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与用药安全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材料)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摘要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

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关键字

合理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R(adverse drug reaction )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细菌耐药的发生。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

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2)

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 (3)

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4)

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5)剂型的

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

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 (2)

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 (3)

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4)

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

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2)

极易发生不良反应,(3)

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

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3 不良反应如何判断 3.1从时间判断

一看用药后数秒至数小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在接受药物后突然发生。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数分钟至12在用药后数秒至数分钟内。另外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二看用药后1至2周发生的不良反应。血清病样反应多在首次用药后10天左右发生。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在用药后几小时至28天内发病。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在10天后开始发病。三看停药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如长期使用心得安、可乐定降血压,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连续使用抗凝剂突然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凝状态伴血栓形成等。四看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如保泰松、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在停药后较长一段时间才发生。白消安引起的肺部病变常在病人用药后1年以上出现,停药后仍可继续发生。 3.2从症状判断

一般而言,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其表现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药物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疹,表现与原发疾病的表现可能完全不同。心得安治疗高血压,在症状控制后停药而发生反跳性高血压。双氢克尿噻在利尿过程中又出现水肿或使水肿加重,此种现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4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

(2)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

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

(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

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4)

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2002122:143-144.

2.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实践要点.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班论文摘1990 64.

3..医院感染管理学.2000 3 14.

4.孙定人.2版.1998103.

5.曹全英.合并用药可能引起的毒副反应.2003324

推荐第2篇: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摘要】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合理的用药 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52/88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113/713)。(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3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2)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4)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1.2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1.3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1.4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1.5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2.1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2.2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2.3 肝脏毒性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2.4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2.5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2.6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2.7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5.1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5.2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5.3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5.4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5.5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5.6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有关中药毒副反应的问题突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必须改变。现对中药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和客观评价,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1 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1.1 超量使用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用量多一点并无大碍。有些医生随便加大方药的用量、剂量,让病人超量服用;有的患者自行加量服药。实际上,由于超剂量用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1.2 个体差异

患者的体重、性别、体质各不相同,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往往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其中女性药物不良反应比男性多,婴幼儿、老年人不良反应比青壮年多。

1.3 药物自身因素

某些中药本身就含有有毒成分,不良反应出现较多,如附子、川乌、大黄、细辛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导致人体内各系统的异常表现。中成药的包装说明不明确,中药被农药污染或变质,假冒伪劣品种的混杂也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

1.4 人为因素

如果药不对证,用药就适得其反。盲目用药,对其药性不详,或未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迷信偏方、秘方,或盲目长期应用某一味中药,或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等,都是人为造成的不良反应,使机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1.5 剂型因素

中药组成成分复杂,每味中药就含有多种成分,有些中药在其有效成分、药理、毒理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轻易改变剂型,加之中药注射剂提纯程度不够或杂质过多常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如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等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2 提高中药安全应用的途径

2.1 加强管理

政府管理部门除了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药品质量,保障合理用药外,还应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模式;严格规范药品说明书的管理,避免因商业利益回避不良反应、禁忌等警示性内容;大力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提高全民的认识和意识。

2.2 保证药品质量

与药品质量相关的各环节,都应严格地科学管理。药品的来源、炮制加工、调配、制剂应有具体的规程,同时要有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安全质量标准,以确保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2.3 合理用药

临床医师应熟悉中药的性能主治、用法用量,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病人应遵从医嘱,不要擅自增加剂量,延长疗程。

2.4 加强监测工作

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必须正视中药不良反应的存在,及时反馈中药不良反应信息,减少漏报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3 讨论

随着中药现代化以及与国际接轨,新的中药制剂不断开发,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呈现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掌握药物的禁忌、适用范围以及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对于剂型改革、化学成分提取、开发新品种等,其安全性尤其应该得到重视。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科学地、客观地判定中药的不良反应,要积极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或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用药安全。

推荐第3篇: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与安全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及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与安全用药

1、下列哪项不是ADR/ADE的危险因素( ) d

A、高龄

B、多药并用

C、肝肾功能下降

D、使用贵重药品

2、关于ADR说法错误的是( ) a

A、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相关的有害反应

B、应当排除意外过量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C、这是一种对于药物的反应

D、这种反应是有害的和非预期的

3、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可不上报的是(

d A、药品不良反应

B、用药错误

C、药品损害事件

D、超说明书用药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A、以前有过相关报道的才能判定为ADR

B、ADE可能是正确用药时产生的不良事件,也可能是用药差错导致的不良事件

C、ADR/ADE可致国家医疗花费增高

D、有一部分ADR/ADE是可预防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应重点上报新的、罕见的和严重的ADR/ADE,不必关注一般的、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

B、医疗机构的ADR/ADE均需通过药师上报

C、ADR/ADE可能会干扰诊断,影响疾病预后

D、为避免医疗纠纷,不应告知患者所用药品的不良反应

6、药品不良事件的英文缩写是(

b A、ADR B、ADE C、ME D、ARD

7、药品风险因素不包括( )c

A、药品质量不合格

B、给药错误

C、药物相互作用

D、已知药品不良反应

8、患者在应用降糖药过程中发生了饥饿、心慌反应,应做的药学教育不包括(

c A、告知患者低血糖反应的症状

B、告知患者应继续严格控制饮食

C、告知患者运动前后监测血糖

D、告知患者所用药物治疗方案可能导致低血糖

9、关于ADR、ADE、M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ADR的定义包含ADE

B、如有新的ADR出现,应追问病史,查阅资料,进行反应与药物关联度的判定

C、上报ME时,应责成当事人给予赔偿或相应处理

D、ME的定义包含ADE

10、ADR/ADE的危害不包括(

c A、医疗费用增加

B、患者致残或死亡

C、由于药品审批越来越严格,可用于临床的新药越来越少

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推荐第4篇: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药学毕业论文)

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摘要: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关键字: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药品使用现状

1.1 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

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

1.2 过多使用新药、贵药,对药理作用了解不够

目前临床上存在片面用药“洋、新、贵”的现象,对新药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等未能充分了解,使用不当则能引起不良反应。

1.3 相关法律法规实行力度不够

2004年3月15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和监测管理办法》,用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4],但由于逐级上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反馈等原因,很多药物不良反应多是在引起较严重后果时才被重视。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52/88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113/713)[5]。(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6]。(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3 不良反应如何判断

3.1从时间判断

一看用药后数秒至数小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在接受药物后突然发生。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数分钟至12小时内。支气管哮喘也常是药物过敏反应的表现,多发生在用药后数秒至数分钟内。另外,如发生恶心、

呕吐、胃部不适,则可能是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二看用药后1至2周发生的不良反应。血清病样反应多在首次用药后10天左右发生。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在用药后几小时至28天内发病。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在10天后开始发病。

三看停药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如长期使用心得安、可乐定降血压,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连续使用抗凝剂突然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凝状态伴血栓形成等。

四看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如保泰松、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在停药后较长一段时间才发生,白消安引起的肺部病变常在病人用药后1年以上出现,停药后仍可继续发生。

3.2从症状判断

一般而言,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其表现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药物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疹,表现与原发疾病的表现可能完全不同。心得安治疗高血压,在症状控制后停药而发生反跳性高血压,双氢克尿噻在利尿过程中又出现水肿或使水肿加重,此种现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4 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

药品的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的工作中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

(2)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

(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4)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

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徐年卉,林国生,付洁,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43-144.[2].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实践要点.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班论文摘要汇编,1990,64.[3].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314.[4].纪立伟,傅得兴,胡欣.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中国临床医生》,2005.33(9)50 [5].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3.[6].曹全英.合并用药可能引起的毒副反应.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24)

推荐第5篇: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安全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如何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

答: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一般包括对这个药品各方面的简单介绍,患者服用前应该认真地阅读,特别要认真阅读其中有关本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服用药品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但是,目前说明书上有关这些内容的介绍一般都很简单,例如不良反应方面只是列出了该药品主要的、已知的不良反应,有些只在少数、个别人身上发生的不良反应就不一定具体列出。有些上市多年的老药还不时发现新的、严重的不良应。

说明书上列出了用药方法,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一天几次等,一定不要弄错;一次用药的剂量是指大多数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有些人因为个体差异,对药品的作用特别敏感,很低的剂量应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在药品上市前不一定能发现。所以用药前,即使认真地阅读了说明书,按说明书的规定服用,还要留心药品的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药品说明书为什么必须规范?

答:药品说明书应依照国家要求的格式及内容,由生产厂家制备。为了社会大众的利益,说明书的内容应尽可能准确并定时修订。每个药品包装中应有一份适用的说明书,供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使用。说明书中的副反应,有的国家规定,只收和本品很可能相关的主要副反应,因此许多厂家不是把所有的不良事件都收入说明书。然而,在诉讼出现时,则厂家处于脆弱的地位,以致现在有一种趋势,把所有的副反应一律收入说明书。另外,同一品种、同一剂型、同一浓度但生产厂家不同的产品,其说明书的内容应彼此接近,不应有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这些药品的说明书应该规范化。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安全用药:用药为什么要遵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答: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一般是指18-60岁的成年人一次用药平均用量或用量范围,低于这个量就可能没有疗效,超过这个量就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在这个合理量范围内,适当提高剂量可能会提高疗效,但不是绝对的。有些对药物作用敏感的人,在这个剂量范围里也能出现毒性反应,应该引起注意。

安全用药:慎用与禁用有什么区别?

答:药物说明书经常注明某某药在什么情况下需慎用、禁用字样,应该如何掌握呢?“慎用”是指谨慎应用,并非绝对不能用,这种药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通常是在小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为这些人由于生理上的特点或病理上的原因,机体代谢能力低下,或某些重要脏器功能低下,在使用某种药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用药应格外小心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停止并向医师咨询。“禁用”即禁止使用,因为用后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如阿司匹林,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禁用,又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那些正从事机械操纵、驾车船或高空作业者应禁用。

安全用药:如何看待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客观理解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的关系?

答: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有害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国际上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明确: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合格药品”可以理解为质量是不存在问题的药品,因此不能将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问题混为一谈。

药品的质量是否有问题,应该根据国家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看药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法定的质量标准。许多药品不良反应是在药品质量检验合格的情况下发生的,不能认为有了不良反应就一定是药品质量有问题,就一定是药品质量事故。

安全用药:如何区别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疗差错、医疗事故?

答:是药品不良反应还是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看医生的处方是否符合药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用法、用量等要求。

具体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的鉴别和处理应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

安全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与疾病本身的症状如何区别?

答:出现了可疑的药品不良反应,需要由专业人员根据该药品在国内外引起不良反应的实际情况和患者过去、现在所患疾病、所用药物的情况,结合患者的健康状况、患病情况等,必要时还要作一些化验检查,认真进行鉴别,才能下结论。因果关系一般分为可疑、可能、很可能、肯定等几种。

安全用药:公众如何发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如何应对?

答:使用药品后,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瘙痒,无力、口干等症状。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患者一旦出现疑似的症状就应当立即停药,一些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好转,如果症状较重、或停药后未见好转建议去医院检查治疗。

安全用药:怎样预防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是一个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首先,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个工作,起草有关法规,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给以各方面必要的支持,及时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该设立相应的部门,认真地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然后,广播电台、电视、报刊、杂志应该经常宣传普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最后,医药院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教育,消费者也应该努力学习一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提高这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用药:应该怎样治疗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和其它常见病、多发病一致,但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必须及时停用可疑的药物,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它药物。

安全用药:哪些药品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答:治疗窗范围窄的药物(即剂量稍有变化药理作用即有明显改变的药物),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酶诱导剂和酶抑制剂都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它们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抗生素类、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苷和抗过敏药等。

安全用药:为什么有的人原来对某种药品不过敏,后来却过敏了?

答:人体原来没有接触过某种药品,身体里没有对这种药品的抗体,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接触过这种药品后,身体里有了抗体,再遇到这种药品,就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另外,有些人的过敏反应主要是对药品里的杂质、辅料、添加剂过敏。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不同的辅料、添加剂,产品的杂质情况不同,也会出现“原来不过敏、后来过敏”的情况。此外,个人的免疫系统也会发生变化。

安全用药:继发反应是否为药物本身的效应?

答:继发反应并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如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可改变肠道正常菌群的关系,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又如利尿药噻嗪类引起的低血钾可以使患者对强心苷洋地黄不耐受。青霉素引起的赫氏反应也属于继发反应。

安全用药: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答:是的。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

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是否可以说化学结构差不多的药,不良反应也差不多?

答:化学结构差不多的药,有时候不良反应差不多,有时候差别很大,不能凭想当然就结论。

安全用药:是否可以说进口药就一定比国产药好?

答:一些发达国家的药厂生产条件较好,产品的杂质含量较低,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我国这些年来,许多药厂花了大量投资,生产条件已有很大改善,有些产品中的杂质比国外同类产品还低,质量也很好,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安全用药:价格贵的药是否更安全有效?

答:药品的价格是取决于研制过程的花费、生产的成本等各种因素而药品的安全性则取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和治病的效果。它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问题。因此价格高的药品不一定是更加安全有效的药品。

安全用药:是否可以说新药一定比老药更安全有效?

答:总的来说,必须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才会批准它成为一个新药。但是,新药的优点不一定都表现为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有时候一个药品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老药差不多,但是因为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等也可能被批准为一个新药。

安全用药:非处方药是安全保险药吗?

答:非处方药具有下列特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是,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具有药品的各种属性,虽然其安全性相对来说高一些,但并非绝对“保险”。

安全用药:非处方药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答: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总体来说不良反应比较少、比较轻,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时甚至能引起死亡,所以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

安全用药: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是不是就说明医生处方一定有问题?

答:不一定。医生的处方是否有问题,要看医生的处方是否符合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能因为出现了不良反应就一定说明医生的处方有问题。

安全用药: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

答:不能这样认为。目前国际上对于药品使用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部分,其详细情况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十分具体的规定。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对该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写的很少,实际发生的不一定少。一个负责任的厂家,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把产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详细地告诉用药者,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消费者的投诉。

安全用药: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答:不是。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在审批时难以完全了解,国内外都是如此。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包括有些原来不知道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许多人治病时,好几种药一起吃,这样好不好?

答:有些人病情复杂,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品,这种合并用药有时也能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是国内外许多调查的结果说明,合并用药的品种数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应该引起重视。除非医生认为确属病情需要,应该尽量避免合并用药。

安全用药: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

答:中药的使用讲究辩证论治、合理组方、一人一方、随证加减,中药也是以化学物质为基础的,有时还存在讲究道地药材、如法炮制等。严格地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服用中药,有助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但是如果不遵守辩证论治的原则或者辩证不当,组方不合理,也能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现在许多中成药、中药新剂型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也很多,应该引起重视。

安全用药:有人说,除已知的有毒中草药外,一般中草药没有什么毒性,多服一些没问题这种说法对吗?

答:中草药之所以能有治疗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有效的药物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一般比较复杂,也不会只对某个器官发挥作用。服用中草药也能引起的毒副反应,更不能随便多服。

安全用药: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答:不能这么认为。许多中药在不同的剂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川芎在小剂量时能收缩子宫,大剂量时反而能使子宫麻痹、停止收缩。因此,同化学药品一样,中药也规定有适宜的使用剂量。如使用剂量过大,也会引起有害反应。

安全用药:滋补药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吗?

答:滋补药本身也是药,药品本身都有两重性,不但要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不能滥用,而且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例如人参,已有许多不良反应的报告,其中有些人是没有按规定的用法用量,有些人是因为药品的质量有问题,如未按规定条件贮存、炮制、加工等,也有些人是按正常用法用量服用后引起了皮疹、咽喉刺激感、精神兴奋、失眠、易醒、神经衰弱、血压升高或血压下降等。

安全用药:中药、西药一起吃,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答:中药、西药联用,有时能起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是有时候合并用不一定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这里面的情况非常复杂,应充分听取医生的意见,医生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安全用药:维生素、矿物质类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吗?

答:维生素、矿物质方面的药物也必须按规定的适应证、用法用量服用,否则也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残疾或死亡。例如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D引起发热、腹泻、中毒,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引起静脉炎、静脉血栓、死亡等。即使在常规剂量有时也能引起不良反应,如有人口服维生素E每天3次,每次10mg,5天后发生耳鸣、耳聋。许多人服用维生素、矿物质类药物的同时还服用其它药物,也要注意有没有不良的相互作用。

安全用药:常用的抗感冒药有什么不良反应?

答:常用的抗感冒药多是由几种成分加在一起的复方药,其中经常含有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这些药物本身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嗜睡、消化道症状等;极少数患者使用还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扑热息痛,曾有人报告发生了严重的肝脏损害、大疱性皮疹等,甚至有引起昏迷的;再如感冒通,少数人特别是儿童服用后出现血尿,应该引起重视。此外,抗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使用时要避免含相同成分的不同药品联合使用,这种使用会加大抗感冒药的安全风险。

安全用药:退热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答: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发热使用退热药,使体温降低或恢复至正常水平,可谓人所共知,但有些人并不理解,发热从另一角度讲,并非坏事。 ①发热不仅告诉患者已经有病在身了,同时不同的热型是某些疾病的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 ②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的吞噬细胞功能加强,白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增多,这些都有利于杀灭细菌与病毒,所以,感冒发烧,如非高热,一般不主张用退热药。 因此,不应一有发烧就盲目使用解热镇痛药。

安全用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是什么?

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一类抗高血压药,适用于中高度高血压,而且试验证明它们能减少某些心脏病人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但干咳及血管神经性水肿是这类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脸肿、舌肿及喉头肿等。针对这些不足,近来又开发了一类更新的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的干咳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率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低,但仍有发生。

安全用药:喹诺酮类抗生素应关注哪些特殊的不良反应?

答:国外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说明书中“注意事项”栏或“警告”栏内,多有不应给儿童或孕妇使用的描述。这是由于动物试验表明,这类药能永久性损伤幼年动物承重关节部位的软组织,产生承重关节糜烂及其他关节病。此外,与喹诺酮类相关的“肌健损伤”也屡有报道。由于这类药在我同上市品种众多,使用十分广泛,应警惕儿童永久性软组织损伤及成人使用引起肌腱损伤的风险。

安全用药: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

答: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治疗剂量和引起不良反应剂量很接近,稍有过量就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它们具有引起不可逆耳聋的缺点。据专家们研究我国不少儿童耳聋,与使用氨基苷类抗生素有关,已引起医生们的注意。目前国内这类药,有的仅用于结核病治疗,多不宜用于儿童。这类药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等。

安全用药:服药时为什么不能饮酒?

答:酒中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外,也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长期饮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功能,使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服药时饮酒,可使消化道扩张,增加药物吸收,从而易引起不良反应。如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时饮酒,则可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造成危害。头孢类抗菌药可影响乙醇代谢,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恶心、呕吐、气促、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嗜睡、幻觉。另外,有些药物能加重乙醇对人体的损伤。例如,雷尼替丁可减少胃液分泌,加重乙醇对胃黏膜的损害;甲硝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重乙醇的中毒反应。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

安全用药:药品溶剂能否造成严重不良事件?

答:可能。例如,1937年美国发生了错误地用二甘醇(diethyleneglycol)替代乙二醇(ethyleneglycol)作溶剂生产磺胺酏剂,造成100多名儿童死亡。近几年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如1996年拉丁美洲的海地,应该用甘油作溶剂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糖浆,由于使用了搀假的甘油(含有二甘醇),使用前未经化验,产品出厂后造成50余名儿童死亡。由此可知,药品溶剂和生产中的错误,也可能造成严重药害事件。

安全用药:沙利度胺(反应)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答:20世纪60年代,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发生了因孕妇服用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妊娠呕吐而导致海豹肢畸型儿发生率增高的事件,该事件告诉我们:①用药时千万不能忽略药品不良反应;②新药研究及开发部门要认真对待药品不良反应;③药品生产企业促销产品时要全面介绍产品的优、缺点;④药品审批和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⑤由于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的局限性,一些意外的、未知的、发生率低的不良反应只有在上市后的大面积推广使用中才能显现,因此,应加强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安全用药:什么是合理用药?

答:世界卫生组织1985年在内罗毕召开的合理用药专家会议上,把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WHO1987年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

(1)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疗程服用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目前尚无一个公认明确的合理用药定义。绝对合理的用药也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只是相对的,当今比较公认的合理用药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这4个基本要素。

安全用药:常见的不合理处方主要有哪些形式?

答:常见的不合理处方主要有下列表现形式:

(1)使用药物而没有适应症。如对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

(2)在需要药物治疗时使用错误的药物。如对需要使用口服补盐液的儿童秋季腹泻使用四环素。

(3)使用疗效可疑或未证实疗效的药物。如对急性腹泻使用肠蠕动抑制药物。

(4)使用安全性不肯定的药物。如使用安乃近。

(5)未能给予可供应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如未能对麻疹和破伤风使用疫苗,未能对急性腹泻使用口服补盐液。

(6)正确选择了药物,但给药方式、剂量及疗程不正确。如在可以使用口服制剂时却使用了注射或静脉滴注。

(7)使用不必要的昂贵药物。如应使用一线、窄谱的抗生素时使用了三代或广谱抗生素。

推荐第6篇:安全用药教案

如何安全用药教案

一、教材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药物品种越来越多,但是药物中毒、滥用药物的现象也越发严重。加强用药安全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用药知识,关注安全用药,关注身体健康,珍爱生命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家庭小药箱的储备知识。

2、掌握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相关知识。

3、关注社会,关注安全用药,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状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清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深知滥用、错用药物的危害

2、难点:掌握错误用药、药物中毒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贴近生活,实用性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医药、卫生常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教材内容知识性、专业性强又很零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知识的关联性,将本节课的知识串成了一条线:即药品的购买、使用、贮备,将安全用药的常识贯穿在这条主线中,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获得安全用药的常识,强化安全用药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以一小故事和两个资料导入新课

(1)一人因左耳微痒然后胡乱用药最终导致生命垂危,失去宝贵的生命。 (2)展示两份关于错误用药造成严重后果的详细数据

(二)小组讨论

活动一:处方药和菲处方药

在日常生活中,当同学们遇到一些身体不适或诸如感冒、腹泻之类的小病困扰时,通常都是怎样处理的?(学生踊跃发言)

好多同学自己或家人在生一些小病时,一般都不用去医院,而是直接吃两片药就好了,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够及时治病,不会耽误学习和工作。这样做是可以的,但前提条件是家长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你们通常是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得这些药的呢?

(学生回答)

现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药店,同学们有没有随父母一起去药店购买过药物?你们知道父母购买的药物都有哪些种类吗? 活动二:如何安全合理用药:

归纳家庭基本备药种类和家庭备药原则:

1、抗生素

2、消化不良药

3、感冒类药

4、解热止痛药

5、胃肠解痉药

6、抗过敏药,另外家庭不宜存放过多种类的药物,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活动三:安全合理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合理用药的几大原则:

1、勿盲目用药

2、要对症下药

3、要标本兼治

4、正确选择合并药物

5、药剂量恰当

6、疗程恰当

7、适当的时间

8、适当的途径)

我们在家庭备药时常常遇到药物准备了很长时间却还没有吃,我们如何识别药品是否变质呢?药物购入后,要进行妥善保管应把药品保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具体的保管原则有哪些?

(学生自己阅读并讨论)

生病了要吃药,药物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总结:空腹服药药效快,但会引起肠胃不适,而餐后服药减少了对肠胃的刺激,却影响了药效。药物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用,要根据药物的特点及治疗的需要而定。

活动四:乱用抗菌药的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

2、危害人体器官

3、导致二重感染 活动五:吃错药怎么办?

1、稳定情绪,不能过于紧张

2、正确处理,方法得当

(三)课外拓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许多家庭配备了家庭保健小药箱,有多少同学家里有家庭小药箱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并思考:

怎样的家庭小药箱才是布局科学,使用合理的?

六、课堂总结

不管是家庭小药箱的设计,还是药物的保管和服用,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这样才能科学、合理使用药物,才能真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推荐第7篇:《安全用药》教案

卫生课《安全用药,健康人生》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第三十七中学 高凌燕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及作用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药品越来越多,药物中毒、滥用药物、用药成瘾的现象也越发严重,教育学生关注健康,安全用药,珍爱生命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包含的内容有:有病要及时就医;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物;不擅自服用、不滥用镇静催眠止痛等成瘾性药物;了解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等。

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搜集安全用药的资料、讨论情景剧、播放相关视频、阅读药品说明书、做公益宣传标语等环节达到其教学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安全用药的常识,改进用药方面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关爱自己与家人、奉献社会的意识。

2.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1.明白有病要及时就医;

2.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物;学会阅读药品说明书;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3.不擅自服用、不滥用镇静催眠止痛等成瘾性药物;4.了解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看与讨论情景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品质。

2.通过搜集安全用药资料、阅读药品说明书,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的热情,提高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其乐学善学、终身学习的意识。

1/7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的生命意识,树立安全用药的意识。

2.在安全用药的公益宣讲中,增强学生奉献社会的责任感。3.教学重点

(1)不擅自服用、不滥用镇静催眠止痛等成瘾性药物; (2)了解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 4.教学难点

不擅自服用、不滥用镇静催眠止痛等成瘾性药物;

二、学情分析

对于药品,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过生病后用药的经历,但是更多的是在医生和家长的叮嘱下用药,很少有独自去医院或药店买药的经历,对于药品说明书也容易忽略,安全用药常识不够,而药品一旦使用不当,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所以非常有必要向学生普及安全用药的知识。

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分组,安排课前准备任务,指导好情景剧的排演,课上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空间。七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通过观看视频与情景剧、小组讨论、小组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创设情境法,提问法,点拨法。2.学法:搜集信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源、排演情景剧。

2.学生准备:搜集家庭常用药品的包装盒和说明书、搜集安全用药方面的资料、制作宣讲安全用药的标语、排演情景剧。

五、教学时间:30分钟

六、教学过程

1、上课,安排小组竞赛

师:上课。看同学们桌上摆满了搜集的药品盒子,就知道同学们为上好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老师也做了一点准备,请同学们看我手中的红十字标志,我准备把它发给积极发言的同学。黑板上我已经

2/7 列出了四个小组,请坐在最前面的同学来分发标志,当每个组有同学来主动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在相应的组后贴一个标志,得到标志最多的组就是本节课的金牌小组,也不知道会是哪个组呢?

2、耳聪目明信息员——谈危害

师:我们本节课的主题是安全用药,板书。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聋哑儿童手语视频)。视频中这个孩子的遭遇令人惋惜,而视频结尾列出的数据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同学们,你们还搜集到了哪些有关不安全用药的资料或数据?请和大家来分享一下。

生:2014年9月,中国红十字会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医疗损害事件造成约40万人非正常死亡,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4倍。其中,致死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不安全用药。

生:中国科协曾对全国27个省(区、市)城乡居民的安全用药问题进行过调查,发现87%的受访者曾有过自我药疗的经历,69%看不懂药品说明书,36%在自我药疗时出现过失误,其中26%表示因此耽误了治疗。

生:儿童群体安全用药问题更为突出。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据显示,14岁以下儿童占了10.6%,越是年幼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越严重。

生: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数据显示,儿科不合理用药比例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比如滥用、错用耳毒性药物就是儿童后天致聋的主因,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聋哑儿童总数的30%—40%。

师:这几位耳聪目明的小信息员和我们分享了许多数据与材料,他们也为自己的组赢得了标志,希望可以听到更多同学的精彩发言。还有没有同学可以讲讲身边的不安全用药的事例?

生:发言,讲身边因不安全用药致残的事例。

3、火眼金睛观察员——情景剧

师:求医问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是由于缺乏安全用药的常识,我们又会常常走入一些误区,耽误病情,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高婧怡等同学就根据生活实际为我们排演了一出四幕情景剧(幻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请大家擦亮你的慧眼,认真观看。在演出过程中,我会随时叫停情景剧,请大家说出其中不妥的地方,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情景剧按照安全用药的正确方向演下去。

3/7 火眼金睛的观察员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下面让我们热烈欢迎小演员们的倾情奉献。

第一幕:孩子有病,家长不及时带孩子治疗。

暂停,讨论得出结论:有病要及时就医。板书。按及时就医续演。

第二幕:路遇江湖骗子,上当受骗。

暂停,讨论得出结论:治病要到正规医院。板书。按到正规医院就医续演。

第三幕:找正规医生开方拿药,吃药不按医嘱。

暂停,讨论得出结论: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板书。 师:遵从医嘱,要注意哪些方面? 生:服药时间,药量,注意事项。

师:服药这方面同学们还有没有疑问?

生:有时候我生病了,父母也不带我看医院,到药店拿点药吃就行了,也就谈不上遵从医嘱了,这样可以吗?

生:对呀,药店也不是必须非要医生的处方才可以拿药啊,拿钱买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课前查阅了许多资料,这些疑问,有同学可以解释清楚吗?

生:药品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经过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得到并要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指那些消费者不需要持有医生处方就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物。

生:处方药一般包括:刚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可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如吗啡类镇痛药及某些催眠安定药物等;药物本身毒性较大:如抗癌药物等;某些疾病必须由医生和实验室进行确诊,使用药物需医生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心血管疾病药物等。

生:非处方药简称为OTC,大都属于如下情况:感冒、发烧、咳嗽;消化系统疾病;头痛;关节疾病;鼻炎等过敏症;营养补剂,如维生素、某些中药补剂等。

生:甲乙两类otc虽然都可以在药店购买,但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乙类非处方药除了可以在药店销售外,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

4/7 生:非处方药的药盒上标记不同,红底白字的是甲类,绿底白字的是乙类。

师:没想到同学们查到这么详尽的资料,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药盒,把搜集到的药盒分为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与乙类非处方药三类吧。

学生动手将药盒分类,加强直观认识。

师:服用处方药谨遵医嘱,那非处方药的服用应该注意什么? 生:非处方药服药时就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生:阅读药品说明书应该注意药品有效期、药品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条件、批准文号等方面。

情景剧按遵从医嘱服药续演。

第四幕:头痛要吃大量的止痛片。 师叫停演出。

生:不能擅自服用大量止痛片。

生:擅自加大剂量服用止痛片,就会对药物形成依赖。

生:止痛片应该属于成瘾性药物,服多了,人们会依赖上瘾的,时间久了会对人造成危害。

师:成瘾性药物确实对人危害挺大的,不能擅自服用,不能滥用。那么到底哪些是成瘾性药物呢?到底会对人造成怎样的危害?我们一起来看个短片了解一下。播放“成瘾性药物”视频。

师:请同学们将搜集的成瘾性药品分开放臵,以后生活中遇到这些药品,使用时要格外小心,谨遵医嘱。

情景剧按“不擅自服用、不滥用成瘾性药物”续演。

第四幕:老人有病,带大量保健品去探望,来代替药品。 师叫停演出。

生: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 师:为什么?

生:保健食品是用于调节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不以预防、治疗疾病为目的。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生:那我们怎么区分保健品与药品啊?有的保健品和药品的成分与功能差不多啊,比如维生素。

5/7 生:保健食品仅口服使用,药品可以注射、涂抹等方法。

生:可以从外包装上区别,药品和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不一样,药品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而保健品的批准文号有两种,第一种是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批准文号国食健字,第二种是卫生部的批准文号卫食健字。

生:二是药品都有详细的说明书,而保健食品没有详细说明书,只有简单介绍。

生:药品是有规定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而保健食品只有适用人群,没有适应症和功能主治。

生:保健品的包装或标签上方必须标有“蓝帽子”的特殊标识,下面有“保健食品”字样,再下面就是批准文号。

师:那同学们我们就从包装入手,把手里的药盒与保健品盒做个分类吧。

师:看来,保健品真的不能替代药品。请表演的同学按正确的原则演下去吧。

4.结合板书小结

师:谢谢几位同学带给我们的精彩演出,也谢谢幕后导演的同学和给我们带来精彩发言的同学们。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再次送给他们。现在看看我们的金牌小组是哪个组?请他们带领我们大家宣读安全用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就医要及时,要到正规医院 服药要遵医嘱

不擅用、不滥用成瘾性药物 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

5.热情热心宣讲员——宣传语

同学们在本节课课前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搜集,课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分享,获得了许多的安全用药的常识,相信你们会把这些正确的理念带给你们的家庭,让亲爱的家人们安全用药。同时,你们还是社会的一员,还应该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把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向社会做个宣传,下面请各组派代表依次上台展示你们的安全用药宣传语,并请各组同学大声把你们的宣传语读出来。

生:分组展示并大声朗读宣传语。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幅宣传语,表达了我对大家的殷切希望,请大家和我一起读出来,好吗?

6/7 合:人人关心药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七、板书设计

安全用药,健康人生 1.就医要及时,到正规医院 2.服药要遵医嘱

3.不擅用、不滥用成瘾性药物 4.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

7/7

推荐第8篇:安全用药常识教案

安全用药常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认识,学会看“使用说明书”。结合日常生活事例来认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配置“家庭小药箱”。

2、通过“安全用药”的合作学习和交流,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学会设计家庭小药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听说过 “千手观音”邰丽华吗?她小时候生病时,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导致她听力丧失。从而导入新课。

二、通过对生活事例的讲座与分析,来认识安全用药

1、展示事例:小明感冒发热了,他跑到药店买了一些抗生素药物,认为消消炎症就可以了。分的做法好吗?为什么?你能给他哪一些建议?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对此行为作出相关的评价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过许多药品,请你尽量写出这些药品的名称及其它们的作用。

2、认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通过交流,出示药盒,观察药盒上的相关项目,提出:在药盒上有哪些项目? 通过学生活动,认识到在有的药盒上有“OTC”标志,从而导入到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内容。

提出相关问题:你是怎样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这样的区分有什么意义?

3、学会阅读药品说明书 学生分小组讨论:

(1)药品说明书中哪些项目最先引起你的关注?为什么? (2)你没有关注的栏目有没有必要列在上面?

4、学生交流对安全用药的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三、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设计家庭小药箱。

要求:

1、四人一小组,尽量考虑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年龄、身体状况进行设计。

2、药品的选择要合理、经济实惠、减少浪费。学生活动:小组交流。

班内交流,并尽可能引发学生的讨论甚至辩论。 课外实践:为你的家庭旅游设计一个小药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3.知道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及使用方法等。

4、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来了解药品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药品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培养学生根据病情对症用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认真负责的思想。

6、通过对祖国医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发扬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现象出发,导入新课

1、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生病,请大家回忆一下,当自己或家人生病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学生回答

2、教师:看来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得了一些不太严重的小病时,并没有到医院去看医生,而是在家里吃些药,那么这样做可以吗? 学 教师:究竟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有道理呢?对于药品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安全用药

二、误治病,还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后果。

1、安全用药

[讲述中华医药学的悠久历史,推进新课]

教师:我国的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时代传说的神农氏尝百草,到春秋时的神医扁鹊、三国时期的华佗,直至明代李时珍花费一生心血编写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在治疗疾病、运用中草药方面的无穷智慧。到现代西方医药学传入我国,药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已不言而喻。但是俗语说\"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药物应用合理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防治疾病、恢复健康,反之则有可能损害健康甚至危急生命。所以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安全用药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让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内容。

2、讲授\"安全用药常识\" 文字内容:

一、药物的品种:1.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2.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书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用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简称为OTC。

3.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4.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二、药品的服用: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等内容。在使用说明中,\"作用与用途\"或\"功能与主治\"一项主要说明该药对哪些病起作

2 用,即能治疗何种病症。因此使用时一定要结合病情,对症下药,\"用法\"主要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有些药物不是口服的,可能是外用或含片,应该注意。药物的\"用量\"指出用药的多少,有些时候必须与规格结合起来看。药物的有效期很关键,上面标明的是生产日期,需要依此来推算有效期。\"批准文号\"和\"制造单位\"说明该药品经过国家检验合格,否则为非法药品,不能使用。 画面内容:展示一些药品说明书。 板书: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药物使用说明书。 教师: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了解了一些用药的常识,其中特别介绍了药物使用说明书的使用。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一份真实的说明书来了解药物的使用。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带来的药品使用说明书。 (学生取出使用说明书) [分组讨论,提高认识]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自己的那份《使用说明书》并进行交换阅读。 (学生阅读、讨论、记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同时及时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观点

3、教师: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如果对药品还有什么疑问,不妨提出来让我们共同来解决。教师讲授:对药品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目的就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药物而危及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对非处方药的管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保健。在已上市的药品中,哪些药能作为非处方药,不是由药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自行决定的,而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遴选并获得批准的。

4、药品使用说明书上的生产批号由6-8位数字组成,它表示什么含义?

教师:一般前两位表示药品的生产年份,紧接后两位表示生产月份,最后的2-4位表示该药是第几批。例如:批号为030521,表明该药是2003年5月生产的第21批。

5、有的药品说明书上没有标明有效期,而是失效期。失效期和有效期有什么分别? 教师:失效期表明的是药品开始不能使用的起始时间,有效期则表明的是药品能够使用的最后期限。例如,某药标明失效期为2003年7月,则该药品可以使用到2003年6月30日,2003年7月1日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标明有效期为2003年7月,则该药可使用至2003年7月31日。

三、活动与探究(\"五一\"长假,小明一家人准备去泰山旅游,小明的母亲晕车,其父亲有高血压病,为确保全家旅途愉快,平安顺利,请你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 活动题目: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 活动目的:通过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中的药物清单,学会把用药常识应用到生活中。

活动提示:

1.药物的配备是否周全,包括防治腹泻、感冒、发烧,以及轻微外伤的药物。2.随身携带的特别药物,如晕车的同学要带上乘晕宁。

3.你的家人或朋友需要准备的特殊药物,如给患有心脏病的人配备硝酸甘油等。4.出发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环境条件(如饮食、居住和卫生条件等),针对当地的具

3 体情况,准备要带的药物。 活动结果:设计一份详细合理的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包括设计人、设计时间,旅行地点、旅行成员,药品名称等内容。

四、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板书设计

安全用药

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药物使用说明书

作业;

1、服药时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4

推荐第9篇:安全用药常识教案

药品安全常识教案

11中金科学校 王荣生

教学目标

1、增强中学生安全用药的意识和行为。

2、帮助中学生掌握科学服用药品和保健食品的有关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让学生领悟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的用药习惯必须从小开始,从现在做起。

4、通过“小手牵大手”、家长学校宣传等形式让安全用药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到每个同学、每个家庭,促进全社会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上课准备

广泛搜集网络、报刊等资料,说明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与滥用药品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中学用药特点

1、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

2、注意预防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青少年对水及电解质的代谢功能还较差,如长期或大量应用酸碱类药物如碳酸氢钠注射液等,易引起平衡失调,应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注射液等也易出现低钠、低钾现象,故应间歇给药,且剂量不宜过大。

3、激素类药物应慎用。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泼尼松(强的松)等;雄激素如甲睾酮等长期应用使骨骺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发育。

4、骨和牙齿发育易受药物影响。四环素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动物试验证实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制剂等可影响幼年动物软骨发育,导致承重关节损伤,因此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二、给孩子用药时应注意事项

1、剂量:剂量不足会收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易产生抗药性,而剂量过大又会增加不良反应甚至使孩子中毒。在药物的吸收、体内循环及排泄诸方面,孩子通常要较成人为快。加之不同的年龄其组织器官的发育分化程度不同,孩子体内的生化反应与成人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剂量问题更应引起父母注意。孩子用药剂量通常是按年龄或公斤体重来计算的,不仅治疗药要严格掌握剂量,一些“保健药”也不能滥用。有的家长给孩子长期大量服用鱼肝油,结果造成蓄积中毒。

2、用药时间:由于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情况不同,所以,用药的时间也有差异。如果不按时给药,体内的血药浓度不够,药品不能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同时应根据不同药品选择适当的服用时间,如胃肠道如整肠生等用药一般在饭前服用等。

3、不能贪图方便、省钱,把成人的药给小儿服用。因为有些药物对儿童是禁用的,如处方药中的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制剂,小儿禁用,非处方药中的盐酸雷尼替丁,16岁以下不推荐使用。

4、不要常吃“小药”:不少家长喜欢给孩子吃“小药”。所谓小药,通常是牛黄镇惊丸、抱龙丸、回春丹、至宝锭之类的儿科中成药。父母给孩子用小药的原因是认为小药安全,可以防病。但实际上,药品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常吃小药只会延误病情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5、不要给孩子“进补”:现在许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买各种“保健药”、“补剂”,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补品”就是饮食,“补药”服用不当会使孩子出现不耐受的表现,如流鼻血等。有的孩子长期服用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制剂等,导致缺铁性贫血;有的孩子服用“补品”出现性早熟,年轻的父母应引以为鉴。

6、给药方式:给孩子用药还要注意给药方式。口服是最经常的给药方法,如孩子没有消化道不适和其他影响孩子口服的因素,能口服就应该口服。有些口服药如肠溶衣、控释片等是不能压碎后再给孩子服的,用药时需注意。

7、不要自行用药: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备有一些常用药品,小伤小病用起来方便。但是,当孩子患病后,有些家长在没有搞明孩子患了什么病的情况下,仅根据自己对药物的一知半解的知识自行给孩子用药,这是很危险的。除了会引起不良反应外,还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8、不要“要求”医生开药:医生用药是要根据孩子病情选用的,但一些家长却常常拿从广告上学来的知识要求医生给孩子开药。有时医生只好妥协,按家长的意思给孩子开药,其治疗效果就可能会打折扣。更多的时候是孩子用了不必用的药。

9、如果父母为孩子购药,一定要去正规药店购买,以防假冒伪劣,更不要道听途说,随意购药。

10、家中的药品一定要摆放好,不要让孩子拿了误服。

11、给孩子喂药应注意方法,千万不要捏住鼻子硬灌,以防呛着。

三、用 药 误 区

现在家庭自购药品服用的现象逐渐增多,许多家庭都有储备常用药的“小药箱”。但由于对儿童、青少年的病情判断不准确,盲目用药,掩盖病情,延误治疗等现象屡屡发生。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用药与成人大不相同,药物的毒副作用较之成人更为敏感,用药不当不仅造成儿童药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己成为儿童药源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性用药: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个别家长过于相信广告宣传和药品价格优惠的诱导,盲目给孩子服用药物以作预防。比如目前最常见的,就是把保婴丹或者珠珀猴枣散作为预防感冒的“保健品”使用,长期使用这两种药物,对孩子身体并没有好处。

2、超剂量用药:多数家长对药学知识了解不多,随便让儿童超剂量用药,从而造成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特别是当孩子发烧的时候,心急的家长如果过量使用退烧药或者频繁使用同类药品,可能能会适得其反。

3、擅自用抗生素: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感冒发烧,便盲目使用抗生素,有可能造成中毒、过敏、真菌滋长等后果,也可能造成耐药。此外,随意使用抗生素后到医院就诊也往往使医生无法采取最佳方法治疗。

4、拒绝使用抗生素:和滥用抗生素的家长相反,有些家长因为从网上或者其他媒体了解到使用抗生素的种种害处,到了谈抗生素色变的地步,即使是从医院拿回抗生素也在重重顾虑下不敢使用。其实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滥用抗生素完全是两个概念,在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必要的。

5、乱用止泻药:儿童腹泻发病率较高,治疗应根据脱水、电解质紊乱程度适当给予补液疗法(如服用口服补液盐或输液治疗等)、饮食疗法及控制感染等措施。但有些家长不加选择地乱用止泻药,用后腹泻虽然减轻,但因肠道的吸收而使毒素增加,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状。

6、使用成人药物:有些家长会给患儿吃一些成人用的抗生素药、感冒药之类,虽然剂量减半,但这也是不妥的。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药物解毒的酶系统、代谢系统均未发育成熟,许多药物对儿童不宜。例如,诺氟沙星可引起儿童关节病变,影响其生长发育;氯芬黄敏片(感冒通片)的有效成分双氯芬酸对肾有损害,并可引起急性血小板减少。

7、随意改变药物剂型:有的家长常把成人用的胶囊内容物倒出来喂儿童,或把针剂改为口服,给患儿服用。这样随意改变药物原有的剂型,减弱了药物的作用,增加了药品的毒副作用,有的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8、滥补营养品:一些家长长期给孩子使用一些价格昂贵的营养品,认为贵的才是好的。服用钙剂要使用珍珠粉,补充维生素A、D要使用深海鱼油,另外随意补充各种维生素,总觉得补充营养品总是比不补好,却不知道这些营养品中有的并不适合小孩胃肠道吸收,有的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或类激素物质,用之过多会造成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形成早熟或影响发育,同时各种营养物质过量包括各种维生素过量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都有不良作用。

再次强调“正确用药五注意”

1、日常用药中,要防止滥用药物。要根据病情轻重异同,区分用药对象是小孩、成人或老人,弄清是什么疾病与药物的性能,有针对性用药。特别是孕妇与哺乳期妇女,更要杜绝滥用药物,否则可能导致畸胎、死胎,直接危害母子健康。

2、不要忽略药品包装上的注意事项,药品的注意事项包括该药的不良反应、慎用与忌用,因为衡量药品的疗效时,不能只看到药品的优点、作用与用途,还应该看到其毒性,才能保证用药后既有效又安全。

3、凡有过敏体质的人,或曾有药物过敏史的人,服用药物应格外小心,尤其对磺胺类药物、青霉素药物等,更应警惕。对某种药物有明确过敏史者,禁止再次使用。

4、要尽量少联合用药,家庭用药最好单品种使用,最多两种联用,尽可能不合用品种。

推荐第10篇:《第三节 安全用药》教案

《第三节 安全用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概述安全用药常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难点:设计小药箱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生命杀手”使学生对不合理用药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产生强烈的震憾,也感到与自身息息相关。

引出本节课题----安全用药

出示目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1、购买---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2、使用---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3、贮备---设计小药箱 学习新知:

(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师生交流过去买药与现在买药不一样。

学生表演短剧“买药”:学生初步感知处分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学生交流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认识。

教师出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含义,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楚和确切。组织学生观察药品包装盒上的标识“OTC”,并尝试对手中的药品进行分类。 研读教材116页,了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二)安全用药

学生表演短剧“吃药”;学生观看并找出爸爸和妈妈做法不当的地方。

播放视频“感冒乱吃药,惹出大麻烦”,使学生明确服药前看药品说明书的必要性。

学生观察手中的药品说明书,了解其中的信息有哪些?哪些信息是对正确服药最有帮助的? 出示药品说明书中的几项重要信息。 (三)设计小药箱

针对三种不同的情景,思考常见病及备用药,教师讲清设计要求。 学生分组设计 学生展示设计成果

准备了这么多药品了,我们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药物呢?

播放“制作简易家庭小药箱”,学习分类存放药品。 存放药品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组织小组讨论交流。

如果变质了,你能否识别呢?小组讨论交流后出示“小帖士”。

知识延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学会了看药品说明书,还能自己设计小药箱。但是安全用药的知识还有很多,生活中对于用药的误区也不少,(出示三幅漫画)我们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和大家学习了,同学们可以登录“安全用药网”查询到更加详细和专业的知识。

课堂小结:教师自编顺口溜帮助学生回顾本节内容: 生病勿烦恼,世人皆难逃。药到病能除,须知要记牢。 处方非处方,用法不一样。病重到医院,切勿自诊断; 取药凭处方,用药遵医言。OTC类药, 说明书要看; 用法和用量,不能擅改变。家庭备用药,分类存放好;

乱用和滥用,健康无处找。安全用药好,长生永不老。

第11篇:抗生素与安全用药

抗生素与安全用药

误区1:抗菌素=消炎药

抗菌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多数人误以为抗菌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菌纱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菌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菌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按菌素可预防感染

抗菌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菌素治疗有害无益。

抗菌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菌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菌素优于窄谱携菌集

抗菌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菌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菌素,如果明确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菌秦,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菌素比老的好,贵的抗菌素比便宜的好其实每种抗菌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菌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菌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菌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菌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菌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菌素。

误区5:使用抗菌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割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菌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就用抗菌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菌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菌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同时加一点抗菌素来使用。实际上抗菌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菌素

抗菌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菌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菌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菌素。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菌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8:频繁更换抗菌素

抗菌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菌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菌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9:一旦有效就停药

前面我们知道,抗菌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同样地,一旦见效就停药,症状复发再资用药,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还有更多的人在感冒后,自行服用抗菌素,觉得抗菌素是万能的,甚至用抗菌素来预防疾病。当然,适得其反。尤其是担心在外就餐,饮食不干净而服用抗菌素的,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形象的说,这种人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培养“超级耐药菌”,等到真的生病,抗菌素已经不管用了,而且,等到医生发现病人自行滥用抗菌素的时候,往往已经无力回天了。现在的“超级细菌”就是人类滥用抗菌素的结果,过度使用抗菌素会导致细菌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抗生素耐药性这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细菌,也就是所谓的“超级细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细菌耐药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人类再次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

正确用药七注意 ·药物混用会降功效 ·酒精和药物混用会有害 ·取药时要牢记医嘱 ·注意药房是否看错处方 ·不要去多家药房买药 ·避免不按规定吃药 ·避免不按说明书服用 如何鉴别药品真假?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批准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变质的;被污染的;使用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超过有效期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老年人需提防哪五类药

洋地黄类药物

由于老年人对此类药物排泄较慢,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故应用此类药物时酌减用量,应为年轻人剂量的1/4。

利尿药

对老年人有多种潜在的不良影响,使用后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而这种严重的副作用可使老人更加衰弱,发生体位性头晕、低血压、意识模糊、暂时性轻度偏瘫、跌倒和惊阙等,易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而导致中风的危险性增加。还可发生低钾血症,一旦发生低血钾,轻则乏力、腹胀、心跳加速,重则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强效利尿剂,如利尿酸可引起尿潴留,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选用中效或弱效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安体舒通,并注意补钾。

镇静安眠药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如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消除减慢,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受体处于高敏状态,因此,对此类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巴比妥类药物

对老年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毒性反应,表现为头晕头胀、步态不稳、说话迟钝,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

泻药

老年人便秘长期靠泻药,如用酚酞、大黄等导泻,容易引起结肠痉挛,使排便更加困难。长期服用泻药还可造成体内钙和维生素的缺乏,故宜慎用,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直肠用润滑剂类药物。老年人便秘,宜调整膳食,加强适当的锻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第12篇:从药品分类管理看安全用药问题

关 键 字: 药品 分类管理 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消费者自我保健意识低,假劣药物的流通使用,药物缺乏疗效,用药错误,药物的滥用和误用,药物配伍禁忌,药物的急性、慢性中毒等等,均可导致药物潜在的安全性问题。本文力图从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来谈安全用药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3年收到3万多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处方药的不良反应占97。4%,其不良反应和严重程度是远远高于非处方药,给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用药的合法权益,我国全面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其制度的核心目的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误用药物,危及生命健康,消除安全用药的隐患。

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起步较晚。在1999年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启动之前,我国药品市场除对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实行特殊限制外,其他药品基本上处于自由销售状态;从2000.1.1开始,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开始实行;从2000.4.1起,大容量注射液,粉针剂类药品要求凭处方销售;从2001.10.1起,所有注射剂必须凭处方销售;到去年7.1开始,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药物须凭处方销售。与此同时,国家还在积极推进零售药店的分类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04—2005年工作规划》的通知,通知要求积极推进零售药店的分类管理,促进零售达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将零售药店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2005年底之前,符合药品分类管理要求的零售药店,可以继续销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发给处方药定点销售标志。第二类:2006年1月1日后,达不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的零售药店,只能销售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或只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目标到2005年底,全国药店内销售的所有处方药都须凭医生处方购买。国家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决心可见一斑。药品分类管理意义重大,有利于推动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民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压力;有利于我国药品流通管理与国际上通行的药品流通管理模式接轨;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克服药品的使用不当或药品滥用而造成的用药危害及资源浪费,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

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存在的原因,诸如:医药难分家,医疗机构“以药养医”使处方难以外流;零售药店的执业药师数量、素质还都难以达到要求等,使得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举步为艰,人民用药也就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笔者认为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中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签管理略现不足

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签管理颇有些举轻落重之嫌。我国对于处方药的标签、包装并未要求印有显著的处方药标识,相反,对于非处方药,要求生产厂商必须在其标签、包装上印有显著的非处方药标识,即“OTC”样标识。药店实行药品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必须做到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摆放。以前,很多药店进行药品分类摆放时不知所然,现在则以“OTC”标识为分类标准,有“OTC”标识的放在非处方药一类,没有“OTC”标识的药物则统统都放在处方药一类。例如:曲美、赛尼可等减肥药品经常摆于药店门口直接面向消费者促销,在老百姓或者店员看来肯定是OTC药品的,也还摆放于处方药一类中,因为它们没有“OTC”标识。倒是非处方药做到了标识清晰,分柜摆放,一目了然,给人的感觉好象是国家想把非处方药从药品中拈出来,以便加强管理。实际上并非如此,国家实行药品分类管理的初衷是要把处方药管起来,凡是处方药必须严格凭处方销售。

相比较而言,美国对处方药的销售管理则非常严格,处方药专门陈列于一个房间内,消费者是看不到处方药品的。估计这也是在美国称呼“药房”而不是“药店”的原因。处方药的标识清晰明了,凡是处方药,都必须由生产厂家在药品标签上印上“Rx only”字样,即“仅凭处方销售”,使人一目了然,也方便对处方药加强管理。对与非处方药,则不做任何标识要求,普通商品一样,陈列于敞开式柜台中,由消费者自行选择购买。

二、抗生素凭处方销售执行不到位

抗生素“日常化”滥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病菌产生耐药性,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回到“后抗生素”,即抗生素发现之前的黑暗时代。因此,国家规定从2004年7月1日开始,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药物必须凭处方销售。然而,由于老百姓将抗生素视为“万能药”,去药店习惯性地购买抗生素,使抗生素占药店销售额的比重非常可观,大约为24%-30%之间。毫无疑问,如果抗生素凭处方销售的禁令真正执行起来,对绝大多数药店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为此,笔者曾暗访过几家药店,并通过一些途径询问一些药店的店员,才了解抗生素凭处方销售的禁令对一些药店而言,只是一纸空文,几乎没有产生。大多数药店都是在违规销售处方药。笔者曾经在南京的两家药店实习,一家在南京还算是较有规模的连锁药店,该店雇佣的店长是一家医务室的退休医生,据说具有开方权。于是,抗生素凭处方销售的禁令对这家药店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一天营业结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补处方,这样药监部门过来检查也毫不担心。该连锁药店的领导过来开月工作会议时,还专门耐心教导员工如何识别“探子”,如何做到万无一失等。还有一些药店则是事先在一些有关系的诊所开来一些常用抗生素的处方放着备用,或是弄来一些空白处方,在卖出抗生素后自己补上。至于,处方上病人的姓名,年龄等就胡乱编了。还有一些药店则是开在某些诊所的楼上、楼下等,和诊所串通一气,开一张方,返多少点的利。诸如此类的对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要想通过药监部门有限的人力物力把处方药按规定管起来也实在困难。 2004年7月到10月期间,笔者在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市场监管处实习,在处里的协助下对浙江省内的药品零售企业做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研。综合考虑和人口方面的因素,分层次选取了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市:杭州、温州、金华、湖州、台州和丽水的药品零售企业,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浙江省内零售药店的基本状况。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80%。对于问卷中设计的:“药店在经营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以及对有关部门的主要建议有哪些?”这一开放式答题,药店的回答都是大同小异,即:药店数量太多,价格太低,恶性竞争,处方难求,毛利越来越低等。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国家规定的抗生素必须凭处方销售后处方的来源。有药店提到:“现在零售药店对处方源及处方的争夺日益激烈,当前处方就是效益,但有关部门对处方来源合法性的界定不明确。”;有的药店写到:“国家推行抗生素凭处方销售的初衷是好的,但就的状况而言,只是约束了少数几家知法守法的正规药店,意义真是不大。”;有药店则抗议:“滥用抗生素主要在,现在却对药店加强监管,本来药店的门槛和要求就比医院药房、诊所高得多,现在更加是不公平了!”;大多数药店直接建议:“强烈要求医药分家!迫切盼望一个竞争有序、公平效率的医药宏观环境!”。

看来抗生素凭处方销售的禁令在药店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那么,国家计划在2005年底对零售药店也实行分类挂牌管理,又能否真正做好处方药凭处方销售呢?现阶段,我国医药尚未分家,医院为了防止处方外流,开始流行使用处方。那些获得处方药定点销售标志的药店能否真正执行药品分类管理就很让人置疑;如果这样,对于那些被评为非处方药店而言,就会有失公平,那么,对药店实行挂牌管理也就会失去意义。关键是要如何将禁令、规章执行到位,不能流于形式,真正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

三、执业药师要做到名副其实

随着我国强力推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执业药师在药店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对执业药师职责的规定主要有[1]:(1)执业药师必须以对药品质量负责,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为基本原则;(2)执业药师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政策,对违法行为或决定,有责任提出劝告制止、拒绝执行或向上级汇报;(3)执业药师在执业范围内负责对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参与制定、实施药品全面质量管理及对本单位违反规定的处理;(4)执业药师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提供用药咨询与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开展药物的监测及药品疗效的评价等临床药学工作。可见,执业药师的配备和合理使用将有力推动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良好实施。

我国目前执业药师的状况却很令人担忧。首先,执业药师的人数远远达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的执业药师人数不足12万。上海全市约有1450家零售药店,只有执业药师约435名,平均3.5家药店才拥有一个执业药师;全贵州省注册的执业药师还不到200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按现有的人口,我国需要80万名执业药师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可见,执业药师在我国是多么地奇缺。但是,就是这些有限的执业药师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在生产,而不是位于第一线直接面对消费者。部分原因是执业药师在零售药店的待遇低,地位不高,多数人情愿将执业药师证挂在药店少拿点费用,也不想在职在岗待在药店上班;其次,执业药师有待进一步改善。现在的执业药师考试主要涉及四门课程,考试比较单一,通过考试的执业药师在日常执业中面对消费者还是心有余悸,难以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综合给予恰当的用药指导和健康咨询,难以胜任其职责。笔者曾见到美国执业药师的考试试卷,病例的题目居多,都是结合某消费者的具体实际情况让你分析处方,用什么药最好,安全有效,无配伍禁忌。其考察的是一种综合分析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只有这样通过考核,才能在实际中作到具体具体分析,良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最后,让执业药师独立执业[2]。2004年第149期医药报上的文章《张药师的郁闷》[3],写的就是内蒙张药师所在的药店安插了不少厂家的促销员,有一位顾客因为拇指腱鞘炎来买药,促销员向其推销某抗骨片,并拍胸保证:一个疗程就能药到病除。顾客吃完后不见疗效,又来咨询。张药师看到就“多嘴”说了一句:“药力达不到病区,治疗无效,只能手术治疗,局部注射‘强的松龙’控制。”顾客大怒,促销员大怒,事后店经理也怪他多事,张药师为此事郁闷了很久。其实,这种事情在日常中屡见不鲜。执业药师由药店聘任,支付工资,药店需要执业药师为其增加利润服务,要完全服从药店的需要,现在的执业药师多是充当营业员的角色。而执业药师的责任却是对药品质量负责,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这就需要让执业药师独立执业。执业药师独立执业可以依照我国现行的委派制的做法,由国家制订一项“执业药师委派制”,全国的执业药师由各地药监部门或执业药师协会统一监管、发放工资、考核成绩,然后将执业药师委派到各用人单位,由药监部门或执业药师协会统一向用人单位收取执业药师的劳务报酬[2]。只有这样,执业药师才能真正做到名副其实,担当起执业药师的责任。

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药品流通管理模式,是人民用药安全的基本保证,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期待药品分类管理能早日落到实处,真正起到保证人民安全用药的重要作用!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编写.药事管理与法规[M].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0

2.楼外楼.让执业药师独立执业.医药报,2004;(149)

3.卢冬虎,赖强.张药师的郁闷.医药经济报,2004;(149)

第13篇: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提升医院药品管理的水平,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从制度管理、采购管理、验收管理、药品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确保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通过我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我院药品管理质量更加规范、高效,用药的安全性能也极大提升。结论 在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从多角度提升医院药品管理质量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关键词】医院;药品质量;管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motion of hospital drug management level,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Methods through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bout the hospital drug quality managemen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bined with our actual work situation, from the system managem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and acceptance management, dru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taff training management, ensure the effectivene and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Results through our a series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hospital drug quality management more standardized, high efficiency, medication safety performance is greatly ascend.Conclusion in hospital drug managemen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ospital drug management from various angles to ensure clinical medication safety, effective,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key words 】 hospital; Drug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9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545-01

导语

药品是医院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进行防病治病的物质保证,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确保药品安全有效,是药学工作永恒的主题[1]。 医院是药品使用的最终环节,药品从进入药库到经由药房发到病人手中或应用于临床,药品质量管理要贯穿始终,才能达到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医院的药品质量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主要从:制度管理、采购管理、验收管理、药品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方面展开。全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等皆为提升方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近年来相关报道,总结医院药品管理现状如下:

(1)有些医院采购环节管理缺失,购进渠道不规范,入库把关不够严格,容易导致有质量问题的药品流入。

(2)在库药品养护过程中也极易出现问题。药品的有效期受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影响,一旦药库、药房不具备存放各类药品的条件或者不按药品的性质要求储存,就会缩短有效期,造成药品效价降低或有效期内变质,如有些医院要求阴凉库储存的药品较长时间放置在常温库,药品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3)药学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责任心不强,药品质量意识不够,药品质量管理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去实施,致使药房出现过效期药品等。

1.2方法

1.2.1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系统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因此,应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岗位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建立行之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既符合法律、又符合实际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药品采购人员管理制度》、《药品验收入库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退货药品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通过对这些制度的建立,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确保药学人员能在不同岗位根据各自职责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

1.2.2加强药品的采购管理

搞好采购工作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购进药品时要以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为准绳。必须从正规渠道组织货源,保证药品购进有章可循。要求供货单位提供加盖单位印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及质保协议和廉政协议;营销人员的法人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如果是进口药品,应提供进口药品注册证。新药的购进一般应遵循临床医师申请/所在科室主任签字/院药事委员会讨论通过/计划采购程序进行。

1.2.3把好药品的入库验收关

在保证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增强法制观念,药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入库验收时,应逐一检查、逐项登记,包括购入时间、品名、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数量、价格等,并且做到开箱验货,严格验收,进口药品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印章的进口药品检验合格报告书,有效防止假劣药品流入。

第14篇:远离药品虚假广告安全合理用药

远离药品虚假广告安全合理用药

记者站:曹海云报道

为积极创建学习型新村,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朋友安全用药意识,让老百姓能够安全合理的使用药品,正值9月“药品安全月”,平谷镇东寺渠村在老年活动站开展了“远离药品虚假广告,安全合理用药”主题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市药监局平谷分局副局长白金禄、保化科科长张雪艳、医药器械科科长马玉芹等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白金禄局长告诉村民们:看病要到正规医院,买药要到合法药店,以免上当受骗;要正确识别药品广告,不要轻信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的宣传疗效肯定、承诺无效退款、退货的药品、保健食品的宣传;拒绝以义诊咨询、大型健康讲座、免费试用的街头宣传和集会宣传活动;到药店买药时,务必要看一下药店是否悬挂药监部门核发的《药品经营许可证》;买到药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药品生产日期和药品有效期,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适应症、服法用量和不良反应;购买保健品时,要仔细辨别保健品特有的标识。通过白局长近两个多小时的讲解,使老百姓掌握了安全合理用药的方法,增长了辨别药品真假的能力。活动结束后,药监局的工作人员们向村民们发放了首都市民安全用药知识手册和小礼品。

时间:2011-9-5

第15篇: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专家咨询热线问答

(一)

1.问:硫酸沙丁胺醇喷雾剂一天用5~6次可以吗?

答:中国国家处方集规定成人缓解症状,或运动及接触过敏原之前,一次100~200μg;长期治疗,最大剂量一次200μg,一日4次。

2.问:高血压患者30年病史,口服施慧达一天一粒,血压保持很好。改服拜新同1粒/天,洛汀新半粒/天,血压低于90~60mmHg.可以再改服施慧达一天一粒吗?

答:可以。因为施慧达(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与拜新同(硝苯地平)作用类似的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药物。

3.问:睡眠不好,需要服用安定,安定和药酒可以同服吗? 答:不可以。

4.问:有颈椎不好可以服用葡立吗?

答:可以。葡立即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适用于全身所有部位骨关节炎的治疗和预防:包括膝关节、髋关节、脊柱、肩、手以及足关节等。如果患者是因为炎症而引起的“颈椎不好”,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如果不是,则不行,所以患者最好先请医生确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

5.问:老年皮肤瘙痒用什么药?

答:引起老年性瘙痒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系统性疾病、皮脂腺分泌机能减退及外界刺激因素影响等。如果经常性的出现皮肤瘙痒,建议患者先到医院请医生给予诊断。

6.问:怎么辨别药的真假?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三)变质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另外也可以通过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daodoc.com)将您的用药问题发给我们咨询。

“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

宣传活动启动舆情专报

一、报道情况综述

为进一步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引导青少年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意识,防止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促进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安全合理用药问题,国家药监局6月21日下发通知将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以“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6月24日,“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举行。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李继平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此事件引起中国政府网、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广播网等国内主流媒体以及《晶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深圳新闻网等当地媒体高度关注,深圳卫视更在其节目《深视新闻》中播出了该启动仪式。截至7月20日,经不完全统计,境内媒体已有相关报道近50篇。外媒关注则相对平静。综合来看,国内舆论主要以客观报道为主,多家媒体关注该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国家局网站、中国药学会网站、中国广播网、《医药经济报》、《深圳商报》、《晶报》等媒体报道了这次启动仪式上的相关活动内容及仪式开展情况;新华社、中国广播网、《深圳晚报》、深圳新闻网则着重关注李继平副局长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另外,人民网还报道介绍了“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在今年6月以及9月展开的具体安排。

二、报道观点摘要

国家局网站下发通知将与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2011年“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活动。 国家局网站报道“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6月24日举行。李继平副局长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中国药学会网站关注“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6月24日在深圳市举行,并称这是中国药学会继09年“安全用药家庭健康”和2010年“安全用药 关注农村”后,连续第三年承办国家局的全国性“安全用药”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新华社关注李继平副局长在“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青少年滥用管制药物事件日渐增多,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也带来了潜在的社会危害。

中国广播网引述李继平副局长的话指出,国家局及共青团中央希望通过开展“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的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防止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品,促进青少年形成科学、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并报道了启动仪式上的相关活动。

《医药经济报》综合报道了“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据悉,除李继平副局长出席启动仪式外,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广东省药监局副局长张京华、深圳市药监局局长蓝镇强等。

人民网关注国家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9月将走进中小学,并详细介绍了该宣传活动的具体安排。 《深圳晚报》关注“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及李继平副局长在启动仪式上的言论。

深圳新闻网以《青少年滥用管制药增多 无人吸毒列入学校考核》为题关注“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相关情况,并称,今年,国家局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将安全用药理念深入到青少年群体中,将通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播放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科教片和举办绘画作品征集等方式,向全国广大青少年宣传安全合理用药知识。

《深圳商报》关注青少年安全用药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并介绍了深圳解决青少年学生滥用成瘾性处方药的具体情况。

《晶报》报道“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在深圳启动,并简要介绍了启动仪式相关情况。

《南方都市报》以深圳市龙岗区为背景报道“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并简要介绍龙岗区管理青少年药品滥用实施的措施。

龙岗新闻网以《龙岗向21万中小学生宣传安全用药知识》为题报道本次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以及相关部门为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学生滥用成瘾性处方药的社会难题所开展的活动。

三、报道内容摘要

(一)相关机构网站:

国家药监局下发举办2011年“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活动的通知

国家局网站:国家药监局日前下发通知指出,近几年,青少年药物滥用现象日渐增多。为进一步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引导青少年提高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防止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促进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安全合理用药问题,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以“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

李继平副局长出席“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国家局网站: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6月24日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举行。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李继平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据悉,近年来,国家药监局紧紧围绕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中心工作,在不断探索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制假售假行为、净化药品市场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安全用药关注家庭”、“安全用药 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产生了较好社会反响,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今年,国家局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将安全用药的理念深入到青少年群体中,通过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播放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科教片和举办绘画作品征集等方式,向全国广大青少年宣传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

启动仪式上,相关领导向学生代表授予了“药学科普宣传志愿者”证书,播放了由国家局制作的“安全用药”科教片。此外,国家药监局还将联合共青团中央在今年9月,举办青少年“安全用药”原创绘画作品征集活动。

“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活动在深圳启动

中国药学会网站:由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中国药学会、深圳市药监局承办的“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6月24日在深圳市举行。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李继平,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少丽,广东省药监局副局长张京华,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国强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李继平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命运。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青少年滥用管制药物事件日渐增多,严重危害着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潜在的社会危害。国家局及共青团中央希望通过开展“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的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防止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品,促进青少年形成科学、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据悉,国家药监局还将联合共青团中央在今年9月,举办全国青少年“安全用药”原创绘画作品征集活动。中国药学会在活动中承担了活动策划、方案制定、沟通联络、组织实施、物料制作等项工作,这是学会继09年“安全用药 家庭健康”和2010年“安全用药 关注农村”后,连续第三年承办国家局的全国性“安全用药”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二)中央媒体:

“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活动启动

新华社:由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24日下午在深圳龙城初级中学举行。出席启动仪式的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李继平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青少年滥用管制药物事件日渐增多,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也带来了潜在的社会危害。

“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深圳启动

中国广播网: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6月24日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报告厅举行。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李继平出席了启动仪式。李继平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青少年滥用管制药物事件日渐增多,严重危害着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潜在的社会危害。国家局及共青团中央希望通过开展“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的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防止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品,促进青少年形成科学、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启动仪式上,领导向学生代表授予了“药学科普宣传”志愿者证书,播放了由国家局制作的“安全用药”科教片和深圳市药监局龙岗分局组织拍摄的警示教育片《青春的误区》。据悉,今年,国家药监局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将安全用药的理念深入到青少年群体中,将通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播放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科教片和举办绘画作品征集等方式,向全国广大青少年宣传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

“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 全国科普宣传活动启动

《医药经济报》:6月24日,国家药监局(SFDA)、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报告厅举行。SFDA副局长李继平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广东省药监局副局长张京华、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国强、深圳市药监局局长蓝镇强、龙岗区政府副区长曾稳高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命运。SFDA及共青团中央希望通过开展“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防止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品,促进青少年形成科学、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近年来,SFDA紧紧围绕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核心工作,在不断探索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制假售假行为、净化药品市场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安全用药关注家庭”、“安全用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产生了较好社会反响,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今年,SFDA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将安全用药的理念深入到青少年群体中,通过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播放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科教片和举办绘画作品征集等方式,向全国广大青少年宣传安全合理用药知识。

以深圳为例,为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学生滥用成瘾性处方药的社会难题,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深圳市药监局龙岗分局联合区教育局、龙岗广电中心、各街道和各中小学校开展了“药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全区160所公办中小学21万中小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参与到活动之中,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为了建立长效机制,深圳市药监局龙岗分局会同区教育局将“师生中无人吸毒和食用违禁药品”内容明确列入《龙岗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考核评比实施方案》。辖区各学校也陆续将违禁药品滥用防治列入《学校德育量化管理细则》。活动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和辖区群众的充分肯定。

启动仪式上,相关领导向学生代表授予“药学科普宣传志愿者”证书,播放了由SFDA制作的“安全用药”科教片。科教片语言通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符合青少年的兴趣及认知水平,即将发至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大中小学校。另据记者在会上获悉,SFDA还将联合共青团中央,在今年9月举办青少年“安全用药”原创绘画作品征集活动。

“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9月走进中小学

人民网:近几年,青少年药物滥用现象日渐增多。为进一步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引导青少年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意识,防止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促进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安全合理用药问题,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将联合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以“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活动将制作“安全合理用药”科教片;设计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材料;建“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专题网站,提供科教片、公益宣传片和科普宣传材料的下载。

各省(区、市)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将结合团队活动组织播放“安全合理用药”教片。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以“安全用药”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征集青少年原创优秀绘画作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展出。有条件的省(区、市)将通过海报、宣传单、网站等形式宣传安全合理用药知识,让安全合理用药观念走进青少年。6月下旬将“安全合理用药”科教片光盘发至各省(区、市),每省提供1000张。9至11月底各省(区、市)中小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利用课间、科技课、思想品德课或班、团队会等进行播放。9月初将绘画作品征集活动方案发至中小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9月至11月青少年根据通知要求进行创作。绘画作品征集委员会对绘画作品进行评选,并在活动专题网站公布优秀作品名单。

(三)地方媒体: 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

《深圳晚报》:“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6月24日在深圳市龙城初级中学举行。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李继平、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少丽、广东省药监局副局长张京华、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国强出席了仪式。李继平指出,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青少年不合理用药及滥用管制药品的行为日趋增多,严重危害着他们的身体健康,也为社会带来了潜在的危害,希望能通过宣传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防止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物,促进青少年形成科学、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青少年滥用管制药增多 无人吸毒列入学校考核

深圳新闻网: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6月24日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报告厅举行。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李继平出席了启动仪式。李继平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青少年滥用管制药物事件日渐增多,严重危害着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潜在的社会危害。国家局及共青团中央希望通过开展“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的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防止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品,促进青少年形成科学、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据悉,今年,国家局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将安全用药的理念深入到青少年群体中,将通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播放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科教片和举办绘画作品征集等方式,向全国广大青少年宣传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

青少年安全用药科普活动在深举行

《深圳商报》: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6月24日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报告厅举行。据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学生滥用成瘾性处方药的社会难题,深圳市药监局龙岗分局联合区教育局、龙岗广电中心、各街道和各中小学校开展了“药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全区160所公办中小学21万中小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参与到活动之中,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为了建立长效机制,深圳市药监局龙岗分局又会同区教育局将“师生中无人吸毒和食用违禁药品”内容明确列入了《龙岗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考核评比实施方案》。辖区各学校也陆续将违禁药品滥用防治列入了《学校德育量化管理细则》。活动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和辖区群众的充分肯定。

启动仪式上,嘉宾们向学生代表授予了“药学科普宣传”志愿者证书,播放了由国家局制作的“安全用药”科教片和深圳市药监局龙岗分局组织拍摄的警示教育片《青春的误区》。龙城初级中学的学生们还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全国科普宣传在深启动

《晶报》:由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6月24日在深圳启动,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省市药监部门的相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本次启动仪式在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报告厅启动。启动仪式上,相关领导向学生代表授予了“药学科普宣传”志愿者证书,播放了由国家药监局制作的“安全用药”科教片和深圳市药监局龙岗分局组织拍摄的警示教育片《青春的误区》。据悉,今年国家局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将通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举办活动,向全国广大青少年宣传安全合理用药知识。

龙岗举行青少年用药科普

《南方都市报》:由国家药监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安全用药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6月24日在龙岗启动,通过播放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科教片和举办绘画作品征集等,向青少年宣传安全合理用药。据悉,目前,龙岗区“师生中无人吸毒和食用违禁药品”内容明确列入了《龙岗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考核评比实施方案》。全区160所公办中小学21万中小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参与到“药品安全进校园”活动中。

龙岗向21万中小学生宣传安全用药知识

龙岗新闻网:“安全用药 关注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6月24日在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报告厅举行。近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学生滥用成瘾性处方药的社会难题,深圳市药监局龙岗分局联合区教育局、各街道和各中小学校开展了“药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全区160所公办中小学21万中小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参与到活动当中。为了建立长效机制,市药监局龙岗分局又会同区教育局将“师生中无人吸毒和食用违禁药品”内容明确列入了《龙岗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考核评比实施方案》,辖区各学校也陆续将违禁药品滥用防治列入了《学校德育量化管理细则》。活动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和辖区群众的充分肯定。据了解,今年,国家药监局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将安全用药的理念深入到青少年群体中,将通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播放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科教片和举办绘画作品征集等方式,向全国广大青少年宣传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

第16篇:用药安全

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

培训的组织管理:

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小组制订培训计划,科室指定培训导师(建议教学组长承担),科室护士长和培训师组织落实,规范化培训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培训质量。

培训总目标:

通过规范化培训,塑造粤北医院的护士形象,使护士形象礼仪规范,护士服务行为规范,护士专业知识扎实,护士服务技能更胜一筹,实现“以人为本服务卓越”的护理远景目标。

培训对象:

1 新毕业3年内的护士。

2 新来院工作的护士。

培训方法:

采用自学,集中培训和临床实践三种方法完成

实施方案:

分阶段进行,每半年为一个阶段,共6个阶段

第17篇:安全用药

浅谈老年人安全用药

要想治好病,不仅要对症下药,还要讲究科学的服药方法。药品本身固然重要,用药方法也不可忽视。错误用药方法不但不能发挥药效,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同样值得注意。老年人因体质等方面的变化,给药方法较年轻人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医务人员要对老年人等特殊患者讲清楚服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只有采取适当的给药方法才可能取得较好疗效,避免不良反应,也会得到患者的尊敬与信赖。

老年人因体质较差,以口服、静脉注射效果较好。肌肉、皮下注射比较容易操作,但因局部循环欠佳,药物释放缓慢,有时不易达到有效药量致使效果较差。当患者不能口服(如处于昏迷、呕吐状态)、药物不宜口服、争取时间进行抢救的情况下,可采用注射法。其好处是作用快、剂量准,以静脉注射作用最快。注射法缺点是使用不便,尤其静脉注射对制剂和操作的要求较严格,稍有不当,易生事故。老年人大都脾胃虚弱,一般较能耐受颗粒剂(即冲剂)或液体制剂,如口服液、糖浆、合剂等。口服最为简便、安全,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口服,避免注射法。

以下为老年人口服用药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准确掌握用药剂量。服药剂量(包括药水)要准确,既不能少,也不能多。用量不足,不仅治不好病,还会产生耐药性,给彻底治愈带来困难。超过规定用量又会引起中毒,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二、采取正确的服药姿势。口服药时应采取立位或坐位,这时食管处于垂直位,有利于药片下行入胃。如情况不允许,亦应坐直身体,吞下药片后约1分钟再躺下。若躺着服药或服后取卧位,会使有刺激性的药片粘于食管壁上,不易及时进入胃部,可导致食管炎甚至形成溃疡,还可因药物的吸收延缓而使药效降低,如强力霉素、盐酸四环素、氯化钾、硫酸亚铁、奎尼丁、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片剂。若服法不当时,均可引起食管损伤。

三、严格把握给药时间。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可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性,故同一药物在不同时间给药,其体内过程和药效可能不同。如不少患者上午血压较高,而晚上血压较低,服用降压药最好在早晨;而一些他汀类药物在晚上服药效果最好。有的药物可根据生物节律,选择给药时间。

四、服药宜用温开水。服用片剂或胶囊剂要用足量水送服,至少饮100 ml水。水量过少,药片易滞留在食管壁上,既刺激食管,又延误疗效。不可用牛奶、豆浆、茶水、咖啡、可乐等饮料送服,因为这些饮料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疗效。服药后亦不宜立即饮茶,尤其浓茶。老年人多喜欢饮茶,但茶水中含有大量鞣酸以及茶碱,可能与药物中的生物碱、蛋白质、重金属盐类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药物作用。最好服药后间隔2小时再饮茶或牛奶等。服乳酶生,忌用热水冲服;服润喉片、止咳糖浆后不要马上饮水。此外,有些药物要忌辛辣食物或不要与酒同服。有些药物不能一起服用如胃蛋白酶和碱性药物不能同服。有的食物等会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和作用。

五、不能压碎或打开胶囊服用的药物。有些药品是不可磨碎或分半的。除咀嚼片剂外,一般应该整个吞下,不要压碎或打开胶囊,否则可增加药物毒性或者影响血药浓度和药效,甚至发生危险。有报道,一护士为了便于老年人服药,将治疗心绞痛的缓释药片压碎给一位老妇服下,结果老人死于心脏病发作。

六、肠溶剂。肠溶剂不可嚼碎或磨粉,也不宜与抗酸药同时服用。服用抗酸药后,胃中pH值会上升,使得肠溶锭剂受破坏,在胃中崩解。一方面刺激胃,另一方面也失去原先设计的剂型。因此,开处方时,不要和抗酸药服用。如奥西康(奥美拉唑)肠溶片、潘妥洛克(泮妥拉唑)肠溶片、比沙可啶肠溶片、德巴金、达克普隆等。有的是为了减少刺激。比沙可啶、甲硝唑、多西环素、二氯芬酸钠肠衣颗粒等磨粉后,会破坏肠衣,易刺激胃。柳氮磺吡啶使用肠溶剂可减少胃肠道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所以也不可磨粉。有的为了避免失效。如阿撒可(美沙拉嗪)等肠衣锭,可确保其有效成分在回肠末端和结肠才释出,若磨粉后,效果可能会降低;洛赛克(奥美拉唑镁片剂)和兰索拉唑肠衣颗粒剂药品本身具酸不安定性,故制成肠衣颗粒,磨粉后破坏了肠衣,药品会受胃酸破坏而失效;达先(舍雷肽酶)、马来酸氟伏沙明等磨粉后药效会降低。

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病的增加,势必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关注并做好规范、合理的老年人给药方法,是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基础工作之一。

第18篇:用药教案

第八章 安全用药与健康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不可抗拒,人的一生几乎没有不得病的,或多或少,小病小灾在所难免。生病就意味着与药相伴,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对于促进人类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按照美国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的1/2200计算,我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50余万人。可见,安全用药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使用药物可以预防、诊断或治疗某种疾病,对此人们不会有什么疑问。但是,人们对\"是药三分毒\"的认识还很不够,也就是对用药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反应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致使因用药不当而出现的问题频频发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虽然生病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无知”,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正确的合理用药,储备好家庭常用药品,促使人们的健康,有更好的精力学习、工作。

一、药物的基本知识

(一)概述

1、定义 药物是指作用于机体用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分类

根据来源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三类。 天然药物:中草药(根类、根茎类、果实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果实类有山楂、西瓜皮、石榴皮、罗汉果、陈皮等。

合成药物:人工化学合成的药物。

目前,市面上可买到的药品成千上万,品种繁多。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很多药物都是人工合成的。人工合成药物已达10万多种。由此可见,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生命发展也是起着很大作用的!

人工合成药物根据作用可分类: 1.解热镇痛药2.安眠药3.抗生素4.镇静剂5.抗酸药6.止泻药等 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是指先确定对某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蛋白质,然后将控制该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基因取出来,经过一系列基因操作,最后将该基因放入可以大量生产的受体细胞中去(包括细菌、酵母菌、动物或动物细胞、植物或植物细胞),在受体细胞不断繁殖,大规模生产具有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蛋白质,即基因疫苗或药物。

自DNA重组技术于1972年诞生以来,作为现代生物技术核心的基因工程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1982年美国Lilly公司首先将重组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的诞生。迄今为止,已有5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近千种处于研发状态,形成一个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红细胞生成素,胰岛素,α-干优素,乙肝疫苗,生长激素等。

根据法律药物可分为:处方药物和非处方药物两类。

处方药物是指那些考虑到医疗安全只能在医疗监护下使用的药物,必须由执业医师出具书面处方,譬如抗生素类、止痛药、安眠药等。 非处方药物指那些不用医疗监护即具相当安全性的药物,可在无处方的情况下由药店直接出售(可自行判断、购买及使用的药品)。譬如感冒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等。在美国又将非处方药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品(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OTC已成为全球通用的俗称。

怎样识别非处方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规定: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OTC)。

非处方药分甲类和乙类,其标识是什么?

非处方药根据其安全性分为甲类和乙类。将安全性更高的一些药 品划为乙类,可在药店出售,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销售,甲类的OTC标识是红色,乙类为绿色。

3、药物命名 每一个专卖药至少有3个名称:化学名称、普通名称(通用名,非专卖药)和商品名称(专利或商标药)。

药物的化学名称描述药物的原子或分子结构。化学名称除用于一些简单无机药物如碳酸钠外,很少用于一般药物,虽然它能够精确地反映药物的化学结构,但实际上采用化学名称是非常复杂和麻烦。

通用名:中国药典委员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 商品名:制药企业为保护自己所开发产品的生产权和市场占有权而使用的名称。 正规的药品说明书都有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英文名、化学名(其中非处方药无化学名)。使用者一般只要能清楚药品的正名即通用名,就能避免重复用药。因为一种药只有一个通用名(即国家规定的法定名),不像商品名有若干个。

4、药物剂型 常用药物剂型依据给药的不同途径可有四种: (1)内服药:包括片剂、丸剂、散剂、胶囊、溶液、酊剂和合剂等。 (2)注射药:包括水溶液、混悬液、油剂、结晶等。 (3)外用药:包括软膏、搽剂、酊剂、洗剂、栓剂等。 (4)新型制药:如粘贴敷片、胰岛素、植入慢溶药片等。

(二)药物作用

1、治疗作用 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清除原发致病因子的治疗称为对因治疗,如肺炎病人用青霉素以杀灭肺炎球菌。用以改善疾病症状的治疗称为对症治疗。如感冒发烧病人服用退烧药以将体温恢复正常。

一般情况下,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更为重要,但在紧急情况下,对症治疗的重要性不亚于对因治疗,如休克、惊厥等情况下,需要立即给予对症治疗,以防病情恶化,为对因治疗争取时间。有些对症治疗还可以延缓病程进展,降低远期病死率,如抗高血压药的降压作用等。

2、不良反应 治疗时不希望出现的药物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称为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少数较严重且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称为药源性疾病。主要包括:(1)副作用 (2)毒性反应(3)过敏反应(4)后遗效应(5)继发反应(6)致畸、致癌、致突变,称为“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反应。

哪些人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一般认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患有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服用某些药物还可能影响胎儿、乳儿的健康。

(1)副作用:也叫副反应,药物在治疗量(正常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这些作用本来也是其药理作用的一部分。 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

再如抗组胺药物(抗过敏反应)可减轻鼻塞、流泪、打喷嚏等症状,但多数抗组胺药可影响神经系统,故可同时导致嗜睡,神志不清、视物模糊、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较严重时就要停药或换其他药。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如心理用药)一般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仔细注意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疗效、副作用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那么如何判断药物的作用是副作用还是治疗作用呢?就是要根据用药目的来判定。如抗组胺药物是市售催眠药的一种常用的活性成分,当药物用于这个目的时,它的催眠作用就成为一种有益的治疗作用,而不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不良反应(副作用)。

(2)毒性反应:也叫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药物引起身体较重的功能紊乱或组织病理变化)。毒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危害较大。

一般认为,那些药理作用较强,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容易引起毒性反应。此外,肝、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儿童易发生毒性反应。少数人对药物的作用敏感,或者自身的肝、肾功能等不正常,在常规治疗剂量范围就能出现别人过量用药时才出现的症状。 (3)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是指已被致敏的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一种异常的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药品对于人是一种外来的“异物”,人的身体生来就有一种对“外来异物”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本来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但是这种反应如果超出一定的限制,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过敏反应是人体对药物一种超出限度的反应,它本质上属于一类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无关,不易预知。常见的过敏反应有药物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严重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几秒钟、闪电式)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品或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人有无用药过敏史,并需做过敏试验,对该药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阳性者应禁用。

(4)后遗效应:又称后遗作用,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此效应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如睡前服用某些催眠药,翌日晨表现为嗜睡、精神不振等短暂的宿醉现象。

(5)继发反应:是指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体内的敏感菌被抑制或杀灭,不敏感菌则大量繁殖生长,导致菌群失调引起新的感染,称为二重感染,即属于继发反应。

3、药物的相互作用

即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它们可能发生协同或拮抗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所以说合用药时可以增强或削弱疗效,也可以增加或减少不良反应。

一般情况下,口服抗生素药、抗凝药、降糖药、抗癫痫药、抗心率失常药、强心苷和抗过敏药等。比较容易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观察,甚至检测血药浓度,防止或避免不良反应。

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与同时用药的多寡有关,据估计,同时使用5种左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约为3%~5%,同时使用10~20种药物约为20%。另外身体代偿能力、肝肾功能也能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还有急性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新生儿都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发生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间,所以说用药一般要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4、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用药可以达到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目的,但应注意用药的两个目标,那就是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药三分毒,因此安全性是相对的。安全性越大即有效剂量和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剂量之间范围越宽,药物的适用性越大。如果一个药物的常用量同时也是中毒剂量,医生们除了为救命别无选择不得不用外,一般不会使用这类药物。

最好的药物应该既有效并在多数治疗情况下有是安全的。青霉素就是这样一种药物,除少数人过敏外,实际上是无毒的,大剂量应用也是如此。所以一般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药物,确保安全用药。

是不是OTC药就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总体来说不良反应较少,比较轻,但不是绝 对的。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时甚至能引起死亡,所以非处方也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

因此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存在着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即能治疗疾病,又能达到用药的安全性,(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因此要做到合理用药,才能有宜于健康。

二、合理用药

(一)概念

合理用药是指以当代系统的医学、药学、管理学知识,明智地使用药物,以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综合目标。为了保证合理用药,医、药、护、技、管理者、病人或其他监护人员要在职责范围内参与用药流程,并形成完整的用药系统。

1985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国际合理用药会议,专家提出了合理用药的具体要求:对症开药,供药适时,价格低廉,配药准确,以及剂量、用药间隔和时间均正确无误,药品必须有效,质量合格,安全无害。

1987年WHO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 (1)处方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日数服用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二)合理用药的原则

合理用药的含义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怎样才算合理用药现尚缺一具体标准,对某一疾病也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按照合理用药的定义以及WHO对合理用药提出的标准,以下几条原则可供临床用药及自我用药的参考。

1、明确诊断 选药不仅要针对适应证还要排除禁忌证。 首先应当确诊自己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自我感觉或某一个症状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2、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 尽量少用所谓的“撒网疗法”,即多种药物合用以防漏诊或误诊,这样不仅浪费而且容易发生相互作用。

尽量少联合用药。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加作用,使疗效提高;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减作用,使疗效减低,或毒性增加。因此,家庭用药最好使用单一品种,即便有需要两种药联合使用也就足够了。

使用药物要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证、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比如止痛药就有许多种类,对于一般感冒、头痛、关节痛、神经性疼痛以及妇女的经期腹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种;对于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选用颠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种。但如果将前一类止痛药用于治疗腹痛,不但无效,反而有害。反之,用后一类药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期腹痛同样无效。

3、了解并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 用药必须个体化,不能单纯公式化。防止滥用药物。什么叫滥用药物?滥用药就是不管病情、用药对象(老人、儿童、成年人)、药物性能而任意使用药物。这种做法轻者无效,延长治疗时间;重者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导致死亡。

4、祛邪扶正并举 在采用对因治疗的同时要采用对症支持疗法。这在细菌感染及癌肿化学治疗中尤其不应忽视。

5、对病人始终负责 开出处方仅是治疗的开始,必需严密观察病情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要认真分析每一病例的成功及失败的关键因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使用药技术更趋合理化。

(三)不合理用药危及健康

说到健康,首先让我们来理解健康的真正涵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健康 (Health) 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的虚弱现象。人类科学发展到今天,维持健康不是什么难题,延缓甚至部分逆转衰老也已经不再是梦想,关键看你的观念和对知识的把握。多数人习惯于有病找医生,预防疾病和投资健康的习惯没有养成,防患于未然的觉悟很低。特别在中国,中年以前卖命赚钱,中年以后用卖命赚来的钱买命的现象较为严重。

希尔.拿破仑有句名言:吃的正确、玩的正确、思想正确、睡的正确,可以省下看医生的时间和金钱!

无知是健康的第一杀手!:一个年轻人因发烧住院,医生发现哪怕是最强力、最新型的抗生素对他都无效,都无法遏制他的病情,最后患者死亡。后续检查表明,他由于担心单位食堂不干净,每餐后必吃两粒抗生素,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耐药菌,这是其死亡的罪魁祸首,这些细 菌面对现有抗生素都已无敌。显然,这场悲剧是吃药吃出来的。

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健康的主要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警示,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的第四号杀手,调查显示全球1/3的人死亡原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用药不当主要表现在:单次用药剂量过大,用药品种过多,造成重复用药;慢性疾病长期用药;擅自用药或停药。

据统计,我国有残疾人6000万,听力残疾占三分之一,其中60%至80%为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中毒所致。我国不合理用药相当严重,而且形式多样,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在北京、武汉、重庆、广州的26家医院调查了儿童水样腹泻的药物治疗,用药合理的只有5.4%;肺炎的药物治疗,处理适当的也只有12.3%。用药品种最多、最不合理的首推抗生素。我国呼吸疾病患者主要死于肺部感染,但治疗肺部感染的主要药物抗生素使用合理的不到50%。

自家“药匣子”危及健康

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遇到头疼脑热,为了图省事,都是去药店买药自行解决并家庭储备。孰不知,这样的自我行为实为滥用药物。

民众用药调查显示家庭用药存在六个误区: 误区之一:家庭储备药品越多越安全。

“花怕霜打人怕病”,在这样的心理背景和就医费用日益昂贵的现实背景下,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家储备一些药品,品种、数量多多益善。药学专家、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指出,备药越多,因变质失效而承担的经济和安全风险会越大。建议居民用药最好随用随买。

误区之二:只要对症,用药不必因人而异。 调查发现,很多父母会拿成人用的药品给孩子服用,以为只要对症就能治病。殊不知,有些抗生素对骨骼发育会产生抑制作用,成人可用,但孩子万万吃不得。专家提醒,家庭用药要遵医嘱,不可想当然用药。

误区之三:药越贵越好,剂量越大病好得越快。

或许是因为医保报销的缘故,接受调查者一半以上承认看病时希望用药越贵越好,开的剂量越多越好,似乎这样病才会好得快、才安全。上海市药监局卢湾分局经重岗局长说:“最昂贵的药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安全、合理地用药才是最经济的。”对此,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提醒:能吃药的别打针,能打针的别输液,能用小剂量的莫用大剂量。

误区之四:家庭储备药不定时清理,药品的储存与质量关系不大。 调查表明,在上海有近9成的家庭未曾清理过备用药品,7成以上的人未注意过家用药品是否要避光、低温保存。内科医生刘敏介绍说:“长期服用高温下软化的降血压药片会产生副作用”。

误区之五:服用过期药品对健康损害不大,吃总比不吃好。 调查表明,23.4%的民众服药时从未注意查看有效期。“吃了失效药自己还不知道,这会贻误治病的时机,甚至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说,近来年,上海的不良反应报告案例中有相当一部份是服用过期药品引起的。

误区之六:互为配伍禁忌的药品同时服用、随意增减服药剂量。 要正确地认识药物、选择药物、使用药物,树立科学的用药观念,才能真正做到明明白白用药,健健康康生活。

三、家庭储备药 家庭贮备常用药品是为了使一些小毛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尽早控制,或至少能在去医院前作些临时处理。但要注意:对自己不能确诊或症状较重、变化较大的疾病,不能擅自用药,尤其是小儿生病时,常常发病急,变化大,小儿自己也难以言表,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对成年人突发的各种病痛,老年人原有慢性病的突然变化,也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一)家庭如何储备常用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许多家庭都会设立小药箱,储备一些常用药,遇上小病小伤自我用药,既方便及时,又经济实惠。然而,如果不注意科学合理地保存药品,就可能在打开药箱找药时遍寻不着,或发现一些药品过期、变质,或因弄丢说明书,无法用药。因此,想真正发挥小药箱的功用,以下8招药品保存方法不可不知。

1.存放的药品要有标签(原封不动):药品最好保留原包装,这样便于识别,便于掌握用法、用量。如果不方便使用原包装,最好选用干净的小瓶盛装,将药物的名称、服法、剂量等清楚地写在胶布上,然后贴在包装瓶上。用剩的药如不想保存,应在丢弃前把药物从包装中倒出,防止他人误食误用。

2.建药品档案(建一张药品明细表):建一张药品明确卡,将药品分门别类。一般分内服、外用两大类;再按药品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失效期等制成表单,一旦需要即可查表,能起到方便、安全用药的作用。 最好把药品说明书保存好,按药品说明书使用。不要忽视药品包装上的注意事项。衡量使用某个药物时,不能仅看它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对非专业的家庭成员来说,其注意事项则更显得重要,它是安全有效用药的保证。

3.避光:西药大部分是化学制剂,而阳光能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药物,见光后会变色,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毒的物质。因此,储存药物要注意避光。

4.密封:空气中的氧气使药物氧化变质。所以无论是内服药还是外用药,用后一定要盖紧瓶盖,以防药物氧化变质失效。

5.干燥(防潮):有些药物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水解失效。如:干酵母、VB1片、复方甘草片等,最好此类药物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用后塞紧瓶盖。

6.阴凉(控温):药物的化学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因此,药品应放在家中最阴凉处,避免变质。

7.定期检查药品的失效期: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或变质,一般为3-6个月检查一次。如储备药品出现以下情况,则不能再用:片剂产生松散、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或开裂;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开裂;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眼药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变色或油层析出等。均应及时处理及更换。 药品的有效期如何识别?

有效期是指药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其含义为药品在一定贮存条件 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按年月顺序,一般可用有效期至某年某月,如有效期至2003年6月,说明该药品到2003年7月1日即开始失效。《药品管理法》还规定,在药品的包装盒或说明书上都应标明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进口药品也必须按上述表示方法用中文写明,便于大众阅读。

8.存放和保管要合理妥当:内服、外用以及急救药品最好分开存放,以保证药效和安全使用。药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让儿童和精神异常的病人拿到,以免其偷服、误服而发生中毒。家庭用的消毒灭蚊、灭蟑类药品,决不能同家庭储备的药品混放,以免发生意外。

(二)家庭储备药选用注意事项

1、药物品种的选择要适应家庭成员的需要:家庭自备药物的目的是应付急需和治疗一些常见的小伤小病,因此,选择药物品种宜有的放矢,不宜盲目求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良好,没有经常发病者,平时准备一些治疗感冒和外伤的药品即可。

3、家庭成员中有常患某种疾病者,就应特意储备防治该病的药品。比如家中有患冠心病心绞痛的老人,应常备有硝酸甘油等缓解心绞痛的药物;有患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应常备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等解痉平喘的药物。

4、家中有小孩,因为儿童容易发生感冒、咳嗽、消化功能紊乱、外伤等情况,所以家中备有常用的感冒口服液、小儿止咳糖浆、消食片等适合儿童服用的药物,以及酒精、止血纱布、创可贴等外伤应急药品都是很有必要的。

5、选择适合家庭使用和保存的药物剂型:大多数家庭缺乏专门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所以家庭储备药应该首先选择给药方法简便的剂型,比如适合口服、含服、喷雾以及局部外用的药品,尽量不选用或者少选用供注射用的针剂。另外,不少医院的自制药物,密封条件欠佳,因此不宜作为家庭储备药物。

6、防止药物过敏。凡是过敏体质者,或过去曾有药物过敏史者,服用药物都应格外小心,尤其是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解热镇痛类等。同时还应该注意,以往对某种药有明确过敏史者应禁止再次使用。

(三)家庭储备的常用药品

购买药品一定要到正规药店去买药。正规药店的门口有一个绿色的十字字符。小药店和部分不正规药店出售的药品有很多是只有出厂日期,没有过期日期,在选购的时候要提高警惕。另外注意作用相同的某一类药物只须备1-2种,不要求多求全。 1.内服药:

① 感冒类药:如感冒清、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新康泰克、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等。

为什么老人和小儿应慎用感冒通?

感冒通是常用的抗感冒药,但其不良反应多,最常见的如胃肠部不适、烧灼感、反酸、纳差、恶心等。神经系统反应有头痛、眩晕、嗜睡、兴奋等,最严重的是肾脏出血。由于小儿机体发育未完全,肝肾代偿能力不足,应用本品的风险远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的肝肾代偿能力也低,风险也大,故老人小儿均应慎用感冒通。

② 解热止痛药:一般以疗效确切、毒性低、价格较便宜的药物(1)阿司匹林及其复方制剂为首选药,(2)次之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复方制剂等。解热应用不超过3天,镇痛应用不超过5天;(3)儿科用药最好仅限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复方制剂;(4)妊娠妇女应慎用解热镇痛药,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5)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的一些复方制剂如去痛片、APC最好不用,该药已趋于淘汰。

③抗菌素:最好不要储备。如复方新诺明、氟哌酸、乙酰螺旋霉素等。 ④ 消化不良药:如多酶片、消食片、复合维生素B、吗丁啉等。 ⑤胃肠解痉药:如654-2片、颠茄片等。

⑥镇咳祛痰平喘药:如咳必清、必嗽平、咳快好、舒喘灵、复方甘草溶液等。 复方甘草溶液为什么既能止咳又能祛痰?

复方甘草合剂的组成为:甘草流浸膏、愈创木酚甘油醚、复方樟脑酊、甘油等。其中甘草流浸膏为保护性祛痰剂,愈创木酚甘油醚为恶心性祛痰剂,复方樟脑酊中因含阿片酊,故有止咳作用。以上诸成分组成合剂,故既能止咳又能祛痰,临床用于镇咳祛痰。

复方甘草溶液不能向哪些病人推荐使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胃炎、消化性溃疡、孕妇、哺乳期妇女应甚用。

(1)不应向高血压病人推荐:因为此药中的甘草流浸膏有水钠潴留的作用,若与复方降压片合用,反而会引起血压的升高,故已服用了复方降压片的病人不宜选用复方甘草溶液。

(2)不应向糖尿病病人推荐:因为甘草中含有甘草酸,水解后有糖皮质激素作用,会导致血糖升高。

(3)不应向心脏病病人推荐:因为此药中的甘草能促进钾排泄,使血液中的钾浓度降低,导致心脏对地高辛敏感性上升而引起中毒,故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而应用地高辛时,应禁用复方甘草溶液。 (4)不应向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人推荐:因为甘草有糖皮质激素作用,能增加胃液分泌,降低胃粘膜保护和修复作用。

(5)不应向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推荐,因为此药中含有阿片,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⑦抗过敏药:如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等。

⑧ 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麻仁丸、三黄片、芦荟胶囊等。 ⑨镇静催眠药:如安定、舒乐安定、佳乐定等。 ⑩解暑药: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2.家庭成员中慢性病患者的一些常备药品和一些急救用药: 如高血压用药: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维生素C等 糖尿病用药:二甲双胍、达美康、胰岛素等 冠心病用药: 硝酸甘油和冠心保健药盒(5种) 关节炎经常发作:炎痛喜康、布洛芬、舒筋活血片 痛经:益母草片或膏、元胡止痛片等

3.外用药:

①外用止痛药:如伤湿止痛膏、关节镇痛膏、麝香追风膏、红花油等。 ②外用消炎消毒药:如酒精、紫药水、红药水、碘酒、高锰酸钾、创可贴等。

③ 其他类:风油精、清凉油、消毒药棉、纱布胶布等。

4、医疗用品:体温表、小剪刀、镊子、小刀、消毒棉签、一次性注射器、血压计、听诊器、量杯、止血带、热水袋、冰袋等,妥善保存。

思考题:

1、怎样准确阅读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指导怎样用药的根据之一,具有法律效力。用药前准确阅读和理解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前提。

首先应了解药品的名称。正规的药品说明书都有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英文名、化学名(其中非处方药无化学名)。使用者一般只要能清楚药品的正名即通用名,就能避免重复用药。因为一种药只有一个通用名(即国家规定的法定名),不像商品名有若干个。其中适应证一栏,对于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能够自我判断自己的疾病是否与适应证相符、对症下药,可在药师的帮助下选择购买。

其次,要了解药物的用法,如饭前、饭后、睡前服用,一天一次或三次,是口服、外用还是注射都必须仔细看清楚。

第三,注意药物的用量,必须按说明书的规定应用。一般说明书用量都为成人剂量,老人、小孩必须准确折算后再服用。

特别重要的是,在阅读说明书时,对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要重视。如有不明之处,应向药师或医师咨询。

2、应用抗感冒非处方药西药时如何根据症状选择应用?

(1)感冒热度虽不高,但有明显的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全身酸痛的症状时,应选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2)感冒初起,鼻塞、咽干、咽痛、流涕、喷嚏、流泪等可选用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

(3)畏寒、发烧、头痛初起,伴有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痛可选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贝诺酚等。

(4)感冒症状重:头痛、发热、流涕、鼻塞、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可选用快克(复方氨基酚烷胺胶囊),新速效感冒胶囊、力克舒、康必得、银得菲、日夜百服宁、达诺等。

3、服感冒药为什么不能饮酒? 感冒药种类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感冒药主要含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此类感冒药能缓解感冒时的头痛、发热等症状。但服这类药时不宜饮酒,因为酒中乙醇进入人体后,可使谷胱甘肽迅速减少,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一些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而转向与肝、肾细胞结合,从而造成肝、肾组织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肝坏死。另外,乙醇还会增加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溃疡。

第19篇:大班安全教育教案:安全用药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安全用药

活动目标:

1、知道药是治病的,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

2、通过在小医院的情境中互相讨论,师生经验分享。知道生不同的病要吃不同的药,不可以乱吃药。

3、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收集一些常见的药品:创口贴、含片、板蓝根、感冒药、退烧药、眼药水等。白大褂、听震器 活动过程:

一、创设医院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的兴趣。

1、通过语言,引出话题。

师:“大森林里有小动物生病了,于是它们建造了一家小医院,也买来了许多的药,可是没有小动物知道这些药该怎么用,因为没有医生,森林医院需要一个小医生。你们愿意去帮助它们吗?”

2、考核医生。

师:“我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知道这些药可以治什么病,谁能对症下药,谁就可以给小动物当医生。”

二、通过讨论,经验分享,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知道生不同的病要吃不同的药,不可以乱吃药。

出示红药水、创口贴:这个红红的水有什么用?这个胶布又有什么用呢?出示眼药水:这个小小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有什么用?

可以教幼儿认读药品包装上的名字。

三、知识竞答,帮助幼儿丰富有观的经验。

由教师出关于药品的是非题目,幼儿以举手表示“对”“错”

如:咳嗽应该吃退烧药。眼药水可以解除疲劳。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药。

四、讨论:乱吃药会怎么样?

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白:如果生病乱吃药,病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没病吃药,反而要生病。最好的方法是对症下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要是不知道生的什么病,应该到医院找医生看。

五、小医院游戏。出示白大褂、听诊器:玩游戏

师:“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医生,其他小朋友当病人,看小医生开的药对不对。

第20篇:中班健康《安全用药》教案

中班健康《安全用药》教案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药物品种越来越多,药物中毒、滥用药物的现象也越发严重。中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急于想去探索与体验,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安全。春天的到来,天气一会热,一会冷,很多小朋友感冒生病时会把药带到幼儿园让老师给他吃,有些幼儿看见看看我们的小药箱里放着五颜六色形态不一的药品,觉得别人吃药很好玩,回家叫妈妈也往幼儿园给他带药,针对这一情况,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一些药品的常识和吃药的安全,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幼儿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所以设计了《安全用药》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安全用药的教育,使幼儿从小具有一定的用药知识,关注安全用药,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影响身边的人。

1、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以乱吃药。

2、通过在小医院的情境中互相讨论,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知道生不同的病要吃不同的药,不可以乱吃药。

4、知道药是治病的,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

收集一些常见的药品:创口贴、含片、板蓝根、感冒药、退烧药、眼药水等。白大褂、听诊器。

1、重点:知道用药常识。

2、难点:设计小药箱。

1、通过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大森林里的小松鼠生病了肚子疼的厉害,于是它到森林小医院想找象医生看一看,可是象医生去给小鹿输液了没在家,请小猴子给它看门,小猴子看着小松鼠难受的样子,便从药柜里拿了一盒药说上次我感冒时象医生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你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

提问:

小松鼠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幼:不能,因为吃药必须让大人看着。

幼:因为小猴子是感冒,小松鼠是肚子不舒服

幼:吃下去会中毒的。

你自己在家生病了能随便找药吃吗,应该怎么做?

幼:不能,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幼:叫自己认识的邻居带着去医院。

幼:打 120。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

2、认识几种常见的药品,并能对症下药。知道生不同的病要吃不同的药,不可以乱吃药。

出示红药水、创口贴:这个红红的水有什么用?这个胶布又有什么用呢?

出示眼药水:这个小小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呀?有什么用?

3、知识竞答,帮助幼儿丰富有观的经验。

由教师出关于药品的是非题目,幼儿以举手表示“对”“错”

如:咳嗽应该吃退烧药。眼药水可以解除疲劳。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药。

4、幼儿共同讨论:乱吃药会怎么样?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

要听医生的话。

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白不同的病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生病乱吃药,病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没病吃药,反而要生病。最好的方法是对症下药,生什么病吃什么药。要是不知道生的什么病,应该到医院找医生看。

1、观看图片,帮助幼儿丰富有观的经验。

教师出示关于药品的是非图片,幼儿以举手表示“对”“错”

如:咳嗽应该吃退烧药。眼药水可以解除疲劳。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药。

2、情景表演游戏《小医院》。出示白大褂、听诊器:玩游戏

现在一起到我们班“爱心小医院”请小朋友们分别来当医生和病人,看小医生开的药对不对,看谁能当个合格的小医生。

设计家庭小药箱:重点强调实用、准备及时,不求多;突出小药箱的实用性。

《药品与用药安全教案模板.doc》
药品与用药安全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