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专题发言提纲

2020-11-15 来源:专题发言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的体会

坚持走群众路线,树立“基层第一,官兵至上”的观念是纯洁部队内部关系的成功“法宝”。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也一直遵循着这一原则,并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拜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文后,自己感触颇深,树立群众观点的方式是多样的、方法是灵活的,作为党委机关、领导干部如何在选拔使用干部、选人用人上走群众路线,是关心部属、爱护官兵的又一基本形式,是树立群众观点的充分体现。在选人用人上,“用对一个带动一批,用错一个挫伤一片”的事实证明,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用人政策是衡量党委、领导是否真正关心爱护官兵的晴雨表、试金石。如果任人唯亲,埋头苦干、勤奋工作的人得不到重用,而让那些跑官要官、善于钻营的人钻了空子,“代表官兵的根本利益”就会变成空话,就无法践行“三个代表”的要求。因此,在干部任用上,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的眼光,依靠群众的力量,体现群众的意志,给群众以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从而把那些有能力、政绩突出、德才兼备、军政素质好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一要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基层官兵参与干部选拔使用的积极性。为了使干部的调整、配备符合广大官兵的利益,反映官兵的意愿,党委、领导必须注重教育引导,使基层官兵明确责任,明确权力,真正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运用好、行使好。一是引导官兵平时注重对身边干部德才表现的积累。每名官兵都应树立为别人划档定格、打分量化的尺度意识,以便在选举、推荐时掌握干部的第一手材料。二是引导官兵正确看待干部的优缺点。任何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干部的成长过程难免有失误,要引导官兵全面、客观、准确地分析每名干部的优缺点,防止推荐中出现偏差。三是引导官兵正确认识推荐选拔的重要性。干部配备使用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如果没有公论,不发扬民主,党委领导主观臆断,推选出的干部就会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拥护,决策也就代表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必须使官兵认识到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才能获得走民主渠道的实效性。二要广开言路,多渠道、全方位地听取基层官兵意见,防止偏信则暗。群众的呼声不是

一、二个人的愿望,也不能按选票多少来论断。为此,在广开民主渠道时,要注重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方式不能单打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不能仅凭选一次票、划一次挑就算走群众路线了,而要按照个人述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谈话等程序让基层群众充分发表意见。二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渠道不能过于狭窄。一个干部的活动和表现是多方面的,群众对一个干部的观察也只能是一个或几个侧面,要多听取知情群众的反映,把干部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三是听取群众意见不能只注重考核任用前的阶段。为了防止考核前拉选票等不当行为的发生,要注意收集平时群众对干部的意见,要按月或季度定期对每名干部进行考评,防止和克服只搞一次听取群众意见就定乾坤的做法。三要发挥监督作用,使群众公论真正进入党委选人用人的决策之中。一是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防止和克服把走民主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当摆设的倾向。在民主测评上,要把符合条件的干部都“推”到群众之中,防止只对个别“内定”的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让群众无可奈何,不得不“评”或只能按领导意见“评”。二是让提拔任用后的干部接受群众监督,检验党委的决策是否正确。民主渠道、群众路线走的如何,关键是干部到任后,所做的工作能否让群众满意,是否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坚持干部任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的有效途径。三是发挥党委的监督作用,让群众的反映公正、可信,防止用人失察。在干部的使用上,既要激发和保护群众参与评议干部的积极性,又要正确对待群众举报、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做到有报必查,件件有着落,又要加强对群众评议的教育和监督工作。我们在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时,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教育、监督群众在去伪存真、准确鉴别是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对乱写信、乱告状的个别人要加强引导,强化党委、纪委的监督作用,使干部任用真正走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达到让基层群众满意的目的。

推荐第2篇:树立群众观点心得体会

树立群众观点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笔者认为,要树立群众观点,必须做到心里想着群众,感情亲近群众,言行尊重群众。

心里想着群众,就是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记在心头。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在任山东潍县知县

时,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意思是说,躺在县衙里听外面风吹竹子的声音,似乎是老百姓的病饿叫苦的声音。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了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倾听群众呼声是何等的真诚,关心群众疾苦是何等的真情,惦记群众生活是何等的真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象他这样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朝暮惦记群众。 感情亲近群众,就是要放下架子把自己作为群众的一员。河南内乡县衙三堂至今保存着一幅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幅对联语言通俗,意义深刻,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是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感情上亲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然而,当前还有少数党员干部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感情冷漠。这样,从表象上与群众划清了界限,从感情上脱离了群众,这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格格不入的。 言行尊重群众,就是要做到一言一行不伤害群众的感情。还是上面提到的河南内乡县衙的那幅对联,“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可是,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置群众的感情、利益不顾,说话和做事从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前些年流行的“刁民”一词,不知伤害了多少群众的自尊心。近年来少数地方和少数干部的强行征地、粗暴拆迁、粗暴执法,不知损害了多少群众的利益。还有少数干部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的“衙门”作风,不知为难了多少群众。这些都是不尊重群众的表现,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和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影响的是干群关系和党的执政地位。

推荐第3篇:毛泽东论党的群众工作 关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毛泽东论党的群众工作 关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13年05月30日10:1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二、关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共产党员决不可脱离群众的多数,置多数人的情况于不顾,而率领少数先进队伍单独冒进;必须注意组织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就是照顾多数的观点。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5—526页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

3、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0页

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

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3月31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9页

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

毛泽东:《切实执行十大政策》(1943年10月14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毛泽东:《组织起来》(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3页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2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代表了人民群众,打倒了人民的敌人,人民就拥护我们。

毛泽东:《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1968年),《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81页

推荐第4篇: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

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蕴涵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凝结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共产党执政的经验与教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因此,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制胜法宝。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新的形势和发展,使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党员逐渐淡忘了党的群众观点,不懂得或不熟悉群众路线的根本原理和方法,不能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对群众的冷暖安危、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漠不关心,不闻不问,甚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它既违背了党的宗旨,损害了党群关系,也伤害了群众感情,降低了党的威信,对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真履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职能,就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把群众利益作为党的根本利益,真心诚意,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相信和依靠群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

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赢得他们的信赖和拥护,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住任何挑战和考验。

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其根本原则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只有牢固树立了党的群众观点,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首先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其次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诚心诚意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只有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工商行政管理的新形象。

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其坚实基础就是要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我们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感情的标准。我们共产党员,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工商行政管理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接受人民的监督。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就必须夯实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基础,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努力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行动上关心群众。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机关衙门作风,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实现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就要紧密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实现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统一。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楷模郑培民说,老百姓比天还大,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竭尽全力去办、办好。“万事民为先”是他也是所有党的干部的行为准则。我们工商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贯穿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

(作者单位:重庆市工商局九龙坡区分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及省委、市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有关工作要求,近日,昭通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了昭通市工商局“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

会议之前,昭通市工商局“四群”办下发了专题学习通知,就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效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个别自学的基础上,2012年1月16日,市局组织召开了“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昭通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孙宁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訾成刚,党组成员、副局长肖才志及市局机关全体实职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学习。会议由肖才志副局长主持。

学习伊始,肖才志副局长带领全体同志学习了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交流发言时,孙宁生副局长说:在“四群”教育活动中,要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反思宗旨意识,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反思工作作风问题,增强发展为民意识;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反思执行问题,增强落实为民意识;加强群众工作教育,反思方式方法问题,增强服务为民意识”。纪检组长訾成刚发言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四群”教育,是推动发展、增进团结的需要,我们只有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精神和主体作用,才能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形成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肖才志副局长发言说:加强干部“四群”教育,做好群众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需要。加强干部“四群”教育,做好群众工作,是实现昭通工商各项工

作目标的根本保障。加强干部“四群”教育,做好群众工作,是维护昭通工商稳定、和谐、文明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市局机关注册科、商广科、消保科、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科等科室负责人纷纷结合自身工作职责,从学习体会、存在问题、整改措施三个方面做了交流发言。

市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同志在交流发言中说道:开展“四群”工作要做到“三讲”:一是讲感情。坚持群众路线是我党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就是坚定不移坚持走群众路线的90年。二是讲责任。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既肩负着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民生责任,又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职责。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四群”工作。三是讲实绩。要确保“四群”工作落到实处,做出实绩,真正做到服务群众、服务市场主体、服务基层。最后,杨军局长对我局“四群”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他要求单位在组织机构、人员保障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既要完成好“规定动作”,又要结合昭通工商的实际情况,拿出具有特色的“自选动作”,确保工作抓出实效。他明确要求广大工商干部要严格按照市委相关要求认真开展“四群”工作,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以“四群”工作开展为契机,促进昭通工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推荐第5篇:牢固树立危机意识

企业改革转型期继续保持忧患意识

“十多年来,我经常在思考关于失败的问题,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任正非

《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一种超前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清醒剂,能让人在危机来临之前保持清醒。昨天的辉煌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成功,人最好的时候可能是最不好的开始――“危机”往往就是这时悄悄来临的。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认为:“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我们不能陶醉于以往的成功经验, “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会让我们不满足现状,持续不断地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着忧患意识,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具有某些历史特征的企业,正在谋求着脱胎换骨投入新天地的企业,显得越发重要。因为它影响着人的求进意识,在思维里影响着我们的改革意识。

作为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就要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甚至具有超前性的经营管理。有这样一个数据,在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录中,每过10年,就会有1/3以上的企业从这个名录中消失,或

苟延残喘、或破产。在总结这些企业衰落的原因时,人们发现,这些企业往往在强盛时就开始衰落了,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忽略了危机的存在,忘记了残酷的竞争需要他们不断自我激励。

反观在500强中长期站住脚的企业,则对危机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百事可乐公司在公司蒸蒸日上时,提出了“末日管理”的理论,在公司内部造成强烈的危机感,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来临了,以此来激发斗志,并设定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目标。百事赶超可口可乐的业绩充分说明了“末日理论”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一篇华为的冬天震撼了商业界,其作者是深圳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华为公司保持的利润率远高于比海尔、联想。但就是这样一家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企业,其正处于春天的企业,却在研究冬天的问题人,研究危机,研究失败。用任正非的话说,“十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感,而是只有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这句话,也真正道出了树立危机意识对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思。

作为员工,树立危机意识,就要加倍珍惜工作,尽最大努力胜任本职工作,不断追求进步。这种危机感体现在对工作的珍惜程度上。危机感强的员工,总会对工作倍加珍惜,他们总是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珍惜工作,不时刻保持危机感,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自己不珍惜工作,就如同冷水中的青蛙,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险。“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就是危机感的最好体现。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必须拥有强烈的

危机意识!当你在一个企业时,至少在你服务的期限内,你必须坚信它的产品和服务是最优秀的,并成为你工作的准则。

当然,员工危机感的树立也需要企业的推动,如果企业管理松散,没有合理的激励、晋升、淘汰机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或者有规章制度但不彻底的执行,员工处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会很容易丧失上进心,产生消极情绪,这对企业发展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企业有了合理的激励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员工也就会自觉的树立危机意识,努力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企业的需要,并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社会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发展越快,进步越大,意味着竞争越激烈,企业、个人要想在竞争中不被淘汰,立于不败之地,惟有树立危机意识,不断创新,不断追求进步,始终保持走在时代的前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是永远的生存之道。

有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才是可怕的,而没有危机意识更是可怕。有了危机,辩证地看待、处理危机,才能使企业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危机是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源源不尽的动力。只要我们都牢固树立起危机意识,我们的一切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企业才能快速发展。

推荐第6篇: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宗

教工作

顾传勇 周平赵华

2013-1-10 12:42:29来源:《中国宗教》2011年第6期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处理好宗教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服务信教群众贯穿于宗教工作始终,团结带领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复杂和多元的变化趋势。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信仰宗教的人数持续增加,信教群众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影响不断增强。因此,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处理好宗教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服务信教群众贯穿于宗教工作始终,团结带领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客观认识信教群众的基本变化是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基础

以江苏省为例,作为宗教工作重点省份,现有信教群众400多万,教职人员8000多人。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城市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江苏省信教群体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一是信教人数持续平稳增长。随着江苏省人口总量增加、经济与社会活动范围扩大、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受宗教文化感染,人们从祈福消灾、积德延寿、求富贵保平安等愿望出发,进入寺观教堂参加活动,进而接受宗教信仰,成为信徒。

二是信教群众公民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团结稳定,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涉及宗教的维权诉求也明显增多,绝大多数能够在法律框架内正常表达。 三是信教群体结构有新变化。总体上看,江苏省信教群众以农村、妇女、老人和低学历人口为主体,许多属于弱势群体。但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信教

群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人口、白领、高知、商人、企业家等新阶层和中青年、男性信徒人数逐渐增多。据统计,在基督教信徒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占26%,男信徒占23%,60岁以下的占40%。

四是信教群众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聚集。由于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提高、城镇建设进程加快、交通与信息条件改善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者增加,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使原本在农村的一部分信众也随之转入城市。据调查,苏北农村人口由于外出打工,基督教信徒人数减少20%,而城市信徒明显增多,每到周末礼拜日或重大宗教节日,一处场所要增开三四场活动分流,才能满足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基本需求。

五是外省区来江苏省的信教群众增多。目前,因经商、务工、求学来江苏省的信教群众超过20万。其中,来自青海、甘肃、新疆、宁夏等西北地区的,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在清真寺做主麻的穆斯林群众60%以上来自上述地区,苏、锡、常、宁四市有时达80%。来自浙江、福建、山东等省的,以信仰基督教为主。在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因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仪规和社会管理等差异,与当地老百姓或信教群众发生矛盾纠纷必须引起重视。

我们应根据信教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更多地关注信教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好地从源头上化解信教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实现宗教领域长久和谐稳定。“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处理好宗教关系,实现宗教和谐,核心就是要处理好与信教群众的关系,实现与信教群众的和谐。

二、依靠和服务信教群众是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宗教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宗教的利益说到底还是人的利益。在我国,有1亿多群众信仰宗教,作为执政党必须尊重这个群体、关心这个群体,依靠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人民群众。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也是党所依靠的“基本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同党的关系是“血肉联系”。只有坚持思想上尊重信教群众,

感情上贴近信教群众,工作上依靠信教群众,才能团结和调动信教群众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上来。对信教群众在认识上有偏差,与信教群众在情感上有疏离,既不利于调动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党群、政群关系。

因此,在宗教工作中要树立相信和依靠信教群众的观点,把信教群众满意与否作为宗教工作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密切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加强与信教群众的联系,倾听他们的愿望与声音,通过走村、进堂、入户,与信教群众面对面地交流,对于认识上的分歧,要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注重摆事实、讲道理,积极引导,求大同,存小异。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真心实意关心信教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的信教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和支持他们积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勤劳致富,使信教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的要求,采取具体措施,切实帮助信教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让信教群众真正感到代表他们根本利益、能够带领他们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是党和政府。

要不断加大对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力度。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宣传教育,把宗教工作的理论与政策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的课程,登上主流媒体版面,转变宗教是宣传“禁区”的认识和做法,让广大群众能通过主流媒体知晓宗教文化,了解宗教工作,掌握宗教政策。这既可以促进信教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有利于党员干部和社会对信教群众的尊重。

三、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是解决宗教问题的前提条件

我们党根据宗教的规律性特征和信教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广大信教群众参与宗教活动、办学培训、研究出版、财产支配和对外交流等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证。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解决宗教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加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

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教职、满足信教群众信仰需求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平台,帮助宗教界依法规划建设好宗教活动场所是各级政府贯彻党的宗教

政策的应有之义。要根据各宗教的实际需求,把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充分利用现有场所的基础上,在信教群众较多、现有场所难以容纳、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合理布局,适当增设新场所,切实解决场所设立、用地与建设问题,以满足信教群众对活动场所的基本需要;对城市和新农村建设中宗教活动场所拆迁问题,坚持依法拆迁、合理补偿、适当照顾、妥善解决;对需要维修的老旧宗教活动场所,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爱国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应当建设成为反映信教群众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困难、信教群众支持的爱国爱教的社会组织。要指导团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与信教群众的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政府要为宗教团体改善办公条件提供支持,解决经费等实际困难,使团体更好地履行职能。

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是保证宗教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当前,要制定和实施好宗教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加强宗教院校建设与管理,支持教职人员在职学习,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考察,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宣传政策、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协助做好信教群众工作。

宗教界的对外友好交往,是我国民间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已在广交朋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有益贡献。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宗教具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实体属性。2005年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实施,国家宗教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是规范和管理宗教事务的法律依据,也是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法律依据。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目的是促进宗教活动规范有序,以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要真正树立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管理理念,寓管理于服务

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完善管理。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宗教事务部门要努力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协调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公共关系,在依法管理中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应加强依法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宗教事务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在县级机构改革后的宗教工作部门执法主体建设,重视发挥各级党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坚持按中央要求,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巩固宗教工作“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乡村两级责任制”,研究解决县级政府宗教工作部门执法主体资格缺位和执法队伍薄弱的问题,在乡(镇)、街道配备民族宗教工作助理,在村(居)、社区设立民族宗教工作协管员,确保宗教工作责任落到实处;要发挥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健全宗教事务协作共管机制。

应以维护宗教领域长久稳定和谐为根本落脚点,建立和完善信教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在处理涉及信教群众集体利益的诉求时,要摸清情况,依法行政,多采取劝导、疏导、引导的工作方法,慎用强制措施,防止矛盾激化。把贯彻执行《宗教事务条例》与贯彻执行其他法律、法规相衔接;严格规范对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宗教财产、涉外活动等涉及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应针对部分信教群众对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少了解的情况,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释疑解惑,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和履行法律义务的自觉性,让广大信教群众理解支持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并成为依法管理的参与者,让信教群众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心情更加舒畅。

五、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是社会的广泛期待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有积极和谐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和谐的一面。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宗教中的积极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宗教中的消极不和谐因素,发挥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社会的广泛期待。

应积极推进宗教文化建设。宗教的文化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弃恶扬善、诚实守信、慈悲济世等道德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流道德价值观有相同相融之意。我们应鼓励挖掘宗教文化中追求真善美的积极因素,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支持佛教开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开展“齐同慈爱、济世利人”、伊斯兰教开展“两世吉庆、团结宽容”、天主教、基督教开展“作光作盐、荣神益人”等宗教文化思想建设,进一步引导宗教界诠释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经典教义,让广大信教群众接受适应时代要求的宗教思想、道德与文化熏陶,热爱生活,融入社会,感恩祖国。

应积极探索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模式。宗教界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是宗教直接回馈社会、服务人群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好包括宗教界在内的社会力量在社会服务中的协同参与作用,鼓励支持宗教界为社会多做善行善举;积极探索宗教界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渠道和方式,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规定,既要提供宗教界开展社会服务的政策空间,又要规范管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允许宗教团体通过成立专事公益慈善的社会团体,经过注册登记,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保护宗教界参与公益慈善的积极性。

注重发挥宗教在社会稳定中的独特作用。借助宗教活动场所平台,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使其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力量;宗教界可以通过为信教群众提供人文关怀、心理服务,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宗教教职人员可以按照本宗教的传统习惯,进行心理疏导、病中探访、终极关怀等活动,以满足信教群众合法、合理、正当的需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宗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

(作者顾传勇、周平、赵华,工作单位为江苏省宗教事务局)

推荐第7篇:“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发言提纲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专题研讨发言提纲

古语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备才能无患。所谓“底线”原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后指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范围不能超越的纵横两端界线,现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对于某种事态心理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的下限,或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要求或最起码保证。底线思维则是以底线为导向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底线思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方法,更是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的治理智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摆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

我们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需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重大课题。

风险挑战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有风险挑战并不可怕,只要应对得当,就能化危为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提高风险化解能力。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就要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人民群众中获取化解风险的力量。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只有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能无惧风险和挑战,战胜一切困难。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化解风险,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推荐第8篇:树立群众观点心得感想

树立群众观点心得感想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 中央纪委第 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笔者认为,要树立群众观点,必须做到心里想着群众,感情亲近群众,言行尊重群众。

心里想着群众,就是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记在心头。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在任县知县时,曾作过一幅画《 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画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意思是说,躺在县衙里听外面风吹竹子的声音,似乎是老百姓的病饿叫苦的声音。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了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倾听群众呼声是何等的真诚,关心群众疾苦是何等的真情,惦记群众生活是何等的真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象他这样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朝暮惦记群众。

感情亲近群众,就是要放下架子把自己作为群众的一员。县衙三堂至今保存着一幅对联,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转自http://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幅对联语言通俗,意义深刻,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是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感情上亲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然而,当前还有少数党员干部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感情冷漠。这样,从表象上与群众划清了界限,从感情上脱离了群众,这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格格不入的。

言行尊重群众,就是要做到一言一行不伤害群众的感情。还是上面提到的河南内乡县衙的那幅对联,“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可是,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置群众的感情、利益不顾,说话和做事从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前些年流行的“刁民”一词,不知伤害了多少群众的自尊心。近年来少数地方和少数干部的强行征地、粗暴拆迁、粗暴执法,不知损害了多少群众的利益。还有少数干部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的“衙门”作风,不知为难了多少群众。这些都是不尊重群众的表现,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和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影响的是干群关系和党的执政地位。

参考资料: http://

推荐第9篇:牢固树立民本思想

在干部任命时常常听到这样的表态发言:感谢组织的培养,感谢领导的信任,感谢同志们的支持。说者诚心,听者舒心。这句话从表面上看非常全面,但分析起来,与“三个代表”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比较起来,就显现出了不足、差距,甚至是错误的一面。

长期以来,由于在如何评价和衡量干部的政绩、如何用政绩来对待和使用干部这些问题上存在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影响了一些干部正确政绩观的树立。总觉着职位是上级给的,权力是领导赋予的,要提职升级就必须经常向上级组织靠拢,向上级领导靠拢,眼睛要向上看,做事要适合上边的心思。对组织,只说好听的话,只讲做成功的事,树政绩;对领导,吹吹拍拍,请客送礼,联络感情,拉近关系;对工作,好大喜功、“拉长、吹大、垫高”,摆成绩;对同事,你好、他好、我也好,不讲原则,只求大家说我好;对群众,能瞒就瞒,能推就推,能糊弄就糊弄,不愿“耽误”工夫。当然,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如上所说的干部一定是少数,但做过这样表态发言的干部一定是多数。感谢组织,感谢领导,感谢同志,想到的都感谢到了,为什么独独没有想到最应该感谢的人民呢。表态,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在任职表态时都想不起“人民”,那么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还有多少时间想起人民呢。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民群众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人民群众既是改造自然的主体力量,也是改造社会的主体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就是顺应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根本规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把党的宗旨确定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作为一名干部,只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

中国共产党执政8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但一些干部却不能正确面对这些,只记着自己的努力却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功绩,脱离群众的思想滋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出现,群众观点的淡化和缺失在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身上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告诫全党同志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区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振奋精神谋发展”专题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如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一名干部来说,人民是水,我们是船;人民是根,我们是叶;人民是大地,我们是沙粒;人民是本,我们是末。作为一名干部,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大的错误是忘记群众。任何时候,在我们心中都要充满船对水的崇拜、叶对根的情义、沙对大地的依恋,把人民的利益记在心里,挂在嘴上,体现在行动中。

推荐第10篇: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慈利一中2007年上学期工作总结

慈利一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握学校发展的脉搏,执著耕耘,半年来,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德育工作力度,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围绕“孝道”主题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开学初,政教处制定并下发了“孝道教育”计划、孝道教育样本教材和“孝道教育活动安排”。三月,政教处制作了以孝道教育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栏和“国旗下讲话”对孝道教育进行宣传发动。四月,学校开展了孝道主题征文比赛,共有48名同学获奖。五月,组织各班开展了“孝道之星”评选,共有79名同学被评为“校园孝道之星”。在这次“孝道”教育活动中,各班都精心组织了系列活动。如293班编辑了以“孝道”为主题的班报,举办了“感恩与和谐”的文艺晚会;298班、313班编辑了“孝道”文集;324班,召开了一次“我想对您说”的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活动,很多同学初次意识到父母的伟大,父母无私的爱……。学生们很受教育,各个方面都得到改善,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有了巨大转变。

政教处制定了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制度,全面落实“班级量化考核”。狠抓校园卫生和寝室内务整理。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责任区的

1 划分,加强了卫生检查,狠抓了乱丢乱扔、践踏草坪的行为,狠抓寝室内务并及时进行情况通报。每天均派政教干事负责巡视检查,并及时写出奖分、负分通知单,反映给班主任。政教处对班级考核情况实行“一天一公布,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一期一评优”,每月评出文明寝室,文明班集体,并颁发轮夺红旗。本学期校园卫生、寝室内务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外校来宾的称赞。

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每周三定期聘请校长、二层骨干和名优教师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进行心理辅导。针对目前“中学生早恋”这一普遍现象,学校在3月还组织了“中学生恋爱利弊”大讨论,正面引导学生面对早恋问题。

加强师德教育,在全体教师中树立德育新理念,学校把师德教育和学生品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今年开学初我校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重点学习教师师德规范、省教育厅下发的“十条禁令”和县教育局下发的“师德十坚持”。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 5月份时还组织了部分班主任参加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讲座。配合县师训站对教师进行培训,今年4月,请任课教师来校上课,组织老师参加了第二期计算机高级培训。目前,我校教师获计算机高级证的比例达92%,普通话水平合格的比例达90%,继续教育第一周期培训结业率达99.5%。

本学期校团委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认真抓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三月份,开展了“雷锋家乡学雷锋”、“共青林基地”植树等学雷锋活动。四月,开展扶贫帮困活

2 动,为白血病患者李红英捐款5000元;为尿毒症患者谭小红捐款3000元;为尾椎囊肿患者汪伦捐款1000余元。今年在校党总支和行政的领导下,经过团委的努力工作,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功创建了“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二、深化教改教研、优化了教辅备考过程

全面推行“师徒制”。外来教师多,新教师多,没教过高三的教师多,是慈利一中师资队伍的特征。针对这种情况,确定以“师徒制”作为解决难题的第一招。凡是新教师和没有教过毕业班级的老师,学校组织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与他们配对,结成师徒一帮一给予指导。直到徒弟能独当一面了,师徒合约才能解除。严格教师坐班制。要求教师上课时间坚持坐班,按时到岗,除授课外,不得随意进出办公室。因事外出,一节内向教务处请假,一天以上报主管校长审批。非上课原因不坐班的视为旷工。这样做,保证了教师工作时间,集中了教师的精力,使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的各种措施得以真正实施,带来的自然是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严格教师综合考核。慈利一中严格执行《慈利一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方案》,将各班学生起始平均分和起始优秀率与期中、期末对比。落实《慈利一中教师考核及末位淘汰实施办法》,全校就有3名教师接受诫勉谈话,一名教师受歇岗处理。

启动比武竞争机制。组织中青年教师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比武,说课、学科授课、普通话、多媒体教学等全面进行。在比武的基础上,学校又启动“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机制。学校中出现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的感人局面。

3 重点中学必须把追求高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力量。学校推出一条硬措施:加强备课组建设,强化集体备课。学校以各年级学科为基础将教师分成若干备课组。每个备课组一间办公室,每周安排一次活动,内容主要有三项:总结上周教学得失,研究补救措施;统一下周授课内容,分析重点、难点;统一目标、进度和作业,防止单打独斗。平时大家在一起,对教学过程中带普遍性和共同性的问题还可以相互探讨。这样做,均衡了师资水平,集中了群体智慧,避免了单打独斗,发挥了整体优势。

认真落实了校本教材开发和研究性学习。本学期,在教科室的督促指导下,各备课组都扎实开展校本教材的编写、开发。目前已经上交11个备课组的校本教材。今年上学期申报立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现已完成并结题的有125个。

教研成果丰硕。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本学期,有朱银坪等3人发表论文3篇。教师的论文在评选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黄关初、张再富的论文获得国家二等1篇,孙跃红、杨国先等5人的论文获得国家三等奖2篇,漆绍杰的论文获得省一等奖一篇,杨俊邦等9人的论文获得省二等奖6篇,康勇的论文获得省三等奖1篇,2007年第一期《教研通讯》发表颜永银等26人的论文20篇。目前,全校共有1个国家级课题、7个省级课题、8个市级课题在张家界市教科所的领导下积极开题实施,效果显著。

认真实施向全体学生,提升整体素质,充分张扬个性,着力培养

4 精英”的“双轮”战略思想。要求教师认真细致地分析、研究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各自的发展方向。针对不同学生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提供不同的复习资料,给予不同的学习辅导。对向音体美等方向发展的考生在专业考试回校后单独编班,选派优秀教师集中补习文化课;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还编写基础讲义和考纲,抽调专人集中时间给予补习。对确有希望向北大、清华等一流学校冲刺的学生,学校组织各科教师为他们会诊,分析优劣,找出弱项,并指派教师专人负责,对症下药,给予集中指导,以保证其均衡发展。这一招的收效是明显的,学校高考质量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今年高考清华、北大上线5人,重点上线180人,本科上线613人,高考上线率96%。

落实分层管理模式。慈利一中实施分层管理的硬措施。学校要求每个校领导分管一个年级,与年级组长、班主任形成一条管理链,负责管理全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推行老师与学生同住制度,由分管校领导和年级组长、班主任轮流值班,保证每晚每栋寝室有两位老师同学生住在一起。每位老师一个月一般值班三到四次。值班人的责任很明确:督促按时作息,防止突发事件,了解学生动态,舒缓学生压力。效果不言而喻是好的。学生们身体和生活上出现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感到安心;心理上出现问题,能随时得到老师化解,感到宽心。

认真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认真贯彻体育课程标准,落实体育工作条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在全校

5 师生中加强“健康为本”的教育,申报省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培养学校,并接受了省教育厅专家的评估督导。

三、继续完善后勤管理,努力提高行政后勤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教育乱收费问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学校高度重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高度,深刻认识进一步做好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进一步规范了收费工作。一是严肃收费态度。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了收费文件精神,提高了思想认识,实行了层次管理,教师个人与学校签订了责任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总务主任、会计、出纳、年级组长、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二是公示收费标准。将收费公示牌挂在校门旁显眼的地方,向学生和社会公示,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在校门处张贴收费标语:“严肃收费纪律,规范收费行为”。按规定开出明细及标准,不开白票,学校只能由财务工作人员收费,并及时进入财政专户。发放了收费《明白卡》,接受学生、家长监督。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今年在资金很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县政府采购办的指导下,今年投资8.1万元安装了安防工程,安装了科教楼、图书馆防盗网,保护了学校财产;投资7.98万元安装了科技楼电子监控,确保了高考的顺利进行;投资17.588万元启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投资35020元安装了九台空调,改善了办公条件。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力比较差,行为习

6 惯的养成有待加强。

2、部分年轻教师教学经验还不足。

3、学校经费缺口大,管理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今后发展方向:

1、加大教改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狠抓校风建设,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3、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把落实国家新课程改革、地方课程同开发应用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争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5、充分发挥示范高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

慈利县第一中学 二〇〇七年七月八日

第11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二○○六年三月四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要充分发挥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力度,加大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要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国家兴盛,人才为本。要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工作措施,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体制机制,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局面。

三是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讲话的一部分。原载《求是》杂志2006年第9期)(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第12篇: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征文】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认真落实为民办实事目标

二○○六年,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把在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和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列为为民办实事目标,这是落实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区实施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

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为认真落实为民办实事目标,今年以来,××*区司法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前政法系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全局干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着想,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面向群众,为社区居民、农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援助。为确保为民办实事目标全面按时按质按进度完成,按照市司法局《关于2006年在乡镇建立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目标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积极开展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从强化组织领导、狠抓任务落实、规范服务措施、健全工作制度等方面着力,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提高认识,树立理念,建立领导责任制度

在乡镇(街道)建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和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是司法行政系统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面向群众,为社区居民、农村群众提供公益性、便民性法律服务的重要举措,是执法为民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为此,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为切实加强对为民办实事目标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法律服务机构负责人、司法助理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证律师工作科。建立了以基层法律服务所为主,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和司法助理员参与的法律服务工作队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急服务队,妥善处理农民工法律援助突发事件。依托148法律服务热线,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受理、咨询、投诉热线电话并在网上公开。简化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审查、受理程序,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实行了24小时内受理制。

二、周密部署,责任落实,建立工作报告制度

我局于2006年2月27日以青司发〔2006〕3号文,制定下发了《关于二○○六年在乡镇建立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目标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积极开展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落实市、区为民办实事目标进一步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的通知》、《关于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急服务队的通知》等文件,4月28日,我局专门召开了各乡镇分管领导、司法助理员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主任会议,会上对完成好该项目标任务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将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6月13日和7月26日,我局又结合当前开展的执法为民法治理念教育分别召开了各乡镇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负责人和司法助理员参加的专题会议,听取各乡镇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负责人和司法助理员汇报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就前阶段督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并提出了整改意见,检查落实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局党组书记、局长××*就进一步完成好为民办实事目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建立部门协调制度

为民办实事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为抓好这项工作,5月份,我局分别与协办该项目标的乡镇(街办)以及相关部门协调,落实了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办公场所和必备的硬件设施,我局在工作经费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近2万元解决各工作站的工作经费。5月30日前,我局按照规范化标准的要求统一制作了“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标识牌和“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公示栏”,并分别送到各乡镇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各基层法律服务所也按照要求制作了法律服务联系卡,法律服务人员座牌,法律服务登记簿,各工作站已达到规范化标准,做到了“六有”。同时,建立健全了专人联络、定期联系以及各项登记制度。

四、加强督导,树立典型,建立督查通报制度

截至5月30日,我局在去年建立8个规范化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基础上,又在人和、姚渡、祥福3个乡镇建立了规范化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在全区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

第13篇: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是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中央明确提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必须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种意识”为标尺,时刻对照和检验学习教育成效。这为每一名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指明了努力方向。在此,围绕树立“四种意识”、争做合格党员,我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党员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四种意识”并不是割立独处的,而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其中政治意识是根本,没有政治意识就谈不上大局意识,也谈不上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政治意识的具体体现,四种意识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当前,作为一名党员,在讲政治的基础上尤其要增强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一是在强化政治意识中坚定忠诚使命。

坚持以政治意识强化党性觉悟,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

1

下,都必须把对党忠诚作为上的“定海神针”,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切实增强政治坚定性、敏感性和鉴别力,以“三个决不允许”为标准,对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政治谣言,挺身而出,坚决进行制止纠正,从心底牢记党员义务,时时刻刻坚守纪律底线,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在强化大局意识中提升服务质效。

坚持以大局意识强化担当作为,“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关键在服务大局、担当作为、履职尽责。自觉正确处理好大局和局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严格按照“零差错”要求,“用心”工作、“细心”服务、“耐心”值守,在处理任何事情上,做到态度端正、处事果断、无缝衔接,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谋在前、干在前,坚持分秒必争节奏快,说办就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决不推诿扯皮、拖拖拉拉,确保工作高标准、高质量。

三是在强化核心意识中严守组织纪律。

坚持以核心意识强化政治规矩。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拥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作为一名党员,尊崇党章、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是其基本要求。从宏观层面看,强化核心意识,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

2

心,深入学习中央的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的要求,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更加有力。从微观层面看,就是突出并注重发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从而凝聚起全党上下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走向新的台阶。

四是在强化看齐意识中找准努力方向。

坚持以看齐意识着力躬身践行。“人心齐、泰山移”。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增强看齐意识,要向党中央看齐,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真正地向党中央看齐;要响应中央号召,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革命前辈和英模人物为榜样,以看齐意识为标尺,见贤思齐,不断增强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增强看齐意识,要充分认识到看齐更是一种实践要求,遵照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唱高调,不搞花架子,真正做到躬身践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3

第14篇:牢固树立中心意识

牢固树立“中心”意识

切实提高履职实效

中共南通市政协党组

我们南通市政协党组始终坚持服从、维护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广泛团结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扎实有效地履行政协职能,较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一、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谋事”

我们注重从市委不同时期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中,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一是把握科学发展主题,为南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实言。我们紧扣市委提出的“由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战略部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慎重提出南通“2018年力争在江苏江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并从发展思路、实施路径、推进措施和指标体系等方面建言献策。市委专题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学习研讨会,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并请市政协作主题发言。不久前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提出2018年在江苏江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们还针对区划调整,开展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系列调研,提出南通城区“东西轴向延伸、南北相向聚合”的发展战略,被吸收到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二是突出转型升级主线,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献实策。我们先后围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加有效投入”等专题,组织委员深入乡镇、园区和企业调研,做到既在宏观决策上出点子,又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上花气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政协建议案及时作出批示,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一些意见建议得到转化落实。三是唱响江海联动主曲,为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鼓实劲。滨江临海靠上海是我市最大的比较优势。我们把抢抓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作为政协建言的重中之重。紧扣大港口、大通道、大园区建设,先后就“构建沪苏通‘小金三角’战略构想”、“沿海开发”、“加快特色园区发展”、“苏通科技产业园构建”、“沪通铁路建设”等课题,做好调研论证工作,为打造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鼓劲助力。

二、运用政协独特优势,紧扣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干事” 我们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始终心系发展、情牵民生,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一是想党政所需,视察问政惠民生。我们围绕每年的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组织政协委员就“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课题,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其中,《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案》报送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办、市政府办专门发文,将建议案的主要内容逐一分解,明确了具体任务和责任单位,推动了养老惠民政策的落实。二是急群众所盼,反映社情解民忧。我们注意发挥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对于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独特作用。每年编发《政协信息专报》30多期,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做到件件有批示、事事有落实。每年收到提案500件左右,重点提案由市政府领导领办、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督办,推动了老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公交优先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问题的解决。三是尽政协所能,扶贫济困暖民心。我们专题研究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下基层活动。积极组织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与特困群众“一对一”帮扶。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迅速发动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捐款捐物,并利用港澳委员和海外友人捐赠的善款,在绵竹市新市镇设立助学基金。

三、着眼履职“三化”建设,侧重于经常性工作的创新“成事”

我们按照市委提出的“不断创新政协工作思路”的要求,着力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以经常性工作的创新,推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一是优化工作机制,同心协力搞好政治协商。进一步规范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体现党委在协商中的主动性。建立常委会议旁听制度,扩大政协工作开放度。建立协商成果反馈机制,并将建议案采纳情况列入常委会议审议内容。二是改进方式方法,积极稳妥进行民主监督。经市委同意,我们改变由部门邀请政协委员担任行风监督员的做法,试行委派政协委员担任政府部门民主监督员。改进传统的知情性视察模式,突出建言性视察和监督性视察。选择承办提案较多的部门进行民主评议,开展提案办理质量和提案质量双评议活动。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公开征集提案线索,将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三是丰富活动载体,扎实有效开展参政议政。围绕“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等重大问题,精心举办委员论坛,形成较高层次、较为集中的参政议政成果。鼓励政协委员比较集中的镇街设立政协工作委员会,开展百名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信箱进社区活动,促使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

四、提高自身建设水平,在推进政协工作科学化中“共事”

市政协党组是市委的派出机构,肩负着贯彻市委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重任。为了不负市委派遣,不辱庄严使命,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发挥政协党组的核心作用。坚持按党组议事规则办事,主动向市委请示汇报工作,坚决贯彻市委决策意图。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闭幕后,第二天我们就研究并提请市政协常委会议通过了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的决定。坚持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联席会议制度,每年都主动听取党派、团体的意见建议。在推进政协工作科学化中,党组成员自觉带头加强理论研究,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密切联系界别和委员。定期与所联系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开展谈心交流活动。二是进一步发挥党员委员的模范作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对党员委员提出增强党员意识的要求。加强委员履职服务工作,认真组织委员履职交流,并作为今后遴选委员的重要参考。今年在市政协27个界别和6个县(市、区)委员联系小组开展履职情况交流的基础上,举办了委员履职报告会。三是进一步发挥政协机关的保障作用。本届以来,深入开展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的“五型”机关创建,市政协机关连续3年在全市社会民主评议中名列前五名。政协机关形象的提升,有力地增强了政协履职的社会公信力和群众认可度。

第15篇:牢固树立尊法

牢固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

——“七五”普法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镇原县委党校 教研室 赵克明(2017年3月)

“七五”普法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自己始终坚持以学习宪法与学习党内法律法规和民法、刑法等具体法律法规相结合,坚持学习了《党章》、《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党校工作条例》、《教育法》、《公务员法》、《交通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安全法》等一大批工作生活适用的法律法规,极大地提升了自身法律意识,牢固树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通过“七五普法”活动的开展,自己深受启发和教育,对下一步做好普法学习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和打算。

一、坚持不懈抓好学习

不断加强学习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把学习作为普法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任务,努力用法律知识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法治思维有新的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有很强的理论性。只有做到理论的清醒,才能做到行动的自觉。因此要从日常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抽出一定

1 的时间,多学习政治理论,多读一些法律书籍,同时,还要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特点,学习一些经济、政治、新闻、历史等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扎实认真开展工作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法治国家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公民的法治观念仍然不强,还没有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工作中一些矛盾问题的出现,说到底还是法治观念不强引起的。虽然我们已经实施了六个五年普法规划,公民法律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依法治国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在扎扎实实做好自身学法的同时,借助教学工作大力宣传好法律法规。

三、努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法制宣传教育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创新是必要途径。一方面是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增加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传播效率,提高覆盖面;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创新,不断提高法制宣传的文化内涵,增加法制宣传的影响力、渗透力,这样,法制宣传教育才能迸发出勃勃生机。

在 “七五”普法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之际,要通过认真做好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努力做到学用结

2 合,用法治思维来谋划落实工作,力争在“七五”普法教育规划实施中,在自身法治理念、法律知识学习领会、法律武器运用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大的提高和突破。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16篇: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确保我县平安和谐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宋明辉

(2008

年7月16日)

目前,我县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人民内部矛盾多发的关健时期,因此,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政法队伍应该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主题,着力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机制,以新的工作实践推动政法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一、真抓实干,成绩突出,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加强。 在2008年前期的工作中,我县政法队伍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为我县安全稳定作了应有的贡献。全县政法机关进一步强化政权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始终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作为首要任务,牢牢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治安持续平稳,为今年的“奥运会”在北京顺利举办创造了一个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紧紧围绕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深入开展宗教场所基础调查,落实“包保”责任,强化重点管控,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收缴了大量非法书籍、资料。进一步推进公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落实,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沉着应对因行业管理、就业安置、征地拆迁等各种治安热点、难点事件和疑难复杂问题,积极预防、

—1— 妥善处置了各类影响稳定的突发性、群体性苗头事件,共调处矛盾纠纷159起。强化网上斗争,落实每日巡查制度,及时掌控网上动态,组织开展跟贴、引导工作,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最大限度减少网上恶意炒作和负面影响,发现删除不良信息3条。切实加强出入境人员的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法定不批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工作得到加强,共受理出国出境人员105人次,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圆满完成了“两节”、“两会”、各级领导到镇雄视察等一系列重大节日、会议和活动的安全保卫,确保了绝对安全。

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社会治安大局保持平稳。共立各类刑事案件605起,同比减少35起,下降5%,破案373起,同比下降18%。其中,当年案件490起,同比增加58起,上升13%。所立案件中,当年重大案件56起,同比减少43起,下降43%。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73起,其中,当年案件242起,当年案件破案率为49%,同比降低7%。所破案件中,当年重大案件24起。查获犯罪团伙6个21人,涉案13起。通过破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50名,其中网上逃犯53名,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整治了突出治安问题。

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以城区为重点,始终保持对“两抢一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共立“两抢一盗”案件254起,同比减少130起,下降33.9%;破获160起,同比减少92起。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保持对黑恶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的方针,摧毁了城区以陶军为首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涉案成员25人,抓获19名,破获刑事案件14起, —2— 逮捕起诉14人。有效防止黑恶势力形成气候,坐大成势,危害社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得到增强,城区社会治安进一步得到巩固。

深入开展“打盗抢、抓逃犯”专项斗争。2月1日以来,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全警参与,采取“蹲点守候抓现行、梳理排查破积案、阵地控制摸线索、监管场所挖余罪、适时设卡控外逃、日常工作促斗争、信息交流保案侦”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各类在逃人员可能返乡过节、办证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户籍地签收布控工作,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强化布控缉捕措施,全力缉捕在逃人员。共破获刑事案件54起,摧毁犯罪团伙5个25人,抓获作案成员78名,缴获赃款赃物折币10.6万元,抓获网上在逃人员53名。

深入开展“平安县城”整治专项斗争。从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在县城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整合城区警力资源,始终坚持主动出击,全面深化“平安县城”创建工作,初步建立起城区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城区治安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共破获刑事案件93起,查处治安案件226起,逮捕犯罪嫌疑人47人,治安处罚违法人员302人;办理劳动教养31人,收戒吸毒人员79人,抓获网上逃犯24人;收缴罚没款8万余元,缴获赃款赃物折币6万余元。

深入开展“整治安、强管理、保稳定”专项斗争。召开动员大会进行了全面安排,从3月22日至5月25日在全县范围统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整治安、强管理、保稳定”专项行动。查处治安案件21起,罚款5750元,行政拘留1人;抓获网上逃犯3名、

—3— 吸毒人员1名;查验机动车1180余辆,清查旅店464家、网吧184家、出租房屋361家,娱乐场所326家,学校39所;盘查可疑人员787人,排查重点人员101人;调解纠纷19起。集中统一行动取得实效,为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大禁毒工作力度,打好禁毒人民战争。按照“四禁并举”的禁毒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工作力度,强化禁吸收戒工作,狠抓禁种铲毒,严密易制毒化学物品管理,推进毒品重点整治和“创无”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禁毒和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共破获毒品案20起,同比减少1起,下降5%,其中,重大案件7起,同比减少5起,下降42%。查获毒品犯罪团伙3个10人,涉案3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1名,逮捕10人,刑事拘留18人,取保候审2人,其他处理1人;铲除罂粟8534株,缴获海洛因793.3克,同比减少707克;收戒吸毒人员157名,同比减少37名。

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加大治安案件查办力度。发现受理治安案件849起,同比增加53起,上升7%;查处治安案件847起,查处率为99%,与去年同期持平,行政处罚939人,同比多处罚17人。以查禁取缔“六合彩”赌博为重点,认真开展禁赌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赌博违法案件112起,治安处罚241人,其中,“六合彩”赌博案件24起,治安处罚30人。深入贯彻落实“八条措施”,全力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认真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宣传,健全完善法制副校长选派制度,强化学校内部安全指导和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 —4— 患,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巡逻防范,维护交通秩序1030人次,开展校园消防检查438次,发现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3处。各派出所针对夜间学校上下晚自习治安复杂的实际,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车辆或徒步巡逻,全县校园内未发生案件或事故。强化民爆物品、危险物品和剧毒物品管理。认真开展毒鼠强专项治理行动,清理检查个体工商户摊点500余家,宾馆旅店150家,学校、幼儿园279所,机关食堂,各类企业、工地食堂、饭馆等300余家,进一步强化了对毒鼠强的安全管理措施;认真开展民爆物品、枪支弹药、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共收缴仿真手枪一支,炸药21.5公斤,导火索10米,管制刀具107把,烟花爆竹550万余头,取缔2个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窝点,逮捕4人,行政拘留8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关闭查封非法煤窑和矿山,对严重违法犯罪人员依法查处打击,侦办案件3起,逮捕1人,批捕2人。进一步整合城区警力资源,加强城区街面巡逻防控,有效维护治安秩序,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两抢”等案件的发生,城区治安持续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

政法队伍肩负着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责任,其思想和行动决不能偏离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确立成为我们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职能,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对广大政法干警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保证了政法队伍的先进性。但是,必须看到,政法队伍中还存在着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其根源还是执法理念出现了偏差,使一些政法干部不适应民主法制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日益增强的新形势;一些执法者还没有真正树立法治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理念,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认真解决的思想障碍,需要广大政法队伍通过不断地解放思想来解决。全县政法机关应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发展、维护发展上,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扎实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维护正常施工秩序,确保塘以路、华电镇雄电厂、西环路、九棵树片区开发、新村小区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促进了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入开展打击涉烟、涉税、涉电、涉水等专项行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紧紧围绕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火灾事故的目标,继续加强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初步形成了以交警大队、消防大队为龙头,以基层派出所为依托,以各有关部门为辅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道路交通和消防管理工作体系,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6—

三、要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政法队伍新一轮解放思想的主题

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中,广大政法队伍要始终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促进思想不断解放,推动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一)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中,必须坚持把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作为政法队伍首要任务来抓,切实克服和纠正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等问题,促进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在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真正成为吸引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二)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工作来说,坚持以人为本,最关键的就是坚持执法为民,通过执法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执法为民的着重点,一方面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和普遍的人权,另一方面要在执法活动中尊重和保护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内的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人文关怀;坚持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坚决反对和查处吃拿卡要甚至受贿索贿等司法腐败现象,维护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树立科学的稳定观。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政法部门的法定职责,也是政治使命,务必恪尽职守,不可丝毫懈怠。因此,要通过有效减少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和谐稳定。政法机

—7— 关和队伍首先要提高办案质量,把案子办好、办铁,努力避免因工作失误引发群众不满,减少涉法上访。要拓宽和通畅正常的申诉渠道,切实保护群众正当利益的诉求。要继续深化“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完善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要有效打击和遏制刑事犯罪活动,坚持扫黑除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通过加强对敌斗争、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和谐稳定。

(四)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政法工作做得好不好,政法干警工作成效大不大,最终要看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成效。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加自觉地为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各种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通过依法调节涉及“三农”问题的经济关系,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通过依法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依法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总之,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一切工作,都要着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五)建立健全工作和考核评价机制。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领导责任机制、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和决策治理机制、社会治安防控机制、—8— 经常性“严打”和治安乱点治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协作联动机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政法综治经费保障机制、工作检查考评和奖惩机制、责任查究机制等各项工作机制,使政法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表现,如不能只看办了多少案件,还要看化解了多少矛盾;不光看抓了多少人,还要看解决了多少问题等,以新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新的工作实践,促进政法工作取得新突破。

(六)进一步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加强隐蔽力量建设和情报信息工作,高度重视公安机关综合情报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建立健全报警预警机制,努力获取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坚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沉着应对各种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认真开展基础调研工作,全面掌握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开展对10种国保对象的基础调查工作,切实掌握情况,做到“三个绝不允许”。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邪教组织”专项行动,加强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最大限度地萎缩“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滋生、发展的土壤。

(七)进一步加强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奥运会将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办,全国关注,举世瞩目。我县政法机关讲政治、顾大局,高度重视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认真落

—9— 实各项安保措施,围绕奥运会开、闭幕式等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情报信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涉法信访、治安掌控等工作,确保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事)件,不发生涉法涉诉人员进京上访,不发生造成影响的各种涉外案(事)件,不发生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刑事案件和群死群伤的重特大道路交通、火灾事故,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做出积极努力和应有贡献。

—10—

第17篇:社区居委会牢固树立

社区居委会牢固树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通过扎实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监督等多种有效途径,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干部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形成了社区各项工作民主化、法治法和规范化的良好局面。

一.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结合自身实际,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居民公约》,把社区的管理事项用规约的形式固定规定下来。保证社区治理有理有据,实行“依法建制、以制治居”,确保社区整体功能的发挥和运行的规范。

二.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制,保障社区管理规范化民主选举是社区自治的基础,是扩大社区民主,实现社区自治的举措。

三是综合整治,实现社区专项治理经常化。围绕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以及社区居民或成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整治工作,保障社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推动社区管理透明化

五.强化教育,实现社区法制宣传教育规范化

以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为切入点,主要抓好3方面工作:一是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二是建立起一支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三是加强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满足居民对法律服务的需要。通过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居委会班子成员依法决策和民主管理意识,带动了居民自我教育和管理,社会治安得到根本好转,促进了居民遵纪守法,学法用法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社区的长足发展。

第18篇: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倡议书

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倡议书

各位同学:

理想是一簇火种,能点燃拼搏进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生奋斗的历程。理想是我们的强大精神动力,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根本保证。

许多优秀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价值。今天,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此基础上再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学生围绕这项伟大事业树立远大理想,在这项伟大事业中施展才华,一定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许多优秀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还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远大理想只有和踏实奋斗结合起来才更有力量。远大理想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真正有理想的表现是知行统一。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实践自己远大理想的最好行动,就是刻苦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周恩来同志在年少时说出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深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同学们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以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这是学生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由之路。

“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我们相信,大家一定会以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班级:学生姓名:

乳山市午极镇初级中学

2012.3

第19篇: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群众的福祉,与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普通群众息息相关。作为乡镇干部,国家政策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更是要认真学习“四个自信”理论,更是要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四个自信”。

首先、乡镇干部践行“四个自信”,必须做到讲政治、有信念

乡镇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眼皮底下。乡镇干部做得好,群众就对党和政府有信心;乡镇干部做得不好,对党和国家的形象影响非常恶劣。所以,乡镇干部必须坚守对党忠诚可靠的政治立场,做到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坚决执行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决定,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尽心竭力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强化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经济工作纪律,坚决按照党的章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规章制度办事。

其次、乡镇干部践行“四个自信”,必须及时转变思想 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传递。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距离”、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距离”几乎等于零,这就使党和政府的治理实现前所未有的“扁平化”。这是“前信息时代”所没有的。

现在是经济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围绕经济来展开,个人的工作、生活都以“赚钱”为目标。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使政治生活不再成为群众生活的唯一内容,甚至被边缘化,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最后,乡镇干部践行“四个自信”,必须坚持读书 为什么我在这里不用“学习”这个词而用是“读书”?因为“学习”的范围太宽泛了,宽泛到无法界定的地步。乡镇干部践行“四个自信”,必须坚持读书。“文化自信”从哪里来?从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文化底蕴怎么获得?靠读书——读书是不二法门无别他路。

现在社会上没有读书的风气,领导干部就应该扭转这种风气,以身作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爱读书,干部就会效仿;干部爱读书,群众就会效仿。“上行下效是之谓也”。

第20篇: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 促进民族团

结进步事业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宁夏视察工作时都强调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国各民族团结的动力源泉,是正确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的行动准则。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论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和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各民族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高度概括了当代中华民族团结的丰富内容:即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相处、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团结奋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命运把各民族紧密联结在一起;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国家的发展稳定繁荣。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我国各族关系发展历史的深刻揭示和生动写照。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上互通有无,经济文化上友好往来。从民族分布的状况来看,由于历史上民族迁移和人口流动,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各民族聚住格局。这种状况和特点,深刻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长期形成的相互依存、互相交往的亲密关系,各民族早已结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首先是指作为个体的每一个民族的各方面的发展进步;其次是指作为社会整体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提高。各民族之间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有了和平、和睦、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有了各民族间在平等、团结、互助基础上的互相帮助、互相借鉴,才能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又能反过来促进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这是相辅相成的。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现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已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牢固基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成为全疆各族群众的坚定信念。实践充分证明,各民族大团结,是全疆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专题发言提纲.doc》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专题发言提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