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专题发言提纲

2021-01-09 来源:专题发言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 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二 世界母语的教育问题

三近几年语文改革的形势

《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一 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2.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

3.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非灌输。

二 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2.更新了教学内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表现在 :

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

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

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

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三 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四 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对《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的解读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二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应研究:

(1)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

(2)要改变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大视野、大语文观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 关于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横向结构是五个方面。

二 关于总目标

(一)总目标的内容排列 前5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后5条目标从具体语文能力培养的层面着眼。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本质

(三)总目标的基本任务

1.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 3.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4.培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三 关于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贯彻和实施。阶段目标有以下特点 注意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

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一) 识字与写字 在识字、写字目标中应注意三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是第一学段的重点。2.识字要遵循“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3.汉语拼音教学时要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

(二)阅读

在阅读目标中

1.阅读目标体现了有个性的学习、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的新理念。2.第一次提出了猜读(推想)和探究性阅读的要求。

(三)写作(写话、习作) 1.在情感态度方面:

(1) 注重培养兴趣和自信。(2) 注重写作中合作与交流。(3)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4) 强调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 2.在过程方法方面:

(1) 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2) 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把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 3.在知识能力方面

(1) 没有写作知识的要求;(2) 淡化文体要求,以写纪实性作文为主,也可写想象作文;

(3) 在条理性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只提 “能根据表达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

(四) 口语交际

1.突出情感与态度的优化训练。2.重实践、重过程。 3.重在参与。

(五)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具有4个特点: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

综合性学习的4个要素

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2.强调观察及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3.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4.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 教材编写建议建议教材编写做到“新、实、活、宽” 二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1.自然性资源开发 2.社会性资源开发

3.文性资源开发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 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

1.学校资源的利用 2.社区资源的利用:联系生活学语文;服务社区用语文。

3.家庭资源的利用

三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可分两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即第1 — 4个问题,这是教学思想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2.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使他们创造性地教。

(二)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课内外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重视过程、方法之间的关系。

1.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陶感染、潜移默化是最基本的方式。

(四)处理好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1.培育创造人格2.营造创造氛围

3.提供创造

第二部分:即第5个问题,这是对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2.写字教学要求: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对学生的写字要加强指导和示范,写字指导,不能用多媒体的演示代替教师的板书。

3.汉语拼音教学 (1)强调趣味性。(2)建议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3)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二)关于阅读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 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的阅读活动。

● 造性阅读: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到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悟和新异的结论

3.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 4.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眼 卫生。

(三)关于作文教学

提法:小学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初中叫写作

1.在小学阶段培养习作的兴趣、自信心是重点。2.要抓好:指导观察、引导阅读、指导学生“想心思”、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并重。

(四)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1.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2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3 .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使儿童感兴趣,有话可说。4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让绝大多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5.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突出自主性

2.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3.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四 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分为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

三个维度:

1.知识能力(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评价目标:一评知识文化的“量”; 二评知识文化的“质”;三评语文能力的“用”;

四评语文能力的“创”; 评价要素:语文知识评价;文章知识评价;文学知识评价;一般能力评价;发展能力评价。 2 .过程和方法(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评价目标:一评文献检索的能力;科学思维的方法;三评语文学习操作;四评学习习惯的养成。

评价要素:课堂参与,阅读习惯;表达习惯;学习方法 3 .情感和态度(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评价目标:一评语文学习的兴趣;二评语文学习的习惯;三评语文学习的方法;

四评语文学习的交往。

评价要素:热爱语文;关心文化;参与实践;学会合作;化智为德。 五个领域

1 .识字与写字(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评价目标:一评识字数量;二评识字质量; 三评识字能力;

四评写字能力。 2.阅读

评价目标:一评阅读能力;二评阅读习惯; 三评阅读方法。 3.写作

评价目标:一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二评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三评良好的作文习惯。4.口语交际(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

评价目标:一评听说普通话能力;二评听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评听说的态度和习惯。

5.综合性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成果评价重视学习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作品评价。

(三)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样性原

(四)评价方法 1.定量评价方法

2.定性评价方法 第十部分 附录

附录部分,共包括三项内

1.关于优秀诗文背颂推荐篇目的建议。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3.从五个方面列出了所涉及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推荐第2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一 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1.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一)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指导学生“想心思”、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并重。

(四)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二 世界母语的教育问题突出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本质三近几年语文改革的形势

(三)总目标的基本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

1.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

一 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3.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学生的人文素养

4.培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1.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三 关于阶段目标

2.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阶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贯彻和实施。阶段目标中的地位。

目标有以下特点

3.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注意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正确处感染,而非灌输。

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明确提出情感态二 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

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一) 识1.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字与写字

2.更新了教学内

在识字、写字目标中应注意三点: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是第一学段表现在

的重点。

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 2.识字要遵循“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 原则。

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3.汉语拼音教学时要与说话教学、识字教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 学相结合。

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

(二)阅读在阅读目标中

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1.阅读目标体现了有个性的学习、自由阅三 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读、自由表达的新理念。

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2.第一次提出了猜读(推想)和探究性阅四 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读的要求。

包容性和适应性

(三)写作(写话、习作)对《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的解读

1.在情感态度方面:

第一部分 前言

(1) 注重培养兴趣和自信。(2) 注重写作中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合作与交流。(3)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4) 强程的基本特点。

调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2.在过程方法方面:

二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2) 重视在写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

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把课内外阅读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 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3.在知识能力方面

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1) 没有写作知识的要求;(2) 淡化文体要学习习惯的融合。

求,以写纪实性作文为主,也可写想象作文;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

(3) 在条理性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只提 “能性、实践性、综合性

根据表达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四) 口语交际

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应研究: 1.突出情感与态度的优化训练。2.重实践、(1)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

重过程。 3.重在参与。

(2)要改变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

(五)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具有4个

色的转换。

特点: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综合性学习的4个要素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语文大视野、大语文观

兴趣和问题意识。 2.强调观察及亲身体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3.强烈的参与一 关于目标设计

意识与合作意识。4.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横现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学生素质的向结构是五个方面。 全面提高。二 关于总目标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总目标的内容排列 前5条目标从一 教材编写建议建议教材编写做到“新、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后5条目标从具实、活、宽”

体语文能力培养的层面着眼。

二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自然性资源开发 2.社会性资源开发1.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3.文性资源开发

行。 2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 教师是语文学习的修养。3 .选择贴近生活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的话题,使儿童感兴趣,有话可说。4 .采利用者。

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让绝大多数学生主 1.学校资源的利用 2.社区资源的利用:动积极地参与。5.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口语

联系生活学语文;服务社区用语文。交际能力,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3.家庭资源的利用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 三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可分两部分来理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解:

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 第一部分:即第1 — 4个问题,这是教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思想

1.突出自主性2.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程。3.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2.合。 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使他们创造性 四 评价建议

地教。

(一)评价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

(二)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课内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外的关系。

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

(三)正确处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重视过程、方法之间的关系。

发展。

1.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

(二)评价的内容: 分为三个维度和五个中。陶感染、潜移默化是最基本的方式。 领域。

(四)处理好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 三个维度:

1.知识能力(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1.培育创造人格2.营造创造氛围3.评价目标:一评知识文化的“量”;

提供创造

评知识文化的“质”;三评语文能力的“用”; 第二部分:即第5个问题,这是对教学改革四评语文能力的“创”;

的具体建议。

评价要素:语文知识评价;文章知识评价;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文学知识评价;一般能力评价;发展能力评 1.识字教学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价。

2.写字教学要求: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2 .过程和方法(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对学生的写字要加强指导和示范,写字指

评价目标:一评文献检索的能力;科学思维

导,不能用多媒体的演示代替教师的板书。的方法;三评语文学习操作;四评学习习惯3.汉语拼音教学

的养成。

(1)强调趣味性。(2)建议以活动和游戏评价要素:课堂参与,阅读习惯;表达习惯;为主。(3)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学习方法

相结合。 3 .情感和态度(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二)关于阅读

评价目标:一评语文学习的兴趣;二评语文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学习的习惯;三评语文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四评语文学习的交往。

能力。

评价要素:热爱语文;关心文化;参与实践; ● 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合作;化智为德。 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的阅读活动。 五个领域

● 造性阅读: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1 .识字与写字(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

评价目标:一评识字数量;二评识字质量; 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三评识字能力;四评写字能力。 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到前2.阅读

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悟和新异的结评价目标:一评阅读能力;二评阅读习惯; 论

三评阅读方法。 3.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3.写作

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 评价目标:一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二评4.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眼 卫生。 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三评良好的作文习

(三)关于作文教学

惯。4.口语交际(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提法:小学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评价目标:一评听说普通话能力;二评听作,初中叫写作

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评听说的态度和1.在小学阶段培养习作的兴趣、自信心是习惯。

重点。2.要抓好:指导观察、引导阅读、

5.综合性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成果评价重视学习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作品评价。

(三)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样性原

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

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四)评价方法 1.定量评价方法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定性评价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来,汉语和汉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适法。“工具生”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大的作用,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响。因此,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力。

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以下几点:

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过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取精神;

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 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时间:2010-02-25 21:36:13来源: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网络资源作者:匿名 方面: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第一部分 前言

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

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因此,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话,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独特创新的理解。

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的系统和完整。

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语教育

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母语,因为

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四年级阶段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

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推荐第3篇:新课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时间:2012年9月7日

地点:上郢小学办公室

参加人员签名: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必然回归。然而,在新课标和新教材广泛实施与推行的今天,仍有不少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他们用固定的教学内容和陈旧的教学方法,隔绝了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张扬,使得语文学习如同“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展教学时空,有意识地增加语文课本内外的联系,加强语文课堂与生活的沟通,注重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变封闭为开放,使得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总结出了开放性教学的比较成功的模式

一、向课前开放实作好铺垫

1、查阅相关资料

语文学习在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即课本的同时,还应该引进相关背景材料,作为文本的有利补充,如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课外资料等。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这样既可以增加信息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他们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和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查找课外资料与阅读过程中就拉近了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因而在课堂上就能更好地激发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2、提出研究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出几个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上课之前提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问难选取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探讨。

二、向课内开放,活化课堂

1、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发表意见。教师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用平等的口吻与学生展开讨论。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阅读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2、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

(1)活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在开放性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根据教学所需,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补增减。这样,既体现了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烦琐、加强整合的思想。又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分析教材,自主选择内容

语文课的教材是一篇篇课文,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同时,掌握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但由于课文的范例性,往往许多课文章节相似,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留给学生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来学习,从而形成人人都可以参与、个个都乐于参与的局面。《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小语口语交际的编写及教学策略

时间:2012年20月11日 地点:上郢小学办公室 参加人员签字:

一、口语交际的意义与地位

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是《标准》的一大特色。所谓“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中介,有目的、有对象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信息的传递、处理和交流是可以采用多种的形式,而口语是最便捷最基础的交际手段,能使用口语交际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顺利融入未来社会的首要条件,培养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社会交往和发展合作精神的需要,也是一个人学习知识、经验的第一渠道。综上所述、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所在。

二、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

《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3—4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4条目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话语打动他人。

上述各项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倾听能力:把握主要内容(包括材料和观点),体会情感态度及交际意图。 表达能力:讲述见闻,讲述故事,说出感受和想法,并能打动他人。

应对能力:积极反馈,作出反应,能复述、转述,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口语交际的基本素养——注意文明态度,提高语言修养。

三、“国标本”(苏教版)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部分的编写体例与意图 三年级上册共安排6篇教学内容

练习

一、小小读书交流会;练习

二、当有人敲门的时候;练习

三、学会求救;练习

四、说笑话;练习

五、介绍我的小制作;练习

六、小小展销会;四年级上册共安排7篇教学内容:

练习一:学会感谢;练习二:介绍我的朋友;练习三:学会赞美;练习四:说漫画; 练习五:帮他出主意;练习六:做做说说(属“综合性学习”,含有“口语交际”); 练习七:小小讨论会——用好压岁钱。

《小小读书交流会》《介绍我的小制作》是让学生体会情感,说说内心感受和想法,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学会求救》既是对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的训练,而《介绍我的小制作》与四年级中《介绍我的朋友》《说漫画》是陈述自己对具体对象的感受、意见,以说明影响他人的交际行为,不同的是《介绍我的小制作》、《说漫画》陈述的对象是物,《介绍我的朋友》介绍的对象是人——朋友,但是不论是哪一类,我们教者都必须先对要陈述对象有足够的了解或理解,而后才能组织运用语言,运用一定的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生动的介绍。四年级上册的练习一学会感谢和练习三学会赞美则是人际间回应性的交际行为,前者是对他人给自己的帮助,支持鼓励等使自己受益的友善行为的回应,后者是对他人有积极意义的美好行为的回应,必须先弄清需要感谢和赞美的具体行为和其意义价值然后才好组织运用语言采取恰当的表达方式,实施有理有据的感谢和赞美活动。

“帮他人出主意”、“小小讨论会”是就某一事件或话题进行切磋和商讨的交际活动。前者是针对他人碰到的难题阐说自己的主见,后者是就某一焦点话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必须先弄清所谋事件和所议话题的是非利弊、轻重缓急,然后才能全面、得体地说出正确可行的意见和方法。

综上所述,三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材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实践性

学会赞美、学会感谢、介绍朋友等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通过训练学生一旦掌握就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懂得如何赞美感谢别人,赞美时态度要诚恳,介绍时要能知道抓住重点,让人易于明白接受自己的观点,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2、开放性

这两册教材中,所编排的交际材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在语言表达时,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

一、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的本质区别是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交际活动是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的,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交际互动中,学生进行着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经验成功展示,情感态度的表达等语言往来,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既有口头语言,又有包含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因此口语交际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充满尊重与沟通,张扬着个性与智慧的课堂,因而在口语交际中,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基本策略。

(一)创设交际情境,激发表达的欲望。

口语交际是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期待和情感冲动使学生进入一种渴望情感表现和交流,希望投入到情感活动中去的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因此,在实施训练时,教师巧妙地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交际情境,有效地调动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带着自己的情感和兴趣,走进交际情感去体验,领悟。

例如教学《学会赞美》一课时,可先创设互送赞美之花(小红花)的交际情境,激发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想想同学身上有哪些优点?再分发赞美之花,并且告诉学生在花上写一些赞美的话(爱劳动、助人为乐、关心集体、字写得好等方面去评价)、然后送时还要把这些话说出来。接着再受花人说说都收了哪些花?你将对送花人说什么?

(二)、尊重学生个性,构建“无人不说”的语场

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嘴,这样孩子才会具有创造力的前提,在口语交际中,教师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构建无人不说的语场,积极营造民言,宽容,和谐的交际氛围,学生才能真正获得身心的解放思想的自由,语言的表达。这样,他们在交流时才会毫无束缚,畅所欲言,并且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天性与个性,在言语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说真话,诉真情,同时可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克服学生心理紧张、畏惧等不良情绪,以放松的心态,自然的表情,畅达的语言大胆交流,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时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乐趣。例如教学《当有人敲门的时候》,除了让学生要弄清楚来访人是谁外,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把教室演变成家里,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自导自演,这样学生可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学习说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待人接物。

为配合第五册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小小读书交流会”,事先布置学生制作一种读书卡片。内容和口语交际的要求结合,包括最近读了一本什么书,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和书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开展读书交流会后,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如:故事会、佳作欣赏会、知识竞赛、诗歌朗读比赛、背诵比赛、评选“小小读书迷”。开展活动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与人大胆交流。

(四)、走进生活,增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按《课标》的精神,树立整合性课程的理念,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的道理,将口语交际的教学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让他们在养成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的基础上,积累知识,掌握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学会求救”,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交流,演一演如何求救:急病求救、失火求救、遭遇歹徒求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再以“小小展销会”为例

在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请买过东西的同学说说怎样去买东西,再说说营业员是怎样把东西卖出去的。教师梳理学生的话出示本课中对交际角色的要求。再让学生把在练习三中准备的小制作拿出来进行推销、文具盒推销起来:从文具盒的外观、内部构造、使用方法、价格优惠、式样新颖独特,功能齐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果推销书:可让学生从内容、插图等方面介绍。活动展开阶段,两方同学分别推荐己方的推销员和小顾客,代表己方和对方合作表演。表演后请双方同学和评委团评议。活动结束阶段,教师扮演不法推销员向学生推销赌博卡和泡泡胶,引发学生在另一层面的交际活动。

(三)分清角色关系、展开交际过程

口语交际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话语交流。交际中主客体是随时变换的,所以,交际者要及时调整自己听说应对的角色位置与活动方式。要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身份,学会换位思考,及时调整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该倾听时,除了认真听取对方的话语,捕捉有效信息、把握主要内容之外,还要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对方的动作表情、手势体态等非话语的内容表达,随时注意对方的态度变化和话题转换,认真揣摩其真实意图;该应对时,随时注意灵活应对,及时有效地发出反馈信息,进行言语沟通。总之,应尽量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获取多种角色体验,全面提高交际能力,丰富交际经验。

(四)注意策略手段。提高交际效益

要增强环境意识,活用交际方式,善于利用交际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大家知道,学校、课堂所能提供的交际场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模拟自然、社会或家庭的小环境。要让学生明白表达方式必须与所处的交际场合和环境相匹配,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境,决定采取或使用哪些辅助手段。此外,还要增强对象意识,必须尊重对方,处处为对方着想。要注意交际对象的年龄、身份、心理特征等,以便根据不同对象,考虑选择与组织语言。交际时,除了要考虑怎样把话说得简捷明快之外,还包括适当控制音量,使用体态语言,注意文明礼貌和态度等,以期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五)善于总结反思。积极吸纳建构

古人说得好,“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口语交际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为孩子拓展更为广阔的、自主参与口语交际的空间。为此建议:

第一,尽量拓展小学生习得规范口语的渠道。如让他们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听发音标准的录音磁带等。

第二,尽力搭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舞台,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设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比如,请小学生主持集体活动,组织他们参加演讲、讨论、辩论,让他们充当小记者、小导游等。总之,凡能让小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的成人绝不要包办代替,使他们真正成为实地进行口语交际的主人。

第三,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课堂教学本身便是师生之间的言语交往过程。在平时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毛病或问题进行必要的及时矫正。不光语文老师,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口语交际的表率和“语言的医生”。

第四,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口语交际的氛围(包括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的社会),让小学生勇于、乐于、善于与人进行交际。

五、口语交际课的基本模式:

创设意境

激发情感

丰富内容

提高兴趣 凭借教材 善于启发 结合实际

巧妙引导

教给方法

深入语训

扩展想象

拓宽思维

推荐第4篇: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过大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推荐第5篇: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课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保留出处。

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

二、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爱好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音乐创造 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 10.完善评价机制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如图所示:

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教学领域(包含四个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

内容标准(分布为三个学段) 1~2年级3~6年级7~9年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进步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上述课程目标内含在以下三个层面的表述中。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乐观态度学习音乐,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2.培养音乐爱好,树立终身学习愿看3.进步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

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像;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

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看。 4.合作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综合

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文体形式等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文体、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扼要历史,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熟悉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

熟悉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学段目标

上述课程目标,将分为3个学段,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中。分段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1~2年级

应留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并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3~6年级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河源商标注册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文体、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保持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使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和艺术想像的创造力,并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本部分内容的表述框架 领域一: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文体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领域二:表现

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领域三:创造

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分学段的内容标准

一、感受与鉴赏 【内容】音乐表现要素 【标准】1~2年级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声。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是非不同的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标准】3~6年级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内容】音乐情绪与情感 【标准】1~2年级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标准】3~6年级

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内容】音乐文体与形式 【标准】1~2年级

聆听童谣、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舞蹈。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标准】3~6年级

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怀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文体和种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聆听不同文体和种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文体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内容】音乐风格与流派 【标准】1~2年级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童谣、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断,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标准】3~6年级

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内容】演唱 【标准】1~2年级

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标准】3~6年级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把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内容】演奏 【标准】1~2年级

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标准】3~6年级

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内容】综合性艺术表演 【标准】1~2年级 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标准】3~6年级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内容】识读乐谱 【标准】1~2年级

熟悉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标准】3~6年级

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熟悉音名、音符、停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其中第二类内容与音乐创作有关,但区别于专业创作学习。 【内容】探索音响与音乐 【标准】1~2年级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是非和高低。 【标准】3~6年级

能够自制简易乐器。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内容】即兴创造 【标准】1~2年级

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标准】3~6年级 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内容】创作实践 【标准】1~2年级

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标准】3~6年级

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内容】音乐与社会生活 【标准】1~2年级

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标准】3~6年级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内容】音乐与姊妹艺术 【标准】1~2年级

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标准】3~6年级

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熟悉音乐在其中的作用。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内容】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标准】1~2年级

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标准】3~6年级

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童谣、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为保证《标准》的实施,教师应深进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 (一)教学中应留意的一些题目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2.留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留意因材施教 4.建立同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6.因地制宜实施《标准》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 1.感受与鉴赏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2.演唱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3.演奏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进步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识读乐谱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 5.创造 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

二、评价建议

(一)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发展音乐的潜能;有利于教师总结、进步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有利于促进课程的发展。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青少年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3.整体性原则

评价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层面和教学的各领域。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4.可操纵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纵和推广。

(二)评价内容 1.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2.教师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 3.课程治理与课程发展

主要评价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功能的熟悉和重视程度。

(三)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可以用较为正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自评的方式,可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班级音乐会或其他活动,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学生和教师的自评、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互评、学校和上级主管部分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师生和家长对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和音乐课程的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评价活动不宜过多,尽量简化评价过程,防止流于形式。

推荐第6篇: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府谷县第四小学

高 军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课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 2.创造性发展价值 3.社会交往价值 4.文化传承价值

二、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本《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

四、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3、知识与技能

五、理解课标

《音乐课标》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小学音乐教学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从培养兴趣入手,发展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1、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 乐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聆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2、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由于经济形社会环境的现在文化传播媒介的广泛,流行、商业化的艺术音乐等,都成为现在学生盲目追宠的所谓新风尚。音乐课堂上学生都在以他们的审美要求去审美着歌曲。是不是够流行,够不够酷……等这些因素。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树立,又不让学生厌倦音乐课首先就是投学生所好,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所以音乐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学习观,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入手。

六、评价建议

(一)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二)评价内容

1、学生

2、教师

3、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

(三)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自评的方式,可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班级音乐会或其他活动,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学生和教师的自评、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互评、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师生和家长对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和音乐课程的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评价活动不宜过多,尽量简化评价过程,防止流于形式。

推荐第7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五)从“自然大纲”到“科学标准”的变迁。

科学课程标准语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相比,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定位上——倡导了科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什么是科学素养?《标准》研制核心组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标准所倡导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有四个: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方法与能力,三是科学行为与习惯,四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最核心部分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中间部分是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最外围部分是科学行为与习惯。这是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定位问题。我们仔细地回顾一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这次把自然课程改为科学课程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实质性的飞跃。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感受到其中的变化:首先,“从自然到科学”,可以理解为从自然教学大纲发展为课程标准,这是一种进步。过去的大纲很抽象、很简略,《标准》与之相比则具体多了,而且操作性强,这一点看到《标准》的人都有共识;其次,“从自然到科学”,还可以这样理解:自然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其更多的是注重知识本身,但科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本身,它还包含了我们人类的一种求知活动。科学这个概念比自然内涵更丰富,它涵盖了科学素养的各个层面,这是一种发展;第三,“从自然到科学”,较好地诠释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TS教育),代表了当今世界理科教育的发展方向:趋向综合、强调融合、重视高新技术、注重能力,这是一种突破。

伴随着《标准》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科学》教材也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好地体现了课程定位。它们都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整套教材的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重视教材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因材施教,使教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在教学行为上——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是《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是学和做的,而不是教的。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学生应该是科学学习的主角,教师仅仅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教师和学生有着互补的责任。教师负责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由于《标准》中强调的探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因此,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应确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科学、做科学,这样,或许会激活孩子潜意识中学习科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冷和热》(苏教版《科学》教材)的教学片断:冷和热是物体的特征之一,通常学生能用感官直接感知和判断。这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科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经历、体验由热到冷的过程,首先设计情境讨论: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热水冷下来?你怎么知道热水变冷了?这些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充分感知由热变冷的过程。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每个小组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并且能自觉地使用温度计,自觉地做些记录来形象地描述热变冷的过程。学生的内心是喜悦的,这不仅因为人人经历了“冷和热”的探究活动,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且因为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冷和热的变化规律”。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这将让学生体验到些许成功(在成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并最终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

3、在学习方式上——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式学习,看重的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一句话,看重的是过程。这同时也意味着把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对知识的复现率以及相当多的时间当作代价去付出,因为探究式学习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还一无所获。这岂不是效率低下?是的,大工业生产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共性就是讲效率,但要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效率。一册小学自然课本,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大概不用三个小时,记忆力强的学生就能将书中所有结论性的知识记住,然而,学生究竟能学到什么、能体验到什么呢?事实上,我们选择这些内容教学生掌握的真正意图,不在于这些知识本身,而在于凭藉这些知识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活动,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得以体会科学家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解”、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借以渐渐地掌握科学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和品质。这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此,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应给孩子创设一个“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

的氛围。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耐心和鼓励尤为重要。

例如关于早已灭绝的史前爬行动物--恐龙,学生的研究兴趣就特别浓。有关的资料、媒体介绍也比较多,一些学生或多或少也有所了解。如果教学中以此为契机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去搜集恐龙的资料,带领他们去图书馆查阅,上互联网搜索,去音像室查看,最后再来开个恐龙研究科学发布会,那学生所认识的恐龙世界一定是奇妙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既是搜集信息资料的主人,又是愉快的合作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多方面去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相信孩子的研究能力,只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那么他们的收获定会是无穷的。这样的教学师生两方面可能都兴趣盎然,而这些也许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魅力所在呀!

4、在价值取向上——关注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考察一下现代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状况,我们知道,最初科学是从人文中分化出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又成为人文的基础。科学与人文整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与人文整合是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与人文整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途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科学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教育充实人、发展人,完善人。科学的发展史也表明,科学发展的每一步都充满人性的光辉,反映人的求真、求善和求美的精神品格。

我们的科学教育要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价值和目的。例如,苏教版《科学》教材在《金色的秋天》一课就安排了这样一首小诗:“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我知道,秋天来了。”接下来是这样写的:“凉爽的风儿钻入衣领,我知道,秋天来了。”然后让孩子们继续往下说他们眼里的秋天的样子,为什么这•

样做?也许这就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吧。怎样做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呢?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环境,使他们置身于一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体中,不仅让学生去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等,还让学生感受科学作为生活过程的意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科学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最终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5、在评价方式上——追求主体多元与过程多面的统一。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种评价不同于传统的单纯由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等排队的评价做法,必将引起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时机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将其有机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之中,又将成为科学课的基本原则。

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都将成为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不是裁判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科学教学的调控者。由于教学内容要含盖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既要考虑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所以评价要注意教学时机的全程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从而方法灵活、实施及时、效果适当的给与鼓励和指导性的评价。

推荐第8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案例分析 整合

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

课程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例如,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可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感染功能,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的功能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杨文华)

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第一,对话是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传统的教育教学,课堂上老师一统天下,主动权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是"告诉"者,学生是"理解"者;老师是信息的输出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聆听"老师的教导。而对话则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学习过程。

第二,对话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把教参对课文的分析和教师自己的理解,生硬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带有强制色彩:学生的阅读理解不能越雷池一步,必须按照教参 和老师的规定、按照标准答案进行,其结果是造成了学生对课文内涵把握的千篇1律,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然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储备,肯定会对课文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两个要素:第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平等的;第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 这里比较难理解的是师生和文本的对话。有老师问:文本是客观事物,人能够和它对话吗?我们不妨用具体的课文来代替文本的概念,进而准确理解这一阐述。一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某些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我们来阅读这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来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也就是和作者的一种间接对话。当我们读懂了文章,也就是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取得了情感共鸣。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所谓的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笔者的理解就是: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人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对文本中的思想内涵进行个性化解读。

(李振村)

互动

互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所谓互动,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中,它的意义有了升华和丰富。笔者理解,教育教学中的互动就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它既是校园里一种人际关系的反映,又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互动有两个要素不可或缺:

其一,互动必须是民主的、平等的。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相推动。试想,一个生命个体总希望控制另一个生命个体,或凌驾于其他群体之上,他们之间怎么可能有互动呢?例如,一个小学班主任,以各种严厉的手段管理自己的班级,对学生动辄批评训斥,学生对他望而生畏,那么他和学生之间永远不可能有互动。由此可见,互动实际上是民主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其二,互动必须是积极的、自主的。互动不存在任何"被动"的因素,它必须是双方自觉自愿、积极参与的一个过程。

教育教学中的互动,主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生互动,则是学生之间摆脱了"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互相推动,从而共同提高学习效益。

解读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解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性质认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这一表述,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即不能单纯强调二者中的某一方面,应在二者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新的课程标准的一大突破和进步。 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执不休。工具论者从语言的工具性推及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思想、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因此将语文定位于工具学科。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站在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处:工具论仅把语文作为工具手段,忽略了语文的本来价值,忽略了语文的多重功能;人文论则是以语文学科去附会“人文性”,使语文失去了自身存在的理由和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从方法论入手,对语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并遵循“统一”的思路,对课程目标、组织实施、评价进行重新整合,提出了二者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基本内涵是: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案例】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一年级新生对语文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因此,在教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我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灌输团结友爱的人文精神。 识记过程中培养爱心。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是比较单调枯燥的,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启发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识记。当学ǖ与j、q、x拼读须去两点时,我问学生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时,一个男孩响亮地回答:“j、q、x小淘气,见到ǖ眼就挖去。”说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挖掉双眼”,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从孩子嘴中很随意说出尤其让人心颤。这可能是孩子从学前教育获取的知识。于是我也说了几句顺口溜:“小ǖ有礼貌,见到 j、q、x,摘掉小帽 “小鱼多可爱呀,挖掉双眼不就死了吗?” “我养了两条金鱼,我可爱它们了,” “是啊,是啊,我还给它们喂食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发言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听别人说的。”我笑着说:“相信每一个同学都非常喜爱小动物,都爱和它们交朋友的。”同学们使劲点点头。突破难点时凸现团结精神。整体认读音节较难理解,我利用动画课件编了一个小故事:“大y是个热心肠的人,谁有困难就去帮助谁。瞧,小i在家发愁,他自已不能单独出门,大y来了,他们在一起组成了yi,就高兴地出门了。同学们,你们也要向大y学习,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好不好?”“好。”学生齐声答道。 随后,学生们头顶标有字母的小帽,开始自编自演。瞧,编的小故事多精采: “w、u一开始挺骄傲,谁也瞧不起对方,可他们什么事也干不成。后来他们手拉手成了好朋友,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小u一开始爱吐口香糖,大y来帮助,小u就讲卫生了,不再随地吐泡泡了。” 寓教于乐,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团结友爱的意识。 指导书写中渗透谦让精神。学生刚学写字,在四线格中的字母往往是“顶天立地”。我通过示范比较,强调说:“同学们,字为什么不能占满格呢?因为写字就如做人,在上要懂得尊敬老人,在下要懂得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左右为什么要有空呢?”我伸出双臂,大摇大摆走向教室门,问:“老师这样走好不好?”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答道“不好!”“别人就不好出门了!”“对了。和朋友们在一起,要为别人多想一想。”我注意到那些横跨书桌的小胳膊悄悄地收回了。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希望我的这些努力,能在孩子稚嫩的心田撒播友爱、团结的种子。(解读撰稿:张伟,案例提供:任昭芹) 解读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发展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解读】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在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平均三课时。这一课程的设置,是语文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国际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课既非其他课程的简单综合,也不是语文课的补充,应当把它看作一门独立的课程。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首先课程的内容是综合的:社区服务、信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等,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决定了它对学生心灵和情感世界的影响是全面的,对学生知识形成的影响也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它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它具有实践性特点。这一课程的特点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如“实验”“考察”“动手做”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可以说,实践既是这一课程的表现形式,又是它的本质特点。 第三,它具有开放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是开放的,课程内容是开放的,它的学习方式也是开放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也可以到校园里开展,还可以到社会上进行。总之,全方位开放是它最突出的特点。 第四,它具有生成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事先有周密的规划,但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新的情况,调整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这种生成性特点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常丽华) 解读3: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读】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这三种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同时存在,互为补充。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人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更多地需要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然而,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接受学习。目前,中小学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繁琐提问多,字词句训练多,学生死记硬背、疲于应付,因此建立新的教学方式,让体验、发现学习进入语文课堂就成了当务之急。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迎接时代的挑战,只有培养出适应世界的现代人,教育才完成了它的任务和使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世纪。今日一份美国《纽约时报》一天的信息量,等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得到的信息量的总和。人类的科技创新与发明的速度越来越快,近500年的世界重大科技发现发明,16世纪有26项,17世纪有107项,18世纪有156项,19世纪有546项,20世纪仅上半叶就有961项!那么眼前的这个世纪,知识创新与发明创造将如“雪崩”般涌现,恐怕并非夸张。因此,无论生存还是发展,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未来人的通行证。基础教育必须给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个基础便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一是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自主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角,意味着个人独立学习、主动探究,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二是恰到好处地运用讨论、探究等学习手段。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这种氛围在“一言堂’上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的语文课要允许讨论,允许实话实说,甚至允许有争论,有保留意见。“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三是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任何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习得的过程。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是人类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无限的知识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学习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地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但并不意味着拒绝接受学习。在新的教学方式里,语文教师仍要“讲”,或是提供背景知识,或是点拨言语规律,或是交流自己收获,或激情熏陶,不一而足。【案例】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师文玉恒执教《太阳》一课,课文大意由学生自已概括,“言之有序”的知识也是由学生自已感悟,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思想。 上课伊始,支老师就让学生用各种方式连续读了三次课文。读完后,请学生说说读明白了什么,有一点说一点。每一个学生说完了,支老师让他们把说的内容简要地写在黑板上,有十多个学生写了大半个黑板。接着,支老师说:如果我把大家的课本收起来,用一张纸把你们写在黑板上的这些内容原样印出来,你们能把太阳的有关知识看明白吗?学生说,看不明白,因为没有次序,东一句,西一句。老师说,对,要说明一种事物,就得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叙述。那么,谁能参照课文的顺序,给黑板上的这么多条内容标上序号?于是,学生再读书,思考,十多位学生又走上讲台,以课本为指南,给这些内容排好了顺序。 接着,支老师又问,现在标上了序号,我再按这个顺序印在纸上,你们能读明白吗?这一次,学生的意见有分歧了,持否定意见的学生也说不出“仍然读不明白”的原因。支老师抓住时机,及时点拨。他说,黑板上第①条说太阳远,第②条说太阳离地球1.5亿公里,第③条说步行到太阳要3500年,第④条说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你们认为这四条①②③④挨着排下去合适吗?学生们一下子恍然大悟,说:不行,②③④都是说一个“远”字的,①是总的说远,②③④是分开介绍。第①条的位置应该高一些。于是,支老师很形象地说:对,②③④条好像是三个士兵,他们有一个班长,那就是第①条。可见除了顺序之外,还有一个“层次”关系。有的同学说刚才标了顺序之后仍然看不明白,就是因为没有看清内容间层次关系的缘故。支老师及时引导:现在黑板上的这些条目中,还藏着好几个“班长”,你们能找出来吗?学生很快又找到了其余几个“班长”──大热、关系密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支老师说:大家再看一下我们刚才找到的,一远、二大、三热、四关系密切。这四个班长一般高吗?由于有了前面“层次”关系的认识,这一次学生很快就议出了结果。学生们说“关系密切”要高一些,因为“远、大、热”都是说太阳本身的情况,关系密切还连上了地球。还有的说“远、大、热”这三个“班长”前面还应该有一个“排长”。支老师马上顺势引导:那你就给这个“排长”起一个“名字”吧!学生一下子起了好几个:太阳的特点、太阳的情况、太阳的知识、太阳的奥秘等等。支老师又点拨:是太阳所有的情况吗?学生说是基本情况、一般情况。支老师接着引导:原来的一二三班现在有了一个“排长”,那原来的第四条怎么办?学生说也应该提升为排长。到这里,支老师又突发奇问:这样的话,课题《太阳》呢?该是什么“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连长。(谈永康) 解读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解读】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改革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改变课堂的话语系统。 在传统灌输接受式的课堂里,教学的话语系统往往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一是偏重于灌输,即教师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中心,作滔滔不绝的讲解,很少考虑到对方的情绪和感受,只是把学生看成是贮藏知识的“容器”或“仓库”;二是偏重于说教,即教师往往一厢情愿地去解释抽象的理念和理论,居高临下地教训学生,很少顾及对方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过分强调了教育的训诫教化功能;三是偏重于考问,即教师比较喜欢把教学内容演化为提问去单向考问学生,让他们亦步亦趋诚惶诚恐地忙于应答,很少给学生有质疑问难、畅叙感受的机会。显然,具有这些基本特征话语系统的确立与被动、单向、接受的学习方式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和谐适。现在,学习方式改变了,话语系统也必须与之相应改变。在实验研究中,我们觉得以平等对话为基本特征的全新话语系统,比较适应于探究性阅读的课堂,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所谓对话的教学话语系统,是指一种强调通过师生之间平等、宽松的交流互动来达到学生自主合作和自由发展的话语体系。它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 之所以要以对话的话语系统取代传统的灌输、说教的话语系统,说到底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应当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我国漫长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等级观念“天。地、君、亲、师”,把奉行“师道尊严”视为天经地义,其历史阴影还没有从主流文化中消散,因此,把学生当作训诫对象,甚至是工具、手段,加以控制、利用和操纵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现在,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行开放式阅读的课堂里,必须率先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和主人翁姿态,只有师生之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让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立人格岸生才会产生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一句话,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课堂对话才能是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思促思的智力引爆;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研究性阅读中,学生更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广泛联系了个人已有知识和个体生活经验之后而生成的。每个学生的探究都会有其不同于他人的感悟和发现。这也正是他们带人阅读课文中的东西,这种东西有时会比从课文中得到的东西更重要。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必须抱乐于接纳的态度,而不能以僵化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阉割了他们十分可贵的富有灵性的发现,使对话真正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过程。【案例]一位教师执教《寒号鸟》一课,在结课前,学生、教师之间有如下对话: 生:喜鹊真好,他自己那么勤快,还关心着寒号鸟,老劝他垒窝。寒号鸟要是能听喜鹊的劝,就不会冻死了!生:我觉得寒号鸟太懒惰了,晚上冻得不行,白天照样睡懒觉,或者到处游逛。他冻死是自作自受。 师:你们的理解很正确,真把书读懂了。 生:我认为喜鹊也有错误,他不能只是口头上劝劝,要拿出行动来帮助寒号鸟垒窝。如果喜鹊动手了,寒号鸟肯定也会跟着做。师:你的想法很独特,肯动脑子。你们看看寒号鸟是怎样对待喜鹊的劝说的? 生:我觉得喜鹊只是劝劝寒号鸟,寒号鸟就不耐烦,嫌喜鹊太啰嗦。寒号鸟不会跟喜鹊一起垒窝的。生:我认为这寒号鸟也太傻了。他冻死的那个晚上,于嘛不到喜鹊的窝里去挤一夜,这总比冻死强呀! 生:我想那个晚上喜鹊该去关心关心寒号鸟,看他能不能挨过这个晚上! 师: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寒号鸟是很傻,我看懒惰就是最傻的表现,你们说呢?学生的体会各不相同,这十分正常。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师生“阅读反思”的过程。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感悟,也就是对不同生命的尊重,正是这种肯定,才推动了对话的发展。当然,在热情的肯定中不排除推心置腹的商榷。只是肯定是为了更好地点燃激情,而商榷则为的是呼唤更深的思索。(周一贯)

解读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解说】《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郑重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既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又有着现实的紧迫需求,即在改革开放年代,面对东西方文化碰撞和生活方式转型,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定。因此,“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程标准》)。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生活方式的转型,对今天小学生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在联系,它同样会充分体现在今天开放的语文课堂之中。随着阅读的个性化进程,小学生在阅读感情的自由表达中也往往是主流思想与非主流思想并存,似是而非的各种意念共在。应当说,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乐于独立思考,敢想敢说了,这无疑是好事,应当给予支持和鼓励。但是,他们毕竟还小,认识水平和判别是非的能力有限。要求小学生对所有问题都能识别得一清二楚也是不现实的。正因为这样,才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变得如此重要,而不可有半点忽视。 当然,对教师来说,更为困难的是面对开放的课堂,面对个性化阅读和自由表达时产生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偏离应如何正确引导?如果只是作抽象的理性说教,即使学生表面上表示认可了,也并不真正解决思想问题。正确的做法应当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要提倡平等对话,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并经常地能够“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案例】在教学《麻雀》这篇课文时,老师要小朋友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你就是老麻雀,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实话实说,展示了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位女学生怯怯地说:“我不敢冲下去和猎狗斗,我胆小,怕„„怕死。” “你敢于说真话,这个态度很好。”老师给予了正面鼓励。 “我也不会。因为那样做,老麻雀是死定了。”这是另一位女同学。 “你是估计了双方力量对比的差异,才这样认识的。一般是会这样想的。”老师还是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认识。 又一位男同学说:“我觉得那样做不是真正的勇敢,老麻雀怎么斗得过猎狗,不但救不了小麻雀,还会搭上一条命,多不值得。” “你是很冷静地作了估计之后,才得出了‘不合算’的结论。这不是一点没有道理。”老师点了点头。 “我会想,反正孩子注定没命了,我去白白送死,还不如回去再孵一窝小麻雀。”另一位男同学说。 话音刚落,许多同学都笑起来。老师说:“你真会精打细算啊!” “那么,有没有同学会像老麻雀那样做呢?”老师再耐心启发。 “我会去试试。因为以弱胜强是常有的事,不去试试就输定了,去试试,才有可能战胜对手。” 老师说:“这话有道理,弱者不能老受人欺侮呀,当然要反抗一下。” “论身躯、体力,老麻雀当然不是猎狗的对手,但母爱的力量使它顾不上一切了。” “老麻雀当时只想到不能眼睁睁看着亲骨肉被吃掉,就不顾一切冲下来了。” “说得真有道理!”老师称赞说,“救孩子要紧呀,老麻雀根本不会去考虑这是不是‘真正的勇敢’,也不会去细致盘算‘怎样才划得来’,更不会想到因为可以再孵一窝小麻雀,而对孩子见死不救呀!” 这可真是小学生自由思想的展示、交汇、碰撞和升华。学生的价值取向,当然有是非对错,但能够想啥说啥,说出来总比捂起来好。但说出来之后,教师必须在珍惜学生自由感悟的同时,进行富有人情味和说服力的耐心引导,以平等的对话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周一贯) 解读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解说】“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马丁·布贝尔)“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克林伯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教学对话就是建立在这一原理之上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民主、平等是“对话”的第一法则。如果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就无法对话。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不存在施恩者与受恩者的关系,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一样,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等、亲密无间,如形与影的自然亲和,似声与响的相得益彰,教学对话才能在心灵的层面上真正地进行。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应保持必要的权威,而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搞单向传递的独白式教学,不扼杀儿童不断提出“为什么”时的猜想冲动,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由于打破了教师独白、学生倾听的“万马齐暗”的局面,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得以扶植和张扬,建设性、创造性的“冲突”得以认可与欣赏,于是,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在对话的场景中,由于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语文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始终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下文案例可窥一斑。【案例】《蒲公英》对话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1.“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蒲公英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读了这一节,我想,蒲公英的种子离开了妈妈,可能枯萎,也可能毁灭,但是它们如果不离开妈妈,就永远没有新的生机。师:你的理解很深刻!对我也有所启发。我认为,动物也一样,如强大的狮子老虎,年幼的时候就要各自独立,再如弱小的鸟雀,也不能永远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离开父母的动物会有两种结局:一是因不能独立而失败,二是因自己的发展而茁壮成长。倘若他不肯离开父母,就只有前面的一种结局。生2:在这一方面,有的人还不如蒲公英。例如,我爸爸要到深圳去工作,爷爷、奶奶都哭着不让离开。 生3:我想,蒲公英既是妈妈的孩子,又不是妈妈的孩子。说它是妈妈的孩子,因为没有妈妈就没有它;说它不是妈妈的孩子,是因为它一旦离开了妈妈,就是大地的孩子。师:妙!有哲理!有一位思想家说:“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的子与女,„„你是一具引你的子女好比有生命的箭借你而射向远方。”我想,一个有眼光的父母应该像一杆枪,把孩子装入抢膛,瞄准地球的一个方向,随时扣动扳机,把孩子射出去!(同学们开怀大笑) 解读7: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解读】“开放”与“封闭”是相对应的。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其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封闭而呆滞的。 而开放的语文课程则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具备如下特点: 1.从功能上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2.在结构方面,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层面。在课程类型方面,应包括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学习。 3.从课程目标上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 4.从语文课程存在的方式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教室,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5.从实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解读撰稿:夏家发) 解读8: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解读】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月;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泳、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觉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案例】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1.充分诵读,触发语感。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诵读则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一是将诵读贯穿于课的始终。初读,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看荷花的。细读,让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我”是在仔仔细细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如痴如醉地看荷花。品读,让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美。回读,让学生背读课文,反复朗读其中的优美语段,达到熟读成诵。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诸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个体自由诵读、同桌之间互相诵读、选点诵读、根据自已的领悟诵读等。 2.潜心品读,领悟语感。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一是在精选语感点上下工夫。如写荷花的“冒”,内涵丰富,又不易为学生所觉察,紧扣这个语感点,集中精力、重锤敲打,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二是在品读语感点上做文章。 (l)“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长、钻、探、伸、露、冲) (2)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急切、笔直、一个劲儿、高高、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在“冒”前加上这些词再读这个句子。 (3)课件播放荷花录像,引导学生想象冒出来的白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向小朋友展示她自已的美丽。有的说:由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尽情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风中翩翩起舞。 对于“冒”字,通过换词比较领悟作者运用的分寸感,通过丰富表象领悟其形象感,通过激活体验领悟其情味感,通过扩词诵读领悟其意蕴感; 3.积累运用,积淀语感。培养语感,应高度重视积累和运用。所谓“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积累就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熟读成诵的过程,不仅是积累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的过程,也是内化成套的语感图式的过程。《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在最后一个环节上,让学生边欣赏多姿多彩的荷花图片,边用学到的课文语言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我看到白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 有的说:我看到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说:我看到有的荷花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说:我看到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说:我看到雪白雪白的荷花正低头欣赏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王崧舟) 解读9: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解说】“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前言”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明确指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总目标”中,则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列为其中一项;在“实施建议”中又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注重体验”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特点”,而且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教育的实施方法。 所谓“体验”,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参见《辅导员》2001年第四期张悦文)。为什么今天的语文教学特别关注体验?也正因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和验证,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并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体验的这种特性,全面关联着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

一、操作的实践性。体验的“亲历”,就意味着要在生活中去亲身参与并且动手操作,这就离不开语文的实践运用。

二、形象的直观性。让学生亲身经历,便不可能完全是理性的、抽象的认识,大量的应当是形象的、直观的,这才会有体验的产生。显然,这很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三、情感的共生性。学生的亲历总是与情感同生共存。因为“亲历”最容易激发情感。“体验”更多的便是指在亲历中获得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体味。由‘林”生“验”,这与语文教学注重熏陶感染是一致的。

四、自主的选择性。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可以最充分地享受自主选择权。语文教学也只有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谈得上效率和效益。

五、自由的创造性。体验具有最鲜明的个体特点,最尊重个性的张扬。在体验活动中,学生享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所有这些方面都会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正是使这一过程能进人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这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如此强调“体验”的价值所在。【案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用板画诗意的方法,把情感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了美的教学:师:请你们谈谈诗,想想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 生:要画篱笆。 师:篱笆要画得密还是松一点?要说出理由。 生: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生:还要画小路。 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 生: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还有的说,树上只画些小叶,树下要画些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阴”。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李老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 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让想象展翅飞翔,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创新意识。这一案例生动地告诉我们:正因为“体验”侧重于对情感的体会和验证,因而语文教学比之其他学科更需要体验的参与。体验的这种个性特征,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使人不仅成为技术主体和科学主体,而且成为精神主体和审美主体。(周一贯) 解读10: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解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说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所以,语文课程不能不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能不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通过优秀作品的耳儒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而且常常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因而,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接触大量感性的语文材料的过程,也是自主地能动地建构文化意义的过程。这种接触和建构,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往往是终身的。因此,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内容。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语文课程与科学课程迥然不同,科学课程以理性著称,语文课程则以感性见长。语文课程大量的是形象鲜活、感情强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案例】《我的战友邱少云》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如何发挥课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呢?我的思考和实践是:

一、比读,未成曲调先有情 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称邱少云是一位怎样的战士。(年轻,伟大) 2.设疑:“一个年轻的战士,为什么会被他的战友、被祖国和人民称为伟大的战士。

二、精读,设身处地感真情 1.范读感染。教师动情地范读第7段课文,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震撼。听完教师范读,学生交流心情。(有说难受的,有说焦急万分的,有说痛苦的,有说满腔怒火的„„) 2.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自由朗读该段课文,体会体会打动自已的地方。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独特感受,教师做随机点拨:“是什么像刀子一样在绞我的心?”(有说是“我”的担心像刀子一样在绞我的心;有说是看到与自已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这种感觉像刀子一样在绞我的心;有说是自己明明能救却不能去救战友的那种矛盾、那种痛苦,像刀子一样在绞我的心„„) 4.语言感染:“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呀!”(组织学生诵读此段课文)

三、研读,字字句句悟深情 1.研读课文第8段: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之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说他们在火堆里都一动也不动,有说他们在火堆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有说他们在火堆里都是稳稳当当的„„) 2.设疑感染:“是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同学们,千斤巨石是一块石头,是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石头啊!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啊!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怎么能够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的痛苦啊!”(请学生交流被火烧时的反应和感受) 3.情境感染。播放电影片断“烈火中的邱少云”,随着电影画面的呈现,教师动情地说:“同学们,这就是被烈火烧身的邱少云!这就是忍受着巨大痛苦的邱少云!这就是像千斤巨石一般的邱少云!这就是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的邱少云!面对这样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你有什么话想说吗?”(请学生谈观后感,有学生说着说着掉了眼泪) 4.诵读感染:“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是一种什么精神在鼓舞着他?让我们一起,怀着对英雄的无限深情、无限崇敬,齐读这段课文。”(学生读得非常动情)

四、妙笔直抒心中情 1.移情感染。教师沉默片刻,然后深情地说:“战斗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颁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深沉而饱含思念之情的音乐轻轻地响起,学生在悠悠缅怀的情绪和氛围中,写出自己心中的碑文) 2.指多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①邱少云万岁!②邱少云,你永远活在中朝人民的心中。③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④让我们永远记住邱少云的精神──为胜利而献身。⑤啊!邱少云,我们为你骄傲。啊!邱少云,祖国为你自 解读1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解读】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今天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地“教教材”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言的例子来教。如此,我们的教学就未必逐段而下地未必面面俱到,而须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强化实践,帮助学生习得规范、生动的书面语言。 语文课程资源还包括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演讲会、展览馆等。比较常见的是引进相关文字或音像资料,或作为课文学习的背景,或作为补充阅读材料,或以此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等。特级教师贾志敏教《惊弓之鸟》时引进了两个有关射箭的故事。一是李广,学生一听李广,马上齐背了《塞下曲》,一个学生还有声有色地讲述了李广误将石头当老虎的故事。二是绿林好汉──罗宾汉,讲的是国王要陷害罗宾汉,让他与一射箭高手赛箭的事。射箭高手一箭射中了靶心,正当大家认为罗宾汉必死无疑时,罗宾汉上马搭箭,“蹦”的一声,射出去的箭正好把射箭高手的箭一劈为二,留在了靶心。通过这两个故事,学生发觉更赢射箭更神奇:李广是射箭力量猛,罗宾汉是射箭准,更赢能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了下来,岂不神哉! 事实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几十个学生的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学习的内在潜力,包括学生所联系着的家长群、社区等都是生生不息的教育资源,都可以为教学所用,而且有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其他课堂资源(如电视、录像、网络等)最终必须同学生这一资源相结合,才能发挥最佳效益。尤其要注意的是,把学生作为资源,意味着以学定教,课堂上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随时对教案进行调整,比如:改变教学思路,变换实践形式等。 课外学习资源包括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国内外大事等。【案例】最近笔者听一位骨干教师教《老牛》,这堂课准备充分,考虑周详,整堂课以读为主,以情动人,总体不错,但课堂生成资源没有好好利用,十分可惜。 《老牛》篇幅较长,写了老牛“老一病一死”等内容,语言朴实,情真意切,读了让人觉得这分明写的是勤劳慈祥、一生眷恋土地的中国老农民。课堂伊始,老师先设疑:为什么“我”对老牛一直不能忘怀?请大家读读课文,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头牛?(学生花了好几分钟读书,得到了很多的答案) 生:这是一头瘦骨磷峋的牛。生:这是一头老了、衰弱的牛。 生:这是一头工作了一辈子,但没有怨言、性格也很安详的牛。 生:这是一头病得很重的牛。 生:这是一头快要死的牛。 生:这是一头可怜的牛。生:这是一头幸福的牛。 从学生的发言中,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了“瘦、老、病、死”这四个字。学生交流结束,教师小结说:“你们的感受都是对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一句话,就进入了课前设计好的教路:先理解“老牛的瘦”,再理解“老牛的神情”,最后理解“人与老牛的感情”,教学到此也就结束了。很遗憾,学生初读课文后的感悟和认识,并没有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没有被教师用作新的生成资源。“老牛是怎样的一头牛”,这个问题的答案丰富多彩。学生基础不同,思考又有着不同的角度,他们的感悟明显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有的粗浅,有的深刻,有一些还形成了冲突,比如‘何怜”与“幸福”。在这样的生成资源面前,建议这样调整教学:师:哪些同学觉得这头老牛可怜,哪些同学觉得这头老牛很幸福?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场辩论。辩论前,请大家仔细读书,然后再发言。(学生读书,感悟,发言) 生:“它瘦得可怕。它的腹部深深陷进去,全副骨骼都显露出来。”可见这牛多么可怜。生:“老牛一连躺了几天,它那样衰弱,甚至没有力气看一看我们给它的食物和水。它的身体瘦得像一块木板。”老牛快死了,当然可怜。 生:我们觉得这牛幸福。因为这牛虽然老了,病了,但它劳动了一辈子,人们对他多好啊。生:人们善待老牛,老牛也依恋着人和土地,最后死在了田边。“我们在田边,在它从前工作过的田边,埋葬了它”,这不是幸福又是什么呢? 这样教学,学生不但能读懂,而且肯定要比老师按部就班地执行教案更有兴趣,课堂也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气息。这一切得益于充分利用课内的动态生成资源。(谈永康) 解读1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解说】“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马丁·布贝尔)“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克林伯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教学对话就是建立在这一原理之上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民主、平等是“对话”的第一法则。如果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就无法对话。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不存在施恩者与受恩者的关系,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生一样,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等、亲密无间,如形与影的自然亲和,似声与响的相得益彰,教学对话才能在心灵的层面上真正地进行。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应保持必要的权威,而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搞单向传递的独白式教学,不扼杀儿童不断提出“为什么”时的猜想冲动,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由于打破了教师独白、学生倾听的“万马齐暗”的局面,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得以扶植和张扬,建设性、创造性的“冲突”得以认可与欣赏,于是,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在对话的场景中,由于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语文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始终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下文案例可窥一斑。【案例】《蒲公英》对话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1.“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蒲公英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读了这一节,我想,蒲公英的种子离开了妈妈,可能枯萎,也可能毁灭,但是它们如果不离开妈妈,就永远没有新的生机。师:你的理解很深刻!对我也有所启发。我认为,动物也一样,如强大的狮子老虎,年幼的时候就要各自独立,再如弱小的鸟雀,也不能永远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离开父母的动物会有两种结局:一是因不能独立而失败,二是因自己的发展而茁壮成长。倘若他不肯离开父母,就只有前面的一种结局。生2:在这一方面,有的人还不如蒲公英。例如,我爸爸要到深圳去工作,爷爷、奶奶都哭着不让离开。 生3:我想,蒲公英既是妈妈的孩子,又不是妈妈的孩子。说它是妈妈的孩子,因为没有妈妈就没有它;说它不是妈妈的孩子,是因为它一旦离开了妈妈,就是大地的孩子。师:妙!有哲理!有一位思想家说:“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生命’的子与女,„„你是一具引你的子女好比有生命的箭借你而射向远方。”我想,一个有眼光的父母应该像一杆枪,把孩子装入抢膛,瞄准地球的一个方向,随时扣动扳机,把孩子射出去!(同学们开怀大笑) 解读1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蕴含的许多新理念和要求,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积极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即要把单

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实施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关键在于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方能引导他们去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这就关系到首先要改变教师逐段串讲串问、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出可供学生深读探究的一两个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交流。以这样一两个“探究专题”来取代多达数十个的“繁琐提问”,目的在于突出重点,以学为主,把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时间支配权和空间占有权真正还给学生。 在探究性阅读的深读阶段探究、发现,以一两个问题带动全篇的解读是可行的。事实上,在一些名师大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已有过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的导读理论,强调以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宁鸿彬老师的“主问题”观点也主张阅读教学要以“一问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导引学生深读课文,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碎问碎答”带来的高耗低效。这些成功经验都足以为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问题情境之营造,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基础。 实施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问题情境必须是富有挑战性的。所谓“富有挑战性”,不仅是问题的覆盖面大、穿透力强,而且足以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如有的能够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有的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有的能够引导学生作多向的推理;有的能够挑起不同意见的争辩;有的能够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发现„„总之,充满了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及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和“阅读创新”的种种机制。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还离不开合作与交流。正因为“探究”本身就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发现过程,有一定难度,它既需要每位学生的独立思考,也需要同学、师生之间的合作攻关。而探究的成果则需要通过交流来达到互助互补、互激互促,才能逐渐形成共识,或达到成果共享。这样,合作、交流既为探究问题的必需也是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过程。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全新的阅读理念。即阅读的过程,不是对文本内容的“镜式反映”,而是学生个体在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基础上对读物的重新建构。因此,阅读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阅读成果也会因人而异,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阅读活动便是读者有差异的个体发展。 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必须体现语文教学的本体特征和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它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实践性。“探究”并非只是单一的理性思考和论理说教,应当有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途径和方法;“创新”也不是在语文课上搞什么发明创造,而重在珍惜每位学生独到的见解和富有个性的发现。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在导读《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让大家根据课文的描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这个小村庄,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来,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在先后有四位学生上台分别画了山坡、人家、树林、小河后,便画到了“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一句。老师特别提示:“‘空气格外清新’该怎么画,空气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表现?这可要大家有创意才成。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好吗?”有的说:“可以画蓝天白云,这能够说明空气清新,没有一点儿尘烟”;有的说:“可以画小鸟、花草。空气好,花儿才开得艳,小鸟才唱得好听”;有的说:“还可以画蜜蜂,蝴蝶。这些小昆虫那么活跃,也是因为空气清新呀”„„于是,靳老师十分高兴地说:“同学们真聪明,真有办法,这些创意都不错,我们画上去吧!”这一教学片断,生动地说明了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也可以而且应该更多地借助生动、形象的方式来探究阅读、创新阅读,以达到熏陶感染的审美效果。对“这个小村庄原来是怎样的”探究,固然可以抓关键词句、提取重要信息来论说,但也可以让学生咀嚼词句含义用画一画来描写。这同样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敏于发现,创新的见解、独到的思绪也就在探究活动中潺潺而出了。【案例】略。(周一贯) 解读14: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解读】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阅读期待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基础。而所谓“阅读反思和批判”,是对阅读之后所理解内容的回味和再思考,是分清在阅读过程中,哪些体验与探究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思维,哪些是无效思维。文本是死的东西,它只有在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批判后,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具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这就是阅读期待。然后,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深人思考阅读内容,得出自己的结论。 一般说来,阅读期待在小学阶段可以充分运用,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阅读反思和批判则一般适用于初中阶段。小学阶段的阅读反思和批判主要体现在引导小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方面。【案例】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秋天》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在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虽然还不能说这就是阅读反思和批判,但孩子们反思和批判的意识已经开始萌芽了,这无疑是最值得珍惜的。生:课文中说“树叶落下来后,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可画上的一只蚂蚁正在吃树叶。这样,图文就不符了。 师:噢?是在吃树叶吗?(师仔细看书上的画)生:对,那只蚂蚁就是在吃树叶。树叶也是蚂蚁的食物呢! 生:我们可以这样改改课文:“有的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有的蚂蚁把它当作食物,美美地吃着。” 师:真了不起!你们不但发现了老师没有发现的问题,而且对课文进行了修改,修改得还这么精彩!我应该向你们学习。还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画上的树比天空看起来还要大呢?生:嗨!那是远近的关系嘛! 生:对,画画时,近的东西要画得大一些,远的东西就要画得小一些。 师:小朋友还了解绘画的技巧,真了不起!还有什么问题? 生:课文中说“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天那么大,难道只有几朵白云吗?师:噢?那应该怎么说?你观察过秋天的天空吗? 生:观察过。应该说“蓝蓝的天上飘着许多白云”,或者说“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多美呀!” 师:改得不错。不过,书上的话也没错。秋天云淡风轻,晴朗的日子里,白云的确比较少,课文中说“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是说云少,并不是说只有几朵白云。还有问题吗?生:为什么秋天的天“那么高,那么蓝”呢? 师:这个问题牵扯到自然科学知识,我建议小朋友课后读《十万个为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生:好。(常丽华) 解读15:要大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解说】传统的语文教育,始终围绕着课本下力气,始终在课堂的小天地里打转转。实际上,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是人生体验的浓缩,“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并列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其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如演讲、办刊、主题队会、班会、辩论等。另一类是学生从生活中所选择的语文或与语文相关的专题学习活动,如当小记者到农村采访农民的阅读状况等。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的一种综合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从形式上,可分为讨论、演讲、辩论、参观访问、考察、调查;按内容分,有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等;按活动范围分,有校园活动、家庭活动、社区活动等;按活动成果分类,可分为文字类、口语类、图表类、实物类等。 提倡综合性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实践机会,从而改变过去单纯依赖于教师传授知识的弊端,为培养具有开放的视野、全面的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打基础。 【案例】略。(常丽华) 解读16: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解读]提到学生评价,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考试和分数,足见以往的学生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过于注重选择和甄别,而且评价方法单一,以为评价就是考试,考试就是评价,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应试进行,以致学生的能力、智力、习惯等重要素质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与能力是学习的基础,过程和方法与语文学习的重点,情感和态度是语文学习的保证。

1、知识和能力评价。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评价应包括下列要素:①语言知识评价(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读汉字,区别字形、字音、字义,理解词义、句义、文义);②文章知识评价(了解词法、句法、修辞方法,了解表达方式);③文学知识评价阿解文体样式,了解文学常识,欣赏文学作品,背诵古今诗文);④一般能力评价(会听、会说、会读、会写);⑤发展能力评价(独立分析并评价生活、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学会讨论并分析问题、敢于创新并解决问题)。 2.过程和方法评价。根据语文的特点,语文学习离开了过程(语言的活动和交往、语言的运用和实践),难以使语文知识内化为语文能力,难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语文学习方法比获得现成的语文知识更重要。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应包括如下要素:(1)课堂参与(注意听讲、主动参与、发表见解、质疑讨论);(2)阅读习惯(天天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学会默读,做到边读、边想、边批注);(3)表达习惯(用心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4)学习方法(熟练运用字典、辞典,学会预习、复习、查引资料);(5)课外学习(有摘录、剪贴、笔记,天天有阅读量,天天有小练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杜威语)评价语文学习的情感与态度,主要应着眼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实践与运用等方面。其要素有:(1)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积累语感);(2)关心文化(关心科学、关心人文);(3)参与实践(接触社会、学会交流);(4)学会合作(共同探究、共享成果)。 【案例一】家庭作业评价:在我所教的班里,每个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家庭作业展览。其目的有两点,一是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校内的作业情况,参与学生作业的评价;二是通过家庭作业展览,激发学生形成认真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的做法是:作业展览前,布置孩子们每人制作一张精美的卡片,请爸爸或妈妈在这张卡片上写几句话。孩子们特别高兴,专心致志地在卡片上写着、画着。第二天,我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互相读读家长的评语。有的卡片上写着:“我的好儿子,你的作业本真整洁,字迹真漂亮,一个个红红的对号,多像一把把小锄头,把你作业中的错误除去。老师真辛苦,妈妈相信,你明天的作业会更好!”有的卡片上写着:“真没有想到,你的课堂作业做得这样棒,如果能把字写得再大方一点儿,爸爸、妈妈会更高兴。”还有的卡片上写着:“爸爸、妈妈真的没有想到,你的进步会有这么大!这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祝贺你!”孩子们欣赏着卡片,诵读着家长的话,教室里沸腾了,有笑声,有讨论,有争议,当然更有丰硕的收获。 【案例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 评价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表中的标准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在相应的栏内划“√”。把评价完毕的表,贴到“评比台”墙报栏内。 评价目的: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激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能找到自已学习的榜样,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唤起孩子们成功的渴望,激励他们健康发展。

推荐第9篇:五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标准解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标准解读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册的教学目标是:

(一)识字与写字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5.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口语交际

1.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写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五) 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教材共选编了28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 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

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一)识字与写字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4.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三)口语交际

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写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五) 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因为: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7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4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7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在呈现方式上,有的是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分开安排。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种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则要加强研究,调整教学策略。

三、本册教材教学建议有哪些?

1.关于识字、写字。

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关于阅读教学

精读课文的教学

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

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精读课文,领悟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不要偏离文本提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

精读内容,领会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一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前一项内容安排在第三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现力。后一项内容安排在第四组,在“回顾·拓展四”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可以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

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4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面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大都与单元对应,有少数是为了补充本册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例如,本册教材直接反映自然风景的文章少,教材在选读中选了《黄果树听瀑》《百泉村》两文加以补充。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酌情检查。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忽略。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

3.关于口语交际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交际中,注重表达的条理性;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4.关于习作教学

(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本册要求的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梗概,这些习作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有的在教材中给出例文,有的则没有。这些习作本来没有固定格式,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为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尽快“上路”,教师可以先行示范。教师通过示范,给学生讲清楚写这类文章的基本要求。例如,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要避免把读后感写成内容简介;再如,写梗概,要让学生领悟如何抓住一篇文章的重点,懂得哪些内容可以舍弃、哪些内容必须保留。(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学生习作中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例如,要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一是在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二是在生活中随时提醒学生:这件事是否也可以写到作文中呢?再如,习作的新意往往来自于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深度和独特角度,教师要让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并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这种独特感受。(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生活中的启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并思考这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

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把习作改得更好;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互相评议,以提高习作水平。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5.关于综合性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推荐第10篇: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浙江省教研室滕春友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第11篇: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学习心得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学习心得

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一)

(二),发现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的调整变化。纵观新课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高度重视识字写字

关于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们都深有感触,学生的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负担过重。在2011版语文课标中有关“识字、写字”的目标中,做了比较明显的调整与修订,在加强写字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

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实验稿”主要在第一学段提出这样的要求,其他学段不再提出。)

第一、第

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从这些变化上我们看出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要做到天天练,确保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教师要关注学生练习的过程和写字的质量。及时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书写技能。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2.降低第

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第二学段,写字量由“2000个左右”改为“1600个左右”。第三学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调整之后,低、中年级适当减少了写字量,高年级相应增加了写字量,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这就避免了我们在低年段急于赶进度,每节课让学生的写字数量很多,每篇课文后要学十

二、三个生字,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学生的字越写越差,写字姿势不正确,写字习惯没养成。

3.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表。其中的300字应作为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共收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又分为“字表一(2500字)”和“字表二(1000字)”。

过去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普遍是对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字,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同样的方法平均使劲,往往每学一字都要求学生抄写十遍二十遍以上。实际上,不同的学习阶段识字写字的难度也不尽相同。《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选出的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课外阅读 在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就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在新的课标中对课外阅读提出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名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内容,体现了对实用阅读策略的关注。

而且在评价建议中对课外阅读的评价也做了详细地表述: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俗话说“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学习语文必须注重课内外的知识积累。在阅读中,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加强作文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做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首先,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力求写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写作愿望。其次,多写片段,多记日记,练写随笔。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第三是范例引领,培养能力。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第四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

对比《实验稿》,《2011版新课标》在10年改革的磨砺,有经验积累和弊端改进,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有深入的进行研读,我们才能正确把握住我们的舵,驶出正确而坚实地航线。

第12篇:小学语文复习经验交流会发言提纲

小学语文复习经验交流会发言提纲 您好!我的发言的简单提纲是这样的(明天我还会继续修改的):

一、我认为复习中应该做到:

1、以把握“课标”精神为指导

2、以理解教材重难点是关键

3、以依据文本来进行是重点

二、我对语文课标的解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与理解)

三、浅谈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把握。(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详细叙述)

四、结合我的教学中的实际操作进行交流。

1、学困生问题传帮带的方式。(组长负责制的实施)

2、班级中电子试卷的运用。(QQ群中的电子试卷运用交流。)

3、班级学习小组的命名及合作情况简介。尤其是复习中的成效进行说明。

4.其余事情的说明。

以上是我对于语文复习中的粗略认识,恳请您的指导!谢谢您!

第13篇: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本解读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本解读

对于《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和实行稿,我作了比较。在比较中,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和定位的转变有了了解,进而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征求意见稿和实行稿的两大变动。 1.在语文课程的定位方面,在原来界内公认的“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的基础上,突出并且强调:“语文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 2.在语文课程的理念方面,将原征求稿的“注重语言积累”改变成“开发语言潜能”,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两大变动引起的课程两大转变。

(一)对“开发语言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认识 ——课程功能的转变。

课 程功能由原来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功能,转变为强调多重复合功能。打破了原来以“双基”为主线来界定课程功能的思维模式,突显了语文课程作为“人的发展的基 础”的综合性功能。语文素养,由语文课程的“本体功能”与“延伸功能”两部分组成。既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 语交际能力,又要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全面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新课标要求汉语知识的学习不求系统的本体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引导学生沉浸文字,感悟内容与情感,体验情境与思想,从中获取观点或形成思辨。

(二)对“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的认识——课程定位的转变。

根据语文课程定位的转变,教学时必须要加强语文课的文化含量。而要“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强化古诗文的学习无疑是最佳的途径。它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吸收语言精华,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味。

三、两大转变引起的语文教学的两大注意方面。

1.要注意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突显语文课的显性特点。

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呼出,在文本把握时,教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语文课变得立体饱满,师生可以共同感受生命的成长。但这样的感受一定是在文本语言的浸润与感悟中生成的,是自然生成的原生状态,否则就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语文课的特点。

所 以,当下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能否真正统一是值得重视的关键问题。只有语文知识的系统传授,漠视文本美好情感与正确思想的挖掘, 难敌语文教学的时代发展,难显语文育人的教学意义。相反,只有文本情感思想的熏染,无视学生母语的理解与感悟,语文课以母语的有效习得与自然生成的显性特 点就无法体现。因此,教学只有注意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才能展现语文课的特点与魅力。

2.文言文教学不要只把文本当作语言材料,而要当作文学作品来教。

“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加强语文课的文化含量,重视

文言文的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话题。而在其中,读懂文本内容,感受古代语言的精美是必要的,但这不是唯一的。

如果把文言作品也当作文学作品来教,注意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那么,才能在增加学生文化积淀的同时,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解读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试行稿”)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试行稿”是在“讨论稿”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几易其稿,最后由专家审定而付印的。

“试行稿”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作了较大的修改,期望使语文课程更能适应学生的发展,能切实改变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少、慢、差、费”的现象。

现在,小学一年级已全部使用新“课标”、新教材,明年,六年级将全部使用新“课标”、新教材,后年,高一年级将全部使用新“课标”、新教材。未全部使用新“课标“、新教材的学校、年级,也将在语文课程活动中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试行稿”编写者的理想,理想的实现,还是要靠师生的共同探索。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在这几年新教材试验过程中已经反映出来了。为了使学校、社会对新“课标”有更全面的了解,我们特确定一些话题对“试行稿”作解读。

[话题一]“试行稿”提出要“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那么课堂教学将处于怎样的地位?

关于“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试行稿”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活动中的‘学得’,也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要将语文课程活动和其他课程活动,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

这一表述首先肯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中的地位——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主渠道,也就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学得”。学生从不识字到识字,进而进入阅读天地,逐步地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将口语表达转化为书面

语表达,并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是通过语文的课堂教学;随着语言感受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步地增加文化积淀,提高思辨、鉴赏能力,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价值观,主要也是通过语文的课堂教学。

之所以提出“拓宽”的课程理念,主要是针对以往的语文课程活动中语文学习的渠道过于单一——注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忽视了学生课堂以外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期望能从学语学习的规律出发,将学生的“学得”与在自然状态下的“习得”融为一体。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评价”等部分都有“综合学习”的内容,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和专题研究,这本身就包含着多渠道的语文学习,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内容,也渗透着对学生“习得的关注。

语文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这就是“试行稿”的基本思想。 [话题二]“文”“道”之争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试行稿”是怎样表述文道关系的?

“试行稿”对语文性质和语文课程特征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这一表述,实际上已经明确了文道的关系——语文课程活动中的文“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以往的争论,既源于对性质的认识过于窄化——1993年前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性质的表述仅仅停留在“工具”,1993年以后的“大纲”和“课程标准”,虽加上了“文化载体”,但核心仍然是“工具”,其意思是“负载文化的工具”——又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文道关系认识和处理的模糊性。

说文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因为“工具性”中本已包含文化的因素,而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包含着对语言规律的认识和感受。说语言是交际工具,自然饮食着思维工具的思想,因为语言与思维本是一体的,而作为思维工具,自然也包含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因而它又是认识客观世界、丰富内心世界的工具;从母语学习的角度来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状态,是作为社会的人的生存方式。因而,对工具性的认识不能过于窄化。说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指它是文化的载体,又指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内容给人的教育、启迪、鼓舞,乃至震撼,就是文化的内涵之一;因为这一文化的外显形式是语言

文字,因而也必然隐含着对语言的认识与感受。

“试行稿”的目标、内容与要求等部分的描述中,都具体表述了文道的不可分割这一特点。因此,在理论上认识文道关系,应该不是大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怎么操作。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语文的课堂教学虽然也注意文道的关系,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两张皮,即说文管说文,说道管说道。有些语文课,只停留在对字、词、句、语、修、逻等知识的演绎,有些课只停留在对抽象道理的,甚至是一些概念的讲述、识记。讲文道统一,首先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与认识来唤醒已有的记忆,理解、体验文本内容,发现蕴含在文本中的道理,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如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等等,吸收文化的精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话题三] 现在的语文教学是否不再重视汉语的基础知识?

语文课程也好,语文课堂教学也好,从来没有否定过汉语的基础知识,只不过从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不再像过去那样系统地学习汉语知识。“试行稿”是这样表述的:“汉语知识的学习不求系统,而是让学生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重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一表述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一是仍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必须从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受程度,要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随文学习”,而不是概念的演绎;二是“不求系统”,也就是不要把大学生中文系要学的汉语的系统知识全都下放到中小学,而是要根据需要,为“我”所用;三是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中小学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运用的,而不是以语言运用规律的研究为主的,因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必须重视语言环境。

在“一期课改”中,曾有人提出过“淡化语法”的口号,其目的恐怕也是考虑到中小学语法知识教得过全、过繁、过死这一现象。不过,“淡化语法”的提法似过于绝对。因为,“语法”所及包括隐性的和显性的。所谓“隐性的”就是体现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是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并能自然运用的,如表达“我想读书”这一意思,必然是这样的语序,这样的主谓结构;所谓显性,就是通过知识要领显现出来的,“我想读书”这样的句子,就有词性、短语、单句、语法成份、

句式等语法概念。如果要“淡化”,恐怕也是指显性的语法概念。现在提出“不求系统”,要“适度”、“有用”,就是希望不要多纠缠于概念,而是要把学生无意识学会的语法,转化为自觉运用语言规范来进行语言实践。

要“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有三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哪些知识是“适度”、“有用”的;二是这些知识怎样与文本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三是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怎样渗透这些知识,怎样在渗透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内在的语言潜能,让他们由无意识转向有意识。这三个问题,“试行稿”制订者、教材编写者、教师和有关教研人员将作进一步研究,期望能在六年级全面推开时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意见,经过实验后体现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之中。

[话题四]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将有哪些重大突破? 新课程理念总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来体现的。现在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首先就要正确理解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

从语文课程来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充分关注并发掘学生的语言潜能,要引导学生通过已知来认识未知,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唤醒沉睡的记忆,不断地探求、体验、感受、认识新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课程意识,要使语文课程适应学生的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突破要点之一,就是在目标定位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发展点,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教学计划的完成——一堂课,一个阶段的课,都要注意到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要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在一起,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合一的角度来考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及时捕捉、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使课堂教学产生真正的效益。

语文课堂教学的突破要点之二,就是要把静态的分析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动态的,以学生的体验、感受为主的教学模式。

静态分析,就是只着眼于对文本内容肢解,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和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的理解、归纳,满足于回答三个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训练也是依据分析来演绎的。有几篇文章作一点这样的分析也未尝不可,但是每篇文章都是这样慢问细析,学生能获得什么?他们的

兴趣又怎么持久?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随意地肢解课文,也不能变成知识概念的演绎,而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就是动态的体验与感受。

要做到“动态”,就必须给学生以沉浸、体验、感悟、思辨的过程,沉浸,就是要让学生进入文本,这个阶段,不必急于归纳中心、把握情感,而是要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心动,形成一个大体的感觉;体验,就是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包括生活的积累、知识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从具体的语言中体会到文本的内涵,或产生共鸣,或产生疑惑;感悟,是指经过共鸣、生疑、探求以后,明白一些道理——包括知识的道理和思想内容上的道理,形成自己的见解;思辨,是指能在一定积累之后,上升到理性高度来认识,能辨别是非优劣,这本身就包含着鉴赏的因素了。

要使学生能够动态地体验、感受,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要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要用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精神,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

语文课堂教学的突破要点之三,就是要把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以单项训练为主,转化为以阅读为基础,以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的听说读写能力整合发展。

以阅读为基础,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是应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在阅读过程中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以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指的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要有“心有所动而口不能言”阶段,又要有随时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阶段,要在表达过程 ,主动学习、吸收典范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也提升思想水平,语文水平,语文素养,最终总要通过表达来体现的。听说读写能力整合发展,是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虽然在某一阶段,可以以提高某一能力(如阅读能力)为主,但就能力发展规律来说,应是听说读写能力整合发展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话题五]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试行稿”中既单列写作的

内容与要求,又在阅读、口语交际、综合学习等内容与要求中渗透写作能力培养的要求。

写作能力的培养,牵涉到很多因素,有生活环境,有思想认识水平,有语言感受与表达能力,有思维的习惯与方法等等。就写作内容而言,首先要认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早就是一个共识了,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写作与生活的距离实大太大,写作教学大多只满足于技巧技法的训练,大多学生是到写作时拼凑一些内容,使之像一篇文章就过关了,学生在中考、高考中心的作文,大多也就是这样的状况。因此,“试行稿”在对写作内容与要求的表述中,就把感受、认识生活放到很重要的位置。“试行稿”期望改变为写作而写作的状况,一方面,要求学生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使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笔、札记、谩谈就是重要的写作形式之一;另一方面,要求有专题写作的意识,即在某一阶段,围绕某一专题,例如班集体生活、家庭生活、体育活动等,写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某一环境、某一活动的感受认识,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师命一个题学生写作文的状况,使学生能真正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表现出来。

在认识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之后,核心问题就是思想认识水平了。作文水平的高下,很大程度取决于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下,而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是有一个漫长过程的,因此,作文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要让学生随时地对发生在周围的事情进行思考,既要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感受,又要从中发现一些自己未尝体验过的东西;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思想水平的提高,还要让学生从周围生活扩开去,关注社会,思考社会,认识社会。

一切认识最后必然要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写作还有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问题,要引导学生能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词汇的运用、语言节奏的安排、文化积淀的表现等方面,也要有目的地训练与提高。

以上三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落实了这些,才牵涉到技巧技法问题。 除了写作本身的内容与要求外,还要注意到读与写的关系,说与写的关系,以及综合学习活动与写的关系。关于读写关系,也争论了几十年,有“以读引写”、“以写作为中心”、“读写结合”等种种理论与实践,都取得过一定的成效。其实,读与写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是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例如,小学阶段,读写以分流为主,因为学生首先要解决识字问题,以及与识字有关的阅读问题,写作就相对滞后了,应该先读后写,多读少写,读与写各成序列。到了初中,读与写就应逐渐交融,这时候,读的内容可以是简缩、扩充、改写的对象,也可以是谈感想、发议论的对象,也可以是仿照、借鉴的对象;不仅如此,读对于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思想的感染与影响,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吸收、内化阅读材料中的优秀、典范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思想,阅读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处理课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话题六]现在初、高中的新教材都是以专题组合的形式来构成单元的,大多教师问,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要求怎么落实呢?

专题组合构成单元,是教材体系的最大变化。“一期课改”前的教材,主要是以文体知识来构成单元的,“一期课改”中的教材,是以阅读能力点来构成单元的,应该说,这两类教材都有他们的特点,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是,知识为体系也好,能力为体系也好,恐怕都有一个问题没解决,那就是怎样使语文课程、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问题不解决,使语文课程适应学生的发展自然也难以体现。

专题组合构成单元,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便于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体验、感受课文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例如,“两代人的沟通”、“爱在人间”、“祖国在我心中”等单元主题,很自然地唤醒了学生的记忆,调动了内心的感情,可以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老师交流;专题组合构成单元,还可以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目前比较关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发展动态等,也就自然地进入了语文教材;专题组合构成单元,还可自然地将读与写交融在一起,读能更直接地影响、促进学生的写。

当然,专题组合构成单元,也确实地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所问的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要求怎么落实,是要认真研究的,因为语文教学毕竟不是只要理解课文内容就可以了。

关于汉语知识,前面已经说过,它本是“随文学习”的,要另列知识的序;这一部分,重要的不是知识概念,而是怎样指导学生通过活的语言认识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关于能力、习惯、方法,应借鉴“二期课改”试验过程中的

成功经验,在专题学习过程中,渗透能力、习惯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这也要有暗含的序列。

[话题七]初中试验教材没有以往教材中的训练题,只有一些思考性的提示与问题,是否意味着语文已不需要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同样需要训练。“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古人早就指出了训练的必要性,为几千年的实践又证明,训练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决不会轻易废弃。“试行稿”在“教材编写”、“教学建议”等部分中都对训练作了具体的表述。例如,在“教材编写”第(4)条就要求“练习形式要多样、难易适度,有可选择性,以利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在“教学建议”第(7)条指出“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应通过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感悟的基础上,提高思维能力。

过去的训练过于机械,而且密度过大。从教材编写来看——无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上海的H版、S版教材,采用的基本都是一课一练式的,训练内容有知识的认识、语言的积累、内容的分析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还是知识的认识和内容的分析。而知识的认识,主要是汉语知识的掌握和分析,内容的分析,主要是巩固课堂教学中的所得。由于中考、高考的导向,在实际操作中,知识越来越琐碎,分析越来越繁复、机械,学生越做越怀疑自己的语文能力,以至做完题目后,学生根本不知道答案正确与否。“试行稿”提出,要在形式上突破一课一练式,代之以“疏密结合,以疏为主”的形式。所谓疏,就是多课一练,所谓密,是指重要内容不妨一课一思考、一训练;从训练的内容来说,不再是知识概念的演绎和已学内容的简单反复,而以新引旧,既知新温故,又温故知新,重在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掌握,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作动态的体验、探究,并尽量使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各种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性思维。

另外,训练不只是落实“双基”,它依然是三个维度的合一,即综合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训练,学生不仅要认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还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逐步形成个性化鉴赏的能力。

现行初中试验教材没有以往的训练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给教师留有自主空间的因素,有训练新形式探求的因素,也有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

出“双基”训练序列的因素。在试验一轮之后,将会重新修订教材,全面推开之时,应有体现“试行稿”精神的训练题。

[话题八]“试行稿”提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中多次强调课外阅读,那么,怎么来保证课外阅读量?学生又该读哪些作品呢?

学生的课外阅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一期课改”前,市教研室就已经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仅要求学生能在课外自主地进行阅读,而且每周还专用两节课让学生走近阅览室,图书馆进行阅读——这就是“扩大阅读,课时分段”的课题,当时曾有四十多所学校参加了课题实践,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期课改”借鉴了这一经验,课程安排中专列“阅读与自习”,在时间上给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保证。

“试行稿”进一步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阅读量的要求。保证措施有三条:一是仍然以阅读课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二是要求教材编写者提出推荐的书目,例如“教材编写”部分第(3)条要求:“每一学期的阅读部分应附有向学生推荐的书目,并有一定的内容介绍和节选”;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作品,并随时组织交流。

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每天都应阅读的报刊,这是以了解信息为主的;另一类是经典作品,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作品(含古典作品与现代作品),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和经典的科技类作品。

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大多学生不读名著,甚至是不喜欢读名著,而喜欢读一些“快餐文化”、“网络文学”作品,造成这一状况有诸多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很重要,那就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占领课外阅读指导这一阵地;有时教师也对学生提出读名著的要求,但指导过于概念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读名著的积极性。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教师的随机指导很重要,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读名著的乐趣,让学生能沉浸到优秀作品中去。

[话题九]语文课程活动怎样体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二期课改”强调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针对过去的课程活动中,学习方式

过于单一—基本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这一状况提出的,期望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善,学生能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发展。

语文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贯穿在基础型课程的全过程,一是体现在综合学习过程中。贯穿在基础型课程的全过程,就是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沉入文本,感受内容,感受语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提问、讨论、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意识和合作意识。体现在综合学习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并从中提炼问题,研究问题;综合学习还包括专题阅读和专题研究,要培养学生占有第一手资料的习惯,培养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题的习惯,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赏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话题十]“试行稿”在教学评价方面又有哪些重大的突破呢?

首先要确定一个理念,那就是要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使评价的过程 成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以住的语文教学评价是统一尺度的,形式也主要是试卷(有时是做一篇作文)。这样的评价,很难真正检测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应拓展评价的途径,增加评价的方式,可采用观察、面谈、课堂问答、写作、练习、问卷、座谈、案例分析、辩论、演讲、表演、展示、考查、考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要打破单一的横向评价、定量评价、结果评价,代之以横向与纵向相结合,以纵向评价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评价,平时的练习、写作等,可以等分不等值,定性评价应以与学生的交流为主,而不是裁判试的批语。凡学生有进步,有创意,都应给予充分的鼓励。

要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互评、自评,家长的评价,甚至社会的评价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以全面的、正确的评价。

评价时还要考虑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要允许学生有错,有反复,一般情况下,正确率达到80%,便可视作优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2年暑假 鲁燕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稿》,玉门市市直学校和乡镇中心小学作为省级课改实验校于2002年9月1日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弹指一挥间,10年过去了,课程改革也在“任凭风吹浪打,我似闲庭散步”的外紧内松蹒跚学步中走过了十年风雨。用十年的时间实践一项改革,在经济界可以制造一次巨大的腾飞,在教育领域内则是老牛爬坡,负重前行、慢慢吞吞。这种情况一方面反应了教育改革具有明显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比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立的六大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

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我们不难发现,改革进展缓慢,发展很不平衡,有些目标的达成度非常低,尽管改革的春风劲吹10年,但教学领域内的坚冰依然难以融化。目标一中“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依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学生的厌学情绪有增无减。目标二中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变,课程门类不仅没有减少而且以会考的名义列入统考范围,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科整合设计因为缺乏能够把课程进行整合并辅助实施的教师而成为充饥的画饼。目标三中“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的承诺并没有发生彻底的改变,语文教材依然存在繁、难的现象。尤其是大量现代经典作品以长篇幅出现在教材中时,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标四中“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没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到位。目标五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成为至今难以取得实质性

进展的弱项,评价功能的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目标六提出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因为国家课程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任何一个地方、学校或者个人都不可能置国家课程而不顾,因此出现了国家课程的强势地位不可动摇,地方课程可软可硬,校本课程自生自灭的课程建设局面,实际上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成绩至上。我们可以据此给前十年的课改做一个总结:艰难突破。中国文化的根盘根错节太复杂了,中国社会的利益追求对教育途径寄予的希望太高了,中国教育的改革步伐不能超越文化的束缚而横空出世、凤凰涅槃。需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攻坚克难,逐步到达理想的彼岸。所幸我们的教育专家发现在课标执行过程中,《标准》的一些内容、要求需要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审议通过并印发了2011版的新课标。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那么,此刻需要我们普通教师做的,而且我们普通教师能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做的最好的贡献,就是把我们的课教好,用草根的力量汇集成课改的洪流,推动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著名特级教师、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教师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的思想精髓指导教学实践,调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孩子的成长,最大限度的促进每一个孩子人性的自由成长,力量

的自由舒展。但是,日常教学中抛开课程标准搞教学的事例比比皆是。大多数教师在非必须的时间里是不去琢磨、研究课程标准的,大多数的考试命题者在命题前也不会刻意地去浏览课程标准,甚至有的人教了半辈子书,连课程标准都没有翻阅过。我们不能把课程标准扔在一边搞教学,这样的教学会失去方向、误人子弟。这样的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这样的教学只会让我们苦涩、艰难,毫无尊严的行走在为师的小路上。

《论语》有言曰:本立而道生。虽是讲做人的时候要追求根本即“孝悌”,在这想说的是教学要抓住了根本,就能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我们抓住了课标,无疑就找到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我们的课堂就能在这个根本上枝繁叶茂,何愁枝上之果——教学成果不让我们心花怒放?所以,将课标了然如胸,就是在寻找教学的捷径,为学生和自个减负。因此,按照教研室安排就假期中对新课标的学习心的和大家分享,一家之言,难免偏颇,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关于课程标准的地位与作用。课程标准是关于某一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 它具有法定的性质,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评估与考试的依据,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由此可见,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果是可测量、可描述的,课程标准就是这样的一种描述。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

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例如,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关于第三学段里的识字与写字这样对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阅读中说: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扩展阅读面。

2、它是国家 (或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对第三学段阅读的结果这样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是一个保底的最低要求,对于阅读数量的上限没有封顶,给学有余力的儿童留下发展的空间。

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不可及的。例如,关于低年级段学生的阅读,提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是一种关于行为的描述,意味着学习的对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可以为学生提供普通话学习资源的对象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提出“学习”还意味着这个阶段学习普通话不必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说就行,逐步说对、说好、说流畅。

4、它隐含着教师不再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 ,即教师是 \"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里把教师作为了资源的使用者、提供者和课程的开发者,如果我们继续守着旧有思想,做教书匠式的教师,我们就有违课程标准的立意了。

5、课程标准遵循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突出主体,注重实践;阶段分明,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四个阶段:

一、

二、

三、四学段,五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设计一个

整体发展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前言是课程标准的灵魂,规定课程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主要解决课程是什么的问题。课程目标和内容是课程标准的主体,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课程目标采用总分结构的形式提出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应当实现的总目标和各个年段的阶段性目标。阶段性目标是总目标的分解,各年段目标之间前后衔接,螺旋上升,最后直至总目标的达成。实施建议是课程标准的行动准则,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的实施原则和方法。附录中增加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适切性操作性极大的加强。

三、新版课标的变化: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做到了四个坚持、四个强调、四条建议。”(崔峦老师言)

一、四个坚持

1、坚持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理念”一词被人们广泛使用。究竟何为理念?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观念和思想;其次,它还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精神。例如,“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定义了四个方面:

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比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观念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它既包括了怎样教、怎样学、学什麽,又包括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语文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它实际上是实施语文教育的“总纲领”。由此可见,我们平常所说的“升华教育理念”,就不单单包括更新教学的观念,还应包括我们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包括我们对于教育的基本信念。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

《标准(2011年版)》坚持了宏观上对“语文素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有专家认为“知识与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语言积累、语感能力等;“过程与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

我们须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全员性,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每一名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使之达标;二是全面性,教师要关注每一项语文素养的培育与养成,促使学生方方面面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全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不断丰富、逐渐完善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 “语文能力”是指读写听说能力的说法。《语文标准》所提出的“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若要给它一个适切的界定,那么,语文素养是指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修养,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人格修养。对于这一界说,要强调如下:基础教育课程标准里的语文素养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这些素养要求体现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内容里。语文学习领域的“学识、能力、技艺”素养比较明确,较好把握,语文学习领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较为复杂,既包括学习习惯、规范意识、批判精神,也包括审美情趣、人生观、

世界观诸多内涵。“比较稳定”是表明这些语文素养是逐步养成的“平日修养”,如能够自觉地,持之以恒的做到“谈吐文明、喜欢阅读,勤于动笔”。“最基本”是指作为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公民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通俗的说,如“一口普通话,一笔端正字,阅读过一定数量的名篇名著以及能够顺利的完成日常写作,没有或少有错别字”。或如美国加州英语课程标准所概括的,学生要成为“流利的阅读者,熟练地写作者,自信的演讲者和积极思考的听众。”“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指具有现代社会必备的、发展的语文素养,如“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批判性阅读能力、现代传媒技术的使用”等。同时还要说明,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个性差异的,因此,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要注重“后天养成,循序渐进”。

1、培养语感:《现代汉语词典》把语感定义为:“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和感受。”语感是一种动态心理过程,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的认识活动,它包含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的心理因素。语感又是一种静态的心理能力。语感训练是指在规范的言语训练中,比较直接而迅速地感知、领会语言文字,培养一种良好的语言习惯。三方面训练:首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其次,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要转变思想,思考怎样由“教语文”转向“学语文”,思考怎样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经由积累而聚沙成塔。最后,培养语感离不开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内容。得法课内,得益课外。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读演结合的阅读

训练。教师要积极组织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带领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言语训练。进而养成良好的语感。案例《翠鸟》

2、发展思维

语文能力,从它的结构要素来说,主要有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而这四种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训练,如果忽略这一点,学生就会有口无心地听,不得要领地说,浮光掠影地读,词不达意地写。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须渗透在听说读写之中。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在阅读的认读阶段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对段落、篇章有整体的感知,侧重概括和综合的训练;在阅读的理解阶段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阅读的鉴赏阶段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联系性,通过联想训练,指导学生发现此与彼的关系,并做出自己的评价与判断;在阅读的创新阶段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通过想象、推理等训练,克服从众心理和思维定式,多角度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次,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在积累素材时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敏捷性;在审题、立意时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审题准确,立意深刻、新颖是写作成功的关键;在构思、写作阶段训练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在选题、立意上,使学生克服从众心理,改变单一思维模式,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在表达方式上要灵活。

最后,在听、说交际训练中进行思维训练。听话时要训练学生的

注意力和记忆力;说话训练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习得方法。北师大版教材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三上:指导学习生词的三个“金钥匙”,它们分别编排在第1、3、4单元。三下:辅导学生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四个“金钥匙”,它们分别编排在第

1、

3、

9、12单元。四上、四下:阅读方法和策略,大小“金钥匙”和对话框里的内容。

五、六的“金钥匙”

4、养成学习习惯 第二学段: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习惯的培养侧重于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读书有选择、做记号、自主预习复习等,这些习惯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适当加入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书写,既巩固铅笔字的书写习惯,又在铅笔字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八字经: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 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

六种学习习惯:好读书(就阅读而言,一学段喜欢阅读,感受阅读兴趣;二学段要有读书看报等阅读习惯,由兴趣变行为;三学段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超出文字对生活、人生的大阅读视野。突出“变”)、爱思考、善合作、勤观察、乐表达、会倾听

五种能力:听、说、读、写、思

(二)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必须重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怎么选择。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就是说: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景,接受感染和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多元是什么?独特体验是什么?我想,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可以画,用线条、色彩、浓度、构图、层次来传递自己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可以唱,旋律的柔情与奔放,曲调的优伤与欢乐,节奏的强弱与快慢,以及演唱形式的选择;可以列图表,条形的,扇形的,线形的等;可以表演,口语表达加上肢体语言的运用会更生动地演绎文本,道具的使用更会让表演锦上添花;可

以列数据,数据始终是最有说服力的符号。当然,还可以用有感情的朗读来展示,用语言来说明语言,用语言来解析语言;还可以是只言片语的写作,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感悟,写自己的理解„„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锦上添花增姿色。如何辨证地把握“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感,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深入领会并挖掘蕴涵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作出多元反应是积极的教学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偏低,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对文本作出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体验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语文教育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知识而是要将其有机结合,要明确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应注意:恰当地看待语言文字训练的功

能与作用;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国家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文化引领、价值导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母语教学自身已经深深烙下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情感与精神的烙印。

【案例】一位老师上《圆圆的沙粒》这篇课文。一个学生这样理解“我不愿意成为沙粒在牢狱般的贝壳里备受煎熬”多元解读文本,要注意价值取向 ,一定不要以“新”“奇”作为判断个性解读的标准,要在文本解读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修定稿提出的),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之中特别注意的是: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修定稿提出的)

2、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与之相伴的就是语文教学的实践性问题。学生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使用语言,才能提高语言实践能力。没有语言实践的语文教学是无水之鱼。语言的魅力也只有在语言实践重在能够绽放。因此,培养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非此无他。“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

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光靠课本上的不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课内解决不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注重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一年级下册学习了“车”这一主题单元后,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里就设计题目,让学生收集车票或有关车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学习了“元宵节”这一主题单元后,在语文天地里让学生读两幅对联,再收集几幅。过新年,家家户户贴着的对联,也许孩子没有太在意。但教材在新年过后第一单元里就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口语交际是口头语言的倾听、交流和表达。写作是书面语言的交流和表达。它们都属交流和表达。语言的交流和表达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以往的语文教学重书面表达轻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而指导书面表达的写作教学往往也脱离学生的实际,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害怕作文,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不少。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出发,注重生活,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在一定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给学生提供条件和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鼓励写想象作文,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如一年级下册学习“元宵节”这一主题单元后,让学生说说过年过节,亲友们来家里做客,你是怎样做主人的;学习“朋友”这一主题单元后,让学生讨论: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是怎样表示你的关心;让学生做朋友卡片;学了

《雨铃铛》一文后,启发学生想象,你觉得春雨象什么,春雨还在招呼谁,等等。母语环境里的丰富积累和广泛接触,使得学生无需掌握语法就能使用语言交流信息和情感。生活语言、文本语言、行业语言、艺术语言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丰富资源,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语言,掌握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要把握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有必要了解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首先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任何拼音文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社会生活和实践紧密相连,不仅有来源于自然生活图形的象形字和具有实践含义的指事会意字,还有占汉字绝大部分的与社会生活和实践息息相关的形声字。以汉字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书面语言,源于生活和实践,整齐灵动,适合于表达微妙的情感和模糊美的意境。然而种种情感和意境等信息的传递除了靠输出方语言的完整准确之外,还要靠接受方对语言的心领神会,靠心灵的感悟,而这个感悟与用心阅读的程度、阅读量的多少、自身的素养以及实践经验有关。因此,《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善于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汉字一字一形,数量多,多音多义字多,形近字多,汉字教学要注意辨析。 让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在阅读实践中识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在这一方面已有新的突破。如一年级下册,第14主题

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里,让学生认识一些“木”字旁的字,并想想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木”字旁,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写出来带“木”字旁;在《车的世界》这一主题单元里,让学生乘公共汽车仔细观察车上有什么,认识车里的字;等等,都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这种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汉字的特点,掌握教材编排的用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有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符合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思想。读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读能让学生在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近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读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对语文材料进行探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的选文浅显、有趣,适合儿童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从而达成、《课标》所强调的“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地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核心: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克服“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学习。

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

人人动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学生是需要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发展的主体,任何外因都不能决定学生自我发展的程度。只有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高效教育综合改革以来,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身心的解放和学习力的解放。正是因为这样的解放,我们的课堂上才减少了师生间的无谓冲突,正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中被赋予的自由才真正具有了成长的意义。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一直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一个优良传统,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三主原则依然具有时代意义。但是,三主原则的内涵要在顺应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一是教师主导的方式要变革,变强势主导为因势利导,变刚性主导为柔性主导,变学习内容上的主导为导学、导思、导行。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把内容的选择与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起来,不要做超越身心发展阶段的事,也不要做与发展关键期错位的事。例如,在人的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再比如, 八岁以前进入大脑的讯息:永远难以抹除。儿时习惯某

种口音或腔调,一辈子都难以更改,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因此我们应该尽量放入有用且正确的讯息,在童年时代让儿童有更多的文化记忆和积累。二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由被动变为主动。传统教学中,我们常常把教师满堂灌之下的学生机械训练视为主体地位的凸显,实际上完全错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是对学生主体地位懂得尊重。问题来自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被从内心深处激活,学生愿意从文本中获得信息,愿意把自己的思考结果与同伴交流,愿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上是安全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来自老师和同伴的帮助,这才是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尊重的体现。教师不唯书,不唯上,能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发现和珍视学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语文学习尤其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切不可将教师思想灌输给学生,或者学生的异见受到嘲笑或打击。三是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要始终坚持。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之一就是工具性。提高语文素养靠的就是反复的语言训练、厚实的语言积累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课堂训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要走出题型训练就是语言训练的认识误区,丰富训练的内容,增强应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减少以做题训练代替感悟语言、使用语言的训练,让学生在语言的大海里成长。(举生本培训动物的节能术的例子)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核心:三级课程管理。实施好中央课程;开发好地方课程;建设好校本课程。

语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常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的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系,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的语文课程。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

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语文课程内容,由于地方、学校、教师参与开发,将成为源源不断、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语文课程体系,由于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将变得开放、创新,充满活力。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新的语文教学应用全人类文化的神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新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过去,语文课程基本目标曾经是语文知识,后来则突出语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受考试方式局限性的影响,语文教学的关注点基本上集中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技术层面,其他一些教育教学的目标往往无暇顾及。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各科都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而就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而言,则应该使本学科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模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构建语文的目标体系。根据这样的目标系统,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的目标和内容就调整、拓展、丰富了,知识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一度盛行对目标的细分,追求教学过程的线性序列,把课程目标与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和能力点,然后在教学中各个击破,逐点落实,例如,教学标点符号的运用,就把常用的标点符号分派到小学阶段的十二个学期,一个学期一个;阅读教学,往往采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作法,教学和考试中对作品整体感受和理解的功夫下得较少,偏重于作品中某词某句含义的认知,认为这样的教学清晰而扎实,其实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对作品意义的理解,也不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和规律。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不是不可以分解,实际上有时候为了更好的把握整体,需要强化某个局部的分析,但是,语文的阅读和表达运用最终还是整体的,综合的。整体不等于局部的简单叠加,过度追求单一目标、线性序列,教与学内容和过程十分繁琐,可能是一种高耗低效

的作法。因此,教学中需要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课堂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允许出现“杂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例子)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以往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明智之举。课标指出:“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不同学段,也对阅读的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第一学段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

与同学交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将儿童阅读放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上。吕叔湘曾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

王崧舟所在的学校大力开展学生读书活动,组织对学生阅读进行“考级”,小学生小学六年下来阅读量高达1000万字。(新课标要求课外阅读量为145万字)

二、四个强调

1、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长久以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这次修订作了如下表述: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综合性”、“实践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背离核心目标的做法。有些教

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讨论、评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 年版)》)“教学建议”的要求,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总之,要紧扣语言文字的运用。

还有的教师,特别注重对文本意蕴领会的“ 深”和“透”,教师“讲课”所考虑的重心在于如何把学生给“讲懂”了,忽视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掌握。其实,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并不合适,而忽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更是问题。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只能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学习语文,还应该多下功夫积累词语,学会将所学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

有的教师对语言文字很重视,但他们立足于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点的落实,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感悟用力不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的功夫,首先应该花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在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学生已经具备的对语言文字运用现象抽象提升的条件),帮助学生认识语文运用规律。

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文字”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语文课程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

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还缺乏具体的配套的内容,可以说,200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是东张西望杂糅起来的追赶世界潮流的标准,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则是走村串户面向实际修补起来的比较符合实际的标准,然而,我们更加期待着有一个大型的社会调查和深入的潜心研究的更加逼近学科核心符合社会发展的语文学科标准。因此,我们还得以这一句话,这一学科课程性质的界定,逐渐地深入下去,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警醒自己,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吗,我在哪些方面哪些领域在指导或者引领学生在进行语言文字运用,或者到达了什么样的程度?以此来践行“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的指导思想。

2、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关于汉字教育,是这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汉字教育,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

要转变汉字教育的理念,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

读、写作的附庸。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

此次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标准(实验稿)》只在第一学段“课程目标”中有关于写字姿势和习惯的要求,修订后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修订后的“教学建议”中也指出“按照规范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对写字过程的重视,也反映出了对写字教学功能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适当降低第

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

(3)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4)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依据。

过去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普遍是对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字,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同样的方法平均使劲,往往每学一字一概要求学生抄写10遍20遍以上。实际上,不同的字学习难度不尽相同,不同的学习阶段识字写字的难度也不相同。《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 300个“基本字”。 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课标后附录中,收录了300个基本字表,17个部首,300字多数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高的字, 选出的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了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在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统计,2500个左右的汉字可以覆盖 95%以上的现代阅读材料,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早期先学习这一部分字,有利于较早地顺利开展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中的表一就是要求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尽可能先安排学习这些字。《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认识 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和表二共列出 3500个常用字,将这一学习要求的内容具体化,为教科书编写和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估提供了参考。

此次修订还根据字表的设计,补充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建议。“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 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还特别强调,“第

一、

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确保语文课上留有一定

的时间让学生练字,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练习过程和写字质量,及时帮助学生坚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书写技能。在“评价建议”中还提出了分学段细化识字写字的要求。

第一学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写字。

第二学段:要求能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开始用毛笔临摹,要求端正、工整、整洁。

第三学段: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用毛笔写字,感受汉字的优美。

3、强调核心价值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以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精神、改革时代精神、良好思想素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学生。放大语文的“文”的文化、文字、文学因素,用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同时还须“既得意又得言”: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这样的情感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表达得这么好。让学生既理解掌握文本内容意思,又能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让语文素养的形成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4、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标准( 2011 年版)》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作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例如,“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所以,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下大功夫认真抓好“读书”这一根本环节,应该让学生养成朗读课文的习惯,一些重点课文要熟读甚至背诵;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使他们不畏惧阅读长篇著作,而且逐步对经典名著产生兴趣。

《标准(2011年版)》提倡要高度重视积累。阅读、诵读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积累,但是还要指导学生用好积累的工具,掌握积累的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这方面的习惯,并且引导学生在语文运用中

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还要加强梳理,每隔一个阶段进行一次“盘点”,边学习,边温习,并且将所学内容条理化,盘点领悟知识、经验和各种新信息之间的联系,逐步把握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规律。

在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了一些实践上的偏差,这次修订特别提出要求予以改正,需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例如: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也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再如,课程目标中关于“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如何做到“有感情”?修订后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更加有可操作性: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三、四条建议

1、加强识字、写字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改,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

关于汉语拼音要注意三点:A、准确拼读,逐渐达到熟练。B、直呼音节不是课标要求。C、只要求抄写声母、韵母、音节,不要求背写。

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一、二年级认字量,写字量减少了200个。要求认识1600-(1800)个左右,会写800—(1000)个左右。

区别对待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认识的字不要主动分析字形,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记字,当堂认识,当堂巩固。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用几分钟时间展示在生活中识字。

写字教学:体现汉字的规律和特点,由独到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基本笔画到字的间架结构,加强指导。注重书写的规范要求。

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口语训练:

加大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的分量,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从写一句话开始,做到“求真立诚”,用“童言童语”表达“童真、童趣、童情、童心”。

低年级:从说一句话开始,达到敢问、会听、会说。 中年级:能抓主要内容,主动沟通,说清意思。

高年级:能抓住要点,清楚调理发表意见,出口成章,善于表达。

书面表达:

低年级:从写一句话开始,一日一句,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说话的话头。

中年级:写片段。

高年级:抓整篇,分段、开头、结尾。纪实作文要真实。想象作文可联想、可幻想。命题要出在孩子的心里,鼓励写生活中的和经历过的。选好内容,从内容上指导孩子“按顺序”、“写具体”,加强阅读课上的小练笔。

例文1:浙江一7岁学生的作文,获得冰心作文一等奖。(原文: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会给爸爸过生日,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例文2:天空是棋盘,星星是棋子,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在下棋,月亮婆婆输了,回家睡觉了;太阳公公赢了,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

例文3:风是一个爱吹口哨的小伙子„„

3、加强课外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母语写不好,其它谈不上,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儿童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方面,建议把阅读安排在课堂里。学生从自己读书中学到的要远远比老师教的多。

4、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空间,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孩子,激

活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回答问题不要追求统一答案,让孩子发表自己真实的感受,有自己的想法。

四、最深感触之分享——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之核心要义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理解”与“运用”是并列的,两者之间互不关联、互不交集,“理解”指向于阅读与阅读教学,“运用”指向于作文与作文教学,“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意思无非就是“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于是,阅读教学就以“理解”为核心目标,作文教学视“运用”为价值取向,分工明确,各自为政。

不仅如此,更要命的是,“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又窄化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把握中心主旨,至于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言语特色,大部分老师熟视无睹。首先是定位在读懂理解领会上,教学效果更多的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为归宿。

不仅如此, 对“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也陷入误区,片面地认为指导学生写好一段话、写好一篇文章就是最好的“正确运用”了。至于“说话”,并不重要,甚至有人这样说:只要不是哑巴谁不会说话,还需专门的训练吗?即便教材设置了“口语交际”的课程和内容,这种重书面轻口头的状况丝毫没有得到改观,老师们习惯了拿着“那张旧船票登上那艘老客船”。这或许是口语交际教学至今举步维艰、成为鸡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句话,“理解”是贯穿在从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全部认识

过程中,从理解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到掌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同时,理解了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点,而是“中点”。因为“理解”不是语文课程所独有的,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正确理解所学的教科书的语言文字的任务。如果不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这就说明,能运用、会运用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优劣、高下的重要指标。因此,不论是指向于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运用”的基本认识应该是:

一方面,“运用”有层次之分:一个是规范、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一个是出色地、有创意地运用语言文字。比如一位学生说老鼠见了他,“吓得没命地跑,突然一头撞到墙上,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不省鼠事。”这句话中的“不省鼠事”一词就是小作者独出心裁的创造性运用。另一方面,“运用”有内容之别:既包括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也包括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前者指的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如何选择正确、恰当的语言材料和内容;后者是说这些语言材料和内容怎样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比如《祁黄羊》一课的最突出的语文现象就是人物的对话,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抓住祁黄羊和晋悼王的两次对话的内容,理解作者是通过人物“说”的不同方式如“说”在话前、“说”在话后、不用“说”字和“说”的不同语气如诚恳、坚决、疑惑、郑重等方面来描

写这两次对话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接着,设计一道运用性练习,运用这些方法改写第一自然段中“祁黄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这一内容。如此,学生既引用了课文的语言,又迁移了对话的描写方法,做到了语言材料和表达方法的双重运用。

总之,“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理解”是“运用”的基础,没有“理解”,“运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离开了“运用”,“理解”就可能浅表化,甚至误入歧途。一句话,理解是为了运用,运用是最好的理解。 “理解”和“运用”唇齿相依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切不可窄化或割裂。

第14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解读》

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请您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阅读教学的变化

学习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

通过对2011版初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学习对新课程教学内容有了更新的认识,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更浓,“语文味”促进思想的教育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的去做:

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第三、突出教与学的互动,教学由实施预案向增加准备如何回答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转变。课上学生会主动提出的问题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这种现场发散式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这就需要师生间互相尊重、欣赏,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和补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第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学生将围绕自己对课文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和知识深入探讨、思考和学习。因此,教师分析课文要突破由“从头到尾抚摩一遍”的教学习惯。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综合性,通过指导学生首先寻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其写作手法,并强调学生个体的需求和体验指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第五、教师将自觉地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和讨论式学习,结束了教师凭借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参考“打天下”的历史,要求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解答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寻找辅导材料的线索。因此,教师必须建立和实践终身学习思想,才能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面对新课程,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所以,我们个人的学习并没有结束。

1、认真学习新课标,具体的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更新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各种弊病。

2、研究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3、吃透教科书和相应的教辅书,弄清它们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点和着力点。

4、研究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生活氛围,争取能够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来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亲切感中增添新的体验。

这样一来,通过多角度的探讨,唤醒学生的怜悯之心,激活他们的同情之心,升华他们的友爱之心,滋润他们的善良之心,就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表达技巧的传承过程中浸润着人类博大情感的熏陶,这正是语文课人文性的体现。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师生的交流,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使教学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维互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15篇: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在新的世纪大潮流涌动下,经济全球化也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在国际范围内飞速蓬勃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既能强国,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在我国,除了继承与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一重要任务,还必须得用心学习国际文化知识。则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就成了我们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

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英语课程标准就像语文数学的课程标准就成为一必不可少的存在,甚至更重要的存在。它不仅是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指导,也是一种规范;它也是师范生在校学习时对自我要求成长的依据。作为一个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在校大学生,对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就是一个必须而艰巨的任务了,但我想也是一个我们自己将获益匪浅的的任务。

那么什么是英语教学大纲?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内容是什么?且又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呢?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而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也得从这两性质出发,在熟悉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基础之上,一步一步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进步和发展,了解它各个阶段的特点。时代的发展既伴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也要求着教育领域里的各个方面各个问题不断被进步和不断被改革。虽然进步,但总有问题会随着进步而出现,然后再促进其进步,那么现今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我国基础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

教学大纲(Syllabus)

狭义的“课程标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及规定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体现实施内容和目标的次序和进程。

英语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大纲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规定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理念、方式方法、教材、测试等。近年来,它更多的是指对某一课程在某个/些阶段中的教学内容清单及选材和排序的原则等。

英语教学大纲发展的详细过程

第一阶段(1977-1990)

1998—1980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6 《全日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 1990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第二阶段(1988-2000)

1988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 1993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200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第三阶段(1999-至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Curriculum)

在国外,它是指反映教育管理部门或具体教育单位的所有教育功能的整体课程设置模式以及体现这些功能的教学活动和内容。

在我国,是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派的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考察和研究了当今国内外基础教育外语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现状并广泛听取了各地专家学者和英语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近三年的反复研讨和修改后制定出来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特点:

第一、外语成为我国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

二、已经注意到外语教育的差异性;

三、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

第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五、建议“根据中学不同的需要,编写出几套符合外语教学规律,受师生欢迎的好教材。

第二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特点: 第

一、科学

二、规范

三、开放

四、完整

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进步:

第一、教学目标:

1988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大纲明确提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中大纲则增加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要求。

2000年义务教育初中大纲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目的部分,不仅提出知识、技能、能力的要求,还提出了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开发等方面的要求,甚至把非智力因素(兴趣、信心、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等)放在首位。

总的来说,英语课程教育目标在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

第二、教学要求:

在1986-1993年的五个大纲都提出了培养“在不同程度上通晓一些外国语的各方面的人才”,并反复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中学开设英语课的双重目的——升学与就业。

从1992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大纲开始规定分级要求,即初中分成一级和二级要求,初

一、初二年级英语为必修课,初三选修。

1996以后的普高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了一级和二级目标要求,高中

一、二年级英语为必修课,高三英语选修。一级或二级要求为基本要求,“上不封顶”,意思是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超过大纲规定的要求。

也就是说,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必然由单

一、封闭型向灵活、开放型转化。

第三、教学观念和方法:

(1) 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 提出了四项技能综合训练,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3) 强调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 (4) 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5) 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英语环境。

第四、语言和文化:

(1)语言技能的听说读写熟练掌握、语言知识的语音词汇词法的牢记及话题的应用表达; (2)情感态度的能动作用; (3)学习策略的反作用;

(4)文化意识在新国际视野里德步步升华。

第五、教师定位:

1.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2.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3.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4.综合知识的掌握者

5.信息技术的应用者

6.教学教授的学习者

第六、教学手段特点:

实效性;

趣味性; 教育性; 创新性; 针对性。

第七、教材:

变化之一是现代化,主要反映在:

1.英语教材的内容逐渐贴近学生的生

活和现代社会生活,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即大纲提到的“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或“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渗透大量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

2.教材多采用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方法。

3.教材的编写注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特别是年龄的特征,重视从教材内容、编排体系到呈现形式等方面提高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力求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注意调节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分量。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编制多媒体教材。 变化之二是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1.鼓励“一纲多本”;

2.引进多种外国教材,补充发达地区和外国语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的需求;3.编写不同起点的教材,特别是小学起点的英语教材。

第八、测试改革:

1988《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 2000《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二、课程标准内容概述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是什么关系?

1.“课程目标”主要是用简炼的文字从总体上来概述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中横向展开的几个方面和纵向发展的几个阶段(级别)。

“内容标准”部分实际上是对“课程目标”部分陈述的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即详细描述五个方面的目标(含对五个方面的再分类)以及这些目标在各个级别的具体要求。

2.值得注意的几点:

(1)“课程目标”部分用一个饼圆图来示意课程目标五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五个方面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五个方面之间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问题。

(2)“课程目标”部分对一至五级的目标做了总体概括。总体目标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描述。

(3)“内容标准”部分列出的内容并不等同于以往教学大纲所说的教学内容。

(二)英语课程目标包括哪些方面?

(1)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识也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3)情感态度指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4)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学习行为的各种理念和认识。 (5)文化指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课程目标?

(1)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

(2)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如何理解情感态度目标?

(1)有些情感态度,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不仅与英语学习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2)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情感态度,如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可以转化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之中以及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

(3)有些情感态度,如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在表面上与英语学习没有直接联系,但应该渗透到英语学习之中。 (五)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

(1)学生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六)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有什么区别?

(1)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的认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做法、步骤等行为。根据这个定义,学习策略包括学习方法,但不是所有的学习策略都是方法。

(2)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区别类似于足球中“技术”和“战术”的区别。

(3)策略的概念比方法的概念更全面,涵盖的内容更丰富。

(七)为什么说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既都是课程目标,也都是课程内容?

(1)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的。

(2)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不可分割的。

(3)《标准》并不要求学生为了知识而学习知识。

(八)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什么?

(1)横向联系指同一级别中各种技能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纵向发展指语言技能从低级别向高级别逐步发展的过程。

(2)为了使技能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把一至五级的技能目标逐级描述,每一级目标又按听、说、读、写分别描述。这样做并不意味着这些技能是可以割裂的。相反,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在横向是紧密联系的,在纵向是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关系。

(九)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什么?

(1)文化知识指学生了解的中外文化知识。

(2)文化理解指学生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或理解能力。

(3)跨文化交际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 awarene)。

(4)跨文化交际能力指根据文化环境,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十)如何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1)学习外语要了解外国文化,更要了解和熟悉本国文化。 (2)了解本国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化,提高对外国文化的鉴别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文化对比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存在的问题:

如何充分利用与开发英语课程资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在英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必须建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和课程资源观,懂得课程资源的范围和种类,能正确使用教科书并恰当利用其他课程资源。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4.安排学生参加英语课外活动。5.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学英语的最佳年龄是多大?

有人认为孩子越早接触英语越好,因为英语和语文一样都是语言类的学习。对于语言类的学习越早越好,他们那时候的语言接受能力最强,对语言异常敏感。从生理系统上说,他们的语言接收系统呈开放状态。

还有人认为12岁以后学英语最佳,那时的他们已掌握语言学习的一般技巧,他们会知道怎么对学好一门语言是比较好的,他们接受老师所教学的能力也在增强。

文献综述:自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动了教育观念、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 课程标准的逐步改革,使得想要成为一个有着独特思想的老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要面向全体学生。2.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要创设以人为本的情境教学。4.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有灵活有效的任务型教学。6.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

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学生,课程标准都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和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指标。已学到和未开始的都是现在的我们要掌握的,已学到的是前辈们的不懈努力给予的,他们告诉我们课程标准的发展就像一部历史,里面的可挖掘宝藏有很多。我们在英语教育事业的领域里带着课程标准一路成长。未开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任务了,未来教育事业的路还很长很长,问题和考验也会接踵而来,英语课程标准就会成为我们的武器,实践会验证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努力也随时在促进着课程标准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1)四川教育院外语系

(2)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程晓堂

(3)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第16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Ⅰ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判断。(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三、选择。(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 )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四、简答。(20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Ⅱ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

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3) 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 (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简述题。

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第17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1年版)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请将答案工整地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计20分)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工具性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 的整体提高。

4.、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5.第

一、第

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 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6.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7.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 ,第

二、三学段定位于 ,第四学段定位于写作。

8.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话、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9.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提倡少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 。

10.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 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计30分) 1.语文新课标的目标体系中,九年一贯四个学段是一个纵向结构,此外,还从五个方面设计了横向结构。以下哪项不是横向结构中的内容:(

A、识字与写字

B、汉语拼音

C、口语交际

D、综合性学习

2.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建议:(

) A、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D、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新课标评价建议:(

A、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B、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C、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D、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4.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 )

A、语文实践

B、知识传授

C、积累感悟

D、语感训练

5.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

6.汉字识写兴趣的培养难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

) A、与写话、习作的结合 B、与阅读的结合 C、科学的分析字理 D、与反复书写结合

7.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在哪个学段提出的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8.关于写字评价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 B、第三学段要开始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

C、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D、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9.阅读教学是(

)之间对话的过程。

A.学生、教师 B.学生、教师、文本

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 10.“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

)阅读的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1.在第三学段学生开始学习阅读简单的(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A、连续性文本

B、非连续性文本

C、数字化文本

D、所有文本

12.小学生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应不低于(

A、80万字

B、100万字

C、145万字

D、260万字

13.第

二、三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

)左右。 A、8次

B、7次

C、16次

D、14次 14.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B、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要讲授口语交际知识。

C、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D、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15.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B、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C、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D、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但不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每题1分,计20分)

1.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 2.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

3.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 4.“学会汉语拼音。能熟记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这是第一学段的目标之一。„„„„„„„„„„( )

5.语文新课标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建议低年级要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这是第二学段的识字目标之一。„„„„„„„„„„„„„„„( ) 7.第三学段要求: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

8.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9.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 10.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小学

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之一。„„( )

11.朗读要提倡自然。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 12.三四年级学生应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

13.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

14.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 15.附录3中“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提到有关的名称,是为了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不必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 16.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不是为了改善教师教学。„„„( )

17.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

18.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

19.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

20.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

四、案例分析题。(任选两题作答,按两题计分。每题15分,计30分) ...........【案例1】《云、电、风、雨》识字教学片断

片段一: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夏天下雷暴雨的情景吗?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看图拼音识字”(揭示课题)

师:我这儿还有一段下雷暴雨的录像,你们喜欢看吗? 生:喜欢。

(生看录像,只见烈日当空,乌云翻滚,渐渐地遮住了太阳。天气闷热,人们起劲地摇着蒲扇,还是汗流浃背。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起风了,而且渐渐地大起来。大树被狂风吹得东摇西晃,豆大的雨点落下来,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哗——大雨倾盆,雨脚如麻。)

师:你们在录像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乌云遮住太阳。 生:我看到了电闪雷鸣。

生:我看到大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

生:我看到大雨哗哗地下了起来,下得很大。

师:小朋友说得很好。老师根据录像编了一首儿歌,并在汉字上加了拼音,看哪个小朋友能够借助拼音,把这首儿歌读出来。

(投影拼音儿歌:乌云遮太阳,电光闪闪亮,狂风呼呼吹,大雨哗哗响) 师:请小朋友先练习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生自由读儿歌)

师:请哪个小朋友读一读?

(指名两个学生读儿歌)

师:要注意“闪”是翘舌音,咱们一起读。

(生跟着齐读) 师:在这首儿歌里边有我们今天要学的四个生字。请小朋友按照我们平常五步自学的方法来学。看哪个小朋友最先学会。 片段二:

师:请小朋友看看,还有哪个字比较难写? 生:“风”字比较难写。

师:“风”怎么写?(教师领写)先写一撇,再写横折弯钩。 师:这个笔画在哪里学过? 生:“九”字带横折弯钩。

师:(出示“九”)“风”的横折弯钩和“九”的横折弯钩有什么不同? 生:“九”的横折弯钩弯得很,“风”的横折弯钩是斜下来的。 师:“云”字怎么写?哪个小朋友能用简便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生:我用减法记住:“去”字去掉一竖就是“云”。

(教师板演“去”字,然后再去掉一竖变成“云”) 师:谁能想个办法记住“电”字的写法?

生:我用加法记住这个字,“日”字加上竖弯钩就是“电”。 „„

请用语文新课标中有关识字写字教学理念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二】《春联》教学片段

在教学完春联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出示4组练习,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在完成基础的练习之后,可以尝试拓展练习。

各组学习任务如下:

1组:“我会写春联”。合作为班级和家里写一两副春联。

2组:“我会对下联”。“老师像园丁呕心沥血”(挂在学校门口);“和谐动听声律美”(描写春联的,在书上找一找)。给这两副春联补上下联。

3组:“我会补春联”。出示:风抚千条柳,雨( )万朵花;骏马( )千里,吉羊进万家)小组讨论,可填哪些字,从感情上比较一下哪个字最恰当。

4组:“我会找春联”。给4组的同学提供几副打乱的春联,让他们根据春联特点把春联对起来,并上台领大家齐读。 完成后交流汇报。

请用语文新课标中相关教学理念对以上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案例三】:一位三年级农村孩子的习作

我的理想

阿爹还没走的时候(当地人称人死为走),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当一条狗,天天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都不怕了„„

语文老师评语:这也叫理想?这也叫作文?

试从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案例 】分析(15分) (注:先填写案例号,再作答。) 【案例 】分析(15分) (注:先填写案例号,再作答。)

第18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四年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四年级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这为我们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他们进入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四年级语文教师必须着力思考的问题。

从学段之间衔接联系来看,四年级的阅读教学,既要巩固三年级所学到的阅读基本功,又要完成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目标任务,同时还要有目的地渗透第三学段(5~6年级)有关阅读的要求,为学生顺利地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那么,在四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段之间的衔接关系呢?又鉴于我班学生在语文基础能力的薄弱,可采用“抓住基础重点,兼顾课外拓展”的教学策略。所谓“抓住基础重点”,是指除了要在四年级完成的阅读教学任务,必须作为教学的重点,要将阅读训练有效具体落实到各课的教学之中,还要一如既往地将基础的巩固和适当延伸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所谓“兼顾课外拓展”,是指三年级学过的阅读基本功要注意巩固,第三学段中相关的阅读教学目标能在四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的尽可能渗透,以儿童文学为主要媒介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广名家名篇,尤其是课程标准中所列的书目。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并开始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根据四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是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逐步学会透过事物的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二是要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享受阅读的快乐。

第19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参加业务学习,了解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知道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基本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高了思想认识,转变了教学观念。现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体会到语文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 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的语文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这体现在个关注学习内容的客观性的同时,更关注情感态度、过程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关注智力因素的同时,也关注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习者主动地去探索所学知识,能主动地、有个性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本位, 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丰富的想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关注学习者的发展为核心,将学习主体——学生作为主体,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三、学习后,我体会到在教学中注意学习习惯和学习方 法的引导使很重要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材应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活动中,注意观察、学会倾听、指导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控教学活动,能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发挥学生的特长;教师与学生积极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的交流,既能达到知识水平的认知交流,又能达到情感价值方面的情感体会,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四、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使我正确认识了新的学习方式的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新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不受他人支配,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它主要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学习。它体现了学习的交往性和互动性。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学习专题,探究学习知识。它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在教学中,应准确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

总之,通过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我提高了自己的思想

认识水平,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增强了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自己的教学关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继续加强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争创佳绩,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20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复习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5、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6、(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7、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9、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10、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11、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中,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12、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

(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13、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

14、第一学段,要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写话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15、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是第一学段写字的基本要求。

16、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1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18、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9、第三学段识字写字目标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0、第三学段阅读目标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1、第三学段阅读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2、第三学段习作目标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3、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2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5、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26、(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7、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28、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29、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30、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二、选择题

1、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

2、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2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3、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A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A、语文素养

B、道德素养

C、文化素养

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C )。

A、诵读和浏览

B、精读和略读

C、朗读和默读

6、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

A )个左右,其中(

D )个左右会写。 A、1600

B、2000

C、2500

D、800

7、“写作”目标在第一学段和第

二、第三学段分别被称为(C)。A “说话”和“写话”

B “写话”和“作文”

C “写话”和“习作”

D“说话”和“习作”

8、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B)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A、地方

B、地方、学校和教师 C、学校

D、教师

9、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D )

A多做题,多读书

B多做题,少读书

C少做题,少读书

D少做题,多读书

10、对学生古诗文的评价,重点考察( B C ) A.对古诗文的背景了解 B.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

C.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D.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阅读教学方面,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评价?

答:朗读、默读的评价;精读的评价;略读、浏览的评价;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3、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4、《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

5、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写话的要求是什么? 答:(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6、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 答:(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教学建议? 答: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答: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9、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个学段习作教学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0、第三学段对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有哪些要求?

答: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专题发言提纲.doc》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专题发言提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