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专题发言

2020-04-18 来源:专题发言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育教学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个家庭大力响应党的少生快富政策的号召,随之而来的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他们当中大部分由于受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绝大部分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遇事不愿多想多做的坏思想、坏毛病,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任何事情不愿去多想,不愿去多做,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实行自我管理。这些孩子走进学校融入集体,他们的诸多毛病都表现出来,尤其是他(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管理能力特别缺乏。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结合本人的教育实际进行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自主管理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1、让学生在集体中愿意自我表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

2、让学生个个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形成一个和谐、文明、团结、进取的集体。

三、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在课题的研究中班级学生是指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以45人左右组成的集体为研究载体;主观能动性是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管理是指以班委会为主体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行为。

依据社会的发展,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理论依据。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学生在家庭及班级内的自我表现。

2、研究学生在班集体中的想法。

3、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研究如何实行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研究方法

1、调查访谈法: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以及部分学生所在的班级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交谈,了解学生在家庭、班级中的表现。

2、问卷法:把要调查的内容设计成问卷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表现如实选择相应答案。

3、观察法:选取相应的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学生的表现。

4、比较法:选取两个班级,即五(1)班为实验班,五(2)班为对比班,在实验班进行该课题相关内容的实验,在进行对比总结得失。

三、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2009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拟定课题实验方案,撰写个人课题开题报告。

2、第二阶段(研究):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主要内容是开展调查访问收集相应资料,拟定问卷调查内容,抽样调查,积累相应资料,上传研究时段内的经验、体会、感想方面的文章。

3、第三阶段(研究及总结):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主要是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撰写研究的经验文章,做结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收集和整理各类资料,撰写研究论文。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1、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

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为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解决学生的问题,我在本校高年级随机抽去10名学生和五年级(1)班的实验班全体学生建立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生活习惯、个人兴趣、家庭学习、交往、班级表现等)和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所填写的个人情况登记表及个人问题调查情况作认真分析,加以整合、提炼,大致了解学生在校及在家的表现,初步掌握学生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强学习。

教书育人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地开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符合时代的需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观念、永葆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载体,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必由之路和必经过程。因此在课题研究时段内,一方面学习有关方面的理论知识的书,如《班主任工作之友》、《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等,仔细研读,认真琢磨,从中吸取相关的理论经验,逐步更新教育理念;一方面与我校多位班主任教师加强联系,经常交流个人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的得与失,为自己的研究获得相关的实践经验。

3、抓住时机,面向全体,有机渗透研究的内容。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发挥与自主管理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班队活动,集体活动,学校劳动中抓住时机,巧妙、恰当地运用于之中。 (1)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地发挥。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能满足个人需要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当自尊不能满足个人需要时,人的自尊就会受到挫折,从而产生各种不利于上进的消极情绪。在我任教的一个班有一个女同学,在集体活动中,他总是不愿意参加,整天沉默不语,原来是由于家庭比较贫困,没有其他同学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我主动找她谈话,给她分析原因,要求她努力学习,用自己优良的成绩赢得同学的赞赏。后来她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同学们经常找她玩,积极主动参加了一切活动,这一切变化来源于她有了自尊心,树立了信心,这个力量来源于她主观能动性地发挥。

(2)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我校每周有一节班队课。在开展班队活动时,抓住这一机会,实行民主选取班干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开展班级学生一对一的竞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兴趣,拟定班级学生百分制管理目标,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兴趣。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班级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个个争当先进,人人主动参与的良好态势。

(3)营造学习氛围、民主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氛围,提供一个机会,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允许学生百家争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愿意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投身于讨论之中,这样培养了学生主观能动地发挥。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班主任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并且关心学生的一切。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作为班主任不能凭感情用事,不能有亲疏之分,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到人本无贵贱之分,才会信服你亲近你。学生在班级中才愿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愿意融入到这个集体,才愿意实行自主管理。 (4)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在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既然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如此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一是给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对他们在工作中的成绩及好的做法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工作,但要注意在时间和场合上把握准确。二是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遇到挫折(如学生无端嘲笑),这时班主任应该鼓励他们,教给他们一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是信任班干部中的每一员。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班主任不必要事事都去过问,要相信他们有能力管理好班集体。让班干部有一种成就感,这样班干部就愿意去工作。

四是要放权,给班干部一定的管理权限,班主任要懂得放权,让班干部对班级管理和班级中发生的事情有一定的处理权,这样便于他们开展工作,但要注意放权的适度,不要给班干部太大的权力,容易助长班干部的威风,引起学生的不满。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1)抓住特点,从特点入手。有些教师认为后进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针对这类学生进行了研究。关键是采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转化工作。通过研究,我认为一是要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发现闪光点,激发主动性。二是要用其所长,掩其所短,创造闪光点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实行自主管理。我教的一个班有一个男同学整天不做作业,经常和同学打架扯皮,同学见他躲着,老师见他训着,但他特别喜欢体育。在我校举行秋季体育运动会时,我让他参加了三个项目的比赛,最终他获得两个第一名。就在领奖时全体同学给他热烈的掌声。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齐声大喊“你真棒”。从这以后,他慢慢的变了,带领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很少和同学打架扯皮了,还为班上做了几件好事,这一切的变化来源于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自我管理。

(2)调动全体同学的激情,实行自主管理。利用班队课的机会,我让班上全体学生拟定班级计划,提出班级管理的建议。大家共同出点子,发挥集体智慧,形成了一个班级管理制度。这样的班级管理,既规范又全面,又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又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班级管理制度是学生共同形成的,因而每个学生都会主动接受,自觉地维护,能够完成预定目标,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 (3)

尊重、信任、赏识学生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地发挥。

首先应尊重学生。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学生迟到或做了错事,允许他们有申辩的机会,然后再作判断,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训斥和指责,用自己的真诚尊重学生。

其次要信任学生。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建设,光靠班主任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信任学生,让学生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这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全班同学,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班主任只对班级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其余的工作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给学生创造锻炼能力的机会。

最后要赏识学生。后进生无论在哪一方面做得好时,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优等生的进步同时也需要鼓励。因此老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优等生的进步要选择时机给予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在老师心目中有他的位置。一个老师做到尊重、信任、赏识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像父母一样,是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学生会对你这个老师有良好的印象,很自然学生对你所教的课,对你所提出的管理目标都会产生兴趣,很自然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参与到你的教学与管理之中。

研 究 成 果 及 反 思

一、课题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行为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习惯,如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具有集体荣誉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能积极献策,主动配合,愿意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对于班级中的不良行为,个个敢说、敢管,形成了一个自主管理的氛围,在家里能做自己的事,能主动做家务活,敢于提问,勇于发表个人的看法等。

2、实验班的班级班风,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在学校举行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中,该班级每次都获得荣誉,学生学习成绩大大进步,涌现出许多先进个人,得到了同行和学校的肯定和表扬。

3、个人水平得到提高。

在个人博客中发表数篇文章,在恩施州民族科研网上发表文章3篇,个人论文荣获乡级一等奖,教育叙事获得州级成果一等奖。

二、问题分析与思考

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我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自主管理,还需要在总结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让良好的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我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作具体实验,结合现代教育理念、观念,总结出一套更完全的操作模式。同时,真诚地希望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分享:

推荐第2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将开始,回顾昔日,我校在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方面有何作为呢?在上级领导及耐心指导下,乘教改之风又走过了一段旅程,现对本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于下:

一、取得的成绩:

本期来,在全体教师及教研组的通力合作下,我校其举行全校性教研数次,为紧跟教改步伐,我校本期教研工作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为主题” 为宗旨,强化语文、数学、艺体教研”,严格按照教研的要求开展工作,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总结。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开展教研。

教研课,教师们都充分准备,认真撰写教案中,都设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探究促进学习的环节,工作总结《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点拨,掌握策略;在听、评、议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找出其中的关键之处进行深入讨论,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反复实践,找到其中的真谛。并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不断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力争早日能编写校本教材。强化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让教师不光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能灵活运用,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项工作开展较好,使得我校各班学生素质有了明显上升,有的班级在素质测试获得了可喜成绩。

二、不足之处:

在教学工作中,我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力度不够,加之我校地处边远,师资素质相对不高。师资素质不够到致我校的教育研究受到一定的阻碍,对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上还做得不够,老师们挖掘课程资源的能力还需训练。

三、未来设想:

在新课改中拼搏,在拼搏中前进,在信任中生存,是排头小学全体教师的坚定信念,虽然我校师资一够,从素质检测中,我校看到的曙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全体教师必然坚定自我信念,不断自修,不断充实自我,在拼搏中前进,不负排头人的希望。

推荐第3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将开始,回顾昔日,我校在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方面有何作为呢?在上级领导及耐心指导下,乘教改之风又走过了一段旅程,现对本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于下:

一、取得的成绩:

本期来,在全体教师及教研组的通力合作下,我校其举行全校性教研数次,为紧跟教改步伐,我校本期教研工作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为主题” 为宗旨,强化语文、数学、艺体教研”,严格按照教研的要求开展工作。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开展教研。

教研课,教师们都充分准备,认真撰写教案中,都设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探究促进学习的环节。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点拨,掌握策略;在听、评、议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找出其中的关键之处进行深入讨论,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反复实践,找到其中的真谛。并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不断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力争早日能编写校本教材。强化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让教师不光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能灵活运用,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项工作开展较好,使得我校各班学生素质有了明显上升,有的班级在素质测试获得了可喜成绩。

二、不足之处:

在教学工作中,我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力度不够,加之我校地处边远,师资素质相对不高。师资素质不够到致我校的教育研究受到一定的阻碍,对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上还做得不够,老师们挖掘课程资源的能力还需训练。

三、未来设想:

在新课改中拼搏,在拼搏中前进,在信任中生存,是排头小学全体教师的坚定信念,虽然我校师资一够,从素质检测中,我校看到的曙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全体教师必然坚定自我信念,不断自修,不断充实自我,在拼搏中前进,不负排头人的希望。

推荐第4篇:成功教育教学研究

成功教育教学研究

学习资料汇编个人心得体会

《提高英语成绩从背单词开始》

理科二校教师万红元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基础是词汇。单词对于英语学习实在是太重要了,而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都要经历一段死记硬背的过程,背单词的过程无疑是枯燥乏味的,但是这一道坎一定要迈过去,大量的词汇掌握成为我们学习英语的必备。这要我们才能进行广泛深入地阅读,才能巧妙地对这门语言进行灵活自如地运用,对于英语学习好的同学,他们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语言天赋,也许仅仅是因为他们从很早就开始大量的积累单词,扩大词汇量。目前学习的单词由于数量太少,一个单元30,多个单词,一本书五个单元,包括重点单词2000多个单词和短语,高中英语课本按大纲要求不到2800个单词,也就是大纲要求记忆的单词和必掌握的单词不到2800个。只有把这些单词熟练的记住,才会灵活自如地应用,怎样才能把单词牢牢记住?

一、不能急于求成,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效率不高。也许有人想一天背100个以上的单词,更没想过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内背完高考甚至四.六级的词汇。由于课内学到什么单词就记忆什么单词,课外积累的词汇少,如果下决心去记忆单词而对庞大的词汇觉得无所下手,要不怕单词多长,通过不断积累,不断的摸索方法,不断的请教别人,不断的总结,掌握一套背单词的方法非常重要。

二、背单词不是不停的抄单词,那不是明智的记单词方法,背单词一定要分析单词,把单词按照音节的不同分开记忆,再组合在一起,这样字母组合也记住了,音节也记住了。

三、背单词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形词陌路(这一相关的单词,即使你见过也认不出来,脑海里没有一点印象)。似曾相识(这个单词我在哪见过,就是没法说出来准确的意思)。一见如故(一看到这个单词,就能够想起他是什么意思,但不是特别熟悉。)刻骨铭心(不知道单词的精确意思不能熟练的应用科学的背单词一定要遵循人类普遍的记忆规律,按照这四个阶段,逐步升入)

四、第一次背单词时,自己定下标准,但不要太高,应该遵从人脑本身的记忆规律,只要见到单词能认出来就可以了,过高的标准只能增加记忆的负担,降低学习效率,丧失信心,有百害而无一利,也就是说单词外观特征和中文释义——外观特征包括:单词的长短,起始字母,特征等等,而其他如例句,同义词要坚信自如和单词混熟了,即使你不要抄写也能够记住它的意思。这样要做以下几点:

这一记忆的质量:如果记忆不老返过来会影响了单词的进度,因为如果记不住背单词再快也没用,按照一些恰到好处的时间来做点及时的复习和巩固,也就是不断的重复。早上背过的的单词,临睡前再看一遍,第二天在背新单词之前,再把前一天的单词熟悉一遍,第三天背新单词之前,再把前两天的熟悉一遍,如此往复根据需要不断重复。

对于这三天的单词仍有没记住的,抄在一起,进行分析,综合,归纳记忆,又开始重复记忆,这样会记得更加牢固

要做到更有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采用以下六个方法:

第一:在每一次复习中,切不可放任自己偷懒,应该遮住中文释义的试图回忆这个单词的意思,从记忆的规律来讲试图回忆是简单的重复学习更为积极的过程,可以是记忆知识的过程中更为专心,因为每次复习都是一次小小的测试,为了下次复习是想起这个单词的意思,要求集中精力去背。 第二:及时做好标记,有的单词复习了好久,可下次看它时还是不能迅速的反映出它的意思,这时候我们应该在它旁边打上记号,玩的次数越多,这样以后复习的时候可以针对记号多的单词,把它作为重点复习对象,也就是说,你真心用在背单词,你的单词书上应该画满记号,如果有的单词总是忘,这时候就要把单词抄在一个小本子上,闲的时候就拿出来看,总会有背会的一天。

第三:跳出单词表,灵活的应用,打乱每次记忆的固定顺序,时而从前往后,时而从后往前,甚至可以挑着背,会发现许多易混单词从为避免单词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干扰。 第四:区分易混单词:许多易混单词,那一区分先熟悉就先记其中一个单词,等到对这个单词掌握的差不多了,再去背与之对应的易混单词,时间长了就能记下来。 第五:不要迷信词根词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和各种花哨的记忆法,只有一种方法死记硬背,只有这样重复不断背熟的才单词,才能建立长久的,直观的记忆。 第六:通过发音记单词,再重复的过程中,可以读出声音,也会是把单词念出来很重要,原因只有一个,记住发音的单词,永远不会忘记。

总之,记忆单词一定要重复,反复的记忆。不仅对单词有一个全面反映他的意思,而在于这个词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识。因此,我们不仅要背单词而且要学单词。更深层地讲究是要学会抄字典

推荐第5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今年我县将迎“两基”国检,教育教学质量将是国检的重点检查项目。作为全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顺利开展本学年的教研工作,做到教研工作科学规划、提前部署、重点落实、从而不断提升我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别定如下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认真履行教研员的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等职责。以提升我县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任务,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新课程改革为主要途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 高质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工作、切实教育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为开创本县教育 局面而努力奋斗。

二、总体思路。

围绕我县教育工作“123”的思路(即;着眼于, 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抓好2个提升(提升办学条件、提升队伍素质)着力实现3个全面(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突出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检查与 促和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议,加强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等。

三、主要工作和任务。

教研员应该是教师的教师。作为一名教研员必须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因此,教研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教研员有了深厚扎实的基础,在基层、在各校开展指导工作时,教师才会信服你。为此,下一步着重学习今年两会中有关教育部分的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深钻业务知识教学规律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为基层开展教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业务基础。

(二)加大深入基层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力度和广度

深入基层调研,为基层学校、教师提供服务和指导是教研员最主要的工作,也是教研员最基本的职能。以往,在教研工作的方式上,出出试题、考考统考,听、查、评、等,虽然了不少,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缺乏教研与教师之间交流,指导力度小,工作没有创新等。今后教研工作要在“创新”二字上狠下功夫,除了要继续做好听课、评课、检查备课和作业之外,加强同各学校教师的交流,特别是教学经验不足或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跟踪指导与培养,总之最后成为能够胜任教育教学的合格教师。此外,下基层时,必须准备一小时左右的教研报告,教研员要给基层教师上公开交流课,而且工作重点放在比较薄弱的学校和科目上,为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搞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全力搞好巩固“两基”成果工作。今年9月,我县迎来了“两基”迎国检联合工作组的验收检查,此次国检意义重大,我们教

研室全力配合与协助教育局深入到各学校,继续查漏补缺,特别是教育教学,教研互动等一些方面详查、细查,重点指导,全力以赴做好“两基”巩固成果。

(四)组织我县“名师”开展送教和教研室教研员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我县部分“名师”组成送教组,赴偏远学校、薄弱学校开展送教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名师上示范课,教研员上观摩课,名师与教研员、基层教师集体备课,互相评课与经验交流等。鉴于-现阶段我县偏远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较差,教研员的教学观摩交流组, 薄弱学校进行巡回上课,以提高能力差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县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及时总结教研成果, 撰写教研论文。教研论文是衡量教研员教研工作的重要依据,教研员的教研成果也主要体现在教研论文上。本学年计划,每位教研员 撰写两篇以上自己教研工作或本学年计划教学有关论文。我们将严格把关稿件,对网上下载、抄袭或质量较差对教学实际没有指导意义的文章一律不予发。要求至少3-5 能在地区能刊物的发表。及时教研论文会成册子,下发各校供参考。

(六)、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教学献计献策。在深入基层开展工作时,教研员都要带着课题去,带差成果回。此外,加强针对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开发,争取已有课题研究出成果,为实际教学排忧解难。

(七)、协助本县教体局完成其他任务。

推荐第6篇:教师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师生关系的开放 研究性学习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需要全方位的开放。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予以鼓励和宽容。教师要放弃权威者的姿态,在学生学习中不断进行角色转换,成为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和问题的共同探求者,教学在师生平等的,研究讨论的氛围中进行。

2)学习时空的开放 研究性学习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向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让学生查阅资料、借阅参考书、甚至通过互联网学习,摄取网上信息,广泛获取信息。学生在课外学习中,不受教材束缚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自主地发展。在课外学习中,学生更能领悟到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来不及涉取的东西,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意向,它为创造性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和良好的情绪环境,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3)学习形式的开放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研究探讨性的学习方式,而且研究课题往往纷繁复杂,学生既要掌握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独立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找出重点,化解难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又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交流、讨论,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这样做可以少走弯路,共享创造性劳动成果。教师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演讲、辩论、社会调查、评论、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等,在活动中提高能力,活跃思维。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中激趣,产生创造动机

研究性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了积极探索质疑的广阔空间,学生多处于自然的社会环境中,充分发挥认识过程的主体作用。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兴趣的过程,学生在认识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创造力高低的表现。学生从课堂来到大自然中,社会生活中,观察自然的种种现象,发现认识对象和别的事物的差异,找出其特点及其运动变化的状态,从中受到启发,产生的好奇心。有了这种好奇心,才能带着愉悦的高涨的情绪和创造欲望,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去分析、比较、实验、研究,掌握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展现智慧和才干。

推荐第7篇:教师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下面是教师教学研究工作总结,请参考!

教师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一、思相上,严于律已,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觉悟

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已,在工作中起先锋带头作用;约束自已的言行,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政治学习并认真做好记录,领悟其精神实质并将之贯彻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使自已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在业务上,求真、求实、求善、求美,努力进取,踏实做事;在风格上,谦虚、谨慎、平和、宽容,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工作中,敬业、乐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皆尽所能,任劳任怨;一直以“公正、无私、真诚、博爱”作为自已的为师准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上,认真钻研,更新观念,勤下苦功,完成教学任务

本学期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参加了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教材培训,能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认真钻研新课程,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教材跨度大,在备课过程中能处理好通史与专题史之间的关系,注意模块之间的联系。专题史体系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存在理解上困难,对此,我在坚持新课标的前提下,对每课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进行重新整合、梳理,大胆取舍,深入浅出,形成系统性。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同时以一些知识点为切入口,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教学情境或者是联系现实,适时利用知识容量大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多参与到我的教学中来,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中原本枯燥的知识。

同时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改变初中开卷考试形成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探索性学会、学会合作,让学生先掌握学习的方法再掌握知识。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学中,继续运用传统教学中的优良教学方法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同时更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生成的能力,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贴近时代的步伐和精神,体现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本质。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尽快适应课改后的教学,我曾在每节课前给学生准备内容详细并配有知识结构的新课学习提纲,让学生先预习,再学习,这样对于容量很大的教学就容易了许多,学生学习起来也不感觉吃力了。

2、认真解读教材,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高考仍以成绩高低论英雄,因此,我仍把提高每一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我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主要任务。教学中,我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的原则,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多给他们拓展思想的空间,在备课时选择了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能培养他们多种思维能力的开放性习题和思考题,有些学生在课后主动和我探讨这些问题,从中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效果非常好;我没有放弃每一名差生,而是因势利导,在批改中和课堂上,我经常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并利用中午或是间休时间和他们谈话,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对他们讲学习历史的方法,并耐心地领他们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再帮助他们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以尽快提高成绩,现在这些学生学习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也表示要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对于那些不太引起我们注意的中间生,我也是经常向他们征求意见,帮助他们分析考试中的得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课堂上,我所教的班级几乎看不到睡觉的学生,学生的整体学习劲头也很足。

3、认真挖掘教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一直到12月初,我利用了近五个月的课余时间,翻阅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几乎是能查到的资料我不知翻阅了多少遍,针对每节课上的每一个重点知识,逐一的从不同角度精选和设计了各类习题,并写在课本相应的知识点附近,主要以备期末复习时使用;同时在每几节课中选编几道典型综合问答题并配有答案,汇编成册,形成了我个人的习题集,我把它命名为“历史必修1题库”,共收集选择题1007道、材料题55道、问答题103道,共计1165道,这也是我在新课改中对知识的积累和延伸,虽用了我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但看到这些被我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资源在课堂上得到合理利用时,我也感到了一点欣慰。在期末复习时我主要是针对学生薄弱的材料题进行了精讲精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问题,从材料中如何提取有效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通过55道典型题的训练,现在大多数学生已学会了基本的答题思路,形成了良好的答题方法,同时也规范了答题格式。

推荐第8篇:《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观后感

《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观后感

利用课余时间,我观看了教育专家柳夕浪的《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教育教学研究》。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期间充满了慷慨激昂的话语,抑扬顿挫的语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这位专家对教育的执着热爱与灵魂的投入。他从多个科研话题,展开讲述了,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他认为教育科研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育科学研究。不只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还要运用艺术认识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具体地说,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重问题,二是要重过程。

教育研究必须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作出回答,只有在教育研究成果被成功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去,教育研究才能说是取得最后的成功。因为教育学本来就是所谓应用学科,在教育领域,真理不是一个僵化固定和一成不变可供随时享用的东西。它要求的是研究者主动的、全身心的体验,对教育活动的意义价值、运动方式不断地进行解读,不断地进行创造,不断地进行选择。教育规律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要去观察它去把握它,但更重要的是遵循它的规律去行动。如果总认为教育的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只是静态地观察、分析一下,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在研究过程中,有些老师常常流于说空话。我们就是要克服教育研究中大量存在的说大话、假话、空话的现象。对这一过程作具体分析,它应该包括紧密联系着的三个层面:第一是把握实然,弄清事情的真相,搞清楚“是什么”、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不论研究什么,首先要把握实然,实际存在的状况,本来的面目。第二是澄清价值,弄清教育应循的方向,应达的目标,就是弄清“应该是什么”。搞教育研究,不能迷失应循的方向。第三就是要开发从实然向应然步步逼近的方案、工程、技术,也就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三个层面的研究当中,事实研究是基础,价值研究是魂灵,工程研究是关键。好多研究为什么不能转化为实践?为什么不能向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实践逼近? 原因就在于没有可供操作的方案、技术,所以工程研究是教育研究的关键。三种研究实际上是缺一不可的。

我认为教师搞教学研究就是个过程,具体说来就是,怎么备课,研究课标,怎么进行教学设计,上课,课后研讨,小结与反思。它是贯穿于正常的教育教学之中的行为。最后的研究成果要落实到课堂上,反映在学生活动上。好的老师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把身边的教学事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自己的经验总结和积累。也许对其他教师也是个借鉴。我们能够从中品尝到做教师的快乐,感受到做教育研究的深远意义。

推荐第9篇:实习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专业代码:080102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数学系20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育实习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实习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 2011年10月——2011年11月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系编制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含2”模式学生研究论文

目录

中文题目正标题《中学数学教育实习心得体会》„„„„„„„„„„„„„„ 第Ⅲ页 中文题目副标题《数学与生活》„„„„„„„„„„„„„„„„„„„„„ 第Ⅲ页 英文标题„„„„„„„„„„„„„„„„„„„„„„„„„„„„„„„ 第Ⅲ页 中文摘要 „„„„„„„„„„„„„„„„„„„„„„„„„„„„„„ 第Ⅲ页 英文摘要 „„„„„„„„„„„„„„„„„„„„„„„„„„„„„„ 第Ⅲ页 关键词„„„„„„„„„„„„„„„„„„„„„„„„„„„„„„„„第Ⅲ页 数学与生活„„„„„„„„„„„„„„„„„„„„„„„„„„„„„ 第4页 1.前言„„„„„„„„„„„„„„„„„„„„„„„„„„„„„„„„第4页 2.论文主体„„„„„„„„„„„„„„„„„„„„„„„„„„„„„„第4页 2.1.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启示„„„„„„„„„„„„„„„„„„„„„„„第4页 2.2.对数学生活化的理解„„„„„„„„„„„„„„„„„„„„„„„„第4页 2.3.如何实施数学教学 “ 生活化 ” „„„„„„„„„„„„„„„„„„„第5页 2.4.课外生活问题数学化„„„„„„„„„„„„„„„„„„„„„„„„第5页 2.5.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真正看到、听到„„„„„„„„„„„„„„„„第6页 2.6.加强操作,让学生感受知识地形成过程„„„„„„„„„„„„„„„„第7页 2.7.多关心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7页 2.8.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第7页 2.9.缩短师生距离,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第8页 2.10.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8页 3.结论„„„„„„„„„„„„„„„„„„„„„„„„„„„„„„„ 第9页 参考文献„„„„„„„„„„„„„„„„„„„„„„„„„„„„„„

第9页 附录„„„„„„„„„„„„„„„„„„„„„„„„„„„„„„„„

第10页 1.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第10页 2.讲究评价艺术,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第10页 3.在“做”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思维„„„„„„„„„„„„„ 第11页 4.在“做”中促使学生获得求知的方法„„„„„„„„„„„„„„„„„„ 第11页 致谢„„„„„„„„„„„„„„„„„„„„„„„„„„„„„„„„„第 12页

II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含2”模式学生研究论文

中学数学教育实习心得体会

—— 数学与生活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中文摘要:

生活离不开数学 , 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数学教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 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 “ 现实意义 ” 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 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

我在传授知识、技能时,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我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英文摘要:

Life is inseparable from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life.Mathematics knowledge comes from life and ultimately serves the life.If the mathematical teaching of teachers to teach and teach, teach students the knowledge and, And for students, they will feel more and more math is boring, cold, learning mathematics just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learning, an examination in mathematics.Such teaching lack of fresh and interesting, with a" realistic" problem, make mathematics and life out of lost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students lose interest in learning.Therefor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how to shorten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and life, make students feel mathematics originates from life, experience of mathematics application in life, become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eaching.I am in imparting knowledge, skill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enthusiasm, initiative, creativity, let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study of time and space, guide them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moving mouth, hands, enables the student to have the thorough thinking opportunity, self experience.I try my best, to stimulate and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mprove their study interest, by "to study" into" I want to learn"," my love" and make students truly become the masters of learning.关键词:

数学实践;

数学化;

直观教学;

学习兴趣。

Key word: Mathematics teaching;

mathematics;

visual teaching;

learning interest. III

数学与生活

1.前言:

本片论文结合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和这次一个多月的教育实习上,综合阐述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现代的数学不只教学生理论知识,还应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2.论文主体:

2.1.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启示。

为了让学生更多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活动中的实际作用,我设计了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智慧游乐场》。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的游乐活动情景,并将相关的数学问题穿插其中,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步步闯过关卡,取得胜利。在课堂中,学生活跃起来,主动参与问题讨论,协作解决问题。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 和 老师、同学经历、体验整个活动过程,不时还能提出较有创意的见解。学生的积极、投入的学习启发了我:每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并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经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体验——探索”,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主动去学数学,用数学。 2.2.对数学生活化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2.2.1.数学计算本身就是数学应用的一个方面。

例如:①你要去文具店买5本练习本,每本3角钱,一共要用多少钱?②47位师生去游乐场游玩,门票每人5元,带250元够不够 ?③家里要装修,估算要用多少块瓷砖。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与数学息息相关。

2.2.2.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应用的关键所在。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它不仅包括数、式的运算,还包括推理、分析、判断、选择、估算、统计、绘制图表、数据分析、及空间与图形、优化方案等诸多方面。如设计活动方案过程中考虑的乘车路线的选择、时间安排、人员分配、资金运用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 2.2.3.实践、创新是数学应用的价值体现。

数学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我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实践过程中,数学得以创新、发展;而数学的应用,又“优化”了我们的实践,使实践理性化,最优化。由此可见,数学应用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即在 “ 实践——创新——再实践 ” 循环往复的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含2”模式学生研究论文

过程中体现数学应用的价值。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应用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具有自觉、主动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2.3.如何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①.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动课《智慧游乐场》的导入,我将学校门口的景物和公共汽车拍摄下来,制成课件页面。当把它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亲切感立增,马上就融入了教学活动的角色当中。在导入中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②.例题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悟所学习的知识。如:在学习有关价钱问题的数量关系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进行编题,并让其他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其中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③.练习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 使数学成为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我创设了一个乘车的情景,同组的同学轮流扮演司机和乘客,要求乘客算出司机所提的行程方面的问题才能顺利开车。学生在生有趣的活情境中活学活用,更容易接受与理解数学知识。 2.4.课外生活问题数学化

2.4.1.做一做。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学会生活。

如在学习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后,我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记录自己双休日中一天的活动情况,再尝试为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在练习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两种计时法的联系和区别,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思想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作为教师,应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逐步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更加热爱生活。

2.4.2.找一找,培养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买东西、玩、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如在购物是计算一下要多少钱;在玩乐时比较一下多少远近;在家里统计一下家庭开支情况等,都是让数学生活化的体现。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令数学教学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含2”模式学生研究论文

生活化,令数学学习充满生机。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积极的、主动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使学生“乐在其中”。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务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兴趣的培养相当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不辩便明:一个对数学毫无兴趣的学生能学好数学这是无法想像的。只有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做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只有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 ①.创设良好地教学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品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良好的情绪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使其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我倾注满腔热情,以饱满的情绪、生动的语言去创设一个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吸引每一双天真的眼睛。当每位学生都与我的情绪产生共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能得于发挥,自觉自愿,主动地进行学习。

②.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

设计情境已引起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设计课堂时都把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儿童化,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谓“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 “ 统计 ” 时,我设计了“学校附近马路上经过的什么车最多”,“哪种水果小朋友们最喜欢”等情境,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加学生自信心。又如在教学“数的顺序”时,我设计了“小朋友们滑滑梯”的情境,通过媒体和语言的描述,把小朋友们带入到一个游戏的世界,让小朋友在游戏当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第一”、“第二”的含义,这就是“问题情境”的儿童化。

2.5.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真正看到、听到。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的见,摸得到的优点, “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回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带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立体几何图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含2”模式学生研究论文

形的物体,通过分类,找出共同点以及不同点,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长方体,正方体等等的特征了,而且能再把所学知识再返回到生活中去,告诉爸爸妈妈牙膏 的包装盒是个长方体了。另外,我使用适当的教具辅助教学,也能将枯燥的数学寓于情景之中,吸引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2.6.加强操作,让学生感受知识地形成过程。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开放是在手指上的。”足可见操作的重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操作使外部活动向内部活动转化的杠杆,顺应了儿童好动的特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尝到了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了成高能够的体验,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不断地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 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过程,这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匮乏和学习兴趣的低下,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即死记硬背。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进行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和多样的有了多个模式学习方式。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2.7.多关心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具有动力、调节、感染、迁移等多种功能,并且具有两极性。积极的情感,可增强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的能量,促使人们积极地行动,提高活动效率;消极的情感,可减弱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的能量,使人行动消极,从而降低活动的效率。因此,要多关心差生,多与差生谈心,不歧视冷淡差生,增加对差生的感情投入,使差生由厌学化为愿学、爱学、乐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分档提问,及时对差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差生有机会表现自我,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先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我在教学中对差生坚持“低起点,小步子”,使学生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以小步子前进,将挫折的频率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长期保持一种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诱导他们发挥潜力。

2.8.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希望被鼓励,初中生也不例外。表扬是老师对学生一种肯定,是学生成功的一种标志。“好表扬”是每一个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我在教育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扬是可以用点头表示肯定、赞许;用鼓励的话来激励;还可以用大家鼓掌、奖给小红花等形式。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层次的,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含2”模式学生研究论文

有阶梯的设计教学。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不同的人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数学知识,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和心理上的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苦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我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实践这一指导思想,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少一点束缚,多给学生留一份空间。 2.9.缩短师生距离,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

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放开束缚,主动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用商量的口气,活泼甚至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先拿出长方形纸,说:“同学们,现在老师想变一个小魔术,给大家看看,你们想看吗”?“想!”学生呼声很强烈,于是我便转身一裁,即刻将长方形纸变成了一个正方形纸,故意问:“这个魔术好玩吗?”“不好玩,我们也会!”学生边笑边说,“是吗?我不信,你们也变给我看看。”每人很快完成了这一过程,我故意沮丧地说:“完了,我的秘密全被你们发现了。”“哈哈哈”学生大笑起来,笑得很得意。其实,最得意的还是我,这一刻,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气氛更为融洽了,学生更乐意学习了。 如果教师要走近学生,那么教师就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比如在一节三年级上册的《毫米、分米的认识》上,为了让学生观察1厘米 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我与学生一起去观察,发现1厘米 长度中有许多个小格,并告诉学生1小格就是1毫米 ,再通过数数,发现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从而得出1厘米=10毫米这个结论。这样,从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我的参与,学生当然就心领神会了,使学生学起来有平等感,有合作的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状态。有了这一前提,就为“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了保障。

2.10.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学生之间有生活经验的差异,原有基础的差异。既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关于元、角、分计算的课上,我设计了一场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在讲台前摆放许多小商品,有铅笔、橡皮、尺、本子等。分别标明价钱,然后给每人十元钱,让学生自己去购买想要的东西。孩子们拿着买了的东西,要说明十元钱是怎么用的,当然有“售货员”监督。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购物。生活化的课堂展开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在愉快的气氛中张扬了个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含2”模式学生研究论文

性。这时,一个“售货员”举报:“老师,他买的不对。”“怎么回事?”我询问。“他用十元钱,拿了十元多的东西。”举报的孩子回答。没等我追问,那个买得不对的学生已经开口了:“打折。”他把买的东西和打折的价格计算分文不差。你能说这孩子调皮吗,不能。这是孩子的童趣,是他在发挥着聪明才智,我说:“哦,可以打折。”这决不是纵容学生调皮,恰恰相反,这样做不仅给了孩子极大的尊重和理解,更是保护了学生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思维和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自信心。同时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张扬。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合作探究和互相交流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善于把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学中悟、学中做、学中思”,真正学会“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习效率 。 如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达到不教”。现在已不是如何使学生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时代,数学课以其独特的逻辑性和思维方法尤其应该让学生去“学习”去“创造”,充分让学生自悟、自得。正如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数学课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我国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这一理论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要在做上教,做上学”。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也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从事数学练习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做”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并不断地产生“做”的需要,以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3.结论: 总之,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我在传授知识、技能时,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我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数学基础知识及其教学的再认识》,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

[2]《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中期研究报告(续一),

章建跃;

[3]《教师职业素养考查设计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建明; [4]《数学“分层自学辅导”教学实验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力;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含2”模式学生研究论文

[5]《课改实验状况与思考史青山》,人民教育出版社,王从珍; [6]《关于教育观念的几个案例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黄秦安; [7]《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附录:

1.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有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保障,那么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便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有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一节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一课上,我让学生探究如何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内容计算周长时,有的学生把每一条边测量好了再加起来;有的用绳把这个长方形围一圈,然后展开,再测量有多长;还有的测量好长和宽后,分别乘 2 再加起来,等等。学生想象奇特,各有其独特的见解。不管结果怎样,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这时,教师要放下“尊严”,做一个谦虚的倾听者,虚心地融入学生中间。通过学生有意义的活动和叙说,教师能够认真倾听学生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不仅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很多新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还让学生感到有被尊重的平等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提倡多元思维。 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例如:在教学口算除法时,提出60 ÷3如何口算,学生有许多想法。有的凭经验和直觉认为,先算6÷3=2然后再添上一个0得20;有的凭旧知识认为可以算除法想乘法,因为20×3=60所以60÷3=20;有的从数的组成上来想,即6个10除以3得2个10,就是20。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路开阔了。再如,教学长方体面的特征,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学生有的用量的方法,有的用画下一个面与另一个面重合的方法,有的用揭下一个面与另一个面相比较的方法,有的则凭视觉观察等等。多样交流的策略经历,无疑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过程。

2.讲究评价艺术,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在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较积极的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想法,对学生各种想法如何评价,直接关系能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恰当的评价将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催化剂。

首先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评价应注意情感效应,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他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达得不够清楚,这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朗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完全错误,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意料,但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含2”模式学生研究论文

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机械重复一些套语,如“你真棒!”“好的”“很好”等等。

其次,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也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奖励手段,如奖聪明星、小红花、获胜旗等等。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准备一些印章,这是为了赏识孩子们而准备的。在课堂上,哪个孩子有了好的表现或有奇思妙想,我就会把印章印在当天的家课本上。这种赏识孩子的方法,在课堂上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强化了其优良行为。孩子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课堂不断出现精彩的场面。实践证明,在这样一种人人都得到尊重和认可,人人都积极参与的状态下,学生的充分发展将不再是个空想。

3.在“做”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一册的《圆的周长》时,在课前运用 CAI 课件演示一个动感的画面:一只蚂蚁沿着一个圆爬行了一周,并用变色、闪烁的效果把它定格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问学生怎样算蚂蚁爬行的路程(即圆的周长),这时学生个个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多种多样的方法,还积极动手操作、验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多种多样。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的教学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而是在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深度、探求解决的办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为目的,即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所以,在课堂上要 把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达到手、脑并用,使学生愿学、乐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尽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现实情境、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二册的《圆柱的表面积》时,先让学生猜猜自带的圆柱体物品的表面积是多少,再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算的,然后我以旁观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验证猜想、最后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全程投入,运用各种方法(剪、拼、补等),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做法,看到他们都在兴致盎然地“做数学”,都在数学活动的乐园中寻找自己称心如意的答案,都在不知不觉地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自身的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我感受到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 学生的集体智慧是不可估量的 。

4.在“做”中促使学生获得求知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他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开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并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能启迪大脑思维,对所学过的知识理解更深刻。我们力图“让课堂成为一个各抒已见的场所,一个探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含2”模式学生研究论文

索问题的场所,一个聆听他人发言、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或条件,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正如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圆的周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以猜想——验证——结论的顺序进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然后归纳出圆周率的概念,学生经过亲自动手测量,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圆周率的概念与取值,最后引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些都是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践的结果。利用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整堂课学生在主动参与猜想—验证—设疑—解疑的活动中,明白了数学知识可以先依据旧知进行猜想,再对猜想进行验证,然后在验证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直至获取真知。这样,学生就在“做”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为他们今后自己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次在学生体验到探索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时,我也体验到“做中学”这种科学教育理念给我的工作带来的快乐和丰硕的收获。事实上,当学生在“做中学”的同时我也在“做中学”,我们都在“做中学”的科学乐园里一起经历着探究和发现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致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老师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谢她的谅解与包容。没有李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感谢我的班主任刘老师,谢谢他在这四年中为我们全班所做的一切,他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再次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四年的学期中结识的各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推荐第10篇:《怎样做教育教学研究?》

《怎样做教育教学研究?》

目录

1.教师怎样做科研 ....................2

1.1.什么是教育科研 ..................2

1.1.1.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障碍与有利条件 ............2

1.1.2.研究方法、成果形式、研究步骤 ............2

1.2.课题研究是教科研的主要途径 ...........2

1.2.1.有一个研究的中心(即理论支撑)——有具体操作思路 .....2

1.2.2.教师做课题研究的目的 ...................2

1.2.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反思教学 ............2

1.3.教师应做怎样的研究 ..................3

1.3.1.适宜教师做的研究有: ...................3

1.3.2.教师怎样做研究................3

1.4.课题实施的三个阶段 ..................3

1.4.1.实践阶段 ...................4

1.4.2.总结阶段 ...................4

1.5.研究成果有什么 ..................4

1.5.1.教育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4

1.5.2.教育研究论文 ...................4

1.5.3.怎样撰写教育研究论文 ...................4

1.5.4.怎样撰写研究报告 ...................5

1.6.做科研的几点建议 ...............5

1.6.1.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5

1.6.2.在文章中显示自己的表达能力................5

1.6.3.参考文献的引用................5

1.6.4.动态的科研,科研靠积累。............6

附: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6

1.教师怎样做科研

1.1.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过程。是将自身和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作为研究对象,不断研究、批判、总结经验,从而得以不断发展过程。

1.1.1.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障碍与有利条件

1.两个障碍:

a) 客观障碍。理论储备不足、科研能力不够、缺少科研氛围、学校重视不够、专家引领不到位等,再就是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不够等等。

b) 主观障碍。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畏惧感。

2.有利条件。有免费的研究对象、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可以取长补短。

1.1.2.研究方法、成果形式、研究步骤

1. 教育科研常用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总结法、文献法等。

2. 常见的教育科研成果

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课题结题报告(研究报告)、教育论文或论著。

3. 教育科研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1.2.课题研究是教科研的主要途径

1.2.1.有一个研究的中心(即理论支撑)——有具体操作思路

课题研究就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

1.2.2.教师做课题研究的目的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

1.2.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反思教学

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进行反思教学。

1.3.教师应做怎样的研究

1.3.1.适宜教师做的研究有:

 基于身边问题的研究; 嵌入教学的研究,研究与工作结合在一起,改变工作的方式; 融入教研的研究,提高教师教研品质; 情境式、体验式研究,充满着教师来自实践的行动,感悟及思考; 多形式、多层次的研究(简便易行的研究方式,朴素易懂的成果表达)。

1.3.2.教师怎样做研究

1.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 想自己的问题,从问题中找课题。在众多问题中选择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从现象中追问关键问题。 重视我们的经验,从经验中找课题。 关注学校的特色,从特色中找课题。 在新的教育理论中寻找升华点。 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对接点。 在与他人比较中寻找空白点。 在教育理论文献中寻找支撑点。2.从教育理论中寻找研究课题

3.做一个简单的研究设计

描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准备采用怎样的研究方式。准备采取那些研究措施。用哪些形式证明你的研究过程、结果。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

1.4.课题实施的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工

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

a) 搜集或记录资料丰富、真实详尽

b) 查阅文献,确定研究方向

c)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d) 看既往发表的文章,知道大方向

2.设计课题:为了阐明问题,不论结果为阳性或阴性,都能写文章。阳性结果说明什么,阴性结果说明什么。

a)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

不可走极端。

b)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

来,形成整体印象。

c)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或html格式的文

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

d)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防止由于转引造成以讹传讹

e)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

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3.方案设计

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

4.课题论证

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第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

第二,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

第四,前期成果有哪些?

1.4.1.实践阶段

1.扎实的实践,不走过场、不玩花哨。

2.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

3.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

1.4.2.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

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1.5.研究成果有什么

1.5.1.教育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和研究结论的文献,包括:

 调查报告(含观察报告、测量报告);

 实验报告; 行动研究报告; 经验总结报告。

1.5.2.教育研究论文

针对现象、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作出解释和论证。包括: 

 经验性论文 研讨性论文 评述性论文 学术性论文

1.5.3.怎样撰写教育研究论文

 具有科学性、学术性、独创性、开拓; 符合论文格式和文本规范; 有学术价值,能指导教育实践; 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

 叙述实践、提炼经验、体现特色。

1.5.4.怎样撰写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是实施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任务完成的工作总结,是课题评价验收的重要文本。

结题报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概说:概述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级别、文号、课题背景、课题组成员,主要研究步骤、过程、时间发展。

(2)方法:做好本课题的作法、体会、经验,包括指导思想,研究策略,具体方法,如何争取领导改善条件,处理各种关系,如何推广阶段性成果等。

(3)结果:列举本项研究所取得各种形式的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社会效益或阶段性成果。

(4)评价:对成果和不足作出评估,对成果的应用推广、对本项科研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建议与意见。

结题报告的写作要求:

1.紧扣主题

围绕研究对象、内容和目标,回答预设问题。

2.预先整理好实验数据与素材。

 做好材料的选取——要选用最有价值的材料,与论题无关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的 材料要坚决去掉;确定正文材料和附件材料。 做好材料的加工——调查数据、测试数据、实验数据等材料要采用教育统计的方法

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从中找出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

3.拟好三级提纲

提纲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形成整体,减少行文时走弯路。

4.观点鲜明,突出创新

5.反复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多听意见,多角度论证,减少失误。

1.6.做科研的几点建议

1.6.1.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课题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1.6.2.在文章中显示自己的表达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毙掉。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

1.6.3.参考文献的引用

a) 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

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

b) 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c) 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d) 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

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e) 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

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1.6.4.动态的科研,科研靠积累。

f) 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文献要追踪。

注意追踪。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附: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1. 详尽的课题方案

2. 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a) 课题名称;

b) 问题的提出;

c) 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

d) 研究的内容;

e) 研究的方法;

f) 研究对象;

g) 研究步骤;

h) 研究保障;

i) 成果预测;

j) 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

3. 付诸行动

a) 学习理论、经验(学习的目的性);

b) 设计活动(设计的思想性);

c)

d)

e)

f) 实践验证(行动的改革性); 观察效果(观察的细腻性); 行动反思(反思的深刻性); 调整提高(调整的针对性); g) 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

g) 过程记录(记录的真实性)。

4. 总结提升,形成成果(归纳、分类、分析、筛选、提炼、整理、成文)

第11篇:教育教学研究期刊征稿启事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杂志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杂志》杂志由中国国际教育学会与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新华教育导刊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中文核心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286-6288,国内刊号:CN12-1989/G)本刊以着重反应各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认识,总结新时期教改实践中探索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经验为特色,为辛勤工作在我国教育战线的园丁们提供一个集中展示与交流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的平台,以“博纳百川,融汇创新”的理念来为我国的教育工程献计献策,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本刊自创刊以来,以“严谨、端正”的办刊态度和“兼收并蓄”的学术风格,并特聘请国内重点高校经验丰富的资深专业人员担任对各种稿件的加工润色工作,深受各类学校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的欢迎,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发表与交流学术成果的理想园地。欢迎投稿、推荐稿件!

本刊设有热点述评、高等教育研究、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与探讨、创新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管理、教育经济、德育研究、人文教育、音体美、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综合论坛等栏目。凡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或对教育者感兴趣的其它话题均在本刊编选之列,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向本刊投稿。本刊面向广大教师常年征稿!

征稿对象: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各级教育科研和实验室部门

征稿范围:

1.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教育理念、模式、方法新论;

2.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的论著,教育改革的新思维、新探索、新实践;

3.教育体制改革(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学校发展战略研究;学校运营与管理研究(品牌建设、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师德、师资队伍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等的研讨;

4.新课改、各科课程改革研究、学科和专业建设,教材编写、教案设计、教学互动、新教法尝试;

5.教育动态介绍,新信息传播技术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应用与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6.有关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研究,以及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等的新思想、新探索。

来稿要求:

1.作者应遵守《著作权法》,为维护作者及本刊权益,来稿请加盖单位公章或由作者本人亲笔签名,并确保不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文责自负。

2.稿件长短不限(国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享有优先发表权),一般稿件以3000字左右为宜。

3.来稿请务必附写该文300字内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并要求翻译成英文(包括论文标题),如翻译不便,本刊编辑部可代为翻译。

4.来稿请务必在论文题目下面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详细通讯地址(单位门牌号或住址)、邮编、E-mail、联系电话等,以便编委会能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投稿须知

1.投稿请采用电子邮件加word格式(*.doc)附件,发送至本刊电子信箱

(chinaedu26@163.com)。邮寄稿件请采用打印稿。无条件者请用标准稿纸抄写,字迹务必工整。

2.来稿务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并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学位、毕业院校、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或业务范围、学术成就等。

3.参考文献,请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正文后依次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处及出版日期;

4.文稿请尽量不要采用图示图表,计量单位等请按国际标准书写。

5.本刊主张学术自由,有权对来稿做文字加工和编辑整理。如不同意改动者,请在来稿中注明。本刊因工作量大,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6.本刊聘请国内重点高校知名教育专家担任编委,收稿后均可在5个工作日内及时审稿,作者可在投稿后2周内得到书面稿件受理通知书。网上投稿者3天内得到本刊电子邮件回复,准予录用者由本刊给第一作者签发书面“稿件录用通知书”,并告知有关刊载事宜及刊后服务。若在投稿2周后未收到本刊任何书面回复,请立即来电查询!一般从投稿到文章刊出最快一个月,论文刊出后赠送该期杂志一册,颁发论文证书。部分论文可推荐参评本刊组织的全国教师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全国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并颁发优秀教研成果证书、优秀教案证书(分等级奖)。

诚聘编委:

因工作需要,本刊拟在全国教育系统聘任“特邀编委”,凡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在教育领域从事各种工作,有一定组稿能力和宣传能力的教师均可报名应聘。应

聘者需寄书面申请书、职称证书复印件与个人简历一份(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或业务范围、学术成就、社会兼职等),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电话,经本刊编委会审核合格者统一颁发编委证书,聘为当地工作站负责人,负责本刊在当地组稿、订阅等工作。每届任期二年,届满可连任。待遇:按时按组稿量领取组稿经费(具体协议与编委证书一同寄出),或免费刊发论文,免费赠阅本刊杂志,应邀参加本刊举办的各类学术会议和其他活动。 其它合作:

1.本刊受中国国际教育学会和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委托,定期评选若干名“华夏名师之星”,由中国国际教育学会和华夏名师之星评审委员会向当选者颁发荣誉证书及名誉铜牌,有意参评者请来电来函咨询。

2.受中国国际教育学会委托,由本刊编委会具体负责,特邀在教育界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的人士担任中国国际教育学会高级研究员,有意者可来电来函索取相关资料。

注:投稿同时请汇寄审稿费20元/篇,随稿件一同寄达。(网上投稿者请通过邮局汇款至编委会)

通讯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杂志编委会

邮编:100085

投稿邮箱:chinaedu26@163.com

投稿查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即:维普资讯网)、博看网、全刊杂志赏析网

第12篇:教育教学研究年实施方案

侯谢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扎实推进我校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校教改工作:

组 长:于仰海 副组长:张泽星

组 员:赵文静 于海平陶玉 常哲峰

2、领导小组职责:

①负责对本校教改实验的领导、组织,总体安排部署,确定工作方向,制定各种制度、职责、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

②做好教改实验宣传工作,具体组织对高效课堂教改理论的学习、研讨和执行,并做好推进教改实验的日常工作,认真组织教师的教改培训、教法研究等校本培训工作。

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专项教改实验工作会议。及时发现和反映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④组织教改经验交流和阶段性总结。 ⑤在经费使用、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等方面提供保障,组织协调并及时解决教改实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目标任务:

1.构建高效课堂,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

2.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习效率。

3.以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备课方式的转变,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实现课堂效率高、教学质量高、学习效益高的目标。

4、引导教师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理解课标和把握教材的能力;通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显著提高。

5、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使教师准确理解课标要求,系统掌握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特点,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加强新课程教学实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步骤及措施: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典型带动,模仿适应阶段(2018年3月—2018年4月)

本阶段主要目标为:

1、做好全体教师的理念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能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课改实践当中去。

2、通过组织学习、网络自学、现场观摩等方式让全体教师掌握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理解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适应高效课堂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付诸于实践。

3、让全体学生逐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高效课堂课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高年级语文、数学两科高效课堂教改实验。

2、准备相关资料、表册,编印并下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制度、方案、措施、理论、案例。

3、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观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展示课,召开全体教师高效课堂研讨会,开展教学评议和互动交流活动。

4、高年级语数教师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探索、模仿、实践中去。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术助理,选举学科长和小组长,并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要求每一位参与教师及时总结反思,总结教改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存在的有关问题,以便于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5、学校领导入班听课,及时了解实施过程的困难,反馈有关存在问题,总结并推广优秀经验。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熟练应用阶段(2018年4月1日—2018年9月30日)

本阶段的大体目标为:

各学科教师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制度要求,各学科初步形成“预习——展示——反馈”的高效教学模式,全体教师对此种教学模式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能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由对重视研究教法彻底转到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增强,能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使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高效,发言积极,学习兴趣浓厚,成绩能有明显的提高。 具体措施:

1、各位教师做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工作,大胆实践和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在预习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指导,深入研究指导学生预习的有效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通过组织组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探讨研究等多种方式提高全体教师运用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尽快掌握此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3、抓好教改实验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加强对全体教师教改实验的全程跟踪和反馈总结。要全面抓好对全体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同时,教研组要加大对备课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备课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面、多角度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

4、学校在五月份进行一次高年级语数学科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汇报观摩活动,通过听评课初步确定出各学科教改带头人,并对其重点培养。

第三阶段:经验推广,总结提高阶段(2018年10月1日—2019年1月)

本阶段大体工作目标为:

教师已积累“高效课堂”的做法,各科教学模式定型。老师和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具体工作:

1、总结经验。各位教师及时总结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论文、教育随笔、教学研讨等形式在全体教师中予以交流推广,以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创新提高。教导处在总结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教改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种制度、措施,以便于深入以后更进一步的使高效课堂研究向纵深发展。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改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研组、优秀班级、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奖惩措施:

对考核在前三名的老师,学校将在年终评为“课改标兵”等荣誉称号,并优先考虑评为每学年的“优秀教师”。

第13篇:民商法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针对我国专职院校开展民商法教学工作的现状情况,并针对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的教学工作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从革新的角度关注民商法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全新的角度和方式进行教学理念的改革,设定全新的教学目标,实现对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重视革新教学路径的部署,实现教学内容的升级。提升非法学性质的专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应当从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重视发展具有全面性职能的人才素养,为未来我国民商法工作的具体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道德教育;基础;民商法;教学研究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的质量升级需求。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全面性人才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能够为未来我国社会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重视对专职院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在基础教育工作实施的基础上进行人才素质和法律相关知识的引导,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遵循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重点需求,进行以改革为核心的民商法专业教学工作。坚持以伦理道德作为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理论,需要从实际的教育工作当中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革新,保证具体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以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作为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满足引导学生培养其综合素质的重点途径。

一、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的民商法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且实际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一般是理论性概述的内容,对于社会实践的应用讲解内容比较少,会影响非法学性质专业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需求。关注当下我国非法学性质的高职院校民商法课程开展情况,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问题。概念性的课堂展示过于繁重,而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缺失性,影响了学生未来参与社会工作的需求,导致很多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优化与完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经济和贸易学的相关专业,针对这些学习科系进行民商法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学生对于相关法律学常识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实际的教学成果展示出现问题,也影响了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导致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和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融合,也会造成学生理解出现偏差的情况,严重的阻碍了学习能力培养的需求。

二、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专业课程教学理念

伴随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工作的改革需求。在我国颁布新课改政策的历史性阶段,针对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专业教学工作进行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提升我国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性基础。本次研究就针对我国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够通过教学理念的革新实现对其本质的转变,通过核心的改革工作内容实现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的深入死牢,重视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工作要求,重视对学生社会伦理和道德理念的渗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教育,需要教师从传统的教学主体中分离出来,并以教学引导人员的角度着手进行教育工作的质量优化和升级,在实际的教育工作当中进行改革的操作。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通过科学的政策指导实现对教学内容丰富化的塑造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理念和思维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对于社会文明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需要从实际的教育工作理念入手进行改革,提升其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整体素养。

三、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专业课程革新教学目标

针对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目标的革新,主要是希望能够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体系当中进行创新的改革,希望通过课堂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次研究就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从个人认知和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考虑到民商法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课程中占据重要的理论位置,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教学引导,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程度,对于学生未来参与社会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以培养供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教育的基础目标,才是符合社会进步的教育制度和体系改革。针对非法学性质的专职院校进行相关民商法的课程教学引导,需要认识到社会公共道德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价值。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实现道德教育的引导力量,能够从学生内心价值观的改革及引导,进而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改革与完善需求。针对我国新时期提出的教育课程改革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政策应用,对于完善高等专职院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够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的非法学性质的专业民商法教学工作需要符合实际的教学需求,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专业需求角度进行考量,在实际的课程讲解和完善及优化工作内容体系上实现对相关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通过实践工作的优化与完善需求,增加课程设计的科学性,让学生更好地结束和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更加有助于体现教学理念和方式转变的科学性。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提取精华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的民商法科学知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当下新课改政策实施的整体环境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为了彰显伦理道德引导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实践课堂环境和氛围下实现对相关民商法内容的了解及掌握。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实践教学课堂,例如模拟法院的情形,进行法律方面的援助。在实践的课程开展过程当中让学生了解法律和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了切合实际生活的理论内容,保证了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专业课程革新路径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民商法的专业课程教学,应当考量到实际教学工作的非法学性质特征,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革新路径探讨和研究。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对教学内容丰富化的执行需求,在具体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能够优化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实现对相关教学工作细节的完善目标。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并没有很多机会参与到实际的法庭审判和法律工作内容当中,因此,对于这份工作具有非常重的好奇心,内心也充满了对法律相关工作的价值探寻需求。因此,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展开的教育工作应当更加重视实践活动的应用,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路径,在具体教学的过程当中应用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讨论,通过教师对自身社会资源的应用实现让学生更加了解和掌握民商法相关内容的需求,保证教学价值的充分体现。

六、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专业课程革新内容

针对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专业课程教学工作进行教学内容层面的改革,主要是为了革新传统教育工作的理念,从学生参与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入手,进行相关课程的优化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实践应用的强调作用不大,革新后的创新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希望能够通过道德和伦理认知的引导,让学生人们发现自身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并以实际的社会文明发展为己任,进行自我的完善和优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需求角度入手,进行相关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设计,保证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具备综合的工作能力,对于法律和道德伦理的相关内容具有良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社会体系的发展影响法律内容的变革,法律的相关制度和概念内容属于社会发现下的可变化因子,但不是绝对的影响因素。但是,研究发现不能忽视法律制度和相关内容的影响性,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法律法规内容的学习,对于社会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通过对非法学性质的民商法进行专业的教学,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道德和伦理方面的专业素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当中实现对学生相关实践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社会文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七、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探讨和总结能够发现,针对非法学性质的专业院校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不单单需要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方向进行革新,还需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当中走出来,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进行科学的调整,满足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目标及要求。通过伦理道德的影响,让学生们更加关注礼让的意识思维,也愿意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成为文明发展的代言人,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进而实现对相关民商法内容的了解与掌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辅助建议,实现对相关违法性质活动的干扰和管理。这也是本次研究开展的重要价值,更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远凤.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民商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大学教育,2013(6):70-71,73.

[2]姜友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系转化的专题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12(20):28-29,32.

[3]张力,郑志峰.从教育到实践:论法学硕士“理论型”定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6):4-10.

第14篇:中专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中专生处于渴望受到关注的年龄阶段,他们在中小学期间,因成绩较好而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普遍关注。进入中专阶段学习后,上述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由于同班同学中,大多数是初中阶段学习比较刻苦、用功的学生,加上学习负担明显加重,再要拔尖不太容易。二是入学后,远离家庭,缺少了家长的关心。三是中专教师也不像中小学那样事事操心。于是,很多学生都不适应,觉得自己被忽视,学习自觉性减弱,成绩下降,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大不如前。为填补这样的心理需求,有的同学参加同乡会、校友会,有的积极与以前同学联络,有的谈恋爱寻求彼此关心。这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摆脱了孤独,但又加深了同周围老师、同学的隔膜。有的同学甚至以在学校捣乱、犯错误来求关注,造成每个班都会出现几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属于在初中阶段各方面表现较好的那类。相反,有的同学没有被忽视的感觉,各方面情况就会比较好。举个典型的例子:中专新生刚进校时,老师会根据档案情况,短时间内观察并确定临时班干部。这些临时班干部在工作一段时候后,学习、工作都有较出色的表现。这一方面由学生内在素质决定,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担任班干部后,受到关注较多,达到了内外因的有机结合。要充分发挥中专生的积极性,就应当让其感受到足够的关注。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班主任注意关心每个学生

班主任管理学生,不仅仅是管事,更要帮助每个学生进步。所以班主任在落实好学校安排工作的同时,还要针对班级学生进行实际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可分为几个阶段进行:首先是评价阶段,对每个学生做出恰当、正确的评价,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目标和努力方向。目标应尽可能具体,如学习成绩达到平均多少分、体育锻炼达到什么程度、组织纪律达到什么要求等。还应注意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过高,也不要过低,要制定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合理目标。然后是指导阶段,既要根据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又要密切注意学生实际。学生进步较快时,可以进入巩固阶段。巩固阶段应减少对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自己习惯,巩固已取得的成果。若这一阶段学生出现退步可退回指导阶段。在完成上述循环后,重新评价学生,提出新的目标,进入新的阶段循环,这样循环就像上楼梯一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二、任课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接触

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言行是非常注意的,小到写字、板书的排列,大到思想作风。他们也非常在意任课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好恶直接影响他们的表现和成绩。所以,任课教师应加强同学生的接触,这种接触不能只局限于课内,还要延伸到课外,即每个教师都须负责几名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思想各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对其工作进行考评。任课教师还应把批改作业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渠道,批改作业时不能只判对或错,还应有相应的批语。批评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指出,比如具体说明是概念不熟悉,还是计算错误;是分析错误,还是综合能力差,还应指出学生的进步并提出具体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自觉改变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三、组织学生共同参加集体活动

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必要环节。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党团组织要积极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强化集体观念。在班级内部、班级间开展一些活动,让每个人发挥专长。即使只能是部分同学参加的活动,也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如男生足球赛,可让女生去助威,人人都有参与感,活动结束后可组织郊游、舞会、卡拉OK等活动共同庆祝。还可组织以小组或寝室为单位的竞赛,全组或寝室共同获奖,促进同学间的情感联系。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中专生获得比较多的关注,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培养他们进取、乐观、合群的心理品质,对他们的学习及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15篇:教育教学研究基本功心得

教育教学研究基本功心得

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语文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新理念下的教学实施基本功,要重视设计课堂,重视引领学生走进教学,建立学习组织,要有反馈与调控的基本功,要强调合作教学基本功和建设课堂文化基本功。

不论一节课内容难易,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有好的设计,好的提问,好的合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着许多变数,需要我们教师去把握,去调控。

第16篇:教师教学研究心得体会(材料)

导语:教研活动则是教师有目的、有过程、有方法地分析和解决学校课程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教育教学问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的一种实践性、反思性的专业发展研究活动。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教学研究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师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一)

我们中心小学每周三的语文教研活动每周都按时进行,不管是看视频上的名师课堂展示,还是我们学校语文教师出的公开课,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位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我校语文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完几位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鲁少宁老师在教学《蚂蚁和蝈蝈》时,她出示了一组词,让学生选个词说一句话,这样不仅引导学生积累了词语,又使学生在词语中感受到了词语不同的特点,为学生学习新课打好了扎实的基础。郭春玲老师《学写日记》一课中,采用吹泡泡的游戏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郭老师优美生动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写日记。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王景燕老师在上《黄河的主人》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课文的重点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文章就是成功了一半;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文言文的奥秘之处。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开火车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黄河的主人—艄公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王新景老师在上《鸟岛》一课时,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张艳芳老师在上《水》一课时,她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教师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二)

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们南麻五小幼儿园立足本园发展,加强园本培训。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园本教研工作

如果说,教师的素质是决定一切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那么,我们认为,面对今天我园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园本培训及开展园本教研应是我园保教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的办园理念就是:“自主、协作、探究、创新”。通过园本教研,让教师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之中。在施教的同时,为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加强园本培训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首先,园长亲自抓幼儿园工作,由她牵头成立了以园长为首的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辅导员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其他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其次,我们把园本工作列入幼儿园每周活动设计中;每学期,我们还定时召开园本培训园本培训活动,及时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园本培训工作进行及时的调度,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计划,确保培训落实到位

为确保园本培训落到实处,制定了园本培训工作的计划,列出培训的内容和安排,教师再依据总的计划制定出本班的园本活动计划。这样既指导了教师的学习,又明确了学习的内容,让老师们知道了学什么,什么时间学,统一了步骤,保证了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督促教师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园本教研形式,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促进教师成长。

一是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让人人都有参与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理解了园本教学的重要性。

二是,为让教师能很好的从经验中去反思、积累、升华,我们要求每人每月必须写二篇教育叙事,内容可以是孩子的追踪记录、可以是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想法与体会,可以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等等,但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记得上海的特级教师应彩云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进孩子的世界,你会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会从这里收获快乐与支持”,这也就是幼儿教育的内涵所在。

另外,我们从幼儿一日活动入手,引导孩子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从操作中发现问题,学着解决问题,通过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一个个主题,营造出一个与幼儿生活本身密切相关的高度整合的课程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习知识向体验知识的转变,真正符合了新大纲提出的让孩子主动发展的要求。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各层次教师培训:

我们将以提高教师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水平为目标,实现“培训——探索——操作(灵活性、创造性)——总结”一体化的路子,并针对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使教师尽快掌握园本课程的精华所在。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争取教师全部达标。

2、继续积极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进一步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记录,有总结。注重形式多样,讲究方法。

在今后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不断到改进,不断创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促进全园教师保教工作的提高。为使我园成为全区最优秀最具实力的乡镇幼儿园而努力。

第17篇:学习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今天,聆听了柳夕浪老师的讲座《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真是受益匪浅,学习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心得体会。柳老师深入浅出的解析了“教育教学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意味着什么”和“如何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从中颇受启发,同时,也引起诸多思考。

教育教学研究对于现在的教师来讲并不陌生。甚至几乎人人有课题。但反思一下,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研究”的真正含义呢?柳老师在讲座中强调:“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现实中,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呢?从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来看,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有的人甚至连什么是教育教学研究都还没搞清楚,更多的人却是在为研究而研究。像讲座中所列举的例子,在我们周围不能说比比皆是,但至少为数不少。有的人甚至为了评职称,不得不去主持一个课题。有些部门也把它作为评选各类荣誉的一项条件。使教育教学研究走了样,变了味。

教育教学研究归根结底,就是“用研究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而所谓更有价值,就是要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核心宗旨就是要使学生健康的成长。我们的研究一旦偏离了这一宗旨,那么,无疑就会做歪。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

“用研究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日常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如何教好书,简单说,得先备好课。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说到底,离不开“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用心的研究了,是否在用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日常工作了。比如说,课标有了,教材有了,那教师要做的是什么,教师要做的就是研究如何使用教材去实践课标,是需要用心去研究的。我觉得,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教学中处处有研究。我们就是要“把我们听到的做出来,把我们看到的做出来,把我们想到的说出来,把我们做到的写出来。”而我们还要做的一点就是把我们的研究加以反思,提炼,把我们的思想转化为理论,这就是教育教学研究。

眼下“科研兴校”或许已成为一种时尚,由中小学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各级教育科研规划项目数以万计,有的学校科研课题多达数十个,而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的是,那些所谓的科研成果是否真正的服务了我们的教学,是否真正的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 “两张皮”现象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研究归研究,实践归实践。理论与实践脱离,研究与实践分离,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最大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十分清楚这一点,甚至我们的身边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现象。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另一个问题的思考:如何选择有价值的专题。正如柳老师所讲的那样,所谓有价值的专题就是要“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突破口,以此带动整个教学。”“有的问题实在是无法解决的,最好不要去碰它。有些问题尽管很具体,但又无法解决,就不是科研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可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方案,人家已经做好了,完全可以拿来、照搬,也不一定要花多少精力去研究。在选择问题时,要从实际出发,要有一定的价值和一定的可行性。”归根结底,我们要从日常工作中去选择,从小处着眼,选择我们需要解决的,有价值的,有可行性的问题去研究。我们的研究成果也才更有价值,才能够真正的为教学服务,从而带动我们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柳老师讲的另外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坚持。教育教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那样是做不好研究的。柳老师所列举的美国关于大班化和小班化教学研究的例子,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启

总之,柳夕浪老师的讲座,对我们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位教师都可以说是生动而有意义的一课。他让我们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对曾经的有失偏颇,有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更好地指导了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使这项工作朝着更加务实,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方向迈进。

第18篇: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关注理论知识到关注学生个体的转变;从重视理论学习到重视实际技能训练的转变;从向书本学习到向生活学习的转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普通话知识技能,将来才能更好地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口语课堂;教学;学生;训练;生活

新建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适应国家战略结构调整升级转化,同时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社会各行业的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将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也就是说能用标准或者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小学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学生必须掌握教师口语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师口语》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各级师范院校的课堂至今差不多二十年时间,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历史可谓短暂,而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校本科教育的培养时间就更加短暂,与有着百年历史的其他学科专业比较,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我国幅员辽阔,方音各不相同,各地的教育实际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立足本地的教育实际,构建适应本地区本民族的适合自己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体系。因此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口语课堂教学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才能切实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培养适合小学教育专业需要的人才。

一、高校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现状

(一)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新建地方高校教师口语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沿用老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往往只重视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追求理论知识系统完善,课堂上如果没有把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就觉得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时的课堂出现满堂灌的景象,教师成为课堂的唯一主角,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又是另一回事,至于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教师实际上无法把握,教学效果因而无从确认。这不符合应用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缺失基本技能的训练

课堂我们关注的是理论学习与把握,留给学生实际训练的时间非常有限,甚至根本就没有时间练习。客观上我们也受到教学时数的限制,没有更多的时间完成基本技能的课堂训练。新建地方高校《教师口语》课总学时一般安排32-47学时,而教师口语课的理论知识非常庞大,光是普通话语音知识,用这些课时来实施,时间已经很紧张,课堂上几乎不见训练的踪影,这很不利于学生实际技能的掌握。

(三)囿于课堂的教学

《教师口语》的教学囿于窄窄的课堂,从书本来到书本去,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习口语仅仅局限于课堂,走出教室,该是什么样的乡音土语还是什么样的乡音土语。另一种现象是学生在读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时,能够读准确字、词的声韵调,但一旦进入朗读,原有的方音土语就出现了,说话题更是暴露了所有的问题,或者是只顾读准音而忘了文章的感情,出现“读字”“念字”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平时说话每个字词的声韵调音准还不错,但是通篇说下来语音面貌就很差,基本上是乡音乡调,即“字正”,“腔不圆”。这些都是没有把学习与生活很好地融合起来的缘故。

二、高校教师口语课堂教学实现三个转变

显然上述《教师口语》的现有教学模式,不适合应用技术性型大学的课程培养目标,因此需要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关注点,重点难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重新的认识和全新的实施方式,实现以下三个转变,可以切实培养我们的人才。

(一)从关注理论知识到关注学生个体的转变

建构主义理论学者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是理论知识的主动接收者,是信息意义的积极建构者。学习不应该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被动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独特、鲜活的生命个体,对于学习的热情,难点和效率各不相同。再者《教师口语》的课程性质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它更偏重于技能的学习,众所周知技能的学习,如果没有师生一对一指导,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必须从关注理论知识的课堂转向关注人的课堂,切实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难度,关注学生的成长,真正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帮助,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成长。

1.把握每个学生的特殊性

教师要熟悉把握每个学生的特性,真正做到以人文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给予学生提供最恰当的学习帮助。一是地域的差异性,我校学生大多来自福建本省,福建方言复杂多样,方言的重灾区。普通话水平与国家要求相距甚远,就是来自外省的学生也以偏远地区为主,普通话语音基础也相对差,学生基础方言各不相同,语音情况差别较大,北方和南方,城市和乡村学生普通话语音面貌都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二是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性,每个学生个性不相同,性格气质类型不同,思维特点也不相同,他们对普通话学习的悟性、热情与接受能力都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各学生个性的有效训练方案,比如闽南的学生多做i、ü的练习,闽东的学生多做用ong、ionɡ、üɑn的练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才可能真正受益,没有“因材施教”,口语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

2.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展现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展现。教师从“主讲”转为“听讲”,仅仅是对话的一员,或者是对话的首席与组织者,给学生提供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尊重学生的观点,善于接纳不同的甚至有偏颇的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时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及时的点拨,富有挑战性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时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活跃的课堂,教师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尤其是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及时给每一个学生以关爱、提醒或者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大胆展现,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3.尊重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学习的进程视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而行进,而非教师事先的预设,学生有疑难的地方,适当放慢停留,都掌握的内容可以顺进,甚至跳过。一是恰当处置知识的难易点,妥当地把握理论知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南方的学生重难点在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问题,北方的同学在于个别韵母的问题,甘肃的学生un,ong不分,“春天”变成“冲天”,河南的学生en音舌位错位。难点解决了,教学的进程才可以往前走,否则是无效的教学。二是时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推进学习进程。学生学习的情绪态度如何,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怎样,教师都应敏锐地把握、及时体察,适时给与恰当的应对,及时推进学习进程。学生都明白的问题少讲或者不讲,学生意犹未尽的话题不妨多花些时间。4.给予每个学生恰当的评价考试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学生检验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教师一考定成绩,不够科学合理,甚至有可能伤害到学生的情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改变评价模式,充分体现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入程度和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课堂的发言,平时的测试都纳入期末成绩之内,学生普通话辅导员的考核成绩也加入学生平时成绩。口语考试全凭教师一个人的听力评判,偶尔可能会出现偏颇,因此有多方的成绩更全面完整,最终给学生的评定的成绩更客观公正,更切合每一个学生实际的普通话水平。

(二)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到重视实际技能的训练

《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一门训练课程”,必须“以训练为中心”,[1]1-3还原教师口语课程的性质,切实把训练落到实处。通过大量的训练体验理论知识,从而转化为基本技能。那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就必须妥善处理理论与训练的问题。

1.以理论为指导,促进训练

理论知识是在口语教学实践基础上归纳总结升华了的教学精髓,所以能够以理论为指导,促进训练。首先讲授理论知识必须言简意赅,运用教师自身的演示及图片、图像剖析展示原理,以求让学生获得形象直观的理论知识。其次理论知识是口语能力训练的支柱,理论是训练的前提和保证,比如分辨平、翘舌音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指出形成平、翘舌音不分的发音生理机制,我们的训练就是无效的,运用理论寻求训练的根本上突破口,这样可以少走许多少弯路。第三理论知识是用来指导口语能力训练的,但课堂不追求理论的高深和面面俱到,理论教学可占全部教学时间的1/5,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的训练。通过大量的课堂训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口语技能。

2.古老与现代相结合,强化训练

教师口语教学离不开古老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充分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聆听直接模仿练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达到课堂最大化的效率和高质量的运作,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如运用多媒体展示某个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剖面图,动态地演示口型和舌位的变化过程。如运用光盘带读,既代替教师的工作,又保证语音信息清晰、准确、高效地传达,弥补教师自身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多媒体给学生课后的自学也提供了最好的便利,让学生课后的学习有“法”可依,不至于出现学生的课外自学蛮目、偏离的现象。多媒体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给师生全方位的信息刺激,多样的交互方式,强化了课堂教与学的信息互换,使课堂更加饱满、充实,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巧用多媒体,让多媒体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或者是让多媒体做做花架子,如果整堂课看视频,放光盘,学生容易疲劳,走神,势必达不到教学效果。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多种训练

注重多样的训练方式,课内可以是师生对话,可以是生生对话,可以是人机对话,多方的信息交流,多渠道的练习方式,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比如生生互为老师,训练学生理性地分析语音语汇语法的问题所在,提高识别与解读的能力,避免自身患同类错误。课内的训练还要与课外相结合,形成多方的训练方式。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类型的训练,使课外的训练成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课外训练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组织保证,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训练,并注意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2]

(三)从向书本学习到向生活学习的转化

教师口语的学习必须走出课堂,与生活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转变我们学习教师口语局限于课堂学习的态势,从向书本学习到向生活学习的转化。

1.学习教师口语就是学习生活

口语是一种生活,或者说口语表达就是每一个人每天必须的生活,这种观点蕴涵着这样一个理念:学习口语就是学习一种生活,生活的过程是自然真实的,那么口语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自然真实的。所以教师口语的教学就是一件平常的生活事件,跟学习日常琐碎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我们的教学往往跟生活是有距离的,甚至断裂的,口语学习一经进入课堂,一旦变成文字教材,它就显出庄严神圣,有了这幅神秘的面纱,它就变得不可亲近,跟生活自然拉开了距离。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你跟学生面对面地说一段话,学生很快能明白你说话的意思,同样是这段话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学生的判断力立刻下降了。原因就在于人们对文字敬畏,文字与人们生活的距离。有一道口语练习题是夸夸同桌同学的优点,结果学生说起来非常生硬,极不自然,似乎无话可说,说起来也像官样文章,毫无感情,实际上夸奖别人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一旦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同学说起来就得心应手。口语教学首先就必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还口语教学的本真面目——学习就是生活。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早就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十分重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生活教育。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上我们重新来认识口语的教学:口语就是一种表达的需要,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学习口语如同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一样是一种生活需要。口语教学关爱的是主体生命———师生生命的更完美,提升的是生命的品质、生命的质量,提升人的可持续发展,口语学习可以成为也应该成为生命的一种展开方式。

2.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学习,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实践着教师口语的理论、准则。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自觉地自主地向生活学习。比如我们上课学习了规范的发音,我们下课就有意识地学说规范的普通话,学生课上学,课下说,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比如礼貌的准则,我们把“对不起”、“谢谢”、“我能够帮助你什么吗?”作为我们不离嘴的真诚话语,我们娴熟地运用赞扬的准则,细心地发现同学的优点,由衷地发出赞叹,我们运用幽默的原则化解我们可能遇到的尴尬,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很和谐,我们把合作的准则融入我们日常交际,你会发现可以提升你的人际关系,你会赢得知心朋友,在我有独白的机会,我不忘记实践教师口语的规范性、科学性、生动性等原则,天长日久我的表达水平一定能提高。看电影看电视,听新闻听广播,有意识地聆听播音员演员的吐字归音,体会发音要点,感受纯正的普通话语音,学习普通话的语音语调。中华经典诵读,清明中秋的朗诵会是绝好的学习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收看学习。利用光盘,学习名家名人的朗诵。学习身边人普通话学习的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创造一种良好的校园语言生活环境,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把课内学习的理论知识投在生活中大胆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把知识内化为我们的技能,生活是有意义的学习,学习是有生命意义的生活。

3.教学情境生活化

课堂教学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把生活的真实情境搬进课堂,比如大学生的宿舍生活、食堂生活,比如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恋爱问题,就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问题等等。让学生喜欢课堂。乐于进入情境,积极参与谈话,比如学习儿化韵、轻声词,平时上街买“东西”,夏天吃“冰棍儿”,就是真实的生活状况,设计成对话片断,课堂上学生合作对话,学生会感到生活就是学习。程培元的《教师口语教程》,就是本着这样一个理念设计了许多练习,这些练习是实际生活的还原,实际的生活应该说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难免将来不再发生的事件,学生学起来既觉得有趣,又实在,没有束之高阁的疏离感。生活化的课堂状态,和谐融洽,情感沟通交融,才智共生互赢,师生愉快而有自信地学习生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个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我们的训练,走出课堂向生活学习,在学习与工作中切实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切实培养我们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地方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M].北京:教师口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第19篇:教育基金会颁奖教师代表发言

2017年教育基金会颁奖教师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在这寒风阵阵的冬季,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迎来了八宝教育基金会颁奖大会的召开。有幸在此发言,倍感荣幸,请允许我代表八宝中心小学全体获奖教师,向尊师重教,慷慨捐资助学的八宝教育基金会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和帮助我校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表示诚挚的谢意!

多少年来,八宝中心小学的学子在您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有的已经升入高等学府,有的还在孜孜不倦的追逐着未完的梦想;多少年来,八宝中心小学的老师在您的鼓励下更加热爱这份事业,为八宝中心小学的发展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书写着生命的价值。

当然,我们只能用我们的行动来报答您的深恩,更加热爱教师这份职业。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不能再沉溺于一个辛勤的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丽光环之下;也不能陶醉于蜡烛和春蚕的光辉形象之中。我们应该有全新的境界。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所以,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教师的幸福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总之,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尽职尽责,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力争做一个更加优秀的教师,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会当击水三千里,直挂云帆济沧海!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和学习,携手创造优异成绩,迎接我校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明天!

最后,衷心祝愿八宝教育基金会蒸蒸日上,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20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优秀)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院、自治区科协主管,新疆民族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所、自治区科协主办,知识力量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紧跟国际发展趋势,适时追踪热点,及时反映各个领域的重大成果,积极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

本刊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65-1085/Z,国际标准刊号ISSN:1618-2616。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刊,是社会各界互通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学术交流的载体。

一、办刊宗旨

本刊以“推介最新学术问题”为特色,关注最新教育学术进展,展望当代教育学术成就,并把理论问题与实践探索想结合,涉及企业、事业、学校的集团经济、科学管理、党建研究、教育教学、金融财会、改革创新等领域。以教育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企事业单位为主要读者对象。

二、主要栏目

【教育视点】 【理论探讨】 【高教管理】 【教育观察】 【教学研究】 【党建思政】 【职教天地】 【模式探索】 【科技成果】 【校园内外】 【教坛之声】 【职业天地】 【集团经济】 【法制评论】【体育天地】 【教学参考】

三、征稿要求:

本刊只接受邮箱投稿,来稿最好用office软件录入保存为word文档后用电子邮件的“附件”投寄。若不能用电子邮件投稿。投稿时请提供作者姓名、年龄、性别、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信箱等。

四、稿件处理:

本刊处理稿件及时,网上审稿,7日没有收到采用通知作者可以另行处理。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必须来函声明。 投稿邮箱:jylljxyjzzs@163.com

— 1 —

《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专题发言.doc》
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专题发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