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主持词

2020-04-18 来源:主持词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推拿读后感

《推拿》读后感

这是一本描述盲人世界的心理书,用盲人的心去感受世界。《推拿》中我们看见了盲人的世界,感受到了盲人的世界,也通过作者的点滴刻画感受到了盲人眼中心里我们的世界。 盲人是弱势群体,但不是另类。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尊严。王大夫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为人本分老实,干活踏踏实实,事事处处都表现的十分得体,时时刻刻都注意自己的形象。再王大夫的心里,自尊自爱是做人的起码标准。为了弟弟欠下的债,他拿刀自残。王大夫对自己的两刀对弟弟的一巴掌表现了一个正常男人都不一定有的勇气。盲人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尊严感是我们健全人体会不到的。

都红,在她那次不成功的演出之后,从此离开了舞台,学起了推拿,她是要以此为业的。在推拿中心试功的时候,砂复明把她拒绝了;而自尊心极强的都红不能承受这种被人拒之门外的耻辱,她用出人意料的方式留了下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她又离开了,她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来自同伴的好心的施舍。对于都红来说,尊严就是生命。

砂复明精明干练、处事张扬、自视甚高。虽然是盲人,但一点不比正常人差。他有很严重的胃病,但他却不愿意找人倾诉,最终毁掉了自己的健康,毁掉自己的大好事业。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盲人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个群体里充满光明和希望,人人坚强自立,他们的人生观纯洁而执着,用自己的尊严傲视着另一个所谓的光明世界,用生命点亮了这个世界。

一直以来喜欢看书,也有说叫做阅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特别喜欢阅读小说类--因为可以体验小说作者眼里的心里的世界,人的一生经历是有限的,通过阅读--至少可以增加许多的经历和体验,也许这样的体验不见得特别的真实,但是确实增加了许多的感受。阅读一本书就是听一个故事,理解作者的一些心情。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得到了这样一本书---推拿。把我带入了一个看不见的世界,恰恰这样的世界又是这样的深邃,透亮!

这是一本描述盲人世界的心理书,这是一本用盲人的心去感受世界的表述--在健康视力人眼中的世界不一样的感受,感动,感悟!我们看见的世界是真实的吗?有没有方法用心去感受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呢?

《推拿》中我们看见了盲人的世界,感受到了盲人的世界,也通过作者的点滴刻画感受到了盲人眼中心里我们的世界。这是完全不相同的世界,但是恰恰是一个共同的世界。许多我们认为的善和美,在听出来的是世界里面是痛和苦。舞台上鲜花掌声下的都红,内心的痛苦谁能知?平实眼里的王大夫,拿刀自残的痛苦谁人能知?太多的痛苦我们都不能感受,太多的痛苦我们都根本不知道--而我们恰恰还在抱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苦痛,自己的私心膨胀下的无明---王大夫的弟弟说,如果我是盲人,我也可以自力更生!这句话真是刻骨铭心,真是绝妙讽刺下的滴血之言!再比如王大夫对于一群赌徒发誓---一个盲人的誓言是--出门让我看得见。作者在细微之处,将心里的感动将岁月的磨砺出来的血慢慢的融进在犄角旮旯里面,让你触碰之后,手脚冰冷!

最普通的交往和生活在盲人眼中都是充满问题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作者在不经意中不断的将眼里的世界和耳朵里面的世界进行着比较。将看到的世界和听到的世界在进行着全面的比较,甚至是较量--这种比较比出的是人性,是善恶之间,是取舍之时,是得失之感,是爱恨情仇。当然作者并不是并不完全是让我们同情怜悯盲人,更多的更主要是感受盲人的世界。感受现实生活的一切。

推荐第2篇:推拿活动

中医学院“感受推拿”活动通知

发表日期:2011-03-18

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校团委、院团委号召支持下,特开展以“医教结合、走近临床、服务他人、提升自我”为宗旨的

“感受推拿,弘扬中医”特色学生活动。

一、活动目的:

旨在宣传推广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为广大师生解除病痛;锻炼同学们的专业技能,提高运用中医技术防病治病的能力;增进全校对中医文化、技术的了解,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感受推拿,弘扬中医”

三、主办单位:中医学院

承办单位:08级针灸推拿专业18班

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五、活动时间:

每周

三、周

六、周日下午14:30—17:30

六、活动地点:

河北联合大学建设校区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实验室(西四教学楼五层)

七、活动内容:

活动以推拿为主,辅以拔火罐、贴耳穴、刮痧,并在老师指导下实施针灸。

推拿活动以全身放松类手法为主,加以介绍日常活动中常见的损伤及解决办法,并在专业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为前来感受学习的老师同学,做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如于头面部、颈项胸背部、腰骶部等施以各种手法缓解、放松肌肉及软组织。推拿治疗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腰腿酸痛,各种急慢性劳损,失眠等。同时,宣传一些常用的保健知识。

拔火罐可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贴耳穴针对肥胖以及黄褐斑、雀斑、皮肤晦暗等情况都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刮痧治疗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

针灸治疗青春痘,肥胖,失眠,便秘,关节扭伤等(有专业老师亲临指导)。

2011年3月14日

推荐第3篇:针灸推拿

主治:各型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腰三横突综合症、腰肌劳损、腰扭伤、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头痛头晕、三叉神经痛、网球肘、腱鞘炎、肩周炎、多种关节炎、足跟痛、骶髂关节炎、胃痛、胆襄炎、痛经、妇科炎症、慢性阑尾炎、乳腺炎、带状性疱疹、各种结石疼痛,癌症疼痛。

推荐第4篇:小儿推拿教学大纲

儿推教学大纲

本校为技能培训学校,不同于学员教学的是:本们课程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理论与实践成4:6的比例,为的是从我校毕业的学员,可在学满结业时,轻松接诊患儿。

本门课程学期为10天,共计80课时,课程设置为四大部分:

一、讲小儿推拿概要:包括小儿推拿学的发展史及前景介绍;小儿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生长发育特点;小儿四诊的要点(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小儿推拿治疗概要讲: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基本要求推拿处方,常用介质。

二、讲儿推手法,以常用手法为主(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揉法、运法、掐法、捏法8法)以复式手法为辅。

三、讲儿推常用穴位,含头面部、胸腹部、上肢部、腰背部、下肢部共计76个。包括取穴,操作方法,主治与临床应用。

四、讲常见病症的治疗:有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婴幼儿腹泻、腹痛、呕吐、疳症、便秘、遗尿、惊风、夜啼、小儿肌性斜颈等十几种临床效果显著的疾病。同时会结合一些病例及临床经验介绍。另外。我们还总结出一套小儿保健手法,用以强身健体,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练功:是专门为从事本行业的人员所设定的一门课程,此课程可历练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技能以及专业掌握技能。

推荐第5篇:针灸推拿论文

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06届针灸推拿专业(1)班 毕业论文集 ZTX01120姓名:×××

针刺、闪罐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

作者:×××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专业××班

指导教师:×××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院××科

提要:目的:通过针刺与闪罐的治疗,观察面瘫的恢复。方法:经颅脑CT检查无脑梗塞,脑出血及中枢神经系

统损伤,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周围型)患者30例,采用中医针灸理论辩证施治,分别进行针刺,闪罐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6例,占总数的86.7%,显效3例,占10%,好转1例,占3.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闪罐是治疗面瘫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面瘫(中医);针刺;闪罐;综合疗法;疗效观察.面神经炎是指颈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产生周围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又称BELL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属”面瘫”,又称“口眼歪斜”或“口僻”.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相当部分患者在局部风吹或着凉后发病,因而认为可能由此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有些患者在急性鼻咽部感染后起病.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是由于经脉空虚,风寒热邪乘虚侵袭,经络气血阻滞,导致筋脉失养,弛缓不收而发病.对于面瘫的治疗,中医针灸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特色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4年9月至12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实习期间,积极配合临床指导老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在对30例面瘫患者的治疗上,以针刺闪罐为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均来自宝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均属周围性面瘫,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3/12岁,最大75岁,其中20~50岁患者13例,占总数的43.3%,病程最短者10小时,最长者18天;其中风寒证19例,占63.3%,风热证5例,寒热并见证6例;其中部分患者在其他地方诊治无效而来本院.本组均属单例发病,排除中枢性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1.2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为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7天内达高峰,1周内就诊患者占大多数,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完全或不完全瘫痪,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口唇向健侧偏斜,不能皱额、蹙眉、闭气、鼓腮、示齿,可有耳后乳突区压痛,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听觉过敏等.

2.病情分析

2.130例患者中,属风寒袭络型者19例,占63.3%;风热袭络者5例,占16.7%;寒热并见者6例,占20%。

2.2辨证分型:

本病多由于经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迟缓不收而发

病。一般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皱眉、蹙额、示齿、鼓腮,口角向健侧歪斜 漱口漏水,进食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少数病人可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听觉过敏等.

2.2.1 风寒型: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克于面部经络,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迟缓不收,而致口角歪斜,患侧面患侧面部肌肉痉挛且自觉发紧感,怕风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2.2 风热型: 以夏季发病为多见,多因感受风邪,经脉痹阻,郁而化热,气血失和不能濡养筋肉而致面瘫,发病前可有面部麻木,耳后疼痛及轻微外感等前驱症状,口干口苦,急躁,大便干,小便数,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之热象。

2.2.3 寒热并见证:系指寒热之邪同时或先后侵袭空虚之脉络而发病,面部表现为拘紧、疼痛、怕冷、抽搐等经寒证,同时伴有性急、口苦口干,或口鼻起泡,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里热证。

3 治疗方法 3.1 针刺治疗

3.1.1 针刺选穴:遵循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及经外取穴相结合的原则,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主穴:阳白、地仓、颊车、下关、翳风、合谷。随证配穴:鼻唇沟变平坦者加迎香;鼻唇沟歪斜者加水沟;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额纹变浅或消失,眼闭合不全者,阳白透鱼腰;额纹上部未出现,阳白透头临泣;皱眉不能或无力取攒竹;流泪取睛明、承泣、四白;耸鼻不能或无力取迎香透睛明;口歪、流涎、食物滞留取地仓透颊车、颧髎;听觉障碍翳风、听会;偏头痛取完骨或风池。

3.1.2 操作方法:针具、穴位常规消毒,选用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穴位以上述针刺选穴中的主穴及随证配穴

1.1 一般情况随之出现口角歪斜,患侧面部肌肉松弛可伴眼干,眼红,

为主。手法:平补平泻,风寒证以补法为主,风热证以泻法为主,得气后留针30分钟。加G6805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宜,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间隔1天,一般2~4个疗程;但要注意的是:面瘫初期不宜带电,等5~7天病情稳定后带电,电针穴位组一般以阳白、下关、颧髎、颊车、地仓、人中、承浆为主,可酌情选用1~2组 。另外,风寒证的患者可用远红外线进行患侧面部照射,每次15~20分钟,至面部皮肤有温热感或皮肤微红润为度,风热证的患者一般不主张远红外线照射,但必要时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时间宜短以15分钟左右为宜。

3.2 闪罐疗法

3.2.1 物品制备:二号玻璃火罐(罐口直径为3.5厘米)2~4个,棉球及95%的酒精100ML,持针钳1个,酒精灯1个。

3.2.2 操作方法:用持针钳夹棉球蘸少许酒精(注意:酒精棉球在瓶口一定要挤干以防酒精沾在罐口燃着后烧伤患者皮肤),燃着后往玻璃罐里一闪火,马上扣在患者面颊所选的穴位上,即额头或鼻唇沟附近的纹头消失部。口往左歪,患侧在右颊;口向右歪,患侧在左颊。要顺序闪扣,如先取额部,次取面部,再取口角部。每次扣上要马上起罐,再闪火扣罐再起罐,一般每穴位闪扣15~20下(夏季可减为10~15下)。若罐口热烫,可几个罐子交替轮换使用。操作完毕,用干净棉球擦净面部,并注意局部保暖。

3.2.3 选取穴位:阳白、下关、地仓、颊车等。以上四穴为治疗面瘫的主要穴位,每次都用,每天上午闪拔1次。

4 疗效标准

治愈:面部表情肌功能、肌力完全恢复正常,活动自如,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口眼歪斜,无任何后遗症。显效:面部表情肌功能、肌力部分恢复,活动欠灵活,临床症状与体征部分消失,仍有轻度口眼歪斜。未愈:各种原因失治误治,表情肌功能、肌力无恢复,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留有永久性后遗症。

5 治疗结果(见下表)1~20岁

N痊愈显效好转 无效 加重有效率6

5 12 9

1 0 2

0 0 1

0 0 0

0 0 0

100% 100% 100%

[1]

侧);中医诊断:面瘫(风寒袭络型)。按以上针、远红外线照射、闪罐治疗7天后面瘫明显恢复,乳突后压痛消失,休息1天后继续治疗14天,查其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肌力完全恢复,双侧鼻唇沟、额纹相等,无口眼歪斜,BELL氏征(—)。出院后至笔者写稿时随访无复发,无任何后遗症。

7 讨论

7.1 病因分析 《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喝候》记载“偏口风喎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紧急而不调,故今口喎僻也……”。可见本病多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易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入中脉络(主要是阳明、少阳络),以致面部脉络受损,气血痹阻,经脉失养,纵缓不收而发为本病。本组中风寒证19例,占总数的63.3%,风热证仅占5例。由此可见,我们在面瘫病人的治疗与调护上,在以补法为主的同时,还要注意患者面部的防风寒保暖,避免风寒之邪的再次入侵而加重病情,另外要保持情志调畅,适当营养,则预后较好。

7.2 方义分析

7.2.1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少阳为半表半里之属,因此疏通此类经脉不仅可以调和气血,散寒通络,祛风清热,改善局部症状,而且具有扶正补虚祛邪、防止病邪内侵之功效,故可治疗面瘫。主穴地仓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肌和颊肌神经末支有面部静脉,布有面神经和眶下神经分支,为足阳明经、阳跷脉交会穴;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穴,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穿出;攒竹穴系足太阳膀胱经穴,有额肌及皱眉肌,布有额神经内侧支。以上主穴均有主治口眼歪斜、颊肿之效,临床取以上主穴配太阳、下关、合谷等穴具有加强主穴的作用。

7.2.2 连续闪罐法是将传统的瘀血拔罐改进为充血拔罐,使局部具有更加强大的活血化瘀作用,由于只闪罐,不留罐,局部只呈充血,不显瘀血,既能除风,又能扶正。治疗后面容依旧,不留瘀斑和紫晕,因此,深受患者的欢迎。通过连续闪罐,达到活血通经,扶正驱邪,恢复健康的目的[2]。

7.3结果分析 综观本组治疗结果,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但在预后方面,则青壮年的预后良好,这是由于青壮年正处于生命旺盛时期,机体内部正气充沛,正邪相争,正胜邪负,邪去病除,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相反,在五十岁以上的患者中预后则相对较差,这是由于患者年老体虚,机体内部正气相对不足,抗邪乏力,当邪气入侵时则正邪势均力敌或邪胜于正,故病程缠绵,迁延难愈,预后较差,体现了祖国医学“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

8 体会

8.1 面瘫的治疗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尽早尽快的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及方案,以免耽误良好的治疗时机,尽量减2

20~50岁 12 50岁以上 12

6 典型病例:

王某某,男,55岁,检验员,于2004年12月14日初诊,患者一天前乘公交车时未关紧窗户而当风受凉,第二天晨起后洗脸时发现口角向左侧歪斜,漱口漏水,饮食含颊,不能鼓腮吹气,左侧眼睑闭合无力,不能皱眉、蹙额,左侧面部表情肌活动无力遂来本院就诊,查:除上症外, BEII氏征(+),左侧乳突压痛(+),舌前2/3味觉减退,四肢功能活动无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玄紧,头颅CT检查无脑梗塞及脑出血。西医诊断:急性面神经炎(左

少后遗症的问题。

8.2 中医方面,针刺结合闪罐不失为治疗面瘫的良好途径,但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采取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案;不能千篇1律搞模式化;在远红外线照射、闪罐、以至电疗仪的选择上也要酌情谨慎。

8.3 虽然目前我们在针刺结合闪罐治疗面瘫上取得了良好满意的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一些量化指标(如电针治疗仪的选择时机,闪罐、远红外线照射的适应症等方面)上,仍须继续进一步努力研究,以使我们的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更好的为人类医学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

2003;(12): 27~28

[2] 胡熙明,宋祖敬.针灸临证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1:25-28 致谢

本文收集资料及撰写过程中承蒙„„.的帮助,„„。

推荐第6篇:针灸推拿英语

关于中医的谈话

(一)

(P = 病人 D = 医生)

(P = patient D = doctor) 医生:你好,史密斯先生。今天感觉如何?

D: Hello, Mr.Smith.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病人:好多了。谢谢!今天我可以坐直了。针灸的确很棒。

P: Much better, thank you! I can sit straight today.The acupuncture is really great.医生:不错。中医有五千年的历史。它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都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针灸只不过是治疗像你的椎骨侧突疾病的一种最有效方式。

D: Ye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TM)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5,000 years.It has a complete theory about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Acupuncture is only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treat diseases such as your pleurapophysis.病人:尽管如此,我的许多同事对中医还是有些不解。你能否多给我讲点?

P: All the same, many of my colleagues feel much puzzled about CTM.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more about it? 医生:没问题。根据中医理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所致。而疾病的治疗就是阴阳的平衡。

D: Sure.According to CTM theory,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is the incoordin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and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s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m.病人:嗯,什么是阴阳?

P: Oh, what\'s Yin and Yang? 医生:它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概念并代表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中医学运用阴阳理论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同时, 阴阳也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法则。

D: They are the two concepts from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y represent the two contradictories in everything.In CTM theory, Yin and Yang are used to expla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henomena of the body.They are also the principles of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diseases.病人:那么你们中国医生是怎样用这一理论来给病人治病的呢?

P: Then how do you Chinese doctors treat your patients by using this theory? 医生:大体说来,中医有两种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D: Roughly speaking, there are two common ways of CTM curing diseases: drug therapy and non-drug therapy.病人:真有趣。你们通常都用什么药?

P: That\'s very interesting.What drugs do you often apply? 医生:至于药物治疗,中医常用草药、矿物质、动物药等。

D: As for drug therapy, traditional medicines are used such as herbs, mineral, animals, etc.病人:那非药物治疗呢?

P: And how about non-drug therapy? 医生: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按摩、拔火罐等。 D: As for non-drug therapy, there ar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aage, and cupping.

病人:关于针灸和按摩,我略知一二。拔火罐是怎么回事?

P: I know a little about acupuncture and maage.What\'s cupping? 医生:拔火罐就是把一个真空的杯子放在皮肤上引起局部充血的一种治疗方法。通常,医生把一个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在杯子里一会儿以排出里面的空气使它成为一个真空杯,接着快速地把空杯子放在选定的皮肤上。

D: It is a treatment using a vacuum cup sucked firmly on the skin.Usually, the doctor fires an alcohol sponge and puts it inside the cup for a short while to make the cup a vacuum one, and then he places the vacuum cup instantly over the selected spot of the skin.病人:有效吗?

P: Is it effective? 医生:就像我们治疗你的病用的针灸一样有效。但是拔火罐特别适合痛症。

D: Just as effective as acupuncture which we are using to treat you.But cupping therapy is specially good for pains.病人:太绝妙了。

P: That\'s really fantastic.医生:实话告诉你,据资料统计,与西医相比,中医更擅长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D: To tell the truth,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bet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viral infections, immune system, cardio-cerebrovascular system and nervous system without causing any side-effects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病人:非常感谢!医生。我现在对中医的理解要好点了。

P: Thank you very much, Doctor! I\'ve go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TM now. an I book an appointment for a foot maage? 我能预约做足底按摩吗? A I\'d like a foot maage.A 我想做足底按摩。 B Come this way, madam.B 女士,请这边来。

A No, sorry, not now.Can I book an appointment for a foot maage tomorrow? A 不,对不起,不是现在。我能预约明天做足底按摩吗?

B Certainly, madam.What time would you like? We\'re very busy in the morning.B 当然,女士。你想什么时间来?我们上午非常忙。 A Well, how about 2pm? A 哦,下午2点怎么样?

B 2pm.Excellent.Now can I take your name? B 下午2点。很好。我能知道您的姓名吗?

Notes注释

1 You can book appointments face to face, for example, if you want a foot maage: Can I book an appointment for a foot maage? / Can I book an appointment for a foot maage? You can suggest a time: How about 2pm? / How about 2pm? 你可以面对面地进行预约,如果你想做足底按摩的话:Can I book an appointment for a foot maage? /我能预约做足底按摩吗?你还可以提出一个时间:How about 2pm? /下午2点怎么样?

2 When making bookings with clients, you may want to indicate busy times: What time would you like? / What time would you like? / We\'re very busy in the morning./ We\'re very busy in the morning.当你和顾客进行预约时,你可能要指出忙碌的时间段:What time would you like? /你想什么时间来?/ We\'re very busy in the morning./我们上午非常忙。

Key phrases and sentences I\'d like a foot maage.Come this way, madam.No, sorry, not now.Can I book an appointment for a foot maage tomorrow? Certainly, madam.What time would you like? We\'re very busy in the morning.Well, how about 2pm? 2pm.Excellent.Now can I take your name? 我想做足底按摩。

女士,请这边来。

不,对不起,不是现在。

我能预约明天做足底按摩吗?

当然,女士。你想什么时间来?我们上午非常忙。 哦,下午2点怎么样? 下午2点。很好。

我能知道您的姓名吗?

A:Please point out the painful place with your finger.Is there any relation between the pain and the weather? B:Yes,the pain comes more intense when the weather is bad.And the pain comes intense when I walk too much.A:Have you eve had any trauma? B:Yes, I have.A:Does the pian become more intense at night? B:Yes, ti does.Just like a needle prick.Besides, the place that hurts often feels cold,too.A:Do you have the sensation of ants crawling over the painful part? B:Yes, I do.A:I\'d like to treat you with acupuncture if you agree.B:By the way, does acupuncture hurt? A:Acupunture may cause just a little pain, but it also causes a certain feeling of numbne and distension.We\'ll try it every day for seven days.Will that be all right? B:Yes.Let\'s start today.1.您怎么不舒服了? What\'s your complaint? 2.我来给您把一下脉。 Let me feel your pulse.3.我看一下您的舌头。 Show me your tongue.4.您受过外伤吗?

Have you ever had any tauma? 5.疼痛和天气有关吗?

Is there any relation between the pain and the weather? 6.如果您同意,我想用针灸给您治疗。

I\'d like to treat you with acupuncture if you agree.7.我捻针时您有什么感觉?

How do you feel when I rotate the needle? 8.针灸可能有点疼,还会使您感到有点麻木和发胀。

Acupunture may cause a little pian and a certain feeling of numbne and distention.9.针灸会有疗效,但需要长期治疗。

Acupunctue will have effect, but a prolonged treatment is needed.10.你得服用一些中草药。

You nee to take some Chinese herbs.11.您知道什么煎中药吗?

Do you know how to decoct Chinese herbs? 12.请付完这6剂药后再来找我。

Please come back to me after taking these 6 dosages.

推荐第7篇:推拿手法介绍

推拿手法介绍

一 定义:按摩亦称推拿,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作用于机体,以提高身体机能、消除疲劳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二 按摩的注意事项

1 按摩之前,指甲要剪短(主要是指甲易擦伤皮肤),手要清洁(每次按摩之前之后都要洗手,注意按摩之后不要立刻用冷水洗手),天气寒冷时一定要把手搓热再按摩(病人感觉不是很好)。

2 按摩者和被按摩者都应该选择合适的体位(按摩者如果体位不合适,易伤腰、背)。

3 按摩方向一定要按照淋巴流动方向或向心性按摩,淋巴结所在部位不宜按摩(颈部、腋部、腹股沟部)。

4 按摩一般来讲应由轻到重再到轻,各人所能承受的力量不一样,应人而易,及时询问病人的感觉,切忌粗暴动作。

5 按摩介质的使用A 起润滑的作用,减少皮肤的摩擦(滑石粉)。

B 这些介质本身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淤的作用(扶他林、镇骨水)。

6 禁忌症:A 肿瘤 B 妇女例假和妊娠期C 血友病和紫癜患者D局部皮肤病、淋巴炎、淋巴腺炎、脓肿E 急性闭和性软组织损伤,轻者24小时以内,重者48小时以内,不宜按摩 F骨折和关节脱位

三 基本手法 (均匀、持久、柔和、有力)

1 推摩(推法):在身体一定部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线推抚。

此手法有四种,分别是手掌推、掌根推(多用于开始或结束动作)、手指推(四指推,多用于治疗中的弹拨)和拇指推(多用于面部)。

2 擦摩(擦法):用拇指、四指腹、大鱼际、小鱼际、手掌、掌根贴于皮肤上做来回直线型往返摩动,作用力主要集中在皮肤,起到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提高皮肤温度.

分为拇指指腹擦法、大鱼际擦法、手掌擦法、掌根擦法。

3 揉法:分为指揉(指腹紧帖皮肤回旋揉动)、掌揉,适用于身体各部位。

轻揉的作用:镇静止痛。

重揉: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松解粘连,软化疤痕。

4 揉捏:拇指与食指或中指相对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在某一部位同时做持续揉捏动作。

动作要领:拇指与食指相对,手成钳形,掌心和各指紧贴皮肤,腕关节放松,沿相心方向做有节律旋转或转移,动作缓慢、连贯、有力。

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消除肌肉酸痛、解痉、活血化淤。此手法多用于四肢。

5搓:用双手手掌或小鱼际在肢体上做快速往返的搓动。

动作要领:双手掌相对,放在被按摩肢体的两侧,相对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

动作要轻快协调,双手力量要均匀,速度、频率一般由快到慢。 作用:主要是消除肌肉疲劳,应用于四肢较多。

6 按压:是用手指指腹或手掌着力在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的手法,指按压注重于穴位,掌按压注重于腰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作用:镇静止痛,肌肉放松、消除疲劳、使轻微错位的关节复位。

7 叩打(拍打) 多用于结束手法A 虚拳B 切法 C拍

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消除疲劳,主要应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像肩、腰、背、大腿的前后侧。

8 抖法:小幅度快速度摆动肌肉和肢体的方法。作用:放松肌肉关节。

9 运拉(拔伸):多用于指关节、踝关节、颈部等。

四 治疗性按摩手法

1 滚法

动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以前臂尺侧为轴,连续做旋前、旋后滚动,均匀有力,有节律的逐渐向前移动,不能跳动和摩擦。

作用:活血散淤、消肿止痛、松解粘连。

多应用于腰背、大腿和肌肉丰厚的部位。

2 弹筋(快速提捏)

动作要领: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肌肉肌腱速提速放。

作用:刺激神经、促进血液畅通和缓解肌肉紧张。

多应用于慢性肌肉损伤、肌肉酸胀和肌肉痉挛。

3 分筋(弹拨):用手指指端垂直于肌纤维或韧带走行的方向拨动。

作用:分离粘连、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多应用于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损伤。

4 理筋(顺筋):用指腹沿着韧带、肌纤维和神经的方向将其擦顺的方法(注意一定要用油性介质,否则易擦伤皮肤),均匀、持续、有力,梳理其筋,反复数遍。

作用:调和气血、理筋归位。

应用:四肢软组织扭错筋结,腱鞘炎及肌肉和韧带损伤。

5 刮:用指端在病变部位做单向刮动,均匀有力,避免损伤皮肤。(提高痛域原理)。

作用:松解粘连、消除硬结(硬结来源原理),改善病变部位,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

主要应用于治疗末端病(如:腱鞘炎、肌腱损伤、肌肉起止点损伤)。

6 切:(竖刮)用指端从肿胀部位的远心端向近心端切压皮肤。

作用:较快消肿。

主要应用于肿胀。

7 扳:颈扳、腰扳。注意点;在生理活动范围内,运用方向相反,不要一味追求“弹响”。主要应用于小关节错位、紊乱。

8 背法:主要作用是牵伸腰背肌筋膜,放松腰肌,恢复生理弯曲,纠正腰椎小关节错位。

五穴位按摩:点、掐穴位有酸、麻、胀、重的感觉,用劲持续有力半分钟到一分钟,使用按摩方法得到针灸的效果,但相对于针灸,它的作用深度太浅,类似于哈磁五行针。

在急救当中,像晕厥掐人中穴,牙疼掐合谷,腰背痛掐委中,肚子疼掐足三里等。(取穴属于针灸内容)。

六身体各部分的按摩

1 颈部 轻揉——揉捏——弹拨——轻揉或揉捏——垂叩——扳

2 腰部 轻揉——推——点按穴位——衮——推——扣击——扳

3 上肢 轻揉——摩擦——推——点按穴位——揉捏——搓抖——运拉

4下肢 轻揉——推——点按穴位——扣击——抖动(小腿)——搓——牵伸(踝关节)

关于面部和足部按摩不作要求,属于保健按摩范畴。

推荐第8篇:针灸推拿论文

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06届针灸推拿专业(1)班 毕业论文集 ZTX01120姓名:×××

针刺、闪罐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

作者:××× 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专业××班

指导教师:×××主任医师 陕西省中医院××科

提 要:目的:通过针刺与闪罐的治疗,观察面瘫的恢复。方法:经颅脑CT检查无脑梗塞,脑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周围型)患者30例,采用中医针灸理论辩证施治,分别进行针刺,闪罐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6例,占总数的86.7%,显效3例,占10%,好转1例,占3.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闪罐是治疗面瘫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面瘫(中医);针刺;闪罐;综合疗法;疗效观察.

面神经炎是指颈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产生周围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又称BELL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属”面瘫”,又称“口眼歪斜”或“口僻”.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相当部分患者在局部风吹或着凉后发病,因而认为可能由此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有些患者在急性鼻咽部感染后起病.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是由于经脉空虚,风寒热邪乘虚侵袭,经络气血阻滞,导致筋脉失养,弛缓不收而发病.对于面瘫的治疗,中医针灸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特色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4年9月至12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实习期间,积极配合临床指导老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在对30例面瘫患者的治疗上,以针刺闪罐为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均来自宝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均属周围性面瘫,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3/12岁,最大75岁,其中20~50岁患者13例,占总数的43.3%,病程最短者10小时,最长者18天;其中风寒证19例,占63.3%,风热证5例,寒热并见证6例;其中部分患者在其他地方诊治无效而来本院.本组均属单例发病,排除中枢性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1.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为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7天内达高峰,1周内就诊患者占大多数,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完全或不完全瘫痪,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口唇向健侧偏斜,不能皱额、蹙眉、闭气、鼓腮、示齿,可有耳后乳突区压痛,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听觉过敏等.2.病情分析

2.

130例患者中,属风寒袭络型者19例,占63.3%;风热袭络者5例,占16.7%;寒热并见者6例,占20%。

2.2 辨证分型:

本病多由于经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迟缓不收而发

病。一般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皱眉、蹙额、示齿、鼓腮,口角向健侧歪斜 漱口漏水,进食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少数病人可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听觉过敏等.

2.2.1 风寒型: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克于面部经络,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迟缓不收,而致口角歪斜,患侧面患侧面部肌肉痉挛且自觉发紧感,怕风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2.2 风热型: 以夏季发病为多见,多因感受风邪,经脉痹阻,郁而化热,气血失和不能濡养筋肉而致面瘫,发病前可有面部麻木,耳后疼痛及轻微外感等前驱症状,口干口苦,急躁,大便干,小便数,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之热象。

2.2.3 寒热并见证:系指寒热之邪同时或先后侵袭空虚之脉络而发病,面部表现为拘紧、疼痛、怕冷、抽搐等经寒证,同时伴有性急、口苦口干,或口鼻起泡,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等里热证。

3 治疗方法 3.1 针刺治疗

3.1.1 针刺选穴:遵循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及经外取穴相结合的原则,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主穴:阳白、地仓、颊车、下关、翳风、合谷。随证配穴:鼻唇沟变平坦者加迎香;鼻唇沟歪斜者加水沟;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额纹变浅或消失,眼闭合不全者,阳白透鱼腰;额纹上部未出现,阳白透头临泣;皱眉不能或无力取攒竹;流泪取睛明、承泣、四白;耸鼻不能或无力取迎香透睛明;口歪、流涎、食物滞留取地仓透颊车、颧髎;听觉障碍翳风、听会;偏头痛取完骨或风池。

3.1.2 操作方法:针具、穴位常规消毒,选用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穴位以上述针刺选穴中的主穴及随证配穴1.1 一般情况

随之出现口角歪斜,患侧面部肌肉松弛可伴眼干,眼红,

1 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06届针灸推拿专业(1)班 毕业论文集 ZTX01120姓名:×××

为主。手法:平补平泻,风寒证以补法为主,风热证以泻法为主,得气后留针30分钟。加G6805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宜,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间隔1天,一般2~4个疗程;但要注意的是:面瘫初期不宜带电,等5~7天病情稳定后带电,电针穴位组一般以阳白、下关、颧髎、颊车、地仓、人中、承浆为主,可酌情选用1~2组 。另外,风寒证的患者可用远红外线进行患侧面部照射,每次15~20分钟,至面部皮肤有温热感或皮肤微红润为度,风热证的患者一般不主张远红外线照射,但必要时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时间宜短以15分钟左右为宜。

3.2 闪罐疗法

3.2.1 物品制备:二号玻璃火罐(罐口直径为3.5厘米)2~4个,棉球及95%的酒精100ML,持针钳1个,酒精灯1个。

3.2.2 操作方法:用持针钳夹棉球蘸少许酒精(注意:酒精棉球在瓶口一定要挤干以防酒精沾在罐口燃着后烧伤患者皮肤),燃着后往玻璃罐里一闪火,马上扣在患者面颊所选的穴位上,即额头或鼻唇沟附近的纹头消失部。口往左歪,患侧在右颊;口向右歪,患侧在左颊。要顺序闪扣,如先取额部,次取面部,再取口角部。每次扣上要马上起罐,再闪火扣罐再起罐,一般每穴位闪扣15~20下(夏季可减为10~15下)。若罐口热烫,可几个罐子交替轮换使用。操作完毕,用干净棉球擦净面部,并注意局部保暖。

3.2.3 选取穴位:阳白、下关、地仓、颊车等。以上四穴为治疗面瘫的主要穴位,每次都用,每天上午闪拔1次。

4 疗效标准

治愈:面部表情肌功能、肌力完全恢复正常,活动自如,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口眼歪斜,无任何后遗症。显效:面部表情肌功能、肌力部分恢复,活动欠灵活,临床症状与体征部分消失,仍有轻度口眼歪斜。未愈:各种原因失治误治,表情肌功能、肌力无恢复,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变,留有永久性后遗症。

5 治疗结果(见下表)

1~20岁 N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加重

有效率

6 5 12 9 1 0 2 0 0 1

0 0 0

0 0 0

100% 100% 100% [1]

侧);中医诊断:面瘫(风寒袭络型)。按以上针、远红外线照射、闪罐治疗7天后面瘫明显恢复,乳突后压痛消失,休息1天后继续治疗14天,查其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肌力完全恢复,双侧鼻唇沟、额纹相等,无口眼歪斜,BELL氏征(—)。出院后至笔者写稿时随访无复发,无任何后遗症。

7 讨论

7.1 病因分析 《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喝候》记载“偏口风喎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紧急而不调,故今口喎僻也……”。可见本病多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易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入中脉络(主要是阳明、少阳络),以致面部脉络受损,气血痹阻,经脉失养,纵缓不收而发为本病。本组中风寒证19例,占总数的63.3%,风热证仅占5例。由此可见,我们在面瘫病人的治疗与调护上,在以补法为主的同时,还要注意患者面部的防风寒保暖,避免风寒之邪的再次入侵而加重病情,另外要保持情志调畅,适当营养,则预后较好。

7.2 方义分析

7.2.1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少阳为半表半里之属,因此疏通此类经脉不仅可以调和气血,散寒通络,祛风清热,改善局部症状,而且具有扶正补虚祛邪、防止病邪内侵之功效,故可治疗面瘫。主穴地仓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肌和颊肌神经末支有面部静脉,布有面神经和眶下神经分支,为足阳明经、阳跷脉交会穴;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穴,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穿出;攒竹穴系足太阳膀胱经穴,有额肌及皱眉肌,布有额神经内侧支。以上主穴均有主治口眼歪斜、颊肿之效,临床取以上主穴配太阳、下关、合谷等穴具有加强主穴的作用。

7.2.2 连续闪罐法是将传统的瘀血拔罐改进为充血拔罐,使局部具有更加强大的活血化瘀作用,由于只闪罐,不留罐,局部只呈充血,不显瘀血,既能除风,又能扶正。治疗后面容依旧,不留瘀斑和紫晕,因此,深受患者的欢迎。通过连续闪罐,达到活血通经,扶正驱邪,恢复健康的目的[2]。

7.3结果分析 综观本组治疗结果,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但在预后方面,则青壮年的预后良好,这是由于青壮年正处于生命旺盛时期,机体内部正气充沛,正邪相争,正胜邪负,邪去病除,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相反,在五十岁以上的患者中预后则相对较差,这是由于患者年老体虚,机体内部正气相对不足,抗邪乏力,当邪气入侵时则正邪势均力敌或邪胜于正,故病程缠绵,迁延难愈,预后较差,体现了祖国医学“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

8 体会

8.1 面瘫的治疗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尽早尽快的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及方案,以免耽误良好的治疗时机,尽量减2 20~50岁 12 50岁以上 12 6 典型病例:

王某某,男,55岁,检验员,于2004年12月14日初诊,患者一天前乘公交车时未关紧窗户而当风受凉,第二天晨起后洗脸时发现口角向左侧歪斜,漱口漏水,饮食含颊,不能鼓腮吹气,左侧眼睑闭合无力,不能皱眉、蹙额,左侧面部表情肌活动无力遂来本院就诊,查:除上症外, BEII氏征(+),左侧乳突压痛(+),舌前2/3味觉减退,四肢功能活动无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玄紧,头颅CT检查无脑梗塞及脑出血。西医诊断:急性面神经炎(左 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06届针灸推拿专业(1)班 毕业论文集 ZTX01120姓名:×××

少后遗症的问题。

8.2 中医方面,针刺结合闪罐不失为治疗面瘫的良好途径,但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采取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案;不能千篇1律搞模式化;在远红外线照射、闪罐、以至电疗仪的选择上也要酌情谨慎。

8.3 虽然目前我们在针刺结合闪罐治疗面瘫上取得了良好满意的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现代化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一些量化指标(如电针治疗仪的选择时机,闪罐、远红外线照射的适应症等方面)上,仍须继续进一步努力研究,以使我们的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更好的为人类医学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3;(12): 27~28 [2] 胡熙明,宋祖敬.针灸临证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28 致谢

本文收集资料及撰写过程中承蒙„„.的帮助,„„。

推荐第9篇:小儿推拿简章

小儿推拿简章

小儿推拿推拿是以中医辩证方法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小儿推拿是纯绿色疗法,可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化学药品毒副作用,增强孩子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随着现代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很多家长都开始信任和采用纯绿色疗法?小儿推拿,目前,该疗法已成为国际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儿推拿的特点】

1.在经穴方面提出了五指经穴通联的观点。

2.有适应于推拿特点的穴位,这些穴位大多集中于头面及上肢部,且穴位不仅是点状,也有线状和面状。如前臂的三关穴和六腑穴都是线状穴,而指面部的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诸穴皆为面状穴。特定穴位的点、线、面状和分布特色,更能反映推拿手法治病为主的特点。

3.诊断中发展了腹诊法,治疗上很重视归经施治和五行生克的基本法则。4.在推拿手法方面,强调以轻柔着实为主,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适达病所,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小儿推拿八法为主的一整套小儿推拿手法和复式操作法。 5.在临床操作中,

一是强调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操作程序;二是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

三是重视膏摩的应用和使用葱汁、姜汁、滑石粉等介质进行推拿,这样既可保护娇嫩皮肤不致擦破,又增强手法的治疗作用。

小儿推拿的对象一般是指7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其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如泄泻、呕吐、便秘、发热、咳喘等症。 【小儿推拿培训招生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无基础的人员,医疗、社区理疗保健、美容健身机构、海外留学、出国定居海外创业人员及慢性疾病患者、药店从业人员,医务工作者,中医学爱好者,应、往届毕业生、待业青年、下岗职工等,男女不限,年龄16-60周岁,身体健康无传染病者均可报名学习。

【小儿推拿培训教学特色】

1.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中医世家传承老师授课,不同于普通的学习班。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临床实用技能的传授。

3.为保证培训质量,教学中采用了部分传统的训练方法,让学员可以学习到真正实用的小儿推拿技能。

4.每堂课后都有互动时间,可以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老师答疑,一对一辅导。5.老师手把手教会每个学员常用技巧。

6.传授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经过老师几十年临床实践验证过的特效秘诀。【小儿推拿培训学习目标】 通过系统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达到专业小儿推拿师的从业水平,对大部分常见病症能够辩证施治,灵活运用。

【小儿推拿培训免费试听】

小儿推拿培训学校为了充分保障学员的切身利益,避免学员上当受骗,使学员不花冤枉钱,不走弯路,和确保培训的教学质量,学校推出免费试听制度,让学员对所学专业有个充分了解同时也体验一下老师的讲课风格 。 催乳师招生简章

催乳师作为当今世界上的一项朝阳职业,正被大批追求新职业的人所青睐,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十分广阔。现代女性多数不注重乳房保养,哺乳期正是纠正乳腺炎及乳腺增生等疾病的良好时机。为此,我们机构推出高级催乳师培训班,欢迎参加培训学习!

催乳师是指运用生理、中医、营养等相关知识,通过饮食、按摩、心理等技术和方法,帮助产妇解决无乳,乳少,乳汁淤积等问题并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的从业人员。

催乳师的职业素质,不但要求掌握丰富的营养、中医、护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一些职业道德规范。催乳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 招生对象

热爱母婴行业的女性,准备从事催乳师服务工作的各类女性人员,以及希望提高科学母乳喂养和催乳知识、技能的孕产妇。

办学特色

1.专家亲自授课和指导,传授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实行小班授课 为保证教学质量,采取小班授课制,每期学员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

与山西11家医院合作,有大量的产妇实习或择优安置就业。

3.提供综合服务平台

为学员搭建与专家之间、学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免费后续继续学习,为学员提供创业宣传推广平台。

小儿推拿招生简章

中国是全球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儿科专家指出: “滥用药物是导致孩子经常生病的首要原因 ”、“滥用抗生素,孩子是的受害者”、“抗生素滥用造就超级细菌和耐药宝宝”、“儿科是滥用抗生素的重灾区”、“孩子反复感冒发烧,打针输液不治本”。

一群家长守着脑门上扎针输液的孩子,成了中国各地儿童医院或儿科门诊的独特景观。 殊不知,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久而久之将无药可医,而且还会损伤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导致小儿体能下降!

家长把带孩子看病形象地比喻成“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输液像是流水线”。小儿推拿则完全符合现代家长对儿童的健康需求,在目前中国滥用抗生素、过度医疗、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背景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小儿推拿根据小孩身体娇嫩柔和、脏腑清灵的生理特点,不借助任何药物和抗生素针剂,只通过体表的按摩推拿,在正确操作的前提下,可以有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同时可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兼有治疗和保健双重功效。小儿推拿迎合健康育儿的绿色理念,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同时,增加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亲子关系。

小儿推拿是绿色疗法,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安全、有效,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学,非常适宜儿童家长学习,小儿推拿疗法适应症广泛,大部分儿科病症都可应用,尤其是小儿常见病,如感冒、发烧、咳嗽、腹泻、便秘、厌食、积食等。从古至今,小儿推拿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了很好的防病、治病的作用。

【小儿推拿培训培训对象】

1、家有0~10岁宝宝的家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育婴师、月嫂、催乳师,从事婴幼儿产品销售,婴幼儿游泳、抚触,产后修复等母婴服务的人员,亲子早教从业者;

3、对小儿推拿感兴趣并有志于从事小儿推拿职业的社会各界人士;

4、成人按摩师、从事刮痧、理疗、艾灸、针灸等中医养生服务的人员;

5、中医、西医儿科医生及护士、妇幼保健院医生及护士、乡村医生、个体诊所医生。

小儿推拿招生简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健康要求也在进步,14岁以下的孩子接受专业的小儿推拿服务之后,不仅仅能改善小儿机体的内能和环境,调节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达到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保健身体及防治少儿亚健康的目的,还具有益智的特殊功效,社会需求巨大;但由于医院小儿推拿医疗资源的短缺,已远远不能满足患儿家长的需求,并且小儿推拿其中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防病保健,到医院进行小儿防病保健推拿不但浪费医疗资源,而且增加家长经济负担。因此,在目前中国滥用抗生素、小儿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背景下,小儿推拿完全符合家长和患儿的需求,必将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和社会价值。

行业内一直缺少权威、规范的岗位培训体系和认证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在社会上从事小儿推拿保健服务人员不到十万人,而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未经过比较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以至于在从事相关小儿推拿保健服务等具体工作上很难达到应有的服务质量,因此,我国急需大批小儿推拿保健师来为我国少年儿童解决强身健体的小儿推拿保健问题。小儿推拿保健师将是未来最有前途的金领级职业。

【培训目标】

1、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普通父母、从业人员)给学员制定适合的小儿推拿学习;

2、教会学员小儿推拿辩证之寒热虚实表里;

3、培养小儿推拿组方思路;

4、培训结束学员能够应付小儿常见病及多发病,从业者能够顺利上手。

催乳师招生简章

催乳师,是指经专业培训机构培训,通过中医按摩手法,为产妇解决产后无乳、乳少、乳房胀痛、乳汁淤积、乳腺管阻塞等哺乳期乳腺症状的专业乳房护理专家,上诉症状经催乳师专业按摩后基本可一次解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母婴专业护理的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再加上目前临床针对于哺乳期乳腺疾病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专业的母婴护理人员催乳师正成为一种高技术、高收入的热门职业。

太原催乳师培训中心,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培训队伍,专门针对希望自主创业、热爱母婴护理行业的健康女性,开设了催乳师培训班。本专业以产妇产后催乳(开奶)、回乳(断奶)、乳房疾病预防、日常乳房保健护理等知识为理论基础,以中医按摩、穴位疗法为手法,长期培训女性专业催乳师。

一、太原催乳师培训招生对象

1、必须女性,年龄18~50岁身体健康,具有自主创业精神、渴望成功的的合法公民;

2、必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务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3、必须关爱母婴健康,热爱催乳事业;

4、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均可报名学习。

二、太原催乳师培训学习特色

1、专题设置,针对性强

行业内资源整合,项目细分:催乳师技术研修班;适合有志立足催乳师行业的女性及全国各地关注催乳师行业的女性进修学习。

2、亲身实践,学以致用

催乳师学员,提供现场实际操作,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亲身实践相结合。同时,可以系统学习催乳师的经营管理,一站无忧。

3、推荐就业,辅助创业

催乳师学员结业后,学校将由专业老师可进行市场跟踪指导,辅助学员创业。对于无意自主创业者,学校可就近区域推荐就业机会。

推荐第10篇:小儿推拿教材

小儿推拿教材

《小儿推拿保健师教材》教材为金职伟业自主研发的专业教材,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现正式上市发售。

一、教材介绍

小儿推拿教材-金职伟业《小儿推拿保健师教材》教材内容联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湘雅医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北京高校多位专家教授编写而成。 金职伟业新出版的《小儿推拿保健师教材》教材以培训人员就业为向导,以培训人员就业为向导,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小儿推拿为基本课程主线,强调实践性能操作,使培训人员具备从事母婴保健的职业能力。

二、教材内容

小儿推拿教材内容,涵盖小儿推拿师必须掌握的中医儿科学基础、推拿手法学基础相关知识。全书分为4部分,共10章,分别对小儿推拿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基础、中医学理论基础、经络腧穴学基础、而科学基础知识,初级小儿推拿保健师需要掌握的单式手法、复式手法,中级小儿推拿保健师对于小儿常见病症,如感冒、腹泻、便秘等病症的辩证及推拿手法,高级小儿推拿保健师在治疗小儿疳积、近视、惊风、肌杏斜颈等病症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三、培训介绍

小儿推拿教材-研发《小儿推拿保健师教材》的金职伟业,是经中国健康服务业岗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管理委员会、项目管理办公室批准,负责全国招生、培训工作。目前,已在湖南、贵州、广西、山东、宁夏、山西、上海开设有多家分校,更多城市正在全面布局中。

中国健康服务业岗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是由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培训项目。

四、课程介绍

小儿推拿教材-了解了金职伟业的母婴教材,及金职伟业培训的基本情况后,小编再给您介绍下金职伟业已有的具体课程情况。其中除了基础的月嫂、育婴师、催乳师、小儿推拿师、产后康复师技能培训以外,金职伟业还有所有项目的提升课程和师资培训课程。

五、开放加盟-全国100个分校等你来

小儿推拿教材-目前金职伟业面向全国推出月嫂培训学校加盟、催乳师培训学校加盟、小儿推拿师培训学校加盟、产后康复师培训学校加盟,您可选择单项目和组合项目加盟的模式。

未来三年,金职伟业集团将在全国各地开设100家母婴职业培训分校,为全国提供有专业保障的母婴服务人才。您可至金职伟业企业网站联系在线客服详细了解。

六、知识分享

冬天,宝宝睡觉穿什么

到了冬天,很多新妈妈不知道该给孩子穿什么衣服,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是穿多一点呢,还是被子盖厚一点?宝宝散热能力现在还在发展过程中,妈妈可以尝试着摸摸宝宝的

手心手背,如果手背是凉的,而手心是热的,就说明宝宝现在没有感觉到寒冷。

手心手背都是温的也说明宝宝现在不冷,但如果宝宝的手心手背都很热的话,就说明他有点热了。所以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冷,就给孩子穿很多的衣服,这样一来对孩子的健康反而会起到不好的影响。

孩子在晚上睡觉时穿太多的话,一来会妨碍全身肌肉的松弛,二来对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也会有所影响。孩子在晚上的时候穿太多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脚容易变冷,因此,他可能会更容易感觉到寒冷。

因此,如果宝宝身体健康的话,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孩子可以这样穿: 新生儿:薄睡衣+包被+薄被/毛毯。

新妈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如果孩子生病了的话,一定要做到全面呵护。 小婴儿:薄棉睡衣+背心式睡袋+薄被。 这个方案比较适合爱动的孩子,一些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喜欢把手放外面,因此背心式睡袋是很合适的。睡袋里面可以垫一块布,这样能够防止尿湿了弄脏睡袋。

满周岁的宝宝:薄睡衣+长袖大睡袋or薄棉睡衣+大棉被。 长袖大睡袋比较适合爱动的宝宝,晚上睡觉不爱动的宝宝可以给他直接盖大棉被,如果害怕宝宝乱动着凉,可以把宝宝的上衣放到裤子里面,这样能够防止宝宝腹部受凉。

养育孩子的要领

在孩子出生以后,如果你采用母乳喂养的话,孩子的抵抗力会强大一点,但如果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不当心的话,孩子还是会患上各种疾病的。所以,爸爸妈妈如果能了解孩子的各项生活事项,那么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孩子患病。

1、吃母乳的婴儿,在出生以后两三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吃蔬菜汁、果汁了。在四五个月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吃一些煮蛋黄、米汤,或者是给孩子服用一些鱼肝油、维生素C等。

2、新妈妈要保持乳头的感觉,勤擦洗,勤换衣,孩子喝奶之前要擦拭干净。

3、6~7个月时,可以给孩子喂一些软粥、软面片。8~9个月时,如果孩子不过敏的话,就可以给孩子吃鸡蛋羹。10~12个月时,孩子就能够吃米饭了。

4、如果孩子消化方面出现什么问题的话,就要暂停给孩子喂食。

5、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最好是只添加一种,这样可以防止孩子过敏,等到孩子习惯了之后就再增加一种,刚开始的时候量要少一点。

6、给孩子喂食的时候最好是在吃饭前,这时候孩子胃里面没有什么食物,就会更容易接受食物,也易于消化。

7、喂奶次数,通常情况下要隔3~4小时喂1次,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喂奶。每次喂奶20分钟,孩子喝得慢的话,时间可以长一点,但不要超过30分钟。

8、妈妈的营养也一定要保证,这样才有充足的母乳。平时,新妈妈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豆蛋、肉类等食物,为了孩子的健康,千万不能偏食。

9、白天,喂两次奶的中间要喂1次水,但一定要控制好量,不能太多。

10、每次喂奶后,不要立刻让孩子躺下,最好是轻轻拍打婴儿脊背,让孩子打嗝,这样可以把喝进去的空气排出来。

以上就是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情了,爸爸妈妈一定要多留意。

第11篇:小儿推拿讲义

小儿推拿讲义

小儿推拿讲义目录

第一章 概说 „„„„„„„„„„„„„„„„„„1

一、推拿的起源 „„„„„„„„„„„„„„„„„1

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1

三、推拿学派

„„„„„„„„„„„„„„„„„1 第二章 推拿手法 „„„„„„„„„„„„„„„„1

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1

二、穴位分型 „„„„„„„„„„„„„„„„„1

三、推拿手法 „„„„„„„„„„„„„„„„„2

1.推法 „„„„„„„„„„„„„„„„„2 2.拿法

„„„„„„„„„„„„„„„„„2 3.揉法

„„„„„„„„„„„„„„„„„2 4.运法

„„„„„„„„„„„„„„„„„2 5.捣法 „„„„„„„„„„„„„„„„„2 6.掐法

„„„„„„„„„„„„„„„„„2 7.分法

„„„„„„„„„„„„„„„„„2 8.分筋法 „„„„„„„„„„„„„„„„„2

四、推拿次数 „„„„„„„„„„„„„„„„„2

五、注意事项 „„„„„„„„„„„„„„„„„3

1 第三章 常用穴位 „„„„„„„„„„„„„„„„3

一、脾穴 „„„„„„„„„„„„„„„„„„„„3

二、肝穴 „„„„„„„„„„„„„„„„„„„„3

三、心穴 „„„„„„„„„„„„„„„„„„„3

四、肺穴 „„„„„„„„„„„„„„„„„„„3

五、肾穴 „„„„„„„„„„„„„„„„„„„4

六、胃穴 „„„„„„„„„„„„„„„„„„„4

七、大肠穴 „„„„„„„„„„„„„„„„„„4

八、小肠穴(附利小便穴)„„„„„„„„„„„„4

九、八卦穴

„„„„„„„„„„„„„„„„„„4

十、运水入土穴 „„„„„„„„„„„„„„„„4 十一运土入水穴 „„„„„„„„„„„„„„„„5 十

二、板门穴

„„„„„„„„„„„„„„„„5 十

三、小天心穴 „„„„„„„„„„„„„„„„5 十

四、四横纹

„„„„„„„„„„„„„„„„5 十

五、小横纹

„„„„„„„„„„„„„„„„5 十

六、二马穴

„„„„„„„„„„„„„„„„5 十

七、外劳宫

„„„„„„„„„„„„„„„„5 十

八、阳池穴 „„„„„„„„„„„„„„„„6 十

九、天河水穴 „„„„„„„„„„„„„„„„6 二

十、退六腑穴 „„„„„„„„„„„„„„„„6 二十

一、上三关穴 „„„„„„„„„„„„„„„6 二十

二、威灵、精灵

„„„„„„„„„„„„„„6 二十

三、五指节

„„„„„„„„„„„„„„„„6 第四章常见疾病的治疗 „„„„„„„„„„„„„„7

一、感冒 „„„„„„„„„„„„„„„„„„7

二、支气管炎„„„„„„„„„„„„„„„„„7

三、肺炎 „„„„„„„„„„„„„„„„„„8

四、顿咳(百日咳) „„„„„„„„„„„„„„8

五、麻疹 „„„„„„„„„„„„„„„„„9

六、腹泻

„„„„„„„„„„„„„„„„„10

七、痢疾

„„„„„„„„„„„„„„„„„11

八、疳积病(小儿营养不良)

„„„„„„„„„12

九、口疮

„„„„„„„„„„„„„„„„„13

十、便秘

„„„„„„„„„„„„„„„„„13 十

一、脱肛

„„„„„„„„„„„„„„„„14 十

二、遗尿

„„„„„„„„„„„„„„„„14 十

三、水痘

„„„„„„„„„„„„„„„„14 十

四、目赤痛(急性结合膜炎) „„„„„„„„„15 十

五、痄腮:(腮腺炎) „„„„„„„„„„„„„15 十

六、急惊风 „„„„„„„„„„„„„„„„16 十

七、慢惊风 „„„„„„„„„„„„„„„„17

第一章 概说

一、推拿的起源

推拿疗法也叫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向疾病作斗争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的结晶。 这种疗法,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考其起源:我们祖先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发生损伤,或生食兽肉野果,饥饱不匀,肠胃不适,即用手揉摩患处,或腹部而感到舒适,在这种本能的自发的治疗基础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后世的推拿疗法.

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一种以求代药的物理疗法,其特点是不用药物,不用器械和特殊设备,仅凭医者的双手,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进行操作,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采用手法上的不同,可分成人和儿童推拿两种。 由于推拿疗法经济简便,易于掌握,没有痛苦,疗效又高,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更适合广大工农兵群众的需要,因此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三、推拿学派

历代医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因而逐渐形成了许多学派。有的专用于正骨,医治外伤;有的着重治疗内科疾病;有的专施治小儿。

这里主要介绍,青岛市立中医院小儿科的治疗经验。其特点是,只运用左手各部穴位以代替全身的推拿,取穴简单,疗效迅速,可免脱衣解带的麻烦,小儿易于合作和接受。

第二章 推拿手法

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医者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某部及穴位进行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或清(泻)、或补、或清补兼施等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开脏腑之闭结,扶正祛邪之治疗目的,即称手法。

医者在操作时,必须手法稳定,穴位准确,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二、穴位分型

人体各部穴位,一般分点、线、面三种类型。

1、点型:

人体某部位或经络穴位,采取揉、拿、点、捣等手法称为点型。如小天心、二马等穴。

2、线型:

人体某部位的二点中间的连线,这个长型的穴位,采取用推、打、提、捏等手法,称为线型。如大椎、天河水、六腑等穴。

3、面型:

人体某部或经络穴位(面积较大的穴位)采取推运的手法,称为面型。如八卦、板门等穴。

三、推拿手法

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分筋等八种方法。

1、推法:

医者用左手托着患儿之左手,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在患儿

3 某部穴位,凡向前推动,行于直线,不可歪斜,统称为推法,多用在线型穴位上。

推法:1.补法——推向指根(向心性为补)

2.清法(泻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离心性为清) 3.清补法——由指尖至指根,来回推之(往返都为清补) 一般规律如此,也有例外者如推天河水穴。 例如:推天河水、肝穴、脾穴等。 2. 拿法

医者右手拇指二指,同时相对用力,拿按患儿的某一个穴位,称为拿法。为强刺激手法之一,多用于急救。一般用于点型穴位,例如缓解痉挛拿列缺穴。也是儿科推拿的辅助手法之一。如推拿结束拿威灵,精灵。 注意:要松紧适宜,用力要柔和。 3. 揉法

医者以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按在患儿某部穴位上,做左右平衡旋转揉按叫揉法,多用在点型穴位上。 例如:揉二马,外劳宫等穴。 4.运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两指拼拢的罗纹面,由某穴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他穴称为运法。多用于面型穴位。

例如:运八卦、运水入土等到穴。 5.捣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打)在穴位上,称为捣法。

用于点型穴位,例如:捣小天心。 6.掐法

凡用医生指甲,在穴位上掐之,使产生酸、麻、胀感称为掐法。例如: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掐五指节。 7.分法

医者两手拇指从选定的穴位上,向两侧分推,叫做分法。

例如:分阴阳穴。 8.分筋法

医者右手(或左手)在患肢做左右扭转捏拿等动作,以达到舒筋和血的疗效,适应于肢体瘫痪等症。

以上推拿八法,适应于小儿常见疾患,其他手法,不多赘述。 附:提捏手法

两手半握拳,以食中两指,将患者皮肤用力提起,作连续不断的灵活动作,叫做提捏手法。例如:提捏大椎穴。

四、推拿次数

推拿的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一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2000——3000次,大约需要10分钟到15分钟。推拿次数与年龄、病情成正比例。年龄大,病情重的推的时间宜长,手法宜重。婴儿或病情轻者,推的时间宜短,手法宜轻,一般推一次约需30分钟,每日一次,重症可一日二次。

五、注意事项

4 1.医者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施术前要备好滑润剂(如滑石粉等)要洗手,修短指甲。

3.推拿室要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凉过热,空气要流通。在严寒季节,医生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惊惧,造成操作时困难,治疗后要注意避风,以免复遭外邪侵袭,加重病情。

4.患儿的姿势要适宜,在操作时先施行一些不易引起患儿恐惧和哭闹的手法,力求合作,然后再作较为痛的指法,如提捏大椎。 5.操作手法要轻重适宜,用力均匀

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要有熟练手法,根据辩证施治的精神,灵活地运用这些手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一个推拿医生,不仅具有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必须注意手法的锻炼,以达到柔和、深透,持久,有力的要求。这样在临床上才能得心应手。

第三章 常用穴位

一、脾穴

1.部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补脾:向心性推之,用于虚症,如脾虚泄泻。 清脾:离心性推之,用于实症,如伤食、积滞。

清补脾: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用于虚中挟实症,如消化不良。 3.作用: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涎,补血生肌。

4.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脱肛、虚喘嗽、慢惊风等症。

二、肝穴

1.部位: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平肝(清肝)——离心性推之。 补肝——向心性推之(少用)。

注:推本穴时宜用泻法,少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则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

3.作用:平肝熄风,解热镇惊,开郁除烦,和气生血。

4.主治:急慢惊风、感冒、目赤、昏闭、烦躁不安、脾虚泄泻等。

三、心穴

1.部位:中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清心:离心性推之 补心:向心性推之(不用)。 本穴在临床上极少用,若须用时,则以天河水代之。 3.作用:清心火、利小便、镇惊搐。

4.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眦红、惊搐、弄舌等。

四、肺穴

1.部位: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清肺:离心性推之(多用) 补肺:向心性推之。 3.作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利咽止咳、补益肺气。

5 4.主治:作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等)、麻疹不透。

凡肺经实热者宜清,虚寒者宜补。

五、肾穴

1.部位:小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补肾:向心性推之。清肾:离心性推之。

古书记载的清补法,与此相反。

3.作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温下元、止虚火。

4.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咳喘、肾亏骨软等。

六、胃穴

1.部位:由腕横纹到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清胃:离心性推之。(此穴只清不补) 3.作用: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

4.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痘疹潮热不退、吐血及鼻衄。

七、大肠穴

1.部位:食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清大肠——离心性推之。补大肠——向心性推之。清补大肠——来回推之 3.作用:调整大肠功能,有固肠、涩便、止泻等作用。 4.主治:赤白痢疾、泄泻、便秘、脱肛、肛门红肿等。

八、小肠穴

1.部位:小指外侧缘,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清小肠——离心性推之。

3.作用:利尿止泻、分清降浊、清膀胱之热。

4.主治:尿闭、小便不利、口疮、泄泻而无小便者多用之。 附:利小便穴

我院儿科,常用自腕部沿手掌内侧缘,推向小指尖,称为利小便穴,治腹泻甚效。

九、八卦穴

1.部位:手掌面,掌心的周边,顺着时针的方向,划一个圆圈是八卦穴。属面型(也称环型)穴位。(卦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2.操作方法:

①顺运八卦—由乾卦起运转一周到兑卦止,周而复始的推运,称为顺运八卦。 ②逆运八卦—由艮卦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推运一周,到震卦止,周而复始的推运,称为逆运八卦。

3.作用:和中利隔、顺气化痰、消宿食、开饱胀、调和五脏、有升清降浊之功。 4.主治:胸闷胀饱、呕吐、泄泻、食欲不振、咳嗽痰喘、心烦内热等。

十、运水入土穴

1.部位:由小指尖起到掌根之中点,属弧型穴位。

2.操作方法:由小指尖起,沿掌边推向掌根处,称运水入土。 3.作用:润燥通滞。

6 4.主治:便秘、痢疾、遗尿等。 十

一、运土入水穴

1. 部位:由拇指尖起到掌根之中点,属弧型穴位。

2.操作方法:由拇指尖起,沿掌边推向掌根处,称运土入水。 3.作用:止泻。 4.主治:腹泻。 十

二、板门穴

1. 部位:拇指下,大鱼际肌之中点,属面型穴位。 2. 操作方法:左右旋转揉之,或来回推之为清板门。 3. 作用:能清胃热,通调三焦之气。

4. 主治:止吐泻、退虚热、嗌奶、胃疼等症。 十

三、小天心穴

1. 部位: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的中点,属点型穴位。 2. 操作方法:

①捣小天心法——医者左手托患儿之左手,以其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穴位,称捣小天心法。

②掐小天心法——拿法同上,医生以拇指甲在穴位上掐之,称掐小天心法。 3. 作用:通窍散郁、畅通经络、安神定惊、清热明目止咳等。

4. 主治:惊风癫痫、实热急喘、痘疹欲出不透等为一切眼病的主穴。 凡眼疾:眼球上翻————向下捣。

眼球下翻————向上捣。

眼球左翻————向右捣。

眼球右翻————向左捣。 十

四、四横纹

1. 部位:掌面、食、中、环、小指,四指本节之横纹处,属线型穴位。

2. 操作方法:推四横纹——医者左手掌托患儿左手四指的背面,拇指握住中节处,以右手拇指外侧或螺纹面,来回推之。 3. 作用:调中行气、退热消胀、散瘀结。

4. 主治:肚胀、疳积、咳嗽痰喘、气促胸满、唇裂腹疼。 十

五、小横纹

1. 部位: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属点型穴位。

2. 操作方法:揉小横纹——用右手拇指螺纹面揉之。 3. 作用:消郁热、化痰涎。

4. 主治:口疮、流口水、为治百日咳、肺炎之要穴,一切痰壅喘咳等症皆良。 十

六、二马穴

1.部位: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缝陷中与手掌兑宫相对。属点型穴位。

2.操作方法:揉二马——医者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手心向下,小指屈于掌心,,以右手拇指左右揉之。

3.作用:大补元气、健脑补髓、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4.主治:先天不足、气虚喘咳(慢性气管炎)、脱肛、疝气、小便闭塞或不利, 虚火牙疼、瘫痪、脑炎后遗症等一切虚症均宜之。 十

七、外劳宫

1.部位: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属点型穴位。

2.操作方法:同二马,将无名指,小指屈曲,与掌面成90°度,使穴位显出。

7 3.作用:温中去寒、安蛔止疼。

4.主治:下寒腹疼(一切腹痛均宜,如肠梗阻、肠套叠等),往来寒热、胆道蛔虫、久泻不止、透发痘疹、疝气脱肛、夜啼症、感冒风寒、揉之取汗,一切虚寒症均有效。 十

八、阳池穴

1.部位 :腕后二寸陷凹中(相当针灸的外关穴部位),属点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揉阳池——医者以左手握住患儿腕部,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的螺纹面揉之。

3. 作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疼,降逆清脑。

4. 主治:头晕头痛(各种类型之头疼均宜)、鼻塞流涕、感冒、急慢惊风及其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等。 十

九、天河水穴

1.部位:前臂正面,由掌根到肘弯横纹中间一条直线,属长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推天河水——向心性推之,称清天河水(此穴无补法)。 3.作用:解表散寒、清热化痰、安神镇惊、利尿。

4.主治:急热惊风、惊啼烦躁、弄舌、重舌、口疮、感冒发热、咳嗽、腹泻、麻疹、尿少等症。

十、退六腑穴

1.部位:前臂内侧缘,由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属长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离心性推之,称退六腑。 3.作用:清实火、退高热、除热痰。

4.主治:高烧、急惊风、实热痰喘、便秘、热痢、痘疹、痄腮等一切热症宜之。 二十

一、上三关穴

1.部位:前臂外侧缘,由掌根直上至曲池穴,属长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向心性推之,称推上三关。

3.作用:培补元气、调和气血、能发汗,对疹毒内陷、隐疹不出等有显效。 4.主治:表虚自汗、麻疹不透、先天不足、小儿瘫痪等症。 二十

二、威灵、精灵

1.部位:威灵——手背,外劳宫旁,食中指掌骨之间,靠近食指掌骨侧, 属点型穴位。

精灵——手背,外劳宫旁,无名指小指掌骨之间,靠近无名指掌骨侧,属点型穴位。

2.操作方法:以拇指甲掐之,继以揉之。 3.作用:舒筋和血、开窍镇惊。

4.主治:急惊暴死、昏迷不醒。多在急救时配合使用,为儿科推拿结束手法之一。

二十三、五指节

1.部位:手指各关节处。

2.操作方法:医者以拇食二指相对掐之。 3.作用:调和气血、开窍镇惊。

4.主治:急慢惊风,能加强各穴功能,为儿科推拿结束手法之一。

第四章常见疾病的治疗

一、感冒

病因:四季均有发生,尤以秋冬季最常见,多因气候突变,遭受风寒侵袭,肺气 不宜所致。

症状:发冷发烧,头疼体疼,鼻塞流涕,咳嗽喷嚏,食欲不振,呕吐,有汗或无汗,便秘溲赤等。

治则:解表散寒清热。 取穴:

1.发热轻的(37.5°C—38°C)平肝肺 天河水 掐五指节 10’ 15’

2.发热较重的(38.5°C—40°C)平肝肺 退六腑 提捏 掐五 10’ 15’ 大椎 指节 3.兼症:

鼻塞—加阳池 呕吐—加清胃 嗽重—加八卦

10’ 10’ 10’

以上治疗每天一次,一般的感冒,推拿一次就可好,最多2-3次可愈。推拿

11 以后4-5小时左右,会发热更高一些,这是邪热外表之象,热持续2-3小时,则汗出烧退病愈。 附:治感冒验方:

1.生姜二钱 生葱白三寸 大枣四个 水煎顿服。

2.荆芥 薄荷 苏叶各二钱 水煎服 3.绿豆五钱 生姜三片

葱白一个 青萝卜片一两 水煎服出汗

二、支气管炎

病因: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亦可由理化性刺激如煤烟、灰尘、寒冷空气刺激引起发病,按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症状与治疗:

1.急性支气管炎:初起有感冒症状,继则咳嗽加重,可有发烧、胸闷、气促、食欲不振,初为干咳,以后痰渐多。取穴: ① 八 卦平肝肺 清胃 天河水 10’- 15’ 10’ 10’ 10’

若喘重——改逆八卦

10’

发热38.5°C以上改用六腑 ②喘重痰多(肺部有湿性罗音)

去清胃加小横纹

③唯独喘重少痰或无痰(肺部有干性罗音)

去小横纹改用四横纹。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如反复发作可成慢性。

症状与治疗:轻者仅早晚有刺激性咳嗽,重者可有发烧,咳嗽,吐痰明显,活动后喘,呼吸可带哮鸣声,日渐消瘦等。 取穴:

①可先按急性气管炎治疗,推二次后改用补法: 二马 补脾平肝 补肺 10’ 10’ 5’ 10’

②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出现发烧、喘重、痰多,此是虚中挟实症,治宜

清补兼施。

取穴:

a.逆八卦 二马 四横纹 清胃 六腑

10’ 10’ 10’ 5’ 15’

b.二马 补脾 清肺 天河水

10’ 10’ 10’ 10’ 附:治气管炎验方:

(1)霜桑叶 适量 烧水喝

(2)桔梗 炙甘草 百部根各二钱 水煎服

(3)梨一个 川贝母一钱 切开梨去核把川贝末填入梨核空处,把梨紧合起来,蒸食或煮水吃。

12 (4)中成药:三蛇胆陈皮末或三蛇胆川贝末,按说明服。

三、肺炎:

病因:以肺炎双球菌多见,其次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多继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以冬春两季多见。

初起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有时有呕吐,继则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搧动,鼻唇紫绀,痰气上壅,烦躁不安,甚则出现高烧抽风,呕吐昏迷。 取穴:

(1)逆八卦平肝肺 小横纹 六腑

10’ 10’ 10’ 10’

若高烧引起惊厥加捣小天心,若头痛鼻塞揉阳池

(2)治疗后体温下降,咳喘减轻,少痰或无痰(肺有干罗音) 改用: 八卦平肝肺 四横纹 天河水

10’ 10’ 10’ 10’ 附: 治肺炎验方:

(1)麻黄 一钱-二钱 杏仁 2-3钱 生石羔 8钱-1两 生甘草1钱 水煎服 (2)葶苈子 二钱 大枣三钱 水煎服

四、顿咳(百日咳)

病因:本病是由百日咳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流行,任何年龄的小儿均可感染,但以乳幼儿多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故又名百日咳。

症状特征: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了有吼声,咳时面色潮红或口唇青紫,涕泪交逬,引吐痰食,夜甚于昼,甚则鼻衄,痰中带血,舌下有小粒溃疡,颜面浮肿等。

治则: 宣肺泄热豁痰止咳。

取穴: 逆 小 天

(1)八卦 横纹 清胃 河水 或六腑

15’ 15’ 10’ 10’ (2)痉挛期, 咳嗽痰稠, 咯吐不利:

逆八卦 小横纹 六腑 小天心

10’ 10’ 10’ 5’

或肺俞拔火罐2---3次,可缓解痉挛。

(3)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

二马 清补脾 小横纹 天河水

10’ 10’ 10’ 10’ 附:治痰要穴:

燥痰(干性罗音)——四横纹 湿痰(湿性罗音)——小横纹 热痰(脉滑有力)——六腑 寒痰(脉弦滑)——外劳 虚痰(脉弱无力)——二马 附:治百日咳验方:

1.鸡苦胆一个 白糖适量

13 用针刺破鸡胆,将胆汁烘干,加入适量的白糖,碾末调匀,一岁内分三天服完,二岁两天服完,二岁以上一天服一个,每天分2——3次服。 2.大蒜五钱 白糖两

大蒜捣烂加糖,开水一杯,浸泡5小时,每日一剂。三次分服,连服4—5天。

五、麻疹:

病因: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广泛的实行了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发病率大大降低。

症状:

初起有发热,流涕、目赤,羞明,眼泪汪汪等,明显上感症状,继则呕吐,大便稀、发烧2—3天可于颊部粘膜及唇内侧出现白色点状麻诊斑,一般发热3天,开始出疹,先自耳后,颈部开始,渐及面、胸背、四肢、透发后2—3天开始消退,留下棕色色素沉着斑。

取穴:

1.正常疹子:发烧不高(39°以下)平肝肺 天河水 清胃

10’ 10’ 10’

2.高烧(39.5°—40°以上)麻疹透发不好(并发肺炎)。 六腑平肝肺 清胃

20’ 10’ 10’ 喘咳重者加八卦

3.黑疹子——疹色紫暗,高烧喘嗽,一般多因用发物太过。热甚而致;或护理不当,过于保暖。治宜,大用清热解毒之法,佐以透发。

取穴:外劳 六腑平肝肺 清胃

20’ 15’ 10’ 10’

喘重——加四横纹,惊悸抽风——加小天心

4.白疹子——疹色淡白,稳而不透,昏迷嗜睡,四肢发凉,面白唇青,泄泻等。此乃气血虚弱,元阳不足,不能抗毒外出所致。治宜:大补元气,活血透毒。

取穴 :

1.多推:外劳宫、平肝肺、二马、天河水。 2.体温不升,体质虚弱者,改用下穴:

多推:三关、平肝肺、外劳宫。

再服用香菜水一般可出,若再不出者,可用刮痧法,用硬币沾水在前后肋间刮之,或刮分八道穴也可。

附:治麻疹验方:

(1)芫荽适量,烧水服,是最好的发物,疹出不透可用鲜芫荽蘸热黄酒搓五心,麻疹很快可出。

(2)透发麻疹:芫荽两棵、鲜茅根五钱水煎代茶。

(3)蓖麻子去皮和鲜萝卜叶捣烂,搓五心,疹可随之而出

六、腹泻

本病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主要由于消化道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所致。可分四型。

14 1.伤食泻:

病因:乳食过饱、恣食肥甘、损伤脾胃。

症状:口嗳酸气、口渴恶食、腹热胀满、泻时腹痛、泻后痛减、小便赤涩、大便色黄白、臭如败卵、或兼呕吐。

伤乳泻者,大便色黄白,内有奶瓣,或呈蛋花样。 治疗:

(1) 轻症——大便日5—6次 取穴:八卦 清胃 天河水

10’ 15’ 15’

(2) 重症——大便日十余次,有脱水现象。 取穴 :八卦 清胃 天河水 利小便

10’ 15’ 15’ 10’

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

(3) 日久病实体虚者,大便消化不良、尿黄、脉滑无力者。 取穴:八卦 二马 清胃 六腑

10’ 10’ 10’ 10’ 2.热泄: 病因:内因肠胃积热,外感不正之气以致运化失职而发之。 症状:泄时暴注下迫, 大便色黄赤,泄多黄水,有热臭,口渴烦燥,腹痛身热,溲少而黄,肛门灼热.取穴: (1) 六腑 清大肠 清脾胃 下推七节骨

15’ 15’ 10’ (2) 八卦 清胃 六腑

10’ 10’ 15’

推1-2次症状减轻,可酌情改用: 八卦 清胃 天河水平肝

10’ 15’ 15’ 5’

3.寒泄

病因: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以致寒邪凝结中焦,脾失运化所致。

症状:腹疼肠鸣,泄泻清彻,或白水泻,或色绿,小便清白,面色淡白,口气温和等。

取穴:外劳 清胃 天河水

20’ 10’ 10’

4.脾虚泻

病因:体质素弱,饮食不节而患泄泻;或久泻伤脾,失司健运。

症状:食后作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色淡黄、重则完谷不化,腹胀不渴、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等。

取穴:(1)轻症:

外劳 清补脾平肝

10’ 10’ 5’

有热者加天河水

(2)重症:

15 二马 清补脾 清补大肠

10’ 10’ 15’

附:治腹泻验方

(1)炒神曲 焦山楂 炒谷麦芽各三钱 鸡内金钱 水煎服。

(2)鲜白扁豆花两 水煎服。

(3)伤暑腹泻:火香二钱 炒扁豆三钱 生车前子三钱水煎服,加白糖适量日分三次服。

(4)脾虚泄泻——炒山药 生山药各等量共研细末 小米汤或开水送下。1——2岁每次服3分,3——5岁每次服5分,5岁以上每次服一钱。

(5)无花果枝、叶适量 烧水洗脚及小腿。

(6)高粱酒 白矾二钱

将高粱炒熟与白矾混合,共研细末,每次服钱日三次开水送服。

七、痢疾

病因: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主要由于恣食生冷,或食被污染的食物,内伤脾胃,外感暑湿疫疠之邪,而生湿化热下注于肠,酝酿成痢。

主要症状: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含有脓血。

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1.急性痢疾:分二型:

(1)赤痢:痢下色赤、腹泻、里急后重、烦渴引饮、喜冷恶热、小便短赤、舌赤唇干。

治则:清肠泄热,化湿通滞(先清后补,大清即愈) 取穴:

体温高时1六腑 清脾胃 清大肠 利小便 下推七节骨

15’ 10’ 15’ 5’

2六腑 八卦 清大肠平肝 下推七节骨

15’ 10’ 15’ 5’

体温退后1清大肠 独穴推40’

2清补大肠 运水入土 清小肠

15’ 10’ 10’

(2)白痢:痢下色白、肠鸣腹痛、面唇青白、渴喜热饮、小便清白。 治则:温中化湿,利气调中。

取穴:外劳 清补大肠 清补脾

10’ 15’ 10’

有热者加天河水,平肝。

体虚者加二马

2.慢性痢疾:急性期治疗不充分,以致病程迁延二个月以上者为慢性。 主要症状:腹痛、腹泻反复发作、或大便次数较多而脓血便不明显。

治则:补中益气,清肠固涩。

取穴:

1清补大肠,独穴推40’效佳。

16 2外劳 清补大肠 二马平肝

15’ 15’ 10’ 5’

附:治痢疾验方

1.白头翁三钱 黄拍二钱 黄连一钱 秦皮二钱 水煎服。 2.葛根三钱 黄芩二钱 黄连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3.紫参三钱 水煎代茶。

4.鲜马芷苋二两 大蒜两瓣 共捣烂一次服下。

八、疳积病(小儿营养不良)

病因:本病主要是由于母奶不足或喂养不当所致。或早产儿,长期生病如腹泻,慢性痢疾,结核病等也常是致病原因。

症状: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肚大坚硬、青筋暴露、懒进饮食、大便臭秽(长期消化不良)、小便浑浊。

治则:消导攻积、补脾健胃。 取穴:

① 二马 补脾平肝

15’ 15’ 5’ 腹胀重——加四横纹 有痰者——加八卦

② 腹痛明显者改用: 外劳 补脾平肝 15’ 15’ 5’

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病有特效。 附: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手三阴经脉所过之处,位于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中节纹。

针四缝可以清热除烦,通调百脉,治疗疳积,特别适用于烦躁明显者。 附:治疳积病验方: ①鸡内金三钱 山楂二两

共研细末,每次服5分,日二次。 ②肥儿丸 按说明服。

九、口疮

病因:口疮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的炎症性的病变,多见于上感或高烧之后。多因内热蕴于心脾二经,循经发于口舌所致。

症状:舌尖红赤,舌有白色溃疡,流口水,往往因疼痛而吮乳困难。重者发烧,烦躁不安。

取穴:

① 清胃 天河水 四横纹 15’ 15’ 10’ ② 清脾胃 天河水 15’ 10’

发烧——改用六腑;流口水重——加小横纹;烦躁惊悸——加小天心。 外用柿霜、西瓜霜,或冰硼散涂口腔。 附:治口疮验方

1.吴茱萸末五钱 分二次用醋调成糊状,糊患儿足心,用布固定,晚上敷,

17 次晨取下。

2.生地五钱 木通二钱 竹叶二钱 灯芯五分 甘草稍钱 水煎服 3.石榴皮 烧存性,研为细末,搽口内,每日二次。

十、便秘

病因:多因喝水太少,肠中积热,或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营养不良,致大肠机能不正常而引起。

症状:大便秘结,排便费力,几日一行,重者肛门裂出血或脱肛。 取穴:

① 清脾胃 清大肠 运水入土平肝

10’ 15’ 10’ 15’

② 略带热像者:

运水入土 清大肠平肝肺 天河水 腹胀加四横纹

10’ 15’ 10’ 5’ ③ 独揉神阙10—15分钟 很效 附: 治便秘验方:

1.麻仁滋脾丸2.肥儿丸3.润肠饮:蜂蜜三钱 盐五分 二岁者一次服下

十一、脱肛

病因:多由小儿体弱,脾肺气虚,或泻痢日久所致。 症状与治疗:

① 肛门脱出不收,红肿刺痛,作痒者属实热。 取穴:

清大肠 八卦 外劳 六腑(天河水) 10’ 10’ 10’ 10’

② 精神萎靡、体弱无力、食欲不振、不甚肿痛者、大便时肛门脱出,属气虚。

取穴:①二马 补脾平肝 15’ 15’ 5’ ②外劳 清补大肠 补脾

10’ 15’ 10’ ③ 二马 清补脾 清补大肠

10’ 10’ 15’ 上推七节骨或灸百会 附:治脱肛验方:

刺猬皮粉二两 和面半斤加蛋、糖适量调味,烙小饼20个,随意服之。

十二、遗尿

病因:多因下元虚寒、膀胱不约所致。

症状:平素体弱、面色苍白、肢冷无力、饮食无味、白天小便频数、夜间梦中小便自遗或大便溏泻等。

取穴:

① 体质虚弱者:

二马 补肾 运水入土平肝 有热者加天河水。 20’ 15’ 10’ 5’ ② 身体尚健者:

18 清补脾 清小肠 天河水平肝 10’ 10’ 5’ 10’ 附:治遗尿验方:

1.桑螵蛸、益智仁各五钱 水煎服

2.鸡肠一具,焙干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次一钱至二钱,开水送下。

十三、水痘

病因:多为湿邪内蕴、时邪外袭、郁于肌表而发。

症状:初起具有上感症状,发烧,畏寒,面赤烦躁惊惕,或上述症状轻微,在不知不觉中出痘,先面颈—胸背—四肢,初为米粒大小红赤色疹子,突出于皮肤之上,一出即灌清浆,作痒,随出随靥,数日结痂脱落。

取穴:

① 高烧: 六腑 清胃 咳嗽烦躁加平肝肺。惊厥加小天心。

20’ 10’

② 低烧:清胃 天河水 清肺

15’ 15’ 10’

一般推拿一次即可,痘出后不需要再推拿。 护理注意多喝开水,不要吃酸、凉的食物。 附:治水痘验方:

1.双花三钱 连翘二钱 薄荷一钱 蝉蜕一钱 水煎服 2.芦根五钱 烧水服

十四、目赤痛(急性结合膜炎)

病因:结合膜为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眼眵增多流泪;眼睑红肿胀痛;球结舌膜充血;自觉眼热痛、怕光、发痒,眼内有异物感,二便秘涩。

取穴:

① 二马 六腑 小天心

10’ 10’ 10’ ②平肝肺 天河水 小天心

10’ 15’ 10’ 附: 治目赤疼验方

① 鲜蒲公英二两 烧水内服喝洗眼

② 菊花、双花各三钱开水浸泡洗眼和内服

十五、痄腮(腮腺炎)

病因: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流行于冬、春两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学龄期儿童患病的最多,多由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症状:发病时,先发冷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嗓子痛、继之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连耳垂都肿起来,但 不痛,舌苔黄腻,有时可并发睾丸炎、脑膜炎。

取穴:

① 六腑 清胃

20’ 10’

19 ② 六腑 天河水 每日一次,3-4次可消。

20’ 10’

男孩可并发睾丸炎——睾丸红肿下坠 取穴:

① 二马 补脾 清小肠

15’ 10’ 10’

② 二马平肝 清胃 天河水

15’ 10’ 10’ 10’

附: 治痄腮验方:

① 赤小豆粉适量加入蛋清或陈醋调敷患处。 ② 内服六神丸。

③ 蛇蜕一段 鸡蛋二个将蛇蜕切碎,用香油少许合而炒之,食用。 ④ 大青叶三钱 双花五钱 薄荷二钱 黄芩二钱 甘草 水煎服 ⑤ 板蓝根三钱 蒲公英三钱 水煎服 十

六、急惊风 病因:

外因——外感时邪

小儿体属纯阳,感受六淫,最易化热,热熬津液,凝结为痰,痰闭心包,蒙闭清窍。

内因——乳食积滞

小儿乳食不节,郁结肠胃,停留成痰,因痰生热,因热生风,风热相煽,血气并走于上,则神昏谵妄,抽搐等症发作。

不内外因——大惊卒恐。

小儿神气怯弱,猝见异物,乍闻异声,最易形成惊风。因惊则伤心,恐则伤肾,心主血肾主气,气血紊乱则神志不宁,精神紊乱,肝风煽动,即出现惊厥,故急惊风是属阳,属热的实症。

症状:

前驱期症状: 呕吐发热,烦躁不安,睡眠惊惕,或摇头弄舌,咬牙龃齿,时发惊啼。

主症: 暴发壮热,神志昏迷,两目窜视,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痰壅气促,大便秘结,小便涩难,手足抽搐等。

治则: 开窍镇惊,清热熄风。 1.急救:

①为缓解痉挛——拿列缺,掐人中,掐揉仆参,大敦,掐百会。

②配合针刺———百会、风府、耳门、听宫、听会、端正。在惊风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内两颊络脉刺出血,可以很快制止角弓反张,四肢抽筋的危候。

痰涎壅盛加刺咽头两侧出血,并针刺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

或随症加减使用:哑门、涌泉、丰隆、合谷、太冲、印堂、十宣、大椎穴等。

2.抽风缓解后,取下穴推拿治之:

退六腑平肝肺 天河水 小天心 20′ 10′ 10′ 5′

20 胸闷加八卦 头痛或角弓反张加阳池 拿精灵 威灵 掐五指节(每节掐五次)

附:治惊风验方

1.外用吴茱萸末五钱蛋清或陈醋调糊敷足心。

2.内服薄荷汤:灯心五分 薄荷二钱 蝉退二钱 勾滕三钱 水煎服。 3.外用桃仁七个 栀子七个 杏仁七个 带皮尖砸碎蛋清一个 白面一盅,烧酒适量调敷足心

十七、慢惊风

病因:

1.脾肾阳虚:小儿禀赋虚弱,吐泻久痢,损伤脾胃,肝木乘虚而发。 2.急惊误治:急惊风误用攻伐或多服寒凉,损伤脾胃,急惊未能根治,转成慢惊。

3.先天不足:体质虚弱,一病即成慢惊。

慢惊风多属虚症。

症状:

面色淡黄,或青白,形羸神疲,手足抽搐,缓而无力,时作时止,昏睡露睛,肢冷便溏等。

治则:扶元固本,培补中气为主,作以平肝熄风。

取穴:

①阳池 二马 补脾 小天心平肝

10 ′ 15′ 10′ 5′ 5′ 痰盛加八卦,小横纹 腹痛加外劳

②腹痛腹泻完谷不化改用下穴:

外劳 补脾 清补大肠平肝(或小天心)

15′ 10′ 10′ 5′

推拿结束掐五指节,拿精灵威灵。抽风缓解后禁睡。可内服百效丸每岁一粒香菜水送下。

附:百效丸处方:勾滕六钱 薄荷六钱 全虫六个 蟑退二钱 朱砂六分 僵蚕六个 大赤金六张 以上诸药共为细末,糊丸如黄豆大,每两净药粉约做丸子500个.

21

儿童推拿讲义

一、引言:

儿童是“纯阳”之体,自古小儿患疾,“只推拿,不服药”,增强自身抗病能力而抵御“外邪” 。小儿得病,多为肝火旺、脾胃虚所致。用推拿按摩之术施以调理即可。滥用药物,抵挡一时,免疫更为低下,一有“风吹草动,便又卷土重来”,防不慎防。预防重于治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二、推拿疗法:

1、引天河水:{天--- 阴--- 中--- 腕--- 清 热} 主治:发热、烦躁、口舌疮、惊风。

2、推六腑:{六--- 阴--- 小---肘--- 退 烧} 主治:高烧、惊风、咽喉痛、腮腺炎、便秘。

3、推三关:{三--- 阳--- 拇--- 腕--- 提 高免疫} 主治:气血虚、感冒、风寒、阳虚、怕冷、腹痛、

腹泻。

4、清脾经:{拇指--- 指根--- 脾胃热} --- 消化不良。

5、补脾经:旋转推大拇指面,“胜过吃人参”。

6、补大肠经:从食指侧推至虎口侧--- 胃寒、腹泻,润肠止腹泻。

7、泻大肠经:从虎口推至食指侧--- 清热通便。治便秘{相当于“大黄”}。

8、泻肺火:从手掌推向环指尖--- 宣肺、清热。肺火大。

9、补肺寒:从环指类向手掌方向--- 补肺止咳。肺寒。

10、补肾:推小指面--- 补肾虚。体弱多病。

11、泻肝火:推食指端向指根--- 泻肝火

12、泻心经:推中指端向指根--- 泻心火。

注意:让孩子多喝水,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 做父母的要善于向孩子示爱{表里一致},让孩子感受到爱。

三、小儿体质类型及食疗:

13、寒:手脚凉、面无色、不爱动--- 提脊。按揉内劳宫。 宜食甘温食品:羊肉、牛肉、鸡肉、核桃、龙眼。

忌:寒冷食品:冷冻食品、西瓜、冬瓜。

热:体实。面赤唇红,喜凉饮食、烦躁易怒、贪吃、便秘--- 清天河水200次。

宜食寒凉食品:苦瓜、冬瓜、萝卜、绿豆、芹菜、鸭绒、梨、西瓜。

虚:面黄、少气、懒言、少动、神疲乏力、汗多、食少、便稀、补五脏{手指}。

宜食:羊肉,牛肉、鸡肉、海参、木耳、核桃、桂圆。

忌食:寒冷。

湿:喜肥腻、肉类、体胖、动作迟缓、便溏---{提脊}50次。推拇指到大鱼际。

22 宜健脾、去湿化痰:薏米仁、海带、白萝卜、冬瓜、橙子。

忌:甜腻、酸、湿食品,石榴、蜂蜜、大枣、糯、冷冻饮食。

{孩子们能吃不一定是福}---肥胖症。

14、“万物土为母”{脾胃},五行相生克辨证推拿。实症泻其子、虚症补其母。

15、“泻”--- 向手掌方向推,“补”---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16、揉“外劳宫”{内劳宫外侧对应}。推“三关”补气血。

四、望颜面、知五脏:

17、面红紫--- 心热。 面淡白--- 体虚。 鼻红燥--- 脾热。鼻惨黄---脾虚。 牙床红肿--- 脾胃热。

牙床溃疡--- 脾胃火盛。唇红紫--- 热,淡白--- 虚。鼻干--- 肺热、流涕--- 肺寒,眼干--- 肝火

旺。

18、手指“三关”:食指靠近掌分别为:风关、命关、气关。

五、推拿治疗:

19、⑴ 治腹痛:轻揉、按脾经、外劳宫、板门。{商风手背、中指腕上横纹处},分推任脉两侧。

⑵ 治感冒:运太阳{寒症补向眼睛方向,热症“泻”向耳朵方向}头痛、惊风。

⑶ 治头痛:揉耳后高骨 {乳突下方凹陷处}。

⑷ 治呕吐:推天柱 {头后发际至大椎、颈椎骨自上而下3分钟},多喝水。

⑸ 治便秘:揉肚脐 {用中指或手掌},揉尾骨---大肠经{虎口---食指}。

⑹ 治腹泻:揉丹田{脐下3寸}

⑺ 治脾虚:推脾经{孩子大拇指面顺时针方向为补}。

⑻ 泻肝火:推肝经{孩子食指纹面顺时针为补,由指端向指根方向推为泻}

⑼ 口生疮:推心经{孩子中指纹面顺时针为补,由指端向指根方向推为泻},(小便赤黄)。

⑽ 止咳嗽:{感冒、发热、气喘、虚汗脱肛}推环指纹面顺时针为补,由指端向指根方向推为泻。

⑾ 腹胀:{消化不良腹痛}掐四横纹{四食、中、环、小指靠近手掌第一指间关节的4个横纹上用指甲掐揉。} ⑿ 治疳积:推大鱼际{自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食欲不振、呕吐、腹泻)。

⒀ 退热:掐二扇门{指甲掐小儿中、环指间下凹陷处。惊风、抽搐。

⒁ 小儿肠炎:{疳积} 补脾经30次、揉大肠经20次、揉板门、肝、心、肾经、推三关200次。

⒂ 盗汗:补肺经20次、泻心经20次、补肾20次、提脊5次、涌泉穴30次。

⒃ 自汗:肺气虚{气短、咳嗽、面色白、手脚凉、唇淡、易感}。推三关100次、揉大鱼际、中腕、膻中。

⒄ 发热;{感冒、积食、便秘} 推攒竹、眉梢、泻肺经、、泻天河水100次。

23

风寒热:(无汗、鼻塞、怕冷)掐二扇门{中无指间}。推三天,拿风池、发汗解表。

风热:{口干、黄涕、苔黄、食指脉紫}。提脊、引天河水。

⒅ 痢疾:补脾、肺、肾经、推三关、提脊、压足三里、推大肠、揉鱼际各300次。揉肚脐。

⒆ 遗尿:揉三阴交、太溪穴、气海、关元、中极。事半功倍。

⒇ 厌食:{脾胃虚} 补脾经、大鱼际、中腕、摩腹、提脊{揉三提一},按足三里、脾俞、胃俞。

注意:饮食要定时、定量、有规律。

21、咽炎:{音哑、咽干、口水、咽干} 按风府、揉颈{自上而下}、按肩井、神池、合谷。

风热--- 肺经,清天河水、大椎、涌泉。

22、哮喘:补脾、泄心、肝火,清肺、补肾、推三关{越小越好治}。

23、感冒:沾姜汁提脊、推膀胱经、按揉风门、肺俞。推鼻翼两侧、印堂、攒竹、太阳、曲池、合谷。

风寒:推三关、外劳宫。 高热:泻肺经、心经、推涌泉、清天河水。

24、水痘:清肺经、胃经、推外劳宫四横纹,按脾、肺俞、曲池。发热清天河水、揉二扇门、推六府、大椎穴。

25、湿疹:{过敏体质} 清肺经、大肠经,按曲池、足三里,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八缭。

忌:牛奶、蛋黄、鱼虾。

26:呕吐:按膻中、推任脉、按足三里、内关。

27、咳嗽、按肺俞、点天突、揉膻中、合谷、风池。

28、流口水:心阴虚--- 摩内八卦、板门、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脾胃虚寒--- 补脾经、揉四横纹、外劳宫、推三关。

脾胃气虚--- 面枯黄、食欲差} 补脾、肺经,推三关,揉内八卦。

29、呃逆:压攒竹、天突、膻中、顺时针揉中腕、脐中,点内关、膈俞、胃俞、大肠俞。

胃寒--- 推三关、气海、足三里。

30、痄腮:点风池、合谷、翳风、外关、大椎,发热加风府、曲池、太山。

头痛清天河水,推揉脊椎,按揉足三里。

31、口疮:(颧红、舌少苔、虚火)、应滋阴。揉涌泉、按三阴胶,补肾经、清天河水,推小肠经、推六腑、足三里。口臭清心经、大肠经。

32、腹胀:运内八卦,推大鱼际,揉膻中。揉中腕,分阴阳{任脉}、按中腕、足三里。

33、扁桃体炎:清肺经、天河水、掐少商穴、按合谷穴。

六、儿童保健良方

1, 胸腹胀:运内八卦{手心内园大小鱼际间}。

24 2, 体寒:掐外劳宫{手背中心与掌内劳宫对应}。

3, 脾胃差:华佗提脊法{督脉、膀胱经自下而上“捏三提一”}。

按摩肚脐、足三里、脾俞、胃俞、鱼际空腹时进行。

4, 免疫法:推五经(顺时针),提脊{清肝、心经、补脾、肺经各100次}。 5, 防感冒:父母双手摩擦发际后在孩子前额顺时针环摩50次,

逆时针50次,鼻翼两侧快速上下推揉,拇食指搓双侧耳垂3分钟。 6, 护眼睛:推眼框 {慢、轻},推攒竹{额面自下向上}。 7, 增高:“人在睡中长”。揉按勇泉穴、命门穴、睡足10小时。

25

第12篇:针灸推拿师

针灸推拿师

职位名称

职系

薪金标准

职位概要:

提供全方位的针灸、推拿、拔罐及健康咨询服务。

工作内容:

1、为客户定期提供现场针灸、推拿、拔罐及健康咨询服务

2、熟练运用推拿、火罐、刮痧等手段处理一些常见病症,并解答相关问题

3、灵活运用各类手法对颈肩腰腿进行保健和康复治疗

4、参与健康康复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任职资格:

教育背景:

◆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培训经历:

◆有劳动部门颁发的按摩师、针灸推拿证书

经验:

◆2年以上针灸推拿经验

技能技巧:

◆熟练运用针灸推拿相关工具

胜任能力: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具有较强的工作协调能力,敏锐的观察力

晋升方向:针灸推拿师职位代码 职等职级所属部门 直属上级

第13篇:女孩学推拿

女孩学推拿—谁说女子不如男

家住德州的小赵是一名女大学生,大学毕业,自己到处找工作,左干右干,几年下来一分钱也没有攒下,白白浪费了大好年华,当过幼儿园老师,做过收银员,开过店,但是就是失败,失败,再失败,小赵也发现了这个社会的残酷,是不相信眼泪的,不过还好,小赵还年轻,还可以疯两年,但是总的为以后的人生规划考虑了。

小赵是误打误撞进入推拿界的,后来才通过推拿有幸认识了王春亮老师,刚开始小赵在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一家足疗店管吃管住度过难关的,小赵是一个积极认真的姑娘,也是从此认识了推拿,在足疗店干了一年,通过网上搜索王春亮推拿按摩培训,了解了王春亮推拿按摩疗法的先进,转而辞职,直奔王春亮推拿按摩研究所,开始了苦学武艺和推拿手法。

刚开始学推拿,家里人反对,朋友不赞成,主要还是目前推拿按摩市场让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给搞得名声不好听了,但是小姑娘还是一锤定音,决定了,想好了,谁都管不了,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和深造,小赵全部掌握了王春亮老师的手法精髓,回到家乡,开了一家推拿理疗所,因为小赵为人本分,诚信经营,处处为顾客病好着想,到现在生意火的不得了,每天找他做理疗的都排队,需要提前预约,小赵的收入达到每月一万五,全家人都对女儿刮目相看,也消除了对女孩做按摩的偏见,转而大力支持。

小赵在开店期间,把爷爷专门请到店里,自己用推拿疗法治疗爷爷的老腰病,配合放血疗法、刮痧疗法、火燎、拔罐等方法,用了不到一月的时间,就把爷爷的腰痛病彻底解决了,再也没疼过,一家人也尝到了推拿疗法好处,小赵的妈妈给小赵打下手,爸爸就跑里跑外,忙活着招待客人,小小推拿店,被小赵经营的有声有色,十里八乡的父老相亲都慕名而来做理疗,有时候偏远的地方,就几户人家凑满一辆车,一来就一车病号,可把小赵忙坏了,又请上了师傅帮忙,短短两年小赵靠推拿赚的存款达到2多万,一家人夸她能干,父老乡亲夸她是老百姓好大夫,同学更是嫉妒羡慕恨,有的也纷纷加入到学习推拿事业当中来,一身正气立人间。

第14篇:中国推拿梦

中国推拿梦

华夏推拿源远流长,世代名医辈出,按摩大家更是手法神奇,效果显著,解决了人们很多的疑难杂症,推拿疗法在中国民间深深扎根,影响着每一代人的健康。

在中国的医院、民间都有按摩科、推拿室、理疗科、推拿按摩所等,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境地,值得国人高兴。

中国推拿梦的实践者王春亮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研究按摩的人,孜孜不倦的奋斗在推拿按摩临床第一线,用自己辛勤的双手,解除成千上万人的病痛;推拿按摩杰出人士,不保守,不保留,开门受徒,广传技艺,把王春亮推拿按摩疗法发扬到了海外,名震千秋。 王春亮推拿按摩相继注册了商标,实现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稳固,春亮推拿,天下无痛,春亮技术,出手成金,要致富发家学技术,还是王春亮推拿按摩手法比较好;要悬壶济世为人民服务,做有意义的事情,还是王春亮推拿按摩疗法比较好。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没规律,环境的污染,饮食的污染,导致颈肩腰腿痛的病整整提前了十年,值得我们重视,很年轻的人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等,很多年轻的女孩痛经不断,妇女长期饱受妇科病的折磨,疑难杂症越来愈多,西医没办法,然而推拿按摩疗法恰恰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也就是推拿按摩理疗这几年为什么这么火的原因。

很多有眼光的人先后学习推拿按摩技术,要么自己开小店,年利20多万;要么投资保健养生行业,像足浴、按摩院、养生馆、理疗馆、推拿所、按摩所等,办的事风生水起百家争鸣;还有的学会了出国年薪30多万;也有的自己在家里做,或者兼职,都找到了自己的财富蛋糕。

推拿多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像颈椎病、肩周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妇科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痛经、便秘、高血压、糖尿病等,不打针吃药,绿色自然疗法,是受益一生的好疗法。

小李在网上无意间搜到王春亮推拿按摩技术,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出徒在上海开了一家推拿店,年利达到100多万;农村的小张,学会王春亮推拿按摩技术,在家里做,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增加到12个床位,每天病号20多位,天天纯收入500多元,没有任何投资的无本买卖。

第15篇:毕飞宇推拿读后感

谁是谁的眼—《推拿》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到毕飞宇的小说《推拿》是在2008年,一口气看完便深留在记忆中。后得知此书于2011年8月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颇觉得欣慰。奖落《推拿》说明该书获得的好评如潮。评委会评价说:“《推拿》将人们引向都市生活的偏僻角落,一群盲人在摸索世界。毕飞宇直面这个时代复杂丰盛的经验,举重若轻地克服认识和表现的难度,在日常人伦的基本状态中呈现人心风俗的经络,诚恳而珍重地照亮人心中的隐疾与善好。他有力地回到小说艺术的根本所在”。

没有《推拿》,我们知道的盲人只是众所周知的弱势群体。1976年出生的萧煌奇,因为先天性白内障而全盲,4岁动了眼部手术后成为弱视。15岁那年,因用眼过度而永远失去视力。萧煌奇凭着超常的毅力和对音乐的执着,自组视障音乐团体——全方位乐团,并推出首张创作专辑《你是我的眼》。萧煌奇一唱三叹感慨身世的凄凉,不无悲伤的唱着,“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人们说的天空蓝,是我记忆中那团白云背后的蓝天。我望向你的脸,却只能看见一片虚无,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深情,哀婉。他渴望爱,渴望“你是我的眼”。

不是盲人“盲”了,而是我们“盲”了,和他们同在一个尘世,却对他们的世界很无知。

以为《推拿》是写一群盲人的日常生活。是,但又不全是。此书向我们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盲人推拿师私密而真实的世界,展现了盲人群体的人生悲喜。阅读了《推拿》,也阅读了盲人。毕飞宇借推拿写推拿师,而且是一群,把盲人的世界刻画得活灵活现,他们的心思、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友谊,他们对世界、对美、对时间、对人、对物的理解,那些被众生忽略的部分,都在他们黑暗的想象之中别具一格,令人如醍醐灌顶,“盲人推拿师群像图”在我们脑海中清晰地立了起来。王大夫有情有义、宽容、血性、担当又不失匪气的形象没有浓墨重彩地铺叙便浮雕般地凸显出来;金嫣对爱情的执著;都红的自尊;小马的纯粹;张一光的荒唐;沙复明的执著;张宗琪的自闭;小孔的泼辣;季婷婷的宽慰等等。在毕飞宇的笔下,“盲”不是常态意义上的残疾,盲人是有眼睛的。毕飞宇尤其强调的是残疾人、盲人有着和身体健全的人一样的爱恨情仇和酸甜苦辣,有着同样需要尊重和关注的精神世界。他们自爱、自强、自信、自尊,凭手艺讨生活,在商品大潮中打拼、抗争,为了生存采取各种手段。他们虽然没有视力,但与普通人一样,内心充满对真、对美、对爱的追求。

当我们读完小说后,脑海里异常清晰的是他们那种“人”的形象,而不是“盲人”形象。《推拿》不是推拿,揉捏的是人的感情。毕飞宇《推拿》的独特性在于将盲人当作正常人来写,改变了文学史中盲人形象的“传统”。在这些书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具有个性的人在正常人的日常生活中演绎自己的平凡人生,在那个黑暗的世界闪烁着自己的光彩,而不是呈现黑暗世界的另类神秘,《推拿》不动声色却奠定大局的基调。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500万,„„同时,每年约增加45万盲人。”从小说技艺还是现实关怀来说,《推拿》不仅是“2008年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也是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因为它回到了“小说艺术的根本所在”。

感谢毕飞宇和他的《推拿》给了我们一双透视社会和人性的“明眼”。

第16篇:推拿社介绍

推拿针灸俱乐部

推拿针灸俱乐部是一个有着浓郁运科学科特色的社团。自2003年成立以来,我们以推拿按摩为主,充分结合解剖、中医等专业知识,将理论运用到日常的志愿者实践活动中去,推动了学校内推拿针灸的健康发展。

成立以来,经过协会成员的不断努力,推拿针灸协会已经成为运科最大的社团之一,现有成员120人,在广大师生中享有良好的口碑。社团的活动十分多彩,实践经历丰富,在周边社区广受欢迎。

第17篇:小儿推拿材料

1.张席珍原青岛盲校教师。中医世家,相传其祖父是早年燕赵地区名医。张席珍自幼跟随祖父刻苦学习,深得祖父真传。年青时便能熟练运用针灸、推拿医术为百姓治病,是百姓眼中“颇有本领”的草根医生。五十年代,张席珍被派往北京参加全国首届盲人按摩培训班。结业后,因其在小儿推拿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和技能,被青岛市盲人按摩学校聘为讲师。他全身心扑在小儿推拿事业上,创立了张氏小儿推拿流派。为岛城小儿推拿临床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2.张寄岗张席珍之子。从小耳濡目染了父亲的小儿推拿,认真学习中医和小儿推拿,18岁即开始独立行医,亦被聘为盲校教师。在40余年的小儿推拿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知识。教学临床相长,深受家长和学生爱戴,目前日门诊量平均在200人次左右。他明确提出张氏小儿推拿流派,总结出流派“三快”(操作频率快、时间短、疗效好)特点。将张氏小儿推拿流派推向新高度。

3.张寄青张席珍之子,毕业于青岛医学院,现任青岛市济青中医院院长,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名医理事会副理事长。张寄青学识渊博,理论水平高,早期曾协助父亲张席珍整理出版《张氏小儿推拿》一书,是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的理论奠基者和手法传承人。其在不孕不育症治疗方面也颇有成就。 【学术思想】

1.切而知病,切推结合:由于该流派的创始人张席珍老师本人为盲人,其教学对象就是盲人(许多流派骨干也是盲人,如张淑华老师等),传统四诊的望闻受限。张席珍根据盲人的特点(识记性强,手感强,触觉灵敏)确立了以切诊为主的学术思想。临床上,该流派只简单了解相关病情,就开始推拿。边推拿,边体味手下感觉,如手脚、额头皮肤的干湿与温度,颈部及寸口动脉的搏动,脘腹的膨隆与凹陷,丹田与命门的冷暖等。通过触觉发现病变所在部位、经络和异样点,确定推拿重点。将切诊发挥极致,将切诊与推拿有机融合一体。同时,也重视问诊,通过问诊了解主要病情,了解发病经过,了解治疗效应。

2.百病归宗,阴阳为本,建立二元论。该流派认为,小儿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阳易耗散,阴易消亡。疾病千变万化不离阴阳,任何病变都可以用八纲来概括,而阴阳则是八纲的总纲,因此,只要把握住了阴阳两纲就把握住了疾病的本质。本于此,该流派从阴和阳立论,创立阴阳二元论。分别针对阳证(纲)和阴证(纲)特别

设立调节阴和阳的各种组合(见附表2)。创造性地将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其选择的证型深刻反应了儿科实际情况。同时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考虑到单纯补阳常伤阴,单纯补阴多碍阳,该流派又特别注重补阴补阳不宜太过。如常将推上三关和退下六腑,将各种阴阳套路按一定比例联合运用,以调平阴阳。 3.天人合一,按时开穴:该流派将盲人擅长的五行和八卦推算与小儿推拿相结合。重视子午流注理论,在治疗小儿咳嗽、发烧、腹泻,以及每天定时而发的一些病症时,多掐指计算该症状出现时辰所属经络(气)的盛衰,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开合,卦运的推算等。并根据时辰变化、五行生克、八卦演绎等确定穴位、方向、手法等对小儿进行调节。张席珍前辈就根据《内经》“顺之(天)则倡,逆之则亡”的训诫,认为天人关系失调是百病之源(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调节天人关系就成了该流派治疗小儿疾病的基本思路。

4.强调内功,形神合一。该流派除强调基本手法练习外,还特别注重练功。自创“三步练功法”(二元辩证、穴位配伍和手法练习),要求学员内外皆修。练成后,识病准确,成竹在胸,施术自然,动作圆润,呼吸调匀,手感灵敏,探穴准确,易于得气。而具体小儿推拿操作时,则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全神贯注,做到手到、心到、意到、气到,实现形神完美结合。 【技法特征】

1.左右对称,全身按摩,完整套路:该流派本为盲人所设,又是为了盲人教学,因而执简御繁。临床以八大套路为主。左右手穴位均推,从头至脚,前后均设计有步骤。寓灵活变化于看似不变之套路之中。

2.手法以推、揉、颤为特色。推法总结出“直推一条线,运推穴相连,分推向两边,合推朝中间,刮推指缝现,搓推往来返”等经验。在穴位或重点部位操作时多行振颤法,或采用揉3振1复合手法。揉以和之,振颤产生波,既有助于推拿信息和能量的深透,又有助于其扩散和传导。

3.手法轻快、柔和。该流派力度较轻,被形容为清风拂云,水波荡漾。患儿大多感觉舒适,一般不会哭闹。其频率特快,常达到每分钟200次以上。 4.操作时间短,一般5分钟左右。该流派涉及部位多,穴位多,操作已经覆盖了小儿头面、上肢、胸腹、腰背和下肢等全身部位,但因操作频率特快,故整体小儿推拿操作时间短。少则2-3分钟,多则5分钟。因时间太短,就不需要介质,且小儿更易于接受。

5.特殊穴位定位与推法

(1)肝、心、肺、肾等穴位的特殊定位。该流派与传统小儿推拿的五经穴位于手指螺纹面不同,规定为从指尖到掌指横纹(掌指关节处)的直线。

(2)特殊的肾经推法。该流派认为向心从小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肾阴,反之离心从小指根推向指尖为补肾阳。

(3)突出重点,主穴先推:该流派虽然有一定套路,但推拿时,多根据病情,将适应主要症状的穴位先推。如以清热泻火为目的时先平肝、清心、清肺;如欲滋阴清热则先推天河水、补肾阴、分阴、揉总筋等。

6.数字有阴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该流派在温阳益气操作时多用7的倍数,而在滋阴降火时,多用6或8的倍数。 【常用处方】 1.常用套路

该流派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儿科病症主要集中于脾胃和肺系病症,它们各有寒热虚实。《中医儿科学》各大病种之间的证型又互相重叠。因此,只要设计并掌握有针对性的常规推拿套路,再根据临床具体病情作相应增减就能很好地切合病机,取效于临床。这是对脏腑辨证理论的发展。

(1)实卫固表套路

症状:小儿四肢欠温 易外感 自汗 哭声无力 神疲乏力

组方:补脾 补肾阳 清天河水 分阳 关3腑1 揉太阴(男)太阳(女) 虎口入天门 清补肺(为关键穴位)顺运内八卦平肝 外劳宫。

(2)解表发汗套路

症状: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

组方:清天河 分阴阳 分阳 关3腑1 顺运外八卦平肝 清肺 一窝风 两扇门 揉太阴(女)太阳(男) 外劳宫 。

(3)温阳益气散寒套路 症状:小便清长 四肢欠温 腹冷痛喜温喜按 遗尿 大便溏泻 不思饮食 呕吐 腹胀 面黄少华 发育迟缓 唇淡舌淡苔白腻 脉濡弱

组方:补脾 补肾阳 清天河水 分阳 合阴阳 关三腑一 顺运内八卦 运土入水平肝 补大肠 清小肠 一窝风 外劳宫 逆揉神阙 上推龟尾七节骨 上推承山 正捏脊 点颤百会 (4)清热化积利湿套路

症状:大便粘腻,臭秽,里急后重,腹痛腹胀大便频数量少,昼重夜轻,面赤唇红,四肢温,小便短赤,烦躁,夜卧不安,多动,舌苔黄腻。

组方:取天河水、分阴、合阴阳(化湿热)、腑三关

一、逆运内八卦、顺运内劳宫、平肝、清心、清大小肠、清肺、运水入土、清脾胃(利湿热)、顺揉神阙、下推七节骨、点刺长强。

(5)温化寒痰、宣肺止咳套路(昼轻夜重、晨起加重)

症状:脾虚加肺寒所致之咳声重浊、痰白清稀、鼻流清涕、+脾虚,理论上应痰易咳,但小儿不会咳痰,故多流清涕以排痰。

组方:补脾(断痰源)、补肾阳(助脾阳)、清天河水、关三腑一(温)、分阳、合阴阳(化寒痰)、顺运内八卦(治寒)、离宫顺掐至乾宫(治寒咳)、平肝、清肺、小横纹、顺揉乾宫(治寒,乾宫对应肺)、点颤天突-俞府、膻中、肺俞。

(6)清化热痰、肃肺止咳套路(昼重夜轻)

症状:咳声轻扬,痰粘难咳,鼻流浊黄涕,四肢温或伴大便干

组方:取天河水、补肾阴、分阴和阴阳(化热痰)、腑三关

一、逆运内八卦、顺揉内劳宫、小横纹、由离宫逆掐至乾宫(治热咳)、平肝、清肺、清大肠、清脾胃(利湿热)、运水入土、天门入虎口、点颤天突-俞府、膻中、肺俞。另热咳应配点刺少商、关冲。

如治疗过程中由昼重夜轻转为昼轻夜重,说明用寒过多,应反过来温之。 (7)滋阴清热套路

症状:潮热 盗汗 面红目赤 手足心热 四肢温 夜卧不安 便干 咳嗽 溲赤 舌红少苔脉细数

组方:取天河水 补肾阴 分阴 清六腑 揉总筋 逆运内八卦 顺揉内劳宫 运水入土 清大肠平肝 清肺 清心、清小肠(小便短赤者用) 固膀胱(小便清长者用)顺揉神阙 下推龟尾、七节骨 支沟 照海 注:支沟在腕背横纹上3寸,当尺、桡骨之间,能清泄三焦,和解少阳,通利胸胁,治热病无汗、便秘、目赤肿痛、口噤、暴喑、呕吐、耳鸣耳聋、胁肋痛、肩背酸痛;照海在内踝尖下一寸,内踝正下缘凹陷处,滋阴补肾,清利下焦,清心宁神。

(8)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套路

症状:高热难退,面赤唇红,口舌生疮,肌肤发斑疮,舌红苔黄,脉数,抽搐

组方:取天河(蘸凉水)、补肾阴、分阴、清三关六腑、(大寒)逆运内八卦、水底捞月(顺运内劳蘸凉水,吹气)、平肝、清心、清肺、总筋、擦百会(泻热效果好)、倒捏脊、点刺静脉(腘、肘静脉)。 2.特殊穴位与手法

(1)天河水

1)清法代表:天河天河天上之河,有河就有水,有水就能滋,“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该流派承袭传统小儿推拿观点,广泛将其用于一切外感和内伤发热。并认为该穴不仅能清热,还能存阴。尤其是取天河水借助凉水和所吹之凉气的凉润之性更能提高疗效。

2)发散外邪:天上银河,烈日当空,天河之水蒸腾升华。该流派根据这一特性,认为天河水还有蒸腾透邪之功,故亦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流清涕和其他表症(如风疹、湿疹等)、头痛、身痛等。

3)防温燥太过:在补益处方中运用清天河水能防止温补太过。此为反佐用法。如常在补脾经和补肾经的同时配合清天河水。

(2)内八卦

1)内八卦具有开脏腑之闭结,通全身之气血之功。

2)顺运治寒,逆运治热。

3)卦与腑脏相应。坎—水—肾,艮—山—胃,震—雷—胆,巽—风—肝,离—火—心,坤—土—脾,兑—沼泽—小肠、膀胱,乾-天-大肠。

以左手为例:由乾→坎……→兑为顺运;由艮←坎……←震为逆运。顺运时先揉乾宫可增加顺运的功效,逆运时按八卦方向逆运艮宫可增加逆运功效。每一宫都可按顺揉或逆揉调理相对应的脏腑机能。如咳喘者,可揉乾宫(肺);厌食者可揉艮宫(胃);肝胆火旺者,可逆揉巽宫(肝)、震宫(胆)。

亦可根据脏腑之间五行生克关系配伍应用(乾、兑属金,震、巽属木,离属火,坎属水,坤、艮属土)。如火旺时,可由坎宫逆掐至离宫、巽宫、震宫取水克土之意。 特殊的八卦配伍应用如离宫掐至乾宫,治疗咳喘效穴;顺掐治寒,逆掐治热。乾坎艮入虎口,为消食导滞效穴。

(3)捏脊:该流派捏脊以轻柔见长。操作时可隔着衣物,轻柔捻推脊旁皮肤。正捏脊由龟尾捏至大椎,功能健脾消积;倒捏脊从大椎捏至龟尾,能退热。均操作6-7遍。

(4)分阴阳

部位:小天心两侧,桡侧为阳穴,尺侧为阴穴。

操作:以两拇指(或单手拇指)从小天心处向两侧(或向一侧)分推称分阴阳(或分阳或分阴)。

功效:分配阴阳,调和五脏。

主治:一切脏腑之寒热证。热盛分阴(单手拇指推向尺侧)或重分阴,重分阴(分阴阳不均)为分阴多而分阳少;寒盛则分阳或重分阳。疾病治疗本身就是分配阴阳,据天人相应观点,分阴阳以取天河水(分阴)或清天河水(分阳)为前提。热证须补阴,必依次取天河水、补肾阴、分阴;寒证须补阳,必先清天河水,再依次补肾阳、补脾、分阳。盖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的根本。 【代表著作】

《小儿推拿疗法》(张席珍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 【地域】

山东青岛地区

第18篇:推拿考试总结

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或罗文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动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操作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按法:以指按法和与掌按应用较多,常与揉法结合运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 以指端或关节突起部点压施术部位或穴位,称点法。主要包括指点法和肘点法两种。 拔伸法:固定关节或肢体的一端,牵拉另一端,应用对抗的力量使关节得到伸展。 拿法:拇指与其余手指的罗文面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称为拿法。根据拇指与其他手指配合数量的多寡有三指拿法、五指拿法。常用于颈项部、四肢部及头部。 推拿的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治疗原则:整体观念,辨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开天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 推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宜推,称推天柱骨。法等。操作:应分型分期治疗。推拿手法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组成。松解手法应在逐步放松的情况下用轻柔和缓的刺激性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滚法、拇指按揉发在颈项肩背部操作,刺激关键穴位及部位,并在手法刺激的同时轻巧的小幅度被动运动头部。当患者颈肩背部肌肉放松后,宜在颈椎拔伸状态下小幅度旋摇颈椎,以调整颈椎微小错移。整理手法主要采用拿法刺激两侧风池穴、两侧颈椎夹脊诸穴及两侧肩井,最后顺势用指掌从肩井向两侧分推。手法加减: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注意用手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还和锥管内外的软组织炎性肿胀消除因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继发性颈神经炎;可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再以轻柔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拇指按揉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环推移,以消除因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神经干炎反应和由运动神经受刺激、肌肉反射性紧张引起的应力性筋膜劳损。并对锥管内的损伤性炎症的消散起到促进作用。

颈椎病患者平时宜贯彻“仰头抬臂、协同平衡”的原则,以锻炼颈部后伸肌群,平衡长期低头位而引起的颈部应力和稳定平衡失调。 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动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操作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按法:以指按法和与掌按应用较多,常与揉法结合运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 以指端或关节突起部点压施术部位或穴位,称点法。主要包括指点法和肘点法两种。 拔伸法:固定关节或肢体的一端,牵拉另一端,应用对抗的力量使关节得到伸展。 拿法:拇指与其余手指的罗文面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称为拿法。根据拇指与其他手指配合数量的多寡有三指拿法、五指拿法。常用于颈项部、四肢部及头部。 推拿的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治疗原则:整体观念,辨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开天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 推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宜推,称推天柱骨。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应用:主要治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组成。松解手法应在逐步放松的情况下用轻柔和缓的刺激性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滚法、拇指按揉发在颈项肩背部操作,刺激关键穴位及部位,并在手法刺激的同时轻巧的小幅度被动运动头部。当患者颈肩背部肌肉放松后,宜在颈椎拔伸状态下小幅度旋摇颈椎,以调整颈椎微小错移。整理手法主要采用拿法刺激两侧风池穴、两侧颈椎夹脊诸穴及两侧肩井,最后顺势用指掌从肩井向两侧分推。手法加减: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注意用手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还和锥管内外的软组织炎性肿胀消除因神经根压迫引起的继发性颈神经炎;可通过颈椎拔伸下微调手法来实现;再以轻柔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拇指按揉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环推移,以消除因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神经干炎反应和由运动神经受刺激、肌肉反射性紧张引起的应力性筋膜劳损。并对锥管内的损伤性炎症的消散起到促进作用。

颈椎病患者平时宜贯彻“仰头抬臂、协同平衡”的原则,以锻炼颈部后伸肌群,平衡长期低头位而引起的颈部应力和稳定平衡失调。 腰突症:治则: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应用:主要治疗呕吐、恶心和外感发热、项强等

一指禅推法:以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一指禅推法。操作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拿法: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罗纹面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称为拿法

运动关节类手法:使关节或半关节在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屈曲或旋转、内收、外展或伸展等被动活动,称之。特点是手法节奏明快,对某些病症的治疗能收到即时效果,包括摇法、扳法和拔伸法。

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症。临床上常与控揉百会、揉丹田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症。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若腹泻属虚寒者,不可用本法,恐防滑泻。

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之间中点。自小指根掐运起,经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内劳宫,称运内劳宫(水底捞明月)

运土入水可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常用于新病实证;运水人士可健脾助运,润燥通便,常用于因脾胃虚弱而见完谷不化,腹泻痢疾,疳积,便秘等症

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用拇指挠佣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患儿屈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性温热,可用于一切虚寒病症。

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用拇指面或食指、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作用:清热、凉血、解毒。本穴性寒凉,对温病邪人营血,脏腑郁热积滞,壮热烦渴,腮腺炎等实热证均可

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推)天河水,用食、中二指蘸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荡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本穴性微凉,较平和,主要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掐法:用拇指甲重刺穴位。为强刺激手法之一,掐时逐渐用力,达深透为止,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轻柔局部,缓解不适。 强直性脊柱炎最早始于骶髂关节。第三腰椎综合征多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

小儿肌性斜颈:指以头向患侧倾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特点,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造成的肌性斜颈。晚期可发展为胸椎侧突。

捻法作用:用于指间关节扭伤,屈指肌腱腱鞘炎等证。理筋通络的作用显著,主要适用于四肢小关节。

击法包括拳击、掌击、侧击、指击、棒击法等。

抖法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可作为推拿结束手法使用,主要适用于四肢部,以上肢应用多见。

颈椎肘托拔伸法动作要领:手术者坐位,术者立于其后方。以一手扶于枕后部以固定助力,另一侧上肢的肘弯部套住其下颌部,手掌则扶住对侧头顶以加强固定。两手臂协同用力,向上缓慢地拔伸1~2分钟。颈椎拔伸也可在仰卧位情况下,术者置方凳坐其头端,一手扶托枕后部,另一手托于下颌部,两手协调施力,水平方向向其头端拔伸。

注意事项:1 动作宜稳,用力宜均,要掌握好拔伸的方向和角度。2 在拔伸的开始阶段,用力要由小到大,逐渐加力。当拔伸到一定程度后,则需要一个稳定的持续牵引力。3 不可以暴力进行拔伸,以免造成牵拉损伤。 小儿推拿手法: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适达病所而止,不可竭力攻伐。推法:直、分、旋、合推四种。

神经根型颈椎病:1 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反复出现落枕,平时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有酸胀疼痛感)2 出现颈神经放射性疼痛3 颈椎X光片显示与受害神经相对应的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征象4 物理检查提示颈神经病变的定位在神经根,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的可能性。治则:松解,调整。部位及取穴: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手法:采用刺激性手法与颈椎调整手法并重,以刺激性手法为基础,颈项部操作循经手法刺激相结合,以颈项部操作为主的原则,可选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颈椎微调手

腰突症:治则: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疗呕吐、恶心和外感发热、项强等

化瘀。取穴:背腰部及下肢、肾俞、大昌俞、一指禅推法:以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手法:揉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法、按压法、滚法、弹拨法、运动关节类手指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法。

一指禅推法。操作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操作:

1、解除臀部肌肉痉挛:患者仰卧,施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以下肢轻柔的滚、按等手法操作,加快局部拿法: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罗纹面相对用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状态。

2、拉宽椎间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称为拿法

隙,降低盘内压力:仰卧,采用手法或器械运动关节类手法:使关节或半关节在生理活进行骨盆牵引,以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动范围内进行屈曲或旋转、内收、外展或伸力,扩大椎间孔,同时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展等被动活动,称之。特点是手法节奏明快,的压迫。

3、增加椎间盘外压力:俯卧,术者对某些病症的治疗能收到即时效果,包括摇用双手有节奏的按压腰部,使腰部震动。然法、扳法和拔伸法。

后固定下肢,做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位置。

4、调整后关节紊久痢等症。临床上常与控揉百会、揉丹田等乱,松解黏连:采用腰部斜扳和旋转复位法,合用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症。推下调整后关节紊乱,相应扩大椎间孔。

5、促使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损伤的神经根恢复功能:沿受损神经分布区疾等症。若腹泻属虚寒者,不可用本法,恐域用滚按点揉拿等法,促进血循加强,是萎防滑泻。

缩的肌肉及神经恢复功能。

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之间中点。自胃脘痛治疗原则:理气止痛。穴位:中脘、小指根掐运起,经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内劳气海、天枢、关元、足三里、建里。基本手宫,称运内劳宫(水底捞明月)

法:摩、按、揉、一指禅推、点等法。操作:运土入水可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常用于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其右侧,先用一指禅新病实证;运水人士可健脾助运,润燥通便,推法结合四指摩法在胃脘部治疗,重点按中常用于因脾胃虚弱而见完谷不化,腹泻痢疾,脘、天枢、气海,然后用一指禅推法结合按疳积,便秘等症

揉法,在足三里操作。时间约十分钟。 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用拇指挠厌食脾胃虚弱:健脾胃,助运化。补脾经、佣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患运内八卦、揉足三里、摩中脘、摩腹、揉脾儿屈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胃俞、捏脊。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补脾经、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性补胃经、揉二马、运板门、运内八卦、揉脾温热,可用于一切虚寒病症。

胃俞、运内劳宫、清天河水、清大肠。 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用拇指面或疳积积滞伤脾证:治法消积导滞,调理脾胃。食指、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处方操作: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作用:清热、凉血、解毒。本穴性寒凉,对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揉天枢、按揉温病邪人营血,脏腑郁热积滞,壮热烦渴,足三里。气血两亏证:温中健脾,补益气血腮腺炎等实热证均可

补脾经、揉外劳、推三关、掐揉四横纹、运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用内八卦、揉中脘、捏脊、按揉足三里

食、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推)天河水,推法与擦法的区别:施术部位:推法以指、用食、中二指蘸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荡弹打掌或肘着力于施术部位,擦法为指掌贴敷于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施术部位;运动方向:推法为单向直线运动,之,称打马过天河。作用:清热解表,泻火擦法为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作用:推法通除烦。本穴性微凉,较平和,主要用于治疗经活络,荡涤积滞的作用强,擦法温经散寒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作用强,可用于一切寒证。注意事项:推法掐法:用拇指甲重刺穴位。为强刺激手法之速度缓慢均匀,压力适中,不可推破皮肤;一,掐时逐渐用力,达深透为止,注意不要擦法以产生的热量透热为度,不可推破皮肤。 掐破皮肤,掐后轻柔局部,缓解不适。 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囊和和关节周围软强直性脊柱炎最早始于骶髂关节。第三腰椎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综合征多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

症,该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小儿肌性斜颈:指以头向患侧倾斜、前倾,肉萎缩为临床特征。本病长发于单侧肩部,颜面旋向健侧为特点,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多见于50岁左右的患者,又有“五十肩”之别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脊柱畸形引称。表现:

1、有外伤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的起的骨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病史;

2、起初症状为经常性肩关节疼痛,活颈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造成的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夜间疼痛加肌性斜颈。晚期可发展为胸椎侧突。

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臂放射。

3、肩关节功捻法作用:用于指间关节扭伤,屈指肌腱腱能活动障碍,向各方向活动均受限,以外展鞘炎等证。理筋通络的作用显著,主要适用上举更严重,患手不能摸背;

4、早期可有肌于四肢小关节。

肉的痉挛疼痛,晚期萎缩。治则:初期活血击法包括拳击、掌击、侧击、指击、棒击法止痛为主;后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等。

取穴:肩井、肩髃、秉风、天宗、肩贞、肩抖法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可作为推拿结内陵、曲池、合谷等穴。

束手法使用,主要适用于四肢部,以上肢应手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用多见。

法、摇法、扳法、拔伸、搓法、抖法等。练颈椎肘托拔伸法动作要领:手术者坐位,术功方法:

1、爬墙训练

2、环转运动

3、双手者立于其后方。以一手扶于枕后部以固定助向后背伸

4、外旋锻炼

力,另一侧上肢的肘弯部套住其下颌部,手扳法操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步先做关节掌则扶住对侧头顶以加强固定。两手臂协同小范围的摇动或活动,使被操作部位放松、用力,向上缓慢地拔伸1~2分钟。颈椎拔伸松弛,第二步将关节极度地屈曲、伸展或旋也可在仰卧位情况下,术者置方凳坐其头端,转,达到明显的阻力位,略停片刻,第三步一手扶托枕后部,另一手托于下颌部,两手实施扳法操作。

协调施力,水平方向向其头端拔伸。

推拿的调理脏腑功能通过三个途径实现:

1、注意事项:1 动作宜稳,用力宜均,要掌握在体表相应腧穴上施以相手法,通过经络的好拔伸的方向和角度。2 在拔伸的开始阶段,介导作用,对脏腑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2、脏用力要由小到大,逐渐加力。当拔伸到一定腑的器质性病变,通过功能调节来发生作用程度后,则需要一个稳定的持续牵引力。3 不

3、手法对脏腑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手法可以暴力进行拔伸,以免造成牵拉损伤。操作要辨证得当。

小儿推拿手法: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适达滚法注意事项:

1、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病所而止,不可竭力攻伐。推法:直、分、140度,上臂中段距胸壁约一拳距离,松腕,旋、合推四种。

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屈曲幅度逐渐增加,

2、神经根型颈椎病:1 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操作中,腕关节伸曲幅度达120度

3、滚法现(反复出现落枕,平时肩胛骨内上角和内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与回侧缘有酸胀疼痛感)2 出现颈神经放射性疼滚力量之比3:1,

4、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痛3 颈椎X光片显示与受害神经相对应的摆动。

5、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征象4 物理检查提示 颈神经病变的定位在神经根,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的可能性。治则:松解,调整。部位及取穴: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 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手法:采用刺激性手法与颈 椎调整手法并重,以刺激性手法为基础,颈 项部操作循经手法刺激相结合,以颈项部操 作为主的原则,可选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拔伸法、推法、拿法、按揉法、颈椎微调手

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或罗文面着力,通过

法等。操作:应分型分期治疗。推拿手法由

化瘀。取穴:背腰部及下肢、肾俞、大昌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手法:揉法、按压法、滚法、弹拨法、运动关节类手法。

操作:

1、解除臀部肌肉痉挛:患者仰卧,施以下肢轻柔的滚、按等手法操作,加快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状态。

2、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力:仰卧,采用手法或器械进行骨盆牵引,以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力,扩大椎间孔,同时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

3、增加椎间盘外压力:俯卧,术者用双手有节奏的按压腰部,使腰部震动。然后固定下肢,做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位置。

4、调整后关节紊乱,松解黏连:采用腰部斜扳和旋转复位法,调整后关节紊乱,相应扩大椎间孔。

5、促使损伤的神经根恢复功能:沿受损神经分布区域用滚按点揉拿等法,促进血循加强,是萎缩的肌肉及神经恢复功能。

胃脘痛治疗原则:理气止痛。穴位:中脘、气海、天枢、关元、足三里、建里。基本手法:摩、按、揉、一指禅推、点等法。操作: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其右侧,先用一指禅推法结合四指摩法在胃脘部治疗,重点按中脘、天枢、气海,然后用一指禅推法结合按揉法,在足三里操作。时间约十分钟。 厌食脾胃虚弱:健脾胃,助运化。补脾经、运内八卦、揉足三里、摩中脘、摩腹、揉脾胃俞、捏脊。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补脾经、补胃经、揉二马、运板门、运内八卦、揉脾胃俞、运内劳宫、清天河水、清大肠。 疳积积滞伤脾证:治法消积导滞,调理脾胃。处方操作: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揉天枢、按揉足三里。气血两亏证:温中健脾,补益气血补脾经、揉外劳、推三关、掐揉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捏脊、按揉足三里

推法与擦法的区别:施术部位:推法以指、掌或肘着力于施术部位,擦法为指掌贴敷于施术部位;运动方向:推法为单向直线运动,擦法为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作用:推法通经活络,荡涤积滞的作用强,擦法温经散寒作用强,可用于一切寒证。注意事项:推法速度缓慢均匀,压力适中,不可推破皮肤;擦法以产生的热量透热为度,不可推破皮肤。 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囊和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该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本病长发于单侧肩部,多见于50岁左右的患者,又有“五十肩”之称。表现:

1、有外伤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的病史;

2、起初症状为经常性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夜间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臂放射。

3、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向各方向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更严重,患手不能摸背;

4、早期可有肌肉的痉挛疼痛,晚期萎缩。治则:初期活血止痛为主;后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为主。取穴:肩井、肩髃、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曲池、合谷等穴。

手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摇法、扳法、拔伸、搓法、抖法等。练功方法:

1、爬墙训练

2、环转运动

3、双手向后背伸

4、外旋锻炼

扳法操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步先做关节小范围的摇动或活动,使被操作部位放松、松弛,第二步将关节极度地屈曲、伸展或旋转,达到明显的阻力位,略停片刻,第三步实施扳法操作。

推拿的调理脏腑功能通过三个途径实现:

1、在体表相应腧穴上施以相手法,通过经络的介导作用,对脏腑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2、脏腑的器质性病变,通过功能调节来发生作用

3、手法对脏腑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手法操作要辨证得当。

滚法注意事项:

1、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140度,上臂中段距胸壁约一拳距离,松腕,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屈曲幅度逐渐增加,

2、操作中,腕关节伸曲幅度达120度

3、滚法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与回滚力量之比3:1,

4、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摆动。

5、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

第19篇:小儿推拿讲义

小儿推拿讲义目录

第一章 概说 ………………………………………………1

一、推拿的起源 ……………………………………………1

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1

三、推拿学派 ……………………………………………1 第二章 推拿手法 …………………………………………1

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1

二、穴位分型 ……………………………………………1

三、推拿手法 ……………………………………………2 1.推法 ……………………………………………2 2.拿法 ……………………………………………2 3.揉法 ……………………………………………2 4.运法 ……………………………………………2 5.捣法 ……………………………………………2 6.掐法 ……………………………………………2 7.分法 ……………………………………………2 8.分筋法 ……………………………………………2

四、推拿次数 ……………………………………………2

五、注意事项 ……………………………………………3 第三章 常用穴位 …………………………………………3

一、脾穴 ……………………………………………………3

二、肝穴 ……………………………………………………3

三、心穴 …………………………………………………3

四、肺穴 …………………………………………………3

五、肾穴 …………………………………………………4

六、胃穴 …………………………………………………4

七、大肠穴 ………………………………………………4

八、小肠穴(附利小便穴)………………………………4

九、八卦穴 ………………………………………………4

十、运水入土穴 …………………………………………4 十一运土入水穴 …………………………………………5 十

二、板门穴 …………………………………………5 十

三、小天心穴 …………………………………………5 十

四、四横纹 …………………………………………5 十

五、小横纹 …………………………………………5 十

六、二马穴 …………………………………………5 十

七、外劳宫 …………………………………………5 十

八、阳池穴 …………………………………………6 十

九、天河水穴 …………………………………………6 二

十、退六腑穴 …………………………………………6 二十

一、上三关穴 ………………………………………6 二十

二、威灵、精灵 ……………………………………6 二十

三、五指节 …………………………………………6 第四章常见疾病的治疗 ……………………………………7

一、感冒 ………………………………………………7

二、支气管炎……………………………………………7

三、肺炎 ………………………………………………8

四、顿咳(百日咳) ……………………………………8

五、麻疹 ……………………………………………9

六、腹泻 ……………………………………………10

七、痢疾 ……………………………………………11

八、疳积病(小儿营养不良) ………………………12

九、口疮 ……………………………………………13

十、便秘 ……………………………………………13 十

一、脱肛 …………………………………………14 十

二、遗尿 …………………………………………14 十

三、水痘 …………………………………………14 十

四、目赤痛(急性结合膜炎) ………………………15 十

五、痄腮:(腮腺炎) …………………………………15 十

六、急惊风 …………………………………………16 十

七、慢惊风 …………………………………………17 第一章 概说

一、推拿的起源

推拿疗法也叫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向疾病作斗争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的结晶。

这种疗法,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考其起源:我们祖先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发生损伤,或生食兽肉野果,饥饱不匀,肠胃不适,即用手揉摩患处,或腹部而感到舒适,在这种本能的自发的治疗基础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后世的推拿疗法.

二、什么是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一种以求代药的物理疗法,其特点是不用药物,不用器械和特殊设备,仅凭医者的双手,根据不同的病情,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进行操作,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采用手法上的不同,可分成人和儿童推拿两种。

由于推拿疗法经济简便,易于掌握,没有痛苦,疗效又高,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更适合广大工农兵群众的需要,因此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三、推拿学派

历代医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因而逐渐形成了许多学派。有的专用于正骨,医治外伤;有的着重治疗内科疾病;有的专施治小儿。

这里主要介绍,青岛市立中医院小儿科的治疗经验。其特点是,只运用左手各部穴位以代替全身的推拿,取穴简单,疗效迅速,可免脱衣解带的麻烦,小儿易于合作和接受。 第二章 推拿手法

一、什么是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医者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某部及穴位进行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或清(泻)、或补、或清补兼施等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开脏腑之闭结,扶正祛邪之治疗目的,即称手法。

医者在操作时,必须手法稳定,穴位准确,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二、穴位分型

人体各部穴位,一般分点、线、面三种类型。

1、点型:

人体某部位或经络穴位,采取揉、拿、点、捣等手法称为点型。如小天心、二马等穴。

2、线型:

人体某部位的二点中间的连线,这个长型的穴位,采取用推、打、提、捏等手法,称为线型。如大椎、天河水、六腑等穴。

3、面型:

人体某部或经络穴位(面积较大的穴位)采取推运的手法,称为面型。如八卦、板门等穴。

三、推拿手法

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分筋等八种方法。

1、推法:

医者用左手托着患儿之左手,医者用右手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在患儿 某部穴位,凡向前推动,行于直线,不可歪斜,统称为推法,多用在线型穴位上。 推法:1.补法?——推向指根(向心性为补)

2.清法(泻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离心性为清) 3.清补法——由指尖至指根,来回推之(往返都为清补) 一般规律如此,也有例外者如推天河水穴。 例如:推天河水、肝穴、脾穴等。 2. 拿法

医者右手拇指二指,同时相对用力,拿按患儿的某一个穴位,称为拿法。为强刺激手法之一,多用于急救。一般用于点型穴位,例如缓解痉挛拿列缺穴。也是儿科推拿的辅助手法之一。如推拿结束拿威灵,精灵。 注意:要松紧适宜,用力要柔和。 3. 揉法

医者以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按在患儿某部穴位上,做左右平衡旋转揉按叫揉法,多用在点型穴位上。

例如:揉二马,外劳宫等穴。 4.运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两指拼拢的罗纹面,由某穴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他穴称为运法。多用于面型穴位。

例如:运八卦、运水入土等到穴。 5.捣法

医者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打)在穴位上,称为捣法。

用于点型穴位,例如:捣小天心。 6.掐法

凡用医生指甲,在穴位上掐之,使产生酸、麻、胀感称为掐法。例如: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掐五指节。 7.分法

医者两手拇指从选定的穴位上,向两侧分推,叫做分法。

例如:分阴阳穴。 8.分筋法

医者右手(或左手)在患肢做左右扭转捏拿等动作,以达到舒筋和血的疗效,适应于肢体瘫痪等症。

以上推拿八法,适应于小儿常见疾患,其他手法,不多赘述。 附:提捏手法

两手半握拳,以食中两指,将患者皮肤用力提起,作连续不断的灵活动作,叫做提捏手法。例如:提捏大椎穴。

四、推拿次数

推拿的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一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2000——3000次,大约需要10分钟到15分钟。推拿次数与年龄、病情成正比例。年龄大,病情重的推的时间宜长,手法宜重。婴儿或病情轻者,推的时间宜短,手法宜轻,一般推一次约需30分钟,每日一次,重症可一日二次。

五、注意事项

1.医者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以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施术前要备好滑润剂(如滑石粉等)要洗手,修短指甲。

3.推拿室要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凉过热,空气要流通。在严寒季节,医生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惊惧,造成操作时困难,治疗后要注意避风,以免复遭外邪侵袭,加重病情。

4.患儿的姿势要适宜,在操作时先施行一些不易引起患儿恐惧和哭闹的手法,力求合作,然后再作较为痛的指法,如提捏大椎。 5.操作手法要轻重适宜,用力均匀

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要有熟练手法,根据辩证施治的精神,灵活地运用这些手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一个推拿医生,不仅具有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必须注意手法的锻炼,以达到柔和、深透,持久,有力的要求。这样在临床上才能得心应手。 第三章 常用穴位

一、脾穴

1.部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补脾:向心性推之,用于虚症,如脾虚泄泻。 清脾:离心性推之,用于实症,如伤食、积滞。

清补脾: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用于虚中挟实症,如消化不良。 3.作用: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涎,补血生肌。

4.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脱肛、虚喘嗽、慢惊风等症。

二、肝穴

1.部位: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平肝(清肝)——离心性推之。 补肝——向心性推之(少用)。

注:推本穴时宜用泻法,少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则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

3.作用:平肝熄风,解热镇惊,开郁除烦,和气生血。

4.主治:急慢惊风、感冒、目赤、昏闭、烦躁不安、脾虚泄泻等。

三、心穴

1.部位:中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清心:离心性推之 补心:向心性推之(不用)。 本穴在临床上极少用,若须用时,则以天河水代之。 3.作用:清心火、利小便、镇惊搐。

4.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眦红、惊搐、弄舌等。

四、肺穴

1.部位: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清肺:离心性推之(多用) 补肺:向心性推之。 3.作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利咽止咳、补益肺气。

4.主治:作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等)、麻疹不透。 凡肺经实热者宜清,虚寒者宜补。

五、肾穴

1.部位:小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补肾:向心性推之。清肾:离心性推之。

古书记载的清补法,与此相反。

3.作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温下元、止虚火。

4.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咳喘、肾亏骨软等。

六、胃穴

1.部位:由腕横纹到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清胃:离心性推之。(此穴只清不补) 3.作用: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

4.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痘疹潮热不退、吐血及鼻衄。

七、大肠穴

1.部位:食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清大肠——离心性推之。补大肠——向心性推之。清补大肠——来回推之 3.作用:调整大肠功能,有固肠、涩便、止泻等作用。 4.主治:赤白痢疾、泄泻、便秘、脱肛、肛门红肿等。

八、小肠穴

1.部位:小指外侧缘,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清小肠——离心性推之。

3.作用:利尿止泻、分清降浊、清膀胱之热。

4.主治:尿闭、小便不利、口疮、泄泻而无小便者多用之。 附:利小便穴

我院儿科,常用自腕部沿手掌内侧缘,推向小指尖,称为利小便穴,治腹泻甚效。

九、八卦穴

1.部位:手掌面,掌心的周边,顺着时针的方向,划一个圆圈是八卦穴。属面型(也称环型)穴位。(卦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2.操作方法:

①顺运八卦—由乾卦起运转一周到兑卦止,周而复始的推运,称为顺运八卦。 ②逆运八卦—由艮卦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推运一周,到震卦止,周而复始的推运,称为逆运八卦。

3.作用:和中利隔、顺气化痰、消宿食、开饱胀、调和五脏、有升清降浊之功。 4.主治:胸闷胀饱、呕吐、泄泻、食欲不振、咳嗽痰喘、心烦内热等。

十、运水入土穴

1.部位:由小指尖起到掌根之中点,属弧型穴位。 2.操作方法:由小指尖起,沿掌边推向掌根处,称运水入土。 3.作用:润燥通滞。

4.主治:便秘、痢疾、遗尿等。 十

一、运土入水穴

1. 部位:由拇指尖起到掌根之中点,属弧型穴位。

2.操作方法:由拇指尖起,沿掌边推向掌根处,称运土入水。 3.作用:止泻。 4.主治:腹泻。 十

二、板门穴

1. 部位:拇指下,大鱼际肌之中点,属面型穴位。 2. 操作方法:左右旋转揉之,或来回推之为清板门。 3. 作用:能清胃热,通调三焦之气。 4. 主治:止吐泻、退虚热、嗌奶、胃疼等症。 十

三、小天心穴

1. 部位: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的中点,属点型穴位。 2. 操作方法:

①捣小天心法——医者左手托患儿之左手,以其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穴位,称捣小天心法。

②掐小天心法——拿法同上,医生以拇指甲在穴位上掐之,称掐小天心法。 3. 作用:通窍散郁、畅通经络、安神定惊、清热明目止咳等。 4. 主治:惊风癫痫、实热急喘、痘疹欲出不透等为一切眼病的主穴。 凡眼疾:眼球上翻————向下捣。

眼球下翻————向上捣。

眼球左翻————向右捣。

眼球右翻————向左捣。 十

四、四横纹

1. 部位:掌面、食、中、环、小指,四指本节之横纹处,属线型穴位。

2. 操作方法:推四横纹——医者左手掌托患儿左手四指的背面,拇指握住中节处,以右手拇指外侧或螺纹面,来回推之。 3. 作用:调中行气、退热消胀、散瘀结。

4. 主治:肚胀、疳积、咳嗽痰喘、气促胸满、唇裂腹疼。 十

五、小横纹

1. 部位: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属点型穴位。 2. 操作方法:揉小横纹——用右手拇指螺纹面揉之。 3. 作用:消郁热、化痰涎。

4. 主治:口疮、流口水、为治百日咳、肺炎之要穴,一切痰壅喘咳等症皆良。 十

六、二马穴

1.部位: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缝陷中与手掌兑宫相对。属点型穴位。 2.操作方法:揉二马——医者左手握患儿左手。使手心向下,小指屈于掌心,,以右手拇指左右揉之。

3.作用:大补元气、健脑补髓、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4.主治:先天不足、气虚喘咳(慢性气管炎)、脱肛、疝气、小便闭塞或不利, 虚火牙疼、瘫痪、脑炎后遗症等一切虚症均宜之。 十

七、外劳宫

1.部位: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属点型穴位。

2.操作方法:同二马,将无名指,小指屈曲,与掌面成90°度,使穴位显出。 3.作用:温中去寒、安蛔止疼。

4.主治:下寒腹疼(一切腹痛均宜,如肠梗阻、肠套叠等),往来寒热、胆道蛔虫、久泻不止、透发痘疹、疝气脱肛、夜啼症、感冒风寒、揉之取汗,一切虚寒症均有效。 十

八、阳池穴

1.部位 :腕后二寸陷凹中(相当针灸的外关穴部位),属点型穴位。

2.操作方法: 揉阳池???——医者以左手握住患儿腕部,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的螺纹面揉之。

3. 作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疼,降逆清脑。

4. 主治:头晕头痛(各种类型之头疼均宜)、鼻塞流涕、感冒、急慢惊风及其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等。 十

九、天河水穴

1.部位:前臂正面,由掌根到肘弯横纹中间一条直线,属长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推天河水——向心性推之,称清天河水(此穴无补法)。 3.作用:解表散寒、清热化痰、安神镇惊、利尿。

4.主治:急热惊风、惊啼烦躁、弄舌、重舌、口疮、感冒发热、咳嗽、腹泻、麻疹、尿少等症。 二

十、退六腑穴

1.部位:前臂内侧缘,由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属长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离心性推之,称退六腑。 3.作用:清实火、退高热、除热痰。

4.主治:高烧、急惊风、实热痰喘、便秘、热痢、痘疹、痄腮等一切热症宜之。 二十

一、上三关穴

1.部位:前臂外侧缘,由掌根直上至曲池穴,属长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向心性推之,称推上三关。

3.作用:培补元气、调和气血、能发汗,对疹毒内陷、隐疹不出等有显效。 4.主治:表虚自汗、麻疹不透、先天不足、小儿瘫痪等症。 二十

二、威灵、精灵

1.部位:威灵——手背,外劳宫旁,食中指掌骨之间,靠近食指掌骨侧, 属点型穴位。

精灵——手背,外劳宫旁,无名指小指掌骨之间,靠近无名指掌骨侧,属点型穴位。 2.操作方法:以拇指甲掐之,继以揉之。 3.作用:舒筋和血、开窍镇惊。

4.主治:急惊暴死、昏迷不醒。多在急救时配合使用,为儿科推拿结束手法之一。 二十

三、五指节

1.部位:手指各关节处。

2.操作方法:医者以拇食二指相对掐之。 3.作用:调和气血、开窍镇惊。

4.主治:急慢惊风,能加强各穴功能,为儿科推拿结束手法之一。

第四章常见疾病的治疗

一、感冒

病因:四季均有发生,尤以秋冬季最常见,多因气候突变,遭受风寒侵袭,肺气 不宜所致。

症状:发冷发烧,头疼体疼,鼻塞流涕,咳嗽喷嚏,食欲不振,呕吐,有汗或无汗,便秘溲赤等。

治则:解表散寒清热。 取穴:

1.发热轻的(37.5°C—38°C)平肝肺 天河水 掐五指节 10’ 15’

2.发热较重的(38.5°C—40°C)平肝肺 退六腑 提捏 掐五 10’ 15’ 大椎 指节 3.兼症:

鼻塞—加阳池 呕吐—加清胃 嗽重—加八卦 10’ 10’ 10’

以上治疗每天一次,一般的感冒,推拿一次就可好,最多2-3次可愈。推拿以后4-5小时左右,会发热更高一些,这是邪热外表之象,热持续2-3小时,则汗出烧退病愈。 附:治感冒验方: 1.生姜二钱 生葱白三寸 大枣四个 水煎顿服。

2.荆芥 薄荷 苏叶各二钱 水煎服 3.绿豆五钱 生姜三片

葱白一个 青萝卜片一两 水煎服出汗

二、支气管炎

病因: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亦可由理化性刺激如煤烟、灰尘、寒冷空气刺激引起发病,按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症状与治疗:

1.急性支气管炎:初起有感冒症状,继则咳嗽加重,可有发烧、胸闷、气促、食欲不振,初为干咳,以后痰渐多。取穴: ① 八 卦平肝肺 清胃 天河水 10’- 15’ 10’ 10’ 10’

若喘重——改逆八卦 10’

发热38.5°C以上改用六腑 ②喘重痰多(肺部有湿性罗音) 去清胃加小横纹

③唯独喘重少痰或无痰(肺部有干性罗音) 去小横纹改用四横纹。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如反复发作可成慢性。

症状与治疗:轻者仅早晚有刺激性咳嗽,重者可有发烧,咳嗽,吐痰明显,活动后喘,呼吸可带哮鸣声,日渐消瘦等。 取穴:

①可先按急性气管炎治疗,推二次后改用补法: 二马 补脾平肝 补肺 10’ 10’ 5’ 10’

②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出现发烧、喘重、痰多,此是虚中挟实症,治宜清补兼施。 取穴:

a.逆八卦 二马 四横纹 清胃 六腑 10’ 10’ 10’ 5’ 15’ b.二马 补脾 清肺 天河水 10’ 10’ 10’ 10’ 附:治气管炎验方: (1)霜桑叶 适量 烧水喝

(2)桔梗 炙甘草 百部根各二钱 水煎服

(3)梨一个 川贝母一钱 切开梨去核把川贝末填入梨核空处,把梨紧合起来,蒸食或煮水吃。 (4)中成药:三蛇胆陈皮末或三蛇胆川贝末,按说明服。

三、肺炎:

病因:以肺炎双球菌多见,其次为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多继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以冬春两季多见。

初起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有时有呕吐,继则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搧动,鼻唇紫绀,痰气上壅,烦躁不安,甚则出现高烧抽风,呕吐昏迷。 取穴:

(1)逆八卦平肝肺 小横纹 六腑 10’ 10’ 10’ 10’

若高烧引起惊厥加捣小天心,若头痛鼻塞揉阳池

(2)治疗后体温下降,咳喘减轻,少痰或无痰(肺有干罗音) 改用: 八卦平肝肺 四横纹 天河水

10’ 10’ 10’ 10’ 附: 治肺炎验方:

(1)麻黄 一钱-二钱 杏仁 2-3钱 生石羔 8钱-1两 生甘草1钱 水煎服 (2)葶苈子 二钱 大枣三钱 水煎服

四、顿咳(百日咳)

病因:本病是由百日咳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流行,任何年龄的小儿均可感染,但以乳幼儿多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故又名百日咳。

症状特征: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了有吼声,咳时面色潮红或口唇青紫,涕泪交逬,引吐痰食,夜甚于昼,甚则鼻衄,痰中带血,舌下有小粒溃疡,颜面浮肿等。 治则: 宣肺泄热豁痰止咳。 取穴: 逆 小 天

(1)八卦 横纹 清胃 河水 或六腑

15’ 15’ 10’ 10’

(2)痉挛期, 咳嗽痰稠, 咯吐不利:

逆八卦 小横纹 六腑 小天心

10’ 10’ 10’ 5’

或肺俞拔火罐2---3次,可缓解痉挛。

(3)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

二马 清补脾 小横纹 天河水

10’ 10’ 10’ 10’ 附:治痰要穴:

燥痰(干性罗音)——四横纹 湿痰(湿性罗音)——小横纹 热痰(脉滑有力)——六腑 寒痰(脉弦滑)——外劳 虚痰(脉弱无力)——二马 附:治百日咳验方:

1.鸡苦胆一个 白糖适量

用针刺破鸡胆,将胆汁烘干,加入适量的白糖,碾末调匀,一岁内分三天服完,二岁两天服完,二岁以上一天服一个,每天分2——3次服。

2.大蒜五钱 白糖两

大蒜捣烂加糖,开水一杯,浸泡5小时,每日一剂。三次分服,连服4—5天。

五、麻疹:

病因: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广泛的实行了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发病率大大降低。 症状:

初起有发热,流涕、目赤,羞明,眼泪汪汪等,明显上感症状,继则呕吐,大便稀、发烧2—3天可于颊部粘膜及唇内侧出现白色点状麻诊斑,一般发热3天,开始出疹,先自耳后,颈部开始,渐及面、胸背、四肢、透发后2—3天开始消退,留下棕色色素沉着斑。 取穴:

1.正常疹子:发烧不高(39°以下)平肝肺 天河水 清胃

10’ 10’ 10’

2.高烧(39.5°—40°以上)麻疹透发不好(并发肺炎)。 六腑平肝肺 清胃

20’ 10’ 10’ 喘咳重者加八卦

3.黑疹子——疹色紫暗,高烧喘嗽,一般多因用发物太过。热甚而致;或护理不当,过于保暖。治宜,大用清热解毒之法,佐以透发。 取穴:外劳 六腑平肝肺 清胃 20’ 15’ 10’ 10’

喘重???——加四横纹,惊悸抽风——加小天心

4.白疹子——疹色淡白,稳而不透,昏迷嗜睡,四肢发凉,面白唇青,泄泻等。此乃气血虚弱,元阳不足,不能抗毒外出所致。治宜:大补元气,活血透毒。

取穴 :

1.多推:外劳宫、平肝肺、二马、天河水。 2.体温不升,体质虚弱者,改用下穴: 多推:三关、平肝肺、外劳宫。

再服用香菜水一般可出,若再不出者,可用刮痧法,用硬币沾水在前后肋间刮之,或刮分八道穴也可。

附:治麻疹验方:

(1)芫荽适量,烧水服,是最好的发物,疹出不透可用鲜芫荽蘸热黄酒搓五心,麻疹很快可出。

(2)透发麻疹:芫荽两棵、鲜茅根五钱水煎代茶。 (3)蓖麻子去皮和鲜萝卜叶捣烂,搓五心,疹可随之而出

六、腹泻

本病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主要由于消化道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所致。可分四型。 1.伤食泻:

病因:乳食过饱、恣食肥甘、损伤脾胃。

症状:口嗳酸气、口渴恶食、腹热胀满、泻时腹痛、泻后痛减、小便赤涩、大便色黄白、臭如败卵、或兼呕吐。

伤乳泻者,大便色黄白,内有奶瓣,或呈蛋花样。 治疗:

(1) 轻症——大便日5—6次 取穴:八卦 清胃 天河水 10’ 15’ 15’

(2) 重症——大便日十余次,有脱水现象。 取穴 :八卦 清胃 天河水 利小便 10’ 15’ 15’ 10’

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

(3) 日久病实体虚者,大便消化不良、尿黄、脉滑无力者。 取穴:八卦 二马 清胃 六腑 10’ 10’ 10’ 10’ 2.热泄: 病因:内因肠胃积热,外感不正之气以致运化失职而发之。

症状:泄时暴注下迫, 大便色黄赤,泄多黄水,有热臭,口渴烦燥,腹痛身热,溲少而黄,肛门灼热.取穴: (1) 六腑 清大肠 清脾胃 下推七节骨

15’ 15’ 10’ (2) 八卦 清胃 六腑 10’ 10’ 15’

推1-2次症状减轻,可酌情改用: 八卦 清胃 天河水平肝

10’ 15’ 15’ 5’ 3.寒泄

病因: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以致寒邪凝结中焦,脾失运化所致。

症状:腹疼肠鸣,泄泻清彻,或白水泻,或色绿,小便清白,面色淡白,口气温和等。

取穴:外劳 清胃 天河水

20’ 10’ 10’ 4.脾虚泻

病因:体质素弱,饮食不节而患泄泻;或久泻伤脾,失司健运。

症状:食后作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色淡黄、重则完谷不化,腹胀不渴、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等。

取穴:(1)轻症: 外劳 清补脾平肝

10’ 10’ 5’ 有热者加天河水

(2)重症:

二马 清补脾 清补大肠

10’ 10’ 15’

附:治腹泻验方

(1)炒神曲 焦山楂 炒谷麦芽各三钱 鸡内金钱 水煎服。

(2)鲜白扁豆花两 水煎服。

(3)伤暑腹泻:火香二钱 炒扁豆三钱 生车前子三钱水煎服,加白糖适量日分三次服。

(4)脾虚泄泻——炒山药 生山药各等量共研细末 小米汤或开水送下。1——2岁每次服3分,3——5岁每次服5分,5岁以上每次服一钱。

(5)无花果枝、叶适量 烧水洗脚及小腿。

(6)高粱酒 白矾二钱

将高粱炒熟与白矾混合,共研细末,每次服钱日三次开水送服。

七、痢疾

病因: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主要由于恣食生冷,或食被污染的食物,内伤脾胃,外感暑湿疫疠之邪,而生湿化热下注于肠,酝酿成痢。 主要症状: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含有脓血。

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1.急性痢疾:分二型:

(1)赤痢:痢下色赤、腹泻、里急后重、烦渴引饮、喜冷恶热、小便短赤、舌赤唇干。 治则:清肠泄热,化湿通滞(先清后补,大清即愈) 取穴:

体温高时1六腑 清脾胃 清大肠 利小便 下推七节骨

15’ 10’ 15’ 5’

2六腑 八卦 清大肠平肝 下推七节骨

15’ 10’ 15’ 5’

体温退后1清大肠 独穴推40’

2清补大肠 运水入土 清小肠

15’ 10’ 10’ (2)白痢:痢下色白、肠鸣腹痛、面唇青白、渴喜热饮、小便清白。 治则:温中化湿,利气调中。 取穴:外劳 清补大肠 清补脾

10’ 15’ 10’

有热者加天河水,平肝。

体虚者加二马

2.慢性痢疾:急性期治疗不充分,以致病程迁延二个月以上者为慢性。 主要症状:腹痛、腹泻反复发作、或大便次数较多而脓血便不明显。

治则:补中益气,清肠固涩。

取穴:

1清补大肠,独穴推40’效佳。

2外劳 清补大肠 二马平肝 15’ 15’ 10’ 5’

附:治痢疾验方

1.白头翁三钱 黄拍二钱 黄连一钱 秦皮二钱 水煎服。 2.葛根三钱 黄芩二钱 黄连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3.紫参三钱 水煎代茶。

4.鲜马芷苋二两 大蒜两瓣 共捣烂一次服下。

八、疳积病(小儿营养不良)

病因:本病主要是由于母奶不足或喂养不当所致。或早产儿,长期生病如腹泻,慢性痢疾,结核病等也常是致病原因。

症状: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肚大坚硬、青筋暴露、懒进饮食、大便臭秽(长期消化不良)、小便浑浊。 治则:消导攻积、补脾健胃。 取穴:

① 二马 补脾平肝

15’ 15’ 5’ 腹胀重——加四横纹 有痰者——加八卦 ② 腹痛明显者改用: 外劳 补脾平肝 15’ 15’ 5’

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病有特效。 附: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手三阴经脉所过之处,位于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中节纹。 针四缝可以清热除烦,通调百脉,治疗疳积,特别适用于烦躁明显者。 附:治疳积病验方: ①鸡内金三钱 山楂二两 共研细末,每次服5分,日二次。 ②肥儿丸 按说明服。

九、口疮

病因:口疮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的炎症性的病变,多见于上感或高烧之后。多因内热蕴于心脾二经,循经发于口舌所致。

症状:舌尖红赤,舌有白色溃疡,流口水,往往因疼痛而吮乳困难。重者发烧,烦躁不安。 取穴:

① 清胃 天河水 四横纹

15’ 15’ 10’ ② 清脾胃 天河水 15’ 10’

发烧——改用六腑;流口水重——加小横纹;烦躁惊悸——加小天心。 外用柿霜、西瓜霜,或冰硼散涂口腔。 附:治口疮验方

1.吴茱萸末五钱 分二次用醋调成糊状,糊患儿足心,用布固定,晚上敷,次晨取下。 2.生地五钱 木通二钱 竹叶二钱 灯芯五分 甘草稍钱 水煎服 3.石榴皮 烧存性,研为细末,搽口内,每日二次。

十、便秘

病因:多因喝水太少,肠中积热,或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营养不良,致大肠机能不正常而引起。

症状:大便秘结,排便费力,几日一行,重者肛门裂出血或脱肛。 取穴:

① 清脾胃 清大肠 运水入土平肝 10’ 15’ 10’ 15’ ② 略带热像者:

运水入土 清大肠平肝肺 天河水 腹胀加四横纹 10’ 15’ 10’ 5’ ③ 独揉神阙10—15分钟 很效 附: 治便秘验方:

1.麻仁滋脾丸2.肥儿丸3.润肠饮:蜂蜜三钱 盐五分 二岁者一次服下 十

一、脱肛

病因:多由小儿体弱,脾肺气虚,或泻痢日久所致。 症状与治疗:

① 肛门脱出不收,红肿刺痛,作痒者属实热。 取穴:

清大肠 八卦 外劳 六腑(天河水) 10’ 10’ 10’ 10’ ② 精神萎靡、体弱无力、食欲不振、不甚肿痛者、大便时肛门脱出,属气虚。 取穴:①二马 补脾平肝

15’ 15’ 5’ ②外劳 清补大肠 补脾

10’ 15’ 10’ ③ 二马 清补脾 清补大肠

10’ 10’ 15’ 上推七节骨或灸百会 附:治脱肛验方:

刺猬皮粉二两 和面半斤加蛋、糖适量调味,烙小饼20个,随意服之。 十

二、遗尿

病因:多因下元虚寒、膀胱不约所致。

症状:平素体弱、面色苍白、肢冷无力、饮食无味、白天小便频数、夜间梦中小便自遗或大便溏泻等。 取穴:

① 体质虚弱者:

二马 补肾 运水入土平肝 有热者加天河水。 20’ 15’ 10’ 5’ ② 身体尚健者:

清补脾 清小肠 天河水平肝 10’ 10’ 5’ 10’ 附:治遗尿验方:

1.桑螵蛸、益智仁各五钱 水煎服

2.鸡肠一具,焙干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次一钱至二钱,开水送下。

三、水痘

病因:多为湿邪内蕴、时邪外袭、郁于肌表而发。

症状:初起具有上感症状,发烧,畏寒,面赤烦躁惊惕,或上述症状轻微,在不知不觉中出痘,先面颈—胸背—四肢,初为米粒大小红赤色疹子,突出于皮肤之上,一出即灌清浆,作痒,随出随靥,数日结痂脱落。 取穴:

① 高烧: 六腑 清胃 咳嗽烦躁加平肝肺。惊厥加小天心。 20’ 10’

② 低烧:清胃 天河水 清肺 15’ 15’ 10’

一般推拿一次即可,痘出后不需要再推拿。 护理注意多喝开水,不要吃酸、凉的食物。 附:治水痘验方: 1.双花三钱 连翘二钱 薄荷一钱 蝉蜕一钱 水煎服 2.芦根五钱 烧水服

十四、目赤痛(急性结合膜炎) 病因:结合膜为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眼眵增多流泪;眼睑红肿胀痛;球结舌膜充血;自觉眼热痛、怕光、发痒,眼内有异物感,二便秘涩。 取穴:

① 二马 六腑 小天心

10’ 10’ 10’ ②平肝肺 天河水 小天心

10’ 15’ 10’ 附: 治目赤疼验方

① 鲜蒲公英二两 烧水内服喝洗眼 ② 菊花、双花各三钱开水浸泡洗眼和内服 十

五、痄腮(腮腺炎)

病因: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流行于冬、春两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学龄期儿童患病的最多,多由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症状:发病时,先发冷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嗓子痛、继之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连耳垂都肿起来,但 不痛,舌苔黄腻,有时可并发睾丸炎、脑膜炎。 取穴:

① 六腑 清胃 20’ 10’

② 六腑 天河水 每日一次,3-4次可消。 20’ 10’

男孩可并发睾丸炎——睾丸红肿下坠 取穴:

① 二马 补脾 清小肠 15’ 10’ 10’

② 二马平肝 清胃 天河水 15’ 10’ 10’ 10’ 附: 治痄腮验方:

① 赤小豆粉适量加入蛋清或陈醋调敷患处。 ② 内服六神丸。

③ 蛇蜕一段 鸡蛋二个将蛇蜕切碎,用香油少许合而炒之,食用。 ④ 大青叶三钱 双花五钱 薄荷二钱 黄芩二钱 甘草 水煎服 ⑤ 板蓝根三钱 蒲公英三钱 水煎服 十

六、急惊风 病因:

外因——外感时邪

小儿体属纯阳,感受六淫,最易化热,热熬津液,凝结为痰,痰闭心包,蒙闭清窍。 内因——乳食积滞

小儿乳食不节,郁结肠胃,停留成痰,因痰生热,因热生风,风热相煽,血气并走于上,则神昏谵妄,抽搐等症发作。 不内外因——大惊卒恐。

小儿神气怯弱,猝见异物,乍闻异声,最易形成惊风。因惊则伤心,恐则伤肾,心主血肾主气,气血紊乱则神志不宁,精神紊乱,肝风煽动,即出现惊厥,故急惊风是属阳,属热的实症。 症状:

前驱期症状: 呕吐发热,烦躁不安,睡眠惊惕,或摇头弄舌,咬牙龃齿,时发惊啼。 主症: 暴发壮热,神志昏迷,两目窜视,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痰壅气促,大便秘结,小便涩难,手足抽搐等。 治则: 开窍镇惊,清热熄风。 1.急救:

①为缓解痉挛——拿列缺,掐人中,掐揉仆参,大敦,掐百会。

②配合针刺———百会、风府、耳门、听宫、听会、端正。在惊风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内两颊络脉刺出血,可以很快制止角弓反张,四肢抽筋的危候。

痰涎壅盛加刺咽头两侧出血,并针刺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 或随症加减使用:哑门、涌泉、丰隆、合谷、太冲、印堂、十宣、大椎穴等。 2.抽风缓解后,取下穴推拿治之: 退六腑平肝肺 天河水 小天心 20′ 10′ 10′ 5′

胸闷加八卦 头痛或角弓反张加阳池 拿精灵 威灵 掐五指节(每节掐五次) 附:治惊风验方

1.外用吴茱萸末五钱蛋清或陈醋调糊敷足心。

2.内服薄荷汤:灯心五分 薄荷二钱 蝉退二钱 勾滕三钱 水煎服。

3.外用桃仁七个 栀子七个 杏仁七个 带皮尖砸碎蛋清一个 白面一盅,烧酒适量调敷足心

十七、慢惊风

病因:

1.脾肾阳虚:小儿禀赋虚弱,吐泻久痢,损伤脾胃,肝木乘虚而发。

2.急惊误治:急惊风误用攻伐或多服寒凉,损伤脾胃,急惊未能根治,转成慢惊。 3.先天不足:体质虚弱,一病即成慢惊。

慢惊风多属虚症。

症状:

面色淡黄,或青白,形羸神疲,手足抽搐,缓而无力,时作时止,昏睡露睛,肢冷便溏等。

治则:扶元固本,培补中气为主,作以平肝熄风。

取穴:

①阳池 二马 补脾 小天心平肝

10 ′ 15′ 10′ 5′ 5′ 痰盛加八卦,小横纹 腹痛加外劳

②腹痛腹泻完谷不化改用下穴:

外劳 补脾 清补大肠平肝(或小天心)

15′ 10′ 10′ 5′

推拿结束掐五指节,拿精灵威灵。抽风缓解后禁睡。可内服百效丸每岁一粒香菜水送下。 附:百效丸处方:勾滕六钱 薄荷六钱 全虫六个 蟑退二钱 朱砂六分 僵蚕六个 大赤金六张 以上诸药共为细末,糊丸如黄豆大,每两净药粉约做丸子500个.

第20篇:推拿重点总结

※推拿按摩的适应症:肌肉骨骼系统软组织损伤、伤筋,其他功能性疾病

※推拿按摩的两个要素:手法、治疗部位 ※推拿按摩筋伤的作用原理: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祛瘀、滑利关节 ※推拿按摩的禁忌症

1.有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和各种骨病的患者。2.在软组织损伤早起肿胀较重的部位。3.有出血倾向者。4.孕妇及经期妇女的腰骶部和小腹部。5.醉酒及精神失常等与医生不合作者。6.有严重心肺等疾患者。7.皮肤破损处。8.传染病患者。 ※颈椎病概念(名解):由于颈椎间盘及其之间的关节、关节囊、韧带、椎体的退行性改变,出现颈椎失稳,产生骨质增生、韧带及关节囊肥厚或钙化,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段脊髓、椎动脉或颈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候群。又称:颈椎综合征、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分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混合型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

1.脊柱退变是其内因;急慢性损伤是其外

因;先天异常加速颈椎退变。

2.内外因造成脊柱退变髓核脱水,椎间隙

变窄,韧带、关节囊松弛,造成脊柱稳定性下降,椎骨对其不稳产生代偿性骨质增生、钙化。

3.急慢性损伤、风寒湿外邪侵袭是颈椎病

发病的诱因 ※落枕的手法治疗 1.按揉松筋: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软性压迫;2.点揉痛点:消除颈部软组织局部炎症; 3.拔伸减压:牵引颈椎;

4.摇法助动:在拔伸下的摇动、牵拉,减轻深层软组织的痉挛;

5.扳法复位:调节颈椎的骨性关系,减轻深层软组织的痉挛;

6.推擦通经:寒则热之,散寒止痛。※推拿按摩怎样治疗头痛(简答) 治则:通经络,和气血

基本疗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头面部操作:轻抹前额(开天门),分推前额(推坎宫),点揉太阳及少阳五穴、点按头顶(拿五经)、点揉风池,枕后穴位分经辩证治疗。

颈项部操作:揉拿颈部颈椎脊柱整复;远端取穴——经络辩证取穴;脏腑气血津液辩证治疗。

※背部的经脉触诊(5分经脉与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

※穴位定位

命门:腰2-3中间的凹陷

肾俞:命门旁开1.5寸,腰3横突端部 ※腰部软组织劳损压痛点(填空):脊柱两侧腰肌,或韧带,或筋膜起止点处。

※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压痛点:腰4~

5、腰5~骶1旁、骶棘肌起点处、腰3横突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压痛点:结节间沟处压痛,结节间沟下方有时也有压痛。 肩俞穴压痛:冈上肌腱 天宗穴压痛:冈下肌腱

肾俞穴压痛:L2~3椎间关节关节损伤 志室穴压痛:下分三腰椎 维道穴压痛:髋腰肌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名解):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失去弹性,产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造成椎间盘膨出、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根产生腰腿痛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填空)20~50岁的中青年人,男多于女。L4~5椎间盘突出最多,50%左右;L5~S1椎间盘突出,45%左右;L3~4最少。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

1.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或麻木、发凉,常波及至足。

2.腰椎生理曲度减少、消失,甚至反张。3.脊柱侧凸 4.腰功能受限

5.压痛伴有放射痛、叩痛伴有放射痛 6.坐骨神经牵拉性试验阳性 7.腹压增高性试验阳性

8.跟、膝腱反射对称引出或减弱或消失 9.肌力改变

10.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感觉改变 11.日久可出现肌肉萎缩

12.CT、MRI可出现相应病理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指征

1.反复发作者2.经过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3.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者4.伴有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者。

腰椎管狭窄主要临床表现:腰腿痛、麻木为主,间歇跛行。

※冈上肌腱炎疼痛弧:在肩关节外展60度~120度时,肩峰与肱骨头之间距离最小。疼痛出现在肩关节外展60度~120度时,不足或超过这个角度时无疼痛,此现象为疼痛弧

※冈上肌腱炎临床表现

1.肩外侧疼痛,疼痛弧存在2.肩关节活动受限者少见3.大结节外上方压痛4.X线片 ※冈上肌腱:(肩峰下撞击、挤压)起于肩胛骨的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的正上方。 ※如何诊断冈上肌腱炎肩外侧疼痛,肩俞穴位置有压痛,肩的外展疼痛弧60度~120度,主动活动受限。

※肩周炎定义:因肩部广泛粘连,以肩部广泛疼痛和功能广泛的首先特点的疾病。临床表现(病理变化):1.肩部夜间痛慎、牵拉痛2.活动受限:各方向都受限,主被动活动受限3.广泛压痛(肩关节周围压痛) ※网球肘:肘关节外侧压痛 ※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步骤 按揉松筋、点揉疼点及穴位关节囊及肌腱局部穴位。远端穴位肩部摇法,各个方向牵拉痛(前展、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环揉击打结束。

※髌骨软化症最好的自我锻炼方法: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联系仰卧抬腿。

※腰部常规按摩推拿的操作程序(8分)

※脏腑病症的手法治疗: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协调脏腑阴阳。

※颈椎病交感型引发头面胸部脏器及上肢症状

※胸椎紊乱引发胃肠不适,胃脘、胀满、嗳气

※腰骶椎紊乱会出现尿遁,刺激症如妇科及下肢病症。

※痰浊头痛:摩腹、揉腹

※小儿推拿基础(选择、填空) 捏三提一:捏三下,向上提一次。

捏法的操作功效: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对失眠有一定的作用。

脾 大拇指 肝 食指 中指 心 肺 无名指 肾 小指 旋推为补

开天门: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坎宫:用两拇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

四横纹: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关节横纹处。 外劳宫:治风寒表证 推三关: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

清天河水:用食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

脾虚泻处方(填空)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推拿主持词.doc》
推拿主持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