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教案

课题: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实践 课型:集体课

教学对象:农村中学音乐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尔夫教学理念及其原则。

2、通过奥尔夫教学实践练习了解奥尔夫体系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重点:

1、奥尔夫音乐理论体系

2、奥尔夫教学的实践练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奥尔夫教学的运用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示范法 授课时间:150分钟 教具:多媒体、音响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了解学员对奥尔夫教学体系的掌握程度。

一、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5)

1、奥尔夫简介:

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1895——198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2、世界三大音乐教学体系:

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态律动)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

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 (歌唱教学、本土化音乐及五声调式、柯尔文手势)

3、奥尔夫教学目的: 通过音乐培养人的素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4、奥尔夫音乐教育六大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以节奏为基础

(3)、以身体的动作感受音乐

(4)、即兴性

(5)、本土化

(6)、面向全体学生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二、声势律动

1、声势: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

2、声势特点: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声势练习以节奏为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不同的歌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

3、声势形式: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和回旋曲形式出现。

4、声势练习节奏练习(5)

土豆

土豆

X X

X X

X

X 土豆

土豆

X X

X X

X

土豆

土豆

X X

X

X X 土豆

X X

X

X 声势练习一 :用声势律动练习,稳定拍子感 (10)

1、先做跺脚、拍腿、拍手、捻指(连续做)

2、加音乐《奥尔夫音乐》,跟着音乐节拍做

3、变换动作顺序

4、加休止变换 声势练习二 :(60)

1、学习声势节奏

2、卡农练习

3、曲式结构练习

4、《握手舞》声势

5、创编声势

三、学习柯尔文手势:(20)

1、音阶练习柯尔文手势

2、练习用柯尔文手势表演乐曲《雪绒花》

X X

3、用柯尔文手势即兴创编:

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即兴创编,四人一组,每人创编一句,其他人唱出唱名。

四、歌曲创编:(20)

1、学习二声部乐句。

2、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进行演唱。

3、选一首诗歌,创编成三拍子歌曲,以回旋曲的形式进行表演。

五、奥尔夫器乐介绍(20)

播放奥尔夫乐器视频

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1、八十年代初,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进我国。

2、1992年成立了奥尔夫教育学会的机构

3、全国有千所幼儿园引入了奥尔夫艺术教育研究会的音乐教程。

在中国发展遇到的困难:

1、与中国的教学体制不相符合

2、奥尔夫教师素质要求高。

【课堂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元素性的节奏、元素性的舞蹈动作、元素性的词曲关系和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构成。他的理念是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用他们的声势动作去表现他们感受到的音乐,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拘一格、内容丰富、教学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推荐第2篇: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教案

活动名称:蓝精灵王国 活动目标:

1.感受乐谱并尝试创编动作。

2.了解音乐乐段,尝试画出曲式图谱。3.培养幼儿记忆力。 活动准备:

音乐、乐器、十六宫格纸、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蓝精灵王国跳舞,国王有一个要求,必须会跳舞才能参加。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现在请小朋友手拉手,举起吃饭的那只手,直接哼唱向右转圈,向左转圈,向前问好(两次)、拍手跺脚两次。

二、展开

提问:刚才一起做了什么动作?(走路、拍手、跺脚) 放音乐继续重复两遍到三遍。

提问:还能怎么走?(根据幼儿创编走三到四遍) 请幼儿原地坐,提问:身体什么部位可以发出声音。一个乐句一个动作。跟着音乐做。

提前准备乐器,介绍乐器。

三、结束

一起帮蓝精灵国王记录下来,教师示范(跟音乐),给幼儿发纸和笔(放音乐)做记录。

推荐第3篇:奥尔夫教案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库企企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的帮助,感受乐曲ABC的结构及风格特点。

2、为乐曲创编律动表演动作组合,通过创编动作发展创造力,促进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在理解乐曲基础上,尝试为乐曲配器并创编节奏型进行演奏。活动准备:

图谱、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找宝贝》引起幼儿兴趣及学习欲望。

二、感受区分乐句,并按乐句自由做动作。

(一)欣赏第一乐句

1、倾听音乐感受:小男孩是骑马上山还是走路上山的?为什么?

2、再次倾听音乐:共上了几座山?(教师根据音乐画图)

3、倾听音乐手指图谱画图,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第一拍重拍。

4、倾听音乐自由创编骑马动作。

5、启发幼儿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动作表示。

(二)欣赏第二乐句:

1、倾听音乐:上了几个台阶?

2、用动作表示上台阶。

(三)欣赏第三乐句:

1、倾听音乐:对山洞说了什么咒语?

2、边做声势边说咒语。

3、创编动作,变换山洞方位。

三、完整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师小结。

2、表现音乐:

(1)倾听音乐,根据乐句变换骑马动作,教师指不同的地方为山洞,以发展幼儿的方位感。

(2)自由结伴,互相创编库乞乞动作,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以听课老师为山洞,参与到游戏中来,促进师幼互动。

四、为乐器配器并演奏。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节奏特点为乐曲创编节奏型,商讨配器并演奏打击乐。

五、谈话:

你认为山洞里会有什么宝贝?

拿出“宝贝”——书,并说说为什么是书?进行品德教育,勉励幼儿好好学习。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让孩子熟悉并掌握节奏 。所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幼儿轻松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活动的开始,我就以节奏游戏的形式开头,其目的是让幼儿熟悉节奏,并把游戏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会根据音符的排列顺序拍出音符的节奏;其次,培养幼儿听辨节奏的能力;最后初步练习有节奏的说话,感受节奏在语言中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刚开始时,孩子出现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不合拍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要创编适当的语言、运用节奏、还需动作节奏的配合,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通过练习,也是对孩子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个困难,我引导孩子看音符图谱、用手拍打节奏、并配上相对应的语言节奏。

当完成第一部分的节奏练习后,我又将节奏 赋予生命,告诉孩子它就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激发孩子认真倾听、寻找节奏的兴趣。自然进入欣赏音乐的环节。

孩子找到节奏以后,心情很愉悦。我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音乐中会有这么奇怪的话呢?”再次吸引了孩子。这时,我用故事带入,帮助幼儿理解整首音乐的结构,音乐的节奏。为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做好准备。幼儿进入角色以后,我用了一句情境化的语言“这座漂亮的石门是不喜欢听到吵闹的声音,要是太吵,就是念了咒语门也不会开。”就对孩子提出了寻宝要求。这样提出要求更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孩子自然会自觉遵守。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孩子井然有序的乐器常规。

找宝贝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去寻找宝贝吗?孩子要参与游戏,表现音乐,就需要对音乐非常了解,音乐中一共有三种节奏:八分音符的节奏、四分音符的节奏、两者混合的节奏。这三种节奏重复出现。为帮助孩子理解、掌握节奏,我将欢快的八分音符的节奏取名叫骑着小马爬山;四分音符的节奏慢一点是上楼梯;两者混合的节奏比较有力是念咒语;这样来引导幼儿后,抽象的音乐变得故事化、直观化,孩子也能轻松掌握,大胆表现。

幼儿积极创编动作,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在这段音乐结束时,我们找到 “宝贝”。这一意外惊喜满足孩子的游戏的成功与快乐,也是为进入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这一环节做了自然的过渡。

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孩子有些好奇,喜欢敲打乐器。我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乐器宝宝发出声音来。但要求他们要看着我的手势,培养他们看指挥的习惯。孩子能轻松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让活动更有趣,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他们主动创编的能力,我设计了寻宝游戏,让孩子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大胆表现。同时让孩子的艺术能力在大胆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游戏中自然结束。

推荐第4篇:奥尔夫教案

中班音乐律动:《鞋匠之舞》

执教者:陈艳 活动目的:

1.通过律动游戏,感受音乐曲式结构A-B-B’,并进行肢体律动。

2.引导幼儿了解图谱的各种符号,能够看图谱进行乐器合奏,训练幼儿的观察及思维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鞋匠之舞》、表情卡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

幼儿跟随教师走进活动室,听鼓声,表现不同心情的走。

二、感受乐曲,了解图谱的各种符号,进行律动练习。

1.以生活化情景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早上我遇到了一件麻烦的事情,在上班的路上我走着走着,鞋……你们猜猜怎么了?(坏了)鞋子坏了,怎么办?(修)之后,我又遇到了一件幸运的事。因为我遇到了一个手艺高超的老鞋匠,把我的鞋修好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修的?

2.徒手练习《鞋匠之舞》,逐一出示图谱。

师:那我来教教你们,把一只手拿开来,鞋子坏了,肯定有个地方破了。你要把它补一补,对吧?另外一只手,拿根针,用力用力钻,很用力的时候是笑不出来的。(出示不笑表情图)。我们再来试试看,这是第一道工序。(教师出示A段图谱)第二道工序,鞋子除了要补上洞之外,有时鞋跟还会掉下来,那么要钉上几根钉子。一个手握住拳头,另外一个手钉钉钉。(出示微笑的表情)我们一起来试试很开心的心情,好不好?(教师出示B段图谱)第三道工序,把我们修好的鞋子,给大家看一看,我们一起挥一挥手。(出示哈哈大笑的表情及B’段图谱)

3.引导幼儿看图谱,将三段动作完整串联,用肢体律动表现。 我们一起来复习下,这三道工序是怎么样的。

4.播放音乐《鞋匠之舞》,老师与幼儿一同模仿鞋匠修鞋,跟音乐节奏做缝和捶的动作。 引导幼儿看图并通过图示体会乐曲的曲式结构:A-B-B’。看图示跟音乐做动作,体会A缝的动作及节奏;体会B和B’的节奏区别。

5.运用乐器合奏、表现乐曲的曲式结构A-B-B’。

三、游戏:鞋子真好玩。教师和幼儿一同利用自己穿的鞋子,进行律动练习。

推荐第5篇:奥尔夫教案

大班音乐节奏活动《多变的节奏》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音打节奏的能力,并能够听音乐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

2、通过节奏练习,发展幼儿手脑一致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3、尝试仿编各种节奏型的能力;

4、注重幼儿注意力、反应力、控制力、身体协调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体验节奏乐带来的乐趣。活动重点:

幼儿能够尝试创编各种节奏型,并能够通过分声部进行再现。 活动准备:

音乐准备:《库企企》《孤独的牧羊人》

乐器准备:低音木琴、手鼓、响棒、单响筒、雪铃、手铃、铃圈、碰铃、三角铁等各类乐器。

其它:音符卡片若干、纸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热身游戏)

《奇妙树》游戏。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奇妙树的游戏吧:在一片奇妙的森林里,有着许许多多的奇妙树,它们会在森林里到处的走来走去,当它们听到bang bang bang bang的声音时,它们害怕极了,赶紧摆好自己漂亮的造型不动,生怕会有什么危险出现。等可怕地声音过后,它们又活动起来了(音乐响起……)我们这些奇妙树的造型要和别人不一样哦!”

玩法:幼儿听音乐自由散步,当音乐出现变化后马上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造型,音乐重复出现,游戏重复进行。

二、基本部分(节奏的变化练习)

——“刚才小朋友都做了各种各样不同的造型,真是太棒了,来,请做好!”(教师同时用身体乐器拍出节奏等待……)

(拍手)

(拍手)(拍腿) (拍腿)(拍手)

——你还可以用小嘴巴把节奏说出来哦!(教师用手鼓拍节奏)

——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啊!好,看看这是什么(出示音符宝宝卡片)。你能用这些卡片把老师的节奏贴出来吗?

(请幼儿粘贴音符宝宝) ——这个小朋友摆的真好,我们可以用身体的那个小乐器来拍出这个节奏?(拍手)

——全体幼儿一起拍手拍出这个节奏。

——非常棒!刚才是老师给小朋友的节奏。这次呀老师要请小朋友自己来设计一个四拍子的节奏型。(请幼儿来帖)

——这次我们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打出这个节奏啊?(跺脚) ——现在老师把这两组节奏合起来,也把小朋友们分成两组。把第一组节奏送给第一组小朋友,收到了吗?你们的节奏是……(引导第一组幼儿重复一遍自己的节奏型)第二组节奏送给第二组小朋友,接住,你们的节奏是……(引导幼儿重复自己的节奏型)我们两组一起来,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哦!

(一组先进入八拍后另一组进入)

——我们除了可以这样玩节奏,还能怎样玩呢?瞧!这是什么?(纸杯)我们还可以用纸杯来玩节奏。用纸杯来玩?怎样玩呢?(幼儿说) 一个纸杯代表 两个纸杯代表 透明杯子代表空拍

——老师给两组小朋友不同的杯子,请你们摆出一个4拍的节奏,引导幼儿依次说出节奏。(一组4个纸杯,二组四个纸杯一个空杯)

——这次,老师要给你们增加难度喽!看看那组小朋友能准确地演奏出你们的节奏。

(一组再加上一个空杯,二组去掉空杯换两个纸杯) ——乐器宝宝就在我们身后,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乐器宝宝和你一起来演奏这个节奏吧!(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和乐器宝宝合作的非常默契,小朋友都能看着老师的指挥来表演。看,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提议让我们和乐器宝宝一起为客人老师表演一段合奏怎么样? (请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孤独的牧羊人》) 木琴和手鼓演奏固定节奏

木制类和铁制类分别演奏自己摆好的节奏。

推荐第6篇:奥尔夫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 歌曲:《新年真热闹》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感应乐曲8拍间奏。

2、尝试用语词做8拍的语词填充。

3、结合道具创编并乐于表现鞭炮的不同形态,感受过新年的欢乐氛围。活动准备:

1、PPT;

2、彩带;

3、乐器:腕铃28个、打棒11对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结合PPT。

1、教师出示精美的包装箱提问:“今天龙老师收到了一份礼物,还没有打开,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当场打开(鞭炮、灯笼)我们在过什么节日的时候会用到这些东西呢?(过新年)在新年的时候我们会做哪些好玩的事情?(幼儿自由、充分回答),过新年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过新年呢?那么今天龙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

2、结合PPT进行故事讲述:(故事内容)

P

1、快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挂灯笼,还会在窗上贴上漂亮的窗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会将硬币包在饺子里,传说吃到的人一整年都有好运气呢! P

2、传说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一睡就是365天,当她醒来的时候,就会到村子里面,开始可怕的新年游行,传说只要他的大嘴巴一张开,村子里的小动物都会被吃进去。

P

3、村子里有位老婆婆,知道了年兽最害怕红色和吵闹的声音,于是她在家面贴满了红色的纸,还用火烧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年兽被吓的落荒而逃,村子里的人也开始纷纷效仿,年兽终于被赶跑了,大家都非常的开心,出门庆祝,大家一起唱起了《新年真热闹》。

二、听辨语词,熟悉歌词、间奏与旋律。

1、熟悉乐曲,玩律动游戏。(单人游戏) 师:听一听,小朋友都去恭喜了谁?怎么说的?音乐播放一次,律动。 前奏:摇头

唱词:拍腿,拍拍子。唱唱词。“新年真热闹”拍拍子。 语词:拍手,恭喜时打躬作揖,空拍处说:“谢谢!” 间奏八拍:拍手,(拍拍子,流动的拍)。

师请幼儿回答之前的提问,幼儿自由回答。(爷爷、奶奶、叔叔)

2、熟悉语词、感应间奏长短。(双人游戏,幼儿下座位,自由寻找好友) 师:“过新年开心吗?那我们把新年的祝福也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音乐播放一次,律动。 前奏:摇头

唱词:拍腿,拍拍子。唱唱词。“新年真热闹”拍拍子。 语词:拍手,恭喜时打躬作揖,空拍处说:“谢谢!” 间奏八拍:拍手,(拍拍子,流动的拍)。

3、进一步熟悉乐曲、感应间奏长短(与家长互动)

师:“刚才我们把祝福送给了自己的好朋友,那今天我们教室里还来了这么多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和客人老师,我们也把新年的祝福送给他们。” 前奏:摇头

唱词:拍腿,拍拍子。唱唱词。“新年真热闹”拍拍子。 语词:拍手,恭喜时打躬作揖,空拍处说:“谢谢!” 间奏八拍:拍手,(拍拍子,流动的拍)。

三、创编吉祥语,进行语词替换。(间奏处说吉祥话)

1、师:过年的时候我们会说很多吉祥话,除了说:“恭喜爷爷发大财”之外,还会送上其他的什么祝福?幼儿自由想象,(如:年年有余、恭喜发财、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语词和吉祥话:“---------------”拍拍子。(教师带幼儿清唱)请幼儿选出最喜欢的2句。

3、教师带领幼儿合音乐一起念语词和吉祥话:“---------------”拍拍子。音乐播放一次,律动。

四、点鞭炮游----感应间奏八拍。(教师提醒:用火、点鞭炮时需要有家长陪同,注意安全。)

1、教师出示彩带:“过新年是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候,龙老师今天都收到了一份礼物,那么现在我也要给每个小朋友送一份礼物,猜猜看,是什么?”(鞭炮)

2、彩带鞭炮动作创编。

师:过年的时候我们放各种各样的鞭炮,你玩过哪些鞭炮?都是怎么样玩的?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五彩鞭炮(出示彩带),想请小朋友一起来一起玩。请幼儿自由创编。提前向幼儿说明第1拍时点鞭炮,2—6到处跑摇彩带,第7拍时抛鞭炮,第8拍鞭炮爆出,幼儿捂耳朵。教师哼唱示范。

3、感应间奏8拍。

彩带鞭炮(单人游戏),播放音乐两遍,律动。 歌曲:幼儿站立拍腿

间奏:第1拍点鞭炮,第2—6拍迅速散开,第7拍抛彩带,第8拍捂耳朵。 语词:恭喜时互相打躬作揖

五、乐器合奏:打棒,腕铃。(流动的拍)

1、教师分别出示两种乐曲,介绍语词和节奏。

师:“刚才的礼物小朋友喜欢吗?(喜欢)那龙老师再给小朋友送个更好玩的礼物,想要吗?”(想要)教师先出示打棒:“那打棒也要给你们送上祝福,-------”教师示范,(流动的拍)“这几个小朋友有礼物了,其他的小朋友想不想要礼物呢?”教师出示腕铃:“那腕铃要请小朋友们唱出最好听的声音。”教师清唱示范。 A:练习合奏,播放音乐一遍,律动。

师:“那现在我们送带着乐器宝宝一起送祝福吧!” 歌曲:唱语词,打棒敲节拍

语词:合奏,恭喜时打躬作揖,空拍处说:“谢谢”,“新年真热闹”拍拍子。 间奏8拍:铃鼓,念语词“--------!” B:乐曲表演,队形表演,播放音乐一遍,律动。

师:“今天我们威威虎班的小朋友都好能干哦,那我们一起把我们新年的祝福送给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和客人老师吧!”幼儿排队形,乐器表演。

歌曲:唱语词,打棒敲节拍

语词:合奏,恭喜时打躬作揖,空拍处说:“谢谢”,“新年真热闹”拍拍子。 间奏8拍:铃鼓,念语词“--------!”

六、结束

师:“今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你们想要吗?”幼儿分别去父母出领取红包,组织幼儿有序排队入厕。

推荐第7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第二课

谈话:小朋友们爱上亲子课吗?上回我们学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小蜗牛》你们回家讲给爸爸听了吗?爸爸有没有问你们亲子课都学了什么啊?让没让你讲讲亲子课的内容啊。爸爸问了,你讲给爸爸或者是爷爷奶奶听的小朋友请举手。

各位妈妈爸爸们你们以聊天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所学的内容,就是培养孩子从小养成温故而知新的习惯。同时给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如果总用这种方式询问也许她会有不耐烦的时候,那就换种方式。你可以当学生让她当老师再演一遍我的课。我的建议您不防试一试,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帮助的。好现在我们上课。

语言亲子游戏:“小小照相机”

目标:

1、通过这个亲子游戏,使宝宝对看图说话感兴趣,提高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游戏活动中宝宝锻炼说话完整,并能适当的用一些形容词,逐渐养成善于把看到的事物用语言描述的习惯。

3在游戏中加深母子之间的交流,母亲在游戏中学会启发诱导孩子如何抓住人物景物的特点去描述。

重点:妈妈在游戏中引领宝宝对游戏的兴趣和说话的完整性。

难点:在游戏中运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动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上节课老师教了你们一个手指游戏小蜗牛还记得吗?小手拍一拍一手握成拳变成小石头一手伸两指变成小剪刀,剪刀在下面,拳头在上面,变成蜗牛爬呀爬。

二、新授

1、手指游戏导入

这节课老师再叫你们一个手指游戏请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八两个八咔嚓咔嚓照相了,看看是不是一架小小的照相机呢?我们再来一遍,一个八两个八咔嚓咔嚓照相了。

2、讲述照片内容

我看看我的照片里有谁?她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梳着一个高高的马尾辫,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正好奇的看着我呢。你的照片里照的是谁?告诉妈妈你照片照了谁?宝宝和妈妈我们一起在玩一遍好不好?一个八两个八咔嚓咔嚓照相了,我的相片里是五颜六色的积木,我常用他来盖楼房,编花篮,它带给我好多快乐啊!这位宝宝你的相片照的是什么啊?

三、拓展练习(当个摄影师)

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你们来幼儿园已经这么长时间了,对幼儿园了解吗?孩子们和你的妈妈一起重新参观一下我们的幼儿园多给他们照几张相好不好呢?当一次小小摄影师,和妈妈比一比谁照的照片多,谁把照片的内容说的的更完整好不好?现在开始,20分钟后回到教室。 各位妈妈在有游戏中注意引领宝宝对游戏的兴趣和说话的完整性。不要注重细节,孩子还没有那么大的耐心,最好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去说。好现在请参观照相吧。

四、归纳总结

各位妈妈们在刚才的游戏中如果宝宝说话杂乱无章的话就请您要注意了,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阅读,善于讲故事和你交流的习惯,语言有时候胜过百万雄师,是孩子求职路上的敲门砖。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说会道。如果孩子没有这个天赋还需要您的一臂之力啊。 美术亲子游戏:“我的小照片”

目标:

1、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和善于把所看到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在游戏中学会尊重父母

3、让孩子感受到所画的事物没有困难而言,家长在游戏中要淡化孩子绘画难度。重点:对绘画的兴趣

难点:用点和线画出任何物体

教具:绘画本和笔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学会照相了吗?你照了几张啊,觉得照相有趣吗?那以后和妈妈多用我们的照相机来照出你喜欢的事物好不好啊?现在把你的图画本拿出来,和妈妈一起画出你的小照片,喜欢哪张你就画那张,有没有感觉我好像画不出来,有些困难啊?有这种感觉的请举手。那好老师先教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来画你看的的事物。

二、新授

1、讲授点线组合任何物体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对圆圆的苹果,这怎么画?一个曲线变成圆,一条曲线变成苹果把

这是什么?对是窗户,一条直线,两条直线,三条直线,再看这是什么?篮子怎么画?一条弯弯线两个点,连一连,再找出点来连一连,变成小篮子。

小朋友发现没有是不是任何物体都可以用点和线来画啊,有的线是曲线有的点是直线啊

2、画我的小照片

现在就请小朋友和妈妈们画出你的小照片,一个图画本妈妈用正面宝宝用背面好不好?对好的东西一定要留给妈妈用才是孝顺的好宝宝。现在就用点和线来画你的照片吧。

妈妈们不用教宝宝怎么画他们天生都有绘画的天赋,您只要用欣赏的目光关注,用赞叹的语言激励就是帮助宝宝了。

3、共同欣赏感悟收获

画完了吗?谁愿意把您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啊?小朋友们画的好画的不好老师和妈妈都喜欢,因为小朋友竟然能用画画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的事物画出来,并能用语言描绘了出来。我和你的妈妈有多开心啊,你们开心不开心呢?那你能不能每天都照一张小照片,画在纸上讲给妈妈听呢?那我们拉钩钩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头拉勾勾。凡出言 信为先,和老师说:”凡出言 信为先”,就是凡是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有没有能力做到。妈妈们可以鼓励孩子坚持做一个事情的做到底的恒心和毅力。

小朋友和老师都已经拉钩钩了,那下个兴趣就要带着你的绘画本来老师看看你照了多少张像给小朋友和其他阿姨们讲讲好不好?

音乐游戏:拍手歌

在小朋友在离开幼儿园之前我还要和同学们以歌声结束我们的课程好吗?上节课我们学的小蜗牛的歌忘没忘啊,那我们一起唱一唱。请坐 。

这节课我们小朋友一起创作一首拍手歌。请小朋友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 你拍一我拍一我们变出照相机

你拍二我拍二每天都要带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我们喜欢爬北山

你拍四我拍四老师叫我学写字

和老师做两遍,再和妈妈做一遍。

会说了,我们想不想唱一唱啊,听音乐,我唱上句你来接下句好吗?5678

都会了和妈妈一起唱一唱,我们听音乐,老师说5678开始

现在小朋友好我们分成2组我给小朋友2种乐器,我们用打击乐器来演唱开心吗?

你拍(手铃)一(沙锤)

我拍(手铃)一(沙锤)

我们(手铃)变出(沙锤)

照相(手铃)机(沙锤)

齐唱2遍

总结:小朋友愉快的亲自课又在我们欢乐的歌声中结束了,喜欢唱的说的画小朋友就把你看到事物画一画,唱一唱,说一说好吗?下次交作业的时候老师会有礼品(小粘贴)送给小朋友,看看哪位小朋友是凡出言 信为先讲信用好孩子。

各位妈妈们我把我要提示给各位家长回家辅导时所注意的整理了一下请看大屏

谢谢各位家长和小朋友的支持与配合下星期六再见。请慢走!

推荐第8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绸带舞

教学目的:

身体谐调能力培养,体验飘逸

探索、发现:皱纸(绸带)表现的可能性,“画”图形

动手:自制彩带

学习民间锣鼓点和中国午蹈

教学准备:彩色皱纸若干、竹筷、音带等

教学过程:

――律动,跑园场,并手做各种动作(如高举双手等)。做扭秧歌练习,注意挥动大臂并与脚谐调。 赏试大跳动作(秧歌午步),双臂高举及走三跳一。

――每人拿一条彩纸。讨论可以怎样挥舞,如果加一个小棍效果会怎样。动手操作。

a把彩纸剪成彩带。

b每人一根棍子想办法把彩带贴上。

――每人一或两根彩带,赏试在空中挥午可画出多少种图形。

――请学员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大家用动作模仿。

――加身体动作,手脚配合,并跑跳,把绸带和舞步结合。

――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即兴伴奏,从自由跳舞到由学员领着跳。

――用音乐伴奏(“豆叶黄”河北吹歌) ,先由教师带领跳:跑园场、原位挥动彩带、画大园(左、右)、扭秧歌(大挥臂)、在中位画蛇形、跳跃等等。

――换“放风筝”歌曲,该曲四段歌词,分三组各设计自己的午蹈,要求设计四种组合,每一段歌一组动作。

――各组表演。

提示:

这是一个综合课例,包括手工、动作、午蹈、奏乐、即兴、创编、画符号,还是本民族音乐、午蹈的学习和体验的内容。

对不同年令学生,主要是动作难度、组合的增减,对幼儿园可以不要求舞姿,只要动作谐调,绸带略短一些能挥午起来即可。

推荐第9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龟兔赛跑”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固定音型,为故事配伴奏

2、请幼儿学会看指挥 教学准备:

1、乐器:木质乐器(木鱼、双响筒、响板) 散 响 类(手铃、铃鼓) 金 属 类(三角铁、撞钟)

2、头饰:乌龟、兔子、松鼠、小马、小鸟

3、音乐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

一、教师进行配乐讲故事“龟兔赛跑”,幼儿听故事。提问:

1、故事里都有什么小动物?

2、它们跑起来的节奏是什么?

二、节奏练习

1、幼儿说出一个小动物的名字,教师就出示该小动物的头饰,并贴在白板上,然后提问 这个小动物走路的节奏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拍一拍。

2、教师和幼儿讨论:这些小动物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合适呢?经过讨论后,大家统一意见 小马用双响筒,小鸟用手铃,小松鼠用三角铁,乌龟用木鱼

三、幼儿用乐器为故事配伴奏

1、幼儿自取乐器,分组坐好,并学习看指挥,分组复习自己组的固定音型。

2、全体幼儿为音乐剧配伴奏

(1)请一名幼儿讲故事,其他幼儿根据故事情节配乐器

(2)第二遍,教师请二名幼儿进行表演,分别扮演兔子和乌龟,其他幼儿伴奏

四、活动结束。

教师:李琼

奥尔夫音乐教案:鼓的故事

腰鼓、小军鼓、大鼓等,少数民族地区或不同地域最好选本民族、本地域的特色鼓,人手一个。 有关鼓的图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每人拿一个鼓,尝试它可以发出什么声音。选几个同学怎样发出不同的声音。 ——讨论用什么样的符号耒记录这些不同的声响:

——由学生指挥带领大家看图击鼓(自由节奏),先是一个声部,并用手势指挥音量、速度的变化,(可多几人试试不同的处理)还可全班分成两组,进行两声部的演奏。

——四人一组,(1—4报数)每人四拍,即兴演奏,用不同的音色、节奏、奏法,(注意保持拍率,不要断)。用迥旋曲式,每组由教师临时叫一个号,该号即为主部,其他三人依号序做三个插部,如2为主部,即2 1 2 3 2 4 2 。 (班级人数多,可采用分小组进行。) ——听两段不同风格的鼓乐,讨论:两段音乐比较,(从总体到要素),那些一样?那些不一样?进行探索。

——选一种鼓,如腰鼓、太平鼓,鼓不够其码每人一副槌,(以腰鼓为例),设计一个动作,大家模仿到大部份掌握,再继续设计新的动作。

——看两段鼓午、鼓乐(如山西安塞锣鼓)录像。讨论:是乐、还是舞?音乐舞蹈各自特点及互相融合的地方。除敲鼓外,还涉及那些艺术种类? ——讨论:鼓的名称及属地、构造及材料。

——全班分两组,设计并排炼一个鼓的音乐,要求一组用外国鼓,一组用中国鼓,编曲要有两个乐段以上,音乐、动作风格须和乐器一隆?br>——讨论:鼓的用途,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中作用的比较。

懒惰虫

一、活动目标:

1、以肢体创作带入歌曲《懒惰虫》。

2、学习四分休止符:通过直观的卡片与指挥引导幼儿掌握四分休止符。

二、活动准备:节奏卡一套、懒惰虫图片、单响筒、响棒、铃鼓、歌曲《懒惰虫》

三、活动过程:

1、名字节奏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外星人宝宝想跟我们小朋友一起玩,你想不想跟他玩啊!我们用掌声来欢迎它们。(出示♩与♫)他们两个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唱歌跳舞,我们也一起跟它们唱歌跳舞欢迎它好不好?教师排出节奏:(♩ ♩ ♫ ♩)幼儿想象创作肢体律动。

(2)引导幼儿将名字与卡片节奏结合在一起。鼓励幼儿创作节奏,并试着将名字与节奏结合, 例:♩ ♩ ♫ ♩ 我是王小明

请个别幼儿排节奏卡,全体幼儿一起念出节奏。

2、歌曲《懒惰虫》

(1)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时,幼儿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第二段唱到肚子痛就摸肚子,第三段再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懒惰虫这么懒,它除了肚子痛还有那里痛呢?引导幼儿创作肢体律动。

(2)教师拍♫ 0的节奏,幼儿跟随,不间断的拍,教师逐渐带入歌曲。 幼儿自选乐器敲奏节奏:♫ 0 ♫ 0。

3、学习四分休止符

(1)排♫ □ ♫ □空格处不发出声音,请幼儿自行发现是否拍过这 种节奏。教师指挥幼儿看卡片拍节奏。

(2)将图放到□解释0的意义,并综合♩ ♫ 0的节奏练习。

四、结束部分:

歌曲《懒惰虫》律动退场。

推荐第10篇:奥尔夫玩游戏教案

中班奥尔夫音乐课

《玩游戏》

一. 教育目标:

1.感受四分之四拍的节奏。

2.体验快慢节奏并能运用肢体表现。3.充分感受音乐,在音乐中体验快乐。

二. 教具

PPT、音乐、剪刀石头布的教具

三. 乐器:木鱼、串铃 四. 教学过程:

(一) 唱问好《两只老虎》

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好! 晓晨老师,你好,晓晨老师,你好,早上好!

(二) 故事导入。

教:今天,森林游乐场里来了一个新玩具,小动物们都可开心了。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幼:小火车

教:原来呀,游乐场里多了一辆小火车,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开心极了。他们都想坐上小火车开开心心的做游戏。每个小动物都非常想坐在火车头的位置,可是啊 小火车只有一个火车头,并且每个车厢只能做一个小动物。水坐在火车头的位置呢?这样可愁坏了管理火车头的大象伯伯。

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大象伯伯解决这个问题呢?

幼:(小朋友自己一个一个回答)

(三)教猜拳,练节奏

教: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都能想到好办法;来帮助大象伯伯解决问题。大象伯伯也想了一个好主意,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幼:剪刀石头布!

教:原来啊是剪刀石头布!你们会玩这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 幼:会!\\不会

教:有的小朋友会玩,有的不会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怎么玩剪刀石头布。首先,我们来学习下剪刀石头布的手势动作。

(教剪刀石头布的玩法)

教: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随着节奏练一下!看看谁的反应能力最好,出的最快。

(四)乐器合奏

我们现在都能熟练的运用剪刀石头布,现在呢,请小朋友们一个一个依次到老师这来领乐器,我们用刚才的节奏型来表演一个合奏。

(领乐器,合奏)(放音乐合奏一遍)

(五)玩游戏,熟悉儿歌

教:我们掌握了剪刀石头布的玩法,那么我们现在来玩游戏吧。老师现在就是火车头,赢得小朋友就可以站在老师的前面坐上火车头的位置。(念儿歌)

最后当上火车头的是哪位小朋友呢?哇 你可真棒!没有当上火车头的小朋友也不要难过我们下次再玩一定可以当上火车头的!好了 小朋友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里了!

(六)唱再见

一闪一闪亮晶晶,小朋友们再见。 满天都是小星星,晓晨老师再见。

第11篇:大班 奥尔夫教案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设计意图:《指南》中指出:“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音乐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让幼儿在音乐节奏中创造且想象用肢体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从而激发幼儿知道肢体的多变性。肢体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器官,肢体能做许多事情,让孩子了解肢体的作用,发挥肢体的价值。因此设计这节活动《化石之舞》主要目标就是让宝宝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简单了解化石,知道化石它是生物的遗骸被沉积埋葬后,在地底下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固结而形成的。感受名曲优美的旋律。感受回旋曲式ABACA及音乐中的重音。

活动内容: 音乐活动 活动名称:化石之舞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

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活动重点:用肢体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活动难点:感应回旋曲式。

活动准备:化石图片

铃鼓

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二、音乐活动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硬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三、感应回旋曲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活动室。

第12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一、奥尔夫音乐卡尔.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1924年奥尔夫与友人—舞蹈家军特合作在慕尼黑创办了一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即“军特学校”。在那里奥尔夫开始了他变革音乐教育的一系列尝试,如新的节奏教学和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试验。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乐与动作教学中突出节奏性乐器,他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套已被人们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现已闻名全世界,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奥尔夫为了实现“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他从本土及外国的民俗音乐中找到了编写教材的源泉。1930年他与终生的合作伙伴凯特曼编写的教材初版第一卷发表了。这本教材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们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由于其演奏和舞蹈的性质,使外行很容易学会。接着,又陆续出版了许多其他的小册子,为奥尔夫乐器的练习编配了大量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奥尔夫的学生—也是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古丽特•凯特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军特学校”的实验由于在国内外的旅行演出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进行的教学法示范性演出受到许多教育家们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有关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1932年,一部意味音乐教育革命的作品—《奥尔夫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已准备出版,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这个出版计划

1 搁浅了。奥尔夫决定离开音乐教育去从事专门作曲。1937年以一部十四世纪诗集手抄本创作的音乐剧《卡尔米娜•布拉纳》实现了他的突破,四十二岁的他此前已有许多探索性的作品问世,但他称这种突破为他的“全集”的开端。从1935年至1942年,奥尔夫的三部成名作问世:《卡尔米娜•布拉纳》(1934—1937)、《月亮》(1937—1939)、《聪明的女人》(1941—1943)相继问世。奥尔夫从青年时代起就在追求的“完全戏剧”——一种通向人本的、寻找最初的、原始的、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那种艺术,在这三部作品中得到体现,使他在“完全戏剧”(或称整体艺术)的创作上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真正的奥尔夫风格。这里同样体现了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所体现的那种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1948年到1949年完成《安蒂戈尼》,这部作品综合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而在伴奏乐队的配器上采用4架钢琴、59种打击乐器与人声的大胆结合,以体现最古老的神话——太阳神与月亮神的结合,刚与柔、健与美的天然合一。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上作为大师级的作曲家的声望。 他在专业作曲上所采用的技法与他在音乐教育上一样,都是突出节奏性因素,以某种固定音型不断反复作音乐发展动力,在旋律中较少使用半音音阶和变化音,和声让位到更次要的位置,总之无论旋律、伴奏都以古朴、简洁为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舞台布景、演员服装的象征性都是体现他原本性的“完整艺术”的理念。奥尔夫一生耕耘不息,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和音乐戏剧,直到1973年78岁高龄时,还创作了他最后一部大作《世界末日之剧》。 1950年—1960年奥尔夫曾任慕尼黑音乐学院作曲大师班教授和负责人,他的教学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宗旨,这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仍贯穿他一生的教育思想。奥尔夫从1948年开始为巴伐利亚电台编写“学校音乐教育”,连续播了五年,受到学校的热烈欢迎。1950—1954年出版了五卷本《学校音乐》(《Orff-Schulwerck》),被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大事。1961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中心。196

22 东方文化的结合开始了奥尔夫教学法新的里程。 1982年奥尔夫在慕尼黑他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二、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Orff-Schulwerk)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音乐作品在全世界经常上演。他同时也是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他认为,传统音乐教学法舍本求末,过度强调技巧,却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创造和表达。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

幼儿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最需要发展的不是技巧,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爱。奥尔夫教学法恰能满足这一需要。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

导读: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Orff-Schulwerk)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音乐作品在全世界经常上演。他同时也是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他认为,传统音乐教学法舍本求末,过度强调技巧,却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创造和表达。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

4 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

幼儿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最需要发展的不是技巧,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爱。奥尔夫教学法恰能满足这一需要。

四、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宝宝

导读: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不愿受到拘束。如果你让宝宝坐在钢琴边,严格地要求他按部就班地弹,宝宝大多是没有耐性的,往往虎头蛇尾,让爸爸妈妈失望。尝试用奥尔夫音乐引导宝宝认识音乐,或许非常有效。因为奥尔夫音乐非常适合孩子的特性,而且注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1、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比如老师教一首歌谣“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前两句老师从低音唱到高音,后两句从高音唱到低音,动作则是人坐在地板上,腿屈膝脚掌平放在地,双手从脚下随着歌声向上做爬的动作,当唱到爬到头顶上时,手正好到达头顶,唱下两句时,手又从头顶爬到脚下。这种一边唱一边

5 做动作的方法,让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高音、低音。在教学中,还配合了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木琴、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宝宝就可有节奏地敲击,奏出音乐,使宝宝很容易喜欢音乐。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由于在上课时,宝宝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宝宝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宝宝的听力和创造力

0-3岁的宝宝,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有助于听力的发展。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创造力的发展还不明显。

4岁的宝宝,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比如老师启发宝宝:老师唱的是爬到头顶上,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爬到哪儿?有的小朋友说爬到鼻子上、有的说脖子上、有的说屁股上,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鼓励,并带着宝宝们唱一遍。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宝宝:可以是爬,还可以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飞、有的说飘、有的说走,总之让宝宝开动脑筋,自己编创歌词。

4、培养宝宝的情感

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宝宝一学就会,不给宝宝带来压力,因此宝宝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宝宝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5、培养宝宝其它艺术天分

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图画来表示音乐,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当宝宝听

6 形式的能力。

总之,奥尔夫音乐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妈妈谈感受

郭女士 宝宝3岁半

我女儿2岁半的时候,我让她去学钢琴,但女儿不听话,根本不注意老师的讲课。去了两次后,就死活再也不去了。后来我给他报了奥尔夫音乐班,女儿很喜欢。这里的乐器很简单,音色却很美,比如响板,颜色是红的,形状像贝壳,女儿一捏一捏的,就能发出音乐节奏。学习某些音乐时,还能配合上舞蹈,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课上学的东西挺多的。

孙女士 宝宝3岁

我和宝宝一起上过奥尔夫的课,那次老师让妈妈们坐在地板上,抱着宝宝。然后老师放一段音乐并启发妈妈和宝宝:这是海浪的声音,是小的海浪,妈妈抱着宝宝左右轻轻地摇啊摇,一个大浪来了,船翻了,妈妈和宝宝倒向左边或右边。我和孩子都觉得挺有趣,我相信孩子通过这种课程,会逐渐理解音乐

五、在“奥尔夫”中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导读:让他们知道,要与其他小朋友做好朋友,才能得到这种快乐。

将艺术教学作为儿童智能开发、素质培养的手段是当今先进、发达国家惯用的教学方式。对素质的理解,尤其涉及到音乐艺术教学,很多人会理解为艺术修养、音乐爱好等,而不是作为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所需具备的智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已重新归纳为八大智能——人的基本素质。在跟进的研究中证实这些智能可通过艺

7 术教学中能同时解决孩子的智能开发,素质培养的典范,尤其是对孩子的创造力、空间、人际关系等素质的培养有突出成效。

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不少,在这些家庭中时常有众多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景,就做成了孩子常常以我为中心,使孩子往往忘记了或忽略了别人的存在,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沟通。如碰上工作繁忙,不善引导的家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人际的交往上出现问题。或出现孤僻,难以合群,或出现个性太强,听不进不同意见,不会尊重他人,难以与人合作完成任务。更有甚者,为了引人瞩目或取悦小伙伴,就故意去挑逗、激怒他人,其效果适得其反。发展下去,长大后也难与同事相处,更何况配合协同,合力完成工作?

奥尔夫教学法在利用艺术教学去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首先,音乐与舞蹈是孩子们都乐于参与的活动项目,第二,作为执教者,在做艺术教育的同时,要有很强的素质教育意识,尤其在早期教育阶段,孩子年龄还小,许多素质、智能都有待开发,如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开发最佳时段是在4至5岁,错过了这个时段就难有最好的效果。将艺术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镶入”孩子合适的游戏中进行教学,是奥尔夫教学的最高境界。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对教学对象年龄特征、心理、生理状态有充份了解,课程设计周密准确,能让孩子从头到尾跟着老师走。在欢快的唱歌、律动游戏中,孩子慢慢可以脱离开家长(其中会有个别性格较脆弱的孩子还不行,要耐心的等待)。小小的打击乐器如碰铃、铃鼓,利用孩子刚学会的基石节奏,就开展一些简单的乐器合奏,两个声部,要求孩子要互相听,准确配合好。孩子在这个练习中开始注意到有其他小朋友的存在,知道要与他人好好配合,就能演奏出好听的音乐来。 舞蹈教学也对此有相关的、循序渐进地安排。开始时让两、三个小朋友一齐手拉手,转个圈,脚碰脚,跺一下„„孩子很

8 乐。各种形式的两人或多人以上的配合競赛游戏,隔三岔五就会出现一次,小朋友从中明白到要取胜就要尊重小伙伴,就要与他们好好配合,只有团结大家,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这种社交人际关系的能力的开掘和强化,将使孩子受用终身。

六、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导读: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主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的灵魂。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主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的灵魂。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高深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音乐艺术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性等。而感觉能力是人认识世界、发展智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通过音乐教育可提高儿童听觉的敏锐性、直觉等方面的培养。而是有创造性的人必然是感觉灵敏的人,艺术教育正是培养感性知觉的最好途径。尤其是对孩子们进行早期的培养,对他们的毕生都具很大作用。

1、利用好奇心引导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能力的表现。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使,他们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

探索是创造的前奏,而好奇心又是探索的原动力。因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打击乐”

9 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各式各样的乐器十分感兴趣,他们忍不住好奇心这里摸摸那里敲敲,弄得活动室里一片噪音。刚开始时我为了将活动任务完成总是把乐器收起来,讲解示范完了才发给幼儿,结果我发现幼儿对我的讲解不感兴趣,注意力始终在乐器上,教学效果并不好。经过思索后我决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去掉枯燥的讲解,活动一开始就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去感觉触摸各种乐器,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探索这些乐器的特点和用法,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自然会提出问题,我就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再进行引导,结果我班的幼儿不仅每次都积极参与“打击乐”活动,而且对活动内容掌握得很好。这一举动,不但很好地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积极探索,还为幼儿的下一次创新实践提供了参与的动力,形成了初步的创新精神。

2、即兴——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奥尔夫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向原则是即兴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截长补短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奥尔夫教学明确提出,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儿童在成长、实践的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奥尔夫说过,原本性的音乐是让儿童很早就开始以即兴活动形式,创造性的探索节奏、音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上一系列论述表明,即兴性创造原则的精髓在于,不仅仅把即

10 而是把它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即兴的活动中,培养了儿童的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对于音乐定时、结构的感知,对于音乐形象、表现的黎烈和高度的集中注意,默契的相互配合,实际上是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奥尔夫活动中首先唤醒和加以训练的是我们的想象力。因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即兴活动。

即兴——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奥尔夫著: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是而且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即兴也成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它能促进一般的感知、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训练身体动作,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给予孩子去参与即兴是少的可怜。因为教师都对其有一种恐惧,认为即兴活动是神秘的、教不会也不会教的课程,还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本身的创造能力就不强,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更不会想念孩子在这方面的特殊才能了。

3、创造与环境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创新。

儿童并应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情感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如孩子们自发、直觉的创造活动受到很多教条、规矩的压力和限制,就会压抑和摧残儿童的创造性,个性成长也必然受到影响。儿童在人格的发展上会变得习惯模仿,只愿意跟随生活中的常规模式,不善于适应新的变化,习惯于依赖他人、缺少独创性。

环境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离开生活环境的教育是苍白空洞的。同样,如果教幼儿学习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这样的音乐活动就不可能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握幼儿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细节,结合幼儿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和特点,结合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向幼儿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音乐教育特有的教育功能,逐步完成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幼儿时期这一特定的年龄段,使幼儿的思维及能力定位在生活最基层的部位,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音乐创新教育活动选材是很重要

11 老师们能遵循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教材,细心地研究教材,从中挖掘有助于培养能力的教育因素,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学习活动,切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育,幼儿就能得到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幼儿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之后,再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生活体验,引导幼儿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就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刘白羽在创作经验中总结说:“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是生活中的种种具体的动人的形象打动你,给你带来思想、认识,你通过复杂的生活形象,才提炼出你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来源于生活。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认为音乐可以贯穿于生活的每一环节。我们不应该将音乐教学内容局限于一两节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应当给予打破,我们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分散到一日活动中,在各个环节中渗透音乐内容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应当给予重视的是一日生活中贯穿的音乐活动要为这一日安排的音乐教学内容服务。

4、创造的关键在于动手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就是限制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幼儿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应当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想象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配上相应的场景与道具,让幼儿利用这些场景与道具进行表演,表达歌曲的意思。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我通常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都要求幼儿根据歌词进行动作的创编,比如在《好妈妈》这一音乐活动中,由于歌词较长幼儿记住较困难,我就让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妈妈、娃娃,而且提供了相应的道具,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很

12 实践还培养了幼儿大无畏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当然,幼儿对音乐进行创造,离不开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必要的音乐知识教师还是应当引导幼儿学习理解。另外,培养幼儿音乐的创造能力还要多鼓励。幼儿的音乐创作毕竟是幼稚的,教师应很好的保护这些创造的最初火花,让幼儿明白音乐创造并不是高深莫测,而是妙趣横生的。

音乐创新教育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思路,我们幼儿教师不应该把它视为一个任务而挖空心思生搬硬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留心观察可以创造出新意的地方,将它们灵活运用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幼儿对音乐的热情、思考和创造,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崭新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在音乐创新教育活动中发挥他们无穷的潜力,让他们自由、主动、积极地成长!

七、奥尔夫音乐课可开发多元智能

导读:在这短小而轻松的一堂音乐游戏课中,同学们的各方面智能都得到了开发和运用,这不得不为奥尔夫音教法的魅力而感叹! 现代科学家把人的智能归纳出了七种,即: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七种。一堂音乐课能开发人的多元智能?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吧!但自从我学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后,便真正地感受到了音乐课的魅力!音乐课其实可以开发人的多元智能!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不只是单纯的音乐教学,而是溶音乐、动作、舞蹈、语言、游戏、创作及其它为一体的。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极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参与性,赋予学生综合的能力。人人都在可以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在没有

13 困难的压力下学习和掌握原本性的音乐,并且锻炼其它方面的能力。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先外在的知识灌输和技术训练,而是通过人们的亲自参与、自发地、自然地、无形得获得。

在我们的一次音乐课中,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游戏。首先让我们做深呼吸,然后边走边发“si”及“yu(即吹“si”及yu”走步子),深呼吸的时候就停下来,体验自己的气息是否会越走越将气息保持得久些。然后老师用鼓锤敲鼓,让我们跟着鼓点的节奏走步子。在跟着节奏走步子的途中,有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一会儿慢走,一会儿快跑,还有根据鼓点的变化向后转等。之后,老师让我们闭着眼睛先转三圈,然后两个人互相找伴,触摸到对方后相互说“对不起”。

在完成这一过程之后,老师又在听鼓走的空拍中加入了“数字”,在老师的口令中变化数字,让同学们根据老师口令中的不同数字而相互间迅速地组成相关数字一组的各个小组,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承受“被拒绝”的滋味,然后寻找新的伙伴为一组。最后在这些游戏的基础上,老师在自己的口令中加入了“身体部分的认知”,让学生根据老师口令中的不同身体部位做出相关的动作及加入造型。同学们对这一点兴趣盎然,都各自摆造出了不同的新颖的姿势和造型!

通过这个简单而有趣的音乐游戏,同学们不仅掌握了音乐中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等,而且还运用了空间智能及数学逻辑智能,以及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身体运动智能等。在这个游戏中,同学们闭上眼睛时什么都看不见,因此脑海中必须得有同学们间相互的空间位置,然后还得迅速地组成相关数字的各个小组,这便是对空间智能及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和运用;在同学们互相找伴和相互凑成几人一组以及摆出身体各种造型时,让同学们尝试到了被拒绝及相互认可的滋味,这便是对人际关系智能的开发和运用;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老师让同学们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摆出相应的造型,不也正开发和运用了自我认识智能及身体运动智能吗?

14 在这短小而轻松的一堂音乐游戏课中,同学们的各方面智能都得到了开发和运用,这不得不为奥尔夫音教法的魅力而感叹!

在另外一堂音乐游戏课中,老师让我们用美术、用线条、符号及毛线等把音乐表现出来。老师开始让我们用简单的符号表现人体最基本的四种表情----喜、怒、哀、乐。同学们都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在黑板上展现了一幅幅丰富的简单而又形象的表情符号。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开了。老师紧接着又让我们用颜色来表现。最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惊人的任务:让我们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分组设计一个音乐故事,把它画在白纸上,然后再把故事表演出来。同学们都积极地开动脑筋,编故事——调颜色——编线条、想符号——画故事——表演故事,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同学们的画面及故事表演生动而新颖得让人叫绝!我们都无不为自己的智慧而高声地喝彩了起来!

这堂课不简单的是一堂音乐课,而是大胆地溶入了美术、创造、表演等,把同学们的潜能都大胆地挖掘了出来,让同学们又一次自信地找到了自我,各自都尝试到了创作及表演的甜头,更加增进了同学们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它开发的不仅是音乐智能及身体运动智能以及其它多方面的智能,它培养得更多的还是同学们的大胆的探索及尝试和创新能力!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社会对人的挑战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必须得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智能,不断地用各种智能武装自己,使自己立足于这个社会,而让自己创造着这个社会、创造着自己辉煌的人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这方面却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它让学生们从小就自然地接受和学习了原本性的音乐,在这个基础上,它还无形地让学生们获得了创造力及各种综合能力的发展及锻炼,它让学生们在一节音乐课中不仅能学会舞蹈、曲调及节奏、风格、乐理等音乐方面的素质,更多地是它可以使一节音乐课开发学生们的多元智能!借递着音乐传承

!

八、奥尔夫音乐让宝宝更快乐

导读:那一路烂漫的山花,叮咚的泉水,啾啾的鸟鸣„„

音乐,就该是快乐的

多年前一些家长在倪老师的课上带孩子玩过音乐游戏以后会问:倪老师,干吗花这么多时间玩呢?什么时候才开始正式上音乐课呀?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音乐”是一座山,早早地,他们开始拽着孩子的手开始往上爬(学琴,学五线谱„„),一路的美景“不许看!”“没时间看!”,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山顶”,只有到了山顶,才是音乐。那一路烂漫的山花,叮咚的泉水,啾啾的鸟鸣都被忽略。然后,我们就看到很多孩子在这个爬山的过程中累了,乏了,家长们也倦了。于是,他们就停下了脚步。而“音乐”那座山还在那里,遥不可及。

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开始把音乐看作是一个花园。宝宝还未出生,妈妈就会倘徉其中,让我们的宝宝在安适、愉悦的母体中孕育成长。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会抱着他们在音乐花园中闻一闻音乐的“花香”,看一看“多彩”的音乐,摸一摸,尝一尝音乐的“肌理”和“味道”。他们开始了解音乐的“乐”也是快乐的意思,他们要让孩子在音乐中快乐地成长。

一切都该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而生——孩子爱动,他们不满足于安静地坐着听一段陌生的音乐,他们会编自己的歌;会自然地舞动,尝试着用自己的身体去把听到音乐时的感觉表达出来;能在家长或老师的巧妙引导下用奥尔夫乐器(奥尔夫研制的系列打击乐器,分有音高和无音高两大类,均无需反复的技巧训练即能演奏)来尝试演奏,来营造他们想象中的那个童话世界;能用简单的宣叙调来唱说他们集体创作的故事„„想一想,哪一个年轻的妈妈未曾在童年时裹着床单毛巾在床上,桌子下演过丫鬟和小姐之类

16 的故事呢„„这就是孩子,他们需要这样的一个音乐世界!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

1、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属于精英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2、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么“BORING”

3、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4、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

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

在奥尔夫音乐班,你和宝宝可以学到的东西很多很多——

当你抱着宝宝在音乐中旋转起舞,宝宝眼前的世界飞快地变化着——他一会儿看见这个宝宝的脸,一会儿看见那个妈妈的脸,这是多么新鲜而兴奋的事情啊!

一个小鼓,可以发出几种声音呢?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想像力,大胆地去尝试,让同一样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音乐,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大家手拉手围成圈,边跳边唱,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用身体去感受各种音乐风格所带来的韵律;同时你可以模仿一种动物的姿态,配合它的拍子起舞;

孩子们可以拍手、跺脚、把玩乐器,甚至拍屁股,用各种能想到的方式来表现节奏,这样不断的创新使节奏练习不再枯燥;

„„

世界太大了,真正能够上专业的奥尔夫音乐课的孩子只可能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孩

17 一种教育思想。别忘了——你,才是他第一位最重要的老师。

奥尔夫音乐强调原本性与参与性,所以家长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充当孩子的“音乐老师”,信手拈来地让他(她)感受音乐的魅力。

1岁左右的宝宝,你可以把他放在大腿上,面对面,手拉手,配合歌曲内容与节奏弹动你的双膝或让宝宝随节奏左右晃动,并在结尾或童谣的高潮处,把宝宝高高举起,或让他轻轻倒下。

例:童谣:RIDE A LITTLE PONY

ride a little pony (在你的膝上有节奏地颠宝宝)

down to town.(继续颠宝宝)

Whoops! Little pony (将宝宝的胳膊往外甩)

don’t fall down .(将宝宝轻轻往后仰)

当然,动作也可由你自己创编,只是注意不要频繁地更换动作。越小的宝宝越需要反复,你会看到在若干次这样的游戏后,他会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作好姿态来准备你的下一个动作。宝宝喜欢这样的与爸爸妈妈共同分享的活动,他们会觉得很好玩,乐意一再地反复。借着这样的活动,宝宝用他们的全身体验到了一种稳定的拍率感,同时也能强化内耳感应身体位置、动作、平衡与速度的功能。

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进入语言敏感期。通过他们喜爱的儿歌、童谣进入稳定拍率感与节奏组合的练习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学习方法。在教儿歌的时候,用一定的韵律节奏来反复念诵,并用手边任何可以敲击的物品来配合伴奏,还可以启发他用动作来表现(不要评估好坏或限制他们的想象,如:不能在地上爬;不要跳得太重„„只要保证安全,any idea is OK)

18 3岁左右的宝宝开始有了更广阔的活动天地。都市中的宝宝们有着无穷无尽的视觉、听觉的刺激。他可能无时无刻不在听。但倾听却是一种全神贯注于声音来源的姿态。今天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孔不入,使得我们忘记了专心聆听的习惯对于我们宝宝在将来的学习、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性交往都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

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注意小鸟的歌声,小溪与岩石的嬉戏,小羊与老牛的对话,把它们录下来,回家后让他倾听,辨别这些声音的区别,开始可以是比较明显的对比,慢慢过渡到细微的差别(如:母鸡与公鸡打鸣的区别)。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一对敏锐的耳朵才能体会音乐的精妙,这种能力可一定需要从小培养哦!

(一)、第三课

小乌龟 课型 唱歌综合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2、专注地听音乐,

3、结合动物形态找准节拍;

4、继续学习四四拍节奏。教学准备

乐器:音砖1组、手鼓13份

玩具:上弦小乌龟12个、毛绒小乌龟1个、小背筐12个 CD:《律动一》、《小金鱼》、《小乌龟》 美术:油画棒及美术小样13份 教学过程

19 调性练习

出示一组音砖,准确敲击其音阶,让宝宝听到一组C大调。

敲击4 6和5 7两组旋律音程,(既要从低音向高音敲,也要从高音向低音敲), 分别带宝宝用中性词(bang)来演唱。

目标:C大调共有三组大三度音程,通过音高的不同,让宝宝听辨大三度。 新课《小乌龟》 讲故事

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宝宝猜一猜),这个新朋友呀背着硬硬的 壳,走起路来慢吞吞,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宝宝:小乌龟。

教师:这只小乌龟每天都在自己的家门口玩,爬爬这爬爬那,可是它觉得特别没有意思。有一天,它接到了好朋友小金鱼的电话,原来小金鱼搬新家了,它邀请小乌 龟去做客。(教师要演绎小金鱼和小乌龟打电话的对话内容)可是小金鱼的家太远了,小乌龟走路又那么慢,于是乌龟妈妈帮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妈妈说:“小

乌龟,你可以带上吃的,这样你就不会饿了,”于是小乌龟就背上面包和糖果,开始远足了。(什么叫“远足”呀?就是不行去很远的地方玩)在路上,小乌龟

要是饿了,它就把妈妈给带的面包和糖果拿出来吃了,可是路太远了,小乌龟可真累呀,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它要一边说儿歌一边鼓励自己:“小小乌龟上 山坡,嘿嘿呦,嘿嘿呦,带着面包和糖果,远足乐悠悠。”一边说儿歌一边走, 小乌龟很快就到了小金鱼家,两个朋友见了面可真高兴呀。

教宝宝说歌词(只学歌词①,歌词②③是重复)

歌词内容:①小小乌龟上山坡,

20 嘿嘿呦,嘿嘿呦, 带着面包和糖果, 远足乐悠悠。

②小小乌龟上山坡, 嘿嘿呦,嘿嘿呦, 带着面包和糖果, 远足乐悠悠。

③小小乌龟上山坡, 嘿嘿呦,嘿嘿呦, 带着面包和糖果, 远足乐悠悠。

3、听音乐

(1)歌词①闭眼睛听;

(2)间奏过后,歌词②拍手说一遍、歌词③再拍手唱一遍。(间奏时静听音乐,不要

拍手)。

目标:让宝宝再次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音乐中掌握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4、乐器伴奏

(1)听一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家长辅助宝宝拍打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2)听第二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自己单独使用。 (3)在使用乐器环节,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使用次数。

目标:手鼓的低沉声可以形象的表现出小乌龟的行走,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让宝宝

21 可以感受强弱次强弱的节拍。

5、律动

(1)教宝宝学小乌龟爬的动作; (2)每个宝宝发一个小背筐,做龟壳; (3)宝宝趴在地上和教师一起学小乌龟行走; (4)手脚要跟随音乐打出重拍。

目标:让宝宝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在娱乐中来感受一拍一动的稳定节奏, 这是一种节奏的游走法。

6、玩具

⑴交代玩具的玩法;

⑵每个宝宝发一个上弦小乌龟,听音乐自由地玩。

目标:在宝宝玩玩具的同时,让宝宝再次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7、美术 ⑴讲解图意;

⑵请宝宝取画笔和复印好的小画,听音乐自由涂画。

(二)、中班音乐游戏:《鞋匠之舞》

活动目的:1.通过元素性的节奏/律动/游戏等体会角色游戏的乐趣。

2.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

3.培养幼儿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节奏感等。

22

活动准备:道具(鞋匠的包);音乐《鞋匠之舞》、《玩具兵进行曲》;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1.律动《玩具兵进行曲》A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行进。例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体会运用身体乐器的乐趣。B教师提醒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玩具,边表演边行进。

2.欣赏音乐《鞋匠之舞》,老师模仿鞋匠,跟音乐节奏做缝和捶的动作。

3.引导幼儿画图并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A-B-B’。看图示跟音乐做动作,体会A缝的动作及节奏;体会B和B’的节奏区别。

4.幼儿扮演鞋匠练习动作,启发幼儿在捶的动作时的创编,例如:不同方位的捶。

5.分角色游戏:一半的幼儿扮演鞋匠,一半的幼儿扮演顾客。提出要求,鞋匠要利用各种语言或方法招揽顾客。顾客在A 时找鞋匠修鞋,B时伸出脚,跟着音乐节拍做出得意或满意或不满意的表情。一个乐句结束时换脚。B’结束要付钱。第二次A 开始再换一位鞋匠修鞋。

6.小朋友交换角色,创编不同的修鞋方法,再次游戏。

7.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活动小结。

23 8.听音乐开火车律动,离开活动室。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听音乐的基础上能随音乐进行声势活动。

2、训练幼儿节奏感,动作的控制力,即兴创作力,培养对音乐的注意力、听音乐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有不同旋律的音乐(适合做奥尔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围成圈坐在地毯上。

2、请幼儿自由想一想自己的身体都可以做什么动作?自己创编一些动作做给大家看。

3、放第一段音乐,请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4、请幼儿自己听音乐自己做声势。

教师跟着幼儿的动作做,看看有哪些小朋友能想出不一样的动作教给老师了。

5、请幼儿听第二段音乐,做声势。提出要求:请幼儿注意看老师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变化不同动作的?

(引起幼儿对音乐长短不同变化的注意)

6、请个别幼儿自己即兴编动作带大家做。

每段音乐变化一位幼儿:教师在每段音乐的变化时走到一位幼儿身边,示意他来带大家做。

7、教师将幼儿做的情况做点评。

24

8、请幼儿到后边客人老师处邀请一位客人老师来一起做。

两人商量由谁来当老师,一起听音乐做动作。

活动结束。

(四)、教学目的:

1、学习用固定音型,为故事配伴奏

2、请幼儿学会看指挥

教学准备:

1、乐器:木质乐器(木鱼、双响筒、响板)

散 响 类(手铃、铃鼓)

金 属 类(三角铁、撞钟)

2、头饰:乌龟、兔子、松鼠、小马、小鸟

3、音乐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

一、教师进行配乐讲故事“龟兔赛跑”,幼儿听故事。

提问:

1、故事里都有什么小动物?

2、它们跑起来的节奏是什么?

二、节奏练习

1、幼儿说出一个小动物的名字,教师就出示该小动物的头饰,并贴在白板上,然后提问

这个小动物走路的节奏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拍一拍。

2、教师和幼儿讨论:这些小动物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合适呢?经过讨论后,大家统一意见

25

小马用双响筒,小鸟用手铃,小松鼠用三角铁,乌龟用木鱼

三、幼儿用乐器为故事配伴奏

1、幼儿自取乐器,分组坐好,并学习看指挥,分组复习自己组的固定音型。

2、全体幼儿为音乐剧配伴奏

(1)请一名幼儿讲故事,其他幼儿根据故事情节配乐器

(2)第二遍,教师请二名幼儿进行表演,分别扮演兔子和乌龟,其他幼儿伴奏

四、活动结束。

(五)、导读:

1、请幼儿围成圈坐在地毯上。

2、请幼儿自由想一想自己的身体都可以做什么动作?自己创编一些动作做给大家看。

3、放第一段音乐,请幼儿随音乐做动作。奥尔夫音乐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听音乐的基础上能随音乐进行声势活动。

2、训练幼儿节奏感,动作的控制力,即兴创作力,培养对音乐的注意力、听音乐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有不同旋律的音乐(适合做奥尔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围成圈坐在地毯上。

2、请幼儿自由想一想自己的身体都可以做什么动作?自己创编一些动作做给大家看。

3、放第一段音乐,请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26

4、请幼儿自己听音乐自己做声势。

教师跟着幼儿的动作做,看看有哪些小朋友能想出不一样的动作教给老师了。

5、请幼儿听第二段音乐,做声势。提出要求:请幼儿注意看老师是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变化不同动作的?

(引起幼儿对音乐长短不同变化的注意)

6、请个别幼儿自己即兴编动作带大家做。

每段音乐变化一位幼儿:教师在每段音乐的变化时走到一位幼儿身边,示意他来带大家做。

7、教师将幼儿做的情况做点评。

8、请幼儿到后边客人老师处邀请一位客人老师来一起做。

两人商量由谁来当老师,一起听音乐做动作。

活动结束。

(六)、奥尔夫音乐“龟兔赛跑”

导读:教学过程:

一、教师进行配乐讲故事“龟兔赛跑”,幼儿听故事。提问:

1、故事里都有什么小动物?

2、它们跑起来的节奏是什么?

二、节奏练习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固定音型,为故事配伴奏

2、请幼儿学会看指挥

教学准备:

1、乐器:木质乐器(木鱼、双响筒、响板)

27 散 响 类(手铃、铃鼓)

金 属 类(三角铁、撞钟)

2、头饰:乌龟、兔子、松鼠、小马、小鸟

3、音乐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

一、教师进行配乐讲故事“龟兔赛跑”,幼儿听故事。

提问:

1、故事里都有什么小动物?

2、它们跑起来的节奏是什么?

二、节奏练习

1、幼儿说出一个小动物的名字,教师就出示该小动物的头饰,并贴在白板上,然后提问

这个小动物走路的节奏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拍一拍。

2、教师和幼儿讨论:这些小动物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合适呢?经过讨论后,大家统一意见

小马用双响筒,小鸟用手铃,小松鼠用三角铁,乌龟用木鱼

三、幼儿用乐器为故事配伴奏

1、幼儿自取乐器,分组坐好,并学习看指挥,分组复习自己组的固定音型。

2、全体幼儿为音乐剧配伴奏

(1)请一名幼儿讲故事,其他幼儿根据故事情节配乐器

(2)第二遍,教师请二名幼儿进行表演,分别扮演兔子和乌龟,其他幼儿伴奏。

四、活动结束。

(七)、鼓的故事

28 导读:1.每人拿一个鼓,尝试它可以发出什么声音。选几个同学怎样发出不同的声音。2.每人拿一个鼓,尝试它可以发出什么声音。选几个同学怎样发出不同的声音。

腰鼓、小军鼓、大鼓等,少数民族地区或不同地域最好选本民族、本地域的特色鼓,人手一个。

有关鼓的图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每人拿一个鼓,尝试它可以发出什么声音。选几个同学怎样发出不同的声音。

——讨论用什么样的符号耒记录这些不同的声响:

——由学生指挥带领大家看图击鼓(自由节奏),先是一个声部,并用手势指挥音量、速度的变化,(可多几人试试不同的处理)还可全班分成两组,进行两声部的演奏。

——四人一组,(1—4报数)每人四拍,即兴演奏,用不同的音色、节奏、奏法,(注意保持拍率,不要断)。用迥旋曲式,每组由教师临时叫一个号,该号即为主部,其他三人依号序做三个插部,如2为主部,即2 1 2 3 2 4 2 。 (班级人数多,可采用分小组进行。)

——听两段不同风格的鼓乐,讨论:两段音乐比较,(从总体到要素),那些一样?那些不一样?进行探索。

——选一种鼓,如腰鼓、太平鼓,鼓不够其码每人一副槌,(以腰鼓为例),设计一个动作,大家模仿到大部份掌握,再继续设计新的动作。

——看两段鼓午、鼓乐(如山西安塞锣鼓)录像。讨论:是乐、还是舞?音乐舞蹈各自特点及互相融合的地方。除敲鼓外,还涉及那些艺术种类?

——讨论:鼓的名称及属地、构造及材料。

29 编曲要有两个乐段以上,音乐、动作风格须和乐器一隆?br>——讨论:鼓的用途,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中作用的比较。

(八)、爱吃水果的牛

导读:幼儿围成圆圈当牛,配班教师在圈中,蒙上眼,手拿魔袋当主人。

活动背景:

我们都知水果有很多营养,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可最近我发现我们班上有些小朋友不爱吃水果或只吃一种。怎样才能让幼儿爱吃水果,真正体会多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呢?小班孩子年龄小,说教对于他们收效甚微,怎样才能让幼儿爱吃水果,真正体会多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呢?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有营养,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2、学习音乐游戏《爱吃水果的牛》的玩法,在游戏中学习×× ××│×× ×│的节奏型。

3、通过音乐游戏和水果交朋友,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中体验参加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偶牛(肚子是活动窗口有各种水果)、故事换灯、魔袋(里面有各种水果玩具)、水果和牛的头饰、画笔、画好的小朋友(肚子要夸张)、录音机、>歌曲的磁带(反复多录几次)、水果图片。

30

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牛:他的肚子鼓鼓的,你猜猜里面都有什么?有那些水果?这只牛的肚子里怎么有这么多水果,原来它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欣赏故事《爱吃水果的牛》(附1)

2、游戏《爱吃水果的牛》:

①幼儿围成圆圈当牛,配班教师在圈中,蒙上眼,手拿魔袋当主人。幼儿边唱(附2)边做牛的样子走(或加声势),唱到哞

请你 听我 叫一 声 出来 吃水 果 ( 哞 - )

(九)歌曲: 小鸭洗澡

导读:

1、通过木偶演示,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情境;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噪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学习创编新的角色和洗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替换原有歌词,并完整演唱歌曲

32

3、体验自编歌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布袋木偶——小鸭

活动过程:

1、通过木偶演示,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情境

(1)教师出示木偶小鸭,以小鸭的身份向幼儿问好

(2)教师讲述小鸭跌倒寻脏衣服的事,引导幼儿想出帮助小鸭洗澡的办法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以小鸭的身份范唱歌曲,并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2)教师以帮助小鸭子洗澡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边做洗澡的动作,边演唱。

(4)用另一个形象替换歌词中小鸭的形象,创编新歌词,继续演唱。

3、结伴表演唱:幼儿两两结伴,用互相帮助洗澡的办法,边表演边唱歌。课例:《小马过河》小音乐剧

导读:讲故事人:从前,有只小白马,和他的妈妈一起住在一间小磨房里。马妈妈每天磨面,然后给河对面的张爷爷送去,拿到集市上卖。(音乐:马妈妈的音乐) 讲故事人:从前,有只小白马,和他的妈妈一起住在一间小磨房里。马妈妈每天磨面,然后给河对面的张爷爷送去,拿到集市上卖。(音乐:马妈妈的音乐)

一天,马妈妈生病了,身体很不舒服,磨完面,她把小马叫过来

马妈妈:小马、小马!(音乐:马妈妈和小马),

小马:哎!妈妈、妈妈,有什么事呀!

马妈妈:小马,妈妈今天不舒服,不能给张爷爷去送面了,好孩子你能邦妈妈去 送面吗?

33

小马:妈妈,我己经长大了,我也该学着帮你干活了,我会送去,您放心吧。

马妈妈:真是妈的乖孩子,路上要当心啊(帮小马扛上面,声响伴奏)„„。

讲故事人:小马高兴地背着粮袋在森林小路上跑着(音乐:钢琴弹奏《草原英雄小姊妹》主题,左手主、属音五度旋律音程伴奏。其他学生节奏乐伴奏。)。突然前边-条很宽的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不知该怎么好、在河边走来走去„„ (音乐、音条刮奏、小马音乐反复奏),这时她看见不远处,牛爷爷在河边吃草, 他赶忙跑过去问牛爷爷(牛爷爷音乐加小马音乐,河水音乐)

小马:牛爷爷、牛爷爷您好!

牛爷爷:小马你好呀!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小马:牛爷爷,我妈让我给河对面的张爷爷送面去,可这条河那么宽,它是深还是浅,请您告诉我,能过去吗?

牛爷爷:啊一这事儿很简单,这条河虽然很宽,但它的水很浅、最深的地方才到我的小腿 ,你可以放心地过河去。

小马:太好啦,谢谢牛爷爷!

讲故事人:小马来到河边,伸脚----刚踩下一脚(单面钹!),这时急急忙忙跳过-只小松鼠(音乐: 小松鼠) 边跳边喊

小松鼠:小马小马!你可千万不能下河呀!

小马:为什么?

小松鼠:你看,这条河,又宽又大、水可深呢(音乐:水声加上串玲),前天,我们的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到河里被水淹死了(哭声 )。

小马:小松鼠你别难过,谢谢你告诉了我,让我好好想想。再见!(小松鼠下)(音乐:

34 )

讲故事人:小马心里打上鼓了: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到底这水是深还是浅?——我该听谁的呀!不行,我还得回去问妈妈。于是他又急急忙忙跑回小磨房。(音乐:同前小马跑音乐,速度快一点)

小马:妈妈、妈妈! (喘气状) (音乐:马妈妈与小马)

马妈妈:孩子,你怎么又跑回来了?

小马:我走到半路,迂到一条大河,我不知是深还是浅,问牛爷爷,他说水很浅, 可小松鼠又跑耒说水很深,千万不能过。他们的一个小伙伴还刚刚淹死在诃里呢。我不知该怎么办好,只好回来问您了。

马妈妈:孩子,我总是跟你说,遇事要动脑子多想想。你想想,牛爷爷有多高;小松鼠有多矮,他们说的深啦、浅啦,你自己去比一比,你虽然设有牛爷爷那么高,可比小松鼠高多了!这水对你是深还是浅呀?我还告诉过你:干什么遇到困难要自己去试一试,这水到底是深还是浅,你下河去走走,深了就退回来,浅了你就走下去。自己亲自去做一做,你就会真正知道是深还是浅了„„。

小马:妈妈、妈妈,我懂了,您放心吧!

讲故事人:小马于是又高高兴兴地上路了。(音乐:小马跑音乐,加一些小鸟叫声) 很快,耒到了河边,(水声:哇鸣筒慢刮加串铃) 这次他毫不犹豫地向河里走去。小松鼠又跑过耒说

小松鼠:小马小马,你不要命啦!(一把抓住小马往后拖)

小马:小松鼠,我想试一试,你那么小,我这么高,也许我可以过去呀,谢谢你的关心,再见!(音乐:淌水,木质类跟小马动作敲,散响类做水声)。小马走过河抖抖身上的水,高兴地向前跑。(音乐:小马跑路,同时加节奏朗诵)

35 集体朗诵:

小白马 爱劳动

邦助妈妈 去送粮

迂到困难 不要怕

动脑筋 想一想

动手动脚 试一试

再大困难 难不倒

小白马 爱劳动

聪明能干 人人爱 (音乐渐渐减弱,小马招手再见,下台。)

(十)、大班音乐欣赏《牙膏舞会》

导读:教学图谱一张,用小纸张将“牙膏条”一一遮住;教具大牙膏一个;音乐磁带。

设计意图:

乐曲《七个半跳》诙谐幽默、轻松愉快,尤其是B段层层累加的延长音,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人有千面”,音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同一首乐曲,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并会演绎成不同的故事。《七个半跳》已被赋予了许多形象,并被设计成许多精彩的教学活动,如《打蚊子》、《撕报纸》等等。而我的灵感,则得益于清晨挤牙膏的一刹那,牙膏条的造型带给我创作的冲动。每天挤牙膏、刷牙是孩子们的“必备功课”,而我在孩子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加工、提炼,将牙膏、牙膏条拟人化、形象化,使孩子们更加感兴趣,愿意参与进去舞蹈、游戏。你再听B段那或短促、或伸展的延长音,不正好像是一条条长短不一的牙膏条吗?

36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初步理解乐曲ABAB’„反复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

2.引导幼儿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3.在表演中愉快地进行表情交流。

活动准备:

教学图谱一张,用小纸张将“牙膏条”一一遮住;教具大牙膏一个;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并大胆用动作愉快地表现。

难点: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

活动过程:

1.幼儿完整地倾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教师结合教具简述故事《牙膏舞会》,帮助幼儿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结构。

(1)教师听音乐指图谱,依次出示牙膏条;提问:牙膏跳舞时,音乐是一样的吗?

(2)幼儿随音乐指图谱;提问:挤牙膏时,音乐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3)请能力强的幼儿听音乐领指图谱。

4.教师启发幼儿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5.完整地随音乐表演。全体幼儿跳圆圈舞,B段时,教师依次请幼儿进圈当牙膏条,做出各种造型。

37 6.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启发幼儿起名字。

活动延伸:

1.可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可启发幼儿用牙膏盒、牙膏皮制作美工作品。

(十一)、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进行曲》

导读: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感受两断音乐特征的明显不同,并用动作表示。

2、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动作,调整好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活动准备:

1、手偶动物。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2、教师运用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

38

三、逐步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1、欣赏A(A)段音乐了解音乐坚定行进感。并创编小丑出场的动作。

2、欣赏A(B)段音乐的跳跃递进感,并启发幼儿创编四个小动物的造型,在每一乐句的第一拍做出造型并保持不动。

3、欣赏B段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笑弯了腰的动态以表示B段乐句连续下行。

4、再现A段音乐,动作同上。

四、完整的听音乐做游戏。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在老师提出控制要求后,完整游戏若干次。

(十二)、小班音乐欣赏---《惊愕》

导读:

1、播放乐曲,并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曲子。2.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神秘感,突出表现的强力度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

2、学习一下一下地跟音乐做简单的身体动作,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3、学习用轻松、愉快的即兴舞蹈来表现享受音乐。

二.活动准备:磁带、录音机、图谱、小猫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播放乐曲,并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曲子。

39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玩的曲子,咱们一块来听听吧”放完后问幼儿:“你们听出来里面有什么声音?还听出了什么?„„好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完后继续问幼儿,然后引导幼儿说出吓一跳的感觉。教师:“这首曲子还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呢,这是一个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

2.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老师还把这个故事画了下来,你们看这是什么?„„”小朋友发现没有它们的提问:小老鼠的脚印颜色一样吗?为什么?教师小结:离大懒猫远时,走路重一点,脚印颜色深;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小老鼠走路特别轻,脚印颜色浅。

3.幼儿听音乐,指图谱。

引导语:咱们也顺着小老鼠的脚印去找东西吃吧?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小朋友,咱们也学着小老鼠的样子找东西吃吧?小老鼠怎样走路?吃东西?跳舞?”

5.听音乐做游戏。

四.活动延伸:可将此游戏发展为戏剧表演,咱家园联欢中演出。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懒猫》

一只小老鼠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到厨房里偷吃东西,可去厨房的路上有一只大懒猫正在睡觉,这可怎么办呢?小老鼠想了想,于是就轻轻的轻轻的往厨房走去,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它走得更轻了,这时大懒猫突然伸了个懒腰,可把小老鼠吓了一大跳,大懒猫醒了没有?没有,它接着又睡着了,小老鼠这才轻轻的走到了厨房,来到厨房后她又吃又喝,吃饱喝足后还跳起了舞呢。

(十三)、音乐:动物猜谜歌

40 导读:

1、引出课题,集中注意力。

2、教师边念歌词边出示图片,幼儿自由想出答案。

3、教师念歌词,幼儿拍出歌词的节奏。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得方式演唱歌曲。

2、尝试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3、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二、活动准备:

1、音乐会背景图一张。

2、节奏图谱一张,智慧老爷爷图片。

3、各种小动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猜谜学念歌词、节奏。

1、引出课题,集中注意力。

出示音乐会图片,森林里要开一场隆重的音乐会,可是那么多小动物选谁参加呢?大家决定请智慧老爷爷来选小动物,智慧老人已经把选中的小动物编成了有趣的谜语,如果小朋友猜对了,就能请出这些小动物了。第一个出场的会是谁呢?

2、教师边念歌词边出示图片,幼儿自由想出答案。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知道知道这就是小花猫,答案可以是各种动物)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集体一一唱出他们自己想出的答案。(小花猫、小花狗、小松鼠、小公鸡、小花鸭、小胖猪等)。

41 智慧老人最喜欢听完整、有节奏的话,你们能不能和他的节奏一样,把谜底完整地告诉他呢?(幼儿尝试念),讲得真好,智慧爷爷已经把它记下来了,出示节奏谱,你们能不能有节奏地拍着手来念一遍给智慧老爷爷听呢?师幼合作边拍手边念歌词一遍,熟悉节奏。

3、教师念歌词,幼儿拍出歌词的节奏。

一个谜语怎么会有那么多谜底呢?别着急,智慧老人他还没讲完呢?后面还有两句呢。例:脑袋圆圆的,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的,毛儿白白的,挫挫挫 挫挫挫,挫挫挫 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小白兔。(只要把某种小动物的主要特征讲出来就能猜对)。

(二)、幼儿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小朋友真能干,你们都猜对了,智慧爷爷可高兴了,一高兴他就唱起来了,你们听,智慧爷爷是怎么唱的?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一样?哪儿是唱的?哪儿是念的?(前面是念的,后面是唱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歌唱猜谜一则。

原来,谜语也可以唱,那我们也唱着回答智慧老人,好吗?脑袋圆圆的,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的,毛儿白白的,挫挫挫 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小白兔。(刚刚智慧老人的谜面都是从小动物的外形上来编的,下面再来猜猜第二个小动物又是谁呢?)。

脑袋圆圆的,耳朵尖尖的,胡子两边翘,喜欢抓老鼠,„„..小花猫 (这则除了外形, 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编进喜欢做什么?)

教师两次谜语,幼儿进行猜谜并歌唱。

3、幼儿尝试直接猜谜,与教师对唱。

42 下面这个小动物又是谁呢?教师用同样的句式再出两个有关个别动物特征的谜面。(脑袋圆圆的,耳朵大大的,叫声汪汪汪,看家本领大),并完整地歌唱问句部分,幼儿讨论后得出一致的答案,师生完整地唱出答案。(这则除了外形,喜欢看家,还编进了什么?叫声)

教师两次谜语,幼儿进行猜谜并歌唱。

4、幼儿尝试直接接唱答案。

教师直接唱出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句子,幼儿直接接唱出答案。

例:老师: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鼻子长长的,身体胖胖的;幼儿: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大白象。

幼儿直接“从锉锉锉”接唱猜谜两次。

(三)、幼儿尝试自己进行创编歌唱活动。

1、出示一个小动物,让个别幼儿尝试按节奏创编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歌词,组成一个完整的谜语,其余幼儿一起完整直接接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2、幼儿独立完成谜语,大家一起猜、接唱。

(五)、结束

今天,大家都很能干,不仅猜出来,而且用好听的声音把小动物请出来,让小动物们可以快快乐乐地参加音乐会,他们高兴极了,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跳个快乐的舞来庆祝一下,你们愿意吗?(愿意)!

(听音乐集体跳套圈舞。)

43

44

第13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凉州区“百名教学能手”参赛教案

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快乐的时间》

凉 州 区 和平爱 弥 儿 幼 儿 园

授课教师:支二OO八年五

媛 月

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快 乐 的 时 间

目: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名

称:《快乐的时间》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节奏。

2、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

3、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4、用肢体表现乐曲,并快乐的参与游戏。活动准备:实物闹钟一个;大摆钟图片;能拨动的模拟钟一个;音乐《快乐的时间》;双响筒(个数和幼儿人数相同);相关课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孩子们跟随音乐走进教室。

二、课前律动。

三、讲述生活中的节奏。

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讨论生活里的各种声响节奏,例如:行走、跑步、敲门声等。

出示节奏型卡,请小朋友们把节奏型运用到自己所听到的声音里,例如:汽车的喇叭声:滴滴滴滴或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请小朋友用动作表示节奏型。

出示实物小闹钟,请小朋友们回答问题。 出示大钟课件,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四、欣赏音乐《快乐的时间》。

听一听音乐里,哪里有“滴答”声,哪里有“当当”声,数一数拍子,音乐里的钟声敲的是几点?

五、提问:听到了什么?它们各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六、试一试用哪种乐器演奏它们最合适,学会使用双响筒。

七、用双响筒把音乐里秒针的声音找出来。

八、出示模拟钟,请小朋友拨动音乐里告诉我们的时间并用动作表示时间。

九、游戏

老师先示范一遍,用怎样的动作表示秒针。

请小朋友自由想象,用自己的动作表示秒针和大钟。

十、唱《再见歌》结束。

第14篇:奥尔夫教学法教案

>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得方式接龙.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2、尝试按节奏创编答案,玩接龙游戏。

3、体验有节奏地念名词的快乐,

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

到挑战性,并勇于挑战困难。

4、训练节奏感和反应能力.

准备不同节奏型的卡片

1、请同学们横排坐在地上。

2、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拍打出的不同声音代表 不同强弱关系的拍子,

然后和同学们一起, 学习4/4拍子和3/4拍子的打法,

并熟练掌握.

3、同学们一起打着节奏,由老师提出问

题,大家分别打着4/4拍或3/4拍的

节奏有顺序的回答老师的问题。

4、由此联想到更多的节奏和问题,每位

同学都可以加入其中,享受不同节奏带来的乐趣。

教案分析:节奏型:4/4 ×

×

×

×|

×

-

-

强弱规律: 4/4 ×

×

×

×||

弱 次强 弱

3/4 ×

×

×

||

让同学们着重用明显的声音区分出强弱

关系,切记不可强弱反向。

教案人员:葛玉芳

刘雪莹

韩柳莎

张晗琪

方新丽

万红

编创人员:葛玉芳

刘雪莹

韩柳莎

张晗琪

方新丽

万红

8085803741@qq.com

09级音乐表演一班

2011年9月28日

第15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课程类型:奥尔夫音乐亲子课(启蒙课入门) 爱婴课次:第四课时

活动名称:《快乐奥尔夫 — 神奇的土豆》

活动目标 (音乐目标和素质拓展目标):(奥尔夫音乐教案) ² 鼓励幼儿大声开口朗诵歌谣,使幼儿会说儿歌,并简单跟唱。 ² 初步感受速度和力度,养成认真听音乐的习惯。 ² 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培养固定拍感。 ² 学习并演奏乐器碰铃,培养幼儿音乐感知力。

² 注意力、反应力、控制力、身体协调以及合作等能力训练和培养。

活动准备:小动物手偶 呼啦圈 大土豆一个 碰铃

音乐准备:《围圈圈》《伊比呀呀》《热土豆》《小星星》《梦之旅摇篮曲》

符号备注: T:老师 P:配课老师 S:学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问好和热身游戏(奥尔夫音乐教案)

1.热身集体舞:《围圈圈》

1)组织幼儿和家长手拉手围成圆圈,老师说歌词,带幼儿一起做动作

2)放音乐,拉手围圈走,跟着歌词做律动。 3)歌词:

我们来围圈圈,我们来绕圈圈, 我们来围圈圈,手拉手绕个圈圈。 把小手放进去,把小手拿出来, 再甩甩你的小手呀自己转个圈。

(爱婴提示:可以把歌词中的小手换成小脚,身体等等) 2.问好歌《Let’s Sing Hello together》(奥尔夫音乐教案) T坐在前面,小朋友们坐成半圆。拿手偶问好,唱问好歌: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2.认识彼此

请宝宝上台一一与小动物拥抱问好,培养幼儿自信心。

2-3岁亲子奥尔夫音乐教案(最新)第二部分2009年04月30日 星期四 15:

41二、重点教学部分:声势节奏、乐器及律动 1.语词节奏:《土豆歌》(奥尔夫音乐教案) 1)告诉幼儿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变一个魔术,吸引幼儿注意 2)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变魔术,土豆(握拳头)土豆丝(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土豆皮(手掌张开)

3)老师喊口令:土豆、土豆丝、土豆皮,幼儿听口令做动作 4)加上节奏念词:2/4 土豆 土豆/ 丝 丝 / 土豆 土豆/ 皮皮/ 土豆 丝 /土豆 皮/土豆 丝/皮 0 / 5)两人一组,变念儿歌变做土豆游戏(面对面,手对手) 2.音乐游戏《热土豆》

1)出示实物土豆一个,介绍土豆,让每个幼儿都摸一摸,感觉一下。 2)玩传土豆游戏:告诉幼儿土豆被煮熟了,非常的烫手,传递时速度要快。

3)T拿土豆示范传递动作,P放《热土豆》音乐,挺音乐尽可能快的传递,不让土豆掉下来。

4) P播放音乐,并控制音乐的停止,音乐停止时拿着热土豆的人跳出圈子,拍手,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为冠军,并奖励一个卡通stick 5)再次播放音乐,P那串铃,T带着幼儿继续传递土豆,听到摇铃声要立刻改变传递方向,传递过程可加上力度,速度的变化。如快快的传,慢慢的传,重重的传,轻轻的传等。

6)复习《土豆歌》,土豆传到谁,谁就拿着土豆敲地板打节奏说一遍儿歌,其他人跟着学动作,并齐说儿歌。

(爱婴提示:在熟练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变换说儿歌的速度和力度。)

3.复习亲子律动《伊比呀呀》 1)两两一组手拉手律动

2)发呼啦圈,两人面对面手拉呼啦圈律动

(爱婴提示:在律动时不断的鼓励幼儿大声跟唱,并时刻提醒动作的变换)

4.乐器演奏:《小星星》

1)出示乐器碰铃,T演奏,S聆听声音

2)幼儿到老师前有次序的拿乐器,并说出乐器的名字。 3)T引导幼儿探索演奏方法,并示范演奏。 4)放音乐《小星星》,用碰铃为音乐伴奏 节奏:X X X X / X X X - 5)鼓励幼儿边伴奏边跟唱歌曲 6)歌词:

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就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三、结束部分:放松音乐游戏《梦之旅摇篮曲》

1.放音乐《梦之旅摇篮曲》,T带着宝宝做伸展和放松律动。2.宝宝坐在家长腿上,或选择任意自己觉得最放松的姿势,跟音乐摇摆

提示宝宝闭上眼睛休息。

3.复习回顾全课,并向家长总结和点拨全课教学目标。4.唱再见歌下课(拿小猫眯手偶) ,并一一与宝宝拥抱告别。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爱婴提示:问好歌和再见歌可以一个月换一次,唱熟练了再换新歌。)

活动备用游戏:《走一走》

第16篇:小班奥尔夫教案)

活动名称:虫虫历险记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很熟悉故事中的小动物。 物质准备:CD、故事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进行故事引导

冬天的天好冷啊,宝宝着凉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边陪伴着他,宝宝想,要是这些玩具能动起来,来陪他一起玩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宝宝睡着了,梦见一个小仙女手拿魔棒轻轻一点,哇!动物们真的动起来了。

2、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分段放音乐(师分别一段一段放音乐,让生感觉听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动物。若幼儿听辨有困难,师还可变化语气,代表小动物说话,提升幼儿识别能力。由此,幼儿会知道,缓慢笨重的音乐代表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乐情境中是指狗熊,欢快轻巧的音乐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动物,以此种方法类推出其他五种动物形象) 你听音乐中是哪种小动物呢?

这种动物怎样走路?请你来学学它们的走路。 3、情景带入

小动物好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那样一定会很开心。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模仿动物走路。听音乐,根据音乐律动。 4、活动延伸

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想象出其他的动物进行模仿。

活动名称:月儿圆 活动目标:

1、学习感应圆滑乐句。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愿意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三、教学准备:软垫、三角铁、

四、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导,引发兴趣

宝宝替受伤的萤火虫包扎伤口,他和宝宝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约定中秋节时再见面,中秋节要到了,请小朋友们观察月亮月亮的变化

(二)、认识圆形

认识中秋节,找圆形物品

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并说说中秋节我们会做什么?

2、说说圆形的物品,并尝试用肢体画出圆形,如:用脚在地上划圆,用双手抱成圆

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找出圆

(三)、分辨圆形

找圆形-----在地上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游戏时,老师拿着铃鼓摇起来,铃鼓声一停并发出指令——圆形,小朋友立即寻找并站进圆形里。

(四)、感应圆滑乐句

学唱歌曲,做出圆形(按乐句做出“圆”的造型) 老师清唱一遍,并按乐句做出动作 第一句:双手比圆高举过头

第二句:两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圆形放在嘴边做吃饼状 第三句:两手相捧着脸蛋上举过头打开摇动回至身体两侧 第四句:双手胸前抱圆成桌子状 第一句歌词:月儿圆圆挂天边 第二句歌词:饼儿圆圆甜又甜第三句歌词:脸儿圆圆笑翻了天第四句歌词:桌儿圆圆庆团圆

活动名称:雪花仙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和道具感应圆滑和断奏;

2、乐于跟随教师利用肢体表现出圆滑和断奏;

3、在特定音乐情景游戏中体验到快乐。活动准备:

1.塑料带人手一个2.手摇铃人手一个3.沙巾人手一块、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情景

二、音乐律动,感应圆滑与断奏

1.视觉感应,第一次体验音乐边放音乐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流畅线和点,分别表示圆滑和断奏2

2.肢体感应,第二次体验音乐圆滑:手于空中画出圆滑线条;断奏:手与空中或肢体点触圆滑:

脚于地板画出圆滑线条;断奏:脚于地板跳出断奏

3、利用道具感应,第三次体验音乐

每位幼儿的一只脚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脚,防止摔倒 圆滑:溜冰状;断奏:在地板点跳

三、利用肢体表现圆滑和断奏 1.激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2.师幼共舞,体验肢体表现带来的快乐

圆滑:往上抛沙巾/拿沙巾转圈;断奏:沙巾在身体或空中点触

四、利用乐器操作体验圆滑和断 圆滑:摇奏;断奏:敲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雪人之舞》 活动名称:雪人之舞

活动目标:

1、感应乐曲圆滑与断奏。

2、舞蹈的创编。

活动准备:CD 塑料袋 各种材质的球 铃鼓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请幼儿自由舞蹈:

断奏:手指/肢体点触

圆滑 :手掌/地板滑

断奏:脚尖/点跳

圆滑:脚掌/滑动

二、两名幼儿一组手牵手

断奏:脚尖/走或原地轻跳

圆滑:脚掌/滑动

三、溜冰

一名幼儿一个塑料袋

断奏:用手拍塑料袋

圆滑:套在脚上在地板上滑动 两名幼儿一组,活动同上

四、出示道具

断奏:用手拍软球

圆滑:两名幼儿一组滚、踢软球

活动名称:骑转马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骑转马”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2)通过听钢琴伴奏、看音乐图谱,让幼儿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3)通过语词替换,培养幼儿应变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片 (2)“骑转马”音乐碟 (3)木马头饰

(4)上行下行同音反复的音乐图谱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难点:幼儿听辨上行音、下行音、重复音。

四、活动队形:半圆形

五、活动过程

1、音乐入场。音乐《慢慢走》

奥尔夫教案:慢慢走 活动目的:

1、幼儿通过律动游戏感应速度的快慢。

2、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并乐意与大家一起游戏。音乐剖析:

本首音乐是分为AB两段。 A段:感应感应快慢节奏。

B段:转动手腕以达达达空拍出最后三个音。 活动重点: 快慢速度的感应。 活动难点:

幼儿能跟着音乐走路和跑步。 解决方法:

重点:在各种游戏中放慢速度让幼儿感受。

难点:首先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只有明确乐音的意思,就可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队形:幼儿跟着老师的律动游戏进入教室坐在围成半圆的小椅子上。 乐器:将所用乐器放在托盘中摆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动筹备:

道具:CD、贴纸、水彩笔、幼儿游戏书。 乐器:第一课时不需要乐器。 活动过程: 以跟着音乐走路和跑步了。

一、故事引导

宝宝细心的盯着时钟看,咦!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来,长针先生走的很快,短针小姐走的很慢~~~~~~

二、感应速度

1、步伐:老师以不同速度敲鼓,学生律动。慢速:学生慢走|两人互拍。 快速:学生跑步|自己拍跑。

2、步伐与时间:快与慢 a、音乐律动

A段:拍、走快慢节奏-配合语词“慢慢走”和“快点快点”。 B段:转动手腕唱“啦啦啦啦~~~”,以达达达空拍出最后三个音。 b、火车游戏 老师带领学生搭火车 A段:配合音乐速度行驶。 B段:原地转圈及转动手腕。

c、两人一组,活动如上。B段结尾两人互拍双手。

三、游戏书 节奏长短

1、老师拿出教学时钟,学生依序数出数目。

2、老师依着语词长短拨动长针所占的空间,请学生用手指同步画出。放慢)

3、学生贴上圆形贴纸于钟内。

4、学生随着歌词画出虚线所占的时间及空间。

(速度活动名称:咕咕钟和闹钟 活动目的:

1、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感应曲式,并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活动重难点:

重点:特定音效的听辩与摸索。 难点:角色扮演活动。 解决方法:

重点:通过各个环节的摸索及律动,在游戏中让幼儿听辩特定音效。 难点:首先让幼儿理解各个钟的声音,在让幼儿扮演。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队形:幼儿成半圆形坐在老师周围。

乐器:将所用乐器放在托盘内摆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动筹备

道具:CD机、各种钟的图片、伸缩布偶。 乐器:第一课时不需要任何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时钟有很多种,有一种时钟里面住着一只小鸟每次叫小朋友起床时,就会打开小门探出头来叫

“咕咕、咕咕”,另一种时钟有装置闹铃……还有一种老爷钟……

二、感应曲式

A段:老爷钟及咕咕钟、闹钟。 B段:感应两个乐句。 Coda:感应4拍。

三、听辩“咕咕”声

1、老师操作伸缩布偶,配合音乐于“咕咕”声时伸出布偶和学生打招呼。

2、音乐律动

A段:伸|缩——双手、头或肢体各部位。 B段:双手左右伸懒腰|展翅左右飞。 Coda:拍手四次。

3、两人一组面对面活动同2,coda两人互拍。

四、听辩“闹钟”声

1、音乐律动

A段: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B段:上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Coda:拍手四次。

2、两人一组面对面

A段: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B段:互转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Coda:互拍手四次。

小班歌曲游戏:《落叶》

(一) 教学目标:

1、能听辨出歌曲中三角铁的音色。

2、尝试模唱歌曲唱名旋律。教学准备:

录音机

音乐光盘

挂图P8 三角铁若干

树叶若干

布球

风和树叶图卡若干

粉笔

磁性黑板

一、律动进场,激发兴趣。

律动《小松鼠进行曲》进场,师: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树林里玩游戏好吗?

二、故事引导,情感表达

师:我们来到了一片树林里,跟树妈妈问好!树林里除了树妈妈外还有好多好多种树,有好小好小的树,好小好小的树长得是怎样的?我们用我们的身体来表现一下好不好(幼儿表现后放音乐)?„ „这个时候一阵风吹过来了,呼---,宝宝们赶快回位置坐好来!这阵风可真厉害,把树叶宝宝从树上都吹落下来了。

三、欣赏歌曲,听辨音色

1、教师撒落叶(配合三角铁),引出歌曲。

师:当树叶宝宝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声音,我们仔细听听?

2、教师引导幼儿听辨三角铁音色次数。

教师引导幼儿听辨歌曲《落叶》中的三角铁音色。

3、分段欣赏听辨。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听辨三角铁音色,并引导幼儿贴出图卡。

4、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指游戏书。

教师引导幼儿跟着歌曲将落叶的数目(三角铁敲奏次数)在游戏书中点数出来。

5、三角铁敲奏 1)乐器探索 幼儿探索三角铁音色。 2)跟着歌曲练习敲奏

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看着图卡用三角铁进行演奏。

三、唱名模唱

1、拍唱唱名音阶 1)学唱唱名音阶

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树妈妈身上的唱名音阶。 2)身体音阶

教师与幼儿一起从脚下到头顶,又从头顶到脚下玩上行、下行音阶。

2、模唱歌曲唱名旋律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身体音阶”比画出歌曲的间奏唱名旋律。

四、结束

做律动《小松鼠进行曲》出课室

活动名称:萤火虫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萤火虫的生活习性。

2、了解短短长乐句曲式。

3、学习使用一种乐器演奏歌曲。活动准备:教学挂图P2

纱巾

乐器:碰铃、铜碰钟、激光笔

活动过程:(第一节课)

一、教师幼儿互问好:XXX早上好!XXX早上好!

二、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三、介绍萤火虫的特征与习性。

问:你们知道萤火虫是哪里在发光吗?它生活的地方是哪里?它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

(注:托班、小班只需让幼儿了解萤火虫是哪里发光)

四、感应短短长乐句

1、萤火虫飞舞:教师与幼儿一起把手指变成萤火虫飞,每个乐句结尾,轻点面部或肢体各部位。(飞---停、飞—停、飞、飞、飞、停。) (1)、教师示范手指飞舞,并请幼儿一起手指飞舞。 (2)、播放音乐,配合音乐让手指飞舞。

2、萤火虫飞舞

(1)、教师示范飞舞的动作。(走—蹲、走—蹲、走、走、走、蹲。)

(2)、请幼儿自由飞舞,每个乐句屈膝微蹲。

(3)、播放音乐,教师幼儿配合音乐用肢体飞舞。

3、纱巾飞舞

(1)、教师随音乐节奏发放纱巾。

(2)、教师将纱巾做成灯笼,幼儿将灯笼提在手上。

(3)、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后请幼儿听音乐飞舞。(走—蹲、走—蹲、走、走、走、蹲。)

(1)、教师随音乐节奏发放纱巾。

(2)、请幼儿将纱巾绑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

(3)、播放音乐,听音乐飞舞。(飞—碰、飞—碰、飞、飞、飞、碰。)

五、分析曲式结构,画短短长乐句 (1)教师边唱歌曲边画唱名线。 (2)、唱歌曲,贴磁片。 (3)、唱歌曲,写唱名。 (4)、分析“短短长”乐句。 (5)、分析、总结曲式结构。 (第二节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幼儿互问好:XXX早上好!XXX早上好!

二、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三、幼儿跟随音乐舞蹈

1、幼儿将纱巾变成灯笼拿在手上,听音乐飞。(走—蹲、走—蹲、走、走、走、蹲。)

幼儿将纱巾绑在肢体任何一个部位,听音乐任意飞,句尾互碰纱巾。(飞—碰、飞—碰、飞、飞、飞、碰。)

2、

铜碰钟萤火虫

第17篇:小班奥尔夫教案

小班奥尔夫教案 活动名称:萤火虫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萤火虫的习性

2、感应乐句 短短长

3、玩固节奏

4、初步了解唱名

活动准备:

1、唱名卡

2、音乐

3、萤火虫图片

4、手灯 活动过程:

一、教师幼儿互相打招呼 老师:小朋/友--/早上/好--/ 幼儿:丁老/师--/早上/好--/ 老师:小--/朋友/小--/朋友/早上/好--/ 幼儿:丁--/老师/丁--/老师/早上/好--/

二、故事导入

老师:“我们上次陪着宝宝来到了郊外,我们和宝宝一起帮助妈妈搭帐蓬,在夏天,下过雨的晚上好舒服呀!宝宝和妈妈在郊外做起了烧烤,有丁老师爱吃的烤面包,还有你们小朋友爱吃的烤鸡翅,小动物们闻到香味也都过来了,宝宝和它们开心的玩到好晚呀!动物们都回去睡觉了,宝宝也好累了,于是她想坐在帐蓬的旁边休息一下再去刷牙睡觉,宝宝发现郊外的天空中有好多好多的星星,一闪一闪太漂亮了,可就在这个时候,这些星星都掉了下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星星为什么掉下来了呢?(幼儿回答)我们听是是什么掉下来了?”教师播放音乐。 老师:“小朋友们,是什么掉下来了?”(萤火虫) 老师:“噢,原来是萤火虫提着灯茏一闪一闪的从天空中飞过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今天的朋友萤火虫吧!”

二、了解萤火虫的特征和习性

老师打开萤火虫书中的图片介绍萤火虫的习性和特征

1、师:“萤火虫、提灯笼?为什么说它提灯笼呢?因为它的腹部里有个发光体,也就是说它的肚子里有个发光体,所以看起来萤火虫它会发光,像星星一样”

2、师:“小朋友们萤火虫生活在什么地方吗?(故事导入中有提到夏天下过雨后),它喜欢住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北方就很少有萤火虫,因为北方的气候比较干燥,不适合萤火虫生长,所以它一般都在南方,在郊外的夜晚,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才会有萤火虫”

3、师:“小朋友们猜一猜,萤火虫它吃什么?”(吃蜗牛和喝叶子上的露水),萤火虫喜欢一群一群的活动

老师展示收集萤火虫的图片,老师:“我们再听一次音乐,小朋友们一起唱”

三、乐句

1、听音乐,手指飞舞

老师:“我们又听了一遍萤火虫,请小朋友们跟我学,飞来一只萤火虫,它在天上飞,飞来飞去它会觉得很累,它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停到我们的身上,休息好了,继续飞(老师边唱边做动作,在乐句末停下来休息一下再飞),最后飞走了”

(动作:伸出一只小手指在空中飞,停在身体的一部位,最后飞起时手指飞向身后) 播放音乐,再来一次,边唱边做动作

2、感应乐句,短短长

老师:“萤火虫总是停在这个地方,老师告诉小朋友,因为这段音乐很长,小朋友们很难唱下来,唱出来也不好听(示唱),很累吧,所以在音乐中,把一段旋律分成一句一句又一句,这么几句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段优美的音乐,我们今天的音乐分成了六段(边唱边演示分成了六段),”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边唱边做,再听音乐做一次(注意:要按照音乐的乐句来停)。

3、音乐游戏

(1)、灯光游戏:利用灯光点做游戏,规则:老师按照乐句开关灯,灯光走到哪小手指到哪,灯关后小手指收起来。

(2)、纱巾游戏:利用纱巾当作萤火虫的翅膀,规则:根据音乐飞停,乐句末时停住。个人示范再集体游戏

(3)敲棒游戏:利用敲棒打出乐句句尾,规则:在乐句的句尾处敲打一下。

以上先口唱示范,再跟音乐。

四、了解唱名

(1)老师打开音乐用书P页:“萤火虫飞来了,小朋友看,萤火虫每次飞是有一定的路线,就是萤火虫飞过的地方,(按照书上内容,指、唱,适时出示唱名卡,简音介绍唱名)。

(2)老师:“现在我们就和萤火虫一起飞一飞,小手指着跟着老师唱,m,m,eesmr; m,m,eesmsd’d’,飞到最后的乐句的句尾萤火虫就飞起了。

第18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

妹妹背着洋娃娃

歌词:妹妹背着洋娃娃,走到花园来看花,娃娃哭了叫妈妈,树上小鸟笑哈哈。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

2、学习随着乐曲旋律的快慢调整自己的动作 材料准备:洋娃娃、手鼓 活动过程:

一、节奏问好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伸出你们的手和老师问个好。小朋友们好

二、律动

接下来要请我们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动动我们的小身体。小朋友,我们的小膝盖在哪里?奥,对的,用小手拍一拍小膝盖,我们的小肚子在哪里?在这里,用小手拍一拍。我们的小肩膀在哪里?用小手拍一拍。小脸蛋在哪里,小脸蛋要轻轻拍。小脑袋在哪里。小脑袋也要轻轻拍。双手交叉画一个大圆,小手叉腰,低头,看老师,抬头,看老师,看左边,看老师,看右边,看老师。小脑袋转一圈,换个方向再转一圈。双手交叉画一个大圆,我们把小手放前面,和老师一样,交叉打开,交叉打开,交叉打开,交叉打开,耶······那我们现在一起和老师做律动《闪烁的小星》。音乐响起的时候和老师一起来晃动我们的身体。(放音乐)

三、学习新的曲目

1、引题 我们小朋友做的真棒呀!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小朋友们看一看它是谁?奥,它是洋娃娃,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洋娃娃对不对?它是小朋友的好朋友,它有着大大的眼睛,很漂亮。

2、串讲歌词 老师的妹妹也有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妹妹很喜欢这个洋娃娃。有一天天气很晴朗,妹妹决定带着娃娃到花园里看花,于是她背起娃娃,来到花园里,可是娃娃不高兴,哭着要找妈妈。把妹妹急的不知要怎么办了,这个时候树上的小鸟看见了,觉得妹妹很好笑,就哈哈的笑了起来。

3、闭眼听歌 好了,我们的故事讲完了,老师把小妹妹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老师看看谁的小眼睛没有闭上啊?好的,我们小朋友的眼睛都闭上了,接下来请小朋友听歌。(放音乐,闭眼听一遍)

音乐结束了,请小朋友们把眼睛睁开吧,我们闭眼睛听音乐是为了让小朋友更加仔细认真的听音乐,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

4、念唱歌曲 现在呢,需要我们的小朋友把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拍拍手,念歌词。小朋友,手起,(边拍手边说)妹妹背着洋娃娃,小朋友说。(小朋友说)走到花园来看花,小朋友说。(小朋友说)娃娃哭了叫妈妈,小朋友说。(小朋友说)树上小鸟笑哈哈,小朋友说。(小朋友说)收,老师说收的时候啊,就是,(小声的说)嘘,没有声音。好,那我们现在跟着音乐拍拍手,手起。小朋友们非常棒,刚才我们学习过歌词了,这次呢,老师要邀请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唱起来了,手起。

5, 乐器演奏:刚才小朋友们唱的非常好,老师又请来了一个小乐器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了,首先让我们听一听。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啊?我们一起数

123把它请出来吧!1,2,3咚咚。我们看看他有一个圆圆的大脸蛋,旁边还有一个洞洞。它的名字叫手鼓。小朋友们说,手鼓,手鼓。好我们一会请小朋友把拇指放进洞洞里,其余四指握住鼓边。小鼓还会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来演奏了!咚,咚,咚。(边拍边唱)妹妹背着洋娃娃

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一个一个的到老师这里领乐器,领到乐器的小朋友要和老师说什么?(谢谢)不用谢。好,拿到乐器的小朋友我们先来练习一下吧!好收!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演奏一下!让我们听听音乐。(放音乐)手起,刚才我们小朋友演奏的非常好,下面请小朋友到老师这来演奏。好演奏完我们要鞠躬说谢谢。小朋友们演奏的真棒。好了,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给老师送回来吧!谢谢小朋友,小朋友要怎么说呀。(不用谢)

6、体态表演 我们背着洋娃娃去花园里散步,小朋友,随着音乐跟着老师走。(表演歌曲内容,背着娃娃走,用脚打节拍。)小朋友我们唱歌给洋娃娃听吧。

小朋友注意了,当歌词唱到娃娃哭了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双手握拳放在眼睛上做哭的表情,歌词唱到叫妈妈的时候,小朋友双手放在嘴边喊妈妈。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妹妹背着洋娃娃》的音乐,也学会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妹妹背娃娃的表演,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棒,今天这节课就结束了,我们要说再见了,小朋友们再见!

第19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行进小乐队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ABA结构以及乐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2.大胆想象,在A、A′段创编打鼓吹号的动作,在B段创编玩具兵操练的动作。

活动材料: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玩具兵图片、和三段音乐匹配的图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旋律。

1.请你听一首乐曲,听完了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完整欣赏一遍)

2.觉得很快乐、很开心,你脸上的表情会怎样?(出示笑脸)

3.现在我们来给他穿衣服,听了刚才的音乐,你觉得可以给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出示上身)

4.听了刚才这首乐曲,你觉得脚可以做什么动作?(出示脚的动作)

二、介绍乐曲名称、内容、结构。

1.刚才这首乐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耶塞尔写的。

2.这首乐曲讲的是有一个魔法师,他有一个玩具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兵。有一天,玩具箱里忽然响起了大鼓、号角的声音。玩具兵们一个个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精神地走出来到操场上去操练。操练结束,大鼓号角又响起来了,玩具兵们向玩具箱走去,魔法师用力挥动魔术棒,“嘭”的一声,玩具兵们都不动了。

3.我就是那个有法术的魔法师,我除了会变出许多玩具兵,我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会给音乐画画,现在我把这个魔法教给你们,请你们伸出手跟我一起画画。——(第二次完整欣赏一遍)

4.看!我们画的画像什么?

5.从图上看,这首乐曲一共分几段?哪两段相同?

三、分段欣赏。

(一)欣赏B段。

1.过渡:看来,你们已经把我的这个魔法学会了,看!接下来我还要变魔法,我这里有一根神奇的魔杖,现在我要把你们都变成玩具兵,我说“变变变”,念到最后一个“变”,你们赶紧就把自己变成一个玩具兵,你想变成什么玩具兵就用一个动作告诉大家。

2.教师转动魔杖:变变变!

3.啊!你是**玩具兵,你做的很神气。谁和他是一样的?还有谁和他是不一样的?你是什么玩具兵?(请幼儿上来表演)

4.好玩吗?我们再来变一次!不过我有个要求:这一次请你变出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玩具兵。

5.呀,你现在是**玩具兵,你是**玩具兵。这么多的玩具兵,你们都来操练吧!你操练时会怎样神气的走?试试看!**玩具兵你是怎样操练的?(个别幼儿做动作。)

6.好,现在你们都要听魔法师的指挥,我说开始后,你们一起操练——(B一遍。教师哼唱自编的操练歌词,速度偏慢)

7.真不错,现在,我们再来操练一次,这一次要比刚才那一遍更神气、并加快一些速度。(跟着录音机音乐第二遍练习,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唱)

8.刚才我们听的玩具兵操练的音乐是第几段音乐?(师点一遍完整音乐。假如幼儿反映不大,在去掉两个乐句后,轻轻哼唱。)

9.我这儿有三张图片,你觉得哪张图表示玩具兵在操练,就把它贴在第二段上。

(二)欣赏A段和A′段。

1.现在,我们来听听你第一段音乐,仔细听,里面好象听到了什么声音?——(A一遍。

2.你们会听着音乐做吹号、打鼓、走路的动作吗?——(请幼儿在座位上练习,用小手在腿上练习走。A一遍。)

3.现在玩具兵起立,我们找个空地方听着音乐练习打鼓、吹号和走路,注意不要和别人相撞。

4.师:表演得真神气。听,大鼓号角声又响起来了,玩具兵要走玩具箱了,魔法师挥动魔杖,“嘭”玩具兵都不动了。——(A′段一遍幼儿坐位表演,最后摆一造型。)

5.看,这儿还有两张图片,哪一张表示玩具走出玩具箱,哪一张表示玩具兵要走回玩具箱?(请幼儿摆图)

四、完整欣赏。

1.谁来告诉我刚才我们听的乐曲叫什么名字?它一共有几段?哪两段是相同的?

2.现在我们就来玩这个玩具兵和魔法师的游戏。你们做玩具兵,我来做魔法师。当最后魔法师用力挥动魔杖时,玩具兵都不能动哦!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第20篇:奥尔夫教案音乐欣赏

奥尔夫教案音乐欣赏《牙膏舞会》

设计意图:

乐曲《七个半跳》诙谐幽默、轻松愉快,尤其是B段层层累加的延长音,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人有千面”,音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同一首乐曲,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并会演绎成不同的故事。《七个半跳》已被赋予了许多形象,并被设计成许多精彩的教学活动,如《打蚊子》、《撕报纸》等等。而我的灵感,则得益于清晨挤牙膏的一刹那,牙膏条的造型带给我创作的冲动。每天挤牙膏、刷牙是孩子们的“必备功课”,而我在孩子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加工、提炼,将牙膏、牙膏条拟人化、形象化,使孩子们更加感兴趣,愿意参与进去舞蹈、游戏。你再听B段那或短促、或伸展的延长音,不正好像是一条条长短不一的牙膏条吗?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情绪,初步理解乐曲ABAB’…反复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

2.引导幼儿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3.在表演中愉快地进行表情交流。

活动准备:

教学图谱一张,用小纸张将“牙膏条”一一遮住;教具大牙膏一个;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并大胆用动作愉快地表现。

难点: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感知A段欢快跳跃、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

活动过程:

1.幼儿完整地倾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教师结合教具简述故事《牙膏舞会》,帮助幼儿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结构。

(1)教师听音乐指图谱,依次出示牙膏条;提问:牙膏跳舞时,音乐是一样的吗?

(2)幼儿随音乐指图谱;提问:挤牙膏时,音乐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3)请能力强的幼儿听音乐领指图谱。

4.教师启发幼儿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5.完整地随音乐表演。全体幼儿跳圆圈舞,B段时,教师依次请幼儿进圈当牙膏条,做出各种造型。

6.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启发幼儿起名字。

活动延伸:

1.可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可启发幼儿用牙膏盒、牙膏皮制作美工作品。

《奥尔夫教案模板.doc》
奥尔夫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