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中地理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具体措施: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2、认真写好教案。

3、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4、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5、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6、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7、注意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8、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

9、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10、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推荐第2篇:八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1.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推荐第3篇:初中地理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课题:

第九单元 主讲教师: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目的:

让学生们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使其理解并学会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各方面特点;对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教育,让他们对世界其他国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鼓励同学们学习国外积极先进的观念和科研成果将来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 教材分析:

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黑板(板书、板画);

(最好能运用投影或者网络找一些相关图片,使学生们直观了解澳大利亚。) 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如位置、面积、人口等。

难点是记忆澳大利亚主要城市的分布及其基本职能。 引言: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前往澳大利亚这个美丽的国度,去看看那里究竟有什么特别吸引人们的地方。在出发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澳大利亚用英文怎么说又怎么拼写呢?

学生:A-u-s-t-r-a-l-i-a——Australia 教师:这位同学拼写的非常正确!(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用英文字母组成的澳大利亚动物简笔画,吸引同学们的注意)Australia这个单词在拉丁文中是南方大陆的意思,17世纪中叶欧洲人发现这里的时候以为它是一块通往南极的大陆,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由此可见澳大利亚位于地球的哪里呢? 学生:南半球。

教师:很好,相信大家对于澳大利亚都有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当提到澳大利亚的时候同学们脑海中首先呈现的是什么呢? 学生:迷人的海滩、

神奇的大堡礁、独特的野生动物······

教师:不错,现在老师就给大家一点儿时间回想一下,你们所知道的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有什么!一会儿我们请几位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在黑板上画出澳大利亚几种特有动物的简笔画)好,有哪位同学想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澳大利亚独特动物? 学生:考拉、袋鼠、蜥蜴、鸭嘴兽······ 教师:非常好!看来大家对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都很了解。

第五课

澳大利亚

1 现在黑板上有三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大家找到它们了吗?在最前面的这个貌似鸵鸟的动物叫“鸸鹋”,它的确属于鸵鸟类,不能飞,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鸟。接下来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袋鼠,袋鼠属于哺乳动物中的有袋类,大家知道袋鼠的英文名字叫什么吗? 同学:Kangaroo!

教师:那大家知道它为什么叫Kangaroo吗?据说在1770年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最先发现这片大陆的时候,看到这种蹦蹦跳跳、肚子上长口袋的动物觉得很惊奇!但是由于当时语言不通,他只能比划着询问当地的土著居民那是什么,土著居民就冲他喊”Kangaroo”于是袋鼠就这么被命名了,其实,“Kangaroo”在土著语里是“不知道”的意思。大家说这是不是又为这种可爱的动物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呢!前面两种动物被同时标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因为这它们只会前进不会退步,这也表明了澳大利亚人对对他们国家的期望。但与其他许多国家不同的是这两种印在国徽上的动物数量非常多,所以在他们的国家是可以被射杀和食用的,大家想想其实咱们国家的国徽上也有可以食用的东西哦!(麦穗)最后这个动物就是考拉了,他也被叫做树袋熊,因为它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树上完成的,和袋鼠一样它属于有袋类,不过它的袋子开口在身体的侧面的,考拉是一种性情温顺、憨态可掬的动物,但同时也因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濒临灭绝。下面,我们就跟随这几种奇特的动物进一步的了解澳大利亚!首先看它的概况。

(利用多媒体或者板画,向同学们展示澳大利亚板图)

一、概况

(一)澳大利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最大的岛屿,也是单一国家的大陆。它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组成。

(二)这里最初只有30万原始土著居民。1788年1月26号第一批英国移民抵澳,从此1月26日就被定为他们的国庆节。现在,77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仅有2030万人口,人口密度为没平方千米2人。

(三)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矿产生产国和出口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同时它的农牧业也很发达,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牛肉出口国,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知道吗?澳大利亚人均拥有羊的数量是9—10只。

二、主要的城市

(指着的图)从这幅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由西澳、南澳、北领地、昆士兰、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这六个州组成。比较重要的几个大城市已经被老师标记出来了,图上(从上到下)A、B、C、D代表的城市中,包括堪培拉、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现在,老师希望你们能够通过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课前的预习告诉我,A、B、C、D四点分别代表哪个城市。(与同学互动) 学生:A布里斯班,B悉尼,C堪培拉,D墨尔本。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课前都认真的预习过我们的课本。接下来,我们就逐个了解一下这几个城市。

(一)堪培拉:它是澳大利亚的首都,被称为花园城市,但是澳大利亚人并不喜欢住在这里,因为它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过于严肃,反而吸引了不少新移民在此居住。

(二)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现代都市,拥有400万人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里的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吧!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历时14年耗资5000万英镑(即1亿2百万澳元,4亿9千万人民币)我国也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这里举办过演唱会,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宋祖英)

(三)墨尔本:是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公园绿地面积占到了全市的四分 2 之一。而且每年都会举行一些体育赛事,比如澳网,F1的澳大利亚站比赛以及墨尔本杯赛马等。

(四)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城市,因为这里有考拉保护区因此被称为考拉之都。这里向南75公里处有世界数一数二的疗养基地——黄金海岸,它全长70公里,有35个冲浪海滩。

三、居民

刚才已经跟同学们提过这里有2030万的人口,这其中95%以上都是白人,即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土著居民仅占1.5%,华人华侨有40万人。这就说明这里是一个多人种的国家。看过《澳洲乱世情》这部电影的同学一定记得其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英国女人、一个在澳出生的英移民后裔、一个土著居民、土著人和白人的孩子以及一个中国人一起在猴面包树下聚餐。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有史以来的杂居生活方式。

四、居民生活方式

说到生活方式,不得不提澳洲人的安逸和悠然自得。在澳大利亚,出了中国商铺外,其他店面的营业时间都是在上午11点到下午5点之间,而其银行、邮局周末都不营业。每周星期三发工资所以星期四是他们的购物日,这天商场通常会相应延长营业时间。

总结:

通过以上学习的这些,我们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知道它是一块很早以前就和其他大陆分离的岛屿,自然环境单一,因此演化速度缓慢,少有外界物种的干扰,从而保留了一些奇特的原始动物。还了解了这里的大型城市主要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整个国家都在这些城市的带动下迅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移民纷纷在这里投资,居住,同时这里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留学国家。希望同学们以后都有机会去澳大利亚,不论去旅游还是深造,都能利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国家。

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课下大家再学习一下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澳洲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也可以看一下《澳洲乱世情》这部电影,它是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宣传澳大利亚而拍摄的,启用的都是本土的著名影星来讲述澳洲的一段历史,这部影片的原名就叫做“Australia”好,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推荐第4篇:初中地理教案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二)教学难点

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同学们:长城、日本富士山、喜马拉雅山脉在哪里?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讲授新课)

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6-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 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S)~北纬80度(N)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E)~西经170度(W)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应该明白,当谈及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我们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老师刚才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现在请你们来分析一下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通过读地图6-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1)读图6-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西经9度(W)~东经66度(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课堂总结)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知识导入)

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 (讲授新知识)

板书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板书 2.时区及换算

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 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172.5°E~172.5°W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阅读 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4.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板书 3.北京时间

讲述 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 板书 4.国际日期变更线

讲述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课堂总结)

本节学习世界时区的知识,同学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作为初一的学生,对于时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要用比喻的方法,做出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形成较深的印象,并且加深理解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2.时区及换算 3.北京时间 4.国际日期变更线

推荐第5篇:初中八年级地理备课计划

双杨初中八年级地理备课组计划

为加强本级部地理学科的教研工作,积极贯彻“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制订本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教研组的团结合作,形成合力,使全组成员都有进步,在一种比较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工作。全组所有成员努力将工作做到最优,能成为学校放心的教学骨干。

2.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任务,启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法和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提高课堂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4.加强组内听课制度的管理。本学期在组内进行每位教师公开课堂教学,为了真正促进组内教研,加强听课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

5.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带来了观念的更新。每个教师会运用多媒体,会制作课件。当然这是顺应课改所需,课改过程中,课程与课时的矛盾非常突出,传统的地理教学无法满足。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能弥足很多不足。可以增大容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学期会加强课件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增强浓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氛围。

二、教学课时与进程。

周次表

周次起止日期周授课进度计划第一周9月1日-----9月3日制订学科教研工作计划第二周9月6日-----9月10日全体地理教师会议:总结上学期工作,布置新学期工作第三周9月13日-----9月17日新老教师会议:试卷及质量分析第四周9月20日------9月24日学校听课,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第五周9月27日-------10月1日七年级新教材研讨课第六周10月4日-------10月8日教师研讨活动第七周10月11日-------10月15日教学研讨第八周10月18日------10月22日课堂教学模式展示课第九周10月25日------10月29日期中考试第十周11月1日------11月5日迎接期中考试第十一周11月8日-------11月12日期中考试总结第十二周11月15日------11月19日地理教学研讨评价活动第十三周11月22日-------11月26日七年级课堂有效教学研讨课第十四周11月29日------12月3日地理教学研讨第十五周12月6日------12月10日集体调研第十六周12月13日-----12月17日年级试卷讲评研讨课第十七周12月20日----12月24日调研活动第十八周12月27日-----12月31日期末复习工作第十九周1月3日------1月7日期末复习第二十周1月10日-----1月11日期末考试

推荐第6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中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中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中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中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中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中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中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中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中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中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中国的面积很大,中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中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中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中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中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中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中国的南部。中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中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中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中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中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中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中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中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中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中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中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中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中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中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中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中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

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中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推荐第7篇:八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不同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的类型;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

2.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3.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结构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内容点析

1.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即差异性。区域的划分依据一定的指标,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差异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所在区域的不同而不同。

(1)教材通过四个人物分别描述自己生活地理区域的显著特征,形象直观地说明地理区域的差异性。 第一位身着维吾尔族服装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一级行政区划中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山地上有大面积的草场”描述出自然环境情况;而高山牧场成为“我国有名的牧区”,表现出畜牧业是本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 第二位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该地位于云南省,属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傣家少女服饰表明这里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位于热带,气候湿热”,点出那里具有的热带气候特征;“美丽、旖旎的风光”、典型的热带景观和独特的傣家风情,不难得出结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大大促进本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位家住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说明本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特区”是根据本区对外开放的需要再划分的特殊经济区。

第四位来自长江三角洲,是个自然地理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在良好的农业基础上,又形成实力雄厚的工业区。

在四位人物的描述中都表明自己生活的区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对于各自区域特点的形成原因,教材没有解释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区域学习的兴趣。

(2)上面四位虽然来自不同的区域,但是区域划分的标准是不一致的,因而属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其中提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属于行政区;山地上的草场、热带、长江三角洲属于自然区域;牧区、经济特区、旅游区、工业区是经济区划的结果。标准不同、需要不同,划分的区域不同;对于某一地区来说,就可能有多重“身份”。

活动1“尝试划分区域”为学生提供实际演练划分区域的机会。图5.2是一张简单的综合区域地图。可看出本区地形、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分布情况,以及居民点和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分布情况。按照活动要求,在图中进行两种标准的划分:山区与平原的自然划分和林区与农耕区两种农业区的划分。山区和平原的划分可依据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情况,把图中的东南部划分为山区,西北部划分为平原。林区和农耕区仅依据树和农作物的分布不能准确划分,学生会对坡度较大、海拔较高而又没有树木生长的地区的归属发生争执:人口增加,居民区扩大,划为农耕区可增加粮食产量;坡度较大,不适宜耕种,且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整个区域的环境,发展林业为宜。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会发现山区与平原的划分和林区与农耕区的划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

本活动的目的不在区域划分的本身,而是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划分区域,以及掌握划分的基本方法。

(3)区域的划分还可根据需要层层递进或细化划分标准,从而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例如,自然区划中根据积温划分的温度带有温带、亚热带、热带;而其中的温带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一级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二级为县(自治县、市),三级为乡(镇)。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可通过活动2的问题,在生活中得到落实。在此明确区域划分的不同尺度,对教材后面选取不同尺度的区域作好知识的铺垫。

2.我国面积广大,跨经度和纬度都很宽广,地形、气候、植被、河流等自然条件,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还有农业、工业、交通、居民及其生活方式等,各地均有明显的差异。教材在八年级上册学习了中国地理知识总论部分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在自然、社会等方面的不同,划分为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诸方面各具特色的四个地区。在各区域内容的学习中,应抓住各区域的特征,从中认识自然条件对人们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人们

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1)本节教材只需让学生在读图中认识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划分四大区域的依据是综合的;这种划分是宏观层次上的划分,在各大区域内部还会存在差异性。

(2)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在中国地形图、中国河流和湖泊分布图及中国一级行政区划图的叠加图上,标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的,表明划分的依据是综合的。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区分显示也说明划分依据的差异性。四大区域的名称刚好和它们在我国分布的位置相对应。北方地区──东北、华北、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长江流域及东南、华南、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青藏地区──青藏高原地区。

(3)活动课文与正文内容有机结合,从分解四大区域界线入手,既落实了四大区域界线的位置,又解读了区域划分的综合方法,同时还突出了区域的主导因素及区域特征。

活动1寻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与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的相似性,引导学生分析界线A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同时也对比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不受季风影响,干旱为主的区域特征,与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活动2提供界线B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其位置相对应的1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分别是1月的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而确定界线B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然后再从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中落实这条重要地理界线是秦岭—淮河。看似绕了一个大弯儿,浪费很多课堂上的时间,但是,教材活动的设计,恰恰给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空间,教材提出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逐一解决,最终得到结论。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还使学生对自己探究出来的结果记忆深刻──不仅知道秦岭—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同时还更具体了解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气温和降水及其他自然条件上的差异。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活动3提供界线C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其相对应的地势阶梯的界限。学生会在图5.8的引导下,自己发现界线C与我国地势一级阶梯与二级阶梯的界线十分相似,从而推导出青藏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教学建议

【课时建议】

1课时 【新课引入】

1.由于是新学期的开始,可以请学生从谈论外出见闻,引出对不同区域差异的认识(挂出中国地图作为学生谈论不同区域的背景)。

2.分别挂出新疆高山牧区的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的景观图、反映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表现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的景观图,请四位学生模拟来自上述四个区域的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情况,让学生直观感知不同区域的差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放相关区域的录像)。【区域的划分】

1.从复习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入手,说明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的区域。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举例说出各种类型的区域,如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并说明划分这些类型区域的主要依据。然后,选取一个学生熟悉的区域(如当地),让学生讨论它有多少种“身份”。

2.结合活动1落实对区域划分的理解。首先带领学生粗读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和农作物及居民点的分布。然后,把班上学生分成两部分,在同一张地图中,由一部分同学的代表划出山区的范围,另一部分同学的代表划出平原的范围(可以把图5.2事先画在胶片上,上面再覆盖一张透明胶片;有条件的学校,可直接使用实物投影),说明划分的理由。继续仿照上面的方法,由一部分同学划林区,另一部分同学划农耕区,并分别说明理由。学生可能会把某部分区域空出来,既不划归林区也不划归农耕区;还有一种可能,某部分区域既被划归林区又被划归农耕区。教师就此及时提出问题:同学们划分的区域为什么不一致?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本活动目的是通过学生实践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因而不必强求学生形成一致的划分结果。

3.结合活动2,模拟打长途电话或是寄信写地址和邮编,体会不同尺度和不同的级别的区域。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邮政编码是100009,其中“10”表示一级行政区划中的北京,接下来的“00”表示下一级行政区划中东城区邮电局,“09”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4.教师小结。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区域,因而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区域和不同级别的区域。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1.我国地域辽阔,跨经度和纬度都很大,由此直接引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读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首先通过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具体分布,落实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2.根据活动1的提示,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引导学生分析两界线的相似性,说明这里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不到季风影响,降水较少,体现出干旱的区域特征,而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处于湿润和半湿润区。

3.根据活动2的提示,观察界线B的位置,学生自己在1月等温线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寻找与其位置相应的1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结果分别是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由此确定界线B划分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其主要区域差异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最后再根据提示从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中落实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学生根据教材的问题提示,逐一寻找答案,速度可能会较慢,但教师应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给学生的探究学习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4.根据活动3的提示,观察界线C的位置与我国第一级阶梯的界限的吻合情况。在学生发现界线C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十分吻合之后,再判断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5.教师小结。完成下表 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

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要求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结构分析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1.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内容点析

1.在本节教材的第一个框题下主要对比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首先,教材通过图5.9,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自然景观(主要体现植被)做对比描述来体现。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北方地区的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第二,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仍然存在差异。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四大地理单元是为了适应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划分的,这是一种宏观尺度的划分。应该注意即使在同一单元内也存在很大差异”。从图5.9我们可以看出,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同属北方地区的东北地区与华北平原在自然景观上有显著的差异:从图5.9中可以看到“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又从图5.10中看到东北林海雪原中被白雪覆盖的针叶林。表现出即使是在同一区域──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同理,我们可以看出同属南方地区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条件也有差异,从图中反映出的海南岛与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景观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首先要找到南北方两大区域各自地理事物的共性,即区域的明显特征。从气候来看,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

7、8月;而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

第三,分别就上述自然地理要素在区域间进行比较。从气候上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不同之处:北方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而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明显少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南方地区的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教材安排设计了活动,可以从图像比较、归纳,上升为抽象的语言文字,落实教学内容要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多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继续进行活动1,分别可以比较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教材中用长江代表南方地区的河流,用黄河代表北方地区的河流,通过分析河流流量过程线,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通过图5.9中的两幅景观图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河流流量

大 典型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其他

第四,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要原因,突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继续完成活动2。从植被类型来看,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常绿阔叶林,表现为植物的生长要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从河流流量来看,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小,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大,主要原因是与当地的降水量有关。因此,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归结为气候的影响。

以上这些内容主要通过地理图像知识加以体现,通过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

高。

2.在本节教材的第二个框题下主要对比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首先明确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目前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从上一个框题分析得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河流流量也小,水资源相对较为短缺,所以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以旱地为主;相反,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田为主。

第二,教材用了两幅素描图,以农村生活为依据,对比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完成活动1。教材主要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的熟制、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工具、房屋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北方人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已经逐渐趋同。过去人们常用“南船北马”来形容南北方主要交通工具的差异,但现在这种差别越来越小,城市生活尤其如此。

教材设计了开放的问题:你还能说出北方人和南方人有哪些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继续深入、细致的思考,强调思考过程,答案应该是开放的。

第三,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不同区域的人文活动与当地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思想的极好体现。

3.归纳总结区域特点的形成

教材在活动课文中体现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先是通过分析人文差异的自然原因,将自然与人文特色重新组合;又用了两个小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一个例子来自于我国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说明南方和北方的自然差异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另一例子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说明南方和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 【引入新课】

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知识的构建。

2.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域特色。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提出问题: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景观图,包括图5.9中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5.10的“东北林海雪原”、图5.11的“海南岛热带风光”。另一类是地理图表,包括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长江和黄河的流量过程线图,这部分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3.指导学生分别阅读哈尔滨和北京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得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再将这样的特点与武汉和广州的气候进行对比,认识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同时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点和植被的特点打下基础。填活动1表格。 4.由降水的特点引导到河流流量分析。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引申到我国南方地区夏季会出现洪涝灾害,明确灾害的形成原因,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5.由气候的特点引导到对植被的分析。仍然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植被类型与气候条件的关系。首先分析“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区别,然后继续分析区域内部植被的区别,又突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差异明显的特征。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6.总结归纳,继续完成活动2的讨论,归纳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所以,活动1的表格中可以多设计几行让学生填写。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阅读比较图5.12和图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对比体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八年级上册有关我国农业部分的知识的再现,学生通过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再通过两张素描图的比较体现出来。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3.组织学生探究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景观差异的原因,完成活动1:

主要形成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气候

作物熟制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地形 传统民居

气候

其他不同

4.通过区域比较研究归纳区域特征。教材中只是分别通过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说明两个区域的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归纳每个区域的特征,对于理解区域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完成活动1之后,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尤其是突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地关系的教育。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2.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3.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4.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

5.明确西北和青藏地区分布的我国主要的牧区。结构分析

1.本节教材内容与第二节并列,分别就中国四大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做进一步的描述,它们同属西部非季风区,在自然条件和人类生活、生产方面有相似的地方。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内容点析

1.在本节教材的第一个框题下描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它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所以,气候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在标题中明确了“干旱的西北地区”。

在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风力显著,沙漠面积广大,因而直接影响着本区的农牧业生产,也影响着这里的人民生活。

另外,本区地理环境也还有差异性的一面,主要体现在自东向西的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这是由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逐渐变化所决定的。

西北地区是我国一个地域辽阔、人口较少、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四个方面:(1)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2)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3)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4)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2.在本节教材的第二个框题下描述了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教材利用一幅分层设色的地形图和两幅景观图直观地反映了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青藏高原因高生寒,相同季节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低。教材通过对比我国同纬度的两个城市(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变化图,反映出青藏地区气候寒冷的特点。究其原因,青藏地区海拔高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寒冷,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抓住“高”和“寒”两个特征,是研究青藏地区的关键。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气候、水文、生物、资源也都具有独特性,并且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极深刻的影响。因而青藏地区不仅在我国,同时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重要地区。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性,对于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发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内容通过活动2部分体现出来。 青藏地区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诱人的地方,有奇异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地下宝藏,灿烂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许多未被揭露的自然奥秘,因而这里已经成为科研和旅游的宝地。 3.在本节教材的第三个框题下讲述了这两个区域共同的经济生活。

首先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然后又从自然条件的差异,谈到牧业生产的差异。

由于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气候越来越干旱,草原植被的分布也由东向西逐渐变化,反映在牧场的特点就表现为内蒙古高原东部主要是草原牧场,如呼伦贝尔草原牧场和锡林郭勒草原牧场;到了贺兰山以西,荒漠植被占据了主导地位,牧场便局限于地下水出露的绿洲上了;而新疆的高山牧场,由于受地形影响,则形成了森林带以上的夏季牧场和森林带以下的冬季牧场垂直分布的特点。教材通过活动课文用两张景观图对比了内蒙古的温带草原牧场和青藏地区的高寒牧场。放牧的方式由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逐渐走向定居放牧方式。

广阔的温带草原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牧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其产品不仅供应本地需要,而且还支援外省市并出口国外,参与国际市场。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等。 青藏地区主要是高寒牧场,牧场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绵羊。 除了牧业生产,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各具特色。

西北地区夏季气温相当高,日照时间长,但天然降水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农耕必须依靠灌溉,因此,在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农作物都生长良好,形成许多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都是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而形成的灌溉农业区;甘肃的河西走廊是利用祁连山地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田;新疆各盆地边缘的绿洲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进行灌溉而形成绿洲农业。

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特色是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自然特色是地势高、气候寒,自然条件恶劣,高原上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只有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水热条件组合相对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生产。因此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形成了河谷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和小麦。教材通过阅读材料进一步说明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引入新课】

1.从第一节直接引入,进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学习。

2.对比与东部的两个区域的景观差异,从宏观认识到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的不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干旱的西北地区】

1.通过读图体现出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收集一些能够表现西北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再加上教材中提供的三幅景观图像: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使学生感受到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

引导学生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从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东部主要是广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则是雄伟的高山和巨大的内陆盆地相间分布。

利用西北地形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出西北地区是全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地区。引导学生探究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利用“中国地形图”分别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的海洋的直线距离,体会出本区距离海洋遥远的特点,推导出对降水的影响。

利用教材中的图5.15可以看出,西北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50~400毫米之间,影响了这里的地表形态,造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分布。由于气候比较干旱,我国90%以上的沙漠、戈壁分布在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活动1体现了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彼此影响的。 2.区域内部干旱程度不同,存在很大差异。通过继续研究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可以发现,由于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大,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与西北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相比,东部距海洋较近,降水量相对较多,自然景观表现为草原;往西,距海洋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由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再往西,距海洋的距离更远,降水量更加稀少,自然景观由荒漠草原过渡为沙漠。让学生观察景观图,更形象地看出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完成活动2。

这样我们不仅知道了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的明显差异,而且学会了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了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高寒的青藏地区】

1.“高”是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

首先,引导学生从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观察、分析青藏地区的地形特色。青藏高原不仅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而且在青藏高原上分布有许多高大的山脉。引导学生从海拔高和多高山两个方面认识青藏高原“高”的自然特征。 第二,再从地形图下面的两张景观图,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通过开展活动,利用教材中的图5.18拉萨的气温年变化和图5.19成都的气温年变化,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同时再次复习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方法。

2.“寒”是青藏高原另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它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地势特征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继续阅读青藏高原的地形图。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让学生通过计算深刻理解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影响,从理论上解释上面的活动,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认识到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差异。

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这样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从中分析出自然界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3.从高寒的区域自然特征方面,解释青藏地区的许多自然现象。

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这是因为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能资源。 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可以给学生补充关于三江源的资料。 【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承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条件会对这些区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影响。

1.教材中的图5.21提供了许多信息:首先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总结。在这里将前面两个框题的有关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新的知识框架,对比出两个区域在地形方面的特色。联系前面学到的西北地区从东向西的自然景观的差异,联想到对牧业生产的影响。

或者从活动课文中的景观图入手,先从感性上了解牧场的差异,然后再通过读图分析原因。

第二,观察图5.21中草地的分布地区,很容易从图中看出以草地为主的地区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认识到我国牧业生产的分布地区。

第三,观察不同牧区的主要畜牧品种,细心的同学观察出不同动物的特点。例如,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动物,被称为“高原之舟”,它的毛厚而长,可以卧雪御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牦牛的肉质好,乳可制酥油,皮能制皮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毡,牛粪可作燃料。牦牛是藏民不可缺少的牲畜。

2.牧民的生活要与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相协调,体现了良好的人地关系。通过对牧民的传统民居──蒙古包的认识,明确民居与牧区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关系。

3.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是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从图5.21中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在图中找到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观察这些地区有什么特点?分布规律是什么?

这些地区面积较小,分散分布。它们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些地区往往出现在有河流灌溉的地区、山麓地带(河西走

廊、天山等),另外还有河流的谷地。

提出问题: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与学生一同分析原因,突出区域特色。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根据一个城市的职能和历史等条件,考虑城市发展和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3.通过了解祖国内地和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确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4.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教学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结构分析

选择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根本的考虑:首先,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教材的内容主要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几点要求:①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②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部分描述了北京的未来发展趋向。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正是由于北京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正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活动式课文介绍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北京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与古都有着直接的渊源。于是,教材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介绍了古城北京现代化的一面,无论从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北京都体现了时代的气息。当学生对北京“传统”与“现代”的层面都有所了解之后,教材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是“保护”还是“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内容点析

1.关于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材是通过图6.1“北京市略图”和19页活动题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通过“北京市略图”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信息:一是北京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二是其交通位置──由于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需要与各地联系,所以有着四通八达的铁路线,成为了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结合活动题图中的文字,会对北京作为古都的战略性地理位置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图6.1“北京市略图”中,我们只能从整体上来看北京的自然条件,而局部的自然特征主要是通过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图上的说明来介绍的。从图上可以看出,北京的地势特征为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温榆河)等河流经境内。当然最主要的是突出北京在对外联络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下一框题打基础,说明悠久的历史与自然条件关系密不可分。

2.关于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了说明北京在中国的政治地位,教材选择了中国政治中心的象征──**广场的照片,学生会通过**的位置以及设立在北京的党政机构,认识到其重要的地位;北京还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主要体现在北京有很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体育场馆、博物馆和文艺团体等文化机构和设施,教材给出了北京市城区文化机构和设施分布图(图6.4),目的是想通过学生观察,得出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地图上信息的提取、认定和加工能力。

3.北京的悠久历史。第二框题的文字、图6.5和图6.6以及阅读资料“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共同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北京是一个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二,这样悠久的历史,使得今天的北京在建筑风格以及城市的规划格局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风格;第三,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更加突出了北京的文化职能,这也是北京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方,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教师要通过这一框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研究一个地区,要更好了解它现在的地理环境,就应该了解它过去的地理状况,一个地区的现状往往与它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4.人地关系的体现。教材两次出现了北京城区地图,而活动题中的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决不是图6.5的重复,而是为了说明北京城址的迁移与水源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影响。从图上可以看出,不管城区如何变迁,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始终要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随着城市职能的丰富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城址变迁。

5.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既然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么就应该珍惜它,使之能够持续地利用下去,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23页活动第2题,就将这个“利用”与“保护”的问题摆在了学生的面前,供学生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列举的几条建议中,不仅有强制性行为,还有利用现代新技术的解决办法,这会启发学生认识到

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故宫是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北京悠久历史的见证,所以教材特意在这里通过照片和简要的文字对其进行了介绍。 6.关于图6.9“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从本图中可以看到两个问题:第一,北京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和新区,这是大都市的典型特征;第二,北京不仅有着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并且还有发达的公路系统,它使北京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各区的联系和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7.北京的现代化。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使得北京必须要朝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图6.11的四幅照片介绍了北京的重点功能区,这充分反映了北京城的现代化特征。高速的发展必然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材紧接着就通过活动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从而感受到北京的时代气息。

8.由于北京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有的城市职能,使得北京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景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会出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这对北京来说,是一个独特的考验。教材通过图6.10“北京城市道路改造一例”介绍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即平安大街的改建。并且紧接着将“胡同”和“四合院”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发展区域的意识。

教学建议

【课时建议】

建议本节内容讲授2课时。 【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34个省级行政区当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从而引出北京,突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2.提出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我们的首都了解多少?”请去过北京的同学介绍一下北京的情况。 3.对于北京市的学生,可以直接引入:“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大家都已经有了多多少少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对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城市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政治文化中心】

1.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首先安排学生读图6.1“北京市略图”,明确北京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并且让学生结合图6.3的文字,简要评价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接着读图获取信息,并讨论归纳出北京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势地形、河流、对外交通等等。在对外联络的问题上,要注意让学生观察图6.3的古关口和图6.1中的铁路线,将历史和现在对比,说明北京由于自身的位置优势,始终是一个对外联系、对外发展的窗口。 2.北京的城市职能。这部分内容学生多多少少有一些认识,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要使学生心中的印象变得更加实在、深刻,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看到真凭实据。北京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时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教师可以安排他们说一说**周边的党政机关,还可以让他们介绍自己知道的重要的党政机关所在地和自己家附近有哪些文化机构和设施,并且安排学生把党政机关补充到图6.4中,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他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时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做不了,但教师可以请去过北京的学生介绍情况,并且找一张或几张“北京市地图”,让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 【历史悠久的古城】

1.教学中对这部分的处理注意抓住图,针对图6.5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布局?”学生的分析能力可能不足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建议教师安排学生上网或从报刊杂志上找一些背景材料。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观察北京现在的二环线都是以北京旧城城墙为基础的,这说明“历史”对“今天”有着深刻的影响。

2.关于北京的名胜古迹,可以安排学生分组介绍,但注意不要上成旅游课,注意让学生从历史价值的角度来介绍北京。3.转折过渡:“北京由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而成为了历史名城,悠久的历史又为它留下了独特的文化色彩,在从古至今北京的发展中,自然环境一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引出活动1题。通过读图,使学生理解水源对北京古代城址变迁的影响。进一步再讲,“如今北京又出现了新的矛盾,我们这一次应该如何处理呢”,转到活动2题,安排学生分析讨论。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这部分对于其他地区的教师来说,困难较大,因为学生的背景知识不足,所以需要查找一些文字或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发展情况。北京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相对比较方便。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做一次问卷调查,看看他们眼中北京的变化(包括北京城市的面貌、北京人民的生活等各方面),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北京的“发展”与“保护”问题的,然后做一次交流。

2.本框题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材将“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通过活动题的形式摆在了学生面前。这部分可以先安排学生讨论几种观点的合理与不足,然后写一篇小论文,主题是为北京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

总之,这一节对于北京地区的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一些;而其他地区的学校,由于条件所限,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可能会大一些,教师和学生最好多找一些关于北京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了考察学生对城市分析方法的掌握,教师可以找当地某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或者就是学校所在的城市),安排学生按照教材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给学生其他历史名城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它们与北京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职能发展上的差异。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2.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而总结归纳出其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逐步培养地理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4.通过港澳地区特点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结构分析

1.教材在“香港和澳门”一节中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优越的地理位置;(2)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战略;(3)从历史背景和“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入手,分析香港和澳门日益提高的国际竞争力,为说明港澳地区与内地优势互补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打下伏笔;(4)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上述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2.教材在编写时以介绍香港特点为主、澳门为辅;同时突出了两者的共性──同为城市案例来介绍给学生。 3.本区域内容选取和组织的主要思路如下:从港澳地区地理位置切入,结合人多地狭和殖民侵入的历史以及“一国两制”政策,重点介绍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心思路是香港和澳门的可持续发展与祖国内地关系密不可分。 内容点析

1.在本节第一个框题“人多地狭”内,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教材的文字虽然不多,但依据课标“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的要求,其教材功能还是丰富的。第一,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点出了其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内外广阔发展空间的内涵。第二,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点出了其具体的海陆位置,为学习其外向型经济打下基础。第三,本框题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借助地图,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的思维线索入手,去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并抓住主要的地理位置特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对其自然、经济及社会的重大影响,以培养学生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技能和分析推理能力,初步认识港澳地区依托祖国大陆,拥有的美好发展前景。

(2)人多地狭的区域基本特点。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法介绍了人多地狭、因地制宜地发展以及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教材在叙述性课文里提供了港澳地区的组成、全境面积及人口数量。第二,教材在活动性课文中设置了港澳地区人口密度的计算及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以从定性到定量地帮助学生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实现了两种课文呈现方式的有机结合。第三,教材在“人多地狭”的特点基础之上,叠加了香港地形与城市土地用地的卫星遥感影像图,引导学生分析和认同香港因地制宜、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方式,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应用及创新能力创设了问题情景。第四,通过香港地形与城市土地用地的卫星照片和绿地景观照片的阅读,教材展示了香港在人多地狭的条件下,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城市为主体的地理区域如何做到协调人地关系,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3)港澳的历史以及“一国两制”的政策。教材在本框题的最后一段叙述性课文中简明地介绍“一国两制”的政策内容,并在阅读材料中简单地叙述了港澳地区的“身世”,其目的是:第一,使学生能够从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从政治体制的变化过程中认同港澳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以及未来依托祖国大陆不断发展的美好前景;第二,使学生能够从宏观背景方面分析影响港澳地区发展的促进因素,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第三,为下面“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长期稳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学习做好铺垫,强化了教材前后的内在关联性。因此,此段教材的编写并不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其教育功能是十分具体和重要的。 2.在本节第二个框题“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香港的产业构成。第一,教材首先强调了港澳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多地狭的区域基本情况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发达。第二,具体介绍了香港产业构成是以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为主。上述内容为培养学生依据具体条件、合理推断发展方向的推理判断能力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强化了本节教材两大框题的内在联系。

(2)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第一,介绍了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性质是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政策。第二,结合图像,详尽地说明了祖国内地和香港的各自优势所在和优势互补的基本模式──积极在祖国内地建厂和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这是本框题的教学重点。第三,教材在活动式课文中还展示了港澳地区与内地更广泛的联系──人才流动、文化和体育的交流、科技交流及双边旅游的发展。上述内容的教学,可以培养综合、比较及分析不同区域发展优势、优势互补模式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结合具体实例、阅读图像信息、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认同实行“一国两制”,对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香港的转口贸易。以阅读材料的方式介绍了转口贸易的特点、香港转口贸易的地位及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势头。本段内容的呈现是辅助说明“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这一主题的。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本节教学内容因考虑到学生参与的活动时间较多,故建议安排1~2课时为宜。 【新课引入】

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图案,说说其寓意(五颗五角星与紫荆花)。2.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指明香港和澳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与祖国内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及该类区域地理特点的认识方法是本节的重点。 【人多地狭】

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行政地图”,并结合教材中香港和澳门的插图,引导学生阅读两幅地图,讨论和回答下列问题:①如何描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②香港的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③香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的相对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重点在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的影响和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

3.教师提供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与人口数量,要求学生计算两地的人口密度,并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城市比较,思考和说明香港和澳门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特点。

4.引导学生依据人多地狭的结论,讨论“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措施”,并进行利弊的评价,引出环境保护及绿化问题。

5.投影教材中“香港卫星遥感影像图”和“香港城市中的绿化图”,估算香港的植被覆盖率,思考“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加大绿化面积的意义是什么?”

6.教师给出香港植被覆盖率的数据,引导学生认同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7.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8页“一国两制”的正文和“香港和澳门的‘身世’”的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①从港澳的历史和“一国两制”的政策入手,分析香港和澳门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的原因;②为什么说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 8.教师总结,并追问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从而引出“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播放香港有关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简介的录像,讨论“香港为什么积极发展上述产业”,以巩固地理位置、人多地狭、历史演进、“一国两制”等因素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师在课前提供下列资料,要求学生阅读:①祖国内地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统计数字表与相关图像;②香港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祖国内地;③祖国内地和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④祖国内地和香港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比较表;⑤香港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香港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

3.要求学生在课前依据上述资料,进行角色扮演,表现香港商人到祖国内地与内地相关领导就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投资办厂事宜洽谈的过程。4.将上述短剧在课堂上表演。

5.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讨论祖国内地对香港经济的促进作用。6.引导学生阅读香港转口贸易的材料,以及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长表,以此说明“互惠互利”的内涵。 7.结合短剧的表演和上述的讨论,以教材中香港在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为题,让学生总结归纳两地优势互补的基本模式。

8.教师总结:“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香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拓展学生世界地理知识的宽度;巩固“地理位置优越、人多地狭及城市为主体”国家或地区地理特征的一般认识和分析方法;进一步强化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体要求: 1.让同学们课后分组收集有关新加坡的图文资料;

2.提示学生可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中获取相关资料;3.依据图文资料归纳总结新加坡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对比新加坡与香港经济发展条件有何差异,环境保护措施有何共性;5.办一期新加坡简介的壁报。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要求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能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本节教材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祖国神圣的领土”,以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相结合的形式,主要介绍台湾的范围、位置,让学生利用比例尺量算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说明“祖国神圣领土”的问题,并利用地质历史上的地壳变迁事实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史实材料,从时间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物产丰富与其自然条件优越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教材在叙述性课文中主要介绍台湾的物产,并结合活动课文提出问题验证其丰富的物产,同时提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明确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教材通过叙述性课文配示意图的形式,说明台湾经济如何由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到出口加工工业占主导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发展经济的影响因素。这部分教材与前面自然条件部分结合紧密,特别是说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发展阶段,联系尤为紧密。阅读材料分析新竹科学园区发展变化的过程,以案例形式再次说明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地鼓励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活动性课文既是叙述性课文的补充,又是对学生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阅读工业的分布特点图可以自己总结归纳,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因此将台湾工业分布的相关内容安排在活动课文中,通过三道小题,配以分布图,以递进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教材在叙述课文中没有提及,而是安排在活动课文中,并且首先让学生绘制产业结构变化折线图,在绘图的基础上,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绘制统计图表的技能,又将知识进一步深化,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以上三部分内容,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台湾首先应该明确其在政治上的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台湾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这就是本节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内容点析

1.关于“台湾省的范围和领土归属”,教材通过叙述性课文和活动题1,配以台湾省地图,使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明确台湾省在政治上的领土归属问题。结合活动题1中的第一小题,使学生明确台湾省除台湾岛外,还有周边的许多小岛,重点找出钓鱼岛,说明其归属。活动题1的第三小题是通过学生量算实地直线距离,说明台湾与大陆近在咫尺、不可分割的关系。活动题2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从地质历史和社会、文化等史实材料出发说明台湾与大陆不可

分割的关系。

2.关于“台湾省的位置”,教材通过叙述性课文和活动题1中的第二小题,并结合台湾省地图,重点强调了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强调这两个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领土归属问题,对于其纬度位置,教材利用活动题1的第四小题,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通过重要的纬线确定某区域的位置,这是一种较好的定位方法,教材希望通过活动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认识区域的能力。 3.关于“台湾岛的物产和资源”,教材以叙述课文和活动课文相结合的形式,并配以“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说明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和物产及其分布。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教材主要列举了森林、矿产和水产,并在活动题1中重点提到了“森林之海”和“东南盐库”。从物产的角度,教材主要提到了一些农产品,并通过活动题2中的第

一、第三小题引导学生说明台湾岛的农产品有哪些?农产品和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另外教材中还配有两幅图片“玉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和“阿里山中的日月潭景色迷人”,这两幅图片是台湾岛美丽风景的缩影,可以由此说明台湾岛旅游资源丰富。

4.教材通过简短的叙述性课文和活动课文,并配以相应的地图和示意图,体现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活动题2中的第

二、第三小题和活动题3都是说明这种关系的。分析这几道题时,可以将“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台湾省地图”与“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结合,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说明台湾物产、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分布特点。教材用“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与“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结合说明台湾森林树种丰富的原因。从气温状况可知,台湾山脉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山麓地带应该是热带植被。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植被变化为亚热带植被──温带植被──亚寒带植被──高山灌丛及草甸等,因此气候的垂直变化引起了植被的垂直变化,使得森林树种丰富。

5.关于“台湾经济的发展和特点。分析台湾的经济,应从其自然条件、资源出发,说明早期经济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单纯的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无法满足台湾当地的需求,台湾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转变。教材利用“台湾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统计图,直观说明台湾经济由过去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发展到现在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的变化,利用“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示意图,直观说明能够促使台湾经济变化的有利条件,除示意图中显示的内容以外,还可以补充一个因素,即台湾鼓励发展出口加工的政策,也是台湾经济发展较快的重要因素。为了较好地说明台湾经济的特点和变化,教材在阅读材料中以新竹科学园区为案例,进一步说明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并较好地补充了“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示意图中没有涉及的政策因素等。

6.关于“台湾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教材以活动课文配“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和“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示意图的形式出现,并且活动课文的三道小题以递进形式设问。解第

一、二小题时,注意观察“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即可得出答案。在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应该结合“台湾省地图”及第三小题的示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完成第三小题。

7.关于“绘制统计图”的技能训练。本节教材不仅引导学生判读统计图,同时在最后的活动题中给出学生关于“台湾三类产业产值构成”的数值变化,并绘出部分折线,未完成的折线部分由学生继续完成。通过此题训练学生绘制统计图的技能,训练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图例确定三类产业所用的折线颜色,如何根据图表所给数据在图中查找横坐标、纵坐标。在学生完成此图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所绘制的折线图并结合“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折线图,分析说明台湾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教学建议

【课时建议】

本节教材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引入新课】

1.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反映台湾风光的视频,或出示有关高山族、日月潭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并由此提出问题:“我们平时所说的台湾岛与台湾省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出示关于台湾与祖国大陆历史上有渊源的考古方面的史实资料或图片,让学生分析这些资料说明什么问题? 【祖国神圣的领土】

1.台湾省的范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地图完成活动题1中的第一小题和第三小题。在学生说明台湾省的范围时,教师应特别强调钓鱼岛属于台湾省。第三小题量算实地直线距离,教师可以让学生量算金门岛到厦门的实地直线距离,使学生通过数字感受台湾与大陆在空间上密不可分的关系。完成以上两道小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活动题2的四组材料,完成此题,其中材料A,是从地质历史的角度分析台湾海峡发生地壳变迁前后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关系。结合活动题2,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更多的史实材料或实例说明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台湾省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地图完成活动题1中第

二、四小题。由第二小题说明台湾的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由第四小题说明台湾的纬度位置,并向学生说明,确定一个区域的纬度位置,也可以采用重要纬线定位的方法。 【美丽富饶的宝岛】

1.丰富的物产和自然资源。教师应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物产和资源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够与“美丽富饶的宝岛”这一标题相对应。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观察“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观察图例,完成活动题2中的第一小题,了解台湾岛主要有哪些物产、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台湾风光图片”,联想到旅游资源,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完成活动题1,以此验证台湾物产和资源的丰富。 2.结合图例进一步观察“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了解这些物产、资源主要分布地区,完成活动题2中第三小题的第一问,为后面分析原因做知识的铺垫。

3.分析台湾物产和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影响分布的原因。完成上述两步教学过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台湾岛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台湾省地图”和“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完成活动题2中第二小题、第三小题的第二问和活动题3,由于地形、气候对植被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因此通过分析各地理要素图,思考回答活动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各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 【出口导向型经济】

1.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完成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由图例可知台湾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20世纪60年代后,农产品出口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比例从70年代后降到最低点,而工业产品的出口比例从60年代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到70年代后占主导地位。

学生明确了产品出口比例的变化,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应具备哪些条件?”指导学生参考阅读材料“新竹科学园区”思考回答。

从新竹的案例出发,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除影响新竹园区发展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促使台湾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引导学生观察“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示意图”,思考回答。

2.台湾工业分布。这部分内容以活动课文的形式出现,并且三道小题以递进的方式呈现,使学生由了解台湾的工业中心──明确台湾工业中心分布的特点──分析这种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阅读“台湾岛主要的工业中心”分布图,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台湾工业主要分布的城市及其分布特点,由此图结合台湾省地图和“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3.绘制折线图的训练。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要求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使学生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绘制简图表示新疆地形分布特点,初步训练学生绘制简图反映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技能和方法。3.了解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地理因素,初步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4.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①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②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③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④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从《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案例有极其鲜明的代表性,首先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重要的边疆省区之一,其次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本节教材从内容选择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第二部分描述绿洲农业;第三部分突出西部地区的能源和资源开发。这三部分内容彼此之间具有关联性,并以递进的方式呈现,自始至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

第一,自然环境部分突出“三山两盆”的地形特征以及在海陆位置和地形特征影响下的“干旱气候”,并说明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和交通分布及农业发展的影响,特别突出水对本区域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影响。虽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人类却逐渐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生存条件。教材以活动课文的形式列举了人口、城市和交通线路的分布与地形、水源的关系,以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相结合的形式说明了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特别是水源的关系,以及人类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趋利避害开凿“坎儿井”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等事实。

第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猛增,原有的引水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水资源匮乏现象严重,供需之间的矛盾明显。因此新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应该怎样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朝着市场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考虑发展其他产业以满足现有环境下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教材以活动课文形式提出了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三,基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教材以叙述课文和活动课文相结合的形式说明了新疆资源、能源的开发与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从而体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内容点析

1.阅读“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可以达到以下目的。第一,阅读图例了解雪线的海拔,根据此图例读图,了解新疆地区哪些山脉在雪线以上,由此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山脉的冰雪融水是新疆重要的水资源来源,为后面讲述“坎儿井”工程奠定基础。从图例入手认识区域、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也是认识区域的方法之一。第二,了解新疆地形分布特征。并能够结合活动题1在新疆轮廓图中示意性地绘制“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学会用简图表示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应是这部分内容重点落实的技能,而绘制方法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落实地形分布这一知识点。第三,从图中了解新疆城市分布的特点,将城市标注在地形图上,旨在提醒学生新疆城市的分布与地形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读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知识的学习进行铺垫,从新疆的案例可以迁移到整个西部地区,引导学生观察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由此总结出干旱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的规律,以及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关于“新疆的气候特点及成因”,教材没有系统讲述,但新疆的气候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补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由分析统计图表得出气候特点,并结合新疆地形图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由新疆再迁移到整个西部地区,通过读图观察,使学生明确我国西部地区受地形、海陆位置等要素的共同影响形成干旱的气候特征,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3.关于“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环境”示意图和“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分布图。教材编排这两幅图的目的是为说明新疆人口、城市和交通分布的特点,以及绿洲在干旱地区的作用。这一宗旨在活动课文第2题的三个设问中体现得非常清楚,三个设问以递进的形式,涉及范围由小到大逐层展开,从塔里木盆地到新疆,再迁移到整个西部干旱地区,始终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解答这三个问题时,应该从观察上述两幅图入手,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区内的发展扩展到区际间的联系和发展。

4.关于“绿洲农业”,教材通过叙述课文、活动课文、示意图和图片等形式体现了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含义,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有利条件,修建适应当地环境的“坎儿井”等水利工程,弥补当地水资源缺乏的不足,发展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其中教材以活动课文和示意图的形式介绍了“坎儿井”工程的原理,让学生理解这一水利工程是如何避免蒸发,为当地的生产建设提供有利条件的。这一水利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新疆人民的聪明才智,而且符合人地协调发展的方向。

第二层含义,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规模扩大,现有的水利设施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而且水资源匮乏的现象日渐突出,在这样的现状下当地如何应对。教材以活动课文形式提出若干办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新疆人民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生存。结合教材的问题可以再拓展,即新疆如何继续发展农业,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如何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在节水的同时是否要注意水污染的问题。由新疆的问题再迁移到西部其他省区的农业发展。教材中的设问极具开放性和拓展性,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对这些问题的开放性讨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三层含义,人口的增长与环境承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地协调发展受到威胁。单纯的农业发展无法满足当地生存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新疆以及整个西部地区应如何应对?第三层含义可以是本段教材的结束,也可以是下一段教材的引言,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出新疆及西部地区资源和能源的开发等相关内容。 5.关于“能源开发”,应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引导学生进行东西部差异的比较,包括经济发展状况,能源利用状况,能源开发状况等。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新疆乃至西部地区能源的开发并向东部地区输送,可以弥补东部地区能源的不足,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应特别引导学生讨论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改善环境的积极作用。第二,西部地区在开发资源与能源时,如何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人地如何协调发展?教材给出了两段资料,如果可能,教师可以再提供一些资料,使学生能够有更多讨论的素材。第三,新疆乃至西部地区除能源开发外,是否还有其他可以开发的资源?这个问题是本节教材的拓展部分,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关于新疆或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资料,进行开放性的讨论。此外仅仅靠开发资源获取经济效益是不够的,使学生意识到应该进行资源或能源的深加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开发利用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建议

【课时建议】

本节教材的课时安排为2课时。 【引入新课】

1.出示新疆风光的图片或录像、VCD等,引导学生观察新疆民族的构成、地形分布等特点。2.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提出问题“你熟悉的或吃过的新疆瓜果有哪些?”

3.结合时事提问“我国关于西部开发的重要工程有什么?”其中西气东输的一条线路来自新疆。【高山、荒漠和绿洲】

1.以维吾尔、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我国民族分布在总论部分已经学过,对于学生来说属于旧知识,教师可以提供我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自己判读得出多民族聚居的结论。教师还可以出示一些反映少数民族服饰、民俗的图片和照片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新疆风土人情的资料、图片和照片等,在课堂上展示。

2.“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首先阅读图例,观察雪线的海拔,指导学生根据图例在图中找出哪些山脉的海拔超过雪线,这些山脉对于新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其次引导学生找出新疆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特征。根据观察的结果,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1,在新疆轮廓图上绘制新疆主要的山脉和盆地并说出地形分布的特点。

在“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上找出新疆主要的河流,观察河流与地形的关系。教师提供新疆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新疆的气候特征。结合新疆在全国所处的位置及新疆地形特点分析形成气候的因素,将地形与气候结合,引导学生分析新疆河流的水源,指导学生将河流绘制在新疆轮廓图上。

在“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上找出新疆主要的城市,观察城市与地形、河流的关系,指导学生用城市符号将城市位置标注在新疆轮廓图上。

将城市、河流与地形绘制在同一幅新疆轮廓图上,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3.人口、城市、交通分布与绿洲的关系。运用学生绘制的简图及前面已有的关于新疆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新疆人口和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运用活动题2的“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及“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环境”示意图,以及学生已观察的在雪线以上的山脉分布,引导学生分析绿洲的分布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人口、城市分布与绿洲的关系,由此说明绿洲在新疆的作用。

引导学生在“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上观察绿洲之间的距离,完成活动题2中的第(2)小题。通过学生讨论使其明确由于绿洲之间距离较远,因此交通建设对于促进新疆乃至西部干旱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新疆深居内陆,如何与外界联系,说明交通在区际间联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4.荒漠化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根据学生已有的关于新疆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知识,并观察“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地区发展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由此引出,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使植被破坏,土壤失去植被的保护导致土壤沙化。另外干旱地区灌溉不合理,很容易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致使土壤退化。因此荒漠化是这个地区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绿洲边缘地区,最容易出现荒漠化。由新疆迁移到西部地区,使学生明确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人们必须注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1.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及绿洲农业的发展状况。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从发展农业的角度分析有利条件(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的匮乏)。运用地形图分析地形、地貌、水源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盆地边缘有绿洲,水源丰富)和不利影响(荒漠广布)。 根据以上分析,进一步引导思考:新疆人们如何做到趋利避害发展农业?引导学生阅读活动题1“坎儿井”剖面示意图,

说明为什么在新疆修建坎儿井?修建这种水利工程的好处是什么?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绿洲特色产品”图片,说明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特色是什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坎儿井”、绿洲农业及农产品的视频,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在学生具备上述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适度利用水资源,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类是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关键。“度”把握得好,农业可以良性发展;过度及不当地利用水资源,或对水资源的需求超过自然所能够提供的量,农业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2.新疆农业发展与水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结合活动题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是否能够始终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不协调?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人口的增长对资源需求增大,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新形势,矛盾会逐渐显露出来。新疆农业发展与水资源之间就是这种矛盾的体现。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出现这种矛盾怎么办?活动题2的对策中,“维护和修建更多的坎儿井工程”是不可取的,因为绿洲的水资源消耗过大,致使地下水位下降较快,新疆现有的坎儿井工程有些已经废弃。“跨流域调水”和“开挖深井”比较可行。这种深入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明确出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

3.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延续活动题2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出路是什么?提出节水农业、立体农业、无土栽培技术等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使学生对较为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和发展模式有所了解。

结合活动题3的第(3)小题由新疆迁移到西部地区,提出农业发展除技术上的改进和提高外,还可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本小题极具开放性和拓展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例如,农产品的深加工,葡萄沟的品牌效益,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等。通过这种开放性的讨论,使学生明确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获得经济效益,同时获得生态效益。

由农业发展可以进一步引申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新疆乃至西部地区仅靠发展农业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因此这些地区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当地是否具有资源优势?由此引出资源的开发。 【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1.新疆油气资源的分布。教师可以提供“中国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及我国主要油田开发现状、东部地区对能源需求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地区,及主要油田的开发状况,使学生明确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开发时间较长,增产难度大,而西部地区能源丰富。通过东西部地区的比较,使学生明确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不仅为发展西部经济,对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新疆油气资源分布”图,了解新疆油气资源的分布地区,结合“西气东输线路”图,说明图中输气管线通过了哪些地区,并完成活动题2。

2.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结合活动题1和3,教师可以再补充一些相关的资料,如西气东输可以给西部提供多大的经济效益,对东部哪些省区贡献最大,现在东部这些省区的能源利用状况如何;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相比,在环境效益上的优势是什么;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及生态保护的意义,特别应提示学生思考在开发西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根据前面已有的知识,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对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3.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仅靠能源的输出是否可行;是否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未来其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讨论,旨在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够扩展性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仅靠能源的输出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进行原料的初级加工和深加工,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独特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利用其边境省份的独特位置发展边境贸易,这一切发展都应该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教学目标

1.能够以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为例,说明分析区域位置和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并初步学会评价自然区域特点。2.能够结合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两个地区的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

3.能够结合西双版纳的实例,说明支柱产业及其形成的条件,以及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4.能够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实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5.能够联系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两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认识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位置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2.通过阅读有关统计图表,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产业部门,并能结合案例资料分析说明其形成的原因,理解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3.通过阅读我国城镇分布图和有关数据统计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理解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4.分析、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结构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几个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点、差异的基础上,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中国的省内区域。

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

地理区域。因此,教材选择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学生学习省内区域的典型区域。

本节学习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习的重点是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政策的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优势的形成,有的是由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更主要的则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第二部分学习的重点是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形成原因。城镇的发展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和景观发生巨大变化的显著标志。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这个快速发展的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的介绍,旨在使学生了解沿海地区经济改革开放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在教材中,除了叙述式课文与活动式课文外,还有丰富的插图和阅读材料。这些内容都是教师组织学生自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素材。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教科书中各种不同内容的教学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有利于知识、能力、方法和品德的发展过程。

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3.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4.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内容点析

1.珠江三角洲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的名称。通常把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展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叫做三角洲。珠江径流在河口处注入时,被一些隐蔽的岩岛阻挡,引起水流分汊,使泥沙在岩岛隐蔽处沉积。珠江三角洲的发育,有一部分就是由于这些岩岛的联合作用形成的,属于岛屿状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表自然环境特点是地势低平,河网密集,土质肥沃,水热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明末清初开始大兴基塘耕作制度,并不断扩大垦殖面积,发展商品农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2.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资;经济体系建立起来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及外商独资企业将占最大比重;对前来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劳务费、外汇管理、人员入境和出境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国家给经济特区比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经济开放区,其中广州市为沿海开放城市。

3.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重要的特点是外向型。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一半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不少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供应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同时本地区有临近港澳的位置优势,有侨乡的优势,有多优良海港的优势和劳动力丰富等优势,再加上国家为这里制订的优惠政策,使这里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风水宝地。1996年外资在广东的总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30.1%,这就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4.按照产业部门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工业发展带动服务业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促使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同时也吸引外地民工的流入。另外,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促使非农业用地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这些都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具备了这些因素,才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的地区。

当某区域城镇化发展过快时,会导致城镇建设规划、科学管理、环境保护等相对滞后,造成大片良田被占用、“三废”污染严重、部分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作条件差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的作物种类丰富且一年三熟。要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政策调节、法律约束、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等措施,处理好经济腾飞、城镇化发展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容量、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课安排2课时。 【新课导入】

一般来说,教学导入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和积极参与。本节课导入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让学生说出他们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所见所闻。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初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关于该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等理性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设问法,直接问:“你们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吗?”预想在学生的发言中会提到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然后,教师继续设疑:“那么为什么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会成为我国最发达地区之一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仍然可以采取让学生优先发表见解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尝试着解答,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分析,完成理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也可以直接出示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从图中获得答案。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总之,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行新课导入,特别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达成学习目标。 【对外开放的前沿】

“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个结论,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特征的描述;让学生理解这样一个空间结论,必须借助于地图的学习。因为只有地图才能向学生呈现区域的整体范围,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与周边地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此,学习这部分内容离不开对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在利用地图作为主要认知材料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然后再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干湿地区分布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降水条件和干湿状况,进而得出这里的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等环境特点。

从本节课教学要求和教科书内容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重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因为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根本条件。正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能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建议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让学生自己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大、增长快,约占全国的30%,在全国居首要地位等特点。然后再利用地图,启发学生从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全国著名的侨乡”这段阅读材料,要让学生阅读,要引导学生认识华侨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贡献,认识国家优先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收集并利用有关资料,尽可能选用生动的教学媒体,向学生介绍国家为经济特区制订的一些优惠政策,使学生了解国家对珠江三角洲这个祖国的“南大门”采取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及促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效果是明显的,使学生认识国家政策因素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案例或资料,也可以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及其说明文字,让学生阅读并归纳、概括出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教师要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有更全面和辩证的了解。使学生懂得各地的外向型经济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个性特征。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在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一图,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有利的条件是临近港、澳、台,所以才能优先获得港、澳、台的资金支持。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工业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轻工业产品的加工装配为主。例如,广东流传着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轻工业起步时的顺口溜:三水一瓶水(健力宝饮料),顺德一把扇(各种名牌电风扇),鹤山一条毯(拉舍尔毛毯)。就是这三种轻工业产品使这些地区名声大震,也大大加快了当地人致富的步伐。

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产品主要投放东南亚、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国际市场的贸易渠道是如何形成的?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与临近香港和澳门的优越条件是分不开的,使学生理解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形成“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的基本原因。

接下来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在这种“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中,港澳和祖国内地各扮演什么角色?各有什么优势?使学生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条件和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城镇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来展开。同时还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工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建议教师出示两类景观图片或放映有关录像,让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前者农田广阔(以农业用地为主),而后者城镇密集。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这种巨大变化需要哪些条件?或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问学生,这些城镇中的建筑都是用来干什么的?从对建筑功能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工业的发展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对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

教师还可以采用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前后的人口数量变化图表或数字,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这里的人口增加比较快?由人口的变化,也能分析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繁荣,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和工交用地,吸引外来民工,并促进农业劳动力转化为非农业劳动力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大量的农业用地变成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会对环境及人类产生哪些不利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城镇化发展过快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教育。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普通工人、工厂的厂长、某城市(如深圳、三水等)的市长和广东省的省长等几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来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经济和城镇发展的设想和建议,一方面作为对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发展情况和效果的反馈,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对所学所得的运用能力,并为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营造一种有利的氛围。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教学要求

1.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学会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

2.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分析西双版纳之所以成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原因。

3.了解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4.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深刻认识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结构分析

1.该节内容结构的联系特点

该节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它是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帮助同学建立学习地理的基本思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从区域的位置入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自然、人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

系,得出该区域的总体特征,然后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

西双版纳地区得惠于大自然的恩赐,形成了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闻名中外的“热带动植物王国”,再加上少数民族的特色,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改革政策的实施,使旅游业得以充分的发展。 2.教学内容的思想能力培养途径和能力层次

本节的知识多为理解性的知识,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要多引导同学进行讨论,以培养同学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对理解我们国家的多民族特点有很大的帮助,这属于爱国主义思想的灌输,在教学中要予以体现。另外,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也必不可少。

3.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①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②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③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内容点析

1.本节内容突出了地理科学的基本特点──区域性。首先从位置入手(图7.13),概要分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这一部分和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这应该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关键。西双版纳是全球回归沙漠带上的一片“绿洲”,这与我国独特的海陆位置密切相关,由此形成的季风气候为我国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和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也成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基础。西双版纳陆上相邻的东南亚,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与我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旅游发展上也容易形成规模,开辟更广泛的空间。这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2.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着独特的景观特点,雨林中高低错落的垂直结构、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等,都是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这与第一部分内容密切相关。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这种制约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 3.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西双版纳地区更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化民族风情而增添了无穷魅力。这些重要的人文资源同样是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述,可以有效地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4.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为主,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崛起,首先得惠于它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版纳人也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发展了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教材中设计了“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比较清晰地展示了这点。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有关行业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又推动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这就是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原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事业是否兴旺发达,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旅游事业的发展上,必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我们在教学中要贯彻这一基本思想。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1课时。 【引入新课】

【丰富的旅游资源】

1.“风景旅游资源,是激起旅游者兴趣并导致各种旅游活动最直接的第一位因素,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证。风景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决定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上课一开始,可以出示一些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直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然后引导同学们认识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采取的办法是: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的照片,引导同学读图,分析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的原因。着重指出,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可以让同学完成活动1。

2.关于热带雨林的特点,可以参照书中的图片,引导同学讨论。主要讨论热带雨林的植物特点,待同学认识清楚以后,再提出问题:为什么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使同学对动植物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3.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西双版纳是我国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委提出“旅游兴州、生物强州、口岸活州、文化立州、依法治州”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民族、资源、区位三大优势,稳步发展以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边境风光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加快发展以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为重点的生物经济,积极发展以走出去、引进来并举,经济与文化、经贸与旅游结合为内涵的口岸经济,努力振兴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切实抓好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特色浓郁的旅游之州、环境优美的生态之州、物质丰盈的富裕之州、民风向上的文明之州。

这是“因地制宜”的英明之举,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引导同学讨论西双版纳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问题,认识西双版纳地区为什么过去长期以农业为主,现在转变成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2.在讨论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同学读“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突出认识西双版纳怎样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了哪些旅游产品。再认识一下西双版纳的相关位置,看一下与相邻国家交通的通达情况,分析一下远景。讨论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如可以形成规模效益等)。 3.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带来诸如环境污染、动植物资源的破坏等环境问题,旅游者也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举止。以“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为题,让同学讨论或辩论,以加深对西双版纳设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认识和对可持

续发展思想的认识。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结合实际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穿插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黄土高原和长江沿岸地带的学习,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通过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出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3.通过学习,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5.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区域的中心事物与当地发展的关系,从而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教学要求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3.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4.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5.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①运用地图说明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②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③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④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惟一一个地形区,教材在第一标题“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中首先给出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并安排活动使学生熟悉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其包括的省区,并且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表景观。接着很自然地引出黄土的由来,以活动题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示意图和证据资料,安排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由于黄土特殊的性质和黄土高原特定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所以黄土高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教材在“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这两个框题中着重分析了黄土高原各自然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 最后一个框题“生态建设”,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人的行为改变不利的自然条件,二是避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人类对该地区的开发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教材还通过活动题让学生对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进行辩论,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使学生最终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并未涉及到黄土高原的人文方面,例如黄土高原极有特色的民俗,其目的是要突出黄土高原的自然特征,使学生认识到它在中国和世界上的特殊地位。 内容点析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是本册教材第一个要研究的“跨省区域”,它与前面省级区域的不同点在于:其划分是以自然特征为依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黄土高原的范围基本都是自然形成的,并且跨越了多个省级行政单位。教材在一开始就给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并安排了活动1,目的就是训练学生读图能力,学会查找跨省区域的范围。 2.图8.2“黄土高原景观”。塬梁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详见阅读材料“塬梁峁”。

3.“风成说”的证据。67页“活动2”的安排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是让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第二是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判断的能力;第三,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建立这样一种意识,即“科学理论应该以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为基础,经过严密的推理之后,才能够形成”,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活动(2)的答案如下: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第三条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第四条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4.关于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各种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教材将时间断面截至目前,而将历史上的因果关系安排活动让学生讨论。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75~150吨,甚至225吨以上。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而黄土高原恰恰是一个植被极度缺乏的地区。造成黄土高原现状的人为原因包括: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

同时,将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5.关于图8.5“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图中显示的是黄土塬地区,由于其地表平坦广阔,所以这里农业较发达,村镇密集,人口密度达100~200人/平方千米。历史上黄土保存较完好的塬面上大都建有密度较大的村镇。正因为如此,一旦水土流失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本地的社会经济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6.关于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读图时让学生注意几点:第一,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的差异;第二,烧杯内水量的多少;第三,烧杯内沙土的情况。实验的结果证明: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烧杯里的水越少),水土流失的状况就相对不会特别严重(杯子里的沙土越少)。

7.关于图8.7的对话。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导致了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了千沟万壑”。实际上,教材恰恰就是利用这种矛盾引起学生思考。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是有道理的,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的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在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另外还应注意,两个学生在讲原因时都提到了植被破坏,这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的作用。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分析认识到这两点,自然也就为后面提出解决办法打下了基础。

8.关于图8.8“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这幅图的安排有以下两个目的。首先,让学生通过读图认识到,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还有很多,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次,前面教师已经引导学生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学生掌握了方法,在这里教材以图层叠加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方法、能力的迁移,同时验证学生掌握这种方法的程度如何。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或者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9.地形、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和年际变化大,使得黄土高原经常发生旱灾和涝灾,再加上地形破碎、土质疏松,就使该地区非常容易出现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对这部分内容,学生一般都能说出一二,但对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可能还不足,教师要通过以上关系的梳理,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0.关于71页“阅读材料”。这段材料看起来似乎与主题没什么联系,但实际上与图8.8有类似的作用,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用刚学过的思路去分析其他地区,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11.关于73页的辩题。教材在这一框题安排了辩论的活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素材,开放性较强。同时,该活动也便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前面刚了解了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紧接着让他们思考: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由此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最终得出结论:采取任何措施都要掌握好“度”,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内容讲授2课时。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新课引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黄土高原的电影或电视片段,让学生判断这是什么地区的景观,然后进入本节的学习;或者直接引入,请同学们根据平时的所见所闻,并结合图8.2“黄土高原景观”,谈谈对黄土高原的印象。既然是跨省区域,就要让学生对它的位置范围有明确的概念。因此进入学习的第一步,就要安排学生进行活动1,明确黄土高原跨越了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 进而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一看录像或图片就知道这里是黄土高原,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以此来引出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物质──厚厚的黄土引起重视。在介绍黄土高原的厚度以及在世界的地位之后,进一步提出疑问:“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对“风成说”的探讨。

2.关于对“风成说”的探讨。这部分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假说,然后读图和文字,分析每条证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接着分组讨论:“这些证据能不能说明黄土高原的黄土一定是风吹来的?”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让学生分成两派(“赞成派”与“反对派”)进行辩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风成说”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或者可以采取更开放的思路:向同学们介绍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的其他学说(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查找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理论,课上由学生介绍),然后进行辩论。并且让赞成其他学说的学生试着解释67页活动中提到的现象,这是个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机会。 【严重的水土流失】

1.在这一框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由学生对黄土高原景观的认识入手,然后安排学生分组做69页“活动1”的实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地表状况与水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最后结合图8.4,分析归纳造成“千沟万壑”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讨论“活动2”,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碎又会加剧水土流失。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并且归根到底,地表植被破坏是造成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这里,可以安排学生画一个恶性循环的模式图,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为后面提出解决办法作铺垫。 2.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教师可以连续提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会帮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 3.对“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的判读,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首先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以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来描述;第二步从地形地势着手,看看这一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第三步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降水量在哪个范围内;最后归纳总结,具备了什么条件,才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学生试着想一想解决的办法。 【脆弱的生态环境】 1.承转过渡:“看来,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的不

利影响,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请学生做72页活动1,通过读图,分析黄土高原会产生哪些气象灾害。当提到涝灾之后,立刻问学生:“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结果?”进一步引出其他灾害及产生的后果。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在这样的气候及地表状况等自然条件下,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

2.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讨论72页活动2,然后读图8.10,了解人类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被破坏过程中起的负面作用,并且明确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 【生态建设】

1.关于这一框题,建议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分析找出解决措施。有可能的话,最好找一些图片或数据,使学生对生态治理的具体办法和治理的效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这部分的内容开放性较强,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设计安排讨论或辩论。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最好让他们提前分组讨论,并查找相关的资料。总之,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理”。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学生能够说明其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本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单的评价;初步培养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运用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及相关文字资料,描述本区内人口、城市和工业部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地区差异,进而了解长江沿江地带中心城市在区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培养学生因果推理的能力。

5.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江水污染、酸雨等生态问题的危害与治理保护,培养推理和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逐步树立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通过本区内容及“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阅读材料的学习,初步掌握沿江地带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结构分析

1.教材本节中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3)沿江地带的城市;(4)沿江地带的工业;(5)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上述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3)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4)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5)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6)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7)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2.本区域内容选取和组织的主要思路如下:上一节“黄土高原”是典型的跨省自然地理区域,而本节“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和不同河段特点)以及自然资源条件后,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发展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2)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长江沿江地带内部横向的经济发展与本区向外部纵向辐射两部分内容存在着相互依托与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等项地理能力,并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本节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念树立的主旨。 内容点析

1.在本节第一个框题“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内,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教材文字简明扼要,依据《课标》“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的要求,教材突出了以下要点。第一,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相对位置──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第二,对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以上两点突出了长江在沿江地带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点出了长江流域内外依托长江的广阔发展空间;自然而然地导出了流域内优越的自然条件;巩固了学生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技能和推理能力。 (2)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条件。本节重点是把长江沿江地带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加以介绍,围绕着本区的自然条件,教材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以地形和气候为重点,利用本区地形分布图和上、中、下游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统计图表的分析,描述了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势、地形类型、热量、降水条件及气候特征。(2)教材为配合叙述式课文的内容,采用了活动式课文的形式展示了上游流域与下游流域在地形、气候、河流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区内差异。(3)不同河段的利用方式,例如航运、水能发电、旅游及淡水养殖。 从教材表象上看,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形式显得比较“松散”,涉及方面较多(地形、气候、河流及资源),甚至有“偏离”跨省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之嫌。但深入分析,其编写思路又是十分清晰的:本框题始终围绕着长江自然资源的形成、差异和开发利用而展开,强化了“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纽带和辐射作用──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的主线,提供了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区内差异、因果推理水资源成因和综合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项能力的契机。 以下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本节教材与八年级上册“长江开发”一节的关系。上册侧重于长江的水文特征及水灾与防治,本节侧重于长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沿岸与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上册是基础,依据上册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本节通过大量活动性课文去推理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源形成原因和利用方式,从而完成了两种课文形式的

有机结合。第三,在实施活动内容时,应注意引导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片与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的结合阅读。 2.在本节第二个框题“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教材主要介绍了长江沿江地带纽带的格局──以长江干流为横轴,东连沿海经济地带,西接广大内陆地区,所构成的“H”形经济格局图示;长江沿江地带纽带的意义──不仅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更重要的是沟通了东西两大经济地区,形成了自东向西的4条经济通道──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2)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本段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位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第二,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的产业;第三,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带向南向北辐射;第四,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3)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本段阅读教材看似与长江沿江地带的内容无关,但深入剖析可知该段教材的教育功能:第一,拓展同类型(沿河产业带)的知识视野;第二,通过莱茵河和密西西比河产业带形成与特点的分析,掌握认识和分析同类区域的一般方法──发挥沿江河湖海地带的地理位置、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巨大优势;连通区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国家及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纽带和辐射作用。 此外,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是选择本区域独立成节的核心依据;第二,通过本框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综合分析、迁移与应用能力;第三,使学生初步形成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第四,在实施活动内容时,应注意修建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问题的开放性,只要学生回答言之有理有据,教师就要肯定。

3.在本节第三个框题“沿江地带的城市”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2)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在长江沿江地带已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以及以它们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区。

(3)上述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活动式教材中以上海为例,说明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心城市,上海具有的优势,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整个流域乃至全国都有极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4)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在分布密度、城市规模、城市数量等方面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讲长江沿江的城市,不仅是要介绍这里城市的形成、发展、分布、数量、差异等项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说明由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带向外强大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呼应与强化上一个框题的中心内容;第二,通过上海实例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已学知识和技能,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在分析上海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辐射作用时,应引导学生结合实例来说明,教材图8.27只表现了上海的优势条件与地位,并未具体展现其辐射的作用。

4.在本节第四个框题“沿江地带的工业”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以“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为基础,介绍了长江沿江地带形成的四大工业基地。 (2)长江沿江地带形成四大“产业走廊”的雏形。

(3)在活动式课文中,通过上、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分析,以及如何相互协调发展的探究,有效地巩固了对长江沿江地带纽带作用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本框题对学生读图认定、提取、加工、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契机。第二,强化了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第三,在实施活动内容时,应引导学生将西电东送、东部用技术信息和教育文化及资金的优势支援西部等具体内容落实在图内。

5.在本节第五个框题“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教材从毁林开荒和陡坡垦殖等原因入手,详尽地说明了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退化、水库淤积、河道淤塞、灌溉和发电及航运能力下降、加剧了洪灾威胁等危害;并在活动式课文中涉及了治理保护的相关思考问题。

(2)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集中体现在频发的洪涝灾害、难以恢复的灾后环境、日趋严重的水体污染,以及如何治理。

(3)长江上、中、下游的酸雨问题。介绍了本区酸雨的基本概念、酸雨区的分布、酸雨的直接危害。

必须提示的是:第一,本框题教材的编写十分注重上、中、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与差异性,特别是上游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又成为了中下游河湖淤积问题及降低湖泊蓄洪能力等危害的成因;第二,应注意将八上教材关于长江水文特征、水利水害、利用治理等内容及学科能力与八下相关内容的融合,以完成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与迁移;第三,教材中创设了因果推理、综合分析、迁移应用等项能力培养的条件;第四,使学生初步树立了资源观念、环境观念、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五,在实施活动内容时,教师应通俗易懂地介绍有关酸雨的基础知 识。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建议安排3课时。 【新课引入】

1.播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纪实》片断,或让学生阅读八年级上册教材58页《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的材料,要求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

2.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导入新课,板书。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和回答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②如何概括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地理位置特点;③为什么说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点明长江沿江地带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沿江的相对位置,以及依托长江对其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3.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上海等三城市气温与降水量统计图表,思考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特点;②长江上、中、下游的地形差异对其各段水文特征有何影响;③针对长江流域各河段自然条件的差异,如何开发利用其水资源。

4.教师总结时应强调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和特色形成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1.要求学生按下列步骤画出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①画出长江干流略图;②标注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③标注出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带的位置、长江沿江地带。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①以长江为横轴连接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构成了什么样的图形;②读图说明为什么长江沿江地带具有纽带作用;③沿海地带与西部地区各自的经济发展优势是什么;④从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入手,具体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3.教师强调应该掌握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和纽带作用的意义(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4.让学生在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上绘出长江主要的南北支流和铁路干线。

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基础。②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是哪一个。③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哪些方向辐射。④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6.教师对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基础、动力、方向、意义进行小结。

7.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补充莱茵河流域经济带的相关资料,分组讨论问题。①莱茵河流域经济带形成的有利条件。②莱茵河流域经济带与长江沿江经济地带在形成条件、纽带作用、辐射作用等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③学习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的基本思路有哪些。

8.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学习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的基本思路。 【沿江地带的城市】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0页的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学习活动。①思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的干支流有何内在联系。②在图中圈出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地区。③举例说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作为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④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的密度差异。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活动中上海辐射作用的相关内容,分组讨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整个流域乃至全国都有极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3.依据学生的结论,教师强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与其辐射作用的关系。 【沿江地带的工业】

1.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说明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 2.举办小型分组竞赛,让学生以汽车品牌为例,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汽车工业走廊的主要产品与生产基地。

3.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和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比较分析四大工业基地工业部门构成与其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种类构成的内在关联。

4.课上独立完成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活动,并及时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考虑到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已有一定的了解,可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①课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选出组长。②课前公布三个探究性问题──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直接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干流地区水污染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沿江地带及其附近地区三大酸雨区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③课前由组长抽签领取探究性问题。④在组长的组织下,全组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⑤课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报告。⑥课上其他学生可针对代表的发言提出质疑,由被质疑的小组学生解答问题。⑦教师讲评。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我国一些重点区域和学生家乡的可持续发展事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强区域联系的必要性。2.收集祖国走向世界、世界不断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而明确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基本国情。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和对比,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整理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对家乡经济发展或国家跨区域重点工程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论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走向世界的中国在全球化进程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家乡经济发展或我国重点工程建设的事例,说明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强区际联系与合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通过我家、我家乡、我们国家的变化等方面的资料,说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一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加入

WTO的意义和在国际和全球重大问题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难点

1.理解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强区际联系与合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理解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教学准备

1.中国政区挂图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挂图;有关我国目前建设的重点工程的录像剪辑或多媒体课件;有关祖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闻资料。

2.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身边与网络、电视、广播和书籍、报刊等媒体中收集有关家乡经济发展和我国重点工程建设、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等方面的图文材料。

3.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一小组以6~8人为宜。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中国政区挂图

教师提问: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了大小不等的哪些区域,请概括各区域的主要特点。 学生发言。(略)

教师承转: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点,面临不同的发展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世界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是今天这节课需要探究的问题。 轮流请多位同学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老师给予帮助。 讲授新课

教师板书: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师板书: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板书:1.区域差异

教师出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挂图),并提问: 观察“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特点,想一想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学生发言: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千差万别,这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教师承转:不同的区域地理条件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教师板书:2.区域发展 教师提问:

1.读图9.1,结合已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因地制宜地发展家乡的经济? 学生讨论发言。(略) 师生共同总结:

1.从图9.1上,我们可以看到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辽阔,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这些都是东北平原的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发展商品粮生产,是东北平原区域发展的方向。因而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家乡发展经济的地理条件既有优势也存在着问题。就人口这一条件而言,从不利的方面看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而从有利的方面看是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这就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发展农业要走多种经营之路,发展工业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并积极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这样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创造了更多的产值。看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教师承转:有了优势,是否就能够发展得好呢?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我们家乡加工的产品没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任何优势也就无法实现,也就不能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其他地区的合作。 教师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出示文字资料或录像和图片

“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 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2050年防护林体系将全面竣工,届时“三北”地区农田实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牧场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荒漠化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学生阅读后思考:

1.为什么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营造防护林?

2.“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发展有何作用和意义? 学生讨论发言。(略) 师生共同概括:

1.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阻碍了这些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在这片广大的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是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 2.“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这一事例说明为了促进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人与环境的协调是任何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

推荐第8篇:八年级上期地理教案

随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旧式的研究技术与方法逐渐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渠道。以下是八年级上期地理教案,欢迎阅读。

【学习目标】

1、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

2、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正确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重点】

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难点】

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过程】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自学导航】

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阅读课本内容与图相结合的方法

阅读课本P101内容完成:

一.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

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作用

概念:交通运输业是指 的生产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交通运输业具有 的

2.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交通运输被喻为“ 发展的先行官。”

3.对比传统交通运输方式和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量

速度

效益

传统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4.对比我国交通运输线东西分的差异

东部

建设___

发展___

交通运输网_____

西部

建设___

发展___

交通运输网_____

二.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阅读课本P105-108内容完成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

速度

运量

价格

其他

航空运输

投资大、建设周 !期长

铁路运输

机动灵活

公路运输

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水路运输

受天气影响较大

悄悄告诉你:管道运输也是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一种,主要运送的货物是液体或气体。

2、运输方式选择:

货物情况

应选择的运输方式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又不大的

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

短程

远程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

推荐第9篇: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

主备人:马丽雅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的基本概括。

2.了解长江水能分布和开发情况 3.理解长江的“黄金水道”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长江的学习,掌握学习河流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学习,提高从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长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长江的支流,流经的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域及上游、中游和下游。 教学难点:对于长江“黄金水道”的理解。

教学方法:多媒体动画展示长江水系图,讲解为主。

学习方法:小组自主完成讨论,并要在图上描绘出来,最后再填充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长江之歌》导入新课,

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歌词中唱道“你从雪山走来”,那么长江究竟发源于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呢?人们又是如何开发长江这条母亲河的呢?

(板书)

一、地理概况 [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一:教师组织读图并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的问题:

1.长江发源于我国什么地形区,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它的源头叫什么?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干流有多长?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2)长江的正源叫沱沱河;(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边缘海东海。(4)干流是6300千米。

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青海(青)、西藏自治区(藏)、四川(川)、云南(云)、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共11个省级行政区。

3.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地形区?三峡位于哪两个省级行政区交界?它自西向东由哪三个峡谷组成?

(1)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2)三峡位于渝鄂交界;(3)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4.读图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说出各点各在哪个省? 上游:源头——宜昌

落差大水流急

中游:异常——湖口

地势平,多曲流,多支流 下游:湖口——入海口。水流平稳 (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

5,长江南北干流各有哪些支流和湖泊? 北;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南:乌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

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图上所得,教练结合更好地巩固知识 课堂活动二:长江探宝: 提问并讨论:长江有哪些宝?

1、水能宝库

(过渡)长江还是一个水能宝库(板书),有巨大的水能资源。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因而长江堪称我国的“水能宝库”。

(提问)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哪两个具体河段呢?这两个具体河段都位于长江的上、中、下游哪一大河段中呢?

(教师小结)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上游河段中的源头——宜宾段和四川盆地以东的三峡段。

长江自源头至宜宾,河长约多少千米?落差约多少米?(学生:约3200多千米;约6000多米) (教师讲解)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的重庆,深切巫山坚硬的石灰岩,形成险峻峡谷。三峡长约200千米,峡口处仅宽100米,峡谷两岸峭壁耸立,水流端急,因而三峡河段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

教师延伸知识:为了开发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江支流上建起了许多座水电站,并已在干流上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引导学生看彩图)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发电量将为葛洲坝水电站的6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的等综合效益。

长江干流大型水电站往往分布在我国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

(提问)长江如此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世界大河中首屈一指。现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是否充分?为什么?

(教师小结)由于目前长江的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很低(不足8.6%),因此加速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对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过渡)长江不仅有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还是一条“黄金水道”。(板书)

2、长江——黄金水道

(提问)哪些数字可以说明长江是一条“黄金水道”呢? 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货运量占全国的60%,而且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因此长江被人们誉为“黄金水道”。

(提问)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这里的“大”字可从哪三个方面的数字体现出来? (资料:1.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第三位;2.长江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第三位;3.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居我国各河之首) 以上这组数字说明: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不仅是中国的第一长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的概括和长江探宝,其中重点晒长江的概括,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教师讲解、读图、填图、画图的步骤掌握。下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长江的开发和存在的问题。

课后反思:

用同学们会唱的歌曲《长江之歌》导入新课,应用歌曲中的歌词我从雪山走来,是指哪个“雪山”引出课题长江,课题引入新颖,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从图上获取知识,使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有了大面积的提升,使地图的应用比较充分。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讨论学习、师生互动的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为了更好地掌握其知识,教学中采取的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在图上描画,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在教学中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河流的方法掌握的较好,基础知识扎实,重点突出。

板书设计清晰,有图有文,一目了然。

对于部分的读图有困难的学生关注太少,以后应多给鼓励和帮助。

评价的语言单调不够丰富多彩,在整个课堂中几乎没有对学生的评价,在今后应多多读课外书,同时应多加强语言的练习。 对于曲折的长江干流把握不是特别好。

本节课的课容量较大,对时间的把握不是特别准确,将前面的长江概括讲的具体详细,但对于长江探宝这一部分的黄金水道讲解的太少,在今后的教材的把握及课堂时间的分配上应多注意。

板书设计

江 一

长江的概括:

1.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及干流长度: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2)长江的正源叫沱沱河;(3)长江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边缘海东海。(4)干流是6300千米。

2.流经的省区:青海(青)、西藏自治区(藏)、四川(川)、云南(云)、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共11个省级行政区。

3.流经的地形区:(1)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2)三峡位于渝鄂交界;(3)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4.河段划分的分界点:上游:源头——宜昌

落差大水流急

中游:异常——湖口

地势平,多曲流,多支流 下游:湖口——入海口。水流平稳

(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

5.主要的支流和湖泊:北;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 南:乌江、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 二 长江探宝

1.水能宝库: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电站有葛洲坝、三峡 2.黄金水道:四季通航,横贯东西

推荐第10篇: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滚滚长江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

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长江的源流概况

2、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1、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分析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教学准备:长江水系图

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探究新知

1、长江发源于什么山脉的什么雪山?它的正源叫什么?

长江曲折东流注入什么海洋?其干流像哪两个英文

字母组合?

2、长江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并

说出经们的简称。

3、在长江水系图上,请找出长江名称的起点?找出长江

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看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省

区?(P47活动题1和2)

4、请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及湖泊。找出岷江、嘉陵江、

汉江与长江干流汇合处的城市?

5、长江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些地形区?三峡位于哪

两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交界处?它自西向东由哪三个

峡谷组成?(P47活动题3)

6、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它的哪两个具体河段中

呢?这两个具体河段都位于长江上、中、下游哪一河

段中呢?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与练习

第11篇: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

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生养我们的黄土高原。【讲授新课】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引导学生读图8.1“黄土高原的位置”或挂图,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简单地介绍把黄土高原。总结:在我国北方的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黄土高原,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2、讲述: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引导学生读图8.2“黄土高原景观”认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仔细比较“塬、梁、峁”的景观特征。提问:我们所处的地方是哪一种黄土地貌景观?学生回答:黄土塬。

3、提问: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1)读图8.3“黄土形成过程示意”说说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规律。(2)下面是支持黄土高原黄土“风成说”的几方面证据,讨论每一条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水冲来的。●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小结: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等。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过渡:我们已经知道,黄土高原表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点,“塬、梁、峁”等地貌类型多样,这些特征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让学生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水、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吨,甚至225吨以上。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

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而黄土高原恰恰是一个植被极度缺乏的地区。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阅读图8.6,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2、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引导学生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2)人为原因主要有: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3、引导学生完成活动3: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首先,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第二,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在哪个范围内。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4、提问: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会产生什么后果?引导学生读图8.5和第二自然段课文回答: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达标检测1.填空(1)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

、南连

、北抵

。跨越

等省区。(2)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

作用形成的。2.选择题(1)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区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2)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A.黄土坡

B.黄土塬

c.黄土峁

D.黄土梁3.简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作业布置

一、单项选择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C.水流速度快D.流经黄土高原区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板书设计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区。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塬、梁、峁3.黄土高原的成因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2.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二)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教后反思

主备人:潘振江

第12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区图”;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了解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介绍家乡的活动,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明”、播放视频的方式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根据、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

同学们,经过一个长长的暑假,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暑假到过哪些地方呢?又见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

学生七嘴八舌:略

[上课]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首页,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请结合图片进行讨论,你在当中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设你是来自上述的四个区域的人,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所在的家乡情况呢?我们请四个小组的代表来模拟一下。

[学生活动]

一组: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二组: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较多,平原少,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级的丘陵和小平原进行,一般是精耕细作的。

三组: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马牛羊特别多,所以我猜农业是畜牧业为主。

四组: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雪山连绵,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是世界屋脊。

[教师总结] 正是由于区域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所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活动] 完成书本p.3活动。

[过渡] 首先我们学习了解的是北方地区。

[课件展示] 北方地区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地形区。)

[师生互动]

1.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管辖的省级行政区,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在图5.2中,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太行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渤海、黄海、黄河、淮河、黑龙江、松花江。

3.让学生自读课本p.4~5内容,整体感知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

[提问] 根据所了解到的知识,请归纳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出示表格:

北方地区

自然环境 经济特点

位置 范围 主要地形区 农业 工业

秦岭—淮河以北 东北三省 两河、两山

京津

陕甘宁

(苏、皖、内蒙古)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2个丘陵)平原广,耕地以旱地为主,机械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资源消耗量大

重要农业区:二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 重要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过渡] 同学们,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地,人类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请问,以下两幅图(课前准备两幅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照片)各反映的哪种土地?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

学生回答:黑土地、黄土地;东平平原、黄土高原。

[教师] 对了,两种土地都有各自的特点,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它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结合手上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我国干湿区和温度带的分布分析)

[总结归纳] 略

[播放视频] 《黄土高原》

[提问] 壮观雄伟的黄土高原,我们已经看过了,谁能概括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提问]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

[师生互动] 一起阅读书本p.6活动2的案例。

[学生回答] 建设淤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

[活动] 完成书本p.6活动。 [小结] 同学们,学习完北方地区,我们得到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说,教师作最后总结)。

[总结] 北方地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要记住: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要合理。

板书设计

1.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见投影表格)

山区寒冷——针叶林

黑土地——东北平原

2.地区差异 地广、机械化耕作;一年一熟

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缺水,水土配合不佳;两年三熟

特点:结构疏松,易水土流失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黄土高原

治理措施:建於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 杨壮仁)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北方地区的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的特点,并更好地掌握南北方地区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难点

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此基础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南方地区。

[新课讲授]

[提问] 同学们,我们就居住在南方地区,在你的印象中,南方地区是怎样的呢?与北方地区对比,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对南方地区有个在概的整个认知。)

[展示图片] 南方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 读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省、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

(通过学生的读图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图中找到的这些地理事物可以说明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

[师生总结] 南方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沿岸及入海口处,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1.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学生活动] 完成书本p.7活动2,观察图5.9中东南丘陵的土壤与北方地区土壤的不同,认识红壤的特征。

[介绍] 红壤不同于北方地区的黄土地和黑土,它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形成的一种颜色较红的土壤,呈酸性,缺乏肥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耕作时,要适当增施有机肥。

[提问] 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相对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有什么优越性?

[学生回答] 气候一月0℃以上,降水在800毫米之上,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学生活动] 结合书本p.8图,说一说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展示图片] 南方地区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例图,并提问这图反映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学生活动] 找出南方主要的城市和我国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的省份,并总结它们的分布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发展经济有什么有利之处?(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南方地区的发展。)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

[教师] 为了促进南方地区更进一步地发展,带动内陆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南方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那就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

[学生活动] 阅读“知识之窗”,了解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范围,了解不同省区各自的优势,并且完成书本p.10活动3。

[总结] 略

板书设计

一、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二、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 杨壮仁)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教学目标

1.知道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为、难点 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教学时间 1课时

&nbbsp;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学生活动] 结合书本p.8图,说一说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展示图片] 南方地区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例图,并提问这图反映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学生活动] 找出南方主要的城市和我国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的省份,并总结它们的分布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发展经济有什么有利之处?(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南方地区的发展。)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

[教师] 为了促进南方地区更进一步地发展,带动内陆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南方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那就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

[学生活动] 阅读“知识之窗”,了解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范围,了解不同省区各自的优势,并且完成书本p.10活动3。

[总结] 略

板书设计

一、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二、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 杨壮仁)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教学目标

1.知道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为、难点

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教学时间 1课时 &nb

第13篇: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

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小品《三鞭子》 图片。老师讲述小品里台词,在讲述台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赵本山的表情。

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课时

【出示板书】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师指导】课件展示使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了解现代运输方式包含哪些。(学生自读,教师总结) 【教师承转】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然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教师引导】客运和货运根据需要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学生活动】结合课文和图讨论比较 【归纳】学生归纳因素并列表: 运输方式 运量 运费 运速 铁路 较大 较低 较快 公路 较小 较高 较快 水路 最大 最低 最慢 航空 最小 最高 最快 【举例分析】

1.山东济南某公司的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4.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 【分析归纳】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如下。 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 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

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师生归纳】人的出行:必须考虑出行目的。人们对货运的要求可以根据四个字:多、快、好、省。 货运: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公路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铁路

【教师讲述】我们在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时,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保证交通安全。

第14篇: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纲八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纲八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1 辽阔的疆域

1、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陆地大国: ①国土辽阔②陆界(20000多千米)③陆上邻国多(15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②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③隔海相望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E);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最南:曾母暗沙(4N);最北: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处(53 N)。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Km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5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2、34个省级行政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轮廓(书本八年级上册第

7、10面)

1.2 众多的人口

1、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 1 上。目前人口数为13亿多。

2、中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3、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疏密不均划分线: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稀疏。

人口多处特点 人口少处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

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汉族地区人口多。 西部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

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4、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3 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55个)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3、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等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 中国的地势地形

1、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

山势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2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33%山地、26%高原、19%盆地、12%平原、10%丘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 中国的气候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特别是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多灾害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

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我国气温最冷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最热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降水最多地方: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4、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

2.3河流和湖泊

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

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呈“V、W”字形,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宜昌(武汉);中游:宜昌——湖口(江西);下游:湖口——入海口。中游段被称为“九曲回肠”——荆江。(注意:长江的开发请看笔记)。

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径流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注意:黄河的忧患如何治理请看笔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3.1 自然资源概况

什么是自然资源: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2土地资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

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一亿公顷。我国土地类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4

2、区域差异明显: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等。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3 水资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问题):⑴水资源短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费严重)⑵时空分布不均(①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解决办法有“兴建水库”)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即东南多,西北少(解决办法有“跨流域调水等工程”))

2、时间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季节、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有关。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3、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①兴建水库②跨流域调③节约用水④保护水资源⑤处理并防止水污染⑥植树造林等。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2、交通运输发展变化:手提肩扛→牲畜驮运→现代运输(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

3、目前分布特点: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公路运输

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

5 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铁路运输

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

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

航空运输

速度最快、舒适、安全

运量最小、运费最高

水路运输

运费最低、运量最大

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管道运输

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灵活性差

4、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三横五纵”看书本第91面)

5、交通运输枢纽:指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

类型:单一型和综合型。

6、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的因素:

(1)客运:要考虑人所拥有的经济情况、时间长短、出行目的、所到目的地、出发点与目的地间的距离及各运输方式的价格、速度快慢。

(2)货运:要考虑货物本身性质及运货量、运输距离、目的地位置、运输工具的特点等。

总之,无论是运人还是运货,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都要考虑交通工具的特点、运输距离、时间、运输目的、运输的人或物本身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

1、农业:利用运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分类: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划分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

6 农业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

2、农业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差异很大。原因: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地形、水分等自然条件复杂,地区差别大,再加上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导致全国的农业类型和发展状况在地区分布上有很大差异。

3、农业的地区分布: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很明显。

①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②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③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①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②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

③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④宜渔则渔: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

5、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展现状 发展成就 举世瞩目:产量、位次、生产能力等

面临挑战问题严重: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发展方向与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业

2、建立商品粮基地

3、科技兴农

我国东中西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差别及原因: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 7 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不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⑵而“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4.3 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工业生产: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业生产特点:阶段性、关联性、计划性。

工业“主导”: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为农业、建筑、科研、军事等部门提供了许多机械设备、科研仪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国工业分布趋势:沿河、沿江、沿海。其中,沿海地区——工业最发达:4个基地、5个特区、14个开放。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比较:

工业基地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辽中南工业区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京津唐工业区 铁、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靠近山西能源基地,有统一的电网,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

沪宁杭工业区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雄厚,有统一的电网,交通便利。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靠近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很多地方是侨乡,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工业,有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能源工业分布: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在我国能与生产和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水力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

6、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涵义: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

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8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起步晚,发展迅猛。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差导:

沿海——科技园区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高层次知识人才集聚,形成了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贸易导向型:沿边地区利用其地理优势,依靠国家的开发政策,发展了以组装、加工为主的贸易导向型产业。

内陆——国防军工型:内地地区依靠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为主的与国防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中国的疆域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人;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领土的四端: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西岸濒临台湾海峡。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有台湾岛,海南岛等5000多个岛屿。渤海与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东为韩国、日本;东南为菲律宾;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见第三册P

9、10的表。

我国的人口2005年1月6日为止,我国人口为13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

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是: 9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中国的民族 由56个民族组成。在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1.6%,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除了壮族外,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地形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全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我国的山脉

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高原。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

内蒙古高原 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黄土高原 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当地人称为“坝子”。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内陆,分居天山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内。

东北平原 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也称为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10 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之称。除了三大平原以外,还有一些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

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我国1月和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

1月南北气温温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风

0摄氏度等温线(经秦岭—淮河),此线南北河流冬季有何差别?

秦岭—淮河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我国7月最热和1月最冷的两个地方,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

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降水量 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认识800mm、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及其重要性

认识四个干湿区以及它们的界线,这些界线与各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

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

第15篇: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__第四章第二节教案

第二节 工业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 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3、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 况及其分布情况。

4、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 工业、纺织工业的大体分布。

二、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经济和重要基础工业及其主要发展概况

三、教学难点 我国主要经济的主导地位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述法、讨论法

五、教具: 地图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人:

方案①:同学们,通过“农业”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农业给人们提供了基 本生存保障。但大家试想:如果只有农业,人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学生的答案 会有多样,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光靠农业 是远远不够的,其他产业部门,如工业、交通、商业等都必须大力发展,尤其是 工业,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下面让我们开始学习“工业”。 方案②:

依次展示一些工业产品的图片:书本、纸张、文具、锅、碗、菜刀。瓷砖、彩电、洗衣机、化肥、收割机、投影仪、计算机、玻璃、水泥板、汽车、军舰、战斗机提问:同学们,上面展示的这些物品,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工农业生产、国家建设、国防安全关系十分密切,你们知道它们是由哪一产业部门生产的吗?(学生回答:工——用。) [二]讲授新课

显然,对于交通和国防建设来说,其现代化水平同样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 因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设问:由于工业生产如此重要,所以各个地区都想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 工业。那么,一个地区发展工业生产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启发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进行简单分析,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解释。)

学生活动:简述你所了解的一种工业生产的流程过程,结合实际,谈一谈 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

讲述“我国工业的发展”时,可采用下述方法:

1.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P.92“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图。 2.提问:(1)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怎 样?(较快。)其中增长倍数最大的是什么?(彩电。)(2)从这组数据的变化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迅速,如彩电、化纤。)

3.让学生阅读教材P.92的正文。教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从课文 中或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找到答案:(1)旧中国我国工业布局有什么特点?重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轻纺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分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我国工业取得的成就:(1) 工业布局日趋合理;(2)形成四个主要工业区,分别是:东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3)工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门类亲齐全的工业 体系:拥有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主要工业部门。

[三]巩固部分: (1)练习

(2)作业 教师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突飞猛进,工业部门由少到多,并最终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在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的工业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基本需要,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工业中心大量增加,遍布全国各省区;工业发展由沿海指向内地;在一些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形成区域性工业基地。工业分布的这种变化,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了全国工业的发展,由沿海到内地,由城市到农村,使我国的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七、教学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深感我们任重而道远,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由此,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

2、活动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雄辩的能力、运用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收集资料的热情。

3、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

4、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处为本课的又一高潮,教师要注意调控。总结便于学生获得较全面的知识。

5、教师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

第16篇: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西双版纳1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学案

一、出示目标

1.记住西双版纳的资源,理解其形成原因。

2.分析该地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及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3.认识该地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建立设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二、自学文本

1.自学教材P66~69页,完成P70页活动题,西双版纳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有______。

(1)地处边境可发展____旅游和____旅游。

(2)雨林特有的景观:____,___,____,_____,雨林动物:___,___,___,___,被称为“___”。

(3)傣族的民族风情有:傣家的__楼,____舞,_____饭。

2.描述评价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1)位于北回归线以___,五带中的___带,属于____气候,水热_____,利于植物生长。雨林良好的_____场所和充足的_____为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

(2)我国____边陲的云南省境内,地处___山脉最南端,南部和___、___接壤,还以____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可发展边境旅游和_____旅游。

3.课本69页活动1:景洪市最低月均温出现在____月,是____℃,景洪市最高月均温出现在____月,是____℃;景洪市____至____月降水少?____月至____月降水多?属于___气候,该气候特点_____。为什么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___月,而没有出现在7月呢?

4.课本69页活动,解释原因。

竹楼屋顶斜度大____,底部离地面2米____________。 孔雀舞__________________。 竹筒饭__________________。

5.旅游业是怎样迅速崛起成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___优势和_____优势,建成了西双版纳热带______园、傣族园、____谷等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______旅游精品路线,使旅游业迅速成为支柱产业。

6.旅游业的发展给西双版纳带来哪些好处?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_____的发展,增加了____机会和人均____,改善了人民___。促进了西双版纳_____的发展。如带动了____业、___业、____业等的发展。

7.但是近年,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呈下降趋势。阅读课本72页,分析概括旅游业的下滑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谈谈你的高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交流展示

1.小组内交流。2.小组展示自学内容。

四、合作探究

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却没有像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而形成了雨林景观,原因是什么呢?(从位置、气候、地形方面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达标拓展

1.西双版纳位于(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四川省

C.广东省

D.云南省

2.西双版纳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王国”之称,这些植物构成了(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B.高山植物垂直变化景观 C.热带雨林景观

D.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3.西双版纳被誉为“热带动物王国”,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A.东北虎

梅花鹿

B.丹顶鹤

金丝猴

C.亚洲象

绿孔雀

D.大熊猫

4.下列对于西双版纳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国家政策的优势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发达的经济

D.丰富的旅游资源

5.与西双版纳有水路相连但不接壤的国家是(

A.老挝缅甸

B.泰国越南

C.缅甸泰国

D.老挝越南

6.张华一家到西双版纳旅游,他们不可能遇到的是(

A.亚洲象、绿孔雀等可爱的动物 B.高达挺拔的望天树和板状根等植物景观 C.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 D.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

褐马鸡

7.澜沧江流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

A.湄南河

B.红河

C.湄公河

D.怒江

8.近年来,关于遏制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对现有的旅游景点进行整合改造 B.明确景点发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 C.严惩不法商贩,规范旅游业商业秩序 D.在自然保护区大规模建设旅游景点

9.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______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10.西双版纳是除_____省外,我国原始森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教(学)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篇: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新疆1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一、简介

本主题是教育部重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项目下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八年级下册

二、学习者分析

1.初二学生已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基本要点。 2.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概念还需进一步加深。 3.学生具有读图、识图、绘制简图的能力。 4.具备小组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简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语言描述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5)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本课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说出新疆的主要民族、自然环境特征;能够描述人口、城市分布的特点;能够举例说明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及西气东输的意义。

过程方法:通过运用地图及音像资料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绘制简图,总结地形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绿洲农业与合理开发利用干旱地区的水资源 难点: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

采用问题引导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的学习途径。 主动学习、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理念

1.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2.有效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3.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学习的收获。

评价维度

1.课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与程度、交流合作、信息再现、各组之间的竞争情况等。2.课后:根据学生对新疆农业问题提出的建议情况进行评价。

五、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

实现多幅图片的展示,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应用FLASH软件制作交互性动画、习题突破教学重难点问题。 改变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搜集资料

文字资料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对知识进行细化。

图像资料来源:1)来自扫描,如:塔里木盆地图;2)来自互联网,如:新疆的景观图。

音乐资料来源:网上下载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新疆好”;自制的MID:“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

软件资源从网上下载的开课动画“新疆好”。 2.教材处理

把本课教学内容分解为三部分:1)位置、地形、景观;2)绿洲农业; 3)能源开发。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

3.课件制作

1)用ACDSee和Photoshop进行图像制作和处理。 2)用超级解霸截取声音文件。用作曲大师制作MID音乐。

3)用Powerpoint制作主体课件。用FlashMX制作“新疆好”风景MTV,制作交互动画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

【上课前屏幕放《新疆好》音乐动画】 导课

师:课前我们听的歌曲名字叫“新疆好”,提起新疆,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瓜果,羊肉串„„ 师:(提示)新疆的首府是? 生:乌鲁木齐【出示城市图】

师:它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举一个例子,这里的新疆日报就有五种版本,为什么? 生:民族多,有维吾尔族、汉族„„

师小结:新疆是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出示多民族图】

师:看来大家对新疆并不陌生,今天就让我们掀起她的盖头来,走进新疆。【课题,新疆舞及音乐】 新课学习: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方面。【教学目标】 师:首先明确位置【中国地图】

生:在我国西北边陲,在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除了位置还有什么因素也影响到气候?) 生:略,地形。

师:让我们来看看新疆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影响气候的。【新疆地形图】【鼠标点击到的地形区加重显示】

师:用最短的时间把新疆的地形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分析地形分布特点。 (生动手绘制,总结出“三山夹两盆”)

师: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的地形与新疆的“疆”字的右边很像?【动画演示:山变“一”,盆地变“田” 】 师:晴朗的夏日天山山麓的居民能清晰地看到一条界线横过山腰,上面是银光闪耀的冰雪世界,这条线就是雪线。哪些山上有终年积雪?

(生看图回答,并总结出这里的山都很高,也阻挡了湿润气流的进入,对这里的干旱气候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师:山顶的终年积雪也为这里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冰雪融水浇灌了荒漠中的点点绿洲。因此我们到了新疆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观?

生:高山、荒漠、绿洲。

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关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环境图,问题】

绿洲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及沿河地区,人口、城市及交通的分布特点。

师由城市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引出西部开发交通要先行。【塔里木沙漠公路图片】

师:在新疆你会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色,绿洲仿佛是从沙海里冒出来似的,绿色紧邻黄色,中间没有任何过渡,绿洲的存在,除了冰雪融水天然滋润外,还有新疆人的辛勤灌溉。【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师:首先看这里主要的农作物【出示四种农作物称】哪个不是? 生:水稻(原因略)【出示正确答案】

师:为了奖励大家,插播广告【农夫果园番茄汁】

【出示问题】(1.为什么用新疆的番茄做广告?2.新疆还有哪些红色的产品?3.你还知道哪些新疆的特色农产品?4.高山的冰雪融水是如何躲避烈日的蒸烤和风沙的纠缠流进农田的?) (生回答问题,并得出:1.日照时间长,瓜果容易着色;2.昼夜温差大,易于养分积累;3.干旱少雨,有稳定的灌溉水源;4.坎儿井等灌溉水利工程。)

(师引导评价)【展示新疆瓜果丰收的醉人景色】生齐答图中是什么产品。 【坎儿井录像】

师:新疆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这里的壮观的农业生产场景,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个片断。【石河子农业生产】

师:现在新疆农业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规模的扩大,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塔里木河的胡杨林,背景音乐】这是昔日风景如画的塔里木河,而如今许多河段断流,留下两岸欲哭无泪的胡杨林,这是什么造成的呢?

生: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师:我们不禁要问,发展农业生产一定要以牺牲周围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吗?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当地人普遍关注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教材44页的活动题,分析题中建议,哪些是可行的,哪些不可行,为什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

(生小组讨论)

【ABCDEF选项】(学生选择答题的选项,根据出示的建议,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师点评。) 师:同学们的建议一定会的使新疆的农业生产更加繁荣,并使其环境得到改善。我们要在生产中遵循一个原则,【PRED】四个字母是四个单词的缩写,即:Population人口, Resource资源, Environment环境, Development发展,四方面相协调,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在新疆的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调整农作物种植种类,产品的销售问题等。请同学们为新疆的发展献计献策,把你的建议发的老师的信箱中。

【我的建议】

师:农业发展是西部开发的基础,但单纯靠农业,并不能让西部摆脱贫困。新疆的发展战略提到了“一黑一白”,你知道它们指什么吗?

生:“白”指棉花,“黑”指石油天然气资源。

师:下面我们一同来看新疆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生看书、看图得出新疆的能源潜力。)

生: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丰富,天然气占全国陆地总量的22%。

师:现在国家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你知道这里与之相关的重要工程名称吗? 生: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

【问题】(1.线路的起止点;2.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生:1.轮南──上海。2.思考后得出工程给东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生答对,屏幕依次显示正确答案】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条线路工程将在今年完工,为东西部带来上述的好处。 今天这堂课我们的三组问题完成了,现在回顾一下。【知识框架图】

师:不到新疆,不知新疆大,不见戈壁,不知绿洲美。新疆的真正魅力,在于她所体现的人的伟大创造力。当年,很多人就是听着“新疆好”这首歌,怀揣梦想,踏上支边的征途;今天,让我们在心中也种下同样一颗种子,让西部的未来在我们手中再塑辉煌。请听“新疆好”,回顾本课的收获,欣赏新疆美丽的景色。【新疆风光MTV】

本阶段评价要点:学生个人分析、解决问题情况。

(三)知识扩展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有关新疆农业发展的资料,提出自己的建议,发到教师的邮箱里。 本阶段评价要点:学生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及是否能对地理问题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七、相关资源 1.主要教学地点

√只在教室 只在机房 教室+机房 其他地点,请列出:

2.本次教学对教师的基本技术要求

教师应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操作、课件的制作、相关电教媒体的使用 3.本次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术要求

学生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操作[应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特别是利用网上资源帮助学习(课后)] 4.硬件:

⑴教师用计算机(1)台 ⑵学生用计算机( )台 ⑶局域网

需要 √ 不需要 ⑷专用教学平台:√需要 不需要

⑸学校连接Internet:√需要 不需要 ⑹学生回家用电脑:√需要 不需要 ⑺学生回家用Internet: √需要 不需要 ⑻其他硬件:视频展台、投影机、影碟机 5.软件:

⑴通用软件:Powerpoint、Word2000、ACDSee、Photoshop、Flash、Winzip、FlashGet、作曲大师。 ⑵学科素材/资源库:http://www.daodoc.comtv.com

八、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和,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善于利用工具和资料收集数据。

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与课堂的学习,而是把学习过程延伸到了课外。 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18篇: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四章第一节教案

第一节 农业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能区分经济作物的类型。

2、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

3、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分布和地区环境特征间的相互关联。

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农业的概念和主要粮食及其主要产品分布的概况

三、教学难点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述法、讨论法

五、教具: 地图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承转: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增长呢?(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提问:为什么单位面积产量能大大提高呢?(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只要基本符合,就多加肯定。)

展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图。然后小结:建国以来我国对农业的投人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都使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二]讲授新课:

在讲述“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时,可从有关媒体上查找一些具体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真实而具体的感受。 承转: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播放或展示图片: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让学生自己总结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讨论对此的措施?

讲述“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时,可采用下面一些步骤和方法:

1.让学生读教材中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就餐情景图。先判断哪一幅反映的 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

2.接着提问:(1)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的主食各是什么? (2)造成他们主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地种植的主 要粮食作物不同) (3)是什么原因使北方和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呢? (气候的差异是主要原因:北方年降水量较少,以旱地为主,适宜种小麦;南方年降水量较多,以水田为主,且热量充足,适宜种水稻。)

3.展示图片:“水稻收割”、‘小麦收割”。让学生判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4.设问: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学生回答:不是。)那么你们认为是什么地方生产的呢?(学生的回答可能多样,教师略作解释,让学生初步了解商品粮基地的概念。)

5.课堂练习:在“中国小麦、水稻分布”空白图上,分别填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邵阳湖平原、成都平原,并说出它们所产主要粮食作物的类型。

讲述“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问:同学们,我们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时用的糖,喝茶时用的茶叶,治病时用的中草药,等等,它们与农业生产有关系吗?(学生回答:有。)有什么关系呢?(由农作物制成或加工而成的。)它们是由哪一类农作物加工而成的呢?(经济作物。)教师小结经济作物按其用途不同而进行的分类。

2.读“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提问:(1)图中哪些作物属于热带经济作物?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3)我国甘蔗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区?

3.学生自学“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的阅读材料。提问:(1)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哪两个省?(2)糖料作物中甘蔗和甜菜的生长习性有什么不同?各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3)我国的茶叶主要产于什么地区?

学习“出口农产品基地”时,应注意给学生讲述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出口农产品基地?(2)建立出口农产品基地有什么意义?(举几个实例。)(3)一个地区要想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应具备哪些条件?(4)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生产什么?然后列举我国的一些农业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太湖平原、山东半岛等),分析它们是否具备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条件。

讲述“畜牧业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展示天山牧场、大型养鸡场、专业化养猪场等图片。提问:(1)这几幅图片所表示的是农业的哪一部门?(2)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前一个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高原、山地;后两个分布在我国东部、南部的农耕区。)(3)它们在生产上各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分析我国西部、北部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3.提问: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在全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4.指导学生读“中国主要畜牧业分布”图,熟悉我国四大牧区的大致范围,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畜种的分布。

学法指导:充分利用生产生活经验。通常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既包括前人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间接知识(或课本知识),也包括自己亲身体验得出的经验(直接知识)。直接知识丰富多彩,利用它们来印证理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学习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时,可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人手;介绍商品粮基地时,可从城市居民消费的粮食来源说起。 [三]巩固部分:

(1)练习(2)作业 课后活动:

1.调查附近一个村庄的农业生产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分析其成功的地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重点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参观附近一饲养场或牧场,了解畜牧业的生产情况,分析其成功的经验有哪些,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讨论:你认为今后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七、教学反思

1、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深感我们任重而道远,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由此,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

2、活动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雄辩的能力、运用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收集资料的热情。

3、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

4、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处为本课的又一高潮,教师要注意调控。总结便于学生获得较全面的知识。

5、教师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

第19篇:初中地理教案澳大利亚

第四节 澳大利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下面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国徽上有两只动物,中间一个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 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 老师播放有关录像或VCD,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教师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 1、展示课件: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看书上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个南半球的国家,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造成的。

2、教师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带,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引导: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3、教师承转:澳大利亚生物独特,面积、人口和城市又是怎样的特点? 提问: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是世界面积第六位的国家,其面积数是多少?(769万平方千米)

教师补充: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只有1875万人。同学们计算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大约2.5人/平方千米)

教师小结:人口密度大约为中国的1/45,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口城市怎样分布的呢?(人口和城市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东南沿海)找出主要的大城市(首都堪培拉,港口悉尼、墨尔本)。

出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点。

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本国著名城市的图片。教师播放有关著名城市的录像或VCD,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教师播放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景观,提醒学生为什么2000年的成功的绿色奥运会能在悉尼举行?(拥有白帆逐浪的海,细腻迷人的沙滩,街道处处野芳幽香,佳木秀丽,海鸥盘旋,有闻名世界的建筑艺术经典——悉尼歌剧院、悉尼塔、海港大桥等)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与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都有关系,下一节我们再详细分析。

(二)第二课时

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和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问题。

2、教师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产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发现标有“100%澳毛”字样,这些羊毛衫全部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还有毛线、皮衣等)

小结引入: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让学生学习了解76页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羊。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后来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这种羊产毛量高,现在,澳大利亚大部分是这种羊)

教师小结:我们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的发展史,是由于自然环境适于绵羊的生长,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国的自然条件:提示从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

4、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1)东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2)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3)西部低矮的高原:海拔200—1000米。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

指导学生读图: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引导学生分析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地形不同,放牧的方式和发展农业与牧业也不同)

5、出示气候图: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教师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气候图。

(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讨论分析其分布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中西部、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较干燥,适宜牧畜过冬和繁殖)。澳大利亚70%的羊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什么?(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些既适合于畜牧业又适合农业)

6、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下面看一段录像,了了解一下自动剪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情景,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7、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板书),主要的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绵羊数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其次牛肉、小麦出口也较多。

教师承转:澳大利亚不仅有发达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引入)。

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教师展示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矿产?说出它们各自的分布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铜矿:分布在东北部;还有金矿、石油、铝土矿、铅锌矿、锰矿、镍矿等等) 教师小结补充:澳大利亚确实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埋藏浅、质量优、储量大等特点。

2、教师强调:二战后澳大利亚利用丰富的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了采矿业、冶金业和机械制造业,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上的,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工矿业。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亚发达的服务业。目前,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同学们,你认为在服务方面可为中国的2008年的奥运会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教师提示:可以从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方面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谈谈你对澳大利亚的印象。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澳大利亚

一、世界化石博物馆

产生原因:地广人稀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发达的农牧业

四、“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发达的工矿业和农牧业

第四节 澳大利亚 [教学目的]

1、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

2、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及地形与气候人口的分布关系

3、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种类,并分析这些野生动物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因

4、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别称的由来

5、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主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地与工业、城镇分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澳大利亚的地形、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

难点: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澳大利亚古老动物存在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大洋州挂图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问: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哪个?该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

一、地理概况

1、学生阅读P95“阅读材料”,了解大洋州的范围,而后引导学生在挂图上找出大洋州的主要岛屿、群岛。

2、对照图2-47,学生说出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特征

3、引导学生找出东经160、赤道,从经纬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亚特征:东半球、南半球、跨温、热两带

(过渡)澳大利亚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领土主要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4、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而后教师在挂图上指出

5、结合教材第二段文字,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特点,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堪培拉、悉尼、墨而本的位置

二、地形

1、引导学生观察P97图3-49,对照图例,得出澳大利亚的基本地形特征:地势低平

2、学生讨论完成P97活动题

(过渡)由澳大利亚地形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地形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这三大地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呢?

3、引导学生找出西部高原区,对照图例,分析其面积、海拔高度特点,并突出著名景点:艾尔斯巨石

4、找出中部平原区,对照图例,得出海拔特点:地势低平,形成大自流盆地

5、结合图3-51,讲述大自流盆地的成因,突出中部有澳大利亚地势最低处艾而湖

6、结合挂图,指出澳大利亚东部山地的范围,并指出分布在东部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再找出大堡礁的位置

三、气候与人口

1、学生阅读图3-53,说出澳大利亚的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两种气候类型为主?东南沿海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观察图3-54,思考: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四、古老的动物

1、引导学生阅读P99图3-55,指出澳大利亚的主要动物,并小结: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起古老性和独特性

2、讨论: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动物古老而独特呢?

3、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植物物种也具有独特性

(过渡)从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澳大利亚属于什么性质的国家?

五、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1、学生阅读思考;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可以从哪些文字体现出来?为什么有“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2、学生联系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征分析: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会发达?

3、引导学生阅读P100图3-58,完成活动

[小结巩固] [作业布置] 基训、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澳大利亚

一、世界化石博物馆

产生原因:地广人稀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发达的农牧业

四、“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发达的工矿业和农牧业

第20篇: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澳大利亚的地形与气候特点;2.会解释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与牧羊带分布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澳大利亚地形、气候与牧羊带分布之间的关系。 【难点】

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理念。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教师播放澳大利亚剪羊毛比赛的视频,引出为什么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察“颜”观“色”——看地形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1)澳大利亚有哪些地形单元?分布有什么特点?(提醒学生注意不同地形区的颜色不同)。

(2)就地形而言,那些地区适合放牧? 【学生活动】

(1)澳大利亚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和山地。在分布上西部为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

(2)平原地区、中部高原地区。

【教师总结】从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我们看到,大部分地区以绿色和浅褐色为主,而且颜色变化少,根据图例可知澳大利亚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平原和高原广阔,从地形方面考虑对农业是非常有利的。那么除了地形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澳大利亚发展农业有利呢? 2.明眸慧眼——找气候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读图回答。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问题】

(1)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2)澳大利亚降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南北多,中部少。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澳大利亚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东南部、西南部降水较多,利于农牧业发展,中部地区虽降水少,但地下水丰富,也适合畜牧业发展。所以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3.做一个精明的农场主——因地制宜

【情境创设】如果你是位澳大利亚牧场主,从地形、气候角度考虑,你会把牧场布局何处?引导学生进入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总结】

大家的介绍都很精彩,从刚才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区,降水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所以,澳大利亚70%的羊,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带,而其他地区的羊只数量很少。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了农牧业,形成了三个牧羊带。

学生活动:阅读下图资料,填写下表: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

作业:澳大利亚除了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个美誉外,还有另外一个称谓“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哪些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呢?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

四、板书设计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五、教学反思

本文由广西中公教育整理提供,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八年级初中地理教案模板.doc》
八年级初中地理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