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政治经济学教案

《政治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代码 4010501

二、课程名称

(1)中文名 政治经济学(Ⅰ)

(2)英文名 Political Economics(Ⅰ)

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四、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层次

全校经济学类各专业以及管理学类各专业,本科层次

2、学时与学分数

周学时6,17周共102学时;3学分

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是学科基础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政治经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对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指导意义,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本质,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提高学生应用经济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先行、后续课程

无先行课程。后续课程为《政治经济学》(Ⅱ)、《西方经济学》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试方式为全校统一闭卷考试(校级教考分离),卷面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五、纲目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习意义;难点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基本含义和内容,理解和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基本经济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所有制与产权、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难点是所有制与产权。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知识拓展,不作考试要求)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学生自学,不作考试要求)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二、分工与协作

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品、价值的基本概念,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及其内在矛盾、劳动价值理论、价值规律;难点是劳动价值理论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一、商品经济

二、使用价值和价值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四、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第二节 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

二、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第三节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市场经济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货币流通规律有初步的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教学重点是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难点是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规律。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学生自学,不作考试要求)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

一、货币的层次(知识拓展,不作考试要求)

二、货币乘数(知识拓展,不作考试要求)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及其价值增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资本集聚、资本集中、资本经营和资本循环周转规律有初步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资本价值增值、资本集聚、资本集中和资本循环周转;难点是资本循环。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第一节 资本及其价值增值

一、资本的含义

二、资本的形态和构成

三、资本价值增值和利润 第二节 资本经营

一、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

二、资本经营(知识拓展,不作考试要求) 第三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的循环

二、资本的周转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社会总产品的含义、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以及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简单再生产及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等市场态势的变化;培养同学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我国的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是两大部类的划分理论、社会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教学难点: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 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第二节 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实现条件

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基本实现条件 第三节 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二、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四节 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学生自学,不作考试要求)

一、供求平衡与不平衡

二、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基 础 训 练

一、名词解释

社会资本

单个资本 两大部类 三次产业 扩大再生产

买方市场 卖方市场

二、思考题

1、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3、试解释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 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4、结合实际,分析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特点。

三、社会调查

调查太原目前市场水果供求和竞争的情况。要求写一篇调查报告。

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信用和信用制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虚拟资本和股份制的知识有初步的掌握。

教学要求:准确理解虚拟资本的本质,运动的特点,实际资本的关系,以及虚拟资本发展与信用的关系等;培养运用学得的知识正确认识虚拟资本及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重点是信用及其功能、银行资本、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教学难点:难点是资本与虚拟经济。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和信用制度

一、信用的产生及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二、银行和银行资本

三、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 第二节 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一、虚拟资本的产生

二、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第七章 竞争与垄断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竞争的特征与功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市场类型的相关情况有初步的掌握。

教学要求: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垄断与竞争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无论是过度竞争,还是垄断,都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要保护有效竞争,同时又要反对垄断。

教学重点: 重点是市场竞争类型;

教学难点:难点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竞争引起垄断

一、竞争的特征与功能

二、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和垄断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

二、垄断利润

第三节 有效竞争与反垄断▲

一、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二、有效竞争与反垄断政策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生产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教学要求:准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基本方法,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教学重点:重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资本总公式、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

教学难点:难点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三、剩余价值率

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利润、地租的本质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同学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

教学重点:重点是工资的本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地租。 教学难点:难点是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三、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 第二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三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三、资本主义地租

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知识拓展,不作考试要求)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现代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同学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

教学重点:重点是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

教学难点:难点是企业组织和治理结构。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一、企业的含义

二、企业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第二节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资本主义的个人业主制企业▲

二、从自然人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

三、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变化

第十一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又经历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了解和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把握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的特征。

教学重点:重点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教学难点:难点是垄断的具体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一、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国家干预的目标

二、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手段

三、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后果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表现、影响、矛盾以及二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实质及其后果;进一步加深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发展趋势及其内在矛盾的认识。

教学重点: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教学难点:难点是经济全球化的矛盾。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表现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矛盾▲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矛盾

第三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理解资本积累、经济周期的含义;进一步加深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认识。

教学重点:重点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基本矛盾。 教学难点:难点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一、资本积累

二、资本积累的两个社会经济后果

三、产品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 第四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章士嵘.《〈资本论〉的逻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3、毛蓉芳:《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

4、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5、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3年各期中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

推荐第2篇:政治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通过学习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的性质及其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它研究经济事物所使用的主要方法。

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

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2、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和任务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3、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运用的根本科学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活资料。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另一方面,人类劳动是一切社会赖以旋转的轴心,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其他生活方式,决定着人类社会形态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条件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必然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 2.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类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内容。社会生产力就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包括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过程。从这个过程的结果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表现为生产资料;人们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只有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物质财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3.在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和生产工具。首先,劳动力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生产资料要由人来改变和使用,生产工具也要由人来创造和改进,离开了劳动力再好的生产资料也无从发挥作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类引起、调整、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其次,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状况,制约着生产力可能发展的程度;生产工具作为人类生产技能、经验和知识的物化形式,它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和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指示器。

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革新,自然资源的开发,新的原材料发明和利用,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组织等等,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认识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出发点。政治经济学考察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对其本身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的界定。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主要是指它所具有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性质。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基础上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1.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任何生产都是社会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狭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但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一个连续进行和不断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含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最基本的环节,其中发生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都属于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广义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着它们的性质和特点。狭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广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都取决于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基础之上,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

2.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首先,各个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其次,各个社会集团内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这种关系的性质同样是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2)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两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分配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包括产品分配的原则、方法和份额等方面的内容。首先,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分配关系的性质。其次,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还要受到生产力和其他经济条件的制约。最后,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3)交换关系。它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果产品属于生产资料其交换是与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消费品的交换则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首先,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交换的性质和形式。社会分工决定交换的必然性,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和社会形式。其次,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4)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消费广义地说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类社会的消费在其本来意义上说是指生活资料的消费,满足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的。消费不仅是一个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它包含着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首先,消费要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其次,消费关系要受到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最后,消费关系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社会生产关系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狭义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另一方面,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并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上述四个方面经济关系的统一。

3.社会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经济体制来实现。经济体制就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要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求。一方面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经济体制,生产关系总是要求一定的经济体制与其性质相适应,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限制作用,通过经济体制来实现的。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对生产关系也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完善的经济体制能够较好地体现生产关系的要求,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巩固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经济体制存在着某种弊端或缺陷就会限制生产关系本身优越性发挥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和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规律。

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构成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根本动力。政治经济学必须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才能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经济形态。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部分性质变化。在一定生产关系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局部的调整和变化。其次,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也就会随之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在根本性质上就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如果人为地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就会破坏或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可能变化的程度。变革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因此生产关系方面的每一种变革,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如果人为地跨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过早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每一次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在生产关系大变革之后才发生的。只有生产力的大发展,才能使新的生产关系得到巩固。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然后才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变革。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是指,一种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可以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不变,并能够容纳生产力在其中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体。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总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形成的。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决定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思想政治路线的确定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则对其具有保护作用;反之,则对其具有限制和破坏作用。适合经济基础变革性质要求的新的上层建筑,在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巩固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上,否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否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必然陷入机械唯物主义。 3.揭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规律,必须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包括在研究范围内。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与变革。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据;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只有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才能揭示出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才能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及时适当地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只有了解了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发展的状况,才能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对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曲折性做出科学的说明。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是一条支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会存在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新旧生产关系的更迭;决定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上升演进的全部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在其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诸多社会形态。科学地认识这一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并且揭示出它在人类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人们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需要。

二、社会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表面的经济现象,在这些经济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普遍地、反复地和经常地发挥作用的力量。这种客观力量作为经济规律决定着经济现象必然的发展运动趋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规律只是一种倾向或发展趋势,而不是直接实现的。经济规律既要通过经济现象表现出来,又被经济现象所掩盖。因此认识和发现经济规律就要从经济现象入手。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经济过程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经济规律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形成的,因此经济规律必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便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还表现在其作用上,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经济规律,它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挥着作用。既使人们认识到了社会的发展规律,还是不能人为地跨越它的自然的发展阶段。人们即不能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经济规律。人们必须承认和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都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经济规律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相同的客观性。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去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正是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3.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自然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独立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由于存在条件的特殊性质自然物质运动规律一般是经久不变的。经济规律说到底是人们自身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过程中的活动规律;多数经济规律则会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不同的社会集团对待同一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往往具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甚至引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而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一般不会导致这种结果。

4.经济规律的类型。按照经济规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经济规律表示着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由于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状况不同,规律的作用范围、程度和形式也会不同;一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这类规律表现着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生产关系特有的本质特征。

5.经济规律体系。每个社会都有许多经济规律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总有一条经济规律在该社会经济运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发展方向,这种经济规律便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论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还运用了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及其它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历史过程的研究,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在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中,分析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揭示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它的基本方法。坚持这种基本方法,就要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坚持以下基本观点:

1.唯物的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应当以“理性”、“正义”或人的的主观意识和心理因素出发,而应以客观存在的物质生产过程出发,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固有的规律性。把社会运动看作是一种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2.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法把社会生产关系视为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社会有机体。辩证法对现存社会生产关系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它的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都是从不断发展变化中或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与不同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任何社会经济制度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都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不存在凝固和永恒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3.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一切社会生产过程发展变化的决定性的原因和力量,在于它内部固有的矛盾性。社会经济过程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运动永不枯竭的源泉。政治经济学要揭示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运动规律,归根结底就是要揭示它的特殊的经济条件,矛盾的特殊内容、特殊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从而揭示出它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和规律性。4.阶级的观点。经济关系最本质的内容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中的矛盾表现为各个社会集团间的矛盾和斗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运动规律时必然要分析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及其内部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它形成的根源和实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然申明自己具有深刻的党性和阶级性。

二、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1.从具体到抽象。从具体到抽象,也就是理论研究要从具体的客观经济现象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占有实际材料,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辩证地分析,探索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经济运动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经济理论研究,首先要求充分地占有材料,充分地占有材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坚持辩证思维的理论研究过程,也就是对客观经济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透过经济现象发现经济事物的本质,揭示经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这也就是人们对客观经济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 2.从抽象到具体。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叙述的方法,也就是安排理论体系的方法。从抽象到具体,就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进程从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复杂和具体的经济理论范畴,通过经济理论范畴的上升和转化,把客观经济运动和发展过程在理论上再现出来。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含着多重的规定和关系,正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总和,所以是具体的。人们在理论上阐明这种经济事物,首先需要对那些最简单和最一般的经济范畴做出理论分析,然后逐步深入分析那些比较复杂的经济范畴,直到最后对这一社会经济关系做出全面的、完整的、具体的理论阐析,在理论范畴上达到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3.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经济过程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发展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在研究工作完成后,现实的经济运动过程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方法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出发,通过研究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对经济过程本质的抽象理解和把握。叙述方法是从最简单的经济理论范畴出发,通过分析逐步上升到表象的经济理论范畴,达到对经济过程本质与现象统一的说明。这里作为出发点的具体是复杂现象的浑沌堆积,作为结果的具体则是多种规定的综合即有规则的整体。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这里的逻辑是指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从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分析开始,逐步上升到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理论范畴的逻辑进程。历史的研究方法则是指,按照历史的真实发展进程来把握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运动规律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人们的逻辑思维进程是社会经济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逻辑进程要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理论逻辑进程与社会经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相一致。逻辑再现了历史。这是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相统一的基础。这种一致性集中地表现在,历史进程所遵循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是一致的。科学理论所阐明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已经被人们认识了的历史必然。真实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而逻辑进程在阐发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时,则要排除历史进程中的偶然因素和现象以及各种曲折的过程,使社会经济进程中所包含的客观规律清晰地表现出来。

四、其他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和阐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范畴的本质即内在联系时,除了上述主要方法,还经常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新的方法论。这些方法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有力地拓展了经济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加强了经济理论的深度和实际应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自然科学和西方经济学某些分析方法的借鉴和运用,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 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再生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方面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5.怎样科学界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6.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7.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

8.为什么说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支配着社会形态的演化过程?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研究方法及特点是什么? 10.如何把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1-3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商品学说、货币学说和价值规律学说的有机统一。学习重点包括:商品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的理论,商品内在矛盾的理论;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和货币形式的发展的理论;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机制、作用后果的理论等。

通过学习要全面掌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商品经济一般的各个基本范畴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与转化,初步领会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一定生产方式下物的分析揭示该种生产方式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方法。劳动价值论的学习为理解剩余价值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

(一)分析现代市场经济要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

对商品的分析是对整个经济体系分析的起点,这是基于以下原因:

1、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财富的最普遍形式。在前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形态下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中,劳动产品或社会财富都是以直接的自然形态存在的,以直接消费为目的,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劳动产品或社会财富才普遍以商品的形式存在,成为这个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商品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经济关系。

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乃至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有多种形式,譬如,货币、资本、证券、地产等,但是从这些形式追溯下去,都要追溯到商品上。因为,这些财富形式都是一定量价值的体现,要回答价值是什么就必然要追溯到对商品的分析。

3、商品所包含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一种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存在着多种矛盾,这些矛盾中最根本的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但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并且是借助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的矛盾表现出来的,因此,不了解商品所包含的矛盾,就不能全面了解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各种矛盾形式及其原因。因此,从对商品的分析开始,使政治经济学解剖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及市场经济有了一种科学、合理的起点。

(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简单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体现着生产者在分工条件下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构成的。

2.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与任何一般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一样,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相比的特点是:它的使用价值具有社会属性,它必须要满足别人的需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与其它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在私有制和分工条件下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即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否则就不能用于交换;只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人类劳动凝结在里面,就不构成劳动产品,因而也就没有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虽然也包含着人类劳动,但如果不进入交换就不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也就不形成价值。对立性表现在:商品虽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它只能直接表现为使用价值,却不能把自己表现为价值,生产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卖者或买者手中。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属性。

(一)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由劳动的目的、对象、工具、方法、结果决定。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各种不同形态的具体劳动是形成人类劳动分工的基础。

(二)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属性,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但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同时进行,不可分离的。

(四)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但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自发形成的,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商品价值量的比较: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的一般劳动者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与复杂劳动的区分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因而这种区分具有相对性。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相当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其折合比例是长期交换中自发形成的。作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标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指的是不同的独立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量的对比关系,而不是同一生产单位内部分工的生产者之间的劳动量对比关系。在同一生产单位内部,不同劳动者之间不以独立商品生产者身份互相对待,所以不存在复杂劳动折合成简单劳动的关系。

(三)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的指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①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③生产组织形式;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⑤自然条件等。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反比关系是劳动二重性在劳动生产率变化中的表现形式。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一)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条件

1.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阶段。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二)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商品生产者为实现私人利益而自己进行的劳动。商品生产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或局部独立经济利益决定的。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在社会分工体系下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为他人或社会需要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商品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社会分工所赋予的。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在分工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它们实际上是社会劳动,但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或商品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益使这种社会劳动直接表现为互不相干的私人劳动,这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把商品由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价值形式。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产品转化为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表现为价值的原因。

商品交换能够成功,就表明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需要,他的私人劳动也就转化为社会劳动。但是当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不能从质上或量上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时,私人劳动也不能顺利地转化为社会劳动,这就使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五、商品拜物教

拜物教是马克思经常用来反映一般商品经济乃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一类特定现象的用语。它是指在商品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产品在人们面前表现出的神秘属性。商品拜物教是指商品在人们面前表现出的支配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属性,譬如,人们认为价值是商品物的属性。同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有时表现出价值很大,有时又只有很小的价值。商品在市场上价值大小直接影响着在生产者的命运,如果商品能够顺利地高价出售,生产者就可以换回更多别人的产品,如果相反,生产者就只能获得较少别人产品,甚至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再生产。因而,商品、价值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运动使它们成了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东西。商品作为劳动产品,本来是人们劳动的产物,但在商品经济关系下却反过来支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使经济过程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这样就产生了人们对商品的神秘感,形成人们头脑中商品拜物教观念。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中社会生产关系在人们头脑中歪曲的反映。

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货币的产生,货币在雇佣劳动关系下又转化为资本,因而,伴随这些发展,在一般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又存在着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在拜物教观念中,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表现为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使人们对它们产生各种神秘感。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

商品具有二因素,因而也就相应地具有两种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物质形式。价值形式是指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但是一件商品的价值却不能通过这件商品本身表现出来,它只能在商品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价值形式是用另一件商品来表现某一商品价值的形式。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货币,一切商品都用货币来表现自身的价值。

(一)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的最初形态,也是价值形式的基本形态。它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为:

1只绵羊=2把斧子

这是一只绵羊的价值形式。在这个简单价值形式中,绵羊和斧子分别处于等式的两端,绵羊在斧子上表现自己的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绵羊通过斧子把自己的价值属性相对地表现出来;斧子只是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处于等价形式,即斧子是绵羊的等价物;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对立。

(2)相对价值形式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察。相对价值形式的质,指的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性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绵羊通过使自己与等价形式上的斧子相等,说明自己作为价值是与斧子相同的;相对价值的量,是通过处于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数量来表现的。这样,一件商品的价值就通过另一件商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3)等价形式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等价形式有三个特点:①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②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③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等价形式的这三个特点是货币拜物教赖以产生的基本因素。

(4)简单价值形式中,一件商品的价值属性虽然通过另一件商品表现出来了,但是这种表现是不充分的,它只表现出商品作为价值是不同于它的使用价值形态的,但是,商品价值作为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属性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在量上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也只是偶然地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相等。因此,价值要求充分表现自己性质和简单价值形式不能充分表现这一性质的矛盾推动着价值形式从简单价值形式向着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

简单价值形式反映的是原始社会共同体之间偶然的交换关系。

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2把斧子 =50斤小麦 1只绵羊 =5斤茶叶

=30尺布

=1克黄金

=其它商品

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比在简单价值形式中表现得更为充分,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等价形式上,缺乏统一的价值形式,使商品没有统一的价值表现。商品价值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无差别的,因此,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必须是统一的没有差别的。价值形式的不统一给交换带来困难。对统一价值形式的要求,促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向着一般的价值形式发展。

扩大的价值形式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两次大分工后,生产力的发展使剩余产品增加,从而商品物物交换成为经常性活动时代的交换关系。

3.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2把斧子 50斤小麦

5斤茶叶 =1只绵羊 1克黄金 其它商品

在一般价值形式上,商品价值的表现,第一,是简单的,即各种商品的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第二,是统一的,即一切商品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中起等价形式作用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因而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但一般等价物还没有最后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不利于商品交换的稳定发展。

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当作为商品的贵金属固定地占居了等价形式的地位,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2把斧子 50斤小麦

5斤茶叶 =1克黄金

30尺麻布

1只绵羊

其它商品

贵金属之所以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其特殊的自然属性有关。贵金属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而价值大、便于携带;不易变质、容易保存等,使之最适合充当表现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表现出来。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还相继产生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以货币为尺度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衡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比率,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本身的价值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由于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价格形式本身就包含着价格与价值在量上不一致的可能性。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还可能出现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不一致。所谓价格与价值质上的不一致,或者说在质上与价值的背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下,没有凝结人类劳动从而没有价值的客体也具有了价格的外观,例如,土地、证券等。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是虚拟资本以及泡沫经济产生的基础。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为了使货币能更好地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要求货币自身也必须有量的规定。为此,在技术上就有必要用某一固定的金属量作为货币单位,并把它分成若干等份,这种包含一定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就叫价格标准。在历史上,价格标准及其名称随着生产与交换的发展以及不同国家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发生着变化。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的货币。流通公式为:商品一货币一商品 (W—G-—W)。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直接的商品物物交换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交错整体形成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使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分为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分离的两个阶段,第一形态变化W——G,卖,和第二形态变化G——W,买。其中,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流通中的关键环节。一个商品在经历了第二形态变化结束自己的流通过程的同时,就是另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这样,商品流通就把整个商品界的运动联系成为一体,产生了一系列不受生产当事人控制的社会联系。

卖和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产生了只卖不买,或多卖少买的可能性,形成了以商品不能实现为特征的危机可能性。但是,在以最终为获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中,还不具有危机的现实性。

(三)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的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生产当事人之间除了买卖关系以外,又出现了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使经济中有可能形成一系列的债务链,当债务链的某一环节出现破裂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支付困难,从而产生了另一种危机即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

货币执行职能产生出两个与货币职能有关的问题,即货币的形式演变和货币流通规律。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一)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货币成为交易中转瞬即逝的东西,因而产生了以贱金属乃至以没有价值,纯粹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来代替昂贵的金银充当交换媒介的可能性。因此,在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的形式也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不断演变,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创造着实现货币形式变化的条件。在历史上,货币形式经历了贵金属、贵金属铸币(即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并标明面额值的金属货币)。贱金属铸币、银行券、无抵押的法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等形式,法币又借助银行支付功能采取钞票、硬币、支票存款账户等形式。支票存款账户又借助支票、磁卡等形式实现货币的转手。

(二)货币形式演变的内在逻辑

货币是商品内部矛盾运动的产物,它产生的根本动力是价值作为商品经济下独立的经济范畴力求获得独立化表现的要求。

马克思论述的货币产生过程科学地阐明了这种内在要求如何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最终在金银上得到体现。但是,金银只是商品经济在一定阶段上适应了充当价值体现物的要求,当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交换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金银的使用价值开始束缚货币职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束缚了价值的运动。因此,货币的职能要求货币形式进一步发展以摆脱贵金属物质形式的束缚。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它本身不包括一个价值原子,这一性质要求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货币尽量地摆脱物质形态的束缚。随着商品经济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货币便经历了从商品实体(金银)向着无形的价值符号的方向演化。因此,货币形式的演化逻辑过程就是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逐步脱离使用价值实体的过程。

四、货币流通规律

每个商品经过流通过程后就退出流通领域,但作为媒介的货币却始终留在流通领域,这就产生了流通领域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问题。货币流通规律就是揭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用一定时期内同一货币单位平均转手次数表示)。待售商品总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平均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即周转次数) 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贵金属是真正的商品,具有实在的价值,这一货币量是通过货币在贮藏手段和流通手段之间转换而达到的。但在以金属货币为基础的纸币流通情况下,由于纸币没有价值,所以纸币的流通量也是由上述货币流通公式决定的,如果发行的纸币超出了这一数量就会使纸币贬值,产生全面的物价上涨。

这种由于纸币发行量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叫做通货膨胀。但是在现代经济中人们已把由其它原因造成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都称作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种现象是通货紧缩,它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同样,当前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通货紧缩已不完全是甚至根本不是由货币发行的数量所引起的。人们把由任何原因引起的一般物价普遍持续下降都叫做通货紧缩。

在不以金属货币为基础的纸币流通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是由发行纸币的中央银行的控制。由于这种纸币彻底脱离了它的价值基础,只有根据商品的价格总水平和流通速度、以及证券市场的货币流通需要等因素来调节它的流通量。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使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发生了变化。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变成: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购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彼此抵消的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即周转次数)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实现形式。

二、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①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②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变动的。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

三、价值规律作用的社会后果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值量、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商品拜物教、货币、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价值尺度、价格、价格标准、流通手段、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通货膨胀、价值规律、市场机制、供求关系、竞争机制

2.理解商品作为政治经济学分析现代经济社会的逻辑起点。 3.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4.商品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怎样的经济关系? 5.结合现实思考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关系;

6.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如何使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表现为价值? 7.什么是商品拜物教,反思现实生活中的商品拜物教观念。 8.思考货币产生的逻辑过程;

9.货币有哪些职能?货币执行职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 10.思考货币形式发展变化的逻辑过程;

11.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如何产生的? 12.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这种背离又是如何产生的?

1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要求的?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3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 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

2、3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1-3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剩余价值理论。它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学生通过学习要重点掌握:

1、剩余价值的产生的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基本形式和变化趋势。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之所以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关键在于雇佣劳动。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它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中都是资本的始点。所以我们本章从货币转化为资本开始。

一、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

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本质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只是表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作为资本的货币则不同,它借助于商品的买和卖发生增殖。

我们用字母W表示商品,用字母G表示货币,商品流通公式是:W — G — W。资本的流通公式是:G — W — Gˊ。前者反映了G作为货币的性质;而后者表现了G作为资本的性质。这两个公式都包含着商品与货币相对立的买卖两个阶段,说明二者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虽然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都借助于商品和货币进行,但是对比之下至少有以下区别:

1、运动形式不同:前者先卖后买,公式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货币起着媒介作用,反映了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过程。后者是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商品成了媒介,反映了货币借助于商品的运动。

2、运动主体不同:前者两边都是使用价值,运动的主体是商品,反映了商品的流通。后者两边都是价值,运动的主体是货币,反映了价值的运动。

3、运动目的不同:前者是不同质使用价值相交换以满足消费。而后者是为了同质货币量的增殖,这个货币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

3、运动限度不同:以最终满足消费为目的商品交换是一种有限度的运动。以价值增殖为目的运动是一种无止境的价值增殖过程。

二、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的流通公式G — W — Gˊ中包含着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增值的矛盾。

按照商品、价值、货币的性质和交换规律,商品在流通中是以等价交换实现其价值,改变的只是价值存在形式,不可能发生价值增殖;货币在流通中作为一般等价物只是表现商品的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但是货币作为资本在流通中的却实现了增殖。

事实上,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领域发生的。无论是商品流通还是货币流通,无论是商品所有者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剩余价值。即使商品所有者能够做到贱买贵卖,结果也只能使其他人的价值减少,并不能改变流通中商品的价值总量。换言之,从流通中的商品总量来看,不等价交换的结果只能改变价值分配,不能增加价值总量。在流通领域以外,商品生产者在生产领域只是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商品的生产者在生产中用一定量的劳动创造一定量的价值,劳动量和价值量相等,不能解释剩余价值。

价值的增值过程经过商品的流通过程,也经过商品的生产过程。如果不是孤立地看这两个过程,而是把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这里的奥秘在于作为资本所有者在流通中买到的是什么商品?如果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于自己价值的商品来,那么价值增殖就可能发生。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得到了解决。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问题的关键。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雇佣劳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在任何社会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都成为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才能与生产资料结合。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劳动力成为商品社会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1.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劳动者有权“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作为谋生的手段。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劳动力是归劳动者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

劳动力作为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的大小由生产和再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从事劳动的能力,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因为劳动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创造新价值,它不仅能够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消费过程中它的价值不是像其他商品那样逐渐消失,而是重新被创造出来,并且劳动力能够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演变

1.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它是指社会生产活动中生产的主体对生产的客观条件和产品的一种排他性的占有、支配和使用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基础。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支配、使用和处置生产资料,并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从而形成生产活动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经营管理模式。

2.资本主义所有制就是以资本所有者占有生产资料,并以此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特征是:(1)生产资料由资本所有者私人占有,并采取资本的存在形式;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所有者,采取雇佣劳动的存在形式。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这种结合方式,资本所有者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2)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与发达商品经济相联系、并以价值存在和价值增殖运动为形式的一种私有制。(3)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社会化。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由单个资本家的私有制转变为集体资本家乃至国家总资本家的私有制。(4)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一种依靠资本积累和积聚不断扩大和发展的私有制。

3.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演变存在三种基本形式:资本主义个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

(1)资本主义个体所有制是指资本家依靠个人或家庭拥有一定量的资本开办企业,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事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劳动力作为雇佣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和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在这种所有制下,生产组织的管理模式建立在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为资本家一身,生产关系体现为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的对立关系。

(2)资本主义集体所有制是若干资本联合起来经营的所有制。集体资本所有制形式在发展中又有合伙经营和股份制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1)合伙经营所有制下,两个以上的资本所有者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分享收益、共担风险和债务责任。合伙企业与独资企业相比一般规模较大,能够雇佣更多的劳动者,因而体现资本家集体联合剥削更多雇佣劳动的关系。(2)股份所有制是通过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的方式将许多分散的个别资本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一种所有制形式。股份公司靠集中起来的资本,经营资本主义企业,剥削雇佣工人的劳动,榨取剩余价值。股份所有制的特点是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本所有者并不直接经营企业,而是雇用企业家来专门从事经营活动。资本所有者凭借在企业资本中的股份,定期领取一定的股息。所以,股份所有制下存在双重的经济关系:一是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二是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股份制下,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分离,使个别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是对私有制的一种形式上的扬弃。

股份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股份制主要以家族股份为核心,兼收社会分散的资本,组成股份公司。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为巨型垄断股份公司,私人垄断资本又发展为国际化的多国集体资本所有制。跨国公司是由两个以上不同国籍的私人自资本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公司形式。二战后股份资本所有制发展的新特点是:家族为核心的股份资本逐渐削弱;股票发行趋于小额化和分散化;法人资本成为一种新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3)国家垄断资本所有制是由国家占有的生产资料、自然资源和金融资产及部分用于投资的财产收入经营的资本而形成的经济关系。它的具体形式是国有企业和国家和私人共有的企业。国家所有制是一种“总资本家”的私有制。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人不能停止消费,因而就不能停止生产。在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通过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则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下,以资本与雇用劳动相结合的方式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仅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还是资本的增殖过程。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也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有目的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加工的过程,它的目的性在于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某种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但是和一般人类劳动过程不同,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由两个特点:

1、由于劳动者作为雇佣劳动出卖给资本所有者,所以劳动必须在资本所有者支配和监督下进行。

2、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所有者占有,所以劳动产品归资本所有者所有。

(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出卖,以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交换所依据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耗费劳动创造了这些新价值。如果新价值量相当于能够补偿劳动力的价值,那么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因为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在生产产品时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了新产品中,同时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其结果全部投入的资本价值被重新创造出来。如果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超过了这个量,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那么生产过程就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事实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由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和生产目的决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总是尽可能多地大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量的计算上看,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劳动力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一定点上,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超过了这个点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前者是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后者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马克思说:“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是依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经济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具体的生产要素形式。在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中这两种具体形式起着不同的作用,从而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被称为不变资本。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被改变成新产品,这部分价值只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是原有价值的一种再现,不会增多。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因为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购买劳动力的价值,还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来。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至关重要的。它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投入生产的全部资本带来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

(二)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也被称之为剥削率。用字母mˊ表示剩余价值、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则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mˊ= m/v。它表示:剩余价值率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或者剩余价值率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量是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剩余价值绝对量,反映资本投入的收益。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取决于剩余价值率和投入的可变资本数量,即剥削程度和被剥削的人数。其计算公式是:M =mˊv,表示:剩余价值量 = 剩余价值率 ×可变资本量。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依靠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是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范围内,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补偿一切消耗的生产投入价值,因此是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个范围,是价值增殖过程。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就能够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般基础。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资本家主要采取这种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因为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时候,生产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容易改变。

但是工作日的延长是有限度的。限制工作日延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二是社会道德的界限。虽然工作日的最高界限有很大的弹性,但是资本家受这两个界限的限制不能无限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时间一定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也能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种方法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条件是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减少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时间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通常是指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耗费的劳动越少,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普遍提高。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个别企业在竞争中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所谓超额剩余价值,就是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或改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那部分超过一般水平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在竞争中一旦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被普遍采用,产品的社会价值就会普遍降低,超额剩余价值也因此消失。为了不断获得超额利润,个别资本必须不断提高生产率。这样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会引起社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剩余价值因此产生。可以说,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劳动强度的提高

除了延长工作日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资本家还采用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增加剩余价值。所谓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紧张程度和繁重程度。严格来说,劳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劳动力的消耗程度。劳动强度的提高是劳动者在同样的时间内支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

通过提高劳动强度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还是绝对剩余价值?理论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从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增大劳动强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来看,这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有类似的效果,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所以有人认为,增大劳动强度而多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但是从劳动者消耗的体力和脑力来看,压缩在一定时间内较大量的劳动相当于一定强度下劳动时间的延长。因此提高劳动强度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又可看作绝对剩余价值。它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样,也受到人的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的制约。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售,因此资本家向工人支付的工资就是购买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它就是资本所有者投入生产的可变资本。工资的多少或变动还取决于劳动时间的长短或劳动产品的数量,所以从表面看,工资好像是工人的“劳动报酬”或“劳动价格”。这是一种假象,并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报酬,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因为:(1)劳动力是商品而劳动不是商品。作为商品,其价值量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如果劳动是商品,岂不是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2)劳动在出卖之前还没有支出,不能作为商品,劳动力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劳动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进行,劳动已经不属于自己,也不是商品的交换。所以在劳动市场上,买卖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按照价值规律,劳动如果是商品就应该是等价交换,工人的工资就应该是全部劳动的报酬,这无法解释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

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分开来,把劳动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是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不是劳动的报酬,更不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的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根据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工资。如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小是工资等。计时工资是劳动力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如月、周、日、小时)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不是一定时间内付出的劳动的价格。马克思批判地借用“劳动价格”这个概念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劳动价格 = 劳动力日价值/ 工作日小时数。

计件工资是按照产品数量或作业量计算的工资。计件工资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同计时工资一样,计件工资在本质上也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所不同的是,计件工资更有利于压低和克扣工人的工资、有利于对工人劳动的监督和管理、并能够刺激工人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

工人的工资数额在本质上取决于工人消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或价格,因此工资的数额必须等于消费资料的价值或价格。但在现实中,由于价格的变动,工人得到的工资常常不等于消费资料的价格。所以工资的概念由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所谓名义工资就是工人出卖劳动力得到的货币工资。而实际工资是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只有实际工资才是工人真正得到的报酬并反映工人的生活水平。在通货膨胀发生时,如果货币工资不变,消费品价格上升,工人的实际工资就会下降。

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剩余价值相比较的比例,亦称比较工资。它表示劳动与资本相对利益关系。

三、工资的变动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由缓慢上升的趋势。

劳动力价值提高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工人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数量和质量都趋于提高。(2)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生产中对新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和培训费用趋于增加。(3)由于垄断竞争和国家垄断的发展、工会斗争的加强,使得社会保险和各种福利等费用增加,也提高了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虽然,工人的工资呈现提高的趋势,但是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提高的幅度更高,因此工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相对工资是下降的趋势。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资本、劳动力商品、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个体所有制、资本主义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3.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社会化的必然性?

4.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5.现代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能否认为劳动已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为什么转化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7.如何正确理解现代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者实际工资变化的趋势?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4-

7、

10、17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9-10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4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第4-6章,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第四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资本积累理论。资本积累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运动和经济增长,都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进行的。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理解: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主要特征;

2、资本积累的实质和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资本集中与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4、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5、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因、方式和主要特征。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一、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和重复就是再生产。任何一个生产过程从连续的过程看都是再生产过程。任何生产不仅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来进行,而且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这种生产关系也随着生产过程的重复进行不断被再生产出来。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再生产从规模上看,可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以原有的生产规模,不断重复地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突出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目决定的。资本家为了尽可能多地追逐剩余价值,就必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所以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通过扩大再生产,可以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因此扩大再生产是资本进一步积累的途径。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首先分析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但是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我们必须从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入手。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地进行。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首先,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发现,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而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实际上是工人自己劳动创造出来的。在生产过程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所预付的可变资本,一次又一次地被工人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并用来支付工资。其次,工人不但创造了可变资本,还创造了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不管它的最初来源如何,经过不断的再生产过程,都会被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所替换,原有资本的任何一个原子都不复存在了。这就是说,在一次次重复的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了补偿购买劳动力价值的可变资本,创造了补偿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的价值,还创造了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第三,从简单再生产的角度看,工人的个人消费也隶属于资本。工人的消费有两种:一种是生活消费,另一种是生产性消费。前者的作用实际上是补充和恢复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的生活资料;后者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从再生产过程看,工人在这一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力,必须通过工人个人消费得到补偿,才能为下一次生产过程提供劳动力,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不断进行。

3.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一方面再生产出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条件,即劳动和劳动条件的分离,并使之永久化。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

1.资本积累及其过程。资本家把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使用,从而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市场上提高竞争能力,并不把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即用来购买新的或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让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规模增大,从而在更大规模的基础上获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

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这就是资本积累。没有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不可能的,所以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假定资本积累率不变,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因此凡是有利于增加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决定资本积累的多少。这些因素包括:(1)剩余价值率;(2)社会劳动生产率;(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的数量,等等。

3.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把一定数量的剩余价值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过程才使得再生产在扩大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表明,扩大再生产以资本积累为前提条件,资本积累实际上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不仅使资本家占有的资本不断增加,而且还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雇佣工人;因此它不仅是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 [1] 资本积累的实质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资本家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就在于商品生产的所有权与劳动的分离。而资本积累过程就是不断扩大地制造这种分离。一方面资本所有者不断在扩大的基础上占有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工人在扩大的基础上为资本所有者创造剩余价值。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垄断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不仅从小资本变成大资本,而且个别资本存在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化。资本积累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引起生产的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一、资本的积聚与集中

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方式。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的方式使其总额增大。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资本积聚是由资本积累引起的个别资本的增大。从量上看资本积聚是原预付资本与历次追加资本之和。资本积累量越大,次数越多,资本积聚就越大越快。反过来,个别资本越是增大,榨取剩余价值的能力越大,资本积累的规模就会越大。所以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资本积聚是更大资本积累的条件,二者互相促进。

资本集中是指社会上已有规模较小的单个资本合并起来形成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二是原来分散的较小的资本以和平的方式联合起来组成的大资本,如股份公司。

2.资本主义竞争和信用的发展是资本集中过程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在资本主义竞争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的是大企业,它们凭借其资本雄厚的优势,争夺市场、争夺原材料来源和争夺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常常使处于劣势地位的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结果不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就是小企业为了竞争中联合起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集中。信用是指商品买卖中的延期付款和货币的借贷。信用,特别是货币借贷对资本集中起了加速作用。起初,它把分散的货币资本吸引到个别或合伙资本家的手中,帮助个别资本实现资本积累。后来货币借贷发展成银行,成为促进资本集中社会机构。银行不仅能够通过信用贷款支持大资本,使其在竞争中加强吞并小资本的实力,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并促使分散的小资本联合起来组成规模较大的股份公司。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它不仅使单个资本增大,同时还增大了社会总资本的总量;而资本集中只是现有分散资本的合并,不会使社会总资本增大。(2)资本积聚的数量受到原有资本数量、剩余价值的绝对数量、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家个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比例、以及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而资本集中则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3)资本积聚由于受到资本积累能力和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速度是比较缓慢的;资本集中因为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速度比较快。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也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资本积聚是资本集中的基础。在竞争中大资本之所以能够吞并小资本,是因为大资本实力雄厚,具有小资本不可能具备的许多优越条件。随着资本积聚的发展,分散的、彼此独立的单个资本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大资本凭借其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打败小资本,必然加速资本集中。反过来看,资本集中也有利于并促进了资本积聚。由于资本集中,少数大资本有了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更有利的条件。因此集中后的更大的资本具备了获得更多超额剩余价值的能力,因而资本积累数量迅速增长,资本积聚加快了。

二、生产集中与垄断

1.生产集中。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集中的过程,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垄断。所谓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越来越被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或者说少数大企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的过程。生产集中是资本积聚和集中的结果和表现。资本主义竞争和信用制度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集中的过程。

2.生产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垄断。垄断是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个大企业联合对某种或某些商品的生产和市场的操纵或控制。垄断企业控制一个或几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流通,甚至在经济生活中取得支配地位,操纵商品的销售价格和某些生产资料的购买价格。垄断形成以后改变了自由竞争的经济环境,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深刻的基础。

3.垄断形成的主要原因。(1)生产集中首先使企业之间失去了在自由竞争中的平衡,从而为大企业确立垄断地位提供了条件。当生产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个别企业规模扩大到在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占相当比重,大企业利用它们在竞争中的优势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独占或控制某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2)生产集中造成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困难,使垄断成为必然趋势。因为一方面大企业,特别是重工业部门,一般资本有机构成都比较高,不方便资本转移,使自由竞争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大企业虽然资本雄厚,但它们之间在势均力敌情况下的竞争势必两败俱伤,因此为了共同的利益大企业之间往往容易彼此妥协、达成垄断协议。少数巨大企业以联合或协议等方式共同操纵和控制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4.垄断组织形式。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最主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二战后又出现了跨行业、跨部门、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等巨型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形式的发展标志着垄断统治的加强。

5.垄断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垄断势力一方面限制竞争,从而改变了自由竞争条件下经济机制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垄断不但没有消除竞争,而是改变了竞争方式,并使竞争更加激烈了。特别是战后,不仅垄断资本资本之间存在竞争、在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存在竞争,而且中小资本之间更存在竞争。这些竞争的并存和相互交织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复杂性。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与社会后果

资本积累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出现了新的变动趋势和规律性。特别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失业的日益严重、劳资矛盾的加深等等。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不仅资本总额会增大,而且本的有机构成也趋于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 从物质形态看,资本的构成是一定量的生产资料与一定数量劳动力的比例,这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这种物质比例,是由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技术条件决定的。

从价值形态看,资本的构成是一定量的不变资本与一定量的可变资本的比例,这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也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变化的影响。

用字母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通常资本有机构成用c:v或c/v来表示。这一比例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对于所使用的劳动力增加,即用相对多的生产资料,和相对少的劳动力来生产。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不变资本的比重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生产技术的变化的结果。特别是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的时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特别快。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生产技术的变化是在资本积累的前提下和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的促进下发生的。这是因为,改进生产技术条件可以提高生产率,而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加快资本积累。为了获得件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和增强竞争能力,就必须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进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机器设备,提高生产率。资本之间的竞争取决于单个资本的大小,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前提条件。只有单个资本不断增大,企业才有可能改变生产技术条件。所以竞争促进资本积累加快,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趋势。

二、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超过了资本需要的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而言,超过资本需要的这部分劳动力供给是“多余”的人,因而成为“过剩人口”。随着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下降,造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条件下的结果。如果资本总额不增加,提高有机构成,只能是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绝对地减少。在资本总额不增大的基础上提高有机构成,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下降,但其绝对量可能会随着资本总额的增大而增加。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力市场同时存在两种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有增长的趋势。结果过剩人口的存在成为必然现象。

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力供给之所以出现增长的趋势,原因在于:(1)一方面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资本家尽量压低工资,使得工人为了维持生活必须让自己的妻子、儿女去做工;另一方面,机器和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简化了劳动操作方法,使更多的人可以从事过去比较复杂或沉重的工作,甚至在某些工作领域中资本家广泛使用女工和童工。(2)资本主义竞争的加强迫使许多生产力低下的手工业者和大批农民破产,甚至一部分中小企业主也遭到破产,沦为一无所有的劳动力出卖者,进入劳动力市场。

这样,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绝对增加。大批失业工人找不到工作,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因此,马克思说:“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2]

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1)流动的过剩人口,即现代工业的中心——大城市的时而被雇佣,时而被解雇的那些工人。(2)潜在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3)停滞的过剩人口,即那些没有固定职业、依靠从事家庭劳动和打短工生活的劳动力。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工资更低。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社会后果不仅是失业或过剩人口问题,还有无产阶级的贫困。马克思说;资本积累的结果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3] 其原因有二:一是随着资本积累,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二是相对过剩人口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劳动力供求不利于工人阶级,使得资本家能够把工资降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从而使工人的生活水平降低。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发达、富裕的经济。然而,无产阶级的贫困并没有消除而是依然存在,因为资本主义积累的规律仍然没有变。随着资本积累,社会财富的积累同贫困的积累并进,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

第四节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国民财富的增长,体现在价值上是国民收入的增长,体现在物质方面是总产品的增长,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以经济增长意味着总体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因

无论经济制度如何,任何社会形态下,经济增长都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这两个基本因素是通过资本积累过程实现的,体现为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和资本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的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二、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

经济增长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在技术不变情况下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二是在改进生产技术条件下提高生产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两种增长方式体现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外延式和内含式。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以外延的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之外添加新工厂,还是从内含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生产规模。

马克思讲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指有机构成不变情况下资本总额的增大引起生产规模的增大。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的结果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原来的比例增大,生产规模的扩大自然表现为“在就工厂之外添加新工厂”。

内含式扩大再生产,则是在改进技术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这种内含型扩大再生产,不仅包含资本积累,还包含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如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积累表现为:一方面资本总额增大,另一方面比较少的可变资本推动比较多的不变资本。其结果必然是在更高的使用效率的情况下使用更大量的资本。

两种扩大再生产实际上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以扩大规模进行。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

三、资本积累规律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 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无论用任何方法生产的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成为社会产品。对于资本来说能不能完成价值增值,不但依靠对剩余劳动的剥削,还依靠商品交换实现劳动产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但是资本积累的规律与资本积累的目的常常矛盾,从而使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遇到交换的困难,也使经济增长具有不稳定的特征。

资本积累的规律决定,积累导致财富的增长与贫困的增长并存:一方面生产率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事的劳动力收入相对下降和过剩人口增加。结果生产的扩大不能被社会购买力全部吸收,造成相对生产过剩。当生产过剩出现时,只有减少生产,甚至一部分企业破产才能回复平衡。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总是被经济危机或经济停滞所打断,呈现为波动中的增长。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决定的。它实质上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生产集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内含式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3.资本积累量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它们在今天有什么变化?

4.垄断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自由竞争与垄断的关系?

5.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它是否还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

6.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是什么关系?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1-24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

4、15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5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高峰:《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第

2、3章,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教学目的与要求】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极具特色的内容,它揭示了资本是通过在生产与流通活动中不断运动实现增殖,揭示了资本与运动不可分离的性质。它不仅对于丰富了资本范畴的内涵,而且对于分析企业活动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本章的教学,应当使学生了解单个资本的运动过程,掌握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丰富学生对资本范畴的理解,启发学生运用这些理论考察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本章重点说明以下问题和相关范畴:产业资本的基本特征及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产业资本循环的各个阶段及相应的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条件;资本周转的概念;资本周转的时间、速度、影响因素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范畴及相关问题;可变资本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理论的现实意义等。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和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运输业的资本。产业资本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生产剩余价值,这一根本特征使产业资本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其它一切形态的资本都是在产业资本活动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特有的运动。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基本过程

产业资本有着自己特有的循环形式。产业资本的循环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是: A G—W „P„Wˊ—Gˊ Pm 1.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产业资本家要进行生产,首先要以货币所有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购买劳动力和 A 生产资料,其公式是:G----W Pm A 从形式上看,G—W 是一般商品流通过程,即用货币购买商品;但从实质上看, 货币所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劳动力,它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从数量上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必须在性质上相适应,在数量上保持恰当比例以使购买到的生产资料能够吸收到劳动者足够的剩余劳动。正是由于货币所购买商品的物质内容的特殊性使购买阶段成为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产业资本家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后,便离开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其公式是: A W „P„Wˊ Pm 从形式上看,W„P„Wˊ,是一般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但从实质上看,它是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实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是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吸收劳动力提供的剩余劳动,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

生产阶段是真正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所以,生产阶段在资本循环过程中是决定性阶段,生产阶段上资本的规模直接决定着剩余价值的生产规模。

3.第三阶段——销售阶段

生产过程结束,资本家即以商品所有者的身份重新回到市场上销售自己的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其公式是:

Wˊ一Gˊ

从形式上看,Wˊ一Gˊ,也是一般商品流通过程,把商品实现为货币。但从实质上看,它也是资本循环的一个特定阶段。资本家销售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它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是作为已经增殖的资本价值的存在形式。在这一阶段,资本采取商品资本职能形式,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产业资本只有顺利地依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地变换三种职能形式,才能正常地循环,实现价值的增殖。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阶段的统一,这三个阶段上资本的职能形式不同但都统一于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这一目的。

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的增殖表明资本离不开运动,资本的概念中必然包含着运动,资本一旦停止了运动就不能增殖,因而也就不成为资本。

由于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处在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处在生产过程,因此,产业资本循环也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三、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产业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为了实现资本的不断增殖,产业资本循环必须反复地进行。其循环运动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G— W„P„Wˊ一Gˊ·G--W„P„Wˊ一Gˊ„„

从产业资本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看,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进行着各自的循环运动。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包含着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这三种循环形式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特征,也以各种不同形式产生某些假象,掩盖资本运动的真实过程与动机。

1.货币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是从货币资本开始,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实现资本价值增殖,又回到货币资本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 G-- W„P„Wˊ一Gˊ

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①货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而且终点上的货币数量上大于起点上的货币量,所以,货币资本循环最明显地表明了价值增殖是资本运动的目的和动机。正因为此它成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②货币资本循环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在货币资本循环中,生产过程表现为两个流通阶段的中间环节,因此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价值增殖是在流通过程产生的,好像是货币本身具有的能力。

2.生产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是从生产资本出发,依次经过生产、销售和购买三个阶段,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回到生产资本形式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

P„Wˊ一GˊG一W„P

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①它克服了货币资本循环的片面性,揭示了剩余价值来自生产过程而不是来自流通过程。②生产资本循环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由于生产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过程,这就产生了另一个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了不断扩大再生产,是为生产而生产。

3.商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依次通过销售、购买、生产阶段,实现价值增殖,又回到商品资本形式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

Wˊ一GˊG一W„P„Wˊ

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①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资本,而商品资本又是生产过程的结果。②商品资本的全部出售,全部被社会所消费是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因此,商品资本的循环揭示了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联系。③商品资本循环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因为在这一循环形式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流通过程,是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商品的被消费,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业资本运动的特性,但同时又各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必须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够全面地把握产业资本运动的本质。

四、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要求资本运动每个阶段都具有连续性,不因资本完成一种职能形式转入下一种职能形式而中断。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进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②必须保持产业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其中,并存性是保持每个过程连续性的直接条件,而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则是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的必要条件。

五、扩展的产业资本循环

现代企业组织多采取企业集团的形式,因而是由若干个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资本组成的一组资本的存在形式。企业集团中资本的运动仍保持了单个独立资本运动的基本形式,但资本与资本之间的联系使单个资本运动出现的新的特征。根据企业子公司在生产上的纵向、横向、混合联系方式,形成单个资本循环的不同组合。

1.纵向联系生产企业的资本循环

这类企业的资本循环是由若干个以互相买卖方式衔接起来的单个资本循环过程构成,即

G---W „ P „ Wˊ---Gˊ

G G --- W „ P „ Wˊ---Gˊ G’

G ---W „ P „ Wˊ---Gˊ

在这种资本循环中,生产上互相联系的若干子资本仍保持着独立循环的基本形态,但是,由于它们是企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资本的增殖情况是着眼于总资本运动的综合结果,因此,具体的子资本在循环中不一定必须要实现价值增殖,可以通过内部价格把剩余价值从一个子资本转给另一个子资本。总资本可以通过剩余价值分配使资金在不同子资本之间进行调剂。借助这种方式,现代跨国公司可以以内部剩余价值转移的方式,逃避东道国的税收,使总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达到最大化。

2.横向联系生产企业的资本循环

这类企业资本的循环是由若干个互相平行的单个资本循环构成,即

G——W„P„Wˊ一Gˊ

G——W„P„Wˊ一Gˊ

G „„ Gˊ

G——W„P„W’一G’

G——W„P„W’一G’

这种资本循环中,生产上互相平行若干子资本仍保持着独立循环的基本形态,资本的增殖情况是也着眼于总资本运动的综合结果,具体的子资本在循环中不一定必须要实现价值增殖,而是服从于总资本的增殖战略。总资本可以通过剩余价值分配使资金在不同子资本之间进行调剂。借助这种方式,现代跨国公司可以以内部剩余价值分配的方式,一定时期支持在一些东道国某些部门的投资,以达到长远扩大影响和占领市场的目的,实现长期剩余价值最大化。

3.混合联系生产企业的资本循环

这种企业的资本循环是以上两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组合,这里不再重复。

扩展的资本循环形式,使企业总资本更方便地利用子资本运动的各种组合达到总资本最大限度增殖的目的。

六、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资本的循环过程每个阶段都要占用一定的时间,支出一定的费用。由于资本在不同阶段上的职能不同,因此在不同阶段上支出的时间和费用对资本增殖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影响。其中在必要限度内,生产中支出的时间和费用通过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分别形成商品的新价值和转移的生产资料旧价值。这些支出构成商品的总价值,从而可通过流通过程实现为货币资本。但是由于资本在流通领域的职能特征,使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与在生产领域支出的时间和费用有着不同的意义。

流通时间和费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完成使用价值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化所必须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这一部分是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继续,所以从性质上仍属于生产领域;另一方面是完成价值形态的变化,在这一活动中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不增加任何社会使用价值,这一类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被称为纯粹流通时间和纯粹流通费用。这里所论述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只是指纯粹流通时间和纯粹流通费用。

1.流通时间:流通时间是资本循环过程中处在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的时间,其中,更为重要的售卖时间。资本在流通时间所执行的职能是完成资本价值存在形式的变化,并不增加任何使用价值,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商品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在资本的流通时间内,资本的形态和地位决定了它不能作为劳动的吸收器来占有工人的劳动。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就越是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增殖,因而,流通时间对资本增殖构成了限制。

2.流通费用:资本在流通阶段不仅要花费时间,而且,为使资本形态发生变化还要发生各种费用,这部分费用就是流通费用,为了与生产在流通中的继续所发生的费用相区别,为使资本形态发生变化所支出的费用被称作纯粹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包括:买卖商品的时间、商业簿记、货币制造和磨损。耗费在这些方面的劳动并不创造价值,也不能在出售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它只能在社会总剩余价值中扣除。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一、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一)资本周转及其与资本循环的关系

资本周转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两者都是考察资本的运动过程,但两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资本循环的研究侧重于资本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各阶段要完成的职能以及资本运动的连续性等问题;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二)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资本周转速度。所谓资本周转速度就是指预付资本运动的快慢。

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用预付资本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来表示,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

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可以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预付资本周转的次数来表示,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n=U/u,其中,U代表单位时间,u代表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n代表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的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公式表明,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越短,资本周转次数就越多,表明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越长,资本周转次数就越少,表明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也就是说,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含义

固定资本是以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固定资本的特点是:它的使用价值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从投入使用直到报废的较长时间内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反复执行相同的职能;它的价值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并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的全部转移。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以原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物质要素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掉,因而每次生产过程都需要重新购买。与此相联系,它的价值是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性收回。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会将这部分价值重新创造出来,成为新产品价值的构成部分,并随着产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都属于生产资本,两者的区别归纳起来有: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价值是分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流动资本价值则是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②周转时间不同。固定资本周转时间长,流动资本周转时间短。③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固定资本是一次性预付,多次收回,回收期长;流动资本是一次性预付,一次性收回,回收期短。④物质更新方法不同。固定资本在发挥作用的期限内,不需要不断购买或更新;而流动资本,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劳动力,都要在实物形式上不断更新。

(三)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首先,划分的依据不同。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依据资本各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次,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再次,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购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四)固定资本的磨损与折旧

固定资本的磨损有两种:有形磨损即物质磨损和无形磨损即精神磨损。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而为它的更新提取补偿基金的办法,叫做固定资本的折旧。所提取的补偿基金叫做折旧费。每年提取的折旧费等于固定资本原价值除以它的平均使用年限。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做折旧率。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总周转的计算公式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年总周转次数=————————————————————————

预付资本总额

四、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慢;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快。二是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资本总周转速度也越快。反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也越慢。它们的周转速度受到它们在生产与流通中的运动条件影响。

1.生产时间。生产时间是资本处在生产阶段的时间,也就是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入直接生产阶段开始到生产出产品为止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及停工时间。

(1)劳动时间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劳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产品的性质;二是生产技术水平。(2)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是劳动过程的中断,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3)生产资料储备时间,是为了保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需要事先贮存一定数量的原材料的时间。停工时间是正常检修机器设备或工人必要休息而停止工作的时间。

2.流通时间。流通时间是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它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购买时间是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销售时间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影响资本流通时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商品生产地点与销售市场距离的远近;二是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的好坏;三是市场供求状况。此外,产品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企业的形象以及售后的服务状况,等等,都会对流通时间的长短、周转速度的快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有着重大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预付流动资本。这样,同样资本可以支持较大的生产规模,从而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2.加速可变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在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用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v代表预付可变资本,那么,M’=M/V=m’n。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首先,两者含义不同。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时间内剩余价值与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其次,两者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再次,一般说来,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可以减少或避免由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而造成的资本价值上的损失;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固定资本价值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资本更新,从而提高固定资本的投资效益。

六、资本周转速度与社会再生产中的比例关系

由于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生产物质内容不同,所以资本的周转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一定时期内,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需要社会不断投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但却不向社会提供产品。这样,必须合理安排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的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使那些在一定期间内不提供产品但却需要投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部门能够在不影响当前生产和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下维持自身正常的生产。

七、资本循环和周转原理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原理,不仅揭示了资本运动的本质和规律性,而且反映了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因此,如果撇开其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许多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同样适用:

1.关于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统一的原理,对一切商品经济都是适用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同样要处理好生产与流通的关系。企业的资本也同样要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和时间上的继起。

2.关于加速资本周转同提高资本效率的关系、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以及加快资本周转的途径等原理,对一切商品经济也都是适用的。运用这些原理,对于提高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合理分配生产资金,正确处理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比例,可以加速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周转;合理运用折旧基金对提高社会主义企业固定资金的使用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也是加速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等等。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周转、周转时间、周转速度、劳动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有形损耗、无形损耗、折旧、折旧率、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

2.什么是产业资本?它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按照政治经济学的产业资本概念,目前所说的第三产业中运动着的是否都是产业资本?

3.思考产业资本循环中各个阶段上一般商品职能和生产职能如何成为资本循环的一个阶段?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统一的内容是什么 4.为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需要保持连续性?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5.思考纯粹流通时间不仅不创造价值,而且对资本的增殖造成限制。

6.思考纯粹流通费用的支出与资本在生产中的支出之间的本质差别。

7.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它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

8.固定资本的磨损所丧失的价值是如何通过折旧来补偿的?

9.预付总资本的周转是怎样计算的?

10.什么是年剩余价值率?怎样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11.资本周转对社会生产部门间的比例有何影响?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

1、4-

9、16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4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6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使学生了解资本和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它们的具体形态,认识它们的本质与现象间的关系。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角度,理解和把握资本和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和农业利润、垄断资本和垄断利润、金融资本和垄断高额利润等以及土地所有权和地租的;资本主义信用及其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影响;金融资本的统治是如何形成的,从现象和本质统一的高度加深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理解。

【学习内容提要】

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㈠商品的资本主义成本价格

⒈ 它是资本家生产商品时所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是资本家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以K表示成本价格,商品价值构成就由c+v+m转化为K+m。 ⒉ 成本价格对资本家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的补偿是实现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保证;它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资本家经营盈亏的分界线;它的高低是资本家竞争成败的关键。

⒊ 成本价格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它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它造成剩余价值来源于流通的假象,使资本的增殖过程神秘化。

㈡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由于商品价值的c+v部分转化为成本价格,剩余价值就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由于全部所用资本都作为生产的物质条件参加了商品的生产过程,资本家就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就由K+m转化为K+p。利润是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观念上的产物,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二者量上相等。但剩余价值反映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体现资本与它自身的关系,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㈢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相比,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预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体现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p′=m/C。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只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以不同标准计算的不同比率,二者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二者的区别:表示的经济关系不同;二者量上不等;剩余价值率揭示资本剥削程度,利润率掩盖资本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具有提高趋势,一般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

㈣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节约;生产资料价格。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1.不同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各不相等。但资本的平等社会权力却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资本的这种平等社会权力是平均利润率形成的根本原因。

2.平均利润率形成的直接原因是部门之间的资本竞争。竞争的形式是资本的部门间转移。资本在部门间的自由转移的条件:机器大工业为生产的技术基础;信用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

3.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社会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利润就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就是各生产部门按社会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率。这时,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就不再和本部门榨取的剩余价值相一致。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4.决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两个因素:各部门的特殊利润率水平;二是社会总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

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并不排斥部门内部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㈡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同时,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指等量资本能够提供等量利润的价格,它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㈢ 生产价格规律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就按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它通过生产价格规律发生作用。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⑴ 它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⑵ 它调节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领域的资本家之间分配;⑶ 它自发地刺激企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

生产价格规律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的具体作用形式。虽然大多数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量与其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不一致,但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一致的;尽管大多数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其价值不相等,但整个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一致的;⑶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

㈣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

它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表面矛盾,使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上;它揭示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机制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运行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奠定了基础;它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根源。

三、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㈠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从长期看,平均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它是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特有表现。

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减轻和利润量的减少,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可以同时并存,是资本积累发展的二重结果。因而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一个利润率下降和利润绝对量增加的二重性规律。

㈡ 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剥削程度的提高;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国际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由于上述因素的作用,虽然不能完全阻止利润率下降,但却使利润率的长期变动呈现时升时降的缓慢下降趋势。

㈢ 规律内部矛盾的展开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就是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的矛盾。这一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的加深。⑴ 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⑵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⑶ 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⑷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各国资产阶级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上述矛盾的展开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㈠ 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而稳定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的来源主要有:⑴ 对国内雇佣劳动者剥削的大大加强;⑵ 对国外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发展中国家雇佣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剥削;⑶ 通过高价销售和低价购买占有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并对城乡小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剥削;⑷ 垄断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⑸ 通过不等价交换剥削和剥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发展中国家。

垄断利润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进一步转化形式,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㈡ 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凭借其在生产和销售中的垄断地位所制订的价格。一般具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一般是垄断高价。它也要受到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制约。

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⑴ 垄断价格也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并不违背价值规律。⑵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价值规律通过垄断价格规律发挥作用。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㈠ 商业资本的形成。

1.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独立化的必然性。⑴ 独立化的可能性: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中,商品资本执行的职能不同于其他资本形式的职能,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总资本总是要有一部分处于商品资本形式上,与其他资本形式同时并存。⑵ 独立化的必要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商品资本的数量从而其职能日益增大,产业资本家继续兼营商业会加大流通费用,减少生产资本数量,延缓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导致利润率下降。因此,商品资本的职能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化为商业资本就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2.商业资本就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投在流通领域中专门经营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独立资本形式。

㈡ 商业资本的职能

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G—W—G′。它的职能就是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的职能,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最终完成产业资本的循环,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

㈢ 商业资本的作用

⒈ 在商业资本规模保持社会必要的比例时,其促进作用主要有:有利于产业资本提高利润率;有利于节约整个社会的流通资本;加速产业资本周转,提高年利润率;加快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⒉ 商业资本的自发发展和竞争无序,产生消极作用。

二、商业利润

㈠ 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本质

商业资本家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目的是获取商业利润。但纯粹的商品买卖活动是非生产活动,不能成为商业利润的来源。

表面上看,商业利润来自于商品的购销差价。但这只是商业资本获取利润的途径,并不是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出售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二者的差额形成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通过商业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而获得的平均利润。商业资本的运动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它和产业资本共同构成职能资本。商业利润的量必须等于平均利润。这是由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之间的资本竞争决定的。商业资本作为职能资本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从而形成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率。用公式表示: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商业利润总额=商业资本总额×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商业资本参与利润率平均化而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商业利润形成后,商品的生产价格构成发生了变化。用公式表示:生产价格=K+p+h。

㈡ 商业资本家对商业职工的剥削

商业利润是由商业职工的劳动实现的。商业职工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等于其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为商业资本家占有的商业利润。

㈢ 商业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商业流通费用是指商业资本家在商品流通中支付的各种费用。可分两类:⑴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与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有关的费用。它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的继续。⑵ 纯粹流通费用是与商品价值的运动有关的费用,是纯粹为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引起的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的补偿。与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有关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因而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用物质资料的价值也加入商品价值,因而都会增加商品价值。它们可以随着商品的销售而得到补偿,并且这部分商业资本也带来平均利润。

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⑴ 它的补偿受生产价格规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制约。⑵ 纯粹流通费用最终要有剩余价值来补偿。因为耗费在这方面的资本和劳动就性质来说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和社会物质资源的一种虚耗,它只能由社会剩余价值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作为商业资本也要带来平均利润。

第三节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

㈠ 借贷资本的形成

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或银行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的循环周转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这种暂时闲置货币资本,停止运动就不能发生价值增殖,其所有者必然为其寻找出路,以贷放收取利息形式形成货币资本供给。同时,一些企业在资本收回前需要购买原料或发放工资;固定资本需要更新;急需扩大生产规模等,从而形成对货币资本的需求。这两部分资本家之间就形成了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闲置货币资本便转化为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中游离出来又为职能资本服务的一种独立资本形式。

㈡ 借贷资本的特征

1.借贷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它的使用价值的转让,不是买卖而是借贷。2.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其所有权掌握在所有者手中,使用权转让给职能资本家。3.它是一种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形式。它的特殊运动形式歪曲了利息的本质和来源,彻底掩盖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使资本拜物教达到了顶峰。

㈢ 利息、利息率与企业主收入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而付给借贷资本家是一部分平均利润,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借贷资本使平均利润在量上分割为两部分:企业主收入和利息。因而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量的分割进一步导致了质变: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入,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管理企业的报酬。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贷出的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一般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和竞争关系,它决定市场利息;习惯和法律传统在供求平衡时对利息率确定起决定作用。平均利息率是按整个产业周期平均计算的利息率。它具有逐渐下降趋势,其原因:⑴ 一般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⑵ 借贷资本具有供大于求的趋势。

二、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㈠ 银行资本的构成、职能及其性质

银行资本是指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而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就所有权而言,它由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两部分构成。就资本形式而言,它由现金和有价证券两部分构成。

银行资本的职能是通过银行业务实现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信用业务,它包括负债业务,即银行吸收存款,和资产业务,即银行贷款和证券投资。此外,银行还充当支付中介。银行还发行代替铸币的信用流通工具和代替现实货币的信用工具。

㈡ 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银行的各项运营费用之后的余额。

银行利润的来源是职能资本家支付给银行资本家的、作为平均利润一部分的贷款利息。因而银行利润也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银行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是通过银行职员的剩余劳动实现的。银行职员的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他们以自己的中介服务活动为银行资本家实现其瓜分的这部分剩余价值,而银行资本家则无偿占有他们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

银行资本家的创办银行投入的自有资本要求获取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率是银行获得的剩余价值与自有资本的比率。它若低于平均利润率,就会通过银行资本与工商业资本的竞争,使之趋近于平均利润率水平。但银行资本并不独立地参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为贷给职能资本家的借贷资本,已作为职能资本参与了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银行利润只是贷款利息的一部分,而且银行利润的形成要借助于银行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

三、金融资本

㈠ 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工业形成集中与垄断的同时,银行资本也形成了集中和垄断。 银行资本的集中也是通过竞争实现的。其实现途径:⑴大银行排斥、吞并小银行;⑵大银行通过购买股票控制小银行,使之从属于自己。当银行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少数大银行为避免彼此竞争的损失并保证自己取得高额利润,必然联合起来形成垄断。银行垄断使银行支配着社会的大部分资本;控制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银行;确定存贷款利率并划分经营范围;经营巨额而有利的金融业务;掌握着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金融市场。

㈡ 垄断条件下银行的新作用

银行垄断的形成,银企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银行具有了新作用,它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银行新作用具体表现为:银行对工业企业加强了监督和控制;大银行促进了生产集中和工业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大银行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支配和调节。

㈢ 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金融资本是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更高级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有三条途径:⑴ 银行垄断资本渗入工业企业;⑵ 工业垄断资本渗入银行业;⑶ 双方互派代表,互兼要职,实现人事结合。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巨额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在股份公司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控制额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股票控制额是能支配一个股份公司所必需的股票额。金融资本借助于“参与制”可以控制比自身资本大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他人资本。金融寡头还采用种种办法在政治上操纵和控制国家机器,对政治领域进行统治,并把触角伸入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以维护和加强其统治。

㈣ 银行垄断的新发展和金融资本集团的新变化

二战后,银行资本集中和垄断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银行资本规模不断扩大,集中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大银行之间的兼并和购并越演越烈;金融机构多样化和银行业务范围扩大;银行信用活动遍及各个领域。强化了金融资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统治。二战后,金融资本集团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工业资本对银行资本的依赖性更为增强,金融资本集团的规模和实力大大超过战前;金融财团内部的家庭色彩日益淡化;金融财团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剧。

四、资本主义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

㈠ 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及银行业的发展

银行是充当货币借贷中介和货币支付中介的企业,它的突出特点是中介作用。现代资本主义银行体系已发展为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辅以各种专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体系。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银行业不仅数量、种类、分支机构日益发展,而且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货币金融市场中枢,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和生产资料的公共分配形式。目前,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规模集中化;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证券化; 工具电子化。

㈡ 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银行业以外那些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在当代西方国家主要有:保险公司、互助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信用合作社、养老基金会、财务公司、投资基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消费信贷机构和邮政储金局等等。

它们的产生,既推动了金融创新,融资机构、渠道及形式日益多样化,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方便,并增加了金融领域的竞争对手,给金融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反映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资金日益集中到金融业特别是金融业垄断者手中,从而加强了职能资本对金融货币资本的依赖关系。

当前,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业之间的业务相互渗透,二者的界限日益模糊。

第四节 资本主义信用

一、资本主义信用与信用工具

㈠ 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1)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以赊销商品的形式彼此互相提供的信用,是以赊销商品延期付款形式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商业信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广泛而充分发展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对加速资本周转、维持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促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商业信用的特点是:信用关系局限于职能资本家范围内;信用对象是商品资本;信用变动与产业资本在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运动相一致。(2)商业票据是实现商业信用的工具,是商品赊销者与赊购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凭证。商业票据有两种形式:期票和汇票。(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规模受职能资本家个人资本量的限制;范围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目前,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结合起来,使商业票据重新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短期筹资的重要手段,并很快向国际扩展。

2.银行信用。(1)银行信用是银行资本家以贷放货币形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实质上是银行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银行信用的特点是:借贷对象是货币资本;当事人一方是银行资本家,另一方是职能资本家;其运动与产业资本在经济周期各阶段上的运动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背道而驰。(2)它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资本主义信用的规模。它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及其周转状况的限制;其范围不再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资本主义信用的主要形式。(3)银行信用工具包括货币和银行券。银行券是银行发出的、持票人可随时兑现的、用来代替私人票据的银行票据。它比私人票据具有更广泛的流通范围和效力。它能代替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真正的信用货币。它不仅使银行能超过其实有资本量扩大信用规模,以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货币资本的追加需求。它的发行与流通要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其数量应按交易需要来调节。

3.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以政府和国库收入作保证的、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社会筹资的一种信用形式。其主要信用工具是国债券和国库券。它具有双重性质:财政性质,政府可以无偿使用;信贷性质,政府要有偿使用,还本付息。实践证明,它的重要性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加深及财政赤字的增加而不断发展,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转移支付手段,对于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其有偿性还会迫使国家债台高筑,从而不仅削弱它对经济干预的作用,而且会使国家陷入债务泥潭,引发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

㈡ 信用工具

它泛指一切融资活动使用的票据、存单以及媒介资金流动的其他债务凭据,其中最主要的是股票和债券。

1.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向股东发行的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持有者就是公司的股东。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筹资是一种信用活动。股票发行取决于股票购买者对该公司的信任。股票作为资本所有权证书,也可看作是一种长期信用工具。股票按股权可分为: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普通股票的持有者有四项权利:管理权、股利分配权、财产分配权、优先认股权。优先股票的优先权主要表现为:股息固定并优先支付;对公司破产后的剩余财产有优先分配权。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凭股票所获得的收入。它是按股票票面额分得的一部分企业主收入,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股东不能退股索回本金,但可在证券市场上转让买卖。股票交易就是公司产权交易。 由于股票本身并无价值但可买卖,因而有价格。股票价格并不是股票票面额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其理论价格是股息与利息率的比率。它取决于股息的多少和利息率的高低。股票的市场价格取决于很多因素,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供求关系。

创业利润就是资本家在创办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时所出售股票的价格总额大于其实际资本总额的差额。追求创业利润是大资本家谋取暴利的重要手段之一。 2.债券。公司债券是股份公司为筹资而按一定程序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借款凭证。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地方债券。其中,国债最重要,规模巨大,影响面甚广。债券与股票的区别是:⑴ 后者体现股东与股份公司之间的所有权关系,前者体现债权人与发行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⑵ 股票持有人不能退股收回本金并承担一定风险,债券持有人可到期收回本金,不承担风险。

债券可在市场上买卖,也有价格。债券价格是债息收入的资本化。它是债息与银行利息率的比率。大多数债券的利率是固定的,因而可以预先确定并受银行利息率的影响。

㈢ 资本主义信用的新发展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金融创新与证券化;金融衍生物的发展及市场扩展;公共投资机构日益占统治地位;投资基金的发展。

二、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相互结合,通过买卖信用工具,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它按内容可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融资形式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㈠ 金融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参加者,就其在交易中的地位而言,可分为三类:资金需求者;资金供给者;中介机构。货币市场的中介人主要是商业银行。资本市场的中介人主要是股票市场中的证券公司和从事长期信用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市场是高度发达而健全的现代金融市场。主要特点是: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资产交易规模巨大,交易迅速;具有高效率的金融市场管理机构。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市场,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功能: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形成;信息导向;分散投资风险。

㈡ 虚拟资本与证券交易市场

虚拟资本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使其所有者定期获得一定收入的一切资本。之所以称之为虚拟资本,是因为有价证券本身并没有价值,不是实体资本,只是按一定利息率换算成一种想象的价值,其实体资本已经转移到股份公司里,证券持有者手中的股票或债券只是资本所有权证书,因而是虚拟的。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区别:从质上看,虚拟资本没有价值,不进入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发挥职能,只不过是资本的纸制复本;从量上看,虚拟资本总量总是大于实体资本总量,其数量变动经常与实体资本数量变动不一致。

虚拟资本的运动使证券市场逐渐发展起来。⑴ 有价证券促进了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⑵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运动的不一致性,加剧了证券投资与交易收益的不确定性,进一步诱发各种证券投机活动,既进一步活跃了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又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证券市场是买卖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市场。它包括证券交易所和柜台交易。证券交易所是一个有组织、有固定地点、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它本身并不参与证券买卖,只为证券交易双方提供场地和服务,是一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证券市场。

在证券市场上,既可进行正常的证券投资,也可进行证券投机。正常的证券投资活动在于获取相应的股息或红利,而证券投机则纯粹是为了从证券价格差额中捞取投机利润。正常的证券投资作为一种长期信用行为,是动员和分配社会资金的重要渠道,起着自发分配货币资本的作用,而证券投机则会在激烈竞争过程中加速资本的集中。

㈢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国际证券市场向着自由化、一体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一些国家的金融当局和一些国际组织的专家认为一个一体化或全球化的证券市场,有利于资本的国际分配,但也造成了国际投机资本的迅速成长,为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㈠ 虚拟经济及其发展

虚拟资产是市场经济中那些没有价值却有价格,其价格本质上是某种收入资本化的资产。它包括所有金融资产以及房地产市值中扣除建筑成本的价值部分。虚拟经济是指经济活动中以虚拟资产为对象,通过虚拟资产经营以谋取利润或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它包括虚拟资产的买卖、中介、咨询等,还包括根本脱离实体经济活动的博彩业。实体经济是指从事实际生产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近20年来,虚拟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和房地产业的炒作及其结合,对虚拟资产的膨胀和虚拟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⑴ 金融深化理论指导下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金融资产总值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金融资产的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⑵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资产也在高速膨胀。⑶ 房地产信用以及与其相关的证券发展迅速。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就共同构成了虚拟经济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对实际经济产生了比以往更大的影响。

㈡ 虚拟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虚拟资产按其与实际资产关系远近可分为四类:传统的股票、公司债券和房地产等,这是虚拟程度最小的虚拟资产;政府债券,它比前一类虚拟程度较大;组合证券,它是虚拟资产的虚拟资产,比前两类虚拟程度更大;金融衍生物,它使虚拟资产发展到了一个更高阶段。

虚拟资产一出现就具有社会属性和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价值增殖的烙印。随着金融资产的膨胀,价值增殖过程日益取得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虚拟价值增殖形式。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日益外在化。虚拟资产的价值增殖过程也越来越脱离实际物质生产过程,不断创造出脱离实际经济过程的新虚拟价值增殖形式。如今,资本主义经济已发展为实体经济过程和虚拟价值增殖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日益社会化的结果,体现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虚拟经济发展的本质。

㈢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当虚拟资产膨胀到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一倍以上时,就可以称作虚拟化经济。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前者以后者为基础,没有后者,前者就没有存在的根据。后者不发展,前者如何膨胀也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前者适应后者,就会对后者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前者脱离后者而过度膨胀,就会产生“泡沫经济”,对后者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虚拟化经济已成为整个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经济的正常运行也要依赖于它的正常运行。因此,稳定虚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虚拟经济的稳定是当代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它既不能过度繁荣,也不能过度萧条。因此,必须加强对虚拟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五节 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关系的总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在封建土地所有制解体和小农经济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英国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及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主要通过 “圈地运动”,依靠暴力对农民进行剥夺发展起来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主要是通过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建立起来的。

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这种生产关系下,有三个相互依存而又利益相互对立的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资本所有者阶级,雇佣劳动者阶级。有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三种收入形式:地租,利润,工资。

二、资本主义地租及其形式

㈠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在农业及其他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它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要准确把握资本主义地租的真正含义,还必须区分租金和真正意义上的地租。前者不仅包括后者,而且包括土地固定资本的折旧和利息,以及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㈡ 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按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不同,它可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⒈ 级差地租

(1)它是指等量资本投在等面积而等级不同的土地上提供的产量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它是农业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2)土地的等级差别是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或自然基础,它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农业超额利润与工业超额利润的区别:农业超额利润具有稳定性,工业超额利润具有暂时性;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生产条件决定经营优中等地都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工业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只有少数先进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利润。

(3)土地所有权只是这部分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原因。

(4)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5)就形成条件不同而言,级差地租可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前者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后者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等量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形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在租约有效期间,归农业资本家所有,租约期满重新签订租约时,土地所有者会提高地租额,把追加投资带来超额利润攫为己有。

(6)级差地租与虚假社会价值。由于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生产条件决定,劣等地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就高于优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因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总额就大于各级土地产品个别生产价格的总和,其差额就是虚假社会价值,它等于级差地租的总和,一切级差地租都是虚假社会价值。虚假社会价值是由竞争实现的市场价值决定的。

⒉ 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就是由土地所有权垄断决定的租用任何等级土地都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它使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按价值出售而不是按生产价格出售,其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构成不同于构成级差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即绝对地租的实体。

(2)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它虽然不能完全排除竞争和资本转移,但会形成竞争和转移的一种障碍,即资本投入农业,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不然就不能向农业投资。而农业资本家投资于农业则必须获得平均利润,否则就不会向农业投资。因此,农产品就只能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于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构成绝对地租实体的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并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是留在农业部门,并转化为绝对地租。

(3)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4)绝对地租的变动趋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事实表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土地价格不加入农产品生产价格的形成,而其在统计资料中却占很大比重,扣除这个因素,还不能说目前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接近甚至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并没有消失,而是原有来源的绝对地租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其来源也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来源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即使将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甚至超过工业,绝对地租也不会消失,只是其来源会发生变化。

㈢ 总地租

前面的分别分析说明,级差地租量等于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量等于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把它们综合起来分析,即分析总地租。

由于农产品价格按价值而不按生产价格出售,级差地租量和绝对地租量的规定必须作一修正。在农产品按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级差地租量的规定就是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绝对地租量的规定就变为个别价值与个别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各级等面积土地的绝对地租量相等。这样,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总和就等于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总地租就是这一差额的转化形式。

㈣ 资本主义地租的其他形式

1.垄断地租。它是由某些特殊地块生产的稀有名贵产品的真正垄断价格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化而成的地租。垄断地租形成的条件是某些特殊地块的特别优越的自然条件。稀有名贵产品垄断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构成垄断超额利润。垄断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垄断。

2.建筑地段地租。它是建筑资本家为取得建筑用地使用权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的特

推荐第3篇:高一政治经济学教案

一、课标与教学要求

1、课程标准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追求时尚等;

* 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 主张“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

2.理解: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

二、教材梳理

1、知识结构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消费心理面面观 攀比心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求实心理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知识要点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_______的影响。这些消费心理主要有:

消费心理的表现 具体特征 评价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追随____ ,追随_____ 。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追求________、________ 的效果。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出于“_______ ”、“_______”的炫耀心理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讲究_____ ,根据_______选择商品。

做理智的消费者:

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_______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_______之间的激烈碰撞。我们做理智的消费者,就是要践行以下四项原则:

四项原则 具体要求

量入为出,________ 在自己的_____________之内进行消费。

________,理性消费 要避免跟风_______,避免______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__________的倾向。

保护环境,_______ 5R:①节约___,减少____。②绿色生活,_____选购。③____使用,____利用。④分类_____,循环_____。⑤保护_____,万物共存。绿色消费的核心是:___________;主旨是 。

勤俭节约,_______ 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 和 ;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____大国,更要________;③艰苦奋斗作为一种______,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3、解疑释难

1.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教学难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3.误区警示

区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不同点。

(1) 内涵不同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指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不由自主地加入。他们的消费往往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指一些人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的心理引发的消费,而不在于商品的实用价值和所带来的乐趣。

(2)消费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

对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而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消费,消费者要理性对待。

三、问题探究

情景设置:

心理测试

一群人走进了世外桃源,景色优美。现在让你选一个地方,在那里建一幢房子住下来,你会选择在哪里?

A:看看大多数人在哪里建,我就建在哪里,大家在一起热闹,房子式样什么要和别人差不多,不要太突出。

B:大家在起没有意思,瞧他们都建在山脚下,我这么有个性的人怎么能和他们一般,我要建在山腰上。

C;我的房子地段肯定要比别人的好,房子造型……要有新意,不能让别人看贬了。

D:看看家里的存款有多少,再根据地段方便与否选一个地方。

四、联系实际

LG空调让“黄金周”变成“健康周”

据卖场促销人员介绍,“消费者现在对空调消费更加理性了,尽管LG空调的价格与其它一些正在降价的产品相比价格略高,但是并没有影响到消费者的选购热情,以其突出的健康功能博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已经成为我们卖场里空调销售区域里的焦点了。”消费者王先生的观点也反应出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空调是夏季生活的常用品,而且是在封闭的环境中使用,产品的健康功能肯定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选择LG空调,就是由于它健康功能很强大,我们全家都觉得买空调就是要选最好的,不能因为价格便宜就选择差的产品。”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生存环境,注重提高生活质量,落实到家电消费上,便是选择好品牌、好技术,这在“十一”期间老百姓的消费心理变化已显露无疑。

推荐第4篇:政治经济学本科教案1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准确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产权理论极其意义;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及其发展途径;引导同学们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正确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提高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原理,产权和所有权。 难点:产权和所有权。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导论引入新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一、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1、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

2、生产关系的定义

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如吃、穿、住、用等消费品。同时,生产也决定着消费的方式。

(2)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

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4、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1)生产决定交换。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

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2)交换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

随着交换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从而对用来交换的产品需求的增长,生产也会随之发展。

5、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分配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但分配也并不独立于生产之外。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

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成果的分配。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1、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也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

2、人们在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1)是直接生产过程内部活动的交换;

(2)是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地区、企业、个体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换; (3)是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

3、人们在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包括: (1)生产资料分配中人们之间的关系; (2)产品分配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1、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所组成。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所有制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在一个社会中,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着该社会的性质。

3、所有权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对该物处理;

作为经济用语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拥有关系,也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依据所有权,人们实现其经济利益关系。

在现实经济中,有两种基本的要素所有权,即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劳动力的所有权。

经济学分析中的所有权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4、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

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1、什么是产权

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们在生产资料上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处分、转让、收益等关系,受到成文或非成文的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分别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转让权和收益权。

以上权利都同一定的财产关系相联系,也被称为财产权利、财产权或产权。

2、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为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特别关注产权的公有和私有的属性。

3、现代西方产权理论

2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出发点是私人产权,但它所分析的产权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的产权制度安排:

(1)产权是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获取的一定的收益权利,具有可转让的特征。

(2)产权是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的,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形成产权结构。我们将这种由一束产权组成的结构称为权能结构。

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1、什么是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包含三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但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是生产工具。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社会生产的组织或制度安排也会形成生产力。 例如:分工、协作等生产组织形式和对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经济运行的监督与调节制度进行创新等。

2、生产力的作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对立统一体,生产关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二、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

1、分工

经济学中的分工有多种形式:

(1)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它又包括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两种形式;

(2)劳动职能的分工;

(3)机器体系中的分工。

目前的社会分工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分工促使劳动的专门化和生产工具的专门化,并由此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分工与个别分工的区别在于:

(1)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

(2)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

(3)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

(4)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的途径不同;

(5)社会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而个别分工以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劳动者或被管理者的权威为前提。

2、协作

所谓协作,是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

机器大生产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协作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协作能使个人劳动取得平均劳动性质,抵消单个劳动者的差别。

第二,协作能节省生产资料,充分发挥生产资料的效用。

3 第三,协作能创造出一种集体力。

第四,协作会引起劳动者的竞争和精神振奋,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

第五,协作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

第六,协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

三、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1、世界三次科技革命

18世纪70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19世纪70年代,以电、化学品、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的发展。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经历新的科技革命,其核心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领头的高科技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促使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涌现和发展,从而扩大了生产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科技进步使原有的传统工业不断地得到改造,从而大大提高了这些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重新焕发出发展的活力;

科学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1、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1)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

一 方 面 ,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它的这种发展变化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另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它是生产力的桎梏,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应该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制度相适应。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的经济规律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先进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客观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形式。

先进社会生产力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

先进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动态概念。

4 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它决定了在一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并要求人们针对生产关系在某些环节上或者是在实现形式上所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进行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们必然会对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2、调整生产关系的途径

一是变革这一社会的根本制度,用新制度代替旧制度;

二是在特定社会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特定社会的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进行重新安排或创新。

3、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阶段性

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过程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这意味着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都存在着阶段性、层次性。

如果超越了现有生产力的状况,人为地、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

(1)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2)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是,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说,是在本质经济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经济运行关系所进行的调整。

其基本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内容包括:一 方 面 ,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改革经济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经济制度关系的本质要求。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洪银兴:《现代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作业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推荐第5篇:政治经济学教案(王旎)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案

系院名称: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与税务系

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讲 授 人:王旎

时 间:2011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

学 时:半学年,总课时54

学 分:3

使用教材:

参 考 书:吴树青主编《政治经济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考核方法:考试

夏子贵主编《政治经济学》 启发式教学 课堂讨论 课程论文 社会调查 张维达顾问,谢地、宋冬林主编《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属于理论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政治经济学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的各门科学中居于基础性学科的地位,是经济学科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 。

导 论

1、学习目标

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2、本章概述

分析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阐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揭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意义。

3、学习时限:3学时

4、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为什么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什么是科学抽象法?

5、学习指导

程引注的参考文献。

6

(1)第2卷。

(2)第2卷。

(3)第2卷。

(4)卷。

7

认真阅读、理解知识点,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如果有精力可以阅读课、主要阅读参考书目 马克思:《序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见《列宁选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见《邓小平文选》第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1、经济的含义 经、济二字最早见诸我国古代典籍《周易》,把“经济”连起来使用最初见于隋代王通的《文中子·礼乐篇》中,书中有“经济之道”的

用语。但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经济一词是指 “经国济民”或“经邦济世”,即治理国家、拯救贫民的意思,与现代语言中的“经济”一词的含义有所不同。我国对“经济”一词的现代用法是20世纪初引自日本。日本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大量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曾移植我国古籍中的“经济”一词来译economy这个英语词汇。

2、经济与经济学 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的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年)。在他所著的《经济论》中,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首次用“经济(oikovouia)”一词来概括, 意指家庭管理。 在希腊文中 ,经济学就是由“oukoc”(家庭)和“nomoc”(规划)两个词组成的。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 --前322年)在《政治学》的第一篇讨论治家问题,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什么是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的家庭经济问题。从近代以后,经济学的含义逐渐超越了这种狭隘的概念,成为研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运动规律,以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一门科学。它包括很多具体的学科,如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等等。

3、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政治经济学”的提法出现于17世纪初,源于希腊文中的“poniz”(原意为城邦、国家及政治)与“经济学”组成的复合词。首次使用这一说法的是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 蒙克来田(1575-1622年)。他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用了 “政治经济学”这种提法,目的在于说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自然经济的范围,不再是家庭或庄园经济的管理问题,而是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尽管如此,因为重商主义者仅仅把研究视野停留在流通领域,其研究方法只是对观察到的经济现象作一些肤浅的说明,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以后。当时,工场手工业制度已在英、法等国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但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仍十分尖锐,代表产业资本家阶级利益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其任务是批判封建主义,证明封建制度必然为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阐述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英国人威廉·配第(1623-1687年), 亚当·斯密

(1723-1790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其完成者。他们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对经济学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自1776 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以后,经济学才越来越成为最受重视的科学。但是,由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的阶级局限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刚刚确立,各种经济矛盾尚未充分暴露,他们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自然永恒的社会制度,不能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性,其理论体系及观点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对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认识只是初步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各种社会经济矛盾的发展,特别是在进入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化,抛开经济运动本质,辩护资本主义永恒不变的社会制度,只研究经济现象,即在既定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经济如何运行和发展问题,则成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历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并发展成为一种传统而绵延至今。在经济学说史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的若干经济学说被称为庸俗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19世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性继承以及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战斗中产生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学著作中,一方面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前所未有的揭露和批判,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也结合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分析,对社会化商品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最深刻的揭示和卓越的研究。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作家还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及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方式等提出了原则构想。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理论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已被实践所证实,是普遍适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

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巧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个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历不同发展的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所处的时代,主要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二次战后新科技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局部调整和变化,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过程,出现许多情况和新问题。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一系列新的结论,极大地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其次,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主义实践超出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料,都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的、完全正确的,但不可能而且也不应该苛求前人为未来社会主义实施提供具体的现成方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回答的人类社会先进思想提出的时代课题。马克思、恩格斯说过: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认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者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邓小平说:“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经济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宝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划时代的发展。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写道:“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人类要生活,需要食物、衣服、房屋等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如果停止,人类就无法生活,社会就要灭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写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除了适应生产力结成的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外,还包括人们的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相对于政治、思想关系而言,叫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人们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即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叫社会的上层建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形态。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而整个社会生活,则决定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的生产和运用越来越重要。这对于节约物质资料的消耗,生产更多替代品,优化配置乃至替代稀缺资源,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发挥着划时代的作用。但知识经济不能替代物质生产。马克思曾经写道:“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人人都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量。”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要靠物质生产来满足,知识经济的来临,比起工业社会经济来,会促进更多更快的物质财富增长,将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但不会取代物质生产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物质资料生产的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的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的劳动是指劳动者耗费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改变自然物使之适合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是指被劳动加工于其上的自然物质对象。它包括两类:一类是天然的劳动对象,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等;另一类是已被劳动加工过的劳动对象,如生产家具用的木材、冶金用的矿石等,这部分通常叫做原料或原材料。劳动资料或叫劳动手段,是指人们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件。它包括生产工具、生产用容器以及土地、厂房、仓库、道路等等。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就是生产的三个要素相结合发生作用的过程。人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的结果便是劳动产

3、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性

社会生产涉及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叫做生产力,也叫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它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关于生产力的定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生产不仅包含人对自然的关系,而且包括由分工协作、管理等因素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不是自然力,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同时生产力也不仅仅是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因此,生产力被定义为社会生产力,意指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财富的现实的、社会的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个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有密切联系,所以“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而且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跃升,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从农业社会劳动者体力居支配性地位,到工业社会包含科技知识运用的机械代替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再到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和信息技术部分替代人的脑力,以解放人类大脑,投入更有创造性的劳动,科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社会关系,叫做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共有的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的内容:(1)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来考察,生产关系一般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马克思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这里的生产,指狭义的生产,是直接的生产过程。它是生产总过程的起点和决定环节。 社会不生产物质资料,便无从分配、交换、消费。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是指社会对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是指人们互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分配和交

换,才能最后进入消费。消费是指人们消费物质资料以满足各种需要。它是生产总过程的终点。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本身包含在生产之中。生活消费是恢复和发展劳动力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保证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直接生产过程的社会关系、分配的社会关系、交换的社会关系、消费的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生产关系总体。

(2)从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考察,研究生产关系,不仅要考察生产一般,而且要考察其本质差别。“而忘记这种差别,正是那些证明现存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的现代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所在。”从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差别来考察,在生产关系总体中,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占有极其重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列宁指出:“如果生产中的关系阐明了,各个阶级获得的产品份额也就清楚了,因而,‘分配’和‘消费’也就清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资料归少数剥削者私人所有,就会产生统治与服从、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公共所有,就会形成人们之间互相合作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又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而分配还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关系。同时,人们的相互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起反作用。

(3)生产关系本身又是分层次的,不仅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而且也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其中存在着“第二级和第三级的东西”,即“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不仅存在着体现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中以所有制、分配方式表现出来的基本生产关系,而且这种基本生产关系也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现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为具体的经济体制以及在相应体制框架下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研究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必然结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侧重于研究基本生产关系旨在批判资本主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为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代替的必然性的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生产关系即基本经济制度的传统;另一方面,毕竟面临着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的历史任务,要研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就要求

今天的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基本生产关系的同时,必须研究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不仅要研究经济关系的本质,还必须研究经济现象形态;不仅要研究社会经济的质和规定性,还必须研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而要研究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就不仅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及各种具体实现形式, 还必须研究生产关系表现的人与物的关系,研究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经济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一、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即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物质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从理性或正义出发,来考察社会经济现象和发展过程。运用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经济范畴的内在矛盾和本质的规定性。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来揭示社会形态的物质运行规律即经济规律。

二、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抽象法

政治经济学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具体运用的是所谓科学抽象法。

科学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思维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去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并且在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研究与写作中得到创造性的体现。运用科学抽象法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以阐明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是通过经济现象表现出来的。但是,如果停留在对经济现象的描述上,必然使政治经济学流于肤浅。

科学抽象法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都是具体的、复杂的。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要从实际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经过思考作用,从生动的直观进到科学的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形成概念、范畴系列和理论系统。经济范畴是对经济现象的普遍

本质的概括,是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工作的结果。有了经济范畴系列,就可以构筑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时,正是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个经济领域和各种经济现象的实际出发,充分占有丰富的具体材料。1848-1849年革命失败后,为了充分占有材料,马克思不仅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里摘录了政府公布的各种官方文件、官员及工厂视察员有关经济问题的各种报告、统计材料、个人札记以及从著名经济学家的学术著作到不知名的“小人物”的甚至是匿名的小册子,而且在经济激烈变动时,还逐日记载股票行情、国际市场情况。仔细地分析了这些材料并做了大量的眉批。

科学抽象法的叙述方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本质说明现象的逻辑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工作完成之后,还要把理性认识推向前进,运用研究结果的各种经济范畴进行理论叙述,使客观存在的具体经济关系在思维上正确地反映出来。叙述经济范畴系列和理论体系的思维逻辑进程,不能从具体到抽象,而必须倒转过来,采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三、政治经济学的其他方法

鉴于当代政治经济学的使命不仅要研究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而且应该研究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及社会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因此,除了运用科学抽象法等政治经济学基本方法外,也要借鉴西方经济学分析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方法。 首先,是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所谓规范分析方法,是指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一系列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据以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方法。规范分析力求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或“不应该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这类的问题。 所谓实证分析方法,就是指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假设前提出发来分析人们的经济活动,并预测经济活动的后果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试图超越一切价值判断来分析社会经济是如何运行的,是怎样运行的,以及它为什么是这样运行的。它不把价值判断作为基础,而只考虑经济事物之间关系,分析和预测人类经济行为的后果。实证分析力求回答的是经济现象“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这类问题,而不回答“好”或“坏”的问题。在政治经济学中经常统一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

其次,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是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总称,是对事物描述的量化和精确化。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水平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代表作。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科学。阶级性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表现,反映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决定于它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研究生产关系问题必然触及各阶级或阶层的切身利益。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利益的经济学家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总是持有不同的解释,形成不同的观点,为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服务。在阶级矛盾十分激烈的社会中,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很容易理解。在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的社会,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客观存在,利益差别和利害冲突是必然的,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也是客观存在的,毋庸讳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产生的。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经历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到资产阶级确立统治地位以后蜕变的庸俗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二、政治经济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这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决定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由于所代表的阶级私利的局限,不能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矛盾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趋势。无产阶级是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是最大公无私的阶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它没有任何阶级私利的偏见,要求科学地认识社会制度和客观经济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科学中的基本理论学科,在经济学科体系中处于重要的、

不可替代的地位,学习和掌握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作为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政治经济学是学习其它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21世纪将是一个不允许有经济学文盲的世纪。人人要学习并掌握经济学的知识。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的大学生更要学会象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政治经济学透过纷纭复杂经济现象,研究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学好经济学的起点和理论基础。不仅如此,随着时代发展,政治经济学不仅研究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研究经济运动的本质的同时,也要注意剖析经济现象,学好政治经济学为学习和掌握各门经济学提供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阐明经济关系的本质和经济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理论功底,增强经济学学习能力和经济工作中的适应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政治经济学对于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不可或缺的。政治经济学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阐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我们树立社会主义事业必胜信念,解放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本章小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方法是科学抽象法;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复习思考题:

1、试解释下列概念: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规律 科学抽象法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3、试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商 品 经 济 篇

人类相互交往的经济形式经历着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从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商品经济是当今世界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共同的经济活动方式或交往方式。这里,主要研究商品经济一般规定性,即通过对商品、货币等因素的具体分析,揭示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准备。

第一章.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学习目标:

了解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意义,掌握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特征,懂得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和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内容提要:

本章着重讲述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以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各自的特征,并指出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学习指导:

以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了解为切入点,在把握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各自的特征基础上,来区分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不同之处及其历史进步性和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学习时数:3课时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

下列概念为本单元应掌握的重点内容: 自然分工、社会分工、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另外,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及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不可逾越性也是应掌握的重要内容。

讲授主要内容:

第一节 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第二节 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第三节 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

●复习思考题

1、自然分工

2、自然经济

3、社会分工

4、商品经济

5、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6、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商品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马克思对商品的剖析来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以及全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基础。

●内容提要: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简单、最基本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其中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本章讲述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以及价值规律等内容。

●学习指导:

学习这一章要从构成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为切入点。而且要把使用价值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来研究。在学习交换价值的决定内容时,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区别。掌握和了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的复杂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深刻理解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甚至相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学习时数:6课时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有以下几个重点和难点;(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及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2)劳动二重性

学说的内容;(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运动规律;(4)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及作用。

讲授主要内容:

1要劳动时间

5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 第四节 价值规律 ●复习思考题、商品的二因素

2、劳动的二重性

3、个别劳动时间

4、社会必、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6、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三章.货币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了解货币产生后,使商品的内在矛盾外化为商品及货币的矛盾,并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新的问题。 ●内容提要:

本章讲述了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最终导致货币的产生。货币作为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本质是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的。货币充当流通手段需要有一定的数量,这个数量的多少是由货币流通规律来决定的。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符号,其流通规律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现象。本章还介绍了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信用的形式和作用。

●学习指导:

首先从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入手,了解货币的起源。然后通过学习货币的五种职能来理解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这样一种特殊商品的本质,通过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来了解纸币的流通规律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学习和掌握信用的产生、发展、形式和作用。

●学习时数: 4课时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及对价值等式两极的分析,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讲授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的演变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

第四节 信用

●复习思考题

1、货币的主要职能?

2、货币支付手段职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货币的流通规律?

4、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5、通货紧缩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制度篇

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是人们相互交往的经济形式的历史进步。人们交往的经济形式,无不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分析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制度,才能从复杂纷繁的社会现象中深刻地揭示社会经济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经历依次更替的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过程。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

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第443页)注意研究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同于其他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所在。这里,主要研究当今世界现存的两种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学习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这些概念、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 ●本章概述

本章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更替入手,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必然性与进步意义。进而,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分配和剩余价值资本化(资本积累)等理论的阐释,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

●内容提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在职能资本、借贷资本及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配。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 ●学习时数: 6课时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分配和资本积累理论。本章的难点是要在一章的学习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一系列概念加以系统化,需要准确记忆,建立起概念、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学习指导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基本概念,建立概念之间的逻辑的和历史的联系,阅读网络课程提供的背景、图片资料加深理解,认真回答复习思考题。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生

第二节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积累和两极分化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成本价格、利润、平均利润、市场价值、生产价格、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的价格、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2、资本原始积累及其主要方式?

3、课后第10题

4、资本的有机构成?

5、课后第11题

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

●学习目标

充分认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规律性,从资本主义演进史中加深理解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本章概述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来,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先后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几个阶段。分析这一历史进程,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 ●内容提要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特征;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规定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学习时数: 3课时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对资本主义演进不同阶段特征进行比较,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难点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演进过程中市场经济由粗陋走向成熟的规律的理解。

●学习指导

反复阅读知识点、背景资料及课程引注的参考文献,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复习思考题

1、资本主义国有制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性质与作用?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学习目标

掌握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知识,熟悉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本章概述

运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一般道路以及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殊路径,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殊路径;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学习时数: 4课时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难点是按劳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

●学习指导

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比较,以加深理解。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复习思考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

2、公有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原因?

21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学习目标

在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规定性的基础上,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个性特征。

●本章概述

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独特路径入手,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而从所有制结构和分配两方面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趋势。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等等。

●学习时数: 2课时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难点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学习指导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大背景下理解新的理论判断。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提出;

初级阶段的特定含义;

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初级阶段的特点

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的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

公有制及其含义;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

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二、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

个体经济的含义及优点

私营经济的含义及优缺点;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各自的性质和二者的区别;

外资企业的含义及优点

补充三资企业相关的信息;

引进外资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实现这一制度的原因;

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的区别;

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基本方针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区别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23

一、按劳分配的内容

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

现阶段个人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

按劳分配要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二、效率与公平

二者的含义

二者的关系

第四节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全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

●复习思考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24

经济运行篇

人类社会经济不是静止的,从来都是在经济运行中不断发展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一定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按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经济体制实现经济运行和发展。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也可以选择同样的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不仅表现人与物的关系,也体现人与物的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而经济运行仍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本篇各章,主要分析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以利于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规律性。

第八章 市场经济体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理论知识,弄清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理解中国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本章概述

首先是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的基础知识,其次,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再次,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内容提要

按比例配置社会资源是一切社会化生产的共有规律,这一客观规律的具体实现形式分为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两种类型。与产品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配置资源方式,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是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市场配置资源有其特有的功能和相应的积极作用、局限性。

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有其客观必然性,因而在经济运行体制上要求选择市场经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

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入手,在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学习时数:3课时

25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

关于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如何理解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具有商品经济属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学习指导

本章的学习要理清思路,以掌握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特征为主,要沿着从理论到实践的脉络,在比较中既要掌握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和规律,又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要弄清几个关键的范畴,如资源配置方式、计划调节、市场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防止将社会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等同起来的错误认识。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复习思考题

1、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2、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要素?

第九章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

●学习目标

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的理论和范畴,理解和掌握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对市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了解市场体系的构成和市场规则。

●内容提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制度,主要包括: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和市场组织。

●学习指导

认真理解和掌握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理解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原因,借助网络教程提供的背景资料、图片资料和概念库等工具加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认真回答本章的思考及测试题。

●学习时数:3课时

●本单元概述

本章分析了市场的基本内涵及市场体系的构成,探讨了市场的三大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形成及其作用,探讨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使市场顺畅运行所必需的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三大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和作用。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市场供求

第二节 市场价格

第三节 市场竞争

第四节 市场体系

第五节 市场秩序和市场组织

●复习思考题

1、价格机制?

2、价格管理政策有哪些/

第十章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学习目标

本章的学习要围绕作为市场经济运行基础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活动展开,弄清市场配置资源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关系,区别企业、农户和居民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特别是要深入掌握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运行机理,理解产权和微观经济运行的关系,掌握企业制度、企业资本循环与周转及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等微观经济运行知识。

●本章概述

要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机理和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必须了解微观经济主体及其行为。企业、农户和居民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其相互联系的纽带是市场。本章从市场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出发,着重分析市场经济运行所赖以存在的微观基础,包括产权制度、企业财产制度、企业资本循环周转及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机制等。

●内容提要

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活动是在一定的财产所有制下进行的。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具体化和经济制度结构中的一个运行层次,它通过发挥其激励和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以及收入分配功能,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和微观经济运行。

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其经济活动首先离不开相应的企业制度;企业的经济活动表现为企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企业的经济行为都是特定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的产物。

农户和居民也是微观经济主体。现阶段中国农村实行的是农村集体和农户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的经济行为表现为追求纯收入最大化。居民的经济行为主要分为收入行为、消费行为、储蓄和投资行为。

●学习指导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的分析,既涉及到微观经济运行的核心机理,又涉及到微观运行的现实表象。在学习中,首先要深刻理解诸如财产所有制、财产所有权、产权等基础理论问题;其次,掌握按企业财产制度对企业进行分类的原理,充分理解股份公司制度这种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对于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等问题,要在了解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尽量联系实际,对与实际关联度较大的资本重组、企业兼并要予以特别关注。

●学习时数:3课时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

财产所有制、财产所有权和产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股份制企业的两权分离、特点及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企业资本构成和资本结构

实在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对立统一关系

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

资产重组和企业兼并

居民的经济行为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市场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

第二节 财产所有制和微观经济运行

第三节 企业制度与企业改革

第四节 企业资本的运动与经营

第五节 农户经济行为和居民经济行为

●复习思考题

1、资本的二重属性?

2、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第十一章 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

●学习目标

能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世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范畴,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世界市场上的各种经济现象。 ●内容提要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中国的对外开放;世界市场的价格、汇率及关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南北矛盾。 ●学习指导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各种基本概念和范畴,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借助网络教程提供的背景资料、图片资料和概念库等工具来加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认真回答思考及测试题。

●本单元概述

本章分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及其内在的规定性,揭示了世界市场的运行机制,探讨了对外贸易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分析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及其发展趋势。

●学习时数:4课时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为对外贸易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际经济新秩序等理论。

本单元的难点在于理解和掌握世界市场的价格和国际价值理论、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世界市场的经济现象,建立起关于世界经济的分析框架。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第二节 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价格、汇率和关税

第三节 对外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

●复习思考题

1、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

第十二章 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学习目标

从基础理论角度掌握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机理及政策。

●本章概述

本章分析了国民收入的形成、分配和使用,分析了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社会总供求非均衡及其成因,分析了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选择。

●内容提要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学习指导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了解社会总供求实现均衡的条件,掌握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手段,利用网络教程所提供的图片资料、背景资料、概念库和动画等资料加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认真回答思考及测试题。 ●学习时数6课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社会总供给的影响因素、总量失衡的原因、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政策。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供给

第二节 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第三节 社会总供求的非均衡成因分析和平衡条件

第四节 政府宏观调控与微观监管

●复习思考题

1.宏观调控的目标?

2.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手段有那些

经济发展篇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以及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政治经济学需要在上述关系中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本篇各章,主要阐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经济增长规律,分析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以利于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和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十三章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

●学习目标

推荐第6篇:政治经济学本科教案5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同学们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社会总产品的含义、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以及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简单再生产及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等市场态势的变化;以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我国的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难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资本及其运动

1、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就是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2、社会资本运动

互为条件、相互交替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的运动。

社会资本运动的过程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并且要在运动中变换资本的职能形式。

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还包括生活消费;不仅包括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1、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

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称为社会总产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雇佣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2、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消费领域;

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两大部类划分是从产品最终用途出发所作的高度抽象。

按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和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是科学地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重要理论钥匙。

3、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

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

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讯、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能覆盖包括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的服务生产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发展状况有全面和综合的反映,并有助于我们通过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各自的比重的变化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

4、两大部类和三次产业划分法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从方法论上看,前者较后者更为抽象,后者较为具体;

(2)从分类的依据看,前者依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后者依据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序列;

(3)从涵盖面看,前者以社会总产品概念涵盖一切物质生产部门,后者以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包容社会所有生产部门,特别是包括服务业;

(4)从计算口径看,前者包括了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在内的所有物质产品,后者则只统计各部门的增加值(即不包括构成当年新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价值)。 联系:

首先,正如可以把物质产品的价值区分为c、v、m一样,非物质的产品即服务的价值也可以区分为c、v、m;

其次,为全面反映现代社会生产的结构,在研究两大部类生产的比例关系和社会生产的实现过程时,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服务产品的最终用途,把为生产提供的服务纳入第一部类,把为生活提供的服务纳入第二部类。

这样,所有的物质生产和服务生产就构成社会总生产,社会全部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就构成社会总产出。

在这个意义上,两大部类就有了新的内涵。

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1、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经过流通进入消费,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到替换,这就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2、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

首先,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如果社会总产出不能或部分不能顺利销售,所耗费的资本就不能得到或不能充分得到价值补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

其次,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替换。如果社会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实物构成上与所耗费和要补偿的不一致,则社会再生产的进行就会遇到困难。

第二节 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实现条件

1、什么是社会简单再生产

社会简单再生产,就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社会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内部的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 Ⅰ( c + v + m )=Ⅰc + Ⅱc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

Ⅱ( c + v + m )=Ⅰ( v + m )+ Ⅱ( v + m )

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基本实现条件

1、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过程

(1)第一部类产出中用 Ⅰc 表示的部分,可以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2)第二部类产出中用 Ⅱ(v + m)表示的部分,可以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而实现。

(3)第一部类产出中用Ⅰ(v + m)表示的部分,可以通过与第二部类产出中用Ⅱc表示的部分相交换而实现。

2、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得到补偿,第二部类的生产耗费得到替换。

即:Ⅰ( v + m )=Ⅱc

第三节 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什么是社会扩大再生产

社会扩大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在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得到实现。

2、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第一个前提条件:

第一部类的产出在补偿了当年两大部类的生产资料和服务耗费以后,必须有一个余额,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需要。

即:Ⅰ( v + m )>Ⅱc 第二个前提条件:

第二部类的产出在补偿了当年两大部类的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已消费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后,也要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劳动力所引起的追加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需要。

即:Ⅱ[ c + ( m – m / x )]>Ⅰ( v + m / x )

二、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Ⅰ( c + v + m )=Ⅰ( c + ⊿c )+ Ⅱ( c + ⊿c ) (2)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Ⅱ( c + v + m )=Ⅰ( v + ⊿v + m / x ) + Ⅱ( v + ⊿v + m / x )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扩大再生产是与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联系的。所以,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应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地、孤立地增长。相反,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归根到底要受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

第四节 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一、供求平衡与不平衡

社会总产出实现的理想状态是供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但在现实的市场运行中,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供求平衡是相对的,后者是作为市场供求波动的平均值而得到体现。

二、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1、市场供求的两种状态

依照供求矛盾的展开形式可把市场划分为两种基本的形态: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2、卖方市场

卖方市场指因产品短缺而求大于供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3、买方市场

买方市场指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市场机制与其运行环境的相互作用,会使得经济运行经常处于供求不平衡状态之中。

因此,社会经济运行是在波动或周期性循环中进行的。 参考书目

1、张卓元:《政治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资本论》第2卷

3、胡代光、高鸿业:《现代西方经济学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洪银兴:《现代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

作业

1、

2、

3、么?

4、试述非均衡市场的成因和特点。社会资本运动和个别资本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简单再生产及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分别是什

推荐第7篇: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案)

第一篇 总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变迁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和经济体制的理论发展

一、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计划经济的涵义和理论渊源

(1).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2).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

2.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8个要点,见书第三页。

二、关于计划经济可行性的论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关于计划经济可行性的论战

(1).马、恩对未来的勾划与设想阶段

(2).建立计划经济阶段

(3).对计划经济反思与改革阶段

(4).否定与放弃计划经济阶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报告正式把社会主义经济确定为市场经济

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发展

1.对市场经济的否定阶段

2.承认市场作用和利用市场调节阶段 3.“主辅论”阶段。

4.重视市场调节和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 5.创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阶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

1.社会分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

2.物质利益差别(由财产关系和劳动差别决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间的分配,具有灵敏的调节作用 。

(2).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社会主义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主要表现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1.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

(1).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

(2).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较优的资源配置方式,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

(3).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型的经济。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1).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没有提出二者结合问题。

(2).国内外经济界对这一问题的探索

·国外兰格模式、布鲁斯模式、锡克模式及科尔内的ⅡB模式的研究

·我国的改革实践与理论探索

(3).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的可能性和基础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范畴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走出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制结合的理论误区。

·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财产关系的产权结构和物质利益差别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基础是基本吻合的,二者可以结合。

· 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与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

1.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1).原始市场经济

(2).古典市场经济

(3).现代市场经济

2.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的特点:

除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和特征外,还具有: (1).发展程度较低且很不平衡

(2).非规范性

(3).市场经济所需社会环境尚未培育起来。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一、交换和契约关系是市场的本质 1 狭义与广义的市场概念

2 市场的本质是交换和契约关系

二、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1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的含义和构成

(2).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2市场机制及其功能

(1).市场机制的含义及构成 (2).市场机制的特征

(3).市场机制的功能

·市场机制的初始功能是使商品实现,进一步可分解为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两个方面的功能。

·市场机制的利益分配功能,具体表现为价值分配、激励、优化选择等功能。

·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主要表现为信息高效传导、引导资源流动、自动供求平衡等功能。

(4).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无法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其作用具有短期性、滞后性、盲目性的特点。

三、市场行为规范和市场经济秩序 1.市场秩序与市场行为规范

2.市场规则的涵义及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的进出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和裁判规则。

四、完善我国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对策 1.当前我国市场发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完善我国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对策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其在实践中的消极后果 1.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1).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2).单一的计划调节

(3).单一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4).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于国家手中的国营企业制度

(5).缺乏物质利益的激励机制

2.计划经济体制在实践中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后果

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

1.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特殊背景:两个转型 2.改革攻坚阶段的新特点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及现阶段改革的重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六个方面见书第40页

2.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1).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健全市场体系

(3).深化分配体制改革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体系。

2.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具体涵义:

(1).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

(2).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

(3).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

(4).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即直接的生产活动。 3.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之间是辩证的统一。

二、产权及其功能

1.产权的含义: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的归属权利和运用财产的行为权利。这种权利要有法律的保障,他人不得侵权。 2.古典产权与现代产权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运用的产权概念及要点 4.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权的特征:

·产权的多元性、排他性、交易性和行为性。 5.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权的重要功能

(1).硬化财产约束,以利于资产增值;

(2).有利于维护正当经营权利,抑制外部侵权行为;

(3).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4).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6.产权与所有制的联系与区别:

(1).两者的联系:产权是以所有制为基础并受其制约,产权也影响和制约所有制。

(2).两者的区别是经济关系层次不同,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不同。 7.知识产权的规定性与特点

(1).知识产权是脑力劳动者依法维护其创造性活动所形成的智力成果的权利,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智力成果权。

(2).知识产权的特点:

·它是一种无形财产,是一种精神财富 ·大多具有财产权与人身权的双重属性 ·具有依法授予性和时间性。

三、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1.经营权的含义:是对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统称。2.社会主义条件下两权分离的原因:

(1).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特殊性的要求。 第二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涵义与基本特征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涵义

2.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1).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在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形成一种完全新的平等关系。

(2).劳动者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是为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服务的。

二、传统公有制的内在矛盾 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财产所有者与所有者代表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及其矛盾。

2.财产所有者代表与财产的直接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及其矛盾。 3.“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所产生的效率低下与矛盾。

三、公有制的多种形式和多样的实现形式

1.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与所有制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通常是指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2.选择公有制实现形式要以能否促进生产发展为根本标准。3.全民(国家)所有制

(1).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

(2).当前,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形式,即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归代表全民利益的国家所掌握。但它不应是凝固不变的。

(3).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的方向、国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5).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处理好几方面关系: 4.集体所有制

我国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1).农村集体所有制

·农村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业中的主要所有制形式

·农业集体经济的一般特征

·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城镇集体所有制

·类型和特点

·大力恢复和发展城镇集体经济

5.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与其他公有制实现形式

(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2).股份合作制是我国改革中出现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结合。

(3).投资基金、社区所有制、社团所有制均可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探索。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非公有形式

一、所有制多元化的客观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重新塑造多元的市场主体

3.我国的经济改革为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与发展准备了条件。

二、个体所有制

1.个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有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2.个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1).生产力水平低

(2).现代化经济发展预示,即使生产力发展到很高水平,个体小生产也有保存价值。 3.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体经济的一般性质及其特点。

(1).个体经济的一般性质:总是处于从属地位

(2).特殊性:

·植根于个体所有制和公有制的共同基础上

·是商品生产单位

三、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1.私营企业的涵义:按国家现行规定,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2.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性质和特点

(1).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性质,从所有制属性看,仍是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2).具有不同于以往资本主义的特点:

·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它必然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和影响

·内部关系有新特点:工人在政治上是国家的主人,工人的权益受国家保护,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受到了限制。

·私有产权得以发挥的外部环境有自身特点。

四、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1.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有两种类型,一是对原有的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存在于过渡时期;一种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与外国资本合作形成的,它将存在较长的历史时期。我国目前存在国家资本主义属于后者。 2.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作经营、合资经营。

3.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及性质。

4.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我国实现对外开放政策的产物。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

一、混合所有制的形成与性质 1.混合所有制的含义: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资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形式,它是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财产组织结构。 2.混合经济的所有制性质由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所决定。

二、混合所有制的主要类型与形式

1.广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社会所有制结构上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狭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成份联合形成的企业所有制形态。 2.混合所有制大体的类型

(1).公有制与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2).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3).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意义

1.打破了所有制形式的板块结构,使不同所有制成分在微观上相互渗透,互相融合,从而发挥各自长处。

2.混合经济是产权流动和重组的产物,它为资产的合理运营提供了条件。

3.混合经济是协调多种利益机制的所有制存在形态,它有利于建立互相制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4.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如果是国家或集体控股的混合经济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增强公有制主体作用。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关系和分配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利益关系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主体及其形态

1.物质利益的含义及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利益的主体。

(1).物质利益:是指经济主体为了满足某种经济需要实际占有的经济资源。

(2).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物质利益关系是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三个主体所构成的物质利益关系。 2.各主体的物质利益形态及其客观基础

(1).国家物质利益:存在于两个基础之上: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二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履行的公共管理职能。

(2).集体物质利益: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存在的基础是国有资产的产权职能的分解及企业所拥有的国有资产的运营权

·集体所有制企业物质利益存在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和集体耗费的劳动。

(3).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

·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这一基本前提。

·还同社会主义劳动仍然带有谋生手段的性质相联系。

·此外,还存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个人所有这样一种个人利益主体。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

1.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根本特点: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同时,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和矛盾。 2.另一个重要特点: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主要是通过市场经济关系来加以调节和实现。

第二节 按劳分配的理论及其实现形式

—、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

1.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按劳动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理论设想。

2.按劳分配没有在实践中真正贯彻的原因:

(1).传统的按劳分配理论中,对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依据的“劳”容易产生不同理解。劳动形态有三种:

·潜在的劳动:指存在于劳动者体内尚未释放出来的劳动能力即劳动力

·流动的劳动:指实际劳动过程中正在发挥作用的劳动,即劳动本身

·凝固的劳动:指已经将劳动转化或凝固于其中的产品和服务 (2).现实社会主义不具备传统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分配是由社会中心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分配,并采取劳动券作为付酬和换取消费品的方式。

3.按贡献分配是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是以凝固的劳动作为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计量标准。其内涵的前提是指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以其对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形式所做的实际贡献参与分配,取得相应的报酬份额。

4.按贡献分配与传统理解的按劳分配的区别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的。2.按贡献分配实现的三阶段:

(1)、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 (2)、企业对劳动者按其贡献进行分配

(3)、劳动者用个人收入购买商品实现自己的消费

第三节 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一、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依据

1.依据:多种所有制并存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非劳动生产要素能创造价值完全不同, 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劳动创造价值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各种形式 1.按资分配与财产收益

·按资本分配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投入的资本来分割利润的分配关系。 ·按个人资产分配,是社会居民以个人财产进行投资或让渡使用权并获取一定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

2.按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分配

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是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们也要求有收益回报。 3.风险收入和机遇收入

·风险收入是劳动者和经营者承担风险的报酬。

·机遇收入是对市场应变能力的报酬。

三、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关系

1.按劳分配与按非劳动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是“主体”和“非主体”的关系

(1).在公有制经济单位中,全体劳动者的按劳动贡献分配收入在他们的个人收入总额中占主体地位,构成他们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

(2).整个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构成社会个人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

2.按劳动贡献分配是按非劳动贡献分配在市场价格作用下,还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 (1).生产商品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表现为联合性。

(2).不同生产要素之间在联合投入中,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 3.不同生产要素在社会成员间的分布状况极不相同

(1).劳动力是大多数社会成员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差别不大的劳动能力在全社会成员间分布较广,集中度非常低。

(2).资本和土地在社会成员间的分布的集中度较高。

(3).劳动力较为均匀的分布和资本与土地的差异分布,会产生贫富差距扩大,政府应采取相应的社会政策加以调节。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观

一、社会主义的公平观与共同富裕 1.公平的内涵

(1).公平是社会公正与平等的统称。 (2).经济学的平等: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原则上的同等和均等化。 (3).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

2.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观: 主要表现为追求全社会共同富裕和按贡献进行收入分配的 思想和原则。具体内容是: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 (2).按贡献分配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平等权利。

(3).社会主义承认平等权利基础上的差别,反对平均主义倾向。 (4).社会主义的公平观不仅表现在收入分配方面,还强调机会均等。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需要决定的。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二者并不是交叉地相融于一体,而是各自具有自己的作用空间和作用机制,在不同领域、不同分配环节以及不同分配和体制下有不同的侧重点。 (1).经济领域应强调效率优先,社会领域应更多考虑公平; (2).初次分配环节应强调效率优先,再分配领域应侧重公平;

(3).在市场分配机制方面应强调效率优先,而政府的分配机制则应更多关注公平问题。 3.政府应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要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保护弱势群体。同时要建立健全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差距及其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1.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表现 2.收入差距过大的影响 3.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笫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第一节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

一、企业的性质和功能 1.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以盈利为目的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2.企业具有两重属性:既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3.企业的功能和地位

(1).功能:企业具有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利用和有效配置资源,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2).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在再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1.企业制度及其分类 2.公司制的产生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五方面见书第120页

4.现代企业制度特征:企业采取公司制组织形式;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并以此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只负有限责任。

5.公司企业的财产关系中形成两个方面的权利:“财产终极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两个对等的法律主体,即“出资者”和“法人”。6.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具体可分为三种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三、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

1.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

(1).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之间的矛盾 (2).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与国有企业资产占有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3).市场经济要求产权动作的高效率与国有企业产权运作的低效率之间的矛盾 2.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见书126页

第二节 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及其家庭

一、劳动者的权利和就业 1.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和特征

(1).劳动者权利包括: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权利;按所提供劳动获取相应报酬的权利;享有自身发展的权益。

(2).劳动力所有权的特征:劳权主体身份的独立性、劳动(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劳动报酬与贡献的对应性、劳权主体再生产费用的自负性。 (3).真正确立劳动者的权益及新型劳动关系,必须在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市场契约关系。包括:

·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全面推行合同制

·职工与企业在工资确定上的平等协议关系

·分化企业功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企业职工作为劳权主体还有着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甚至最高决策的权利

2.劳动者的市场就业

(1).就业:是社会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一种活动,也是劳动者个人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的特点:

·就业主体的自主性

·就业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性

·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式的多样性

·就业岗位的变动性

二、个人及家庭的收入 1.个人及家庭活动的劳动收入 (1).劳动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凭借劳动投入而获得的收入。

(2).劳动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劳动者实际投入或耗费的劳动量、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劳动成果进入市场的交易条件。 2.经营收入

(1).经营者劳动的特点:经营劳动是复杂劳动,其成果是以企业的总体效益来体现,是一种风险劳动。

(2).经营者经营能力和经营绩效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评价

·企业与经理在市场上平等协商

·经济收入与企业利润率和资产增长率挂钩 3.非劳动收入

(1)、非劳动收入:是根据土地、资金和其他非劳动资源对社会财富生产所起的作用或所做出的贡献而给予这些要素所有者或提供者的报酬。 (2)、资本收入和租金现阶段的非劳动收入主要包括:资本收入、租金。

三、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储蓄与投资 1.消费

(1).个人及其家庭消费行为的变化

①由依附型消费向自主型消费转换

②由自给型消费向商品型消费的转换

③由供给型、福利型消费向处理型、市场型消费转换

④由雷同型、划一型消费向多样型、层次型消费转换 (2).消费结构

把我国目前的家庭消费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低消费层,中等消费层,次高消费层,高消费层。 2.储蓄

储蓄目的一是调节消费,二是家庭自我保险,此外还有没有特殊目的储蓄和消费目标不能实现的被迫储蓄。 3.投资

(1)、家庭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资本收益。可分为两类:用自己资金购买生产要素,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买各种有价证券及其他资产 (2)、影响投资形式选择决策的因素:一是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二是投资风险;三是资产流动性。 (3)、资产组合的选择

第三节 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

一、农村产权制度变迁和农户经营承包制 1.农村产权制度变迁

2.农户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点是坚持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济体制

二、农户的经营行为

1.农户的经营自主权及经营目标

2.农户要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要做到:对有限的生产要素的投放要适度;注意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及时调整生产要素的用量和组合比例;合理使用劳动力和劳动时间。 3.农户的积累与投资行为

三、农业产业化

1.农业产业化涵义:用现代产业的组织者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

2.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在农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探索有利于专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2).是依靠某一企业为“龙头”,将大量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市场联结 (3).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五章 现代企业的组织和行为

第一节 现代企业的组织和法人治理结构

一、企业家和委托——代理关系 1企业家: (1).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 (2).只有那些有创新思想并有创新业绩的企业经理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家 (3).企业家的产生依赖于经营的职业化及与此相适应的经理市场 2.委托代理关系

(1).委托代理关系既包括企业层级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又包括资本所有者与它的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2).代理问题的根源:委托人与代理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以及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代理问题的解决:靠相应的制度安排加以解决

·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指对经理阶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外的市场制度安排,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

二、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1.法人治理的涵义:是有关公司的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问题,这种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合理与否决定公司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法人治理的主体:是以股东为中心的利害相关者,包括直接利害相关者与间接利害相关者。3.法人治理结构

(1).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正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或权力制衡,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保护利害相关者的利益。 (2).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

(3).公司治理结构的类型

三、转型期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 1.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点 2.“内部人控制”问题

(1).“内部人控制”的涵义:是指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企业失去了外部所有者(主要是国家)的监督和约束,致使“内部人”(企业经理和职工)利用职权所掌握的经营权和部分产权,为谋取私利而控制企业,以致严重侵害外部所有者利益的现象。 (2).我国“内部人控制”的形式与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机制

一、企业经营的内涵和经营目标 1.企业经营的内涵

(1).企业经营: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通过生产、交换及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并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经营与管理的区别:

·管理指对企业各种活动的组织、调度和指挥

·经营必须面对市场,市场是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 2.企业的经营目标

(1).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指在既定的所有制关系下,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在其全部经营活动中所追求的、并在客观上制约着企业行为的目的。具有整体性、终极性和客观性。

(2).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获取尽可能多的盈利。

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 1.生产经营:

(1).涵义:指企业在既定的经济制度下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市场需求,运用并配置企业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通过生产、交换以及各种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并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特点: ·经营对象主要是物质产品和服务

·在结构优化方面更注重产品、成本和利润结构

·在发挥生产要素的潜能方面更注重的是企业内部的自身要素。 2.资本经营:

(1).涵义:是指通过对资本交易和对资本价值的利用,使资本能够形成新的价值和增值,实现资本盈利最大化。 (2).特点:

·重心是对价值形态资本的经营

·特别关注投资结构及可能遇到的风险

·更加注重利用社会资本为企业发展服务 3.资本经营的意义:

(1).从企业发展看,它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重新分配和整合来实 资本集中,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并有助于提高存量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加速资本技术的变革。

(2).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看,企业经营机制越健全,资源的配置越高。 (3).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来看,资本运营是发展包括产权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

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1.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是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前提下,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的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则。2.企业的决策机制

(1).决策机制:是指企业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生产、经营的经济活动作出分析和决断的机制。

(2).包括决策主体的确立、决策组织和决策方式等,决策主体的确立是企业决策的中心环节。

(3).企业完善的决策系统,包括决策的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等。 3.企业的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是企业激励者和被激励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激励者根据自己的目标刺激被激励者采取某种行为和不采取某种行为的机制。 (2).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有激励的主体、对象、目标、内容及手段等。

·中心问题是激励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达到激励目标。

·激励机制的本质是要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 4.企业的约束机制

(1).企业的约束机制:是企业在追求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到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牵制或制约的机制。 (2).种类:

·包括风险约束、产权约束、预算约束、法律约束、道德约束等多方面

·风险约束是企业的外部约束,实际上是市场约束。

·产权约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本所有者以对企业决策者的约束;二是企业最高决策者对其下属各层决策者(包括普通劳动者)的约束。

·预算约束是的基本内容是实行自负盈亏的约束。

·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是外生的,只要进一步明确财产关系,利益结构进一步透明,同时各方面的利益在企业内形成不同的人格化代表,就可以实现一种制约关系,从而可以有效地制约企业的短期行为。 5.企业的创新机制

(1).企业的创新机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过程中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新组合的机制。 (2).类别:

①体制创新: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发展,而在企业制度层面发生的重大变迁以及与此相应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产生过程。

②技术创新:指企业从投入品到产出品的生产过程中在技术层次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 ③市场创新:指企业从微观角度促进市场构成的变动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伴随新产品的开发而形成的对新市场的开拓和占领从而满足市场新需求的行为。

④管理创新:指通过引入一种更为有效而尚未被众多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推动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从而在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在用较少要素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同样高的产出水平。

第五章 现代企业的组织和行为

第一节 现代企业的组织和法人治理结构

一、企业家和委托——代理关系 1企业家: (1).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 (2).只有那些有创新思想并有创新业绩的企业经理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家 (3).企业家的产生依赖于经营的职业化及与此相适应的经理市场 2.委托代理关系

(1).委托代理关系既包括企业层级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又包括资本所有者与它的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2).代理问题的根源:委托人与代理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以及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代理问题的解决:靠相应的制度安排加以解决

·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指对经理阶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外的市场制度安排,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

二、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1.法人治理的涵义:是有关公司的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问题,这种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合理与否决定公司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法人治理的主体:是以股东为中心的利害相关者,包括直接利害相关者与间接利害相关者。3.法人治理结构 (1).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正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或权力制衡,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保护利害相关者的利益。 (2).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

(3).公司治理结构的类型

三、转型期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 1.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点 2.“内部人控制”问题

(1).“内部人控制”的涵义:是指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企业失去了外部所有者(主要是国家)的监督和约束,致使“内部人”(企业经理和职工)利用职权所掌握的经营权和部分产权,为谋取私利而控制企业,以致严重侵害外部所有者利益的现象。 (2).我国“内部人控制”的形式与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机制

一、企业经营的内涵和经营目标 1.企业经营的内涵

(1).企业经营: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通过生产、交换及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并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经营与管理的区别:

·管理指对企业各种活动的组织、调度和指挥

·经营必须面对市场,市场是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 2.企业的经营目标

(1).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指在既定的所有制关系下,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在其全部经营活动中所追求的、并在客观上制约着企业行为的目的。具有整体性、终极性和客观性。

(2).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获取尽可能多的盈利。

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 1.生产经营:

(1).涵义:指企业在既定的经济制度下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市场需求,运用并配置企业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通过生产、交换以及各种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并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特点:

·经营对象主要是物质产品和服务

·在结构优化方面更注重产品、成本和利润结构

·在发挥生产要素的潜能方面更注重的是企业内部的自身要素。 2.资本经营:

(1).涵义:是指通过对资本交易和对资本价值的利用,使资本能够形成新的价值和增值,实现资本盈利最大化。 (2).特点:

·重心是对价值形态资本的经营

·特别关注投资结构及可能遇到的风险

·更加注重利用社会资本为企业发展服务 3.资本经营的意义:

(1).从企业发展看,它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重新分配和整合来实 资本集中,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并有助于提高存量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加速资本技术的变革。

(2).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看,企业经营机制越健全,资源的配置越高。 (3).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来看,资本运营是发展包括产权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

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1.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是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前提下,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的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则。2.企业的决策机制

(1).决策机制:是指企业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生产、经营的经济活动作出分析和决断的机制。

(2).包括决策主体的确立、决策组织和决策方式等,决策主体的确立是企业决策的中心环节。

(3).企业完善的决策系统,包括决策的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等。 3.企业的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是企业激励者和被激励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激励者根据自己的目标刺激被激励者采取某种行为和不采取某种行为的机制。 (2).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有激励的主体、对象、目标、内容及手段等。

·中心问题是激励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达到激励目标。

·激励机制的本质是要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 4.企业的约束机制

(1).企业的约束机制:是企业在追求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到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牵制或制约的机制。 (2).种类:

·包括风险约束、产权约束、预算约束、法律约束、道德约束等多方面

·风险约束是企业的外部约束,实际上是市场约束。

·产权约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本所有者以对企业决策者的约束;二是企业最高决策者对其下属各层决策者(包括普通劳动者)的约束。

·预算约束是的基本内容是实行自负盈亏的约束。

·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是外生的,只要进一步明确财产关系,利益结构进一步透明,同时各方面的利益在企业内形成不同的人格化代表,就可以实现一种制约关系,从而可以有效地制约企业的短期行为。 5.企业的创新机制

(1).企业的创新机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过程中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新组合的机制。 (2).类别:

①体制创新: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发展,而在企业制度层面发生的重大变迁以及与此相应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产生过程。

②技术创新:指企业从投入品到产出品的生产过程中在技术层次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

③市场创新:指企业从微观角度促进市场构成的变动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伴随新产品的开发而形成的对新市场的开拓和占领从而满足市场新需求的行为。

④管理创新:指通过引入一种更为有效而尚未被众多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推动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从而在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在用较少要素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同样高的产出水平。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行为

一、企业的投入和产出 1.投入与产出的涵义

投入:企业用于生产产品的生产要素及其价值,即成本c+v 产出:产品及其价值,即收益:c+v+m 盈利:即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差额,即企业新创造出来的m 机会成本:企业把一定资本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收益。 2.企业投入选择原则:把资金投入机会成本最小而能使所获利润超过正常利润的产品生产。 3成本

(1).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生产成本与完全成本 (2).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二、企业的盈利及其分配 1.企业收益 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2.企业盈利

(1).企业盈利的构成 (2).企业盈利的分配

企业盈利的分配,是在国家和企业投资者、企业经营者之间进行的。 (3).企业盈利分配的程序:

①缴纳企业所得税

②扣除滞纳金、罚款

③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④提取盈余公积 ⑤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⑥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分配

三、企业资金的筹集和运用

1.企业投资行为:是指企业投入资金、发展生产的一系列活动。

2.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有:企业自有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社会集资、股份制改造、国际租赁业务、海外股权融资和国家财政投资。3.企业提高投资效益的途经

(1).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手段。 (2).正确处理 “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3).正确处理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的关系。 (4).正确处理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 (5).正确处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

四、企业发展战略、企业重组和企业集团

1.企业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企业生存发展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策略。其基本特征是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及适应性。 2.企业重组:是指企业间通过要素的流动转移和资产重新组合,以求实现内部资源配置最优和效益最大。企业重组的最有效的形式是企业并购。

3.企业集团:主要是指以母子公司体制为主,以资产为主要纽带,以生产经营协作和契约合同等多种形式,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主要特征是:多法人联合体,拥有多层次结构;集团核心企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一定的经济实力,并在集团中起主导作用。

·企业集团完全是一种开放性的准企业组织。

·它在管理上具有不同于单个企业的特殊性。

第六章 商品市场和货币流通

第一节 商品市场

一、商品市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构成

1.商品流通的涵义:指商品以货币为媒介,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所经过的全部过程。

2.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①沟通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联系纽带

②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能以顺利进行的条件

③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必要环节

④为国提供积累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⑤可以推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3.商品市场的构成

二、商品流通体制和现代物流体系 1.商品流通体制及其改革

①多种经济成分从事商品流通

②政企分开

③建立大宗批发市场 ④努力搞好少数商品期货市场的试点

⑤建立开放型的商品流通网络

⑥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宏观调节 2.现代物流体系的涵义构成及作用

三、商品期货市场和期货交易 1.期货市场的涵义及作用

2.期货交易的特点、作用及国家对期货交易的管理

第二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流通的形式

1.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和资金流动引起的、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运动。

2.货币流通的形式:现金与非现金流通。

3.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分为三个层次:M0、M

1、M2。 M0=现金

M1=M0+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城乡居民的活期存款 M2=M1+城乡居民的定期存款

二、货币市场: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1.货币需求:人们以货币形式保存其财富的那种需要。 (1).构成:

①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为了使经济生活中的商品交易顺利进行而保持货币

②对货币的储备需求——为了应付不时之需而保持货币

③对货币的投资需求——为了寻求有利的投资机会而保持货币 (2).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国民经济的活动水平或收入水平,利率水平。 2.货币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处于流通领域中的货币数量,由除银行外的所有个人、企业事业单位所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三、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的概念、来源 2.利息率与影响利息率的因素

第三节 商品的供求与价格

一、商品价格的形成、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商品价格的形成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货币价值和货币流通量,经济政策

2.需求弹性的概念、需求弹性系数、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及需求弹性的作用 3.供给弹性的概念、供给弹性系数、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及供给弹性的作用

二、价格形式和价格体系 1.价格形成机制

·包括价格形成主体和价格形成的原则和方式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与市场调节机制和计划调节机制相适应价格形式也有两种: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

2.目前我国的价格形式:

(1).市场调节价:即由企业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 (2).政府指导价: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中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3).政府定价:即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 3.价格体系

(1).商品比价关系:同一时期、同一市场上不同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2).商品差价关系:同一种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价格之间的差额关系。

(3).各种商品价格之间存在有机联系:表现在各种商品价格在前后系列上具有衔接性,在变动上具有连续性,在水平高低上具有相关性。 第七章 要素市场和资源配置

第一节 要素市场

一、要素市场的内涵及其功能

1.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要素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二、我国现阶段要素市场的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1.我国市场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2.目前我国要素市场发育还存在的问题: (1).市场质量偏低,结构不合理 (2).市场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封锁较严重 (3).市场主体独立性差 (4).价格机制不健全 (5).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完善

(6).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尚不到位等。 3.完善要素市场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作用

1.资本市场:是一种投入品市场,它体现资本供求双方的经济关系,这里是指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投资的交易市场即证券市场。2.资本市场的特点:收益性和流通性。 3.资本市场的作用: (1).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 (2).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3).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分散金融风险,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4).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渠道。

二、资本市场的构成

1.资本市场的行为主体:证券发行人、投资者、中介机构和证券市场管理机构。

2.资本市场的客体:即交易对象。

三、证券价格

1.有价证券:是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的合法凭证。2.证券价格:与证券带来的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

3.现实的证券流通中证券的实际价格还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1.劳动力流动的涵义及其形式

(1).涵义:劳动力流动是指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所引起的劳动力的转移、包括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之间和工作地点的转移。

(2).主要形式:企业内部流动、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和全面流动。 2.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主要是:

(1).社会经济发展引起人们物质利益的变化 (2).生产力发展和布局的变化 (3).企业竞争和变动

(4).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5).劳动者自身条件的变化 3.我国原体制对劳动力管理是实行统包统配的行政配置劳动力的制度。由此形成劳动力基本不流动的特点。

二、劳动力市场的构成

1.劳动力市场的行为主体:包括劳动力的供给者、需求者、中介机构及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机构。

2.劳动力市场的客体:即劳动力流动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有不同的构成。

三、劳动力的价格与工资率

1.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延续和发展劳动力所需要的生存、发展、享受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2.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市场上的标准工资,它代表着一般工资水平。它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劳动力价值共同决定。

四、就业、失业与失业保险

1.就业:劳动者在普遍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在劳动力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商品,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形式,具体地说,就是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事有工资收入的社会劳动。2.失业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1).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受阻,处于相分离状态。 (2).失业可分为:

①摩擦性失业:指在劳动力的正常流动过程中,劳动者正处于寻找工作的这段时间。

②结构性失业:指失业与劳动岗位空缺同时并存的状况

③季节性失业:由于生产过程在季节间存在很大变动而引起的失业。

④需求不足的失业:由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赶不上劳动人口增长的速度造成的。 3.失业保险: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缓解由于失业引起的经济困难。

第四节 土地市场

一、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1.土地作为经济资源的自然特征是它的不动性,持久性及丰度位置优劣的差异性。在经济上它的显著特征是稀缺性。 2.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

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除了农村和城郊土地属于劳动者集体所有以外,其余土地均属于国家所有。

二、土地市场

1.城市土地市场包括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2.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也将有较大的发展。

三、地租和土地价格 1.土地使用费用与地租

(1).土地使用费:在土地有偿使用的条件下,土地使用者为获得一定时间内一定人员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所用权而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全部费用。 (2).社会主义条件下地租存在的原因

①没有消除不同土地的级差收益和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②没有消除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3).社会主义中的地租, 自对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扣除,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社会主义地租,不仅是社会主义土地公有权在经济上借故以实现的形式,而且是调节土地供求,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

(4).地价:土地的价格,是由预期的土地收益即地租的资本化价值决定。

2.土地的价格与地租量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其实际价格受土地的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五节 产权市场

一、产权交易和交易费用

1.产权市场:是单个生产要素、生产要素集合以及附着在生产要素上的各种权利进行交易或转让的市场。2.产权交易: (1).涵义: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单个生产要素、企业以及附着在生产要素上的各种权利的有偿转让行为。

(2).意义:是高层次的资源配置方式,从宏观角度对于调整存量资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从微观层面上看,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3).产权交易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产权明晰,二是有产权市场。 3.交易费用:

(1).涵义:包括搜寻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费用、谈判费用、签约、监督和惩罚的费用等。广义的交易费用包括经济体系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运动时耗费的一切费用。 (2).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

·市场的不确定性,潜在交易对象的数量,人的理性的有限性与机会主义倾向。

·交易费用与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有直接关系。

·判断交易费用高低的原则:资产专用性原则及外部性的原则。

二、产权市场的构成 1.产权市场的主体 2.产权市场的客体

三、我国产权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1.我国产权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改革的必然产物,还处于初级阶段,尚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2.推进产权市场发展的措施: (1).实现产权交易主体多元化 (2).产权交易方式多样化 (3).交易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4).交易行为的法制化。

第六节 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

一、技术商品和技术市场 1.技术市场的概念 2.技术市场商品的特点

(1).使用价值在于提高生产和服务的经济效益

(2).使用价值范围越广,使用时间越长,它的使用价值也越大 (3).只转让使用权,不转让所有权

(4).使用价值的实现,要具备足够的技术、经济、资源、人才等条件,才能吸收、消化和发挥技术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作用 (5).技术使用价值必须具有创新性

(6).技术商品的价值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的产物,而是创造性知识劳动的结晶。 3.技术市场的特点

①技术商品一般是无形商品;②卖方是技术商品的生产者,买方既是消费者,又是物质商品的生产者;③技术商品的流向取决于卖方和买方的技术能力,总由能力较强的一方流向能力较弱的一方;④交易持续时间长,伴有培训、指导;⑤付款时间上的延续性。 4.技术市场的作用:

(1).可以发挥科研机构同生产单位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有利于促进竞争和促使科研机构进行改革,使它面向技术市场的需要。 (3).扩大科技人员活动的天地,形成大量的智力流动。 (4).可以不断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

(5).可以不断扩大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

二、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 1.信息市场的概念: 2.信息的涵义及分类: 3.信息市场的特点:

(1).交易商品的单一性和内容的多样性; (2).交易形式的多样化; (3).发展趋势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 4.信息市场的作用:

(1).有助于调动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有助于信息生产、处理的专门化

(3).有助于提高信息质量,缩短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 (4).有利于减少信息生产的盲目性。

第三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八章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及其平衡关系

第一节 社会总产出与总供给

一、社会总产出与经济总量的衡量 1.社会总产出的构成

(1)、社会总生产: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态,将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2)、社会总产出:是社会生产的总成果

(3)、社会总产值:指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全部产品价值的总和。 (4)、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 (5)、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在国内或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 (6)、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全部价值。

二、社会总产出的结构 1.社会总产出的部门构成:

(1).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

(2).产业结构通常划分为:两大部类结构、农轻重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等。

2.社会总产出的地区分布取决于生产诸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因而必然受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

三、社会总供给的形成

1.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2.决定社会总供给水平的因素:

3.社会总供给可以分为广义的总供给和狭义的总供给

第二节 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一、社会总需求的涵义

1.社会总需求:指在现实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下,人们在其收限度内所能支付,并且相对于一定的价格水平也愿意支付的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

2.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内容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3.社会总需求就其是否包括对中间产品的需求而区分为广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狭义的社会总需求。

二、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1.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投资资金和投资需求。2.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消费资金和消费需求。 3.来自再生产过程之外的资金和需求

三、社会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 1.投资规模和结构

(1).决定投资规模的因素:

经济增长率、消费率与积累率、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投资效益、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等。

(2).投资结构:主要包括投资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再生产结构、规模结构、主体结构等方面。

决定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科学教育水平、社会总生产的地区分布、技术进步和投资体制等。 2.消费水平和结构

(1).社会消费水平及其决定:根本制约条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一定时期居民个人消费水平首先取决于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2).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有:

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的供给状况、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或资产收益率、货币幻觉等。

(3).影响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价格因素、商品因素、消费者个人因素、社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等。

四、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产出增长的决定作用

1.在既定的生产能力没得到充分利用之前,社会总产出的实际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 强度。

2.投资需求增长对社会总产出增长能产生乘数效应。

第三节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波动

一、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一般条件

1.封闭条件下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一般公式

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2.改写后的平衡公式:

由(C2+V +M)转化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由其他资金来源转化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3.引人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后的平衡公式:

(C2+V +M)+净财政支出+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二、广义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条件

广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公式为:

投资支出 +消费支出+中间投入=社会总产出。

三、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

1.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社会总供求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而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对总量平衡有着重要影响。

2.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主要是价值平衡,并侧重于对国民经济的短期运行的调节。

四、社会总供求出现不平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1.社会总供求的不平衡及失衡

2.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供求不平衡及失衡的可能性及类型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制约条件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1.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即社会扩大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总产出的增长,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出即物质产品和服务生产总量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2).经济增长的一般模式:

2.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率应当满足的要求:总供求基本平衡、劳动力充分就业、人均收入和消费的水平提高、能为生产建设积蓄力量、外贸收支平衡、技术进步等。

3.适度的经济增长的实现条件:确定合理的积累率和投资率;选择适当的资本——劳动比率;注重劳动生产力的不断增长;保持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

1.作为决定经济增长率的直接因素的劳动就业增长率,要受劳动力供给状况的制约。

2.在现代经济下,经济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技术进步程度的制约。 3.决定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积累率要受到必要的消费增长的制约。 4.经济增长率要受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的制约。 5.受企业素质的制约。

6.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 7.对外贸易状况的制约。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1.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2.可分为:

(1)粗放型增长方式: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从产出的增长与投入增长之比来看,是效益相对低下的一种增长方式。

(2)集约型增长方式: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从产出的增长与投入增长之比看,是效益相对高的一种增长方式。

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及其转变 1.全面理解转变的涵义

2.在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上坚持三条原则:是否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是否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社会福利改善,使环境得到保护。 3.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注意的问题:

(1).努力提高要素生产率,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 (2).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同时,在中国需继续开辟适合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便更多地吸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 (3).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4).协调要素在部门、地区间的配置,以便取得优化产业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宏观效益。

(5).防止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式的波动,使投入产出效益逐步稳定提高。

(6).以体制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体制改革步伐。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波动

1.经济波动: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率是不相等的,总会有高低差异,即经济波动。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可称为失衡性波动。

2.失衡性经济波动表现形式,先是需求过旺,经济过速增长,物资短缺,物价猛涨;继而增长率大幅下降,失业增加,市场疲软。

3.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投资率、产业结构、经济体制、技术进步、人口、资源气候等条件的变动。

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1.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1).通货膨胀及类型

·经济过速增长与通货膨胀存在密切联系。

·具体分为三种类型: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价格结构调整引起的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严重后果:

①破坏了资源有效配置的环境,大大降低了社会经济效益

②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③扰乱了收入分配秩序,从而引发了经济、社会的不稳定

④造成贸易收支恶化,影响出口产品竞争能力 2.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1).我国近年来通货紧缩的原因 (2).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抑制经济增长,甚至会导致经济衰退;增加企业债务负担,降低企业偿债能力;持续的通货膨胀易形成需求不足——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等。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涵义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换

1.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现代部门与农村传统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2.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三、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内容:

2.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着重做好的工作:

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涵义 2.发展战略目标

3.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遵循的原则

4.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

第十章 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运行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与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二、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及其作用

1.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我国的对外开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 1.影响出口水平及结构的因素 2.影响进口水平及结构的因素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资本运动 1.国际资本运动:包括资本流入与流出

2.国际资本运动的影响因素:资本收益率差异、汇率、风险等。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的涵义及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

2.社会主义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因素:国际贸易的状况;资本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货币价值的变动;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等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汇率 1.汇率的涵义及标价方法 2.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3.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

一、国际贸易对社会总供求的影响

1.出口贸易对总需求从而对总产出(总供给)的影响 2.进口贸易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及其对总供给的影响 3.在同时发生出口和进口之后,社会总供求平衡公式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社会总供求的影响 1.国际资本流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 2.国际资本流动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

3.把资本流入与流出结合起来考察它们对总供求的影响

三、国际收支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由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性决定。

2.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二、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社会总供求之间出现不平衡是经常的。 2..市场调节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构成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复杂有机整体。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1.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是采用经济手段。

第二节 适应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1.政府职能转变:即是实现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分离;国家所有者职能与经济管理者职能的分离。

2.建立和完善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有效实现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二、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调控 1.财政政策

(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在再生产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2).财政政策:是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支总量关系政策。 (3).财政政策的类型 2.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和货币流通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2).货币政策的类型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可能有四种不同组合效应:

“双松”政策或扩张性政策,“双紧”政策或紧缩性政策,“松紧搭配政策”,“紧松搭配政策”

三、国家对经济结构的调控 1.调控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 (2).产业结构高层化 2.长期规划与产业政策的运用

(1).制定并实现长期规划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措施和重要措施。

(2).产业政策的特点: (3).产业部门政策的运用 (4).产业地区政策的运用

四、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调控

1.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控作用的主要表现:一是调节国际贸易;二是调节国际收支。

2.外贸政策、利用外资政策、汇率政策对对外经济关系的调控

五、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 (1).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

(2).是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 (3).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努力做好的工作: (1).统一社会保障制度 (2).实现保障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3).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化

(4).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资本主义教案

导 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经济思想

(1).最早的经济思想出现在古希腊思想家的著作中。代表人物是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经济”一词的产生:色诺芬的代表著作《经济论》,书名中的“经济”原意是“家庭管理”。 (2).欧洲封建社会中,宗教势力占据重要的统治地位。

2.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经济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逐渐形成。

(2).重商主义:是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的理论探讨,但其研究范围仅局限于在流通领域。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的代表著作《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表明其研究范围是社会或国家的财富增值问题。

(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早出现在法国(重农学派),但其产生的典型地点是英国。是由威廉·配弟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它克服了重商主义的缺陷,直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联系,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问题。

(4).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因素基础上,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斗争中创立的。

(2).只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结合实践不断创新,提出符合实际发展、变化的新的原理,才能使政治经济学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过程由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构成。

(2).生产力的概念: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1).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3).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决定着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一切其他社会关系,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性质。 3.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 (1).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 (2).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3).分配的涵义、与生产的关系。 (4).交换的涵义、与生产的关系。 (5).消费的涵义、与生产的关系。

总之,生产关系各环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反作用于生产。

(6).经济体制,即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4.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的方法论。

1.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认为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存在的任何物,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人格化和物化。2.科学抽象的研究方法。 3.矛盾分析法。 4.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

1.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2.其他分支学科对政治经济学的反作用。

第一篇 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特征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 (1)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形态。 2.使用价值

(1)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物品的使用价值。 (2)使用价值具有多样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即对购买者有用的使用价值。 (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1 .交换价值:

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 .价值:

(1)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价值具有历史的特征。 (3)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内在的,交换价值是外在的。

3.小结: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

(1)所谓对立,就是有矛盾,不可兼得。具体地讲,你要占有使用价值,就不能占有价值,反之亦然。

(2)所谓统一,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商品,缺少其中一个,就不是商品。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1 . 具体劳动,也称为有用劳动,是指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的劳动。包括生产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结果等五个要素。 2.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3.不以社会形式的变化为转移,具有永恒性。但具体劳动的种类和规模却随社会形态变化而变化。其多样性,形成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

4 .具体劳动不是生产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二、抽象劳动

1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2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3 .小结:

(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种劳动。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培养、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必须经过特殊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劳动者的劳动。

(2)商品价值量最终由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 复杂劳动自乘的或者多倍的简单劳动。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力变化而变化 (1)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表示方法及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2)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二、市场价值的确定 1.个别价值平均化为市场价值是同一部门内部竞争实现的。 2.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影响市场价值。

第四节价值形式

一、简单价值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及公式,简单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公式: 1 只羊 =2 把斧子

2.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二者既统一,又相互排斥。

3.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二、扩大价值形式

1.扩大价值形式及公式。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 公式:

2.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3.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商品价值表现无止境,价值表现未统一。

三、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及公式。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公式:

2.一般价值形式的特点及局限。一般价值形式的价值表现是简单的,又是统一的, 因而是一般的。 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中的一般等价物还未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交换仍然存在困难。

四、货币形式 1.货币形式及公式。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贵金属来表现的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阶段。

2.货币的本质

(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

(2).金银等贵金属之所以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因为它们具有商品属性和独特的自然属性。

第五节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 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都由他私人决定,生产的产品也由私人支配。这是由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基础的。

2.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必须转变为社会劳动,否则私人劳动就会成为无效劳动。

3.社会劳动 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又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是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生产商品的,因此他们的劳动又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决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1.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推荐第8篇:政治经济学

简述题

1, 简述商品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同类型的商品经济,作为一种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和劳动交换方式,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2)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价值,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 (3)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所生产的产品,不是直接的社会产品,必须经过商品交换才能成为社会产品。 (4)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结合,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形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2,简述市场机制及其内容

市场机制就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功能。

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3,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关系 1 )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人们不能消灭、废除、改造和创造经济规律。(2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3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4, 简述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

生产力不发达,农业在国民收入中占据很大比重,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较低,生产技术落后。

2)经济成分多种多样,形成沿海城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内陆、边远农村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存的二元结构。

3)市场体系不完善,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市场机制不健全。 4)对于发达国家有较强的依赖性,如资金、管理、市场、技术的依附性

5)国内发展情况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日趋凸显。 5,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的,只有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2)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了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的一部分价值。(4)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6,产业资本在循环中采取哪些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什么职能?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辨析题,

1, 资本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2, 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单位劳动在单位时间中创造的价值量越来越多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使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减少,从而单位劳动在单位时间中创造的价值量越来越多

3, 商品经济其实就是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内容的、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调配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2)相对应的概念不同。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

4,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该说法错误,因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流通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剩余价值。

5,资本按其运动中执行的职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该说法错误。资本按其运动中执行的职能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以生产资本的各个部分按照它们的价值转移和周转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的。

6.论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的转移的主要途径

我国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非常显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稳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一 就地就近转移,农村消化;

二、跨地区转移,合理分流;

三、跨国转移,境外输出。

论述题。

1,马克思主是怎样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在孤立考察生产过程时所不能发现的新特点。首先,从孤立的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好像是资本家垫支的,因而似乎是资本家养活工人。但如果从连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来看,工人这个月的工资,是工人上一个月的劳动所创造的,所以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而是工人自己养活了自己。不仅如此,他还为资本家创造了一个剩余价值,所以是工人养活资本家。其次,从简单再生产过程看,资本家把全部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这样若干年后,他就把自己的全部资本吃光了,但现在在他手中仍有那么多的资本,这些资本完全是剩余价值转化来的,因此,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剥夺剥夺者是理所当然的。最后,从孤立的生产过程来看,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自已的事情,但如果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也是从属于资本家的。

2,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决定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虽然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但它们与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 3.试述劳动力商品的规定性。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

能自由支配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必须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是:一是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价值构成。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第二,劳动者赡养家庭、教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第三,劳动者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总之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二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有一定历史 和 道 德 的 因素。

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 源泉。即通过对劳 动力商品的使用,一方面能生产出劳动力商品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能生产出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更大的价值即剩余 4,试述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必要性: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建立起来的它的本质特征就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平等待遇。它维护发达资本国家的特权和利益,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经济关系不公平,不合理。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掠夺剥削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受制于发达国家,致使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影响着直接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旧的秩序下超级大国凭借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的优势下任意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内政,损害别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秩序,要求打破改造旧秩序,渴望建立新的秩序。

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它的基本内容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5,试述股份公司的功能

对国家推动经济的发展效果。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2、对股份制企业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

3、对股票投资者开拓投资渠道,扩大投资的选择范围,适应了投资者多样性的投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一般来说能为投资者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推荐第9篇:政治经济学

第四篇: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第十五章: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P279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1.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即全民所有、劳动集体、其它公有制经济形式;2.全有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关系; 3.现阶段,占主体地位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经济外,还存在其他非社会性质的商品经济; 1.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2.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推动企业厉行节约,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4.调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的结构;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 3.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 P281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P28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和目标模式;方向:市场取向;目标:一步一步明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个环节:1.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构造微观基础; 2.加快市场体系培育,完善流通渠道;3.深化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 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基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主要任务: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P288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节、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P289

一、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1.先易后难的有序改革;2.由点到面的改革进程;3.新旧体制兼容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4.由增量到存量的梯度改革;5.改革同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协调;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都不可分割,内在联系;P292

二、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一、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义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支柱、主导力量;原因:1.国民经济命脉起支配地位;2.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实现者;3.生产关系的主要体现者; 1.企业中劳动的个人利益,通过企业的实现,劳动者通过劳动取得物质利益; 2.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但由企业占有和使用;

二、„„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P294 一节、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

三、„„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

四、„„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一、企业的活力和企业的经营机制: P297 二节、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活力: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对市场有应变力、领导班子有团结进取力、职工群众有凝聚力; 经营机制的内容:动力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转或循环机制; 转换:1.动力—非利益向利益型;2.约束—被动向主动型;3.运转—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 重要性:1.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建立和完善社义市场经济体制;3.提高经济效益;4.提高企业素质;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1.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2.发展各类市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3.健全中介服务体系; 4.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社会负担; P298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增强企业活力: P301

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简称——三改一加强:

四、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外部环境:三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P303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P304

二、„„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企业和出资者)、政企分开、管理科学”;P304

三、„„基本内容: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企业法人财产制度、有限责任制度、企业组织管理制度;P307

四、„„形式:公司制—(1.单一投资的国有独资;2.混合所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的 商品流通和市场 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表现为货币与商品交换位置,让渡商品使用价值,实现商品价值,最终使商品从 生产领域 经过 商品流通过程 进入消费领域;

一、特点:1.以公有制的商品流通为基础;2.以促进生产发展,满足人们需要为根本目的;地位: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地位,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用:1.促进社义生产的发展;2.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3.促进社义分配的实现;4.满足消费的需要;5.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P310

二、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节、社会主义市场 P311

一、„基本特征: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

二、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1.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2.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金融、房地产、劳动力、技术与信息、产权、生产资料等市场;

三、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P316

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深化改革,3.完善市场法制;4.加强组织保障; 三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一、„„本质:目的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决定本质上是为全体劳动者利益服务的;

二、„„形式和渠道:现金和非现金形式;投放货币和回笼货币的渠道;1.根据一定时期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2.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避免财政发行; P318

三、„„调节:

4.调整信贷结构,加强金融监管;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P319

一、„„价格的形成: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商品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影响因素:受商品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经济政策的影响;比价体系:不同部门生产的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对比:如工农产品、农产品、工业品; 差价体系:同商品差价:如购销、地区、批零、季节、质量差价等;

二、„„体系:指整个市场经济中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各种商品价格的有机整体;P321

三、„„管理体制:国家对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管理和调节的各种具体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第十八章:社会主义 国民收入的分配 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P324

一、„„初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主体,初次分配在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的;国有企业的„„:分三部份:税金、基金、工资形式„„ 城镇集体所有„„:分四部份:税金、合作基金、企业基金、工资形式„„ 农村集体—承包农民„„;分三部份:税金、公积金或公益金、个人收入形式„„ 原因:1.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2.加强重点建设;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途径:1.国家财政预算;2.银行信贷;3.劳务费用的支付; P325

二、„„再分配: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 二节、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二、积累基金: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社会后备基金;消费„„:社会„„、个人„„;比例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制约; 图表:P328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综合性的重要比例关系,作用一致,但矛盾即积累多则消费少,积累少则消费多; 1.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和消费,积累基金保证扩大再生产,消费基金保证生活水平提高; 2.两者比例,须同国民生收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 4.„„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和个人„„的比例; 5.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 P329

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三节、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P331

一、„„作用和意义: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1.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2.保障人民基本生活;3.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4.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5.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1.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独立于企事业之外;3.资金来源多元化;4.制度规范化;5.管理服务社会化; 1.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3.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基本目标和要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P334

三、„„主要内容:

一节、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及调控体系 P336

一、宏观调控的必然性: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2.„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 3.„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4„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 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者、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者; 转变: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转变与完善: P340

三、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任务和目标、„„方式、„„手段、„„政策等;二节、宏观调控任务与目标的确定

一、„„确定:基本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 1.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意义: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是:1.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2.是反映着从生产到消费整个再生产过程的状况,利于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效益;3.是市场产供销

状况的集中反映,利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满足人民需要;

2.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各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及各经济成份之间的构

成和相互关系;

经济结构分为:国民经济运行结构、生产关系结构;

1.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经济效益为提前;2.增加和扩大就业,是我国的长期战略和政策;

3.保持物价基本稳定: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P341

二、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P344

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三节、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

一、„„方式:直接调控(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间接调控(经济手段和指导性计划);区别: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是否通过市场中介进行调控; 1.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 重要性: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体系及作用: 特点:具有调节、核算、分配、监督等多方面的职能; 综合利用„„:整体性、互补性、选择性等特性出发,综合利用; 2.法律调控手段: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特点;内容包括保护和制裁; 3.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协调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宏观调控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弥补市场调控缺陷„; 4.行政调控手段: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方式,调节和管理经济; P348

二、„„手段:经济、法律、计划、行政等 四节、宏观调控政策

一、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由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

二、货币政策: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由信贷、利率、汇率政策等;

三、收下政策:

四、产业政策:

推荐第10篇:政治经济学

1、理解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第一,它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第二,它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必然要为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第三,它决定着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主体地位:第一,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第三,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第四,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有的地方和产业是可以有所差别。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根本任务。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也是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只有有利于生存力发展的改革才是成功的。

2.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消除旧体制的弊端,简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同时 改革和发展也为长期的稳定奠定基础。

4.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

3、怎样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体制。

1.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2.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3.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教育。

第11篇: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授课教授:陈宁

论文题目姓名:陈默

学号:2012211961院系:社会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年级:2012级 (七校班)

成也公司,败也公司

------当代公司的发展之道

前言: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左右着世界经济运行的今天,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公司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公司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公司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建设。但同时,公司也放大了人类的贪欲,带来权力失衡和贫富悬殊。当代公司应该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公司,发展,信息化,大数据,互联网,政府

正文:

一,概述

(一)起源

公司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后来在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地中海沿岸得到较大发展。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内陆湖”的独特地理位置,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欧洲的海上贸易。由于海洋广阔,从事海上贸易需要巨额投资,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叫索塞特斯和康孟达的企业组织,这种组织就是公司企业最早的形式。

(二)定义

公司是按法律程序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企业法人,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负债承担责任。

(三)特点

公司的典型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股东推举一些人作为董事,组成董事会以代表股东利益,董事会成员可以是股东也可以不是。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决定公司重大事项,日常经营授权经理进行管理。 二,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

1,资源

促进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经济全球化加速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为公司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创造了条件,通过吸引外资和利用国际资源,带动公司闲置资金的流动和资源的利用,使生产要素配置趋于合理.2,科技

促进公司的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外跨国公司对各国公司进行多方位投资,同时也给公司带来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管理模式,加快公司技术进步步伐。

3,结构调整

促进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商品、服务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有利于带动公司服务业和技术创新迈向新台阶,为吸引、消化人才和人力资源开辟新渠道,提供新的增长点.4,对外贸易

刺激公司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各国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公司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和增加贸易机会,进一步增强外贸对市场经济的拉动作用

5,国际竞争力

提高公司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已掀起国际并购热潮,大型跨国公司已开始结成战略联盟,迫使公司加大公司改革的力度,推动我国企业向现代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信息化时代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

1,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用互联网思维做公司,能起到统筹兼顾的效果。

2,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公司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3,云服务

云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三,挑战

(一)股东利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增长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其投资

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获取现金。这充分体现了公司贪婪的本质。20世纪70年代,美国普强公司的新药帕纳巴十分畅销,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这种药的副作用能够致人死亡,普强公司召开了特别董事会最终决定继续销售,并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因为,药品撤市时间每拖延一个月,公司就能多挣100万美元,消息被披露后,整个美国为之震惊。 股东利益最大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公司的决策,这就需要公司在股东利益最大化和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点。

(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自发性:当涨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加大生产投入;当减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减少生产投入。 这种自发性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市场上的产品过剩或供给不足,公司在决策时容易受自发性的干扰.2,盲目性:市场的范围之大使得谁也无法客观宏观的去分析观察,参与者们大多以价格的增幅程度来决定是否参与,与参与程度。-公司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应该多了解市场信息,减少盲目性。

3,参与者盲目自发的投入生产,而生产是一个相对于价格变动耗时较长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常能看到一种商品降价后,它的供应量却在上升,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第三个性质:滞后性。

四,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

(一)公司发展的优势分析(Strengths) 。分析公司在科技,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优势所在,打造优势品牌,生产差异化产品,迎合市场,拓展营销渠道,全方位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在信息化时代,要有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的能力,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公司发展计划。

(二)公司发展的隐忧分析(Weaknees)。分析公司在各种环节的薄弱环节,制定增强方案,注意制定第二手准备,应对各种公司突发事件。

(三)公司发展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两个方面,机遇无处不在,但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公司才能抓住机遇,顺应时代的需求,迅速成长为世界公司里的佼佼者。

(四)公司发展的威胁分析(Threats)。一个好的公司必须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者,尽管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公司的本质,但公司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员,

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那些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司最终只有破产或是被兼并的结果。

五,发展之道

(一)公司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使现有企业向“公司制”转变.“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已在世界上存在很多年,被国际公认为是一种最佳的企业制度或企业体制.这种现代企业制度在产权关系、责任制度、管理方式、筹资渠道、经营风险、规模经济等方面都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特点,特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普遍性意义。

2,在公司布局上,形成定位正确、分布合理、重点突出的多元化市场布局.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一般政局比较稳定,法制比较完善,市场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要求也高,在这些市场投资难度较大,但经营得好,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高科技的获得,对公司经营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

3,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学会应用品牌战略。WTO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知识产权.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言,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和意识相当薄弱,因而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加强学习逐步掌握这一锐利武器.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进行适当的管理战略调整,培育和奖赏员工的创新精神,创造有利于技术发明的法规环境,加强对技术及技术贸易的管理,千方百计地促进自身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与国际社会积极进行适当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技术援助与支持。

(二)“看得见的手”------政府

1,市场经济具有自身无法解决的局限性,这需要政府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

(1)制定适应公司发展的经济法律法规,规范并引导公司的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有侧重的改革,努力为公司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公司发展环境。

(2)建立健全公司的外部长效监督机制,定期抽查相关公司,并作出公司抽查表,为公司树立榜样。对于有违法抗法的公司经营,一定要严加处置。另外,监督机制的相关机构一定要独立于公司,由政府主持执法。

(3)国家领导人在进行国事访问时,要有意识去为本国公司进行相关介绍,拉取订单,输出资本,劳务等要素,为本国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促进本国公司的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六,参考文献

薛求知:《无国界经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64—273

商务英语系列读物:《公司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198-238 李琮:《经济全球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43-368

(美)西奥多·E·伯顿:《资本的秘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3-243 百度百科:《公司的力量》,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10

第12篇:政治经济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政治经济学(社)》课程考核

一、试述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必然性。

答: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按劳分配是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在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平等,在公有制内部人们不能凭借公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从而使消费品能够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式分配。

(2)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的数量,制约着分配的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发展,不会像原始社会那样实行平均分配,但也没有达到共产主义那样高的程度,产品尚未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只有实行按劳分配。

(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旧的社会分上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承认劳动的差别,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二、试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和层次。

答: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采取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第一个是以改革促开放的阶段;第二是以开放促改革的阶段。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一个层次是静怡特区;第二个层次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第三个层次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第四个层次是开放沿江以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三、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论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答:特征:(1)产权清晰。 (2)权责明确。 (3)政企分开。 (4)管理科学。

建立建全现代产权制度在我国现阶段具有的必要性

(1)建立建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2)建立建全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激发企业和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追求产权,以其产权获得的更多经济利益,是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动力之一。

(3)建立建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4)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产权关系既是一种利益关系,又是一种责任关系。落实了产权,就会增强人们的履行信用、遵纪守法、城市经营的自觉性。

四、联系我国实际论述宏观调控之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答:宏观调控:在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运用计划指导、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制约和影响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确保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就经济手段而言,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表现以货币政策为主。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我国也叫金融政策,它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在金融信贷方面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调节措施的总和,是国家管理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最基本的政策,也是国家金融工作方针的具体化。主要有:(1)公开市场业务; (2)存款准备金政策; (3)中央银行贷款; (4)利率政策; (5)汇率政策

第13篇:政治经济学

关于课程

很荣幸,能够在川大的这半年给同学们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一点帮助!

很感谢,同学们能够在这半年里支持我的工作!

很高兴,能够和同学们共度这半年学习时光很遗憾,由于出差的原因,没有能够赶上最后

一堂课,虽然一推再推!

很期望,同学们能够从我的课堂上得到一点关于经济学,关于经济,关于社会,关于逻辑,

关于思考的一点启发!

很期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在经济学的方面有所发展!

很期望,同学们能偶有比老师们大得多的未来!

预祝祝大家考试顺利,假期愉快!

邹立明

关于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15 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 15分)

四、简答与辨析(每题6分,共24分)

五、论述题 ( 16分 )

复习题

一、选择复习题

12.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借贷资本

13.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14.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争夺的是形成级差地租2的超额利润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垄断P260

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最完备的外在表现是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劳动力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P75

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劳动二重性

2.总和的价值形式是指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其他一系列的商品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P51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P78

4.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

5.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1.某块土地,地租为200万元,土地价格为4000万元。若银行存款利息率不变,该土地的 地租增加到300万元时,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分别是5%和6000万元

5.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5.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价值尺度

5.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万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

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3.3万亿元

1.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生产

5.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是80万和400%

24.G-W-G′是资本总公式(货币-商品-更多货币)

4.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

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I(v+m)>IIc

6.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10.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与剩余价值

18.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的是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

22.银行利润的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P182

7.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下,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

成的地租是级差地租1

3.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商品的 价值

4.执行价值尺度指职能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

5.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P76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资本家阶级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9.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是两者变化方向相反

7.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变化

8.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12.资本周转速度与 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1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指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第七章,也好歹给个选项啊,都不知道问的啥

15.Ⅰ(v+m)>Ⅱc 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

20.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是 生产性流通费用

1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必然的(?这题也没找到选项)

6.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被称为精神磨损

7.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8.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

10.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A.I (v+m) >IIcB.Ⅱ(c+m-m/x)>Ⅰ(v+m/x)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包括A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B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C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价值规律(我猜是这种多选题)

2.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3.1999年全球互联网上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2000年将达2000~4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

①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

②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③原材料的储备时间

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P156

A.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C.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D.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5.资本主义地租中的绝对地租

A.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主义生产价格以上的超额利润

B.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D.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3.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商品价值下降C.劳动力价值下降D.必要劳动时间缩短E.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19.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 生产资料

22.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

A.Ⅰc 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B.Ⅱ(v+m)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D.Ⅰ(v+m)是通过和Ⅱc 交换实现的

2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资本积聚 和 资本集中

3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具体条件有

C.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D.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E.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2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3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其使用价值实现时会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

35.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36.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略低于平均利润率1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级差地租 和 绝对地租

二、名词解释复习题

具体劳动: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得计的有用性的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消耗,生产有用价值。P43

抽象劳动:抽象掉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消耗,形成商品价值。P43

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称为不变资本。P79

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是再现于新产品,而是再生产出来,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抽象劳动可形成比其自身价值量更大的新价值,故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称为可变资本。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 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 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从而增长比较缓慢 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

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

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书上我没找到,摆渡百科的)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P156

级差地租Ⅰ:即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是指雇佣工人在肥沃程度较高或位置较好的土地上创造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它是并列投入等级不同地块的各个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P203 级差地租Ⅱ :即级差地租第二形态,是指由于连续追加投资于同一块土地,而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P205

简单劳动:是指人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即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的人都能够胜任的劳动。P45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培养,具有一定技巧和知识才能从事的劳动。P45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P82

相对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以生产的剩余价值。P83 资本的技术构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P106 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P106

“虚假的社会价值”:农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由最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故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总和就会大于个别生产价格总和,这个等于级差地租总和的差额叫“虚假的社会价值”。P208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买卖商品时,销售者允许购买者以延期支付方式赊购商品或购买者预付货款所形成的借贷关系。P187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式对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是银行向职能资本家贷出货币的借贷关系。P187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中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P45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

机构。(C:V)P107

物质磨损:固定资本的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因正常使用或自然力作用而引起的价值损失。

精神磨损:是指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造成某些物资(设备)的价值及使用价值降低。(P128)

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给持有者定期带来收入的资本(具体包括股票、企业债券、公债券、没有黄金保证的银行券和不动产抵押单等)P189

级差地租:由于垄断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使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土地使用权的垄断)P201

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制,即使是不提供级差地租的劣等地,也需要收取一定的地租,这种地租与土地的优劣及连续投资生产率的高低是没有关系的(土地所有权的垄断)P209

三、简答与论述复习题

1.简述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一切商品都具有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P41

4.辨析“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的统一的原理P125

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

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1.简述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低P44

2.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

实行等价交换。P63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辨析“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同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样都是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不对。(1)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从价值周转方式看它们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2)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在价值回收方式上存在不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使用价值的完全消耗,其价值也随之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来补偿。

1.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矛盾的,任何人都无法同时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取得商品的价值;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3)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所有是错误的。

2.简述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涵义以及二者同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

(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产业资本价值每一次周转所持续的时间,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

(2)资本周转速度同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同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关系。

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简述产业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与职能。P119

三中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4.辨析“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不对。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P54。

货币之所以能够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是因为它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材料固定由金银等贵金属充当,是由于金银的自然属性: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价值大等等、使其成为理想的货币材料。

1、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试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3.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和相应职能。P119

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

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

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3.试述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因为只有把劳动日绝对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资本家才能无偿占有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劳动日被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条件下,资本家才可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实现相对剩余价值。P87

2、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试述影响利息率变动的因素。

3、试述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规律及其体现的矛盾。

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下降是由于资本家们对于绝对利润量上升的追求而导致的;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和绝对利润量的上升是同时发生的。

矛盾:一是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间的矛盾。二是生产与消费间的矛盾。三是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四是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作用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资产阶级间以及资本主义列强同殖民地附属国间的矛盾。P159

第14篇:政治经济学

A卷

一、单项选择题(16)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D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2、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B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

3、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剩余价值

4、货币的本质是 ( C )

A、商品交换的媒介 B、特殊等价物C、一般等价物 D、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 ( D)

A、价值尺度B、利润C、成本D、价格

6、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B )

A、劳动价值论 B、劳动二重性理论C、商品经济理论D、商品二因素理论

7、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C)

A、是逐渐消失的B、能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D、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8、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D)

A、利润率 B、利息率C、年剩余价值率D、剩余价值率

9、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10、利润率反映了( C)

A、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预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D、可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11、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实现的增大属于(B)

A、资本积累B、资本集中C、资本积聚 D、资本垄断

1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有 ( C)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3、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 C)

A、劳动时间和产品销售时间B、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14、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 ( A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平均周转D、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平均周转

16、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D )

A、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的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D )

A、I(v+m)=ⅡcB、I(c+v+m)=Ic+ⅡcC、Ⅱ(c+v+m)=I(v+m)+Ⅱ(v+m)

D、I(v+△v+m/x)=Ⅱ(c+△c)

二、多项选择题(15)

1、一切商品中都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 (ACD )

A、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

C、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 D、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E、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使用价值,所以不是商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 ADE )

A、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 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

E、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3、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 BCDE )

A、商品交换都是按价值相等的原则进行的B、从总体上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从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E、价格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价格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

4、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BDE)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确定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分析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依据 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5、从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CDE)

A、劳动力成为商品B、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C、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产生的

E、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

6、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和联系是 ( BDE )

A、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增殖程度,利润率反映剥削程度

B、利润率反映资本增殖程度,剩余价值率反映剥削程度

C、剩余价值率一般小于利润率D、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E、剩余价值率是决定利润高低的因素之一

7、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 (ABCD )

A、从物质形态考察的资本构成B、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资本构成

C、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表现的资本构成

D、能决定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构成

E、由资本价值构成变化决定的资本构成

8、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表现在全部资本中 ( CE)

A、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偏小 B、不变资本的绝对减少C、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偏小

D、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 E、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

9、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是 ( CD)

A、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B、资本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统一

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

E、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统一

10、资本按: (ACD )

A、循环的职能形式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B、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E、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周转方式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是 (CD )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实现B、社会生产分为三大产业

C、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I和Ⅱ

D、社会总产品价值由c+v+m构成E、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

12、构成社会再生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ACDE )

A、生产B、市场 C、分配D、交换 E、消费

13、政治经济学是( BDE)

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B、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C、研究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D、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

E、为其它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

14、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下列选项中对等价交换的正确认识有 (BCE )

A、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使用价值量上相等B、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价值量上相等

C、货币出现后,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D、价格上下波动,不能与价值相一致E、它只存在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并不一定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

15、成本价格的形成(CDE

A、表明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B、揭示了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C、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E、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三、辨析题(下列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1)

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1、答:不正确。2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基础。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5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能创造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

2.答:正确。2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像任何商品一样,具有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就使用价值来说,普通商品在消费或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而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能形成价值,不仅形成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形成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这是劳动力商品的本质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特点。

53.资本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而且是一种运动。

3、答:正确。2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但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带来剩余价值,实现这种社会的生产关系。资本要增殖,必须在流通中购买劳动力商品,而后进入生产过程,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再进入流通领域通过出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资本要不断地增殖,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循环运动。不断地运动是资本的内在要求和本性,资本一

旦停止了运动,价值就不能增殖,资本就不成其为资本了。因此,资本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而且是一种运动。

5四、计算题(20)

1、假定某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但是当年投入流通的纸币为5000亿元。计算:(1)当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纸币量是多少?(2)通货膨胀率是多少?纸币贬值后每元相当于以前的多少元?

解:(1) 10000÷5=2000(亿元)4

(2) (5000-2000)÷2000×100%=150% 2

(3) 2000÷5000=0.40(元)4

答:(1)当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纸币量是2000亿元;(2)通货膨胀率是150%;

(3)纸币贬值后每元相当于以前的0.40元。

2、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本150万元。其中厂房价值60万元,使用年限20年;机器设备价值80万元,使用年限10年;工具价值10万元,使用年限2年。投入流动资本50万元,周转时间为4个月。试计算:该企业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

解:① 60×1/20=3(万)2

② 80×1/10=8(万)2

③ 10×1/2=5(万)2

④ 50×3=150(万)2

⑤〔(3+8+5)+150〕÷200=0.83(次)2

答:该企业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是0.83(次)

五、论述题

1.试述资本周转的原理并说明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周转的意义。(18 )

1、答:马克思关于资本周转的理论:资本周转。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周转时间和生产资本的构成。资本周转的快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关系。周转时间的构成。资本周转快慢与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公式;对周转快慢的影响。

加快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速固定资本的周转,既可以减少或避免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所引起的损失,又可以提高固定资本价值的利润率,加速固定资本的更新。第二,加速流动资本的周转,可以节约预付资本中流动资本的数量。在生产规模相同的情况下,流动资本周转速度越快,需要预付的流动资本就越少,反之则越多。第三,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为,随着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其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必然加快,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直接来源,因此,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可变资本的周转,就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即年剩余价值率 = 年剩余价值总额 / 预付可变资本。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的增殖程度。

因此,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力图加快资本的周转。加快资本周转必须缩短周转时间,尤其是流通时间中的销售时间。10

马克思关于资本周转的理论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运动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生产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但是,这一目的的实现同样要求企业必须实现赢利,必须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社会主义企业也必须要加快资本的周转。为了加快企业资本的运动,企业资本的运动必须满足资本循环的必要条件;必须减少流通时间和缩短生产时间,尤其是流通时间中的产品销售时间。要作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研究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生产的技术进步和科学组织与管理。 8

2、简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0)

2、答: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而这种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是生产方法。2

第一、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用来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4

第二、相对剩余价值是在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过程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个别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能获得的这个差额。个别资本家之间对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导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所有资本家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4

第15篇:政治经济学

1、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于生产力性质,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经济规律。

2、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分配)

(2)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

(3)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

形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3、货币流通量是怎么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么样决定的?

货币流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额/统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

纸币流通:纸币的发行限于他象征的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单位纸币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等纸币总额

4、分析资本循环正常经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条件:

(1)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三种职能:货币资

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世界上的相互继起。

因素:

(1) 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

(2)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有影响

① 固定资本价值回收较为缓慢,周转期长;流动资本价值回收期短,周转期短。

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越快。

5、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2)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呢?

①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是否能正常开始。

②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消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即: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

6、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1)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②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③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个前提条件:

② 第二个前提条件:

其中 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

③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 和追加的可变资本 。

④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⑤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3) 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

即用文字描述上述公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各自都包含三方面的交换。

7、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1) 资本集中的含义:

①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2)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

(3)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8、垄断条件下竞争的主要形式

一是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二是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9、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生产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0、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

1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1)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则表示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可见,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12、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质

(1)资本主义企业是以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 (2)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 (3)资本主义企业的分配制度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

13、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垄断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然而然形成垄断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

14、资本主义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

(1)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2)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行、盲目性、滞后性 (4)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5)市场调解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的矛盾

1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产业政策 (4)收入政策

16、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有什么影响

(1)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 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③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

(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机会,主要表现在:

①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吸引技术和资本,接手外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

② 发展中国际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③发展中国家还可以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

技文化和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其次,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出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的。

此外,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17、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他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集中体现为哪些方面?

(1)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个基本矛盾

1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使其越来越表现为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对抗形式的发展,使其必然在某一点上发生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只能通过危机才能得到暂时的解决,并为以后更大规模的冲突创造了条件。

1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

第16篇:政治经济学

12.什么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经济因素是(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素质(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5)自然条件(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3.如何认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答: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他们的相互关系是:(1)二者是相统一的。它们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二者都是不可分割的,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合同的同时,也就是支出了抽象对象(2)二者是不同的,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14.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怎样的关系?

答:(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17.怎样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1)价值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按照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进行交换,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来进行,也就是实行等价交换。

18.如何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答: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行,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由于受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是一方面从较长时期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相等;另一方面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而变动。所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形式。

23.怎样理解市场体系及其构成?

答:(1)市场体系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2)市场体系的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是基础性的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上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交易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和技术市场,以及生产资料市场。

24.为什么剩余价值率能表明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答:(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2)剩余价值率表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在资本家的全部资本中,可变资本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新价值为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所以剩余价值率公式表明在工人从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和资本家各占多少份额。如剩余价值率为300%,即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的工资只占其中的1/4,其余3/4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这就清楚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25.怎样认识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上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生产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是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技术的变革为条件的。当代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程度,主要采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26.为什么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其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多雇佣劳动的剥削(2)剩余价值规律之所以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因为:一是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必然服从追求剩余价值这一目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其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27.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答:(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不是劳动的价值。因为,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实际上,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货价格(2)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报酬的,工资的现象形态掩盖了它的本质,所以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8.如何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答:(1)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是由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第二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2)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是: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29.为什么资本有机构成又不断提高的趋势?

答: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一方面为了取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然不断改进企业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以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0.为什么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相对过剩人口之所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起着蓄水池的作用,从而成为产业后备军(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第17篇:政治经济学

关于【805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归纳

本人是11年考上财大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的,下面是我在备战20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整理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复习要点,希望能给有意考经济学院的童鞋们一点帮助!

第1讲 导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复习要点:大致浏览,此节不作考点。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复习要点:物质资料生产的定义、意义(为什么是出发点)、三要素(定义、分类、特点、

地位)、生产资料的定义。

2、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复习要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定义、构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狭义和广义的界定)、社会生产总过程四环节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定义和作用)。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研究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复习要点:如何正确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及两者的定义。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的规律

复习要点: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经济规律的定义、类型、特点、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

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复习要点:政治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各种方法的内含。(只作了解,不作考点)

第2讲 商品和货币理论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商品经济的产生

复习要点:商品经济的定义、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社会分工的定义及社会分工对生

产力的促进作用、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

2、商品经济的发展

复习要点:商品经济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商品经济的类型(各类型的特征和联系)。

第二节 商品及其属性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复习要点:商品的定义,使用价值(定义、多样性、和价值的关系、体现什么关系、属于何种范畴),交换价值(定义、与使用价值及价值的关系),价值(定义本质,和使用价值的

关系体现什么关系、属于何种范畴)。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复习要点:具体劳动(定义、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抽象劳动(定义、与价值的关系),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3、商品的价值量

复习要点: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复习要点: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社会劳动)。

第三节 货币的起源、本质与只能

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复习要点: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价值形式的特征(货币起源与脉络)。

2、货币的本质

复习要点:货币的产生使商品世界发生分离、货币的定义和本质、“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

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的职能

复习要点:货币的5大职能(各职能的定义、执行特征、作用),价格及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标准,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材料的变迁(足值的金银-不足值的铸币-纸币),纸币流通的特点(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复习要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3讲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资本积累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复习要点:货币与资本的区别、资本总公式(公式、资本的定义)、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条件。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复习要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使用价值

和价值的特点)。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复习要点:劳动过程的一般定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各自的定义、价值增值过程的特点)、剩余价值的本质。

2、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复习要点: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各自定义、划分标准、物质内容)。

3、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复习要点:剩余价值率(计算公式、作用)、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

4、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复习要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作日的限度、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

5、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复习要点: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目的、手段)、为什么是基本经济规律。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资

1、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复习要点: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格或价值、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2、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复习要点:计时工资(定义、影响因素、计算公式),计件工资(定义、影响因素、计算公

式、作用),两种工资形式的转换。

3、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

复习要点:工资的量的变化及工资水平的比较(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

4、工资的国民差异

复习要点:工资的国民差异的定义、影响工资国民差异的因素、工资水平的国的比较。

第四节 资本积累

1、社会再生产

复习要点:社会在生产的定义、分类。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复习要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定义、特征;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定义、特征。

3、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复习要点:资本积累的定义、实质和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与资本积累及资本积累与扩大再

生产的关系、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4、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复习要点:资本的构成(物质构成、价值构成、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资

本的积累和集中(定义、两者的关系、两者与积累的关系),相对过剩人口(产生原因、形

式、作用),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4讲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 单个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只能形式

复习要点:产业资本循环的定义及三种职能形式,循环的三个阶段(公式、特点、职能)。

2、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职能形式循环的统一

复习要点:三种循环形式的公式、特点、局限性,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3、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复习要点:两个条件及其关系。

第二节 单个资本周转

1、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复习要点:资本周转的定义、周转速度的衡量、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2、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复习要点:划分标准,固定资本(定义、物质构成、周转特征、损耗、维修、折旧),流动资本(定义、物质构成、周转特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较分析,对生产资本不同划

分的比较分析。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复习要点: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因素。

4、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复习要点:资本周转时间的定义、生产时间(定义、构成、对周转的影响),流通时间(定

义、构成、对周转的影响)。

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复习要点: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对预付资本总量的影响,年剩余价值(定义、年剩余价

值率的计算、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

复习要点:社会资本(定义、与个别资本运动的比较分析),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大理论前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2、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复习要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模型分析,社会总产品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实现过程和

实现条件。

3、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复习要点: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模型分析(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推到过程、如何理解)。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复习要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定义和表现,产生的原因(根源和具体原因分析),危机的

实质。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复习要点:危机的周期性(原因,危机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

3、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第5讲 剩余价值的分割 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复习要点:成本价格(定义、资本家的耗费与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的区别、意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的定义、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润率(定义、计算公式、与剩余

价值率的比较、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复习要点:转化的原因,转化的机制(部门内的竞争和部门间的竞争、资本的自由转移)。

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复习要点:生产价格的形式(定义、形成过程、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的利润量的分析,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生产价格的本质(是否对价值规律的否定),马克思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

4、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

复习要点:平均利润下降的趋势(原因、利润率下降不等于剥削程度减低、利润率下降与利润量增加),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

复习要点:商业资本的形成(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的一部分),商业资本与古老的商人资

本的区别,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

2、商业利润

复习要点:产业资本家的让渡和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资本参与利润的平均化。

3、商业流通费用的性质及其补偿

复习要点:商业流通费用的分类(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的定义、构成),各种流

通费用的补偿。

第三节 借贷资本与利息

1、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复习要点:借贷资本的形成,与古老生息资本的区别,借贷资本的特征和本质。

2、利息和利息率

复习要点:利息的定义和实质,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平均利润的分割,影响利息率

的因素。

3、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

复习要点:股份公司(定义、类型、组织治理特征、委托代理关系、作用),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股票(定义、分类、特征),股东,股息(定义、分配方式、来源),股票价格(定义、决定因素、计算公式、实质),创业利润,虚拟资本(定义、与实际资本的比

较分析)。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复习要点: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比较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以及封建地租的比较,地租与租金的区别。

2、级差地租

复习要点:级差地租的定义、产生的原因、条件,级差地租的源泉,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级差地租第二形式,两种形式的级差地租的对比分析。

3、绝对地租

复习要点:绝对地租的定义、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绝对地租的变化趋势。

4、土地价格

复习要点:土地价格的定义、计算公式、实质。

第6讲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 复习要点:垄断的形成,垄断的定义,垄断的组织形式。

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复习要点:垄断的决定作用(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垄断和竞争的关系),金融资本的形式和寡头统治(金融资本的定义、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银行的新作用、金融寡头的定义及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资本输出(定义、意义、形式和新特点),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4、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复习要点:原因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定义、根本原因、具体原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复习要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国有经济、国私混合经济、国控私有经济),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

复习要点:客观必然性,调节手段。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化

1、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复习要点:资本国际化(定义、阶段),经济全球化(定义、原因、内容、本质)。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垄断统治的新变化

复习要点:跨国公司的定义、影响,国际经济的调节手段。

第四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 复习要点:两种趋势形成的原因。

2、垄断资本主义是过度的资本主义 复习要点:过度的物质条件和政治条件。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

第18篇: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 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与自然规律相比,其特点为: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4)与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改变相适应,经济规律分为三种:一是为数很少的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三是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

(5)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第一章

一、主要概念:

1.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

4.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5.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6.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9.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0.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1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12.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14.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

1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二、主要问题:

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就经济形式而言,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过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类型的经济。

(2)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具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生产者。

(4)商品经济在历史上经历了从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商品经济的过程。简单商品经济在各种社会中都存在,但从未成为社会经济的支配形式。

2.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价值是其表现形式),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有用劳动,即各种具体形式的劳动。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条件。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构成社会分工。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价值实体。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它们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两种劳动。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集体所有制范围内的劳动,国有企业作为相对独立利益主体条件下的劳动,是相对于社会劳动的局部劳动)是指具有私人性质的劳动,社会劳动是指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

(2)在商品经济中,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矛盾的,其主要表现为: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或局部)劳动,社会劳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为社会劳动。

(3)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的产生和解决,决定着商品经济内在的其它两对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的产生和解决。

4.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需要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之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具体来说:

第一,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通过商品交换,他的劳动可以全部得到补偿。

第二,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就会少赚钱甚至亏本,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破产。

第三,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他花费的劳动不仅能得到全部补偿,而且还能得到一个额外的收入,由此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因此,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直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劳动生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就整个行业来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单个企业却还要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

5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和经济行为的影响。(参04年1月论述题)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具体来说,价值形式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从货币的起源可以看到,货币在本质上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其余三种为其派生职能。

7.货币流通规律

(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说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两因素决定的。可用公式来表示为:

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实行紧缩政策,紧缩银根,如果措施不当,会导致通货紧缩;其次,消费者和生产者由于预期和信心方面的原因,普遍惜购惜投,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

8.价值规律

(1)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而支配这些规律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全过程的是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因此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价值的实现)。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

(3)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价值规律的作用有:

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

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9生产的社会化

(1)生产社会化的含义。

生产的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从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

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

第三,产品的社会化,即生产出的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

(2)分工与协作。

社会化大生产是由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从历史上看,分工有自然分工、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三种。自然分工是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个别分工是指企业内部的分工,就是企业内部在劳动过程中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

协作是指劳动协作,即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协同劳动。

10.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间分配的主要因素

(1)社会的需求结构。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类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也就是提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要求,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个部门。

(2)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三个方面决定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它从另一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1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实现

(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2)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第二章

一、主要概念:

3.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4.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6.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7.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9.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0.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11.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1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13.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 14.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

15.资本循环: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使自身价值增殖,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16.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周而复始不间断地进行。

17.固定资本:是指由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18.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动力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20.社会总产品:是社会资本每年发挥职能作用所提供的社会总商品资本。 22.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23.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之比。

24.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25.平均利润: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按各自资本量大小和平均利润率分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26.生产价格:是指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27.超额利润: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的超过部门平均利润的利润。 28.垄断利润:是垄断组织通过垄断价格出售产品而获得高额利润,或者垄断资本企业凭借其对资本的占有和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

29.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标规定的价格。 31.利息:是产业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34.银行信用:是通过银行中介形成的资本借贷关系。

35.级差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由于租佃质量上有差别的土地而交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 36.绝对地租:是指租种一切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二、主要问题: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它有两个特点:

第一,劳动者的劳动已属于资本家,他们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下劳动,劳动力也表现为资本的力;

第二,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产品也归资本家所有。

(3)从社会本质方面讲,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使资本价值增殖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就使两者结合。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同时转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其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2.资本的属性

(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资本作为发达商品经济的范畴,具有二重属性:生产力的属性和生产关系的属性。 资本的生产力属性是指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具有增殖性和运动性。

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是指资本具有社会属性,是体现在物上的一种社会关系。 3.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由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引起的。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作日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由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引起的,而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条件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此外,个别企业可以采用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各个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力。 (4)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各个资本主义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在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普遍获得的。 4.资本的积累

(1)资本积累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 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积累的数量就越多。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越能增加积累。

第三,所有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这两者的差额越大,资本积累的量越多。 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预付资本量越大,就越能积累更多的资本。 5 个别资本增大的方式。

个别资本增大的方式有两种: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它有两个特征: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二是受到社会资本分散的限制。

资本集中,是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资本集中不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也不受财富增长量的限制。其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 6.资本循环

(1)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使自身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2)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在时间上是继起的。

(3)资本循环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本运动也必须顺利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阶段,也必须使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和在时间上继起,搞好供产销。只有这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7.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划分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

(1)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由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力上的那部分资本。

(2)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考察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8.资本周转

(1)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进行的资本循环。 (2)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有: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第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反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3)加速资本周转的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在获得同样多的利润时,节省预付资本量。 第二,可以在使用同样多的预付资本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4)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导意义。资本运动的目的是增殖自身。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加快资本周转,用同样资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9.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重要意义。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资本每年发挥职能作用所提供的社会总商品资本。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物质替换)。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对于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总产品的全部实现,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已经消耗的价值得到补偿;另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的实物得到替换,从而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顺利进行。 (2)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第一,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

第二,社会总产品在从实物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联系,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 10.简单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消费,使生产在原有规模上进行。

(2)简单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概括起来经过三个大的方面的交换,即: Ic通过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Ⅱ(v+m)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I(v+m)和Ⅱ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I(v+m)=Ⅱc。 两个派生条件是: I(c+v+m)=Ic+Ⅱc Ⅱ(c+v+m)=I(v+m)+Ⅱ(v+m)

(4)上述条件表明,只有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1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来追加生产资料,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第一,第I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第二,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有购买能力消费需要之和。 (3)扩大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概括起来要经过三个大的交换过程,即: I(c+△c)通过第一类部内部的交换实现;

Ⅱ(v+△v+x/m)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

I(v+△v+x/m)和Ⅱ(c+△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 (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I(v+△v+x/m)=Ⅱ(c+△c) 两个引申条件是:

I(c+v+m)=I(c+△c)+Ⅱ(c+△c)

Ⅱ(c+v+m)=I(v+△v+x/m)+Ⅱ(v+△v+x/m)

(5)上述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1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基本原理

(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在社会总产品的增长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更快些。具体来说,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3)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在同消费资料生产保持合理比例关系下的优先增长。 13.资本主义工资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在资本主义社会,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实际上,工人出卖的并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

首先,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劳动的凝结,劳动的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这是一种同义反复。

其次,凡是商品在出卖前都应独立存在,而劳动是在劳动过程开始后才存在的。

再次,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不是违背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 以上的分析表明,工人出卖的实际上是劳动力,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资本主义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劳动时间长短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件数或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4)要注意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也叫货币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取得的各种服务。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之间的相关变化取决于物价水平、房租、税收负担、服务费高低等。但只有实际工资才能代表工人的真实的生活水平,才能表明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是否符合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条件。

1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但是,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仅是他所费资本的产物,而且是他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在本质上是剩价值。

(2)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之比。用p′来表示。其公式是:p′=m/C。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表示的关系不同。前者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后者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歪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资本主义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以最少量的资本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第一,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利润率越低。

第三,资本的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快,利润率就高。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不变资本越是节省,利润率就越高。

1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 (1)平均利润的形成。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商品价格直接以价值为基础形成,各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大体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当。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了利润在部门之间平均化的趋势。

利润平均化趋势,是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的。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也不相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为获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不断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一个大体平均的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所得的结果。

按照平均利润率和各自资本量的大小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2)生产价格的形成。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价值就转化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形成之后,各部门的产品按生产价格出售,这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

第一,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因此,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第二,从各部门商品看,其生产价格决定的基础仍然是商品的价值。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经过这种转化,市场价格就不是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16.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企业凭借其对资本的占有和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超过的高额利润。它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平均利润。按等量资本获得的等量利润。

第二,额外利润。以垄断低价购买生产资料而获得的。

第三,一般超额利润。是由对生产技术条件的垄断而稳定获得的。

第四,垄断超额利润。是以垄断高价销售产品而获得的。

(2)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标规定的价格,它是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垄断利润的形成,表明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情况下进行再分配。 17.资本主义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就是农业资本家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纳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着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一起,共同瓜分产业部门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2)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由于租佃质量上有差别的土地而交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构成级差地租实体的,是经营优、中等土地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农业中较优土地的有限性引起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本身的等级差别。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级差地租的源泉。

绝对地租,是无论租种什么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从形式上看,是来自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差额。但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8.剩余价值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中,剩余价值规律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增殖。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执行资本的职能。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资本主义生产的各环节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并且是由获得剩余价值的多少决定的。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对剩余价值的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剧和扩大,再生产比例遭到破坏,产品实现困难,引发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灭亡。 由于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第三章

一、主要概念:

1.经济体制:是指按照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联系起来的经济组织、经济机构、经济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

2.资源配置:指的是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

3.产权:是以法律形式确定并加以保护的一定社会主体对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的所有、使用、经营并相应取得收益的权利。

4.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上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行。

5.股份制企业:又称股份公司,它是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

6.股票:是一种拥有一定数额股份资本并据以获取股息收入的凭证。

7 市场

8.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和它们在同类产品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9.垄断:是指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料来源而形成的协定、同盟或联合。

11.混合联合公司:是通过混合合并实行多样化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12.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大规模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形式。

15.贴现率:是商业银行扣除的从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时的贴现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

16.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

17.金融寡头:是极少数既控制着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

18.证券交易市场:是买卖有价证券的市场。

19.地产市场:是包括土地租佃和土地作为财产进行买卖而形成的市场。

20.技术市场:是以技术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21.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对自己的创造性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总称。

二、主要问题:

1.资源与资源配置

(1)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源仅指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又称生产要素,是指经济活动不可缺少而又数量有限的要素,现代社会主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土地及与土地相连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信息等。

(2)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就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指的是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好坏的标准有三条:第一,是否能充分地开发利用资源;第二,是否能使资源被用在效益最好的方面;第三,是否有利于保持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合乎比例地分配利用。

(3)从人类社会历史看,自古就存在着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一种是由一个社会主体自觉有意识地直接指派的资源配置方式;一种是自商品交换产生以后,由市场机制自发地引导的资源配置。在当代社会,上述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在各个国家都是同时存在的。以市场引导资源配置为主,形成的是市场经济;由国家高度集中主要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形成的是计划经济。

2.市场、市场机制、市场体系

(1)市场是指集市、商店、交易所等一切商品交换场所和一切发生商品买卖的场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重要作用。

(2)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上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行,它包括供求与价格相互作用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等。

(3)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必然要形成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完整的市场体系。商品市场包括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以及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等。

4.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主要有五个: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佣劳动者阶层、中间阶级、资产阶级政府。

(1)资本主义企业。

资本主义企业是从事生产、贸易、运输、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单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组织。按照所有制在形式上的差别,有独资、合伙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之分;按照经济地位和规模的不同,有垄断企业和中小企业之分。

独资企业是指属单个资本家所有的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两人以上合伙创办和直接经营的企业。二者的共同特点是资本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职能合一。股份制企业又称股份公司,它是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

当代垄断企业一般都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形成垄断公司。垄断公司是在生产销售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它是经过自由竞争、生产集中的过程而形成的。

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公司相比,自由竞争时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非垄断中小企业。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代,中小资本家企业仍大量存在。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小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少量工人合作制企业,农业中有占农场总数大部分的中小资本农场和自耕农式的小农场。它们都是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大环境中,成为在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之下的附属经济成分。

(2)资本家阶级。

资本家阶级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利益主体和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垄断资本家阶级包括以下几个阶层:食利者阶层、股票持有者阶层、经营者阶层、领导阶层。

(3)雇佣劳动者阶级。

雇佣劳动者阶级,又称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4)中间阶级。

中间阶级是介于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之间的一个阶级,也称小资产阶级。他们从事小规模的生产经营,对资本主义经济起一定的影响作用。

(5)资本主义政府。

现代资本主义政府,拥有各种形式的“国有”经济成分,并把国民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集中在自己手中,以实际的总资本家的身份,干预和调节全社会经济活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 5 知识产权所包括的内容。(114页)

6.垄断竞争及其特点

(1)垄断的形成并没有消除竞争,只是使竞争的条件、形式、内容和后果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垄断竞争。

(2)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竞争表现在四个方面: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3)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竞争的范围大大扩大,竞争的形式和手段也多样化,主要有:

第一,价格竞争。

第二,隐蔽的和变相的价格竞争。

第三,非价格竞争。

第四,市场外竞争。

7.垄断价格的形成

(1)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标规定的价格,它等于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2)从垄断价格的形成过程看,它是由垄断组织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人为地制定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垄断资本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垄断价格的高低,受垄断企业内部成本和外部竞争状况的制约。

(3)垄断价格的具体形成过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垄断组织间成立价格协议;二是由实力最强的垄断组织实行领价制。

8.劳动力商品市场价格的确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通过市场来配置。决定劳动力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是劳动力价值;同时,和一般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市场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劳动力商品价格的最终确定取决于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

9.货币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市场价格

货币资本商品的买方,主要指需要借款用作资本的各类资本主义企业;而货币资本的卖方,是贷出货币以取得利息的借贷资本家和各类职能资本家。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实际的市场利息率是在借贷资本商品的卖方之间及买卖双方的竞争中形成。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居统治地位的大财团成为左右利率变化的力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家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调节利率。

10.金融资本的形成及金融寡头的统治

(1)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随着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银行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即由普通的中介者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垄断大银行通过金融联系、资本渗透、人事结合控制大企业;与此同时,垄断工业企业也通过同样途径控制大银行。这样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溶合,形成了金融资本。

(2)金融寡头是指极少数既控制着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是垄断组织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统治者。它是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实现其统治的: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即金融寡头首先掌握主要公司的股票控制额,把它作为母公司,然后再以同样的办法控制下一层公司。金融寡头就是通过这种层层控制的办法来实现其在经济领域里的统治的。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的,即他们通过收买高级官吏和国会议员,指派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或者亲自出马占据国家领导要职等来操纵和控制国家机器。

11.股票价格的确定与股市

(1)股票是一种拥有一定数额股份资本并据以获取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价格是依据股票收入资本化的原则来确定的,用公式表示为: 。

(2)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

第一,股票收益。股票收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另一部分是随企业发展,每股代表的资产数额的增长。股票收益增长,市价就会上涨;反之,则下跌。

第二,银行利率。银行利率高,市价会上涨;反之,则下跌。

第三,通货膨胀率。通涨率高,可使股市看涨;反之,则会引起股市下跌。

第四,汇率变动。

第五,国内、国际局势。

第六,股票市场内交易是否充分,现货、期货、股票价格指数交易、期权交易等项交易是否齐全,还有信息传送、技术手段状况等。

(3)股市交易的作用。

股市交易对于推动生产领域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会产生积极作用。

第一,证券可以随买随卖,它们的发行才能顺利进行和得到发展。

第二,在证券市场上,人们购买经营好、盈利多的企业的股票,抛售经营不善企业的股票。这既是民意测验,又会形成实际压力,对促进企业改善经营,从而提高资源生产效率有重要作用。

第三,证券交易把大量货币资本吸引过来,一方面造成一部分资本游荡于股市,另一方面会引起股票债券的扩大发行,从而增加生产和其他方面的营运资金。

第四,证券市场行情的变化是股市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晴雨表:行情看好,给人以经济繁荣的印象,会鼓励投资;行情急剧下跌发出的信号可引起社会的重视,引起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股票市场的消极作用,在于它会造成游资大量充斥股市,形成对资金这一重要资源的巨大浪费;它一旦发生暴涨暴跌,会掀起经济风浪,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 第四章

一、主要概念:

1.国有经济成分:是国家所有制经济成分的简称,它是指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资本。

2.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二、主要问题:

1.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内容和实质

(1)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国有经济成分和政府作为最大消费者、最大的债券发行者等,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全过程。

第二,制订法律法规,成立机构,管理市场,规范和监督市场经济活动。

第三,运用经济杠杆及法律、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以弥补市场机制调节的缺陷和不足,缓和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起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2)当代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实质是为垄断资本服务。

2.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

(1)国有经济成分是国家所有制经济成分的简称,它是指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资本。

(2)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的形成途径有:继承传统的国有企业;通过实行资产阶级的国有化,将私人垄断企业转化为国有企业;通过政府投资兴建国有企业。

(3)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分为国有全产权和国有部分产权两种形式,从经营形式上看主要有:国有国营企业、国有租让企业、国有合营企业。

(4)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有经济成分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正常生产创造必要条件,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具体地说:

第一,国有经济成分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产品等,直接服务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第二,国有企业将科技成果转让给私人企业,对其技术水平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国有经济成分向私人企业提供各种支持,促进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

第四,国家按照垄断资本家集团的需要和意愿交替实行私人企业“国有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给私人垄断资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第五,国家拥有一部分企业,可以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工具和重要物质基础。

(5)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3.国家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

(2)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制,高收入者纳税多,它可以起到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作用。

第二,对垄断企业实现税收优惠措施。这一措施可以增加垄断资本积累,刺激经济增长。

第三,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优惠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扶持需要大力发展的部门和地区经济,抑制某些部门生产的增长。

第四,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总量调节措施。通过减税可以刺激积累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通过增税,可以抑制投资和消费。

(3)用财政支出政策调节经济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这项措施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减,从而调节市场。

第二,增减社会福利开支。这项措施可以增减社会购买力。

第三,增减政府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津贴补助、各种价格补贴、各项事业费用开支等。这项措施可以引起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或减少。

(4)财政政策的紧缩与扩张。

当经济过热(经济过于膨胀)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增税等手段,抑制投资,减少个人收入从而减少个人消费,抑制需求膨胀。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需求,从而把过热的经济降下来。

经济不景气(经济疲软)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第一,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减免税等手段,刺激投资,增加个人收入从而刺激个人消费,扩张整个需求。第二,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增加财政支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4.国家货币政策

(1)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称为“放松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称为“紧缩银根”;

(2)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3)货币政策的运用。

货币政策的运用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总的来说,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

5.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经济计划所运用的主要经济手段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其主要对象是私人企业,它没有约束力而只有引导作用。因此,计划的实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靠运用经济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

(1)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的办法,限制某些部门的发展,支持计划重点发展的部门。

(2)利用财政支出政策或扩大社会需求的措施保证计划中的重点项目,同时牵制社会投资方向。

(3)借助国有经济成分,直接实施部分经济计划,并且影响私人企业。

(4)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或缩小信贷规模,进行分类调节,以贯彻经济计划的要求。

(5)利用经济合同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活动纳入计划管理范围。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干预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以加强垄断资本集团的经济实力,调节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缓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减缓经济危机,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创造条件,保证垄断资本不断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种实质,可以从以下方面作进一步认识:

第一,国家干预经济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表私人垄断资本的总体利益。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发展;第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调节了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第四,促进了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第二,国家调节不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间比例破坏和经济结构失衡;第三,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失业问题、贫困悬殊问题,不能消除贫困现象;第四,国家干预不能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产生了新的矛盾。

第五章

一、主要概念:

1.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它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构成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

2.国际市场价值: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它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国际范围的社会价值。

3.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输出和输入商品总值之比的差额。

4.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向外国出口商品。

5.外汇: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对外支付手段。

6.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比价。

7.浮动汇率制:是指各国政府听任外汇汇率随市场供求情况波动的制度。

8.资本输出:指一国的资本走出国门输往国外。

9.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10.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11、关税

12、非关税壁垒

二、主要问题:

1.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

(1)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它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国际范围的社会价值,它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市场价值是不一致的,但无论某种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市场价值的关系如何,一国用它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时,都有可能获得一种比较利益。一国获得国际比较利益,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

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可见,只要以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以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取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

(3)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表现为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在国际市场上,不平等的交换有两种情况:

第一,即使按照国际价值交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以比较少的劳动换回较多劳动,发展中国家却以较多劳动换回较少劳动。

第二,国际市场上影响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国际垄断势力、国际市场投机等,在这些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处于操纵和控制的地位。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以垄断高价出售商品,以垄断低价购买商品,实行的是不等价交换。

2.国际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

自由竞争有利于国际经济的发展,垄断会阻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垄断资本的国际垄断只会有利于垄断组织,而垄断竞争的加剧会造成国际经济的动荡。

一国对外贸易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内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关系到一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出超对发展本国经济有利,入超则会造成国际支出增加,本国产业发展受到打击。因此,国家必然要采取种种措施,促使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同时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其主要手段有:

(1)关税壁垒。即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同类商品的生产。

(2)非关税壁垒。就是在国际贸易中实行关税政策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

(3)鼓励出口政策。就是一国政府对出口商品给予现金补助或财政上优惠待遇,使出口商品降低价格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

(4)倾销。就是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向国外出口商品。

(5)贸易谈判。当以上几种措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使贸易摩擦加剧时,就要通过贸易谈判来解决矛盾。

3.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劳动资源的国际再分配,它对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促进国际科学技术交流、加强国际经济联系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给劳动力输出国、输入国和劳动者本身带来许多问题。

(1)对劳动力输入国来说,资本主义企业从中获得了科技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和青壮年劳动者,尤其是从加重剥削外来移民中榨取大量超额利润,同时也造成对本国劳动者的压力,加重业已存在的就业难题。

(2)对劳动力输出国来说,劳动力受雇于外国资本会带来向本国传递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获取外汇收入等好处,但劳动力外流也会使它们损失了优秀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3)对向外国流动的劳动者本身来说,作为输入国的外来移民要忍受比当地劳动者更重的剥削,并且在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生活待遇等方面受到歧视。

4.外汇与汇率

(1)外汇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对外支付手段。

(2)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比价,它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3)浮动汇率制是指各国政府听任外汇汇率随市场供求情况波动的制度。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等。

5.资本的国际流动

(1)资本输出是指一国的资本走出国门输往国外。资本输出输入就是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

(2)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对更大利润和利息的追求。

(3)资本输出有生产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两种形式。

(4)资本输出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要从输出国和输入国两方面来看:

第一,从资本输出国看,一方面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和利息;另一方面,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对输出国经济也有消极作用,它可以使本国投资幅度下降、国内经济停止和失业问题加重。

第二,从主要是输入国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以往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和资本的输入,一方面推动了它们内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成分的发展;另一方面,本国资源被掠夺、广大劳动人民遭受剥削。现在,有自主权的各个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中,尽管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如果有正确的引进外资的政策,就可以使本国得到所需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

6.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1)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第二,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动因。无限地增殖自己是资本的本性。

第三,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资本国际化的条件。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各国经济发展的纽带,是资本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2)资本国际化的形态。

资本国际化的表现有三种形态: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产业资本国际化。

7.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和资本等经济活动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与经济国际化相比,有如下特征:

第一,国际化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全球化则是与信息业的高度发展相联系的。

第二,经济国际化时期,还有许多国家不是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而经济全球化则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经济国际化时期,世界市场的内容、规模、形式及其参与的主体还有限,而全球化则形成全球规模的世界市场体系,各国深深地卷入其中。

第四,经济国际化时期的国际经济往来,采取国与国之间你来我往的线型联结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外经济交流是全方位的联结方式。

第五,经济国际化时期,资本的运动速度、规模、形式还有限,而全球化中资本迅速扩张,其规模、形式、速度,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程度等,都是空前的。

第六,在经济国际化条件下,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成了密切国际经济的重要主体。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其作用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印记、局限性和弊端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

一、主要概念:

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资本原始积累:是资产阶级利用暴力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并积累货币资本的历史过程。

二、主要问题: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第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4)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周期性。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调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整是由它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第一次大调整,是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大调整,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4.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

(1)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点是:

第一,它们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经济。

第二,它们都是商品经济。

(2)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同点是:社会主义经济是实行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少数人剥削广大劳动者的经济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所有制结构

一、主要概念:

1.集体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一定范围内的劳动群众共同所有。

2.合作社:是劳动者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经济组织。

3.股份合作制:是采用股份制的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

4.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税后收入由劳动者自己所有的一种经济成分。5.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成分。 6国家所有制

7、家庭承包经营

二、主要问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经济上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社会主义还不成熟的一些特征: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关系不成熟,还存在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够健全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发展生产力关系到民富国强能否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第一,只有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才会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第二,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经济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三,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的更高发展阶段并在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4)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和任务,我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最重要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其内容包括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基本目标包括:经济目标、政治目标、文化目标。

在经济方面的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经济按所有制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公有经济占主体,它包括两种形式,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有私有经济(含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外资经济。此外,还有在上述各种所有制联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混合经济,如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也属于公有经济。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必须坚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确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生产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占有也社会化。实行公有制,使分散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具有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在公有制基础上,社会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问题,为按社会化生产的要求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

社会主义本质上也要求实行公有制。实行公有制,使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其剩余产品也属于公共所有,被用来增进人民的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因此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保持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指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经济和各种非公有经济共同发展。这样的所有制结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与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总的来说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不发达,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虽然有了一批技术比较先进的大中型企业,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落后,城乡都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低,人均收入低。在这种情况下,之所以要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因为:

其一,为了迅速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需要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只有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借助于国外力量),以便将潜在的各种生产要素(资金、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经营才能)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其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适合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发展,它们都能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中和规模不同的生产经营中找到各自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除极少数特殊行业由国家垄断经营外,非公有制企业可以按照自己资本、技术、经营才能等实力的大小,在十分广泛的行业和领域投资和发展。

3.国家所有制经济

(1)国家所有制的性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在我国,国家所有制实质上就是全民所有制,即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2)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有,被用来为全体人民谋利益。

第二,国有企业具有独立性。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其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第二,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依靠力量。

第三,是调整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的支柱。

第四,在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它决定着经济和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国有经济与股份制

(1)股份制是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式。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股份制企业的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如果企业由国家或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鲜明的公有性。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2)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政企分开、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从而使企业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能广泛筹集社会资金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从而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和国有资本的运作效率。

第三,母公司通过掌握控股权支配子公司,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四,职工持有本企业的股票,有利于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办好企业的积极性。

6.集体所有制

(1)集体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一定范围的劳动群众共同所有,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一种形式。与国有制相比,集体所有制的不同特征主要是生产资料公有的范围不同。

(2)在农业中,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承担加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大任务;在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在增加生产、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满足人民需要和扩大出口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3)集体经济传统形式的主要特征是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形式向多样化转变,出现了家庭承包经营、合作社、股份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

家庭承包经营是农业中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实行家庭承包,集体是包出单位,农户是承包单位;集体对一定量的土地规定出产量和上交任务,包给农户耕种;农产品收获后,农户首先要完成上交任务,剩余部分归农户所有。实行家庭承包,农业集体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经营方式的变化,使农民有了种田的自主权;二是分配方式的变化,使农户的收入与其生产成果直接联系起来了,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三是所有制内容的变化,即在集体经济中加进了农户所有制的因素。

合作经济(又称合作社)是劳动者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第二,社员共同投资兴办,其财产可以属个人也可以属集体,也可以部分属个人、部分属集体。第三,管理民主,其领导由社员选举产生,重大事项由社员讨论决定,一人一票。第四,合作社的宗旨是为社员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将服务宗旨与市场经济原则、效益原则统一起来。第五,类型多样化。第六,合作社盈余归全体成员共有。其分配一是按股额付息,二是按社员对合作社的利用程度进行分配,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愈大,分得的盈余愈多。合作经济是集体经济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其主要优点是:第一,产权关系清晰。第二,突破了个人和家庭的局限性。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有利于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流通领域的互助合作,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和节省流通费用。第三,其内部没有资本和劳动力的对立,兼容了社员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股份合作制是采用了股份制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是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它兼有股份制和合作经济的特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企业出资人。第二,股东不能退股。职工离开企业时,其股份只能在企业内部转让。第三,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由职工股东大会选举企业领导成员,决定企业重大事项。第四,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股份合作制的主要优点有:第一,职工拥有产权,企业对自己的经营承担责任,实行政企分开,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第二,职工的资产、收入同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相联,同时职工又具有民主管理的权力,因而可以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关心度和风险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第三,开辟了新的筹资渠道,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

7.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1)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税后收入由劳动者自己所有的一种经济成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具有其必然性。首先,个体经济是同我国现阶段的一部分生产力相适应的。其次,个体经济可以在经济建设中和社会稳定中发展积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小商品生产,活跃城乡市场,满足多样化的需要;改变第三产业落后的状况,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岗位等。

如何对待个体经济,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应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要保护其合法经营。要创造公平的、便利的经营环境,平等对待。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个体经济的劳动者具有自私、狭隘的一面,有的人可能为追求私利而从事不正当的经营活动,产生消极作用。因此,要加强管理和教育,引导其健康发展。

(2)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成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必然性。第一,生产力水平低而且不平衡,需要有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第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私营企业必然会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通过各种途径产生和发展。

发展私营经济的作用主要在于:第一,可以聚集民间资金,挖掘民间人才,把潜在的生产要素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第二,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吸收城乡剩余劳动力。第三,可以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出口创汇作出贡献。第四,可以参与公有制企业的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要由政府主导,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管理和引导:第一,对私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份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在市场准入方面和融资方面要切实改变对私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做到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第二,对私营企业主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商业道德水平,纠正不正当经营行为。第三,规范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依法保护私营企业主的合法财产和收入,依法维护员工的正当权益。第四,引导私营企业摆脱家庭式管理的落后模式,丰富人才资源,招聘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吸收员工参与管理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主要概念:

2.市场配置:就是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为适应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将资源配置到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部门。

3.企业法人:是指出资者为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获取利润,出资构造的一种经营组织,并使其人格化,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4.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5.股份有限公司:是资本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6.企业经济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7.企业家:就是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8.市场体系:指由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的市场所构成的整体。

9.电子商务: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商品交易、结算等一系列商务活动的方式。

10.金融市场:指的是货币资金的自由流通,包括货币资金借贷和各种有价证券买卖。

13.价格体系:是指在商品交换中,各种价格形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

二、主要问题:

1.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二层次是以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为杻带所结成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不反映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它可以存在于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度之中。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就属于这种经济关系。因此,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是同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它反映商品经济的性质。因为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市场,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根据市场来决定和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其利益也只能通过市场才能实现。

(2)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是因为市场经济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市场经济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微观上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经济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其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三,市场机制能激励创新。

(3)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

从几百年的世界历史看,市场经济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近代史表明,自然经济因其封闭、保守而发展缓慢无法同市场经济比拟;两种经济运行机制表明,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缺乏生机和活力,没有生命力;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释放出推动经济发展的能量,给国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上优于计划经济。

(4)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市场经济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可以被资本主义利用,同资本主义制度结合,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利用,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但与不同社会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有着不同的属性,具有各自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第二,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展起来的。

2.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企业法人制度。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企业法人制度,简言之,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拥有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在对所有者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能够独立支配企业的财产。

二是有限责任制度。实行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有限责任制度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只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二是当企业破产清偿债务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

三是科学的组织制度。现代企业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3)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来划分的。国际上通常将企业分为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分为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在世界上得到大发展的是有限公司,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是资本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4)公司的组织结构。

公司设置组织机构,应使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形成各自独立、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在公司内部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既要赋予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又要切实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同时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公司的组织机构有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

股东会由股东组成,它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作为所有者掌握公司的最终控制权。

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由股东代表和其他方面代表组成。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全权负责公司经营,拥有支配法人财产和任免经理的权力。

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进行全面领导,对董事会负责。

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

(5)国有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国有经济的改革,从企业层次来说,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根本克服旧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缺陷,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清楚地界定产权,实行政企分开。

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第三,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五,有利于同国际惯例接轨。

3.企业的经济行为

(1)企业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2)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外部环境。

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说,企业实质上是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和权利关系的组合。这三个不同的利益和权力的主体,都要求企业目标与本身利益一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同时又要兼顾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实现这种要求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并相应建立组织机构,使三者之间形成利益相关、权责分明、互相制衡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也才能促进企业行为的合理化,克服不讲经济效益、行为短期化的倾向。

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主要是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必然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影响企业的行为;市场环境对企业经济行为有着重大影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企业的行为表现为富于创造性和进取性。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缓和,技术进步动力不足,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外延型为主。

(3)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企业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4)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行为、生产经营决策行为、营销行为、经济核算行为、收入分配行为。

4.企业家队伍

(1)企业家就是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2)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企业法人权利和责任的人格化代表,掌握着支配企业供产销、人才物的权利。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企业经济行为是否合理、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企业的存亡兴衰。只有德才兼备的合格的企业家,才能担当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任。

(3)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企业家队伍,首先要搭建让企业家得以施展才能的市场竞争舞台。其次,要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激励企业家,提高企业家的素质。

5.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

(1)市场体系,是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市场所构成的整体。

(2)完善的市场体系具有的特征是:市场结构完整;市场组织良好;市场统一;市场决定价格;市场保障健全;宏观调控有效。

(3)市场体系的作用: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第一,市场体系是企业自主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发达的市场体系更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

6.商品市场

(1)商品市场的构成。

商品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的。

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按消费的对象来分有两大类,即农副产品市场和工业消费品市场,它是连接生产和生活消费的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呈现如下特点:第一,市场主体多元化和消费品流通渠道多样化;第二,消费品经营市场化;第三,消费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生产者和生产资料需求者之间的桥梁。其作用在于,满足各类产业、各个部门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由于生产资料本身的性质,生产资料市场具有一些与消费品市场不同的特点:从需求方面来说,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一般比较稳定,批量较大;从供给方面来说,市场调节生产资料供给发挥作用的周期一般较长。

服务市场。服务也称劳务,指的是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发展服务市场,前提是要承认服务是商品,服务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服务的使用价值是为人们提供一定的效用,价值是为提供服务而消耗的社会必要的物化劳动量和活劳动量。除了少数行业确实属于事业型服务和福利型服务,经费来源主要应依靠国家财政外,其余大量的服务应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服务单位实行企业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自我发展机制。

(2)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产需之间或产销之间直接交易、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拍卖市场、招标市场。

(3)现代流通方式。流通方式的创新是将信息技术引进流通领域而进行的。现代流通方式的显著特点是,把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紧密连接起来,使生产企业和最终消费者及用户信息畅通,实行全过程服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需大力发展的几种现代流通方式是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

7.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有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金融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枢纽,它指的是货币资金的自由流通,包括货币资金借贷和各种有价证券买卖。按资金性质来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融资方式来分类,可分为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其主要特征是: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是平等的主体,可以互相选择;价值规律对劳动力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劳动报酬将主要由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自由、有偿转让的市场,是连接科技研究和生产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它推动科技成果流向生产,促进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信息市场是信息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市场。

房地产市场包括房产市场和地产市场。

产权市场指的是企业兼并、出售、拍卖、租赁、股权转让、闲置资产调剂等产权交易的市场。

8.市场决定价格的必要性

(1)价格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调节生产和流通、平衡供求,影响收入分配,还是投入、产出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工具。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主要由政府决定,价格不能灵敏地反映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起不到调节经济的作用,核算作用也往往因价格失真而受到影响。

市场调节主要是价格调节,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价格形成机制必然要由政府决定价格改变为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也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关键。

9.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

(1)成本。主要是生产资料成本、劳动成本、销售成本。这些成本的平均水平发生变动,会直接引起价格同方向变动。

(2)商品供求关系。供求不同组合的变动,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

(3)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货币贬值,商品价格就上涨;货币升值,商品价格就下降。

(4)垄断。不论是卖方垄断还买方垄断,都会影响价格。

(5)政府的政策。一是税收政策、利息政策;二是价格改革,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

12.市场竞争与垄断

(1)竞争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力图胜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和过程。

(2)竞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表现。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在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取决于它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负。竞争的规律是优胜劣汰。竞争是一种强大的压力,迫使企业进步。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3)总的来说,竞争是推动进步的,垄断则是阻碍进步的,应当鼓励竞争、打破垄断。

鼓励竞争,就要提倡竞争,保护竞争,为公平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和破坏性。因此要提倡公平竞争、正当竞争、适度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和过度竞争,把竞争引导到公平、正当、适度的轨道,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并同时尽量减少其消极作用。

打破垄断并非完全禁止垄断,而应对基于不同原因形成的垄断采取不同的政策。垄断有行政垄断、自然垄断、经营性垄断。行政垄断基于政治权利,往往造成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除个别行业确需保留外,其余均应取消;自然垄断以输送网络系统的存在为基础,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决定,其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国家要加强管理,防止这些企业为谋取自身利益而损害大众利益;经营性垄断有两种情况,一是竞争性领域的完全垄断,它往往与行政垄断结合在一起,排斥竞争,应予打破。二是竞争性领域的寡头垄断,产生于规模经济的要求,只要它们不仰仗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和大众利益,在行业内部存在正常竞争,其存在和发展就有其必要性,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国家经济实力。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主要概念: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2.经济效益:是指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4.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5.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6.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关于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总的构想。

7.工业化: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8.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9.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的生产、流通、使用为基础的经济。

10.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

11、经济效益

二、主要问题:

1.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2)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2.实现较快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

(2)我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现在我国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它们。

第二,我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比较差。只有实现经济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也难以解决。

(3)我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可能性在于:

第一,资源条件比较有利。(可以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积累的潜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制度条件良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根本性条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第三,国际条件有利。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2)我国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第二,着重发展关键技术。

第三,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所谓经济效益好,就是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

(2)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生产更多产品和劳务,从而有利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

第二,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企业盈利和国家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3)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

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首先,速度和效益是统一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本身就标志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其次,速度和效益又存在着不一致性,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是同一指标(产量或产值)在动态上的比较,而经济效益则是资金占用、成本耗费与有用生产成果的比较。经济增长速度快,可能伴随资金占用多、消费大、产品积压,经济效益差。

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4)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

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是互相依存的,是一致的。一方面,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有了好的微观经济效益才可能有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为微观经济效益提供外部条件。宏观经济效益好能使微观经济获得较好的条件来提高经济效益。

5.经济增长方式

(1)按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一种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2)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同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条件相联系的。在不发达阶段,工业基础比较落后,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低,经济增长以粗放型为主难以避免。当经济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经济增长则是以集约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是经济不发达阶段转变到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

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比,集约型经济增长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资源。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缓解资源有限与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不相同。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生产率来实现的,因而经济效益比较高。利用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能够较快地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才能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根本途径。

6.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第一,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

第二,各个产业部门互相协调。

第三,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

第五,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

第六,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

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不仅表现为产业的部门结构合理化,而且还表现为产业的地区结构合理化。产业在各地区配置是否合理,对地区和全国经济能否协调发展,经济效益是否良好,乃至全国人民的团结能否加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产业合理布局应正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要根据地区的资源优势建立和发展支柱产业。

第二,要使产业接近原料和能源基地、销售市场、交通枢纽。

第三,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

第四,要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1)小康社会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现在的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刚刚进入小康门槛,人均GDP水平不高,在世界上属下中等收入国家,而且还有相当比重人口没有进入小康。所谓“不全面”,是指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标准是从经济方面看的,侧重于物质文明,而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不平衡。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要求达到经济上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经济方面,力争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8.工业化

(1)工业化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工业化要求大大提高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降低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第二,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第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3)中国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在于:

第一,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知识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已经提上日程,中国必须将工业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推进现代化,走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中国国情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是人口和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人均资源的穷国,这就要求我们克服传统工业化的弊端,不能再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9.城镇化

(1)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2)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镇化滞后或超前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情况总体来说是城镇化滞后。

(3)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首先,加快城镇化,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

其次,城镇化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

一、主要概念:

1.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或者:它是一个国家国民一年内所生产物品和服务的增加值的总和。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3.国民收入:是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

4.税利分流:就是企业将盈利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留给企业。

5.分税制:就是将不同的税种划分为中央收入、地方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

8.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对各类消费品和服务的消费在全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

9.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和家庭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以货币表示的收入。

10.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

11.风险报酬:就是由于要承担风险责任而获得的报酬。

12.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制度。

二、主要问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国民一年内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没有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也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是:第一,把一切社会活动都作为生产活动,都创造价值,因而统计的范围过宽。第二,把所有的服务增加值同时都计入了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出现重复计算。收入再分配的次数越多,重复计算的部分就越大。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是: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国民收入是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投资和消费。

(2)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就是国民收入首先在生产部门内进行的分配。经过初次分配,国民收入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是为了满足以下各项社会需要:

其一,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

其二,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

其三,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

其四,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其五,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是国家财政以及税收、信贷、利息、保险费、价格等经济杠杆。财政通过参与初次分配,取得预算收入;财政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通过预算支出来进行的。各种经济杠杆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

3.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1)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

(2)国家、企业、个人三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为了履行社会管理者的职能和宏观经济调节者的职能,需要掌握一部分国民收入;企业要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有积累,需要掌握一定的收入;个人为了维持和改善生活,需要取得并增加收入。但三者之间又是有矛盾的。国家分得少了,财政就会入不敷出;企业分得少了,就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个人分得少了,生活就不能改善。

(3)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的原则,就是三者兼顾,而不是片面地只顾某一方面。

4.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方式

(1)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特别是调整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要求实行税利分流的分配方式。税利分流,就是企业将盈利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留给企业。

(2)实行税利分流的好处是:

第一,从分配关系上使国家两种职能分离。这是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的必要条件。

第二,实行税利分流,从分配关系上使企业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

第三,与税利分流的同时实行税后还贷,有利于健全企业的约束机制,有利于保证完成国家税收。

5.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1)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是指国家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的收入分配关系,目的是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的原则,既要保证中央财政的收入,又要使地方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有所增加。

(2)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分税制,就是将不同的税种划分为中央收入、地方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划分税种的依据是财权与事权的一致。实行分税制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利于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分配方式。

9.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由以下三个条件共同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生产资料归劳动群众共同所有,这就决定了产品的分配要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否则,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便不能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成了空话。

第二,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是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可供分配的产品少,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因此只能采取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第三,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为在社会主义阶段,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人们的劳动还存在重大的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人们把劳动当作负担而不会当作生活的自然需要,这就决定了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必须体现劳动者的劳动差别,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就是由上述三个经济条件共同决定的。只要这三个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行按劳分配就是必然的,是不可取代的。

10.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在按劳动贡献分配之外,还要让其他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的分配。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的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要求。

第二,是生产要素的作用决定的。

(3)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很多,主要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利息、股息、利润,土地等要素参与分配的租金,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技术转让费和技术贡献报酬等。

11.个人收入的调节

(1)我国调节个人收入的两个原则是:第一,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就是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较多收入,首先富起来。这不仅可以调动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调动其余尚未富裕起来的人们的积极性。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就是要通过发展经济,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使全体人民都能逐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富裕起来。

(2)个人收入调节的方式有国家调节,集体和社会团体调节,还有个人的自我调节。其中,国家的调节起着主要作用。

(3)个人收入调节的重点:一是对个人的高收入加以调节;二是对收入低、生活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帮助。对高收入的调节,主要是由国家通过税收来进行。对低收入个人、家庭、地区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提供帮助。

12.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制度。

(2)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调节分配关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二,缓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为社会提供安全保护。

第三,排除障碍,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活力。

第四,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基本的内容,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社会保险是一项非盈利性的福利事业。

第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全体人民。

第三,社会保险由政府主办。

第四,社会保险水平直接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4)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作为社会保障主体的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社会保障。 第十一章 对外经济关系

一、主要概念:

1.进口替代:是指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代替从国外进口的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内市场来推动。

2.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二、主要问题: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1)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无所不包的和充分发展的经济国际化状态,它是在经济国际化基础上形成的,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即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多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国外市场和学习科学管理的机会。总之,带来加快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演进的机会。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在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即它带来的是不均等的竞争机会,使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4)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是大于挑战的。我国应当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机遇,迅速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赶超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挑战,既要顺应潮流,又要循序渐进,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努力减少负面影响。

2.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就是发展同国外在商品和生产要素方面的交流。

(2)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能从国际分工中获得很多益处。只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和本国的需要出发来参与国际分工,各国都能获得很多利益。具体讲,一是可以获得绝对利益,二是可以获得比较利益,三是可以利用比较优势。

第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能获得后发性利益。

第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求得进步。

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独立自主,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和方法由我国自主地选择和作出决策。自力更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和努力,依靠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和建设时一贯遵循的方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继续坚持这一正确的方针,把它作为根本的立足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对立的: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没有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二,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加我国自力更生进行建设的力量。

第三,对外开放不会损害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和战略

(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是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不论是高技术产品还是原材料、机器设备、消费品,不论资金、技术还是人才,我国与国外都将是进行双向交流。

(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两种战略模式: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进口替代,是指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代替从国外进口的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内市场来推动。

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3)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大。在此条件下,单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不可取,单纯或主要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则是不可能的,所以应当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结合起来,由此推动原有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促进新的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带动所有产业的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力地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

8.引进技术

(1)引进技术主要有以下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其次,各国科学技术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国之间有必要进行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对于经济、文化、技术落后的国家来说,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更为必要。

再次,代价比较小,而收益比较大。通过从国外引进技术,可以节省研究时间和经费,使本国生产有较高的起点,并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培养科技队伍,迅速提高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

(2)引进技术的原则是:

第一,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要使引进的技术符合和兼顾先进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

第二,要将引进与独创结合起来。

(3)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基本方式可分为两种:购买硬件和购买软件。

9.利用外资

(1)利用外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另一种是接受国外贷款。 (2)利用国外资本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具体讲,利用外资可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不足,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通过交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可以锻炼和培养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有利于发展出口贸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10.“走出去”战略

(1)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第一,发挥中国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第二,开发海外资源,弥补国内资源不足。

第三,在国际竞争中培育大型跨国公司。

(2)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以对外直接投资最为重要。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

一、主要概念:

1.宏观经济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和调节,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3.社会总需求:是指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就是货币供应量与其周转次数的乘积所体现的购买力。

4.社会总供给:是指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5.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二、主要问题:

2.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和调节,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第一,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各部门、各地区、各经济主体之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机整体。要使国民经济在总体上保持良好的状态,国家就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

第二,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机制能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各自独立,其行为的直接目的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因而不可避免会产生盲目性,与国民经济的整体需要、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和矛盾。因此,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缺,引导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弥补市场机制不足,政府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

3.宏观经济管理的性质和职能

(1)宏观经济管理既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的,又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同一定性质的国家相联系。作为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的宏观经济管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其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方式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作为同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的宏观经济管理,在不同性质的国家里,其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认识宏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质,对于我们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同生产社会化相联系,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有相似之处,因此,搞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有益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2)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主要有五项:

第一,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第二,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承担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四,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第五,管好用好国有财产。

5.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2)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显得有限。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就业的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提高就业弹性。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

第三,稳定物价。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一是进出口贸易状况,二是资本流入流出的多少。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尤其是出现较大逆差时,对本国经济是不利的,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使国际收到基本平衡。其措施主要有: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动用外汇储备,引进外资,必要时还可以动用黄金,让本国货币贬值。

(3)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运用计划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a.计划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仍然是调控经济的一种必要手段。国家计划总体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很小。通过国家的指导性计划,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和行动方案,为各部门、各地区和所有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活动指明方向,为运用其他手段调节经济提供依据。

b.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也称为经济杠杆。国家用来调节经济的经济手段不具有强制性,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来调节经济,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来诱导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手段主要有财政手段、金融手段和汇率手段。

c.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的法律主要是经济法,即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平等性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调节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第二,调节对外经济关系。第三,维护经济秩序。

d.行政手段。调节经济的行政手段是指国家依靠行政组织系统,通过发布命令、决议、规定、指示等方式,直接指挥和干预经济活动。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纵向性、直接性、时效性的特点。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家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是必要的,但运用行政手段应有合理的范围和限度,同时应提高运用行政手段的科学性,保证行政手段的使用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9篇:政治经济学E

单选题(共17题,共34分)

1.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加大劳动强度的结果 C 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

22.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变化表现为(

A 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但相对贫困人口增加 B 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C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D 收入均等化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3.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中,最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A 股份制 B 公司制 C 合伙制 D 单人业主制

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

24.商品的二重性是指(

A 价值与价格 B 使用价值与价格 C 使用价值和价值 D 交换价值和价值

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5.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

A 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 B 资本循环采取的形式 C 资本周转的速度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6.资本原始积累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过程,是因为这一过程发生在(

A 原始社会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前 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后 D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7.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全部预付资本中A 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 B 不变资本的比重减少 C 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加

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8.资本积聚是指(

A 以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 B 通过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 C 以许多中小资本联合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 D 以剩余价值资本化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 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9.政治经济学是(

A 经济学的原初形态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政治学的经济理论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10.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贮藏手段 C 支付手段 D 流通手段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

211.市场失灵指的是(

A 依靠价格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B 不能生产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场过程

C 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D 只有计划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12.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与(

A 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B 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C 预付不变资本的比率 D 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3.级差地租等于(

A 各级土地产品的市场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 B 个别价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C 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D 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4.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

A 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 C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15.借贷资本的价格是(

A 利息 B 利润 C 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6.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依据是(

A 生产要素对价值创造所做的贡献 B 生产要素对使用价值生产所做的贡献 C 生产要素所有权的贡献 D 生产要素使用权的贡献

参考答案: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7.根据我国加入WTO的商榷结果,到( )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将“自动获得承认”。

A 2008 B 2012 C 2016 D 2020 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多选题(共8题,共32分)

1.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食品等消费品出现短缺的原因包括(

A 过度重视重工业发展,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 C 企业面临软预算约束 D 价格信号失真

E 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部门发展缓慢

参考答案:A,B,C,E;考生答案:A,C,E;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

32.产业资本的循环形式包括(

A 货币资本的循环 B 生产资本的循环 C 商品资本的循环 D 不变资本的循环 E 可变资本的循环

参考答案:A,B,C;考生答案:A,B,C;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

43.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是(

A I(v+m)=Ⅱc B I(c+v+m)=I c+Ⅱ c C D E

参考答案:C,D,E;考生答案:B,D;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

4.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

A 剩余价值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B 剩余价值是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产生的

C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D 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

E 雇佣工人的劳动区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

参考答案:B,C,D,E;考生答案:A,B,C,D,E;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

5.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包括(

A 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B 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 C 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D 对外贸易 E 股份资本的增加

参考答案:A,B,C,D,E;考生答案:A,C,D;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2.4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所以不违反劳动价值论,是因为(

A 生产价格在任何时候都与价值相等

B平均利润只不过是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C 全社会的总剩余价值与总利润相等 D 全社会的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E 生产价格的变动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参考答案:B,C,D,E;考生答案:A,D;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

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

A 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 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 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D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 E 商品价格始终成反比

参考答案:B,C;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2

8.西方混合经济共有的特征包括(

A 大规模的企业

B 私有产权与公有产权并存

C 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两种手段并用 D 大规模的工会组织 E 规模不断扩大的政府部门

参考答案:B,C;考生答案:A,B;试题分数:4;考生得分:0 判断题(共17题,共34分)

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

T √ F ×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2.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3.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5.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第Ⅰ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第Ⅱ部类。(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6.价值规律是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特殊形式。(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7.列宁认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我扬弃的过程是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8.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是纯粹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

29.流动资本包括可变资本。(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1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11.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减少。( )

T √ F ×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2.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设计的"三位一体"公式。(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1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T √ F ×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4.商业利润的实现和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是通过产商差价机制实现的。(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T;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5.20世纪50~6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兴盛时期,货币政策对国家宏观调控起主要作用。( )

T √ F ×

参考答案:F;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16.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掌握其方法。(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17.劳动力商品与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

T √ F ×

参考答案:T;考生答案:F;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第20篇: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第一章 第二章

1、货币流通规律

PQ(商品价格总额)

M(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V( 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关系:

1、M与PQ 成正比

2、M与V成反比

调整公式:

PQ-PQ1(赊销商品)+PQ2(到期支付)-PQ3相互抵消

M = —————————————————————————————— V

第三章

1、Z = C + ω (商品的价值等于转移的价值加上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2、C = c + v(预付资本等于生产资料的价值加上劳动力的价值)

3、Z = C + v + m (商品的价值等于不变资本加上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4、

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

m` = —————————— = ———————

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

第四章 第五章

1、资本周转次数是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一年)资本循环的次数。公式:n(周转次数)=U(年)/ u(周转一次的时间)

2、预付资本总周转:预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的平均周转次数。

1年内固定资本周转总值 + 1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值

总周转速度= ——————————————————————————

预付资本总值

3、年剩余价值

M=m`·v· n(n为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要区分年剩余价值率同剩余价值率,就必须把预付可变资本同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加以区别。预付可变资本是指在一个周期内所需要的可变资本。而剩余价值只能是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执行职能的可变资本带来的。例如,一家造船厂,另一家纺织厂,各雇佣 1万名工人,月平均工资是 100元。假定造船厂从投料到产品售出的周期为一年,纺织厂从投料到产品售出的周期为一个月。这样,一年间两厂实际执行职能的可变资本都是1200万元,但造船厂的预付可变资本为1200万元,而纺织厂的预付可变资本仅为100万元。所以,预付可变资本和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会因可变资本周转时间不同形成不同的比率。可变资本周转期长,要预付的可变资本就多,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小,年剩余价值率就低;反之,资本周转期短,预付可变资本就少,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大,年剩余价值率也就高。如以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m′表示实际剩余价值率,V表示预付可变资本,n表示周转次数,就得出年剩余价值率的公式为:

公式

当n=1时,则M′=m′;n大于1时,即预付的资本周转一次以上时,M′大于m′;n′小于1时,即预付资本周转小于一次,则M′就小于m′。可见,年剩余价值率同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这个公式造成一个假象,似乎剩余价值不是来源于对劳动力的剥削,而是依赖资本周转的速度,这就掩盖了劳动对资本的真实关系。

第六章

1、产品价值量 = C + v + m

2、简单再生产

基本实现条件:

Ⅰ(V+M)=ⅡC

派生实现条件:

Ⅰ(C+V+M)= Ⅰ C+ⅡC

Ⅱ (C+V+M)= Ⅰ(V+M) +Ⅱ(V+M)

3、扩大再生产

基本实现条件:

Ⅰ(V+ △ V+M/X)=ⅡC+ △C

派生实现条件:

Ⅰ(C+V+M)= Ⅰ C+△C+ⅡC+△C

Ⅱ(C+V+M)= Ⅰ(V+△V+M/X) +Ⅱ(V+ △V+M/X)

第七章 第八章

1、利润率

pMmVn cvcv

2、平均利润率

PM100% cv

3、利润: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PKP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W=c+v+m

W=k+p

《政治经济学教案模板.doc》
政治经济学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