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米1000米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1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

一、情境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

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手指比划告诉老师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1厘米长的小棒,准备用这些小棒测量教室的长度,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小棒太短,测量起来太麻烦。

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

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经常会遇到它。这不,长颈鹿大哥带着它的小乌龟弟弟到游乐园去玩,就遇到了米,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互动新授

二、认识米。①PPT出示情境图

游乐园里真好玩儿,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因为游乐园要求“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小乌龟要买票吗?为什么? ②出示米尺

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那1米大约有多长呢? 让学生伸开双臂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师逐一测量。 ③比一比。

同学们,你能猜一猜一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吗? 师将米尺竖放,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长度。

再和米尺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看一看1米究竟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④找一找。

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 ①认识1米=100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有多少厘米? 生:1米有100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齐读 ②量一量

量一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

教室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先将卷尺的“0”刻度线对准教室的一端,看看黑板的另一端对准什么数,如果不是整厘米数,就是几米几厘米。 选择合适的单位 ①PPT出示53页例3.门高约( )你选什么做单位? 黄瓜长约( )

小结:我们要依据实际情况来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②学生自主完成剩下的4题。 巩固练习

认识了米和厘米,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认真辨别,不能用错哟! 下面是淘气在学习了米和厘米之后写的一篇日记,我们共同来看一看:(PPT出示)

一扇门高约2( ) 一辆公共汽车长9( ) 图钉的长大约是1( ) 课桌高是70( ) 小明的身高是135( ) B.计算。

15厘米+8厘米=( )厘米 16厘米-9厘米=( )厘米

6米-5米=( )厘米 1米5厘米+1米3厘米=( )米( )厘米

推荐第2篇:1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课时练

一、计算下面各题。

(1)5厘米+36厘米=(

(2)80厘米-45厘米=(

(3)27米+30米=( )

(4)100米-38米=(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火柴棒的长度是5( )。

(2)小名的身高130( )。

(3)操场的跑道长度是400(

)。

(4)一棵杨树高12(

)。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①你家里的床长2米。

( )

②墨水瓶的高度是6米。 ( )

③小红身高150厘米,实际上就是1米50厘米。( )

④一座大楼高100米。 ( )

四、(1)工人叔叔修一条65米长的路面,修了一天后还剩34米,这一天修了多少米?

(2)服装厂运来白布46米,花布39米,花布和白布一共多少米?

答案:

一、41厘米;35厘米;57米;62米

二、厘米;厘米;米;米

三、√ ;×;√;√

四、(1)65-34=31(米) (2)46+39=85(米)

推荐第3篇:1米有多长

课题

1米有多长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子在游乐园的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 生观察汇报。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对于学生的多种回答,只要合理都要给予鼓励。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演示自己伸开手臂比划1米长。

3、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教室里的黑板大约有多长?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

4、巩固练习。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的填空。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室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通过怎样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度大约有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练习设计:教材54页 板书设计:

1米有多长 1米=100厘米

推荐第4篇:1米有多长

金塔县大庄子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1米有多长》

共1课时

年级:二年级

版本:北师大版

执教教师:马世亮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2、难点: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cm)。

同学们还记得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食指和拇指比划告诉老师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1厘米长的小棒,请同学们用这些1厘米长的小棒测量数学书的长。(小组合作,汇报)

能不能用这些小棒测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窗户的宽呢?

1、请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同学分别用小棒测量黑板的长、窗户的宽。然后谈谈体会。

2、用小棒测量很麻烦,而且不是很准。(师指出测量过程中误差较大)

3、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如果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教室长更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那比厘米更大的单位是什么呢?

4、揭示课题:1米有多长

今天,长颈鹿和小乌龟一起去动物游乐场玩,在门前它们遇到了米,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二)互动新授

1、认识米

(1)请同学们翻到数学书第53页

动物园里小动物们在开心的玩耍,但是但轮到长颈鹿进门时,却被保安叔叔拦在了门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保安叔叔说:“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会不会跟这个有关呢?长颈鹿和小乌龟身高都是在1米以上吗?那1米有多长呢?

(2)出示米尺

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请同学们拿出学生尺,认真观察米尺和学生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金塔县大庄子小学 金塔县大庄子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学生同桌交流后小组讨论。可能的答案是:米尺上数字多、刻度线多、有100、而学生尺最多只有21;米尺比学生尺长得多。

(3)那一米有多长呢?

让学生伸开双臂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师逐一测量。发给每个学生一根一米长的小棒,用双手把小棒拉直,看看1米有多长,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

(4)比一比

同学们,你能猜一猜一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吗? 将小棒竖放,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长度。 再和小棒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看一看1米究竟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5)、找一找

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然后用米尺核对。 (6)量一量

用1米长的小棒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2、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 (1)认识1米=100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有多少厘米?

同桌讨论、交流,汇报结果:1米有100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板书)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齐读

(2)量一量

量一量我们教室的黑板有多长?

教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先将卷尺的“0“刻度线对准黑板的一端,看看黑板的另一端对准什么数,如果不是整厘米数,就是几米几厘米。

3、选择合适的单位

出示小黑板-----教科书第53页“想一想” 门高约2( ) 黄瓜长约20( ) 你选什么做单位?

小结: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学生自主完成剩下的4题。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54页“练一练”第

1、2题

(四)作业设计

学生课后用米尺测量教室窗户的长度。

【板书设计】

一米有多长

1、认识米尺

2、1米=100厘米,米可以用m表示。

【作业设计】

金塔县大庄子小学 金塔县大庄子小学学科教学设计

******** ******** ******** ********

金塔县大庄子小学

推荐第5篇:1米有多长

6.3.1 1米有多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教材第53--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卷尺、1厘米的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1厘米的小棒,谁来用这些用这些小棒测量教室的长度?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这就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

二、互动新授

1、认识米

(1)出示53面的情境图

游乐园里真好玩,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拦住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因为游乐园要求“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2)出示米尺

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那1米大约有多长呢?学生比划。 (3)比一比

猜一猜1米的高度到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学生比划并说一说。再和米尺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 (4)找一找

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实际测量。

2、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 (1)认识1米=100厘米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再观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有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生齐读。 (2)量一量

请同学们量一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 师带领学生实地量一量。

3、选择合适的单位

(1)屏幕出示53面的填单位。 (2)学生自主完成。

(3)小组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交流。 (4)54面试一试

A、估一估,注意正确寻找参照物。 B、量一量,需要用几米几厘米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第1题

第1个问题,让学生看着米尺和铅笔来估计。第2个问题,鼓励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帮助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2、第2题

看学生能否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3、谁猜得对?

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实物,让学生先估一估,再动手量一量。

4、估一估,量一量 要求学生先估测再实测。

5、第5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意,然后独立完成,最后讨论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

6、第6题

先估计一下每个人的臂长,再实际测量。

7、第7题

测量跳远成绩时,要指导学生确定好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1米有多长

1米=100厘米,米可以用m表示。 课后反思:

推荐第6篇:《1米=10分米》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并初步掌握了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前后知识间的内在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通过动手实践理解1米里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体验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在操作中重点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理解1米里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2、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简单的运算。【教学重、难点】

理解1米里有10个1分米,掌握1米=10分米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准备一把米尺、每组准备10条1分米长彩色的条形卡纸、双面贴、课堂教材、课堂练习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一)练一练,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那些长度单位呢?请大家用你们的小手比划比划,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呀?指名学生分别比划米、分米、厘米和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 生: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伸出两臂这么长。

生: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分米,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就是1分米。 生: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厘米,食指宽度这么长。

生: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毫米,一分硬币厚度这么长。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比划米要张开自己的双臂,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就是1分米,厘米就像我们食指宽度这么长,毫米就像一个一分硬币那么厚。 师:同学们把这几个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序 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生说,师板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出示课件,动物园的管理员帮动物检查身高时,忘记填上了长度单位,我们用学过的知识帮助管理员把长度单位补上。(指名学生回答) 生:长颈鹿长6米。马高140厘米……

师:同学们真能干,接下来我们继续帮助小动物找家,出示课件

生:500厘米高的老虎住在5米高的房子,8厘米高的喜洋洋住在80毫米的家……

(二)画一画,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画一画,完成:

1、画一条10毫米和1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10厘米和1分米的线段。

(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师:同学们画完后,小组进行讨论,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说,1厘米 =10毫米,1分米 =10厘米 1米=100厘米 师板书:1厘米 =10毫米,1分米 =10厘米 1米=100厘米 生:齐读1厘米 =10毫米,1分米 =10厘米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对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能发现长度单位内在的换算关系。(巩固知识) 师出示 1( ?)=10( ?)

填上什么长度单位使这个等式成立 生:1厘米 =10毫米,1分米 =10厘米 生:还有1米=10分米

师:1米=10分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动手探究。

师板书:( )米=( )分米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量一量,数一数。

1、打开信封,量一量每张小卡纸的长度。

(出示小卡纸)请同学们看看,你能试着测量它多长吗?指名学生汇报结果)

生:每一张卡纸的长度都是1分米 生:每一张卡纸的长度都是10厘米

2、拿出米尺,利用手中1分米长的不同颜色的小卡纸,在米尺上贴一贴,数一数。测量1米=?分米。

(1)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通过团结和作动手贴一贴、数一数,分享学习的快乐。 (2)师巡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3)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指名小组汇报,得出 1米里面有( 10 )个1分米 1米=( 10 ) 分米 (师板书)

三、实践应用,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做一做 一张 长2( ),也就是20( )。 (2)拼图游戏(答对,出示拼图)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指名回答。 生:1米里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生:我学会了,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师:同学们收获了新知识,学会了自我总结。特别用心,老师也受感染了,希望今后同学们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

推荐第7篇:如果我有1米8

如果我有1米8

曾经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在给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对自己说:我要1米8!!

在这个没有星星的夜晚,我开始思考一件事情:如果我有1米8?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从小学开始竞选班长,谁敢不听话,我就揍谁!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在每天路过邻居家果园,轻轻一跳就能偷到别人家水果!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从一年级就开始和老师顶嘴,如果他敢打我,我就明目张胆的画圈圈诅咒他!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从小就开始打篮球,打爆每一个对手,然后迷倒场边的每一个女孩!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大胆的追求喜欢的女孩,每天到她的教师门口等她,然后霸气的拉着她的手一起回家!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练就一身功夫,每天没事去街上逛逛,看到谁欺负弱者我就上去拔刀相助!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在女朋友累了的时候把她搂在怀里,然后温柔的对她说:亲爱的,还有我呢!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把以前拒绝过我的女生全部都追到手,然后一个星期甩一次,让她也痛苦痛苦!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把足球练好,也许中国足球每次和小日本交手都可以痛苦的虐他丫一次!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把现在的六块腹肌练成八块,有事没事就裸奔,让那还尖叫,让男孩羡慕嫉妒恨去吧!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找一个1米5的女朋友,然后告诉全世界:只要有爱,身高都是浮云!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把网名改成矮挫穷,让女生们都知道,原来丑也可以丑得这么有个性!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参加《快乐男生》,让什么春哥、曾哥、著姐的,都滚一边去吧,我才是21世界的主角!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因为宠物狗的意外死亡而伤心一下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嘛!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轰轰烈烈的征一次婚,条件是:女的,活的,凤姐除外。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会拒绝考英语4级,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为一本等级证书而折腰!

如果我有1米8,我一定好好学习,然后考取哈佛大学!

妈妈说:好男儿就应该感情专一,如果我有1米8!

可是,我确实没有1米8,还是洗洗睡吧,而且孔子还经常教导我们说;男生1米8,无才也白搭!

推荐第8篇: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执教人:罗小玲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具学具

教师:贴纸、米尺、课件等 学生:卷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游乐园吗?

师: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在游乐园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景图。

生1:小狗门卫告诉它们,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生2:和看门口1米画的标记,长颈鹿的身高超过了1米,要买票;小乌龟的身高不足1米,不用买票。

师:观察得真仔细!看到了门口处1米的地方有标记。 师:1米到底有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米有多长。

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学习

1.认一认,想一想 1)初步认识一米有多长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你知道吗?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今天,两只小老鼠也来帮忙了,来帮我们弄懂一米到底有多长?

(课件出示)

2)认识米尺,加深1米的印象

(出示米尺)看,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m=100cm 。 2.比一比,说一说

1)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有的学生边用两手比划边说,有的学生边比划自己的身高边说,有的学生说出课桌的长度 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2)师:同学们都挺好的。现在请你们的两人为一个小组互相量一量,看看到你们身体的什么地方就是1米。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老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同学。

三、合作交流,探索反馈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让大家再玩一个游戏,好不好?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老师巡视,了解不同做法,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明测量的方法。

四、实践应用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填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通过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要记住米=100厘米。还学会了量出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六、板书:

一米有多长 1米 = 100厘米 1 m = 100 cm

石牯塘中心小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度公开课教案

课题:一米有多长

执教人:罗小玲

2014-11-11

4

推荐第9篇: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具学具

教师:1厘米的贴纸 10厘米的贴纸 米尺

学生:1厘米的小棒10根,10厘米的小棒2根。卷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游乐园吗?

师: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在游乐园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景图。

生1:小狗门卫告诉它们,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生2:和看门口1米画的标记,长颈鹿的身高超过了1米,要买票;小乌龟的身高不足1米,不用买票。

师:观察得真仔细!看到了门口处1米的地方有标记。 师:1米到底有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米有多长。

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学习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

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有的学生边用两手比划边说,有的学生边比划自己的身高边说,有的学生说出课桌的长度 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都挺好的。现在把你们的手臂伸开,看看伸到什么程度就是1米,用尺子量一量。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老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同学。

3、出示课件,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1米=100厘米。

三、合作交流,探索反馈 活动一:

1.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从脚到身体什么地方是1米,做个标记。

2.找不同身高的学生来比一比,发现身高不同但1米的标记一样高。

3.小结:测量对象不同,但一米的高度是不变的。活动二:

伸开手看一看从一只手的指尖到另一只手的什么地方是一米 活动三:

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说完并进行实地测量。

活动四: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教室里的黑板长大约是多少米?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老师巡视,了解不同做法,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明测量的方法。

四、实践应用 1.巩固练习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填空。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的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通过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

2.认识米和厘米。课件出示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米和厘米,下面老师要检测一下,看看哪个同学学的认真,掌握的好,希望你们一定要仔细思考,认真做,不能出错哟!

学生完成课件上的练习。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要记住米=100厘米。还学会了量出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推荐第10篇: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执教者:黄小亮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 教学准备:PPT课件、米尺三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手指比划告诉同桌吗?

2、小结:大家讲得非常好。游乐园里真好玩儿,长颈鹿大哥带着它的小乌龟弟弟也要到游乐园去玩,我们看看他们遇到什么情况了。 (PPT出示情境图)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因为游乐园要求“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那么1米是多长呢?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米。①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那1米大约有多长呢?你们伸开双臂,我来给大家量一量。

②猜一猜:同学们,你能猜一猜一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吗? 师将米尺竖放,让学生估计,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长度。

③比一比:再和米尺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看一看1米究竟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④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①认识1米=100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有多少厘米? 生:1米有100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板书)

②给学生一把直米尺,让他们用短直尺量一量1米有多长? ③汇报量的结果

3、量一量

A量一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量一量黑板有多长?门有多长? B教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学生三人一组 分三组

师提示:先将木直米尺的“0”刻度线对准教室的一端然后量一米打个记号,一直量到教室后如果不是整米数,就是几米几厘米。 一组量完可再找同学组成一组继续量。

C、汇报量的结果。 D、认识米的作用: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1厘米长的小棒,准备用这些小棒测量教室的长度,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小棒太短,测量起来太麻烦。

(2)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经常会遇到它。(板书)

三、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单位

铅笔长约17( )

橡皮长约3( )

毛巾长约60( )

旗杆高约8( ) 丝瓜长约35( )

房子高约3( )

一辆公共汽车长9( )

图钉的长大约是1( )

课桌高是70( ) 李老师的身高是175( )

一棵大树高约15( )

2、计算:15厘米+8厘米=( )厘米

16厘米-9厘米=( )厘米 6米-5米=( )米

1米5厘米+1米3厘米=( )米( )厘米

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米有多长

1米=100厘米

量短一些的物体我们一般用厘米 量长一些的物体我们一般用米

第11篇: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小编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PPT课件、米尺三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星期天上午,小兔子,小乌龟和长颈鹿一起去“动物乐园”里玩,到游乐园门口,小兔子一蹦一跳的进了游乐园,门卫把长颈鹿挡在了门外。为什么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生:因为它的身高超过1米了,1米以上要买票。

师:对,你答对了。可是1米到底有多长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想一想在你们的生活中见过和“米”有关的事情吗? 生:坐火车时,身高超过1米20厘米就要买票。 生:公共汽车也是这样规定的。 。。。。。。

师:看来米的用处真是不少呀,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出示米尺)

二、新授

(一)认识米尺。

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请你仔细观察,你观察到的米尺是什么样的?

生:米尺是直直的,长长的,一面有线和数。(都有些什么数)

师:米尺上的线叫刻度线;数是从0到100,很多尺子是从1到99,其实1前面还有一个0,99的后边还有一个100。(多媒体出示尺子的两端)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的距离就是1米。 看看老师手里的这根小棒它就是我们之前学习的一厘米,100根这样的小棒接起来就是1米了,也就是这把米尺的长度。我们把它们的关系写成式子就是:100厘米=1米或1m=100cm(板书)

(二)初步感知,建立1米的概念 1.感知1米大长度

(1)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请你轻轻拉起绳子的两端(教师示范),这时你两臂之间的距离就是--1米。手臂不要动,轻轻地放掉绳子,看看你两臂伸开的距离就是1米。

(2)师:放下手臂,不依靠绳子,直接用手比划出1米有多长。试试看,如果实在有困难就请绳子再帮一次你的忙。

(3)反馈: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用手势比划(选一个学生表示),他表示的是不是1米呢?给他量一量。(找个同学上讲台量一量)

(4)小组合作,一个同学手势表示出1米,一个同学量。

(5)全班用手势告诉老师:1米有多长。 2.感知1米的高度

(1)师:老师把米尺竖放,看看从老师的脚底到哪里是1米?

(2)师:请你估计一下,如果在你们身上,1米可能会到哪里?

(3)师:把米尺在自己的身上比一比,从脚底到哪里是1米?

(4)反馈:谁来告诉老师,1米有多高?为什么1米到老师的腰上,到他的下巴,到他的嘴巴?(感受1米师哥固定的长度,是一样高的,单在不同身高人身上会到不同的部位。)

3.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到底有多长多高。

4.找一找:知道了1米有多长,那么请你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呢?看看谁的眼睛最亮。

生:黑板的宽,门宽。。。。。。

5.我们知道了黑板的宽,那你想不想知道黑板的长是多少呢?(同学们先估计一下,把你估计的结果写在纸上)

6.量一量

(1)估计的是否准确呢?量一下就知道了,谁愿意来量一量呢? (2)一个人行不行要不要请帮手呢?

(3)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思考,测量长度是几米的物体时要注意什么? 生1:先将米尺的“0”刻度对准黑板的一端,1米量好后做个记号,然后从记号那里开始量。

生2:剩下的长度不够1米,看看是多少厘米,用几米几厘米表示。 三,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用老师手里的木棒俩测量黑板或是教室的长度呢? 生:不能

师:对,不能。因为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经常会遇到它。(板书)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下面这些物体时填厘米还是米呢? (课件出示54页练一练第2题)

(1)铅笔长约17()

(2)橡皮长约3() (3)旗杆高约8() (4)房子高约3() (5)毛巾长约60() (6)丝瓜长约35()

五.作业布置

课本练一练第1,3,4,5,6,7题

第12篇:与死亡保持1米的距离美文摘抄

那天下午,与单位几位同事在一起闲聊。一位同事说,桂花路边有一家新开张的馆子,卖兔肉汤锅,味道不错,改天一定请大家去尝一尝。同事还带着歉意说,来单位这么多年了,还没请过大家好好吃一顿饭,多谅解啊!

没想到,他对我们的邀请竟成了留给我们的遗言。他肯定是热爱生命的,晚上还出去跑步健身了,一回家,突发心肌梗死,在去医院路上就别离了这个世界。在写给他的悼词里,是我们无尽的追思。我这才发现,他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啊!

有一次,我和他一同出差,住在一家小旅馆里,他向我掏心地谈起过他的家庭,我这才知道平时他为啥显得有些吝啬。一双破了洞的袜子他会缝一缝再穿,一支牙膏用到尽头时他要挤了又挤……这是因为他瘫痪在床的母亲需要长期吃药和护理,他的妻子也多病,全家人就靠他一个人撑起。在他死后,念叨起这件事,走进他那简朴的家,我们才发现,他的那些吝啬,那些节俭,那些舍不得丢掉一张旧报纸的行为,其实是一个男人默默无言的美德,是对一个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一位亲友,一位同事,乃至一个看起来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一旦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会牵惹起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让人们一瞬间感到死亡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遥远的,它近在咫尺。

一个人的离去,有时也让周围的人原谅了那人身上的所有缺点和缺陷。一个人来到世间,是来修行的,好多人还没有修行圆满就撒手而去。一个人的离去,让许多人有了时间反省自己,什么是该珍惜的,什么是该坚持的,什么是该忽略的,什么是该妥协的。

我最初面对死亡,是童年时在乡里卫生院。我的一位远房叔叔,上午还要求陪护的家属回家去给他炖一碗芋头汤喝一喝。等亲属把芋头汤端来,叔已经喝不下去了,也说不出话来。他挣扎着伸出两根手指头,谁也不明白那是啥意思,成了他告别这个世界的手势。我看见叔的亲属用床单把他的遗体裹上,两头打上绳结,两个人用竹竿把他抬回了家。当我走过叔在山梁上的坟墓,心里害怕极了。有一天,风呼呼地刮,我在坟前蹲下身说:“叔啊,你别走出来吓唬我……”等我说了这样的话以后,一个少年的心,对死亡有了那么近距离的触摸,我突然感到,死亡没啥可怕的了,因为我可以和死人交谈了。

这种奇怪的心理,陪伴着我到了两鬓发白的中年。我始终觉得,死亡并不是太可怕,它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路口,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某一次意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出生可能不平等,但在死亡的路口,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一次这样的结局,谁都有拒绝不了它的那一天。这样想时,你就会给自己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心理松一次绑、减一次压。

一位经历过枪林弹雨、面对成堆尸体的老军人曾经告诉过我,他对死亡的感受是:与死亡保持1米的距离。这是因为他要坚持战斗,要活着回家。而今,他已快90岁了。望着他长长的白色寿眉,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与死亡保持一段距离,反倒更能让自己珍惜生命了。

也许真是这样的道理。死亡既然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别无选择,那么,只有看清它、正视它,在死亡与生命之间留下一点儿空间,才能盛放生命的能量,实现生命的最大值。

第13篇:高20米以上,胸径可达1米;幼树树皮灰绿色,具灰白色皮(材料)

树种编号:26 树种名称:红豆树 科 名:豆科

拉丁学名: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属 性:红豆属 树 龄:待确定

所在位置:华中农业大学北苑家属区

在国家珍贵树种名录中分级:二级 管护责任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树种概况:红豆树,又名何氏红豆、鄂西红豆、江阴红豆。因种子皮色鲜红而得名。是常绿或落叶乔木,高20米以上,胸径可达1米;幼树树皮灰绿色,具灰白色皮孔,老树皮暗灰褐色;小枝绿色,无色。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被子植物野生植物,树高18米,平均胸径38厘米,冠幅占地面积10平米,生长情况良好,属于校园珍惜树种,在我校仅存一棵,但现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第14篇:高20米以上,胸径可达1米;幼树树皮灰绿色,具灰白色皮(材料)

树种编号:26 树种名称:红豆树 科 名:豆科

拉丁学名:Ormosia hosiei Hemsl.et Wils.属 性:红豆属 树 龄:待确定

所在位置:华中农业大学北苑家属区

在国家珍贵树种名录中分级:二级 管护责任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树种概况:红豆树,又名何氏红豆、鄂西红豆、江阴红豆。因种子皮色鲜红而得名。是常绿或落叶乔木,高20米以上,胸径可达1米;幼树树皮灰绿色,具灰白色皮孔,老树皮暗灰褐色;小枝绿色,无色。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被子植物野生植物,树高18米,平均胸径38厘米,冠幅占地面积10平米,生长情况良好,属于校园珍惜树种,在我校仅存一棵,但现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第15篇:说课稿《1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第上册第53页至第 55页《1米有多长》,我准备从以下这七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1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米的长度单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具体出长度单位“米”。“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具体,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米有多长:第一步:通过同学们一厘米木棍接起来,体会1米有多长;第二步:通过测量学生身高,体会1米有多长;第三步:通过测量教室等场景,体会1米有多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这些简单的活动,真正体会到1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在进行认识“米”教学时,充分联系前面厘米有多长,使学生体会到在表示距离时,要用“米、厘米”作单位,并介绍怎样用字母表示以及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二、说学生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多数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厘米。但“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重要和常用,学生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地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充分感知“米”这一长度单位到底有多长;对于学困生,以和他们玩游戏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感知1米的具体长度,从多角度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并让他们积极汇报自己的亲身体会,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原则。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观经验。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受并体验1米有多长,知道米和厘米的关系,学会米和厘米的简单换算。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1米有多长的过程,感受长度单位的实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长度单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活动中体验米的含义,正确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

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五、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本课教学采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交流中学习。 教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复习引入、情景激趣、引导发现、学用结合。

学法:观察、比较、实践、验证。

六、说教学流程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课内检测;

(二)合作探究;

(三)巩固练习;(五)总结.

(一)课内检测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测量,长度的单位是(

);

2、画一条长度为1厘米的线;

3、测量数学课本短边的长度大约是(

)厘米

(二)合作探究

1、画一条10个1厘米连起的线。(教师指导学生画10厘米长的线)

2、问100个1厘米连起的线有多长?(板书课题) 老师在黑板用纸条连起一条100厘米的线,这就是1米的长度 米是我们今天学习长度单位,用“m”表示,问米和厘米有什么样的关系(1米=100厘米,1m=100cm)

3、让学生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估计一下黑板长有几米?

4、测量一名学生的身高(找一个大约1米的),估计另一个学生的生高,估计门的高度大约几米?

5、测量教室的宽有多少米,让学生估计教室长有多少米?

(三)巩固练习课件上的练习

1、填cm还是m呢

(1)门高约2(

) (2) 一拃长约15(

) (3) 黄瓜长约20(

)(4)橡皮长约3(

) (5) 李老师身高约175( )(6) 树高约10(

) (7)铅笔长约17(

) (8) 旗杆高约8(

)(9) 毛巾长约60(

)

2、填空

(1) 6 厘米+7厘米=(

)厘米

(2)20米-10米=(

)米

(3)9厘米+11厘米=(

)厘米

(4)1米-10厘米=(

)厘米

3、略(课件展示)

(四)总结:让学生说这节课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1米有多长 1米=100厘米

1m = 100cm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明扼要,体现了本节知识的重点。

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我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上就是我对《1米有多长》的说课,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第16篇:教案

广告文案写作》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本课程内容分成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述与广告文案写作有关的广告传播观念、广告创意策略和广告文案的功能和结构、文案写作的策略思考,重点训练学生的广告策略和创意思维;下篇则主要涉及广告文案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撰写,即广告标题、广告语、广告正文和随文等,以及广告文案的诉求方式,力图从理论策略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来建立学生较为完整的广告文案知识和实践体系,提高学生的广告文案鉴赏能力和广告文案写作水平。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为范小青。授课对象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本科学生,开设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课程类型为专业必修课。54学时。3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教师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将实践作业训练与授课内容紧密地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广告创意和文案写作能力。考核方式:

由期中、期末、平时三项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考勤、平时作业表现和课堂表现。期中考试主要进行广告文案写作实例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某个产品或品牌的现状为其撰写完整的广告文案,目的在于考核学生上半学期所学的主要知识和运用、对文案能力的初步考察。期末考试是在学期结束后,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整学期的学习成果,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其主要考察内容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考查并重,具体考察比例为:基本的广告文案写作知识和思路约占40%,根据给定策略单进行广告文案的撰写约占60%。

最后以总成绩以平时、期中、期末三项成绩的百分比相加而成,其中:

平时成绩占25%,期中考试成绩占25%,期末考试成绩占50%。三项成绩的原始分和最后总成绩均为百分制。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广告文案写作》高志宏、徐智明著,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选用理由:全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对学生学习撰写广告文案及策略的思考方法很有帮助,大量经典广告文案和海外的一些最新优秀作品,为教学增加了很多的优秀范例,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参考书目:

《广告写作艺术》,[美]丹·海金司著,刘毅志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著,1991年12月第一版。

《怎样创作广告》,[美]汤·狄龙等著,刘毅志编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12月第一版。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美]大卫·奥格威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蔚蓝诡计》,乔治·路易斯著,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广告文案传真》,杨梨鹤著,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广告文案》,[美]布鲁斯·班德格著,科技出版社,2001年7月版

《沟通秘境:广告文案之道》,李世丁、袁乐清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第17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五个四会单词:apple, banana, orange, pear, watermelon和二个四会句子:How much are they? They\'re three yuan.

2.如何合理购物。(总任务)

①猜测Zoom的购物内容。(任务1)

②了解Zoom的购物内容和价钱。(任务2)

③分组设计自己的商店,包括店名和食品价格等(课前完成课中交流)。(任务3)

④调查组内成员喜欢的水果、饮料、零食等。(任务4)

⑤分组用100元钱为儿童节联欢会购买水果、饮料、零食等。(任务5)

⑥为父亲购买一份父亲节礼物。(任务6)

二、教学重难点

1.五个四会单词和二个四会句子的掌握。

2.正确使用they are, it is和名词的复数形式。

3.用英语完成任务、文明购物、合理消费。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分组,并给每个组员分任务。

2.准备食物、饮料、水果及相关价格图片、调查表、购物单、商店设计,相关课件。

四、语言聚焦

Can I help you?

Yes.I want ...I also want ...

How much are they?

They are ...yuan.

五、教学流程

Pre-tasks(任务前):

第一步:目标导学

Step 1 Warm-up

1.Sing a song: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2.Free talk:

(1) Apples are good for us.I like apples.So I want to go shopping.Do you like shopping? Today we\'ll learn how to go shopping reasonably? (Show the task)

(2) We have 6 shops here.What are they? Let\'s go and see.Hello! Group 1, what\'s your shop\'s name? What about G2, can you show us your shop\'s name? What about G3 / G4 / G5 / G6? (One by one)

While-tasks(任务中):

第二步:自学交流

Step 2 Learn the dialogue

1.Zoom likes shopping, too.He\'s shopping now.Gue: Where is Zoom? Is he in the fruit shop / food shop / drink shop? Yes, he is in the fruit shop.

2.Look at the picture.Oh, so many fruits.What are they? They are apples, bananas, oranges, pears and watermelons. 3.Can you gue what fruit does Zoom want? Let\'s listen and check.He wants some apples, bananas, oranges, pears and watermelons.

4.Read by yourselves and finish Zoom\'s shopping list.Then discu in groups.

Zoom\'s shopping list

What How much

第三步:精讲助学

5.Let\'s check.What does zoom want to buy? He wants five apples, ten bananas, ten oranges, five pears and two watermelons.How much are they? They are 18 yuan.

6.Listen and repeat.

第四步:训练拓展

Step 3 Shopping for the party

1.Make your own shopping list.

(1) Children\'s Day is coming.We\'ll have a party.So we want to go shopping for the party.We have fruit shops / drink shops / food shops in our claroom.Let\'s see.What\'s in your shops and how much are the things? Eg: This is our shop.We have ...The apple is 3 yuan.The banana is 2 yuan ...Welcome to our shop.(Group leaders introduce their shops.)

So we can go shopping in these shops.Each group can get 100 yuan.Discu: What do you want? What can you buy? How much are they?

(2) Work in groups and make your own shopping list in 3 minutes.

2.Shopping time (1) Let\'s see your shopping lists.You have finished your shopping lists.Now you can go shopping like this:

A: Can I help you?

C: Yes.We want ...How much is it / are they?

A: It\'s / They are ...yuan.

(2) No.1, No.2, No.3 in each group can go shopping for your group.No.4, No.5, No.6 in each group are the shop aistants.You can choose your favourite shop and go shopping in 5 minutes.

3.Report time

1) Choose your way to give a report.

Eg: We are Group 1.We want ...That\'s ...yuan.可以是小组长汇报,也可是购买的人分头汇报。

2) The others listen and fill in the form.

Group Things Price Total price(总价) G1 G2 G3 G4 G5 G6

3) Let\'s check.形式可多样。

Eg: How many ...? How much are they? Or repeat the report.

4) Which group is more reasonable?(评价)

(1) Put the shopping lists on the blackboard.

(2) What do you think of G1\'s shopping list?

(3) Which one is more reasonable?

(4) Give the suggestions.

第五步:反馈归纳

Focus on form(聚焦语言)

1.Today we have learned:

A: Can I help you?

B: Yes.We want ...How much is it / are they?

A: It\'s /They are ...yuan.

2.(1) Read the dialogu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A: Can I help you?

A: That\'s thirty yuan.

(2) Check the answer.

Post-tasks(任务后):

Father\'s day is coming.You can buy a present for your father.Then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How much is it / are they? After cla, you can work with your partner.

第18篇:教案

【教案模板】

一、授课课程及内容

例:概率论:1.4 条件概率

二、授课对象及学情分析(注:此表述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时间

15分钟

六、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或教学内容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三)归纳总结

(四)课后思考

(五)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注:教案基本包括以上内容,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的特殊性进行个性化设计和添加。

第19篇:教案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数(shu、shu)、撒(sa)、玉(yu)、星(xing)、仰(yang)、能(neng)、清(qing)、绕(rao)、钻(zuan)”9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教法设计:引导学生读中领会,感悟故事的情趣。

一、课前游戏:

同学们这节课由我跟同学们一块上,那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听说咱们班同学知道的词语特别多,是真的吗?那咱们都来说带星的词语看谁说出的词语多,现在大家先准备一分钟,快速搜集头脑中带星字的词语。(星星、星光、明星、球星 三星、星座、外星人、星空、、金星、明星、天狼星、火星文、星火燎原、北斗星、星星、火星、繁星、水星、北极星、流星雨、、北斗七星、满天星、海王星、、木星、冥王星、、卫星、土星、恒星、、海星、流星等)准备好了吗?开始!(学生说带星的词语) 咱们班同学积累的词语真多,真不简单,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先玩到这里,准备上课吧!

二、导入新课:

课前我们说了那么多带“星”字的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一 篇和星星有关的课文,讲的是一个孩子数星星的故事。 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指名读、齐读)师指出多音字shu。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同学们咱们课文比较长,先听老师给同学们范读一遍,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放老师范读课件)

2.小朋友们本课呀,有9个星星生字等着同学们认识它们呢?同学们默读课文快去认一认吧!(数(shu、shu)、撒(sa)、玉(yu)、星(xing)、仰(yang)、能(neng)、清(qing)、绕(rao)、钻(zuan)”)

谁来说说你认识了那个星星生字?(请几位同学认生字,并组词) 3.星星生字小朋友们都认识了,我们把它们放入课文中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七课,谁愿意接读课文?(请5位同学读,每人一段。)同学们端起书来仔细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4.请几生评价朗读情况。(从语气、错字方面)

四、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落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做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就让我们仰起头,指着天空跟孩子一起来数星星行吧!(课件出示满天繁星,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仰起头,指着天空一颗一颗的数)

2.咦,你们怎么不数了?(学生说说数星星的感受:星星太多了,数也数不清)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通过“满天”和”无数”两个词语来体会星星之多,指导学生读出星星多的语气。)是啊,星星一闪一闪的,真是太难数了。可是这个孩子就这样数呀数呀,一直数了几百颗,多么有耐心的孩子呀!你佩服他妈?谁愿意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指名读、师范读、加动作读)

(二)学习第

二、三自然段。

1.这个孩子多么有耐心啊!看到孩子数星星,奶奶是怎么说的?孩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两个小朋友一人当奶奶,一人当孩子,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2.(课件出示奶奶和孩子的对话)谁愿意当奶奶?谁愿意当孩子?(师指两名学生读对话、)

3.我想来采访采访这位奶奶。(走到奶奶身边)

(1)奶奶,您好!您为什么说自己的孩子是傻孩子呢?

答:(因为天上的星星太多了,是很难数清的。) (2)他数星星时你感到心疼了吗?

答;(是)真是位疼爱孙子的奶奶。谁愿意再来当奶奶劝劝自己的孙子?(指导学生朗读奶奶的话,读出奶奶和蔼的语气)

4.让我再来问问孩子。(老师走到孩子身边)

(1) 孩子你好!奶奶心疼你了。劝你不要数星星了,你觉得奶奶说的对吗?(不对,因为能看得见就能数的清。)

(2) 这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平时很多次观察得来的)你数过多少次星星?(很多次,无数次)

(3) 这是一个多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孩子啊!谁还愿意当孩子,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孩子的话,读出孩子好学、求知数语气)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奶奶和孩子的话被爷爷听到了,他走过来对孩子说了些什么呢?点名读出来(爷爷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2.爷爷还告诉孩子:“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听了这句话孩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你自己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3.现在我想再来采访采访孩子,哪个孩子愿意接受我的采访?

(1)听了爷爷的话,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我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2)你晚上起来几次?(四次或五次)你不觉得累吗?(不累)

(3)你最后看到结果是怎样的?(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祝贺你又有了新的收获!

(4) .为了证实爷爷的话,这个孩子能一夜起来看星星,真是个不怕吃苦、肯钻研的孩子!谁能读读这三句话,夸夸孩子?(指名读、齐读,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读出孩子爱钻研的语气)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生齐读)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板书:汉·张衡。天文学家)同学们张衡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有很久很久,很远很远,但这个故事却留给了我们,更重要的是张衡成为天文学家做出的贡献留给了我们。同学们谁了解张衡长大后的情况?(生:1.发明地动仪;2.发明浑天仪;3.是杰出的文学家)同学们你喜欢小张衡吗?(喜欢)说说你的原因吧!(指几名学生说)

五、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张衡从小就刻苦钻研天文,长大后成了天文学家,在我们身边也时有科学,处处有科学,如果我们也像张衡那样,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钻研,也许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中间。

六、作业布置: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天上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期颗星连起来像(

),叫(

)。

3.(

)果然绕着(

)慢慢地转动。

七、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汉·张衡)

第20篇:教案、

鼓励让孩子建立自信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在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琪琪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集体中显得郁郁寡欢,因此户外活动时,她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琪琪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琪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轻松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集体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美好! 正确引导,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小班孩子年龄小, 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如果一味帮他们做,就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使他们失去锻炼机会,要是让孩子们都自己做,孩子们又实在做不了。为此,在日常生活中我采取了从“留一半给孩子”的做法,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在午睡起床时,大部分孩子不会穿鞋,都嚷嚷着让我帮他穿,我就帮每个孩子穿上一只鞋子,并要求他仔细看老师是怎样穿的,留下另一只让他自己学着穿,看谁先学会穿鞋子,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就有了,都抢着自己穿另一只鞋子,我一边帮助指导,一边及时鼓励和表扬每个孩子,不长时间,孩子们就会自己穿鞋子了。

生活方面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正确引导,留一半让孩子自己做,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班健康:认识五官

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参与认识五官的活动,在活动中有乐于观察

和操作的兴趣。

2、知道要爱护五官并学会保护五官的简单方法。

3、知道脸上器官的名称及位置,并能说出各器官的主要

功能。

活动重点:知道脸上器官的名称及位置,并能说出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活动难点:学会保护五官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眼、耳、口、鼻、眉毛的器官贴绒及图片,娃娃脸一张,香水一瓶,一块小镜子,儿歌录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运用儿歌《小手拍拍》帮助幼儿掌握五官的位置。请幼儿跟着录音边唱儿歌《小手拍拍》,边根据歌词用手指出相应的五官位置。

二:活动过程:

1、认识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1)玩照镜子的游戏: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面是谁?你的脸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2B、老师唱出歌曲《小手拍拍》,并不断改变歌词顺序,如眼睛在哪里,变成嘴巴在哪里等,请幼儿根据老师长唱出的歌词指出相应的位置。

3、了解五官的功能和保护方法:此环节主要让幼儿感知五官的作用。

首先,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五官,那你们知道它们的用途吗?”幼儿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回答。然后教师设置情境让幼儿充分感知五官的作用。

(1)出示眼睛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10秒钟,让幼儿说出闭上眼睛后的感受,感知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

教师:如果我们的眼睛受伤了可能就会看不见,那我们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呢?(请幼儿回答)

总结:不能用手揉眼睛,眼睛会红,不能用东西戳眼睛,眼睛会瞎的,不能做太近的位置看电视,也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不要在光线太强或者太暗的地方看书。

(2)出示眉毛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讨论并请幼儿回答。

教师:1.保护眼睛的功能,眉毛是保护眼睛的一道天然屏障,能够防止来自眼睛上方的汗水、雨水、灰尘、异物的刺激,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能表现人的喜怒衰乐3.能对眼部头部过多的热量进行调节4.美观好看。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眉毛,不能把眉毛拔掉。

(3)出示鼻子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教师喷洒香水,让幼儿感知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知道了鼻子的作用,那该怎么保护它呢?(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总结: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面塞,这样会很危险也不讲卫生。有鼻涕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手帕擦鼻子。有时间的时候要可以给鼻子做按摩哦,这样我们的鼻子会很舒服的。

(4)放儿歌录音《小手拍拍》,问幼儿听过这首歌曲吗?你是用那里听到的?在幼儿说出耳朵的同时出示耳朵的图片。教师: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那我们该怎么保护它呢?(让幼儿思考并请幼儿回答)

总结:小朋友不能自己掏耳朵,掏耳朵的时候必须让大人帮忙。也不能把小东西放进我们的耳朵里,不要听太多很尖锐的声音,那样会伤害到我们的耳朵。

(5)刚才的那首曲子小朋友会唱吗?那你们是用那里唱歌的啊!在幼儿说出嘴巴的同时出示嘴巴的图片。教师:嘴巴除了唱歌,你们知道它还能做什么吗?知道了嘴巴有那么多的作用,那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呢?

总结:嘴巴会吃饭,说话、唱歌、讲故事等等。我们不能放脏东西和小手到嘴巴里面,不能吃太烫的食物,吃完东西要淑口,早晚还要刷牙。

2、通过游戏”贴脸谱”巩固对五官位置的认识

A、在磁吸板上贴出一张娃娃的脸谱让幼儿观察:“娃娃的脸和我们的

一样吗?缺了什么?”

B、请小朋友操作学具,在娃娃的脸谱上正确贴出五官的位置。

C、请个别幼儿出来给磁吸板上的娃娃贴出五官。

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眉毛是保护眼睛的,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嘴巴是用来说话和吃东西的,他们对我们都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他们。 活动总结:根据儿歌律动《五官歌》结束本节活动。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脸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让幼儿回家画出自己或者父母的五官。

《800米1000米教案模板.doc》
800米1000米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