遇

这三个词语,看似毫不相干,但通过散点连缀方法,可以即兴演讲组成如下一段话:

在一次校友会上,我们几个老同学聚在一起聊天,主人问我喝什么饮料,我说来杯咖啡吧,咖啡加点糖,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二者混在一起有股令人回味无穷的滋味,我想这正好与我们这代人的经历遭遇相似,分别几年了,我们都已经走向了不同的岗位,回想起来,真是有苦有甜啊!

其实无论多么散的事物,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给它一个恰当的思想,总能把它们结合起来,表达出一个观点。这种训练方式非常有效,同学们可以平时在生活中经常运用。

下面给大家出几组词语,要求同学们快速组合成一段话,并能表达出一个中心思想,如果能够引出一段有回味的故事更好。

各位可以试试你的即兴构思能力!

1、深圳、李白、口才、尿裤

2、黄河、白板、水瓶、黑熊

3、沙滩、钢笔、衣服、酒水

4、外星人、狐狸、天空、电灯

5、学习、信封、瀑布、奥巴马

6、马、剑、雨、床

等等,各位也可以自拟题目,要求任意信手拈来,不要刻意创造,然后展开即兴构思。

1.做好演讲的准备

包括了解听众,熟悉主题和内容,搜集素材和资料,准备演讲稿,作适当的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演练等。

2.选择优秀的演讲者

优秀的演讲者包括下述条件:(1)足够的权威性;(2)演讲者具有较强的语音能力和技巧:(3)演讲者的热情;(4)演讲者的理智与智慧;(5)演讲者的仪表状态

3.运用演讲艺术

包括开场白的艺术,结尾的艺术,立论的艺术,举例的艺术,反驳的艺术,幽默的艺术,鼓动的艺术,语音的艺术,表情动作的艺术等等,通过运用各种演讲艺术,使演讲具备两种力量:逻辑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

4.何谓善用空间的演讲

所谓空间就是指进行演说的场所范围、演讲者所在之处以及与听众间的距离等等。演说者所在之处以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的地方最为理想。例如开会的时候、主席多半位居会议桌的上方、因为该处正是最容易汇集出席者注意力的地方。

反之,如果主席位居会议桌之正中央,则会议的进行情况会变如何呢?恐怕会使出席者注意力散漫了,且有会议冗长不休的感觉?因此,让自己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之处,不但能够提升听众对于演讲的关注,甚至具有增强演说者信赖度权威感的效果。

5.演讲时的姿势如何

演说时的姿势(posture)也会带给听众某种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者畏畏缩缩的印象。虽然个人的性格与平日的习惯对此影响颇巨,不过一般而言仍有方便演讲的姿势,即所谓“轻松的姿势”。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另一个决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6.演讲时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亦即表示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可以漠视听众的眼光,避开听众的视线来说话。尤其当你走到麦克风旁边站立在大众面前的那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刺痛。

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强烈“点头”以示首肯的人,对巩固信心来进行演说也具有效果。

7.演讲时的脸部表情

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藉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演讲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

控制脸部的方法,首先“不可垂头”。人一旦“垂头”就会予人“丧气”之感,而且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另一个方法是“缓慢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说话”。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8.有关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观众各种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着灰色或者蓝色系列的服装,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男士无尾晚宴服(tuxedo)、以及燕尾服为宜。其次,发型也可塑造出各种形象来。长发和光头各自蕴含其强烈的形象,而鬓角的长短也被认为是个人喜好的表征。站出来演讲之际,你的服装、究竟带给对方何种印象?希望各位好好地思量一番。

9.声音和腔调

声音和腔调乃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间有所改善。不过音质与措词对于整个演说影响颇巨,这倒是事实。根据某项研究报告指出声音低沉的男性比声音高亢的男性,其信赖度较高。因为声音低沉会让人有种威严沉着的感觉。尽管如此,各位还是不可能马上就改变自己的声音。总之,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声音清楚地传达给听众。即使是音质不好的人,如果能够禀持自己的主张与信念的话,依旧可以吸引听众的热切关注。

说话的速度也是演讲的要素。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说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标准大致为5分钟三张左右的A4原稿,不过,此地要注意的是,倘若从头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来进行,听众会睡觉的。

10.与观众互动

演讲时要注意与观众互动,这样可以渲染场上的氛围,增强感染力!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二、演讲的特点和要求 1.演讲的特点

-针对性

-真实性

-论辩性

-鼓动性

-艺术性

◆学——学问、知识结构。

◆识——认识能力,即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较强的记忆力

◆气质——仪表、姿态、举止、风度

l信息:演讲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手段,联系主体和客体的纽带。–“讲”的信息(主)–“演”的信息(辅)

l听众:演讲活动的客体,演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听众的作用:–能动地接收演讲信息–对演讲产生信息反馈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我生命中的三次体验

很荣幸和大家一道参加这所世界上最好的一座大学的毕业典礼。我大学没毕业,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离大学毕业典礼这么近。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三个我自己的故事,不讲别的,也不讲大道理,就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我在里德学院(ReedCollege)只读了六个月就退学了,此后便在学校里旁听,又过了大约一年半,我彻底离开。那么,我为什么退学呢?

这得从我出生前讲起。我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在校研究生,她决定将我送给别人收养。她非常希望收养我的是有大学学历的人,所以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一出生就交给一对律师夫妇收养。没想到我落地的霎那间,那对夫妇却决定收养一名女孩。就这样,我的养父母─当时他们还在登记册上排队等著呢─半夜三更接到一个电话:“我们这儿有一个没人要的男婴,你们要么?”“当然要”他们回答。但是,我的生母后来发现我的养母不是大学毕业生,我的养父甚至连中学都没有毕业,所以她拒绝在最后的收养文件上签字。不过,没过几个月她就心软了,因为我的养父母许诺日后一定送我上大学。

17年后,我真的进了大学。当时我很天真,选了一所学费几乎和斯坦福大学一样昂贵的学校,当工人的养父母倾其所有的积蓄为我支付了大学学费。读了六个月后,我却看不出上学有什么意义。我既不知道自己这一生想干什么,也不知道大学是否能够帮我弄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这时,我就要花光父母一辈子节省下来的钱了。所以,我决定退学,并且坚信日后会证明我这样做是对的。当年做出这个决定时心里直打鼓,但现在回想起来,这还真是我有生以来做出的最好的决定之一。从退学那一刻起,我就可以不再选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开始旁听一些看上去有意思的课。那些日子一点儿都不浪漫。我没有宿舍,只能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我去退还可乐瓶,用那五分钱的押金来买吃的。每个星期天晚上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我都要走七英里,到城那头的黑尔-科里施纳礼拜堂去,吃每周才能享用一次的美餐。我喜欢这样。我凭著好奇心和直觉所干的这些事情,有许多后来都证明是无价之宝。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当时,里德学院的书法课大概是全国最好的。校园里所有的公告栏和每个抽屉标签上的字都写得非常漂亮。当时我已经退学,不用正常上课,所以我决定选一门书法课,学学怎么写好字。我学习写带短截线和不带短截线的印刷字体,根据不同字母组合调整其间距,以及怎样把版式调整得好上加好。这门课太棒了,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造诣,这一点科学就做不到,而我觉得它妙不可言。

当时我并不指望书法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是,十年之后,我们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计算机时,它一下子浮现在我眼前。于是,我们把这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计算机中。这是第一台有这么漂亮的文字版式的计算机。要不是我当初在大学里偶然选了这么一门课,Macintosh计算机绝不会有那么多种印刷字体或间距安排合理的字号。要不是Windows照搬了Macintosh,个人电脑可能不会有这些字体和字号。要不是退了学,我决不会碰巧选了这门书法课,个人电脑也可能不会有现在这些漂亮的版式了。当然,我在大学里不可能从这一点上看到它与将来的关系。十年之后再回头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就非常、非常清楚了。你们同样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看到将来;只有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相信这些点迟早会连接到一起。你们必须信赖某些东西─直觉、归宿、生命,还有业力,等等。这样做从来没有让我的希望落空过,而且还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好恶与得失。幸运的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我在20岁时和沃兹(Woz,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Wozon的昵称─译注)在我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我们干得很卖力,十年后,苹果公司就从车库里我们两个人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亿元资产、4,000名员工的大企业。那时,我们刚刚推出了我们最好的产品─Macintosh电脑─那是在第9年,我刚满30岁。可后来,我被解雇了。你怎么会被自己办的公司解雇呢?是这样,随著苹果公司越做越大,我们聘了一位我认为非常有才华的人与我一道管理公司。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在开始的一年多里,一切都很顺利。可是,随后我俩对公司前景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最后我俩反目了。这时,董事会站在了他那一边,所以在30岁那年,我离开了公司,而且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我成年后的整个生活重心都没有了,这使我心力交瘁。

一连几个月,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感到自己给老一代的创业者丢了脸─因为我扔掉了交到自己手里的接力棒。我去见了戴维·帕卡德(DavidPackard,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译注)和鲍勃?诺伊斯(BobNoyce,英特尔公司创建者之一─译注),想为把事情搞得这么糟糕说声道歉。这次失败弄得沸沸扬扬的,我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是,渐渐地,我开始有了一个想法─我仍然热爱我过去做的一切。在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丝毫没有改变这一点。我虽然被拒之门外,但我仍然深爱我的事业。于是,我决定从头开始。

虽然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但事实证明,被苹果公司炒鱿鱼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好的事情。尽管前景未卜,但从头开始的轻松感取代了保持成功的沉重感。这使我进入了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在此后的五年里,我开了一家名叫NeXT的公司和一家叫皮克斯的公司,我还爱上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后来娶了她。皮克斯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ToyStory),它现在是全球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室。世道轮回,苹果公司买下NeXT后,我又回到了苹果公司,我们在NeXT公司开发的技术成了苹果公司这次重新崛起的核心。我和劳伦娜(Laurene)也建立了美满的家庭。

我确信,如果不是被苹果公司解雇,这一切决不可能发生。这是一剂苦药,可我认为苦药利于病。有时生活会当头给你一棒,但不要灰心。我坚信让我一往无前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所以,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爱人时如此,选择工作时同样如此。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你们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就像一切要凭著感觉去做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就像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历久弥新。所以说,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我的第三个故事与死亡有关。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17岁那年,我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如果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总有一天你会如愿以偿。”我记住了这句话,从那时起,33年过去了,我每天早晨都对著镜子自问:“假如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如果一连许多天我的回答都是“不”,我知道自己应该有所改变了。

让我能够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最主要办法是,记住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因为几乎所有的东西─所有对自身之外的希求、所有的尊严、所有对困窘和失败的恐惧─在死亡来临时都将不复存在,只剩下真正重要的东西。记住自己随时都会死去,这是我所知道的防止患得患失的最好方法。你已经一无所有了,还有什么理由不跟著自己的感觉走呢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患了癌症。那天早上七点半,我做了一次扫描检查,结果清楚地表明我的胰腺上长了一个瘤子,可那时我连胰腺是什么还不知道呢!医生告诉我说,几乎可以确诊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我最多还能活3到6个月。医生建议我回去把一切都安排好,其实这是在暗示“准备后事”。也就是说,把今后十年要跟孩子们说的事情在这几个月内嘱咐完;也就是说,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尽可能不给家人留麻烦;也就是说,去跟大家诀别。

那一整天里,我的脑子一直没离开这个诊断。到了晚上,我做了一次组织切片检查,他们把一个内窥镜通过喉咙穿过我的胃进入肠子,用针头在胰腺的瘤子上取了一些细胞组织。当时我用了麻醉剂,陪在一旁的妻子后来告诉我,医生在显微镜里看了细胞之后叫了起来,原来这是一种少见的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愈的恶性肿瘤。我做了手术,现在好了。

这是我和死神离得最近的一次,我希望也是今后几十年里最近的一次。有了这次经历之后,现在我可以更加实在地和你们谈论死亡,而不是纯粹纸上谈兵,那就是:谁都不愿意死。就是那些想进天堂的人也不愿意死后再进。然而,死亡是我们共同的归宿,没人能摆脱。我们注定会死,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一项发明。它推进生命的变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在,你们就是新的,但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逐渐成为旧的,也会被淘汰。对不起,话说得太过分了,不过这是千真万确的。

你们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最主要的是,要有跟著自己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无论如何,感觉和直觉早就知道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都是次要的。

我年轻时有一本非常好的刊物,叫《全球概览》(TheWholeEarthCatalog),这是我那代人的宝书之一,创办人名叫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Brand),就住在离这儿不远的门洛帕克市。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刊物办得生动活泼。那是20世纪60年代末,还没有个人电脑和桌面印刷系统,全靠打字机、剪刀和宝丽莱照相机(Polaroid)。它就像一种纸质的Google,却比Google早问世了35年。这份刊物太完美了,查阅手段齐备、构思不凡。

斯图尔特和他的同事们出了好几期《全球概览》,到最后办不下去时,他们出了最后一期。那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也就是你们现在的年纪。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一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就是那种爱冒险的人等在那儿搭便车的那种小路。照片下面写道:好学若饥、谦卑若愚。那是他们停刊前的告别辞。求知若渴,大智若愚。这也是我一直想做到的。眼下正值诸位大学毕业、开始新生活之际,我同样愿大家:好学若饥、谦卑若愚。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 http://qy.thea.cn/

第15篇:少儿英语教学的六种方法

少儿英语教学的六种方法

原文地址:http://www.haoyingyu.net/children/oral/910.html 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针对少儿年龄特点,少儿英语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针对少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

少儿3--6岁的这一年龄阶段,为学前期,学前期是少儿语言发展和身心等其他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少儿英语教学的内容可选择少儿感兴趣的主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其内容可包括:动物、玩具、颜色、数字、食物等等,可先在小班3---4岁年龄段教简单的单词,再提升到中班4--6岁的年龄段进行简单的口语教学,如先学习Pear(梨子)、Cat(小猫)、Banana(香蕉)等单词读音后,再由易至难,提升至短语及口语对话:Give me a pear,please!(请给我一个梨子)、It is a dog(它是一只小狗),让少儿在这一年龄段中得到适宜的阶段性学习。

二、让英语教学充满趣味性

游戏是少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少儿年龄特点及爱玩的天性,教师可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将—些新颖、有趣的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英语游戏、歌曲、童谣、绘画等多种形式动静结合,激发少儿想学英语、喜欢英语的兴趣。如:学习颜色单词。让参加游戏的学生头戴一种颜色的头饰。两位学生碰面用“Yellow yellow/Blue blue……,you are mine…”猜拳,错误者必须做正确者的“小尾巴”。游戏继续进行,最后成为长龙的“头头”者为游戏的胜利者。这样,将趣味性融人教学中,让少儿高兴地投入到游戏中的同时,既学到了口语的交流对话,又培养了少儿开朗的性格和主动团结他人的品格。

三、打破传统的母语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用母语教外语是当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方法使少儿在用英语时,往往先要在脑子里进行一道翻译程序,这样,少儿听说英语就跟不上正常的语速,影响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如“西瓜”用英语怎么说?少儿在理解英语时都先介入汉语,所以,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来教学,借助手势、表情、动作、情景帮助少儿理解,并坚持同样的手段,使少儿习惯这些手势加英语的意思。

四、及时纠正少儿的语言错误,并进行表扬鼓励

少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由于少儿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 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弱,还常常不能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因而产生语言错误是很自然现象,有时口形不对,有时发音不准。在教学过程中,当少儿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重复少儿的错误,不要给予强化,以免引起少儿错误的模仿,也不能直接打断少儿思路,苛求纠正语言错误,应该细心观察,找出导致语言错误的原因,用委婉、间接的方式启发少儿自己来区别发音的正确与错误,及时纠正口误,鼓励少儿大胆发音,而平时教师也应多表扬,多鼓励少儿,让少儿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注重趣味性,将复习贯穿于一日教学活动中

不管什么人学英语,学过之后不复习就会忘记,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在学过之后,及时让他们复习。通过复习,既提高少儿听觉的感受能力,使之辨别出语音的细小变化,区别正确和错误的发音,又训练少儿发音器官的协调性,经过复习让少儿掌握单词的发音,同时可将随机提问、师生问答、角色表演、游戏等多种有趣味的形式,贯穿于复习中,以减少复习的机械与乏味。比如:复习Dog(狗) cat(猫) Duck(鸭子) Monkey(猴子)等单词时,可开展游戏活动,如将少儿眼睛蒙上,从装有卡片的盒子里摸出一张,教师让其他少儿看后,模仿所画动物的叫声,让蒙眼睛的少儿猜,比比谁猜对的最多,让少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也复习了所学单词。

六、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培养

少儿在少儿获得的多数知识和技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让少儿说出使他感兴趣的事物的单词(教师可适当个别指导),如:吃饭时说出碗、菜的单词,课外活动时启发少儿说出周围事物的名称,将随机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但是少儿的认读能力与口语水平各不相同,有的能大胆发音读词,有的则不敢张口发音,这就要求教师对于能力较弱的少儿,多一些关心和亲近,有意地请他们发言,创设情境,鼓励他们大胆发音,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少儿,可以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请他们领读儿歌,领唱童谣,为大家表演英语情景剧等。

总之,英语教学必须遵循少儿语言学习的规律,注重少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并开展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英语教学活动,让少儿真正积极地参与到活泼、生动的英语学习中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第16篇:六种方法帮你找贵人

六种方法帮你找贵人

贵人就在身边,关键是要用心去找。

在美国,有一句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you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whomyouknow)。”在当前十倍速知识经济时代,人脉已成为专业的支持体系。对于个人来说,专业是利刃,人脉是秘密武器,如果光有专业,没有人脉,个人竞争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若加上人脉,个人竞争力将是一分耕耘,数倍收获。因此,开发和经营人脉资源,不仅能为你雪中送炭,在“贵人”多助之下更能为事业发展锦上添花。

熟人介绍:扩展人脉链条

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与《华尔街日报》共同针对人力资源主管与求职者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5%的人力资源主管或求职者透过人脉关系找到了适合的人才或工作,而且61%的人力资源主管及78%的求职者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方式。前程无忧网也曾经做过“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调查,其中“熟人介绍”被列为第二大有效方法。

所以,根据自己的人脉发展规划,可以列出需要开发的人脉对象所在的领域,然后,就可以要求你现在的人脉支持者帮助寻找或介绍你所希望认识的人脉目标,创造机会采取行动。参与社团: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

想要扩展公司、单位以外的人脉,扩大交友范围,借助“虚拟团队”的力量很重要,即通过社团活动的开拓来经营人际关系。在平常,太过主动接近陌生人时,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会遭到拒绝,但是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人与人的交往将更加顺利,能在自然状态下与他人建立互动关系,扩展自己的人脉网络。而且人与人的交往,在自然的情况下发生往往有助于建立情感和信任。如果参加某个社团组织,最好能谋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理事长、会长、秘书长更好,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服务他人的机会,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自然就增加了与他人联系、交流、了解的时间,人脉之路也就在自然而然中不断延伸。

利用网络:廉价的人脉通道

一位在一家中型企业做销售部经理的朋友,闲暇时间喜欢上网,而且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一有时间就将自己在商场打拼的体会、经验、教训、甘苦贴在网上。有一次,在浏览博客网页时,他发现一篇很精彩的文章,读完之后,发表了自己的读后感以及对文章的肯定和赞美。这样一来二去,他和作者建立了很好的“文缘”,四个月后,他们相约见面,交谈甚欢,对方邀请他到他的企业去工作。原来,这位网友竟然是朋友所从事的行业中第二大企业的老板。现在,他已是这家企业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由于他们在网上不设防的交流,对对方的价值观、爱好兴趣、处事能力等已经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所以,他与老板相处得很融洽。他还利用网络在全国十五六个城市结交了20多位知心的朋友,此举大大促进了他业务的开展,人脉资源的延伸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处处留心皆人脉:学会沟通和赞美

想为一名成功的人士,要善于学会把握机会,抓住一切机会去培育人脉资源与关系。

参加婚宴,你可以提早到现场,那是认识更多陌生人的机会;参加活动,要多与他人交换名片,利用休会的间隙多聊聊;在外出旅行过程中,善于主动与他人沟通等。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在1921年以100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夏布(Schwab)出任CEO。许多记者问卡内基为什么是他?卡内基说:“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卡内基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懂得如何让比他聪明的人更开心。”可见,赞美在人脉经营中是多么重要。

在公司内部,要珍惜与上司、老板、同事单独相处的机会,比如陪同上司开会、出差等,这是上天赐予的强化人脉的绝佳良机,千万不能错过,做好充分的准备,适当表现。

创造机会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要是有一天能见到老总,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主动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进电梯的时间,刻意去守侯,希望有机会遇到老总,打个招呼。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简单而有份量的开场白,算好时间乘坐电梯,跟

老总碰过几次面,交谈了几句,终于有一天有机会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更好的职位。

A、B、C各自的人脉经营经历告诉我们,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更要的是要去“做”。据说,日月光半导体的总经理刘英武当初在美国IBM时,为了争取与老板碰面的机会,每天都观察老板上洗手间的时间,并且选择在那时去上洗手间,创造与老板互动的机会。

大数法则

“大数法则”的核心是:观察的数量越大,预期损失率结果越稳定。是保险精算中确定费率的主要原则。把大数法则用在人脉关系上,就是结识的人数越多,预期成为朋友的人数占所结识总人数的比例越稳定。所以,在概率确定的情况下,要做的工作就是结识更多的人,广泛收集人脉信息,有效运用大数法则来推断分析,评估人脉关系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制订相应的对策,不断改进方法,广结人缘。

法国亿而富(TotalFinaElf)机油前总裁,每年都定下目标,要与一千个人交换名片,并跟其中的两百个人保持联络,跟其中的五十个人成为朋友。他遵循的就是大数法则。其实,职业和事业上的贵人就在身边,关键是要有人脉资源经营的意识,用心寻找,用心经营。

第17篇:十六种逃生方法汇总

十六种逃生方法

在家中被火围困时的逃生方法

当家中失火或者楼层邻近家起火浓烟和高温围困在家中时,上策是想尽办法,尽一切可能逃到屋外,远离火场,保全自己。为此目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开门之时,先用手背碰一下门把。如果门把烫手,或门隙有烟冒进来,切勿开门。用手背先碰是因金属门把传热比门框快,手背一感到热就会马上缩开。

2、若门把不烫手,则可打开一道缝以观察可否出去。用脚抵住门下方,防止热气流把门冲开。如门外起火,开门会鼓起阵风,助长火势,打开门窗则形同用扇扇火,应尽可能把全部门窗关上。

3、弯腰前行,浓烟从上往下扩散,在近地面0.9米左右,浓烟稀薄,呼吸较容易,视野也较清晰。

4、如果出口堵塞了,则要试着打开窗或走到阳台上,走出阳台时随手关好阳台门。

5、如果居住在楼上,而该楼层离地不太高,落点又不是硬地,可抓住窗沿悬身窗外伸直双臂以缩短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这样做虽然可能造成肢体的扭伤和骨折,但这毕竟是主动求生。在跳下前,先松开一只手,用这只手及双脚撑一撑离开墙面跳下。在确实无其他办法时,才可从高处下跳。

6、如果要破窗逃生,可用顺手抓到的东西(较硬之物)砸碎玻璃,把窗口碎玻璃片弄干净,然后顺窗口逃生。如无计可施则关上房门,打开窗户,大声呼救。如果在阳台求救,应先关好后面的门窗。

7、如没有阳台,则一面等候援救,一面设法阻止火势蔓延。用湿布堵住门窗缝隙,以阻止浓烟和火焰进入房间,以免被活活烧死。

8、向木质家具及门窗泼水防止火势蔓延。邻室起火,不要开门,应从窗户、阳台转移出去。如冒然开门,热气浓烟可乘虚而入,使人窒息。睡眠中突然发现起火,不要惊慌,应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因靠近地面处会有残留的新鲜空气,不要大口喘气,呼吸要细小。

9、失火时,如携婴儿撤离,可用湿布蒙住婴儿的脸,用手挟着,快跑或看爬行而出。

单元式住宅火灾的逃生方法

单元式居民住宅是人们稳定生活,安逸休息,维持生存的重要场所。火灾发生后,具体的逃生方法有:

1、利用门窗逃生。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湿裹住身体,用绳索(可用床单、窗帘撕成布条代替)一端系统于门、窗、管道或其他牢靠的固定物体上,另一端系统于老人、小孩的两肋和腹部,将其沿窗放至地面,其他人可沿绳滑下。

2、利用阳台逃生。相邻单元的阳台相互连通的,可折破分隔物,进入另一单元逃生。无连通阳台但阳台相距较近时,可将室内床板或门板置于阳台之间,搭桥通过。

3、利用空间逃生。室内空间较大而可燃物较少时将室内可燃物清除干净,同时清除相连室内可燃物,紧闭与燃烧区相通的门窗,防止烟和有毒气体进入,等待救援。

4、利用时间差逃生。火势封闭了通道时,人员先疏散至离火势最远的房间内,争取时间、准备逃生器具,利用门窗,安全逃生。

5、利用管道逃生。房间外墙壁上有落水管或供水管道时,有能力的人,可以利用管道逃生,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妇女、老人和儿童。

高层建筑火灾的逃生方法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的特点是火势蔓延速度快,火灾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困难。在高层建筑火灾中被困人员的逃生自救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尽量利用建筑内部设施逃生:利用消防电梯、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观景楼梯进行逃生;利用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将房间内的床单或窗帘等物品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2、根据火场广播逃生。高层建筑一般装有火场广播系统、当某一楼层或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蔓延时,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而注意听火场广播和救援人员的疏导信号,从而选择合适的疏散路线和方法。

3、自救、互救逃生。利用各楼层存放的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火灾。充分运用身边物品自救逃生(如床单、窗帘等)。对老、弱、病残、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境的人要引导疏散,共同逃生。

地下建筑火灾的逃生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下建筑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发展起来,大量的地下商场,超市不断涌现。这类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给火场逃生自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以下是几种地下建筑火灾时的逃生方法,供你参考。

1、进入地下建筑时,应对内部设施和结构布局进行观察,掌握通道和出口,以防万一。

2、逃生时,尽量低姿势前进,不要做深呼吸,并尽可能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以防烟雾吸入呼吸道。

3、逃离地下建筑后,不得重返地下。

4、万一疏散通道被阻断,应利用现有器材积极扑救,并尽量想办法延长生存时间,等待前来解救。

地铁失火时的逃生方法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已经成为大城市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而近年地铁发生灾害事故也在不断的增多,其中火灾占有不小的比例。当你在乘坐地铁的时候发生火灾你应该如何逃生呢?以下有几种逃生的方法供你参考:

1、你在地铁中发现车厢停电,并有异味、烟雾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按响车厢内紧急报警装置通知司机。

2、地铁失火时,不要惊慌应保持镇静,不要任意扒门,更不能跳下轨道,耐心的等待车站工作人员的到来。要会用车厢内的消防器材,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

3、疏散时注意看指示灯标志。地铁站都会设有事故照明灯。

4、按照广播以及司机、车站工作人员的指引,做好个人防护(如毛巾捂鼻等),迅速有秩序地疏散到地面。

商场(集贸市场)火灾的逃生方法

商场(集贸市场)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人员密度大,火灾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要想从商场(集贸市场)火灾中成功地逃生,就必须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

1、熟悉所处环境。走进商场等不熟悉的环境,应留心看一看太平门、楼梯、安全出口的位置,以及灭火器、消火栓、报警器的位置,以便有火警时及时逃出危险区或将初起火灾及时扑灭,并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及时向外报警求救。只有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才能有备无患。

2、利用疏散通道逃生。主要是利用商场设定的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或消防电梯等,尤其是在初起火灾阶段,要及时利用这些通道逃生。

3、利用建筑物逃生。即利用落水管、室外突出部位,各类门、窗以及避雷网(线),进行逃生或转移。

4、寻找避难处所逃生。如到室外阳台、楼层平台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进入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或浇湿可燃物,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无论白天或夜晚,被困者应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而得救。

影剧院火灾的逃生方法

影剧院里,都设有消防疏散通道,并装有门灯、壁灯、脚灯等应急照明设备。用红底白字标有“太平门”、“出口处”或“非常出口”、“紧急出口”等批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应根据不同起火部位,选择相应的逃生方法。

1、当舞台失火时,要远离舞台向放映厅一端靠近,把握时机逃生。

2、当观众厅失火时,可利用舞台、放映厅和观众厅的各个出口逃生。

3、不论何处起火,楼上的观众都要尽快从疏散门由楼梯向外疏散。

4、当放映厅失火时,可利用舞台和观众厅的各个出口逃生。

5、疏散人员要听从影剧院工作人员的指挥,切忌互相拥挤、乱跑乱窜,堵塞疏散通道,影响疏散速度。

6、疏散时,人员要尽量靠近承重墙或承重构件部位行走,以防坠物咂伤。特别是在观众厅发生火灾时,人员不要在剧场中央停留。

7、有些影院安装了应急排风按钮,出现紧急情况时可按压按钮打开通风设备,排出室内有毒气体。

8、应急出口大门用力即可撞开。歌舞厅、KTV房火灾的逃生方法

由于歌舞厅、KTV房大多用易燃物装修,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并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产生,给火场逃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这些场所一般都在晚上营业,进出顾客随意性大、密度很高,灯光暗淡,失火时容易造成人员拥挤,在混乱中发生挤伤踩伤事故。逃生的方法是:

1、保持冷静,辨明安全出口方向。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安全出口方向和采取一些紧急避难措施,才能掌握主动,减少人员伤亡。

2、灵活选择多种途径逃生:如歌舞厅设在楼层底层,可直接从门和窗口跳出;若设在

二、三楼时,可抓住窗口往下滑,让双脚先着地;如果歌舞厅设在高层楼房或地下建筑中,则应参照高层建筑或地下建筑的火灾逃生方法逃生。

3、逃向炎弱区等待救援。如果舞厅逃生通道被大火和浓烟封堵,又一时找不到辅助救生设施时,被困人员只有暂时逃向火势较弱区间,向窗外发出救援信号,等待消防人员营救。

4、在逃生中要注意防止中毒。可采取用水打湿衣服捂住口鼻,若一时找不到水,可用饮料代替;逃生行动中,应采用低姿行走,以减少烟气对人体的危害。

棚户区火灾的逃生方法

棚户区也叫简易建筑区,是指用草、木、竹、油毡等可燃材料搭建的简易房屋群。起火后,火势蔓延快,烟雾扩散快,被困人员安全脱逃十分困难,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逃离方法:

1、抓住时机逃离房间。棚户区房间面积小,发生火灾后要果断抓住时机逃离房间,退到较为安全地区,切不可因抢救财物而延误了时机。

2、逃离路线要选对。当火势窜出屋顶,房屋出现倒塌迹象时,最好沿承重墙逃出房间,住在阁楼上的人在逃生时,应采取前脚虚后脚实的方法行走,避免因阁楼烧坏,脚踏空而坠楼摔伤。

3、身上着火会处理。当身上着火时,切不可带火奔跑,应设法把衣服脱掉,如果一时脱不掉,可把衣服撕破扔掉,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或想法淋湿衣服或就近跳入水池。

4、逃离火场要选上风向。对于大面积燃烧的火场,虽然逃出了房间,但仍处在火势的包围之中,这时不要惊慌,退到较为安全的空地,选择上风方向奔跑逃生,尽量减少呼吸,并注意避免房屋倒塌咂伤自己。

5、保命要舍财。棚户区发生火灾,蔓延非常迅猛,逃生机会稍纵即逝,因此火场逃生时必须冷静、果断,以保全生命为原则,在此前提下方可抢救财物。 客船火灾中的逃生方法

客船发生火灾时,盲目地跟着已失去控制的人乱跑乱撞是不行的,一味等待他人救援也会延误逃生时间,有效的办法是赶快自救或互救逃生。当你在客船上被大火围困时可采取以下几种逃生的方法:

•利用客船内部设施逃生。 •利用内梯道、外梯道和舷梯逃生。 •利用逃生孔逃生。

•利用救生艇和其他救生器材逃生。 •利用缆绳逃生。

但不同部位、不同情况下人员又有不同的逃生方法:

1、当客船在航行时机舱起火,机舱人员可利用尾舱通向上甲板的出入孔逃生。船上工作人员应引导船上乘客向客船的前部、尾部和露天板疏散,必要时可利用救生绳、救生梯向水中或来救援的船只上逃生,也可穿上救生衣跳进水中逃生。如果火势蔓延,封住走道时,来不及逃生者可关闭房门,不让烟气、火焰侵入。情况紧急时,也可跳入水中。

2、当客船前部某一楼层着火,还未延烧到机舱时,应采取紧急靠岸或自行搁浅措施,让船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被火围困人员应迅速往主甲板、露天甲板疏散,然后,借助救生器材向水中和来救援的船只上及岸上逃生。

3、当客船上某一客舱着火时,舱内人员在逃出后应随手将舱门关上,以防火势蔓延,并提醒相邻客舱内的旅客赶快疏散。若火势已窜出封住内走道时,相邻房间的旅客应关闭靠内走廊房门,从通向左右船舷的舱门逃生。

当船上大火将直通露天的梯道封锁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以疏散到顶层,然后向下施放绳缆,沿绳缆向下逃生。总而言之,客船火灾中的逃生不同于陆地火场上逃生,应依据当时客观条件而定,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应有的伤亡。

列车火灾中的逃生方法

旅客列车的火灾特点:一是易造成人员伤亡。二是易形成一条火龙。三是易造成前后左右迅速蔓延。四是易产生有毒气体。旅客列车火灾的逃生方法有:

•利用车内的设施逃生。

•当列车发生火灾时,被困人员可以通过各车厢互连通道逃离火场。(相邻车厢间有自动或手动门)通道被阻时,可用坚硬的物品将玻璃窗户咂破,逃离火场。

•当列车发生火灾时,乘务员应迅速扳下紧急制动闸,使列车停下来,并组织人力迅速将车门和车窗全部打开,帮助未逃离火车厢的被困人员向外疏散。

•摘挂钩疏散车厢。旅客列车在行驶途中或停车时发生火灾,威胁相邻车厢时,应采取摘钩的方法疏散未起火车厢,具体方法如下:

•前部或中部车厢起火时,先停车摘掉起火车厢与后部未起火车厢之间的连接挂钩,机车牵引向前行驶一段距离后再停下,摘掉起火车厢与前面车厢之间的挂钩,再将其车厢牵引到安全地带。

•后部车厢起火时,停车后先将起火车厢与未起火车厢之间连接的挂钩摘掉,然后用机车将未起火的车厢牵引到安全地带。

注意事项:

a、当起火车厢内的火势不大时,列车乘务人员应告诉乘客不要开启车厢门窗,以免大量的新鲜空气进入后,加速火势的扩大蔓延。

b、组织乘客利用列车上灭火器材扑救火灾,还要有秩序地引导被困人员从车厢的前后门疏散到相邻的车厢。

c、当车厢内浓烟弥漫时,要告诉被困人员采取低姿行走的方式逃离到车厢外或相邻的车厢。

d、当车厢内火势较大时,应尽量破窗逃生。

e、采用摘挂钩的方法疏散车厢时,应选择在平坦的路段进行。对有可能发生溜车的路段,可用硬物塞垫车轮,防止溜车。

公交车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方法

公交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人员众多是其一个最大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种自救的方法:

1、当发动机着火后,驾驶员应开启车门,令乘客从车门下车。然后,组织乘客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焰。

2、如果着火部位在汽车中间,驾驶员打开车门,让乘客从两头车门有秩序地下车。在扑救火灾时,有重点保护驾驶室和油箱部位。

3、如果火焰小但封住了车门,乘客们可用衣物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

4、如果车门线路被火烧坏,开启不了,乘客应砸开就近的车窗翻下车。

5、开展自救、互救方法逃生。

森林火灾中的逃生方法

进入林区或者到郊外发生火灾,而你却被困其间时,不必慌张,以下是几点帮你逃生的好方法:

1、寻找安全区。当你在森林中被火围困时,首先要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避火,最好的方法是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这些地方一般情况下大火卷不进来。

2、点火自救。大火袭来已来不及逃跑时,应迅速把自己周围树木、荒草等可燃物点燃烧尽,形成一片空地,使得火苗不能接近。要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点顺风火,一边打两侧的火,一边跟着火头方向前进,进入到火烧后形成的空地中避火。

3、俯卧避险。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较少处卧倒,脚朝火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内,用衣服包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4、迎风突围。当风向直指你所在位置,火势向你冲来,而你在顺风方向逃不过大火的速度时,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之处,用衣服包头,憋一口气,迎火突围。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千万不能顺着风向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隧道火灾的逃生方法

地下隧道的开通给人们的出行缩短里程,争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人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国内外隧道消防立法尚不健全,隧道的防火条件不甚理想,隧道火灾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1、寻找避难所。隧道里设计有避难所或安全通道,一旦隧道里发生了火灾,你可以找最近的避难所避难或从最近的安全通道逃离火场。

2、严禁在车里避难。隧道火灾中火势发展蔓延得很快,一旦发生火灾不要有侥幸心里,要立即下车逃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人身着火怎么办?

在火场中很难避免人身上不被火烧着,一旦身上着火,人们往往是惊慌失措,不知应该如何处理,盲目乱窜,以至不但没有把火灭了反而火越来越大,造成不可挽回的伤亡了。人身上着火到底要怎么办呢?以下几种有效的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1、不能奔跑,应就地打滚。

2、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迅速将着火的衣服撕裂脱下,浸入水中,或掼,或踩,或用灭火器、水扑灭。

3、倘若附近有河、塘、水池之类,可迅速跳入浅水中,但如果烧伤面积太大或程度较深,则不能跳入水中,防止细菌感染或其他不测。

4、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在场,未着火的人要镇定,立即用随手可以拿到的麻袋、衣服、扫帚等朝着火人身上的火点覆盖、扑、掼、或帮助撕下衣服,或将湿麻袋、毛毯把着火人包裹起来。

用水浇灭,但应注意,不宜用灭火器直接往人身上喷射。

第18篇: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共)

篇1: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技法: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 不少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所举事例古今中外,不可谓不丰富,但给阅卷老师的感觉却是堆砌事例,论证力度不够,说服力不强。究其原因,是考生不明白议论文重在议(说理)这一根本要求。那么,议论文写作中,在举出典型事例后,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以使事理有机结合,从而增强论证力度呢?下面教你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

一、由果溯因法或由现象揭示本质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外在与内在的原因,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实质,举出事例后,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或揭示事件的实质,以增强文章的论证力量。

木子美等一批网络写手,凭借浅薄的语言、暴露的照片将作家的定义完全扭曲;小沈阳以忸怩的姿态、嗲声嗲调的语言在春晚中将全国人民狠狠地“雷”了一把。一时间,“不要脸”似乎成为通向“名誉”的捷径。

这种现象没有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变化最大、人心最躁动的上世纪80年代,反而出现在不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说,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流于形式和都市发展中的文化媚俗,对一些人灵魂的迷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珍惜你的脸面》片段) 文章在举出“木子美”“小沈阳”等典型事例后,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令人警醒。

二、由此及彼法

分析论证时,所举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国家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当今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其实,不论哪方面的事例,都是相通的,分析论证时,可以由所举事例联想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方面。

一头毛驴被主人牵着,来到桥头,透过一道道宽宽的石板缝,可以看见桥下湍急的流水。毛驴被这可怕的景象吓呆了,任凭主人怎么催赶就是不敢前行。主人走上桥往前拉它,它就向后撤;主人用树枝狠狠地抽打它,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长嘶,好像在抱怨“:为什么非要我走这么危险的路?想让我掉下去淹死吗?”主人只得住手。后来,主人想出一个办法,他牵驴下桥,直奔一块庄稼地而去。毛驴看见绿油油的庄稼,早已馋涎欲滴,顺从地往前走。这时,主人脱下褂子蒙住了驴的眼睛,在原地兜了一圈,就径直奔桥头而来。毛驴就这样被一步步牵上了危险的境地却茫然不知。它还幻想着正一步步走近那片庄稼,好大嚼一通哩! 牵驴过危桥,是因为驴戴上了“眼罩”,两眼一抹黑,看不见前面的危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看得见的陷阱,人人都能避开;而一旦被某种东西所诱惑,丧失了理智,迷了心窍,就好像一头戴上眼罩的毛驴,再也看不到危险,只能乖乖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毛驴的眼罩》片段) 作者在讲述了“牵驴过危桥”的故事后,揭示出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从而给读者以人生启迪:看得见的陷阱,容易避开;一旦诱惑在前,看不到危险,便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种由此及彼分析论证的方法,既形象,又充满理性,自然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三、反向假设法

分析论述中,举出正面事例后,从反面假设进行分析;或举出反面事例后,从正面假设进行分析;或举出古代事例后,让时光推移,假设发生在当今会是什么样子。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腐败,使集团内人心涣散,斗志松懈,“彼此睽隔,猜忌日生”,使“敝衣草履,徒步相从”的艰苦奋斗作风多被抛弃,代之而起的则是对权力、名誉和奢侈生活的追求,导致太平天国政权日益封建化,农民领袖逐渐蜕化变质,从而失去民心。太平天国初期,无数怨恨不平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入太平军;太平天国后期,又有无数怨恨不平的太平军战士叛变出走!且不说太平军军力能否与敌抗衡,单是失去民心,又怎么能不失败呢? 历史不可逆转,但我们不妨做一个小小的假设:假如,太平天国没有失败,而是奇迹般地突出中外反动势力的围剿,攻克北京,统一全国,又怎么样呢?不过是历史长河中又多了一个封建王朝,也只是太平“王国”“官国”的胜利,与曾经参与和拥护起义的农民大众无关,不外是刘邦、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历史重演。(《如果太平天国不失败》片段) 作者在分析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后,进行反向假设,进一步分析了政权的实质。这种反向假设的论证方法能够将问题引向深入。

四、对比分析法

在举出正反事例后,紧扣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从而使读者认识到如何做是正确的,如何做是错误的。

中国历来就有“士可杀不可辱”之说,为“尊严”而死的例子更是不可胜数。春秋时便有“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三人勇冠三军,却为了争两个象征功劳的桃子而丧命。与此相反,同是发生在春秋时代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却被传为美谈。晋国大臣赵盾之门客程婴,为保忠良之后,将自己的孩子献上,忍辱负重数十年,把赵氏遗孤抚养成人。

一个视死如归却沦为笑柄,一个忍辱偷生却传为美谈,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字:“尊严”。“三士”之流,看似为了尊严,但究其根本,不过是为了庸俗的面子,结果桃子得不到,反把命送了。齐国国相晏子一语道破玄机:“若血气之勇,不过寡君鞭策之用而已,其生死何足为齐轻重哉!”而程婴为保忠臣之后,不但痛失爱子,还要背上“卖主求荣”的罪名,受人唾骂,其所受之辱令人难以想象,换了“三士”之流,恐怕早已死过几百次了。但程婴没有一死了之,而是“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勇敢担负起抚养遗孤的责任。显然,这样活着,往往比死更为艰难。而误解、污辱和谩骂不仅没有毁掉他的尊严,相反,他的崇高人格,他的神圣尊严,却在这场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尊严》片段) 作者先讲述了“二桃杀三士”与“赵氏孤儿”反、正两则故事,接着紧扣“尊严”,分析了“尊严”与“面子”的不同,从而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尊严。正反对比,是非鲜明。

五、意义分析法

举出典型事例后,紧扣观点,联系社会现实,分析事例的现实意义。

曾看过一个故事,一位农夫在沙漠的边缘捡到一根金条,他本可带回家去变换成田产,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可他又想,沙漠里会不会有第二块、第三块?于是他不停地找,手中的金条越来越多,而身上的干粮和水却消耗殆尽,最后,他抱着一堆金条死在沙漠中。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该放手时就要放手。无论你是办企业,还是在职场打拼,这个故事都有其现实意义。有的人学业一帆风顺,突然间因考试不及格被勒令退学;有的人事业如乘东风,突然被单位解聘;有的人办企业如烹小鲜,凯歌高奏,却在一夜之间宣告破产。不仅他们自己不愿接受这样的现实,就是别人也不能相信。不是命运有意要捉弄他们,而是前期的发达掩盖了能力的局限,当量变发展到质变时,局势便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了。因此,明智的人,应当权衡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该放手时就放手》片段) 作者在讲述了一个故事后,联系现实,指出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并列举了不同行业不同人的遭遇,给人以启迪。

六、辩证分析法

举出典型事例后,从不同的角度对事例进行辩证分析,从而打破人们的思维定势,启示人们看待问题要全面辩证,一分为二。

雷恩是二战时纳粹德国赫赫有名的潜艇专家。此人参与了德军最新型潜艇的设计与建造,掌握新型潜艇的绝密情报。在一次战斗中,雷恩被盟军俘获。但盟军用尽办法,就是无法让他开口。后来,盟军了解到,此人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工作中绝不允许别人有半点差错,哪怕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他都会与别人争得不可开交,非要分出是非曲直。盟军针对他的这一特点,设计了一套审讯方案。盟军每天审问他时,都带他经过一间教室,里面的老教授每天 给学员讲解有关潜艇知识时,都错误百出。开始一两天,雷恩还忍受得了,只在教室的窗口稍微停了停,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到了第三天,他终于忍不住了,冲进教室与那个“教授”争辩起来,还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又写又画。由此,盟军轻而易举地获取了德军潜艇的绝密情报。与其说雷恩是被盟军征服的,不如说是被自己的“优点”打倒的。

其实,生活中被自己的优点打倒的人,何其多啊!诚实是优点,但面对坏人的诚实,无异于助纣为虐,还不如说是懦弱;仗义是优点,但对负案在身的“朋友”仗义,就是愚昧,就是犯罪;见义勇为是优点,但只知“勇为”,不知“智为”,硬要拿鸡蛋碰石头,结果往往是好事变坏事,甚至酿成惨剧;感情专一是优点,但面对另一半的绝情寡义,悲愤自尽,看似忠贞不二,实则愚蠢透顶??优点人人皆有,但如果不合时宜地过分发扬优点,不知变通而一味蛮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一败涂地,甚至一蹶不振,遗恨终生。(《别被优点打倒》片段) 作者在举出雷恩做事十分认真这一典型事例后,列举不同的优点在不同情形下的弊端,从而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优点,不要被优点打倒,学会辩证看待事物。

篇2:初中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总结

1、举例论证: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或引证法):

(1)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2)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论证了„„观点,从而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3、对比论证: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篇3:高中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并学会使用。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充实议论文的内容。

2、在搜集分析材料,完成构思、作文的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

3、探讨“善待生命”这一人文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搜集关于生命的素材,探讨生命的价值,完成作文。

2、引导学生挖掘话题“善待生命”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议论文写作知识回顾

1、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2、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细分一下又可归为:

a、总论——分论——总论 b、总论——分论 c、分论——总论 其中,“分论”部分又可以分别为: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比式

3、议论文论证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主要是回答“为什么”。“为什么”,主要从重要性、必要性或危害性等方面考虑。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常常有多个要点,这就形成了“为什么之一”,“为什么之二”,

“为什么之三”?? “ 解决问题”是回答“怎么样”。

“怎么样”主要从步骤、措施、方法等方面考虑。步骤、措施、方法也常常有多个要点,这就形成了“怎么样之一”,“怎么样之二”,“怎么样之三”?? 如中心论点是“读报有益”,试问一个“为什么”,就会引起一大串:读报能了解天下大事;读报能学习先进人物的思想与作风??还是这个中心论点,如问一个“怎么样”,也可引出一大串:读报要有选择性;读报要泛中有精;读报重在借鉴??要把正论部分写出层进式,选取一两个“为什么”和“一两个”“怎么样” ,文章就展开了。

4、三种结构模式举例

? 模式一:并列式 。 也叫排比论证,也叫“横式”。其特点是,论证的层次

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其结构如下:

 引论(提出论点)

 本论(证明论点)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 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 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 结论(总结全文)

模式二:递进式。以《劝学》为例。

? 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

随意改动。 ? 基本结构: ?

(一):论述了“为什么”后,进一步指出“怎么样”。

(二): 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模式三:对照式。以《师说》为例。

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三、主要的论证方法简析

举 例 论 证 道 理 论 证 对 比 论 证 比喻论证

反证法(又叫“归谬法”)

(一)举 例 论 证

1、举 例 论 证:通过列举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2、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②、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③、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④、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⑤、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道 理 论 证

1、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

2、作用: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3、注意:除了包括使用道理论据的道理论证以外,还包括作者自己直接讲述的一些道理。

(三)对 比 论 证

1、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 理证明论点。

2、注意: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它们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

3、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如《劝学》第四段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四)比喻论证

1、比喻论证: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证明论点的方法。

2、一般情况,是运用人们比较熟悉、比较容易理解的具体事物,证明人们比较生疏、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

“巧喻而理至。”运用比喻论证法,能使文章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如《劝学》

3、运用比喻论证法须注意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 2)喻体不求形似,求神似。

3)应与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结合起来使用

示范《学习如爬山》

学习如爬山。你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因为山太高须仰视而不敢前进,这是懦夫;当你爬到半山腰时,不要因为前路茫茫而徘徊不前,甚至萌发退意,这是弱者;当你攀上山顶,俯察万物之小时,你该高歌,因为你胜利了!

但你还须抬头看看,有一座更高的山横在你面前,它在召唤你:“勇士,前进吧,学无止境!”于是你又抬起了脚······

(五)反 证 法(又叫“归谬法”

反证法(又叫“归谬法”):就是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推倒对方的论点。进而证明自己的主张的正确性。

?: ? 秦始皇在位时,曾经把大臣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自己要建一个大园林,东起函谷关,西到陈仓。许多大臣心里都不赞成,但不敢说出来。大臣优旃见大家都不吭声,就走上前去,一本正经的说:“这个计划太好了,在这个大园林里,我们可以多养些禽兽,等敌人来侵犯时,就让麋鹿用角去抵他,这样足以把敌人吓跑!”秦始皇笑了起来,终于放弃了建大园林的计划。 ?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优旃的正义感和出色口才。他就是用反证法(又叫“归谬法“)来讽谏的 ? (归谬法:扩大园林只会增加反对朝廷的人,一旦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只好请麋鹿来帮忙,这显然是荒谬的。)

四、达标检测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文章见“导学案”)

五、讨论拓展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面对生命,我们有讲不完的故事、描不完的图画、发不尽的议论、抒不尽的情感。

有人说,生命是一则故事,我们都是故事的主人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演绎着各自的情感;有人说,生命是一幅画,时间是底色,奋斗是画笔,汗水是颜料;有人说,生命是一首诗,平平仄仄,或平淡、或深厚、或朴实,让人琢磨不透??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你是怎样看待生命的?

五、能力提升

请以“热爱生活,善待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不得抄袭。

1、写作指导:

写作中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a、拓展话题。可以借助发散思维进行拓展,生命在于奉献、生命在于追求、生命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精神的不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可以用作主题或中心。

既要善待生命,就要问问自己:当前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在善待生命的问题上存在什么要解决的问题?生命为什么要善待?善待生命将会怎样?假如不善待生命会怎样?怎样善待生命?用问的方式,引导自己多方面思考,帮助自己打开思路。

从正面立论:“善待生命”就要:

1、珍惜生命 尊敬生命 敬畏生命 直面生命中挫折、痛苦

2、要有坚强的信念 是一种责任 用爱心拥抱世界

3、无私奉献 创造价值 绽放色彩

逆向思维:善待其他生命,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2、指导“编拟写作提纲”

方法:确定中心论点,定模式,拟中心句,确定论据,备亮点,知详略。

3、可用素材

(见ppt)

习作范文

善待生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丞相横槊赋诗慨叹人生苦短。列御寇御风而行,超然洒脱;庄周不为世俗所累,曳尾于泥泞;李白淡泊名利,留下千古佳话。

而反观周兴、来俊臣之辈贪图钱财,使自己一生不得安宁;卫青曾与霍去病抵抗匈奴立下大功,却为了功名害死李广,自己也忧郁而终。生命应得到善待,但凡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者,其生命也将黯淡无光。

建功立业,众人所望。但有人是为造福国家,也有人是为了地位财富。为国者的生命是精彩的,只为捞取个人钱财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

善待生命,我们就要让生命有意义。一个人的存在应该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而不应让别人意识到他仅仅是活着而已。当你立下汗马功劳时,人们会敬仰你,

渴望拥有你一样的生命。你的生命是伟大的,因为你在用行动维护它的尊严。当你靠发不义之财想得到别人的艳羡时,你得到的只能是别人的唾弃。

名和利的紫罂粟小巧美丽却身带剧毒,想让它与你一生为伍吗?抑或不为名不为利,像陆羽一样品着清茶洗涤自己的生命,感染身边的人们?不为名,本身生命便是精彩的。它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更高;不为利,那亦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它比金银更贵重。生命的高贵不体现在权势上,而体现在能够善待生命上。钱财不会改变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有人想用钱财弥盖自己生命的缺憾,殊不知,这真是欲盖弥彰,像葛朗台一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贪污受贿者如此,勾心斗角者亦如此。纵使拥有百万家产,显赫身份,也换不回完整而精彩的生命。只有淡泊名利,修身奉献,才能得到完整而精彩的人生。

探究人生真谛,回首人生之路,生命的碑记上不会刻上你所拥有的金钱,只会镌刻上你所做出的贡献;不会刻上你的物质享受,只会刻上你的奉献。善待生命,让我们的一生真的有意义而不为名利所累。

我们仰慕那些英雄,他们拥有光辉的人生;细细数来,他们是真的善待生命者。

善待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在生命的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每个人都有成功,困难,挫折。如果我们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它们,也许我们的生命会放出绚丽的光彩;如果我们以悲观的心态去看待它们,也许我们的生命会暗淡无光,甚至有可能会失去它。

史蒂芬·霍金,是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专家。可你知道,这个伟大的人物的生命中又发生过什么吗?21岁时,霍金患上了卢伽雷氏症。1970年,他开始使用轮椅,并再也未能离开。他不能书写,甚至口齿不清,却撰写了世界上最畅销的科普书籍——>。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使自己的生命放出了最绚丽的光彩,他克服重重困难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巨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相反,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学生,在班里的成绩一直优秀,老师与家长都对她寄予了厚望。但高考后,她自我感觉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又觉得对不起家长、老师,所以她选择了逃避现实,选择了一了百了的方法——自杀。她自杀后,高考成绩的出现,仿佛为了安慰这个死去的好女孩,她考上了一所好大学,当她的父母看着这份迟来的录取通知书时,是多么的伤心!她选择自杀,也许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亵渎吧。

生命像暗夜中的烟火,绚烂却只有一次,无论你怎样看待,它都会像流星一 样划过夜空,悄然陨逝。为了那一瞬光华,珍惜现在,善待生命。

拥抱生命

生命中自应享有晨光灿烂,也该直面暮色茫茫,艰难险阻中不应沉沦,更不应放弃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题记。

既然人的生命如此短暂,如时空隧道中的昙花一现,那么我们该怎样度过宝贵的生命呢?保尔·柯察金说的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仅有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献给了人类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的确,只有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才能不虚度光阴,蹉跎岁月。而这就需要得志时莫得意,失意时莫丧志。

朋友,请留意生命的坚韧与顽强,请留意生命的璀璨与芬芳,不论失意还是得志,都要珍惜每分钟,珍惜美好生命。 生命如花

生命如花,每一个人的生命就像那园中的花儿一样,会绽放,会凋谢。可是,谁又敢说它不曾美丽,不曾香气扑鼻。每一个人如每一朵花,各自有形,各自有色,各自有香。

你也许会生于峭壁之上,你也许会生于百花丛中,如何让别人知道你的美丽,这还得问你自己,不必哭泣,尽管你的生命开始于峭壁,其实你生在哪里都会有美丽,比如天山上的雪莲,比如百花丛中的玫瑰。生命何尝不是如花儿一样,但你要懂得:我想努力,要让每一个走过我的人看到我的美丽,让每一个停步的人,为我的花香而深深吸一口气?? 偶然的一次,我去一间花店买花,店主在她那透明的花店中放满了各式的鲜花,淡淡的香气飘逸,她问我送人还是自己摆设,我说留给自己,但又怕花儿会枯萎而不再有香气,店主于是为我打开了几个盒子,里面也是花朵,有着浓浓的香气但花儿却是干的硬的。“是干花,自家摆着,好看好闻,不用浇水”。最后,我还是买了几朵鲜花回去。我不知道,鲜花已经如此美丽,为何人们还想要不时地用干花去代替,难道为了香气?为了美丽?还是为了生命的无期?对照我们自己,因为生命的短暂而担心,总想找到什么,留下什么,来做永久的代替。究其原因,一定都是因为生命中没有美丽,没有在活着的时候去努力去用心,直到结束的那一天,才无比的伤心。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生命的一开始,就永不放弃,自强不息。在我们的生命中,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那样,当你将要离去,不会因为后悔而哭泣。你会说,我曾经美丽,直到最后,我仍然永不放弃,自强不息。我相信,即使逝去,我还会因为过去付出过努力而如同花儿一样,香飘四季。

生命如花,当它还在的时候,让我们努力去活出生命的价值,像花儿一样,既然我在这里,我就要让我的美丽我的价值,留在这里。

生命如花,让我们不断努力;让我们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美丽。

第19篇:写童话的六种方法

写童话的六种方法

序言:童话是按照儿童心理特点和需要,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幻想,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来的故事。现把有关写童话的知识送给大家。

一、童话的种类

1、拟人化童话。把动植物或世上没有生命的东西,当作人来写,使它有了生命、言行和情感。例如:《丑小鸭》

2、人物童话。即用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的童话。不过。童话中的人物的行为有明显的夸张和想象。例如:《皇帝的新装》

3、超人化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超自然的幻想出来的。例如:《神者仁龟》、《蓝精灵》等。

4、知识性童话。这种童话是以严格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据,把科学知识和神奇的科学世界用童话故事表现出来。例如:《小蝌蚪找妈妈》。

二、童话的特点

1、丰富的幻想。童话常常通过幻想来反应社会生活,让读者在从不平凡的奇异的童话世界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生活链接。从而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的生活而斗争。幻想是童话的主要特征。幻想的基础是现实生活。

2、拟人化的手法。童话需要用拟人的手法,让作品中的动植物或其他无生命物都披上的人的外衣,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让它们像人一样地生活,具有人的不同的性格。例如:《群鸟学艺》

3、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童话故事情节有头有尾,离奇曲折,内容浅显而意义深刻,能引人入胜。例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4、形象广泛而又自由。童话中塑造的形象非常广泛自由,连人在内,上至日月星晨,风霜雨雪,下至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世间万物,无所不包,都可能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性格的人物。

5、语言简练、朴实、鲜明、优美。

三、写童话的步骤

1、确定中心思想,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

2、确定写作内容。

3、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

4、写作

5、修改

四、写童话的方法

1、夸张法:夸张法就是把故事情节,人物的行为,性格品质都夸张到极点。

2、象征法: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幻想和现实相结合的独特方法塑造出来的。这就是象征法。

3、拟人法:拟人法就是把非人的东西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语言的能力。运用拟人法要注意所拟物要保持自身的某些特点。比如:《小壁虎借尾巴》要保持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的特点。

4、反复法:反复法就是反复写某一人物活动或某一事件。但是,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像深秋的雨,一场雨一场寒,一次比一次寒,自然而然地到了冬天那样,一次比一次深刻,自然地把事情推到结尾。

5、循环法:循环法就是所写的事情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最后又回到起点的一种写法,就像圆规画圆,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例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第20篇:演讲技巧

演 讲 技 巧

演讲又叫讲演、演说,《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专指人们“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可见,演讲是一种言语表现,但并非所有言语表现都是演讲。所谓演讲,即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作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它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演讲是“一人讲,众人听”的口语表达方式,因而演讲者在发表见解、叙事、说理时,不可以像平时交谈那样互为前提、相互引发,也不可能像平时交际那样时常采用某些不言自明的神传意会来代替语言。演讲者必须通过自身的有声语言材料和相应的体态语言来逐条逐款层层展开。因此演讲者的语言总是独白式的,经过认真组织、仔细斟酌、系统成篇的,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演讲者这种独白式的言语表达方式,又是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结合体,它要求语言、声音、眼光、动作、姿态的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做到吐词准确、语调动听、表情丰富、动作适度、仪态大方。总之,一次成功的演讲,必须具备以下要素:措辞准确、抑扬有致、体态得当、感情真挚、精彩动人。

一、演讲的态势技巧

语言除了有声语言表达外,还有辅助语言,就是态势语。态势语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有的人对它进行研究,说:有一条信息如果传播出去,所有的效果中间只有38%是有声的,7%是语言(词),55%的信号是无声的,所以每个人,每天平均说的话只有10-11分时间,且平均每句话只占2.5秒,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有声是低于30%的,60%的信号是通过无声的信息发出去的。这个对无声信息的研究,给我们一个提示,除了要注重有声语言的表达,更多的注重无声语言的表达,就象我们看见别人的表情常会说“我看见你就知道你要说什么”,这就是“别人”在用无声语言(态势语)传播信息。所以,态势语言是通过人体器官的动作,或者某一个部分形态的变化来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凡是通过手势、身姿、眼色和面部表情来进行信息传递、思想沟通、感情交流的活动方式,统统称为体态表达或态势表达。

体态语内涵要记住:

1、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交际方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交际方式,是源远流长的,必不可少的;

2、是对口头表达必要的补充和辅助(除哑语外);

3、所传递的所有信息受表达环境的制约。

态势语包括仪表的修饰、体态的协调、手势的运用、眼神的表露、表情的展示等诸项内容。

(一)演讲的手势:

手势指能够传情达意的手的各部分的姿势、动作,它是态势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势可以有效地增加演讲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号召力,造成更好的演讲效果。演讲的表演要接近生活化,因此,手势不仅要准确适度,而且要优美自然。

常见的演讲手势有上举(抬)、下压和平移、斜劈(挥)等几类,每类中又可分单手和双手两种,每种均可有拳式、掌式等。

(1)手指语言:“大拇指”动作一般表夸奖、很好,但有时表高傲的情绪;“十指交叉”一般表自信、敌对情绪、感兴趣;“抓指式”一般表控制全场之势;“背手”可给自己壮胆,镇静,也表自信,但对有的人是种狂妄表现;“手啄式”表示不礼貌的动作,本身就有一种挑衅、针对和强制*。以上都要看具体环境和当时面部表情。(2)手掌语言:“向上”表示诚恳、谦虚;“向下”表提醒、命令;“紧握伸食指”带有一种镇压*;“搓掌”表期待,快搓表增加可信度,慢搓表有疑虑;“手掌向前”表拒绝、回避;“手掌由内向外推”表安慰、把所有的问题概况起来;“劈掌”表果断、决心。(3)手臂语言:“手臂交叉”表防御;“交叉握拳”表敌对;“交叉放掌”表有点紧张并在努力控制情绪;“一手握另一只手上臂,另外一只手下垂”表缺乏自信。

动作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辨清褒贬含意的区别。一般说来,含褒义的,也即表达积极意义的,如希望、肯定等,手往往向上、向前、向内,而含贬意的,也即表达消极意义的,如讽刺、否定等,手往往向下、向后、向外。有人还把手势范围大致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分别表示褒、中、贬三种情感。如鼓动号召性的动作,多在胸部以上的区域;一般强调性的动作,多在胸前区域;而鄙视、贬斥性的动作,多在胸部以下区域的左右侧,且以右手在左侧做动作为佳。

2.把握动作的情感份量。一般说来,单手的份量比双手的轻,因此,设计动作时应当配合演讲内容、情绪。通常是前半部动作幅度小,随着一个个的小高潮,动作幅度渐渐增大,力度渐渐加强,至最后,双手齐起,掀起演讲的最后高潮。同时,还需注意到,拳式动作和掌式动作的内涵是有差别的。拳式动作往往强调动机,而掌式动作往往是动机和效果同时兼顾。

3.动作要成套。哪里要有动作,有什么样的动作,动作幅度多大,都需要密切结合内容通盘考虑,不要随心所欲,以致给人以七零八落的感觉。在7分钟左右的演讲时间里,能有5――7个动作(由小到大)就够了。太少了,显得呆板,太多了显得手舞足蹈。一般说来,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设计动作(1)需要加大力度,或需要强调和突出的地方,尤其是在小高潮和结尾大高潮处,可以考虑动作的配合;(2)某些抽象语言较多的地方,为增加其形象性,可设计动作。

4.结束阶段(多为高潮)的动作要注意,不要老一套地作“挥手前进”状,要根据语言所要表达的内涵力求实现动作与语言表达的一致性。

(二)眼神的表露:

眼神是指演讲者眼睛的神态,是通过眼睛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态势语。演讲者可通过丰富巧妙的眼神“眉目传情”,以此影响听众的情绪,调整会场的气氛,进而达到理想的演讲效果。

演讲者运用眼神时,首先要注意,在台上时,眼睛不能随意乱看。因为不同的视线,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视线向上,往往是思索和傲慢的表示;视线向下,往往是忧伤,愧悔,羞怯的表示,环顾左右则往往意味着神情慌张,心绪不宁。演讲者在台上既不能眼睛一动不动地直视,也不能眼珠滴溜溜地乱转。

其次,除与观众交流感情外,演讲者还要学会用眼神控制全场听众。主要方法有:环视法和虚视法。所谓环视法,即周期性地把视线从会场、教室的左方扫到右方,再从右方扫到左方,从前面扫到后面,再从后面扫到前面,不断的观察和注意整个听众的动态。环视是照顾全场,统观全局的观察法。除有必要的短暂注视外,演讲员不要老是盯着某个人或某个地方,尤其要顾及前排及左右两边的死角。所谓虚视法,则多于刚上讲台时使用。步上讲台,下面黑压压一片,不知看谁好,在这种情况下,未曾发言,先把全场前后左右扫一遍(以“震憾”全场),然后目光平视前方,好像在看着什么东西,但实际上什么也没看到。虚视法是一种转换性目光,它有助于演讲者放松情绪,把精力集中在演讲内容上,显示出彬彬有礼,端正大方的神态来,但不可老是虚视不动,那会显得表情木然。

另外还有前视法、闭目法和点视法:

前视法:演讲者的视线要平直向前流转,统摄全场听众。一般来说,视线落点应放在最后一排听众的头顶部位。演讲者除了特殊需要外,视线应保持平直向前,注视所有听众。这样的视线,可以使听众感到,他是在向我演讲,从而引起注意;也有利于演讲者保持端正美好的身姿,观察听众的情绪和变化。

有些缺少经验的演讲者,在演讲时,或仰望天花板,或俯视地板,或左右环顾,或引目张望门窗等,这些都是不应有的动作。

闭目法:这是视线变化的特殊表现,是一种无方向的视线,无视线的视线。有它特定的意义和作用。比如,当演讲的内容使演讲者和听众的情绪极度高涨,情感难以控制时,或讲到某位杰出人物激起人们极大的敬佩时,演讲者可以短暂地闭一下眼睛,以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此时的“无视线”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点视法:即重点地观察,注视不安静处或不注意的听众,一般听众发现了演讲人的目光,就会触目知错,停止骚动,私语。

随着演讲者的思想感情的千变万化,眼神的变化,必定是多种多样的,有待于演讲者细心体察和匠心处理,不好机械地作出事前规定。但要注意:

A、眼神变化要有一定目的,力戒那种故弄玄虚,神秘莫测的眼神,因为这种眼神会造成听众的迷惑和反感。

B、不能有过多的凝视,这样会对听众形成压力。可以时时采用虚视,这样既不失礼貌,也可使双方感到自然,而演讲者也不会因为视线过分集中而分散对演讲本身的注意。

C、眼神要同演讲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同步产生和终止。思想感情表达完毕,相应的眼神也要恢复正常。

D、要和有声语言形式、手势、身姿等密切配合,协同动作,以求收到更大的效果。孤立的眼神会显得单调无力,不能充分起到传神达意的作用。

(三)演讲的造型:

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在演讲的每一个时刻,无论动与不动,都应当像一尊优美的雕像,体现着一种姿态美、形象美。

要造成演讲者的优美姿态和优美形象,首要是如何站的问题。因为双脚是全身直立的基础,许多姿势均发源于此。演讲家曲啸说:“听众就是演讲者的镜子,而且是多棱镜,从各个角度来反映演讲者的形象。演讲者的体态、风貌、举止、表情都应该给听众以协调平衡以至美的感受。要想从语言、气质、神态、感情、意志、气魄等方面充分地表现出演讲者的特点,也只有在站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站相稳定优美,舒适自然,演讲者会觉得全身轻松,呼吸畅快,发声吐词流利自然,不受阻碍、身体灵活,同时还能展现出一种美的造型。

站立的姿势,一般提倡丁字步。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两腿之间呈90度垂直的丁字型,两腿前后交叉距离以不超过一只脚板的长度为宜。演讲者全身的力量应该集中在前脚上,后脚跟略为提起。这种“丁”字站姿多用于表达强烈感情的典型的演讲,有利于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感情。

运用“丁”字站姿需要注意的是两脚不宜紧靠在一起,否则会显得呆板,没有精神,两只脚也不要平行地放在一条直线上,因为两腿所构成的平面,与前排听众的视线恰成平行状态,如果演讲者身体的重力落在两只脚上,就会形成机械对称,失去对比,不仅毫无美感,而且直接影响演讲效果。

另一种站姿是“稍息式”,两脚之中任何一脚略向前跨步,两脚之间呈75度角,脚跟距离在5寸左右。这种站姿要求两腿均须直立,全身力量多半集中在后脚,前脚只是辅助。

稍息式站姿在演讲时被广泛运用。说理、达意、传知性的演讲一般都用这种形式。 演讲者可根据演讲内容的需要向四个方向移动位臵。一般说来,向前移步表示积极性的意义,如支持、肯定、坚信、进取等;向后移则表示消极性的意义,如疑虑、否定、颓丧、退让等;向左、右移动则表示对某一侧听众特别的传情致意等。

(四)表情的展示:

翻开世界演讲史,可以看到,古今中外演讲家总是十分注意自己面部的表情,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美国听众评述演讲家罗斯福时说:“他满脸都是动人的表情。”分析罗斯福的演讲的专家认为,他的演讲往往更注重面部表情,有时谈得很少,他的表情已经传达了更多的准确的有效的信息。

人的面部表情,是人的思想感情在外貌上的显示,是人的思想感情最灵敏、最复杂、最准确、最微妙的“晴雨表”。演讲者应善于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最灵敏、最鲜明、最恰当地显示出来;应善于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对听众施加心理影响,构筑起与听众交流思想感情的桥梁。表情的展示要注意:

1、面部表情自然。表情的动人之处在于自然,自然才显得真挚。具体说来有三忌:

A、忌拘谨木然。有的演讲者死死盯着演讲稿不放,或者上台后仍然苦思冥想,面部表情呆板僵硬。这会影响演讲的感染力和鼓动力。

B、忌神情慌张。有的演讲者惊惶不安,手足无措,面红耳赤,战战兢兢,这样自然难以传达出演讲内容和演讲者的内心情感,而且会影响听众的情绪。

C、忌故作姿态。矫揉造作的面部表情会使听众感到滑稽或虚假,降低对演讲者的信任感,影响演讲效果。

2、面部表情生动丰富。面部表情不仅要自然,而且应该丰富、生动,即应随着演讲内容和情绪发展而变化,既顺乎自然,又富于变化,一笑一颦,一蹙一展都能够和演讲的内容合拍,把听众引入演讲者所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之中,或者把听众的情绪由低潮引向高潮,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演讲的声音技巧

演讲作为一门沟通艺术,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副语言来实现的。在语言的沟通中,最重要的是语音。“听不懂”作为一种语言障碍,不仅直接影响听众对内容的理解,还会产生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障碍。语言沟通也涉及语体,演讲要注意使用通俗化的口语。书面语可以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要立即被听懂。老舍的话一语中的:“耳朵不像眼睛那么有耐性,听到一个不爱听的字或一句不易懂的话,马上就不耐烦。”

副语言包括音量、音质、速度、节奏、语调等,它不仅能辅助语言沟通,同时在表达情感方面,它的意义甚至超过语言本身。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认为:“什么时候说得响亮,什么时候说得柔和,或者介于两者之间;什么时候说得高,什么时候说得低,或者不高不低……这都是关系到演讲成败的关键问题。”下面,我们就着重谈谈演讲中的语调设计、重音设计及停顿设计:

(一)演讲的语调: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因此,语调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它关系到演讲的成功与否。

语调设计具体而言,可包括语言情感色彩设计(褒义、中性、贬义色彩的变化),节奏设计(快速、中速、慢速的变化),音色设计(高音、中音、低音的变化);就其设计步骤而言,主要可分为三步:(1)整体语调设计。可将全篇分为前后两部分,或始、中、末三部分进行;(2)段落语调设计。在每一部分内部按自然段的划分确定各自的基本语调;(3)句式语调设计。不仅句与句之间可有语调色彩的变化,而且还可以,也有必要精确到句子内部,精确到一个词,一个字,其相互之间也可有语调的变化。

演讲稿不仅会因其叙事为主,抒情为主,议论综合的体裁特点而出现内容总体倾向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篇演讲稿的内部,不同的段落,不同的句式之间也存在着内容表达的差异。其中既有叙述故事的,倾诉感情的,也有宣传鼓动的,雄辩说理的,还有揭露指责的,愤怒声讨的,它们共容于一篇演讲稿内,使得演讲稿具有丰富而又完整的内容结构。对于这些不同性质的语言,演讲者应当在演讲时分别赋予与其特点相符的语调,只有这样,全篇演讲才能通过演讲者的声音更显示出跌宕起伏,缓急有致的魅力,才能更好地再现演讲稿的中心思想。

为了能在准确把握演讲文稿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成功地揉多种语调于一体,以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魅力去感染听众,悦服听众,在语调的设计上要尽量做到:

1、语调的情感要色彩鲜明,不能含含糊糊,交待不清。即不要以一种基本没有变化的语调进行演讲;

2、语调的色彩变化要错落有致,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它要求声音要有高低明暗的变化,要有高潮、跌宕的对比,在节奏上还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对听众的吸引力。但要注意不能以一种忽高忽低,变化不定的语调来完成演讲。

3、语调的设计要合理自然,要围绕字里行间存在着的一条贯之始终的情感发展线进行设计。

4、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忌讳故作多情,无病呻吟。

有人说演讲是三分写,七分讲,这里强调的就是语言表达(包括语调设计)的重要性。

(二)演讲的重音设计:

语调设计和重音设计的目的是共同的,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有声语言的魅力,形象地再现主题,突出中心。但是,语调设计更注重于从宏观角度把握演讲语言的抑扬顿挫,高低明暗,而重音设计则更注重于微观分析,往往力求通过一个词,一个字的重音强调,达到强化听众感觉的好效果。

重音设计,一般可根据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

(1)把握好逻辑重音。逻辑重音的作用在于强调句子中某些特殊意义,它和上下文,以至全篇文章都有关系。逻辑重音处理得好,可以把上下文的关系表达得更有条理,前后照应,有利于突出中心思想。逻辑重音没有固定的位臵,随着逻辑思维而改变,也没有固定的“量”的比例,在演讲中,要视其对突出主题关系是否密切而定。

(2)处理好感情重音。为了表达某种特定感情而把某些词语重读叫做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处理得好,可以把文章中的感情表达得更细腻更充分。强烈的感情重音,有助于强化某种感情。感情重音在同一句中,也可因情感侧重点不同而发生转移。

另外还有一种语法重音,是按照语法结构的特点而重读的,如谓语中的主要动词、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表示状态或程度的补语、表示疑问和指示的代词等通常读重音。

三种重音的交相融合,有机统一,构成了演讲变化有致跌宕多姿的语言风格。

重音的基本表达方式也可以有多种。首先,可以采取加重语气,提高声调的办法。另外,在演讲时,重音字与其他字相比,发音更饱满一些,时间值略加长一点,也可达到重音突出的效果。有时,重音设计以下降趋势,也可实现感情上升的效果。

(三)演讲的停顿设计

演讲中是否善于运用停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演讲是否成熟的标志。因为,要使听众对你的演讲不仅入耳,而且入心,就得让他们有在脑子里转一转的理解、回味过程,这就需要演讲者提供时间,这就需要有停顿。从这一点而言,演讲中恰到好处的停顿,是感情和思想在听众心头的特殊延续。此外,停顿设计得好,可以给演讲者提供合理的换气机会,可以有效地控制语速,使演讲者显得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也有利于更为清晰明快地传达语句和段落的意义。

停顿设计,有时也可以归入语调设计的节奏设计范畴,与之同步进行。但二者对比,节奏设计更注重于从宏观角度把握演讲语言的快慢频率,急缓张舒,而停顿设计往往更注重于微观分析,有时一处成功的设计,就能有效地强化演讲效果。

停顿设计,一般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1)把握好逻辑停顿。逻辑停顿是为了突出或强调某一特殊意思所作的停顿。

(2)把握好感情停顿。感情停顿是指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而作的停顿。可长可短,视抒情需要而定。

(3)把握好结构停顿。在演讲词段落之间,尤其在感情跳跃较大的段落之间,应有较长的停顿,以突出层次感,条理性。

另外,还应注意,停顿既要服从标点符号,但又不能被标点符号限制死,特别是停顿的长短必须服从语意的表达和感情的变化。

语调、语速、重音、停顿、调整节奏和加强语势,可以说是演讲学中“说”的精髓,所以,在演讲训练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得演讲者能够根据场所的大小以及内容的需要把自己的音量“活用到最佳程度。”就速度而言,一般用于表达急切、震怒、兴奋、激昂等情感时可快;用于表达沉郁、沮丧、悲哀、思索、亲切等情感时应慢;一般叙述时可慢,涉及阐述时应快。

音量的高低变化,语速的快慢交替就形成了语言特定的节奏。节奏掌握好了,不仅能时时唤起听众的注意,充分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还能产生类似音乐的效应,使听众产生美感。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纪念辞中的典范之作,这篇讲话悲痛而不沉闷,颂扬而不借助于辞藻,节奏的轻重也溢于文端:

(轻)“三月十四日下午二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的睡着了……”(轻)

(重)“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最遭嫉恨的,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作蛛丝马迹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怀念,而我敢大胆的说,他可能有过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重)。

恩格斯的《讲话》不言悲痛,一样令人缅怀;不尚藻丽,一样激动人心。他语调抑长,情感深切,节奏轻缓,重疾相承,使演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三、演讲评价标准

演讲既然是由多要素组成的系统结构体,在对某一演讲进行评价时,从演讲学的角度看,可以从演讲内容,演讲艺术和演讲效果三方面去考察,然后从整体上去审视和把握。

(一)演讲内容标准

演讲总是与社会存在某一方面的问题或某一事件作为对象的。演讲的内容,就是指演讲者的演讲所反映的现实生活现象,以及演讲者对这一现实生活现象的主观评价。演讲者演讲内容有无道理,有多少道理,下列各点就是最主要的衡量尺度。

1.选题。好的演讲,其选题应符合现实需要,适合讲者和听众,范围大小适度,分量轻重得宜。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演讲内容的价值。

2.中心。好的演讲,其主旨应当是正确,新颖,深刻的。所谓正确,即要反映生活的真理;所谓新颖,即要有独特性,要有新意;所谓深刻,即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材料。从质的方面讲,材料不仅要可靠、典型、新颖和有趣,而且还要适合讲者和听众;从量的方面讲,材料多少要适当。 凡是符合这些条件的演讲,其内容就是好的、成功的;反之,就是不好的、失败的。尚需说明的是,除了特别优秀的演讲和十分拙劣的演讲之外,一般演讲的内容构成往往有比较复杂的情况:部分内容是好的、积极的、恰当的、正确的,部分内容却是不好的、消极的、不恰当的,因而就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二)演讲艺术标准

演讲是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评价演讲时,我们不仅要坚持内容标准,而且还要坚持艺术标准。所谓艺术标准,就是指衡量演讲者表达形式、表达技巧和手段的尺度,它的主要要素及其基本要求是:

1.语言。公众演说的语言同书面语言以及其它口头表达形式的语言相比,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其基本特征是:正确性、精炼性、易懂性、情感性、生动性和口语化。此外,它还特别讲究修辞手法的运用。

2.结构。结构是表现演讲内容、显示演讲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其要求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组织合理,中心突出,能巧妙地安排开头结尾和构筑高潮。

3.声音。首先要求发音正确和清晰。其次,声音要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即演讲者能有效地处理演讲时的语速、音量、停顿和重音。

4.态势。演讲者的仪表服饰要整洁,面部表情要丰富,动作手势要自然。一句话,态势要有助于充分地表情达意。

5.应变。应变能力是检验演讲者是否具有演讲才能的重要标志。演讲者既要能妥善处理来自主观方面的意外事变(如怯场、忘辞、离题和讲错),又要能灵活处理来自客观方面的意外事变(如乱场、冷场和听众质疑)。

上述五个方面是演讲技巧和演讲形式的主要内容。从艺术的角度评价演讲,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去审视和考察。就演讲的整体而言,其综合表现的程度愈高,则艺术性愈高;反之,就会显示出艺术上的粗糙低劣。

(三)演讲效果标准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在现实的演讲评价工作中,确实存在忽视演讲效果标准的倾向,一些演讲比赛制定的评分标准无此项要求就是一例。这无疑是需要重新认识的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演讲之所以能伴随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而不断发展,就是因为它能产生强烈而普遍的社会作用。如果不从实际效果方面去分析和评论演讲,就不可能对演讲作出公正的评价,演讲评价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当然,这里讲的效果,主要是指演讲者将信息转达给听众后,听众由此所引起的全部反应。例如,演讲吸引听众注意力的程度,受听众欢迎的程度,演讲者和听众之间感情交流的程度等。这些都是从听众常见的表层的反应来看演讲效果的,如果从深层和高层的角度看,演讲的效果就是从演讲对听众的真理启迪作用、情感激发作用、艺术感染作用和行动导发作用四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由此可见,效果标准是个具有综合性的标准,是内容和艺术标准不能完全代替的相对独立的标准。

的确,从效果上去评价演讲是比较困难的,但这并不说明演讲效果就无从衡量,更不能说明演讲不需要效果评价标准,问题则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效果标准——这正是演讲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演讲技巧六种方法.doc》
演讲技巧六种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